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策略分析

2024-05-12

高考志愿填报策略分析(共4篇)

高考志愿填报策略分析 篇1

高考承载着千万个家庭的希望, 高考志愿的填报方式始终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 任何志愿填报及投档录取方式, 都将对社会、家庭、考生个人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平行志愿作为一种志愿填报、投档、录取方式, 无疑给考生减轻了在志愿填报方面的压力, 为高校更好地选择优秀生源提供了制度保障, 更多地惠及了考生、惠及了高校。但这种填报方式也同样伴随着潜在风险和负面效应。认真分析平行志愿的利弊, 有效地预防平行志愿填报潜在的风险, 才能更好地维护考生的权益, 确保高校招生的公平公正, 确保高考志愿填报改革的顺利发展。

一、平行自愿及其投档、录取方式

所谓的“平行志愿”, 是相对于传统“排序志愿”而言的, 指在每个录取批次设置的学校志愿中, 考生可填报若干个平行的院校。考生可以在本科各批次 (一至三批) 中分别填报A、B、C 3个平行院校志愿, 各平行院校志愿之间没有分数级差。每所院校均设有6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服从志愿。

平行志愿的投档以“分数优先, 遵循志愿”为原则。具体地说, 就是在对某个录取批次的院校投档时, 计算机投档系统严格按照考生的5门课程的高考总分从高到低顺序逐个检索、投档。当考生总分相同时, 则按单科顺序及分数的高低排序。文科类按语文、文科综合、数学、外语排列;理科类按数学、理科综合、语文、外语排列。当计算机投档系统检索到某个考生时, 再依次检索该考生所填报的A、B、C 3个院校志愿。

二、平行志愿的利弊分析

1.增加了考生的选择和录取机会

用分数优先代替志愿优先, 避免了因填报失误遗憾终生是平行志愿的最大的好处。长期以来, 传统的排序志愿填报方式, 在每个录取批次中, 设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等几个志愿, 录取投档时, 省招办按考生所报院校排队, 当考生成绩无法上第一院校志愿时, 就看第二院校志愿的高校的第一志愿的报考情况, 如果不足, 则投第二院校志愿, 依次类推, 排序志愿强调的是志愿优先的原则。

2.减少高分考生落榜或复读的现象

对传统的排序志愿来说, 志愿填报不好, 高分考生也不可避免出现高分落榜或高分低就现象。成绩好的学生不一定能上好学校, 因而高考录取后“复读”现象十分普遍。平行志愿的相对公平, 使每个考生都可以报几所自己理想的院校, 从而避免了高分考生落榜。根据湖南考试院提供的数据, 实行平行志愿的头两年, 高分考生落榜明显减少, 2005年本科一批投档结束后, 理科4500多名考分超过600分的考生, 只有14人没有出档。而06、07年, 高分落榜者则更少。而仅仅实行平行志愿一年的浙江, 以文科为例, 07年第一批征求志愿前上线未录取的考生中, 文科超一本线40分以上考生仅两名, 超一本线30分以上考生仅36名, 而在06年第一批补报志愿前上线未录取考生中, 文科超一本线40分以上考生有21名, 超一本线30分以上考生有99名。实行排序志愿不但高分落榜的考生多, 就是录取的考生也有可能因为录取的院校、专业不理想而选择了复读, 产生了掉头现象。而实行平行志愿, 同一个批次可以填报若干个志愿, 有效地减少了填报中志愿中的失误, 考生即使没有进入到理想的院校, 但也不会像以往那样存在太大的落差。复读现象的减少, 为国家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也为社会、家庭和考生减轻了压力。

3.有利于高校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由于平行志愿遵循“分数优先, 遵循志愿”的录取原则, 不可避免地出现高分考生集中填报重点名牌大学的现象, 为优秀的考生进入顶级的高校提供了保证。平行志愿实行后, 除重点院校外, 一般高校所录取的考生, 其分数将趋向“扁平化”。对于同一批次中的一些中、下等级的院校来说, 很难吸收到高分考生。这也对一些较差的院校是起到一个促进作用, 从而促使他们努力向上, 办出自己院校的特色, 来吸引好的生源。

