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混凝土剪力墙论文

2024-06-28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论文(共4篇)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论文 篇1

1、插入式预留孔灌浆钢筋锚固性能试验研究

1.1 插入式预留孔灌浆钢筋搭接连接的实施方式

住宅产业化下的预制混凝土结构, 其关键是各预制混凝土构件之间的钢筋连接。按照研究内容, 这种钢筋连接称之为“插入式预留孔灌浆钢筋连搭接接” (专利号:ZL 2008 20090150.6) 。结合图1-1整体进一步说明插入式预留孔灌浆钢筋连接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预制混凝土构件预埋钢筋下端, 预留有内壁为波纹状或螺旋状等粗糙表面的孔洞, 当预制混凝土构件安装完成后, 同时搭接钢筋插入孔洞内至设定搭接长度, 通过与孔洞相连通的灌浆孔和排气孔, 向孔洞内灌入灌浆料, 经过灌浆料凝结硬化后即可将两根钢筋连接成为一体。在设计上孔洞和预埋钢筋周边预埋有沿孔洞长度方向布置的螺旋筋, 用以进一步加强钢筋的连接性能。

这种钢筋连接方法符合预制混凝土的装配式施工工法。钢筋连接操作简单, 只是通过简单的预留孔洞、现场插入和简单的灌浆过程, 省去了钢筋焊接或国外连接套筒等复杂而又高成本的连接方式, 施工质量易于保证, 施工现场基本为干作业, 充分避免了传统钢筋混凝土锚固连接方式的种种弊病。

1.2 钢筋锚固试验试件设计

图1-2中试件混凝土截面为150mm150m m, 锚固长度以规范分别减小了10%、20%做为变化量;钢筋直径12、14、16mm;钢筋HRB335;混凝土C20、C30、C40。

1.3 钢筋锚固试验过程

本试验加载采用200k N手动式液压千斤顶, 钢筋滑移量用千分表测量。

1.4 钢筋锚固试验现象分析

所有81个带肋钢筋试件最终破坏模式都是外部钢筋被拉断。

1.5 钢筋锚固试验总结

试验通过81个试件的钢筋锚固试验, 对其试验各个参数进行选择, 进行拉拔试验, 找到了钢筋直径、混凝土强度、螺旋箍筋间距等因素对锚固长度的影响规律, 为钢筋搭接长度提供理论和试验基础。

2、插入式预留孔灌浆钢筋搭接连接性能试验研究

2.1 插入式预留孔钢筋搭接连接方式

插入式预留孔灌浆钢筋搭接连接示意图如图2-1所示。

2.2 钢筋搭接连接试验试件设计

钢筋搭接100%接头, 故, 即在考虑螺旋箍筋有利影响, 搭接长度减少20%、30%、40%, 混凝土C20、C30、C40, 钢筋HRB335, 直径12、14、16mm, 同时制备少量的0.5、0.4、0.3的试件, 以确定搭接长度极限和可靠度分析。

2.3 钢筋搭接连接试验过程

本试验同样采用手动式液压千斤顶。

2.4 钢筋搭接连接试验结果和分析

所有受拉钢筋均达到屈服, 混凝土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乃至局部破碎, 但钢筋均未被抽出, 未发现钢筋混凝土粘结段出现粘结滑移。

2.5 钢筋搭接连接试验总结

为研究插入式预留孔灌浆钢筋的搭接连接, 在钢筋锚固试验研究结论的基础上, 根据不同钢筋直径、混凝土强度、不同搭接长度等因素完成了108个试件的搭接试验, 对规范要求搭接长度进行折减20%~70%设计并试验, 得到了插入式预留孔灌浆的钢筋搭接连接的破坏模式及各因素的影响规律, 计算分析了这种搭接方式的合理的搭接长度, 建议搭接长度为, 搭接长度可以减短为搭接长度。

3、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剪力墙是高层建筑结构中的核心抗侧力部件, 应满足了我国新的抗震设计规范所规定的“小震不坏, 中震可修, 大震不倒”的设计原则。

3.1 试验内容及参数确定

搭接长度为, 三级抗震乘以1.05, 最终综合考虑为搭接长度为。见表3-1。

3.2 试验方案

试验利用伪静力试验, 施加低周反复水平荷载。加载制度见图3-1。

3.4 试验现象结果及分析

反复水平荷载下, 全部试件都发生受弯破坏。破坏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 弹性阶段。钢筋应变幅度较小, 曲线滞回环呈直线。

(2) 弹塑性阶段。钢筋应变、位移逐渐增加, 曲线产生弯曲。

(3) 塑性阶段。滞回曲线产生明显弯曲, 侧移增大很快。

(4) 破坏阶段。剪力墙两侧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 钢筋屈曲。

3.5 抗弯试验总结

受弯破坏形态与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的相同, 两侧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 区内钢筋屈曲, 但没有压溃或崩裂现象, 而是裂而不倒, 采用31.5d的搭接长度满足实际要求, 且有足够的安全储备。剪力墙在推拉力作用下, 有良好的强度、刚度、耗能能力及延性性能。墙片内钢筋屈服时, 钢筋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未发生破坏, 也是说明这种钢筋连接方式满足实际要求, 且有足够的安全储备, 进一步证明钢筋连接方式的可靠性。

4、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受压性能试验研究

4.1 试件制作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试件尺寸和配筋见图4-1。剪力墙长度定为1000mm, 共9片, 混凝土C30, 钢筋HRB335, 纵筋12mm、14mm、16mm。搭接长度为1.05la。

4.2 试验方案

试验目的是剪力墙在承受竖向荷载时搭接钢筋的锚固性能, 试验设备选用数显液压式5000KN长柱试验机。

试验分别量测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变。预加载值取计算屈服荷载的20%。每级荷载为屈服荷载的10%, 受压区混凝土压碎或受压钢筋发生屈服时则试验结束。

4.3 偏压试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应变量测也能较好的符合平截面假定, 截面应变图形比较平直, 受压区没有出现混凝土压碎现象。承载力理论值和实际值非常接近, 说明采用规范给定的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分析是合理的。试件破坏模式均在受压一侧发生破坏, 达到承载力极限后, 试件未发生锚固不足的破坏。

4.4 受压性能试验总结

试验通过对9片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的偏压、轴压性能进行研究, 观察试件的破坏形态和破坏特征, 分析了试件的极限应变、截面应力和试件的实际承载力, 最终得出结论采用插入式预留孔灌浆钢筋连接的墙片和现浇墙片轴压性能相同, 受力性能和破坏模式符合偏压的受力状态, 可以使用现浇剪力墙的理论进行计算分析, 在达到构件的承载力后没有发生锚固不足的破坏。

