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

2024-08-01

全域旅游(共12篇)

全域旅游 篇1

摘要:全域旅游的概念近来在社会上逐渐引起注意, 越来越多的地方对此表示很高的积极性, 并就此进行了各具特色的实践。2015年末, 全国首批共计262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正式发布, 可以预见, 在不久的将来, 全域旅游将成为各地区文化旅游业发展的主流模式。本文将从全域旅游的概念入手, 结合发展全域旅游的意义和指导思想, 浅谈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 给出全域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全域旅游,发展,思路

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今天, 旅游业发展逆势而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数据显示, 2015年上半年, 国际游客达5.38亿人次, 同比增长4%, 全年增幅为3%-4%, 继续超过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在这样的大趋势下, 各国纷纷制定旅游发展战略, 以增强本国综合竞争力。基于上述背景, “全域旅游”理念正在全中国范围引发认同, 随着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的公布, 中国全域旅游建设大幕徐徐拉开。以此为契机, 需要在理论层面对“全域旅游”展开深入研究与思考。

一、对全域旅游相关概念的理解

1.全域旅游的定义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 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 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 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 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这一概念, 是在与传统意义上的“景点旅游”深入对比得出的。之前我们做旅游, 大多是建设景区景点, 建餐饮住宿场所, 然而现在, 旅游业已经发展到到了全民旅游和个人游、自驾游为主流的全新阶段, 旅游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和发挥的作用更加广泛, 旅游业肩负的时代责任也空前增大。传统意义上的景点旅游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大旅游发展的需要。客观趋势迫使我们必须改变三十多年来坚持的景点旅游模式, 转而发展全域旅游模式, 对旅游发展战略进行再一次科学定位。

正确把握全域旅游的概念, 应首先厘清种种认识上的误区:

(1) 全域旅游大格局强调“风景”的遍布, 而不是景点的“扎堆”;强调“服务”的随时性, 而不是“服务场所”的随处性。 (2) 推进全域旅游, 并不是到处进行旅游开发。全域旅游强调的是旅游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通过优化配置旅游资源、调整旅游功能减轻核心景区的承载压力, 以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核心资源, 实现空间上和功能上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 (3) 推进全域旅游要实事求是, 因地制宜。不可简单复制、粗暴克隆。要避免出现千城一面、千景一格呆滞状况, 要形成色彩斑斓、百花争艳、各具特色、生动活泼的现代大旅游格局。

2.全域旅游的基本特征

全域旅游具备以下五方面基本特征:

(1) 全域配置资源。全域旅游不能仅限于景点、饭店的配置, 而是更加注重全社会各类发展资源以及公共服务的高效配置, 既宜游又宜居, “处处是风景, 处处可旅游”。比如植树造林不仅要满足水土保持、荒山绿化功能, 还要有休闲度假功能和审美游憩价值。

(2) 全域统筹规划。发展全域旅游, 就是要使景点景区内外协调一致, 以游客的体验为重心, 以让游客满意到极致目标, 按照全区域景区化的建设和服务标准, 从整体上优化环境、从全局上优美景观, 优化旅游服务全过程, 不能出现景区内外“两重天”的现象。

(3) 全域协调管理。按照综合执法和综合产业发展需求, 创新全域治理体系, 提高治理能力, 实现全域综合管理。围绕旅游形成发展合力, 实施综合改革, 让资源要素分属多头的管理瓶颈和制约旅游发展的体制障碍得以破除, 充分发挥政府引领作用,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功能。

(4) 全域开展“旅游+”。促进旅游和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 催生新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利用旅游业的拉动力、融合力强的特性, 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平台, 产生新的业态, 提升其综合价值和发展水平。

(5) 全域共享共建。在域旅游的理念, 是要让全区域的居民都成为主人和服务者, 让他们变局外人、旁观者为受益者和参与者。全域旅游不既能够让建设方、管理方参与决策, 还能让游客和居民共同参与共建。使居民树立人人都代表旅游形象, 自觉把自己作为旅游环境建设一份子, 树立主人翁意识, 提升整体旅游意识和文明素质。

二、发展全域旅游的思路对策

推进全域旅游顺应全民旅游、自助游、自驾游趋势的时代要求, 既能有效推进供给侧改革, 又能推进旅游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从思路对策角度, 仅从“地理范畴的全域”、“产业范畴的全域”两三个层面给出几点思考。

1.从地理范畴来说, “全域旅游”应注重主题性和多样性

(1) 通过设计旅游主题将域内景点加以创意性关联。在地理范畴的“全域”概念, 即在地理区域范围内实现“到处是风景”的目标。建议通过全境风景的衔接与联系, 打造整体旅游产品。从地理全域的角度来思考, 笔者认为应该抓“线路”, 通过主题把线路串起来。用旅游主题串联线路的关键是景区分类的细化———依据景区的特点属性将同类的划到一起, 这样便于景区打包。比如境内有奇山峻岭, 可以在春季设计“山花之旅”、夏秋设计“山野之旅”;境内有古庙古寺, 可以设置“祈福之旅”;同时, 还可以利用旅游节会设计相关的旅游线路。总之, 用规定主题的方法去划定路线, 一方面会使旅游内容更为充实, 更有指向性, 便于游客市场细分, 另一方面也能够延长旅游链条, 扩大旅游收入。

(2) 域内景区要形成百花齐放, 错位发展的格局。域内不同地区要根据自身特点打造特色景观, 同时也要纵观全局, 避免旅游项目的同质化, 杜绝照搬、杜绝雷同。要从全局的高度, 规划旅游分区———自然风光游览区、民俗文化体验区、商业消费集散区等等, 每一个单独的区域呈现独特的韵味, 同时与周边其他主题分区形成衔接。各分区或各主题内部的游览线路经过细化之后, 便可以使旅游主题更加多样化, 让游客选择空间增大。

2.从产业范畴来说, “全域旅游”应注重融合性和辐射性

产业范畴的“全域”概念, 即在风景的基础上打造“旅游+”。通过旅游来牵动其他行业领域的协同发展, 因此要做足传统的“吃住行游购娱”六位一体, 同时探索发展新兴的“商养学闲情奇”六位一体。

(1) 做足传统“六位一体”。传统意义上旅游业的六要素是吃住行游购娱, 也就是说, 任何一个旅游项目都要紧扣六要素, 才能形成一体化发展模式, 这也是检验一个旅游地点服务完备度的一个基本标准。按照传统六位一体的要求, 景区要积极发展旅游配套, 以满足旅游服务的完整性。在六位一体的“大旅游”格局中, 虽然不硬性要求单一景区实现六要素的全覆盖, 但要突出重点, 发挥强项, 在满足基本旅游服务的基础上增加特色旅游服务。从旅游服务的品质看, 做足传统六位一体的基本要求是:吃要吃出特色、吃出意境、吃出回味;住要住的舒服、解乏, 让客人流连忘返;交通要方便、快捷, 途中有收获;游览要开心、快乐、有感悟;购物要有纪念性、有分享性, 使购买者产生愉悦;娱乐项目要强调放松性、参与性和新奇性。传统“六位一体”的谋划, 旨在以“感动游客”为目的, 这个过程要彰显细节、注重民俗、彰显文化。

(2) 探索新兴“六位一体”。新兴“六位一体”是指商养学闲情奇。“商”即商务旅游, 包括商务旅游、会议会展等, “养”即养生旅游, 包括养老、养生、养心等健康旅游;“学”即研学旅游, 包括培训旅游、修学、科考、拓展训练、夏令营冬令营、摄影采风等活动;“闲”即休闲度假, 包括都市休闲、乡村休闲、度假等各种休闲旅游形式;“情”即情感旅游, 比如婚恋、婚庆、纪念日旅游以及宗教祈福等各类满足精神需求的旅游;“奇”即探奇, 包含诸如探险、探秘、新奇体验等探索性的旅游新形式。新兴旅游六要素是在传统旅游六要素基础上的旅游拓展需求, 是一个新兴旅游领域, 最容易激发产生新增长点, 需要在发展全域旅游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挖掘。

参考文献

[1]村树.旅游服务业如何做好“互联网+”实践[J].互联网周刊, 2015-10, (1) :38-39.

[2]文化部产业司.中国特色文化产业案例集[M].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 2015.

[3]李金早.全域旅游大有可为[N].人民网, 2016.2.6, http://travel.people.com.cn/n1/2016/0206/c41570-28116586.html.

全域旅游 篇2

第一章 总 则

1.1 为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域旅游的决策部署,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科学发展、全面发展,持续增加旅游有效供给,切实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指导和规范全域旅游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创建工作,特制定本导则。

1.2 全域旅游是指将一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进行统一规划布局、公共服务优化、综合统筹管理、整体营销推广,促进旅游业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管理向综合目的地服务转变,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粗放低效方式向精细高效方式转变,从封闭的

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转变,从企业单打独享向社会共建共享转变,从围墙内民团式治安管理向全面依法治理转变,从部门行为向党政统筹推进转变,努力实现旅游业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最大限度满足大众旅游时代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发展新模式。

1.3 示范区创建工作坚持“注重实效、突出示范,宽进严选、统一认定,有进有出、动态管理”的方针,成熟一批、命名一批,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和退出机制。

1.4 示范区创建工作按照地方申报、审核公布、创建实施、评估监测、考核命名、复核督导的程序进行。其中,示范区创建由所在地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由省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向国家旅游局推荐申报,国家旅游局审核公布;创建工作日常指导、评估监测、复核督导由国家旅游局或国家旅游局委托省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考核命名工作由国家旅游局统一组织实施。

1.5 本导则适用于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所有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包括相关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市(地州盟)和县(市区旗)。

第二章 创建原则

2.1 突出改革创新。将发展全域旅游作为旅游业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主要途径,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创建工作的主线,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针对旅游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形成适应全域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产业体系等,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局面。2.2 突出党政统筹。发挥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作用,从区域发展战略全局出发,把推进全域旅游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统一规划、统筹部署、整合资源、协调行动,形成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新合力。

2.3 突出融合共享。大力推进“旅游+”,实现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的磨合、组合和融合,促进旅游功能全面增强,使发展成果惠及各方,让游客能满意、居民得实惠、企业有

发展、百业添效益、政府增税收,形成全域旅游共建共享新格局。2.4 突出创建特色。注重产品、设施与项目特色,不同层级、不同地区要确立符合实际的发展规划、主打产品、主题形象等,不搞一个模式,防止千城一面、千村一面、千景一面,形成各具特色、差异化推进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方式。

2.5 突出绿色发展。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守住生态底线,合理有序开发,防止破坏环境,杜绝竭泽而渔,摒弃运动式盲目开发,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共同提升,开辟全域旅游发展新境界。

2.6 突出示范导向。强化创建示范引领作用,打造省、市、县全域旅游示范典型,努力在推进全域旅游、促进城乡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整体营销等方面形成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和方式,树立全域旅游发展新标杆。

第三章 创建目标

3.1 旅游治理规范化。坚持党委、政府对旅游工作的领导,建立各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

旅游综合推进机制。坚持依法治旅,提升治理效能,形成综合产业综合抓的局面,成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典范。

3.2 旅游发展全域化。推进全域统筹规划、全域合理布局、全域整体营销、全域服务提升,构建良好自然生态环境、亲善人文社会环境、放心旅游消费环境,实现全域宜居宜业宜游和全域接待海内外游客,成为目的地建设的典范。

3.3 旅游供给品质化。加大旅游产业融合开放力度,提高科技水平、文化内涵、绿色含量,增加创意产品,发展融合业态,提供高质量、精细化的旅游服务,增加有效供给,成为满足大众旅游消费需求的典范。

3.4 旅游参与全民化。增强全社会参与意识,引导居民以主人翁态度共同参与旅游建设,营造文明旅游新风尚,健全旅游发展受益机制,出台旅游惠民政策,切实保证居民、企业参与收益分配,成为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典范。

3.5 旅游效应最大化。把旅游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发挥旅游“一业兴百业”的带动作用,促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孵化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旅游对当地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达到较高水平,成为惠民生、稳增长、调结构、促协调、扩开放的典范。

第四章 创建任务

4.1 创新体制机制,构建现代旅游治理体系

4.1.1 建立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全域旅游组织领导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充分发挥宣传、组织、政法等党委部门和发改、公安、财政、国土、环保、住建、交通、水利、农业、文化、体育、统计、林业等政府部门在合力推进全域旅游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4.1.2 探索建立与全域旅游发展相适应的旅游综合管理机构,如旅游发展委员会,有效承担旅游资源整合与统筹协调、旅游规划与产业促进、旅游监督管理与综合执法、旅