4.提高了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

平行志愿最大限度改变了“运气优先”的局面, “分数优先”使招生录取工作更加公平、公正。传统的排序志愿, 因志愿填报的偶然性, 高校招生的大小年现象, 以及热门高校或专业填报的过于集中等, 使许多高分考生遗憾的落到下一个批次甚至落榜。相反少数考分一般的考生却因为许多偶然因素进入了好的大学,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考得好不如填得好”。传统的排序志愿填报方式和录取方式让考生在貌似拥有选择权时, 失掉了选择权, 而高校也是面对众多的优秀生源, 貌似可以选择实则无所选择。将填报志愿当成一次赌博, 赌志愿的结果, 只有极少数的赢家。而平行志愿在同一个批次中可以填报若干个志愿, 有效地减少了志愿填报中赌的成分, 考生即使没有进入最理想的院校, 但也不会像以往那样存在太大的落差。

5.平行志愿的潜在风险

(1) 考生面临退档的风险。

传统排序志愿的投档比例为1∶1.2, 平行志愿各批次招生院校在录取时的投档比例为1∶1.05, 比传统的排序志愿减少了15%。但招生院校调档比例毕竟大于其计划招生数, 还是会有一定比例数量的考生自然“落榜”。只要院校调档比例大于其计划招生数, 考生就面临着退档的风险。一旦提档后再遇到退档, 考生所填报的其他院校招生又都已经满额时, 考生所面临的潜在退档风险, 就成为了落榜现实。

(2) 无梯度志愿落榜的风险。

平行志愿虽然能够扩大考生对招生院校的选择, 提高被录取的几率。若填报的志愿没有梯度, 也仍然存在高分“落榜”的风险。如果考生填报的志愿之间未拉开一定的梯度, 其高考成绩则可能同时达不达到这一梯度志愿招生院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 增加了考生落榜的可能性。

(3) 专业调剂风险。

由于平行志愿投档按分数优先的原则, 每所院校收到的考生成绩相差不大, 最高分和最低分之间的差距缩小, 院校在安排专业时选择的余地就很小。考生在填报志愿时, 若在各校专业的填报上不服从调剂, 考生分数的排序结果虽然达到投档线, 但由于考生填报的6个专业都比较热门, 最低录取分数均高于考生的考分, 而考生又不服从调剂, 这样也将面临退档。另外, 在填报志愿时, 若在各校专业的填报上服从调剂, 就有部分考生会被调剂到自己不愿意就读的专业。

6.“一考定终身”的负面效应

平行志愿强化了对高考成绩的排序作用, 对平时成绩不好, 而高考发挥很好的考生, 增加了其进入好学校的机会;而对平时成绩较好的考生, 平行志愿并不一定能帮助他们进入更好的学校。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高考"一考定终身"的负面效应。高考录取完全实行"分数第一"、"分分计较", 势必导致学校、家庭及考生个人对应试教育的更加重视, 而忽视对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有违素质教育的理念。

三、规避风险, 合理填报

考生填报志愿时, 要正确评估自己的综合实力, 合理搭配平行志愿, 注意规避风险。填报同一院校的考生过多, 该院校的投档分数线也自然会抬高, 从而导致考生落选。填报志愿要拉开梯度, 一是同一批次的院校之间的梯度, 二是同一院校专业之间的梯度, 处理好“热门”与“冷门”专业的关系。因此, 对考生和家长来说, 要将注意力从大城市、家门口的院校和热门专业转向中、西部院校, 不为众人所熟知的院校和专业。做到既要敢于填报“热门”专业, 但也不能“一热到底”, 要适当填报“冷门”专业, “冷”“热”结合, 不去扎堆, 被录取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摘要:平行志愿作为一种志愿填报、投档、录取方式, 无疑给考生减轻了在志愿填报方面的压力, 为高校更好地选择优秀生源提供了制度保障, 本文阐述了平行志愿及其投档、录取的方法, 分析了平行志愿的利弊, 指出了规避志愿填报风险的方法。

关键词:高考,志愿填报,平行志愿

参考文献

[1]高考平行志愿能否让更多考生如愿[EB/OL].2008-04-13.