5、预制混凝土剪力墙足尺子结构拟静力试验研究

5.1 引言

本研究采用插入式预留孔灌浆钢筋搭接连接关键技术设计了一个三层足尺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进行试验研究, 对该模型结构进行了拟静力试验、拟动力试验, 考察了结构整体抗震性能, 并对结构基本构件进行了竖向荷载试验, 研究各构件的承载力、构件间的连接性能。

5.2 模型设计和制作

根据实验室加载设备的最大试验能力, 本试验研究对象为某地区十二层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设防烈度为7度, 抗震等级为二级。取底部三层为试验子结构, 上部九层为计算子结构。试验主要研究插入式预留孔钢筋的搭接连接性能, 通过结构的整体抗弯性能反应钢筋连接性能, 在试验过程中对结构施加水平往复荷载, 研究结构抗震性能。

模型试验竖向钢筋搭接长度取la E=1.15la。模型试验锚固用的地梁在在现场制作完成, 其余全部结构构件均在黑龙江宇辉建设集团住宅产业化基地预制完成, 模型整体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力学与抗震实验中心组装完成。

模型制作分两部分:试验地梁和基本构件。考虑到试验过程中的结构破坏需要的受到的力很大, 因此试验用的地梁采用现场整浇的形式, 混凝土等级和墙体一致。模型根据设计图纸分解成基本构件, 每一层构件总数13个。

构件尺寸要保证满足运输吊装要求, 各主要部分构件的连接:

1.墙体竖向连接。墙体的竖向连接采用插入式预留孔灌浆钢筋搭接连接。

2.墙体的水平连接。墙体之间的水平方向的连接采用整体箍筋插销法。

3.楼板和墙体的连接。楼板采用预制叠合楼板, 预制部分有25mm的搭接长度, 预制楼板内的底部钢筋伸出100mm, 在浇筑楼板上的叠合层时一起整浇。

4.楼梯的连接。首先安放叠合梯梁, 先把预制部分楼板放入到墙体预留洞, 预制的梯段和梯板的连接采用局部后浇的方法, 和梯梁上的后插筋一起整浇。

5.阳台的连接。阳台也是采用工厂预制的, 在预制楼板吊装就位后, 做好阳台的竖向支撑, 将阳台安放到支撑位置, 阳台混凝土边缘搭接到墙体的30mm, 阳台负弯矩筋和楼板的分布筋一起绑扎, 然后浇筑混凝土。

5.3 加载装置

拟静力试验水平加载在三层顶的作动器, 其量程均为630 k N (250mm) 。

5.4 试验结果分析

拟静力试验中试验模型各层滞回曲线见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拟静力试验后各层滞回环面积较小, 各层非线性不很明显, 推力作用和拉力作用下的刚度不对称, 推力作用下刚度较拉力作用下刚度大, 这是由于试验模型进深方面结构布置不对称造成的。

拟静力试验中每个加载循环的峰值点处试验模型各层割线刚度退化曲线见图。从图中可以看出, 试验模型各层刚度随层间位移或层剪力的增加逐渐减少。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在出现可见微裂缝之前试验模型的刚度退化很显著, 而从试验模型拟静力试验后的破坏程度可知, 此时试验模型还处于基本完好阶段, 且拟静力试验时各层最大的层间位移角仅为1.08‰。

5.5 预制混凝土结构适用高度推定

根据我国规范规定, 高层结构中层间相对位移比值不宜大于1/1000, 目的使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小震不坏”。以子结构试验结果为基础, 采用两倍模型尺寸进行计算, 通过PKPM进行试算。表5-1给出了在不同设防烈度、不同建筑高度情况下结构受到的地震作用下, 满足水平位移限值的结构最大适用高度。

表中数据可知,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在满足我国规范规定的“小震不坏”的前提下可以达到与现浇剪力墙结构相同的结构适用高度。

5.6 子结构拟静力试验总结

通过拟静力试验及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 采用插入式预留孔灌浆钢筋搭接连接建造的结构具有良好的恢复力特性, 在开裂以后结构刚度缓慢下降, 没有刚度突变现象发生, 结构开裂后推拉刚度比较接近, 说明这种连接方式安全可靠, 施工质量可以保证。

2.模型结构开裂部位发生在结构的底部弯矩最大位置, 符合受力分析计算结果, 说明这种结构的受力性能和普通混凝土结构相同, 可以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相应规范进行受力计算。

3.根据观测的结构位移可知, 在试验过程中结构层间位移最大为3.2mm, 此时结构处于弹性状态, 层间位移比值满足高层结构水平位移限值的要求。

4.通过对试验获得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以及钢筋和混凝土应变分析可知, 在试验过程中结构受力很小, 内部钢筋、混凝泥都处于弹性阶段, 拟静力试验结束后结构具有很好的弹性性能。

5.根据PKPM试算结果确定了弹性状态下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 在规定的结构高度范围内小震作用下不会发生明显破坏, 满足我国规范的“小震不坏”原则。

6、预制混凝土剪力墙足尺子结构拟动力试验研究

6.1 概述试验方案

采用拟动力子结构试验方法, 对试验模型进行试验子结构为底部三层计算子结构为上部九层的拟动力子结构试验, 模拟12层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 研究了该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过程、破坏形态和抗震能力。对试验模型进行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由小到大系统的拟动力子结构试验研究:35gal→70gal→110gal→220gal。其中:

峰值加速度值35 gal为7度多遇地震时的峰值加速度值;

峰值加速度值220 gal为7度罕遇地震时的峰值加速度值;

峰值加速度70 gal和110 gal为介于7度多遇地震与7度罕遇地震之间的值。

拟动力子结构试验及数值模拟均采用El-Centro (S-N) 地震动记录。S-N方向地震动峰值加

速度为341.7 cm/s2, 场地土属Ⅱ、Ⅲ类。

6.2 拟动力子结构试验方法

本文拟动力子结构试验采用哈工大吴斌教授提出的等效力控制试验方法, 其实现了隐式积分算法的子结构试验, 避免了在子结构实验中应用隐式积分算法所带来的反复迭代过程, 并成功应用于试验子结构为多自由度试验模型, 表明通过合理设计等效力控制器, 等效力控制试验方法可以取得很好的试验结果。

6.3 子结构拟动力试验结果及分析

6.3.1 模型破坏情况

试验依次进行了峰值加速度为35gal、70gal、110gal、220gal的一系列拟动力试验, 结构由弹性状态进入了塑性状态, 墙肢、连梁、楼梯等结构构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 下面分别介绍各部分破坏情况。

