高年级小学生德育教育

2024-10-20

高年级小学生德育教育(精选12篇)

高年级小学生德育教育 篇1

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 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育人工作。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 精心谋划, 不断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现在就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

首先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逐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低年级学生一般很喜欢集体活动, 老师要从小在他们心目中确立“集体”这一概念, 让他们懂得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 不要因为个人原因损害集体利益, 让他们从小就有集体荣誉感,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行为规范的竞赛、一次又一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活动中, 知道个人要为班级争光, 而班级获得的荣誉也是个人自我荣誉的体现, 让他们能努力在为班级的荣誉而规范自己的行为。这种集体荣誉感是建立在学校切实可行的德育活动中的, 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将与小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德育规范融入其中, 实践证明, 将德育的要求化为一条条班级的具体的奋斗目标, 可以激励全班学生向着目标奋进, 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和集体同呼吸、共甘苦的, 通过集体的力量培养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

其次通过少先队组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低年级学生对于能成为少先队员感到很骄傲, 我们正可以通过这一组织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通过一条条具体可行的措施使每一位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对照自己执行, 每得到一枚奖章, 对他们来说都是极大的喜悦。在少先队活动中设置一定的道德情境, 提供一些具体的范例, 有助于帮助队员理解道德要求。可以开展捡纸屑等一些有意义又切实可行的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慢慢把德育内化为自身的东西。

再次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课堂是我们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战场。对课文内容进行引申, 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通过大家的讨论, 把课文告诉我们的内容归纳出来, 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可以很容易掌握应有的德育道理。从中学生可以养成认真细致的优良习贯。如在体育课上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 能够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 拼搏的信心与勇气, 从小养成自觉学习、刻苦努力、不怕失败、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低年级小学生的理解常常是肤浅的、表面的, 具体性很大, 概括水平很差。在课堂教学中, 有的课文还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 引导学生实践。这样既明理, 又导行, 才能使学生既知道为什么去做, 还知道怎样去做。要让学生结合自身进行比较, 确立明确的导行目标, 构建课堂多维交往结构, 采用小组讨论等方式, 就可以满足低年级小学生交流的欲望, 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从而产生德育效能。教师可以在设置道德情境的前提下, 让学生通过纵向比较:看自己是否比以前进步, 或者横向比较:看别的做得好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自己是不是和别人做得一样好, 在比较中, 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

最后、启发诱导, 坚持鼓励教育。

低年级学生最害怕教师大声地批评他们, 会极大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他们下次不敢再跟老师进行交流了。循循善诱地启发他们, 让他们慢慢理解其中的道理很重要。从内容上讲就是以美好的、进步的人和事为主要教育内容, 从正面讲清道理, 坚持以表扬为主, 启发诱导, 说服教育。要从关心和爱护出发, 抚慰他们稚嫩的心灵, 不给他们增添痛苦, 不去触动他们心灵的创伤。总之, 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从无到有, 从外部调节到内心自觉, 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地对低年级小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在小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

高年级小学生德育教育 篇2

一、提出问题

1:厌学、逆反、不愿当班干部的心理。

2:中学生早恋心理,自以为是、自负自傲心理、。

3:数据----离婚家庭比较多,星期一现象,还有一个多动症(或一动也不动,听也听)。

4:5+2=0,2>5,主要还是厌学情绪的一种表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

5:自信心不足,耐挫能力差,还有闭锁心理。

6:结合班级实际谈网瘾、逆反心理的困惑。

7:逆反心理(归根到底要解决的——结合班级实际强调这一问题)。

二、问题小结:学校中级心理咨询师张伟烈老师(常见心理问题及原因---重视

加强疏导的重要性)

三、解决问题

1.王老师:不愿当班干部的心理——发聘书等激励。

2.万老师:自负自傲、自以为是,好像这种现象现在越来越多了。3.翁老师:厌学逃学心理原因及主要方法。

4.徐老师:耐挫力、自信心的培养。

5.华老师:网瘾心理、原因及对策。我觉得网络是把双刃剑,戒除网瘾难度

很大,防范青少年上网成瘾还必须从家庭做起。

6.周老师:早恋问题及对策。

7.徐老师:补充------对早恋问题的看法:需要重视预防性的措施有三点,提出困惑--根本上需解决学生的闭锁心理,尤其是逆反心理。

8.张老师:怎样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

9.陈老师:闭锁心理及对策。

10.史老师:谢谢各位老师的精彩发言。我也遇到很多问题,今天的活动给我很大启发,有了茅塞顿开的感觉。还有其它一些问题我想会后专门向老师们再详细探讨。

四、解决问题小结:王老师-----谈自己班主任20多年来的主要体会和处理心理

高年级小学生德育教育 篇3

一、通过少先队组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低年级学生对于能成为少先队员感到很骄傲,我们正可以通过这一组织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通过一条条具体可行的措施使每一位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对照自己执行,每得到一枚奖章,对他们来说都是极大的喜悦。在少先队活动中设置一定的道德情境,提供一些具体的范例,有助于帮助队员理解道德要求。可以开展捡纸屑等一些有意义又切实可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慢慢把德育内化为自身的东西。

二、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课堂是我们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战场。对课文内容进行引申,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大家的讨论,把课文告诉我们的内容归纳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可以很容易掌握应有的德育道理。从中学生可以养成认真细致的优良习。如在体育课上可以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拼搏的信心与勇气,从小养成自觉学习、刻苦努力、不怕失败、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各学科都可以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小学生在道德知识的理解上是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低年级小学生的理解常常是肤浅的、表面的,具体性很大,概括水平很差。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课文还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引导学生实践。这样既明理,又导行,才能使学生既知道为什么去做,还知道怎样去做。要让学生结合自身进行比较,确立明确的导行目标,构建课堂多维交往结构,采用小组讨论等方式,就可以满足低年级小学生交流的欲望,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从而产生德育效能。教师可以在设置道德情境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纵向比较:看自己是否比以前进步,或者横向比较:看别的做得好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自己是不是和别人做得一样好,在比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

