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教学方法

2024-12-31

金属材料教学方法(精选12篇)

金属材料教学方法 篇1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学科, 主要研究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热处理与金属材料性能间关系和变化规律等问题, 是中高等职院校机电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对于后续有关加工、工艺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程本身专业术语多、原理概念多、材料牌号多、内容抽象, 同时学生又缺乏生产、生活经验, 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 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对学生日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 因此, 探讨并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显得尤为重要。

一、巧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 积极思维, 真正成为学习主体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教学质量, 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本课程的实践性较强, 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性也非常广, 教师可以创设与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教学情境,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以提高学习效果。比如在介绍钢的热处理时, 可以首先播放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武侠小说中武器制作的片段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先将坯料放在炉中加热, 再进行锻打, 还要将其浸入水中, 反复进行?学生会随着教师设置的情境从武侠小说逐渐进入到课程的学习任务中, 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方式寻求答案, 老师也可在这个时候适时的引入关于金属热处理的概念、方法及热处理后金属材料组织性能的转变的讲解。又如在介绍“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这一内容前,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的多个弹簧秤, 让学生进行称重实验, 同时让学生进行观察并讨论, 为什么利用弹簧秤称重时, 称较轻的物品时弹簧秤可以正常使用较长时间, 但在称较重的物品时弹簧秤可能很快被损坏, 无法正常使用呢?通过学生们的讨论, 很自然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的学习中,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的被动学生转变成为主动探究。

二、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网络、通讯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 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数字化、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乃至未来社会的显著特征, 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让学生在教师创建的不同教学情境中、通过教师提供的多种教学资源, 通过小组协作、师生互动等学习过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大学城空间课程的推出, 教师可将平时上课所用的教学PPT、教学讲义、及相关教学资源上传到网上, 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弄懂的知识通过自主观看老师上传空间的资料反复学习, 利用空间, 教师还可在网上对学生实现不受空间与时间限制的指导, 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翻转课堂等概念的普及, 微课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重视。微课是将教学重点、难点、疑点等通过精心构思, 录制成一个个5-8分钟, 50M左右大小的简短视频, 上传至网上, 方便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下载或点播, 可重复使用, 利用率高, 能较好地满足师生的个性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需求, 很好地提供了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可以作为《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的重要教学模式。

比如“钢的热处理”中介绍的是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和钢的表面热处理等内容。这“四把火”既是教学重点, 也是教学难点, 每一把“火”的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组织变化等内容特别容易混淆, 而这些因素在热处理工艺过程中对于材料的组织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为了让学生熟悉并掌握这“四把火”, 可将每把“火”在实际中的应用视频及其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组织变化等内容制作成微课, 上传到网上, 让学生能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进行观看, 通过多次反复,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熟悉这部分内容, 同时让学生对于热处理的工艺流程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 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强化师资培训,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合理使用,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对教师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根据教学要求, 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 将教学内容设置成一个个教学情境;2.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如PPT课件制作技术、录屏、视频制作编辑等软件的使用;3.广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教学技艺。这就要求我们紧跟时代发展要求, 加强校企合作, 强化师资培训与队伍建设, 定期分批安排老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内培外引”, 形成竞争机制, 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在教学实践中, 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多种多样, 各有千秋。教学实践证明, 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教学中, 教师应精心设计各种教学情境,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专业素养, 理论联系实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马秀霞.浅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兴趣教学法[J].教学探索, 2015 (1) :81-82.

[2]胡铁生, 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14 (2) .

[3]李贞祥.教学中情境故事的有效采用[J].专业建设, 2014 (12) :85-87.

[4]梁乐明, 曹俏俏, 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 2013 (19) .

[5]周华锋.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教学方法探讨[J].教学探索, 2014 (5) :87-88.

金属材料教学方法 篇2

铝 金属材料 教学设计

教学思路:

在上一节课对金属铝的性质,以及前面对钠、镁、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知识的了解后,学生就能推出氧化铝、氢氧化铝与酸的反应。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在于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能与碱反应是它们的特性。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对于氢氧化铝两性的教学,采用了实验探究的方法,在失败的实验中思考问题发现新的知识。在制备氢氧化铝的实验中,让学生自主选择碱(有氨水、氢氧化铝溶液),对没有成功制备出氢氧化铝的实验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氢氧化铝与强碱反应的事实。一方面体现了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必要性,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尊重事实、认真思考的科学态度,然后再利用失败的实验制备出的Na[Al(OH)4]溶液回滴盐酸,拓展Al3+与[Al(OH)4]-相互转化的关系,分析相同的现象不同的本质。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对比方法学习的能力。对于氢氧化铝与酸的反应联系生活中的胃舒平,预测并实验证明。而氧化铝与氢氧化铝的用途则利用网络让学生自主学习。

课题

第二节

金属材料(2)主讲人 王学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

2.掌握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3.学会用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

1.实验探究法、对比法学习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 2.通过习题巩固知识、解决问题。

3.化学的学习可以通过网络来自主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 2.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从失败的实验中思考原因,发现新的知识。教学重点

氢氧化铝的两性 教学难点

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播放火箭升空的录像 【提问】

火箭助推器中铝发生哪个化学反应?生成的产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什么? 观看、倾听、思考、回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复习铝的性质与用途,引入新课 探究Al(OH)3的性质,引导学生首先制备Al(OH)3 学生分别用铝盐与NH3·H2O或NaOH制备Al(OH)3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部分同学选择NaOH溶液制Al(OH)3,所加NaOH的量过多最终没有得到Al(OH)3 指导学生完成制备Al(OH)3实验,及时纠正错误的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现象

制备成功的同学,展示试验成功,总结Al(OH)3的物理性质: 白色胶状固体,难溶于水。现象是:有白色胶状沉淀。

原因是:Al3+与NH3·H2O反应生成Al(OH)3;

制备不成功的同学,观察到的现象是先生成沉淀,后沉淀又溶解。原因是:先沉淀说明生成了Al(OH)3,再溶解说明Al(OH)3与NaOH反应了

既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失败的实验中发现新的知识,体现实验的魅力。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也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上网查询胃舒平的使用说明书

认真观看,思考,预测Al(OH)3与HCl可以反应 让学生认识到可以到网上获取知识,同时从生活中的化学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 指导学生完成Al(OH)3与盐酸、碳酸的反应实验,及时纠正错误的实验操作。分组实验,探究Al(OH)3与盐酸、碳酸的反应,记录并分析实验现象 加强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实验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引导学生分析没有成功制备Al(OH)3的实验,分析此时溶液中的溶质

学生得出溶液中的溶质是Na[Al(OH)4]。一组同学到台上演示向其中滴加HCl的实验现象,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再引导学生分析向Al2(SO4)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和向Na[Al(OH)4]溶液中滴加HCl反应的现象及本质 学生分析出现象相同,本质不同

培养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上网查询Al2O3与Al(OH)3在实际生产中的用途 认真观看并领悟

培养学生从不同的渠道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展示Al2O3的实物图片

学生结合图片与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总结Al2O3的物理性质: 白色固体,硬度大、沸点高

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培养他们学习的主体意识,结合实际生活总结Al2O3的物理性质 回顾铝的表面是氧化铝薄膜,展示铝制品的使用说明书中的注意事项 学生从注意事项中得知Al2O3既能与酸反应,又有可能与碱反应 结合实际,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化学

引导学生完成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学生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学生自主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 投影习题 认真思考

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引导学生完成实验后,整理仪器 学生认真洗刷、整理仪器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讨论有什么收获 小组讨论,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整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使知识融会贯通。板书设计

二、Al(OH)3(两性氢氧化物)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①与碱反应

Al(OH)3 + OH-== [Al(OH)4]-②与酸反应

Al(OH)3 + 3H+ == Al3+ + 3H2O

一、Al2O3(两性氧化物)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①与碱反应

Al2O3 + 2OH-+ 3H2O == 2[Al(OH)4]-②与酸反应

Al2O3 + 6H+ == 2Al3+ + 3H2O

Al-3+

Al(OH)-3

先进金属材料改性方法研究 篇3

关键词 先进金属材料 改性金属 改性方法

中图分类号:TG11 文献标识码:A

1金属材料改性发展特点

金属材料,特别是钢铁材料,目前世界发展动向表现为:(1)高性能,低成本;(2)节能,环保;(3)可回收,并且能循环利用;(4)提高比强度,减少构建重量。研究的中心内容是: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性能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

