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语文课本与旅游(共11篇)
中小学语文课本与旅游 篇1
摘要:课本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其对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明确文章主旨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 当前的小学语文课本阅读存在不少问题, 制约了教学成效的提升。因此, 本文对当前小学语文课本阅读的现状作了简单分析, 然后探讨了强化课本阅读的相关对策, 希望可以为小学语文教学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本阅读,现状,对策
课本阅读就是在教学课堂中组织学生对语文课本展开阅读, 以此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针对当前课本阅读存在的不足之处深入探究, 找出能够转变当前课本阅读现状的策略, 将其切实落实到课本阅读中, 让学生能够通过课本阅读, 对相关知识全面掌握, 不断提高语文水平。
一、小学语文课本阅读现状
(一) 缺乏重视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活动时, 往往直接切入主题, 对课本进行讲解分析, 没有让学生花费一定时间对课本进行阅读。教师对课本阅读缺乏重视还体现在不少语文教师留给学生进行课本阅读的时间偏少, 学生还没有对课本内容产生足够的认识, 就被迫转入到教学流程, 这样的课本阅读是无法发挥出实际效用的。
(二) 浅尝辄止
浅尝辄止的现象在小学语文课本阅读中普遍存在, 这一问题的存在导致课本阅读的意义被抹杀。从实际情况说来, 浅尝辄止的问题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教师方面, 二是学生方面。就教师方面的原因说来, 基于其对课本阅读不重视的原因, 导致教师没有对课本阅读的意义、作用等展开深入辨析, 进而没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课本阅读, 缺乏深度。就学生方面的原因说来, 小学生身心发育处于起步阶段, 不论是集中力还是认知水平都存在很大局限, 因此难以深入到课本阅读之中, 必须要外部因素的引导。
(三) 方式不当
课本阅读的展开方式可以使多种多样的, 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来, 其开展途径相对单一, 主要是通过预习这一环节进行, 即在教学开始前的几分钟, 教师让学生对课本进行阅读, 同时教师在黑板上准备相关内容。教师准备好之后, 常常忽视了学生是否已读完课文, 也不管学生是否存在疑问就直接开展教学。这种方式背离课本阅读的实际情况。
(四) 主体不当
对于教学活动而言, 其主体应该是学生,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与组织者。但是, 在当前的课本阅读教学中, 教师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体, 学生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从属客体, 未能真正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无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小学语文课本阅读对策
(一) 加强重视
想要课本阅读取得预期中的效果, 必须加强对课本阅读的重视,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方面, 语文教师必须加强对课本阅读的重视, 并且在教学活动中落实下来。比如,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立足教材特点, 在教学流程中合理规划出用于课本阅读的时间段, 让学生进行专项课本阅读活动。如在教学《坐井观天》这篇课文时, 教师就可以在课前拿出10 分钟, 让学生对全文进行阅读, 理清整个故事进行的先后顺序。通过阅读, 学生就能对课文的内容大致了解, 保证教师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第二个方面, 学生必须重视课本阅读, 这需要教师通过以身作则的形式加强对课本阅读的重视, 为学生树立榜样, 逐步引导学生重视课本阅读。
(二) 深入阅读
进行课本阅读的意义就是要对课本的内容形成全面了解, 同时深入课本背后, 挖掘更深层次的具有更高价值的内容。所以, 浅尝辄止的行为必须予以纠正, 这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课本阅读进行深入。比如, 在教学《惊弓之鸟》这一课时, 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对课本进行深入阅读。首先, 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几分钟时间, 让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内容浏览一遍, 同时找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 并在书本中勾画出来。然后, 教师可以随机点名几名学生, 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 同时其他学生结合课本, 对复述正确与否进行判断。待这几名学生对课文复述完毕之后, 教师就可以引入另一个话题“:同学们有没有类似于课文中的相关经历呢?”这时学生就会纷纷发言, 说出“放鞭炮被吓到”“、看到蛇害怕绳子”等经历。这时教师再结合学生经历, 组织学生对课本再次进行阅读, 就可以深入课文背后, 理解其正真含义。
(三) 优化方式
课本阅读不能局限于一种方式, 而应该对其进行多元化的创设, 通过多种有效手段展开课本阅读。比如, 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立体化的阅读。像在阅读《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时, 若单纯通过书面文字进行阅读, 学生可能对其中的人物关系或是故事发展难以清晰认知。这是教师就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 将晏子使楚的过程制作成动画, 再配以文字说明, 就能让学生通过图像和文字对课文内容产生深入了解。此外, 还可以利用表演的形式进行课本阅读, 像一些对话比较多的课文, 教师就可以组织分角色进行朗读。通过分角色朗读, 不仅可以让学生投入阅读当中, 更可以通过自身所扮演的角色对文章深入体会。
(四) 突出主体
在语文课本阅读教学中,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至关重要, 但是如何实现这一目的是需要一定方法的。首先, 在课本阅读教学设计上, 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特点和需求的考量。比如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程度低, 因此课本阅读每个环节的时间不宜过长。其次, 在教学活动中, 应该尽可能多的发挥学生自身作用, 教师应该从旁协助, 避免对教学活动过多干预。最后, 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各个要点进行归纳总结, 以此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 在进行《乌鸦喝水》这篇课文的阅读教学时, 教师就可以将阅读流程划分为预读、细读、总读等几个环节, 每个环节时间保持在8 分钟以内。然后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查字典辨析生字生词, 归纳文章内容。最后让学生对整篇课文进行归纳总结, 提炼文章思想。如此, 就可以实现阅读教学的高效性。