三、重在实践,体验过程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教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们的做法是“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三个结合”。既“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我们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必须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的辨别力。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

四、巧抓机遇,不失时机

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这是人的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因此,抽象的道德戒律,光说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特别是现在人们的思想已驶入了现代化的快车道。小学生耳闻目染,其思想认识也已变的逐渐复杂起来。如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势必造成社会危害。我们的做法是:摒弃“说教式”、“灌溉式”、“挤压式”的教育方式。巧抓机遇,充分利用“节日庆典、晨会、校班(队)会、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板报、校外德育教育基地”等,不失时机的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知自觉转化为道德行为。例如: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感恩教育”。有的学生为父母制作了一张生日贺卡,有的学生为父母洗一件衣服,有的学生为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表达他们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思想认识,净化了自己的心灵。

高年级小学生德育教育 篇4

情境教育把智慧和情感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同时把情感作为贯穿其中的一根红线, 串联、带动起基础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等, 注重形象教学, 潜移默化地开发学生的大脑, 引导学生满怀激情地去追求人类文明。

比如利用海伦·凯勒的故事。她在一岁半的时候被猩红热夺去了视力和听力, 不久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 她并没有放弃, 而是自强不息, 并在她的导师安妮·莎莉文的努力下, 海伦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热爱生活并从中得到知识, 学会了读书和说话, 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而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 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语言文字, 成为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 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 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 并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 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在分析讲解这个有名的事例时, 教师可面向全体, 让学生在反思中获得心理素质的提升。经过调查追踪发现, 在经历了这个故事的洗礼和熏陶后, 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原来没有接受这个故事时有了提高, 抵抗挫折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大部分学生有了正确面对挫折的能力, 觉得困难和挫折是人生的一道风景, 不再觉得是很不好的问题, 而是锻炼心理素质的一种方法。

二、生活社会实践活动教育

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活决定教育。而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目前在学生中,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现象举不胜举, 更不要说洗衣、做饭、打扫房间了。教师可以适当开展一些班队活动, 如“穿衣比赛”“今天我当家”“包馄饨比赛”“过家家”“大扫除”等多种形式的班队活动, 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组织郊游、夏令营、去敬老院等, 让学生通过参加这些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而经历体会真实的生活, 了解周围的环境, 接触身边的人, 知道身边的事, 让他们学会生存, 学会交往, 学会应付, 学会自立, 并能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增长见识、锻炼能力、增强意志。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 应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开展以学生为主体, 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为主要特征的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内容, 使学生扩大视野, 增长知识, 动手动脑, 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发展个性特长, 增进身心健康。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家禽饲养场、中绿蔬菜基地参观, 到劳动基地植树、栽花种草绿化环境等。

“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让学生能真正从“保护伞”中走出来, 在生活与实践的课堂中真正地锻炼自己, 从小打下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好扎实的基本功, 掌握好一手好本领, 长大成为有用的人材。

三、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生走向成功的必备条件。挫折和困难对于强者是一笔财富, 对于弱者却是一大痛苦。孩子在成长过程中, 既会有愉快的成功体验, 又会遇到各种挫折。抗挫折教育的内容将会侧重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心理潜能开发、健康自我形象的确立、情绪管理压力处理、人际交往训练等方面, 让学生的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呈较高的正相关。

1.用积极的眼光理解和评价学生

任何人都有被人尊重的需要, 孩子也不例外。而自尊、被人尊重, 是产生自信心的第一心理动力。有一句教育名言这样说: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要求教师用积极的眼光理解和评价学生, 对每个学生要有积极的信念。童年是生命旅程的开始。我们要相信每个孩子内心蕴藏着积极的资源, 相信每个孩子是可以变化发展的, 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特长和才能。教师正是基于这样的信念, 才会在教育和辅导中, 对学生充满爱心和热情, 充满积极的期待, 才能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 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 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 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学生单纯而好动, 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自信, 总认为自己的答案是对的, 教师应学会赏识学生, 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给予肯定和鼓励。因为学生最期待的是教师公正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

2.帮助每个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信念

建构主义心理学者认为,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 在以往的学习中, 学生 (即使是年幼的儿童) 的头脑中已形成了一定的经验。我们要相信每个学生内心都蕴藏着积极的资源, 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发展变化的, 相信每个孩子都有丰富的特长和才能。教学中的关键是教师要克服对低期望值的学生的偏见, 要多多鼓励这些学生参与, 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事实证明, 在我们的课堂上, 这些原本教师低期望值的学生的表现确实是令人刮目相看的。众所周知, 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科学家,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他在上小学时却是一个“笨小孩”。有一次老师叫每个学生做一个小板凳, 当他拿出自己做的板凳时, 同学们都大声嘲笑起来。他告诉大家, 这个不像样的板凳, 是他做的第五个, 前几个比这个还要差。很显然, 小爱因斯坦有一种积极心理, 他相信自己能做好板凳, 事实上也是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正是有这样一种自信心, 才使得他在科学的道路上不停地攀登, 最终取得了丰硕成果。我把这个故事告诉学生, 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潜力, 树立积极的学习信念, 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会获得成功。

3.注意学科教学活动的设计

学生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发生发展的。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堂学科课程的教学,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 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有展现自我的机会, 使他们的心理素质通过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得到训练与提高。课堂教学活动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 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趣味性活动之中, 而且设计要多样化, 可根据不同的心理辅导内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不同的活动形式, 如, 角色游戏、小品表演、讲故事、猜谜、讨论、文体活动等;每项活动设计至少要达到一项明确的心理辅导目标。学生通过这些饶有兴趣的心理辅导活动, 逐步领悟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