[2]浙江省07年高校招生第一批录取结束[EB/OL].2007-07-20.

[3]聚焦高考平行志愿:平行志愿保护考生利益[EB/OL].

[4]为教育部推行“平行志愿”录取方式叫好[EB/OL].

高考志愿填报策略分析 篇2

(1)在高考志愿填报中,选择大学优先战略首先就是看中大学的声望。大学的声望是学生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许多人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是读什么大学的?不管是就读于什么专业。全国性的名牌大学、重点学府或者地方性的重点大学的名声,无论对于学生的交往和就业都是一笔财富。一些用人的单位录用毕业生,往往只看大学,不看专业。

(2)好的大学才能给学生打下全面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好的大学,学科门类众多,名师云集,思想活跃。学生除主修某专业外,还可辅修其他专业,可能跨系、跨学科选课。图书馆藏书丰富,各种讲座不断,名流往来,与社会交往广泛。即使学生就读的专业不甚理想,也有很多机会学习自己所想学的知识,使自己视野开阔,知识面宽广,创造力得到较为充分的培养。

(3)好的学风来自于好的校风。好的大学通常有好的校风、好的学风。一个大学生的学风,直至为人处世的作风养成同大学有很大的关系。大学也只是打基础的阶段,一个好学风的养成对一个大学生来说,其意义甚至胜过专业知识的培养。

(4)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学术特长。选择大学实际是选择这所大学的学术特长,这种学术特长往往在某个领域内具有很高的声望。

高考志愿填报策略分析 篇3

1 问卷设计

问卷调查的题目中, 侧重对新生上大学前的生活背景、选择高校和专业重视度做了调查。

问卷调查对林学院的350名新生的填写情况进行了统计, 并且男女比例基本相等, 参与调查的同学大多来自农村、乡镇和县级城市, 并且大多来自县级高中, 父亲和母亲也大多居住在农村, 整体来说, 学历不高, 家庭情况也不是很好。

2 调查结果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 在高考报名之前, 对新生在报志愿时对高校信息和专业信息了解程度统计可知, 有40.52%的同学了解过相关高校及专业的详细息, 而大部分的同学在报名前只是在努力考个高分, 几乎没认真了解过这些相关信息, 就导致了高考报名存在盲目报名, 专业选择随意的现象出现。

在有关对该专业了解方面的问题统计显示, 只有4.7%的同学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 将近70%的同学对自己的专业认识模糊。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 同学们虽然已进入学校进行学习, 开始了大学生活, 但对自己的专业还是了解的有所不足。由此可见, 虽然很多同学们对自己的未来想象计划良好, 但只有很少部分同学能脚踏实地地做好细节工作, 详细了解自己所选择的专业。

对学校与专业谁更重要的问题调查上, 统计结果显示, 7%的学生认为只要能上理想的大学, 专业不重要。然而, 学生大多都只能从侧面了解, 通过网站或者道听途说, 了解到的也只是学校的冰山一角, 其实一个学校好坏与否凭个人感受是不够的, 大学是一个培养自学能力的地方, 如果你能力够强就不存在学校好坏的说法了, 就像高考每年都有黑马一样, 个人的能力和存在方式往往决定了他未来的取向, 其实每个人所走的路都在自己手中, 而决定何去何从的是你自己的方向感也就是对未来的感知能力。30%的同学认为只要专业好, 学校不重要。对于那些有自己的想法的人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也不至于盲目。而对于那些专业没什么特别想法的人来说, 他们对专业的选择大多都会收到外界干扰, 比如说亲朋好友的专业, 老师的介绍, 近年来专业的受欢迎程度, 相对而言这就存在很大误区, 好多大学生到了大学就很颓废的原因之一莫过于所学非想学。

新生对目前已被录取的高校和专业的感受调查结果显示, 45%的同学认为当初对该专业的部分情况有所了解, 但有些重要信息并未了解, 63%的同学认为当初对该院校的主要情况都有所了解, 且与实际情况比较相符。