三、结束语
课本阅读就目前的实际现状看来还存在不少问题,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具有一定负面影响。因此,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 可以通过家中重视、深入阅读、优化方式以及突出主体等途径, 切实提高课本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效用。
参考文献
[1]燕玲.简要分析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3.07
中小学语文课本与旅游 篇2
四年级语文(上册)人山人海 风号浪吼 滔滔江水 若隐若现 毫不可惜 枉费心机 鲜花盛开 冰雪覆盖 左顾右盼 大模大样 慢条斯理 颤颤巍巍 一动不动 昂首东望 咫尺为邻 千姿百态 齐头并进 随遇而安 浩如烟海 绿树成阴 枯枝败叶 厉声叫嚣 毫不相让 引人注目 如怨如诉 三眼一板 群龙无首 马到成功 气魄雄伟 身材魁梧 南征北战 龙飞凤舞 老马识途 神清气爽 昂首挺胸 所向披靡 如虎添翼 牛刀小试 闪闪发光 神态各异 跃跃欲试 调虎离山 骑虎难下 照猫画虎 胆小如鼠 规模宏大 享誉世界 惟妙惟肖 鲜果飘香 勤勤恳恳 引吭大叫 一丝不苟 自由自在 趁其不备 北风呼啸 蹦蹦跳跳 局促不安 从容不迫 偷偷摸摸 屏息凝视 狂风大作 可怜巴巴 步调从容 空空如也 从从容容 扬长而去 一日三餐 供养不周 变化多端 耀武扬威 不胜其烦 引人注意 枝折花落 大吃一惊 架子十足 无忧无虑 生气勃勃 不慌不忙 雪花飞舞 瑟瑟发抖 草翠花开 闷雷滚动 不容置疑 神来之笔 水天相接 弯弯曲曲 人声鼎沸 郁郁苍苍 人迹罕至 不容置疑 引人注意 风平浪静 云遮雾涌 不可计数 一争高下 坐卧不安 消磨时光 不可思议 精神大振 浩浩荡荡 神秘莫测 应接不暇 山崩地裂 涓涓细流 一模一样 漫天卷地 帘帘飞瀑 恍恍惚惚 望子成龙 来龙去脉 天马行空 崇山峻岭 举世无双 神态自若 绝无仅有 山洪暴发 目不转睛 灯红酒绿 汗马功劳 蜿蜒盘旋 类型众多 久经沙场 栩栩如生 协调有序 恍然大悟 热闹非凡 笨鸟先飞 呆若木鸡 隐隐约约 若有所思 目光炯炯 姿态不一 金碧辉煌 殊死拼搏 清波漾漾 理所当然 耀武扬威 人影绰绰 谈何容易 得意扬扬 骨肉同胞平安无事 风和日丽 血脉亲情 突如其来 莫名其妙 屏息凝神 号啕大哭 密密麻麻 春风拂面 模模糊糊 年少气盛 出乎意料 腾云驾雾 用武之地 头昏脑胀 直指云霄 清澈见底 烟熏火燎 杏林春满 意义非凡 患难与共 五彩斑斓 呼风唤雨 百依百顺 无可奈何 凌空展翅 纤尘不染 翻来覆去 振兴中华 受益匪浅 毫不相干 山重水复 默默无闻 连绵不断 气势磅礴 比比皆是 不露声色 模模糊糊 年逾古稀 凌空翱翔 柳暗花明 有备无患平淡无奇 虎背熊腰 景色宜人 大名鼎鼎 筋疲力尽 乐趣无穷 欣喜若狂 精神大振 其乐无穷 重重叠叠 万丈深渊 莽莽苍苍 丝毫不差 勾肩搭背 形单影只 身材小巧 形态各异 腾云驾雾 拔地而起 弯弯曲曲 举世无双 大吃一惊 身体健康 铿锵有力 茹毛饮血 毋庸置疑 漫山遍野 高耸入云 微风习习名副其实 赞叹不已 和睦相处 归根到底 美味佳肴 迷迷糊糊 迥然不同 流水潺潺 风景名胜 胸有成竹
四年级语文(下册)五彩斑斓 波澜壮阔 危峰兀立 面呈菜色 若无其事 多灾多难 杂草丛生 不速之客 声东击西 花繁叶茂 重见天日 极目远眺 胆大妄为 信心十足 持之以恒 纪昌学射 吉祥如意 杳无音讯 峭壁断崖 水平如镜 连绵不断 疲惫不堪 见死不救 随心所欲 聚精会神 知己知彼 四面楚歌 磕磕绊绊 改天换地 膘肥体壮 清澈见底 疑惑不解 全力以赴 百发百中 挽弓搭箭 泪如泉涌 五彩缤纷 峰峦雄伟 突兀森郁 狼吞虎咽 鱼贯而出 不折不扣 模模糊糊 百战百胜 腹背受敌 多姿多彩 傲然挺立 辽阔无垠 赏心悦目 雄心壮志 知难而进 扁鹊治病 笑逐颜开 波光粼粼 蜿蜒无尽 红叶似火 重重叠叠 骨瘦如柴 愚不可及 枯枝烂叶 以防万一 运筹帷幄 草木皆兵 清香袅袅 神气十足 悠然自得 一丝不苟 坚定不移 无坚不摧 无能为力 披头散发 手不释卷 怪石嶙峋 拔地而起 斑斑点点 梦寐以求 气喘吁吁 异想天开 断断续续 决胜千里 风声鹤唳 不假思索 怦然一震 成群结队 融为一体 坚忍不拔 知难而退 驱寒取暖 目不转睛 鹏程万里 共 6 页 无恶不作 奇峰罗列 缓缓驶过 走街串巷 响彻云霄 机毁人亡 永驻人间 出其不意 兵贵神速 热泪盈眶 房前屋后 默默无言 全神贯注 自强不息 碌碌无为 气急败坏 朝夕与共 荣华富贵 形态万千 闷闷不乐 将心比心 横七竖八 轻而易举 飘飘悠悠 攻其不备 突然袭击 与世长辞 天高地阔 芽胞初放 仪态端庄 恩将仇报 色彩明丽 迷惑不解 争先恐后 欲出又止 不慌不忙 歪歪斜斜 围魏救赵 神出鬼没 所向无敌 月明人静 此起彼落 莫名其妙 积沙成塔 集腋成裘 一曝十寒 有始无终 寝食不安 寸进尺退 半途而废 月明星稀
五年级语文(上册)滚瓜烂熟 浮想联翩 天高气爽 古今中外 能书善画 香飘十里 闲云迷雾 星罗棋布 轻松自在 付之东流 恭恭敬敬 得意扬扬 忐忑不安 亭台楼阁 粉身碎骨 万水千山 日积月累 众志成城 前赴后继 励精图治 中西贯通 囫囵吞枣 云淡日丽 大显身手 颇负盛名 守望相助 气象万千 大喜过望 神气十足 盖世无双 龙蛇盘绕 迫不及待 聊胜于无 诗情画意 惊天动地 情不自禁 同仇敌忾 舍生取义 力挽狂澜 众志成城 古今贯通 悲欢离合 香飘四野 心安理得 低头折节 日出而作 庞然大物 垂头丧气 不动声色 顿挫抑扬 若行若飞 满怀信心 雪上加霜 天南海北 气壮山河 原封不动 大义凛然 任重道远 中流砥柱 依依不舍 牵肠挂肚 别出心裁 念念不忘 舍生取义 日入而息 古往今来 心灵手巧 鹰隼雄立 古色古香 凤舞龙翔 一如既往 毫无疑义 奇珍异宝 坚强不屈 马革裹尸 豪情壮志 再接再厉 大义凛然 倾盆大雨 如饥似渴 与众不同 流光溢彩 任重道远 清澈见底 筋疲力尽 源源不断 鸿鹄群游 清亮如溪 欢声笑语 大吃一惊 举世闻名 满腔怒火 五颜六色 端端正正 不屈不挠 饥肠辘辘 不言而喻 黯然神伤 千篇一律 再接再厉 安然无恙 小心翼翼 与众不同 迂回绵延 浩瀚如海 破烂不堪 喋喋不休 众星捧月 悬崖绝壁 排山倒海 夜以继日 披荆斩棘 呕心沥血 不求甚解 津津有味 顶天立地 正气凛然 藕断丝连 银光闪闪 络绎不绝 井然有序 凝滑如脂 失魂落魄 按图索骥 金碧辉煌 斩钉截铁 四面八方 风雨归程 奋发图强 临危不惧 披荆斩棘 如痴如醉 流光溢彩 天长日久 风欺雪压 昂首挺胸 晚霞朝晖 不容争辩 受用不尽 飘洋过海 布阵排兵 震耳欲聋 来日方长 玲珑剔透 居高临下 迎风招展 微微颤抖 励精图治 勇往直前 奋发图强 徐徐上升 各式各样 豪情壮志 不屈不挠 水滴石穿 大公无私
五年级语文(下册)一碧千里 始料不及 面不改色 雪中送炭 昏迷不醒 攻无不克 翠色欲流 杯水车薪 安居乐业 同归于尽 奄奄一息 战无不胜 襟飘带舞 废寝忘食 完好无损 深情厚谊 迫不及待 负荆请罪 浑黄一体 随心所欲 不惜代价 势不可当 辛辛苦苦 同心协力 精神饱满 运转自如 了如指掌 跌跌撞撞 一声不吭 自有妙用 美轮美奂 绞尽脑汁 张袂为阴 喜出望外 无价之宝 神机妙算 银装素裹 一动不动 摩肩接踵 热气腾腾 理直气壮 踉踉跄跄 严阵以待 实话实说 挥汗如雨 无边无涯 完璧归赵 明明朗朗 喜不自胜 放诞无礼 花团锦簇 彬彬有礼 文质彬彬 健步如飞 天造地设 转悲为喜 姹紫嫣红 冲锋陷阵 仪表堂堂 活蹦乱跳 伸头缩颈 半信半疑 应接不暇 翩翩起舞 虎背熊腰 大摇大摆 抓耳挠腮 兴致勃勃 耐人寻味 摇头晃脑 身强力壮 点头哈腰 手疾眼快 妙不可言 纵横交叉 繁花似锦 神采奕奕 低声细语 精神抖擞 十全十美 操纵自如 含情脉脉 满面春风 巧舌如簧 膀大腰粗 家家户户 手忙脚乱 大饱眼福 垂头丧气 娓娓动听 敛声屏气 莞尔一笑 熟视无睹 目不暇接 目瞪口呆 语重心长
