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规划

2024-09-22

农田规划(共12篇)

农田规划 篇1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田水利是农业基础设施的主体和中心环节。文章分析了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 提出了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田水利,水利建设,水利规划

1 概述

农田水利能够促进农业发展, 是一项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基础设施, 对于农民生活水平提升和生活质量改善都具有重要意义, 也是农村生态条件改善与环境保护的重要保障。因此, 农村水利建设不仅是增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措施, 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2 五常水利设施建设现状

五常市隶属于黑龙江省, 北纬44.55东经127.11度。位于哈尔滨市南部, 距哈尔滨120公里, 土地肥沃, 水利资源丰富, 气候适宜, 利于农业发展, 是全国最大的水稻田超百万亩的县级市之一。五常地上水源丰富, 蓄水量32亿立方米。河流众多, 以拉林河、虻牛河、溪浪河三大水系为主的大小河流297条, 浇灌着360万亩良田。龙凤山灌区对于五常市农业灌溉以及抵御天灾起到了积极地作用。磨盘山水库蓄水量5.3亿立方米, 是为哈尔滨市民提供生活饮用水的第一大水源。年内和年际降雨分配不均, 需要合理规划建设相应水利设施进行人为调节, 以有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 农田灌区水利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五常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还存农田水利设施薄弱、投入不足等突出问题, 这种状况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 结合五常市农田灌区水利设施实际建设情况, 分析农田水利发展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

一是农田灌区水利工程设施严重老化, 建设标准普遍偏低。现有工程大部分建成于四五十年前, 排灌能力较低, 功能逐年降低。排涝能力不强, 无法有效排出农田积水, 提灌能力有限, 无法满足灌溉实际需要。

二是保护意识不高, 管理流于形式。因投入有限原因, 出现重建设轻管理及水利设施管护不到位的现象比较普遍, 众多水利设施不能实现农田所需功能, 对自然灾害抵御能力较弱, 使灾害发生频繁,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发展, 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等方面造成不利影响。

三是对水利工程建设经费支持不够。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不断变化, 逐渐弱化了对农田灌区水利建设的重视和投入力度。自国家实施农业税减免后, 投资投劳逐年递减明显, 农田灌区水利建设逐步呈现减缓。农村家庭中多数劳动力外出打工, 水利投劳不足, 劳动力结构变化很大, 尤其是村级工程的投劳组织愈加困难, 实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后, 投入有限, 对农田灌区水利建设影响甚大。

四是农民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的积极性明显降低。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国外农产品已充斥国内部分市场, 使农民增收放缓, 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同样使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出现连锁反应。

4 农田灌区水利规划建设的对策

加强农田灌区水利建设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 采取以下四方面措施加强农田灌区水利建设:

4.1 拓展筹资渠道, 调动农民积极性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政府的资金有限, 需要依靠农民群众的集体力量, 充分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政府部门要积极建立激励机制, 制定公平合理的制度和政策, 鼓励农民、或企业积极参与农田水利灌区建设。确保将适宜比例的农村集体积累资金用于农田灌区水利设施建设, 调动农民积极性和自主能动性, 拓展筹资渠道, 鼓励吸纳社会资金兴建水利, 促进投资多元化, 使农田灌区水利事业持续稳定发展。

4.2 农田水利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有机结合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农村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工程水利转变为资源水利, 传统水利转变为可持续发展水利, 实施可持续发展水利这一全新理念。近年来, 农田灌区水利建设中频频出现生态水利、环境水利、景观水利等亮点, 充分体现了人水和谐。尤其是在小流域及河道综合治理过程中, 许多水土流失治理区建设成为绿水青山的风景区。

4.3 将节水灌溉技术扩大推广

充分利用农田灌区水利建设与节水工程建设相结合以推广喷灌带的应用, 喷灌投资低廉、使用简单、对水压要求不高, 具有明显的优势, 可逐步向果园及大片农田推广, 努力发展大棚膜下滴灌化。开展渠道、河道浆砌防治工程建设, 逐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积极研究制定利于节水灌溉发展的政策和实施方案, 不断提高农民节水意识。

4.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农田水利建设需要高素质的农田水利人才做为保障, 要努力运用各种形式加强对水利专业人才的培养, 使其掌握新新知识、新技能,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建立符合实际需要的农田灌区水利建设人才队伍, 健全相关管理制度, 构建水利协作发展的框架体系。

4.5 积极开展农田水利相关技术研究

提高对农田水利科学的重视, 建立适合于目前农村发展实际的农田灌区水利技术支撑体系, 带动水利专业人才更好地为农业和农民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实现农田灌区水利建设的现代化发展。

结束语

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我国将巩固和发展农业地位作为长期战略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 三农问题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我国农业发展基础相对比较薄弱、水资源总量有限等都是制约农村社会发展与影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 不断加强农田灌区水利建设, 深人开展农田灌区水利建设相关技术的战略研究, 统筹处理三农问题, 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向阳.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思考[J].南方论刊, 2007, 10.[1]杨向阳.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思考[J].南方论刊, 2007, 10.

[2]韦风年.加快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J].中国水利, 2008, 9.[2]韦风年.加快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J].中国水利, 2008, 9.

[3]李岩.浅谈龙凤山灌区工程设计要点[J].水利天地, 2010, 2.[3]李岩.浅谈龙凤山灌区工程设计要点[J].水利天地, 2010, 2.

[4]郑广新, 孙东辉.龙凤山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建设[J].黑龙江水利科技, 2009, 8.[4]郑广新, 孙东辉.龙凤山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建设[J].黑龙江水利科技, 2009, 8.

农田规划 篇2

(5)、井距由单井控制面积定,Lo=25.8=364.8m,井距不得小于370米。

3、水源井设计

本次设计新打井井深150米,井径采用28cm钢筋砼管,上部100米钢筋砼管。滤水管50米,全部用铅线绑扎。周围回填12cm滤料。

(四)管道

输水灌溉技术方案

管道输水以井灌为主,单井出水量为50m3/h,农作物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辅以林果和蔬菜,实施暗管输水工程1200亩。

1、规划主要技术参数

依据《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井灌区部分)》SL/T153—95,确定以下参数:

(1)设计灌溉保证率不低于75%;

(2)管灌系统水利用系数不低于0.95;

(3)田间水利用系数不低于0.90;

(4)灌溉水利用系数不低于0.80。

2、管网系统总体布置

(1)单井管道系统结合原有机井位置、地势和作物种植等因素,采用树状管网布设。

(2)干管平行种植方向,支管垂直干管布置于地头,采用单向灌水。

(3)出水口间距一般在60m左右,支管间距50—150m。

(4)管网在区内布设长度平均7m/亩,单井控制面积140亩左右。

3、田间灌水系统布置

(1)沟畦灌水规格好范文

根据项目区内土壤透水性,地面纵坡及作物种植情况,参照规范要求及经验资料确定:

①冬小麦采用畦灌,其灌水要素确定为:畦长50—80米,畦宽厚2—3米,单宽流量4—8L/S·M。

②玉米、蔬菜、薯类及苗木采用沟灌,其灌水要素为沟长50—80米,最长为100米,入沟流量为5—10L/s。

(2)入沟(畦)输水方式

采用输水垄沟配合小白龙输水入沟(畦),以减少输水渗漏损失。

4、灌溉制度拟定

(1)设计灌水定额

m=10hβ(β1-β2)γ土/γ水

式中m:设计灌水定额mm;

h:计划湿润层深度(cm),大田作物取60cm;

Y水:水容重(t/m3),取1.0t/m3;

Y土:计划湿润土壤干容重(t/m3),取1.35t/m3;

β1:土壤宜含水量上限,取田间持水量的95%;

β2:土壤宜含水量下限,取田间持水量的60%;

β:田间持水率,取22%;

经计算:

m=10×60×0.22×(0.95—0.6)×1.35=62.37mm=40m3/亩

(2)灌水次数和灌溉定额

冬小麦全生育期需水量为330—350m3/亩,除气候降雨因素外,根据多年经验需补充灌水量120—170m3/亩,灌水定额40m3/亩,需灌水3—4次,分为返青水、拔节水、抽穗水、灌浆水等,灌溉定额为120—160m3/亩。

区内夏玉米多年均受干旱威胁,需水量较大。玉米全生育期需水量为170—220m3/亩,灌水定额40m3/亩,需灌水4—5次,分为压茬水、拔节水、抽穗水、灌浆水等,其灌溉定额为160—200m3/亩。

(3)灌水周期

以玉米作物的需水规律,结合多年秋作物干旱威胁,需水高峰期。包含降雨在内的日平均需水强度为E=5.7m3/d。

灌水周期T=m/E

式中:T一灌水周期

E一日均需水强度

T=40/5.7=7(天)

由于各井控制面积不同,灌溉中灌水周期为定值,适当调节日开机时间,以保证作物的需水要求。

(4)灌溉工作制度

根据引水流量、灌溉制度、畦田形状及地块平整情况,结合区内多年经验,采用满管充水,同时只开一个出水口的集中轮灌方式。

5、典型井工程设计

(1)单井控制面积计算

A=QηTt/αm

式中A:单井控制面积(亩);

Q:单井流量,50m3/眼;

o:控制性作物种植比例0.80;

t:日开机时数,16小时;

η:灌溉水利用系数,0.85;

经计算:A:148亩

为保证灌溉质量,单井管网控制面积不大于140亩。

(2)管材、管径选择

项目区地形较平整,压力波动小,水泵富余扬程适宜,根据多年试验采用3.0mm厚的聚氯乙稀管,其最大耐压0.3Mpa。

管径按公式d=18.8(Q/V)1/

2式中V:管道流速,取1.5m/s;

