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校验

2024-07-11

系统校验(精选12篇)

系统校验 篇1

引言

目前,电子皮带秤的校准通常有挂码、链码、循环链码、实物等多种形式,其中除了实物校准形式外,其它均为模拟标定方式。模拟校准因模拟的是理想状态下的输料环境(物料均匀通过皮带秤),与实际输料情况有较大的差异,故难以确保校准后实际的准确度。实物校准方式中常常使用的是利用汽车衡或料斗秤对实物进行称重后,再利用上、下料口对皮带秤进行实物校准,实物校准很好地模拟了真实工作环境下的物料运输情况,是目前业界公认的最为准确的一种校准方法。

1 传统校准方法

江苏苏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钢”)的码头散装原料上水称重系统由一台料斗秤和一台运输皮带秤构成,码头原料上水称重系统的组成如图1所示。

码头原料上水称重系统的主要设备有上料提升爪机、料斗秤、下料系统、皮带输送机及一台皮带秤。其主要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料斗秤的静态计量原料重量后然后通过下料系统将原料输送至皮带运输带上来校准动态皮带秤,以实现原料上水的皮带秤动态计量。目前常用码头原料上水称重系统的校准方法步骤主要为:

(1)利用安装在料斗秤体上的8只砝码提升机将16只M12级16t标准砝码提升至规定高度对料斗秤进行标定,控制最大误差在±3个分度值,其目的是为了确保料斗秤的准确度满足要求。

(2)利用下料、上料系统(可以是上料抓斗、下料铲车或堆取料机等)把散装原料放入料斗秤料斗内进行称量,同时记录好称量数据。

(3)对料斗中已计量好的散装原料通过给料机下料系统进行下料,让其通过输送皮带经过皮带秤进行计量,放料瞬时流量为皮带秤最大流量20%、50%、80%各一次,此时皮带秤称重仪表记录数据。用此数据与料斗秤称量好的数据进行误差计算,误差在±0.5%内为合格,否则应对皮带秤进行调整。

(4)通过三次在不同瞬时流量情况下的重量数据与已知的料斗秤计量数据进行对比及误差计算,若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则为合格,否则应对皮带秤进行调整,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2 传统校准方法存在的问题

在上述传统的校准方法中,虽然实现了对皮带秤的实物校准,但作为计量通过皮带秤的物料重量的料斗秤是利用了16t M12级砝码进行校准的。然而在实际的校准过程中,对砝码提升机的精度要求很高,只要砝码上升高度稍有偏差就会引起整个料斗的重心偏移而使得料斗秤校准时出现误差,进而导致作为校准皮带秤的标准物料计量不准,影响皮带秤的计量精度,让整个原料上水计量系统瘫痪,造成严重的计量事故。

3 全实物校验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料斗秤校准中存在的问题,利用苏钢现有的一台汽车衡来对标准物料进行计量,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1)将船只上准备上水的原料通过上水爪机抓取适量原料至一台运料汽车上,由汽车运至汽车衡过磅计量并记录重量后,再返回至料斗秤处由爪机将车上的原料摄起到料斗秤料仓中,记录料斗秤的显示重量同时将汽车开至汽车衡回皮计算出料斗秤料仓中的原料标准重量,与料斗秤显示重量对比若误差在允许范围则不需调整料斗秤,否则调整料斗秤,并将料仓中的物流通过皮带运输机运送至堆料场,重复上述工作直至料斗秤被校准合格(校准料斗秤过程中,上水的物流重量按汽车衡的记录作为最终计量)。

(2)在校准料斗秤过程中同时可以对皮带秤进行单机校准,此过程中通过皮带秤的标准原料重量都按照汽车衡所记录的重量作为标准重量。对皮带秤进行校准并调整,直至皮带秤满足精度要求为止。

(3)在料斗秤、皮带秤的单机校准合格后,用传统的校准方法进行最后一次联机校准,即:直接将原料上水至料斗秤料仓中并记录料斗秤中原料的重量后,下料至皮带运输机通过皮带秤计量,对比料斗秤和皮带秤的重量,是否在误差范围内,若在,则码头原料上水称重系统实物校准完成,否则寻找产生误差的原因,直至对比重量符合要求为止。

4 结束语

采用这种全实物的校准方法对码头原料上水称重系统进行在线联校,克服了传统校准方法中料斗秤的校准弊端,实现了完全模拟正常运行中的物料上水情况,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系统校验 篇2

自主开发了静电放电模拟器校验系统,可对静电放电电流波形进行测试.测试系统硬件由新型理工Pommerenke电流靶和高性能示波器等组成.介绍了在LabVIEW平台上开发基于GPIB总线的虚拟仪器的全过程及其硬件和软件要求,通过USB/GPIB接口转换器实现了计算机和示波器的.通讯,使用示波器的驱动程序实现了对泰克示波器的完全控制.试验证明该校验系统能很好地完成静电放电电流波形的实时采集测量,并将测试结果存盘以供后续分析处理.这种实现方案显著提高了测试工作的效率、精确度以及自动化程度.

作 者:杜祥民 武占成 李建华 DU Xiang-min WU Zhan-cheng LI Jian-hua  作者单位:杜祥民,DU Xiang-min(军械工程学院,静电与电磁防护研究所,石家庄,050003;71834部队,郑州,450100)

武占成,WU Zhan-cheng(军械工程学院,静电与电磁防护研究所,石家庄,050003)

系统校验 篇3

前言

本研究就针对仪器仪表自动化校验系统的设计及构建做进一步的阐述,具体从自动化校验系统的内容、仪器仪表自动化设计的原则和构成、系统构建的内容、构建时应注意的事项和具体的构建措施几个方面来进行描写。

一、仪器仪表自动化校验系统的内容

自动化校验系统结合了计算机技术、现代化计量测试技术、数字控制技术、信息管理技术,对电压、电流、电阻、压力、真空等仪器仪表具有检定及校验功能。

二、仪器仪表自动化校验系统设计的原则和构成

1.仪器仪表自动化校验系统设计的原则:①提高测量质量和测量精度。仪表仪器在设计时,一定要注重质量和精度,测量质量和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测量的结果以及对结果的判断,是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②设备的使用情况。系统的设计要使设备能够正常有效的使用,即通过反复调试使得设备能适应软件系统的运行。③降低成本。在设计的过程中,还应考虑到投资成本和利润,毕竟企业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提高利润。设计的系统如果资金投入量太大,不利用企业及时收回本金,以及企业内部的资金运转,反而得不偿失。因此,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应在保证前两个原则的基础上尽量降低成本。

2.仪器仪表自动化校验系统的构成。(1)设置程序。仪器仪表自动化校验系统通常需要一些相关的外在软件来提高系统的应用,这些软件构成自动化检验系统的核心部分,要格外重视并加强系统软件的质量。同时在进行软件设置时,还必须经过严格的反复调试,确保计算机与设备之间无缝衔接操作,提高使用效率。(2)相关设備。设备在仪器仪表自动化校验系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目的是接受外来的数据,并弥补硬件模式不能很好适应软件系统运行的缺陷。增加相关设备的应用,可以有效的降低投资成本、提高系统测量的质量、精准度和使用效率,实现进一步的自动化检验程序。(3)软件的应用。仪器仪表自动化校验系统的设计构成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软件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数据处理的自动化质量,因此对软件必须科学合理的应用。(4)系统检定。仪器仪表自动化校验系统的设计还必须考虑应用时的检定,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检定数据要可实时显示,便于观察。可采用24小时指标、90天指标等模式。

三、仪器仪表自动化校验系统构建的内容

1.仪器仪表自动化校验系统硬件的组成部分。系统硬件部分包括计算机,通用接口总线配备等辅助设备、标准仪器、网络适配器等被检测仪器。计算机是一般配置的计算机;可程控仪器设备,目的是通过接口接受外来的数据,从而改变仪器内部的工作状态,解决原来硬件不能解决的问题,提高微处理器的应用能力,较容易的实现自动校准,同时提高了测量准确度。应用通用接口总线配备等辅助设备,可以使系统得到有效控制,从而高效地完成测量结果的输出,完成对整个系统自动化控制管理过程。采用总线连接,仪器并联在总线上的连接方式,总线由标准24线电缆构成,数据传输最大距离小于等于20米。

