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落叶

2025-01-16

早期落叶(精选6篇)

早期落叶 篇1

一、早期落叶的原因

1. 种栽轻管, 造成柿园病菌积累过多, 病害逐年加重。

近些年, 果树生长季节常出现连阴雨天, 而果农又无清园习惯, 残留在病枝落叶上的病菌连年繁殖, 各种病害加重发生, 严重影响了树体健壮生长。

2. 多雨季节, 打药次数少, 浓度不够。

2008年6~10月份, 出现了阴雨连绵的天气, 特别是七八月份降雨量更多, 果园湿度大, 且持续时间长, 有利于病害发生和传播, 在这样的年份里, 增加打药次数和浓度。

3. 施肥少, 树势弱, 抗病差。

有些果农秋季施基肥量少, 甚至不施, 出现了土壤肥力较低的现象。在施肥种类上偏施氮肥、复合肥, 缺少磷钾肥, 造成枝条生长偏旺、叶片光合作用差、树体营养低、抗病性差。

4. 柿树病害发生重。

柿树角斑是柿树早期落叶的主要病因, 主要危害叶片及果蒂。叶片受害后, 初期在正面出现不规则黄绿色病斑, 斑内叶脉黑色, 以后中部褪为浅褐色, 病斑背面初呈现浅黄色, 后加深渐呈褐色或黑褐色, 病斑两面都产生黑色绒状小粒点, 但以背面较多。发病严重时造成早期烧叶、落果, 降低产量, 减弱树势, 可诱发柿疯病。柿树圆斑病、炭疽病也能引起柿树早期落叶。

二、防治方法

1. 在休眠季节彻底清洁果园, 将残枝落叶集中烧毁或深

埋, 柿树落叶后用果康宝100倍液或易除200倍液加桃小灵1500~2500倍液喷园一次;柿树萌芽前再喷施一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 可较好地防控各种病害。

2. 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 增强树体抗病能力。

在秋冬季施足有机肥, 施肥量以斤果斤肥为好, 高产园可按斤果2斤肥比例施入。在施有机肥的同时, 结合施入化肥。未结果树每株氮、磷、钾肥分别为0.7千克、0.7千克、0.14千克;初结果树为1.5千克、1.3千克、0.5千克;盛果期树每株为5千克、4千克、1.7千克。

3. 及时防治柿树角斑病。

近些年来, 在果树生长季节, 出现了阴雨连绵的天气, 柿树角斑病逐年加重, 柿树多的果农宜高度重视该病的防治, 尤其要做好秋季施肥工作, 以补充树体养分, 增强树势, 否则柿树角斑病很难防控, 甚至引起柿疯症的发生, 造成整株树死亡, 全园毁灭。

该病在7月下旬开始发病, 在6~7月份进行预防, 可喷洒15∶400~600倍液的波尔多液1~2次;在7月下旬发病期喷施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对柿树角斑病、圆斑病、炭疽病等较难防治的病害, 要在7~9月份间隔10天喷药一次。

苹果早期落叶的发生及防治 篇2

1 病害侵染引起的早期落叶

叶部病害造成落叶是目前苹果早期落叶最普遍、最严重的一种。导致苹果早期落叶的病害主要是褐斑病、斑点落叶病等病害,叶片布满许多病斑,并非全部变黄脱落,该病发生的早晚与轻重,与雨季来得早晚及降雨量密切相关,雨季来得早,且阴雨连绵是其严重发生的主要原因,另外,广大果农重视套袋前病虫害防治,忽视套袋后病虫害防治,造成严重的早期落叶,严重影响树势,影响花芽形成和分化,进而影响当年产量和果实品质。防治措施:(1)冬季做好清园工作,清除落叶,减少病源。(2)加强果园综合管理,增施磷、钾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3)药剂防治。苹果套袋后,要以保叶为重点,继续加强病虫害防治,6月上旬开始,对红富士、嘎拉等品种以防治褐斑病为主,每隔半月左右喷药1次,注意抢雨前,抓雨后,药剂一般以1∶2∶200波尔多液为好,在阴雨连绵天气时,可选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内吸性药剂,在雨停间隙喷药防治;对红星、新红星、金冠等品种应每半月喷1次1.5%多抗霉素或扑海因。若雨水较多,应缩短喷药间隔期或雨后及时喷药。