当提到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时, 统计显示15%的同学想重新选择学校, 但不换专业;28%的同学想重新选择专业, 但不换学校;24%的同学想重新选择学校和专业;33%的同学既不换学校也不换专业, 由此可见, 大部分同学对自己专业和学校并不满意。

3 建议

3.1 科学地指导学生的高考志愿填报工作

通过以上的问卷调查, 我们发现很多学生不满意自身选择的专业。这是因为他们在选择专业方面缺少科学指导, 所以导致错误地选择了专业。在高考志愿填报的过程中, 学生不了解专业是面临的最大难题, 一些学生甚至毫不知情。这也体现了中等教育跟高等教育存在衔接上的不足。这对学生而言, 倘若在填报高考志愿的过程中, 难以获得科学的指导和一些高校的专业信息, 那么就难以选择较为满意的专业。为此, 应当强化中学跟高校之间的信息交流, 在高三时期就指导学生的升学工作, 让学生明确自身的水平与适应能力, 从而清楚自己以后的目标, 更加自主地选择专业和奋斗的目标。当然, 作为高校来讲, 务必实施积极的措施,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为学生创造更多选择专业的机会。

3.2 有针对性地选择专业, 且考虑自身的特长与爱好

在选择专业方面, 学生需要立足于职业科学地选择专业, 不可以盲目, 不然会严重地影响自身毕业后的就业和发展。学生需要对高校的特色专业和优势课程进行把握, 这是由于行业的认可程度与专业知名度会对学生以后的就业、学习等产生深远的影响作用。为此, 学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应当熟悉所选择高校及其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向, 并且应当考虑自身的特长和爱好等。

3.3 高校以就业为导向, 不断地调整专业结构

在推进大众化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影响下, 教育主体同样期望比较高的高等教育价值, 他们不但重视学生的上学, 也重视学生以后的就业。为此, 高校应当注重人才就业市场对培养人才的调整功能, 结合高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人才市场的人才需求实现专业结构的调整。除此之外, 还应当适度地控制规模, 结合以后市场需求的实际情况, 确保平衡性地发展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 让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可以跟用人企业的要求相符合, 切实确保国家的要求跟个人的价值相统一。

3.4 注重对青年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在认识上大学目标价值的问题上, 学生常常忽视了为社会与国家做贡献, 他们看重的是实现自己的价值和利益。家庭教育的第一要务是道德教育, 这是由于借助家长跟子女的交流和感染效果, 家庭教育能够实现更加理想的道德教育效果。在实际中, 家庭教育紧紧地围绕智力教育, 仅仅注重子女的考试分数高低。鉴于此, 由于家长不重视对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才造成他们缺少社会责任感。再者, 学校教育过程中对学校成绩的考核指标主要体现在学生高考录取率的高低上, 这也导致德育教育难以实现理想的效果。为此, 高校需要实施一系列的方式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与责任意识教育。

4 讨论

特定阶段有一定的选择, 对于学生在专业和学校的选择上, 社会也有一定的责任, 高校应该对学校的师资、设备、教学情况等进行全面和真实的宣传。据调查, 高考志愿填报时, 同学们对历年的录取分数线、该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和想读专业在该校的实力比较关注。所以, 社会应该多宣传一些这方面的真实有效的信息, 特别是专业的就业方向、未来人才市场需求状况、就业率、课程的学习内容、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以及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这样为填报志愿的同学提供更多的帮助, 让他们一次就能选到自己满意的学校和专业, 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摘要:为更进一步了解高考时毕业生填报志愿、选择学校和专业的基本情况, 林学院就业信息部对2015级新生进行了高考志愿填报情况的问卷调查, 并做了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调查数据显示填报志愿时有47%的同学对高校信息和专业信息都了解不多, 大多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学校和专业。有62.6%的同学在大学学习一段时间后, 感觉实际情况与当初了解的比较相符。

关键词:高考志愿填报,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参考文献

[1]蔡安成.高职院校招生宣传重点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 2013 (3) :91-92.