游营销推广与形象提升、旅游公共服务与专项资金管理、旅游数据统计与综合考核等职能。

4.1.3 积极推动公安、工商、司法等部门构建管理内容覆盖旅游领域的新机制,切实加强旅游警察、旅游市场监督、旅游法庭、旅游质监执法等工作和队伍建设。4.1.4 积极创新旅游配套机制,建立相应的旅游联席会议、旅游项目联审、旅游投融资、旅游规划公众参与、旅游标准化、文明旅游共创、旅游志愿者组织、旅游人才培养、党政干部培训、旅游工作考核激励等机制。

4.1.5 推动政策创新。出台支持全域旅游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逐年增加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旅游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鼓励统筹各部门资金支持全域旅游建设。对全域旅游重大建设项目优先纳入旅游投资优选项目名录,优先安排政府贷款贴息。创新旅游投融资机制,推进旅游资产证券化试点,促进旅游资源市场化配置,因地制宜建立旅游资源资产交易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

府设立旅游产业促进基金,引导各类资金参与全域旅游建设,鼓励开发性金融为全域旅游项目提供支持。强化旅游用地保障,在年度用地指标中优先支持旅游项目,探索实行重点旅游项目点状供地等用地改革,优化旅游项目用地政策。

4.2 加强规划工作,做好全域旅游顶层设计

4.2.1 将旅游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规

划中。由所在地人民政府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同时依法开展规划环评。在实施“多规合一”中充分体现旅游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要求。4.2.2 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建设项目,在立项、规划设计和竣工验收等环节,可就其旅游影响及相应旅游配套征求旅游部门的意见。

4.2.3 完善旅游规划体系。编制旅游产品指导目录,制定旅游公共服务、营销推广、市场治理、人力资源等专项规划和实施计划或行动方案。

形成包含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重大项目设计规划等层次分明、相互衔接、规范有效的规划体系。

4.2.4 加强旅游规划实施管理。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重点项目规划应报请人大或政府批准,提升规划实施的法律效力,并建立旅游规划评估与实施督导机制。

4.3 加强旅游设施建设,创造和谐旅游环境

4.3.1 推动“厕所革命”覆盖城乡全域。推进乡村旅游、农家乐厕所整体改造,5A级景区厕所设置第三卫生间,主要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场所、旅游线路和乡村旅游点的厕所要实现数量充足、干净卫生、实用免费、管理有效。鼓励对外服务场所厕所免费对游客开放。推进市场多元供给和以商建厕、以商管厕、以商养厕。通过使用能源、材料、生物、信息等新技术,切实解决旱厕、孤厕及其污物处理、厕所信息服务等难题。引导游客爱护设施、文明如厕,营造健康文明的厕所文化。

4.3.2 构建畅达便捷交通网络。完善综合交通体系,科学安排支线机场新建和扩建,优化旅游旺季和通重点客源市地航班配置,加强覆盖旅游景区的通用机场建设。改善区域公路通达条件,提升区域可进入性,提高乡村旅游道路的建设等级,推进干线公路与景区公路连接线以及相邻区域景区之间公路建设,形成旅游交通网络。提高游客运输组织能力,开通旅游客运班车、旅游公交车和观光巴士等。推进旅游风景道、城市绿道、骑行专线、登山步道、交通驿站等公共休闲设施建设,打造具有通达、游憩、体验、运动、健身、文化、教育等复合功能的主题旅游线路。

4.3.3 完善集散咨询服务体系。在建好景区游客中心的基础上,合理布局建立全域旅游集散中心,设立多层级旅游集散网络,因地制宜在商业街区、交通枢纽、景点景区等游客集聚区设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点),有效提供景区、线路、交通、气象、安全、医疗急救等必要信息和咨询服务。

4.3.4 规范完善旅游引导标识系统。在全域建立使用规范、布局合理、指向清晰、内容完整的旅游引导标识体系,重点涉旅场所规范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4.3.5 合理配套建设旅游停车场。建设与游客承载量相适应、分布合理、配套完善、管理科学的生态停车场。鼓励在国省干线公路和通景区公路沿线增设旅游服务区、驿站、观景台、自驾车营地等设施,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向交通、生态、旅游等复合型服务区转型升级。

4.4 提升旅游服务,推进服务人性化品质化

4.4.1 充分发挥标准在全域旅游工作中的服务、指引和规范作用。完善旅游业标准体系,扩大旅游标准覆盖范围,强化标准实施与监督,加强涉旅行业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树立友善好客旅游服务形象。

4.4.2 按照旅游需求个性化要求,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标杆引领计划,鼓励企业实行旅游服务

规范和承诺,建立优质旅游服务商目录,推出优质旅游服务品牌。开展以游客评价为主的旅游目的地评价,不断提高游客满意度。4.4.3 推进服务智能化。建立地区旅游服务线上“总入口”和旅游大数据中心,形成集交通、气象、治安、客流信息等为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涉旅场所实现免费Wi-Fi、通信信号、视频监控全覆盖,主要旅游消费场所实现在线预订、网上支付,主要旅游区实现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实时信息推送。开发建设游客行前、行中和行后各类咨询、导览、导游、导购、导航和分享评价等智能化旅游服务系统。4.4.4 完善旅游志愿服务体系。建立服务工作站,制定管理激励制度,开展志愿服务公益行动,提供文明引导、游览讲解、信息咨询和应急救援等服务,打造旅游志愿服务品牌。

4.5 坚持融合发展、创新发展,丰富旅游产品,增加有效供给

4.5.1 “旅游+城镇化、工业化和商贸”。突出中国元素、体现区域风格,建设美丽乡村、旅

游小镇、风情县城、文化街区、宜游名城以及城市绿道、骑行公园等慢行系统,支持旅游综合体、主题功能区、中央游憩区等建设。利用工业园区、工业展示区、工业历史遗迹等因地制宜开展工业旅游,鼓励发展旅游用品、户外休闲用品和旅游装备制造业。完善城市商业区旅游服务功能,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鲜明地方特色的时尚性、实用性、便携性旅游商品,提高旅游购物在旅游收入中的比重,积极发展商务会展旅游。

4.5.2 “旅游+农业、林业和水利”。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现代农业庄园,鼓励发展田园艺术景观、阳台农艺等创意农业和具备旅游功能的定制农业、会展农业、众筹农业、家庭农场、家庭牧场等新型农业业态。因地制宜建设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鼓励发展“森林人家”“森林小镇”。鼓励水利设施建设融入旅游元素和标准,充分依托水域和水利工程,开发观光、游憩、休闲度假等水利旅游。

4.5.3 “旅游+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积极利用科技工程、科普场馆、科研设施等发展科技旅游。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发展红色旅游,开发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夏(冬)令营等研学旅游产品。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村落、文物遗迹及美术馆、艺术馆等文化场所,推进剧场、演艺、游乐、动漫等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文化体验旅游。开发医疗健康旅游、中医药旅游、养生养老旅游等健康旅游业态。积极发展冰雪运动、山地户外、水上运动、汽车摩托车运动等体育旅游新产品。

4.5.4 “旅游+交通、环保和国土”。建设自驾车房车旅游营地,打造旅游风景道和铁路遗产、大型交通工程等特色交通旅游产品,推广精品旅游公路自驾游线路,支持发展邮轮游艇旅游,开发多类型、多功能的低空旅游产品和线路。建设生态旅游区、地质公园、矿山公园以及山地旅游、海洋海岛旅游、避暑旅游等旅游产品。

4.5.5 提升旅游产品品质。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地域特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传统农耕文化等,提升旅游产品文化含量。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现代信息和新科技装备,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大力推广使用资源循环利用、生态修复、无害化处理等生态技术,加强环境综合治理,提高旅游开发的生态含量。

4.5.6 丰富品牌旅游产品。增强要素型旅游产品吸引力,深入挖掘民间传统小吃,建设特色餐饮街区,进一步提升星级饭店和绿色旅游饭店

品质,发展精品饭店、文化主题饭店、经济型和度假型酒店、旅游民宿、露营、帐篷酒店等新型住宿业态,打造特色品牌。提升园区型旅游产品品质,强化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区、旅游综合体、城市公园、主题乐园、大型实景演出和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规划馆、展览馆、纪念馆、动植物园等园区型旅游产品设施配套,实现节约、集成和系统化发展,打造整体品牌。

发展目的地型产品,按照村、镇、县、市、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目的地品牌。

4.5.7 推动主体创新。培育和引进有竞争力的旅游骨干企业和大型旅游集团,促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支持旅游企业通过自主开发、联合开发、并购等方式发展知名旅游品牌。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支持互联网旅游企业整合上下游及平行企业资源。促进中小微旅游企业特色化、专业化发展,建设发展产业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的特色涉旅企业。构建产学

研一体化平台,提升旅游业创新创意水平和科学发展能力。4.6 实施整体营销,凸显区域旅游品牌形象

4.6.1 制定全域旅游整体营销规划和方案。把营销工作纳入全域旅游发展大局,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树立整体营销和全面营销观念,明确市场开发和营销战略,加强市场推广部门与生产供给部门的协调沟通,实现产品开发与市场开发无缝对接。设立旅游营销专项资金,鼓励制定相应 的客源市场开发奖励办法,切实做好入境旅游营销。

4.6.2 拓展营销内容。在做好景点景区、饭店宾馆等传统产品推介的同时,进一步挖掘和展示地区特色,将商贸活动、科技产业、文化节庆、体育赛事、特色企业、知名院校、城乡社区、乡风民俗、优良生态等拓展为目的地宣传推介的重要内容,提升旅游整体吸引力。

4.6.3 实施品牌营销战略。塑造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打造主题突出、传播广泛、社会认可度高的旅游目的地品牌。提升区域内各类

品牌资源,建立多层次、全产业链的品牌体系,变旅游产业优势为品牌优势。

4.6.4 建立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媒体、公众等参与的营销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在推广营销中的作用,整合利用各类宣传营销资源和方式,建立推广联盟合作平台,形成上下结合、横向联动、多方参与的全域旅游营销格局。

4.6.5 创新全域旅游营销方式。有效运用高层营销、公众营销、内部营销、网络营销、互动营销、事件营销、节庆营销、反季营销等多种方式。借助大数据分析,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微电影、APP客户端等新兴媒体,提高全域旅游宣传营销的精准度、现代感和亲和力。

4.7 加强旅游监管,切实保障游客权益

4.7.1 加强旅游执法。强化旅游质监执法队伍的市场监督执法功能,严肃查处损害游客权益、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曝光重大违法案件,实现旅游执法检查的常态化。公安、工商、质监、物价等部门按照职责加强对涉旅领域

执法检查。建立健全旅游与相关部门的联合执法机制,净化旅游市场环境,维护游客合法权益。

4.7.2 加强旅游投诉举报处理。建立统一受理旅游投诉机制,积极运用12301智慧旅游服务平台、12345政府服务热线以及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热线电话、咨询中心等多样化手段,形成线上线下联动、高效便捷畅通的旅游投诉受理、处理、反馈机制,做到受理热情友好、处理规范

公正、反馈及时有效,不断提高旅游投诉的结案率、满意率。

4.7.3 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快建立旅游领域社会信用体系,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失信行为,并对失信行为开展联合惩戒行动。扩大旅游“红黑榜”应用,将旅游景区点纳入旅游“红黑榜”评价机制。发挥旅游行业协会自律作用。积极应用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加强对旅行社、导游人员日常监管,保障导游人员合法劳动权益。

4.7.4 加强旅游文明建设。全面推行国内旅游文明公约和出境旅游文明指南,培育文明旅游典型,建立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制度和部门间信息通报机制。组织开展旅游警察、旅游工商和旅游法庭等工作人员的执法培训,提高旅游执法专业化和人性化水平。4.8 优化城乡环境,推进共建共享

4.8.1 加强资源环境生态保护。强化对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田园风光、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等保护,保持生态系统完整

性、生物多样性、环境质量优良性、传统村镇原有肌理和建筑元素。注重文化挖掘和传承,构筑具有特色的城乡建筑风格。倡导绿色旅游消费,实施旅游能效提升计划,降低资源消耗,推广节水节能产品、技术和新能源燃料的使用,推进节水节能型景区、酒店和旅游村镇建设。4.8.2 推进全域环境整治。开展主要旅游线路沿线风貌集中整治,在路边、水边、山边等区域开展洁化、绿化、美化行动,在重点旅游村镇

