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旅舍设计

2024-08-06

青年旅舍设计(共8篇)

青年旅舍设计 篇1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以及青年人群旅游形式的多元化,青年旅舍凭借其特有的经营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我国青年旅舍近年来快速发展,但其总体规模、设计质量、空间营造等,与使用者的希望还有一定差距。加之,我国现阶段主要的青年旅舍是在原有建筑改造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由于受到原有空间结构的限制,往往难以获得较为理想空间。因而,分析研究青年旅舍主要空间特点、对其进行合理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青年旅舍特点

青年旅舍的理念简单可以归纳为,通过旅舍服务,鼓励促进各国青少年,认识发现自然,促进不同文化交流。因此,与传统酒店相比,青年旅舍弱化住宿功能,而强化交往空间的设置及交流氛围营造。具体而言,青年旅舍有以下特点:

1.1 服务对象以青年为主,兼顾其他人

青年旅舍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在15到40岁之间,约占百分之九十。而这类人群中,又以大学生、自由职业者、背包客为主。他们对住宿条件要求较低,而对精神满足有更高要求,与不同人群交流、了解不同文化是他们旅游的重要目的之一。

1.2 服务理念提倡半自助化

一般酒店追求为顾客提供细致化、全方位的服务,与此相反,青年旅舍仅为顾客提供必要的服务内容。顾客一般需要自助更换被套、自助洗衣、甚至使用自助厨房自己解决餐饮。这样,旅舍就可以将更多资源分配到其他的服务内容上。

1.3 服务内容多样化

为了鼓励青年旅游、感受自然、促进文化交流,青年旅舍除了提供简单的住宿以外,还提供交往空间、自助服务空间等。同时,旅游信息提供,活动的组织等,都是青年旅舍提供的服务内容。

2 青年旅舍公共交往空间设计原则

2.1 多样性原则

青年旅舍主要特点在于交流,提供旅游相关服务,因而,与其他类型酒店相比,青年旅舍需要为多种活动提供空间。同时,青年旅舍主要面对的是学生、游客、背包客等特殊群体,因而需要为这类群体提供特殊的空间,如自行车停车区、信息咨询区等。

2.2 尺度适宜性原则

不同类型的功能空间,需要相适应的空间尺度,青年旅舍顾客间的交往属于自发性交往,因而更需要对空间尺度进行推敲,区分社交距离、个人距离、亲密距离。合宜的尺度可以让彼此保持安全感的同时,促进相互间交往。而尺度的过小或者过大,或让顾客安全感收到影响,或隔阂彼此,是交流难以发生。

2.3 半自助、互助原则

青年旅舍的半自助、互助的宗旨,鼓励顾客自己处理力所能及的事情,因而青年旅舍提倡自助洗衣、自助厨房等服务。对于青旅的主要客群,如背包客、学生等,同时青旅提供的服务内容有限,常需要彼此互助、弥补各种不足。互助的体现还在于,旅游的互助,如结伴出行、交流旅游信息等,因而青旅也要提供相应空间。

2.4 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主要体现在,空间设计及使用的多元化及复合化,具体功能的交往空间不能限制于某项单一的功能。如南京流年青年旅舍,前台区域的休息空间,不仅是办理入住手续的临时休息区域,还提旅游纪念物,如明信片、地图等,同时休息沙发的合理布局,也成为驴友结伴、旅游信息交流的场所。

3 青年旅舍公共交往空间设计策略

3.1 多种类型空间组合

青年旅舍常常提供较多的空间类型,这主要包括接待处的休息空间、信息交流空间、酒吧、电影放映空间、室外活动空间、书咖等,多种类型空间满足了不同的交往活动。但是对于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青年旅舍,设置的类型要区别面对。如城市型青年旅舍,应增加公共活动空间以弥补室外活动空间不足,而景区型青年旅舍应尽量增加旅游信息交流区域等。

3.2 推敲空间尺度

对于较多人群的公共活动空间,一般而言需要保证空间的开敞行,因而需要较大的空间尺度,以满足较多活动可能性。而对于休息区、卡座区,为了营造温馨、安静的环境,应保证空间尺度亲切。同时,卡座之间的间距不宜过大。

3.3 合理规划动静分区

青年旅舍常见的交流空间,包括较大面积的集体活动空间、酒吧、台球空间、卡座区、休息区等,这些空间面对不同类型的交往活动,面向较多人群的空间较为吵闹。而卡座等区、休息区常常是为顾客自己放松的空间,需要安静的环境,两种空间需要进行一定的分隔,防止彼此干扰。如长沙书院国际青年旅舍,将公共活动空间置于入口处,与安静的休息区,以墙体隔断。

3.4 保持空间渗透性

空间渗透性,在这里指不同类型空间有一定的声音或者视线的渗透,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彼此间可以相互吸引,增加交流可能。但要注意,动静分区的声音隔断。如南京流年青年旅舍,其酒吧、公共活动空间、电影放映区,彼此不做明显分隔,而将书咖以玻璃墙体进行分割。

4 结束语

交往空间,是青年旅舍在空间设置上,区别于其他类型酒店最明显的特征,也是青年旅舍的魅力所在,是青年旅舍灵魂所在。促进彼此交流,增加交流机会是青年旅舍交往空间设计的最终目的。因此,在进行公共交往空间的设计时,我们要把握整体流线清晰、动静合理分区、互不干扰,从使用者交往需要出发,营造适宜的交往氛围,创造理想的交往空间,给他们创造亲切感及归属感。

参考文献

[1]刘明霞.城市青年旅舍交往空间设计研究——以成都为例[D].西南交通大学,2015.

[2]吕萌.基于旧建筑改造的青年旅舍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3]陈俐.青年旅舍的交往空间研究[D].湖南大学,2012.

[4]全惠民,何璇.中国青年旅舍设计现状及趋势[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6,(1):112-113.

[5]黄欢欢.当代旧居住建筑的改造设计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15,S1:36.

青年旅舍设计 篇2

班级:10建筑学

姓名:孟少耕

学号:220610501

21青年旅舍是指为旅客提供住宿、饮食服务以至娱乐活动的公共建筑。为了青年旅舍的设计提供必要的素材,为将要进行的设计,设计一个符合规范的酒青年旅舍。为了突破固有的模式,体现人文精神,同时具有时尚趣味,设计营造了一个现代的独特的富有创意的青年旅舍我们做了一次调研。

一、各功能分区分析

1.居住部分

包括客房、厕所、浴室和服务设施等,是旅馆的主体。客房数和床位数是旅馆的基本计量单位。客房的标准包括每房间净面积、床位数和卫生设备(浴室、厕所)标准。标准较低的是多床客房(一般不宜超过4床)和共用厕所浴室;标准较高的以2床为主,配专用浴室厕所;标准更高的为单床间,卧室之外还有客厅、餐厅等套间。

2.公共活动部分

供旅客公用的活动空间和设施,如门厅、进出口大厅、休息厅、会客室、商店、会议室、服务台、邮电所、银行、旅行社用房,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设施、餐厅、酒吧、舞厅等。其中饮食部分是旅馆中的重要内容,有些中、小型旅馆不供饮食。

3.管理部分和动力部分

管理部分包括业务、财务和行政办公室以及电话总机和职工各项生活福利用房、各类仓库、洗衣间、汽车库(分为旅馆管理用车库和客人停车库,后者一般不计入旅馆建筑面积内。动力部分包括动力设备及其控制室。

旅馆选址主要考虑环境和交通两个方面:

1)环境

在位于城市内的旅馆应能便于旅客了解城市精华、地区的特色以及利用城市的公共设施。位于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旅馆,应便于旅客观赏游览,但应注意环境保护,为风景区生色。为避免破坏风景区的景观,选址以位于景外为主。

2)交通

旅馆选址应考虑交通方便,距离车站、码头和机场不应过远。旅馆为大量车辆和人流集散地,又有大量物品进出,大批车辆停放,这些情况在选址时都应妥加考虑,避免使城市交通堵塞。旅馆的水、电、燃料、食品和日用品耗用量大,应尽量就地采购供应。

二、实地调研

调研时间:2012年4月3号

调研地点:拉萨市八廓街

调研对象:安多德吉旅馆、尼塔玉宗旅馆、东措青年旅社等

调研人员:孟少耕、李晓忠、李瑶、李国龙等人

调研内容:

基地

两家不一样的旅馆

三、总结

1.设计要点

1、必须依据旅馆规模、类型、等级标准,根据旅馆基地环境条件及功能要求,进行平面组合、空间设计。

2、注重青年旅舍的各个组成部分:公共活动、标准客房层、客房、后勤辅助管理、职工生活等部分的使用效益。

3、注重青年旅舍安全设计。依据各种设计规范,使设计符合规范要求。同时须注意残疾人的使用及安全要求。

2.选址

1、基地选择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等基本条件。

2、与车站、码头、航空港及各种交通路线联系方便。

4、休养、疗养、现光、运动等旅馆应与风景区、海滨及周围的环境相协调。

3.总平面

1、总平面组成:除合理组织主体建筑群位置外,还应考虑广场、停车场、道路、庭院、杂物堆放场地的布局。根据旅馆标准及基地条件,还可考虑设置网球场、游泳池及露天茶座。

2、旅馆出入口:

①主要出入口:位置应显著,可供旅客直达门厅。

②辅助出入口:用于出席宴会,会议及商场购物的非住宿旅客出入。适用于规模大、标准高的旅馆。

③团体旅馆出入口:为减少主人口人流,方便团体旅客集中到达而设置。适用于规模大的旅馆。

④职工出入口:宜设在职工工作及生活区域,用于旅馆职工上下班进出,位置宜隐蔽。

⑤货物出入口:用于旅馆货物出入,位置靠近物品仓库或堆放场所。应考虑食品与货物分开卸货.

⑥垃圾污物出口:位置要隐蔽,处于下风向。

3、旅馆出入口步行道设计:

步行道系城市至旅馆门前的人行道,应与城市人行道相连,保证步行至旅馆的旅客安全。

①在旅馆出入口前适当放宽步行道。

成都青年旅舍空间研究 篇3

在近代的中国,青年旅合的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旅游业是中国目前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主导行业之一,他具有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促进相关领域的建设发展。在旅游业的逐渐发展中,旅游更加倾向于自主性旅行,自住型旅行及主题性行程,而人群也逐渐年轻化,这样,专为青年游客、背包客自助服务的青年旅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青年旅舍作为我国旅馆建筑的新生代,也逐渐为我国旅游住宿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成都,作为中国西部最具特色的城市之一,拥有这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是中国西部旅游重要的集散地,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从而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青年旅舍。而其中的云徒青年旅舍,是成都青年旅舍中的新生代,却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面,并逐渐的影响和引领着成都青年旅舍的发展。

云徒青年旅舍坐落在成都骡马市附近,位于成都的中心地段,交通便捷,周边的旅游资源丰富,为其打造了一个良好的硬件基础。云徒有别于其他独立狭小的青年旅舍的空间形式,它更像传统小青年旅舍与酒店的结合体。云徒的建筑空间是基于培训空间改造而成,整个6层建筑独立形成云徒,一层架空停车空间,二层公共空间,二层以上为住宿,屋顶层提供了一个公共的休闲空间为所有旅客使用。云徒吉年旅舍在建筑空间上形成了一个严谨合理的秩序,各个单独空间之间相互联系辅助并互不干扰,并各自独立形成自己的空间特色。

公共交往空间

公共交往空间是青年旅舍在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达青年旅舍主题个性的特色空间。青年旅舍为旅客沟通交流、分享心得的场所,是在旅舍在休闲时间最愿意体验的建筑空间。作为兴趣相投的年轻旅客,彼此交流接触,更易产生共鸣,形成空间特色氛围,达到交流空间的作用。公共空间也正是为这种互动搭建平台,营造温馨舒适的交流氛围,为旅客提供感情寄托的载体,公共空间虽然不是整个建筑中的主要成分,但却是影响整个建筑空间氛围的重要承载空间。

云徒青年旅舍的底层公共区分为一层入口区,二层公共交流区,酒吧区,服务区,娱乐区,阅读区及多功能娱乐室。一层的入口区独立形成一个建筑空间,成为整个旅舍空间的向导。在二层,公共交流区,酒吧区,娱乐区,阅读区等都围绕服务中心布置,各个公共分区相对独立,保留了空间视线的联系,公共空间很好的给旅客提供了个舒适的公共空间氛围,可进行阅读、写作、游戏、音乐、交流等。二层公共区域面积占据整个建筑的10%,却成为整个旅舍建筑空间的灵魂,是旅客产生活动效应最大的建筑空间。

住宿空间

住宿空间是吉年旅舍建筑最重要的功能组成空间,往往占据了整个旅舍建筑的大部分面积,由于青年旅舍提倡自助的住宿运营方式,其住宿空间与传统酒店旅馆相对严谨私密的住宿空间不同,在满足基本的生活住宿需求之外,更加注重空间的合理运用,达到更高的使用效率,节约空间成本的同时,同时也减轻了旅客的经济负担。青年旅舍的住宿空间主要包括宿舍式多人间、酒店式标准间以及公寓式套间三种类型。

云徒青年旅舍的住宿空间在方案设计中,就将空间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在住宿空间中,形成双内廊的环形流线,从而行程三排并行的房间布局,根据划分的建筑空间进伸,布置房间类型。走道的宽度也做到了极致,在满足规范的宽度时,调整走道的高度,形成一个舒适的空间比例,节约建筑空间的同时,也能给使用旅客亲切的心理体验。房间以多人间居多,这也是青年旅舍有别于传统旅馆的显著特色之。多人间按单床位收费,根据空间的大小,布置类似于学校寝室的住宿空间。屋内多设置上下铺,每个床位墙上都安置着阅读灯,储物台,屋内设置带锁柜子区,满足旅客的私人需求。

辅助空间

青年旅舍以自助式服务为主,这就奠定了整个旅舍建筑空间的形式构成。为了提高空间使用效率,在二层与三层的尽端都设置了公共的洗浴区和淋浴器,在住宿过程中全程自助和共享空间。在云徒青年旅舍的屋顶,也设置了集中的生活服务区,提供衣物的自助式洗涤和晾晒。同时,在屋顶也设置了公共的食堂区域,游客可预约购买旅舍的工作服务餐,与旅舍服务人员起用餐。

青年旅舍设计 篇4

1.项目背景中的二元观——城市发展与乡土 继承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在凸显乡村独特价值的同时,也对作为乡村根基的土地资源、 生活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侵占与同化,乡村的“原生态性”在城市发展浪潮中遭受严峻的考验。“城市与乡村的二元关系”成为当今讨论城市与乡村发展绕不开的议题。

2013年初至今笔者有幸参与广西北海市涠洲岛“七月”青年旅舍适应性改造实践。改造对象系涠洲岛传统珊瑚石乡土建筑,是涠洲岛传统建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及乡土文化生活的载体。在整个实践过程中,笔者目睹涠洲岛在惊人的旅游开发下,当地传统珊瑚石民居被新建的混凝土结构平房所取代,严重伤害了海岛自然景观及地域文脉。这样的现象让笔者思考乡土建筑和乡土文化在当今城市化发展、 乡村旅游兴起的社会背景下的更新与继承,以及作为建筑师通过实践积极回应社会问题的角色职能。

2.乡土建筑改造中的二元观 —— 传统价值与 现代精神

改造对象建筑位于村落主要交通道路转角处,地理位置优越,视野良好。建筑坐东朝西, 拥有良好的海景落日景观,用地面积260平方米,建筑占地110平方米。该建筑建于上世纪80年代,是当地典型的珊瑚石砌两层建筑,建筑整体结构保留完好,在保留珊瑚石砌承重墙和轻质木梁楼板的基本结构体系下,在外立面的处理上加入了混凝土浇筑雨棚和阳台等现代元素,西立面为马赛克砖材质,南立面为珊瑚石砌块肌理。建筑空间形制为对称两开间,由主体两层建筑和东侧一层建筑构成两进深。原该建筑由屋主一人居住,室内空间使用率低下,大部分空间基本处于空置状态,室内并无完善的照明体系及卫生体系,居住环境不佳。

在设计之初尚无明确设计目标之时,其实对于“在这样一座小房子里究竟能创造出多大的空间价值”这样的问题也无从得知,只有基于对现有乡土建筑的价值及空间可能性的深度挖掘,才有机会触及这个问题的答案,以进一步指导设计工作。相较于现在普遍的面对现有任务书直接求解的设计观,这是一种设计策略与设计始因互动的动态设计观。

改造前后全景3.