成分、结构和组织三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渗透,在不同程度上相互制约着,综合决定金属材料的性能。化学成分是基础,在其一定时,某些性能由结构类型所控制。

2 先进金属材料改性方法研究

2.1 热喷涂

热喷涂技术是利用热源对金属、非金属等喷涂材料进行加热,将熔融的粒子雾化、喷射并沉积到基材表面上,形成特殊表面涂层的方法。热喷涂分为电弧喷涂、火焰喷涂和等离子喷涂等。近年来,热喷涂防腐技术在我国得到推广应用,如葛洲坝二期工程、南京长江大桥、运 河大桥部分钢结构采用了喷锌或喷铝防腐工艺。电弧喷涂仅适用于喷涂金属线材,该工艺设备简单、成本低、效率高主要用于腐蚀防护和修复。火焰喷涂是以氧一乙炔的燃烧为热源的热喷涂,适于现场施工,大多采用喷涂铝、锌用于对钢构件进行腐蚀防护。近几年来超音速火焰喷涂法己成为世界热喷涂的研究热点。

等离子喷涂是采用非转移弧电离某种气体形成高温等离子射流,把粉末引入其中,使之加热到高温,并被射流加速而冲击到基体表面形成涂层。和其它热喷涂技术相比,等离子喷涂具有如下特点:①等离子弧温度高,能量集中。这就使得等离子喷涂能够喷制其它热喷涂工艺难以实现的高熔点材料的喷涂;②电离度高、弧柱挺拔、稳定性好。这对于保证喷涂质量有重要的意义;③可控性好。通过气体的选择和改变压缩效应的外因条件,容易获得所需的气氛和电弧参数。

2.2 物理气相沉积法

将金属、合金或化合物放在真空室中蒸发,使这些气相原子或分子在一定条件下沉积在工件 表面上的工艺称为物理气相沉积(简称PVD)。目前PVD技术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热阴极法。源于Balzers的技术,主要用于TiN等薄膜的制备。

(2)磁控溅射附加阴极电弧法。目前国内己较多采用该技术,可用于多种薄膜的制备。

(3)磁控溅射法。近年来,磁控溅射技术一直是国内涂层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先后出现了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 磁控溅射加辅助离子源技术等,可制备各类薄膜。

(4)阴极电弧法。国内己由小圆型阴极电弧技术发展到大面积阴极电弧技术及柱型靶阴极电弧技术,主要用于TiA1N等薄膜的制备。

2.3 离子注入法

离子表面改性技术主要包括离子镀、离子注入和离子化学热处理等。离子镀技术主要有蒸发源离子镀、多弧离子镀和磁控溅射离子镀等。其中磁控溅射离子镀是由磁控溅射技术与溅射离子镀技术有机结合而成。其施镀工艺不同于普通离子镀,可得到耐磨性、耐(下转第88页)(上接第80页)蚀性、耐热性不同的镀层。利用磁控溅射离子镀技术强化阀座表面的试验研究为阀座表面强化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离子注入技术是将预先选择元素的原子离化后,经电场加速,使其获得高能量,然后将其打入材料中的过程。该技术作为改变材料表面物理、化学、电磁学和力学性能的有效手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投入运行的离子注入机主要为氮注入机。

离子化学热处理的基本原理是:将工件置于真空室内,其间充以适当分压的渗剂气体(氮气或碳氢化合物),在外加直流电压的作用下,电子从工件向真空室壁运动,当含渗剂的混合气体分子被电子碰撞离化时,产生辉光放电。新形成的正离子将向工件加速,当与工件表面发生碰撞时,与工件表面的化学元素相结合。研究表明,采用强流脉冲电子束轰击处理可以有效地清除316L不锈钢表层的MnS夹杂物,从而达到净化材料表面的目的。通过对1Crl8 Ni9Ti奥氏体不锈钢进行碳氮离子不同剂量注入和共注入,可引起注入元素在钢中的化学效应,改善了注入层结构,并形成新的合金层或弥散强化相。使钢表面硬度增加、摩擦特性得到改善、抗磨损特性提高,并改善钢的抗氧化和抗腐蚀特性。

4 总结

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已广泛的在航空、兵器、汽车等制造行业得到应用,对材料所需性能进行突出的提升,并不断对材料的使用范围进行拓展,这对材料相关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在对新材料发展中,还能研制出性能上与传统冶金方法根本不同的表面合金,可以在一般材料不能使用的极端环境条件,因此,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将会取得越来越广阔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笑薇.浅谈化学材料的表面处理[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2(10).

[2] 孙亦蕙.离子表面改性技术的发展[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7(04).

[3] 姜辉.激光冲击处理改善铝合金疲劳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0.

金属材料教学方法 篇4

教学目标应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巧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使学生从低级学习动机转化为高尚学习动机, 极大的提高学习效果。就本课程而言, 学生应该弄清重要的概念和基本理论, 按照材料的成分和热处理决定其组织, 组织决定其性能, 性能又决定用途这一内在关系进行学习和记忆, 还是可以学好这门基础课的。材料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 而是通过改变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 从而达到改变性能, 实现用途的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学生应掌握金属材料的性能特点, 用正确的热处理加工工艺和方法获取满足使用性能要求的优质工件。由于本课程研究的是材料内部的组织结构, 许多知识点需要通过各类实验来验证。但技工学校由于实习设施的缺乏, 很多实验无法完成, 教师只能进行理论教学, 那么, 教师该怎样才能上好这门抽象难懂的课程呢?

1 科学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1.1 注重设问、启发学生的思维

由于课程的特点, 学生对知识点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特别是对金属内部结构的理解似是而非, 想不明白。我在教学中利用自己曾在企业工作时的经验, 向同学提出问题, 而且问题就是学生平时生活中容易看到或使用过的。例如:在讲到金属性能的时候, 我拿一根电线, 问同学是什么做的?大家都积极回答铜和铝, 从而得出了它们的导电性能;一个小蒸锅, 是不锈钢做的, 知道它的导热性能, 防腐蚀性能;飞机的主要材料是铝合金制作, 而不是钢铁做的呢?得出铝合金密度及它的抗氧化性。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青少年的好奇心不完全取决于一个东西的物理特性, 而要看他和主体的过去经验的关系如何。”因此, 教师上课时应灵活的使课本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 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亲切、熟悉的感觉,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更深层次内容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即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来帮助学生加强对新知识的理解。

1.2 通过设问和实物 (模型) 演示强化教学效果

提问主要有两大作用:一是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通过提问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把学生引向正确方向;二是可以方便的引入新的学习内容, 使学生学习的知识有连续性, 便于掌握新内容。因此, 设问极其重要, 不但要选好问题, 更要选好时机, 选择哪些重点、难点与新内容要衔接好, 逻辑性要强, 不可随意提问, 并注意设立未知需要学生探讨、积极思考, 兴趣自然调动起来了, 大家都积极发言, 探究结果。

与此同时, 必要的课堂演示可把难学难懂的问题非常直观的反映出来, 使学生获得的感性认识更深一步的理解, 从而达到深入浅出的学习效果。

此外, 还在语言上下功夫, 幽默风趣的语言可缓解学生学习的疲劳, 调动学习激情。

2 及时提炼、归纳和总结讲课内容, 使前后知识有效连接, 方便学生理解记忆

在讲授过程中, 为了教的有法, 学的得法,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在组织教学时充分运用分析、归纳和总结等“教”与“学”的艺术手段, 来提炼接学内容, 注意归纳各知识点的内在的联系及规律, 从而有利于教学。