六年级语文(上册)德高望重 大街小巷 随心所欲 寝不安席 惹人喜爱 比翼联翩 流连忘返 不由分说 群星璀璨 永流不息 囫囵吞枣 牛毛细雨 断断续续 威风凛凛 男女老少 哆哆嗦嗦 长途跋涉 为所欲为 引人入胜 妙笔生花 难以形容 波光明灭 全神贯注 婷婷玉立 频来入梦 安居乐业 心惊肉跳 身无分文 一如既往 别无去处 波光粼粼 张冠李戴 大病新愈 逸闻趣事 排山倒海 泣不成声 无影无踪 微波粼粼 暑去寒来 古香古色 阳春白雪 四面八方 津津乐道 形色匆匆 窈窕淑女 思潮起伏 百折不回 自言自语 溜之大吉 蹑手蹑脚 凶恶残忍 风雨同舟 马马虎虎 精神抖擞 起起落落 势不可当 日落西山 相依相随 有朝一日 不在话下 余音绕梁 笔走龙蛇 兴国安邦 别有深意 奇妙无比 返璞归真 心潮腾涌 牙牙学语 自作自受 十指连心 尽心尽力 一命呜呼 三番五次 恍然大悟 结结巴巴 有声有色 优哉游哉 天色苍茫 横遭不幸 大洋彼岸 窃窃私语 不落窠臼 不同凡响 一声不响 左冲右撞 不拘一格 年过花甲 可见一斑 苍苍茫茫 汹涌澎湃 刻骨铭心 成百上千 苟延残喘 不紧不慢 匆匆忙忙 北风怒号 抑扬顿挫 焦躁不安 清波荡漾 浴血搏杀 不解之缘 无言以对 雅俗共赏 别具一格 白发苍苍 意味深长 拔地而起 悬崖峭壁 碧空如洗 立地顶天 忐忑不安 泪流不止 无所不知 面目全非 一望无际 饱经风霜 姗姗来迟 驻足观看 漫不经心 震耳欲聋 不甘落后 暗无天日 雕梁画栋 美不胜收 高不可攀 一动不动 庞然大物 望而生畏 狂风怒号 波涛起伏 蹒跚学步 缝缝补补 怒目圆睁 美丽壮观 罪魁祸首 无穷无尽 难以忍受 潮起潮落 翻飞盘旋 泪光闪闪 炯炯有神 千方百计 眼冒金星 巧夺天工 脍炙人口 孤峰突起 郁郁葱葱 熙熙攘攘 千峰万仞 惹人讥笑 水落石出 长风破浪 大吃一惊 兴高采烈 和蔼可亲 闪闪发光 失声痛哭 三更半夜 偷偷摸摸 肃立不动 久别重逢 大摇大摆 哭笑不得 一反常态 独具匠心 曲高和寡 盛气凌人
六年级语文(下册)专心致志 惊心动魄 肃然起敬 鱼贯而入 见微知著 饶有趣味 独出心裁 锲而不舍 聚精会神 养尊处优 美不胜收 满不在乎 嫦娥奔月 百炼成钢 举一反三 震耳欲聋 无缘无故 零七八碎 精兵简政 天涯海角 炎黄子孙 发愤图强 实事求是 九天揽月 语重心长 万象更新 死得其所 闻所未闻 积劳成疾 坚持不懈 各抒已见 人声鼎沸 狂风暴雨 张灯结彩 重于泰山 与世隔绝 风华正茂 集思广益 不耻下问 勃勃生机 哄堂大笑 轻于鸿毛 卓有成效 才华横溢 群策群力 触类旁通 座无虚席 蜂拥而至 游手好闲 司空见惯 出人意料 革故鼎新 精益求精 意想不到 铺天盖地 落荒而逃 无独有偶 目瞪口呆 标新立异 古为今用 锲而不舍 震耳欲聋 九天揽月 人声鼎沸
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与思考 篇3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一、小学生语文课本阅读量现状
1.学生阅读两极化明显
小学生的普遍特点就是,知识基础良莠不齐。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语文阅读的难度,不利于学生阅读量的积累。小学语文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课本阅读时,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这样的课堂趣味性不足,气氛沉闷,学生阅读兴趣非常低。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无法做到因材施教。阅读基础好的学生,觉得知识太简单,不喜欢学习,阅读基础差的学生,觉得知识太难,学不会。那么久而久之,语文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稍差一点的学生之间,其语文水平差距就会越来越大,从而形成语文课本阅读两极化明显的现状。
2.教学目标不明确,阅读课时较少
在小学生语文课本阅读教学中,还存在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教学目标模糊、不具体,缺乏一定的针对性。这样的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学生虽然读了文章,但是对其中的道理以及知识要点认识得并不够深刻,很多好的词句没有被挖掘出来,阅读本身失去了意义。另外,大部分的小学中针对阅读课程的设置较少,课时不够,教师阅读教育思想淡化等都制约着学生阅读量无法提高。
二、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量的思考
1.合理设置提问,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本阅读量的积累,首先要从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小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重,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在阅读过程中鼓励学生亲自去体验、实践,进而提高阅读能力以及阅读量。教师在课上多进行朗读、默读、小组阅读的训练,从短句开始,逐渐伸展到长句以及全篇文章。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促进了他们对于词句含义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实现阅读中读与写的结合
閱读教学就是让学生大胆地读出来。通过大声的朗诵,教师可以判断出学生对于课文的预习情况和理解能力。教师指导学生,预习或者是自己阅读的时候,遇到无法理解或者无法阅读的词句,要将其记录在本子上,这样在教师进行阅读讲解的时候,学生就会着重去听、去理解。另外,在一节阅读课结束的时候,教师还应该让学生把自己觉得好的句子或者词语记录下来,可以在后面标注出具体意思,养成读写结合的好习惯,这也为日后学生记录读书笔记奠定良好基础。在不断阅读与记录的过程中,学生文学素养会逐渐提升,阅读量不断增加,在写作的时候,很多好的词句就会跃然纸上,这正是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
如《春天的色彩》一课,教师课前布置学生先自己进行阅读预习,要求学生将不懂的句子或这词语记录下来。在进行阅读训练的时候,学生举手提问,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比如,有的学生不懂得“油菜”是什么,有的学生不知道“蒲公英”是什么,教师将这些词语的意思解释之后,结合多媒体图像朗诵课文,学生跟着默读。在课文阅读分析结束之后,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句子和词语记录下来,在下一次阅读的训练的时候,教师检查。很多学生会将“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在地上,沙沙沙”这句记录下来,认为这句写得非常美妙、准确、形象。这样,阅读积累的目的就达到了。
3.让阅读教学多元化发展
小学生阅读量的积累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也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思维并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中应该引入信息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设备、情境教学法、游戏以及互动合作教学等等,这样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拓展,激发阅读兴趣,推进学生的全面思维。
如《司马光》一文的阅读,可以采用“互动合作,小组交流”的方式,首先提出问题:“在当今社会,司马光的行为正确吗?”很多小学生会说:“司马光砸缸是对物品的破坏,是不当行为。”还有的会说:“这个是乐于助人。”在简短的讨论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将自己对文章的看法总结出来,教师进行整理统计,对于想法过偏的给予矫正,提高阅读水平,为其他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小学生阅读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具体提高学生阅读量积累的方法。希望能够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参考文献:
魏艾民.话说解放区的语文课本[J].政工学刊,2011(06).