1、墙肢破坏过程

峰值加速度为35gal时, 墙肢未出现明显裂缝, 整个结构处于弹性状态。峰值加速度为70gal时, 一层墙肢底部均出现微小裂缝, B、C轴之间连梁开始出现交叉斜裂缝, 沿连梁后浇和预制部分的接触面方向发展。峰值加速度为110gal时, 一层墙肢的底部、中部开始产生弯曲、剪切型裂缝, 当作动器力为零时墙肢表面还可以观察到细小裂缝。当采用峰值加速度220gal时, 一层墙体产生的弯剪裂缝明显增多, 二层、三层墙体也有裂缝产生。

2、连梁破坏过程

剪力墙结构连梁是结构的第一道耗能构件, 它的屈服先于墙肢的屈服。在本试验中70gal时, 一层连梁开始出现斜裂缝, 裂缝主要沿着连梁后浇位置开展, 在110gal时, 连梁上出现了交叉贯通裂缝, 并有小碎块从连梁上脱落。在220gal时, 连梁上的裂缝宽度进一步增大, 洞口上部的连接位置连梁纵筋保护层脱落。在模型试验中一层的连梁最先破坏, 且破坏最严重。

6.3.2 层间位移角反应

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35 gal时, 结构各层的层间位移角都很小, 均小于1/1000, 未有明显的裂缝开展和新裂缝的产生, 结构仍处于基本完好阶段。

当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110 gal时, 模型各层开始出现裂缝开展, 连梁及剪力墙上均出现大量新裂缝, 层间位移角最大值达到1/376, 结构进入弹塑性阶段。

当达到220 gal时, 结构试验模型试验子结构各层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分别为1/78、1/63和1/78, 均大于了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1/100, 而此时试验模型未达到倒塌破坏状态。

从结构层间位移角反应可以看出, 该结构可以满足我国抗震规范7度区的弹塑性阶段位移验算要求, 符合“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小震 (峰值加速度为35gal) 不坏、中震 (峰值加速度为70gal和110gal) 可修、大震 (峰值加速度为220gal) 不倒。

6.4 子结构拟动力试验总结

1、通过合理设置等效力控制器, 解决了试验子结构为多自由度体系的位移控制问题, 可以反应该结构的真实的地震作用。

2、结构试验模型各层裂缝的最终破坏均未有沿装配式连接部位开展的裂缝, 表明本文采用的水平和竖向连接技术是可靠的。

3、本文给出了模型试验子结构各层骨架曲线, 并将其简化成五个阶段:弹性阶段、弹塑性缓慢上升段、弹塑性加速上升段、平稳段和下降段, 并给出了各个阶段详细回归曲线, 为该类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分析提供了依据。

4、试验结果分析表明, 采用预制混凝土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结构侧向刚度无突变, 没有薄弱层产生。试验得到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表明该种连接方式制作的结构具有很好的耗能能力, 属于延性结构。结合剪力墙抗弯试验、抗压试验和拟静力试验认为, 采用插入式钢筋连接方式制作的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和现浇结构具有相同的抗震性能, 可以依据《高层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进行设计。

5、从结构层间位移角反应看出, 该结构可以满足我国抗震规范弹塑性阶段位移验算要求, 符合“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小震 (峰值加速度为35gal) 不坏、中震 (峰值加速度为70gal和110gal) 可修、大震 (峰值加速度为220gal) 不倒。

7、预制混凝土剪力墙足尺子结构基本构件试验研究

在本模型试验中, 包含了住宅中常见的结构构件, 如楼梯、阳台、女儿墙等, 在实际的组装过程中了解预制结构的施工工艺, 通过对叠合板、阳台、楼梯的静载试验, 考察装配式结构中基本构件的力学性能。

7.1 叠合板静载试验

叠合楼板进行了竖向荷载试验, 叠合楼板平面尺寸为2850 mm×2050 mm, 楼板厚度120mm, 其中预制部分厚60mm, 后浇部分厚度为60mm, 混凝土等级选用C30。预制部分在墙体搭接25mm。

叠合楼板试验采用堆载施加均布荷载, 分级加载每级荷载持荷十分钟, 加到荷载设计值后停止加荷。持荷12小时后, 楼板卸荷, 同时获得楼板的卸荷曲线。

加载时楼板荷载最大为25.5KN/m2, 在整个加载过程中, 楼板处于弹性阶段, 跨中最大挠度约0.23mm, 远小于限值l0/200。加荷结束后持荷12小时卸荷, 持荷期间跨中挠度增加0.045mm。楼板的卸荷曲线也是直线。楼板依然处于弹性阶段, 跨中挠度满足现行规范中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变形要求, 即使荷载达到楼板设计屈服荷载的90%时, 楼板底部和板边未出现裂缝, 楼板钢筋应变没有达到屈服应变。

7.2 预制阳台静载试验

阳台全部采用工厂预制, 到现场进行组装。预制混凝土阳台悬挑板厚度为150mm, 负弯矩筋深入楼板。预制部分阳台和墙体搭接25mm。

阳台堆载荷载设计值13.1kN/m2, 最大挠度值为0.035mm, 钢筋应变最大为745με, 处于弹性阶段, 阳台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挠度远小于规范给定的要求, 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

7.3 预制楼梯静载试验

试验中楼梯按照节点位置划分成梯梁、梯段、休息平台, 预制后进行组装。梯梁采用预制叠合梁, 两端插入墙体后浇预留洞, 梯段和平台连接部位露出钢筋错位搭接于梯梁的后浇叠合层。

梯段试验中使用三分点加载的方式模拟均布荷载。

梯段在50kN以前梯段板处于弹性阶段, 继续加载至130KN时在跨中位置产生一道贯通裂缝, 荷载增加裂缝宽度开始增加, 达到极限荷载后裂缝宽度约0.8mm, 梯段板连钢筋达到屈服, 底面钢筋应变很小。梯段板连接位置处在115KN时发现微小裂缝, 荷载继续增加裂缝没有继续扩展, 当荷载达到130KN时裂缝贯通整个梯段板截面, 达到极限荷载后支座位置钢筋发生屈服, 跨中钢筋应变不大, 梯段板挠度极限荷载为2.7mm, 满足规范给定的l0/200的要求。

梯梁的破坏属于典型受弯破坏, 在160KN时曲线发生转折, 此时梯梁的1/4跨位置已产生裂缝, 梯梁跨中位置挠度约1.3m m, 继续施加荷载钢筋应变继续增加, 跨中应变明显大于其他位置应变, 符合简支梁的受力模型, 最大挠度2.05mm, 满足规范规定的受弯构件的挠度限值l0/200的要求。在连接位置没有发生较大裂缝, 后浇部分梯梁和周围接触面也没有发现裂缝, 表明后浇部分连接可靠。