2.仪器仪表自动化校验系统软件的组成部分。通过软件可以进行数据的处理和输出,同时系统软件的应用还可以实现对设备应用的控制,促使检测的过程有效的实现自动化。

3.可视化的BASIC语言。一方面,可以通过使用动态链接库来提高计算机的输入输出端口以及浮点运算能力。另一方面,串口通信可以通过程序编程接口函数的应用来实现,降低了程序设计的难度,简化了程序设计方案,对于大型的复杂程序也可以将其分割成多个简短的小程序。并且只需具备一些相应功能的控件和适用的程序,有效的提升了编程的速度。

4.Windows系统的应用。Windows7已经渐渐取代了WindowsXP,要选择先进的.Windows系统,程序编制的实现需要远程控制的仪器设备、被检测仪器的程序设计指令以及GPIB接口命令语言的运用,从而达到全部检定校准。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软件,通过汉字提示的方式来实现人机对话、打印机输出接口、动态数据交换、测试数据的查询、打印等

四、仪表仪器自动化校验系统构建时应注意的事项和具体的构建措施

1.仪表仪器自动化校验系统构建时应注意的事项。(1)系统校准。系统校准的主要过程是,使用标准仪器输出标准的信号,再通过远程控制传输到被检仪器上,进而对被检仪器的数值进行全面调整。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技术人员手动进行数值的调整已被取代,被检仪器都具有自动校准功能,只需要根据程序设计的步骤来校验调整,很大的减轻了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计算机储存芯片储存器EPROM即使在断电的情况下也能对一些标准常数的数据进行保留,从而实现数字校准。(2)系统检定。仪表仪器自动化校验系统的构建,使得在计算机的控制和多种软件的应用下,标准仪器和被检仪器的全自动检定可以实现,打破了传统的手工检定。同时系统检定界面简单方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机选择检测点,检定数据可实时显示,对各检定点实时进行数据的处理及显示判定结果。被检测仪器显示的技术指标一般有,一日指标、一季度指标、一年指标。用户在选择时,可以对不同时区相应的技术指标进行数据处理。

2.针对应注意事项提出的具体构建措施。仪器仪表自动化校验系统,能够使整个校验过程实现自动化,但系统的操控还是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实际操作和配合实施,要对人员进行合理科学的分配,使得整个系统的操控上,人员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实现工作效率的最大化。(1)设置专业自动化校验部门。设置专业自动化校验部门,能够使仪器仪表自动化校验系统的应用得到最大限度的使用,使后台操作系统稳定,创新了传统的人工校准方式,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使资源能够得到合理高效的配制。因此,在企业规模较大时,可设置专业自动化校验部门进行管理。(2)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由于校验过程中各个程序的复杂性、多变性以及科技的日新月异,校验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会受到危险,因此需要在发展中不断改善,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3)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随着科技的进展,各个行业的创新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使得行业竞争压力不断加剧。只有快速的更新产品,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产品的质量才能稳固产品市场,在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下生存下来。

总结:仪表仪器自动化校验系统的设计和构建过程较为复杂,内部涉及硬件、软件等设备的应用,联合了多门学科。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以科学严谨的认真态度来进行,并时时检测设备软件功能以防系统校准结果不准确。同时,仪表仪器自动化校验系统的构建是在传统的人工手动校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效的改善了传统劳动量大、繁琐的弊端,为企业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我国仪表仪器自动化校验的进程,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单位:空军南京航空四站装备修理厂)

作者简介

钱雅,空军南京航空四站装备修理厂,出生年月,19870331,浙江嘉兴人,学历,本科。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仪器仪表。

环空找水仪校验系统的设计 篇4

在进行阻抗式环空找水仪测井前, 有必要对仪器进行调试, 传统调试方法只是靠嘴吹涡轮检验流量计的状态, 靠看空气值判断含水率计的好坏, 靠给电机供正负电判断集流伞的性能, 只能定性判断仪器正常与否, 不能给出对仪器的定量调试。每只仪器经过多次的修理与磨损, 导致仪器的集流度、仪器参数K值、涡轮的启动排量、含水率计的技术状态均有所不同。因此, 每只仪器在进行测井前均应该对其进行准确性校验。本文将介绍一种能实现仪器校验的装置。该装置能定量的判断出仪器性能, 并且有成本低、数据实时显示、操作简单、适用于教学演示和实验等优点。

1 系统设计

该校验系统由有机玻璃井筒、密封筒盖、集流状态控制开关、流量计量系统、水路供应系统、气路供应系统和计算机采集控制系统组成 (图1) 。

2 工作原理

计算机通过控制水泵、气泵以及相应的线性调节阀来调节水流量和气流量。在控制水流量方面为保持恒定压力, 采取密闭压缩空气的方法来控制压力, 小于指定压力时启动水泵, 直到等于指定压力时, 水泵停止工作, 这样保持着恒定的压力。

该装置采用标准流量计和高度法来测量流量, 由于标准流量计存在流量测量下限, 因此对于小于涡轮启动排量的流量测量采取高度法。

高度法为在一定截面积的量筒内, 通过计算水流量充满指定体积所需要的时间来计算流量。

3 主要功能

3.1 检验集流器集流度

首先关闭集流状态控制开关, 迫使流体经仪器进液口进入, 出液口流出, 此时与集流器密封状态无关。然后, 通过主控机控制线性调节阀, 分别调节出10m3/d、40m3/d、80m3/d三种流量。并采集出仪器涡轮转数:N1, N2, N3。

打开集流状态控制开关, 将集流器打开, 模拟井下测井状态。重复调节流量并采集出涡轮转数:N1′, N2′, N3′。

通过计算N1′/N1、N2′/N2、N3′/N3得出在10m3/d、40m3/d、80m3/d下仪器的的集流度:d1、d2、d3。

综合集流度:

综合集流度应大于80%, 低于80%返修集流伞。

3.2 检验涡轮K值

打开集流状态控制开关, 通过计算机调节出10m3/d、40m3/d、80m3/d, 并采集涡轮转数N1, N2, N3 (Hz) 。

集流度大于80%之后给出此时的K值, 否则含水率图版和K值将不适应该仪器。

3.3 检测仪器的启动排量

每只仪器涡轮流量计的启动排量是有差异的, 在测井过程中, 为确保准确、可靠的测量低产液层位有必要知道每只仪器的启动排量。

该装置采用标准流量计来计量流量, 由于标准流量计存在流量测量下限, 因此对于小于涡轮启动排量的流量测量采取高度法。高度法是在一定截面积的量筒内, 通过计算水流量充满指定高度所需要的时间来计算流量。

计算机控制水流量逐渐递减, 等到采集到的涡轮信号频率为0后保持整个循环系统流量稳定后关闭计量筒下方的阀门, 当页面到达探针I时, 计算机采集控制系统进行定时, 直到页面达到探针II后计算时间间隔T1, 同理到达探针III后计算时间间隔T2。

已知计量筒截面积为S、恒定高度H, 得出:

3.4 判定含水率计技术状态

集流状态控制开关呈开启状态, 计算机调出水流量10方/天、40方/天、80方/天, 并分次调节气源的线性调节阀, 控制气量, 观察仪器含水率输出与气量输入是否单调递增。

利用气体来模拟井下油相, 可实现一定含水率情况下含水率计技术状况的检验, 判定含水传感器是否达到要求, 是否应该更换。

3.5 检验环空井温仪技术状况

在有机玻璃井筒内内置一个与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连接的一个温度传感器, 这样可以与井温仪进行对比, 并且可以在水箱内加入热水或者冰块以校验井温仪技术状况。

3.6 检验仪器电路工作状态

该装置配有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 能对阻抗式过环空组合测井仪进行在线调试。

3.7 仪器工作状态过程演示

机构校验整改报告 篇5

针对医疗机构现场校验存在问题的整改报告

一、临床科室、医技科室设置、基本设备配置:

经医院认真研究决定,按医疗机构设置标准,投资开设必设的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计划购置必备医疗设备,以满足社会和临床的需要。目前房屋改造中,选派人员已送出培训。设备科正在造设备购置计划,要求复验时到位。

二、卫生技术人员:

医院研究决定近期招聘多名医护技人员,以满足各临床科室及手术室、供应室的工作需求。

三、医疗质量方面:

我院进一步完善了医疗核心制度、病历书写规范、处方及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办法的培训制度和整改措施,并与科室、个人绩效挂钩,实行绩效考核,定期对病历、处方、科室记录本、抗菌药物应用进行评审、抽查,促进了医疗核心制度、病历书写制度等的完善落实,进一步提高了医疗质量。