实行“改厨、改厕、改客房、整理院落”和垃圾污水无害化、生态化处理,全面优化旅游环境。

4.8.3 强化旅游安全保障。加强旅游安全制度建设,强化旅游、公安、交通、安监、卫生、食药监等有关部门安全监管责任,由安监部门牵头组织景区开业的安全风险评估。加强景点景区最大承载量警示,加大出游安全风险提示,落实旅行社、饭店、景区安全规范。强化对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和旅游用车、旅游节庆活动等重点领域及环节的监管。建立政府救助与

商业救援相结合的旅游救援体系。完善旅游保险产品,扩大保险覆盖面,提升保险理赔服务水平。

4.8.4 大力促进旅游创业就业。建设旅游就业需求服务平台,加强信息引导,加大技术支持,进一步改善传统旅游企业吸纳就业的政策环境,切实为新型旅游企业招募员工创造便利条件。积极引导科技、艺术、创意设计等各类专业人才跨界参与旅游开发建设。重视发展创业型的个体私营旅游经济和家庭手工业。鼓励高等院校和职业 院校发展旅游教育,开设特色旅游专业,提升本地旅游人力资源规模和水平。

4.8.5 大力推进旅游扶贫和旅游富民。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从整体增加贫困地区财政收入、村集体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以景区带村、能人带户、“企业+农户”和直接就业、定点采购、输送客源、培训指导、建立农副土特产品销售区和乡村旅游后备箱基地等各类灵活多样的方式,促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大力实施旅游富民工程,通过旅游创业、旅游经营、旅游服务、资产收益等方式促进增收致富。

4.8.6 营造旅游发展良好社会环境。树立“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的理念,向目的地居民开展旅游相关知识宣传教育,强化目的地居民的旅游参与意识、旅游形象意识、旅游责任意识。加强旅游惠民便民服务,推动公共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科技馆、纪念馆、城市休闲公园、红色旅游景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开放,鼓励旅游场所对特定人群实行价格 优惠,加强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旅游服务。

第五章 评估管理

5.1 创建工作应由本地区党委政府统筹负责,研究制定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建立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创建工作考核,确保各项工作务实高效推进。

5.2 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示范区创建工作由国家旅游局负责年度评估监测。市(地州盟)和县(市区旗)示范区创建工作由省级旅游行政

管理部门负责年度评估监测,并向国家旅游局提交评估报告。5.3 国家旅游局依据本导则制定《全域旅游示范区考核命名和管理办法》,示范区考核命名工作由国家旅游局依照本导则和相关办法进行,对符合条件和标准并能发挥示范作用的,予以命名。

5.4 对已命名的示范区适时组织复核,对于复核不达标或发生重大旅游违法案件、重大旅游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严重不文明旅游现象、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示范区,视情况予以警告或撤销。

第六章 附 则

6.1 本导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全域旅游:梦想与行动 篇3

一、全域旅游是梦想:浪漫行走与诗意栖居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是每个人的需求也是诉求,而人人是旅游者,处处是旅游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更高阶段的必然与应然。全域旅游本质上是对人类梦想在地球村中“浪漫行走,诗意栖居”的回应与响应。“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这是一幅浪漫、诗意、休闲的生动画卷,既是对全域旅游建设与发展愿景的诠释,也是对人类旅游活动及品质生活追求的深邃写照。

二、全域旅游是理念:创新发展与转变

从区域发展层面分析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有利于解决当前我国区域发展面临的生态恶化、环境污染以及资金、技术、土地等要素粗放利用等实际问题,是一种旅游导向的新型区域发展观,在区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旅游业体现“勇于作为,敢于担当”的角色意识与前瞻定位。

从区域旅游本身而言,全域旅游是旅游需求个性化、旅游供给定制化、旅游信息智慧化、旅游管理精准化发展趋势下的理念创新,主要体现在七项思维转变。旅游发展目标从以“宜游”转向“宜游、宜居、宜业”并重;旅游发展从以“游客”为主转向“游客、社区居民”并重;旅游发展战略从以“以点带面”的景区点建设转向“以面育点”的整体环境营造;旅游空间布局从以“点、轴、区”模式转向打造“雷达图、泛中心”的布局;旅游活动方式从以景区“集中”观光转向全域“漫游”休闲;旅游行政管理从以旅游“行业管理”转向全域的“社会管理”;旅游绩效考核从“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收入”转向全域旅游“关联带动”效应的评估。

三、全域旅游是行动:系统筹划与措施

全域旅游是系统工程,推进全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实施系统筹划。建立“旅委制”全域旅游工作新平台,创新旅游与相关政府部门多边协作,保障旅游业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定位;探索旅游与区域规划“多规合一”的新模式,强化城市、乡村、土地、交通、生态、环境、产业等各类规划中的旅游要素配置与融入;制定全域旅游发展标准,选择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基础条件较好的县市或乡镇,开展建设试点;加强区域旅游形象整体设计,丰富区域旅游品牌内涵,提升区域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加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构建游客与本地居民共享的高品质的社会生活环境;推动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旅游市场、产品、业态、服务、管理创新;创新全域旅游市场秩序和旅游安全监管的平台与机制,倡导文明旅游。

解析全域旅游发展模式 篇4

全域旅游是将特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规划布局、综合统筹管理、一体化营销推广,促进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实现旅游业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发展模式。

“全域旅游”这一概念始于2008年绍兴提出的“全城旅游”发展战略,随后在《绍兴全城旅游区总体规划》中得以全面体现,浙江、山东、福建等省率先启动了全域旅游改革试点,在近八年的实践探索中,全域旅游被赋予了“四全”(全景、全时、全业、全民)、“三化”(产品全域化、服务全域化、环境全域化)的思想内涵,指导着旅游业突破传统的景点旅游单一模式,不断适应新形势,升级旅游产品,开创旅游业与多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2016年,国家旅游局开展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共有262个市县成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标志着我国旅游业将深入过渡到“全域旅游”新时代。

一、“全域旅游”中的“全”

(一)全景

传统的观光旅游将交通、景点、酒店等要素组合成旅游产品,使旅游者在早已设计好的固定旅游线路中认知旅游目的地,旅游目的地的范围具有局限性。实际上从旅游者离开家门开始,旅游活动就已经发生,旅游者在到达某地而未进入景区时同样也会用旅游审美的眼光来评判目的地,这一环节正是旅游者形成非常关键的“首因效应”时期,在很大程度影响着旅游者对景区乃至当地形象的综合评价。因此,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建设十分重要,不仅要景区内风景宜人,景区外也要做到环境优美,实现“处处是旅游环境”。

(二)全时

旅游业要想获得持续发展,必须消除淡旺季巨大差异的壁垒,旅游企业应保证不论淡季还是旺季,都能够向游客提供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的旅游产品和服务,通过旺季加强管理、淡季紧抓营销,使旅游目的地一年365天,每个季节都有可运用的能够吸引游客的资源,做到“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而当旅游者到了旅游目的地时,应该有让游客愿意长时间停留的各种体验吸引点,不只白天有各个游览点,晚上也要有丰富的休闲产品供游客选择。

(三)全业

随着人们出游动机的千变万化,传统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在发展中逐步拓展出旅游新六要素,即“商、养、学、闲、情、奇”。旅游者的消费领域出现新的热点,比如医疗与旅游、养生与旅游、农业与旅游、工业与旅游延生出医疗旅游、养生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等新的旅游方式。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不同行业之间的相交地带显现出来,旅游业可以与其它不同产品业态进行有效融合形成跨行业产品,满足旅游者日新月异的需求。

(四)全民

旅游业是人服务于人的行业,其中的人不仅包括旅游业及相关行业的从业者、旅游者,还包含了目的地所有的居民。因为旅游者体验的对象不仅有自然资源,还有社会资源,其中的民风、民俗、民情等要素的构成都离不开当地居民,他们既是全域旅游发展中的受益者,也是参与者,他们的意识与行为深刻影响旅游发展的程度。而旅游者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暂时居住者,拥有维护当地的生态和社会环境不可推卸的义务,应自觉做到文明旅游。

二、“全域旅游”的作用

(一)提升目的地生活品质

在全域旅游目的地统筹建设中,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将得到充分的运用,城景交相辉映,旅游整体形象更为彰显。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将大幅度增加,利民、便民的交通体系将逐步趋于完善。2015年开始,旅游和相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厕所革命”,这一行动在国内外引起普遍关注和积极反响,对各地公共服务水平提高起到了很大作用。随着全域旅游各种有利措施的持续开展,城市的休闲舒适度会大大提高,将打造出大批宜居、宜游的休憩型旅游目的地。

(二)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全域旅游中的域不单指空间范围上的地域,也指与旅游相关的其它行业领域,旅游与农业、林业、工商、商贸、金融、文化、体育、医疗等行业的融协力度在加强,产业资源进一步得到挖掘,“旅游+”将成为产业的增长点,在全域旅游模式的引领下,将带动消费的升级,拉动生产的创新。

(三)改善人居生态环境

全域旅游指导着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城市不良环境进行专项治理,对景区的管理加强引导,让城镇的生态环境受到保护,以“环境变革”为驱动因素提升城市品质。通过绿化工程、治理工程和搬迁工程进行大规模的城市改造与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使景区自然资源的完整性得到保持,旅游促进了环境的整体优化,使旅游目的地“山长青、水长流、空气鲜、环境美”成为人们享受绿色生活中的常态。

三、对“全域旅游”的思考

(一)导游自由执业需规范化

“民间大使”导游员在文化传递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过去,导游代表旅行社接待游客,是旅游合同的执行者。而全域旅游时代,自驾游、自由行的游客数量在持续上升,选择旅行社团队包价产品的人数在不断下降,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个性化旅游需求,导游自由执业成为大势所趋。

2016年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取消了我国长期执行的“导游必须由旅行社委派”的规定,导游执业实现了自由化和法制化,依附于包价旅游产品的导游服务将独立成为可自由选择的单项旅游产品。这将在很大程度上遏制旅行社恶性竞争中“零负团”给导游带去的工作压力,从而使导游员更加专注于本职的导游讲解与服务工作,在专研业务技能的条件下,使导游员自身的专业发展与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更加契合。与此同时,如何规范自由执业中的导游?怎样明确自由执业中导游员的责任与义务?如何保障导游员的合法权益?通过哪些渠道让导游员获得发展、使导游员队伍得到壮大和稳定?这些问题在此时变得尤为突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打造导游人才平台(如导游协会、人才库);制定统一的从业标准;建立适用的薪酬体系;完善导游晋升和鼓励机制。

(二)景区景点管理需精细化

全域旅游是将旅游目的地当做一个大景区来统筹建设,要求达到景区内外一体化,作为核心区域的景区仍然是重中之重,这对景区景点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完善,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如:应具有多国文字的各种标识、有残疾人专用通道、足够蹲位数量的卫生间、直饮水点、母婴室等基础设施。

2、景区景点要“全域”——全员参与,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是景区的形象代表,虽然他们在售票、检票、接待、保洁、维护秩序等不同岗位,但与游客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交往,他们的一言一行是景区服务水平的体现,因此,全体工作人员不仅要注重仪容仪表和工作规范,还要了解景区的特色、游览线路、开放时间、厕所的分布等具体情况。

3、全面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形成智慧景区,实现可微信等电子方式购票、二维码验票、景区手机导览图下载、客流量应急报警机制、无人机监拍实况等技术应用,提高景区的管理效率,为游客提供更多人性化服务。

(三)交通结构需全面优化

全域旅游知识(8) 篇5

花溪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计划为抢抓旅游业发展机遇,乘势而上,全力推进全域旅游设施和环境提升工作,打造花溪旅游升级版,按照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要求,现制定花溪区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市委九届三次全会以及省市半年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抢抓《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机遇,按照省政府打造“国家公园省”的战略目标,突破固有思维局限,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坚持市场导向,特色为本、错位发展,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超越全国的标准,奋力提升花溪区景区品质、扩大景区规模,壮大产品体系。在旅游产品新业态、新体制机制、新政策措施方面先行先试,打造推出一批唯一价值性强、品牌优势明显、市场竞争力强的精品旅游景区,形成点、线、面协同发展,众星拱月的景区发展格局,推进全区旅游经济的集群化发展,举全区之力将花溪区打造成为全域旅游示范区。