2 虫害引起的早期落叶

危害苹果导致落叶的虫害主要是:红蜘蛛、二斑叶螨、潜叶蛾、梨花网蝽等。螨类以刺吸式口器吸食叶片汁液,导致叶正面失绿、变白变红,最后叶片脱落。防治螨类的措施:越冬防治是基础,花后用药是关键,控制点片危害,保护和利用天敌。越冬休眠期刮老树皮消灭越冬螨,落花后和麦收前是用药关键,防治红蜘蛛的药剂为哒螨灵类药剂,阿维菌素、三唑锡对红白蜘蛛都具有良好防效。毛虫类害虫大多是幼虫群集在叶背取食叶肉或汁液,导致提前脱落,应在成虫出现高峰期喷灭幼脲1 500倍,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3 环境影响引起的早期落叶

3.1 树体营养不良

苹果开花坐果消耗了大量营养,到6、7月份果实处于快速增大期,若此时树体贮藏营养不足,又没有及时补充肥料,会造成营养断线,引起叶片脱落,因此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要及时追施肥料,弥补因开花坐果造成的营养亏损,施肥后及时浇水。

3.2 旱灾和涝灾

严重干旱落叶先是从基叶、内膛叶开始脱落,随着干旱的持续日趋严重,脱落的叶片呈金黄色,而无病斑,浇水或下雨后落叶立即停止。积水成涝落叶,多是在黏重土壤,或低洼内涝地段,地面积水,土壤通气不良,根系窒息而失去吸收能力,出现突发性的严重落叶,这种落叶褪绿变黄而无病斑。应在雨季到来前,搞好排水系统,及时排除多余积水。

3.3 树体郁闭

内膛长期光照不足,叶片薄且黄而脱落。要注重夏季修剪,及时剪除过密枝、徒长枝、竞争直立枝、交叉重叠枝,改善光照,提高光合作用,使果园树冠透光率在30%以上。

3.4 缺素症

如土壤缺铁果树幼叶失绿、黄化,严重时叶片枯死脱落。因此应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氮、磷、钾及各种微量元素营养保持平衡。

4 人为因素引起的早期落叶

早期落叶 篇3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点与环境

试验地选择在冀南太行山区西部邢台县和内丘县苹果主产区, 选择外部环境相似, 管理条件相当的60个果园进行试验。

1.2调查时间

基数调查时间是在苹果展叶开始至秋稍停长期, 最后一次调查数据作为来年的基数。

1.3药剂防治试验

1.3.1预防保护根据当地果农用药习惯, 将果园分为两组, 第一组在芽前喷施30~50Be石硫合剂 (或40%福美砷) 进行病害预防, 第二组不进行芽前药剂预防。

1.3.2药剂防治根据当地果农用药习惯, 将果园分为四组, 分别在花芽露红期、花后7~10d花后11~15天和落花16天以后第一次喷施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5 00倍液 (或40%丰致 (戊唑醇·多菌灵) 1 000倍液或1%的多氧清水剂1 500倍液) 进行化学防治。

1.4数据调查

1.4.1基数调查选择上一年发病比较严重的果园, 根据果园的大小不同, 双对角线取样, 每个果园调查5~8个点, 在果园中分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 每个方位调查3棵果树, 每棵果树记录果树的品种、果树的树龄。从每株数上选择东、南、西、北4个方向的枝条, 自上而下调查10片叶和新梢, 统计落叶及现存叶片的数量, 现存叶片的发病病害种类、叶片病斑情况及发病率等, 记录总叶数及各级病叶数。

1.4.2药剂防治情况调查调查芽前喷药预防以及在不同时期进行化学防治的果园, 调查记录不同时间进行首次施药时间对防治早期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效果。

1.5发病情况分类

病情严重情况分为6个等级:0级, 叶片上无病斑;1级,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10%以下;3级,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11%~25%;5级,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26%~40%;7级,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41%~65%;9级,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65%以上。

1.6计算方法

病情指数=[ (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 /调查总叶数×9]×100;落叶率=落叶数/ (落叶数+现存叶片数) ×100%;现存叶片发病率=现存发病叶片/现存叶片总数×100%;各病害发生率=发生某种病害叶片数/发生病害的叶片总数×100%。自然条件下, 各种不同类型病害可在同一病株、同一病枝甚至同一叶上混合发生, 统计数据自然累加。