护理绩效分配方案,按照市现场校验评审组指导意见,给予了进一步完善到位,真正体现了优绩优酬。

四、院感方面:

针对医疗机构校验现场评审专家组对我院院感方面提出的问题:

1、重点科室(手术室、化验室)布局流程不合理等问题。

2、消毒供应室问题。

3、手卫生执行不到位问题。

针对专家组提出的问题,我院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召开院班子会议,安排部署整改工作,分解到人,责任到人,确保各项工作整改到位。具体整改如下:

(一)手卫生方面:对各临床科室、手术室等按照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加强培训,合理配置手卫生设施,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正确性。

(二)硬件设施建设

1、消毒供应室

严格按照《河南省医疗机构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的要求,在消毒供应室原址上进行扩建和彻底翻新,增加房屋、扩充面积,请专家现场指导,采用符合标准的防潮板材进行整体装修,保证地面、墙面、屋顶光滑便于冲刷和消毒,真正做到采光良好、无尘埃脱落。严格区分为去污区、检查包装区、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生活区,保证污物通道、洁物通道、工作人员通道、采取强制通过方式,形成物“污—净—无菌”、人“无菌—净—污”的运行路线,做到人流物流不交叉逆行。室内配备消毒净化设备、冷热水装置、紫外线消毒设施,购置脉动真空压力消毒器及其它硬件设备,杜绝布局不合理、设施陈旧的现状。

2、手术室 设置必备消毒设备,加强院感知识培训,严格按照消毒灭菌规范,规范器械消毒流程,加强监督,责任到人。

4、化验室:按上级要求合理布局,规范流程,合理划分功能区,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常规化验检查项目,定期开展质控工作。

五、医院总体建设方面:

按照一级医院执业评审细则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后勤和财务管理,加强医院法制建设,完善医院必备功能,以满足临床和社会需要。

血糖仪应每年校验一次 篇6

前不久,一向健康的老爸被查出血糖高,于是小唐为老爸买了个血糖仪试纸(一般买试纸送血糖仪)作为礼物。老爸非常高兴。开始用着还行,打电话跟他说现在血糖比以前低多了,多亏了这个试纸,小唐听了也特别高兴。后来一想,不对啊,试纸又没有治疗作用,老爸这血糖是怎么降下去的啊?小唐突然想到,会不会是血糖仪的数据不准啊,于是第二天请了半天假,赶紧陪老爸去医院查血糖。医院检测的结果不但没有下降,比原来还高了很多,已经到了危险的程度。

自测血糖、血压不准很普遍

浙江省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倪海祥表示:这种在家里自测血糖、血压不准的情况很普遍。有的患者在家测测很正常,到医院测测就高了,也有的在家测测很高,到医院一测,成了低血糖。

在家自测不准的原因,一部分是因为机器误差偏大,更多的是测量方法不对或仪器和试纸保管不当。血糖仪的试纸一定要放在干燥的环境里,有的患者把试纸放在冰箱、卫生间,甚至厨房里,导致试纸受潮。一旦受潮,测量误差就会偏大。另外,在家测血糖,一般用的是手指肚上的血。有的患者怕痛,扎得不深。也有的患者手指末梢血液循环较差,一针扎下去,血出来的量不够,就拼命挤,结果,把组织液都挤出来了,稀释了血液浓度,本来偏高的血糖值,一测,成了正常值了,这都是不对的。

除了血糖仪外,许多家庭还备有电子血压计,患者自测血压不准的情况也蛮多,大多也是使用方法不对,或血压计年久失修造成的。

太冷太热过湿都会影响准确性

血糖仪允许运作的温度是10℃至40℃,湿度是20%至80%,太冷、太热、过湿都会影响其准确性。

为了规范便携式血糖仪的临床应用,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卫生部在2009年8月下发《关于加强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要求医疗单位的血糖仪必须至少每半年校验一次。

个人用的血糖仪、血压计,使用的频率没有医院里的高,没必要半年就校验一次,建议至少一年校验一次,特别是已经用了有些年头的血压计,更要定期校验,否则误差会越来越大。

航路校验系统在飞行计划中的应用 篇7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航空运输业平均以每年近15%的速度迅猛发展。2012年, 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 我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依然保持平稳增长, 达到610.32亿吨公里 (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省) 。但是随着航班量的飞速增长, 我国空域、航线使用造成的流量问题以及军事活动、特殊天气等原因造成的流量问题日益突出, 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等东部地区繁忙的航路及相关的机场流量问题更加突出。2012年, 航空公司计划航班250.2万班次, 其中正常航班187.2万班次, 不正常航班63.0万班次, 经济损失超过68亿元, 在所有不正常航班之中, 受空中交通流量控制影响的航班所占比例是2010年为27.6%, 2011年为27.5%, 2012年为25%。流量控制成为航班延误的主要原因之一, 广大旅客和航空公司对此反应强烈, 民航局出台相关的航班延误整治方案;繁忙地区的管制员普遍感觉压力过大, 不堪重负。

鉴于以上情况, 解决空中交通流量问题, 减少航班延误已成为当务之急。从欧美航空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 建立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是解决航班延误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国内各方已经达成广泛共识。各地空管局纷纷借鉴了欧美航空发达国家的流量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实施经验, 开展了协同决策机制 (CDM) 系统的建设, 在此之下华东智能航路校验系统孕育而生。华东智能航路校验系统是协同决策机制 (CDM) 系统的一部分, 航路校验系统主要功能是对航班飞行计划正确性进行自动校验, 解决传统的人工校验中不能及时地纠正错误航班飞行计划, 造成航空安全隐患。尤其是在2012年11月15日, 新版的飞行动态固定电报格式实施以后, 航空公司提交的飞行计划错误率增加, 使得人工处理电报的难度加大, 工作量增加, 错误的机率也随之增加。管制员在指挥调配飞机时由于飞行计划的错误未能及时调配飞机动态, 造成航班在执行过程中飞错航路, 给飞行安全带来极大的挑战。

为了保障飞行计划的准确性, 减少由飞行计划错误带来的航空安全隐患, 从欧美等航空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 建立飞行计划自动处理校验系统是解决保障飞行计划准确性的有效方法之一。欧洲CFMU (Central Flow Management Unit) 中央流量管理单元中的集成初始飞行计划处理系统IFPS (Integrated Initial Flight Plan Processing System) 模块实现了对飞行计划的自动校验功能。华东目前也开发使用了飞行计划校验系统。本文简要介绍了华东使用的智能航路校验系统, 凸显新的航空运输发展形势下飞行计划智能校验系统建设的重要性。

1 航路校验系统简介

目前华东地区在积极使用自己研发的航路校验工具, 这个系统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管制员的工作压力, 提高了管制员的工作效率, 改变了传统的人工校验飞行计划的模式。本文简要介绍了航路校验工具。

1.1 航路校验系统模块构成

航路校验系统主要是配合“飞行动态信息综合处理系统”, 对拍发的领航计划报 (FPL) 和收到的领航计划报 (FPL) 的航路进行校验, 防止由于FPL的错误造成航空器飞错航路, 为流量管理系统提供准确的航路信息。航路校验工具主要由当前基础数据维护、收报校验、班机航线展示、待生效数据维护、航线导入五个功能模块构成。

当前基础数据维护:当前使用的基础数据库, 包括航路点、航路、班机航线走向等信息, 该数据作为FPL校验时的标准数据, 由系统管理员进行维护更新。

收报校验:校验“飞行动态信息综合处理系统”中的航班的飞行计划与预计航路比对并进行部分的处理工作。

班机航线展示、待生效数据维护、航线导入等模块是对基础数据的补充, 包含执行航班计划需要使用的标准航路信息, 为智能航路校验系统在收到FPL电报, 收报校验模块正确比对航班计划提供了基础数据。

1.2 收报校验模块介绍

航路校验系统的核心在领航计划报的航路与计划航路一致性的校核, 本节重点介绍系统中的收报校验模块。

图1所示, 是收报校验模块的界面, 图中左侧是地图界面, 主要包含上海情报区的范围 (图中的灰色部分) , 图上标画了航路走向、重要的航路点、机场、情报区的范围。右侧是错误原因提示框, 包括错误原因、FPL的航路、标准航路、G18、错报查询模块。其中错误原因:提示FPL电报的错误原因。G18:点击可查看FPL第18编组信息。错报查询模块航路校验系统收报校验模块主要是对上海情报区范围内的航路进行比对, 对不满足正常航路走向的飞行计划有告警提示, 能及时发现飞行计划的错误。