二、发展目标依托花溪特有的生态气候、历史文化和区位资源优势,加大顶层设计,实施创意驱动战略,围绕“花、溪、文化、乡村”做文章,力争用3年时间,打造推出青岩古镇、孔学堂及十里河滩、天河潭等10余个品位高、文化底蕴深厚、吸引力强、知名度高的龙头旅游区(景点),力争到2017年成功创建1-2个国家5A级旅游区(景点)。规划建设一个集景区展示、咨讯服务、旅游客运、休憩购物为一体的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推动各景区(景点)依托景观道路串联起来成线连片,向市场开发推出一批新游线。优化布局一批旅游新业态,促进花溪区“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供给与未来游客需求协调发展。推进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权责分明、运转高效、法人治理机制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整合全区旅游资源,充分发挥花溪的生态、文化、山水、民俗等优势,完善配套功能,规范服务管理,提升景区品位,提高服务质量,举全区之力把花溪建成主题鲜明、旅游产品特色突出、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旅游服务质量优良的“名片”,力争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三、创建思路

(一)整合精品,全域统筹。整合区域内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统一纳入创建申报评估体系,集成创建花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挥青岩古镇、十里河滩、天河潭等景区兼具高品质、高规格、高知名度的竞争优势,针对不同的需求,为游客提供全面丰富的旅游休闲度假体验产品。

(二)全面达标,特色创建。按照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要求,重点是优化花溪区的空间环境、核心度假区的基础设施及服务条件、支撑性设施及服务条件,完善花溪区管理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得花溪各项评价指标全面达标。深度挖掘花溪特色元素、民俗文化、山水田园、户外运动等的独特优势,融合发展,创建差异化、特色化的新一代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三)整体规划,分步建设。按照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目标进行整体规划,在此基础上分步推进花溪区建设:第一步,整合花溪公园、十里河滩、青岩古镇等已有成熟旅游度假资源;第二步,推进向西延伸至天河潭、马铃关塘向东延伸至高坡,形成发展的拓展空间;第三步,向景区周边的乡村延伸,大格局上形成的度假发展格局;第四步,发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龙头引领作用,完善全市的旅游产品体系,优化城区的旅游服务配套,将花溪打造成为贵州地标性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四)优化存量,增量创建。加快推进旅游产品、旅游项目的提档升级,优化改造现有的旅游服务设施、基础配套设施,实现花溪整体存量的优化提升。通过改扩建一批老项目、旧设施,转化一批项目和设施,增建一批新项目、新设施,弥补不足,实现增量创建。通过增量创新解决花溪区存量建设不足,花溪存量的有序建设又为增量创新提供基础与动力。

(五)整体配套,环境创建。加快花溪基础设施的优化配套和提升改造,重点包括道路建设、电力、通讯、天然气、供热、给排水系统改造优化等。完善花溪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重点包括游客接待中心、旅游停车场、公共厕所、旅游购物场所等。强化中心城区的旅游化改造和服务设施配套建设。优化提升花溪及周边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形成整体配套,环境优化。

四、重点任务

(一)提升景区设计。一是组织景区规划、项目设计、建设施工、经营管理人员到省外乃至国外知名景区学习取经,借鉴知名景区建设的成功经验;二是在景区规划、项目设计工作中引进国内外旅游业发达国家和地区高水平创意设计智囊参与花溪景区的规划、策划和设计,设计出在国内乃至全球具有极高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或唯一性价值的“作品”;三是在学习、引进的基础上吸收创新,设计打造出至少在全国范内具有独特性的精品景区,突出景区的差异性特征,避免同质化。

(二)打造核心产品。以青岩古镇、天河潭、孔学堂及十里河滩旅游区为核心,分别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打造花溪旅游发展的核心旅游吸引物、核心产品、核心载体和核心项目。按照国家5A 级旅游景区创建标准,一是加快推进重要景区核心景观改造,提升核心景观品位、品质;二是加快推进旅游停车场、旅游公厕、游客服务中心、步道、标识标牌、休憩设施、智能化管理系统为重点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三是以青岩古镇为依托,打造集景区展示、旅游客运、咨讯服务、休憩购物为一体的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四是进一步完善旅游交通、旅游住宿(度假酒店、客栈)、餐饮美食、文化娱乐、旅游购物等服务接待设施建设,健全旅游发展要素,推进景区“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的创新发展、个性发展和协调发展,满足高速交通时代到来时游客的需要。

(三)壮大景区集群。一是大力推动“青岩古镇、花溪公园、孔学堂及十里河滩、青岩古堡、桐埜书屋、天河潭、云顶苗乡、镇山古寨、黄金大道、红岩峡谷“花溪十景”等景区规划建设,丰富花溪的旅游产品体系,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二是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动花溪久安、龙井、马铃等乡(镇)、村民族文化旅游、休闲农业旅游、生态养老旅游、体育旅游、森林旅游、低空飞行旅游、旅游购物项目发展空间。以天河潭新城、孟关新城、青岩新城、大学新城、十里河滩新城等五座新城建设为契机,与特色城镇和乡村建设拓展融合,打造新型旅游社区、旅游城镇和特色旅游乡村。对接大学城,依托大学城优势,整合相关资源,将花溪建设成为贵州省旅游教育培训、科技研发、创新创意孵化中心;三是按照“畅、洁、绿、美”的旅游景观路标准,打造花溪“车窗风景线”,用生态路、文化路等景观道将全区景区串联成线成带,形成层次分明、各具特色的旅游景区群和旅游线路,推进全区旅游业的集群化发展。

(四)提高服务质量。一是加强旅游景区(点)导游(讲解)员培训。实现景区导游(讲解)员持证上岗,服务态度优良,尤其在青岩古镇、天河潭、孔学堂及十里河滩旅游区等重点景区导游(讲解)员能提供多语种讲解服务;二是做好宾馆饭店、社会旅馆、精品度假酒店从业人员服务技能、服务质量的培训工作,每年组织培训2次以上,开展专题的服务技能大赛,确保培训范围全覆盖,质量高标准;三是鼓励和引导旅行社设计、开发以及组织主题鲜明的“花溪生态、人文之旅”特色旅游线路;四是完善服务标准。加快花溪景区相关标准的制定,在国家、省、市旅游标准的基础上加快花溪文化旅游创新区《旅游服务设施设置与服务规范》、《旅游从业人员服务规范》、《旅游安全质量规范》等一批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

(五)改革景区管理。按照省政府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工作要求,采取市场化运作手段,结合国企改革趋势,推进景区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政府扶持,协会管理,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市级统筹协调机制,探索组建花溪旅游区非直管区管委会。推进市旅文投集团与花溪区共同出资组建新的青岩古镇建设经营公司,理顺孔学堂及十里河滩旅游区管理体制,明确天河潭景区股权关系,在花溪重点旅游景区建立起权责分明、运转高效、法人治理机制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六)实施品牌战略。一是构建品牌体系。深度挖掘花溪牌坊、门楼等地域文化元素,在重要景区(景点)入口等位置建设标志性建筑物,形成统一的品牌识别符号,完善旅游产品相关质量标准,严格质量控制,打造高品质的系列产品和与之相适应的品牌体系,推进由内到外的旅游品牌打造;二是实施联合营销。推行跨区域和跨领域的相互合作、联合促销,实现整体营销与区域联合,扩大市场影响力,提高营销效率;三是扩大国际影响。推进花溪旅游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开展“走出去”的营销战略,通过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动和媒介,扩大花溪文化旅游区的影响力、知名度、美誉度。大力拓展入境旅游市场。

五、实施步骤

(一)筹备动员阶段(2015年9月—10月)成立花溪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细化分解创建目标任务,召开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动员会,部署创建具体工作和任务。并组织相关人员设计制作图文并茂、有特色、精美的申报材料,逐级上报。

(二)创建实施阶段(2015年11月—2016年10月)

1、初审初查阶段(2015年11月)各责任单位按照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工作部署,对花溪的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卫生、邮电服务、旅游购物、综合管理、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硬件和软件进行进行自查自评,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拿出具体实施方案。

2、整体推进阶段(2015年12月—2016年9月)各景区对照工作项目、内容和标准,各项目进入实质性开工建设阶段;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不定期督查、考评,召开创建工作现场会,听取相关单位前一阶段的创建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落实整改。

(三)申请验收阶段(2016年10月)做好迎接国家级评定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检查日程、线路、受检点的安排,汇报材料(文字、声像)准备等;召开迎接验收前的冲刺动员会,进一步完善细节,提高质量,巩固初验成果,确保全面达标,迎接评定验收。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内容多、要求高、涉及面广,各相关责任部门要把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作为推进我区战略发展的重要举措,切实加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力度;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亲自抓,负总责,健全机构,分解落实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明确目标任务、时间进度和工作职责,把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落实到人,落实到项目,必须按时间、按标准全面完成,确保景区的各项指标达标。

(二)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各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在硬件、软件方面都有明确的标准要求,各相关责任单位必须紧紧结合创建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认真落实各项工作职责,扎扎实实开展创建工作,优先保障人财物的供给。服从创建办的协调指挥,按照“以区(景区)为块,分项(项目)作战,保质保量,限期完成”的总体要求,搞好协调,密切配合,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新闻信息中心要高度关注创建工作,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等各种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及时报道创建工作动态,发挥舆论导向作用,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有关单位要把宣传工作贯穿于创建工作的全过程,广泛宣传创建有关政策、规定,增强创建责任感。各景区要利用标语、横幅、宣传橱窗、举办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营造创建氛围,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社会氛围。

资本加速布局全域旅游 篇6

复星集团收购Club Med(地中海俱乐部)、海航集团入股Pierre et Vacances Center Parcss Group(皮埃尔度假及中心公园集团,下称“PVCP集团”)之后,法国排名第二的旅游度假品牌Odalys日前也宣布与海银金融控股集团(下称“海银金控”)“联姻”。

尽管中国企业出海案例已数不胜数,但法国三大旅游度假品牌都与中国资本系牵手,其背后的投资逻辑与运营空间令人瞩目。

资本系的“算盘”

不论是“飞机飞到哪里,酒店就收购到哪里”的海航集团、“整合海外生活全产业链”的复星集团还是“围绕客户全球整合资源”的海银金控,投资海外旅游业,都暗含着整体战略诉求。

“酒店收购除了与航空业的互补效应外,加强具升值潜力的资产储备可能也是其重要目的。而旅游资产的收购,可整合、调动海航集团航空、酒店、旅行社等丰富资源,可提供覆盖‘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大要素的综合服务。” 海航创始人之一、总经济师文小芒表示,海航集团与PVCP合作,正是其国际业务拓展、多元化业务的一环。

复星集团的联姻过程更为曲折与坚决。2010年6月,复星国际以2828万欧元的价格购入Club Med 的7.1%股权,并逐步增持。但当2013年5月,复星宣告收购要约后,却历经八轮加价才逼退竞争对手意大利富豪博诺米,最终以9.58亿欧元(约合64亿元人民币)成功收购。

对于这一并购的战略意义,复星此项目“操盘手”钱建农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地中海俱乐部未来将成为复星重要的国际化业务扩张平台,复星将利用它来整合旗下国内外在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等领域的相关资产。” 复星集团也曾宣告其目标是要打造成全球旅游业领导集团之一。

战略因素之外,与单纯的中国企业“出海”抢滩海外市场不同的是,复星、海航与海银的海外联姻,并不只是在国外赚钱,而是要嫁接全球资源在中国增长的消费市场分一杯羹。

收购之初,地中海俱乐部的首席执行官亨利·德斯坦就曾表示,复星的收购能最大程度地保留住地中海的高端客户群,并在欧洲经济不振的情况下帮助打开新的市场,预计中国将成为地中海俱乐部的第二大市场,仅次于法国。

“过去30年经济增长是一种增量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这个阶段旅游、度假消费还是比较粗放型的消费模式,如今人们从过去追求的粗放型、外溢型的思维逐步转变为高品质生活方式以及旅游产品。根据这个市场需求的驱动,在战略上我们就定义为投资和发展旅游行业,也符合供给侧改革思路。”海银金控常务副总裁李定勋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海银金控与Odalys签约当日,明确表示要将法式风情纯正的旅游度假产品与服务理念引入中国,将法国的优雅自然气质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打造中国全域旅游度假产业新坐标。

“中国过去是以地产为中心,旅游为次要的商业逻辑,大家都在炒房地产,整个商业形态不是为满足人们度假需求而设计。但是今天中国已经有这个大需求,消费者已经在呼唤这种产品,我们看到了这个大机会。”李定勋说。