在讲到铁碳相图时, 利用相图口诀帮助学生总结铁碳相图, 掌握铁碳合金的组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总结不同成分的铁碳合金在727℃以下, 随着含碳量的增加组织由铁素体——铁素体+珠光体——珠光体——珠光体+渗碳体——珠光体+渗碳体+低温莱氏体——低温莱氏体——低温莱氏体+渗碳体——渗碳体的变化过程。展开所有组织后, 其最终组织就是两种:一种是含碳量几乎为零的铁素体, 其性能塑形良好;另一种含碳量为6.69%的渗碳体, 其性能硬而脆。而进一步得出:随着组织的变化其强度、硬度增加, 塑韧、韧性下降, 耐麽性提高。

3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使教学方法行之有效

在教学过程中, 应实施“明理式、形象式、启发式、参与式、团队式、项目式、社会实践”等模式, 将“个别提问、分层次教学、自学讨论、学生讲授”等多种方法并用, 为学生开发智力, 锻炼才能提供机会。

3.1 参与、团队式教学

让学生带着实际问题学习, 并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得出结论后由小组派出代表在讲台上发表本小组讨论结果, 同时可由其他小组代表提出补充或发表不同见解, 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强化本课程的知识点。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信心和团队精神, 学习效果显著。

3.2 重视实践教学, 加强素质教育

实践教学是以实习的形式, 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 强化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理论教学为主, 利用现有设备及产品资源, 开设综合性、设计性的实习课程, 这种演示讲解与动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即现在所提倡的“行为向导教学法”中的“项目教学法 (projectmethode) ”, 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 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搜集, 方案设计, 项目的实施及最终的评价, 都有学生自己负责。例如:在给机械设计专业班级讲钢的热处理工艺的教学中, 我给学生一张零件图,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根据图纸的技术要求, 让他们自己选材、编制工艺过程、确定热处理工序位置。方案确定后, 由实习课实施。通过该项目的进行, 每个环节都由学生参与其中, 这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成效显著, 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独立工作能力及协调能力。

3.3 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 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利用多媒体教学具有可视性强的特点, 图文并茂、知识点、难点讲述形象生动清楚,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可将课堂上利用陈述性表达无法取得满意效果的教学内容, 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加以展现, 使教室的空间得到广阔的延伸, 使学生不出教师便可置身于实验室和工厂的车间中, 使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更贴近于生产实践。更易于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

3.4 社会实践教学

纸上谈兵只会让学生与社会实际脱离, 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点, 将来尽快适应社会, 我还带领学生到相关企业去参观学习, 告诉他们什么机械零件适合用什么样的材料, 什么样的设备可以加工什么形状的零件, 采用什么热处理方式满足零件的技术要求, 边参观边讲解, 让学生亲临其境, 让他们明白这就是他们将来要工作的地方。通过社会实践教学, 让学生拓宽了知识, 开阔了视野, 增强了信心。

4 建立优秀的教风, 融洽的师生关系, 树立良性的教学信誉

首先, 师生关系在教学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有的学生会因为与教师关系紧张而放弃教师所教的课程, 对学生将来影响很大, 因此,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 即自由、民主、平等、互敬互爱, 在此基础上, 教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创造出提高教学质量的条件。另外, 以学习者为中心, 教师要虚心接受学生正确的建议或意见。要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困难了如指掌, 引导学生努力学习。

总之, 学习《金工》应时刻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只有使用灵活机动的教学方法、合理科学的考核方法, 严格规范人性化的教风, 融洽的师生关系, 才能最终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虽然本课程学习难度较大, 但只要教师热衷于教师事业, 教学中全力以赴, 按照材料的成分和热处理决定其组织, 组织决定其性能, 性能又决定用途这一内在关系进行学习与记忆, 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认真完成作业和实习课题任务, 是可以学好这门专业基础课的。同时也要考虑学生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摘要:多数学生在学习《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以下简称《金工》) 中会感到非常困难, 其主要原因与这门专业课的特点有关:内容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实践性强但又是机械类专业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课。本文采用了兴趣教学、归纳总结、社会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 使学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金属材料,热处理,教学方法,兴趣教学

参考文献

[1]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M].华文出版社, 2008.

[2]教育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赵忠.金属材料与热处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4]教师职业道德[M].华文出版社, 2008.

[5]教育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6]教育法规概论[M].华文出版社, 2008.

金属材料教学方法 篇5

通过对初中化学《金属与金属材料》的教学,深感让学生认识身边的金属,了解身边的金属,熟习身边的金属对学好这节课十分重要,为了在整个教学中真正渗透新课程倡导的“探究式学习”,贯彻“一切为了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的价值取向,让每位学生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设计中,我将教材中已有的预设方案改为学生自己设计,使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各个环节,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从学生角色扮演入手,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建构新的知识系统,通过学生自主讨论、自主实验,探究出判断金属活动性的依据和金属活动顺序。在教学中,注重构建具有个人意义的评价方式,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到自己学有所得。最后,通过课堂延伸,强化了所学知识的价值。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主题地位,一是让学生找出身边的金属,让他们分析为什么铜比铁更稳定;二是将教材中的实验改为学生主动的探究性实验,给了学生更大的自主探究空间;三是灵活处理教材,重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和金属的化学性质,更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案例教学 篇6

关键词: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案例教学法 冶金专业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是高职院校冶金专业中一门专业性强、抽象难学的课程。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使抽象难懂的概念形象化和具体化,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就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案例教学进行具体说明。

一、缺口效应

金属材料存在缺口的情况下,金属材料的力学性与没有缺口情况时是不一样的。金属缺口存在时,缺口处的受力状态会发生改变,使得金属材料变得脆弱,危及机械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为了将金属材料缺口效应讲明白,笔者在课堂教学时,准备了两张完全相同的塑料包装纸,其中一张塑料包装纸保持原样,用剪刀在另一张塑料包装纸剪一个小缺口。然后,笔者叫了一名学生上讲台以同样的路线撕裂塑料包装纸,在撕裂过程中,存在小缺口的塑料包装纸很容易撕裂,而另一种没有缺口的塑料包装纸则更难撕破,显示出有缺口的塑料包装纸力学性能发生了很大改变。在外力的作用下,外力集中于缺口位置,超过材料屈服强度而使塑性变化并开裂,这就是缺口效应。笔者通过这个形象的案例,很好地说明了金属材料缺口效应。

二、疲劳现象

机械设备中结构零件有时破裂,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危害工作人员生命安全。许多造成破裂的机械零件是在循环变动载荷下运行的,例如齿轮和曲轴等。在运行过程中,这些机械构件在工作应力低于金属材料屈服强度时就出现破裂现象,这种现象就是疲劳现象。据统计,工作过程中发生破裂情况至少有八成是由于疲劳破裂引起的,而且疲劳破裂在发生前没有明显征兆,具有很大危害。学生很难理解金属材料的疲劳破裂问题。为此,笔者在课堂教学时准备了几根铁丝,让几个学生对铁丝反复弯折,在很短的时间铁丝就被折断,这是由于疲劳现象产生的断裂。机械结构零件材料表面存在缺陷问题时,例如划痕和裂纹等,这些地方应力出现了大于原先屈服点的情况。在循环变动载荷情况下,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产生疲劳裂纹,裂纹持续扩大,达到一个临界点后突然断裂。

三、金属同素异构现象

固态金属在一定的温度区间存在一定的晶格情况。比如钛在882度以下时以六方晶格的形式存在,而在882度至熔点期间,钛以体心立方晶格存在。铁在912度以下是以体心立方晶格形态存在,912度至1394度期间以面心立方晶格形态存在,在1394度至熔点期间又以体心立方晶格形态存在。固态金属在不同温度情况下,会从一种晶格形态改变成另一种晶格存在形态现象,这种现象就是金属同素异构。为了让学生理解该知识点,笔者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固态金属存在热胀冷缩情况吗?学生一时不能做出最终正确判断。笔者先与学生进行了实验,课堂上准备了一条长为1.2米、直径1毫米的铁丝,将铁丝的两端固定在支架上,通电流后使铁丝慢慢加热。随着电流的增强,我们可以观察到铁丝由于受热出现膨胀,并逐渐下沉,而加热到使铁丝呈现出橙色时,我们反而能够观察到铁丝收缩的情况。相反,铁丝从高达1000℃条件下逐渐降温,降低到一定温度后铁丝反而伸长。总之,铁丝在加热时出现收缩,而在降温时出现伸长。这种情况的发生,显示出固态金属并不是完全“热胀冷缩”,而是由于金属同素异构现象的存在,金属材料在不同温度下内部晶格发生了改变。