计算得d=108mm,取φllOPVC即可。

(3)管道水头设计

①距水源最近参考点1和距水源最远参考点2的沿程和局部水头损失。

1)沿程水头损失

hf=f·Qm/Db·L

式中hf:沿程水头损失

f:管材摩阻系数0.948×105;

D:管道内径108mm;

m:流量指数1.77;

b:管径指数4.77;

L:管长,L1=40m,L2=400m;

经计算hf1=O.775mhf2=7.75m

2)局部水头损失

按hj1=ζv2/2g理论计算,也可按沿程水头损失的14计算,即

hj1=0.108mhj2=1.08m

②管道系统最大,最小工作水头

Hmax=Z2-

Z0+ΔZ2+∑hf2+∑hj2

Hmin=Z1-Zo+ΔZl+∑hfl+∑hj

1式中Hmax:管道系统最大工作水头(m);

Hmin:管道系统最小工作水头(m);

Z0:管道系统进口高程(m);

Z1:参考点1地面高程(m);

Z2:参考点2地面高程(m);

ΔZ1、AZ2:参考点1与参考点2处出水口中心线与地面高差(m);

∑hfl、∑hf2:管道系统进口至参考点1的管路沿程水头损失与局部水头损失(m);

∑hf2、∑心:管道系统进口至参考点2的管路沿程水头

损失与局部水头损失(m);

由典型井管线布置情况,经计算

Hmax=9.58mHmin=1.63m

③管道系统设计工作水头

H0=(Hmax+Hmin)/2=5.605m

④灌溉系统设计扬程

Hp=H0+Z0-Zd+∑hf0+∑hj0

Hp:灌溉系统设计扬程

Zd:机井动水位,该区静水位一般在30—50m,降深在10米左右;

∑hf0、∑hj0:水泵吸水管进口至管道系统进口之间沿程及局部水头损失

经查表计算得:

∑hf0=1.12m∑hj0=0.258

经计算,Hp=65m

(5)选择泵型

根据设计扬程计算,保证水泵在高效区远行,该区井深一般在200米左右,结合原有井配套情况,采用200QJ50—91潜水泵,配套功率27.5kw,即可满足要求。

第四章投资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共需投资93.0544万元。申请国投50万元,群众自筹43.0544万元。

1、水源工程:新打深井8眼需投资62.4144万元,其中申请国投40万元,群众自筹22.4144万元。

2、暗管工程:铺设PVC输水管道7.2公里需投资29.64万元,其中申请国投9万元,群众自筹20.64万元。

3、前期费及项目论证、设计费:1万元。

第五章经济效益分析

小农水补助项目经济效益分析依据水利部《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规定进行,效益计算采用分摊系数法,灌溉效益分摊系数取0.4。

一、投资与费用计算

(—)投资:小农水补助项目工程总投资为93.0544万元。

(二)年运行费:

项目运行费主要包括动力费、维修费、管理费。

1、动力费:项目区共有水源井8眼,动力设备电动机,每眼机井配套电动机功率为27.5Kw。大田作物按年灌水5次计,蔬菜及其它经济作物按年灌水10次计,共用电33万度,电价按现行价0.5元/度,共需16.5万元。

2、维修费:水源工程及管灌工程按工程投资1%取,维修费共计0.92万元。

3、管理费:包括人员工资及办公费用,每年需管理费用0.8万元。

(三)折旧费:

按照动态折旧法计算:

工程折旧年限综合取15年,总投资为93.0544万元。动态折旧法计算公式为:d={i(1+i)n/[(1+i)n-1]}k

式中:d一折旧费用(元);i一年利率(%),取8%;

k一工程总投资(元);n一折旧年限(年);

经计算:d=10.75万元

(四)项目区工程总投资93.0544万元,年费用28.97万元,其中年运行费18.22万元,年折旧费10.75万元。

二、直接经济效益

1、节水效益

工程按年亩均节水150立方米,建成暗管工程1200亩,则年可节水18万立方米。按灌溉水价0.3元/立方米计,年节水直接经济效益5.4万元。

2、节地、节电、省工效益

暗管输水与明渠相比较,每万亩可节地120亩以上,每年节电30万度,节时2万小时。则整个工程年可节约耕地14亩,年可节电9.6万度,年可节时6400小时合800个工日,每亩地按500元计算,电费按现行价0.5元计,每工日按23.9元计,则年可节地直接经济效益1.92万元,节电直接经济效益4.8万元,节时直接经济效益1.91万元。

三、灌溉增产效益计算

作物增产增效表

作物类型灌前灌后净增产

粮食作物(公斤/亩)350600250

果林(元/亩)***0

按B:=ξP(Y—Y0)M计算

其中:B为灌溉增产效益,ξ为灌溉增产效益分摊系数,取0.4;P为超购价格,取1元/公斤;Y为利用工程的粮食单产500公斤/亩;Y0为未实施前粮食单产350公斤/亩;M为作物种植面积(亩)。

经计算得,粮食作物年增产效益为25万元;果林及其他经济作物年增产效益为1000元/亩,经济作物年增产效益为20万元,则灌溉年增产效益为45万元。

四、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区工程总投资93.0544万元,年费用为28.97万元,年增产效益45万元。

按静态法计算

1、还本年限T=K/(B-C)计算

式中:T一还本年限;K一工程投资;

B一多年平均灌溉增产效益;

C一多年平均费用(不含折旧费);

则T=93.0544/(45-28.97)=5.74(年)

2、总效益系数为E=1/T=1/5.74=0.173、效益费用比R=(B-C)[(1+i)n-1]/K[i(1+i)n]=1.6

3五、技术经济指标

年亩均比照原井渠灌可节水:管灌工程150立方米。

年亩均可节电30度

年亩均节地0.012亩

年亩均省工0.25个工日

年亩均粮食增产150公斤

投资回收年限5.74年

总效益系数0.17

效益费用比1.63

第六章建设组织与管理好范文

1、健全机构,成立**市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补助项目领导小组,由市政府、财政、水利及项目乡镇主要行政领导组成。

2、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搞好工程设计,力求设计合理,投资经济,运行高效。

3、建立一支高素质地施工队伍,实行工程质量终身制。

4、严格项目管理,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和施工招标制。

5、加强已成项目管理,建立管理专业队伍,并对部分工程进行承包经营试点。

总概算表

**市新打机井估算表(150米)

解析农田水利建设规划要点 篇3

【关键词】农田水利 ;水利工程; 建设规划

如今,农村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推动下,我国农村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如农田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力度不大、管理体制不完善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形成了一定的阻碍。为了有效的促进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必须要全面分析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一、目前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

1.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农田水利建设中,政府应当发挥主导作用,这也是保证农田水利工程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从当前农田水利的建设情况来看,政府对于农田水利的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对于农田水利的建设资金投入也十分薄弱,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制度的建设方面不够完善,对于农田水利建设缺乏科学的规划,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重视程度不够的表现。

2.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我国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在水利工程的运营方面也显得十分落后。有一部分的大型农田水利设施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的,虽然能够继续使用,但是由于年代久远,质量建设标准不够,与当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农田水利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距离,尤其是防洪抗旱功能十分有限。

3.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

近些年来,农村饮用水安全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通过水利工程的建设已经使农村饮水困难问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然而,在某些地区仍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饮用水问题,如供水率低、水质不达标等,这与当地的河流污染以及治理不善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的策略

农田水利建设在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进行全面和深入的分析,从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科学的引导和推动,采取有效的策略,从而促进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明确农田水利建设的主体地位

当前,农田水利的建设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其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较为复杂的现实情况,对此,我们必须要明确农田水利建设的主体地位,政府才是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主体,以此为依据,对灌溉区的工程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全面的规划。与此同时,要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出台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办法,促进先关配套设施的完善。

2.加大投资力度

农田水利的建设与其投资力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需要加大政府的投资力度,加大对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覆盖面,使其覆盖更广泛的农村地区。与此同时,也要注重其他资金渠道的注入,要积极的引导当地的农户进行投资,充分利用当地的农户资金资源,将与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以及管理的相关内容提供给当地的公民,并且为农民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和帮助,使农民对农田水利建设有更全面的认识。通过对社会资金和政府资金的有效整合,能够补充政府资金不足的现象,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渠道,为农田水利建设提供有效的资金保障,从而促进农田水利建设的持续发展。

3.加强政府组织指导功能的发挥

农村水利建设本身具有很强的公共性,而且覆盖范围广泛,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依靠基层政府的指导功能,才能保证其顺利的完成。根据农田水利建设的实际情况,对当地的基层政府管理原则进行分层划分,充分发挥不同基层政府的指导作用。同时,要加强农民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促进各个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和个人管理能力的提升。对于基层政府来说,在认真落实上级政策的同时,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编制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并且对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督,对于各级基层政府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管,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

4.加强资金的协调和管理

受到我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有一部分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在管理方面较为分散,资金的作用也无法获得充分跟发挥。因此,在新时期,必须要注重对资金的协调和管理,在资金的预算方面要做到统筹安排,对于国家相关部门向农田水利建设投放的资金,要保证能够及时的供应到位,切实发挥资金的作用。在资金的使用方面,要根据农田水利项目的内容和优先顺序,对资金进行统一协调和组织,确保各项资金都能够获得有效利用。