据国家旅游局的数据,2015年,我国境内旅游突破40亿人次,旅游收入过4万亿元人民币,出境旅游1.2亿人次。中国境内旅游、出境旅游人次和境内旅游消费、境外旅游消费均列世界第一。

不同的玩法

尽管三大资本系都剑指中国旅游消费市场,但面对不断增长的市场蓝海,资本系们的模式不尽相同。

“海航与复星都持有海外公司的部分股权,拥有品牌在中国的独家使用权和授权。”海银金控一位负责人分析了三种模式的区别,“海银金控是持有对方35%股权,对方在中国合资公司也持股35%,呈现平行关系,并且也拿下了品牌在中国的独家使用权和授权。”

据了解,地中海俱乐部主要从事酒店、度假中心、休闲及娱乐设施的开发及管理,在复星投资还不到半年的时候,地中海俱乐部在中国的第一家度假村就开业了,如今,第五个 Club Med亦在筹备开业。

“地中海俱乐部在法国主要围绕资源较丰富的山区和海边建立俱乐部,到中国之后进行了本土化改革,毕竟在中国,地中海俱乐部的 ‘一价全包度假理念还不是主流。因此,本土化的一个特点是牵引至城市周边,但仍然是高端奢华系列。”一位参与过地中海俱乐部调研的旅游业分析师介绍,“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经开业的地中海俱乐部度假村均以轻资产的管理模式为主,即与现有酒店的业主合作,地中海俱乐部收取管理费,未来很有可能由复星开发酒店资源,再由地中海俱乐部管理。”

上述分析师也曾参与海航集团考察,他透露,PVCP集团在法国山区,有1千多亩土地,以自然休闲度假为基本格调的度假模式,采取自助游模式。在中国曾计划打造中心公园概念新一代旅游度假地,同时积极在中国开发山区度假村项目。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到,PVCP希望在中国创建一个类似中心公园的全新品牌,也意图将酒店式公寓Adagio、老年人官邸Les Senioriales这两大品牌引入中国。

相较之下,海银集团的定位则倾向于“亲民路线”。“结合Odalys品牌的多元性与中国消费者需求,我们定位在城市周边的旅游度假生活,让中心城市在两小时车程内可以达到,可以在这个地方呆上三五天或者是七天,也可以做养老。”海银金控一位负责人介绍,未来可能会开发建设超过3000亩到1万亩土地的大型旅游度假目的地。

今年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分析了未来5年全球旅游发展趋势、我国旅游业面临的机遇、挑战和“五期叠加”的新形势,其中特别强调要将我国旅游业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要把一个区域整体作为功能完善的旅游目的地建设。

“全域旅游的投资路径不仅是打造旅游,还有可能会改善地方的环境、实现扶贫脱贫、激活全行业经济,达到社会共赢。这次我们提出要打造3000亩到1万亩的目的地,就是因为必须要有这样的大体量才会形成全国乃至在世界上有号召力的目的地,这样才能实现全域旅游的概念。”上述海银金控负责人表示,与此同时,海银还计划设立针对当地的旅游公益基金,推动地方经济更加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一系列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相继出台,目的是把旅游业打造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同时也被视为推进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

全域旅游 篇7

一、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 乡村旅游产品单一, 项目雷同。乡村旅游还停留在田园观光、农事劳作体验、农家乐等传统项目, 形式单一、缺乏精品, 项目雷同、缺乏特色, 内容泛化、缺乏内涵, 游客的重游率较低。

(二) 乡村旅游产业链短, 产业融合不高。乡村旅游业是个高度复合型产业, 不仅涉及到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核心产业, 还与第一产业的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的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的加工业, 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信息、金融、服务等行业相互依托、互生共荣。但是, 现实的乡村旅游业发展, 却与第一、二、三产业中的相关产业融合度不高, 未能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

(三) 产业规模小, 基础设施不完善。受家庭经营方式的制约, 乡村旅游项目的规模总体偏小, 尚未形成观光、休闲、购物、娱乐、旅游一条龙服务的产业体系。在部分地区, 乡村旅游点设施不够完善、房屋及内部摆设简陋, 吃住卫生条件达不到游客的要求。

(四) 经营与管理体制不健全。乡村旅游的管理尚未纳入政府行政职能, 相关部门从各自部门利益出发, 协调难度大。同时, 乡村旅游企业大都采用家族式管理, 经营管理混乱;经营和服务人员素质差, 服务水平低。五是乡村旅游的相关政策和法规不健全和完善。到目前, 乡村旅游管理法、“农家乐”管理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

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必然性

(一) 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是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的延伸。2015年8月在黄山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研讨班会议上,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了全面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战略部署。2016年1月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 李金早提出了“从景点旅游模式走向全域旅游模式”。全域旅游要求各个行业积极、主动融入其中, 各部门齐抓共管, 全民共同参与, 充分利用旅游目的地的全部吸引物, 为游客提供全时空、全过程的体验产品, 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在全域旅游战略指导下, 乡村旅游必须走融合发展之路, 必须整合旅游资源、全域布局景区景点、全面创新旅游产品、全力满足游客需求、全民参与共建共享, 推动乡村旅游资源更加优化、空间更加有序、产品更加丰富、产业更加发达。

(二) 融合发展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内在核心要求。一是融合发展可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从旅游资源的全局性和整体性角度出发, 进行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 克服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各自为政的现象, 避免乡村旅游开发的无序竞争局面, 将乡村旅游的发展纳入统一的发展体系, 合理利用乡村旅游资源, 协调发展。二是融合发展是增强乡村旅游地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乡村旅游目的地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改变过去“单打独斗”的局面, 走融合发展道路, 整合和优化乡村旅游资源, 彰显乡村旅游特色, 形成竞争合力。

(三) 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源动力。产业融合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是不同产业之间或同一产业的不同行业之间, 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 最后融为一体的过程。当前, 跨界经营已成新常态, 产业之间界限逐渐模糊, 乡村旅游是农业和旅游业充分融合的产物, 是两大产业横向交叉所诞生的一种新型旅游业态, 表现为多业融合的特征, 形成了第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大融合, 为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内源动力。

三、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举措

(一) 微观层面, 乡村旅游要与其他旅游形式融合。乡村旅游发展应突破田园观光、农事劳作体验、农家乐等传统旅游项目局限, 开发乡村旅游新产品新业态, 实现乡村旅游产品项目融合。一是乡村农耕生活体验项目。将农耕生活进行“原真性”开发, 让游客在农事劳作中体验水稻、小麦的播种和收割, 瓜果蔬菜的种植采摘, 家畜的饲养等。二是乡村文化品味观赏项目。乡村特有的各种民俗节庆活动、民间建筑、民间工艺、美术文艺、婚俗禁忌、趣事传说等, 对城市游客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和吸引力, 让游客通过观赏、品味、摄影、住宿等形式来体验乡村文化。三是乡村工艺学习体验项目。乡村的生活工艺 (如酿酒、磨豆腐、制作各种风味小吃等) 和艺术工艺 (如剪纸、刺绣、竹编、草编等) 对久居城市的居民来说, 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可通过现场教学、亲身体验等方式, 让游客在学习传统工艺的过程中收获自己的劳动成果。四是康疗养生项目。乡村生态环境好, 空气清新, 开发康体运动、乡村特色理疗等活动。五是乡村趣味休闲体验项目。可开发乘坐畜力车、抓萤火虫、滚铁环、摇水车、下河摸鱼等乡村休闲体验项目。六是乡村美食品尝制作项目。乡村美食, 以其绿色、纯天然、美味、无公害吸引大量游客, 可通过食材的采摘、食品的烹饪制作等方式, 开发品尝及制作乡村美食的体验活动。七是乡村科学教育项目。通过科普长廊、开放式实验等形式, 让游客观察和了解动植物的生长过程, 体会农业生产的艰辛, 学习和掌握学业科学知识。八是森林康养项目。森林有着“天然氧吧”的美誉, 负氧离子含量高, 开发森林康养项目, 满足游客游憩、度假、疗养、养老等需要。

(二) 中观层面, 村旅游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融合发展, 拉长乡村旅游产业链。一方面, 积极推动乡村旅游业与相关产业互动发展, 加强与农业、林业、水利、文化、餐饮、交通、建设、环保等部门的协作沟通, 整合各部门资源, 推进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另一方面, 大力发展旅游六大要素间互相配合的项目, 在乡村旅游活动项目中融合各种乡村民间娱乐艺术, 如舞狮、龙灯、吹打乐、花鼓、民歌对唱等各种民俗表演, 并形成系列和规模, 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优化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产业结构, 缩小吃、住、行、游的占比, 扩大购物、娱乐的比重, 融合旅游产业性能, 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同时, 乡村农副产品和土特产品, 以其绿色、环保、无污染, 深受都市居民的喜爱。以旅游购物为突破口, 开发旅游用品和旅游纪念品, 带动农副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加工、商贸、运输等产业的发展, 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

大连全域旅游规划探讨 篇8

关键词:全域旅游规划,环境变革,产业变革,规划格局

2010年,大连市委提出以“全域城市化”战略作为推进城乡统筹、落实国家战略、优化城市功能的基本举措,同时也是指导城市未来发展的最高战略。在国务院41号文件把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后,大连市新一轮旅游总体规划明确提出“全域旅游”的新理念[1]。

1 “全域旅游规划”理念

1.1 以全域旅游助推全域城市化

不同于仅仅明确旅游发展目标、战略、方向和规模的传统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大连“全域旅游”规划在传统旅游产业发展基础上,重点深化旅游产业目标、战略及规模体系在全域空间上的落实,加强全域旅游统筹的保障策略,保证下一层次区域旅游规划对整体发展理念、方向的贯彻落实。规划打破行政界限,将大连市1.38万km2土地作为整体[2],充分发挥旅游业融合力、辐射力强的特点,通过“促城、造镇、兴村”,有效推动大连市健康、绿色城市化进程。

1.2 以“三大变革”促休闲城市建设

1)以“环境变革”为驱动因素提升城市品质。

通过绿化工程、治理工程和搬迁工程进行大规模的城市改造与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环境质量(见图1)。

2)以“浪漫变革”为驱动因素推广城市的品牌形象。

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形象进行推广,将城市作为最大的产品和品牌来规划、建设和营销,以知名度和品牌经营城市(见图2)。

3)以“产业变革”为驱动因素推动城市走向海陆并举的全域化时代。

规划将打造休闲产业作为核心目标,全域谋划旅游产业布局,培育“旅游地产、旅游商贸、旅游会展、旅游文娱、旅游餐饮、旅游装备”六大旅游休闲产业,实现旅游产业升级,形成“大旅游产业”格局(见图3)。

1.3 以“旅游经济区”引领新时期城市旅游功能区发展模式

大连市现有城市化发展的模式可以划分为以中心城区、县级市驻地等为代表的传统综合城镇化模式,以高新技术园区、国家级开发区、保税港区为代表的新型工业化带动模式。针对大连市产业结构二产比例过大、城市化进程南北差异明显的现状,以将旅游业建设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为目标,规划提出以旅游经济区建设作为新时期功能区促进城市化进程的新模式,比传统的旅游度假区更加强调城乡统筹发展(见表1)。

2 规划格局

2.1 构建“11028120”的全域旅游体系结构

规划形成由1个旅游度假群岛、十大旅游经济区、28个旅游镇、120个旅游村组成的旅游空间结构体系,通过旅游造城、旅游兴镇、旅游旺村来实现旅游的空间抓手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全域覆盖。

2.2 确立“环状”全域旅游空间发展格局

形成沿黄渤海的滨海旅游带和北部山区温泉生态旅游带共同组成的环大连全域的旅游度假路线。

西部风情海岸通过十大主题海岸建设,打造成为可与美国西海岸相媲美的国内顶级风情海岸;南部动感海岸通过十大主题海岸建设,打造最具都市时尚、活力、魅力的海岸;东部体验海岸重点开发参与性和人文性较强的体验产品,同时打造世界十大风情渔村;北部温泉走廊以龙门、安波和步云山三大温泉产业集聚区为重点,打造国际知名的温泉旅游度假带。

2.3 形成四大空间功能区划

规划形成南部都市、沿黄海、沿渤海以及中北部形成特征鲜明的四大旅游板块。南部都市旅游片区打造大连旅游的游客集散中心、服务功能集聚中心以及大连文化集中体验的中心;西部渤海旅游片区打造滨海度假、历史文化、乡村旅游、沙滩休闲、海鲜美食等旅游产品;东部黄海旅游片区通过海岛—水岸的互动开发,发展群岛度假、渔家体验、海岛高尔夫、海上运动、海洋牧场、海鲜美食等旅游产品;北部生态旅游片区重点打造温泉滑雪、都市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宗教文化、历史文化等旅游产品。

3 旅游支撑体系

1)旅游交通。强化与外界的快速交通联系,建立海、陆、空结合的联运体系,加强水运、空运、铁路、公路等运输方式的衔接[3]。构筑通达周边腹地的通道,完善区域旅游集散交通网络,进一步优化大连承接环渤海地区重要城市经济辐射的环境,使之成为具有较高吸引力又易于到达的旅游目的地。2)旅游信息化。依托大连国际航空港、海港(大连港客运码头、大连湾滚装码头、旅顺新港)、陆港(哈大高铁南关岭火车站、青泥洼火车站、沈海高速公路后盐出口),设置旅游咨询服务接待中心(集散中心)总站,主要提供旅游交通、旅游集散(汽车租赁)、旅游咨询、意外救援、游客维权、旅游中介等综合服务功能。3)旅游市政设施。打破行政区划,逐步实现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共用,建立区域统筹、城乡一体、覆盖全域的基础设施体系,对重点旅游开发地区的市政设施保障纳入到城乡总体规划范畴内。

4 结语

大连“全域旅游”规划明确了全域旅游新格局和发展路径,制定了旅游产业发展和旅游城市建设的双重目标,建立起城乡一体、覆盖全域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体系,对于新时期统筹城乡旅游资源、构建战略性支柱产业、推动全域城市化进程及提升城市功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大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大连市沿海旅游经济圈产业发展规划[Z].2010.