摘要:经过两年的调查, 切入一线教育实践工作, 对在校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调查, 得到一些启示。通过名人的成长故事和学生的挫折教育实践活动、学生的心理素质、学校的心理教育模式、家庭的教育方式对比、综合因素等多方面因素来进行挫折教育协调与调整, 在一段观察期内, 跟踪调查, 反思分析, 不断思考, 得出此调查报告。

关键词:情境教育,实践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高年级小学生德育教育 篇5

文/刘迎新

加强和改进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做出的重大决策。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他各育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骑着主导作用。因此,如何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一个班主任必须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德育教育,这将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发展。因此,我每学期都会认真贯彻《小学生德育纲要》,在严格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的基础上,严格抓好学生的安全教育、纪律教育及法制教育。具体做法如下:

一、严格抓好常规训练。

学校生活,要求学生们树立严格的时间观念,遵守纪律。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有许多道理道理根本不懂,有的道理即使懂一点,如不经常强调,也不一定能记住。因此,从开学起,我就严格抓好常规教育,大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遇见客人要主动问好,小到上下课师生的问候,回答问题要举手,与老师说话要以站立的姿势交谈……然后及时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与表扬,随时随地树立“小榜样”,使全班同学随处在身边就能发现自己学习的榜样。同时,在教育学生时做到:耐心、细心;对犯错的学生鼓励为主,引导他们树立一定能做的更好更优秀的信心。

二、坚持正面教育,寓教育于讲故事之中。

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教育仅凭单纯的讲道理是行不通的,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即使是最顽皮好动的孩子一听讲故事,马上会静下来。抓住低年级学生这一年龄特点,我经常借助故事教育他们。为了让他们养成谦虚的品质,我给他们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为了教育学生珍惜时间,我给他们讲“闻鸡起舞”的故事。

三、联系实际,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恰当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身边触手可及的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对学生的预计碍于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如:个别学生对别人精美的文具特别感兴趣,就趁人不注意时顺手牵羊,遇到这样的时候,我就会先找几个“拾金不昧”的故事讲给学生听,然后过渡班中的现象:有的学生可能装错了别人的文具,想在就在书包里找一下,如果发现了不是你的东西请主动交到老师这来……结果那件学具真的“完璧归赵”了!全班同学也受到了教育,从此,班中拾金不昧的事屡见不鲜。

四、耐心教育,表扬为主。

爱听表扬是儿童的心理特点,表扬运用得恰到好处,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在班中蔓延开来,进而产生不可估计的力量。如:上课铃响了,一些同学还在吵嚷,没做好上课的准备,如果泛泛的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也许还会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的学生中找个做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同学就会效仿,一会就秩序井然了。人人都有自尊心,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也不例外,表扬兼具批评的作用,是不上海学生自尊的批评,这样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利于学生间互相促进,取长补短。

五、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低年级的学生模仿能力强。教师的言行举止时刻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工作中,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我首先做到。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我首先每天至少提前半小时到班;要求学生讲话要有礼貌,我就带头使用礼貌用语。

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浅析 篇6

就学校而言,开展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开设课程,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增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教师要把这门课程的教学重点放在心理知识的学习上,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端正态度,对学生和蔼可亲,以便对每个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心理状况进行了解。另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主动接受知识。对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应该加以引导和鼓励,及时应对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总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做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统一,这样才能在具体的学习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那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是什么呢?

1.角色扮演法

(1)角色互换法

学生可以互换位置,可以互换身份,通过角色扮演和换位思考互相交流,从而理解他人,体谅他人。

(2)小品表演

在教育活动中,这种方式主要是把幽默的语言与滑稽的动作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具体的事情,以小品的形式展示出来,并告诉学生处理问题的方法。

2.集体讨论法

集体讨论法就是通过老师对学生的合理引导,让学生对某一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讨论能够让老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获取全面的信息并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教师首先针对某一问题或情境,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让每个小组的成员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然后形成小组意见,接着进行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讨论或辩论,或者让小组推选出代表进一步交流,其他学生代为补充,最后由老师对这一问题进行总结。教师分组时应该尽可能多样化,扩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接触面,并保持学生对问题的积极性。教师还应该注意异质小组之间的组合,将学习水平、性格、气质、兴趣等不同的学生组合在一个小组中,使学生之间互动和互补。

3.实践操作法

这种类型的教学方法主要通过学生的言语和动作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这种操作方法可分为以下两种。

(1)自述法

它是学生自己讲述事情的经过和感受,以宣泄情绪和增进自我认识的一种方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讲述自己对某一事情的感受,讲述自己的某一次经历,讲述自己的成长过程等。低年级学生还可以通过自画像,让同学认识自我。自述法容易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学生容易产生认同感,从而克服自卑,消除焦虑。

(2)游戏法

有益的游戏能给他们快乐并使他们从中受到教育。游戏具有欢乐性、创造性、契约性和互动性等特征。在游戏中,教师要尊重参与者的人格尊严,使参与者真情流露,满足参与者展示自我的需要。游戏法可用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很多内容中,如增进交流的游戏、增强团队凝聚力的游戏、增强学习效果的游戏、增强耐挫力的游戏、增强自我意识的游戏等。游戏法一般可分为选择游戏、学习规则、观察行为、调节情绪、讨论和再来一次等环节。游戏对学生的发展有智力、交往、道德、治疗等方面的价值。

高年级小学生德育教育 篇7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德育,创新思路,方法

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曾经说过: “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进入小学高年级以后,小学生的自主意识日益增强,批判思维开始萌芽,逐步进入心理上的“叛逆期”,陈旧的说教式德育显然已经落伍。因此,从多层面创新德育,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需求。

