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制

2024-09-22

俱乐部制(精选12篇)

俱乐部制 篇1

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地方, 其体育教学应当体现专业性、系统性和规范性, 不仅要注重体育实践教学, 而且要注重学生体育技能与能力培养。目前, 大学体育教学的评价, 主要是通过标准化的运动技能和体能测试、书面测验、教师观察等手段, 综合这些测验结果决定学生课程等级。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全体学生, 对学生进行横向比较, 并奖励少数优秀者, 同时挫伤了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种评价具有明显的终结性特征。而且在性质上经常是人为的将运动技能分离开来进行评价, 这对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整合以及学生实际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没有太大价值。

一大学体育评价体系研究的理论背景

1实证主义理论

实证原本属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式, 注重观察与实验, 看中知识的实证性和准确性。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培根, 他强调运用实证分析研究方法研究问题。倡导将科学方法实践于教育研究之中, 注重对有关学习者的资料进行定量化的精确处理。很长一段时期以来, 标准化学力理论是我国大学体育考核与评价的理论基础, 把考核与评价视为目的, 将其结果视为评定学生成绩优劣的标准, 注重考核与评价的选拔和甄别功能, 然而, 这种考核与评价方式不利于长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又名“刺激———反应”学习论, 其代表性研究者是斯金纳。按照行为主义的观点, 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对刺激情境的一种反应, 通过学习所掌握的行为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要将学习对象以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起来, 从而对学习者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 使其最终掌握知识。行为主义理论对大学体育评价体系的研究有很大的启示价值, 它是考核与评价中的反馈与激励功能的基础。

3整体教育理论

整体主义以永恒主义哲学为基础, 认为世界是和谐的关联性存在, 任何事物都以某种方式与其他事物相关联。作为教育思潮, 整体教育倡导“人文关怀”, 强调“以人为本”, 以人文、科技、创造的有机统一为目标。整体教育承认教育的非线性和复杂性, 鼓励发扬人性优先的原则, 主张培养受教育者与生俱来的成长的可能性是教育的本质目的。在考核与评价方面, 整体教育认为, 应尊重每个学习者, 他们都是拥有各自的独特价值, 是有个性的存在, 因而统一的考试制度和成绩考核并不可取。相反, 考核与评价本质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反馈, 分数考核对学生学习和成长无益, 它会抹杀了学生的个性。

二大学体育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考核与评价的目的不只是考察学生对大学体育的学习效果, 其目的还在于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并激发学习兴趣。因此, 考核与评价体系应当具有多样性、灵活性, 能够发挥其应有的对于学习的促进作用。然而, 长期以来, 无论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还是在高等教育中, 应试始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甚至是绝对比例, 考试已经成为评价体系的惯有模式, 尽管教育改革正在深入展开之中, 但以考试为主要形式的评价体系依然大行其道, 它能给教育教学者以轻车熟路的便捷感, 大学体育课程的考核与评价也不例外, 考核与评价方法不多样、不灵活的现象普遍存在。

就我国高校大学体育的教学实际而言, 大多数高校只在大一、大二年级开设64学时的体育课, 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给教师和学生双方都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一方面, 体育教师为完成教学的任务, 将固定的教学内容挤压, 造成了课堂教学知识密度的增大, 教学内容死板、枯燥, 没有吸引力, 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 这直接造成了学生学习质量的下滑, 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受到限制, 无法了解更多的体育知识, 掌握足够的体育运动技能。上述两种事实加剧了大学评价体系的不合理性。因此, 大学体育评价体系的改革与重构势在必行, 大学体育教育教学者应充分结合体育教学的特征以及本校的实际教学情况, 建构科学而合理的评价体系。重视自我评价, 减少他人评价, 加强自我评价。如果教师完全地评价学生, 则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很少有一个主体性认识, 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和能力。采用学生自己进行体育学习小结的方法, 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热情会有较大的帮助。注意在实施自我评价时还应考虑学生的自身素质, 如果有些学生的素质偏低, 自我评价时自然就会有较大的水分, 这样就失去了评价的意义, 所以此项分值不宜过大。

三大学体育评价体系的优化与构建策略

1综合运用形成性考核、诊断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

首先, 按照过程考核理论的要求, 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 尤其对某一章的学习结束后, 应进行及时的形成性考核, 检验学生对刚刚学过的知识的掌握情况, 查漏补缺, 对有待进一步理解的内容作再次的讲解。值得注意的是, 形成性考核不以分数的形式做量化评分, 其目的仅仅是让教师和学生了解是否已经按要求完成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通过这种考核方式, 可以对学生已经学到的内容有所认识和评析, 这有利于对下一步教学计划进行合理的规划。形成性考核还有一个作用, 即反馈评价, 学生能够对自己的表现有个相应的评价, 并以此为基础, 对自己的大学体育学习进行持续的改进和提高。

其次,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 教师形成性考核与诊断性考核的有效结合。《纲要》要求, 在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的过程中, 应将对学习过程及效果的考核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因此, 在大学体育的学习考核中, 应注重将诊断考核与形成性考核充分配合起来加以实施。具体来说, 首先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实施诊断性考核, 其最大作用是能够准确找到学生的学习难点, 将这些困难进行分类整理, 以备制定下一步教学计划, 给予学生相应的辅导。

最后, 在大学体育教学完成后, 要组织一次终结性考核, 它是对一段时期里学生在大学体育上的收获的集中检验。如果说诊断性考核与形成性考核是对学生体育学习的微观评价的话, 那么终结性考核就是对其最终的、整体性、宏观的评价, 三者是相辅相成的, 能够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性的评价体系。

2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考核与评价并非仅限于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之间, 同学、家长等角色也可以参与进来, 而其不同之处在于由谁来收集信息。无论是自我考核还是他人考核, 都应被融入到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等考核过程之中。所谓自我考核, 即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考核, 究其本质来说, 是学生对自身学习意识和学习行为的反思和调整, 是其进行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分析, 最终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自我考核有一个规范而严谨的过程, 具体来说, 包括下面几个阶段, 它们以螺旋形的结构开展:一是确定自我考核目标;二是制定自我考核计划;三是收集并整理自我考核所需要的信息;四是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分析, 并采取措施实现学习上的自我矫正。

与传统的来自教师的统一体育考核评价方式不同, 如今, 大学体育考核评价更为注重来自学生自身的自我考核, 在这种考核评价方式中,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提供自我考核的目标、标准、工具和方法等, 从而为学生的自我考核做出多个方面的有效引导。在大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 体育教师应反复实践“学生学习的表现———反馈———修改”的考核评价思路, 除了统一的他人评价外, 应鼓励学生对自己进行自我考核与评价, 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

3转变考核与评价目标

大学体育的评价体系重构应以考核和评价目标为中心来展开, 而非以考核和评价过程中的技术性或工具性因素为中心。那么, 大学体育学习考核和评价的目标是什么呢?就传统的大学体育考核评价而言, 更加注重对学生知识掌握水平的甄别或选拔, 以分数等评定结果为依据, 奖励成绩优秀的学生。无疑, 这种考核和评价方式很难准确地检验出学生的真实体育水平, 分数并不等于能力, 能力也并非一定能够转换为分数。因此, 应重新理解大学体育考核和评价的目标, 回归本质与初衷。首先, 通过有效的引导, 教会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考核与评价, 不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体育的热情;第二, 要提高对考核与评价的反馈性作用的重视, 以考核和评价为契机, 明确体育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 为下一步教学水平的提高做好准备;第三, 注重相对评价 (进步度) , 注重相对评价即进步度, 例如, 有些学生在大一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成绩特别差, 经过一年的学习后, 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仍然没有达到合格的标准, 此时就应根据学生自身的进步情况给以适当的评价。采用进步度, 就可以较科学地实现对这种学生的评价。

总之, 大学体育考核和评价的目的并非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审查, 而是为了有效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 从而能够帮助学生继续进步。换言之, 为学生成长与发展服务是考核和评价的主要目标, 大学体育评价体系应坚持“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本”。要改变固有的以选拔、甄别为主要目标的评价体系, 丰富考核、评价的形式和方式, 优化考核、评价结构, 以多种方法重构评价体系, 促进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学习。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体育俱乐部制评价理论的研究, 结合黑龙江工程学院体育俱乐部改革发展的客观实际, 对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全面的改革, 探求适合大学体育俱乐部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大学体育俱乐部,评价体系,改革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我看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 2007 (7) .

[2]蒋先军.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体育“三自主”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5) .

[3]钱杰, 姜同仁.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

[4]唐道武, 牛金成.试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性质[J].教育评论, 2009 (6) .

[5]罗智勇.普通高校体育课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再思考[J].体育科技, 2006 (2) .

[6]姚应祥, 王益平.高职体育“职业实用性身体练习”课程的开发[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3) .

[7]王鹏宇.黑龙江工程学院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与探索[J].教书育人, 2013 (10) .