[2]大连市规划局.“大连市全域城市化战略”实施规划(纲要)[Z].2010.

[3]大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Z].2010.

全域旅游 篇9

三十多年来, 随着我们国家旅游行业的发展和日趋成熟, 特别是2013年《旅游法》的实施加速了中国散客出游的高峰, 旅游业发展正在由传统的依托资源的“景点旅游”模式向大众旅游方向发展。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互联网+”发展背景下游客的需求与传统渠道的需求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虽然国内旅游供给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但是与我们国家庞大的国内旅游市场需求相对应, 显然国内旅游有效供给仍然与这种需求之间存在的巨大的缺口, 旅游市场需求的日益扩大和旅游有效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这种国内旅游市场供给能力不足, 结构升级缓慢的现状使得无法抑制的大众现实旅游消费需求通过境外购买来满足, 出境旅游的迅速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需求漏出, 从而产生了“需求外溢”的问题。

全域旅游可以在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的一定区域内, 通过社会共建共享, 以旅游产业这一优势产业为基础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 从而一方面促使相关资源实现系统的提升和优化, 另一方面能较好地协调目前旅游市场需求和有效供给之间存在的矛盾问题, 从而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以全域旅游视野发展江南水乡古镇旅游的必要性

随着人们的旅游理念的成熟和旅行方式的改变, 传统观光旅游“走马观光”式的旅游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需求, 深入了解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和特色是市场自然进化的必然需求。但是从目前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产品的供给格局看, 大部分还是停留在观光旅游阶段, 其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景区建设仍然以传统的旅游资源观为导向, 景区发展仍然停留在“门票经济”阶段。同时各江南水乡古镇景观上仍然存在较强的替代性, 而且旅游项目大多雷同, 区分度不高, 缺乏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 客观上也造成了游客的消费途径比较单一。这些都造成了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产品的供给与旅游者的需求失衡, 降低了江南水乡古镇的重游率和江南水乡古镇旅游的综合效益。而全域旅游的要求的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要求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迎合旅游市场的新需求, 跳出传统资源观和门票经济等狭促视野来看待旅游产品供给格局, 用全域旅游视野去审视、整合和拓展旅游发展的范围。在继续优化现有观光旅游产品之外, 加强区域内的三大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 从而丰富区域内的旅游产品供给, 构建点线面有机统一的旅游供给格局, 有效推动江南水乡古镇区域协调发展。

三、江南水乡古镇旅游成长运行机制构建构建思路

江南水乡古镇旅游成长运行机制构建的总体目标是以全域旅游视角, 通过改变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产品供给格局, 实现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到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围绕这个总体目标, 江南水乡古镇旅游成长运行机制构建的基本思路为:以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增长极为基础, 以多环联动为路径选择, 带动古镇旅游业与所在区域三大产业的有机结合, 最终形成合力保证江南水乡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 江南水乡古镇旅游的对象是江南水乡文化, 这种文化是江南水乡古镇人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集聚。全域旅游发展要求江南水乡古镇旅游的发展必须通过增长极选择和培育及增长极的扩散不断带动次一级新的增长极的不断培育和扩散, 从而游整合江南水乡古镇旅游资源。这种整体发展有利于提高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产品的开发质量, 进而增强江南水乡古镇旅游的吸引力。

其次, 多环联动为江南水乡古镇旅游成长运行机制构建路径选择。由纵向联动向多向联动发展既是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增长极扩散的现实需要, 也是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实现由点及面发展的关键, 这也是全域旅游发展的最大特点。

四、江南水乡古镇旅游成长运行机制构建过程

全域旅游发展视野下, 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产品供给水平和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产业发展是影响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可成长性的两条主线, 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产品的不可替代性和江南水乡古镇旅游者对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产品的兴趣, 因此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增长极的选择、培育与扩散机制是保证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发展不脱离两条主线的基础。

(一) 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增长极选择依据

江南水乡古镇旅游的增长极的选择要综合考虑江南水乡古镇旅游现有的发展状况、江南水乡古镇旅游者的客流的聚集分布状况、基础设施、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市场优势旅游发展环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程度、江南水乡古镇旅游管理制度和水平、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产业集群及城市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 注重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开发与江南水乡古镇旅游资源保护两者关系的协调。在考虑增长极的吸引、集聚和极化效应同时也要考虑增长极的扩散效应, 实现江南水乡古镇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 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增长极的培育

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主要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要, 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发展依托的江南水乡古镇旅游资源既包括有形载体, 也包括无形载体。同时江南水乡古镇旅游资源也具有独特性、不可复制性和动态性, 这就决定了如果合理开发利用, 江南水乡古镇旅游资源不仅具有可再生性, 而且还具有价值的增值性。

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增长极的培育的关键是构建江南水乡古镇旅游核心价值环。核心价值环是以江南水乡古镇旅游的直接对象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系列企业创造价值活动的过程, 其最终在吸引旅游者的同时提升江南水乡古镇旅游资源的价值。

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产业价值环构建基础是南水乡古镇旅游产业价值链的构建。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产业价值链基本包括江南水乡古镇旅游资源、江南水乡古镇旅游相关产品、江南水乡古镇旅游营销渠道和江南水乡古镇旅游者四个部分。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产业内部各不同企业承担不同的价值创造功能, 从而为旅游者提供富含文化特色的观光、度假、商务等多种形式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从而使得旅游者通过江南水乡古镇旅游感知、了解、体验江南水乡古镇文化的具体内涵。江南水乡古镇旅游经营者在设计旅游产品时充分利用城市的文化旅游资源, 将城市多种文化融入到各类型旅游产品中, 通过江南水乡古镇旅游相关配套产业的支持和包装, 依托旅行代理商、旅游批发商、饭店销售代表、基于Internet的分销渠道等全方位的营销渠道销售给最终的旅游者。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产业价值链上从江南水乡古镇旅游资源到旅游者每经过一个环节, 不仅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价值链的价值不断增加, 同时也是江南水乡古镇文化知识流由江南水乡古镇旅游资源不断流向旅游者的过程, 最终有利于形成江南水乡古镇旅游的品牌效应, 使得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产业价值链的价值不断增加。

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产业价值环是以江南水乡古镇文化为核心形成的一系列向外扩展的同心圆。江南水乡古镇文化是一个古镇独有的文化形态, 它将古镇特色文化贯穿到城市精神活动、文化活动、管理活动、行为活动、经济活动、建筑特色、形象塑造、品牌营销等的所有环节上。江南水乡古镇文化作为城市的强势文化既作为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反映了江南水乡古镇文化的独特性, 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江南水乡古镇文化影响力的大小。江南水乡古镇文化决定了城市的差异化, 也是江南水乡古镇旅游竞争力大小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三) 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增长极的扩散

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增长极的扩散是增加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产品供给的有效实现途径。实现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增长极由点-线-面的衍变过程既是增长极扩散的依赖路径, 也是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具有成长性的基本保证。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产业是关联度高、牵动面广的产业, 这决定了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价值的实现路径有别与传统的链状延伸效应, 而是以一种环状效应实现的。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增长极扩散以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产业外延价值环为基础呈现一种波状的扩散效应。

当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增长极发展到一定阶段, 不可避免会出现边际效益递减现象, 极化效应逐渐减弱。没有极化效应的集聚就不会有相应的扩散, 极化效应集聚到一定程度必然呈现扩散效应。因此需要增长极的部分资源有序地向周边扩散, 从而带动江南水乡古镇旅游整体平衡发展。

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增长极扩散以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产业核心价值环为基础, 沿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产业外延价值环向外扩散。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增长极扩散路径主要有几下几种:第一是事件驱动。通过事件节庆推动文化会展产业和文化演艺产业发展;第二是活动驱动。通过增加旅游者参与活动推动江南水乡古镇文化娱乐产业发展;第三是产业驱动。通过对江南水乡古镇三大产业与旅游产业有效整合, 推动江南水乡古镇旅游相关配套和支持产业发展;第四是品牌驱动。通过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增长极形成的品牌效应推动江南水乡古镇旅游由点及面的发展;第五是资源驱动。江南水乡古镇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带动相关表演、民俗、传统手工艺产业的发展。

五、结论

江南水乡古镇大都选择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 而经过十几年的旅游发展, 创新性不足带来的同质化竞争已经严重影响了江南水乡古镇旅游的成长性。在全域旅游的视角下, 通过培育和扩散旅游新的增长极, 可以有效促进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 构建旅游产业新体系, 培育江南水乡古镇旅游旅游市场新主体和消费习惯, 创新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发展模式, 从而拓展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发展的新空间, 更好地协调各种要素的关系, 完善旅游要素和产业配套, 通过有效增加供给, 从而协调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实现江南水乡古镇旅游的可成长性发展。

摘要:随着人们旅游方式的改变, 江南水乡古镇单纯的以抓点方式为特征的景点旅游模式, 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大旅游发展的需要。在巴特勒看来, 任何一个旅游地都同其他产品一样具有周期性的发展过程。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也不可能一直处于稳步增长的状态, 也必然要经历停滞和衰落阶段。因此如何确保江南水乡古镇旅游能够长久吸引各类旅游者是保证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具有成长性的关键。以全域旅游视角发展江南水乡古镇旅游, 就是将江南水乡古镇整体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运作, 增加有效供给, 引导旅游需求, 实现旅游供求的积极平衡。本文从全域旅游发展背景出发, 分析了全域旅游视角下发展江南水乡古镇旅游的必要性, 并从增长极的选择、培育与扩散机制出发提出了江南水乡古镇旅游成长运行机制的构建思路。

关键词: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全域旅游,增长极

参考文献

[1]郭熙保, 陈澍.西方发展经济学中的地区不平衡发展理论[J].教学与研究, 1998, (5) :35

[2]李美辰.江南水乡古镇旅游景区配套服务设施完善体系旅游纵览月刊, 2005, (11)

[3]郭文, 黄震方.基于场域理论的文化遗产旅游地多维空间生产研究-以江南水乡周庄古镇为例[J].人文地理, 2013 (2) :117-124

[4]张环宙, 汪波.江南水乡古镇的共性特征及其价值分析-以太湖流域六大古镇为例[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7, 34 (6) :696-701

全域旅游 篇10

中国进入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背景下, 已进入“新常态”。在此背景下, 中国旅游业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与趋势。在旅游需求方面, 伴随着国民旅游普遍化、多元化的发展, 带薪休假制度的逐步落实和清明、“5.1”、中秋、“10.1”等各种假期增多以及重大节日高速公路免收过路费等一系列刺激政策, 直接带动旅游市场需求越来越多, 消费分层明显加速。同时, 在市场竞争方面, 国内旅游景区景点的迅速发展, 旅游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在消费需求和市场竞争的双重推动下, 唯有把握旅游核心竞争力--文化, 才能占据市场主导。