2 结果与分析

2.1 苹果品种间感病性差异情况

通过统计调查数据, 发现苹果品种间对早期落叶病的抗病性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元帅、红星、印度和红玉等品种较感褐斑病;黄魁、长虹等品种较抗褐斑病。印度、青香蕉和陆奥等品种高度感染斑点病;宫崎、烟富3号、红玉等品种抗斑点病, 其中红玉对斑点病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性。调查还发现由于病菌存在明显的生理分化, 金冠、国光和红玉等一些原来抗斑点病的品种抗性已丧失, 发病逐年加重。

2.2 早期落叶病分布特点

通过对邢台苹果产区50个管理程度相当, 发生早期落叶病害比较严重的果园进行抽样调查得到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发现:在邢台地区落叶病发生比较严重的果园, 病菌主要以褐斑病和斑点病为主。发病情况与果园环境、树龄、枝条新旧及位置、叶龄有一定关系。有过发病史的、管理粗放的果园次年发病一般比较严重;8年生以上果树 (每亩挂果量超过2 500kg) 发病比7年生以下果树 (每亩挂果量超过2 500kg) 发病严重;多年生枝条比一年生枝条发病严重, 树冠内膛下部枝条叶片比外围上部叶片发病早而且多;叶龄35天之内的叶片容易感染发病, 11~25天叶龄的叶片最易染病, 36天以上的叶片基本不再被侵染, 同一株树上当年结果枝上的叶片发病率较歇果枝上的高。

2.3 药剂防治效果调查

苹果芽前喷药试验表明芽前喷施30~50Be石硫合剂 (或40%福美砷) 的苹果树 (发病率为47%, 落叶率为23%, 发病程度I~II级) , 远低于芽前不喷药的果树 (发病率57%, 落叶率42%, 发病程度III~IV级) 。通过对比各时间段进行施药果园落叶病防治效果发现杀菌剂的使用时间对于防治苹果早期落叶病的发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花芽露红期和花后7~10天防治效果最好, 分别达到87.77%和85.63%, 而花后11~15天效果一般, 只有51.52%, 而落花16天以后防治几乎没有效果。

3 防治方法

3.1 清洁果园

结合冬剪剪除树上病虫枝, 连同地面落叶一同清扫出园, 集中销毁或者深埋, 消灭越冬病源菌。

3.2 增强树势

加强果园土肥水管理, 改善排水措施, 重施有机肥, 增施磷钾肥, 增强树势, 提高果树自身抗病能力, 要合理控制挂果量, 严禁过度环剥, 防止果树“透支”, 影响树势, 这是减轻病害发生的根本措施。

3.3 改造密闭果园, 推广间伐

密闭果园要实行间伐, 一般果园要大改型, 无论采用何种树形, 改造后都要达到“通风透光、行间畅通, 枝不交接、方便作业”的要求。

3.4 化学防治

早期落叶 篇4

1.1褐斑穿孔病

褐斑穿孔病,又叫真菌性穿孔病。主要危害大樱桃的叶片。典型症状是叶斑和穿孔。最初在嫩叶表面出现针头状小紫斑点,随着斑点的扩大,形成圆形褐色病斑,直径1-4毫米,边缘略带环纹。几天后便形成较小的穿孔,6月下旬以后发生在稍大的叶片上,病斑直径大多在3-4毫米或更小。中后期病斑直径逐渐增大,直径约在5毫米左右,略带褐色或铁锈色彩色环斑,病斑枯死干裂后脱落形成圆形穿孔。

褐斑穿孔病的发病规律是: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叶或受害枝梢的病组织内越冬。翌年春天随气温回升,若遇降雨,形成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侵染叶片。叶片侵染后不发病,先是潜伏在叶片内进行再次侵染,直到5月份以后开始发病,7-8月份高温高湿季节达到发病高峰期。褐斑病多在低洼地、通风不良、湿度大的果园发生较重,在多雨的年份发病率较高。