一、言传身教,用爱唤醒心灵

法国大文豪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作为小学生的心灵导师,教师要处处以身作则,用具体的行动与爱心唤醒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只有这样,德育工作才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例如,在日常工作中,我一直努力为学生树立榜样。教育学生奉献爱心,我一定做到亲自带头;要求学生保护环境,我会抢在学生前面捡起地上的垃圾……与学生共生活、同甘苦,正是最好的教育。长此以往,教师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此外,教师要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去关爱学生,做到以情动人。例如,我会时常亲切地和学生一起谈心,真正走入孩子们的世界。对于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我会时常给他们鼓励,在浓浓的师生情和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德育也变得更加容易。

二、创新方法,强化情感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道德准则, 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自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意识的提升,教师不妨将传统的说教变为学生的自主探索,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情感的升华。例如, 在“保护地球家园”这一活动中,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地球环境恶化的许多实例,在地震、洪水、温室效应等现实面前,学生的内心受到巨大的触动。此刻,我将整个课堂交给学生,他们有的讲起了自己身边的真实事例,有的提出了保护环境的一些方法,全部身心都投入到活动之中。在活跃的德育氛围中,我又和同学们共同制订了保护环境的有关策略,整个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对于班级出现的一些问题, 教师还可以利用辩论法、演示法等多种方式,将问题最大限度地交给学生自己去处理,力求使学生从中获得强烈的情感认知。让学生们在思辨中成长,正是德育的最大魅力。

三、强化实践,促进德育内化

巴金先生曾经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成功的德育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要让德育内容转变为学生的行动,促进学生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因此,教师不妨从形式活泼的实践活动入手,促进德育的进一步转变,使德育教学真正落到实处。例如, 在学雷锋纪念日,我会组织学生开展“雷锋小组献爱心”活动,并将活动的视频、 照片上传到班级博客,让学生从中获得强烈的自豪感,这些形式都有助于德育的进一步内化。

四、整合资源,创设德育环境

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良好的环境、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吹开学生心灵之花的一股清风,对学生的德育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努力整合校园、网络、家庭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为了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我在班级设立了“书香角”,为学生精选多种优秀书刊,吸引学生从书中追寻道德的馨香。同时,我还利用黑板报在班级设立了德育专栏,用多彩的班级文化感染学生,逐步实现环境育人的目标。在网络无处不在的今天,网络资源已经成为德育的最新阵地。为此, 我在班级博客设立了“德育成长树、成果展示屋”等趣味板块,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每一步成长, 为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喝彩。同时,我还专门为学生设立了“德育大家谈”专区, 在学生的彼此交流中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和舆论导向。当然,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与家长及时沟通交流也非常必要,教师不妨利用校讯通、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家长形成强大的德育合力,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成长。

高年级小学生德育教育 篇8

一、个案基本信息

案主名叫小P,男,18岁,智商程度为51,中度智力障碍,行动较为迟缓,虽然能够与人沟通,但是沟通能力较差。该学生比较喜欢画画,目前就读于特殊教育学校八年级,主修餐饮服务课程。小P的家庭相对比较贫困,父母文化程度不高,还有一个上小学的妹妹。父母对小P的职业期待不高,希望通过学校的特殊职业教育能够为他寻找一份工作,以缓解家庭经济负担,为小P今后的生活提供帮助。

二、个案发展状况

在课堂上,教师发现小P注意力不够集中,注意广度不足,容易被身边事物分散注意力,其灵敏度与灵活性也较差,主要表现为一个人经常自言自语、思想跳跃、走神等。此外,小P的认知水平较弱,接受新鲜事物的过程较慢,在掌握一项技能时往往需要教师反复讲解。比如,在学习餐巾纸折花时,该生大约花费了4个~5个课时,练习过程中经常出现遗忘现象,需要教师不断提醒。但是该生在情感上比较丰富,有着自身的兴趣爱好,会经常在课堂上开小差画画,不能专心于本专业知识的学习。

三、针对个案学生制定的教育方法

1. 明确学生职业技能教育方向

教师在为智障学生制定教育方法时,要明确学生的教育方向,针对个案的特点找到适合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参与职业技能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满足他们今后的生活需求。比如,针对本案小P,教师就可以选择适合他的教学引导方式,从画画角度入手,逐渐将其带入到职业课堂上学习餐饮服务技巧。此外,由于小P情感比较丰富,教师也可以从情感方面着手,拉近与他的距离,让他愿意敞开心扉进行交流,进而了解他的职业愿望,明确他的职业教育方向,为他以后的生活提供良好帮助。

针对智障学生,教师还要制定各个阶段的教育目标,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帮助其掌握职业技能,增强他们的职场适应力,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比如,针对小P的餐饮服务教育,教师就制定了六个短期目标,每个短期目标在1个月内完成,以提高他的学习水平。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小P的服务用语学习效率较快,但动手能力不强,于是教师便调整了完成短期目标的时间,将更多精力投入到餐巾折花、餐具摆放教学中,以提高该生的职业水平。

2. 做好学生职业技能教育评估

做好学生职业技能教育评估是特殊职业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如果不能进行科学评估,将会影响到职业教育质量,不能帮助智障学生准确把握职场技能动向,更不利于他们的就业。做好学生职业技能教育评估,第一要制定科学的评估指标,如智力水平、情感状况、学习能力、模仿能力、交流能力等,只有做好全面评估才可以把握学生的状况,调整教育方法,为学生创造更好的职业发展环境。第二要科学利用评估结果,并寻求更好的职业教育方式,以增强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帮助智障学生获得更多就业机会。