1 旅游与文化现状

党的十八大把“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2014年2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4]10号) , 文旅融合将是未来重点推动和扶持的领域。2014年8月出台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4]31号) , 明确提出了创新文化旅游产品, 深挖旅游业文化内涵的重要任务。2014年重庆市出台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将“大力创新文旅融合”作为拓展旅游发展空间的首要措施。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市级层面,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都是当前和今后必须要坚持和努力的方向, 尤其是在“传统产业相对饱和, 新业态投资机会大量涌现;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的经济新常态下, 资源需求少、能源消耗低、发展潜力大的文化、旅游产业正符合新发展方式的要求。大力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质量, 以旅游扩大文化的传播消费, 打造文化旅游“升级版”, 实现旅游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和可持续发展。站在旅游产业的角度看, 抓住了文化就抓住了基本内涵;站在文化产业的角度看, 抓住了旅游就抓住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2 万盛旅游文化实践

重庆文化旅游产品也日渐增多, 各大景区、景点也积极努力推动当地文化与旅游的结合, 开发出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如:由张艺谋执导的《印象武隆》、酉阳桃花源农耕体验、彭水蚩尤九黎城、秀山花灯文化、奉节白帝城、南川金佛山佛教文化、万盛红苗文化等。就仅为区级经开区的万盛而言, 充分依托当地经济条件和人文地理环境, 因地制宜, 统筹兼顾, 采取了一系列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务实之举, 简单归纳就是“六个一”, 和一条文化旅游产业链。

(1) 搭建一个文化旅游融合的平台。成立黑山谷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系重庆黑山谷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 。主要对本地文化梳理、提炼、挖掘、整理, 从事开发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旅游文化产品, 为万盛文化旅游发展全方位配套服务。

(2) 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 (1) 景区常态化演出。依托文化公司下属艺术团, 通过挖掘和整理本地文化, 创作出《跳笙歌》、《山那边》、《踩槟榔》等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的红苗文化节目80余个, 将景区演出常态化 (景区常规演出200余场/年) , 起到较好的营造景区文化氛围作用。 (2) 大力开展宣传营销。如:积极参与全国与市、区的大型营销活动 (西旅会等、旅游系统组织的全国大篷车巡演、参加央视节目录制等) ;通过一系列营销手段宣传推广万盛文化, 助推万盛旅游如:浪漫春游季, 九九重阳九元九, 年初一到黑山谷1元, 重庆大学生徒步穿越黑山谷等。代表万盛经开区作为央视《城市1对1》栏目嘉宾主持宣传红苗文化与万盛旅游。

(3) 打造一个品牌节会。我区坚持节庆文化与旅游融合, 在龙鳞石海景区打造每年三月三的苗族踩山会, 现已成功举办17届, 其中第十二届的原生态情景剧、苗族绝技与十七届以蝴蝶妈妈为文化亮点, 打造的以蝶母为中心, 蚩尤战马为补充的红苗盛宴, 暨吸引游客体验原生态少数民族文化, 又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

(4) 研发一批旅游商品。通过整理、挖掘基础上, 将万盛文化元素和黑山谷精灵—黑叶猴相融合, 设计、制作出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的黑叶猴系列特色旅游商品11种, 并在黑山谷游客服务中心设置了一个monkey形象店, 进行展示和销售, 丰富了旅游购物环节, 满足了游客的购物需求。

(5) 打造一系列以黑山谷, 龙鳞石海旅游景区为背景的精品文化节目。大型原生态舞蹈《笙歌苗舞》, 舞蹈《爱在黑山谷》与卡通儿通剧《勇创黑山谷》、《跳笙歌》、《昭姬乐嘞》曾获全国十六届“群星奖”选拔赛 (重庆赛区) 一等奖、重庆市乡村文艺汇演一等奖, 《苗家鼓娃》、《爱在黑山谷》两次荣登央视舞台。

(6) 坚持一种理念。按照“全域旅游、景城一体、四季度假”理念, 突出文化旅游的地位和作用, 推动体育、商业、农业等其他行业与旅游融合, 打造文化旅游新形势。将文化元素全面注入城市主题、黑山旅游带和乡村旅游联动带、核心景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特色小镇等布局中。

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有机结合, 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以文促旅、以文带商、以文富区”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旅游产业链。这种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产业链运作模式, 不仅为全域旅游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借鉴模式, 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地方旅游产业的升级, 带动了地方旅游经济的繁荣, 对构建和提升当地新的文化旅游产业业态体系以及人口产业双集聚的形成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3 城口全域旅游文化的建议

城口县地处大巴山腹地, 重庆市最北端, 属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 是重庆和三峡库区连接陕南、川东、鄂西的交通要塞, 大西北连接长江黄金水道最便捷通道的必经之地。因位居渝川陕结合部, 在全市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对接南北、传递东西的独特区位优势, 有良好的原生态环境和厚重的红色历史文化, 被重庆市定位为“全市生态文明示范区、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基地、特色产业基地”。按照“全域旅游、区域协作、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原则, 不断夯实旅游发展基础。

如何立足城口旅游发展目标, 找到代表性和脱颖而出的文化特质呢?围绕城口旅游发展思路, 让文化之魂附着在旅游个体上, 创新旅游文化的体制机制、内容形式、传播手段和发展业态等方面, 充实旅游拓展要素, 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 抢占新的旅游市场, 成为我们城口旅游人当前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3.1 科学研判区域旅游发展形势, 确立城口旅游发展方向

抓住旅游文化项目文脉, 树立城口旅游项目主心骨 (为旅游文化“找魂”) 。通过文化挖掘, 寻找最具代表和体现旅游项目本质文化要素, 然后再通过旅游的手法提炼、重构, 为项目形成一个特制的、不可复制的文化精髓, 最终注入旅游项目中, 使其成为旅游项目独一无二的灵魂。

3.2 发展全域旅游, 制定符合现实发展需要的旅游规划

城口这一特殊的地域环境所孕育的不同地域文化及其在全域旅游中的特点和价值亦有所不同, 因此, 在规划和布局中, 不仅要对城口的旅游产品范围、类型、特点、规模等有一个整体的规划方案, 而且对每一项内容或项目都应注入内涵丰厚的文化元素, 并同时注意到旅游文化产品的不可重复性, 从而使相关项目在具体的操作中始终围绕文化定位的主线实施。

3.3 加强旅游文化产品精品建设

围绕民族民俗文化生活场景, 民间故事等打造一台具有自身文化特色的国内外游客到此必看的旅游演艺节目。2010年, 城口大巴山钱棍舞代表重庆市亮相上海世博会。2011年10月, “重庆城口钱棍舞表演活动”被世界纪录协会现场认证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钱棍舞表演活动”。2012年, 城口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钱棍舞之乡”。这些荣誉和品牌, 均可作为城口打造大型演艺节目的切入点。打造若干有影响力的旅游文化活动品牌, 重点打造消夏养生节、彩叶节, 丰富消夏避暑、养生度假文化内涵, 创新彩叶节的参与和娱乐项目, 加强节庆活动与其他城口文化资源如钱棍、孝歌等的衔接, 提升节庆品质和影响力, 使其成为城口的靓丽名片。

参考文献

[1]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4]10号) [Z].

推动全域旅游 绽放全景卢氏 篇11

把握内涵 明确方向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它是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全域旅游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将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规划布局、综合统筹管理、一体化营销推广,实现人人是旅游形象、处处是旅游环境的目标。卢氏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结合旅游供给侧改革,全域动员、全域参与、全域打造,争创“全域旅游示范区”,努力将卢氏打造成中西部地区休闲度假、健康养生旅游目的地和豫陕晋鄂旅游中心城市、伏牛山核心旅游区。

彰显优势 规划引领

卢氏县地处中国南北地质、气候、生物分界线,横跨两大流域,兼具南北风情,生态原始、山水相宜,文化灿烂、古迹众多,集“骏马秋风蓟北”的粗犷和“杏花春雨江南”的灵秀于一身,有“中原绿宝石”“豫西后花园”“中国百家深呼吸小城”之美誉。在规划编制中,卢氏县跳出旅游看旅游,将旅游资源和其他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把旅游规划与其他规划共同融入整体,从顶层设计上真正实现多规合一。同时,针对全域旅游发展新变化,卢氏县从旅游的整体定位、产品体系的系统化、旅游公共设施的完善、游客与当地居民的共享、收益模式的重构等进行全新的策划和规划。依托卢氏旅游资源优势和特色,按照“旅游景观全域优化、旅游服务全域配套、旅游治理全域覆盖、旅游产业全域联动、旅游成果全民共享”的思路,突出景区开发建设特色,注重优势互补,着力发展生态旅游,深入推进全域旅游,高标准编制规划。目前,卢氏县初步形成了以全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为引领、各景区规划和乡村旅游点规划为支撑的全域旅游规划体系。规划突出四大重点、三大线路,积极培育极点(打造若干支撑极品牌旅游景区)、打造轴线(培育若干特色乡村旅游发展轴线)、形成板块(依托核心景区、景观轴及乡村旅游带,形成若干具备特性和持续发展动力的乡村旅游板块)、进行区域融合(整合多方位资源,打造符合乡村旅游深度开发价值的区域产业融合模式)、形成产业集聚(通过产品转化、产业延伸,形成特色产业集聚区)。重点打造完成县城—豫西大峡谷景区、县城—熊耳山—汤河温泉、县城—双龙湾景区3条精品旅游线路。到2020年,全县力争创建国家A级景区5个以上,打造乡村旅游重点村15个,充分发挥旅游扶贫作用。

全域联动 激活“旅游+”

坚持旅游产业全域联动,促进旅游与相关要素和产业在空间上聚集融合,打造全域化旅游产品和业态,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共荣共生。加快旅游业与特色农业、特色工业、历史文化等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培植旅游新业态,催生核心竞争力,打造“旅游+”产业集群,推动卢氏全域旅游升级。

实施“旅游+农业”战略,提升乡村旅游。依托资源优势,依照乡村旅游总体规划,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脱贫攻坚,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产业扶贫、旅游富民为目标,按照城区周边型、景区依托型、资源唯一型等类型,筛选确定26个乡村旅游重点村,选择重点,分批打造,分步实施,逐步全面建设。深入实施河南省“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引导农民走农游一体化道路发展旅游经济,逐步实现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收。2016年,争取到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5个,总投资额639万元,重点做好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设施配套、房屋外观改造等。目前,“一村一景一特色、宜居宜业宜发展”的全域旅游美好愿景正在逐渐变为现实。

实施“旅游+城镇化”战略,发展城市旅游。依托旅游新城的打造,围绕生产、生态、生活、文化、服务、管理、集散、创新“八大功能”,加快完善交通、通信、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积极发展商贸、餐饮、住宿、娱乐、旅游地产等产业类型,加速聚集一批高质量的宾馆、酒店、超市、特色旅游纪念品店、休闲娱乐会所,提升旅游服务接待能力,丰富旅游要素载体,逐步促成过境游向过夜游的转变。

实施“旅游+生态”战略,加快康养旅游。依托域内丰富的森林生态资源,发挥山、林、水、气四大优势,加快玉皇山森林公园等一批生态旅游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健康服务产业化,推动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升级,将卢氏打造成“生态会客厅”“休闲康养地”。

实施“旅游+文化”战略,推动文化旅游。以春风化雨·文化惠民行动为契机,进一步挖掘、整理史前文化、古县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创新文旅载体,开发文旅产品,努力把卢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成为文化特色鲜明、服务水平领先、带动能力强大、综合效益显著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城融合项目集群,努力打造具有国际水平,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于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区和集养生健康、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健康旅游园区。

实施“旅游+电子商务”战略,推进智慧旅游。加快推进智慧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智慧旅游全媒体营销平台、智慧旅游基础设施等建设,实现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营销。重点依托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平台,推动旅游产品“上网触电”、做大做强。

就卢氏县而言,就是要以实施特色产业强县富民行动、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公共服务上水平行动、新型城镇化提速行动、产业集聚区上台阶行动、春风化雨·文化惠民行动、筑巢引凤·人才强县行动、天蓝地绿·生态涵养行动、法治卢氏·平安和谐行动“九大行动”,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三城联创”,重点实施好旅游重点项目,配套完善支撑体系,加快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宣传营销 彰显品牌