俱乐部制 篇2

开进行体育教学方式的改革,应当围绕着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进行,它能够决定体育教育改革的方向。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我国的体育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几经变化,可以将其总结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那时的指导思想是体质教育、技术教育以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的教育思想。第二阶段则是在80~90年代。那时的教育思想是进行素质教育思想、发展终身体育思想、开展整体效益体育思想、成功体育思想以及快乐体育思想这五部分。第三阶段则是90年代至今,指导思想则变成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从指导思想的这三阶段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每一个指导思想的变革都源于时代的变化。但是,就目前来看,终身体育的思想以及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最适合如今的时代主流的思想。同时,这并不意味着该指导思想是完美无缺的,因此,在进行大学体育俱乐部制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时候,我们不仅要时刻谨记这一指导思想,还要进行多元化的思考,完善这一指导思想,从而更好地构建评价体系。

2.2具体内容

新世纪的大学体育教学模式是大学体育俱乐部制的教学方式,它是我国众多高校体育教育模式改革的新方向,也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方向。在这样一种新的体育教育模式下,我们也应当相应地完善教学成绩评价体系。在大学生的整个体育教育阶段,对体育成绩的评价应大致区分为4部分来进行,分别为专项技能、早锻炼俱乐部活动、平时表现以及一般身体素质,并且应随时间段不同进行相应的调整。通过协调这4部分构成评价成绩的比重来达到构建大学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成绩评价体系的目的。2.2.1大一时期在大一上学期,学生们刚刚进入到一个自由的大学环境,此时是养成大学生们勤于锻炼和积极参与学校体育活动的关键时刻。因此,在大一的上学期,对这四部分的分配结果应当起到拉动大学生积极性的作用。这4部分的占比如下:专业技能40%、早锻炼俱乐部活动30%、一般身体素质15%以及平时成绩15%。专业技能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们的运动积极性,并且在调动学生们的同时还能够让同学们获得很好的成绩。其次早锻炼俱乐部活动能够遏制学生们懒散地度过大学生活,以占学习成绩的大比例来约束大学生,最重要的是,长期的约束能够有利于学生们养成终生锻炼的良好习惯,更能够按照指导思想达到体育教育模式变革的目的。在大一下学期,4部分的占比与大一上学期一致。一种新的教育模式的改变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因此与上学期一致的体育教学模式更能够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2.2.2大二时期在学生从大一升入大二后,应该适当地改变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并且随着大学生思想等各方面的变化,应当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项能力,因此,大二1年,应当增设关于专项身体素质的评价内容,完善专项考核。在大二上学期,早锻炼俱乐部活动占比30%、一般身体素质占比20%、专项身体素质占比20%、专业技能占比20%、平时成绩占比10%。相较于大一时期四部分的占比,大二时期有了很大的变化,而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则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同学们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在大二下学期,4项指标的比例与上学期无异。2.2.3大三时期在我国的普通高校中,大学生只在大一、大二时期有体育课,在大三时期学校不会安排体育课。因此,为了防止学生从大二进入大三后减少体育锻炼,降低体育参与度,不能延续终身体育锻炼的指导思想,应再次改变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侧重点。在大三时期,虽然没有了学校安排的体育课程,但应着重调动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积极性。在大三上学期,俱乐部活动(包括早锻炼和课外)占比60%,而剩余的40%则是体质健康测试。这样的比例变化则是在给予学生一定的约束的基础上,又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俱乐部活动,延续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在大三下学期,应与上学期一样。

2.3实施过程中的思考

(1)各高校在构建大学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成绩评价体系时要重点关注它的适应性。通过对本校的调查研究,并结合本校的自身特点和体育教学的现状,才能呈现出改革体育教育模式的优势所在。(2)在实施过程中,相关的教学人员也应当根据该体系各方面的考核经验,改正与完善教学成绩的评价体系,使各项数据指标愈加合理化和科学化,从而达到发挥该体系的强大优势。

3结论与建议

在构建大学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成绩评价的过程中,评价的形式、方法和内容等应当对学校的教学过程起积极的指导作用。建设合理的课程是依赖于系统的、科学的评价体系的,基于此做出的决定才能更适合体育教育的未来发展。在终身锻炼以及健康第一等思想的指导下,俱乐部制教学成绩的评价过程还应该从被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使评价方式更加全面、准确和多元化。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该评价体系的激励和促进功能,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高校的体育教育事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刘振忠,张绰庵,赵智岗.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1).

[2]岳锋利.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构建模式及实现途径的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7).

[3]刘志敏,凌青东.我国普通高校以体育俱乐部形式进行教学的实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6).

俱乐部制 篇3

1.评价内容不全面,表现为重视知识评价,忽视能力评价

学校体育受传统体育教育思想影响在评价过程中,不少学校把评价的内容仍集中在身体素质、运动技能、体育理论知识这几个方面,并且在权重上毫无争议地倾向运动技能的一些“显性指标”上。虽然也有少部分学校把进步幅度、交往合作、情意表现、社会适应能力等非技能类“隐性指标”纳入评价指标中,但尚无法提出令人信服的评估标准,且多以教师的主观评定为主,这对于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公正精神有很强的依赖性,从而使评价的客观性更不稳定。[1]而“把不系统的体育意识、运动项目的技术要领、体育竞赛规则和裁判法、体育时事新闻等统视为‘体育基础知识’是对体育课程知识体系的一种误解”。[2]考前学生只需临时抱佛脚,对着复习提纲死记硬背一番就能取得高分,获得好的评价,这种功效性的评价模式与当今强调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格格不入的。

2.考核评价存在“评价指标惟量化”的误区,导致评价结果的片面性

体育考核评价指标大多带有很强的模糊性,很难用量化的指标来衡量,为了评价的可操作性,许多学校仍采用纯客观的量化指标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表现为考试作为评价学习体育成绩的惟一方式,以分数作为评价的惟一标准。在考试和分数面前,学生的主体人格被异化,个性发展受到影响,体育考核评价中存在“评价指标惟量化”的误区。同时由于现行的评价指标过于量化,多采取定量分析,对定性分析不够重视。这样,严重地影响了课程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因此,对课程评价指标的调整和改革势在必行。[3]

3.评价方法过分强调终结性评价,而对过程性评价重视不够

终结性评价是对实施的内容是否达到既定目的和质量做出判断。它采用统一的标准,直接关注学生和锻炼的直接效果,而缺乏对学生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理、情感和能力等多方面的培养和发展,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个体差异和进步幅度的关注,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不能体现体育教学的本质功能。

二、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构建俱乐部制体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评价任何一门课程,必须紧紧围绕该课程的目标进行。[4]俱乐部制体育课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旧框架,基于学生生理、心理、社会和自我完善等需要,以素质教育和健康教育为目标,实行“三自主”式人性化教学方式,其教改宗旨就是要创建新的质量内涵体系,在强调知识技能传授和身体素质提高的同时,以注重突出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为最终目的,彻底改变过去一个模式造就所有人才,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尤其是自主获取和运用体育知识的能力。

1.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学校体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学习领域目标要求,各项目俱乐部的教学目标均可分为A、B、C三级,A级为最高级,学分赋值2分;B级为中级,学分赋值1.5分;C级为最低级(即初学者),学分赋值1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现有水平自由选择各等级,并根据其在各等级的表现从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五个方面进行多视角、多形式的综合评价。

(1)A级:积极参与并能说服或带动他人进行锻炼;熟练掌握1~2项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身体素质全面,运动能力较高,有自己的运动特长;对所学项目有一定的裁判能力和体育欣赏能力;有较强组织、创新能力,能自编自带活动操,有获取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敢于进行挑战性运动,有一定野外生存能力,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2)B级:有良好锻炼习惯;熟练掌握1~2项中级水平的体育健身项目;能制定简单的个人锻炼计划;掌握常见的野外生存知识,能正确处理常见运动损伤;有良好身体形态,耐力和爆发力增强;个性乐观、自信,表现出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有良好竞争意识,社会适应能力较强。

(3)C级:熟练掌握最少1项初级水平的体育健身项目,并逐步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能掌握基本的运动常识和营养知识;有良好的身体形态和心肺功能,柔韧、灵敏、速度、协调能力得到提高;能自觉运用体育方法调节情绪,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练习中有良好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

2.对考核与评价体系的思考

(1)考核评价的重心应向学生体育习惯和体育能力倾斜。为减轻学生体育课理论、技能及达标分量过重的心理压力,充分体现新质量内涵体系能力培养的特点,各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对体育课考核比例作适应调整,强调从体育活动的行为习惯上评估学生的健康素质,增加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分值。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是俱乐部制体育课的最终目的。[5]是通过体育教学实现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实现终身体育的必然要求。因此,增加学生体育习惯和体育能力的考核比例,体现了素质教育与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

(2)关注过程性评价,走出“评价指标惟量化”误区。改变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模式,兼顾个性发展,兼顾行为表现、态度、生理和心理健康以及与体育和健康密切相关的多种能力的过程性考核。[6]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评价中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刘燕老师曾提出这样的计算公式:Y1-Y2X2-X1或△Y△X。式中Y2为考核后的成绩,Y1为摸底测验成绩,X2为考核后的总体平均成绩,X1为摸底测验总体平均成绩。△Y为学生个体自身成绩增长值,△X为总体成绩平均值,两者之比,每当△Y超过△X一个百分点,该生个体自身成绩可在其原有得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分,以此类推。[7]这种弹性评分方法十分值得借鉴,能极大地调动一大批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建立自信,培养兴趣,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3)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互动性。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有利于体现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平等地位,有利于评价结果的反馈和认同,更好地实现评价的激励、调节、改进和发展功能,体现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的需要,给学生以弹性化、人性化的发展空间。强调主体间的互动、沟通和协商,使评价成为各教学参与者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有利于参与者更清楚地认识自我,从而促进教学双方质量和体育能力的提高。此外,本人自评、学生互评、老师评价三者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也使评价结果更客观、更有信服力。

(4)调整理论考试内容和形式,强调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理论考试可采用笔试(开卷)与口试相结合,抽题与自选相结合等多种灵活形式;也可以尝试以体育小论文、自定健身计划、个人健身小结等灵活的方式作为理论考试的一项内容,以减轻学生负担,有效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有助于其个性观点的充分发挥。

(5)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积极组织有关专家开发相关评价软件。由于今后的考核内容、评价方法向着多元化、多视角、综合性方向发展,必将给具体的实施带来一定难度,导致教师工作量的增加。为把教师从繁杂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使评价结果更客观、更精确,笔者认为体育评价软件的开发和应用迫在眉睫。

(6)为特殊需要的学生制定相应的课程及评价方案。学校体育中为数不多的病、残、弱学生的体育教学必须引起重视。由于很多具体的目标、课程内容、评价体系等相关内容主要还是面向普通学生,并不适合这一特殊群体,为确保和其他学生一样享有同等的体育学习权利,应组织有关专家为他们量体裁衣,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内容和评价方案,以体现体育教学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和区别对待原则。

考核与评价是课程建设的向导,考核评价的内容、方法、形式对教学过程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只有科学、系统的评价才能使课程建设更合理,决策更科学,实施更有效。因此,俱乐部制体育课程的考核与评价体系应以“健康第一”、“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从评价对象的需要和发展视角出发,使单一的“育体”、“达标”评价向多元化、全方位、社会性、综合性方向转化。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改进、激励和发展功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情感和意志的培养,促进学生体育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使之成为有效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强有力手段。

参考文献

[1] 吴燕丹等.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实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0):1404-1405.