1.2叶斑病

叶斑病在叶子、叶柄和果面均可发生。病斑有两种类型:一类是不规则的病斑:面积较小但数量较多的病斑,这种病斑先是在叶面出现1-2毫米许多不同色泽的小斑,随后逐渐扩大为不规则紫褐色小斑点,斑点在叶片上大面积分布,并且枯死,造成叶片黄化脱落。另一类是圆斑:圆斑的大小不一,小圆斑的直径不足1毫米,大圆斑的直径可达10-20毫米,大多在2-5毫米,病斑颜色呈紫褐色或灰黑色,病斑中央逐渐枯死出现灰白色同心圆,病斑表面散生黑色小点,中央逐渐出现裂纹或裂口,许多斑相连在一起形成不规则病斑,病斑背面常出现黑色霉层。

叶斑病的发病规律是:叶斑病菌在叶片上越冬。4月份樱桃开花期,随雨水侵入叶片并不立即发病,潜伏期为1-2个周后才开始发病,所以前期发病较轻。6月中旬雨量较多的情况下明显开始发生,7-8月份为发病盛期。叶斑病一般在管理粗放,树势较弱,排水不良,树冠郁闭,通风条件差的果园中发病较重。

2、发病原因

2.1气候原因

若前一年该病发生较重,第2年前期防治不及时或不彻底,到7-8月份高温多雨季节,尤其是雨后高温,极有利于该病菌的传播和发生。在长时间干旱,果园土壤水分严重缺乏或高温季节突降暴雨或多日连阴雨,果园长时间积水,土壤板结,导致树体正常的生理运作失调,叶片出现萎缩青枯。

2.2土壤肥水条件差,树势不强

化肥施用量过多或施肥量不足的果园,容易出现树势虚旺,叶片较薄,枝条细长。如树体连年负载量大,极易出现早衰现象。抗性减弱,易感病虫。

2.3果园密闭,通风透光条件差

栽植密度过大,留枝量过多,导致果园郁闭,通风透光条件差,为病菌的发生与流行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2.4病虫防治不及时

忽视前期病虫害的防治,病虫害发生后才打药,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如叶螨类、金龟子、梨花网蝽等害虫大发生后很难防治。

3、防治技术

3.1清除越冬病源

结合冬剪剪除病虫枝,清除病枝、病叶、落叶,带出园外集中烧毁或深埋,消灭在其上越冬的病原菌。

3.2加强栽培管理

加强果园土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合理负载,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合理修剪,疏除过密枝条,改善樱桃园通风透光条件。及时开沟排水。降低果园湿度,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良好果园生态环境。

3.3喷药防治

早期落叶 篇5

1 发病规律

(1) 病菌以菌丝团或分生孢子盘在落叶上越冬, 第2年春季降雨后产生分生孢子, 随雨水冲溅至树冠下叶片上, 成为初次侵染菌源, 继而进行多次侵染。病菌分泌毒素刺激叶柄基部形成离层细胞, 严重年份不但造成当年发2次芽, 甚至开2次花, 对第2年树势和产量的影响极大。发病叶片的病斑开始为蝇粪状褐色小点, 与健全部分界限不明显, 其后发展为同心轮纹型、针芒型、混合型病斑, 随即变黄逐渐脱落[4,5]。

(2) 一般情况下苹果早期落叶病在6—7月盛发。据田间调查, 苹果早期落叶病在临清市明显提前发生, 特别在2001年后随着春季降雨的提前, 连续几年发生在4月下旬, 5月上旬进入发病盛期 (表1) , 发病盛期一般持续10 d左右。

注:发病初期的指标为病叶始落;发病盛期的指标为单株落病叶100枚以上。

另外, 品种之间的感病也不同, 金帅、红香蕉、新红星、金矮生等感病最重, 青香蕉、国光、祝光、红玉等感病较轻。

(3) 苹果早期落叶病的发病轻重与春季 (4—5月) 降雨量成正相关, 即春季雨量大, 发病重, 雨量小则发病轻 (表2) 。2003、2004年春旱稀雨, 仅在新红星上引起少量落叶, 未发现大量落叶的病株, 2008年降雨量特大, 有的病株落叶达50%以上, 金帅、金矮生的叶片几乎落光。雨水是病菌传播和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 4—5月多雨时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 而且传播和入侵需要足够的雨水条件。分生孢子潜育期一般为5~12 d, 最长可达到45 d。发病至落叶需13~55 d。因此, 凡是春季多雨、夏秋雨季提前、高温潮湿的年份, 病害就会大流行, 8—9月期间可使易感病品种叶片大量脱落。

