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偶的故事》续写

2024-10-15

《小木偶的故事》续写(精选6篇)

《小木偶的故事》续写 篇1

听一位教师教学四年级《小木偶的故事》,15分钟后,让学生续写课文,教师给出了如下一段提示语:

小木偶好不容易才拥有了会哭会笑、会生气、会着急、会向别人表示同情和关心的本能,后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请你接着往下编故事,再把续编的内容写下来。

(生续编并展示作品)

小木偶的故事(续写)

小木偶现在会笑、会哭、会失望……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

山水有相逢。一天,小木偶看见小红狐正在街上溜达。又看见熊警官在巡逻,决定报复报复小红狐。

小木偶大步冲到小红狐面前,装出笑嘻嘻的表情说:“快还我背包!”小红狐听了哈哈大笑,“就你这个只会笑的木头脑袋,还想让我还你背包?做梦去吧。”小红狐又大喝一声,狐狸家族的成员们一拥而上,有的夺走了小木偶的帽子,有的抢走了小木偶的食物……最可恶的是小红狐,他居然抢走了小木偶的新背包。

熊警官手忙脚乱地拿起对讲机,说:“快快快,火速前往星光街!”一批警察马上赶来了。“他抢我食物!”“他抢我帽子!”“他抢我背包!”……熊警官看在眼里,何况,小木偶都哭出声了。“证据确凿,还想抵赖!”熊警官大喊。狐狸们目瞪口呆。一把把手铐扣在狐狸们的手上,他们只好乖乖认罪了。

“上次错怪你了,对不起!”熊警官说。“没关系。”小木偶脸上露出了笑容———当然是真正开心的笑容。

说实话,撇开原文来看,四年级的学生有这样的书面表达,堪称佳作。可问题在于这是续写,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而是对原文的自然延续。如果我们将其放到原文的后面,再连起来读一读,不经意间就会被其中的不协调之处扎到眼。问题出在哪儿?在表达方式上没有沿袭原文的风格。

以该续写为例,要完整达成续写的练笔目的,笔者以为可以按以下的顺序来推进。

首先,拓展延伸阅读。上面的学生续写,尽管教师没有点明原文是用对话来展开故事的,学生却能领会,并在续写时加以运用,这就是熏染的效果。《小木偶的故事》系列童话共三篇———《只有笑是远远不够的》《我不是一段普通的木头》《我喜欢做我自己》,选文是其中的第一篇。我们都清楚,同一个系列的文章在表达上往往存有共性,因此,梳理文章表达特点之前可以让学生拓展阅读另外两篇童话,反复经历同类语言的浸染,强化对文本语言个性化表达的深入认知。

其次,归纳表达特色。阅读后把学生分成小组来议一议这个系列的童话在表达风格上的突出之处,在交流中梳理归纳要点:主要以对话的形式来推进故事情节;童话语言口语化、儿童化,简单好懂,富有情趣;段落都比较简短(最长一段81个字),而且大多以一个“人物”的话语成一段;在描写对话时注重对话提示语的位置变化,以此丰富文章表达。

再次,进行续写练习。把上述表达方式上的特色与对内容的提示结合起来,提出续写要求:“小木偶好不容易才拥有了会哭、会笑、会生气、会着急,会向别人表示同情和关心的本能,后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请你接着往下编故事,再把续编的内容写下来。写的时候要注意原文的表达特点,并与原文风格保持一致。”接着学生开展续写练习。

最后,开展续写评议。选择有代表性的一两篇作品,围绕表达方式展开评价,着重评一评文章的段落划分是否合理、对话提示语的位置是否正确,提示语的形式是否丰富等,兼评内容及其他。评后再由学生各自修改。

《小木偶的故事》续写 篇2

“你这个大坏蛋,给我站住!”小木偶大声叫道,并一个箭步追了上去,他一把拽住小红狐那漂亮、蓬松的大尾巴。

“干什么!放开我!放开我!”小红狐拼命地挣扎。

“又怎么了!”正在附近巡逻的熊警官闻讯赶来,他怒气冲冲地问,并把争执不休的小木偶和小红狐分开。

“熊警官,小木偶又来抢我的包了!”小红狐委屈的向熊警官哭诉着。真是恶人先告状!小木偶见状气坏了,他不服气地说:“熊警官,上次是你误会了我,我没有抢他的包,小红狐身上的红背包是老木匠专门为我买的!”说完,他呜呜地哭了起来。

熊警官看看委屈的小红狐,又看看哭泣的小木偶,顿时傻了眼,不知该怎么办。

小木偶又说:“刚刚我还看见他在抢小松鼠的玩具呢!不信,你去问问小松鼠!”熊警官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原来,小红狐在森林里经常欺负小动物,抢小动物的玩具、书本,干了好多坏事呢!