[2] 傅君芳.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考核及评价体系的研究.体育科学研究,2004(1):57.

[3] 吴菁.浅析我国课程评价模式.教育探索,2004(10):78.

[4] 潘晟等.建立高校新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思考.体育学刊,2003(6):57.

[5] 虞定海.俱乐部制体育课学生体育能力的考核方案与效果.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4):8.

[6] 韩秋等.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方法改革研究.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5):83.

[7] 刘燕.建立高校新型体育课评分方法与弹性标准的构想.湖北体育科技,1997(2):77.

俱乐部制 篇4

1 实行俱乐部制体育教学的必然性

1.1 符合体育教育改革的需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 教育部建立了由国家、地方、学校三级构成的分级课程管理体制, 从而使学校有了一定的课程自主裁量权。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及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文件精神, 鼓励学校体育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 打破原有的专业、班级制来满足不同水平、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学生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让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任课教师, 上课时间, 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氛围。

1.2 符合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的需要

“以人才培养为中心,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强化人才培养的标准”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 因此,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营造和谐工作氛围, 制订人本化的激励制度,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和教师的创造性, 为学生和教师搭建更高、更宽的发展平台, 进一步优化体育教学资源, 俱乐部制体育教学符合当前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的需要。

1.3 符合人本化的个人发展需要

研究发现,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不利于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的培养, 根据国内部分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的经验, 体育俱乐部能有效地弥补传统体育教学的不足, 其独特的自主“选时”、“选师”、“选项”、“选班”的组织形式,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兴趣与健康意识, 也有利于学校培养和选拔各类运动人才;不仅能促进教师的业务能力, 也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愉快、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新模式。

2 如何实施体育教学俱乐部

2.1 合理的选课机制

建立体育俱乐部课程选课机制, 有计划地安排选课是保证体育课教学质量的前提。首先让学生了解课程设置授课时间、授课地点、教学内容、授课进度、考核办法、任课教师等详细资料。其次是选课前进行教学调研, 让学生在学期开始前填写选课志愿, 由体育系 (部) 提出每一门课程的计划人数。最后是实行计算机选课管理, 学生根据教学计划, 在规定的时间内自主选择俱乐部课程。

2.2 严格的管理制度

为保证俱乐部制体育教学的有序运行, 根据体育教学俱乐部的结构, 确定了明确的目标组织管理机构。

2.2.1 体育教学俱乐部部长由体育系 (部) 主任担任, 全面主持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总体工作, 包括俱乐部的工作计划、教学进度、工作管理、教学与活动安排及其它相关工作。

2.2.2 职能组 (教学与辅导、体育活动管理与竞赛、运动训练由具有各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体育教师组成, 负责俱乐部的教学、训练、竞赛、管理等相关工作。

2.2.3 功能俱乐部 (技能发展俱乐部、体育社团等) 各功能俱乐部设主任和秘书长各一名, 相关专业体育教师担任主任, 由学生担任秘书长;各功能俱乐部下设各体育项目俱乐部分部, 会员由学生组成, 并设负责人一名。

2.3 客观公正的评价机制

学生的体育成绩评价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 主要包括身体体能、技能、认知能力、学习态度和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考勤等。传统的单纯的终结性成绩评价, 这种一刀切的评价模式, 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会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进取心。所以, 在成绩评价的过程中, 既注重终结性评价又结合形成性评价, 把考核和考勤、进步程度、兴趣、合作精神结合起来, 并将教师评价和个人自评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个性、气质、身体条件、学习情况, 因人而异, 因时而异, 做出针对性更强的评价, 从而突出重过程、淡结果, 重能力、淡选拔, 重参与、淡甄别的考核与评价标准。其内容包括实践、理论、学习态度和学生主观感觉四个方面的自我评价。理论部分可采用“自学+闭卷考试”的方式, 对学生进行相关认识的考核;实践部分采取教师评定与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定。

3 存在的问题

3.1 师资力量

实施俱乐部制体育教学过程中, 部分体育项目, 特别是篮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等项目是学生喜爱的运动, 选课的学生多, 但具有这些项目专长的教师少, 教师只能改行, 边学边教, 影响了教学质量。

3.2 管理难度

俱乐部制体育教学给予学生较大的学习自由度, 但同时给教学管理带来了组织难度增大, 成绩评定与录入复杂, 教学时间的不确定性, 管理成本上升等诸多困难。另外因学生的体育意识还不强, 锻炼的自觉性有待提高, 兴趣不平衡, 教学管理水平暂时跟不上新模式的要求, 制定的具体管理措施也在探讨之中。

3.3 场地设施

对于热门项目, 由于场地、师资限制, 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 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选择, 因而违背了体育教学俱乐部的精神和宗旨。而其它一些项目, 如田径等, 师资力量较强, 选课人数较少, 造成教学资源浪费。

4 实施俱乐部制体育教学的对策

4.1 开设合理的教学项目内容

学校体育俱乐部开设项目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注重开设项目的“社会性、娱乐性、时代性、兴趣性”特点;由于学生的选项意愿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所以学校在开设体育项目时要充分考虑这些方面因素, 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4.2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

为了促进学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 实施前应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和措施, 得到学校体育主管部门强有力的支持, 抓领导, 领导抓, 与各部门协调好关系。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加强师资队伍的同时制定合理的教师参与制度, 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4.3 合理调整项目布局,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 在保留传统项目的基础上, 对项目设置加以积极引导, 统筹安排, 引进部分新、特项目, 以促进输送渠道畅通和大众体育的普及, 并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和深造, 使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

4.5 适当增加投资, 拓展资金来源

学校体育俱乐部大多数存在资金缺乏的问题, 一方面需要学校增加投资, 另一方面俱乐部应实行有限的有偿服务, 可积极面向社会开拓市场的工作。在一些对场地器材要求较高、需要投入一定资金, 而对人们又有很大吸引力的项目如游泳、网球、健美等, 俱乐部在服务学生的同时, 可拓宽服务对象, 面向社会开发市场, 以获得多元化的资金来源, 以弥补其不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教育部教体艺[2002]13号) [Z].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2.

[2]徐国富, 尹霞, 等.以俱乐部形式进行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4 (3) .

[3]周云飞.高校体育教学推行俱乐部模式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4 (3) .

[4]赵海涛, 齐伟.浅析网球课在大学选项课中炽热的动因及教学对策[J].内蒙古体育科技, 2008, 21 (1) .

俱乐部制 篇5

论文关键词:俱乐部制;教学目标;终身体育

论文摘要:对俱乐部制教学模式与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关系进行分析,从而验证俱乐部制教学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较为适用的模式。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称“纲要”)是国家对大学生在体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制订体育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纲要”对体育课程的性质、目标、结构、内容与方法、评价及课程的建设与资源的开发等方面均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如何实现“纲要”提出的目标,构建何等教学模式来实现,通过问卷调查、查阅文献资料与实践研究认为:俱乐部制教学模式是实现纲要总体要求,完成现代体育教学功能较为适宜的形式。

读者俱乐部 篇6

张 虔(男,23岁,大学生,吉林人):读完《如果还有明天》,我的心灵受到震动:一位年仅17岁的花季少女,不幸患了白血病,因为没有更好的骨髓捐赠者,她带着美好的梦想离开了我们。可以说,她的离去,值得我们深深思考:究竟是在12亿中国人中找不到理想的骨髓,还是在中华骨髓库里可供配型的骨髓太少了?答案是后者。中华骨髓库成立于1992年,到目前为止,捐赠骨髓的志愿者仅1.3万人。与12亿人口相比,这个数字小得不可思议!至少说明我国在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大大的滞后了。

就我而言,读了这篇文章才明白了整个捐赠过程,所以消除了顾虑。我愿意将自己的骨髓资料存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待命者”。

孙继武(男,医生,解放军第251医院):《如果还有明天》一文中介绍,大陆人患了白血病,在本土很难找到合适的组织配型,而在台湾的同宗同族人群中却能够找到救命恩人。这样的远距离操作,加上两地的交往限制,直接影响移植的成功率。所以不论从哪方面讲,凡是符合条件的大陆公民,都应当成为中华骨髓库的一分子。这就需要在民众(包括一些医务工作者)中进行长期、广泛的科普宣传,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应立法。二者紧密结合,中华骨髓库的明天将是我们患了白血病的同胞用之不尽的骨髓资源。让大家拿出行动来!