本案中小P就是在职业技能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育,如通过智力测试、情感测试、学习能力测试等来了解他的情况,结合他的表现,大部分人认为他适合餐饮服务教育。这是因为他的情感比较丰富,在语言学习上有一定的优势,能够高效率掌握相关职业技能。

3. 做好学生职业技能心理疏导

部分智障人士受到不公平待遇后心理上容易出现问题,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心理疏导,尤其是在职业心理方面要加大疏导力度,端正他们的职业态度,提高他们的就业质量。比如,小P在学习餐巾折纸这项技能时,由于自身原因学习效率低下,一段时间内不能集中课堂注意力,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并产生抵触心理。面对这一问题,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变引导型教学为游戏型教学,鼓励小P参与折纸游戏,改变他原有的学习心理,从而达到职业教学的目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针对智障学生教学时需要制定科学的方法,明确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方向,做好学生职业技能教育评估并给予一定心理疏导,以激发学生参与技能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其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面对不同的智障学生,教师还要耐心指导,提高他们的专注度,使其熟练操作相关技能。在特殊环境下,教师与父母还要多给予智障学生精神、物质激励,使他们感受到来自学校与家庭的温暖,以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徐胜,张福娟.促进智力障碍学生自我决定能力发展的家庭支持个案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9(07).

高年级小学生德育教育 篇9

一、明确低年级学生的德育培养目标

1.必须让学生从小就树立起热爱祖国和人民, 要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意识。采用各种方式,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必须让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和日常行为规范, 使他们的一言一行符合文明要求。教育学生使用文明语言, 做懂礼貌的好学生。

3.必须教育学生刻苦学习, 让他们上课专心听讲, 动脑思考, , 独立认真完成作业。

4.必须注意勤俭节约, 热爱劳动。使他们爱惜粮食和公物, 尊重劳动成果。

二、明确低年级学生德育的培养内容

1.明确班级德育目标

制定德育目标前必须有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 要具有层次, 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实际, 切忌好高骛远。

2.德育内容要贴切

主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世界观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观念教育、纪律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

3.恰当的方法、因材施教

德育方法主要有说服教育、榜样示范、情感陶冶、自我教育、实际锻炼、品德评价等。教育途径有课堂教学、主题班会、团队活动、 社会实践等。我们不仅要掌握过硬的理论知识, 还要因材施教。

三、利用主题班会进行教育

班队活动是开展德育的有效载体, 可以对学生开展“一讲三轻五做到”的养成性教育, “一讲”即讲卫生;“三轻”即脚步轻轻、说话轻轻、举止轻轻, 使校园内“动”“静”结合;“五做到”即做到按时上学、放学, 注意路途安全, 做到仪表端庄、举止文雅, 做到尊老爱幼、 见面问好, 做到上课专心听讲、作业按时完成, 做到集会快、静、齐, 爱护学校公物。

四、利用传统节日进行教育

传统节日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极佳时机。让学生在 ““母亲节”“清明节”“国庆节”“劳动节”“教师节”等传统节日中接受爱国、感恩、忠孝、明理、守法等思想品德教育。

高年级小学生德育教育 篇10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于班主任特别是一年级的班主任,这点尤为重要。小学作为孩子第一个走进的集体,第一个受教育的地方,对他们一生所起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小学班主任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应该做好育人工作。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家把“素质”这一抽象的名词解释为:走出校门的学生身上所剩下的东西。教师兼班主任的我肤浅地理解为:素质大概就是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学习策略、情感态度的培养,在学生身上内化成的能力。一年级孩子刚刚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他们所面临的一切都与幼儿园不一样,他们在感觉新鲜、好奇之余,莫名的恐惧无助感也会产生,这就需要班主任教师不仅在平时的学习中给予宽容,更应该在生活上多注意学生的每个细微变化,给予关心,让他们慢慢融入新的大家庭,慢慢开始他们人生的第一个转折。

一、班主任以身作则

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人们在同一年龄对同一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有早晚之分,也有快慢之分,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曲线,一个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并不是件难事,但要想改变行为习惯,改变思想则是难上加难,所以在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在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且方方面面、时时刻刻地贯穿在每一个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工作中,班主任不仅要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而且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参照,因为在班主任监督学生行为的同时,还有几十双眼睛在注视着自己。班主任做事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说到做到的品质对学生来说其实更值得学习。我突然想起一句话:身教重于言传。看着孩子们一个个认真的小脸,我真的很幸福。

班主任还要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自己犯错误也要勇敢地承认。“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一定要融入学生,时而把自己当老师,时而把自己当学生,得到学生的信任,走进孩子们的内心,去感受无尽的快乐和幸福。

二、班主任以爱领航

班主任要有爱心,从爱心出发是进行教育的基础。班主任爱学生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但还要管教,不要把学生当做宠物,只求他听话,其余随他去。管要讲原则,严而有爱。班主老师,家庭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家长的期望、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的主要因素。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经常与家长联系沟通,对孩子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另外,我还利用学生联系卡反馈学生在校表现,了解学生在家状况,效果非常好。例如:我班有一名学生学习很好,突然学习成绩下降,情绪反常,经过仔细询问了解,原来是家长闹矛盾没有人管孩子,作业写不好,晚上休息不好,影响了学习,我及时与家长联系沟通,耐心与家长谈心,向其讲解不良环境对孩子学习生活带来的不良任要关心爱护班级的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批评教育———是“恨铁不成钢”,是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健康成长,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成材。老师有爱心,学生才会更加爱老师。师生感情不断加深,才能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

三、理解尊重为基础

“理解万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往往是达成共识的基础。而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就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班主任必须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必须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基本原则。

首先是要尊重学生,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所以把人格看得尤为重要,而事实上尊重学生的人格确实是任何一位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