“哼!你这个大坏蛋!”了解了事情真相后,熊警官恍然大悟。

他对小木偶说:“对不起呀,小木偶,上次是我误会了你,你别生气。”熊警官的话里充满了歉意。

小红狐终于低下了头,羞愧地说:“对不起,小木偶,我抢了你的包,现在还给你。”

小木偶收下了,熊警官拍拍小红狐的肩膀说:“知错就改还是个好孩子,你回去吧!再见!”“小木偶再见!熊警官再见!”小红狐走了,熊警官也走了。

小木偶的故事 篇3

在人类不相信的一个奇幻世界里,那里没有烦恼和忧愁,各种生灵都无忧无虑、和睦快乐地生活着。

这个世界里有一个淘气的小木偶,喜欢流浪。有一天它闯入了普通生灵不可以进入的禁区——一片美丽的大森林,但那是属于女巫和精灵的。淘气的小木偶被这片拥有所有美丽的色彩和动听的声音的森林迷住了!渐渐地它越走越深,来到了一间奇怪的小木屋,木屋的屋顶尖尖的,就像巫师的帽子,在屋子的周围还有各种颜色的星星在闪烁!这就是女巫的木屋。

小木偶忍不住好奇心,就偷偷进入了那个木屋。在屋子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瓶瓶罐罐,里面有的装着一会儿是紫色一会儿是黄色的药水,有的装着怪物的触角。小木偶从来没有见过这些东西,它十分兴奋也很好奇!就在小木屋里玩了起来,看看这个,又动动那个。渐渐地它玩累了,就躺在壁炉边的老藤椅上睡着了。就在这个时候女巫回来了,她看见了这个睡得正香的小木偶,而她的屋子也到处狼藉!女巫很生气,这个小东西不仅闯入了她的房子,还把她的各种魔幻药水弄得到处都是。女巫要惩罚这个小木偶,决定把它送到充满了烦恼、忧愁和复杂的人类社会去!小木偶醒来了,当它知道女巫的惩罚后,它哭了,苦苦哀求女巫不要把它送到人类世界,但是女巫很生气,还是要把它送走。森林中的精灵听到了小木偶的哭声,也来到了小木屋,看见小木偶哭得这么可怜,他决定给小木偶一个魔杖,并把魔杖放在了小木偶的心里。“你记住,在人类社会也有快乐和幸福!”精灵说,“因为我把它放在了你心里!”

于是在80年的5月,小木偶被送到了人类社会!她,就长这个样子喽!

现在小木偶已经长大了,在人类社会她和所有女孩子一样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事情,有开心的也有伤感的!仍然淘气和喜欢流浪的小木偶在人生旅途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和道理,对自己的人生充满着美丽的梦想!并且她坚信只要她不放弃,只要“精灵的魔杖”还在,她的梦想就一定会实现!

《小木偶的故事》教学设计二 篇4

《小木偶的故事》是一篇略读课文, 故事内容浅显, 但文本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篇幅有点长。为了摆脱精读课文的教学模式, 提高略读课文的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略读能力, 本课教学设计创设的情境, 采用学生喜爱的“讲故事”的教学形式, 让学生在讲故事的主题活动中提高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实现综合语文能力的有效提升。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 初步学会根据不同的生活需要把故事讲简洁、讲生动。

2.激发自主学习童话、阅读童话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

1. 教师绘声绘色讲故事《换胆》。

2. 总结如何把故事讲生动。 (板书:配上表情加上动作)

二、明确任务, 导入课题

1. 明确本节课的任务:读课文、讲故事。

2.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三、创设情境, 初知梗概

1. 学生自由读课文, 明确初读要求: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并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小节号。