樊乃龙(男,20岁,大学生,甘肃中医学院):我曾经担心捐赠骨髓会影响健康。这篇文章完全解除了我的顾虑。从理论上讲,在普通人群中为一名白血病患者找到适合的组织配型,其概率为1/10000。那么,在大陆12亿人口中应当有12万人可以救治杨珂。读完这篇文章,作为热爱医学、身为医学生的我,感到无地自容。相信许多读者和我一样都会很快加入中华骨髓库的行列。

姚允怡(男,20岁,学生,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我是大学学生红十字会会长。《大众医学》发表的这篇文章,非常具体地讲解了骨髓捐赠是取捐赠者的血液(而非骨髓),然后严格按照科学步骤进行,对健康几乎没有影响。朋友们,当你了解这一切之后,你一定会加入捐赠者的队伍。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未来将变得更美好。我呼吁社会各界,尤其是红十字会的同志们,在中华骨髓库的发展壮大之时,我们要率先作出榜样,为我们民族作出应有的贡献。我请求贵刊发表我的信,并请将稿费捐给上海市红十字会中华骨髓库。

周慧龙、曹秀芬、蔡小玲、顾振邦、荇荇、乔建英等读者,都来信表示要捐赠骨髓,还有许多读者致电编辑部,要为白血病患者献上爱心,为我国的骨髓捐赠事业添砖加瓦。

(编辑部:朋友们的来信、来电感慨至深至诚,上面摘要刊出几份。大家在这方面还有什么新动态、新信息或新问题,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大众医学》的工作人员像大家一样,要为患者献上一片爱心,已先后报名,自愿在红十字会留下一份“ 待命”的骨髓档案。各地志愿者可以与当地红十字会联系,就地抽血备好骨髓档案,应患者进行组织配型之需。)

上海中华骨髓库捐赠热线:62478117

“四步规律训练”治疗习惯性便秘真灵验

俱乐部制 篇7

1高校篮球实施俱乐部制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1 . 1高校篮球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新《纲要》的实施以及体育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对于篮球这类体育实践课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普通高校在篮球教学方面的改革有了较大的进步,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第一,篮球教学实践与教学指导思想存在脱节的问题。以新《纲要》为核心的现代高校篮球教学活动更加强调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与主动性。但传统的高校篮球教学形式偏重篮球学科知识、技能和体力的教学,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等方面较为薄弱,偏离了高校篮球教学的基本宗旨。第二,高校篮球教学活动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不够丰富。对于多数高校的公共篮球教学,很多情况下是以篮球选项课的形式进行的。但篮球选项课往往存在学生选项盲目以及在教学组织上难以均衡兼顾等不利因素。此外,高校篮球教学在课堂教学和课后学习未能形成统一的体系,在培育学生主体需求和学习篮球的自觉主动性等方面不够。第三,高校篮球在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还相对单一。目前高校篮球教学推广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存在不足,尤其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相对简单,较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践教学方面的个性化和针对性均有待加强。在课程考核和评价方面,评价方式和评价主体相对单一,过程性评价还不够完善。

1 . 2篮球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内涵

俱乐部制教学是高校多种教学模式中的一种,篮球俱乐部制教学模式就是指在篮球课的教学中以俱乐部的组织形式进行教学,这一教学模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尽量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学生的自觉参与和学习为基础,依托学校场馆,将篮球课内教学、课外活动、训练竞赛等多种活动融为一体,改变传统篮球课教学中由学校和任课教师单方面安排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指导思想上,篮球俱乐部制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篮球兴趣和“终身体育”的理念,倡导健康、科学的体育锻炼方式;在教学目标上,篮球俱乐部制教学通过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来调动学生学习篮球的能动性,使学生在篮球学习上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在教学组织方面,通过俱乐部组织教学活动,打破原有系别和班级甚至年级的界限,通过科学组合来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兴趣度的学生的需求。篮球俱乐部制教学模式是一种宽泛的体育教学模式,以篮球教学俱乐部为中心,将篮球课堂教学、课余参与培育浓厚的校园篮球文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篮球教学活动在课内与课外融为一体, 促使和管理学生主动参与课内、校园甚至社会的各种篮球运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篮球知识和提高篮球运动技能,进而体验到篮球运动的乐趣,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1 . 3高校实施篮球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优势

在高校篮球教学中实施俱乐部制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尽管目前很多高校对体育教学进行大量投入和进行课程改革,但不可否认的是, “重智轻体”的现象依旧普遍存在,很多大学生体育意识和健康观念淡漠,对体育运动缺乏兴趣。以俱乐部体育教学的模式开展篮球教学,在学习中将学生置为主体地位,以学生的意愿和兴趣开展教学活动,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够有效培育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促进终身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

第二,能够有效保证高校体育工作的延续性。目前多数的高校体育教学实施两年制普修的形式,具体实施中就是在一、二年级进行体育课教学,三、四年级为自主学习,但通常,在缺乏外界驱动以及体育氛围的情况下,能够养成正确体育观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仅占少数,导致校园阶段的高校体育工作就发生断层。以俱乐部制的形式开展篮球教学,将对篮球有兴趣的学生吸引过来并加以科学组织,通过定期组织活动的方式进行驱动,并营造良好的篮球氛围,能够有效保证高校在篮球教学方面的延续性,有利于终身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

第三,能够有效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篮球俱乐部制教学使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以及任课教师,这些都给高校体育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不断深化专业特长,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持续提高教学质量, 对于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高校篮球实施俱乐部制教学的模式研究

2 . 1高校篮球俱乐部制教学模式分析

教学模式涵盖的内容较多,包括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组织程序、教学手段方法等都属于教学模式的范畴。其中在教学指导思想方面,高校篮球俱乐部制教学主要是贯彻新《纲要》的指导思想,基于“素质教育”、“健康教育”、“快乐体育”和“终身体育”等体育教育理念进行教学。在教学目标方面,使学生理解篮球运动特点,掌握篮球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拓宽篮球的人文知识,强化篮球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在教学组织方面,篮球俱乐部制教学可在俱乐部管理中心的统筹安排下独立地组织开展篮球教学、训练、比赛以及其他讲座和宣传等活动。其中在教学组织管理方面采用以下架构,如图1所示。

篮球运动俱乐部在高校统一组成的俱乐部管理中心的领导下运行,俱乐部实行初、中、高三级会员制,俱乐部教练主要由高校体育教研室教师构成,另外校内兼职教师、外聘教师、教练员以及高水平运动员也可担任教练。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初级会员主要围绕篮球课程教学计划根据高校体育教学大纲组织学习,中高级会员则由教师根据会员的不同要求实施菜单式学习,包括针对性训练、专题讲座、竞赛等多种形式。

2 . 2高校篮球俱乐部制教学的实施

通过在高校篮球教学中实施俱乐部制教学,不但将大学生的篮球教育延伸到在校期间的全程,还努力培育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通过俱乐部这一纽带,将大学生的课内体育和课外体育加以有效结合,形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统一关系。具体在教学中采用学生“自主”和“自治”的方式进行, 实施模式如图2所示。

其中,“三自主”模式是指大学生在篮球学习过程中能够实现“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采用这一模式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提高学习兴趣,同时也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三自治”模式是指在篮球教学过程中依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组织能力而实施的“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组织活动。“三自治”模式包括课外锻炼自治、课外 竞赛自治和课外训练自治三种。课外锻炼自治模式主要作为篮球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来针对性地解决课堂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主要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篮球的技、战术水平;课外竞赛自治模式主要由篮球俱乐部采取固定赛季时间在院、系或者班级之间主办篮球比赛的方式进行,主要目的是通过定期举办的篮球竞赛活动调动和激发大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积极性,活跃大学校园篮球文化氛围;课外训练自治模式面向的主要对象是篮球俱乐部的高水平篮球会员,是俱乐部组建的篮球代表队训练工作的主要模式。高校篮球俱乐部制教学“自主”和“自治”的实施模式充分强化了篮球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使“教师与学生”和“课内与课外”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提高了篮球教学实施的有效性。

2 . 3高校篮球俱乐部制教学发展的途径

高校开展篮球俱乐部制教学要从实效性出发,积极采取多种策略,发展具有可操作性的篮球俱乐部制教学的途径。

第一,构建科学的篮球俱乐部制教学组织体制。篮球俱乐部制教学不但是高校篮球教育理念的根本转变,在具体的操作环节,还要求与之匹配的教学组织体制和管理制度相配合。由于在实际的篮球俱乐部制教学过程中,俱乐部会员的系别及班级都会被打乱重新组合教学,班干部和辅导员等的作用会降到最低。因此在教学组织管理方面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俱乐部管理结构,依据教育的区别对待原则,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实行分类分级式教学,尤其对俱乐部会员的考勤和考评等环节需要由篮球俱乐部独立完成。在具体的考评方面,以科学化与人性化为原则实施全程化、弹性化考评。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考核内容和标准,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出特长,引入过程性和即兴考核,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选择是否进行考核,通过过程性评价激发学生的篮球兴趣。通过俱乐部组织的竞赛活动,引入对学生组织篮球比赛的能力和欣赏篮球比赛水平的考核,培育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素质。

第二,加大篮球俱乐部的投入和基础建设水平。篮球俱乐部制教学具有很多优势,但同时也要求更大的投入力度。在高校自身投入受限的情况下,要积极拓展融资渠道,通过扩大高校篮球俱乐部的社会影响力来吸引社会力量协助参与办学,积极采取多种手段加强篮球教学俱乐部的场馆、器材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篮球俱乐部的教学条件,使之更有利于俱乐部制教学组织形式的开展。

第三,建立具有较强专业素质和技能的稳定的篮球教师队伍。由于俱乐部制教学的开放互动式教学形式,使传统的篮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模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对篮球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篮球教学师资是保证篮球俱乐部制教学开展实施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篮球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以适应篮球俱乐部制教学改革的需要。具体措施包括采取多形式和多渠道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在职培训,大力引进人才,不断充实和改善篮球教师队伍结构,建立相对稳定的篮球教师队伍。

3结语

大学体育教学是现代教育领域中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篮球运动一直是深受高校学生喜爱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占据关键地位的体育课程。篮球教学模式是高校篮球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是体现篮球教学思想和实现篮球教学目标的关键。在高校篮球教学中引入俱乐部制教学模式,探索其可行性、组织形式以及实施方案和策略等,对于不断深化高校篮球教学模式改革,完成高校篮球教学任务和目标,促进篮球健康体育与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形成,具有现实性的推动意义。