8、哈尔滨洛克小镇18层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应用

8.1 工程概况

哈尔滨安乐村洛克小镇安居工程14#楼工程采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进行了预制混凝土剪力墙住宅产业化方式的制作和生产, 工程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绥化路和通乡街交叉口处, 总建筑面积8428.3m2。其中地上18层, 地下1层。建筑总高度55.20m, 其中地下层高4.6m, 机房层层高4.7m, 二~十八层层高为3m。建筑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本工程全部采用装配式施工工艺, 构件竖向连接依据研发的插入式连接方式, 水平连接采用插销法进行。全部结构构件在黑龙江宇辉集团住宅产业化基地制作完成, 由大型拖车运抵施工现场进行组装。

本工程主体采用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底部三层为加强区。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墙体抗震等级为四级,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场地类别为Ⅱ类, 特征周期0.45s。基础形式为预应力柱基础, 混凝土等级全部采用C30。墙体厚度为200mm, 楼板采用叠合板, 标准层板厚为120mm。

由于采用的是装配式施工工艺, 各部分的连接方法依据模型试验的相关结论, 包括竖向墙体连接、水平墙体连接、楼板、楼梯、阳台的连接。通过试验证明采用本文中研发的连接方式能够保证结构的安全可靠, 结构的受力性能和现浇结构完全相同。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插入式钢筋搭接连接的技术规范, 因此本工程的结构计算按照现浇结构常用的计算方法, 使用PKPM软件进行计算, X、Y两个方向的层间位移角分别为1/5157、1/4026, 满足弹性条件下1/1000的要求。

8.2 结构部品的拆分设计

安乐村安居工程14#楼工程特点是:各种结构构件按照一定的原则拆分为便于生产运输施工的结构部品, 各种结构部品之间的连接性能经过了试验的验证, 其连接性能满足我国规范的要求。按照受力性能可靠性、满足规范要求的锚固、搭接等构造措施, 进行剪力墙层高位置竖向分解, 与现浇相同, 施工缝在楼面结构标高。保证门窗洞口完整, 便于门窗部品与剪力墙结构部品的一次性制作, 根据吊装能力设计拆分位置, 满足结构部品的起吊安装。按照我国道路运输规定确定结构部品的最大尺寸限制。

8.3 结构部品的生产

所有结构部品均在黑龙江宇辉建设集团住宅产业化基地进行生产, 根据不同结构部品的配筋和建筑结构构造特点设计不同的模具进行生产制作。模具的基本特点是:便于组装和拆卸;具有一定的刚度和强度, 确保部品制作和养护期间不变形;配筋及预留孔等细部构造措施可靠, 确保各种尺寸要求和模具严密性。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论文 篇2

摘 要:预制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施工工艺对产品质量有着直接影响,作者结合多年实践,介绍底胎膜、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一些施工工艺。关键词:桥梁 箱梁 施工 工艺

预制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如图1所示作为桥梁的主要外露承重构件,其内在和外观质量在桥梁施工中尤为重要。影响预制箱梁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原材料质量,施工工艺,操作人员的责任心等。

由于设计箱梁的跨度大、配筋密、混凝土厚度薄,稍有不慎极易出现施工缺陷,因而研究改进预制箱梁的施工工艺很有必要。本文将对底胎膜、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施工工艺进行探讨,主要介绍几点比较成功的箱梁施工工艺。

1 底胎膜制作

11 对底胎膜的关键要求

应当坚固、无沉陷、耐周转,适当设置箱梁的反拱度值,顶面平整光洁,侧面顺直,止浆效果好。

12 几种底胎膜的比较

121 木底模:混凝土地坪上固定木方,木方上铺3cm厚木板,墙包底结构。这种底模平整度差,漏浆问题难以解决,易损坏。

122 钢筋混凝土底模:混凝土地坪上做20cm厚的钢筋混凝土底胎膜,顶部做3cm厚的水磨石,墙包底结构。这种底模施工难度较大,未解决好两侧漏浆问题。

123 改进的钢筋混凝土底模:混凝土地坪上做20cm厚的钢筋混凝土,原浆压抹光滑,沿箱梁长度方向每1m预留一个对拉螺栓孔。在底胎膜两侧各埋设一条5cm槽钢,槽钢内设橡胶条,墙包底结构。这种底模平整度好,侧模与底模之间止浆效果好,易拆装,耐周转,且成本不高。

显然,第三种底模为较佳方案。但要注意以下几点:底胎膜顶必须平整光洁,侧面必须顺直、平整;底胎膜必须利于箱梁吊装,设吊装孔,其纵断面如图2所示。

2 钢筋工程 21 钢筋加工

钢筋工程的特点是钢筋密、预留多、弯曲多,施工要求高。钢筋加工形状、尺寸应严格按设计图纸执行,标准弯钩应严格执行规范。图2 底胎膜纵断面示意图

22 钢筋安装工艺流程

绑扎底板和腹板钢筋——布设正弯矩波纹管——安装侧模、芯模——绑扎顶板钢筋——布设负弯矩波纹管

23 钢筋安装操作要点

231 在底胎膜外侧边口用油漆标出箍筋位置,这样既保证质量,又方便施工。

232 波纹管布设采用短筋固定的方法,严格控制其坐标。具体做法:将每处两根短定位钢筋点焊在腹板钢筋网片上,其间放置波纹管,用粗扎丝将波纹管绑扎在定位钢筋上,既防波纹管下落,也防其上浮。定位钢筋在曲线段每05m一道,直线段每1m一道,短定位筋的水平坐标标示在底胎膜边口上,竖向坐标用定尺短钢筋来定位。

24 钢筋保护层

由于使用方型垫块容易在梁外侧垫块四周出现整块的印痕,影响外观质量,采用圆柱垫块可消除印痕。

3 模板工程

模板要求保证必要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担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荷载,保证箱梁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模板分块应当结构合理,装拆方便,模板表面应光洁、无变形,接缝严密不漏浆。内模定位应准确、牢固,不得有错位、上浮、胀缩等现象。外模挠度≤1-400L0,内模挠度≤1/250L0,L0=模板两支点距离;钢模板的面板变形小于15mm。

31 外侧模

箱梁外侧模采用大型定型钢模板也可选择优质竹胶板与钢结构组合使用,每3m长一段,模板支架采用型钢焊接。

为了保证外侧模的表面光洁度,对外侧模表面进行以下处理:

1铲除芯模板表面的氧化物;2用砂轮手工磨光;3用棉布团对板面进行抛光处理,使板面全部露出光泽;4涂油保养;5使用前除油,涂脱模剂。

32 芯模

321 芯模材料选择

为了保证箱梁几何尺寸准确,芯模必须有足够的刚度;为了既保证质量,又能周转使用,同时有利于抑制上浮,经综合比较,采用钢结构组合模板作芯模,使用效果较好。322 分块