2. 明确“讲故事”一般有两个要求: (1) 讲得简洁、概括; (2) 讲得具体、生动。

3. 创设情境, 播放录像片段1并要求:把《小木偶的故事》讲给姥姥听。

4. 引导学生明确在这个情境中应该概括地讲故事。

5. 快速浏览课文, 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来讲讲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6. 集体交流, 相机出示课文中的四个小故事。

老木匠做了个小木偶, 还在他的脸上添了一个笑嘻嘻的表情。

小木偶被小红狐抢走了红背包, 还被熊警察扔得老远。小木偶脑袋疼, 可是小兔子和老婆婆都不信。

蓝鼻子小女巫把人类所有的表情送给了小木偶。

7. 引导学生把这四件事连起来, 说说这个童话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创设, 引导学生串联四个小故事, 概括地讲出故事内容。在讲故事中, 学生不仅提高了概括能力, 同时还习得了概括故事内容的方法。】

8. 师生角色扮演, 说说童话的主要内容。

四、创设情境, 精讲故事

1. 创设情境, 播放录像片段2并要求:把《小木偶的故事》讲给弟弟听。

2. 引导学生明确在这个情境中应该生动地讲故事。

3. 以第三个小故事为例, 精讲故事。

【设计意图:以第三个小故事为例, 引导学生精讲故事, 实现略读课文教学“精略相辅, 略中有精”的教学理念, 在精讲故事中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及运用能力。】

(1) 比赛:用3分钟记住故事内容。

(2) 出示小木偶和小兔子的对话, 引导学生加上表情和动作生动地讲。

一只小兔子走过来, 温柔地问:“你怎么啦?”

“脑袋疼。”小木偶抬起头, 笑嘻嘻地回答。

“嘻嘻。装得一点儿都不像!你瞧, 应该像我这样。”小兔子龇牙咧嘴地做了个痛苦的表情, 蹦蹦跳跳地走开了。

(3) 自由练习——师生合作。

(4) 出示小木偶和老婆婆的对话:

一个老婆婆走过来:“小木头人, 你病了吗?”

“脑袋很疼。”小木偶还是一副笑嘻嘻的表情。

“真不像话, 连小木头人都学着撒谎!”老婆婆嘟嘟囔囔地走开了。

(5) 同桌练习——集体交流。

(6) 发挥想象, 补充人物心理活动。

出示填空:

一只小兔子走过来, 温柔地问:“你怎么啦?”

“脑袋疼。”小木偶抬起头, 笑嘻嘻地回答。

“嘻嘻。装得一点儿都不像!你瞧, 应该像我这样。”小兔子龇牙咧嘴地做了个痛苦的表情, 蹦蹦跳跳地走开了。

小木偶痛苦极了, 心想:_______________。

一个老婆婆走过来, ( ) 地问:“小木头人, 你病了吗?”

“脑袋很疼。”小木偶还是一副笑嘻嘻的表情。

看到小木偶笑嘻嘻的表情, 老婆婆心想:_______。

“真不像话, 连小木头人都学着撒谎!”老婆婆嘟嘟囔囔地走开了。

小木偶更加痛苦了, 他心想: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聚焦文本空白处,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通过联系上下文, 补白人物心理, 丰富故事内容, 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 也习得了把故事讲具体、讲生动的方法。】

(7) 引导学生连起来讲整个小故事。自由练讲——集体交流。

五、续讲故事, 课外延伸

1. 按照以上方法练讲其他三个小故事。

2. 课后要求:举行讲故事比赛, 选出故事大王, 开展送故事活动。

小木偶的故事续写 篇5

自从蓝鼻子小女巫把人类所有的表情送给了小木偶,小木偶天天都过着开心的日子,也交了很多的朋友。

有一次,小木偶决定回家看看老木匠——创造它的人,在路上正好看见了小红狐,小木偶笑嘻嘻的说:“你好啊,小红狐,你能把我的红背包给我吗?”小红狐愤怒的说:“那是我的背包,怎么能给你呢?”“不,那是我的背包。”小木偶生气地说。这时,老木匠刚要去买菜,看见小木偶和小红狐正在吵架,连忙把它们分开了。老木匠问小木偶:“小木偶,你为什么和小红狐吵架啊?”“小红狐抢我的红背包,”小木偶愤怒的说。老木匠又去找小红狐,让他把红背包还给小木偶,小红狐没办法,只好把红背包还给小木偶。小木偶要回了红背包很高兴,后来小木偶说:“老木匠,我正好要去看你呢!”“我交了许许多多的朋友,它们对我都很好。”老木匠问小木偶:“你怎么会人类所有的表情了啊?”小木偶把事情重头到尾讲述了一遍,就和老木匠回家了。