摘要:针对当前高校篮球教学现状,从篮球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内涵出发,探讨了高校篮球教学中实施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并对其优势进行分析。分别从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和教学组织等方面论述了高校篮球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研究了基于学生“自主”和“自治”方式的俱乐部制篮球教学实施方法,并从篮球俱乐部制教学组织体制的构建、篮球俱乐部的投入与基础建设和篮球教师队伍的建立三个方面探索了促进高校篮球俱乐部制教学发展的基本途径。

俱乐部制 篇8

1.1 理论依据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各种新思潮不断涌现出来,中国教育界的思想呈现出一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体育教育的思想也是层出不穷,以“育人”为主的根本教育目标不变, 新时期的高校将“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树立为指导学校进行体育工作的基本思想。学校应该根据素质教育教学的要求,开设不同类型的体育课程,并且可以根据学生自身能力、兴趣的不同需要, 设定不同的级别,因材施教。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定要能够充分体现出来,因此教师可以尝试一下开放式和探究式教学, 从时间上和空间上对学生进行拓展教学。充分拓展学生学习的自由度,使得学生可以对所学课程、任课教师和上课时间能够自由选择,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良好的学习氛围。所以高校实行俱乐部制教学不仅能够填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也为高校的体育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施展空间。

高校网球俱乐部制的教学模式也便由此而生。为了培养学生能够在步入社会后仍然坚持体育锻炼,所以学校在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时,可以适当的选择一些娱乐性的、健身性的体育项目,不仅要有传统的体育项目,还要适时添加一些富有魅力的新型体育项目,力图使学生在步入社会前,了解和掌握一些科学锻炼的理论和方法,进而能够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思想。惟其如此,才能使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能够有坚强的体魄和顽强的意志来面对各种挑战和机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指出:“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这也是高校网球俱乐部制的教学模式产生和发展的理论依据所在。

1.2 研究目标

本研究是以“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为基准指导思想,强调学生主体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 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以“育人”为最根本的教育目标,全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身心素质和综合素质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十八九岁的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课程内容的新鲜度。教师在进行俱乐部制教学全面提升学生身心素质的同时,学生也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某一体育项目进行学习,甚至进行深入拓展研究,以此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竞争力,也能够是学生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从而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

2 网球俱乐部制教学在高校的实验研究情况综述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随机抽取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两所学校各专业的本科生,共计500名,采取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并约见2所学校的网球相关任课教师进行座谈研究。首先,本研究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后会有效问卷471份,有效率达到了94.2%;其次,根据调查问卷中所反映的问题,与其中一些学生和教师进行访谈,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使用文献资料法,使用包括网络在内的多种方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收集国内期刊杂志上有关高校建立网球俱乐部的相关论文,以确保对我国现阶段高校网就俱乐部发展状况的完整掌握。

2 . 2网球俱乐部制教学内容的特征

高校网球俱乐部制的教学要求要达到强身健体和娱乐休闲的主要目的。所以,俱乐部在开设体育课程时,除了注重健康性之外, 更要注重其实用性和娱乐性,使得学校网球的俱乐部制能够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体参与性,树立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思想和行为习惯。

2.3 引入会员制度

各普通高校的网球俱乐部在课余时间可以以会员制度的形式向学生开放,当然,为了吸引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网球俱乐部也要适时的推出一些优惠条件来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学生作为学校网球俱乐部的会员,拥有参与俱乐部举办的活动的权利,吸引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并能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并养成经常锻炼的良好习惯,同时俱乐部实行会员制,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花钱买健康”,这样也有利于学生会珍惜有限的学习时间,近一些努力来进行网球的学习,增强自身的理念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甚至进一步提高学生将来面对社会挑战时的竞争力。

3 结果与分析

3.1 学生认知分析

根据调查,我们发现有72名学生是喜欢网球俱乐部制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的,而对此不喜欢和无所谓的学生仅占全体受调查学生总数的不到20%,足可以发现高校体育教学中网球俱乐部制教学的魅力所在。当然,参与调查的全体学生都认为,高校网球俱乐部制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告便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格局,充分的展示了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得到了有效发挥,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形成和良好锻炼习惯的培养。

3 . 2高校构建网球俱乐部的可行性分析

高校网球俱乐部制教学的指导思想就是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所以教师要尽一切可能的培养学生学习网球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来,教学相长。网球俱乐部制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其中是居于主体地位的,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有选择的进行学习,为学生带来更多的自主性,学生在感受到学习网球所带来的欢乐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素质。在2所学校随机抽取的471名学生中,赞成开设网球俱乐部的学生占到了全体调查总数的91%,使得网球俱乐部制的教学模式在高校中实施是非常可行的,经过网球俱乐部制教学,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必然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同时,网球俱乐部制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层次化,使得学生充分体验到了“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的”理念所在,有助于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3 . 3高校网球俱乐部制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有些教师没有充分的突出其层次性,一味的以完成教学任务为基准目标。其次是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个体性,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主体,教师尚未做到“因材施教”。再次是师资水平有待提高。教师专业知识的滞后使得教师在专业水平能力方面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最后是现阶段很多学校的网球俱乐部在管理制度方面上存在一些漏 洞。没有统一的规范标准,没有相应的考核要求,这些都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4 建议措施

4.1 改善教学的方法, 增强业务水平

教师在进行俱乐部制教学时,应该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创新,使其更加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的网球教学发展。同时,学校要建立网球俱乐部,实行俱乐部制教学,现有的师资结构和师资水平基本上很难满足需要,所以学校首先要对外引入高素质的网球专业教师人才,优化本校的网球师资结构,提升本校的整体水平,而对于现有的网球任课教师,也应该鼓励其积极主动地参加专业培训,进一步提升其业务水平,使得学校的网球师资水平维持在一个较高阶段。

4 . 2改革管理制度, 提高体育场馆设施的利用率

俱乐部制 篇9

1.1、定义

高校体育俱乐部是高校体育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 把具有共同兴趣或“特长”的学生通过自主选课集中到一起, 按教学大纲, 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活动, 是一种比较新颖的课内教学组织形式, 通过俱乐部制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运动的兴趣, 使学生能够掌握1-2项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运动项目的一种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

1.2、作用

通过体育俱乐部教学增加了学生参加活动的自愿性, 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和运动技能, 促使其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是以终身体育为主线, 使高校体育教育功能超出大学学习阶段。这不仅更好地指导大学生身体锻炼与实践, 提高大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和运动能力, 为其终身参加体育活动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2、俱乐部制体育课的主要实施方法

2.1、俱乐部课程设置

2.1.1、一年级学生由于运动能力、专项能力及各种组织能力

普遍不如二年级的学生, 所以不参加俱乐部活动, 只参加公共基础选项课。但运动技能十分突出的学生可提出个人申请, 经考核合格后可成为会员, 参加俱乐部活动。

2.1.2、二年级学生实行“开放式教学”, 学生在充分了解俱

乐部项目及任课教师基本情况后, 可根据自身的运动特长、素质、兴趣、爱好及时间选择申请入会参加俱乐部活动, 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求。会员俱乐部课程教学实行随机组班制, 即学生每周可根据所选俱乐部教练的上课时间安排表, 自由选择上课时间。

2.2、俱乐部教学内容

2.2.1、俱乐部开设的项目要根据本校的师资队伍情况、场地

器材条件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如:篮球、排球、足球、滑冰 (北方可开设的项目) 、轮滑、跆拳道、太极拳及有氧健身、跑步等均适合开设俱乐部活动。

2.2.2、依据课程教学计划进行学习 (套餐式学习) :由教师

根据《俱乐部制改革实施方案》制定各个项目的《教学大纲》, 学生依据《教学大纲》制定活动计划, 面向俱乐部的会员和高级会员进行教学与训练。

2.3、俱乐部活动的基本形式

2.3.1、教学课:由教师对会员及高级会员进行专业理论、技战术、组织、裁判等课堂教学指导。

2.3.2、训练课:对体育特长生及校运动队主力队员, 开设以

各专项运动训练为主的体育课程。会员, 由教师及高级会员担任教练, 进行组织训练;高级会员, 由教师组织训练。

2.3.3、活动课:以会员为对象, 有主题的俱乐部竞赛、讲座、观摩、交流活动等;

3、俱乐部教学评价

3.1、俱乐部会员考核标准

3.1.1、俱乐部制的教学评价打破常规的考试评价体系, 注重

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 淡化单纯的技能考试来确定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学生的考试成绩要与上课出勤、学习态度、体育能力提高幅度、理论考试 (开卷) 、身体素质、技术水平、比赛成绩等挂钩。具体的考核标准由体育教师同各俱乐部主任、委员、学生代表共同制定。

3.1.2、每学期达到各项考核标准获得1学分, 一年级参加俱乐

部的会员最多可获得4学分。实行学分制以后, 通过奖励学分的办法鼓励更多、更优秀的有运动天赋的学生加入校体育代表队, 为学校争光。

3.2、俱乐部教师考核方法

体育教师由俱乐部和体育教学部双重管理, 俱乐部聘请体育教师担任总教练, 负责本俱乐部教学及相关管理工作, 一年一聘, 实行目标管理。体育教学部对体育教师进行考核, 主要通过学生网上评教、同行专家 (督导) 听课以及本俱乐部学生的健康测试及格率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4、结论

4.1、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符合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 符合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通过整合教学内容、科学评价手段而形成的一种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观念的新型教学模式, 对我国高校体育的推进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4.2、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实施的特点是改变了以往学生在

体育课堂中的角色, 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对培养体育兴趣爱好, 促进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 使体育课的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大庆师范学院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Y1132

摘要:依据目前社会对大学生全面素质的迫切需要, 原有的体育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采用体育俱乐部制模式进行教学, 能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以弘扬体育文化精神为服务宗旨,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学生“快乐学习和快乐生活”奠定有益的基础。

关键词: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范桂玲.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及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1, 27 (8) :86.[1]范桂玲.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及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1, 27 (8) :86.