2 航路校验系统在实际中应用

2.1 进港航班的FPL电报处理

航路校验系统接收进港航班的FPL电报, 在系统收到进港航班的FPL时, 系统会通过基础数据库中设定的内容对FPL进行校验, 对进港航班FPL主要是进行航路的校验和FPL是否符合基于性能导航 (PBN) 设备的填写规范的校验, 基础数据库中预先设定的班机航线的走向与进港航班飞行计划航路比对, 对于符合班机航线和PBN填写规范的FPL系统识别正确, 自动进入“飞行动态信息综合处理系统”;对于不符合班机航线和PBN填写规范的FPL, 系统识别错误, 会在错误原因提示框中显示错误的具体原因和航班的飞行计划, 管制员需要进行人工处理, 实现航班飞行计划的更正。

2.2 出港航班的FPL电报处理

航路校验系统接收出港航班的FPL电报, 系统在收到航空公司运营人提交的航班FPL之前, 首先航班FPL会进入“飞行动态信息综合处理系统”, 通过系统发送航班飞行计划的界面, 飞行计划会在后台自动转入到航路校验系统中, 对航班的飞行计划进行航路校验和飞行计划的格式是否满足《民用航空飞行动态电报格式》的规定。对符合规范的FPL, 系统发报界面提示正确, 管制员可以发送航班计划;对不符合规范的飞行计划, 系统的发送界面提示错误原因, 管制员需要终止航班飞行计划的发送, 对航班飞行计划进行更正后才能发送。如果因为管制员的疏忽错误发送航班的飞行计划, 在航路校验系统中会显示此航班的飞行计划, 管制员可在航路校验系统对航班飞行计划进行处理, 完成飞行计划的更正。

2.3 航路校验系统实例

本文以2013年6月23日航班CES5152航班为例, 起飞机场ZBSJ, 落地机场ZSPD, 航班的FPL电报航路为:SJW...DALIM A593EKIMU。标准航路为:SJW..DALIM A593 PIX A470 DALNU W166 ZJ W167 VMB A593 EKIMU。如图2所示, 航路校验系统在收到CES5152航班的FPL时, 系统会对CES5152航班FPL中的航路描述与系统基础数据库中标准航路的每一个航路点、航路比对, 发现FPL中的A593之后的航路点与标准航路不相符, 在图中的右边框指出具体出现错误的原因:“PIX$VMB段与标准航路不同”并在左侧地图界面中标画出来, 红色的线是FPL的航路, 黑色的线是标准的航路。查明原因后管制员可以对航班计划CES5152进行操作处理, 选中航班CES5382并点击鼠标右键弹出更新航路、拍发明语报、查询原始FPL的处理对话框。选择查询原始FPL对话框, 可以查阅原始的FPL电报内容, 如图3所示。

选择拍发明语报对话框如图4所示, 根据实际情况向对方发报地址发送反馈信息。

在收到对方正确的FPL电报后, 选择更新航路对话框, 如图5所示, 管制员在此界面人工更新FPL的航路, 实现对航班计划的维护。

3 结论

本文简单介绍了华东智能航路校验系统, 以及系统在航班飞行计划中使用的情况。智能航路校验系统把传统的管制员人工校对飞行计划正确性的工作程序给解放出来, 提高了工作效率。初步实现对航班飞行计划航路的校对, 但是不能对飞行计划格式内容每一项正确性进行校对, 只能对飞行计划总体格式标准校验, 需要管制员在拍发航班飞行计划时人工校对飞行计划每一项, 校验规则比较单一;对飞行计划校验只能对FPL电报进行校验, 对其他类型的电报 (例如CHG电报、CPL电报等) 不能校验, 校验电报种类不全;不能及时对不正常航班飞行计划进行处理, 有滞后性。系统对于不符合规则的飞行计划不能自动反馈给发报部门, 需要人工发送反馈信息, 自动化程度不高。智能航路校验系统是“飞行动态信息综合处理系统”的辅助系统, 没有实现两个系统的融合。系统目前只在上海地区使用, 还没有普及推广。

随着航空运输量的增长, 管制业务电报量也随之增加, 对管制电报的正确性, 及时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智能航路校验系统的发展将开启管制业务电报处理程序的新篇章。未来的航路校验系统在航班飞行计划的处理手段上将更为智能化, 由计算机自动校对飞行计划, 对飞行计划的每一项按照电报规定进行比对, 对不满足规定的飞行计划能及时自动反馈给飞行计划提供部门, 对符合飞行计划规则的电报能自动拍发, 彻底把管制员从传统的人工校验这种机械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 更好地监控航班的运行状态。对于计算机不能自动处理的飞行计划, 系统能告警提醒管制员, 让管制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系统校验 篇8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厂网分开、电网公司的逐步企业化运作, 电能计量工作对于电网公司来说也越来越重要。其中, 电能计量装置的检定记录是整个电能计量工作的核心部分。它为电网公司评估技术经济效益提供了原始的数据基础, 也是用户与电网公司之间结算电费的重要依据。然而, 目前常见的电能计量装置的检定记录方式主要是由专业人员定期携带仪器设备到现场进行周期检验。这种管理方式无法对互感器二次回路实际负荷和在线运行状况进行周期常规测试或监测, 而且测试结果需由人工进行记录、整理, 并移交管理部门进行分析、处理。因此, 这种电能计量管理方式一直存在着计量精度不高、工作量大、管理效率低、故障处理不及时和难以查处窃电行为等诸多问题[1]。

电能计量装置远程校验系统是一种先进的电能计量管理技术手段。该系统的应用, 可实现对计量装置、负荷状况、电能表和互感器情况的全面实时监测和数据的定期自动分析以及与营销管理系统共享的功能, 从而能够改善计量装置运行监测状况和维护管理水平, 提高电能计量装置的安全性、准确性、可靠性, 保证电网公司的经济效益[2]。

1 系统组成与原理

电能计量装置远程校验系统是针对传统的电能计量管理方式的诸多不足而提出的。与传统电能装置及其计量方式相比, 该系统在电能计量的硬件装置方面增添了实时监测和故障判断的设计目标, 在电能计量的管理方法方面引入了先进的数据分析和自动校验算法。同时, 系统的监测范围也进一步得到完善, 不再局限于电能表本身, 还包括了各类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总体来说, 电能计量装置远程校验系统是集状态监测、数据分析和事故处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远程智能监测系统[3], 主要由以下三大部分组成。

(1) 本地设备监测。该部分首先应实现对现场本地设备中各电能计量相关信号的各种采集、分析和存储工作。同时, 该部分还需要支持远程通讯方式, 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和修改, 具备遥控遥调功能。

(2) 远程主站管理。该部分是整个系统的远程控制管理中心, 用以实现现场数据的远程监测和处理。同时, 该模块也是系统内用以实现各类辅助功能的其他数据管理系统的数据源。

(3) 系统通信网络。系统可支持目前电信领域常用的各类通讯方式, 如广域网、局域网、公共电话网络和本地串行通信网络等。

本系统的组成原理如图1所示。该系统在整体结构上采取模块化集成设计的思路。其中, 标准模块中集合了数据监测所需的各类功能, 微处理器中包含了数据处理所需的各类功能。最后, 通过各类通讯线路, 系统中的电能表、数据采集、数据监测、数据处理和远程控制等模块连为一体。

2 技术实现手段

2.1 电能表误差在线测试

在电能表远程校验系统中引入高准确度标准表, 采用目前常见的标准比较法作为电能表误差的测试方法[4]。即, 将现场被检电能表的脉冲通过脉冲信号相应的采集传输方式送入微处理器模块中, 将被检电能表脉冲与系统内部引入的高准确度标准表脉冲进行比较计算, 从而得到被检电能表的误差。

多回路切换技术是实现电能表批量、循环测试的关键。通过将多路转换开关装置引入电能计量装置远程校验系统的现场监测设备内部, 并结合远程主站管理中心的指令, 可实现用一台现场监测设对厂站内的多条线路的计量装置的在线监测。

2.2 信号切换采集方式

电能表远程校验系统需要切换以下三类信号。

(1) 电压信号

采用并接方式进行电压信号的接入和采集。为此, 系统内部采用了一定的过流保护措施, 以防止监测系统电压回路对电表端电压的正常采集构成影响。当短路现象发生时, 电表电压回路被系统自动断开, 电表电压端的电气连接被隔断。对电压互感器 (PT) 二次回路的电压信号采集, 主要确保防止PT二次回路短路。