小木偶和老木匠生活得非常幸福,小木偶的朋友也经常去看老木匠和小木偶。

《小木偶的故事》续写 篇6

本文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组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主题为“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课文以“笑”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讲述了一个通俗易懂、情趣盎然的童话故事,让我们在同情小木偶遭遇的同时,反省自己的生活,感悟快乐的真谛。课文字词简单,内容浅显,四年级的学生对童话故事的文学特征和表现形式已经有了较多的了解。根据学段阅读要求,我认为本文恰好是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材料,所以我努力创设童话的意境,用复述形式再现故事,引导学生在读故事中关注对话提示语,并在写故事中运用这一语言形式。整个教学设计延续情节曲折、语言夸张的幻想色彩,使学生在故事中步步走入角色内心世界。

【教学目标】

1. 熟读课文,掌握故事大意。

2. 创设情境,体会小木偶的内心活动 , 用复述的方式引导学生明白: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

3. 根据故事情节展开想象 , 试用对话提示语续编片段,进一步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师板书课题。请学生说说预习发现)

2. 快速默读全文,出示要求。

1默读全文,把难读的词语再读读。

2读后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小木偶的什么故事。

3. 检查反馈。

1词语检查:愤怒、笑嘻嘻、可怜巴巴、嘟嘟囔囔、龇牙咧嘴。

师:读了词语有怎样的发现?(重点理解:嘟嘟囔囔、龇牙咧嘴)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小结:学习课文我们要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主要内容,这是很重要的本领,要经常练习才行。

二、再读课文,厘清脉络

1. 师:童话最大的特点就是有浓厚的幻想色彩,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小木偶这个故事就有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读着一幅幅图片,故事情节就浮现在眼前了,看……

2. 梳理情节,拟小标题。

老木匠做小木偶、被小红狐抢走红背包、被小兔子误会、被老婆婆误会、得到女巫帮助。

3. 师:一个画面就是一个生动的情节,每幅图片文中都有相应的段落描写,请你找到段落大声读读。

三、细读片段,聚焦对话

1.分角色感情朗读“被小红狐抢走背包”片段,请学生说说这段话有什么特点。(对话多)

2.引导学生用对比阅读法体会对话提示语的作用。

3.小结:对话集中时,要分开小节写,能让条理更清楚。提示语的位置也要根据对话情景的不同灵活多变,这样对话形式丰富多样,不单调。提示语位置不同,标点的使用也不同。

(设计意图:第一板块的设计主要是“点面结合”读故事“。面”的阅读,设计了概括故事大意、梳理情节、拟小标题等环节。其中通过初读、检查、交流,让略读课生字词语教学显得更扎实,重点理解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点”的阅读,指向片段描写中对话提示语的作用,它是本文写法上的一个重要特点。一方面是领会课文意思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训练学生的多元想象,同时为学习写人物的对话打下基础。这样加强对话训练,在读中注重感悟,注重积累。)

四、创设情景,复述故事

1. 师:一天,小木偶回家了。老木匠看见小木偶激动地一把抱住他说“:啊!孩子,你可回来了!你每天过得很快乐、很幸福吧?”此时,小木偶是百感交集,脑海里浮现出经历的一幕一幕,他会怎样向老木匠叙说自己的经历呢?请同学们当一回小木偶,试着把小木偶的经历说给老木匠听。

(1)出示要求:复述故事——转换人称,用自己的语言把故事内容简略地讲出来。

(2)示范:老师是老木匠,选个学生当小木偶和老师合作一把。

1师:经历可以概括说,但是表达形式要融入情感。

2引导学生适当接话把故事情节说明白。

3评价:表达是否有感染力、语言是否简洁。

(3)练习:同桌合作表演。

(4)展示:学生听后评价。(引导学生体会小木偶难受、愤怒的心情,老木匠意外、难过的心理)

2. 师:小木偶啊,我原来以为只有笑是最重要的。唉!难道是我错了?