俱乐部制 篇10

俱乐部制教学模式指的是遵循体育教学的规律,以俱乐部的组织方式进行教学的形式。即在特定的教学目标下,具有相对一致利益的各个学生采用自发方式组织在一起,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体育需求方面获得满足,较好地确保体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的形式[1]。

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兼顾学生的特长与爱好,同时重视发挥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与积极主观能动性。一方面对改善学校的体育设施、提高并发挥体育教师的特长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还可提高艺术院校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该研究对象为广西艺术学院各专业大一、大二学生,分析艺术院校学生的体质现状和特点,同时针对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不足,提出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将各二级学院学生(随机抽取6个二级学院100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参与体育锻炼动机、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学生与体育教师对实施俱乐部制的态度、受学生欢迎的体育项目、学校运动场所设施的状况等方面的内容。

该调查共发放问卷700份(对7个二级学院的学生进行调查,即人文学院、音乐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美术学院、桂林校区、设计学院和桂林中国画学院;其次对南宁市48名体育教师进行问卷与访谈的方式调查)。此次调查共回收学生问卷665份,回收率95%,其中有效问卷为642份,有效率96.54%,回收体育教师问卷48份,回收率100%。最后把调查数据和信息通过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归纳出研究的结论,同时结合广西艺术学院俱乐部制体育教学的特点,从而提出适合我校学生体育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 . 1 学生每周进行体育锻炼的次数、用时

由表1可知各二级学院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用时各不相同,其中美术学院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次数在3次以上的人数占所调查总人数的59.68%,明显高于设计学院(52.83%)与音乐学院(49.72%)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比例;但是每个专业相差的比例不是很大。说明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意识在艺术高校学生当中普遍得到认同能够引起多数学生的共鸣。

3 . 2 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动机

在被调查的学生当中,其对于参与体育锻炼目的和动机各不相同,将动机分为以下几方面,学生选择的比例与原因也有明显差异。

学生对于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中,为了完成课程要求获得学分的人数比例最高,超过了40%,说明大多数学生参加体育课程仅仅为了考试需要而进行的,不是自愿为了锻炼身心的需要而情愿参与。其次选择发展身心需要的人数比例也较高,说明学生已意识到健康的体质对于今后的学习、生活及工作具有重要性;18%左右的学生选择学习体育技能与缓缓压力作为锻炼目的(见图1)。说明大学生希望在学习的同时还可拓展自身的特长,为今后的人际交往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学生们也学会通过体育锻炼达到舒缓情绪、自我排解烦恼进行调节,使学业与生活压力得到及时宣泄与释放[2]。

3 . 3 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在对影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分析时,主要将影响因素分为:运动氛围不高、场地与器材缺乏、缺乏兴趣爱好、担心影响学业、开设的体育项目单一、不适应体育教师的执教风格或方式。调查结果如下。

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中(见图2),由于学校课程开设的体育项目单一,难以满足学生的体育运动要求,从而使得约33%的同学不愿参与体育运动,其次使学校的场地与运动器材缺乏因素占了近25%,从而限制了某项体育项目的开展,降低学生的积极性。其次运动的氛围不高、学生自身缺乏兴趣爱好等影响因素也影响了部分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为此应拓展并丰富现有的运动项目,增加学生感兴趣的项目、加大对运动场地的建设,适当购买运动器材,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与学生参与的热情。

3 . 4 受学生欢迎的体育项目

调查学生对当前我校开设的体育课程中较为喜欢的项目时,男女学生的看法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男生喜欢的项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见图3,图4。

调查结果显示,男生喜欢的体育项目带有技巧性且运动过程激烈,带有一定的危险性,符合男生喜欢挑战、敢于拼搏、体现个性粗犷豪放的特点。相反艺术院校的女生多数喜欢轻巧柔美、能塑造身形且运动较为舒缓、对抗性小的项目,这些项目主要以修身塑形、锻炼并提高女生的气质为主。这符合艺术女生爱美、要求自我身形力求完美的特点。

3 . 5 部分体育教师对实施俱乐部制教学的态度

通过调查发现,艺术院校中体育教师对于实施俱乐部制体育教学的态度存在差异。

84.22%的教师对此事持支持态度,约11%的教师认为没有多大关系,可实施也可不实施,剩下的4.78%教师反对实施俱乐部制体育教学。说明大多数体育教师认为俱乐部制教学可增强学生的体质,并可有针对性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积极的锻炼意识,同时还可促进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至于反对的教师则可能出于该体育教育发展模式尚未取得成熟的实践经验,加上需要大量的人、财力的投入,难以确定学校、教师的投入与学生的产出之间的结果,因此不支持该教学模式(见图5)。

3 . 6 学生对实施俱乐部制教学的态度

在被调查的学生当中,学生对实施俱乐部制教学的态度中,17.68%同学为中立或持反对态度,其中仅有3.02%的同学反对实施俱乐部制体育教学,其次82.32%的学生支持学校进行。说明学校以俱乐部制方式组织学生开展体育教学,能够得到绝大部分同学的赞同,此外学生也意识到该教学方式带来的重大意义,对提高自身与体育技能的重要作用,因此俱乐部制教学方式能够满足多数同学的运动需要。

3 . 7 学校运动场所设施的状况

当前我校现有的运动场所虽然较以往很大的改善,但是网球场、足球场、排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等场地面积较小,而且羽毛球场、排球场共分一块场地,影响了学生进行运动对场地的要求。其次网球场地有限,仅能容下几组人员进行使用,为此学生对于学校的体育场所或设施欠满意,因此学校应切实改善并提高体育教学的硬件条件,不断营造良好、舒适的运动场地与锻炼的环境,使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与条件更上一个台阶。

4 实施俱乐部制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

通过对上述的调查分析得出:我校实施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中,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多数迫于学分、考试及格等目地而进行的锻炼;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与技术结构欠合理。其次教学方式与教学开展项目活动单一化,当前体育教学课程开设有篮球、气排球、足球、乒乓球、网球、武术、台球、羽毛球、瑜伽及健美健身操等项目,而学生较为喜欢的休闲娱乐类项目(游泳、跆拳道等数量)课程较少,未能较好满足学生实际的需求。

此外我校进行体育教学的场地设施较为缺乏,学生进行体育教学课程活动场地受限,一些相关运动场地有限,学生选择各体育项目的比例大小不一,部分体育项目因人数少而未开设,因此各专业、各年级的学生进行体育课程时难以达到锻炼身心的目的。

5 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化措施

首先,改进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让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可通过设立体育基础班及提高班形式,较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各年级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与身体情况、对体育技能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各层次的课程及内容,已达到较快提高自身技能的要求。

其次,改革体育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多种评价方法和多种体育考试的内容。可增加健身方法、体育常识,同时进一步改变日常的体育考试评价方式[3]。能够将组织俱乐部活动、考勤、教辅、体育活动担任裁判或教练等表现纳入考核的范围,不断丰富体育的考试形式。还可增加心理健康、跆拳道、养生按摩以及民俗运动等多个体育项目,丰富学生选择运动项目。

最后,有效发挥教师的成绩评定功能,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通过建立课外体育俱乐部将体育课堂延伸至课外;增强体育教师责任心与敬业精神,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与自身的修养,保障授课形式的多样化与教学质量。

6 构建艺术院校俱乐部制体育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6 . 1 强调俱乐部制体育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艺术院校实施的俱乐部制教学评价主体应进一步多元化,有助于体现体育教师与体育活动参与学生的平等地位,确保评价结果的公平与客观。其次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体育俱乐部教学的改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促进其情感与意志的更好培养,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体育教学目标及身心发展的需要。

6 . 2 重视过程性评价, 确保充分体现学生的体育综合成绩

改变以往的终结性评价模式,同时兼顾各学生的个性发展,将学生体育课堂上的行为表现、心理健康、参与意愿或态度等方面相互结合,作为过程性考核放入指标之一。其次可取消百分制评价进而改成用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等级的分制,采用学生本人自评、教师及小组成员这几个方面进行相互结合评价,从而得出学生的综合体育成绩,通过建立这种过程性的评价,避免了传统考试成绩的单一性与唯一性,使得体育成绩的考核评价体系更完善。6 . 3 丰富俱乐部制体育教学的考试内容与形式, 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不断丰富俱乐部制体育教学的考试内容与形式,例如课程的考试可使用理论考查、体育项目的实际操作情况、口试等方式相互结合。其次还可以尝试将学生自定的体育健身计划及实施进度、体育小论文等方式,作为考试评价的内容之一,有效促进各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同时有助于学生个性与观点的有效发挥[4]。

7 结语

综上所述,艺术高校的俱乐部制体育教学,应按照培养人才的目标,充分调动各学生与教师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体育教师尽量做到因材施教。其次丰富体育教学形式与内容,全面提高艺术院校的俱乐部制体育教学质量,较快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摘要:高校实施体育俱乐部制教学,可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有效增强学生的体质。该研究通过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访谈法的研究方法,并且结合广西艺术学院学生身心特点和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剖析我校实施俱乐部制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和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化措施,研究得出构建艺术院校俱乐部制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结论是:第一,强调俱乐部制体育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第二,重视过程性评价,确保充分体现学生的体育综合成绩;第三,丰富俱乐部制体育教学的考试内容和形式,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棋迷俱乐部 篇11

D君在给我的毕业留言中无比缠绵地写到:你是我眼中一流无耻的棋痞。后来再读起来时,让我万分感动,有如此知己,从此不羡子期有伯牙,独慕我有D君。

D君与我正应了象棋盘上写的两句话: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不但在棋盘上难分伯仲,盘外招也是使得出神入化,与我是臭味相投的知音。其实我哪有什么盘外招,只不过看见棋盘上气氛实在是太紧张,于是弄首被我篡改的流行歌曲娱乐一下大家,或者善意地提醒对方:“别胡来,死了我可不负责”,“俺只不过想问一下你的眼形”。Z君总是耿耿于怀于我的“盘外招”,每每无奈地长叹一声:“I服了YOU,你的嘴巴有九段的水平”。此时我总是极度谦虚,与Z君相互推让一番。同时也感到一种不被理解的痛苦,我辈俗人,未有无意胜负、以棋悟道之雅意,如只剩下闷头下棋,则何乐之有?