5.促进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

农业科技的发展与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息息相关,因此,要实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长远发展,就必须要注重农业科技的创新与推广,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与建设,推广滴灌、渗灌等先进技术,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要加快基层水利站的建设与投入,指导农田水利的管理与维护,加强同农业科研院所的联系,开发适合当地节流灌溉的用水机制与方式,形成有效的农田供水机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要通过有效的农业技术,对水土流失、围湖造田等进行全面管理,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可靠的生态环境。

6.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的改革力度

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不断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农田水利建设相关的管理体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不断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的改革力度,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农田水利建设改革方面,要对以往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当前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充分运用公共管理学、公共财政学理论,结合当地发展实际,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调查研究工作,提出可行性改革方案,对改革的目标、原则、内容和步骤进行有效的规范,注重改革配套措施的发展,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强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结束语:

农业现代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现代化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农田水利工程是影响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因素,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大背景下,农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为此,我们必须要全面且深入的对农田水利建设与规划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才能为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技术支撑,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熊江英.我国农田水利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其建设措施[J].硅谷,2009(06)

[2]薛光磊.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建议[J].中国城市经济,2011 (20)

[3]中国老年科协农田水利专题调研组.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水利,2009(11)

[4]徐家贵,徐雪红,国内外典型水利投融资模式及启示[J].水利经济,2006 (24)

[5]张德刚,王鸥,付晓东.国内外水利投融资体制现状的比较[J].商业经济,2009(11)

[6]闰华,郑文刚,赵春江,吴文彪.国外农业节水与水权转换的实践经验和启示[J].中国农业水利水电,2008(12)

[7]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机制研究”课题组.国外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经验及借鉴[J].中国改革论坛网,2011.

小型农田水利规划的设计要点 篇4

1农田水利规划的原则

农田水利规划中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三个, 分别是继承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在继承性原则上, 主要是坚持阴帝之一的原则, 另外, 我国的种植业发展历史悠久, 很多地方有已经存在的水利工程, 可以对其进行改良和设计形成合理的工程方案。在整体性原则上要注意农田水利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助力器, 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农田水利工程难免要与当地的土地建设和生态环境以及经济作物的生产丰收等多个方面产生交集, 所以要在兴修水利的时候坚持整体划一的原则, 要将多种因素兼顾做出合理的规划以实现当地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种植业生产三者之间的综合发展。在动态性原则上要做到建成农田水利工程之后要定期对其进行维修和保养, 因为水利工程是人类改造大自然的结果, 但在这种改变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例如河坝的修筑, 而河坝是土石结构与水容易发生相互作用, 所以水库水位增长后, 河岸缓坡的抗剪强度就会明显下降, 从而山体滑坡携带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随后而至;另外, 河水渗到断层当中变成一种润滑剂, 同时也使得岩层中的水压变大, 从而导致由于水体压力增大而引起的地壳应力增大, 进而促成了地震灾害的发生。因此, 在水利工程的应用过程中要注意对其的修整和养护以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

2小型农田水利的规划的设计要点

2.1规划设计要点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是农田基本建设的总体安排, 也是指导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在对小型农田水利进行规划时, 除需要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和法规以外, 我们还应该遵循以下3项原则:

2.1.1因地制定的原则。兴修水利一直是我们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不断的发展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并且有很多的成功案例, 对于成功案例的模式我们不能够直接照搬, 因为地区不同, 种植物不同, 并且地形也不一样, 这就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工作性能要求有所差异。因此, 在设计小型农田的水利工程过程中, 首先要注意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对于水利工程兴建区域的种植作物特点、降水量和气候、地理地形以及生产用水需求量等进行数据采集并且综合分析, 然后再进行具体的规划设计。

以某县为例, 在某县的小型农田水利规划中, 对各行业的用水需求进行了调查, 其农业需水量为1911.16万m3、工业用水量为303.75万m3、生活总用水量为169.98万m3、牲畜用水量为29.20万m3。在规划时, 我们应该以节水灌溉技术为主要原则, 结合用水量的分析和当地的气候条件, 对各类科技术、新工艺及新材料进行合理应用。

2.1.2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其次, 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要切实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农业发展中要将科学发展观的精髓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项目非常多, 在修筑水利工程的时候要根据当地农业的支柱型经济作物的种植地点作为水利工程重点服务的对象, 这样才能够做到经济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某县为纯农业灌溉区, 其经济的发展动力主要来源于农业, 近年业粮食、棉花、工业番茄、甜菜作物播种面积持续增加。在明确这一点以后, 对农田水利进行规划时, 我们就会突出产业的重点, 对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条件的重点产业进行合理规划。

2.1.3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农田中的水利工程对于当地的水资源和气候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由于水库汲水方式不同, 很多水库中储水的水温相对来说比较低, 这对于灌溉作物的成长非常比例, 长期的低温水浇灌容易导致作为的减产甚至绝产。另外, 低温水对于水库中的动物的存活和生长也有很大影响, 生态平衡被打扰之后还容易导致当地的降水量以及降水区域的变化和迁移。因此, 在兴水水利的同时要注意该工程投入使用后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以尽量减小对生态平衡破坏为基本原则进行设计。

某县水草丰美, 土地平坦肥沃, 宜农宜牧, 县域拥有丰富的水产、芦苇、旅游、特色农副产品、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以对其进行水利资源规划时, 不但要充分考虑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情况, 还应该全面考虑到对当地自然资源的保护问题。

2.2规划的保障措施

面对目前小型农田水利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应该调整规划思路, 以科学规划为前提, 实行统一管理、合理布局、完善建设的程序。首先应该进行严谨的规划审批, 然后再进行建设施工。在交付使用期间进行广泛的节水宣传, 落实科学的管理机制。以保障地区农业生产、保护地方生态环境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 进行统一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建设。在某县在进行小型农田水利规划时, 制定并实行了“两级核算、三级管理”的管理制度, 实行集中水权、统一调度、计划用水、按方收费、限额供水、水量包干的水管方针。第二, 某县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引导下, 组织群众自主成立了农民用水户协会, 在建立“民主谋水利、民众干水利”的良好运行机制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不但提高了灌溉水利用率, 节约了用水量, 降低了灌溉成本, 也提高了农民用水的保证率和水费的回收率,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第三, 要加强种植业从业人员的科学知识教育和种植经验总结习惯, 并且还要对相关的农业研究工作者进行作物生长习性的调查等等, 这样, 能够对目标经济作物的水温和水量有明确的要求, 从而在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有效地避免一些干扰性的问题, 或者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对此类问题进行适时的处理, 从而保障作物的实际需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农田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 首先要遵守其基本的继承性、整体性和动态性的原则, 然后注意其因地制宜、经济方面和生态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并且在规划中做好相应的保障措施。这样能够避免或者减小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同时也能够提高工程给水能够保证主要经济作物种植区的需求, 从而助力当地的农业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郭萍.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 (7) :232-233.

农田水利规划设计探索论文 篇5

关键词:农田规划;水利工程;设计

农业工程建设是农村发展以及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农村工程规划中占据重要地位。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在实际进行工作时必须提高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该种做法对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科学合理的农田水利方案不仅对农村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还对社会进步与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1农田水利规划设计标准

为真正意义上促进农田水利工作的顺利进行,可在实际进行该项工作时按照相关标准与原则进行。农作物种植与生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直都处于不断变化当中,农田水利灌溉也会因此发生一系列的改变。因此在实际进行农田水利灌溉数量参考工作时不能将平时经验作为主要参考依据之一。具体的农作物、现有水利设施状况以及灌区水源的来水状况对上述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直接影响,因此在实际进行该项工作时必须按照实际情况与上述要求相结合来进行。农业经济发展情况对水利灌溉数量参考工作的顺利进行也要深远的影响,为实现农业水利规划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必须对上述因素进行结合,然后进行充分考虑,真正意义上促进水利规划工作发挥真正的作用与意义。

1.1农田水利抗旱天数。灌溉设施主要有塘坝以及小水库等,上述设施可满足农作物的需水天数就是指农田水利抗旱天数,其中将灌溉设施的供水能力作为主要依据。在连续无雨或者降雨量较为稀少的情况下灌溉设施会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可满足农作物基本的需水要求。例如某地区的灌溉设施可以保证在连续80天不下雨的情况下满足农作物需水,那么该项水利规划设计的抗旱天数就是80天。农作物需水迫切的时期对抗旱天数的确定有直接影响,因此在实际对农田水利抗旱天数进行确定时必须对上述因素进行充分考虑,然后对将实际情况与之充分的结合,对抗旱天数确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行保障。

1.2农田水利灌溉设计保证。水利灌溉工程灌溉用水得以满足的年数与总年数的百分比例就是指农田水利灌溉设计保证率,该项保证率对时间有一定的要求,主要是指在长时间内。在实际进行农田水利设计工作之前必须对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与相关要求对水利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这不仅对相关工程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有促进作用,还对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发展有极大的影响。水源情况以及作物种类对水利工程建设规模有直接影响,因此在实际进行工程设计之前必须对上述因素进行充分考虑。例如在水源较为充足且农作物主要以水稻为主的地区,设计保证率可维持在70%-95%之间,相反在水源较为缺乏且农作物以旱作物为主的地区应将设计保证率维持在50%-80%之间。这对农作物生长以及农业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

2.1预测分析规划设计的建设规模

2.1.1确定农田水利各项规模。灌溉面积与经济发展水平哟不可分割的关系,最好为相互适应的状态。农田水利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基础部分。因此在实际进行农田水利规模设计之前必须对当地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详细了解,然后将农民收入与粮食安全作为该项工作的主要设计原则,最后将农业发展需求作为前提条件对水利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为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1.2确定农田规划区域水资源供求平衡状况。农田灌溉面积可作为一项标准用来衡量区域内水资源供应状况。为实现对小型农田灌溉面积科学合理的分析,可对可供灌溉的水资源进行分析,这对小型农田规划区域水资源的供求平衡状况的确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1.3分析农田水利灌溉面积的发展潜力。实际耕地面积以及自然情况对农田水利灌溉潜力有直接影响,因此在实际进行潜力计算时必须对上述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这不仅可促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还可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进行保障。