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与思考 篇4
1. 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
(1) 不同版本之间的语文课本阅读量差异较小。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主要是由精度课文、略读课文、选择性课文及附加课文组成, 且课后练习题中也含有部分知识、背景类文章。在20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了小学生的阅读量应达到160篇诗词, 且对不同年级的学生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就拿以往的人教版和苏教版来说, 前者的现代文占据了80%, 与后者的65%差异较大。但经新课改后, 两者的现代文与诗歌比例相对均衡, 能确保小学生课内阅读量的完成。
(2) 需要重点记忆的课文量大。在小学语文课文阅读中, 重点模块是背诵, 其对扩大学生的词汇量、积累语言及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而在背诵模块中, 一些经典古诗文和优秀现代文, 比如, 《静夜思》《回乡偶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及《济南的冬天》等, 都是背诵的重点。在现行教材中, 人教版重点记忆文章的所占比例可达到12.4%, 可见, 小学阶段的语文课本中需要重点记忆的课文量相对较大, 背诵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加深学生的文化积累。
2. 对小学语文阅读量现状的思考
(1) 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步加强阅读量。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在很大程度上与语文课本阅读量有关, 因此,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步加强阅读量。比如, 低年级:鉴于该阶段学生的课本阅读主要以识字为主, 因此, 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数目可相对减少, 且篇幅应短小, 内容应精简、简单易懂及引人入胜。中年级:该阶段的课本阅读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那么简单, 应增加相应的阅读量, 将识字培养逐渐过渡到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上。高年级:鉴于该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相对较高, 因此, 可适当增加多种类型的文章, 例如, 政治、革命类, 人生、社会类及科技、知识类等, 并在阅读后根据课文提出思考性问题, 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2) 培养学生对语文课本阅读的兴趣。鉴于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是靠直接兴趣而引发, 只有充分激发他们对语文课本阅读的兴趣, 才能使学生对提高自身语文课本阅读能力的外部动机转化成内部动机, 从而确保阅读质量。为此, 教师可结合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及性别等方面, 最大限度将互补型的学生分到一个小组, 而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阅读材料进行交流和讨论, 并与小组成员交换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并鼓励学生根据课本阅读材料的标题和插图来分析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 理解内容与标题的关系。例如, 在学习《海底世界》这一课时,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关于海底世界的图片或视频, 如, 海星、珊瑚、鲨鱼及水母等。目的是营造阅读氛围, 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充分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 从而激发学生合作探讨对海底世界这一课本材料的欲望, 促进学生从整体上发展语文阅读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应用多种阅读方法来完成课本阅读。阅读即从课本中提取信息, 它是一个复杂的、积极的、活跃的、充满创造性的、提高心智的过程, 可包括精读、朗读、速读、齐读及美读等方法。因此, 教师应充分理解和恰当运用这些方法来为小学生课本阅读量的积累服务, 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阅读, 最大限度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 在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这一课时, 教师可运用精读、朗读、齐读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本阅读材料的内容和见解, 阅读完成后, 教师可鼓励学生提问, 由其他学生来回答, 如学生提出独特的见解时, 应暂缓判断, 给予充分鼓励和支持, 对合理的见解表示认同, 使他们勇于表达。
3. 结语
总而言之, 小学生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积累和阅读能力的培养非一日之力就能完成, 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这就要求学生应努力掌握阅读技巧, 并长期积累语文知识及扩大阅读量。而教师应从低年级就开始有计划、有层次地指导学生进行课本阅读, 探索合理的课文阅读量, 培养学生收集课本材料信息、提炼信息、创造性运用信息解决现实问题等终身受益的能力, 使他们在日后的语文学习中能真正做到游刃有余。
摘要:近年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 我国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小学生的课本阅读量这一问题也成为大部分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就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进行探讨。
小学语文课本和教案 篇5
43电39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二、教学重点: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三、教学难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六个复韵母(ai、iu、an、un、ing、er)、五个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i、yi、wu)和三个三拼音节(jia、zuo、hua)。
2、激趣导入:开学到现在,小朋友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会了不少汉字。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现在,让我们向汉字王国出发吧!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话。
(示插图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到了什么?