然知我者,D君也!棋盘上刀光剑影,棋盘外你来我往,“互娱互乐”,不亦快哉!然而这种情形并不是常常能见到,因为跟D君下棋实在是太紧张了,紧张得忘了一切。

下棋之乐不如观棋之乐,观棋之乐既有超脱胜负之闲情,又无身陷棋局之劳神。然“观棋不语真君子”实在是为棋痞所不耻。二人相对,黑白厮杀,三尺纹枰起风云。却但见局势紧处,双方如临深渊,无不殚精竭虑,三思而后行,君不闻“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然当局者迷,旁观者灵光忽现,鬼手神来。此时,细想同窗数载,加之黑白知交,情深意切,似我等天性纯良、宅心仁厚之人,岂能忍看朋辈成新鬼?

我、D君及M君向来是虚怀若谷、从善如流,每有旁观者急而耻作君子,我们常常择其善者而从之,既解了旁观者之急,又没有浪费其一片苦心。唯Z君是众棋痞中的异类,完全不顾人家的感受,头一歪,眼珠间或一轮:“去、去,就你那臭棋”。活生生地剥夺了人家观棋之乐,他的下场自然可想而知了。

“胜固可喜,败亦欣然”此话初来不是在臭棋篓子苏东坡处所听,而是传于Z君那儿。想那Z君初闻此句定是初恋般的一见钟情,从此便割舍不下。我和D君常常发现Z君与此话形影不离,Z君无疑对其爱不释手,在每一次的残酷打击后,它总能敞开温柔的胸怀给予Z君以无限慰藉。我想,那时的Z君每每道出此话时定希望我们领略到:站在大家面前的是位超凡脱尘、胜负不惊的隐士。然而当时局限与我辈的脑壳,却全然没有领会,只是对Z君的风度表以极大的怜悯和同情,毕竟同窗几载!

Z君下棋好有一比——馆子里的店小二。客人来了,小二开始忙着擦桌、倒水、上菜,菜齐了也就没他什么事了,至多席间添点茶水、加点菜,等到客人用尽,于是收拾残汤剩菜、涮筷洗碗,又是一顿忙活。Z君,布局和收官倒是堂堂正正,无可挑剔。尤其是收官,可谓本班“官子第一人”,略胜于我等。每每棋到官子,自己总有被Z君四处搜刮、便宜占尽的感觉。不过仗着本大,任Z君绞尽脑汁四处搜刮,我自是优势不改、稳操胜券。之所以捞取如此大优势,只怪Z君对待中盘战斗不可思议地愚昧和草率的结果。我以为Z君大概是缺乏那种爱棋如子的精神,每每惊叹Z君在棋盘上尸横遍野,想想都替他难过,总是小心翼翼地一粒粒将Z君的棋收起来放回盒内。Z君对他的棋子如此地不负责任,为此我也常常提醒他。比如因为Z君思路的混乱,顾此失彼的时候,我就开始对Z君的棋子表示担心和关怀:看看,这又要撂下一堆尸体,如何呢?而Z君的这种不负责,越是关键时刻越是严重。常常在生死立判之机,昏招、缓手频出。众棋痞对于这种愚昧进行了一番探讨和总结,遂冠之以“Z君式的愚昧”,每每有人下出掏茅厕般的臭棋,总会令人不由地怀念起Z君。

我一直想对Z君说:“无情不是我的本性,其实我很温柔。比如对小M,我常常在局面超级优势时有意地走走聂棋圣般的昏招,许他吃掉我一个小角,或者放放水,让他“偷袭”一片棋,使他的顽强得到回报,同时又不影响胜负(一般来说也没法影响)。然而Z君总让我失望,自己辛辛苦苦花了一手甚至几手棋告诉Z君:你的棋很危险啊。然而Z君完全不理,居然脱先他走。人家不过是想和你探讨一下死活的问题,好歹敷衍一下,给点面子嘛。而这样的做法就让我很难受,他总是这样怀疑我。另外我总觉得也有义务告诉他“尊重对手”这个道理。我必须对自己的棋子负责,本不想杀,但我没有选择,谁让他总是这样逼人太甚。以“Z君般的愚昧”,就可想而知他最后的下场了。

交友热线

①曹培荣棋力:业余2段

联系方式:E-mail:cprahdt@163.net

QQ:10303953

②鲁辉棋力:业余四、五段

期盼认识棋力高于自己的棋友(男、女均可)。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工商行张湾分行

邮编:442001

计算力训练场

①黑先(中级):正解是以静待动的好手,千万不要莽撞行事。

②黑先(中级):白棋的内部尚有缺陷,随手会导致失败。

上期正解:

1、黑1冲、白2挡必然,至黑7可扑死白棋,因白气比较紧,所以不存在倒脱靴。

2、黑1靠的方向是正确的,至黑5黑棋安然渡过。

纹枰短诗

厉凯腾

临窗夜读谱,

星海化纹枰。

邀月共手谈,

眼宽棋路明。

刻苦穷棋道,

技纯老如钢。

不亢亦不卑,

何惧王中王。

敌丛巧围旋,

忍辱又负重。

一飞冲出头,

四马杀大龙。

如何计算官子

对于初学者来说,计算官子的大小似乎有一定的难度。其实不然,只要您掌握最基本的计算方法,就可以此类推。在这里我们介绍“出入计算法”。

图一:白1提得到2目,黑棋没有目数上的损失,这样2+0=2就是2目官子。

图二:白1提得到2目,黑棋损失1目,所以是3目官子。

图三:黑1扳、白2挡、3粘后,黑棋一路边上的空是2目,白棋余下的空亦是2目。这个计算结果估且放着,我们要把它留在记忆中,然后看图四。

图四:白1扳、黑2挡、3粘后,黑一路边上的空是1目,白棋的空则变成3目,三、四图相比,黑差1目,白也差1目,加起来是2目,所以此官子是后手2目。

这是官子的简单计算法,适合初学者。

漫话棋评

□文/唐智华

现在的职业赛事是越来越多,水平也越来越高。做为一个棋迷,能够欣赏到围棋大师们的精彩棋局,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但由于个体水平的差异,对棋的理解程度不同。在欣赏大师们的对局时,往往会感到迷惑难懂。因此,棋评是职业棋手为棋迷打开了欣赏棋局的一扇窗。所以,在看职业棋手讲棋的过程中,棋迷会领略到,他们各自的讲棋风格与特点。归纳起来,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风趣、幽默型

此类型的人不多,讲棋具有鲜明特点,形象、生动、活泼、风趣。如老聂就是代表。听他讲棋是一种享受。他不但会讲棋,而且会侃球。他讲棋坦然,大度,棋理清晰,敢批评、敢指责。记得九五年,老聂在讲马晓春对小林光一争夺世界冠军的那盘棋。尽管马晓春捧回了冠军奖杯,但老聂在棋评中,还是批评的很透彻。有些新闻媒体大肆渲染老聂讲棋带有强烈的主观情调,吃不到葡萄就说酸。这种看法是很片面的,老聂讲棋,从来是对棋不对人。这是他讲棋的风格,毫不含糊、直抒己见。老聂在《弈海方圆》(电视节目)中所做的专栏节目,深受广大棋迷的喜爱。如果仔细研究老聂讲棋的风格,你会发现他喜用夸张手法,如以下几句:“啊!这种棋下得出手,我是一万年都不会下的。”、“哦!啊!就这样让他成个太平洋,太大方了嘛!安乐死!”,他讲棋的话语中,常常流露出许多感叹词。偶而还夹带些小幽默。如果老聂的棋艺是上品,那么他的棋评也是上品,挥洒自如,幽默风趣。

隽永、含蓄型

此类型的主要代表人为华以刚,还有王汝南、程晓流等等。他们讲棋的最大特点是:含蓄、深沉、隽永、诙谐。他们讲棋时,儒家思想味很重。棋的好坏不表态、不追究,以中庸的思想看问题。常说下妙手有妙的道理,下坏棋有坏的理由。权衡得失,有的放矢,特别是他们与搭档讲棋时,往往喜欢设个悬念,卖个关子。然后,两人一唱一和,把棋中的韵味含蓄的暗示给观众,让观众觉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学者、专家型

此类型的主要代表人是王元,还有郑弘、俞斌、曹志林等等。特别是王元,一张铁嘴侃侃而谈,让棋迷大饱眼福。他的专题讲座是很有特点的,在讨论某个定式、某个局部时,他可以给棋迷讲述的仔仔细细。甚至某种布局的流行、某种定式的起源,他可以说得你心服口服,哑口无言。不过,听多了自然会腻,会感到乏味。在听他讲棋时,一定要专注。因为他的棋评中有很多实用的知识。棋迷越是水平高,越爱听,自然是受益匪浅。反之,你有可能会酣然入睡。

棋手与折扇

□文/竹正军

扇子是人们夏天防热用的生活用品,而折扇由于既可舒展又可折叠,除了能加速空气流动以达到降温的目的外,又成了一些文人墨客的手中玩物,又由于扇面上可泼墨书画,寄情寓意,题诗作画,深受一些文人的青睐。古代戏剧中的书生,一般均手拿折扇,翩翩而来,甚至借扇喻情,如《碧玉簪》里的“扇子虽好,骨子太轻”。《桃花扇》借扇寄情。

在现代生活中,随着电扇的普遍使用,折扇在书生手中已极为少见,但作为工艺品,作为摆设却又多见于茶楼棋室,作为一名围棋手,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下棋时仍随身携带一把折扇,这是为什么呢?