四、偏析现象

金属材料中化学成分分布不均匀的情况称为偏析现象。金属铸锭结晶过程中,不同部位结晶速度是不一样的,一般在合金中低熔点的元素集中于最终结晶区,从而造成最终金属铸锭存在化学成分分布不均匀问题。学生对偏析现象不太理解。为此,笔者在课前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己制作一支冰激凌,制作过程是把牛奶放在冰箱里冻结成块状即可,制作完成后自己亲自品尝味道。在课堂上,笔者要求学生描述一下牛奶冰激凌的味道,大多学生都认为刚开始品尝牛奶冰激凌时感觉很甜,到后面慢慢淡而无味,最后就是冰屑了。为什么要形成这种情况,这是因为水结晶的温度是零度,牛奶中的水以三种性质而存在,一种是游离水的形式存在,它不与其他物质结合,具有溶剂的功能,含量最多;第二种是溶解于蛋白质、乳糖等物质的水;第三种是结晶水。牛奶在冷冻过程中,最先结成冰块的是游离水,牛奶逐渐冻结,随着冷冻的时间的加长,由于游离水全部冻结成冰块,导致不结冰的蛋白质和乳糖等聚集于冰激凌的表面,从而使得冷冻的冰激凌存在口味变化的情况。通过这个课外实验,学生很容易明白偏析现象的发生原理。

金属材料教学方法 篇7

一、“问题化”复习课教学设计

1.总体设计

基于“问题化教学”, 首先, 问题的产生来源于真实的情境;其次, 通过学生的头脑风暴产生问题并根据内容将问题分类;最后, 在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中选取有研究价值并能够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作为对象加以研究。

2.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及设计意图如图1所示。

(1) 把教学过程变成问题解决过程。本节课共设计了4个问题, 分别包括了金属材料的性质知识、制备知识及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通过对4个问题的解决, 在巩固知识、形成系统化知识体系的基础上, 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使其对化学与社会、技术、环境之间的联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2) 问题呈现顺序综合考量了知识与能力的并行发展。本节课中4个问题的呈现顺序是经过充分考量的。从知识维度上看, 始于金属材料的性质及其使用, 追溯到金属的冶炼, 最后回归到金属资源的保护。这与学生知识形成的顺序是一致的, 同时又超越了新授课的局限, 使知识融会贯通, 纵深性得到发展, 宽度得以外延。从能力、价值观维度上看, 学生从记忆性知识的回忆和应用, 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再到STS思想的发展, 恰好符合了学习者从行动实践上升到思想认识的发展过程, 从而实现了知识与能力并行发展, 行动落实与思想深化相得益彰。

(3) 问题的选择突出了重点。学生经过头脑风暴提出了几十个问题, 不可能都作为课堂上需要解决的问题, 选择哪些问题作为课堂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要充分考虑《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内容要求及形成学科基本观念等重要目标的达成。第一, 问题内容与《化学课程标准》中教学内容要求相关联。“双吸剂”中材料的选择和制备、作用原理、成分分析等方面的问题, 涉及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锈蚀和资源保护等几乎全部与金属相关的主干知识, 作为复习课的教学资源可挖掘的空间大, 最大程度地与《化学课程标准》对这部分教学的内容要求相适应。第二, 问题解决过程促进化学基本观念的发展。在解决问题1时, 学生对化学物质的多样性有了进一步的体会, 并尝试从不同角度比较同类物质间的异同;在解决问题2时, 学生学习从元素守恒的角度认识物质之间的转化;问题3需要学生动手实验, 由于样品的成分各有不同, 问题的答案就会不同, 要想有自己的结果, 必须通过独立的实验探究, 这正是实验观的重要内容之一;问题4能够提示学生认识化学与社会发展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

二、“问题化”复习课教学效果

基于以上教学设计的实践, 学生在问题意识、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理解STS等方面得到了发展。

1.学生的问题意识得以发展

长久以来, 学生最擅长的是回答问题, 而不是提出问题, 尤其欠缺的是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高水平问题。在本节课的实际教学中, “头脑风暴”环节确实体现出这一点, 更多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双吸剂”的成分是什么?作用原理是什么?极少数学生能够提出“双吸剂”的成分为什么是铁?其他金属是否可以?什么样的食品需要用此种“双吸剂”等有一定思维容量和探究空间的问题。可喜的是, 学生在探究“双吸剂”成分实验中发现, “双吸剂”的成分并非仅仅是铁粉, 此时学生的新问题是“为什么有其他成分?其作用是什么?各成分的比例是多少?”显然学生所提问题的质量有所提高。

2.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得以锻炼

在解决问题3环节中, 学生向被磁铁吸引上来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 发现除产生H2外, 还产生了H2S气体。学生对这一意料之外的现象立即产生了探究的热情, 提出了多种猜想, 此时, 教师适时提供相关信息作为支架[1], 支持学生深入学习。学生在分析信息后重新调整猜想, 设计方案, 进行实验验证。学生在解决课堂上生成性的问题过程中, 真正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 实践能力得以提高。

同样是这一环节, 学生在验证被磁铁吸引上来的黑色固体中是否存在Fe3O4 时, 根据已有知识, 普遍选择了在黑色固体中加入CuSO4溶液去除Fe的干扰, 再用磁铁吸引, 看是否仍然有固体被吸附。但在真正做实验的过程中, 学生们发现CuSO4溶液必须足量, 样品则需要少取, 反应过程中要不断搅拌或振荡, 并且要给反应以足够的时间, 否则很难排除剩余Fe的干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亲手实验体会到药品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实验结论的影响。

3.学生真正体会到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

科学着重解决的是“可能与否”的问题;而技术 (工艺) 不仅要考虑可能, 还要考虑“可行与否”的问题, 有时后者起决定性作用。“双吸剂”的作用原理是学生熟悉的铁的生锈过程, 但学生通过探究发现其成分远非仅含铁这一种成分那么简单, 于是真实感到在课堂上学习的书本知识与实际工业生产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进而理解为什么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到大规模的工业生产还需要一段很漫长的转化过程。对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得以深入。

4.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倾向于系统化

本节课给学生留下的课后作业是绘制“金属与金属材料”知识的概念图。以往学生绘制概念图的过程常常只关注知识的层次性, 对于线性地梳理知识间的联系比较得心应手, 而忽略知识间的横向联系, 对知识的理解角度比较单一, 缺乏系统性。在本节课的学习中, 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时, 感到只有将知识进行整合和重组, 才能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提供更有效的帮助, 因此, 学生自然形成从不同角度认识知识的价值和相互间联系的意识和观念。这一转变, 在学生完成的“金属与金属材料”知识的概念图中可以看到。学生能够将金属材料的知识构建成一个纵横交错的体系, 将金属的性质与其用途、保存、冶炼能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而不是像以往一样将几部分的知识割裂开。

三、“问题化”复习课的教学策略

1.问题情境要具备真实性

通过贴近学生生活、适度挑战性、增加趣味性等策略设置真实的问题情境, 能够调动学生的投入热情, 使其积极地参与对教学问题所隐含知识的探究和思考之中从而获得有效学习。“双吸剂”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 是学生熟悉又陌生的, 熟悉是因为常在食品包装内见到, 陌生是因为没有对它进行过深入研究。因此, 选择它作为研究对象, 比较利于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及探究兴趣, 同时“双吸剂”也易于收集, 为学生实验探究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