2.1 去与留

该建筑历史30年,并不属于文物建筑保护类型,其最主要的价值在于保留乡土建筑中 “乡土性”所蕴含地域场所意识以及劳动人民对当地天然材料理解下所形成的建造方式技艺,以维持乡村某一特定的群体类型风格。然而该建筑属于当地传统石砌建筑与现代的折中,各建筑部分构件价值不一,基于保留该建筑基本样式风貌及各阶段历史信息在建筑上真实性表达的原则,对建筑主要构成部分针对“去与留”的问题做价值衡量,以期为设计取得最大的空间及平衡的对接。其中珊瑚石砌肌理墙体及红土瓦屋面作为保持传统建筑风貌一致及传统建造技艺的物质载体做保留处理,此外带有现代建筑信息的西立面可根据设计进行适应性改造,为室内的再设计留取最大的空白,木梁楼板可拆除。

2.2 破旧与立新

在对原有建筑价值的深度挖掘后,设计的内容也开始慢慢明确起来。在保留建筑基本围护结构拆除内部木梁楼板后,室内两个开间通高空间互不连通,同时室内外空间仅由现有门窗沟通,显然不符合青年旅舍对于室内外空间的沟通及景观的诉求。考虑到珊瑚石砌承重墙体的稳定性及施工的难度,在分割两侧开间的墙体上开出宽1米的通道串联两侧功能空间, 同时在西立面靠近道路端右开间打破封闭墙体,引导室内外的景观视线及光照通风,并形成该建筑的视觉焦点。

(1)青旅与家宅

这个改造建筑最大的属性是它既是项目甲方的家宅也是其经营事业的载体青旅,“七月” 在成为一家青旅之前它首先是一个家。在占地面积只有110平方米的建筑内已经很难孤立去思考这两者属性下的功能布置,这不仅会造成空间上的浪费,也不符合属性间的关联需求, 这两者属性功能在空间上除了布局相互并置更多的需要叠合在一起,于是空间的多样性与多义性成为很好的解答。

青旅提倡交流文化,在满足一般酒店接待空间及客房空间等基本空间需求的同时,还需要有供使用者交流休闲的公共区,有着对公共和私密双重空间属性的诉求。家宅空间的多样属性,巴什拉在《空间的诗学》中关于家宅 “地窖与阁楼”的论述为此提供了支持。他关注空间的人性价值,地窖与阁楼不再仅仅代表了两类功能上差异的居住空间,而更多地承担了居住者内心不同需求及价值的物化载体,同时也批判了现今商品化后的家宅在这一层面的缺失,“这是一个只有一层楼的人:他的地窖就在阁楼里。”在巴什拉看来,相对于过去的精神维度中垂直的性质,如今,“在家的状态只不过是单纯的水平性。嵌在一层楼当中的一套住宅的各个房间缺乏一条最基本的原则来区别和划分他们的内心价值……居所和空间之间的关联成了人为的。在这种关联中一切都是机械的,内心生活从那里完全消失了”。在城市里,伴随着商品的普遍化,土地也成了商品, 都市居住者并不能在有限的空间内随心所欲地拥有地窖与阁楼。这也是城市化背景下的资本力量控制了土地空间,使生活其中的城市人内心价值扁平化,个体间趋同化,乡村便成为城市人寻求解放的突破口。积极回应这一命题, 也是这座建筑改造的使命。

(2)私密与公共

为回应青年旅舍对于空间私密性及公共性的双重需求,基于原建筑两开间的基本空间格局,将左右两开间分别赋予私密和公共两种基本属性,左开间功能以客房等私密性空间为主, 右开间则结合室内挑高空间的设计安排前台、 公共区等开放空间。同时这两开间截然不同的室内空间性格在其对应的立面表情上也有着直接的反映,左开间遵循原有的开窗对应室内分隔的客房空间,右开间则打破原有封闭墙体做大面积落地玻璃设计对应室内通高开放的空间及庭院景观。(图1)

(3)群居与独享

《空间的诗学》中描述“在梦中的家宅里,场地分析只能考虑最多三到四层……然后就会有一座到三四座楼梯。每座都互不相同。” 这是回应居者内心价值在空间垂直维度上的铺设,对应到青旅的使用功能,既要有追求同居共享的床位文化,又要有私密独享的客房体验。 于是在拆除原建筑内部二层木梁楼板后将室内空间分隔成三层,群居与独享两种不同属性的功能空间在垂直方向上依次展开,分别对应床位间、标间、阁楼间等不同形态的居住空间。 同时考虑到穿越不同楼层时不同的心理情绪及使用人群的不同,连接各层空间的楼梯设计不一。从一层前厅到二层公共区的楼梯选作单跑梯悬置在通高空间,体现互动开放的性格。从二层到三层阁楼的楼梯设置在左开间侧,作双跑梯;同时基于整体空间的规划,梯宽压作极限尺度,给人一种从开敞公共空间穿越狭小洞穴抵达阁楼再在阁楼阳台豁然开朗眺望海景的心理感受。(图2)

5. 改造后室内

3.实施经营中的二元观—— 使用与再设计

在对该乡土建筑改造至今两年多里,因为客栈自身发展的需求及外部气候环境等作用下,对于该乡土建筑的思考及改造从未停止过, 可以说它始终是一座未完成的建筑。这样的情况也为笔者提供了在时间上更多的思考纬度, 逐步形成了一种基于实际使用反馈及事件引发下的动态设计建造观,在过程中获得反馈信息, 来不断完善空间以接近建筑的最佳状态。正如今年“七月”基于对自身业务扩展及使用者对室内公共空间需求,将于二层露台加建体量, 作咖啡休闲吧,以达到更良好的功能空间配比。 在建筑设计领域,建筑师几乎对建筑使用状态中的关注集体缺席,往往将建筑落成之时定义为建筑的完成时,而忽略了对于建筑真正的使用者而言这只是一个开始。建筑师在设计阶段赋予了空间以实体,而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赋予了空间以灵魂,让空间成为场所,成为生活时空的产物,在建筑的使用阶段建筑师也该积极地介入和使用者一起赋予空间更多的价值意义。

4.结语

二元不是为对立,平衡才是目的。在乡土建筑的改造更新实践中总是会面临继承与更新、使用与再设计等多重的复杂问题,二元观的介入有助于梳理把握其中的辩证关系,让问题由大化小,以窥见本质矛盾所在。在实践过程中,深感建筑师在乡土实践中的社会性与工匠性的二元属性,其既要有社会性的责任感也要有工匠般对物质、生活的切身关注。涠洲岛 “七月”青年旅舍是一个很小的实践,但笔者希望它是一个朴拙而有力量的房子,能引发一定的思考。

注:所有图片均由作者自绘自摄

摘要:在城市扩张、乡村旅游兴起的社会背景下,乡土建筑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适应性改造为乡土建筑的继承保护提供了新的可能。本文运用“二元观”的分析框架,梳理反思笔者在广西涠洲岛“七月”青年旅舍的乡土建筑改造实践,以期透过改造过程中的复杂性及内在的辩证关系,来窥见乡土建筑改造的本质价值所在。

青年旅舍观后感800 篇5

这个电视剧,每一集都有不同的故事情节,有教我们如何防火的,有教我们怎么不会被坏人骗的,有教我们怎么注意交通安全的,甚至还有教我们如何注意食品安全的……每一个故事都很好玩,很搞笑,而且很有意义,还能学到很多知识,看得我在屋子里哈哈大笑。我在看电视的时候,爸爸妈妈在旁边还说,这就是“寓教于乐”。

在这个电视机剧里面,我还看到了咱们青岛的八大关,看着非常非常的亲切,好像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样呢!

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宾馆着火的那一段儿,很吓人,这一集让我知道了还有灭火器可以把火给灭掉,灭火器不能对着人喷,看完之后,我感觉我已经学会了怎么使用灭火器呢!