为保证系统正常的采集工作, 采用高阻抗采集电路, 阻抗级别选用兆欧级。通过设计相应的继电选择单元, 使得只有在系统测试时才将对应PT二次回路接入采集模块。对于PT二次回路, 在系统进线端装设双保险过电流保护装置, 保证其安全运行。此外, 在模块研究设计上, 确保采集模块之间、对地之间的采集阻抗和绝缘电阻均在20MΩ以上。

(2) 电流信号

电流信号的接入和采集采用串接方式。电流互感器 (CT) 应与电能表及其远程校验系统通过串接形成手拉手的环形布线格局。为此, 系统内部采用了一定的过压保护措施, 以防止监测系统电流回路对电表端电流的正常采集构成影响。在整个采集系统里引入穿心CT (全称为高精度穿心式电流互感器) , 线路电流通过穿心CT转变成为小电流信号。再利用该小电流信号转换成适当的电压信号进行选择切换。再使用该小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 以适时选择切换。整个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电流的采样和切换工作原理可如图2所示。

此外, 为进一步保证电流信号采集工作的安全可靠进行, 图2中的穿心CT二次端还有相应的过压保护设计。

(3) 脉冲信号

电表脉冲信号首先需通过现场的屏蔽电缆传送出来, 再对信号进行相关的整形处理, 最后传入主机中用于误差分析。

2.3 远程通讯实现

数据传输方式采用Modbus RTU协议, 当前只能支持点对点发送, 即单发模式。通信接口采用RS232接口, 利用转换装置可实现RS232与其他通讯网络对接。通过系统主站管理软件实现数据的下载和上传, 整个通信系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通讯方案。

3 系统在南方电网中的应用

电能计量装置远程校验系统在中山市某110 k V变电站完成安装后, 于2010年12月15日正式投入试运行。为验证该系统功能的实际应用情况, 分别通过现场对系统的监测设备、通过远程对系统的主站设备进行相应的操作测试, 结果显示本文所提出的电能计量装置远程校验系统的各项功能均达到预期设计的要求。

电能表远程校验系统的应用功能可按以下四个部分介绍。

(1) 监测参数设置及远程遥控测试

可在系统主站下载和修改现场监测设备的各种测试参数, 如电能表表号、回路名称、误差测试类型、准确度等级、校表圈数、功能开关、脉冲常数、报警门限、自动测试周期等等。并可通过即时遥控实现对现场监测设备测试功能的控制。

(2) 自动生成数据统计和报警报表及运行统计

电能计量装置远程校验系统主站具备数据统计功能, 能够形成电能表误差数据报表 (如图3所示) 、现场电力参数报表 (如图4所示) 、报警事件报表 (如图5所示) 等。

(3) 自动生成各种趋势图

电能计量装置远程校验系统主站可自动生成各时段的电能表误差与负荷对比曲线 (如图6所示) , 以便使用人员更加清楚、直观地判断电能表误差随负荷的波动、变化情况, 从而对评估电能表质量和线路负荷提供有利信息。

(4) 其他辅助功能

电能计量装置远程校验系统主站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 让更多的用户可以共享数据, 可实现通过互联网进行装置信息的查询、修改和统计等功能。系统后台管理软件还可以将被监测回路中的其他计量装置信息录入、存储, 以方便人员查看, 该功能可作为计量装置配置信息管理的辅助工具。

4 结论

本文所述的电能计量装置远程校验系统, 是为解决目前电能计量装置所使用的人工周期定检方式的不足, 采用当前先进的多项电子新技术实现的一个系统化、自动化的在线监测集成系统。它将实现现场计量装置运行情况的远程在线监测, 及时处理计量误差和故障报警等各类问题, 实现数据的自动分析和共享。从而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 提高了工作效率, 保证电力生产的公开、公正、公平。电能计量装置远程校验系统在实际电网工程中的应用也说明了其功能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参考文献

[1]郑尧.电能计量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2.

[2]黄伟.电能计量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4.

[3]白洋.电能计量装置远程校验监测系统[J].电测与仪表, 2005, 42 (7) :30-32.

系统校验 篇9

关键词:循环冗余校验,CRC编解码,实验系统

一、引言

随着人们对数据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多,数据通信在近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通信信道传输特性的不理想和加性噪声的影响,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常会发生一些无法预测的错误,为确保高效而无差错的传输数据,降低错误而带来的影响,必须对数据进行差错检测及控制。在诸多检错手段中,循环冗余检测方法(CRC)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CRC是对传送数据进行校验的特点是:检错能力极强,开销小,易于编程。从其检错能力来看,它所不能发现错误的几率达0.0047﹪以下,从其性能及开销上均远远优于奇偶校验以及算术和检错等方式。因而,在数据存储和数据通信领域,CRC无处不在。

FPGA是在PAL、GAL、PLD等可编程器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产物,采用了逻辑单元阵列这样一个新概念,内部包括可配置逻辑模块CLB、输出输入模块IOB和内部连线三个部分。用户可对FPGA内部的逻辑模块和I/O模块重新配置,以实现用户的逻辑。它还具有静态可重复编程和动态在系统重构的特性,使得硬件的功能可以像软件一样通过编程来修改。FPGA如同一张白纸或是一堆积木,工程师可以通过传统的原理图输入法,或是硬件描述语言自的设计一个数字系统。通过软件仿真,我们可以事先验证设计的正确性。因此,FPGA的使用非常灵活。利用FPGA实现CRC校验是一个高效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尝试利用现有的EDA实验箱设备,设计实现小型的CRC校验系统,拓展设备的功能,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二、系统总体设计

循环冗余校验CRC是数据通信领域中最常用的一种差错校验码,其特征是信息字段和校验字段的长度可以任意选定。它的基本原理是:在K位信息码后再拼接R位的校验码,整个编码长度为N位,因此,这种编码又叫(N,K)码。对于一个给定的(N,K)码,可以证明存在一个最高次幂为N-K=R的多项式G(x)。根据G(x)可以生成K位信息的校验码,而G(x)叫做这个CRC码的生成多项式。

校验码的具体生成过程为:假设发送信息用信息多项式C(X)表示,将C(x)左移R位,则可表示成C(x)*2R,这样C(x)的右边就会空出R位,这就是校验码的位置。通过C(x)*2R除以生成多项式G(x)得到的余数就是校验码。

生成多项式是接受方和发送方的一个约定,也就是一个二进制数,在整个传输过程中,这个数始终保持不变。在发送方,利用生成多项式对信息多项式做模2除(异或运算)生成校验码。在接受方利用生成多项式对收到的编码多项式做模2除(异或运算)检测,当被传送信息(CRC码)任何一位发生错误时,被生成多项式做模2除(异或运算)后应该使余数不为0。

基于这样的原理,利用FPGA实现的小型的循环冗余校验实验系统可以由五个部分组成:数据输入电路、CRC编码处理电路、CRC解码处理电路、时钟电路、显示电路。作为CRC校验的输入部分,本设计采用通用的数字机械式键盘。本系统显示信息电路采用共阴极8位7段数码管显示码值,使用3-8译码器译码。CRC校验结果提示电路用LED灯显示,方便、简洁。时钟电路使用可调数字信号源产生时钟。编解码处理电路使用FPGA适配器。发送端首先将数据写入设计好的FIFO存储器,然后依次地调出数据进行编码,然后将生成的CRC码发送出去,并给以接收端一个接收信号;接收端收到信号后,开始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码,并将解码信息反馈给发送方。当解码正确时,发送方继续发送下一个数据,当解码错误时,发送方把刚发的数据重新调出,进行编码,发送出去。系统原理图见图1。

三、系统具体设计

1、CRC编解码的设计

本系统最主要的部分是CRC编解码的设计。

首先来讨论编码的设计。本文设计完成12位信息位加5位CRC校验位的通信系统的发送和接收,CRC模块的端口的数据定义如下:

设计的总体思路:首先装载信息位12位数据,取出其中的高6位与生成多项式系数作异或运算,得到的结果取其低5位与原来信息码的低6位并置并在其后补上一个"0",补足12位,再与生成多项式做同样的异或运算,连续作7次这样的运算,最后得到的异或结果就是CRC校验位。这样通过巧妙的移位运算实现多项式的相除运算。

部分程序代码的实现如下:

解码部分的设计与编码部分类似,不过更加简单,只需要将接收的CRC码直接与发端相同的生成多项式相除,除尽表示没有出现传输差错,直接去掉校验位,就可以得到信息码了。关键的部分代码如下:

2、其他部分的设计

(1)数据输入电路部分:将其设计成为一个FIFO的数据缓存器,这样做的目的,可以接收源源不断传来的数据,另一方面考虑到可能传输出现差错,可以从缓存将数据调出来重新传输一遍,直到正确传输为止,才删去数据。

(2)显示电路部分: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都可以采用数码管来进行显示,通过数码管显示可以清楚地观察到传输过程中数据传输的准确性。传输过程出现的差错可以由接收端反馈,在发送端可以用LED灯进行提示。

(3)按键消抖电路部分:由于设计采用开关是机械开关结构,因此在开关切换的瞬间会在接触点出现信号来回弹跳的现象.基于VHDL的按键消抖法主要有三种:电平检测消抖法、定时检测消抖法以及脉宽检测消抖法。本系统采用定时检测消抖法可以进行按键的消抖。

至于时钟电路,对于数码显示电路而言,需要额外提供一个较高频率的扫描电路,其他的时钟可以用普通的时钟提供。

实验系统的实物图如下:

四、结束语

系统校验 篇10

根据国家电网调度中心下达文件的要求,江苏省电力公司进行了江苏电网涉网数据库的建设,用于长期有效地管理保存江苏电网中重要的发电机系统运行参数(包括发电机基本参数、励磁系统参数、调速系统参数等)。发电机励磁系统参数作为电网运行四大参数之一,对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控制具有重要作用[1,2]。目前电力系统的日常稳定仿真计算所使用励磁系统参数主要来源于涉网数据库,但是当前电网实行厂网分离管理方式,涉网数据库中的励磁系统相关参数大多是由网内各大电厂逐级上报的,难免会存在偏差,可靠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调度人员需要对涉网数据库中每台机组的励磁系统参数进行校验,以确保其准确可靠。

目前对于机组的励磁系统参数校验广泛采用的方法是进行励磁系统的模拟阶跃试验,同时以国调中心的相关标准为导则将结果与现场实测阶跃试验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来验证其准确性。以往校验过程十分复杂,首先需要在庞大的涉网数据库中人工逐台查找相关机组的励磁系统参数和模型类型,将参数逐个导出;然后须按照对应模型类型手工按位准确填写数张BPA数据卡片,进行模拟阶跃试验;最后还需查阅提取相关机组的现场阶跃试验报告中的数据,通过对两者的结果进行比对分析查验励磁系统参数的准确性。工作量十分巨大,准确性难以保证。特别是当涉网数据库中数百台发电机同时需要进行励磁系统参数校验时,调度人员工作量将极为庞大。

鉴于此,本文开发了以江苏电网涉网数据库为载体的基于Web的励磁系统参数校验平台,以实现江苏电网励磁系统参数的自动校验功能,从而大大减少调度人员的工作量。

1 江苏电网涉网数据库

江苏电网涉网数据库是记录江苏电网所有发电机组系统运行参数的信息中心。它针对不同类型的涉网数据进行科学分类,采用标准化的数据格式,具有合理可行的模块化结构。方便数据管理以及后期的维护升级,实现了涉网数据的信息化管理;方便运行人员查找相关数据,从而进行仿真计算。

发电机励磁系统向发电机提供励磁功率,它对发电机的动态行为有很大影响,可以帮助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极限[3,4]。励磁系统参数作为涉网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用于日常的电力系统稳定仿真计算,故对其准确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5]。基于此对于涉网数据库中机组的励磁系统参数进行详细校验具有重大意义。

2 校验平台设计

2.1 设计目标

基于Web的励磁系统参数校验平台的设计目标是要实现涉网数据库中励磁系统参数的一键式自动校验功能。从参数查找到数据卡片生成,从仿真计算到校验分析,无需人工介入。校验平台必须能够向调度人员提供方便快捷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励磁系统参数校验功能,以减少调度人员的工作量和提高工作效率。此校验平台的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上述所有步骤的自动无缝实现,是以本文开发的平台功能调用批处理工具包为支撑的。使得各功能模块和服务器能够有序协调执行任务,自动完成通讯衔接,实现励磁系统参数的校验。

2.2 总体结构设计

此校验平台的开发主要采用了ASP、CGI、VBScript脚本和数据库技术等多项实用软件技术。为了提高校验平台工作效率,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时效性,本文采用了基于TCP/IP协议下的三大服务器运行结构。三大服务器之间分工明确,相互独立存在但又联系紧密。校验平台的总体结构见图2。

为了简化客户端,减轻系统维护和升级的成本,本平台采用B/S结构的数据管理方式[6]。用户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使用此校验平台而不用安装任何专门的软件工具,使用极为方便。

2.3 服务器设计

系统中数据库服务器主要用于存放江苏电网涉网数据库,同时提供一些数据库的管理和日常维护功能。为保证系统的安全性,用户计算机只有通过严格的密钥认证后方能登入涉网数据库,在线搜索查询江苏电网的相关数据信息。同时只有通过进一步的授权认证后,调度人员方可对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新建、编辑、删除等操作。

计算服务器主要用于提供平台系统的日常仿真计算和分析任务。BPA软件功能模块安装于此,以实现励磁系统参数的模拟阶跃试验功能。同时一些相关的基于C++的数据结果分析模块也将嵌入在计算服务器,以完善系统的分析处理功能。

Web服务器主要用于系统内部各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调度任务,以及系统与用户之间的指令和数据信息交互工作,所以Web服务器在整个平台结构中起着关键作用。

2.4 服务器接口设计

平台系统中的三大服务器本身是独立工作的,作为一个完整的能够交互协调工作的系统,服务器之间的接口设计显得十分重要。

涉网数据库系统本身是不具备向外输出数据文件的功能的,但是当校验平台在被访问应用时需要由数据库实时快速响应,自动向Web服务器数据文件堆栈提供相关机组的励磁系统的参数文件。本文采用C++和ASP技术开发了数据库访问输出接口模块。此模块将实时监听Web服务器发来的服务通信指令报文。当数据库服务器接收到Web服务器发出的数据读取指令时,数据库将打开检索表搜索相关机组信息数据,并自动无条件的发送给Web服务器,并返回通信结束报文,完成一次交互任务。

本平台的仿真计算功能是由Web服务器自动调用计算服务器BPA软件模块完成的。本文通过基于VBScript脚本语言和C#.net联合开发的Web服务器和计算服务器之间的接口模块可以方便实现数据文件的自动传输和通信功能。当Web服务器接收到数据库传来相关机组的励磁系统数据信息后,Web服务器自动通过两者的通信信道,将已自动生成的数据卡片发送到BPA软件的制定的路径下,同时发出计算服务指令报文。BPA软件将自动实现仿真计算功能,过程结束后又将仿真计算结果返回Web服务器,同时发出通信结束报文,完成一次交互任务。

三大服务器间的通信联系如图3所示。

2.5 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本平台的正常运作需要由数据转换功能和数据分析功能作为支撑,如下将作介绍。

2.5.1 数据转换模块

涉网数据库提供给Web服务器的数据信息是Excel表格文件,需要根据表格中kind字段信息转换成对应模型的BPA数据卡片。本文基于C#开发了数据转换模块,自动完成上述功能。此模块自适应能力强,能应对BPA中所包含的任意励磁系统类型(FV、FX、FM等),完成相应数据处理和转换。BPA程序采用严格的FORTRAN输入格式,模块需将所有参数自动整理成卡片所需要的格式后,方能按照卡片规定的顺序和位置填入卡片[4]。如FV类模型卡片的自动建立由以下程序段完成。

数据转换完成后,系统将自动调用计算服务器的仿真计算模块,进行实时模拟阶跃试验。

2.5.2 阶跃试验分析模块

计算服务器完成模拟阶跃试验后,系统将自动调取相应机组的现场试验数据,随后一并将两者返回。模拟和现场阶跃试验只能提供单一的波形数据,可作为定性比对的依据,但无法提供精确定量的校验信息,从而会影响励磁系统参数的准确性。鉴于此,本文基于C++设计了数据分析模块,可实现阶跃试验三大特征量,超调量、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信息的自动分析提取,为用户提供全面客观和精确的定量校验信息,继而有助于调度人员判断数据的准确性。

