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控制系统

2024-07-10

电器控制系统(共12篇)

电器控制系统 篇1

1 系统结构

本系统主要包括电话振铃检测电路、电话自动摘挂机电路、DTMF信号解码电路、语音提示电路以及整个系统的控制心脏CPU电路。当有电话打入时电话振铃检测电路检测到有振铃并等待至系统默认的振铃次数后, 控制器自动摘机, 并在语音电路的提示下依次输入用户的操作密码和操作指令。DTMF解码电路将接收到的DTMF解码后的数字信号送入CPU, 若输入密码错误达3次以上, 系统自动挂断电话。当进入正常遥控状态后, CPU用控制命令来家用电器接口电路。整个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2 电话远程控制部分的实现方法

2.1 振铃检测电路设计

当电话线路上没有振铃信号时, 电话线路由电话交换机提供大约48V的直流电压。当用户被呼叫时, 电话交换机发来约为70V的交流信号, 经全桥BRIDGE1极性校正后, 使用高压稳压二极管进行降压, 然后输入至光耦4N35的输入端, 输出的脉冲方波信号再经放大、整形后送至AT89C51的T0端, CPU对振铃信号计数, 完成整个振铃音检测和计数的过程。

2.2 DTMF解码电路设计

远程用户通过电话按键发送的DTMF信号, 经耦合电容的隔直、滤波后, 由MT8870接收并进行硬件译码, 输出的四位二进制数据直接与AT89C51单片机的P1.0—P1.3口连接, MT8870接收到有效的DTMF信号并解出正确的BCD数据时, 会使STD端置高电平, 通知CPU取走数据。CPU从P1口读入数据, 与掉高四位后将数据保存于内部R7寄存器单元, 并对读入的数值进行判断, 从而得到远程控制者的输入命令。

2.3 实时时钟电路设计

DS12887为DALLAS公司生产的实时时钟芯片, 除具有实时钟功能外, 它还具有114字节的通用RAM, 内藏锂电池。在本系统中, 巧妙的应用DS12887实现了以下功能: (1) 多功能日历、时钟。 (2) 掉电保存各路家用电器开关状态。 (3) 保存系统密码, 且密码可在线更改。 (4) 结合软件实现看门狗, 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AT89C51为INTEL系列总线, 所以DS12887的MOT脚接地, AS, DS, RW分别与AT89C51 ALE, RD, WR管脚相连。为尽量节省I/O口线, 对DS12887的读写不采用MOVX A, @DPTR 指令, 而采用P3.5作为片选信号, 对DS12887的读写全部采用MOVX A, @R0来完成。这样可充分利用CPU的P2口, 避免读写时影响电器状态。

2.4 语音提示电路设计

电话远程控制系统利用语音提示电路实现用户和系统的交流。语音提示电路预先存储若干段系统提示音, AT89C51中央处理单元电路判断用户发送的DTMF信号后, 对语音提示电路进行寻址, 播放相应的提示音, 从而向用户反馈信息提示下一步该如何操作。

本系统语音存储采用了美国ISD公司的ISD2590芯片, 该芯片具有抗断电、音质好, 使用方便等优点。有10个地址输入端, 寻址能力可达1024位;最多能分600段;设有OVF (溢出) 端, 便于多个器件级联。与CPU接口电路如图4 所示。

ISD2590的最高地址位A8 (脚9) , A9 (脚10) 置为高电平时, 芯片即进入操作模式状态。操作模式根据引脚A1~A8的高低电平不同组合总共分为6种不同的模式, 实现不同的功能。

为尽量节省I/O口线, 采用了M1和M6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对ISD2590操作, 将所需的语音通过开始/暂停按钮一段一段从话筒录入芯片, 只需记住各段的序号即可。

ISD2590的信息检索模式的使用方法:首先将芯片的录放控制P/R端置高, 地址位A4, A0置高, 现在芯片即处于信息检索模式的信息读取状态。要播放第N段的语音, 先给PD端一高电平脉冲, 使地址指针复位为0。因为所有的序号都以存储器起始处为基准, 除第一段外, 只需要CE端发送N-1个不大于10us低脉冲, 即可使地址指针到达第N段的开始处, 然后拉高A0, 在CE端加一个低脉冲即可播放第N段的语音信息, 直到此段后的EOM标志出现为止。

由此可知准确检索的关键在于正确检测到每一段的EOM结束标志。因为在快进状态下, EOM脉冲的宽度只有10us左右, 对于速度不高的单片机不易检测到, 此时可用外部中断来检测EOM标志位。

3 软件设计

如何利用有限的16种DTMF信号实现多样的系统控制功能, 是系统成功与否的关键, 借助于软件编程, 系统可以对16种DTMF信号的任意组合进行解释, 从而丰富了系统功能。系统软件主要功能如下:

(1) 系统身份认证功能。为了保证只有合法用户才能操作系统, 电话远程控制系统上线以后, 用户必须输入密码, 待系统确认后才具有对系统的操作权限。

(2) 用户信令解释功能。对收到的用户信号, 系统按照软件设定加以解释, 并决定对语音提示电路寻址, 播放相应的系统提示音, 实现用户和电话远程控制系统间的交互操作, 或者对外部受控设备发出相应的驱动信号。

(3) 软件定时功能。系统软件设定系统自动复位的软件定时器, 定时器的设置值规定了系统一次上线工作的最大时间。若一次工作超时, 系统自动离线, 进入待机状态。

参考文献

[1]李华.mcs51系列单片机实用接口技术[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993.

[2]苏凯, 刘庆国.MCS-51系列单片机系统原理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3]周航慈, 周立功, 朱?, 等.80C51原理及应用[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2.

电器控制系统 篇2

【关键词】电力系统职称论文

1电力系统的控制原理

在电力系统中,电力拖动系统是最重要的部分,电力拖动系统中的控制部分主要是由电气控制的,其中包括电动机和电器保护。电动机有电压反馈、电流反馈、速度反馈和频率反馈等反馈方式。电器保护有欠电压保护、电流保护、短路保护和热保护等几种保护方式。通过计算机实现电力拖动系统的控制,控制方法有很多,但是采用编程、功能模块以及逻辑运算的方式比较常见。因为电器驱动程序都是采用模块化的方式提供给用户的,用户再将仪器链接自己的系统,进行可靠的编程以及组态使用。计算机实现了联锁控制、系统保护和信息处理显示的功能。通过工业及企业的工艺要求,从而确定电力拖动系统的控制要求和系统要求。通过对电力拖动系统进行集中控制,将电力系统的输入输出信号输入计算机系统,对信号进行处理。输入信号主要包括:启动和运行联锁信号、电动机运行信号、集中控制信号以及热故障信号等。输出信号包括:电动机启停信号和变频调节信号等。