青年旅舍设计 篇6

关键词:中国;青年旅舍;发展;问题;对策

一、青年旅舍简介

每每穿梭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中,可能许多朋友会被那斑驳的院墙、暗淡的木质门窗、一角鲜艳却不张扬的花草所吸引。这些洋溢着十足“文艺范儿”看似古代驿站的地方就是青年旅舍。青年旅舍被誉为“背包客的乐园”,青年成长的“家外之家”。其独特的经营理念和标准,吸引着不同国籍不同文化的青年汇聚于此。这不仅是一个方便节省的旅行住宿地,更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其简朴的设施,自助的服务,及友善(Welcome)、清洁(Cleanness)、安全(Safety)、隐私(Privacy)、舒适(Comfort)、环保(Environmental)的宗旨,使旅舍洋溢着无拘无束的友善氛围,鼓舞着青年人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青年旅舍”的概念1909年起源于德国,1932年国际青年旅舍联盟(International Youth Hostels Federation,简称IYHF)在阿姆斯特丹成立,目前该组织总部设于英国,并注册为一家非牟利机构。其最高权利机构为两年一届的国际大会。该组织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同时也是世界旅游组织成员。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IYHF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青年旅行服务连锁组织。其由小木屋和小杉树组成的蓝三角标志,已成为知名品牌,在全世界青年人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二、青年旅舍在中国

1998年夏,广东省旅游局率先将国际青年旅舍的概念引入中国,在广州、珠海、肇庆建立了中国第一批国际青年旅舍。1999年和2000年,广东省青年旅舍协会和北京市青年旅舍协会相继成立,两个协会的成立,大大促进了中国内地青年旅舍网络的发展。2006年7月,广东省旅游局率领代表团赴瑞士会议旅游名城达沃斯,参加了IYHF第46届国际大会,提出关于成立正式会员的申请,获得大会全票通过。同时,亦成功将该联盟的第48届国际大会争取到了广东深圳召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青年旅舍在中国从无到有,目前近200家旅舍遍布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各主要城市。青年旅舍的文化理念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和实践,“青年旅舍”已在中国年青人和旅游界中成为知名品牌。中国青年旅舍更为国外青年认识中国打开了一扇窗户,越来越多的外国青年来中国旅行,入住青年旅舍。自2005年至今,中国青年旅舍的过夜天数超过百万,其中23%是国外游客。青年旅舍先后接待了近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者,其中绝大部分是年轻人。同时,中国已有数万名持国际青年旅舍联盟发行的HI卡会员,很多高校大学生和社会年轻人已经开始了背起行囊走出家门、甚至走出国门,他们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去努力实现“行万里路”的梦想。

三、中国青年旅舍面临的问题

青年旅舍在中国短短十几年时间因其独特魅力深受自助旅行者的追捧。笔者以亲身入住多家国际青年旅舍以及当义工的经验,切身感受到了青旅这些年的蓬勃发展,但也看到了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国外的青年旅舍相比,中国的青年旅舍确实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问题

根据国际青年旅舍联盟的要求,青年旅舍要在中国进一步发展就必须成立一个独立的、全国性青年旅舍来推动青年旅馆理念的传播,维护国际青年旅舍的品牌,管理其经营网络。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政策限制,国际青年旅舍中国总部即广东省青年旅舍协会,并不是一个全国性的协会或组织,其性质与北京青年旅舍协会一样,是一个地方性组织,分别受广东省旅游局和北京市旅游局领导。他们分别主要管理国际青年旅舍和万里路青年旅舍两个品牌的加盟等事务。没有全国统一的青年旅舍协会,这使得我国青年旅舍在国际交往、内部协调等方面缺乏权威性和严肃性,不利于青年旅舍在我国网络化经营的形成和快速发展。而且,在国外,青年旅舍作为一种非盈利性组织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对青年旅舍实行减免税收的政策并提供大量的资源扶持资助其发展,此外还获得很多私人企业、个人团体、志愿者的资金或劳力支持。但在中国,政府对青年旅舍缺乏足够的重视,我国的青年旅舍在财政、税收、劳动工资等方面同国内其他经济型饭店没有任何差别,没有非盈利组织的相关优惠政策。这也使其难以得到社会大众的支持和捐助。从而使青年旅舍在我国成本过高难以形成价格优势。这就导致了青年旅舍公益性和市场化的矛盾。经营者更多的是追求利润效益而无法顾及国际青年旅舍联盟提出的公益性经营理念(通过旅舍服务,鼓励世界各国青少年,尤其是那些条件有限的青年人,认识及关心大自然,发掘和欣赏世界各地的城市和乡村的文化价值,并提倡在不分种族、国籍、肤色、宗教、性别、阶级和政见的旅舍活动中促进世界青年间的相互了解,进而促进世界和平。)

2.宣传问题

国外青年旅舍协会承担宣传促销的重任,政府和媒体也对国内的青年旅舍大力宣传。如在青年旅舍的发源地德国,有专门为青年旅舍制定的法律,规定每个在校学生每学期必须有一周在青年旅舍度过,并为之专门编写了四册《青年旅舍的课程》,这也是迄今世界唯一一部关于青年旅舍的独立立法。有的政府还会邀请知名人士到青年旅舍兼职或参加青年旅舍的活动来提高青年旅舍的社会地位。国外青年旅舍的宣传形式也多种多样:在澳大利亚,每个旅游城市的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都有青年旅舍的广告,而每一家青年旅舍里都有国内其他青年旅舍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而在我国,青年旅舍的广告局限在网络上,同时也缺乏政府强有力的宣传和推广,特别是一些由家庭客栈改装成的青年旅舍本身硬件设施较差又缺乏一定的网络宣传,更不易被人知晓。

3.管理问题

青年旅舍不同于其他经济型酒店,但由于青年旅舍在我国发展的时间短,很多青年旅舍尚未摆脱传统小旅馆经营管理模式。由于接待的人群面向世界各地,而且大都是具有良好教育的青年学生,他们不仅需要安全舒适的住宿环境,还需要能和经营者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这就要求经营者也需要优良的语言水平和文化素养。在国外,许多青年旅舍员工都属于义务性质。而在中国义务志愿者不多,员工多为合约员工,服务缺少热情。而且,每个旅游城市都有淡季和旺季之分,怎么协调旺季的人手不足和如何弥补淡季的亏损都是经营者在管理中面临的严峻问题。

四、中国青年旅舍发展对策

上述的政策限制、成本过高、宣传力度不够、及管理组织困难的问题都严重影响了青年旅舍在中国的发展。但是旅游业的发展需求和素质教育的提出都显示了青年旅舍在中国发展有着巨大潜力。如何更好的向国外青年旅舍学习,笔者给出了下列对策以帮助经营者更好的推动青年旅舍在中国的发展。

1.充分利用协会的协调作用

在目前国家政策不容易在短期变动的情况下,如何解决青年旅舍经营中公益性与盈利性的矛盾,青年旅舍协会能发挥巨大协调作用。首先,我国旅游局应大力促进广州和北京青年旅舍协会体系的完善并争取建立一个真正的全国性统一的青年旅舍协会,能更好的管理青年旅舍并提升其经营实力。其次,以一个合适的方式将公益与盈利相结合,将公益的部分交给青年旅舍协会,青年旅舍协会可以联合学校和家长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如举办暑假夏令营。经营者则专心经营,保持其绿色环保的理念,为驴友提供更舒适轻松的环境。将旅舍经营与素质教育基地相结合,既保持了其非盈利性组织的定位也满足了其市场盈利性需求。最后,由于青年旅舍的独特文化和在青年事业特别是青少年素质教育及国际交流方面的贡献,西方多国还有日本香港等政府和相关人士对青年旅舍都予以大力支持。这方面我国应该向国外学习,充分发挥青年旅舍协会的组织作用,积极争取政府,相关机构、有识之士的支持和宣传,建立义工组织,吸引慈善机构和基金会参与相关活动,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2.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我国青年旅舍的宣传大多停留在网上,其实可以更多的开拓报纸和广播电视宣传,发放相关宣传资料在机场、车站的问讯处。让蓝三角标志更多的出现在公共场合。宣传资料有侧重的宣传青年旅舍的理念,强调其舒适、廉价、安全、自助的特点,发放相关图片以吸引更多人群;扩大服务对象,不仅接纳青年学生和自助游者,还可以接待符合青年特色专题的旅游团队,特别是淡季,这样也能更好的维持经营;让青年旅舍走进校园,与学校合作宣传,符合了学校的文化氛围也会吸引更多的学生背包客和志愿者,一定会带来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3.改善管理运营机制