即使学生犯了错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一味训斥,只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更不能用挖苦、讽刺的话语伤学生的心。教师对学生尊重,会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特别是一年级孩子,刚刚入学,我们不能以已经在读的学生来要求他们,他们还小,我们要允许他们犯错,一个个错误改正的过程,就是习惯养成的过程。

四、量化管理抓落实

量化管理原来是经济管理中的一种方法,用来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其可行性和操作性很强。叶圣陶说:“无论是改掉学生身上哪一个坏习惯,在一开始都要以一定的压力来强制。”量化管理就是在民主的基础上产生一种强化的措施。小学生的独立性和自制力都较差,因此量化管理,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明确告诉学生哪些可做,哪些不可做。将平时的上课,课间、出操、集会及一些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量化,那么一年级学生就会按规定来要求自己。

五、德育教育无处不在

其实,所有的学科都应与思想品德课进行学科整合,每一个学习内容都是德育教育的体现。在小学生中,真正有效的德育应该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而且这种道德行为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为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品质,班主任必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耐心细致、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良好品德。也不能忽视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所以班主任还应该充分利用家长会的机会反馈信息,并利用《素质报告手册》和家长及时联系,为学生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学校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也是一个重要环节。抓住一切时机,将德育教育融入平时生活,不要当成一种说教。

六、惩罚是责任教育

不仅要让学生意识到:作为学生,学习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后果,家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孩子心里没有负担了,更好地完成了作业。利用学生联系卡,问题及时得到了解决。

多年的教育生涯,我知道班主任工作是辛苦的也是高尚的。我深深地爱这份工作,我愿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班主任工作之中,用我的爱心,给每个学生带来光明和温暖,开启他们幼小的心灵。为使他们在人生的征途上,满怀信心地一步步前进,默默地耕耘着、工作着。

一次智力游戏的启示

———试析游戏中师幼互动的有效性

(昆山市仁宝幼儿园,江苏昆山

“在智力游戏中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必须坚持“以幼儿为本”,要从仅仅关注游戏的组织转向关注幼儿的兴趣,从关注活动的目的转向关注幼儿的需要,从关注活动结果的评价转向关注幼儿的发展评价,只有关注点改变,才能形成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才能使智力游戏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下列案例试对教师关注点转变后的师幼互动有效性进行分析。

一、尊重幼儿,营造宽松、平等的活动氛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这足以说明幼儿精神环境创设的重要性。在区域自选活动中,空间是开放的,幼儿进行活动的区域是自选的;时间是充足的,幼儿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操作、交流、讨论和分享;在这种活动氛围中,幼儿进行探究活动是没有压力的,这为探究的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背景:智力游戏,小班。

情景:这是一次关于学发音的智力游戏。开始之前,我以小兔妈妈卖图片的身份引起幼儿的兴趣。我对全班的小孩说:“小兔妈妈进了一批很好看很好看的图片,它把这些图片都放在商店里,想卖给客人,可是兔妈妈说,想买图片一定要念对图片上面物品的发音才能卖给它,那我们今天看看谁能买到最多的图片。”孩子们听了都很兴奋,都跃跃欲试。于是我接下来告诉小朋友该怎样有礼貌地去商店买东西,把要领与他们说了一遍,并告诉他们,有礼貌而且读准发音的顾客才是好样的。孩子们都很高兴地在我的动作与言语的引导下举起小手来告诉我他想上来尝试,这时我发现成成坐在小椅子上低着头摆弄着自己的手,不高兴。成成是这个学期刚刚入园的孩子,性格较内向,偶尔会在刚入园那会儿闹闹情绪,但只要问问他今天为什么不高兴,抱抱他,给他一个小红花,他很快就会活蹦乱跳。像今天在活动当中出现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我走到他的跟前,蹲下问他:“这个小顾客怎么不去买小兔妈妈的图片呀?”他没有回答我,仍旧低着头,于是我便做了个请的姿势,试图让他去参与游戏,但他没反映,转了个身,仍在摆弄他的手。这时,我突然想到成成的老家不是在这边而是在湖南,所以他的普通话不是很好,而我今天玩的游戏正好是和普通话有关,会不会是这个原因呢?于是,我降低了活动要求,牵着他的手一起往“商店”的方向走,并且对小兔妈妈说:“我们家成成在努力学普通话呢,可是有时说得还不是很好,如果念得不好,希望小兔妈妈还是能把图片卖给成成。”说完后,其他一些发音不怎么样的幼儿也都纷纷去买图片了。果然成成的头不再低着,而是两个眼睛看着其他的小顾客是怎样买图片的。

反思:师幼互动的前提是师幼双方在活动认知、情感上相互理解、认同与接受,这要求教师要将尊重幼儿落到实处,真正做到“把幼儿放在第一位”,这样教师的激趣、引导、鼓励、参责任,我们更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还要让他们明白:任何事情只要是你做的,你都要负责,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但是惩罚应该有分寸,这就需要班主任有教育智慧。哪怕是一年级学生,他们也是有自尊心的,如果我们把对学生行为的惩罚变成当着全班同学面批评他,就将成为他的一个阴影。我们应该宽容同学们的错误,允许他们犯错,但也要他们学会对自己过错负责。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但我们要摒弃惩

与与支持才能得到幼儿的积极回应,并调动幼儿与教师互动的主动性。此次活动中个别幼儿的表现脱离活动的预设目标,我一开始并没有强求他们一定要按照我的程序进行,而是在尊重孩子、了解孩子的基础上给孩子适度发展的空间,激励他,鼓励他,在情感上给他们适当的满足,使之愿意回应我发起的次一级互动要求,这就为师幼间的积极互动提供了条件。