由于箱梁顶板混凝土施工以后,仅有梁的两端可以畅通,因此要求芯模可拆成多个小片从两端取出。

323 防止芯模上浮

芯模上浮是箱梁施工中常遇到的问题,它严重影响构件的截面尺寸,采用在芯模顶部施加一组垂直压力的方法,防止芯模上浮。即:在横向槽钢上栓接钢管,钢管抵在芯模顶板上,槽钢两端用紧固螺栓拉结在两侧外模钢支撑上,两侧外模钢支撑与底模固定。

324 防止芯模的左右位移

为了固定芯模使其不偏移轴线位置,采用高强混凝土块和木方将芯模与外侧模顶牢,在浇筑混凝土时将木撑逐步拿走。

325 芯模的底板采用活络板

将芯模的底板做成分块活动板,浇筑底板混凝土前将底板掀起,待浇筑完底板混凝土后,将芯模底板放下,固定后,接着浇筑腹板混凝土。未采用活络板时,如果施工工艺安排不当,底板与侧板之间会产生冷缝,影响箱梁的整体性。采用活络板后,就可以将钢筋、模板全部安装好,一次性浇筑混凝土,这样既可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又大大提高工效。

33 预留钢筋处的模板

箱梁翼缘板、端头及工作孔有许多外伸钢筋或预埋锚垫板,这些部位的模板定位和止浆处理对箱梁的质量也不可小视。

331 翼缘板侧模

翼缘板外侧钢筋根数多、密度大,可采用定型橡胶带留齿口的方法固定钢筋,橡胶带有很好的止浆效果,还可以周转使用,这种工艺比钉木板条、海绵堵塞的工艺优越得多。在橡胶带外侧再用木板条或钢模支撑,保证侧边位置不变形。

332 工作孔模板

为了保证负弯矩锚垫板的倾角,固定外伸钢筋位置,防止漏浆,工作孔模板采用定型钢模,并夹橡胶带。该模板通过其上面的槽钢与外侧模板支架相连,以固定位置。

333 封头模板

封头模板采用定型钢模,表面倾角与设计锚垫板倾斜角度一致;边跨梁封头模板增加锚具盒模板,锚具盒用螺丝连接在封头模板上,以利于拆除。采用钢模板,形状好、耐周转。

4 混凝土工程

41 混凝土配合比

411 箱梁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但由于钢筋密,并有波纹管等,也不宜过小。

太大则很难消除外表面的气泡、水斑、砂线等缺陷;太小则混凝土密实度很难保证,一般为7~9cm为宜;石子粒径大或针片状含量超标,易产生云斑,应严格控制。

412 搅拌要均匀。可适当加长搅拌时间,这样可以消除由于外加剂拌和不均匀等原因引起的色斑。

413 混凝土弹性模量一定要满足设计要求,如果偏小,容易使张拉后的拱度超过设计要求。

4.2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采用一次成型工艺,由一端向另一端全断面推进,或者由中间同时向两端推进。同断面浇筑顺序为底板、腹板、顶板,分段分层循环推进,每段约3cm长,在前一段混凝土初凝前浇筑下一段混凝土,段与段之间不产生冷缝。

421 浇筑底板混凝土

底板浇筑从端头及顶板预留工作孔下灰,用50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插点均匀、严密、不得漏振。底板浇筑完成一段后,将芯模部分的活动模板压紧、固定,立即浇筑腹板混凝土。

422 腹板混凝土浇筑

腹板混凝土浇筑采用对称分层下灰的方式进行,分层厚度不得大于30cm,腹板混凝土的振捣采用复合振捣的方法,先用插钎特别是波纹管底部,再用振捣棒插入振捣,最后采用外侧附着振捣器振捣。腹板混凝土浇筑务必注意:混凝土的下料和振捣,两腹板必须同步对称进行,以避免芯模偏位。

423 顶板混凝土浇筑

浇筑完一段腹板混凝土,拆走芯模压件后,浇筑该段顶板。顶板混凝土采用二次振捣工艺,以防止出现松顶现象。浇筑顶板混凝土时应注意控制好顶板厚度和坡度,做好压槽或毛面。

43 混凝土养生及拆模

431 浇筑后应及时全覆盖保湿养生,冬季应及时全覆盖保温养生。

432 应严格掌握好拆模时间,并做好拆模后的混凝土养生。拆模时间以混凝土强度达到70%~80%设计强度为宜,拆模时间过早,混凝土顶板易损坏,易导致缺棱掉角或肿皮等;拆模时间过迟,混凝土与模板之间粘结牢固,不易拆除。

5 重点注意事项

51 合理的施工工艺是保证箱梁质量的前提

本文介绍的工艺是经过许多探索比较后形成的,在我市两条高速公路施工中普遍采用,取得良好效果。工艺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很直接,要提高箱梁的施工质量就必须有好的施工工艺,并使其不断完善。

52 优化模板设计是生产优质箱梁的关键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论文 篇3

预制装配式结构的大力发展与我国推广低碳、绿色、环保建筑的政策理念分不开,预制装配式结构具有拼装速度快、建筑垃圾少、现场湿作业少的优点,能够提高施工效率,解决施工现场作业环境差的问题。因此,预制装配式结构近年来发展迅速,必将成为未来建筑业最主要的建筑施工模式。但是,预制装配式结构尚缺乏全面的规范引导,加上现场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接触类似工程较少,对于关键节点的质量控制尚缺乏具体的经验。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的竖向连接是高层建筑装配式施工中较关键的工序,做好剪力墙竖向连接节点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整个工程项目质量达标的关键一环。因此,借鉴现浇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经验,结合预制装配式施工特点,提出有效的质量管控措施非常必要。

1 常见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竖向连接形式

通过文献研究和施工现场实际调研,总结出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几种剪力墙竖向连接形式及其主要的工艺特点,但是在施工中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加上工人对预制装配式结构接触较少,缺乏操作经验。所以,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关键工艺的施工方法,严格执行操作要求,保证连接节点的质量。针对研究、分析各种连接形式的工艺特点和存在的不足,提出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工业改进,以保证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竖向连接节点质量。当前施工中主要采用的竖向连接方式及其特点见表1。

针对上述各种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的竖向连接方式,根据其施工的主要特点分别制定相对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做到质量管控制度符合操作实际,质量管控措施有针对性。

2 各种连接形式质量管控及改进措施

2.1 现浇带连接

1)现浇带连接法质量管控。

现浇带连接是预制装配式结构中应用最早的技术方法,因此,其技术比较成熟,工人普遍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实际经验丰富。现浇带连接法施工时要注意控制上下墙体的垂直度和混凝土浇筑的密实度。

采用现浇带连接时上部剪力墙难以固定,施工中需要采取斜拉固定的方式,在浇筑的混凝土强度未增长到规定要求之前,随时对上部剪力墙做垂直度观测,防止出现上下墙体不在一个垂直面上。另外,由于现浇带混凝土浇筑空间狭小,且需要保证上下墙体的垂直度,不宜使用震动设备进行振捣,混凝土浇筑的密实度难以得到保证。