首先,经营者应当节流环保。严格按照国家青年旅舍联盟的21条要求,减少中央空调和单人间双人间的数量,不提供一次性用品,避免追求不必要的排场。注重环保,利用太阳能,和废旧物品再使用。在人员安排上,更多的吸引志愿者义务劳动。其次,利用其核心竞争力即青年旅舍的品牌,与当地旅游景区开发公司合作,可以作为新景区进入市场的一种渠道,通过向青年学生和自助游客进行推荐,利用他们的影响力来促进景区的发展。最后,发展多元化的旅舍形式,不仅拘泥于城市的现代化旅社形式,还可以发展古堡型、监狱型、海滨型旅舍,增强对顾客的吸引力,带给了入住者丰富多彩的体验。

五、结语

在市场经济活跃和改革开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冲破了传统思想的束缚,他们渴望走出家门游历世界。青旅不仅是一个暂时的归宿,更是对年轻梦想的承载。在我看来,青年旅舍传承着一种向往自由、磨砺意志、朴素环保、亲近自然、广交朋友的精神文化。其本质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公益组织,希望青年旅舍能够得到政府和社会相关人士更多的支持和重视。让“驴”这种方式、背包这种文化给压力大、节奏快的现代生活注入一股新鲜的空气!

参考文献:

[1]吕 斌 黄 翊 李 潇:北京青年旅舍现状与对策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 2007(4).

[2] 闫向利:浅论中国国际青年旅舍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D].

[3]于 萍:中國青年旅馆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商城现代化,2007(5).

[4]鲁 欣:浅析中国青年旅舍发展问题及对策[J].酒店管理研究,2012(1).

[5]成 玮:欧洲青年旅舍发展给我国的借鉴和思考[N].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

[6]潘海燕:青年旅舍 让背包积淀成文化[EB/OL] http:// dyzx.dyteam.com/news/bencandy.php?fid=25&id=37129&page=1 2001-5.

国内青年旅舍发展研究综述 篇7

1912年, 世界上第一家青年旅舍在德国的一个废旧的阿尔特纳古堡诞生。此后, 这种以"安全、经济、卫生、隐私、环保"为特点的住宿方式迅速发展。1932年, 国际青年旅舍联盟 (IYHF) 在阿姆斯特丹成立, 目前, 其总部设在伦敦。该联盟注册为非牟利机构, 其理念是:"通过旅舍服务, 鼓励世界各国青少年, 尤其是那些条件有限的青年人, 认识及关心大自然, 发掘和欣赏世界各地的城市和乡村的文化价值, 并提倡在不分种族、国籍、肤色、宗教、性别、阶级和政见的旅舍活动中促进世界青年间的相互了解, 进而促进世界和平。"经过一百年多年的发展, 目前该联盟下分布着70多个会员国协会和20多个附属会员国协会及业务代理机构, 超过3800家青年旅舍分布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国青年旅舍的起源要追溯到1998年, 广东省旅游局在广东建立了第一批三家青年旅舍。1999年, 广东省青年旅舍协会 (YHA CHINA GD) 正式成立, 并于同年被IYHF批准成为其附属会员, 也是国际青年旅舍联盟在中国的唯一代表协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目前我国青年旅舍的数量已有200多家。但是从分布情况看, 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旅游热点区域, 发展并不均衡。

对比青年旅舍事业在我国的发展步伐, 我国学者对青年旅舍的理论研究稍显不足。青年旅舍在进入我国后, 面临着不同的发展环境, 存在诸多制约其发展的因素, 存在着很多问题, 甚至已经偏离了国际青年旅舍联盟的理念。而我国学者在理论研究上并没有及时跟进青年旅舍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我国1998-2014年青年旅社相关研究文献的系统回顾, 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效用研究、住客研究三大方面进行系统的总结与述评, 厘清青年旅社在中国的发展脉络与进程, 以期对未来青年旅舍的理论研究做出贡献。

1资料来源

文本以"青年旅舍"和"青年旅馆"为关键词条对中国知网 (CNKI) 现有数据库进行检索, 总共返回文献53篇 (附表) 。对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初步筛选, 力求所选用的资料与研究内容相关, 为了保证资料的高质量和高可信度, 将一些质量较低的期刊和被引用较少的文献剔除, 对检索到文献进行仔细的辨识和分析, 按照引用率高、有代表性和实效性的原则, 最后共得到文献资料42篇, 其中期刊论文37篇, 硕士论文5篇。从统计结果来看, 国内研究学者的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 相关研究并没有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从研究内容上看, 有22篇文献直接或间接的侧重于青年旅舍发展问题与对策的研究。受限于研究内容, 文献的理论基础相对较少。

2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 青年旅舍在中国的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的青年旅舍数量在不断的增加, 但随之而带来的社会效应和评价褒贬不一。伍蕾、伍蓓 (2001) 分析了国外青年旅舍蓬勃发展的原因, 主要体现在教育为本的理念、不营利或微营利、高服务品质、多样化经营。在分析了国内外差异后, 得出社会经济水平、教育界和政府的支持是国外青年旅舍发展的推动力, 国内情况却不容乐观。在此基础上, 依据我国国情提出了青年旅舍在中国的发展趋势。鲁欣 (2012) 、宋绮辛 (2013) 等通过分析分析国内外青年旅舍的发展情况, 得出制约中国青年旅舍发展的因素:理念、组织、管理。国际青年旅舍联盟是公益性质的, 受限于我国政策, 不允许外国公益性质团体在中国注册。而中国成立青年旅舍协会后, 其性质发生了改变。我国青年旅舍慢慢转变为营利性组织, 其理念违背了联盟的宗旨。最后学者推提出了对策:回归和创新。徐丹、金洁 (2010) 等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实地调研, 了解到国内青年旅舍的经营现状。指出了青年旅舍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宗旨不明, 趋利严重、缺乏网络化平台、缺乏行业监管以及服务管理水平差。同时学者也指出要在遵循其原有宗旨的基础上实现创新经营。曾斌斌 (2010) 在对比国内外青年旅舍发展与研究的基础上, 总结了国际青年旅舍的经营理念、经营特点, 并对中国大陆国际青年旅舍赢利化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前瞻性研究, 在对国际青年旅舍发展的SWOT分析时, 着重考虑了其最大的竞争对手 (本土青年旅舍连锁品牌) --万里路连锁青年旅舍,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青年旅舍集团化、主题化的发展建议。

蒯小群 (2008) 在分析了国内外青年旅舍发展差异后提出了青年旅舍本土化战略发展的构想。我国青年旅舍的布局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和旅游热点区域, 没有形成网络布局。这样的分布更多的是为旅游而分布。在经济类型中, 国有资产在青年旅舍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而经营上也没有像国外那样放松式的管理, 采取的是一般的住宿式管理。面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和我国的基本国情, 学者也提出了一些本土化发展的建议。首先是经营体制的本土化, 青年旅舍有别于一般类型的酒店住宿, 不能用其一般方式管理, 青年旅舍的住宿体验主要在于互动交流, 这一点就决定了经营管理上要注重与住客的互动。在组织体系上, 由于我国不允许外国团体在我国注册全国性的公益性组织。所以我国的青年旅舍协会是有广州和北京两家组成, 隶属于IYHF。但是从发展现状来看, 我国的青年旅舍发展的理念慢慢在偏离IYHF的理念。这就需要我国青年旅舍协会的监督和引导。

(二) 青年旅舍的效应问题研究

青年旅舍自成立开始, 其教育意义和文化传播意义在青年学生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 我国引进青年旅舍后, 往往忽视了其教育和文化传播意义, 只关注带来的经济效益。