2、揭示课题: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画,板书课题。
3、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4、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三)、图文结合,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说说图上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图上找出“烟村”、“亭台”、“花”。
3、教师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
(四)、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用不同的符号分别标出会读的字和不会读的字,同桌互帮互学。
3、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表扬能自主识字的同学)
4、教学生字。
(1)读一读。
出示12个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重点引导学生读准“四、十、三”。
变序抽取12张生字卡(带拼音),开火车读,比赛读。
(2)摆一摆。
人人动手,把12张生字卡分成两类摆一摆。
小组交流:说说为什么这么摆。
(“一”至“十”是数字,“去”与“里”不是)
全班交流。
出示四行五列的方格(课文的格式),请小朋友把12个“生字朋友”送回自己的“座位”(即把每一张字卡分别贴到相应的方格里)。
(五)、朗读感悟:
1、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个人自由读,同桌互相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2、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律。
(1)小山村的景色真美,谁来当当图中的小朋友,读读课文,告诉大家自己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你最喜欢图中的什么景物?
(2)找好朋友互相读读听听,互相正音。
(3)男女生竞赛读。
课间活动:全班表演唱《数鸭子》。
(六)、认识田字格,指导书写“一”:
1、认识田字格。
(1)谈话:小朋友,我们已经知道了四线三格是拼音的家,那生字的家在哪儿呢?(出示田字格)这就是生字的家。
(2)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小格。
(3)拍手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
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2、指导书写“一”。
(1)教师介绍笔画名称“横”,范写“一”,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起笔稍重,向右行笔要果断,稍上斜,收笔梢顿。
(2)学生描一个、写一个,教师巡视;讲述后,学生继续练写。
五、作业布置:熟读课文,会认12个生字。
六、板书设计:四、十、三
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与思考 篇6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本 阅读量
语文是整个学生时代的重要学习科目,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语文知识的学习主要从阅读着手。随着语文阅读量量化标准的提出,小学阶段的语文课本知识,不仅是传播知识的重要渠道,而且是提升学生知识水平、开阔视野、完善知识体系的重要手段。如何增加小学生的阅读量,并取得较好的效果,是语文教育工作者探讨和关注的重要话题。
一、小学语文课本阅读的优势
(一)增加阅读数量,扩大视野
在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小学语文课本的阅读量在不断增加,无论是苏教版还是人教版的小学语文课程,均增加了精读、选读等拓展阅读的内容。拓展阅读的内容是本单元、本课时内容的延伸,通过两种题材、描述方式、故事内容相近的文章,加深学生对课本阅读内容的理解,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阅读量的增加,提高了学生积累生字、词语、成语等文字运用的基本要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结构和主旨,在写作的过程中,能够将阅读中学习的内容进行输出,提高写作水平。
(二)阅读内容多样化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新课改的小学语文课本中,增加了地理、历史、生物、人文、英雄故事、神话传说等文章内容,涉猎领域宽泛,题材内容多样,加强学生对综合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例如,通过《小白兔与小灰兔》的阅读,学生了解到劳动的重要性。同时,课本内容中增加了现代诗歌、古代诗词、文言文,能够提高学生对古诗文和诗歌的理解认识程度,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制约小学生阅读数量增加的因素
(一)阅读时间匮乏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即使教育部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但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提高学校在区域内的影响力,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减少学生的课外活动。小学生在放学之后,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完成课堂作业,缺少充足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训练,导致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低下。同时,在课堂上,教师要讲授生字、词语、段落结构、中心思想等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环环相扣、密切相连,没有腾出足够的时间引领学生深度阅读文中的内容,没有形成独特的见解和完整的知识体系[1]。由于阅读时间匮乏,导致小学生的阅读量较低,停留在课本内容上的浅阅读层面。
(二)阅读方式不正确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体系尚未形成,阅读文章的内容仅仅停留在故事层面,缺乏对文中内容、结构的深度思考。例如学生在阅读人教版《小鹿的玫瑰花》中,仅仅了解到小鹿种植了玫瑰花,没有从文中学习到描写玫瑰花生长的句子,并应用到具体植物的写作过程中。同时,小学生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流于形式的现象比较严重,不能充分理解诗歌中所要表达的内涵和文字所代指的意向,以及文字背后所隐藏的深刻含义。学生无法通过文字理解课文内容、诗歌、文言文中的词语、意向,阅读兴趣随着阅读的深入而不断降低,缺乏兴趣的引导,导致学生的阅读量下降。
三、增加小学生阅读量的方法
(一)丰富课本阅读的内容
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且跳跃性极强,在同一个时间段内接触同一类素材内容,学生会觉得阅读内容枯燥乏味,兴趣度较低。所以,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要增加不同类别的题材内容,并将题材内容进行穿插,避免学生出现阅读疲劳的现象[2]。例如,在教材编订中,以3篇课文为一个教学单元,在同一个教学单元内从不同的角度教授同一个内容,让学生既理解这一教学内容的主题,又减少重复的内容设定出现学习疲劳的现象。在文章阅读中插入现代诗歌、古代诗词等内容,降低学生的阅读疲劳。同时,通过不同主题内容的转换,让学生保持对课文内容的新鲜感,提升学生主动阅读的意愿。
(二)阅读形式趣味化
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特点来看,小学生正处于求知欲上升时期,追求新鲜感的年龄段,如果只从文字内容上进行阅读训练,增加阅读量,学生就会觉得枯燥无味,对教学内容失去兴趣。所以,教师要根据阅读内容,调整教学方法,为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方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图片、文字、声音、影像等方式丰富阅读形式[3]。例如,教师在讲授《恐龙的灭绝》中,利用PPT展示霸王龙、翼龙、剑龙等恐龙的图片,并介绍恐龙的习性、生活年代等内容,通过图片让学生在感受文章内容的同时提高文章学习兴趣。或者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录音,再进行播放,做到听、读一体,在播放学生的录音过程中,学生明确知晓个人在断句、咬字、情感等方面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阅读形式的趣味化,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经过了多次改革完善教材内容,课本阅读的数量、质量、内容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更加全面、科学、合理。但是,教材编写人员要在实践教学中总结编写经验,丰富课本的内容体系,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方式给予学生指导,引导学生深度阅读,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字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平.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与思考探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2,12:142+95.