2电力系统设计中电器控制线路的设计

在对电力系统中的电器控制线路进行设计之前,第一,需要了解生产机械和工艺要求,这是每个设计线路的基础工作,也是整个设备和工艺流程的基础,所以我们应该遵循实际的要求进行设计。电力系统中的控制线路一般应该满足:“启动、反向启动以及制动”的要求,有些还需要满足:“在一定范围内能平滑调速”的要求。第二,还应该有必要的保护措施和信号预报,各个部分之前要进行联锁控制,来应对突如其来的事故。第三,还应该了解控制线路的特点以及效果,还有用户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应该在设计之前了解并避免。电力系统的电器控制线路的设计有两部分的内容组成,分别是:第一,明确电力系统的设计方案以及电动机的类型等。第二,电器控制线路的设计以及电器的类型,还有设计的系统图和安装图。第一部分中的设计方案主要是采用交流和直流拖动方案中的哪一种,还有就是解决电动机的类型和容量问题。第二部分中的设计要依据工艺要求以及各个部分的要求,并且参考电器的控制的基本线路进行一步一步地设计。一部分一部分地设计,根据每一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整体的综合整理,从而得到整个电力系统的电器的控制线路。设计过程中还要考虑各个电器的类型及使用要求,使整个线路更实用。为了能够保证控制线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方面:选用可靠的元件。选用寿命较长的电器;选用的电器结构结实、准确性高的;选用抗干扰性好的电器。第二方面:正确地连接各个触头。注意各个触头之间的距离;注意触头之间的防弧措施,防止造成电路短路。第三方面:正确地连接电器的线圈。交流电路中不能串联两个电器的线圈,因为每个线圈上的电压与阻抗成正比,如果一个接触器先动作,其线圈的阻抗会增大。而另一个线圈会因分配的电压不够二不能动作,从而导致烧坏触头。所以两个线圈应该并联才不会影响两个接触器的动作。第四方面:在可逆电路中,接触器要有电气联锁和机械联锁。因为接触器的频繁操作和正反向操作,使电器在操作以及维修时能够便于控制,所以要采用两种控制方式。而且,在整个过程中,需要迅速而且方便地进行两种控制方式之间的转换,即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控制方式,以便于进行设备的维修。为了维修的人员安全,应该有电器隔离措施。

3容易忽视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因为时间继电器的经常使用,例如:行程开关的延时控制和自动转换控制,所以线路中触点(包括主触点和辅助触点)必须能够可靠合理,线路设计也必须合理、完善,以防止整个电路工作的不可靠。在此电力系统的线路控制中有可能出现竞争冒险现象。即两个电器设备中,一个电器设备通电引起另一个电器设备失电,然后两个电器都失电的现象。如果一个电器设备动作快,进行了自锁,继续得电,那么这个电器就取得了胜利;如果这个电器动作慢,来不及自锁就不能继续得电,那么这个电器就失败了。所以,竞争的失败或者胜利与电器的动作速度有关,与电器的触点动作有关,也与电气线路的设计有关。当线路设计过程中仅仅考虑电磁和触点的逻辑关系,而不考虑触点动作的时间滞后性,从而造成对整个系统性能的影响,这就是造成竞争冒险现象的主要原因。第二个问题:控制电源的一端应该接地。在电气控制系统中,保护回路必不可少,其中的各种行程开关容易引发接地事故。所以应该使保护回路中的接触器的线圈接在零电位的位置,防止事故的发生。为了确保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还可以利用隔离变压器,隔离不必要的连接,减少接地事故的发生。

4小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而电力系统中的电器控制线路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要。本文电力系统中的电器控制线路的设计,操作方便,稳定性好,便于维修和控制。

【参考文献】

[1]朱声,石崔柳,董新洲.不受电力系统振荡影响的距离保护《.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7期

数控机床电器系统优化重构研究 篇3

关键词:数控机床;电气系统;优化重构

中图分类号:TG51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16-0000-01

The Perfe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Research of Digital Machine Tool Electric Appliances System

Zhou Yongzhi

(Shenyang Machine Tool Set Equipment Co.ltd,Shenyang110142,China)

Abstract:Combining the digital machine tool electric appliancs systhem, the thesis attempts to make an analysis. Through his own practice, the author put forward the perfection design of the environmental idea of the digital machine tool electric appliance, hoping to lay a basis for the creation of the digital machine tools so that it can both meet the demands of the short tern developing of the users and bring the best profits for the users.

Keywords:Digital machine tools;Electric system;Perfection reconstruction

创新设计是环境意识设计与创新设计互相交合后产生的一种具有绿色特点的创新设计。目前产品开发中,环保设计与创新设计不应互为排斥,而要互相交合,形成环保设计中有创新设计,创新设计中有环保设计,构成环保创新设计。

一、环境意识设计主要研究内容

(一)产品资源及设计信息资源重用研究。绿色创新性设计包括设计本身的创新性和产品的创新性;前者是指一种基本设计可以通过部分修改应用于相似产品,目的是重用相同设计产生不同产品;后者指一个产品通过适当变化可以具有不同性能、适应不同用途。针对产品资源及设计信息资源特点,结合产品概念设计、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同时对用户需求信息、环境信息、创新性信息进行抽象、映射、转换,建立基于产品资源及设计信息资源重用的绿色创新性产品设计方法,是绿色创新性设计的重要研究内容;同时以环境性、创新性和定制性为目标,进行设计过程优化,确定最佳的设计方案。

(二)绿色创新性变型与升级的研究。由于科学技术进步、更高性能产品的出现和客户需求个性化加强,导致产品生命周期大大缩短;产品报废导致资源浪费和财力上的极大浪费,并造成环境污染。因此,通过对产品需求信息、功能信息、结构信息的研究构建产品及设计的基础数据,在此基础上以系统论方法和并行工程为指导,研究产品及设计的绿色创新性变型一升级一功能拓展,最大化利用原有产品资源和设计信息资源。

二、数控机床电器系统的优化重构

本文将这一理论应用于数控机床产品的设计研究中,重点对数控机床电器系统进行了尝试性的环境意识设计方法分析。

(一)专用数控系统。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主要由输入/输出装置、数控装置(CNC)、伺服驱动系统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四部分组成。数控装置是数控系统的核心,它控制着全部数控功能的实现,它与数控系统的其他部分通过接口相连,向伺服驱动系统输出的是连续控制量,向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输出的是离散的开关控制量,该部分对于数控车床来说,经典多功能经济简约化的比较合适。

输入/输出装置包括输入/输出接口和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输出接口是计算机和机床之间联系的桥梁和通道,目前USB接口是结构简单方便使用的方式。输入/输出设备用来进行信息的方便输入和输出,目前简单易连接的设备为液晶显示触摸屏。伺服驱动系统是数控系统的主要控制对象,它包括位置进给和主轴调速两种驱动系统,数控卧式车床需要控制横向(X向)和纵向(Z向)两轴进给伺服和一个模拟主轴驱动系统即可。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接受数控装置发出的数控辅助功能控制指令,进行机床操作面板及各种机床机电控制/监测机构的逻辑处理和监控,并为数控装置提供机床状态和有关装置应答信号。结构较简单的方式为内装式。

(二)电动机直接驱动主传动系统。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主要有电动机直接驱动、变频调速传动和分档变速传动三种方式。电动机直接驱动相比变频调速传动和分档变速传动有如下优点:

1.主轴电动机与主轴通过联轴器直接联接或采用内装式主轴电动机直接驱动,这种方式可以较大地简化主轴箱结构并能有效地提高主轴刚度;

2.该种方式零部件最少。变频调速传动采用变频调速电动机,通过同步齿形带传动。分档变速传动采用电动机与主轴之间的变速传动(主要是齿轮传动)来实现。

(三)直线电动机直接驱动进给传动系统。目前,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主要有“旋转伺服电动机+滚珠丝杠副”和直线电动机直接驱动两种方式。采用直线电动机直接驱动进给传动系统的原因是:

1.“旋转伺服电动机+滚珠丝杠副”方式,虽然其工艺成熟、应用广泛和成本较低,但是在高速下其转动惯量大、扭转刚度低、磨损和发热严重,存在传动误差,丝杠的弹性变形易引起工作台爬行和反向死区易引起非线性误差等,因此使机床的动态性能不能很好地满足高速加工的要求。另外该种方式零部件较多;