青年旅舍的理念和运营模式都体现出了崇尚自然和简朴, 生态旅游是以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思想的、"在自然环境中对生态和文化有着特别感受并肩负有责任感"的一种旅游活动。李敏 (2001) 依据青年旅舍和生态旅游的共同点, 对青年旅舍在我国自然保护区的适用性做出分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具有较大的敏感性和脆弱性, 旅游开发活动会造成一定的矛盾。青年旅舍的发展理念和模式符合了可持续发展思想, 青年旅舍的主要客源是青年学生, 青年学生具有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 从而促进环境保护。陈雪琼、邓少仪 (2004) 通过分析国内外青年旅舍的发展情况, 发现国际青年旅舍的经营宗旨并不以盈利为目标, 是公益性的, 其对青年学生的教育意义和对本地文化的传播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国内的青年旅舍往往忽略掉这一积极影响, 就如何突显我国青年旅舍的社会意义, 学者认为要从学校、青年旅舍和政府三方面积极联合做起。

国外青年旅舍的理念符合国际青年旅舍联盟的理念, 其蓬勃发展也得益于政府和教育界的支持, 德国规定的学生远足也是通过青年旅舍来实现的。青年旅舍的社会、教育意义会得到体现。青年旅舍在进入中国之后, 受限于政策和观念等原因, 社会、教育意义被弱化, 营利性效益凸显。如何在中国国情下实现青年旅舍的社会、教育意义, 在未来还值得继续探讨。

(三) 青年旅舍住客研究

对于青年旅舍的研究, 多数人的眼光集中在青年旅舍本身的发展问题和青年旅社带来的一些效应问题。但是对于青年旅舍住客的研究也应是不可或缺的, 对于把握青年旅舍住客的住宿研究无疑会给青年旅舍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陈琳琳、童碧沙 (2010) 以北京国际青年旅舍住客为例, 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分析了住客的消费行为。并得出以下结论:住客以散客为主, 会员较少。住客对青年旅舍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惯性。对于青年旅舍的信息获得主要依靠网络。住客对于青年旅舍价格的敏感度较高。在分析住客消费行为之后, 青年旅社可以依据住客的消费行为特征及时改进不足之处。傅云新、刘枫 (2014) 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法对阳朔花满楼国际青年旅舍的网络文本内容分析, 试图从住客对青年旅舍的感知价值和对入住青年旅舍的态度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住客对青年旅舍的感知价值, 可以得出一些结果:在感知价值模型的五个维度 (功能价值、服务价值、情感价值、社会价值、生态环保价值) 中, 住客住客比较注重功能价值、服务价值、情感价值、社会价值。其次, 对于青年旅舍基础设施的不满意可以通过一定的附加服务和员工的热情态度来使住客的态度转变。苏岩 (2010) 基于互动理论分析了青年旅舍住客的体验。学者认为青年旅舍住宿期间有大量的员工与住客之间以及住可与住客之间的互动行为, 通过对这些互动行为的分析, 来把握住客的住宿体验。旅游体验是旅游研究领域的重要板块, 但目前国内的旅游体验研究很少, 关于青年旅舍的住客体验研究更少。对于正确把握住客的体验有利于青年旅舍把握住客的体验重点, 及时改进, 能很好的推动青年旅舍在中国的发展。

3总结与展望

对文献内容分析可以发现, 基于旅游学视角的文献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青年旅舍进入中国之后的发展现状和问题以及对策研究, 青年旅舍这一住宿形式所带来的效应问题研究, 青年旅舍的住客研究。从现状来看, 目前国内旅游热点地区都有青年旅舍入驻, 这一住宿形式也深受青年学生的欢迎。由于受制于我国基本国情, 青年旅舍的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国外青年旅舍以公益性和传播文化、认识自然为主, 对社会、青年学生产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青年旅舍进入我国后, 过于依赖旅游业, 逐渐以利益为主导, 忽视了其公益性的理念。而国内研究主要还停留在青年旅舍本身的发展问题, 很少提及其带来的社会效应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发展, 对青年旅舍的基本发展问题的研究将会转移到其所带来的效应问题研究, 以及对青年旅舍住客体验、行为的研究。

参考文献

青年旅舍设计 篇8

世界上第一所青年旅舍, 于1912年在德国一个别名叫做Athena的废弃古堡中诞生, 从此奠定了以“安全、经济、卫生、隐私、环保”为主要特点的青年旅舍的雏形。青年旅舍从一开始就受到了青年人的关注和欢迎, 并在欧洲形成了以回归自然为主题的“青年旅舍运动”。国际青年旅舍联盟于1932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成立, 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青年旅行住宿联盟组织, 在全球各地共拥有5000多家青年旅舍, 自1998年落户中国以来, 不断发展壮大, 至今已拥有近140家旅舍。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大众旅游的逐步兴起, 国际青年旅舍进入中国市场后即被热爱旅游的背包旅行者和青年旅游者所广泛接受和认可, 长期保持着客源数量的稳定增长, 被称为“穷人的希尔顿”。与产业实践不相符的是, 尽管国际青年旅舍进入中国已12年有余, 但广大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并不多。以“青年旅舍”、“青年旅馆”为关键词进行搜索, 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中的研究型文献 (不包括青年旅舍的介绍性文章) 只有25篇。这其中, 针对国际青年旅舍营销战略的研究文章仅有1篇, 即王倩、徐叶倩针对上海国际青年旅舍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但仅对品牌营销战略做了详尽描述。该领域内, 伍蕾、伍蓓对国际青年旅舍的研究较早且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其研究了国际青年旅舍的形成因素和中国青年旅馆发展现状, 探讨了中外青年旅舍之间在机理上的差异, 论证了中国青年旅舍未来发展趋势、模式和举措。此外, 张继琼着重对国际青年旅舍的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 但文章中提出的可行性对策只有两点。蒯小群重点以战略的视角, 从培育中国本土这个大市场出发, 结合中国的政治、经济政策、传统文化等各方面因素, 阐述国际青年旅舍需要进行品牌本土化, 从而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战略。

二、发展概况

1998年夏, 广东省旅游局率先将国际青年旅舍的概念引入中国, 在广州、珠海、肇庆建立了中国第一批国际青年旅舍, 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特别是受到了广大青年人的欢迎。1999年9月6日, 中国第一家青年旅舍协会——广东省青年旅舍协会正式成立, 成为国际青年旅舍联盟目前在中国的唯一会员代表单位。广州统筹办事处, 负责处理有关全国青年旅舍的发展事务, 如网络拓展、品牌保护、培训及宣传促销等, 以更快地在中国发展青年旅舍网络。2000年, 北京市青年旅舍协会成立。两个协会的成立, 大大促进了中国内地青年旅舍网络的发展。同时, 深受世界青年欢迎的IYHF品牌标志——带有杉树和小木屋的蓝三角, 也在中国完成注册。至此, 国际青年旅舍这一具有近百年历史的世界知名品牌终于在中国安家落户。

1. 空间分布。

在国外已有近百年历史的国际青年旅舍在中国发展仅有12年的时间, 目前全国共有国际青年旅舍139家, 初步形成覆盖全国主要旅游城市的青年旅舍网络, 在旅游业相对成熟、特色显著的地区分布居多, 如云南、北京、上海、广西、江浙等地。此外, 就具体位置而言, 国际青年旅舍在旅游城市中, 主要分布于旅游景点、交通便利之地, 或是咫尺之遥, 或是几个景点的折中之处, 以便利出行为最大优势。

2. 客源构成。

国际青年旅舍起初定位的目标群体比较明晰, 主要为青少年, 并以青年学生为主。随着青年旅舍的不断发展, 客源范围也在逐渐扩大, 背包客、打工者及一些收入不高的商务人士都会在出游时选择入住国际青年旅舍, 但客人年龄分布仍以25岁以下的青年为主, 突出了青年旅舍的创办目的及经营宗旨。

青年旅舍在中国的建立, 不仅为中国青少年的出游创造了条件, 还为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青年人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更为世界各国青年了解中国提供了一个窗口。目前, 中国已有数万名拥有国际青年旅舍联盟发行的HI卡会员, 青年旅舍共接待了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万背包旅游者。同时, 各地青年旅舍开展的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 如环保活动、户外拓展活动、文化交流活动等, 不但推广了青年旅舍的理念, 也受到广大青少年的欢迎, 全国范围内青年旅舍的总体入住人数逐年递增。