二、重视师幼间的隐性互动,引导幼儿主动与游戏环境及投放的材料进行互动。

背景:同上。

情景:活动中我既要面向全体作进一步的引导,保持他们的活动兴致,又不能放弃对成成的个别引导,这有些两难。我看了看活动场地,深思:今天提供的材料和创设的环境十分生活化,我可以引导他与我所提供的材料和创设的环境发生互动,让同伴与他发生互动,从而更好地引导大家游戏。于是我以小兔妈妈的口吻指着活动室的“商店”对成成说:“宝宝你看,商店里的小顾客可是真的很多,这么多的小顾客都想去买图片,不如你也去买张图片回来,给你的小伙伴们看看?”他看了看“商店”,很快点了点头,来到“商店”很有礼貌地和小兔妈妈交流起来,虽然他发的音并不是很准,但他的笑容告诉我,他已经开始乐意参与大家的活动了。

反思:游戏的实质是幼儿与环境、材料及同伴的自由互动。在智力游戏中,师幼间的互动要积极、有效,不仅要处理好活动内容选择、形式设计、教师的引导语言和教态,还要充分重视游戏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投放,使环境、材料为师幼间积极的隐性互动创造更好的条件。尤其当一位教师与众多幼儿发生互动行为时,要想避免因忽视或顾不及个别幼儿等引起的消极互动,就要充分重视游戏环境的创设与投放的材料,把教师对幼儿的引导、激励,甚至教师的活动目的、要求渗透在环境中,让幼儿主动与环境、材料互动。

在对成成的个别互动中,重视激趣式、鼓励式的语言引导,唤起他的角色意识,消除他怕发音不准的心理障碍,激励他积极投入到活动之中。这种引导对其他幼儿有积极作用,在我的言语激励下,他们参与得更积极了,而他们活动的积极性又潜在地感染了成成,进一步调动了他的主动性。从而引发了幼儿间的互动,使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更密切。

此外,游戏中的积极有效的互动还需要教师善于转变角色。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教师以“协助者”的角色进行互动;当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减弱时,教师以“参与者、引导者”的角色进行互动;当幼儿对游戏的参与积极性很高时,教师以“鼓励者”的角色进行互动;当幼儿对游戏的方式提出建议时,教师以“支持者”的角色进行互动。只有不断地转变自己的角色,才能使教师对幼儿的影响保持最佳状态并以积极的态度回应幼儿的互动,以积极的方式引导幼儿呼应。

罚,惩罚会对学生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其实我觉得,既然新课程改革要我们提升教学理念,我们可不可以把惩罚升华成责任教育呢?

高年级小学生德育教育 篇11

关键词:批评;实事求是;不同气质;独特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0

批评是班主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武器,一般说来批评都是通过自我批评來实现的。所以,班主任在运用这一武器时,必须通过恰如其分的批评,引起学生内心深深的自我谴责,从而,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找到差距,改正错误。然而,要做到这一点,班主任的批评必须是有理有节、有度,否则也就不可能达到目的批评的效果和教育的目的。那么,如何对高年级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呢?

一、批评要实事求是

班主任的批评首先要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之上,对于学生的错误在没有充分准确的把握之前,决不能轻易地批评,更不能捕风捉影。否则会大大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刺伤学生的自尊心,或者在同学中引起相互猜疑。

要做到实事求是,就要求班主任在批评时不要带有任何感情色彩。然而,有的班主任由于思维定势的原因,在批评时往往容易从主观臆断和好恶印象出发。好的学生犯错误,班主任往往容易忽略,或者只轻描淡写地说几句。而较差的学生犯错误,班主任往往容易过分粗暴,或者未弄清原委、批评失当。这样往往达不到批评效果,同时又给学生留下了一个班主任不公平的印象,影响了班主任在学生中的威信,使思想工作增加难度。好学生和坏学生同犯错误时,班主任要一碗水端平,一样地批评他们。但在个别谈话时,班主任就要因人而异。根据每个人的品德及个性状况,对好的学生要提出更高要求,对较差的学生要耐心地做思想工作,使他们体会到你的出自爱,你是在为他们前途和发展着想,让他们体会到你殷切期望。

二、根据不同气质,采取不同的批评方式

我们知道,人的气质各不相同。因此,班主任运用批评这一武器时,一定要因人而异。也就是要根据学生气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批评方式。对性格开朗、坦率的学生,如果班主任委婉地去批评他,可能会使他感到班主任不信任他,他会表现不耐烦,对这种人,一般可采用直接批评方式,讲明错误的性质,危害以及改正的办法。直接批评有严厉、深刻、直接的特点,正是这种类型的学生所能接受的。

对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一般可采用暗示批评和交换式批评。暗示式批评是用暗示或提醒的语言来点化学生,使犯有错误的学生默认自己思想上存在的问题,这种批评较少点名,较含蓄,以防损害学生的自尊心,避免对立情绪,交换式批评对这类学生也适合。这种人很敏感,且接受能力强,班主任在批评这种类型的学生时不妨提出"假如你是班主任,你怎样看这个问题?"一类的问题,促使他站在批评者的位置来思考问题,使之翻然悔悟,欣然接受批评。

对自卑感严重、失去自信心的学生,班主任在运用批评武器时应多方面考虑。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勉励式批评和对比式批评。就是说班主任在批评这类学生前,先表扬他的优点或长处,再指出其不足,这样能使被批评的学生增强勇气和信心,重新建立起希望,振作起精神。

对心胸狭窄、疑心大、对班主任有戒心和对立情绪的学生,一般可采用温婉式、商讨式及自责式批评。就是说,班主任在批评这类学生时,口气要温和委婉,要以情动人,让他感到你是出自对他的关心,使他在心理上产生内疚感,从而愉快地接受批评,或者是用自我责备的口吻。如"我没有很好地帮助你的学习"之类的话语,主动承担责任,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使之心甘情愿地解剖自己。对这类学生还可以用商讨式的批评,即用商谈的形式,目的地在于消除学生的对抗心理,使被批评的学生处于心平气和的状态,以扣开学生的思想大门。