2.直线电动机直接驱动方式。这种方式取消了電动机到工作台之间的一切中间环节,因此有如下优良特性:a.快速响应性强,因为电气元件的动态响应时间要比机械传动件小几个数量级;b.结构简单,零部件较少,以一个运动部悠畅实现直线运动,在驱动中,力是无接触传递的;c.传动刚度高和推力平稳,直接驱动使弹性环节减少、系统刚性提高和传动效率高;d.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高,该系统一般以光栅尺为定位测量元件;e.速度高和加速度大,直线电动机启动力大、结构简单和重量轻;f.行程不受限制。

三、结束语

绿色创新性设计通过模块化、产品通用平台和接口中间件技术实现产品的功能拓展、创新性变型和寿命延长,关注对产品的整体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绿色创新性设计理论和方法对环境意识设计技术的进一步系统和完善,通过对绿色创新性设计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可使环境意识设计技术更加适合于实际工程实践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光复.环境意识设计[J].技术与创新,2009

家用电器智能节能控制系统设计 篇4

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家用电器的负荷在电力系统负荷的比重越来越大。家用电器负荷的特点是待机的时间远远大于工作时间。大量的电能被待机的家用电器所消耗。以微波炉为例, 它的额定功率在900 W左右, 一天内工作时间约30 s左右, 消耗电能约0.007 5度。它的待机功率约8 W, 一天内消耗电能约0.192度。电能利用率约3%。约96%的电能被浪费。类似家用电器还有电磁炉、洗衣机、音响、空调等, 大量时间都处于待机状态, 电能浪费非常严重。有必要在家用电器待机时脱离开交流电源。本文用单片机芯片AT89C51, 设计了家用电器智能节能控制系统。该系统能自动检测家用电器是否处于待机状态, 如处于待机状态, 在30 min后自动切断电源, 与电源完全隔离, 不消耗丝毫电能。节约了电能, 减少了浪费。

1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系统框图如图1, 系统由单片机AT89C51芯片、家用电器待机检测电路、驱动电路、执行元件、功能设置键盘电路、系统电源等组成。系统硬件电路如图2。

1.1 单片机芯片

根据家用电器智能节能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 也考虑到使用对象的操作简单, 选用AT89C51芯片为核心电路。AT89C51是一种带4 k字节FLASH存储器 (FPEROM—Flash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 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 8位微处理器[1]。该器件采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 与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由于将多功能8位CPU和闪烁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 ATMEL的AT89C5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1]。AT89C51单片机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

1.2 待机信号检测电路

待机信号检测电路是将家用电器的工作状态, 转换为一个高低电平信号的电路。待机信号检测电路由小电流互感器、整流电路、施密特反相器整形电路组成。待机信号检测电路的原理是利用家用电器工作电流大 (几安培) , 待机电流小 (几十毫安) 的特性, 由小电流互感器TA检测、二极管D整流、C滤波在电阻R两端产生与电器工作状态对应的高低电平, 即工作高电平、待机低电平的数字信号, 再经IC2 (74LS14) 带施密特六反相器整形后, 成为标准数字量。备单片机系统逻辑分析判断。

1.3 驱动电路和执行元件

考虑到家用电器负荷的工作特点是待机时间很长, 工作时间很短, 长期处于待机状态, 执行元件采用继电器符合节约电能的目的。选用欧姆龙LY2NJ 12V DC继电器。该继电器线圈电压直流12 V, 触点电流交流10 A。轨道安装带插座, 方便安装和更换。并使用它的常开 (动合) 触点, 这样设计可以在工作时, 时间短驱动电能消耗很小, 待机时可以与电源完全隔离, 不消耗丝毫电能, 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

驱动电路采用分立元件电路, 这样设计电路简单, 散热性能好。驱动电路由三极管 (V1~V6) 和限流电阻 (R1~R6) 以及续流二极管 (D1~D6) 元件组成。单片机经分析判断从P1.0~P1.5的任一位输出高电平“1”, 再经三极管功放电路后驱动继电器线圈, 使继电器吸合, 常开触点闭合, 家用电器通电。限流电阻 (R1~R6) 作用是使三极管 (V1~V6) 既工作在饱和状态又不能损坏三极管的发射极。续流二极管 (D1~D6) 是为减小继电器线圈的自感电动势而设置, 可以保护驱动三极管。

1.4 通电显示电路

通电显示电路用来显示对应电器通电状态的。由发光二极管 (D13~D18) 和电阻 (R7~R12) 组成。 (P0.0~P0.5) 的任一位或多位输出低电平, 发光二极管亮, 表示对应电器处于通电状态, 否则处于断电状态。电阻 (R7~R12) 起限制发光二极管电流作用。

1.5 键盘输入设置电路

键盘输入电路是为给对应电器供电而设置。键盘输入电路使用接口P2.0~P2.7。其中P2.0~P2.5端口的S1~S6键为对应给P1.0~P1.5的6台电器供电, P2.6位S7键可一键给P1.0~P1.5的6台电器供电。P2.7位S8键可一键给P1.0~P1.5的6台电器断电。

1.6 电源电路

智能节能控制系统的电源, 采用交流220 V到直流12 V的 (KTP001-2.0A) 开关电源, 给12 V继电器供电, 采用开关电源的目的提高系统电源的效率, 开关电源的效率可达90%[2]。直流12 V, 再经IC4 (7805) 三端稳压器稳压, 变成+5 V给单片机及控制系统其它电路供电。

1.7 时钟电路

时钟电路由接于AT89C51芯片18、19脚的JT1晶体振荡器 (6MHz) 和C1、C2 (2×30PF) 元件组成, 为单片机系统产生6 MHz时钟信号[3]。

1.8 复位电路

复位电路由单片机AT89C51芯片9脚连接的电阻R13和电容C5元件组成, C5的另一端接系统电源Vcc+5 V, 为单片机控制电路上电时, 在RST端产生一个正复位脉冲, 启动单片机工作。

2 软件流程图

软件流程图如图3所示, P0口设为输出口, 用来控制通电指示灯。输出为“0”, 指示灯亮, 表示这路电器通电;输出为“1”, 指示灯灭, 表示这路电器断电。P1口设为输出口, 用来控制各路电器的供电。当输出为“1”时给这路电器供电, 输出为“0”时这路电器停止供电。P2口设为键盘输入电路, 用来对各路电器的供电进行设置。P3口设为输入口, 用来检测各路电器的工作状态, “1”表示电器待机, “0”表示电器工作。如检测到待机信号时, 30分钟后P1口的对应位输出“0”自动切断电源。

3 结束语

据调查每户平均有家用电器8到10台, 其中有6台常年处于待机状态。每台电器待机功率在9 W左右, 每天浪费约1.3度电, 每年浪费约475度电。每个小区、每个城市又浪费多少度电?数字大的惊人。在这倡导节能降耗, 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的大趋势下, 智能节能控制系统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摘要:住宅小区电力负荷主要部分是家用电器, 而家用电器电能消耗的大部分在待机时间, 电能浪费非常严重。针对此, 以单片机为核心, 设计了家用电器智能节能控制系统。该系统能自动检测家用电器是否处于待机状态, 如处于待机状态, 自动切断电源, 与电源完全隔离, 不消耗丝毫电能。

关键词:节约电能,减少浪费,智能控制,完全隔离

参考文献

[1]美国爱特梅尔股份有限公司.AT89系列单片机技术手册[Z].北京:北京威立姆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1996.