注:病株平均落叶率为目测。

(4) 影响苹果早期落叶病的因素很多, 如品种、树势、坐果量、土壤、气温、病虫害等不良因素, 均可加重病情。凡是地势低洼、树冠郁闭、通风透光条件差、管理粗放、树势衰弱的果园, 均易感病。

2 综合防治措施

(1) 加强栽培管理。引进抗病品种;改良土壤通透性及排水情况, 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合理修剪, 加强夏剪, 保证树冠的通风透光。

(2) 清除病源。结合修剪、刮树皮烧毁或深埋病枝残叶, 树干涂白, 果树发芽前全园喷施1次5°Bé石硫合剂, 可杀灭大部分寄生病原菌[6]。

(3) 在4月中旬第1次降雨后喷1次杀菌剂是控制全年苹果早期落叶病的关键, 因此, 要密切注意春季第1次降雨, 安全用药, 把苹果早期落叶病控制在发病初期。4月中旬第1次降雨后喷1次杀菌剂, 以后每间隔7~10 d喷1次, 全年喷3~4次。效果较理想的杀菌剂有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代森锌等[7]。

摘要:苹果早期落叶病是我国苹果产区普遍发生且最为严重的一种病害, 在临清市发生的病害主要包括苹果褐斑病、苹果圆斑病和苹果灰斑病。该病的发生主要与降雨量、空气湿度和品种有关, 尤其是春季 (4—5月) 的第1次降雨与该病的大发生关系密切。除加强栽培管理外, 春季第1次降雨后喷1次杀菌剂防治效果最理想, 可选用杀菌剂有甲基托布津、代森锰和代森锌。

关键词:苹果,早期落叶病,发病规律,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李东鸿, 赵政阳, 赵惠燕, 等.苹果早期落叶病发病规律与药剂防治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2]赵敦田, 陈敏, 黄涛.苹果早期落叶病的发生及防治[J].农业知识, 2001 (9) :34.

[3]郭小侠, 陈川, 唐周怀, 等.苹果早期落叶病的发生规律及生物防治[J].陕西农业科学, 2004 (1) :62-64.

[4]肖猛, 彭士民, 王佩环, 等.苹果早期落叶病的发病因子及综合防治[J].农技服务, 2010 (3) :336-337.

[5]张秋红, 张翠梅.苹果早期落叶病的发病条件和防治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 2013 (6) :209, 226.

[6]张俊珍.苹果早期落叶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J].科学之友, 2011 (12) :169.

早期落叶 篇6

苹果早期落叶病是褐斑病、斑点落叶病、轮斑病、灰斑病、园斑病等多种叶部病害的总称。在这几种病害中,目前褐斑病的发生最重。褐斑病的病斑有多种形状,不很规则,但有一个共同特征,这就是病斑的边缘保持深绿色。苹果早期落叶病其实并不是很难防治的病害,很多药剂对其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之所以不少果园年年防治效果不理想,不能都怪药效不好。也不能单怪技术不熟练,而是人为因素、果园因素及防治技术共同作用的结果。

1 防治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1.1 人为因素

对早期落叶病重视不够。有的果农见发生早期落叶病的果树第2年树照样长、果实照样结,所以也就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尤其是近些年采用果实套袋后,一些果园果实套袋一结束。就万事大吉,放松果园管理。调查发现,有些果园果实套袋结束至秋季落叶,整个生长季节中后期仅喷过1次杀菌剂。这样的果园提早落叶也就一点不奇怪。

1.2果园郁闭

果园枝叶过多、果园郁闭是导致早期落叶病大发生的重要原因。果园郁闭,一是导致果园通风透光差,雨后叶片湿润时间长,有利于病菌侵染;二是枝叶密,喷药时难以喷洒均匀,尤其是内膛及枝叶稠密处的叶片不易着药;三是喷药作业困难,工效低,劳动强度大。另外,一些果园喷药工具落后,劳力不足,尤其是山区果园,雨后道路泥泞,运水及喷药工具进出果园困难,也是这些果园雨季难以对早期落叶病进行及时防治的重要原因。