2013年高考填报志愿专业分析 篇4

择校与选专业是人生规划非常重要的一步,而如何做好规划,如何择校、择业,高考志愿填报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从就业的宏观数据看就业困难专业。据权威机构连续几年针对大学生就业率的“大学生就业报告”的调查数据显示,许多热门专业连续3年就业难。包括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等。填报高考志愿一定要考虑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所以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要考虑报考专业招生计划的总数。对专业的深入了解很重要。不是社会提供的岗位不足,而是高校专业人数供大于求。据招生部门统计,诸如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这类专业被称为“具有普适性”的专业,几乎国内高校都设了类似的专业。省内各大高校类似专业的毕业生人数很多。另一方面,例如档案管理学、机要学等专业,每个省只有几十个招生计划,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并没多少在档案馆和机要局工作,很大一部分是进入了机关人事部门或办公室。要避免盲目填报志愿,不能盲从和只看招生广告,要认清专业的历史、现状、前景,要深入学校了解实情。

对专业进行就业前景分析。考生和家长对某个专业的就业前景分析,要从相关行业对某专业的毕业生需求情况及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综合考察和判断,而不是简单地从就业率一个单纯的数据进行分析。例如未来30年间,城市轨道发展势头迅猛,中国共有4万多公里轨道交通等待建设,包括石家庄在内的一些城市已经开建地铁,相应的人才培养和储备速度要滞后。由此推测,相关专业毕业生以后的就业应该相对容易些。

对学校历史及强势专业情况分析。同一专业在不同学校的就业率和就业层次并不一样。这主要是由学校的师资、办学历史及相应的社会认可度决定的。一些具有某些专业培养优势与特色的院校,毕业生比较受青睐。一方面,这些院校开设的优势专业或者特色专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在相关行业具备很高的知名度,用人单位如果要招聘新人,可能会优先选择这些院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另一方面,一些企事业单位和外国企业,在招人时更注重毕业生的受教育环境和综合素质,因此在招聘时更习惯圈定学校范围。而这也可能导致某些院校的某些专业的就业率高于其他高校相同专业的就业率。考生和家长在参考某个专业就业率时,一定要明白专业的就业率是相对的。它可能在某所高校的就业率比较高,而在其他高校可能比较低。单纯地从某所院校的某个专业的就业率就判断一个专业的就业好坏是非常不科学的。1 录取优先

把保证被录取作为第一目标,其他因素放在其次。就业优先

把将来毕业后求职是否有门路放在第一位,其他因素作为次要考虑。专业志向优先

把满足个人的兴趣爱好、志向特长作为主导目标,重点选择所喜爱的专业,至于这次能否被录取、将来是否好就业并不做过多要求。学校优先

把选择名牌院校放在首位,而对专业的冷热不做特别考虑。费用优先

如果家庭经济较困难,难以承受较高的收费标准,则把选择收费较低或奖学金较高、助学条件较好的院校和专业放在首位。地域优先

把选择京、津、沪及沿海城市的高校作为首选目标,其他因素则放置其后。7 多项兼顾

将学校专业志向、升学与就业以及地域等因素兼顾考虑。

2013高考志愿填报技巧:本一选学校,本二选专业

志愿是考生升学的志向,也是招生学校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那么,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如何才能填一张漂亮的志愿表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志愿填报时,到底是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呢?熊丙奇教授表示,如果考生的分数超过本一省控线,首先考虑在本一院校中选择一个好学校。因为本一院校大多是“985”、“211”院校,进入这样的院校不仅意味着可以获得比普通院校更多的学习资源,还意味着将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这些院校都有进校转专业的机会,即便录取时被录取到一个不太满意的专业,也可通过努力在第二年换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如果考生的分数在本二省控线上,熊教授则建议考生首先考虑选择一个好的专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列出自己最想进的学校、比较想进的学校、可以进的学校等;专业方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兴趣的专业找到对应的具有实力的院校,并通过平行志愿填报来实现。

比如,某考生喜欢英语专业,他完全可以以这一专业兴趣为线索,列出开设这一专业的高校,分析自己的实力与高校的对应的情况,由此把这些学校作为自己的平行志愿。”熊教授强调,学生在选择时不能道听途说,一定要考虑全面,理性分析学校和专业,同时以学生自身的兴趣为准进行决断。