[2]渠云田.电工电子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电器公司人力资源控制程序-范本 篇5

1目的对从事QEO管理体系活动的员工规定必需的能力要求,通过培训增强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意识、提高其能力,使员工能够胜任各自岗位工作。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从事与QEO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人员的招聘、培训、考核及有效性评审的控制。3职责

3.1人力资源部负责各职能部门的正常需求中招聘、培训、考核、评价工作。

3.2各职能部门对人力资源有需求及人力资源培训有需求时,应履行申报手续向人力资源部申报,同时配合人力资源部进行招聘、培训考核。

4工作程序

4.1 人员招聘

4.1.1人力资源部制定各岗位人员任职要求报总经理批准后作为招聘、安排、培训的依据。

4.1.2人力资源部部应在经劳动部门批准的中介机构,大专院校及网络中进行招聘。

4.1.3招聘人员在办理档案手续时应有身份证、学历证明、资格证书、健康证、工作简历等复印件。

4.2人员培训

4.2.1培训需求:各职能部门对培训有需求时,填写“培训需求表”,向人力资源部就培训对象、人数、时间、达到的目的提出要求,人力资源部作为编制培训计划的依据。

4.2.2培训计划:人力资源部根据各职能部门的培训需求情况编制培训计划,内容为培训内容、对象、时间、师资、教材、地点、考核方式,并报总经理批准后组织实施。

4.2.3培训实施

4.2.3.1培训对象及内容:

a.新员工:企业概况、职业道德、企业文化、QEO管理体系基础标准方针、员工手册; b.普通员工:技能知识、相关岗位操作规程、安全生产知识、环境保护及质量意识、员工手册;

c.特殊种员工:特殊的技能知识、环境、安全保护知识;

d.管理人员:法律法规、QEO标准、管理知识、相关管理制度;e.技术人员:相对应的岗位技术知识;

f.检验、试验人员:相对应岗位的技能知识。

4.2.3.2培训方式

内部培训:根据各部门培训需求,综合公司各相关专业部门的情况,能在公司内部实施的培训,人力资源部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各专业部门配合开展培训工作。

外部培训:公司内部没有相应的培训能力或培训资格的培训项目,由人力资源部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委托具有相应资格的培训机构开展培训。

4.2.4培训考核:

4.2.4.1对参加内部培训人员的考核由办公室组织、部门主管人员对其考核,对培训考核合格者持证上岗。

4.2.4.2对参加外部培训人员的考核方式:

a.对培训后没有合格证明的培训项目,由人力资源部组织、部门主管人员对其考核评价。

b.对培训后有合格证明的培训项目,由培训机构进行考核,取得合格证明后上岗,上岗后由部门主管人员对其进行评价。

4.2.5培训评价:对员工培训评价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进行,用人部门配合。

4.2.6参加培训人员的培训和评价记录统一归人力资源部整理归档并进入个人档案。5 相关文件

《记录控制程序》

《岗位人员任职要求》记录

Q/XXX.QEO.R-06-01 《培训要求表》

Q/XXX.QEO.R-06-02 《培训计划》

Q/XXX.QEO.R-06-03 《培训通知》

Q/XXX.QEO.R-06-04 《培训签到》

Q/XXX.QEO.R-06-05 《培训考核目录》

Q/XXX.QEO.R-06-06 《培训评价表》

浅谈工厂电器控制的分组教学模式 篇6

【关键词】工厂电器控制;分组教学;教学模式

【中国分类号】G424.1

0.引言

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教育者们也在不断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分组教学的教学模式因此而生。分组教学因其充分的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给与学生较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而广受师生欢迎。围绕分组教学的教学模式,本文将对分组教学在工厂电器控制的教学应用中,有哪些优势不足以及要特别注意的地方进行简单的阐述与分析。

1.分组教学在工厂电器控制教学中的优势

1.1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分组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之下,能够和小组成员就某些问题进行讨论,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搜集相关教学资料,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会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得到答案等过程,动手动脑,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学生的自主性会得到充分的调动,学习效果也会更加显著。

1.2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在分组教学模式中,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学习成果,这就不可避免的导致一些差异较大的结果出现,小组成员不得不进行激烈的探讨,最终得出一个令大家满意的记过。在得出答案的整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必须抱着求同存异的观点,吸收借鉴他人的优秀成果,共同合作,最后的结果要在最大程度上让大家满意。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会在反复的碰撞与妥协之间得到提高,这些能力对学生日后走向社会都是十分可贵的。

1.3减轻教师的工作任务

“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早已过时,因为它不仅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成为课堂的主体,还在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任务,教师只能通过机械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1]。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累,教师也累,教学效果可以说是事倍功半。相反,在分组教学模式之下,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小组成员在共同努力之下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教师的教学也就会变得更加轻松,教学效果也会更加明显,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2.分组教学在工厂电器控制教学中需要面对的问题

2.1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

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基础能力差,对学习没有太多的兴趣。当教师采用分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时,部分定力较差的学生不仅不会抓紧时间进行学习,反而是自己玩自己的,更有甚者还打扰其他学生学习讨论。这就使得分组教学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课堂秩序也会变得更差,教师失去对课堂的整体控制,整堂课下来都是在教师厚、学生闹的状态下结束[2]。

2.2小组划分不合理

在分组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将学生分成人数基本相等的若干小组。部分教师在没有考虑学生差异性之前就进行分组,或者让学生自行分组,这就导致有的组整体实力较强,而有的组却十分的弱,有的小组学习氛围十分浓烈,有的小组却只想办法“玩得更好”,使得好的小组成绩越好,差的越差,逐渐拉大学生成绩之间的距离,成绩较差的学生会更加失去学习兴趣。

2.3教師教学目标过于浮夸,忽视学生能力

在小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制定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将教学任务“下发”给各个小组长,在小组长的带领之下,共同学习,探讨答案。但是,有些教师过于高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定一些“高、大、空”的目标,学生完不成教学目标,会逐渐失去学习的热情,因为沮丧、打击而放弃学习。

3.如何更好地将分组教学应用到工厂电器控制教学过程之中

3.1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与学生产生良性的教学互动,才能够抓住每个学生的心,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利用分组教学时,应该想方设法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激励法,教师要准确的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鼓励,告诉他们他们已经做得很棒,如果在努力一点点的话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或者是改变教学方法,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在课程引入时,播放一些生动的视频、展现实际画面,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早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合理的分组

教师在进行分组的时候,要对每个学生都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有点与不足,教师将可以互补的学生分到同一个小组,彼此之间就可以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在任用小组长时,要选择在同学之间比较有威信、同时组织能力较强的人担任。同时也要注意,各个小组的学习成绩应该是大致相等的,这样才可以在进行分组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完成教学目标,是全班的成绩整体上升。一旦出现好学生成绩越好、坏学生成绩越差的现象,那就意味着教师采用分组教学的结果是失败的。

3.3从实际出发,制定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

教师应该充分的考虑到所教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一旦目标定的过高,学生不能完成就会失去学习积极性,定的过低,又会降低课堂的学习效率。所以,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既可以享受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也可以更快的接受新的知识,为教师的下一步教学奠定基础。

4.结语

分组教学的魅力在于它可以凸显学生在课堂之上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有充分表达思想和借鉴学习的机会,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在工厂电器控制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应该在注意分组教学缺陷的前提下,逐步将分组教学应用到自身的教学实践过程之中,将所教的学生培养成能够自主学习,发展性较强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技术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浅谈工厂电器控制的分组教学模式[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0(03):11~12

[2]试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01):13~14

智能家居电器控制系统的分析研究 篇7

智能家居又称智能住宅, 在国外通常称之为Smart Home。智能家居就是通过综合采用先进的计算机、通信和控制技术 (3C) , 建立一个由家庭安全防护系统、网络服务系统和家庭自动化系统组成的家庭综合服务与管理集成系统, 从而实现全面的安全防护、便利的通讯网络以及舒适的居住环境的家庭住宅。