真实情境的来源可以是生活体验, 如“厨房中的化学”用做常见盐类物质的复习情境;可以是学生的学习经验, 如“给力的试管”作为实验复习的情境;可以是科学发展的前沿, 如“诺贝尔奖知多少”作为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复习的情境;可以是社会现象, 如“我国多地发生水污染事件的探查”作为水资源及其利用的复习情境等。

真实情境的选择要充分考虑以下功能: (1) 可挖掘的空间大。教学情境并非只有开篇引入教学这一单一的功能, 教学情境应考虑其充实性, 应尽可能成为全部或大部分教学内容的载体, 围绕情境能够提出所要达成的全部或大部分教学目标的问题, 教学情境还能成为教学不断展开和深化的生长点, 使教学活动成为一个有核心主题的有机整体。 (2) 体现化学学科对社会发展所起到的积极意义。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真实情境有许多, 应尽可能选择体现化学学科核心价值的情境作为课堂教学情境, 以此引导学生对化学学科持有正确、客观、积极的态度, 能够辩证地、全面地理解化学学科的是与非、功与过, 从而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3) 能够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布鲁诺认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创设能使学生面临某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从而激发学生积极的探究欲望。学生尤其对于那些利用已有知识解释却没有达到预期结果的问题充满好奇和一定要知道个究竟的热情。比如, 在复习“分子和原子”这一内容时, 情境的设计是:根据资料, 判别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成果。学生对这两项奖项的成果判断均出现错误, 为什么会判断错误呢?从而引发了对化学研究层次的讨论和回顾, 学生感到自己原有对微观粒子和化学学科本质的认识不够深入, 使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复习的必要性有所提升, 当教学源自学生主动的需求时, 高效的教学才有了学习态度的保障。

2.问题产生要来源于学生

当教学中学生解决自己的问题时, 学习的自主性和持久性才能真正得以实现。首先给学生以广阔的提问空间, 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必急于做更多的评价, 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话语权。之后, 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类别的划分, 这是对随机无序提问的再认识过程, 这样有利于训练学生从想法到形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尤其是提出有价值问题的能力) , 又培养学生多角度地看待事物, 多元化地思考问题。

3.问题数量不宜过多

问题化教学中的问题不应是回忆性知识的简单再现而应是运用所学知识及所具备的能力能够解决的问题。问题不宜过多, 选择时应从以下三方面加以考量[2]: (1) 预设性与生成性相平衡。预设性问题应注意问题的价值性, 即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问题, 通过解决问题能够达到怎样的教学目的, 同时, 预设性问题要注意不宜过于琐碎, 应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生成性的问题往往更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 因此, 要给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生成性问题的解决留有时间和精力。 (2) 统整性和细节性相平衡。问题的设置要尽可能覆盖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同时重点内容要细化和突显, 尤其关系到学生的原有水平与“最近发展区”的契合点的设计, 更要细致揣摩, 做好整体规划。 (3) 深入性与适应性相平衡。即每节课的问题不宜过多, 3~4个为适度, 过少会使课堂密度较小而造成低效, 过多则会使问题的解决不够深入, 形似高效, 实则低效。

4.为问题的解决搭好“支架”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难免遇到困难, 尤其是在探究实验过程中, 遇到现有知识不能解释的异常现象, 加之课堂上学生不能迅速查找相关资料, 这种阻力会造成探究的停顿甚至终止。为此, 教师应有足够的预见, 并尽可能准备相关的材料, 以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面临困难时, 能够为其提供深入探究和学习所需要的“支架”, 支持其继续前行。如何能够做到为学生搭建好“支架”?这需要教师对于学生即将开展的探究活动身先士卒, 对探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亲身经历才能心中有数, 因此, 开放的探究课堂并非是一切放手给学生, 教师减轻了备课任务只做旁观者, 而是提高了备课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做协作者。同时, 对于延伸到课下的探究活动则要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己收集资料, 提高其自我搭建“支架”的能力。

基于“问题化教学”的复习课教学经历了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问题, 在探究过程中再发现新问题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 问题意识得以激发, 提出高质量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并结合新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以锻炼, 化学学科思想观念得以提升。这样的复习课能够从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层面上真正体现其高效性。

摘要:以“问题化教学”为切入点, 尝试用“问题化教学”进行复习课教学设计, 使学生从全新的视角来审视以往的知识, 提升了学习兴趣。本研究所涉及的复习课, 不是知识简单地再现, 而是在复杂背景下 (科学、技术与社会) 来理解知识的应用, 让学生懂得化学知识转化为化工生产, 进而应用于日常生活是一个复杂的转化过程, 从而深化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及其之间关系的理解, 从而有利于学生逐步地形成问题意识, 提高实践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复习课,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胡小勇, 祝智庭.问题化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35-102.

浅析金属材料的分析方法 篇8

1 传统分析方法

迄今为止, 金属材料已经广泛的应用于生产和社会实践中, 人们也在想方设法的认识和掌握金属材料的成分, 所以对金属材料的分析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变化, 下面就一一介绍各种分析方法。

1.1 分光光度法

主要是根据Lambert-Beer定律, 来定量分析金属元素表征的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不同波长的光, 通过在含金属溶液中的连续折射, 产生不同的吸收强度, 利用横纵坐标, 绘出吸收光谱曲线, 我们在定量分析溶液中的金属离子, 进而计算出含量和浓度。值得一提的是, 此方法在运用时, 显色剂的选择至关重要。通过实验, 证明显色剂采用氯偶氮安替比林, 分析效果比较显著。

1.2 滴定分析法

和其他方法相比, 这种方法比较传统, 应用原理是采用标准浓度的试剂, 对金属离子含量进行测定, 待完全反应后, 即达到滴定终点, 这个化学计量点恰恰是待测金属离子和标准试剂完全反应的那个点。这种方法非常通用, 即便捷又简单。

1.3 原子光谱分析法

(1) 原子吸收光谱法。

其原理是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吸收紫外光和可见光之间的谱线, 并分析吸收强度, 最终得出定量分析金属材料成分的方法, 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是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2) 原子发射光谱法。

其原理是在一定条件下, 元素的离子或原子受激发, 会产生光谱线, 这种光谱线具有一定的特征, 由内向外发射, 利用该光谱线, 来定量分析金属材料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对硫碳等金属材料的分析上, 效果比较显著。

1.4 射线荧光光谱法

其原理是是利用金属原子吸收金属原子内层电子跃迁或外层电子减速运动时所产生的电磁辐射波, 并对相应的特征谱线进行发射的分析方法。此方法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范围, 因其简单和快捷, 使用比较普遍。但因为受到基体效应的影响, 使该方法对样品的均一性要求较高,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不断的校正, 有比较严格的操作要求。

1.5 电化学分析法

其原理是利用金属材料的电化学性质与金属材料的含量及组成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进而演变和发展成分析金属材料成分的方法。此方法的缺点是操作不方便, 同时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 分析金属材料成分时具有较低的准确度, 目前运用较少。

2 最新研制的分析金属材料成分的方法

前几种传统的方法各有利弊, 但在准确度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在此基础上几种新的方法应运而生。

2.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作为金属元素分析法, 此方法具有相当高的灵敏度, 主要用于定量测定各种微量元素, 如测量金属材料中的各种稀土金属、难溶金属、贵金属和稀土金属等。

2.2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法

此方法目前刚刚兴起, 具有简单的购置和装置, 操作起来非常方便, 能够同时测量金属材料中含有的多种元素, 即满足了在线分析和测量所需, 又使测量效率进一步提高, 主要应用在不锈钢中微量元素的测量上。

2.3 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法

作为一种新型的分析方法, 其原理是根据受激后金属元素所生成的电子跃迁通过作用于谱线而有不同强度的表现, 此测量方法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

2.4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作为一种新型原子吸收分析法, 此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分析速度快, 主要应用于对航空材料中微量元素铅的测量, 和常规测量结果相比较相差甚微。

3 金属材料分析方法的未来发展趋势

伴随着金属材料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它具有越来越强的复杂性, 所以采取简单便捷的方法来测量各种痕量元素就显得至关重要。传统方法由于受外界环境影响大、灵敏度差及操作复杂, 已经逐渐被新型的分析方法所取代。而未来的发展趋势是, 金属材料的分析方法会更加高精度、方便和快捷。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对金属材料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本文详细介绍了金属材料的各种分析方法, 同时对传统分析方法和新型分析方法两种不同方法的特点和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同时结合以往的研究经验, 在现有金属材料分析方法的基础上, 对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摘要:金属材料在计算机硬件、机械、航空等各个领域, 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金属材料涵盖了各种特种金属、金属间化合物、合金及纯金属等等。目前对金属材料成分的分析, 有着各种各样的方法, 主要视金属材料类型而定。本文着重介绍了金属材料分析方法中, 常用的传统的分析方法和几种最新研制的分析方法, 同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关键词:分析方法,成分,金属材料

参考文献

[1]聂月生.对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影响因素的分析与探讨[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08 (9) .