2.1.4预测灌溉面积。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综合预测出农田水利工程的规模和灌溉面积。

2.2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2.2.1取水方式的设计。取水方式的设计是农田水利规划设计中的关键环节。不同地区的灌溉水源是确定取水方式的设计的重要依据。通常情况下,灌溉水源可以分为提水取水灌溉和自流取水灌溉两类。文章重点介绍自流取水灌溉。所谓的自流取水灌溉就是以河流为主的水源。自流取水灌溉有坝取水和无坝取水两种类型。有坝取水是基于农田水利规划附近的水源水位比较低,不能自留到农田中,需要在河道上修低坝或节制闸将水源引导农田来保证正常的灌溉。无坝取水又可分为建闸与不建闸两类。如果没有建闸在防汛期很可能发生水流量无法控制,进而洪水冲毁河道,农田被淹的情况。

2.2.2灌溉渠的设计原则。灌溉渠的设计原则应该结合国土、农田、林业、道路等方面的因素来进行综合考量,水土资源利用最大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全面整合。首先,安全第一。安全第一是各行各业所必须坚持的通用原则,没有了安全一切都无从谈起,所以它具有普遍性,同样也适用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在建设中,高填方、深挖方以及难工险段的渠道工程应该尽量避开,还要尽量远离河流,以免发生山洪、泥石流冲毁渠道。此外还应该配有相关的泄洪与排洪设施。其次,合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应该充分利用地理自然优势来设计灌溉渠道。具体操作上,灌溉渠道应该设置在高处,排水沟道设置在低处,这样可以顺畅的灌溉和排水,分流出并形成独立的灌排系统,这样更为科学合理。最后,综合利用。集中利用多个经营项目,达到充分利用水资源的目的。另外河水与井水相互灌溉,进而形成地下水与地表水综合运用的灌溉系统也是一个可利用的好方法,对重点的干支渠进行设计时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分析当地的实际地形地貌的基础上再进行设计。在地形的考量上重点要对一下两种地形进行把握。一种是中积平原型灌区。这种地形,首先要了解其自然地理条件,灌排分开是一种模式。但是该工程位于地面水丰富、排水条件比较有优势的地区是这种模式的先决条件,灌溉渠道主要进行冲洗压盐与灌溉,排水沟道进行防渍、除涝以及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另一种平原型灌区。这样的地势往往比较平坦并且比较开阔,耕地面积广。在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洪涝灾害的发生率以及发展度来具体设计干支渠的位置。

农田水利工程是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经济发展起至关重要作用,因此科学合理的进行农田水利规划势在必行。在实际对水资源进行利用时,应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主要原则,实现对水利工程科学合理的规划,这不仅对农业发展有促进作用,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民收入,是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真正落实,促使农田水利工程的价值与意义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农田规划 篇6

关键词:农田规划;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060-1

1 上一轮基本农田规划存在的问题

1.1 耕地保护空间布局不尽合理

上一轮规划在确定保护区时没有准确预测以后经济建设发展对耕地的占用,对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未来重大建设项目用地和城镇用地发展方向考虑不够;部分耕地空间布局零星,没有成片规划保护;有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位于洪水淹没线以内;少数国有军林地和事用地也被划定为基本农田保护区;有的基本农田保护片(块)面积小、质量低、分布零散,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机械化规模农业的发展;基本农田保护区在地域上没有土地利用分区标志,缺乏空间布局约束,导致有些优质耕地被建设占用,难以对耕地形成有效保护。

1.2 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执行不严

国家近几年相继出台了生态退耕、绿色通道建设、农业结构调整等政策,一些乡镇在执行政策中没有很好地与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随意扩大生态退耕范围和绿色通道建设的宽度,违规占用基本农田植树造林、发展养殖业。生态退耕直接挤占了大量耕地和基本农田;农业结构调整也缺乏整体规划,土地利用存在盲目性,既破坏了土地利用结构,又浪费了基本农田资源。

1.3 基本农田总体质量不高

多数基本农田基础设施老化、不配套,基本农田抗灾能力低,高产稳产的标准粮田比例偏小;经济开发区和城镇建设的用地需求量旺盛,擅自将城镇周围优质高产的耕地规划为建设用地区,新补划的基本农田大部分位置偏远、质量不高,粮食生产能力有所减弱;普遍存在耕地重用轻养、补充耕地重工程建设、轻地力培肥等问题。

1.4 动态掌握基本农田变化状况的手段不足

每年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与土地利用现状严重脱节、土地利用图件更新缓慢、基本农田成果资料陈旧落后、基本农田变化状况缺乏动态监测。

2 新一轮基本农田规划修编的对策

2.1 科学合理地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

新一轮规划要确保实用、管用,统筹安排各业用地,留足建设用地规模,科学确定城市发展方向、目标和规模。基本农田保护区一定要将高产、稳产的耕地集中连片划入,科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新一轮规划要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

2.2 建立基本农田地力保护制度

对基本农田的地力進行分等定级,依据不同等级的基本农田实施不同的地力保护措施。

2.3 实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

要层层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把保护的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的头上。

2.4 对基本农田实行严格的用途管制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或者改变基本农田,并禁止闲置和荒芜基本农田。对于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其选址无法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而需要占用基本农田,涉及农用地转用或者征用土地的,必须经国务院批准。同时必须补充同等数量和质量的基本农田,以确保基本农田总量的平衡。

2.5 建立基本农田信息化管理体系

以构建基本农田信息化管理体系为目标,加快推进基本农田管理的计算机化、网络化,确保各级相关部门及时准确地掌握基本农田现状与变化情况;要建立基本农田数据库,将基本农田保护图、表、册的内容纳入数据库管理,并逐步实现数据库联网互通,建立数据日常更新维护制度,图、表、册内容发生变化的,数据库相关信息要实时更新;要建立基本农田动态监测制度,充分利用“一张图”工程成果,动态掌握基本农田变化信息,加强基本农田监管,全面提升基本农田保护水平。

农田水利工程规划管理的初步探讨 篇7

近年来, 五常山河灌区逐渐探索出与村民意愿相符的水资源使用及管理方式, 依托灌区管理机构制定相关的水利规划管理制度。灌区面貌产生的变化很大, 不会见到抢水的纠纷, 村民也明显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

2 五常灌区基本情况

五常市位于黑龙江省南部, 北接松嫩平原, 距哈尔滨115公里;东南靠张广才岭西麓与尚志市相邻, 东北部与阿城市相邻, 西部、西南部、南部与吉林省的榆树、舒兰、蛟河毗邻, 是黑吉两省经济结合部。幅员面积7512平方公里, 五常西北倾斜呈狭长形地域, 全市素有“六山一水半草二分半田”之称。

农田水利设施过去在五常灌区都发生比较严重的损坏, 洪水冲空了建筑基础, 堰体发生不成程度的裂缝, 甚至一些区域发生倒塌。堰坝发生漏水, 淤塞、渗水、塌方等问题在引水渠道中比较常见, 存在无法挡住水、放出水, 农田都比较需要灌溉用水, 因此灌田抢水等事件在村民中发生比较频繁。近年来, 五常灌区堰坝进行了维修改造, 使灌区灌溉水源问题得到明显解决。

3 五常灌区做法

3.1 组建灌区规划管理机构

针对灌区水利灌溉工程逐年发生老化, 对灌区农业生产产生严重影响的实际状况, 各行政村组织召开村委会制定一些对策, 由村民小组选出的新组长组成灌区管理机构。作为农民自发建立的一个自治组织, 与目前倡导的农民用水户协会相当。成立灌区管理机构后, 制定了有关议事及用水管水制度。管理机构议事原则为, 一是采取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对一般性的灌区事务进行研究决定;二是灌区事务比较重要的, 由管委会按照事先确定的原则进行研究;三是关系到用水户的利益, 并且事务比较重要, 可由管理机构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研究讨论最后进行决定。

3.2 制定相关规划管理制度

五常灌区管理机构结合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实际情况, 分类进行登记, 向用水户广泛征求意见, 编制完成《五常灌区水利设施图表》, 其中包括《水系河道堰坝情况表》、《待建水渠项目情况表》及年度用水、维修及资金来源计划, 并制定五常灌区工程管理、水费计收及奖惩制度。

一是建立五常灌区用水管理制度。在制度中明确规定灌区遵循“上游照顾下游, 局部服从全局”原则进行农田水利用水, 避免发生漫灌情况, 平时做好节约用水及蓄水保水等相关工作, 采取轮灌制度, 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矛盾, 并执行专人负责制的放水规定, 在其余4位人员监督下由负责人具体实施。管理机构在每轮灌溉前结合农田用水实际情况制定涉及用水量及轮灌次序等相关内容的灌溉用水计划, 依据时间计算灌溉用水量, 由管理机构全体人员共同在现场进行见证, 并做好相应记录以备后查, 按照次序循环调度进行轮灌。