智能家居是IT技术 (特别是计算机技术) 、网络技术、控制技术向传统家电产业渗透发展的必然结果。也就是说, 首先要在一个家居中建立一个通讯网络, 为家庭信息提供必要的通路, 在家庭网络操作系统的控制下, 通过相应的硬件和执行机构, 实现对所有家庭网络上的家电和设备的控制与监测;其次, 要通过一定的媒介平台, 构成与外界的通讯通道, 以实现与家庭以外的世界沟通信息, 满足远程控制/监测和交换信息的需求。最终目的就是为满足人们对安全、舒适、方便和符合绿色环境保护的需求。

2. 问题提出

迄今为止, 智能家居的控制总线标准有很多, 与总线标准对应的通讯协议也不相同, 这样在技术上难以统一, 实现起来比较困难。EIB (European Installation Bus欧洲安装总线) 是一种比较通用的智能家居总线标准, 相对于其他的总线标准来说更规范化, 也具有可扩展性。但是EIB现在所提供的操作都是通过特定的软件来设置操作命令, 对于一般用户来说要使用专业软件来控制电器是不可接受的, 所以就需要设计一种应用程序, 使得用户通过该应用程序就可以轻松实现电器控制, 即为用户提供一个操作软件, 用户通过该软件来向电器发出命令。本文就是以当今较通用的智能家居总线标准EIB为基础, 通过程序设计实现从用户化的操作界面对家居设备进行控制。

对家居设备的控制主要是通过设备连接和写命令两部分来实现。设备连接的目的主要是获得所要控制设备的物理地址。写命令则是将用户操作通过Tunnel发送给设备的硬件控制, 从而实现通过用户界面对家居电器设备进行控制。

3. 智能家居电器控制系统简介

智能家居由家居综合布线系统、安全防范系统、背景音响系统和电器控制系统组成。

其中电器控制系统控制的对象并非所有的电器, 目前可以控制的电器主要有灯光照明设备、电动门、窗帘等, 而与之相对应的控制手段则是开关面板、控制器、远程控制和计算机的人机交互。

电器控制系统的功能设计包括:灯光照明系统、场景照明系统和灯具定时开关等。传统的灯光开关只能实现一对一的开关控制, 智能家居则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房型结构等进行功能设计和场景设计, 根据不同的生活气氛产生不同的照明亮度, 例如晚上就寝智能开关可以自动逐渐调暗灯光, 直到完全关闭。场景照明系统则是指既可以对每个灯光进行调控, 还可以根据主人的起居习惯和风格, 对会客、就餐、收看电视、休闲娱乐等情景的照明效果进行设计, 例如在某种情景下应点亮或关闭灯具, 将各个灯具调节到预定的亮度。灯具定时开关则是指对日常生活有规律, 或对照明的时间有严格要求的场合, 可使用灯具定时功能。

4. 智能家居现场总线标准

家居电器控制系统在实现以上这些功能时, 可能采取不同的现场总线。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的标准和现场总线基金会 (FF) 的定义:“现场总线是连接智能现场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式、双向传输、多分支结构的通信网络”。现在几种主要的家居电器控制总线标准为:消费电子总线CEBUS (家庭总线) 、Lonworks总线、Ap Bus总线、RS-485总线和EIB总线。

EIB是一个在欧洲占主导地位的楼宇自动化 (BA) 和家庭自动化 (HA) 标准, 它出现较晚, 但是发展比较迅速。EIB是一种标准化的总线控制系统, 控制方式为对等控制方式。EIB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单一多芯电缆替代了传统分离的控制电缆和电力电缆, 并确保各开关可以互传控制指令, 因此总线电缆可以线型、树型或星型铺设, 方便扩容与改装。元件的智能化使其可以通过编程来改变功能, 既可独立完成诸如开关、控制、监视等工作, 也可根据要求进行不同的组合。与传统安装方式比较, EIB不增加元件数量而实现了功能倍增, 从而具有了高度的灵活性。

EIB系统既是一个面向使用者、体现个性的系统, 又是一个面向管理者的系统, 使用者可根据个人的喜好设置系统的功能, 达到自己所需要的效果, 并可通过操作探测器 (如按钮开关等) 来控制系统的动作。

EIB协议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1999年, 欧洲三大总线协议EIB、Bati Bus和EHSA合并成立了Konnex协会, 提出了KNX协议。该协议以EIB为基础, 兼顾了Bati Bus和EHSA的物理层规范, 并吸收了Bati Bus和EHSA中配置模式等优点, 提供了家庭、楼宇自动化的完整解决方案。

5. 以EIB为基础的设备控制实现

在现有的EIB总线标准的基础上, 如何实现通过计算机来控制家用电器呢?从图1中可以有一个总体了解:

首先, 将被控对象与编程计算机通过USB相连, 建立硬件层面的设备连接;随后, 利用EIB的操作接口, 建立软件通讯层面的设备连接;之后, 进入编程环节。编程环节具体包括:为被控的电器对象在编程计算机上准备好配置文件;准备启动时解析配置文件的动作;控制界面的响应动作;最后是程序命令的发送。

下面以灯泡作为被控对象, 举例说明上述过程。

5.1 建立与被控对象间的硬件物理连接

通过USB将被控对象与计算机连接。

5.2 建立与被控对象间的软件通讯连接

连接的操作可以在unix的命令窗口进行。这里要注意的是:因为USB设备没有固定的名称, 所以需要在unix系统的命令窗口中使用命令:findknxusb, 该命令会列出所有与KNXUSB接口属性匹配并且被连接的USB设备的地址和endpoints, 显示类似如下的结果:

Device 1:1:1:2

获得了该设备的物理地址后, 就可以进行eibd连接:

5.3 编程环节

在经过了3.1与3.2两个步骤的硬件、软件层面的连接, 若连接成功, 则可以进行编程的环节。

第一步:创建设备属性XML文件, 如Config.xml。文件的格式可按如下例子创建: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Point代表的是一个电器设备。

Pointtype_Major代表的是对电器操作命令的类型, 这些在EIB的标准中都有明确的规定, 本程序中:对电器的开和关操作可以看成是一个boolen变量, 即“开”表示为1, “关”表示为0。

point Type_Minor则同上类似, 也是通过EIB的标准规定来设置。

gad_address代表的就是电器设备的地址, 这个地址是可以人工设置的。

point Value代表当用户在操作界面选择电器模式为“正常模式”的时候, 与之对应的应当向电器发送的设备命令:On-开, Off-关。

第二步:编写配置文件读取方法

首先, 选择读取XML文件的方法, 如jdom。其次, 创建java类Point Data, 该类用来存储从XML文件中读取的数据, 该类中的属性名称与配置文件中point下的子节点名称一一对应。创建Point Data的伪代码如下:

最后, 使用jdom将配置文件中的设备信息存入创建的Point Data实例中。

在编程设计操作界面的时候, 要创建代表不同命令的Button类, 在创建该类过程中需要把Point Data作为其属性之一, 这样当用户在操作界面按下Button的时候, 程序就能知道是对哪个设备发送命令。

第三步:编写发送命令程序

实现发送动作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步骤:首先, 建立连接;其次, 发送命令字符串。相对应地, 从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的思想出发, 可实现以下几个基本类, 来分别实现上述步骤。它们是:EIBConnection, Group Send Con。