近年来,卢氏县通过举办豫西大峡谷全国双胞胎漂流大赛、豫西大峡谷连翘花节、中国中西部(双龙湾)亲水狂欢节等节会赛事活动,创新旅游卖点,激活乡村旅游市场。此外,还通过参加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西安旅游推介会、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旅游区域(川渝)联合推介会等,宣传推介卢氏旅游。

卢氏县充分发挥旅游行业宣传促销优势,通过智慧旅游平台、各种新媒体及传统媒体,广泛宣传乡村旅游,吸引各地游客消费。还把“互联网+”理念全面融入旅游扶贫开发建设,介入目的地与旅游产品营销、农家宾馆就业培训、旅游安全监管和市场组织等方面工作,加快乡村特色旅游产品开发,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消费需求。

今年5月,卢氏县又被中国国土经济学会评为“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又有了一张为数不多的亮丽名片。

卢氏县还持续强化规范管理,全面提升综合服务水平。比如加强旅游饭店、景区、旅行社、农家宾馆等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加强旅游安全管理,促进旅游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规范旅游行业管理,严厉打击非法经营;开展标准化服务,指导景区、饭店严格按照乡村旅游服务标准做好服务接待等。通过这些举措,积极倡导文明旅游,使卢氏县形成和谐有序的旅游环境。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全域旅游的发展号角已经吹响,全景卢氏的美丽画卷已经开启。我们将合力推动全域旅游,绽放全景卢氏,叫响“自由山水,清清卢氏”旅游品牌,扮靓新卢氏,增辉天鹅城,为三门峡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全域旅游 篇12

近年来, 伴随经济持续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已经成为全亚洲甚至全球旅游产业的黄金市场。2015年前三个季度国内旅游人数约30.26亿, 旅游消费达2.563亿元, 同比增长为15.1%。预计全年国内旅游收入3.45万亿元, 同比增长14%, 已形成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1]。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 旅游业已切切实实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因此, 目前各地几乎都将旅游业视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 并围绕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规划和相关措施。

1.1 全域旅游

当前, 随着旅游进入我国居民日常生活, 旅游业也从传统的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型, 从封闭式景区走向日益开放与共享的新阶段, 全新的旅游实践带动了全域旅游概念的产生与推广。全域旅游是指各行业积极融入, 各部门共同管理, 全城居民广泛参与, 充分利用旅游目的地的全部吸引物要素, 为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 从而全面满足游客全方位体验的需求[2]。在全域旅游时代, 传统景区观光已经不再是旅游唯一的核心吸引力, 为了使游客能够在目的地进行深度旅游体验, 旅游目的地要打破原有景区限制, 突破门票经济, 使旅游滞留点从景点、景区向外延伸到整个区域, 在全域范围内创新利用一切资源, 将所有旅游吸引物开发利用成吸引游客的节点, 以充分满足旅游者需求。可以说, 全域旅游既是旅游业升级的自然结果, 也顺应了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与现代城市建设的客观要求, 对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而全域旅游理念的提出, 也为工业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巨大空间。

1.2 工业旅游

工业旅游是工业与旅游业相互融合而产生的新型专项旅游形式, 它以历史怀旧和科普体验为出发点。早期的工业旅游是工业企业对外宣传的一种手段, 通过邀请大众进行工厂参观与观光等进行企业形象塑造与营销。20世纪下半叶, 随着全球去工业化趋势出现, 制造业与传统能源矿业等渐渐衰退, 聚集了大量工业资源的老工业城市逐渐衰败。在后工业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旅游业的兴起, 使原来存留的工业厂区、车间、机械设备、居民生活区等, 变成具有旅游价值的新热点。将工业遗产适度开发转型成为工业景观, 以工业遗产游为主要内容之一的工业旅游成为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模式。工业旅游为外来游客提供了新型旅游与休闲科普体验的同时, 也促进了工业遗产地的经济转型和功能复兴与更新, 增加了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 丰富了当地的城市文化建设, 并加强了群众对本地的地方认同感和集体归属感, 具有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重效益。

1.3 辽宁工业旅游开发可行性

作为传统的老工业基地, 辽宁开展工业旅游条件优越, 环境良好。首先, 开展旅游业的宏观环境良好。辽宁地处东北地区南部, 南临黄海、渤海, 与朝鲜一江之隔, 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 是东北地区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 也是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 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商业服务业较发达, 配套设施完善。省内交通便利, 各项基础设施完备, 形成了高速公路、普通公路、铁路、机场、港口、河运、地铁、公交、轻轨等多体系汇聚的交通网络, 2015年为促进旅游业发展还启动了旅游交通专项规划, 实施一批旅游公路项目建设。其次, 作为传统老工业基地, 辽宁所辖14个市全部是工业城市, 工业类型多样, 工业资源十分丰富, 知名度较高, 在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方面基础雄厚, 优势显著。辽宁省现存已经认定的各类工业遗产共161处, 以19世纪末至建国初期为主, 这些工业遗产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 在省内空间分布很有特点, 总体来说形成了沿河、沿海岸线、沿铁路分布的格局, 整体保存状况尚可, 具有鲜明的历史特色和文化价值, 从而有利于工业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2 辽宁工业旅游现存问题分析

2.1 品牌知名度低, 公众参与不足

社会认知度是工业旅游开发的重要因素。从根本上看, 旅游者对工业旅游的审美偏好和感知是工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动力。工业旅游作为一种新型专项旅游形式, 对我国大众来说还比较陌生, 大众认知度偏低。受此影响, 辽宁对工业旅游的定位还存在一定局限性, 对工业旅游的相关宣传不是很到位, 旅游推广也受到限制。相比北京、青岛、上海等地, 辽宁城市工业旅游还没有形成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知名品牌, 外来游客虽然认同辽宁城市的老工业城市属性, 但对当地的工业遗产与景观的具体内容缺乏了解, 对其价值没有准确评价, 自然也就不会对当地的工业旅游产生强烈兴趣。此外, 工业旅游尚未对当地城市形象塑造与文化建设发挥应有作用, 工业旅游的社区参与度低, 当地居民对本地工业旅游的了解、认知程度不高。

2.2 资源整合程度低, 规划设计不足

目前, 由于对工业遗产等工业资源的保护、整理与开发还很有限, 辽宁省内工业旅游的开发设计仍处于起步阶段。一是景点不多, 分布零散, 旅游吸引力不强, 缺乏整体协调性, 没有形成成熟完整的专项旅游线路。二是由于前期规划设计不足, 与省内现有旅游产品没有进行有机融合。以沈阳为例, 作为传统老工业基地, 目前为大众熟知的旅游产品仍是一宫两陵、张氏帅府、棋盘山、世博园等传统的历史自然景点景观, 工业旅游相关内容明显缺乏。三是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渗透还不够, 工业旅游与商业、创意产业等行业之间的关系尚未打通, 没有充分发挥出产业融合带来的相互促进、创新与价值提升的作用。四是没有充分融入当地居民的生活、工作, 没有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与情感体验等吸收进工业旅游资源, 也限制了旅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感受途径与信息内容。

2.3 开发模式单调, 经济与社会效益等不足

目前, 辽宁省已有的工业旅游项目, 普遍存在开发模式单调, 产品特色不足等问题。一是常见旅游项目有博物馆、景观公园模式, 以实物、图片等静态展览为主, 缺乏多元式开发。二是对旅游产品的整理开发以物质类工业遗产为主, 忽视了非物质类工业遗产, 对那些珍贵的工艺技能、流程、企业文化与工业精神等无形遗产缺乏挖掘、整理与展演。三是对单体工业建筑、工业景观或旧址进行了保护式开发利用, 但对整个工业街区与工业城市的历史风貌与特征捕捉不足。这就造成了现有工业旅游强调科普性与观赏性, 缺乏娱乐性、互动性, 游客进行简单的观光游览后会很快离开, 旅游滞留时间短、粘性差。此外, 旅游纪念品种类少, 欠缺创意与独特性, 销量不大, 经济效益主要依靠门票收益。同时, 简单的静态开发, 忽视了工业资源中蕴含的社会学、文化学价值, 容易使工业遗产沦为城市发展的背景, 降低了工业旅游的人文魅力和社会效益。

3 建议

3.1 明确工业旅游在辽宁发展中的战略价值

在明确旅游业总体在辽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支柱产业的前提下, 对工业旅游进行明确定位, 认识到发展工业旅游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从顶层设计的高度, 制定发展工业旅游的各项政策和保障机制。提升工业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 积极利用多媒体渠道以及对外政务商务及各种经济文化交流等途径, 加强对辽宁工业旅游的宣传推介, 将工业旅游融入现有的旅游项目与路线设计, 科学规划多种工业旅游产品, 提高辽宁工业旅游的社会知名度和游客好感度, 发挥其特殊优势, 通过对工业遗产等资源的适应性利用, 突出辽宁省城市文化特色, 保存延续城市传统文脉, 使工业旅游真正参与到辽宁省城市整体品牌形象建设中去。

3.2 构架层次丰富类型多元的工业旅游开发体系

扩展对旅游资源的界定, 将其由传统观念中的具体的工业设备、建筑、厂区旧址等扩展到老工业街区、整个工业城市的层面, 由物质的工业遗产扩展到非物质工业遗产, 全面挖掘、整理并评估所有可用的工业资源旅游价值。同时进行全新的产品设计, 将工业旅游产品由各种工业建筑物、文物、纪念品等旅游吸引物, 扩展到所在地整个自然与人文社会环境, 包括具有工业城市气质的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行为、语言方式、文化及情感取向等, 保护旅游产品的生命力。对整个城市的工业文化意象进行整体性保护, 改善工业区生态环境, 以核心旅游项目为中心, 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工业旅游主体功能区, 形成“个别景点——具体线路——成片景区——整个城镇”逐级发展的旅游格局, 保障、拓展工业旅游的特定空间[3]。以沈阳、大连为龙头城市, 以辽宁省内工业遗产的空间布局为依托, 形成沈阳经济区和沿海经济带两大工业旅游区域, 加强区域内城市与区域间的旅游开发合作与产业集群程度。根据不同游客的群体特点、结合市场需求, 灵活采取创意园化、艺术区化、公共空间化、城市公园化、博物馆化、展览馆化、休闲度假区化等多种模式, 丰富旅游项目类型。增加多媒体展示、真人体验等多种方式, 提高旅游产品的互动性、参与性。以地域文化、历史内涵等为来源, 提升工业旅游纪念品的创意含量、艺术品位与制作质量。推进工业旅游与商业、房地产业、手工业、服务业、餐饮业、娱乐休闲业、科技与文化教育等行业的产业融合与渗透, 延长产业链条, 创造衍生产品, 保障在吃、住、行、玩、游、购等全方位的供给, 使游客在进入目的地后的全部时空里获得多层面的旅游体验, 增强工业旅游的吸引力。

3.3 加强工业旅游公共服务建设

全域旅游强调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归属感, 游客以“居民”的身份和心态获得深入、满意的亲身体验, 感受到目的地人民的好客热情, 才愿意长时间停留, 甚至成为回头客。为此要从整体上创造全民积极参与“游客友好”的社会人文环境, 创造卫生、宜居的自然生态环境, 改善公共交通, 加强信息咨询、游览引导、旅游解说等服务系统建设, 提高工业旅游的科技含量, 开发推广工业旅游相关内容在智能终端上的应用, 以智慧旅游和精细化管理为方向, 完善公共服务水平, 使游客在全天24小时之内始终能感受到目的地的便捷、舒适与人性化的生活环境, 延长旅游停留时间。在为外来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 结合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业适应性改造, 改善城市整体格调与休闲环境, 使当地居民也受惠于工业旅游的发展, 共享高品质生活。

摘要:工业旅游是近年来新兴的旅游形式, 对我国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与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有重要作用。辽宁作为传统的工业大省, 工业遗产资源十分丰富, 发展工业旅游既有利于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又是实现地方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辽宁工业旅游目前在品牌知名度、公众参与、规划设计、开发模式与资源整合等多方面均存在不足, 因此, 本文从全域旅游视角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工业旅游,全域旅游,工业遗产

参考文献

[1]鲁娜.“旅游+”绘出2015年文化旅游创新力[N].中国文化报, 2015-12-26 (5) .

[2]厉新建, 张凌云, 崔莉.全域旅游: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创新——以北京为例[J].人文地理, 2013 (03) .

上一篇:经济美观论文下一篇:让学生撑起责任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