3 校验平台人机交互功能

本文开发的校验平台具有人性化的设计,能提供如下三大人机交互功能。

3.1 友好的客户端

本文基于Dreamweaver开发了校验平台客户端,提供给用户一个简单友好的平台入口和窗口,使用户能够一目了然平台的使用方法而无须事先仔细查看大量的使用说明。校验平台入口界面如图4所示。

整个客户端入口界面分三部分:电厂名称选择控件、机组名称选择控件和点击校验按钮。用户通过下拉菜单选择相应的电厂和机组名称,然后即可点击校验按钮开始本机组的励磁系统参数校验。

本校验平台最终需要向调度人员提供相关机组励磁系统参数的校验信息,本文选择以网页输出的动态方式向用户展示校验结果。结果输出页面能够自动将模拟和现场测试的阶跃试验数据分析信息和两者的波形比对图直观清晰地呈现在客户端的网页上,供调度人员参考使用。

3.2 平台容错功能

目前涉网数据库中的数据大多是由电厂逐级上报的,难免会存在缺失现象。一旦系统遇到此类问题,将无法智能识别,很可能继续进行计算仿真,导致陷入死循环,影响校验平台正常工作。本文基于C#设计了一整套完整的、有针对性的容错功能模块。当调用此平台出现涉网数据库相关数据不完整等问题时,此容错功能模块将接管平台并终止本次校验防止其陷入死循环,并向用户反馈可观的错误提示信息提醒用户去更新完善数据库或补充相关数据文本文件。

3.3 日志记录

校验平台还为调度人员提供了日志记录功能,作为使用管理的一个辅助扩展手段。校验平台的日常使用情况(包括使用时间、平台运行状况、系统报错信息等),日常维护情况(包括励磁模型对应表日常维护和现场试验数据日常维护等),涉网数据库数据信息修改情况,都将记录在案。日志将提供给调度人员直观的系统运行信息,便于调度人员对本平台进行日常使用维护和管理,确保校验平台能够可靠安全的运行。

4 应用实例

目前本平台已在江苏电网调度通信中心投入使用,以下给出机组的励磁系统参数校验范例。选择典型机组南京大唐电厂的1号机为例,校验平台向用户输出的此机组校验结果,如图5、图6和表1所示。

由表1和图5、图6可以很直观地得到此机组励磁系统参数的校验结果。此机组励磁系统参数模拟阶跃试验结果与现场实测阶跃试验结果在超调量、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上都比较接近,误差完全满足国调中心对于励磁系统模型仿真标准:(1)发电机电压上升时间(即达90%时间)相差不大于0.1 s;(2)峰值时间相差不大于0.1 s;(3)超调量相差不大于50%。即认为此机组励磁系统参数符合要求,可用于电力系统稳定仿真计算[7]。

5 结语

本文研制的基于Web的励磁系统参数校验平台,可以自动完成对江苏电网涉网数据库中的励磁系统参数的校验工作,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励磁系统参数校验工具。简化了以往繁琐的校验过程,可有效地提高调度人员管理和校验励磁系统参数的自动化程度。便于调度人员根据校验结果调整相关信息,确保了涉网数据库中励磁系统参数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为系统稳定仿真计算提供有效数据。

摘要:针对励磁系统参数的长效管理和其在电力系统仿真计算中可靠性的需求,开发了一套基于Web的励磁系统参数校验平台。该平台以江苏电网涉网数据库为载体,由三大后台服务器为支撑,并配有完善的人机交互功能。该平台可自动完成以往复杂繁琐的励磁系统参数校验工作,大大减少了调度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为实际电网仿真计算提供可靠有效的励磁系统参数。本平台已在实际系统中投入使用,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励磁系统参数,校验,涉网数据库,Web,自动化

参考文献

[1]刘取.电力系统稳定性及发电机励磁控制[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LIU Qu.Power system stability and generator excitation control system[M].Beijing:China Electric Power Press,2007.

[2]查卫华,袁越,张涛.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励磁系统参数辨识[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38(11):29-32.ZHA Wei-hua,YUAN Yue,ZHANG Tao.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based excitation system parameters identification[J].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2010,38(11):29-32.

[3]王晓伟,蒋平,曹亚龙,等.改进遗传算法在发电机励磁系统参数辨识中的应用[J].继电器,2007,35(11):16-20.WANG Xiao-wei,JIANG Ping,CAO Ya-long,et al.Application of improved genetic algorithm in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of generator excitation systems[J].Relay,2007,35(11):16-20.

[4]竺士章.发电机励磁系统试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ZHU Shi-zhang.Test of generator excitation system[M].Beijing:China Electric Power Press,2005.

[5]朱守真,沈善德,焦连伟,等.建立大型同步机组励磁系统动态参数[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997,17(3):179-183.ZHU Shou-zhen,SHEN Shan-de,JIAO Lian-wei,et al.Establishing the excitation system dynamic parameters for large synchronous generators[J].Proceedings of the CSEE,1997,17(3):179-183.

[6]王能斌.数据库系统原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WANG Neng-bin.Principles of database system[M].Beijing: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2000.

系统校验 篇11

一、以核心业务为中心,构建文档管理制度

中心的业务工作有其鲜明的专业特征,因此文档内容与文档管理也有着显著的自身特点。基于此,我们在工作中以国家档案工作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中心飞行校验业务的实际情况,在系统调研和详细分析业务现状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民用航空飞行校验中心档案管理工作实施细则》及《中国民用航空飞行校验中心归档文件整理暂行办法》,形成了中心档案管理规范体系。

其中,除完善了文档管理岗位职责、文件归档制度、归档文件整理标准及流程等基础性制度外,还特别增加了针对飞行校验文件的质量控制、归档控制、过程管理、保密管理等方面的规定,确定了飞行校验文件是中心文档管理“重中之中”的原则。同时,针对校验业务和日常管理中电子文件、声像材料逐渐增多的情况,专门设定条款明确了非纸质载体档案的归档和整理要求。在不断摸索与实践中,中心构建了一套以飞行校验业务文件为核心的文档管理制度体系,为中心校验业务和领导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持。

二、以业务流程为依据,强化文件过程管理和归档控制

中心围绕飞行校验业务流程,不断加强文件过程管理和归档控制,从源头保证业务文档的质量和操作标准。

首先,中心在各项业务流程中强化文件管理过程中的规范化操作。业务工作的规范化是文档管理的前提条件,文档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业务工作的质量,两者相辅相成。中心从规范业务流程入手,编制了《工作流程手册》,将各部门的业务规范与文件管理规范相结合,实施科学的文档管理标准和操作流程,一方面可以更好的为校验业务服务,另一方面可以从源头上保证和提高文档质量,进而以高质量的文档管理为中心业务工作提供优质的信息保障服务。

以校验飞行任务的组织与实施为例。中心运行管理部飞行签派室负责对所有飞行活动进行组织安排,负责制定飞行计划,协调飞行中遇到的各种航务问题,并根据飞机性能计算飞行油量,限制复杂机场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保证安全起飞爬升梯度不受飞行区障碍物的影响。签派室在严格按照业务流程运作的同时,将各环节生成的飞行计划单、放行单等业务文件按照规定的分类方法及时整理,同一任务文件集中存放,保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并随时编制归档目录,既便于日常工作的查询,也减轻了年底归档的压力。

其次,中心在业务流程中强化对文件归档的控制。根据特定的要求和性质,中心不同业务环节生成的业务文件具有不同的历史价值和保管期限;由于工作安排的限制,移交时间也各不相同。为了避免归档混乱、资源流失等问题的发生,中心根据各业务特性明确了业务文件的归档要求、归档时间、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

以飞行校验报告的归档整理为例。飞行校验报告是中心核心业务文件,是反映中心业务的原始资料之一。由于不同设备校验周期等特性各不相同,因此归档方法也不尽相同。比如仪表着陆系统(ILS)一类校验周期为270天,二、三类校验周期为120天;助航灯光(PAPI)校验周期为540天;全相信标/测距仪(V/D)进近台校验周期为540天,航路台校验周期为1080天;无方向性归航台(NDB)进近台校验周期为540天等。中心在详细分析业务现状的同时,参照美国联邦航空局(FAA)的管理方法制定了飞行校验报告归档整理标准。为便于日后查找利用,中心采用“时间—区域”的分类方法进行归档,设定了不同设备飞行校验报告的保管期限,如电子版校验报告及投产设备、特殊校验的纸质校验报告永久保存,仪表着陆系统(ILS)、助航灯光(PAPI)定期校验的纸质校验报告保存3年,全相信标/测距仪(V/D)、无方向性归航台(NDB)定期校验的纸质校验报告保存6年,并在不影响工作需要的情况下,于翌年6月移交中心档案室。