关于学校

[什么是“985工程”高校]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 “985工程”,也称“世界一流大学”工程。列入国家“985工程”建设的高校,标志着其在全国具有较高水平。同时,经过多年国家重点投入和建设,其实力必将获得进一步的提升,有些学科跻身世界一流水平。截至2012年国家确定的“985工程”高校共有39所,其中一期34所,二期5所。

[高考志愿填报常见问题:什么是“211工程”高校]

中国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而实施的一项跨世纪的战略工程,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项目,开始简称为“211计划”,后来称为“211工程”,也称“中国重点大学工程”。“211工程”也是一项集中有限财力的“扶强”建设计划,进入“211工程”的高校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均具有较强实力。

[高考志愿填报常见问题:什么是中外合作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指经教育部批准的外国高校同中国高校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这个概念很长,有三个定语作为关键点,即:是国内外高校间的合作办学;办学地点在中国境内;学校招收的对象主要是中国学生。如:西交利物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等大学。国家批准的这类高校比较少,全国仅33所。[高考志愿填报常见问题:什么是独立学院]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经费投入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简单说,就是由地方政府投资或民

间投资,依托于某个本科高校,社会称之为“母体”或“本部”,主办高等教育,招收和培养本科生的机构。

[什么是保送生]

保送生是指具有教育部认定的保送资格的考生,经个人申请,高校考核合格,无需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考试即可被录取的一种招生形式。教育部会在每年年初在阳光高考平台上公布具有保送资格考生的名单,未入名单的考生不能按保送生录取。对于考生,无论是否参加高考文化课考试,均需参加高考报名,否则不能被高校录取。经教育部批准,具有招收本科生资格的高校都可以招收保送生,保送生招生是计入高校招生计划的。

[什么是艺术特长生]

艺术特长生是指为活跃高校校园文化生活,推进素质教育,高校根据本校艺术团活动与建设需求,通过组织艺术专项测试等,择优选拔具有艺术特长的学生进入高校的一种招生形式。艺术特长是指音乐、舞蹈、戏剧、书画等方面的特长。高校测试合格的考生必须经过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才能按照事先确定的优惠录取政策来录取。艺术特长生招生计划单列,原则上招生人数为高校招生计划数的1%。

[什么是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

为激励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创新,全面发展,并选拔优秀人才深造,中国实施优秀大学本科生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的制度。凡达到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高校的免试推荐条件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均可申请免试,经接收单位(包括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本校和外校)考核合格,即可攻读硕士研究生,有的是硕博直读,而无须再参加全国统一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学校在推荐时,一方面注重对推荐学生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考核;

[免费教育师范生常见问题]

问:本科毕业后回到哪里?

答: 按政策规定,毕业后回到生源所在省份,而不是生源所在地区、县或乡镇。问:可否到其他省份中小学任教?

答:经考生所在省和接收省级教育厅(局)同意则可以异地就业。

问:本科毕业可否直接考研?

答: 毕业到中小学工作一个学期后才能申请免试在职攻读研究生,本科毕业生不能直接报考脱产研究生。

[什么是投档比例]

高校招生是分省份进行录取的,录取的基本人数是高校制订的分省招生计划。投档比例就是某高校调档考生数与其在该省招生计划数的比例。国家规定,原则上调档比例不超过120%,具体比例由高校与省级招办协商确定。梯度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下,投档比例默认值是120%。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下,投档比例默认值通常为105%。

[什么是高校录取平均分]

高校录取平均分是指高校在某省份普通类同一科类统招录取学生高考成绩的平均值,分文史类和理工类平均分。有的高校含加分,有的则不含加分。高校单列计划的特殊类型招生、体育类专业和艺术类专业招生等,不计入高校录取平均分。录取平均分反映出高校在某一省份生源的总体质量。

[什么是高校调档线]

高校调档线是指在普通类(非艺术、体育类)某一科类(即文史类或理工类)调档录取时,高校按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调取考生档案所产生的最低投档成绩,分为文史类调档线和理工类调档线。由此可知,每所高校在各招生省份均有文史和理工两个调档线,分数线因生源质量不同而不同。

[平行志愿同分考生如何排位]

上一篇:铅的测定下一篇:安全协议书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