[2]张婷.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与思考[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01:250.
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与思考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量,现状分析
当前, 素质教育理念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接受。小学语文的教学更加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而阅读书籍是培养学生品格道德的重要途径之一。结合实际的教学现状可知, 如何确定小学语文的课本阅读量是一个重点, 也是一个难点。这就给语文教学的实施带来了一些困难。本文笔者就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对学生课本阅读量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望与老师们共勉, 以期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水平得以提高。
一、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
当前, 小学语文课本的阅读量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 主要是根据教学经验来制定的。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学生适合于不同的课本阅读量。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 满足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变化和需要, 语文教师主要采取了以下两点措施来提高教学成效:
( 一) 增加阅读数量
现阶段, 小学生的课本阅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不仅体现为阅读书目不断增多, 也体现为阅读素材更加丰富。一方面是由于社会时代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代语文教学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常来说, 课本阅读量并不只是包含了小学生在学校进行的语文学习和对教材文章的学习, 也包含了课后练习中出现的大量文章。语文教材上的文章都是经过教育专家精挑细选的优秀文章, 具有的重要教育意义和教学功能, 能够帮助小学生认识新的词句、新的语法, 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1]。但是仅仅依靠教材上的文章很难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因此, 课后辅导资料中会及时补充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文章, 以帮助学生巩固语文知识, 进一步提高识字量。实际上, 增加阅读数量对于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小学生正处于接受能力、学习能力较强的年龄阶段, 通过大量的强化练习能够帮助小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当然, 增加课本阅读量也必须是切合实际的, 不能盲目增加阅读数量, 否则会给小学生带来过重的学习负担, 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 二) 随时按需调整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中,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重点就是由于不同年级的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差异较大, 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实际的教学进度来选择合适的课本阅读量。比如, 一年级的小学生和六年级的小学生在课本阅读量的安排上就有很大的不同。低年级的学生首先需要强调语文基本功的学习, 比如认识更多的新词语, 掌握更多的句法结构。而高年级的学生在有了一定识字量的基础之上就能够进行下一步的阅读理解。 语文教师必须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 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不至于受到严重的挫折。由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增长较为快速, 因此语文教师的教学也应该随时准备调整。要考虑到学生的语文知识和学习能力, 开展恰当的阅读教学活动。并根据学生对阅读文章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阅读数目。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做到始终保持合适的课本阅读量。
二、关于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思考
语文课本阅读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尽管教师和学生都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 但是由于一些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影响[2], 语文课本阅读量的问题还有待解决, 才能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切实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
( 一) 认识教学现状
对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展开思考, 则首先应该对当前的现状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其中, 不仅要充分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更要认识到制定合理阅读量的重要性。而为了使课本阅读量更加贴近教学实际, 语文教师应该随着小学生年级的变化而调整相应的阅读教学计划。 也就是说, 语文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实际的识字情况和语文水平来设置阅读量。通过阅读训练, 一步一步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 也要注意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征进行阅读量的设定。
( 二) 改善教学方式
兴趣对于阅读教学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往往决定了阅读教学是否生动有趣。如果语文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阅读文章的话, 那么学生就能够在愉快的学习心情下进行阅读, 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能够提高阅读的效率。因此, 语文教师应该重视活跃阅读课堂的气氛, 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中。并善于引导学生对课本和文章的内容进行深刻的理解, 形成自己独立的观点。这对于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具有良好的作用。同时, 教学方式的改善也能够增强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便老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在文章阅读时遇到的难点和困惑, 进行针对性的解答[3]。也能够使学生之间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形成一种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学习氛围。具体来说, 改善教学方式的途径有: 情景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等。
( 三) 尊重学生主动性
语文阅读强调学生的自我思考和感悟, 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一方面, 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对于一些新奇的想法, 要给予鼓励, 而不要过多的批评学生, 以免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 语文老师也要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文章。从生活实际的角度出发看待文章, 往往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和主题的把握, 也能使学生逐渐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模式。
总之,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 强化课文教学中的引导, 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 从而培养出良好的阅读兴趣, 为学好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窦玉辉.浅谈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与思考[J].新课程导学, 2015 (10) .
[2]花利军.关于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与思考[J].关爱明天, 2015 (12) .