[2]徐松.金属材料磨损失效及防护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 2010 (1) .

[3]凌翎.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的缺口效应[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 2010 (10) .

[4]冯小波, 刘小丽.金属材料热处理节能新技术及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14) .

金属材料教学方法 篇9

关键词:技校学生,金属材料教学,教学原则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是机加工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是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能让学生掌握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逐步掌握机械设计时的合理选用材料, 正确运用热处理知识合理安排热处理工艺。这门课内容复杂, 概念很多, 而且很抽象, 学生很容易觉得枯燥乏味听不懂、学不会。特别是对于技校学生, 这是一个不同于其它层次学校的学生群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技校学生的特点, 科学地运用教学原则, 勤于思考、勇于实践, 力求在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丰富阅历, 其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 实现掌握知识、自我完善与和谐发展。

一、技校学生的特点

技校学生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 这个层次的学生与其它学校的学生相比, 除了具有同年龄段的学生都存在的如青春期的心理困扰、学习上的重重困难、对新环境的不太适应等等特点以外, 还有着自己的特别之处, 其表现在以下几点:

1.技校学生普遍给自己比较低的期许, 缺乏自信

很多的技校学生, 都程度不同地有这样的想法: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 什么都不如别人, 将来什么也都干不成。技校学生的这种对自己的低期许, 他们产生了强烈的自卑心理。

2.懒散、颓丧, 不思进取

占相当比例的技校学生, 认为升学无望, 前途渺茫, 看不清自己前面的路是什么, 找不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前进方向。“我就是不行, 我要好, 谁还上这来呀”成了他们的口头禅, 整天或无精打采、懒散颓丧;或玩世不恭消磨时光。根本不去想什么勇于拚搏、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3.厌学严重, 对学习没有兴趣

由于技校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属于“问题学生”。以前的学习经历, 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反感、厌倦甚至畏惧, 有“学习困难”的情况, 他们对学习没有什么兴趣。

二、教学原则的运用

第一, 教学原则的含义。

教学原则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遵循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它是受教育目标制约并为教育目标服务的, 是在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出现, 同时也是对教学规律的反映。教学原则对各学科的教学活动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教学原则既是指导教师的教, 也指导学生的学, 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第二, 教学原则的运用。

1.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 是指教师运用各种手段, 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所学对象, 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 为正确理解教材, 掌握科学概念打好基础。

直观性原则, 是根据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和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提出来的, 它是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 即概念与事物及其形象之间矛盾关系的体现。直观性原则要求, 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对事物的观察, 或教师用语言的形象描述, 力求使学生能够形成对事物及过程的清晰表象, 从而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 促进他们能够快速准确地理解所学知识并发展他们的认知能力。

技校学生都是从中学入学的, 在他们所接受的九年义务教育中, 能够接触到的机械设备太少了, 即使是对于高中毕业的高级工班的学生来说, 他们所能了解的机械方面的知识也相当有限。《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 是在技校新生入校的第一个学期开始开设的, 学生们没有一点感性知识。对此我在组织《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的教学时, 特别注重直观性教学原则的运用,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 运用多媒体教学

运用多媒体, 组织学生有目的地观看课件及其它相关的教学影像资料。在这种方式的教学中, 要精心设计整个教学过程, 不能让学生只看了个热闹。

在组织学生观看《钢的淬火》课件时, 首先, 让学生把教材上的相关知识预习一遍, 做到能对这部分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 布置了这样的几个题目:a.什么是钢的淬火?为什么要进行淬火?b.对于45和T12钢, 在淬火时, 应该如何选择加热温度?这两种钢在淬火后, 分别能得到什么组织?c.钢在淬火以后, 还需要进行其它的热处理吗?为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看。

这几个问题, 有的可以在书或片子中直接找到答案;有的必须在仔细观看的同时, 认真思考才能得出答案;有的即使仔细观看、认真思考也找不到答案, 因为是需要老师点拨下才能得到答案;还有的要在下次课上才能找到答案的。在看完以后, 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最后, 老师来做总结。课后让学生完成书面作业。这样做是“一举三得”:一是能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二是为下一次课设置一个悬念, 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了期盼;三是为下一次课的讲解, 做了知识铺垫, 使新旧知识的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2) 挂图教具的使用

使用挂图和教具进行教学是很好地体现直观性教学原则的方法, 但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恰当适时, 什么时候展示给学生, 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而定。挂图不能挂得太早, 教具也不能先让学生看到, 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达不到预期效果。这一点我在讲晶体结构时, 有很深的体会。

由于晶体结构是说明晶体内部原子排列规律的, 而原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所以很难理解它的空间排列情况。我在讲解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和密排六方晶格的原子排列规律时是这样安排的:首先, 我用语言加以细致地描述, 这时的学生难免是云遮雾罩、不知所云;然后, 挂好挂图对照讲解, 这时的学生可能是扑朔迷离、似懂非懂;最后, “变”出模型再次讲解, 这时的学生立刻是毛塞顿开、恍然大悟了, 这样使用挂图模型,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 重视在语言上的直观

教师要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述给学生以感性知识, 使学生形成生动的表象或产生丰富的想像。在讲金属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时, 可以用语言描述擀饺子皮的过程来加以说明。其实, 在面团变成饺子皮的过程中就包括了两变形, 而且是学生们看到过、能想得出的, 这就让学生对金属的弹性变形的塑性变形有了很好的理解, 而且会记忆深刻、绝不会发生混淆。

2.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 是指在教学中, 教师要清楚地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承受者, 要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引导他们独立思考, 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运用启发性的教育原则, 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逻辑思维能力, 使学生能够认真参与积极思考。实践证明, 启发性的教学模式,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效的途径, 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力手段。学生只有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感兴趣了, 才能自觉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

钢在加热时组织转变这一课的最后, 有一个“标准晶粒号”的概念, 是来说明奥氏体晶粒大小的。我先问:“晶粒的大小, 对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有什么影响”?因为这是上学期学习过的内容, 学生会回答说:“晶粒越细, 力学性能就越好”。然后, 我又问“我们都知道奥氏体是一个高温组织, 那么它的晶粒大小情况怎么样呢”?这个问题是学生在这个时候不能回答得出来的, 这是我将要讲的内容。这时学生就会饶有兴趣地认真听老师的分析, 接着, 我又问:“那我们对钢进行加热、保温以后, 所得到的奥氏体晶粒到底是大还是小怎么来判断呢”?这样便顺利地引出了标准晶粒号的概念。这样层层深入的启发, 使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听得很认真。

(2) 在注意启发的同时, 不能忽视“提出疑问”

在运用启发性原则的教学实践中, 我发现常有这样的问题存在:“启而无发”, 就是不管教师怎么启发, 学生就是听不明白;还有“即刻而发”, 就是当时那一时刻好像明白了, 可合上书本又不会了。对此, 我曾一度非常困惑。经过一番观察、分析和思考, 我认为, 其原因是学生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 这与其自身的智力发育、知识储备和思维方式是密切相关的。教师的启发式教学, 对于学生来说, 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 其实是降低了学生思考的难度, 使学生更容易地接受新的知识, 同时也必然地限定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当启发式的教学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的时候, 就应该换一种思路——“提出疑问”。