首先, 类“EIBconnection”的作用是建立计算机与控制设备的连接, 并提供发送命令的输出流Output Stream。可通过以下的伪代码实现:

类EIBConnection的构造函数的参数host就是计算机的IP地址, 如“127.0.0.1”, port一般为“6720”。

其次, 在完成设备连接动作后, 即可进行发送字符串命令。EIB总线已经对一些电器设备进行了标准化设置, 这样发送的命令也必须是EIB标准所能够识别的。所以发送字符串的关键在于, 将用户的界面操作命令转化为EIB标准可识别的过程。这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配置文件“Config.xml”中, 设置字段“point Type_Major”以及“point Type_Minor”的原因。而类“Group Send Con”的作用就是命令标准化和发送标准化后的命令。该类是在基于EIB标准所提供的转换类“PDUXlator List”的基础上, 进行了适当封装而完成的。例如, 当用户选择“正常模式”的动作, 相当于对电灯实施“开”操作, 即point Value=On。将该操作命令做标准化转化的伪代码为:

通过以上的操作, 就是实现从计算机界面对设备进行控制。当然上面的实现只是很简单的操作, 对于其他的控制的设备, EIB已经将这些设备名称和操作命令标准化, 在实际的应用中不需要额外命名。当有多个控制设备时可以通过配置文件等方式, 将需要控制的设备地址、允许操作的种类以及其他的相关属性先写入配置文件, 然后在程序运行启动时, 读入配置信息, 将这些配置信息作为描述设备的类的属性, 接着通过计算机控制界面发送命令时, 就可以动态实现命令的转化, 而不需要在程序中作硬编码了。

6. 结论与展望

本方法使用现在通用的EIB总线协议实现计算机界面对家居设备的控制。目的在于通过一种普遍认可的总线标准来实现对家居电器实用的控制操作, 同时对于以后EIB新添加的设备标准也同样可以使用。

随着高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安全、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已经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智能家居系统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轻松、有序、高效的现代生活环境。在未来, 没有智能家居系统的住宅将像今天不能上网的住宅那样不合潮流。相信不远的将来, 智能家居一定会更好地造福人类。

摘要:智能家居可以通过EIB总线对家居电器设备进行控制。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现场总线标准, 重点说明了欧洲安装总线EIB。提出了使用EIB总线标准进行家居设备控制的方法, 通过该方法, 可以从计算机控制界面轻松地实现设备的操作和设置。

关键词: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现场总线,EIB

参考文献

[1]顾牧君.智能家居设计与施工[M].上海: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继电器温控系统的改进 篇8

以WP-Z80智能仪表为例,电路接线见图2。操作步骤: (1) 进入智能仪表二级参数,使SL2=1(第一报警为下限报警),当T

恒温箱温控过程实现三位式控制,加热功率为全功率、半功率、零功率三种状态: (1) 全功率,开机后,恒温箱温度为室温,J1、J2均接通,SCR被双向触发,处于全开通状态,快速升温。 (2) 半功率,当102℃≤T<108℃时,J1断开,SCR由二极管D单向触发,加热功率减少一半,进入保温状态。 (3) 零功率,T≥108℃时,J2也断开,停止加热。 (4) 半功率,一段时间后热量散失,箱内温度逐渐下降,当T<108℃时,J2接通,SCR再次单向导通,进入保温状态。 (5) 全功率,若温度继续下降,当T<102℃时,J1接通,SCR再次全开通,恒温箱快速升温。

红外遥控居家电器系统的设计 篇9

1 系统总体结构

遥控居家电器的关键部分就是控制系统编解码的设计, 控制系统包括电源电路、单片机红外线发射和接收电路以及显示电路等部分。由单片机来编码并发射遥控信号, 同时由红外接收后再传给接收单片机, 然后根据接收到的不同信息码, 控制家电进行不同的动作。单片机采用MCS51 系列单片机系统设计框图如图1 所示。

红外传输时用的载波是通过单片机中的定时器来产生, 本系统采用的载波为38k Hz的周期性脉冲信号。接收端在接收到带有编码信息和系统识别码的数据后, 再进行数据流的解调、解码和信息还原。

2 红外编码解码

2.1 红外编码

设计中采用的二进制信号编码脉宽如下, 发送单片机负责编码。脉宽为0.565ms、周期为1.125ms、间隔为0.560ms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1”;脉宽为0.565ms、周期为2.25ms、间隔为1.685ms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0”, 其波形如图2 所示。

遥控电路中编码脉冲信号由五种不同功能的编码组成, 其中遥控编码脉冲信号的起始码叫做引导码。如图3 所示。

用来区分系统种类的叫做识别码, 表示控制功能的叫做控制码。每种家用电器都有独自的脉冲信号编码方式, 控制码和控制反码共16 位, 控制反码在后8 位。

2.2 二进制信号的调制

二进制信号的调制如图4 所示, A是二进制信号的编码波形, B是频率为38k Hz的连续脉冲, C是经调制后的间断脉冲串。图中二进制数据为101。

2.3 二进制信号的解调

系统中采用SM0038 来负责二进制信号的解调, 它把接收到的红外信号经内部处理并解调复原。其中接收头可以与单片机引脚RXD (P3.0) 以及INT TO, INT T1 ( 外部中断) 相联, 这样在任何时候, 只要接收到遥控信号就可以产生中断, 然后进行编码还原。

2.4 二进制信号的解码

根据特定的方法将数码所带有的含义或者将传输的信号译为所要表达的信息的过程叫解码。接收部分单片机进行二进制的解码。单片机将SM0038 解调的二进制编码波形进行解码, 解析出数据即对应发送端发送来的信息或命令。图5 是波形E被解码为二进制的初始数据信息101。

3 总体设计

该设计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电源、红外发射与接收电路、LED指示电路和显示电路等部分。系统硬件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红外数据发射电路、按键键盘, 按键接在单片机P1 口。整体设计思路为:经由按键的链接触发整体工作开始时产生脉冲, 由单片机处理从P3.4输出控制脉冲与定时器T0 产生频率为38k Hz的载波再进行调制, 之后对该信号放大再由红外发光管发射出控制信号, 这里要经过三极管才能实现, 接收部分有负责红外接收的SM0038, 它接收的同时也进行数据的汇总与解码, 通过解析信号的指令来操作其他电器件工作。

3.1 红外遥控发射电路的设计

发送端是利用MSC51 系列单片机的定时中断功能, 用定时器T0 每过13us产生一次中断输出一个相反信号, 传输频率为38k Hz的脉冲信号给输出端。单片机发送的各种编码信号经由38k Hz的载波信号调制, 再由红外发射管发射出红外信号。发射电路模块主要是将按键输入的信号调制为相应频率的红外光并将其发射给接收电路模块。发射系统中按键按下才工作, 其余时刻不工作, 所以耗能很低。红外发射电路如图6 所示。

3.2 红外遥控接收部分

红外接收电路的功能是接收调制好的红外光。红外接收部分通过单片机和红外接收头SM0038 来实现, 红外信号通过单片机解码得到遥控信息传递到IO口执行。红外接收电路如图7 所示。

3.3 家电控制模块

为了测试方便, 本设计中, 在收到控制指令后, 会使处在相应I/O口的LED点亮或熄灭, 用这样的形式来模拟家电的开关。比如想控制某一路电器, 通过单片机将控制的该电器的某连接口输出低电平产生电流使LED亮。

4 结论

本设计在分析了当前红外遥控的现状和前景的基础上, 对红外通信在家电控制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并进行了系统的设计, 最后整个系统在PROTEUS软件上进行了系统仿真, 达到了设计的要求。系统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考虑到通信中的抗干扰以及优化编码对提高信号的传输速度等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聂诗良, 李磊民.采用单片机发送并接收红外遥控信号的方法[J].信息技术, 2004.