出示最后一段话:笑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

(板块设计意图:这一设计是本节课的一个高潮,结合学生学习实际,对文本进行有效整合。在情境中复述故事可激发学生的独特体验:将童话故事内化。复述训练要求融入文本,借助肢体语言,使阅读与动手动口的实践协调发展,这样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的感悟。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培养学生通过不同的讲故事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使学生更融入故事的角色,感悟角色,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内心。)

五、续编情节,拓展阅读

1.师:小木偶拥有人类所有的表情,但是他成长的故事还在继续,还发生什么故事了呢?

情景提示:小木偶又遇到了小红狐……

小木偶遇到了……

2.出示写话要求:学会使用对话提示语,编写小木偶故事。

3.写后交流、评价。

4.补充阅读《:小木偶山米》《小木偶棒棒糖》 。

5. 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读故事、讲故事、写故事。这个童话就真正地走进了我们的心田。我想说:像今天这样绘声绘色地把故事讲出来,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以后不妨把学到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好吗?

(板块设计意图:直切重点,力求突破难点。通过续编,学生慢慢走进小木偶的内心世界,这样更激发起学生的想象,自然也会产生“写”的欲望。这一续写环节,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续编故事。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课文的语言和句式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内化、活用课文语言形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实践活动中,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培养想象创造能力。拓展阅读注重课内向课外的延伸,从而丰满小木偶这一人物形象。)

【特级教师施燕红总评】

通俗易懂的童话故事教什么,怎么教,吕虹老师执教的《小木偶的故事》一课,带给我们很多启迪和借鉴。基于对略读课文教学的准确定位,吕老师独辟蹊径,以“读故事—讲故事—编故事”三大板块展开教学,带领学生进行语用实践,显得匠心独具。

一、抓住文本特点,关注语言表达

传统的阅读教学,常常是沿着阅读理解、吸纳积累的主线展开,聚焦于对文本内容的深挖穷究,最终落入了烦琐分析的窠臼,致使语文教学效率低下。其症结主要表现在:轻慢了文本内容是通过怎样的语言文字和表达方式才精确妥帖地表现出来的,这样也势必直接影响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升。作为童话故事这类文体,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是它的基本特点。因此,对文本内容的解读,学生完全能做到无师自通,自可不去花费力气。因而吕老师把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了对文本特点及语言表达的关注上《。小木偶的故事》一文最明显的特点是对话描写。全文由小木偶与老木匠、小红狐、小兔子、老婆婆、女巫之间的对话组成;此外,从故事情节的安排及语言表达的特点上来看,小木偶与小红狐的对话片段最值得关注。吕老师删繁就简,直指重点,引导学生聚焦“被小红狐抢走背包”片段,引导学生发现这段话语言表达的特点,体会对话提示语的作用,从而直观感受对话提示语的丰富与灵活多样对表现人物神态、心理的作用。此环节,一方面引导学生领悟童话语言表达的特点,另一方面也为后面续编故事、学写对话打下基础,可谓一举两得。

二、指向语言实践,提升语文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关注语言表达、提升语言素养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语言的最高理解是运用,学生在不断学习文本语言的过程中,也学习到自己应该用怎样的语言去表达,在语言运用上有所提升。吕老师既关注文本的语言表达,更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本节课中,吕老师设计了一个浓墨重彩的板块——复述故事。要“讲好”这个故事,自然离不开更加全面系统、深入适切地去把握文本内容,把握文本的鲜明特点和精粹之处。于是学生就需要在关注文本语言表达的基础上,把握故事的内容与情节的发展,解读好文本中最富表现力的人物对话描写“。复述故事”的教学便有效展开:明确要求—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展示评价。此环节因为有情境的创设、人称转换的要求,更具有挑战性,使得学生更加关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通过复述,再现故事,通过复述,把“读”的收获转化为“说”的训练,一箭双雕,事半功倍。

如果说复述还只是口头语言的实践,那么吕老师在课堂最后安排的“编故事”环节,更是指向了有创意的语用练习。小木偶拥有人类所有的表情后,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编写小木偶故事,要求学会使用对话提示语。这一续写环节,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展开想象,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课文的语言和句式表达,从而促使学生内化、活用了课文语言,提升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上一篇:氧驱动盐酸氨溴索雾化下一篇:实验仪器教学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