二是建立五常灌区工程管理制度。由管理机构在灌溉前全面检查渠道, 组织力量及时维修对通水产生不利影响的渠道及建筑物;放水后, 带领用水户代表检查灌区内渠道, 若发现存在任何问题可组织人员及时进行修复;灌区工程采用分级负责制进行管理, 也就是管理机构负责干渠及主要建筑物, 并制定规范的维修改造方案, 由全体用水户根据受益面积对所需资金进行分摊;管理机构成员跟别负责支渠及一般建筑物, 并制定相应的维修改造方案, 由具体用水户根据受益面积对所需资金进行分摊。

三是建立水费计收制度。按照确定的单价计收水费, 收取的费用主要用于运行管理五常灌区工程的各项开支, 每年年底收取一次;收取的费用应根据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建账, 并保管妥善, 不可进行挪用。维修改造灌区工程需要的经费可在水费计收时进行收取, 由管理机构管进行统一保管, 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列支, 具体实施可采取代扣办法, 也就是经费由全体用水户进行分摊, 每年由管理机构扣留应分给村级集体的经济收益, 应向灌区用水户定期公布管理机构的经费开支情况, 实现财务公开, 并接受村民的监督。

建立五常灌区管理机构能够有力促进小型农田水利规划建设, 对农田灌溉及用水管理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五常的渠道维修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农田灌溉呈现出水渠通畅, 水源充足, 村庄周边沟渠溪水清澈的良好风貌, 在五常出现干旱的情况下, 解决了农田灌溉用水并获得了丰收, 由于水资源调配合理, 从没有发生由于放水而导致的村民纠纷及械斗等不利于和谐的事件。

4 农田水利规划管理的体会

近年来, 五常灌区小型农田水利规划及管理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各乡镇都积极开展了小型农田灌溉规划建设并相应成立用水户协会, 通过近几年的实际应用, 在农田灌溉及抗旱等方面都获得了明显的效果, 规划及管理方式操作性比较强, 具体在以下两方面有了比较深的体会。

一是小型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的合理整治, 主要是在召集人的带领下, 组织农民积极开展农田水利设施改造建设, 在水利工程建设及水利设施管理方面充分调动农民的自治及管理能力。由灌区所在的各村委会根据农民意愿管理的组织, 农村实施土地承包责任制以来, 很多小型农村水利设施因不具有明确归属, 都出现比较严重的老化失修情况, 在无形中增大了农业灌溉的难度。目前外出打工的农村壮劳力较多, 缺少维护农田水利设施的人员, 农村中的一些地块已出现撂荒现象, 对农业生产产生十分严重的损失。随着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 将粮棉生产安全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水利工程设施尤其是农田小型水利设施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促进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改革。农民非常愿意维护灌区水利设施, 并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 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管理的强化离不开农民的广泛参与, 尤其是国家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资的逐步增大, 就要使农民自觉自治力不断提高, 协助农民群众建立与农民意愿相符的用水管理组织。

二是做好小型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建设管理工作, 五常灌区管理机构成立以来, 灌区规划建设变化日新月异, 主要就在于农民参与管理机构的管理工作, 不只是制定规范合理地全村水利规划, 并在每年根据规划进行实施。因制定的规划较为全面, 灌区建管工作成效明显, 为促进五常农业生产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摘要:本文基于对五常灌区制定相关管理规划及制度的探讨, 通过组织农民整修渠道, 从根本上改变了多年来灌区灌溉工程存在的老化失修情况, 对于提高农业生产, 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五常灌区,农田水利,水利规划

参考文献

[1]雷兆伟, 高皓君.解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J].科技风, 2014, 10.

[2]姜训宇, 段生梅.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问题刍议[J].水利技术监督, 2012, 21.

[3]刘冠, 刘谦, 丁飞.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常见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26.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研究 篇8

1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发展的命脉。农田水利工程是我国必不可少的基础工程。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进一步加速, 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重要性进一步突显。近几年, 我国农田可灌溉面积与绿地面积比例正在加速扩大, 这也严重影响到了我国农田水利的发展。农田水利灌溉主要目的是在遵循农业作物的生长规律的同时, 在一定范围内帮助其生长。提高农业单产, 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水利工程灌溉技术主要目的是最大化的合理利用现有的农业水利资源, 解决基本农田作物用水不均问题。这对于全社会的解放生产力, 降低农业劳动强度有着重要的作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是一切农田水利建设的基础, 只有规划设计到位, 整体农业水利灌溉工程才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2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

2.1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标准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呈现了迅速发展的趋势, 与之相配套的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就应与之发展相适应。而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具有相当的, 随着气候、水文呈现不同的变化。其中最为主要的技术参数是地表径流的流速与流量。农田水利灌溉规划主要的工作目的就是将这种不确定性的因素, 结合当地需进行灌溉的农田数量、灌溉标准统一进行规划。一方面要保证农田基本灌溉需求, 考虑枯水期水位与农田用水最大量的关系;一方面要保证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发展空间的新需求。确保设计方案要有一定的前瞻性, 充分利用现有的水利资源, 并将之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要考虑满足于现阶段农业发展的直接需求, 其设计标准与设计质量及灌溉覆盖规模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对将来水利工程灌溉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也是农田水利工程发展的基础保证。

2.2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原则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规划设计原则要本着具有前瞻性的同时, 适当的考虑统筹灌溉农田范围、基本农田最低用水量、保证已经建设完成的水利设施合理性的配套性。全面的统筹考虑、保证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最大经济利益与农田灌溉效益。全面的统筹当地的土地资源、合理化的规划水利灌溉工程对当地经济作物的催化作用。

2.2.1 安全第一的设计原则。在所有的水利灌溉工程规划中, 灌溉渠道是整个工程的基础工程, 其能否安全、可靠、合理的持续使用, 决定着整个水利灌溉工程的使用价值与社会价值。对于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要经过的特殊地质构造地形, 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安全与持续的使用。在易受到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影响地域, 必须要对于自然灾害的防护工程上加大力度, 保证水利灌溉工程牢固性, 并适当避开风化岩层带。

2.2.2 充分利用地形条件的原则。地形地势对于积温的影响非常大, 积温是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当农作物在一定的积温条件下生长时, 对于灌溉用水的要求有相应的差别。所以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的合理性分布能最大限度的满足灌溉用水, 并有适量的超前性为设计标准。充分的利用地形、地势, 制定出相应的布渠方案, 以最小的灌溉渠道占地面积换取最大化的灌溉面积。布渠时, 要尽量考虑到地势的高低作用, 丘陵地区的灌溉渠道应考虑将水利灌溉规划与水力发电项目结合设计与规划。充分联合当地现有的水力资源, 调动地表水与地下水有效的合理循环, 形成科学、有效的农田水利灌溉系统。

2.2.3 满足动态发展的原则。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其第一原则是要保证有合理的前瞻性。在满足最基本的农田灌溉量的情况下, 结合生态环境保护, 保证灌溉规划设计的优越性。满足农田动态发展的需求。

3 现阶段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应注意的事项

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在最初期没能建立完整的控制体系。在整体设计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导致对我国的农业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的发展产生阻碍。水利工程灌溉规划施工需要将结构构成图纸细化并与当地地势进行结合, 重新勘查、核查、完善设计数据, 重新确定与水利灌溉工程相配套的施工基础资料。确定与水利农田灌溉规划相契合的灌溉面积、灌溉渠道设计合理性。实现水资源管理的自动化与信息化。

3.1 加强农户节水技术推广的积极性

水利灌溉工程规划是将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到最大限度的使用效果。而最终的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也要相应的采取节水技术, 这对于整个水利灌溉工程的意义十分重大。广大农户的相应基础节水知识有一定的缺乏, 应对农户进行节水意识的相关教育, 让农户对节水概念有基本的认知。同时鼓励节约用水, 对农户的节水行为加以引导。提倡农业生产规模化, 提升农业灌溉的效率。

3.2 选择有效激励措施

农业水利灌溉规划其基本目的是让水利灌溉工程所涉及的农田范围内的农田进行有效的灌溉。我国的水利资源是十分有限的, 如何在有限的条件内, 利用现有的水利灌溉资源达到最大的灌溉效果。在有效的引导下将灌溉节水技术进行深入的贯彻实施。在灌溉的同时推行相应的灌溉节水技术, 在政府的引导下, 这种激励机制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映。这会在小范围内提升农户应用农业灌溉节水技术的积极性。同时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 适度的给予补贴。另外可以鼓励农户购买相应的节水设备, 普及农业节水设备。

4 结论

农田水利灌溉规划设计的加强是农业水利的发展必由之路。在农田水利灌溉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地形地势对整个工程规划的影响。同时注意满足动态发展的要求;满足安全第一的原则;充分利用地形;选择有效的节水激励措施, 激励农户对于灌溉节水意识。

摘要:农田水利设施是我国农业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农田水利灌溉设计规划工作是农田水利工作开展的基础。这项工作包括着水利灌溉工程设计、规划, 遵循着安全、充分利用地形、满足动态发展的原则。注意农户的节水意识。本文主要从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进行分析, 对设计的重要性与注意事项进行综合分析。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郭明森, 刘东明, 陆军.节水灌溉方式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分析[J].黑龙江省水水利工程建设, 2016 (2) .

[2]李庆生, 赵建军, 李明福.黄土高原地区水利工程灌溉规划的新趋势[J].建筑工程与水利工程研究, 2014 (3) .