探讨新时期智能电器控制技术 篇10

智能化控制技术已应用至各个领域之中, 它主要是使用单片微处理器, 并用微处理器控制电器产品, 各种智能化电器的电器元件、电动机保护器等智能系统。智能控制器将微处理器引入低压电器产品之中, 对电器运行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控制, 并能够增加其多种新功能, 智能化控制技术在电器中的应用原理可以用语言表示, 智能电器由传统电器的工作原理改变而来的, 它遵循了传统电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又加入了微处理器的加工, 运用计算机的计算存储技术对电器数据进行处理, 在工作中能对内部行为进行调整, 最后达到最好的控制过程和工作状态, 实现保护功能。微处理器应用至低压电器中比较普遍, 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是还有许多微处理器解决不了的问题, 需要用更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或其他智能技术的帮助, 才能成功解决低压电器的控制问题, 现在比较先进的是人工智能技术, 它包含了多种智能化技术, 以多种形式展现出来, 结合了神经生理学、计算机学、数学等等多个学科, 交叉渗透形成了人工智能技术, 指导着电器及其他行业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中最常用的有人工神经系统、专家系统等[1]。

简单地介绍下智能化控制技术下的人工神经系统与专家系统, 人工神经系统主要是根据神经网络的特点来展开工作的, 神经网络具有对于非线性控制对象的高度适应性, 在控制对象时, 能够很好地进行模式识别、对故障进行诊断等, 基于这几种特性, 可在智能化电器设计与对实时信号进行监控、检测等工作进行应用。专家系统一般用于电器制造、生产管理, 另外这种系统还可以与电器设计与制造技术相结合, 使电气运行过程更加顺畅成功, 专家系统中的数学遗传算法可以和电器设计的一些环节进行配合工作, 如可应用至图像识别、自动化控制、规划设计领域等等, 使电器具有较多的功能与较高的性能。

2 其他高科技先进技术分析

除了智能化技术在电器设计、开发中上的应用外, 还有一些其他高科技技术的应用, 这些技术同样拥有良好的优点与工作能力, 能够很好地解决电气智能化过程中的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几种智能化高科技技术。

2.1 柔性技术

柔性技术就如它的名字一样, 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能力, 能够在各种变化情况下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良好的性能[2]。柔性技术下, 使用的是晶闸管, 晶闸管具有操作频率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因此可以利用其制成的无触点开关进行工作, 我们也可以用语言来表示出柔性技术在电气设计与控制的具体应用, 电源给电磁系统、稳压电器和采样电器提供电, 然后使之通过高频隔离变换电路的信号, 将电力电子的开关器件和电器触头进行控制, 这时柔性技术就可以运用至此。柔性技术下, 采用的是电力电子技术, 从而可以使得组件的功率消耗小, 工作电流低, 电力电子开关在电压断开时, 不需要过大的电能, 随之储能电器的体积减少, 电路体积也随之减少, 这种高频电力电子技术柔性应用技术可以有效处理传统的电工问题, 可以将低频问题转化为高频问题, 处理的自由度与柔性大大提高了。

2.2 现场总线技术

现场总线技术是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 也给智能化电器的低压电器配电网络带来方便与发展, 智能电器与计算机网络技术息息相关, 并与中央控制设备在低压配电系统下形成智能化监控、从而保护信息网络系统。

3 在电器设计与使用中的分析

智能化与高科技技术在电器中, 运用的主要是可通信智能继电器节点硬件设计原理, 总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三部分: (1) 确定微处理器的型号并选择开发平台; (2) 节点的测控部分进行数据采集和其他一些操作控制; (3) 对通信接口电路设计。下面就进行详细的介绍与分析。

(1) 选择开发平台。用单片处理机设计出智能节点, 选择性能质量好的仿真器作为一个开发平台, 可以将微控制器用仿真器代替其运行, 使用户能够通过计算机对界面进行观察与调试, 仿真器是单片机应用系统中的一个很好的选择[3]。仿真器选择时, 要考虑它的技术含量, 主要运用的仿真技术主要有专用仿真芯片技术和复用仿真技术, 两种技术可以在具体环境中具体运用; (2) 进行智能节点的测控与数据收集, 主要是电流变换, 可选用电流互感器, 将高电压和大电流降为小电流、低电压, 转换芯片选择[4]; (3) 就是信号电路的输出, 对通信接口电路进行设计, 智能继电器的节点要对电器起到保护作用, 用微控制器完成电流比较、控制工作, 然后发出使继电器工作的控制信号, 实现继电器的功能。

4 结束语

新时期智能化技术迅猛发展, 各种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兴起并流行开来,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 各行各业兴起了智能化的思潮与运动。智能电器包含了许多智能化技术, 这些智能化技术设计了数学、计算机、控制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最终形成了智能化技术, 要想做好智能化电器的设计与开发, 就必须掌握了解这些知识, 掌握电器工作原理, 然后再实际研发与应用中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研发出更多更实用的高科技智能化电器, 给人们造福, 也同时提高了我国的竞争力, 智能化电器开发与应用是一个比较艰辛的过程, 需要科研开发人员认真刻苦的努力才能完成, 需要政府与各企业的支持与出谋划策。

参考文献

[1]许志红, 费鸿俊.智能电器控制新技术[J].电气时代, 2003, (3) :64-67.

[2]刘呱呱.智能家居的发展方向与新技术[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2, (1) :64-65.

[3]何伟.基于CAN总线的可通信低压开关电器的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 2004.

继电器控制电路的PLC改造应用 篇11

关键词:继电器;控制;PLC;程序

TM571.61

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di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是在继电控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通用自动控制装置,它所展示的灵活的线路设计方法和强大的功能使其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利用PLC改造继电控制电路,并较好地解决设计、安装与调试问题;以延时带直流能耗制动的Y—△启动控制电路为例说明改造步骤,如图1所示:

分析原控制系统原理

1.Y—△启动运转

先合上电源开关QS,按下启动按钮SB2,KM1线圈得电,电动机M的定子绕组接成Y形降压启动。同时KT线圈也得电,延时后电动机M定子绕组接成△形全压运行,KM2联锁触头分断对KM3联锁,且使KT线圈失电,KT延时触头复位。

2.能耗制动停转

按下停止按钮SB1,SB1常闭触头先分断,电动机M暂失电并惯性运转,KM1,KM2联锁触头复位。SB1常开触头后闭合,KM4线圈得电,其联锁触头分断对KM1联锁,主触头闭合接入直流电,M定子绕组接成Y形能耗制动。当M停转后,松开停止按钮SB1,KM4、KM3线圈先后失电,各触头复位,能耗制动结束。

一、设计保证原电路正常运行的PLC控制程序

下面以三菱FX2N―48MR型PLC为例,说明如何设计改造后的控制程序。

1.I/O接口分配如下表所示。(表1)

2.PLC的I/O口接线图如图2。

3.工作过程的分析

根据工作原理分析整个动作过程分四个状态:Y形启动,△形运行,制动,停止。每个状态所动作的元件如表(表2)

动作流程:按下启动按钮→ Y形启动,KM1、KM3(Y3、Y2)得电→ 一定时间后(3秒)→△形运行,KM1、KM2(Y3、Y1)得电。

按下停止按钮→ KM1、KM2(Y3、Y1)失电,到KM4、KM3(Y0、Y2)得电,电动机接入直流电进行制动→松开停止按钮→ KM4、KM3(Y0、Y2)失电,所有触头复位,停止。