其一:可以增添棋手的风度和气韵。以围棋界“三条龙”挥洒扇子的气韵来说,大龙聂卫平的出手比较凝重,他用扇子的姿势不多,但深沉有力,如他折起扇子后,两掌拄扇,支于桌面时,常处在苦苦思考中。显示的是一种力度;小龙常昊用扇子的动作简单精练,就像画家作速写,寥寥几笔,形象突现;而中龙马晓春挥洒扇子时轻灵飘逸,变化多端,就像他的棋风。你看,他紧握扇柄慢敲几下,是在细算点数,“啪”地一声,干脆利落地投于盘,当是一手妙棋;当复盘或座谈时,他轻轻地摇几下扇子,显示一种友谊或悠闲。

其二:折扇变型多,有利于想象。扇子折起是一根棒,稍许展开是一角,全部打开呈扇形,线、角、弧、面、圆都可以变化出来,棋手在紧张角逐时,不经意地舒展或收敛扇子,有时能联想到盘面上,突发妙手或走出困境或制敌于死地。

其三:棋扇动静调适,有利于摆脱窘境。棋手上场比赛是一种脑电波的角逐,“四海翻腾云水怒”,都只在脑际心间,而两只手常是空空的,有一把扇子可以调适一下空闲,改变一下没手势的窘境。当盘面上紧张万分时,摇一下扇子可减少紧张的气氛。

其四:有助于改善棋手的心理状态。棋手水平接近,胜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棋手的心理状态和临场发挥决定的,有了一把扇子可以稳定一下心态,或防急躁,或防对手的盘外招,有时对手是位瘾君子,当烟雾向你扑来时,一把折扇则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扇面上写上棋手的座右铭或签有著名棋手姓名都有助心理活动。

联众我的最爱

□文/张武辉

我的家乡是天下闻名的古战场赤壁。它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时至今日,它真正的落后了,反映在棋上尤为突出。我棋力不强,却也可充当小城之围棋皇帝。作为一名铁杆棋迷,最大的愿意莫过于长棋了,可在这里谈何容易,九七年踌躇满志的我在武汉与一业余五段下彩棋竟被打到三子。一时间简直是万念俱灰,只因与之结缘太深,才没有最终放弃,随后我以小林光一的执着勉励自己苦练棋艺。直至有一日棋友介绍我步入了联众网络世界。以“张飞”的名字报名入户后,这个虚拟世界从此成了我绝好的练兵场,也是我的精神乐园,我发誓要在这里打到5段以雪前耻。我意外地发现,在网上“下围棋的人没有坏人”与“棋如其人”两大公理似乎要产生矛盾,当对手局终在空里投子时,我还以为联众实行了应氏规则,直到对手将我活棋提起方才恍然大悟,此后我苦练围棋,除布局、中盘、官子之后的第四大技术——填子,渐渐地居然深谙此道,此后赢棋很少受此所累。在这里我从1K零分(老规则)登上了1D,又顺利地升上了2D,经过长时间徘徊后又登上了3D,此后便一筹莫展。直到有一天,联众将我等热爱者普调一段升到4D之后居然愈战愈勇,一气打到5D,当天我向身边的、远方的棋友通过电话一一告知,真有中状元之快感,说真的,我在清风打到9D都没这么兴奋过。因为大家都知道,只有这里的角色才够狠。尽管这里痞子如云,但是爱屋及乌,仍冲着联众这块金字招牌,纷至沓来,联众人气最旺。此后我居然力保5D身份不失,积分还略有盈余。排名闯入1800。在这里,荣浪子帮帮主让你景仰,睡觉的鱼让你神往,大连女孩让你遐想,拈花则无人能挡,日盼夜盼,千想万想,只图各路英豪指点吾辈一招半式,则受益匪浅,另有一妄想,各联众公司将众棋友组织起来也搞它一个围甲围乙联赛,则好不快活,我等即或从围丙打起,也自当兢兢业业,诸位听了切莫笑,此确是小子爱棋一片赤诚之心。

俱乐部制 篇12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黄石理工学院2009-2010年太极柔力球选项课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的文献50余篇。

1.2.2 教学实验法

从2009-2010学年度, 抽2个班中的学生60人作为对照组 (女子10人) , 采用传统教学及评价方式;另抽2个班的学生60人作为实验组 (女人10人) , 引入俱乐部制教学和评价方式。在实验中对学生的考勤、学习态度、积极性、成绩等方面做详细记录。实验后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两组学生学习情况的差异性。

1.2.3 问卷调查法

共发放问卷120份, 回收有效问卷120份, 回收率为1 0 0%, 并对调查材料进行整理、效验和统计处理。

2 俱乐部制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选项课中的实验设计

太极柔力球项目为新型体育项目, 在教学前, 所有学生均未接触过此项目, 所以在技能基础方面是一致的, 有利于实验的对比研究。

对照组的学生, 采用传统选项课教学方式, 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案进行教学, 教学评价标准为考试成绩60%, 身体素质考试2 0%, 考勤2 0%。

实验组的学生, 引入俱乐部制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 具体操作为:一、实现“教学内容”自由选择。在教学初, 组织学生进行太极柔力球的理论学习及教学内容欣赏, 在太极柔力球的“隔网竞技”和“套路”的教学内容中, 由学生任选一项进行重点学习。二、在教学中, 准备活动在教师指点下, 由不同的学生进行组织, 对组织较好的学生进行统计;基本部分的教学, 大幅度减少示范讲解等学生熟悉的教学方法, 主要利用分组讨论学习、设计情景法、分层教学等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例如, 在套路教学中, 可由教师示范整体动作, 学生分组练习并思考和讨论分解动作的技术要领, 教师及时进行纠错, 并适时进行分析讲解, 对表现活跃和提问较多较好的学生进行统计, 作为加分的依据;在隔网竞技的学习中, 可设计教学结果的情景 (比如网前垂直下落的球, 如何合理地进行接抛?共有多少种接抛法?) , 由学生对过程进行补充等教学手段。每项均在教师指导下, 把理论知识与学生兴趣相结合。另外, 在基本部分的后部分或课的结束部分中, 适时地加入教学竞赛、表演等各种活动内容, 对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统计, 作为考核加分的标准。三、在考核中, 除了规定技术动作的考核外, 结合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表现, 进行综合评价。具体做法为:技术和身体素质考试共50分, 其余5 0分分别由考勤2 0%、课间提问次数、练习效果、准备活动的组织效果和竞赛的表现等方面占30%, 具体的数据由2名学生进行统计, 教师核实及补充。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1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对体育学习态度的比较

实验后对两组学生分别进行了交流, 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太极柔力球的学习兴趣较大, 说明实行俱乐部制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运动参与的积极性。通过交流了解到, 学生自由选择练习内容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练习兴趣。

3.2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技能和身体素质成绩的比较

技能技术的考核中, 实验组的学生对所学技术的理解和练习效果, 整体效果好于对照组, 较明显的差距是:实验组个人技术较好学生的比例 (在技术考核中为9 0分以上) 为15%, 对照组为6.67%, 明显高于对照组。身体素质方面, 在教学前, 两组的测试成绩分别为:对照组, 男生1 0 0 0米的平均成绩为4′25″, 实验组为4′19″, 女子800米, 对照组平均成绩为4′50″, 实验组为4′56″, 通过1个学期的练习, 两组的成绩分别为:男子1000米对照组平均成绩为4′11″, 实验组为4′01″, 女子800米, 对照组平均成绩为4′28″, 实验组为4′30″, 在身体素质提高效果方面, 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别不大, 然而对身体素质练习的兴趣, 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在体能和技能教学中虽有众多的因素存在, 但也反映出学生的体质和技能确实有了较大的改善, 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得到提高。

3.3 学生对希望太极柔力球课程改进方面的统计及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 对照组在“趣味性”、“内容选择”和“考核多元化”方面的欲望明显高于实验组, 说明单纯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这些方面的效果不如俱乐部制教学模式。同时, 考核的多元化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在“教学方式和手段”方面, 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显出较高的期望, 通过交流了解到, 实验组是希望能完善教学方式和手段, 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照组则希望能时常变化教学方法, 因为“示范讲解—练习—纠错”这种“几点一线”的教学方式他们已经非常熟悉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场地器材”也提出了改进的意见, 可见学校的教学条件与环境对学生的练习兴趣有一定影响, 主要原因是由于太极柔力球是新型项目, 目前我校并未有固定和规范的练习场地, 而且太极柔力球的器材在黄石购置较困难, 这也是今后急需解决的问题。

4 结论及建议

(1) 实验对照比较结果表明, 在选项课模式中进行俱乐部制教学的改进后, 学生在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兴趣和技能学习等方面、均好于传统体育教学形式。所以在教学中, 虽然多数学校仍采用选项课制教学, 但体育教学必须要有进行改革创新的意识, 从思想上向俱乐部制转变。

(2) 在选项课的教学模式中引用俱乐部制体育教学的实验中, 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的转化较容易进行, 并能取得较突出的教学效果。所以, 在初步尝试向俱乐部制改革的过程中, “课内自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可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3) 俱乐部制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这方面的改变, 也能够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 体育教师可将此作为选项课向俱乐部制改革的另一突破口, 根据学校及学生的实际调整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比例。

摘要: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调查问卷和教学实验等方法, 以我校太极柔力球班的学生为对象, 在选项课模式中, 适当加入俱乐部制教学、评价方式, 并在教学效果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在选项课教学模式中适当引用俱乐部制教学及评价方式, 能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兴趣。

关键词:高校,俱乐部制教学,选项课模式,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1]郝英.高校体育采用俱乐部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5 (5) .

[2]张铁雄.对大学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体育科学, 2003.

[3]高琦.对高校“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5, 5.

[4]王葵.对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探析[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3.

[5]俞丽萍.高校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调查与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9, 6.

[6]钱利安.高校开展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J].科技咨询, 2007, 32.

[7]刘志敏.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1 (2) .

上一篇:农田规划下一篇:组织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