提出疑问, 就是在兼顾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实际上是把抽象思维转化为文字形式, 再向形象思维进行过渡。而且在提出疑问、解答疑问的过程中, 更能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感到了约束和压力, 不能不专心听, 不能不认真想, 可以说这种情况实际上对于学生是一种学习上的强化。“启发教学”是说“为什么要这样”;而“提出疑问”是说“不这样会怎样”。

几种金属材料焊接方法的探究 篇10

碳素钢的焊接性取决于其含碳量的高低, 碳素钢分为高碳钢、低碳钢和中碳钢, 其中高碳钢的焊接最为复杂, 所以焊接性相对较差。由于高碳的分数在0.6%, 焊后其热影响区经常会出现淬硬组织, 而导致在焊接应力或焊接残余应力的作用下出现裂纹。因此, 焊接结构通常不会选择高碳钢。中碳钢的焊接, 其质量分数为0.25%-0.45%之间, 相较于高碳钢来说, 强度较低, 淬硬倾向稍好一些, 焊接时应仔细确定焊接规范并减缓焊后冷却速度。或者在焊接前线预热, 预热温度约为150%-250%。对于厚度较大的中碳钢结构来说, 预热温度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高。低碳钢的含碳量与合金元素较低, 因此相对于高碳钢和中碳钢来说, 低碳钢的焊接性最好。低碳钢强度低, 塑性好, 几乎各种工艺都可以对其进行焊接, 而不需要采用特殊工艺措施就可以获得优质的焊接接头, 也无需预热, 仅在环境温度较低或结构刚性过大时, 才考虑预热措施。

2 低合金结构钢的焊接技术

由于碳质量的分数不超过0.25%, 所以低碳钢在焊接时具有较好的塑性, 更没有淬硬倾向。低合金结构钢的焊接性由其化学成分和强度等级决定, 其中焊接性较好的合金钢为含碳量低且合金元素量少。低合金结构钢的强度等级越高, 意味着合金元素越多, 相应的就会降低焊接性。常用的低强度等级的低合金结构, 与低碳钢的焊接规范大体一致。如果碳当量数越多, 则焊接时越容易出现淬硬组织, 而导致裂缝的生成。另外, 随着钢的强度级别的升高, 冷裂倾向也随着增大。所以, 在焊接之前需要先进行预热。焊接低合金结构钢的常用方法有焊条、电弧焊、埋弧焊等。一般情况下, 在要求全焊透的钢性工件打底焊时, 会采用钨极电弧焊;在焊接厚板工件时模壳采用电渣焊。

3 不锈钢的焊接技术

根据空冷后室温组织的区别, 可将不锈钢分为马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以及奥氏体不锈钢等, 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应属奥氏体不锈钢。焊接结构制造中18-8型的奥氏体不锈钢最为多见, 虽然其中铬、镍的含量较高, 但含碳量低, 因此具有较好的焊接性, 可以不采取特殊工艺措施就能进行焊接。在实际生产中, 可采用焊条、电弧焊和钨极氩弧焊, 或者埋弧焊、等离子弧焊也可以完成焊接工作。在选择焊条、焊丝以及焊剂时, 要注意焊缝金属与母材的成分, 确保其类型相同。焊接时, 应控制电流, 使用较小电流, 和快速不摆动焊, 焊后要加快冷却的速度, 另外应最后焊接接触腐蚀介质的表面。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时热影响区中的铁素体晶粒容易受热粗化, 而降低焊接接头的塑性、韧性, 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开裂。所以, 在进行焊接时预热温度应控制在150%以下, 并采用小电流、快速焊等工艺, 防止晶粒粗大倾向过快。马氏体不锈钢在焊接过程中, 只需在空冷条件下就可以转变为马氏体组织, 从而导致焊后淬硬倾向较大, 而容易导致裂纹的出现。

4 焊缝缺陷的修正措施

在金属焊接的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焊缝, 而如何进行修补则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因此在焊缝缺陷修正过程中应对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4.1 焊缝缺陷消除的焊补严禁在带压、背水的情况下进行。

4.2 如果焊接材质有预热要求, 当工作环境气温不足0℃时, 需采取一定的预热措施。

4.3 有些焊件要求热处理, 因此必须在进行热处理之前首先修正缺陷。

4.4 补焊时多用小电流、不摆动, 多层多道焊, 而不得使用过大电流。

4.5 如果补焊的金属材料具有较大刚性时, 除了第一层和最后一层, 在焊后的热状态下可进行锤击, 而且要保证每层焊道的起弧和收弧应有一定的错位。

4.6 采用控制线能量施焊法, 进行手工电弧焊D、E级钢和高强度结构钢焊缝缺陷的焊补, 任一缺陷的补焊过程中都不得出现停顿, 必须保证一次焊补完成, 且预热温度和层间温度都应保持在100℃以上。

4.7 按原焊缝的探伤要求重新检查修正后的焊缝, 如果再次出现超过允许限值的缺陷, 必须重新修正, 直至补焊合格, 因此需要提高焊补质量意识, 将焊补的次数控制在规定返修次数的范围之内。

在焊补的过程中, 做好以上几个措施, 可有效减少焊接缺陷的出现频率, 从而防止机组在缺陷的状态下运行。

5 结束语

金属材料的焊接性实际上指的是金属材料在焊接过程中, 对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的综合体现, 而且还会受到焊接工艺水平的影响。在实际操作中, 对于碳钢、低合钢金结构钢等不同的金属材料的焊接, 应根据具体情况, 选择最合适的焊接方法, 从而获得高质量的焊接件

摘要:可焊性, 即指的是在一定焊接技术条件下, 金属材料获得优质焊接接头的复杂程度与简单程度, 金属材料对焊接加工的适应性。焊接接头的组织及其性能对于金属材料的焊接性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将对几种常见金属材料焊接方法进行介绍, 希望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金属材料,焊接方法,焊补

参考文献

[1]郑继水.谈几种金属材料的焊接[J], 价值工程, 2010, 29

[2]石洪民.谈几种金属材料的焊接[J], 煤炭技术, 2008, 27

金属材料教学方法 篇11

关键词: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案例评析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中职学校一线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近几年中职生生源质量较差,教学方法不创新,就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很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基于以上原因,笔者在教学中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研究创新教学模式。近几年学校也非常重视教学改革与创新,组织教师参加省、国家级培训、参观兄弟学校高效课堂、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模式。笔者对新的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开始转变教学模式。结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特点,综合各种教学模式,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改革。下面是笔者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案例中发给学生的学案内容,课题为金属材料的硬度。

一、教学学案

教学学案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学习目标。通过零件工作情况,认识硬度这一重要的力学性能;经过探究,掌握影响布氏硬度值的因素;熟悉布氏硬度表示方法;激情投入,快乐学习。

二是重点难点。影响布氏硬度的因素。

三是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按学案的要求,独立完成“知识链接”题目,并标出疑难问题;小组探究,大胆质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展示,结合老师的点评,规范完成学案内容。

四是知识回顾。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____和____的能力,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断裂之前____塑性变形的能力,钢索、连杆、轴需具备一定的____,垫圈、垫片应具备良好的

性。

五是学习流程。第一,知识链接:自主学习课本26-27页。内容包括硬度的概念,布氏硬度的测试原理以及布氏硬度的表示方法。第二,合作探究、交流碰撞。讨论:机械加工中常用的车刀、钻头、千分尺、游标卡尺等为什么应具备足够的硬度。小实验:借助台虎钳判断钢板、铝板、滚珠谁硬谁软。

六是课堂检测。判断题:一般来说,硬度高的材料其强度也較高;做布氏硬度试验时,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压痕直径越小说明材料的硬度越低。

选择题:金属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A硬度B强度

材料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塑性变形、压痕或划痕的能力称为? A强度 B塑性 C硬度