中小学语文课本与旅游 篇8
一、阅读的目的和重点
(一) 阅读的目的
对于小学生而言, 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习。小学生阅读首先是学习汉语言文字, 然后是隐藏在文字背后作者所表达的意蕴和思想感情。通过阅读练习, 小学生可以认识字词, 积累文字语言, 内化外在信息, 提高自身的阅读、理解、欣赏以及表达能力, 同时还可以了解社会历史、古今文化, 与自身的生活实践相结合, 感悟人生、拓展思维、陶冶情操、涵养人格, 增加文化底蕴。
(二) 阅读的重点
阅读的重点主要有三个方面, 即激发兴趣、培养悟性、培养阅读习惯。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愿意阅读、乐于阅读, 激发出阅读的兴趣, 才能实现阅读的目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 应该巧设情境, 使学生把阅读当作是一种需要, 而不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从揭示课题开始, 教师就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 设置巧妙而有玄机的开场, 引起学生注意, 激发学生思考, 使学生对课文有阅读期待。语言能力最重要的就是悟性, 即语感的培养。悟性的培养, 依赖于平时的语言积累。要培养学生的悟性, 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 认识到学生不是课文的被动接受者, 而是课文的意义创造者, 在阅读教学中, 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 形成自身的价值取向。阅读的习惯包括:有选择性地读书, 读书要做笔记, 边阅读边思考, 不懂的地方要主动查找资料, 能够指出文本有疏漏的地方。那么教师要怎么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呢?只有多读, 在不断的阅读实践中才能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 学会读书。
二、小学语文阅读的现状
(一) 课时制约影响到阅读量
由于小学生年纪尚小, 智力还在基础发展阶段, 因此每一册的课文数量较少, 课时数相对较少, 学习进度较慢。在有限的课时数中, 认识字词, 练习写作, 口语交际等还占据了一大部分, 使得小学语文课本本就有限的阅读量更少了, 而这些严重影响到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加强。
(二) 小学生定性不足
小学生都是小孩子, 玩心较重, 定性不足, 对于静下心来慢慢地阅读缺乏兴趣, 而且阅读面也比较单一, 局限于语文课本和自己感兴趣的少数图书。新课程改革初始阶段, 教师和学生都在磨合, 教师对学生阅读的引导性还有待加强。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的方式方法以及引导学生学会将阅读应用于实践的理解存在着欠缺。
三、苏教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苏教版在阅读教学上有很多创新, 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是教育界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
(一) 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课外读物的兴趣。譬如向学生讲述教师自己阅读某些书刊后的体会和收获, 或是讲述一些古今名人读书的故事, 和学生共同讨论故事中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通过师生间平等互动的交流, 使学生愿意在课外主动尝试阅读, 与人交流读书心得, 并在班级里形成很好的读书氛围。
(二)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就是让学生自主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在阅读教学中, 则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体验到阅读的重要和趣味性。小学生的思维特别活跃, 看待事物有着与众不同的看法, 教师在教学中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 让他们的思维驰骋, 在学生发现问题后, 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尽量避免给出标准答案, 扼杀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究,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阅读兴趣。
(三) 适时正确引导学生阅读
小学生毕竟年纪较小, 教师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同时, 也要进行适当的引导。首先是读物的选择上, 小学生分辨事物的能力较差, 不懂得阅读应有所选择, 这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 告诉学生阅读的方向, 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 指导学生分析总结阅读经验。为学生选择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阅读材料, 然后, 在阅读的过程中, 学生不懂得如何选择阅读方法时,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尝试粗读法、精读法、选读法等。指导学生写阅读笔记, 并经常检查, 对写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 使学生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延伸阅读, 譬如教材上教到一则寓言故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查找类似的寓言故事, 比较这些故事的特点, 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同时也使学生养成在阅读中发散思考的能力, 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四、小结
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只有依靠阅读实践, 多读是肯定的, 但并不是越多越好, 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选择性地高效阅读。教师需要使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 能辨别图书的优劣, 能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有选择地阅读, 逐渐养成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和认真的阅读习惯。在这样不断的阅读实践中, 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丁春燕.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分析与思考[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2 (19) .
[2]王向东.阅读教学的三个问题[J].小学教学研究, 2004 (12) :5, 14.
[3]施晓岚.苏教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09) :105.
小学语文课本出现细节错误 篇9
2.四年级下册《语文》:《手不释卷》插图中,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据桌读书, 其坐姿是垂足坐, 而且画中出现的桌子是唐代以后才有的。吕蒙手中拿着一本册页书, 两汉三国时期的书籍最好画作简册, 其次为卷轴, 而画作册页书则是错误的。
3.三年级下册《语文》:《西门豹》插图中, 一位年轻女性手捧托盘, 盘中放着一串葡萄。西门豹的故事发生在战国初年, 而葡萄是300年后西汉武帝时, 张骞通西域后才传入内地的。
4.三年级上册《语文》:《盘古开天地》插图中, 左上方画着一个火红的太阳, 太阳之中绘有一只两条腿的彩色小鸟。而在中国的神话传说和民俗中, 三条腿的乌鸦才是太阳的象征。
中小学语文课本与旅游 篇10
一、课前拓展, 探究背景, 丰富认知
语文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有着一定的背景知识, 在开展新课学习前,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搜集、分析、整理、筛选、归纳作品相关的背景资料, 为接下来的新课学习储备能量, 从而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把握作者的写作情感, 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 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比如, 教学《 白鹅》 一文时, 笔者事先布置了这样的一个作业:要求学生收集有关“ 鹅的故事”, 并加以整理, 在课堂上进行故事讲述。 有的学生收集了“ 唐代诗人骆宾王咏鹅的故事”, 有的学生整理了 “ 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爱鹅的故事”, 还有的学生则搜集了“ 白鹅拯救罗马圣城的故事”, 这样通过课前的拓展, 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认识, 为新课的学习作了良好的铺垫, 而且彰显了学生的个性, 增强了学生收集和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 又如,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生命生命》 一文, 短小精悍, 语言简洁朴实, 思想含蓄深邃, 作者通过形象描写和理性思考, 抒发对生命的感悟。 由于四年级学生年龄尚小, 一时难以深刻透彻地理解文本的思想内涵, 在学习该文前, 笔者要求学生课前收集一些有关人生、生命方面的名言警句, 让学生从中受到生命意义的启迪, 懂得珍爱生命, 尊重生命, 善待生命, 为领悟本课的思想主旨做好准备。
二、课中拓展, 有效解读, 深化理解
文本拓展作为一种学习手段, 绝不仅仅是对课外知识的简单了解, 而是让学生通过文本阅读深化知识理解, 自主构建知识, 提升学习能力。 在进行文本阅读的过程中, 当学生对文本知识有了初步感知后, 教师要深入研读文本, 潜心会文, 挖掘课本拓展切入点, 抓住时机, 有效拓展, 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加深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 实现文本的有效解读, 提升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 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 .拓在文本疑难处, 增强思辩能力。
文本疑难处往往是学生思维的瓶颈之处, 也是点燃学生思维之火的切入口, 若巧妙拓展, 引导得法,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深化知识理解, 而且可以激活学生的思辨能力, 发展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 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精彩极了”和“ 糟糕透了”》 一文时, 对于父母截然不同的评价, 学生看法不一, 于是笔者及时抓住时机, 引导学生拓展延伸, 围绕主题“ 到底是慈祥的爱好, 还是严厉的爱更好? ”展开辩论, 从而更好地激活课堂,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拓在情感涌动处, 引发情感共鸣。