4.设计梯形图

可采用经验法,即根据控制要求,凭平时积累的经验,利用一些典型的基本控制原理、条件要求和逻辑关系来完成程序设计。梯形图如图3所示。

也可用顺序控制设计法,按步进控制来设计程序。首先将生产过程分解成若干个步骤,每一步都对应控制过程中的一个控制任务,都应有完成相应控制任务的输出执行机构和转移到下一工步的转移条件。根据控制要求,首先绘制用状态来描述控制的状态流程图(如图4所示)然后把状态流程图转换成梯形图(如图5所示)。采用步进指令编程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给调试、修改程序带来很大的方便。

采用功能指令编程,根据控制要求,将输出动作的状态变为常数即将输出控制的开关状态接通为1,断开为0。系统运行每个状态的开关信号看成二进制数,再把二进数转换成十进制常数,使用功能指令把常數传送到输出端显示出来。先将输出每个状态的动作顺序变常数如下表:(表3)

从上表得到电动机在Y形状态运行是1100,转换成十进制数是12; △形状态运行是1010, 转换成十进制数是10;停止状态输出是0101;转换成十进制数是5;按以上分析设计梯形图如下(图6)

5.安装与调试

设计元件布置图如图7,接线时,要分清楚接线端子“N”端(零线)和“接地”端。为了有效地减少干扰,应给PLC专用接地线,接地点应与电动机接地点分开,若做不到这一点,也必须将PLC与电动机公共接地,禁止与电动机串联接地,可先装主线路导线,用2.5mm2的塑料软铜线;再装PLC输出线路,用1.5mm2的塑料软铜线;最后装PLC输入线路,用0.75mm2的塑料软铜线。

调试程序时,应先不接负载(电动机M),当程序运行正常后,再接上负载通电试车,直至系统正常运转。

结束语:

利用PLC实现继电器控制的关健就是:程序设计,也是最难的问题;掌握好PLC编程方法,了解系统工作过程及控制要求,难题容易解决。随着大规模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及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应用,PLC控制的发展前景必定越来越广阔。作为电气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有关知识进行必要的联系,努力培养学生对电路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跨越式思维能力和灵活解决问题的技巧,使教与学都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

电器控制系统 篇12

关键词:电器自动化,调试系统,电子技术,应用

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持续进步, 并且各种类型的电器设备也在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成为人们工作与生活的重要组成, 所以电器自动化调试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变电站中电器自动化系统的调试工作

(一) 电器自动化调试系统的前期准备

工作人员在正式开展电器自动化调试工作前需要将准备工作得到落实, 调试工作的准备阶段, 主要包括的内容有三个方面:第一、准备技术文件。由于电器自动化调试工作中, 技术文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就必须做好相关文件的准备工作, 对电器设备的实际应用原理进行充分了解, 才能使工作人员在实际调试工作中有条不紊。第二、准备仪器仪表。根据相关原理图以及技术规范, 事先准备好调试所需的相关仪器, 并且对仪器的使用价值进行检验, 包括检查设备的外观时候完好, 是否存在脱落现象。检验完成后需将仪器有序排列。第三、准备被测试电器, 测试前需确保被测试电器均符合相关检查标准, 并且因为各种电器的特性存在差异, 所以在测试的过程中, 需要充分了解电器自身特性, 与此同时根据电器的特性进行测试。

(二) 检查连线工作

在完成电路的安装之后, 不应立刻将电源闭合, 需在电源闭合前检查电源和电器之间的电线, 该部分的检查通常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进行大致的外观检查, 然后是借助万用表进行检查, 最后是检查电源。第一步骤的检查比较简单, 也就是指根据电路的原理图进行各项检查, 如果发现存在漏接的问题必须要遵守有关规范进行维修。采用万用表进行检查, 主要对两接线点之间的电路是否通畅, 是否存在断路的情况。检查电源实际上是检查信号源电线的连接情况, 在某些情况下也需要检查供电线路, 其目的在于确保当直流电通过时防止出现放电及漏电等问题。

(三) 调试过程

电器设备的调试具有多项步骤, 主要分成三个部分:第一, 对电器设备展开通电检查。在通电检查的过程中, 首先需要断开电源的主电, 其目的是作为电源通电的准备, 然后接通电源, 在这时工作人员将能够很明显地观察到指示灯的亮起情况, 从而将此作为放电、漏电检查判断的依据。这是因为:断路器在闭合时为红色, 断开之后为绿色。需要注意的是, 应使继电器的电流与断路器控制回路实际电流保持一致, 如果存在差异, 将导致继电器保持电流比实际电流更小, 可能造成调合闸被烧毁。在继电器保持电流比实际电流更大时, 将导致跳合闸无法正常工作。第二、进行电源的调试。由于我国电器设备基本上是电源电路形式, 电源调试工作的实施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调试的过程中, 判断是否存在电源加负载故障, 如果存在, 需要立刻进行细调工作的开展。第三、分级、分板进行电器调试, 工作人员需要在确定该个检测区域电源正常后, 再进行其他区域的相关调试。由于电路基本上参考了单元电路, 因此调试工作的进行并不复杂。

二、电器自动化系统在电力调试中的应用

(一) 电力系统中电力调试的重要性分析

电力调试其主要作用是全面把控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 从而保障系统运行的安全。并且, 电力调试系统可使电力系统的故障得到有效解决, 使系统的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 为广大群众的工作与生活带来方便, 因此电力调试系统也有“服务系统”之称。该系统属于电网设计系统中的一种, 具有的功能比较特殊, 最突出的要数其强大的监控功能。若想使电网系统的稳定与安全得到保障, 有效的调试工作十分必要, 而电力调试系统正可以使广大电网的需求得到满足。

(二) 电力调试系统的具体应用

就目前而言, 我国使用的电力调试系统种类不一, 其中以SD-6000以及CC-2000两大系统的使用最为广泛。该两大系统的功能独特, 其具备的功能也十分强大。其中, CC-2000系统相比于其他系统, 其具有十分开放的结构和独特的对象技术, 使其自身具有的功能更为强大。现阶段, 该系统主要体现出两大特征, 分别包括:第一、具有较强的通用性。我国多数电力企业在电力系统调试工作中均采用该项系统, 这也是该系统具有通用性的一大体现。第二、系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这是因为其能在电力系统扩大的要求中发挥显著的作用。和CC-2000系统相比, SD-6000系统的使用范围更广, 与此同时, 其同样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并且其具有报警功能。我国电器自动化调试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 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也使电力调试系统的应用更加广泛。但是, 在实际发展过程中, 也同样存在一些不足, 在电器自动化调试的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切实按照规范、科学操作。调试系统的稳定与安全对电器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十分重要, 其为电器自动化发展的先决条件。

结语:

总而言之, 智能电器目前已经成为人们工作与生活的重要组成, 对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随着电器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其使用的范围也不断扩大, 也使电器自动化调试工作的开展更加必要, 也体现电器自动化调试系统具有较强的重要性。经过多年的发展, 电器自动化调试已经得到较大发展并趋于完善, 然而同样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必须有效落实电器的调试工作, 确保系统本身的稳定与安全。调试系统所具有的多方面优势, 也成为其寻求进一步发展的积极因素。因此, 电器自动化调试系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其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达.电器自动化调试系统的具体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 2013, 03:103-104.

[2]赵腊生.高压电器设备自动化控制的原理分析及电气调试技术[J].信息通信, 2015, 12:290-291.

上一篇:企业财务价值管理下一篇:差旅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