而对那些爱面子,自尊心强的学生,班主任可采用渐进式的批评。就是先谈现象,后点实质和危害,将批评信息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输给对方,让受批评的学生有一个接受批评的过程。让学生在较为轻松的气氛中,逐渐地认识问题的性质和危害。

三、批评的独特方式

有时激愤或温婉的言词能达到批评的目的,有时批评不需要更多的语言,或者无声胜有声。记得有一次,我班的一个学生因为一件小事,对某个老师产生了误解,并且背后对这位老师大骂脏话,这让老师极为伤心。很多人主张严厉批评和处罚这位学生。但我没有这样做。我找到了这位学生,沉默了一会说:"你的事,我都知道了,你回去想一想,咱们明天再交换一下意见"。原以为会遭到严厉批评的他,听到老师这样的话,简直无地自容。从此以后他用行动证明了他的转变。用沉默来感染学生,用沉默引起学生深深的内疚和自责,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小学低年级学生教育方法初探 篇12

教师的工作不但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学习, 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家长的教育观, 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家长大多认为幼儿园是玩学并重, 主要是吃好、玩好。而到了一年级, 也就是说进入小学, 就更看重的是学, 家长择校让孩子上学, 其依据主要还是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教学质量, 让家长满意, 这里我结合自身教学的感受谈些看法。

一、重视启蒙教育

很多人在回味学海生涯时, 都会对一、二年级的教师记忆犹新, 尤其是一年级的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学习、模仿的榜样, 对教师的话言听计从, 在这群天真、纯洁的孩子中, 教师正确、耐心地启发引导, 会使孩子的思想、性格发生某些改变, 此刻, 孩子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如胆小的孩子, 教师让他多发言, 多参加劳动, 多表扬、多鼓励, 孩子的某些不良习惯会逐步改掉。对于启蒙阶段的教育, 不仅语、数、思品的教师要重视, 而且音、体、美的教师也要重视。低年级的学生喜欢直观形象思维, 对音、体、美以及科学等科目具有浓厚的兴趣, 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从小就爱科学, 树立热爱科学的观念。

二、优化课堂教学, 倡导快乐式教学

教学改革中起关键作用的还是课堂教学, 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堂注意力的集中时间为20分钟左右, 因此, 重点内容的讲解要集中在20分钟内进行, 此外是活动时间, 可做些与教学有关的游戏, 使学生在玩中学, 在玩中巩固新知识, 教学中要尽量采用些直观的教具, 并多运用现代教学媒体, 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1.多鼓励, 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激情。

2.多提问,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多奖励, 教师要不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进步点, 并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 鼓起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对生活的热情, 教学任务完成后, 教师要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趣味活动, 如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等, 不断改变学生的厌学情绪, 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加强德育教育, 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

只重视传授知识和道德说理而不发展学生真情实感的教育, 不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 教师应遵循儿童情感的发展规律, 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 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不断增长小学生的知识, 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促进其情感的发展。

2.创设情景, 陶冶小学生的情感。

3.在教育中正确地运用移情, 如设身处地, 将心比心, 就一种移情的表现。

4.尊重、爱护并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 使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况。

四、切实做好减负工作, 给学生留出充足的自由活动时间

1.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从一年级的新教材看, 内容减少了, 趣味性增强了, 每节课的设置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 也方便了教师设计教法和很好地运用现代教学工具进行教学。对于课外尽量做到少布置作业, 从小就要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快乐的事, 不要让学生背上沉重的负担, 产生厌学情绪, 若小学就开始厌学, 到了中学后果令人担忧, 也会影响到学生德育、美育方面的教育。

2.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生活条件的状况不同, 各自都有不为人知的心理压力, 教师要善于观察, 多谈心, 与孩子交知心朋友, 多与家长沟通, 改变家长的教育观, 共同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让学生轻装上阵, 快乐地参与学习。组织健康有益的活动让学生参加, 使学生学会在玩中学。

五、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的内涵就是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发展, 因此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活动, 都要让学生动手动脑, 边实践、边探索, 培养学生创造性,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以发展, 像音、体、美等学科学好后, 学生终身收益非浅, 既能在休闲时陶冶情操, 又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多才多艺的人。

六、引导学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劳动是人类的第一需要。人们要生活, 要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就必须学会劳动, 教育中虽然把劳动排在最后, 但我认为劳动对现代的学生太重要了,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劳动的重要性, 是劳动创造了一切,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劳动美德。现在的小孩独生子女较多, 自理能力很差, 引导学生多参加一些劳动, 不但能培养他们的劳动技能, 更重要地会使他们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从中受到教育。

七、重视课外活动, 精心安排活动内容

多给低年级学生安排课外活动, 才能符合孩子玩的天性。课外活动, 教师一般要组织学生到操场进行, 这样能使学生吸收户外新鲜的空气, 活动内容如跳绳, 做游戏, 分组活动等, 教师要参与其中, 确保安全。课前要有活动计划, 课后要有活动总结。还可以组织学生搞些参观活动, 让学生走出教室, 有目的地探索、实践, 不但会使活动有意义, 而且还会起到教育作用, 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因此, 教师要重视课外活动, 从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以及学校自身条件出发精心设置活动内容, 使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

摘要:如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 向素质教育方面发展, 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研讨的课题, 对于教育改革, 力度很大, 措施较多, 如何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 提高教学质量, 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 先要重视小学教育, 尤其是小学低年级教学, 让学生快乐的学习, 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这是家长的期盼, 是教师的目标, 是社会的需要。

上一篇:情感资源下一篇:加工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