1.3忽视关键期的防治

早期落叶病以菌丝在落叶中越冬,次年下雨后产生孢子,借风雨传播。雨水是病害大发生的首要条件。7-8月份是我国主要苹果产区雨水分布最集中的时期,所以也是早期落叶病的集中侵染爆发时期。同时,因为此期雨下的多,连续阴雨时间长,喷药作业也更困难。而在生产习惯上,多数果农对前期管理比较重视。为防治烂果病、黑点病及霉心病等果实病害的发生,套袋之前的病虫害防治计划落实的都比较到位,杀菌剂的喷施次数也较规范。加之5-6月份雨水较少,叶部病害传播、侵染的压力较小。所以出现了早期落叶病防治前重后轻的突出问题。越是在需要加强防治的最为关键时期。防治措施反而不能落实。2007年5-7月份的长时期干旱少雨,空气湿度相对小,至7月下旬,豫西许多果园的叶片都保持的非常好,斑点落叶病、褐斑病等叶部病害的发生仍都非常少见。但经过8月份的连续强降雨后,对早期落叶病防治不认真的果园,到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病叶即大量出现。这有力的表明,7-8月份的多雨季节,对叶部病害的防治比生产前期更加重要。即使前期防治的比较好。而后期管理放松,早期落叶病仍会大量发生。

2对策

2.1思想重视,改善通风透光,提高树体抗性

根据上述分析。要防治好苹果早期落叶病,生产者首先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要充分认识,没有优质、健康的叶片,果实品质及产量潜力都会大幅降低。其次,对郁闭果园进行改造。郁闭严重要进行间伐;中等郁闭者通过行间开路(留1~1.5米宽的作业道)、提干(疏除过低的下部大枝、提高主干)、升冠(冠高升至3.0-3.5米)、改形(由过去的疏散分层形改为直立主干形、细长纺锤形等更适于密植的树形)及疏密(对冠内过密枝、重叠枝、细长枝进行疏除或回缩,以防止冠内枝叶过密)等多项措施来改善果园的通风透光条件。这样不仅方便了果园作业,而且也会极大的提高果树对病虫害侵染的抵抗能力。第三,及时对喷药器械设备进行改善及维修,以提高劳动效率及喷药效果。面积较大的果园应积极引进生产效率更好的风送迷雾机。山区果园可在果园建固定药池,提前贮足水,这样就更有利于喷药措施及时到位。

2.2实行科学的药荆防治

在防治计划方面。目前特别需要对8-9月份的防治措施给予高度重视。苹果早期落叶病的喷药防治目前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2.2.1加强关键时期(7月下至9月中)的药剂防治 由于中部地区此期雨水多,果园湿度大,是早期落叶病的集中侵染爆发期,是防治该病的关键时期。在从7月下至9月中的50-60天里,应至少喷4次杀菌剂,喷药间隔10-15天。

2.2.2选择适宜的药剂可选多宁600-800倍;福美锌1000-1200倍;43%戊唑醇6000~7000倍;78%科博500-600倍;50%甲霜灵600-800倍。尤其是多宁为工厂化生产的波尔多粉,药液呈强碱性,喷在叶片上不仅附着力强,耐雨水冲刷,而且早期落叶病病菌孢子散落在呈强碱性的叶面药膜上后也难以萌发。自配的波尔多液也有同样的效果,但一是配制麻烦,二是一旦配制效果不好,游离铜离子过多。在高温多雨天气里极易造成叶片伤害。套塑膜果袋的果园。因喷施波尔多液污染果袋,致使苹果带袋采摘贮藏时外观很难看,对此。可在前期多用波尔多液。后期可选用福美锌、戊唑醇或甲霜灵等杀菌剂。

2.2.3巩固后期防治效果到9月上旬,虽连续降雨逐渐减少,但果园湿度仍很大,气温还比较高,很需要喷施一次杀菌剂以巩固防治效果。杀菌剂应选用戊唑醇、甲霜灵,以尽快控制住病斑的蔓延。万不可掉以轻心,放松防治。

2.2.4注意喷药质量雨季喷施波尔多液一定要注意等叶片上的雨水、露水风干后再施药。喷施各种杀菌剂时,一定要注意喷药质量,尤其是对树冠内膛的叶片要喷药均匀。

上一篇:河道生态建设下一篇:提防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