2)现浇带连接法改进措施。

在浇筑混凝土时,建议在上部墙体设置带螺栓孔的斜向凹槽,用于竖直向下灌注膨胀性混凝土,当混凝土灌注至离顶面2 cm~3 cm时,用小型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然后采用钢板缩小凹槽口,用挤压设备将混凝土压入凹槽内,最后彻底封闭凹槽口。

2.2 套筒灌浆连接

套筒灌浆连接示意图见图1。

1)套筒灌浆连接质量管控。

套筒灌浆连接法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混凝土预制构件连接方法,20世纪80年代已经被欧美等发达国家普遍采用。从一开始在上下剪力墙都进行灌浆连接发展到只需要对下部墙体进行灌浆连接,而上部采用机械连接,有效的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了施工现场湿作业。套筒灌浆连接的关键是灌浆材料的选择和挤压灌浆材料,主要目的是增强密实度,提高灌浆材料与钢筋、套筒之间的摩擦咬合力。

传统的灌浆材料一般由水泥、膨胀剂、细骨料和高性能的外加剂按照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经过灌浆进入套筒,待凝结硬化后将钢筋和套筒连接为一个整体。为了进一步提高灌浆料与钢筋和套筒之间的咬合力,可以事先在套筒内壁喷涂环氧树脂—骨料,增强套筒内壁摩擦力。

2)套筒灌浆连接改进措施。

针对如何挤压密实灌浆材料的问题,一方面可以改变传统“灌”的方式,利用高压设备将灌浆料压入套筒内部,在灌浆料和内外筒壁之间产生预应力的挤压作用,增强连接性能;另一方面控制压入灌浆料的骨料粗细,先压骨料颗粒较大的灌浆料,后压入细骨料甚至粘结浆液填充较大骨料颗粒之间的缝隙,达到挤压密实灌浆料的效果,进而提高连接性能。

2.3 预留孔浆锚搭接

预留孔浆锚搭接示意图见图2。

1)预留孔浆锚搭接质量管控。

预留孔浆锚搭接不增加新的钢构件,用钢量小,构造简单,是目前采用比较广泛地一种连接形式,主要依靠钢筋表面与浆锚砂浆间的摩擦力、钢筋表面与浆锚砂浆间的粘结力、锚固区箍筋对竖向钢筋的约束作用和浆锚砂浆与预留孔孔壁间的粘结力来提高连接性能。其主要的施工关键点在于灌浆料的填充和锚固区箍筋的配置。

由于在上部剪力墙内预留带有波纹状或者螺旋状的粗糙孔道,所以灌浆的关键是要灌浆料充分填满波纹状或螺旋状的凹槽,增强灌浆料与预留孔孔壁间的粘结力。同时,为防止锚固区出现沿钢筋方向的竖向裂缝,需要在上下钢筋搭接区设置箍筋加强钢筋搭接区域的横向约束。与传统的箍筋设置方式不同,搭接区钢筋宜设置成螺旋上升状,必要时可同时设置螺旋下降的箍筋配合使用,加强横向约束,防止沿搭接钢筋产生裂缝。

2)预留孔浆锚搭接改进措施。

预留孔浆锚搭接的关键是增强灌浆料与预留孔孔壁间的粘结力。首先向预留孔道内注水湿润孔壁,同时清除内壁浮渣,然后向孔道内注入少量环氧树脂,用于增大孔壁和灌浆料之间的摩擦力,接着注入不含骨料颗粒的浆液灌浆料,最后注入一般的灌浆料,目的是较大粒径的粗骨料灌浆料可以完全被包裹在浆液灌浆料中,同时把浆液灌浆料挤压至波纹状或螺旋状的凹槽,使灌浆料充分的挤压孔道。另外,预留孔洞处混凝土壁厚度较小,需要在运输过程中注意保护预留孔洞,防止孔洞被破坏,影响连接性能。

2.4 螺栓连接

螺栓连接示意图见图3。

1)螺栓连接质量管控。

螺栓连接属于机械连接方式的一种,连接构造简单,但是要求较高的精度。常采用螺纹杆和螺帽连接固定上下墙体,施工效率高。其施工关键点在于提高螺栓连接的精度,同时防止螺栓因为动荷载或长期使用后发生松动,甚至脱落。

上部墙体下端连接钢板,下端墙体伸出的插入钢筋需要穿过连接钢板,然后用螺栓连接上下剪力墙体。因此,需要插入钢筋的位置和钢板的螺栓孔洞位置完全重合,精度要求较高。可以在预制构件加工厂通过试拼接确定下部墙体插入钢筋的位置,在预制模板上精准定位,同时在浇筑预制构件时随时观测插入钢筋位置变化,及时进行调整,保证与钢板的螺栓孔洞位置完全重合。

2)螺栓连接改进措施。

为防止随着时间和荷载的变化螺栓产生松动甚至脱落,在紧固螺栓时,分两次进行紧固。第一次初拧紧固到螺栓标准轴力(即设计预拉力)的60%~80%,初拧的扭矩值不得小于终拧扭矩值的30%。第二次进行终拧,紧固到100%的螺栓标准轴力,高强螺栓应将梅花卡头拧掉。紧固完毕后,在螺栓上浇筑高强膨胀性混凝土,进一步防止螺栓松动。

2.5 后张预应力连接

键槽连接示意图见图4。

1)后张预应力连接质量管控。

后张预应力连接技术通过在竖向的两块甚至更多块剪力墙体中穿拉预应力筋,借助施加的预加压力增强墙体结合面的摩擦剪切强度。实验表明,后张预应力在钢筋的回弹作用下,可以有效减少在震后的残余变形,有较好的刚度、强度和延性,但是对于消耗地震能量的表现比较差。其施工的关键质量控制点在于后张法张拉时对墙体的垂直度的控制,同时,需要注意锚具端部对剪力墙体的挤压破坏。

2)后张预应力连接改进措施。

为防止后张法张拉时,由于上下剪力墙对位不准确造成在压力下进一步滑移错位,首先在张拉之前对连接墙体的垂直度做检测,并及时对位矫正。张拉时采用0→105%σcon持荷2 min→σcon→103%σcon的张拉程序,张拉过程中随时监测墙体垂直度,发现垂直偏差时应停止张拉,矫正之后再进行。同时,为防止张拉时产生的局部压应力过大,造成端部锚具挤压墙体致破碎,建议在锚具下方垫薄钢板扩大受压面积,防止墙体局部破坏,影响连接性能。

3 结语

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竖向连接技术不断发展更新,技术不断充实完善,但是新技术的普及同时需要提高工人操作技能。因此,通过分析各种连接技术的施工特点,提出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对施工工艺进一步改进,以提高施工精确度和增强墙体连接性能,为工程现场施工提供实践指导。此外,还需进一步加大对基层操作人员新技术、新技能的培训工作,提高操作人员专业素质,更有效的保证工程质量。

摘要:从现浇带连接、套筒灌浆连接、预留孔浆锚搭接、螺栓连接、后张预应力连接五方面,介绍了预制装配式剪力墙主要的连接方法,并针对各连接方法的施工特点,提出了质量管控与工艺改进措施,旨在提高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的连接性能,保证建筑整体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剪力墙,质量管控,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陈建伟,苏幼坡.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及其连接技术[J].世界地震工程,2013,29(1):38-48.