浅谈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 篇9

1 简要叙述我国水利工程中规划设计的总体原则

关于我国水利工程中规划设计的总体原则的阐析和论述,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阐析和论述。第一个方面是在进行工程规划设计的过程中, 要从全局的角度来统筹规划, 同时按类分配进行设计。第二个方面是在进行工程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集思广益, 有效的调动设计人员全员参与设计规划过程中。第三个方面是在进行工程规划设计的过程中, 要对有限的工程资源进行整合在分配, 不断的优化规划设计。第四个方面是在进行工程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对整个设计进行连续的有效工作, 保障工程的连续性。下面进行详细的阐析和论述。

1.1 原则一:在进行工程规划设计的过程中, 要从全局的角度来统筹规划, 同时按类分配进行设计。

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过程中, 对于整个工程的整体布局和建设便利一直是规划设计的一项重要设计内容。在规划设计中要结合农村的经济条件和地形情况来进行针对性设计,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水利工程真正的融入农田水利价值中去, 造福当地人民。在规划设计中要有效的利用水资源, 同时还要科学的设定工程的整体规模, 对于工程在实施阶段采取的实施手段也要给予考虑。在规划设计中, 统筹规划是要结合当地的水土资源来进行工程的设计。要让当地的自然气候作为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样才能够建立起真正符合当地农业的水利建筑工程, 造福当地。提升农业的生产能力。

1.2 原则二:在进行工程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集思广益, 有效的调动设计人员全员参与设计规划过程中。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 很难做到凭借一己之力完成整个设计过程, 一个人的能力和经验毕竟有限。因此为了保障设计过程中的完备考虑, 充分认清设计中的各种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在设计的过程中要积极地调动参与设计项目的工作人员参与到规划设计工作中。规划设计要站在非常宏观的角度看待整个工程的规划问题, 因此全面性是非常必要的, 全员参与的规划设计能够有效的规避重要因素的遗忘, 保障整个规划设计的全面性。

1.3 原则三:在进行工程规划设计的过程中, 要对有限的工程资源进行整合在分配, 不断的优化规划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如何有效的利用有效的资源来进行整体的规划,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农田水利工程的有效合理的规划, 对于水利过程的后续施工工作也是一种帮助, 在农业生产这讴歌就是由于分散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才导致了农业的生产效率不高, 因此在规划设计中, 进行必要的水土资源整合非常关键, 规划的合理有效能够提升我国的农业生产效率, 同时也能够节约资源。

1.4 原则四:在进行工程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对整个设计进行连续的有效工作, 保障工程的连续性。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还要坚持的原则是保持整个工程的连续性, 要让整个工程从设计阶段就有一种前瞻性, 保障工程的使用寿命和性能。对于工程中的水利设施的选择也要想着长远的角度来分析选择。尽量避免工程的时效性不长的问题, 这样会严重的影响农业的生产, 会给农业生产带来消极负面的影响。

2 简要叙述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重点设计内容

关于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重点设计内容的阐析和论述,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析和论述。第一个方面是在规划设计时要对工程用地有效合理的进行分配, 做到土地资源的合理节约使用。第二个方面是在规划设计时要注意整体工程的总投资, 要切合实际的进行规划设计。第三个方面是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对整个工程的重点问题重点设计分析。下面进行详细的阐析和论述。

2.1 内容一:在规划设计时要对工程用地有效合理的进行分配, 做到土地资源的合理节约使用。

我国虽然国土面积较大, 但是伴随着我国的人口不断增多, 导致了我国的土地面临着紧张的境地。因此在进行工程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节约用地的问题, 有效的进行所有涉及资源的分配。在设计中, 要有相关的合理资源利用的相关技术要求, 要尽量的高效使用土地资源。

2.2 内容二:在规划设计时要注意整体工程的总投资, 要切合实际的进行规划设计。

工程建设不可缺少的就是资金, 因此我们在进行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的根据资金投入来进行规划设计, 要切合实际的进行设计, 不能够为了追求使用性能或者是工程规模盲目的扩大工程规模, 这样反而会导致工程不能树立的完成, 影响我国的农业生产使用。

2.3 内容三: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对整个工程的重点问题重点设计分析。

关于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对整个工程的重点问题重点设计分析的阐析和论述,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析和论述。第一个方面是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对整个工程的抗洪排涝性能和抗旱灌溉性能给予优化提升。第二个方面是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有效的预见水利工程设施的维修和更新问题, 提前进行设计准备。第三个方面是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 要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 做到水资源的高效使用。下面进行详细的阐析和论述。

2.3.1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对整个工程的抗洪排涝性能和抗旱灌溉性能给予优化提升。

在设计的过程中要针对当地的气候条件来有效的选择工程中的侧重点。对于旱情较重的区域我们要增大工程的抗旱能力, 反之对于水量充沛的区域我们要增大工程的抗涝能力。同时对于工程的性能给予全面系统的优化升级。

2.3.2 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有效的预见水利工程设施的维修和更新问题, 提前进行设计准备。

水利设施正常的发挥作用是离不开技术设备的, 这些设备由于处在不间断的工作中, 承受着较为严重的腐蚀, 为了保证不影响作用的发挥, 就要做好维护以及更新。

2.3.3 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 要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 做到水资源的高效使用。

当前我国的水资源相对匮乏, 很多地区已经不能满足农行生产的需要, 灌溉水存在的浪费问题也是一个普遍的困扰, 农田水利规划中, 应注意提高节水灌溉的能力, 关于如何提升节水灌溉的措施,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技术应该有效的加以利用。

(3) 简要叙述在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关于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阐析和论述,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阐析和论述。第一个方面是在规划设计时, 没有深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 致使整个规划设计的过程存在盲目设计的问题。第二个方面是在规划设计时, 对于工程中的水利设施没有充分的考量, 导致了工程整体性能到不到工程的整体要求。下面进行详细的阐析与论述。

3.1 问题一:在规划设计时, 没有深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 致使整个规划设计的过程存在盲目设计的问题。

缺乏有效的调查研究, 工程建设就会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 导致在工程技术、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不能互相兼顾。

3.2 问题二:在规划设计时, 对于工程中的水利设施没有充分的考量, 导致了工程整体性能到不到工程的整体要求。

经调查发现部分县有效灌溉面积仅占总耕地面积的45%左右。而且从调查中发现存在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已建几十年, 甚至部分工程是边规划、边设计、边建设的“三边”工程, 造成工程老化、退化、失修严重, 效益显著衰减。

摘要:我国大力发展农业促进我国的农业水利工程的发展, 同时我国的水利工程的进步也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助力。因此我国水利工程对于农业的发展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针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进行详细的阐析和论述,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析和论述, 我国的农业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能够更好的发展和创新, 同时也为我国的农业进步贡献力量。

关键词:农业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设计原则,重点

参考文献

[1]史纪锁, 陈小敏, 郑金先.突出重点强化衔接做好农田水利规划[D].现代农业, 2011 (06) .

[2]许玉芬, 任岩.农田水利工程中灌溉规划设计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 (25) :188.

[3]魏凤玲.浅谈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21) :222.

[4]周富强.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分析[J].中国水运 (下半月) , 2012, 12 (03) :139.

[5]潘利华.浅议水利工程施工布置方案的确定[J].安徽农学通报 (上半月刊) , 2011 (13) .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 篇10

国内现在平均每人拥有的水源为二千五百立方米, 是全球每人拥有量的四分之一, 在国际上排名在一百名之后, 是全球水源紧缺的国家之一。伴随着人口激增以及天气增暖, 水源更加紧缺, 内陆区域以及干旱区域这种供应需求的冲突十分明显, 对农业有着直接影响。最近几年国内全力开展农田水利浇注项目, 按照农村方位, 水源状况主动建筑水源项目, 引水浇注, 甚至跨区域调水处理水源紧缺的情况。通过多年的经历积累, 国内各个级别的水利主管机构已按照地区特点拟定了一整套实施有用的农田水利浇注项目策划办法。建立了浇注项目低费用、高收益的改革性形式, 科学有用的明确水利浇注所需要的装置, 努力完成合理操纵项目量、节省成本, 减少时间。

1.1 农田水利浇注项目策划含义

农田水利浇注项目策划即在农田浇注工作需求下, 按照自然地形状况和所在位置经济环境以及整体策划, 科学制定水库、泵站、河道、水电所、水道等水利浇注装置, 科学拟定了水利浇注项目规范, 级别, 从而合理调节以及科学部署。

1.2 农田水利浇注项目策划牵扯到的实质

在农田水利浇注项目这个巨大的体系中, 所牵扯到的实质非常多, 关键实质有:浇注泵站策划、浇注项目策划系数、浇注形式策划、农田水利浇注项目策划中机制策划、蓄水策划以及供电策划等。

2 农田水利浇注项目的策划思想和实际典例

农业浇注水源关键是区域内规模中等的水库、领域范畴广的筑水库, 现在从浇注立场开展农田水利浇注项目的解析、策划、筹划如下。

2.1 筹划策划思想

因为农产品用水阶段其水源紧缺, 因此合理运用农田水利浇注项目完成浇注宗旨十分关键, 完成这一宗旨的合理策划十分关键, 在筹划策划中争取符合水源供求均衡, 确保农业制造顺利、永续前进。

2.2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实例

2.2.1 灌溉泵站规划。

勘探所管辖的区域水源位置、浇注位置地貌、生态以及经济环境, 考察审核浇注区域现在已有项目装置个数、品质、性能、工作状况和所带来的经济利润, 充足掌握浇注阶段水量需求状况、浇注沟渠送水状况、水运用效率等情况, 你行具体的泵站建筑策划。浇注泵站筹备思考立场要在浇注项目全阶段, 了解水文状况, 科学拟定水文策划频度规范。

2.2.2 灌溉工程设计参数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中的灌溉设计保证率, 是在了解了灌溉规模、设定灌溉工程等级的基础上, 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CB50288-99) 和《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SL207-98) 结合金山镇现有水利设施和农业发展需求以及水利灌溉工作经验综合考虑制定的, 此标准涵盖以下几方面:

(1) 灌溉设计保证率。灌溉设计保证率指的是某个灌溉工程在长期使用期间, 灌溉用水得到满足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比, 用P表示, 考察水库输水涵盖的村庄数量, 统计近30年来该地区气候干旱带来的缺水现象等因素, 制定金山镇灌溉设计保证率P=78%。

(2) 灌溉均匀度。凯勒均匀度指标是灌溉系统设计中的灌溉均匀度, 简写为Eu。根据田间测定流量数据和灌水器流量平均值, 可通过公式计算出Eu。

(3) 抗旱天数统计。结合农作物特点, 抗旱天数上限规划为30天, 耗水强度为6mm/d。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小麦、花生、玉米, 整个生长期内需水强度最高值在5.8mm/d, 最大需水期为水稻分蘖和小麦灌浆阶段, 这一阶段需要灌水8到15次, 根据不同季节影响土壤含水情况还需增加灌注次数, 这是水利灌溉工程规划必须考虑的关键点。

2.2.3 灌溉方式设计

灌溉方式包含了灌溉技术形式和灌溉系统设计两部分。明确金山镇最科学合理的灌溉方式是:水库蓄水为主, 泵站河道取水为辅, 结合输水建筑物改造, 实现节水灌溉;制定最先进有效的灌溉系统设计:泵站建设和水库分区管理, 给出具体方式的精准系统水利计算数据, 这一规划是该地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核心规划。

2.2.4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中的制度规划

该规划包括了金山镇地区灌溉制度的确定、灌溉规格的设定、灌溉工程管理制度的设定以及监督考核工程进度的规划等方面, 基本规划方向与江苏省水利厅统一规划一致, 由水利站负责组织实施。

2.2.5 蓄水设计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包含了蓄水设计规划和供电设计规划内容, 这是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农作物灌溉得益于水库水源和河道水源, 实施灌溉的前提是取水工程和输水工程, 该两项工程的实施有利于整个地区蓄水工作和灌溉管理。

2.2.6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渠道设计

浇注筹备和抵抗干旱筹备, 农产品栽植筹备以及乡村公路筹备统一综合起来, 并且考虑到人类以及牲畜饮水需要, 一起思考, 充足运用限定的水源, 科学适宜的、充足扩张浇注范畴, 确保浇注用水量, 完成最大利润。浇注沟渠策划筹备达到农村城市化前进要求, 着重对抵抗干旱、预防洪水等灾难关键区域的预防, 选择适宜的浇注途径策划方法。综合运用水库、渠道、江河与深水井挖掘等形式, 充足运用浇注区域水源, 提升水源的运用效率。

3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注意事项

(1) 按照农产品真实情况以及地貌要素选择最佳的农业节约水源浇注措施。 (2) 农田水利浇注项目的筹备策划资料要具备可信度, 有根据可查证。 (3) 筹备策划要改变原来的样貌, 重视改革策划, 对水利浇注项目措施筹备上要开展优选, 同时有候选计划。 (4) 农田水利浇注项目筹备不能独自开展, 要和供电体系管制、财务管制筹备和监管筹备统筹兼顾。 (5) 农田水利浇注项目筹备策划一定要专业, 要稳固沟渠开展协助建筑抑或对存在的取水中心开展改革抑或从新建筑, 提高水库存水量。 (6) 关注筹备策划程序中费用和利润的比例, 不能建筑事倍功半不符合当地实际状况的水利浇注面子项目。

4 结束语

根据上面的讲述能够清楚, 农田水利浇注项目是关键的惠民项目, 搞好这一项目之前开展适宜的、合理的筹备是不能缺少的, 按照实际情况建筑, 关注效率, 合理计划, 推动农田水利建筑是农产物丰收的有用措施。经过农田水利浇注筹备算计, 拟定适宜的策划规范系数, 准确开展浇注项目部署, 和农村水利项目建筑的成败有着直接联系。为推动农村经济, 增快建筑新农村脚步, 为农民谋福利, 一定为农田水利浇注项目做出安全、合理的水利浇注项目筹备策划。

参考文献

[1]蒙亚红.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 (19) .

[2]叶荣芳.我国农田水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J].价值工程, 2010 (4) .

[3]卢建刚, 杭瑞花.浅谈灌溉技术在农田灌溉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 2011 (7) .

[4]马, 陈立.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的必要性[J].金田, 2013 (4) .

农田规划 篇11

关键词:新疆地区;农田水利;建设;规划

中图分类号: S279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8.033

1 新疆地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资金短缺问题

俗语讲“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建设资金是水利工程顺利建设的根本保障,但多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部分由政府主导,财政下拨一部分资金,另外再由地方政府投入,投资渠道并不顺畅,新疆地区多以团(场)形式管理,虽然近些年来经济发展很快,但总体来讲经济仍然还很落后,用于水利建设的投资仍然是捉襟见肘,远远满足不了工程建设的需要。国家下拨的资金及当地自筹的资金在管理上,其使用权的决定是由农业开发部门、计划部门综合协商进行的,而水利主管部门对资金的支配权利相对有限,这也影响了对水利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对于农田水利来讲,投资回报期较长,所以国家往往在资金投入上只看重大型水利工程建设,而忽视农田水利规划和建设,资金投入常不作为重点。

1.2 农田水利的规划建设前瞻性不够

不但是新疆地区,在全国都存在这种情况,就是农田水利的建设程度及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农业的发展速度,满足不了现代农业的生产需要,对农业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产生了制约。新疆地区现有的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大部分都是上世纪建设的,受当时的经济发展、建设水平、设计能力等条件限制,使得这些工程建设标准低、质量不高,已经落后于现代农业生产需求,加之一些工程设备设施,缺乏维护,年久失修,本就建设水平很低的工程,有些已经无法正常运行。即便是新建设的一些农田水利工程,在规划上往往缺乏前瞻性,工程的运行也只能满足现在的农业需要,工程规划和建设很少考虑到几十年后的农业发展需要,很多工程在农业的不断进步中,暴露出工程规划的短视,对现代农业、高效农业、绿色农业的发展形成制约。

1.3 水利队伍需要加强建设

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上,由于多数工程都是政府主导,地方负责操作,工程完成后由工程所在的群众使用,这就产生了建设、使用、管护的主体不同,尤其是多数工程的管护主体都不明晰,特别是农田水利工程,管护的主体责任人多数都不明确,造成工程管理缺位,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养护不当、维修不及时、设备设施人为损坏的情况普遍存在。在工程后期管理上没有专门的队伍进行管护,有的地方虽然有管护队伍,但人员素质、技术水平都很弱,需要加强提高。

2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建设的相关对策

2.1 立足长远,通盘考虑

农田水利的规划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对于合理调配水资源在时空上的分布,充分利用水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水利工程建设是农业生产的基本保障,对于确保稳产、丰产,促进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意义重大,也是提高当地经济水平的基础,对于现代农业、高效农业来讲是必不可少的。在农田水利的规划建设中,要结合当地的实际发展水平,立足长远,全面规划,规划要科学合理,注重高效,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因地制宜,使得水资源、土地资源都能充分得到利用,而且要对农田的生态有改善效果,协调各业共同发展。

2.2 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合理开发地下水

新疆地区常年干旱少雨,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时,要考虑到当地的气候变化特点,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工程,尽可能采用滴灌、喷灌、微灌等灌溉方式,改变传统的大水漫灌的耕作方式。要大力发展自压灌溉,新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大力发展自压灌溉提供了广阔天地。自压灌溉系统无需动力,不消耗能源,不但能大大降低灌溉系统的运行成本,而且输配水管网的造价相对较低,是现代灌溉系统规划设计时首选的灌溉方式。新疆多为盆地地形、地貌,水源在高处,山前平原地形坡度大,绿洲一般在低处,建设自压灌溉系统具有十分便利的优势。在农田水利工程规划时,要深入现场进行考察,结合农田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灌溉技术,科学安装灌溉工程设备,在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用上,要考虑到当地的经济水平以及种植者的接受程度,切忌不顾当地实际情况而盲目上马一些造价昂贵的新产品、新技术。对于地下水的开发要科学合理,充分发挥地下水的优势,减少引渠的建设成本,尽可能发挥每一滴水的最大作用。

2.3 完善制度及水利队伍建设

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中,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确保工程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客观地进行,保证工程的规划既能统筹兼顾,又能考虑长远,在未来的发展中不至于短期就落伍,另外也能确保工程的高标准完成。水利部门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让人人都能认识到农田水利的重要性,重视水利建设,爱护水利工程。另外水利部门要大力加强水利队伍建设,培养内部水利人员,引进专业人才,使一些技术水平高、专业能力强的人才充实到水利队伍中来,确保水利工程的后期管理、养护维修能高水准的完成,保证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

3 结语

新疆地处内陆干旱区,具有“绿洲经济、灌溉农业”的特征,农田水利与农业生产、粮食安全和农牧民脱贫致富紧密相关。农田水利工程是新疆农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做好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建设是新疆经济繁荣和农业平稳发展的有力支撑和保障。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 篇12

河流的径流量是随着四季不断变化的, 农田种植面积和作物种类等也是不断的在变化的, 这就决定了灌溉用水量是不确定性, 也就是说在不同年份来水量和用水量都是不一样的。因此, 农田灌溉工程建设的规模, 也就需要有一个灌溉设计标准为依据, 以便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一般来说灌溉设计标准要以灌区水源来水情况、现有水利设施情况、农业发展要求和当地经济条件等因素为依据, 再综合考虑加以合理确定。灌溉设计标准是表示灌溉水源对于灌溉用水的保证程度。设计标准高, 意味着灌溉用水的保证程度也高。因此, 它直接影响着灌溉工程的规模大小。一般来说, 灌溉设计的标准有两种:一是灌溉设计保证率, 二是抗旱天数。