三、环境分析

国际青年旅舍进入中国12年, 如何进一步在中国市场扩大知名度并抓住客源对国际青年旅舍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进而, 深入分析国际青年旅舍在中国所面对的营销环境及其变化, 能够为提出合理的营销策略奠定基础。

1. 优势。

(1) 良好的性价比优势。国际青年旅舍的目标群体主要是青年、学生等背包游客人, 该种类型客人属于价格敏感型, 在能够提供相同住宿条件的情况下, 他们会选择价格低廉, 性价比高的旅舍。因此国际青年旅舍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 良好的住宿环境和经济实惠的价格成为外出自助旅游客人的首选。 (2) 与众不同的经营理念。国际青年旅舍作为一种全新的住宿场所, 在其创办伊始便有着与众不同的经营理念, 将主要服务对象定位于崇尚自由简朴, 认同环保自助的背包游客。传播文化, 为全世界青年提供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便成为了青年旅舍创办的最主要目的。青年旅舍不仅仅为青少年提供了外出旅行的栖息之地, 更为其在旅途中创造了培养自主独立性格、增长见识、结识不同国籍朋友、了解世界各地文化的机会。因此, 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被青年旅舍的经营宗旨所吸引, 投入到自助旅行中来放松、锻炼自己。

笔者通过对选择入住青年旅舍的青年人进行调查, 得出以下结果, 76%的青年人已不是第一次选择青年旅舍, 这其中主要是外出背包游客, 他们对青年旅舍十分了解, 早已接受青年旅舍所广泛推崇的理念;了解一般及甚少的住客分别占到18%及6%, 之所以选择住在青年旅舍是因交通便捷, 价格合理, 但对青年旅舍的经营宗旨及推崇的理念并不熟知。因此, 青年旅舍对现有已选择国际青年旅舍的青年客源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但对未选择青年旅舍的潜在客源宣传其经营理念会有更大的影响力。

2. 弱势。

(1) 加盟旅舍非正规的负面影响。在中国已有的139家在册的国际青年旅舍分布于全国各地, 其中不乏以加盟商的身份, 改造原有旅馆, 成为国际青年旅舍成员的情况。加盟的旅舍大多规模较小, 管理人员经验不足, 有的甚至只是一对中年夫妻经营, 除了门外悬挂的青年旅舍的标志外, 与小旅馆毫无差别可言, 旅舍管理水平与标准的旅舍相差甚多。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国际青年旅舍的品牌形象, 影响了国际青年旅舍在中国的持续性发展。 (2) 独特的理念尚未被广泛接受。国际青年旅舍在中国推广已久, 也逐渐为青少年所接受, 但在公众的传统观念里, 外出住宿时酒店都要提供各种洗漱用具及周到的服务, 这却是与青年旅舍推崇的自然、自助、环保的现代观念完全相悖的。青年旅舍就是要推动环保及教育事业, 培养青少年独立的人格及较强的动手能力, 因此, 在部分青少年接受这一观念的同时, 还是有众多公众不能理解, 导致旅舍不能被广泛接受, 客源量受到限制。

3. 机遇。

(1) 对外开放日渐深化。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发展迅猛, 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频繁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都吸引了众多国外游客及大批青年学生来到中国, 了解中国文化。这其中, 相当一部分游客会选择青年旅舍作为其住所, 为青年旅舍提供了充足的客源。 (2) 自助游市场火爆。中国旅游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 随着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及收入水平的提高, 旅游观念在公众中已逐步形成, 出游人数及出游次数都呈不断上升趋势, 社会各阶层的旅游人数都在增多, 自助游群体迅猛扩大, 已成为旅游市场的主力军。国际青年旅舍所提倡的自助、环保的出行方式符合自助游群体的需要, 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游客需求, 为争取更多客源创造了条件。 (3) 国际性大型活动的带动。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焦点, 入境旅游人数呈不断上升之势, 对于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时。青年旅舍作为一种形式独特且价廉物美的住宿地, 迎合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让世界各地、举国上下的游客体会到“青年旅舍, 让旅行更美好”。 (4) 中国加入国际青年旅舍联盟的契机。2006年7月, 从中国成为国际青年旅舍联盟正式会员的那一刻起, 全体会员国就已对于中国青年旅舍的发展给予了肯定。这体现了中国的自助旅行者开始得到国际范围的关注, 也为中国的国际青年旅舍健康发展, 吸引更多客源提供了更多机会。

4. 挑战。

(1) 经济型酒店争夺市场。近年来, 中国的经济型酒店发展迅猛, 全国连锁型的如家、7天、格林豪泰, 以及地方性质的众多经济酒店, 目标定位于中低端市场, 管理模式与提供的价格都极具竞争力, 这在一定程度上抢占了国际青年旅舍的客源市场, 并且经济型酒店不断通过市场细分及减少成本等方式降低价格, 不断给国际青年旅舍施加压力, 客观上影响了后者的发展。 (2) 传统观念对青少年旅游的制约。中国的传统观念以及现代社会的升学压力, 导致中国的青少年不能享受旅游所带来的乐趣。东西方文化及人行为本身都存在很多不同点, 相对于西方人的外向与独立自主, 东方人更为内向, 中国家长们的固步自封及对子女出游的千万个不放心, 不求上进, 浪费钱财等观念都严重制约了青少年旅游的普及。此外, 教育部门及学校也因组织出游出现问题的责任归属不清而明令禁止集体出游。多方原因使得青少年不能在接受知识最好的年龄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因此, 国际青年旅舍需要努力争取青年游客这一最主要的客源。

5. 小结。

国际青年旅舍在中国发展的营销环境总体上讲是乐观, 有利的。首先, 良好的性价比优势始终是最具有吸引力的, 与众不同的经营理念还需要更为广泛的推广。其次, 各种机遇都是实施成功营销策略最为关键的因素, 通过抓住逐渐增多的客源, 为青年旅舍长期发展奠定基础。最后, 针对发展的不利因素及多方面的挑战, 需要通过更为完善的管理方法以及合理的营销策略来消除不利影响。

四、营销策略

国际青年旅舍的发展需要有效的营销策略来助推。品牌营销对于扩大品牌的知名度, 奠定坚实的客源基础, 培养顾客忠诚度有着重要作用;文化营销对于宣传国际青年旅舍所推崇的独立自主等理念最为合适;绿色营销更有利于国际青年旅舍硬件方面设施的改进, 以提供更为可持续发展的人性化服务。