[2]张锡治,李义龙,安海玉.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研究与展望[J].建筑科学,2014,30(1):26-32.

[3]赵唯坚,郭婉楠,金峤,等.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竖向连接形式的发展现状[J].工业建筑,2014,44(4):59,115-121.

[4]黄小坤,田春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研究[J].住宅产业,2010(9):28-32.

[5]徐晔桢.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住宅建筑的设计[J].建筑施工,2013,35(10):928-930.

[6]曹慧,陈凤闯.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住宅施工技术[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施工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12:4.

预制箱梁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经验 篇4

为了实现**标段混凝土工程质量目标,我项目部坚持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协调发展的发展方式,积极开展公路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

活动目标:积极响应省办、总监办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的号召,通过对混凝土施工的治理,确保工程质量,全面提高我标段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可靠性、安全性,同时促使外观质量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工程概况: ***。

二、组织管理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实施方案。

成立了以项目总工为组长的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总体方案,负责活动的具体实施和开展,向施工班组传达活动的治理目标,并就治理要求提出了具体措施。

加强原材料的检验,确保工程上使用合格的元材料;加强技术管理,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加强施工过程控制,确保质量目标实现。

2、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我项目部树立“零误差、零缺陷”的精品理念,强化质量管理观念,完善质量控制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全面质量管理,实现我项目混凝土质量目标。

3、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在预制箱梁混凝土开工前,根据施工设计、现场地质、水文等条件编制详细的箱梁预制施工方案、对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让参与现场施工的技术人员能抓住重点,使参建者完全领会设计意图、按图施工,明白自己的控制关键点,保证工程质量。

4、落实质量责任制

施工中质量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预制箱梁混凝土施工各工序负责人签订质量责任卡,明确各主要人员的责任。

5、加强施工工序过程中的监控

根据各工序的特点,结合治理工作,抓住主要环节,进行重点监督、控制。认真落实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专检”三检制度,上道工序未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坚决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6、坚持标准化管理、严格质量控制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我项目部积极进行全员、全方位的标准化管理,依据国家和交通部现行质量检验标准,结合我项目部的实际,围绕质量这个中心,制定各岗位的工作和作业标准。在预制箱梁混凝土施工的现场实行挂牌管理,写明作业内容和质量要求,做到事事有标准,事事依标准。

7、积极开展QC班组活动,我项目部以各施工班组为单位,成立QC小组,用以加强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进而促进施工质量提高。

三、技术管理措施

***标段通过对前期和以往施工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预制箱梁混凝土质量通病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混凝土表面颜色不一致,色差明显;混凝土表面露筋;烂根;缺棱掉角;表面变形;错台;接缝混凝土浇筑不实;施工缝存在夹层;混凝土表面有蜂窝、狗洞、麻面、气泡、气孔,裂缝。

***标段项目部通过原因分析,制定了相应技术管理措施

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配合比是混凝土质量保证的第一步,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是控制好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关键。经过**标段的施工实践,制定预制箱梁和现浇箱梁混凝土配合比。水泥采用**P.042.5水泥,砂采用**砂场中粗砂,碎石采用***石料厂5-20mm碎石,塌落度14-18cm。

1.1 水泥选择和用量

**标段桥梁所用水泥采用同一品种。外露混凝土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用量选择适宜,水泥用量过多,混凝土表面易产生龟裂。水泥用量过少,或者砂子用量过多,或者石子粒径过小,混凝土表面有磨砂感,缺乏自然光泽。施工时储存充足的水泥,确保水泥出窑后库存时间,避免混凝土表面产生龟裂。配比中掺加减水剂来降低水的用量,减少混凝土表面气泡,减水剂采用**的优质NC-J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

1.2 砂率:砂率除与级配、孔隙率相关外,还与砂的细度模数相关。为了促使混凝土达到均匀密实质量和充分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使混凝土中细骨料含量较通常的最佳含量稍为增大一点。以改善混凝土的浇捣塑性,保证混凝土成型后粗骨料被砂浆包裹覆盖层厚度均匀,避免混凝土表面“相料色差”,配合比的砂率采用40%。

1.3 坍落度:对有外观质量要求的混凝土,坍落度较通常采用的坍落度略减少1~2cm,使混凝土拌和物稠一点粘一点,振捣效果好一些,有利于混凝土外观质量。施工时,要求混凝土搅拌运送对混凝土坍落度波动严格按照上下限限差控制,尽力把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在16以下。

1.4 混凝土石子:选用不大于钢筋间距1/4,和排距3/4的石子,对材料加强检验,石子针片状和压碎值符合要求。

2、模板的施工要求 2.1 模板选择

选用优质模板,控制好模板缝口加工精度,确保拼装后无缝隙;控制好模板支撑、模板拆除时间;模板支架的稳定性、刚度,模板工艺方面包括模板设计制作、进场检验、安装、灌注前保护等。它是混凝土外观质量的重要控制工序。设计时保证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且支撑牢固。

2.2 模板检验验收

模板设计制作经过认真检算,把相关荷载考虑周全,加强对模板进场检验。模板的优良与否是影响混凝土质量好坏的关键。模板进场时核对模板尺寸、编号、模板平整度、刚度等,确保在安装到之前,将模板缺陷和不足,查找出来,及时改正或更换。

2.3 模板加工及安装(1)线形控制

梁体线型流畅与否直接影响整座桥梁的总体美观,施工时严控外模的支立。**标段的益羊公铁立交桥位于平曲线上,腹板外模和底模首先进行室内设计优化,经监理检验同意在进行现场施工。直线段按间距5m一点、曲线段按2.5m一点控制外模线型。

(2)模板施工缝口

模板接缝处理不好,会产生许多问题。模板缝口加工精度不够,拼装后存在渗漏的缝隙,会导致缝口处出现砂线,甚至出现蜂窝,空洞。缝隙虽然较小,水泥浆跑不出去,但水泥浆中的水分会渗出,使得缝隙处的水泥较多,会导致缝口处混凝土表面发黑;相邻模板拼装后缝口板面不平整,混凝土表面会出现错台。