1.1 灌溉设计保证率

灌溉设计保证率指的是某个灌溉工程在长期使用期间, 灌溉用水得到满足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数, 用符号“P”表示。例如P=80%, 就表示某工程在100年内有80年能满足全灌区的灌溉用水要求, 其余20年不能完全保证, 有缺水现象。P=80%就是这个灌区的灌溉设计保证率。因此, 在设计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时, 设计方必须要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情况, 来确定灌溉工程的规模, 特别是当地水源状况和作物种类。在水源缺乏地区和以旱作物为主的地区, 灌溉设计保证率可以取50%~80%;在水源丰富地区和以水稻为主的地区, 可取70%~95%。

1.2 抗早天数

所谓抗旱天数, 就是以灌溉设施, 如小水库、塘坝等的供水能力为依据, 以连续无雨 (“连续无雨”, 不是指抗旱期内绝对无雨, 而是指降雨量很少, 一般将日降雨量小于日蒸发量的情况都当作无雨处理) 的情况下, 能满足作物需水要求的天数为标准。例如灌溉设施可以满足连续80天的作物灌溉用水, 则该灌溉设施的灌溉设计标准为抗旱80天。抗旱时间应规定为当地主要作物需水要求迫切的灌溉时期。抗旱天数的确定, 要按不同地区的情况来确定, 在设计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 取水方式的设计

取水方式的设计是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设计时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灌溉水源, 决定其取水方式的设计方向。一般来说灌溉的水源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自流取水灌溉;二是提水取水灌溉, 水利工程的取水设计要针对这两种类型进行设计。以下主要对自流取水灌溉进行介绍。自流取水灌溉:以河流作为水源时, 又可分为两种:一是无坝取水;二是有坝取水。

在设计时, 为了保证自流灌溉的水位高程, 开渠建闸引水的地点要选河流上游水位较高地点, 引水口地点的选择决定了取水方案的设计, 包括建设成本的投入。因为引水口的不同决定了需要修建的水干渠长度不同, 所要增加的土石方工程量, 以及沿程水头损失和水量损失以及各类建筑物数量也各有不同。

2.1 无坝取水

在设计时无坝取水的渠首,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为有建闸和不建闸两类。但是考虑到不建闸的引水口, 那在洪水期间不能控制流量, 渠道易被洪水冲毁, 农田会被淹没等情况。因此, 在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建设建闸控制的方案。通过把进水闸的中心线与河道水流方向的夹角 (叫引水角) , 设计为锐角 (30°~45°) , 保证入渠的水流平稳, 而且引水量也大, 又可以减轻对引水口下唇的冲蚀。

2.2 有坝取水

如果工程所在地的河流水源丰富, 但是由于地势或者其他原因水位较低, 无法满足自流灌溉引水要求。此时, 在设计时就应在河道上修建堑水建筑物, 提高水位, 以保证引水自流灌溉。这种取水方式的设计虽然会增加筑坝的工程投资费用, 但引水口位置离灌区较近, 引水干渠长度较无坝取水大为缩短, 可以减少了土石方工程量和交叉建筑物的数量和交叉建筑物的数量。

2.2.1 溢流坝

可以起到横拦河道, 抬高水位, 同时排出河道多余的水量和汛期洪水的作用。

2.2.2 进水闸

进水闸可以用于引水灌溉, 并能控制入渠的流量。其平面布置有有两种类型, 一是侧面取水;二是正面取水。

由于侧面取水不能在引水口处形成横向入流, 会导致大量的泥沙入渠, 因此, 在设计时要考虑到工程水源的情况, 如果工程地处多沙河流则要选用正面取水的方案。正面取水是指, 进水闸引水力向河道水流方向一致或斜交时, 在引水口处能形成横向环流, 可以达到使水流表层清水入渠, 底层含沙水流离开引水口的效果, 是农田有坝取水的常用取水型式。

2.2.3 排沙闸

可以起到防止泥沙入渠的作用, 是多泥沙河流低坝取水枢纽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过水能力一般应大于进水闸的过水能力, 其底板高程则要低于进水闸的底板高程, 以求良好的冲沙效果。其他防治泥沙入渠措施还有沉沙槽、冲沙廊道和沉沙池等, 因地制宜选用。

2.2.4 防洪堤

为减少拦河坝对上游的淹没损失, 洪水期间保护上游城镇、交通和农田的安全, 还要在拦河坝上游沿河岸修筑防洪堤。

3 灌溉渠系布置的设计原则

3.1 总体规划布置的设计原则

在进行灌溉渠系规划时, 要把当地的国土整治, 山、水、田、林、路的规划密切结合, 同时还要考虑其他用水部门如发电、航运、人畜饮水的需要, 全面安排, 统筹兼顾, 做到科学合理, 便于管理, 充分利用水土资源, 扩大灌溉面积, 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完美结合。其规划布置一般应遵循下述基本原则:

3.1.1 充分利用地形条件

灌溉渠道应布置在高处, 与其相对应的排水沟道布置在低处, 力求自流灌溉、排水, 建成灌排分开, 各自独立的灌排两套系统。对局部高地或洼地, 可分别采取小片提灌 (排) 等措施处理, 不必为了照顾局部而影响全局。同时, 在渠道线路布置上要考虑到经济因素, 渠线布置尽可能直、顺、整齐, 减少交叉建筑物, 避免更多良田和民房被占。

3.1.2 安全为主的设计原则

渠道工程必须要安全可靠, 在渠道布置时尽可能避免深挖方、高填方和难工险段。山丘区地形的渠道设计要尽量避免靠近沿河、溪布置, 以防止被山洪冲毁。干渠沿线的地质条件要好, 避开风化岩层和节理发育的破碎带以及透水性强的土质地带。沿渠应有合适的排洪、泄洪设施, 如溢洪堰、泄水闸等。

3.1.3 综合利用的原则

山丘区的灌溉渠道应利用集中落差, 结合水电、水力加山丘区的灌溉渠道应利用集中落差, 结合水电、水力加工, 开展多种经营, 一水多用, 充分利用水土资源。还应考虑采用库、塘、渠并用, 蓄、引、提结合的长藤结瓜灌溉系统。平原地区要采用河水相井水灌溉相结合, 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的灌溉系统。

3.2 干、支渠布置的设计原则

在确定干、支渠的布置方案时, 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根据实际的地形地貌进行设计。

3.2.1 山地、丘陵型灌区

山地、丘陵型灌区的地形起伏, 复杂多样, 坡度陡, 耕地多为坡地、梯田。修建农田的工程多有渠道弯且长、建筑物多、施工复杂等待点。在设计干渠沿等高线布置时, 要考虑到灌区位于分水岭与山溪或河流之间, 呈狭长形, 等高线大致与河流方向平行, 灌区上游坡度较大, 地面狭窄等实际情况, 在设计时应该以求“水不低头”, 即水位少降低, 为方向, 以求最大限度地自流控制全部灌区面积。支渠在干渠一侧引出, 这种设计的特点是:干渠纵比降平缓, 水头损失小, 控制面积大;筑渠堤结合开挖山坡截水沟, 拦截坡地暴雨径流, 既拦山洪, 又防止水土流失。

3.2.2 平原型灌区

一般来说, 平源地区大多位于河流的中、下游, 由河流冲积而成, 地形比较开阔, 而且有大片集中的耕地。设计时可以把地理条件与洪、涝、旱、渍、碱等灾情的程度结合起来, 进行干、支渠的布置。

3.2.3 山麓平原型灌区

当排水条件好, 但是地下水埋藏深, 开发比较困难, 因此, 设计时可以着重利用地面水发展渠灌;而当地下水较易开采、水质符合要求时, 则着重兴建井灌或井渠灌溉。山麓平原型灌区等高线与河流平行或斜交, 地面坡度倾向河流, 上部地面坡度陡, 近河地面坡度缓。干渠多沿山麓方向布置, 支渠与干渠垂直或成一角度布置, 主要视地形情况而定。在灌区前缘与河流邻近部位, 地下水逐渐升高而接近地面, 应修建排水系统, 排除地面水和地下水, 实行“灌排分开”的布置形式, 以求互不干扰。

3.2.4 中积平原型灌区

针对这类地形, 在设计时当工程位于在地面水丰富、排水条件较好的地区时, 应该采用灌排分开的的布置形式。灌溉渠道进行灌溉和冲洗压盐, 排水沟道则除涝、防渍和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例如河南省人民胜利渠引黄灌区地下水位较高, 涝碱威胁严重, 就采取这种形式。

4 结语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是关系到农业、农村、农民利用的工程, 在建设新农村的大背景下, 水利部门应该严抓、严管工程的设计工作, 以发展农业, 建设农村, 利惠农民为基本指导方针, 设计出科学合理、高效安全的水利灌溉工程。

参考文献

[1]刘俊浩.农村社区农田水利建设组织动员机制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2]刘拴明等.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M].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1.

[3]杨福喜.关于强化节水灌溉工程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J].水利经济.2007 (04) .

[4]王文娟.对新时期实施节水农业的认识与思考[J].山西水利.2010 (09) .

[5]兰代祥.浅谈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质量控制及相关管理工作[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 (01) .

上一篇:晋冀鲁豫下一篇:俱乐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