文章不是无情物, 语文教材的每一篇作品都浸着作者丰富而真挚的思想情感, 在平时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的显情露意处, 捕捉动情点, 灵活拓展延伸, 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比如, 在学习《 地震中的父与子》 一文时, 笔者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 同学们, 在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之后,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团聚了, 紧紧地抱在一起, 幼小的儿子阿曼达笑得那么开心, 这位可敬的父亲却哭了。 一笑一哭的强烈对比, 表达怎样的感情? 此时此刻你最想对这对父子说些什么? 我们虽不曾有过这样轰轰烈烈的经历, 但浸润在平凡生活中的爱, 依然让我们感动, 你能说一说发生在你和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吗? 让学生联系生活经历, 感受父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三、课后拓展, 迁移应用, 巩固提升
语文的外延是社会生活, 当教学完一篇课文后, 教师要有意识地将语文的触角延伸到课外, 巧妙地将课本学习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 巧设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 引导学生拓展延伸, 迁移应用, 参与实践, 从而巩固深化学生知识理解, 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提升学生实践探究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比如, 学习完《 将相和》《 草船借箭》 等课文后,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编、自演、自导, 根据自己的理解, 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 进行角色扮演, 在表演中内化知识, 提升能力。 教学完《 望庐山瀑布》《 绝句》 等古诗词后,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巧画笔动手画一画, 再现情境画面, 并用文字进行简单描述, 最后选出优秀作品展示在班级墙上, 从而展示学生的个性风采, 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又如, 学习了《 北京的春节》 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交流说一说自家是如何庆祝春节的, 然后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城市, 收集各城市间地方春节的风俗习惯, 从而让学生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领悟民俗背后的文化内涵。 或者设计“ 春联大收集”“ 我来写春联”“ 走近社区读春联” 等活动, 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提升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中小学语文课本与旅游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本阅读量;影响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量对于小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广大教育工作者,很難真正明确地指出最适合小学生的阅读量。阅读定量化有益于在不增加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上,提高其综合阅读素养。所以,对阅读量的研究无论在学生成长上还是教学改革中都有重要影响。
一、小学语文课文阅读量现状
(一)小学语文课文数量的特点
小学生的课文阅读量需要达到160篇,并且达到两千五到三千的识字要求。近几年,课标版的小学教材中,课文数都在呈现增长趋势,这会在相同的课时中,扩展小学生的阅读量,进而可以提高其阅读能力与作文能力。小学语文的课文数量的提升,也会造成小学生课业压力大,兴趣减少,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这是提高阅读量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因此也需要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减少这些负面影响。
(二)小学语文课文印张数特点
小学教材在几年的演变中,厚度在逐渐增加,每页的字数也呈现上升的趋势,插图也在增加。这些变化,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阅读速度,而且丰富多彩的插图还能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图文印刷排版质量的提高,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能使其享受阅读语文课本的乐趣。但另一方面,课文增多,相对阅读时间减少,容易造成一些学生过于求快,而难以真正的消化吸收文章。这些既造成老师的教学负担,也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所以,这一负面影响急需有高水平教学能力的老师来引导学习。
(三)年段课文阅读数量特点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系中,低年段的学生以识字为主要目的;中年段训练以作文为主的写作思想;高年段拥有大量汉字的积累后,能够进行自主阅读的学习,主动阅读课外书籍,接触更多的信息量,并且拓展编写思路。总体上,小学课本中需要背诵的文章数量一直占有大量比重。在小学生的记忆黄金期,大量经典篇目的背诵能够丰富其精神世界对其以文化素养的提升具有重大的影响。
(四)课文语言积累特点
小学语文最主要的学习方式是背诵语言优美、段落整齐的文章,以达到语言积累的效果。因此,各套教材的内容多以方便记诵的古诗、散文等传统篇目为主。这些文章在小学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让学生烂熟于心,这对其在长远发展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拥有难以割舍的情怀。
二、对小学语文阅读量现状的思考
(一)阅读量是一个不断增长的过程
增强小学生的独立能力与课本阅读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应该在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的阅读任务。例如,低年级学生可以以兴趣为主导,设置篇幅短小,内容引人入胜的课文;中年级的课文需要提供一些段落逻辑清楚,思想严密的能够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文章;高年级学生由于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便可扩展提供多种类型的文章,并且课后安排思考性问题的提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二)增加课文阅读的趣味性
小学生多是靠着兴趣来进行课本阅读学习的,所以要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由被迫阅读转为自主阅读,保证阅读质量。对此,老师可以在结合课文,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其兴趣。例如:将不同性格的学生安排一起,进行分组阅读,使其进行交流讨论,并且交换意见与看法,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运用多媒体进行课文形式的转化,教师可以搜集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在课文讲述过程中,营造一种更加有趣的阅读气氛,使学生能够更加心领神会,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进一步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安排表演,使阅读课文变成一项“活 动”,分角色阅读,在全班进行表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能够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好的吸收课文内容,能够认真完成课文的阅读任务。
(三)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小学生喜欢新鲜的事物,对反复学习的事物具有很强的抗拒心理。因此,教师应该避免过多的反复的精准教学,这样会让小学生陷入枯燥的学习环境中,很难接受新的知识。对于这种情况,学校可在班级建立一个图书角,提供不同类型的,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通过拓宽其接触书籍的广度,培养其自主阅读的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主动地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学生的消化吸收能力远高于被动的一味灌输式学习。
三、总结
总的来说,小学语文的学习对学生一生的学习生涯具有重大的影响,但这种文字的积累与能力的提升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各个专家对小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进行不断地调研,对小学课本不断优化,也需要老师提高教学能力,寓教于乐,使学生能够真正消化吸收课文内容,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更需要学生配合老师,主动学习、记诵优美的课文段落,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不断地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在小学这个学生分辨能力不强,课文阅读以老师教学为主的情况下,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阶段,制定合理科学的预读计划,让学生爱上阅读,提高阅读能力,更有效的接受新的知识,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贺玲.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与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2).
[2]陈平. 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与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2(6).
[3]汤超霞. 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教学研究),2016(8).
【中小学语文课本与旅游】推荐阅读:
中小学语文课本10-29
中小旅游景点05-09
山西中小旅游企业05-10
旅游中小企业09-04
部编版语文我爱学语文09-09
语文教育随笔:学语文的目的是什么?07-16
中小学语文课程07-04
视域融合中小学语文07-15
中小学语文教学06-02
自主教学中小学语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