(3)模板清洁保护

混凝土浇筑前注意保护模板,箱梁施工周期长,模板裸露空中时间长,受环境和外界不定因素干扰大,要求我们在拼完模板施工混凝土前做好对模板的覆盖保护工作,焊接时,用铁皮挡板;大风砂天气,用篷布或彩条布覆盖;并尽可能加快施工周期。

混凝土在浇筑前用清水充分湿润模板,清洗干净,注意不留积水,以免棱角处的水分被模板大量吸收,致使混凝土水化不好,强度降低,拆模时棱角被粘掉。脱模剂采用无色石蜡质油基脱模剂。在混凝土浇筑时也应经常观察模板等情况,如发现有模板走动,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混凝土凝结之前修整完好。

(5)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过早,混凝土表面的光泽不好,会有脱皮斑点。拆除模板时模板边角或支架材料碰撞混凝土,会损坏混凝土的边角或在表面留下划痕。拆模时间要根据试块试验结果正确掌握,防止过早拆模。

3、混凝土拌和方面的控制 3.1 拌合站准备

按项目制度定期组织试验室和机械安全部门对拌合站进行检查,要求计量准确无误,控制设施运转正常,搅拌仓和搅拌叶片清洁,没有沾混凝土,混凝土所用水泥、砂、石子、水、减水剂充足;人员,罐车配备充足并处于良好的状态。按要求将砂过筛、石子水洗。

采用电子自动计量拌和站拌料,专人跟班检查混凝土拌制,每盘出料均检查混凝土和易性。同时检查每盘到现场的混凝土,不合格坚决废弃不用。拌合时防止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或冰块等杂物,如发现有杂物应马上进行清理。

3.2 混凝土拌和

在拌和混凝土之前,先根据现场各集料本身的含水量将试验配合比转化为现

场配合比,连续搅拌,搅拌时间不小于1.5分钟。在出料口及时抽检混凝土的坍落度,以此数据调整水的用量。出仓混凝土坍落度冬天运达工地入模时不低于5℃,夏天运达工地入模时不高于30℃。

3.3 混凝土运输

采用罐车运输,要注意运输的时间,保证浇筑混凝土的连续,随到随浇,罐车不在现场过久停留,浇筑运送按不大于6m3运送一次,以减少混凝土在罐车的存放时间,从而降低坍落度损失。严禁现场坍落度不足加水处理,超限混凝土严禁使用在工程实体。

4、混凝土的浇筑 4.1 混凝土浇筑次序

浇筑由现场负责人跟班盯岗;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符合现场浇筑条件,混凝土分层厚度严格控制在30厘米之内,振捣时振捣器移动半径不大于规定范围,振捣工进行搭接式分段振捣,避免漏振。

分段按混凝土浇筑进程范围的原则来划分。在混凝土拌和物未初凝的可重塑时间内,完成混凝土的分层拼茬和分段接茬。混凝土搅拌、运送能力要能确保混凝土供料配套,根据混凝土浇筑时气温条件,防止混凝土浇筑面上水分蒸发过多造成接茬不良,若发生混凝土拌和物表面失水而初凝的“假凝”现象时,可先用振捣棒振动,使其液化后再接茬浇筑。

混凝土分段分层的后段与前段或上下层之间的浇筑(接茬)间隔时间,在常温气候条件下,小于2h,并早于初凝前1h。因为当水泥初凝时混凝土失去塑性,终凝时混凝土开始产生强度,如果在比初凝时间少1h的时间内混凝土接茬,振捣时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振捣,混凝土表面不会留下接茬痕迹。当混凝土已经接近其初凝,或混凝土失水过多上下层间插捣困难,即使勉强振捣,混凝土中水泥(砂)浆的塑性差异过大,难于均匀分布,结果形成色差带或冷缝式色差;如果当下层混凝土已经失去塑性而达到完全初凝状态时混凝土接茬,则必然造成冷缝。

4.2 振捣时间

振捣始终保持“浇”与“振”前后相差一定距离,浇筑时最前沿一段至少相当于振捣棒作用半径2倍的范围内混凝土,不要急于振捣,待下一段浇铺接茬后

再振。本层混凝土厚度未铺足或本层浇铺不到位或两侧模之间未全范围铺满(横向未到边,纵向不连贯),即混凝土拌和物层次不清、顺序零乱,容易出现中间高、两边低,或一边高、一边低现象时不要急于振捣。

混凝土振实表现为:混凝土已无显著沉降、表面平坦,不冒气泡、混凝土开始泛浆。对能见度低或阴角部分,以快插慢提的速度为准,插入式振捣棒,整个过程的累计振捣时间为25s左右。快插用1~2s时间;振捣棒于插点不提,用10s左右时间振捣;慢提约用15s时间(即按每次3~5cm速度上提,每提一次停1~2s时间)。振捣棒提速过快,不利于混凝土中的气泡排除。

每层混凝土振捣过后要用捣固铲沿模板插边,将模边滞留的气泡、砂线排除。控制振捣程序,先周围后中间,并注意混凝土摊铺四周高,中间低,以便把气泡往中间赶,避免聚集在模板处;

4.3 振捣作业注意事项

钢筋密布部位采用小振捣棒振捣。振捣棒插点间距,最大不超过振捣棒作用半径1.5倍。中型50振动棒通常控制为40cm等距离移动,便可防止漏振现象发生。前后2根振捣棒同时工作,其互相距离,一般为3~5m。

振捣棒要离开模板拼装缝20cm左右,因拼缝处是容易渗水漏浆的薄弱环节。振捣棒作为混凝土的振捣工具,切莫用于振赶混凝土流动,防止砂浆散失而失去均匀性。亦不得将振捣棒卧下来(呈水平状态)振捣,否则表面泛浆严重,导致产生层次(带状)色差。

5、混凝土露筋和表面铁锈防止

原材料选择注意采用不含有黄铁矿(硫化铁)的骨料。选用质量好的环氧树脂垫块,垫块按梅花形布置,确保钢筋的保护层。模板表面清理干净。对外露钢筋刷浆保护,以免污染混凝土外露面。

6、浇筑时对模板进行监控,发现漏浆和螺栓松动及时处理。

7、混凝土施工缝处理

在施工缝处继续灌注混凝土时,如间歇时间超过规定,则按施工缝处理。施工缝先期混凝土强度不小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浇筑后期混凝土。在浇注前,除掉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碎石或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水予以清除。

8、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要立即将表面加以覆盖,并及时洒水养生。冬季施工时要适当延长混凝土保温覆盖时间,并涂刷养护剂养护。

四、施工总结及体会

上一篇:点击模型下一篇:课外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