三、以业务人员为基础,落实文档管理职责

将每项工作落实到人几乎成为管理的精髓。中心从业务过程的文件控制抓起,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将文档管理职责分别落实到中心档案员、兼职档案员、业务人员身上,形成中心文档管理职责体系。中心在制定的《签派运行手册》、《维修管理手册》等规定中明确了飞行校验文件的日常整理工作是业务人员的责任,并对他们如何处置文件、管理文件进行了明确的责任划分和规范工作。最终飞行校验文档管理工作不再仅仅是档案人员的职责,而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责任,这从根本上扭转了文档管理的弱势地位,同时也为飞行校验档案资源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上述职责体系中,业务人员是基础性角色。这是由业务技术人员独特的优越性所决定的。首先,业务人员是文件的编制者、使用者,最了解业务文件的形成过程、内容成份及相互间的有机联系,这是合理整理文件的基础,而档案人员不具备这些基础;其次,通过系统整理,业务技术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检查知识性成果的质量,为业务鉴定和成果申报做好准备。因此,中心飞行校验文档的系统整理是业务人员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不可多得的机会。

中心专职档案人员在文档管理职责体系中担任组织协调、检查指导的角色,督促中心各部门开展文件材料的积累、整理和归档工作,从总体上把握中心档案工作的进展,完成档案的日常管理和编研工作,实现中心档案资源集中管理和提供利用的目标,确保室藏档案的质量和安全。兼职档案员在职责体系中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积极配合中心档案员的业务工作,传达文档管理标准和要求,负责完成本部门文档管理的具体工作。

四、以满足业务需求为目标,

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是新时期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文档工作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中心从实际业务需求出发,在规范纸质文档管理的同时,引进数字化技术,推进文档工作的信息化,探索信息资源共享之路。

中心及时对飞行校验报告等核心业务文件进行扫描,将信息内容存储于计算机,形成了飞行校验报告数据库,并将其传输至中心内网予以发布,通过建立包括地区、机场、路道、校验种类、机组、校验员等查询途径的多路径查询系统,实现了电子文件的模糊查询和精确查询,提高了查全率和查准率,满足了业务部门随时查询数据、及时掌握校验动态的业务需求。同时,将电子文件与归档目录相链接,年终刻制成光盘存档,实现了电子档案的全文查询。中心计划将其他公开档案资源逐渐在内网公布,实现共享,进而提高档案利用效率。目前,飞行技术数据库和飞行技术通告数据库正在紧张的建设当中。

系统校验 篇12

经济的飞速发展, 带动了电子信息技术前进的脚步, 电子测量技术也跟随时代的潮流日新月异, 社会对电子测量的速度和准确度等各个方面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这使得传统的人工测量越发不能满足各方面技术需求, 于是自动化测试技术应势而生。自动化技术不仅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力的消耗, 并且有效避免了人工测量的弊端, 大幅度提高了检测的质量和效率。

1 如何构建自动化校验系统

目前很多大中型企业都广泛应用自动化仪器仪表, 这些智能仪器具有较多的功能, 由于都具备微处理器, 因此需要每年定时检测他们的性能。由于工作费时费力, 人工进行这项工作极易出错, 这就需要自动化校验系统来代替人力劳动。自动化校验系统的构成通常分为两部分:

(1) 系统的硬件组成部分.仪器仪表自动化校验系统的硬件部分由计算机、标准仪器, 还有如打印机、网络适配器、电缆等被检测仪器和一些辅助设备如通用接口总线配备的组合应用等共同组成。其中计算机即普通配置的计算机;可程控仪器设备可以接收外来数据的方式转换设备自身内部的工作状态, 这使仪器自身的功能和灵活性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降低成本的同时, 大大提高了仪器的可靠性;同时, 由于自动校准、多次测量平均等技术的应用, 再加上微处理器强大的数据处理与存储能力, 测量的准确度也因此获得了很大的提高;通过通用接口总线技术的应用, 使得系统得到精准的控制, 测量结果的输出也得以高效完成, 科学高效地完成了对整个系统的控制管理自动化的过程。自动化系统组建采用标准的24线电缆, 同时规定系统负荷仪器不可在25台以上, 对数据可以传送的最大距离则限制为最长20米。

(2) 系统的软件组成部分。系统中的软件部分是系统成功实现控制校验全程自动化的关键, 除校验之外, 还要实现数据的处理和结果的输出, 使数据处理的自动化同时得以实现。

(3) 可视化的BASIC语言。一方面, 计算机的传输功能 (输入输出端口) 以及浮点运算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对动态链接库的使用来完成, 另一方面, 通过API函数的应用, 使串口通信得以实现, 从而大大降低了其面板的程序设计的难度。这样, 只需具有相应功能的控件和适用的程序, 就能够很大程度上简化面板的程序设计, 并且将复杂的大型程序巧妙地分割为多个简短的小程序, 这些小程序的激活与应用通过用户选择启动的事件实施, 从而使编程速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4) 要选用先进的Windows系统。原来的Windows XP系统随着系统软件的发展渐渐由Windows 7取代, 而程序的编制则通过GPIB通接口命令语言、远程控制的仪器设备、被检测仪器的程序设计指令的运用来实现, 从而实现系统检定校准功能的全部自动化。

2 自动化校验系统构建时应注意的要点

(1) 系统校准。被检仪器的校准检定通过输出标准信号完成, 而在标准信号输出之后, 被检仪器的数值就会进行适当的调整, 包括显示值和标准值。由于技术水平已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大多数被检仪器都带有自校准功能, 因此原本繁杂的人工操作被省略了, 实施系统控制的技术人员只需要按程序提示按动面板键即可。通常利用非易失存储器EPROM来储存校准常数, 为以后的测量计算做好数据储备, 这使先进的数字校准取代了传统的机械调整, 数字校准得以实现。

(2) 系统检定。系统检定的发展来源于传统的手工检定, 利用多种软件支持以及计算机控制, 外加被检仪器, 以此使检定的全部自动化得以完成。系统的检定界面十分灵活, 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随机选择检测点, 通常被检仪器显示有24小时、一季度及一年三种指标。在系统当中, 用户可以对应不同时间以及区间, 灵活地根据不同技术指标选择数据处理模式。

3 如何具体实施自动化校验系统的构建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 通过对自动化校验技术的应用, 校验过程的自动化已经得到了实现, 但对系统整体的操控还是需要专业人员的操作来配合。因此若要真正实现仪器仪表检验的自动化, 需要配合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 将各方面人才进行合理的分配。

(1) 定向设置专业自动化校验部门。在一些拥有一定规模的机构和企业中, 为使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 可以设置专门的检验部门来进行仪器仪表校验工作, 这样不仅解决了由于仪器仪表检验工作的工作量较大而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 同时还可以针对校验环节的不同采用适合的系统, 各个部门间的工作的衔接也得以实现。

(2) 着重发展校验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自动化系统愈加先进, 对于校验过程中发的由多变性和不稳定性引发的问题, 也能更加安全高效地避免, 随着自动化系统的变化日新月异, 仪器仪表自动化校验系统也必将在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取得较大的成绩。

(3) 加快产品更新速度同时提高产品质量。目前市场上的产品更新周期越来越短, 设计越来越复杂, 这都使现在的测试工程师们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为了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 测试系统的设计不仅要满足可以灵活支持不同产品模型适用, 还要具有不断发展升级潜力。在不断推出新产品的同时, 更要注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从而长久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 结语

仪器仪表自动化系统的构建有效地改善了工作中容易出现的诸多弊端, 使仪器仪表校检工作中大量问题, 如数据处理量大、测试耗时易出错等得以有效解决, 系统的构建工作在传统人工检测工作基础上大力发展, 将复杂的数据处理工作很大程度上简单化, 我国的仪器仪表自动化校验工作的发展步伐也正向着更加准确可靠的方向快速迈进。

参考文献

[1]朱涛, 李红.仪表自动化实验装置研究与实践[J].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3 (07) 34-36.

[2]翟小英.浅析仪表自动化工程的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 (12) 20-23.

[3]王威.关于仪表自动化主要应用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 2014 (12) 41-43.

上一篇:目标数据下一篇:破产清算的税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