硬度越高,材料的耐磨性越? A好 B中 C差

七是知识拓展。强度与硬度的关系。八是课堂小结。各小组代表概括总结本次课收获。

二、教学实例

本次课是“金属材料的硬度”,教材上有一个小实验“借助台虎钳判断钢板、铝板、滚珠谁硬谁软”。笔者提前准备了导学案,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各小组有组长、组名和口号。提前将学案发给每位学生。小组自主学习完成学案内容,上课时展示成果。小组互评打分,得分高的小组教师给予适当奖励。

学生对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很感兴趣,见到台虎钳等试验用具很兴奋,听到还要评比更激发了积极性,在组长带领下认真阅读教材内容,搜集资料,课堂上踊跃发言。实验前发给一、二组和三、四组的滚珠大小不一,但学生并不知情。各小组展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组同时将滚珠放到钢板与铝板中间用台虎钳夹住用力,通过压痕大小判断三者硬度;第二组先将钢板与滚珠用台虎钳夹住测试,然后将铝板与滚珠用台虎钳夹住测试;第三组与第一组方法相同,只不过学生借助坏掉的凳子腿(钢管)套在台虎钳手柄上增大力矩,压痕更明显;第四组讲述在做实验时先将钢板与铝板用台虎钳夹住用力,发现不可行又换用了正确的方法。四个小组得到的结论一致,但方法不同。通过小组展示,学生认识到第二组虽然得到了正确的结论,但方法不可行,因为分两次不能保证用力大小一致,其他小组最终运用了正确的方法。小组代表讲解展示成果时,学生的仪态、表达方式等各有千秋,大家客观评价之后名次有先有后。通过大家质疑、讨论和笔者的及时点评,绝大多数学生理解到硬度的概念、影响布氏硬度的因素(压头直径、试验力大小、试验力保持时间),很好地完成了学习目标。

三、小结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初探 篇12

1 培养兴趣, 记性思维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涉及到专业术语, 材料成份结构及工艺原理等知识, 与机械专业相应的课程结合起来, 以学生为中心, 有准备地对教材进行分析分解, 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让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去学习尤为重要。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成份, 一旦激发出来, 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性, 直到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例如:对“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分析中, 照本宣科, 逐个分析会使学生厌烦, 不妨放映灾难片《泰坦尼克号》沉没片段加以解说, 泰坦尼克号是堪称当时世界最大、最豪华的、设计最先进的游轮, 被称为“永不沉没的海上都城”, 但与冰山相撞后, 在三个小时后沉没。这是人类航海史上的一个悲剧, 也是近百年来的未解之谜。后来科学家对该游轮的残骸进行分析认为:该事故的发生与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关。泰的钢板在极低的温度下变脆, 经不起振动, 含磷量高, 韧性差, 最终导致了这场灾难的发生。让学生在猜测过程中产生心理上的焦虑、渴望、兴奋, 而这种心态下是教学所需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青少年的好奇心不完全取决于一个东西的物理特性, 而要看重它和主体的过去经验的关系如何”———即学生对自己熟悉和相关的课题内容产生兴趣, “好奇之心, 人皆有之”利用悬念这一“催化剂”, 创设新奇的教学情境, 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课前预习, 提出重点理头绪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课前预习不仅能使学生确定听课重点, 而且有利于课堂提问有的放矢。例如在讲金属的结晶这部分时, 将重点内容“结晶的基本概念和过冷度对结晶的重要性”提出。通过预习, 学生对这部分的名词概念及术语 (如结晶、过冷度、结晶潜热、生核率等) 有了初步的印象。上课时, 学生对这些概念及术语能很自然地接受, 对重点内容也能很快掌握。这样“散”与“杂”就会变成有条有理, 很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抓住要领, 将庞杂的内容结构化

由于该课程名词概念多, 较为抽象和分散, 而且这些名词概念又是该课程的理论基础部分, 如果这部分内容没掌握好, 要学好后续应用部分是非常困难的。授课时, 首先从教学目的着手, 引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然后抓住其要领, 并用关键词“结晶、热处理、晶体组织结构和金属材料的性能”表示。课程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要合理选用材料 (这里主要指金属材料) , 要做到合理选材, 就必须了解材料的性能, 而材料的性能取决于它的化学成份和晶体组织结构, 不同成份的材料性能显然是不同的, 而相同成份的材料性能也可能相差很大, 如石墨和金刚石, 这是由于材料的晶体组织结构不同造成的。而影响晶体结构的因素又有结晶过程、热处理和外界其他因素。因此, 要了解某种材料的性能, 首先要从结晶过程开始, 分析其结晶后得到的晶体组织结构, 采用适当的热处理和各种加工后组织结构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最后根据晶体组织结构分析其性能特点。

4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 优化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具有贮存信息量大, 画面丰富, 图、文、声、像并茂的优点。制作课件时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采用计算机去展示本课程中的微观结构和微观变化过程, 将过去无法表达或难以表达的内容, 通过形象的图形、动态动画演示给学生,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对概念、原理、工艺的理解更加深刻, 增强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趣味性, 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 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具有知识新、内容多、更新快的特点。如果继续使用“书本+黑板+粉笔”的传统模式, 必然会带来“教”与“学”之间的一系列矛盾, 出现“内容越来越多、课时恶性膨胀、教师辛苦万千、学生晕头转向”的被动局面。而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大量的信息和知识, 可充分利用用多媒体教学, 来提高教学效果。利用计算机技术, 能把分隔的、静止的教学画面动态地、连续地贯穿起来, 使学生能够通过动态的画面, 较轻松地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由于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 教师演示更加机动灵活迅速方便, 从而使授课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例如, 纯金属的结晶过程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这一结晶的过程使得多数同学难于理解。但通过多媒体教学中的动画演示, 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晶体结晶变化的全过程。并且还可以通过暂停、重放等方式进行详细讲解。晶体结构、面心 (体心) 立方结构中的间隙、晶体中的位错运动等金属的基本知识, 通过多媒体课件, 教师能全方位、生动、形象地向学生讲解其空间结构及运动方式, 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在讲授“钢的淬火和回火”这部分内容时, 把淬火和回火操作过程的录像剪辑成5分钟左右的片段插入课件, 再以45钢为例, 分别经低温、中温和高温回火, 并分别测试其硬度值。利用多媒体进行模拟演示实验, 还可以达到完善的实验效果。比如教材中有关金相组织的实验, 要求在显微镜下完成。采用多媒体教学便可将显微镜下的情况通过电视屏幕全程演示。在教学课堂中增加了趣味与生动, 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视觉和听觉去获取知识。

5 善于归纳总结, 加深记忆

总结是对知识的进一步深化, 是加深学生记忆的有效办法。对于一些分散、难以理解的内容, 教师可以在总结中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整理、系统地进行归纳, 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增强记忆。例如, 各种金属材料的牌号、性能、用途等内容都分散在各章节。特别是各种材料的牌号容易混淆, 学完以后, 学生会感觉内容杂乱, 难以接受。对此, 教师可以对以上内容进行总结, 并采用列表的方式, 将各种金属材料从牌号、性能、用途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纳, 比较它们的异同, 使学生一目了然, 轻松掌握, 以便正确、合理地选材。又如, 热处理的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表面热处理等内容学完后, 可以将这些内容放在一起, 从工艺、目的、组织、性能、作用等方面给学生做一个全面的比较和总结, 使所学的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

结语

总之, 在教学中, 针对课程中的某些疑难内容、概念, 要尽可能采用有趣、直观、多样的方式进行启发式教学。孔子说过:知之者, 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 一旦激发出来就会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学到有用的知识, 真正实现寓学于乐。

摘要:《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必修技术基础课, 它涉及的专业术语多、理论深、内容抽象、学习起来比较困难。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 对现代技术工人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我们的教学主体——学生的素质也不断变化,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因材施教,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方法,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张燕玲.浅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兴趣教学[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8) .

[2]刘振武, 姜建华, 徐观明.情趣教学法实验研究 (二) ——对中职教学中“趣味”因素的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 (34) .

上一篇:Event下一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