1. 品牌营销。

“青年旅舍”这一品牌伴随1932年国际青年旅舍联盟的成立而逐步兴起, 该品牌在全球市场上的良好发展使得其能够在20世纪末顺利进入中国市场。2006年7月, 中国加入国际青年旅舍联盟正式成为会员, 开启了国际青年旅舍在中国的品牌发展之路。青年旅舍在中国发展的这十几年, 也是经济型酒店蓬勃发展的时期, 因此旅舍经营者们更应重视品牌营销的优势, 将该品牌作为一个整体形象在社会公众中广泛传播, 从而引发合适的消费者对旅舍的偏好, 建立旅舍品牌忠诚度, 以此建立长期的竞争力。 (1) 品牌的个性定位。中国的国际青年旅舍的设计都独具匠心、“个性”十足。个性是国际青年旅舍的关键所在, 而旅舍的个性正是塑造独特市场形象, 吸引客人的载体。青年旅舍所提供的不仅是一张干净的床, 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崇尚自然, 相互尊重, 享受生活。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被青年旅舍的独特定位所吸引, 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与快乐, 走进青年旅舍就能放松紧张的神经, 缓解压力, 结交朋友。 (2) 特色鲜明的活动。青年旅舍中的各种特色鲜明的活动成为能够长期吸引青年人入住的重要原因。有人称这是一种海纳百川的海派文化, 如果青年旅舍缺乏这种独特的文化, 其入住的价值等同于普通的廉价旅馆。海派文化体现了国际青年旅舍的国际性、开放性和创新性。青年旅舍会基于当地的文化及旅游景点推出一系列活动。上海的青年旅舍会定期组织“阅读上海老洋房建筑”的考察活动;青岛的青年旅舍会组团游崂山;苏州的青年旅舍会组织苏州园林游等。对于入住青年旅舍的国际朋友来讲, 最重要的莫过于体验当地的文化, 包饺子、吃汤圆、学习中国书法、剪纸等具有传统中国特色的活动成为吸引源源不断的国际客源的因素之一。此外, 青年旅舍本身也是举办各种活动的场所。播放中外电影, 开办语言学堂等活动都丰富了客人的旅途生活。无论客人来自何方, 在青年旅舍都能找到可以参与的活动, 融入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中。 (3) 品牌传播的途径。纸质宣传资料。在所有的国际青年旅舍的柜台处都放有客人可随意取用的印刷精美的宣传卡片, 这些卡片是目前在中国区的各家青年旅舍的缩影, 每一张卡片都代表了一家旅舍。卡片小巧灵活, 易于携带, 也可作书签使用。卡片的图案设计力求新颖, 体现旅舍及当地的特色文化, 并在显著位置印有旅舍的各种联系方式及微缩的旅舍地图。宣传卡片不仅可以方便客人使用, 还可以为其他旅舍做宣传, 发挥品牌效应。很多客人在入住一家旅舍的同时, 会考虑下一目的地需入住的旅舍, 卡片的设计使客人在选择旅舍时更直观, 更便捷。此外, 有的旅舍会放置中国著名旅游景点或是当地特色景点的宣传资料, 使得中国的青年旅舍能够在对景点进行全面宣传的同时, 扩大其在游客心目中的形象, 通过品牌的影响力获取更多客源。 (4) 网络化的品牌销售方式。国际青年旅舍作为国际性的连锁企业, 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预订成为销售的主要方式。网上预订系统的建立, 使得客人可以在世界各地通过国际青年旅舍官方网站了解各地旅游及旅舍信息并且预订旅舍, 方便快捷的预订方式已成为网络化时代青年人钟爱的消费途径。

通过网络销售, 国际青年旅舍可以稳定已有的客源, 扩大品牌的影响力, 吸引更多青睐自助旅游的客人入住青年旅舍, 并且随着网络预订系统的进一步完善, 网上预订将逐步代替电话预订, 成为国际青年旅舍的主要销售方式。

2. 文化营销。

实施文化营销的本质即是彰显青年旅舍自身文化内涵的特色, 传播青年旅舍的文化理念, 用独特的文化和价值观吸引各类游客, 提高客户满意度, 培养忠诚客户。

IYHF总裁穆特先生曾说:“真正的青年旅馆精神在于一种浪漫的理想主义旅游观。”正是国际青年旅舍独特的经营宗旨, 才能吸引众多青少年、背包游及自助游客人。入住青年旅舍与普通酒店最大的不同就是“do everything yourself”, 在青年旅舍样样事情都要自己动手, 游客无时不在体验自然, 感受生活。而青年旅舍的魅力就在于在动手中发现人格独立的快乐。旅舍为住店客人提供自助厨房, 自助洗衣等等, 不依附任何人的独立精神, 以及家一样的感觉为更多客人所追求。旅舍内简单而不失品味的装饰, 各种具有当地特色的物品的点缀, 成为青年旅舍吸引喜欢简单、追求快乐的客人的重要因素。

由此可以看出, 青年旅舍不仅有着自己独特的“独立自主”的文化, 还是传播当地文化的载体。很多加盟的旅舍只是简单的挂上了青年旅舍的标志, 本质上和小旅馆没有任何区别, 未从根本上做到文化营销。营销效果绝非单纯的标志所能达到的, 而是依托于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 只有在旅舍的经营过程中将此文化传递给游客, 在游客心中树立国际青年旅舍的形象, 才能达到文化营销的目的。

3. 绿色营销。

青年旅舍可以称为饭店业绿色营销的先驱, 从其创立之初, 青年旅舍便不提供各种客房易耗品, 设计理念也以绿色环保为主。

国际上一些青年旅舍的环保工作已相当成熟, 新西兰的国际青年旅舍就设立了环保节能的标准, 采取一系列措施节约各种能源, 进行可持续发展。主要措施如下: (1) 旅舍根据房间大小及房间内可容纳的人数提供相应瓦数的供热器, 并安装开关及用量调节器。这样即可避免同时对所有房间供热且供热量相同, 造成用电负担。 (2) 节能型电灯泡和荧光灯泡的使用。旅舍将部分电灯泡均换成环保节能型的灯泡, 部分换成一个荧光灯泡, 并安装反射器, 这样所提供的光照与此前两个普通灯泡是相同的。 (3) 循环热量。旅舍在废水管中安装吸热装置, 从废水中吸收热量, 并将这些热量传递给新的冷水中, 重复使用热能。 (4) 安装节水装置。旅舍在所有水管开关及淋浴花洒上安装节水装置, 在水中混入空气, 与不安装时感受到的出水量相同, 这样既不影响客人使用, 还能节约大量水源。 (5) 安装双层玻璃。更有效的减少外界噪音, 保持室内温度。 (6) 更换节水型洗衣机。旅舍将所有波轮洗衣机均换成滚筒洗衣机, 用水量减少一半。

很多人会质疑安装所有节能设备的投入与产出是否成正比, 因为大量前期投入需要至少三到五年才能收回成本。但是我们能感受到新西兰的国际青年旅舍为节约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青年旅舍在发展的同时, 需要注重绿色营销。如果初始阶段无法做到完全的节能化, 可逐步改善, 逐步投入, 即可获得长期的发展。

环保从身边做起, 在中国的很多青年旅舍中我们都能看到灌装的洗手液, 可重复使用的塑料拖鞋等等, 且游客在入住旅舍时也会携带洗漱用具, 可见绿色意识正在青年旅舍中流行, 这不仅符合绿色消费需求的原则, 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推行。

五、结语

中国的青年旅舍事业刚刚起步, 国际青年旅舍在中国进行营销推广既存在优势与机遇, 也存在限制因素与挑战。其独特的经营宗旨和经济实惠的价格始终是扩大青年旅舍群体的重要吸引力, 随着国际大型活动的组织, 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自助旅游、修学旅游、家庭旅游成为旅游市场的重要部分等众多机遇的出现, 国际青年旅舍应当充分抓住机会, 实施各种营销策略, 继续重视品牌营销, 推行文化营销, 并将绿色营销深入到旅舍各个细节方面, 以此将青年旅舍的营销工作进行到底, 扩大青年旅舍在公众中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 国际青年旅舍必须加强管理, 以解决部分旅舍管理水平较低、硬件设施较差等问题。外部营销环境的变化, 包括国家逐渐重视素质教育等, 为青少年实现“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与普通的经济型酒店相比, 国际青年旅舍的文化氛围更具特色, 因此, 只要采取合适的营销策略, 中国的青年旅舍事业就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国际青年旅舍在中国会稳步发展, 并将在住宿业日益激烈的竞争中, 不断扩大客源量, 把握住发展的主动权, 以取得更为长期、持续性的健康发展。

摘要:国际青年旅舍自1998年进入中国以来, 见证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与大众旅游的逐步兴起。新形势下, 国际青年旅舍是否能够把握住大量客源已成为其能否在中国顺利发展的关键。文章立足于对国际青年旅舍在中国发展的优势、弱势、机遇和挑战的分析, 从营销策略的视角, 提出与国际青年旅舍发展特点相契合的品牌营销、文化营销以及创新性的绿色营销, 旨在为国际青年旅舍在中国的长期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国际青年旅舍,营销策略,中国

参考文献

[1].李菊霞, 林翔.青年旅馆在国外的发展及其启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 (1)

[2].李亚卿.青年旅舍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物价, 2008 (10)

[3].吕斌, 黄翊, 李潇.北京青年旅舍经营现状与对策研究.北京社会科学, 2007 (4)

[4].蒯小群.国际青年旅舍品牌本土化的战略思考.管理观察, 2008 (11)

[5].王倩, 徐叶倩.青年旅舍在上海的品牌营销策略.国际商务研究, 2007 (5)

[6].伍蕾, 伍蓓.论国际青年旅馆在中国的发展方向.旅游学刊, 2001 (1)

[7].于萍.中国青年旅馆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商业现代化, 2007 (5)

上一篇:复合筒体下一篇:中性点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