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治理措施

2024-11-29

完善治理措施(精选12篇)

完善治理措施 篇1

摘要:民办高校需要构建现代大学制度, 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是民办院校从自然人治理转向法人治理的保证, 有利于形成集体决策和权利制衡机制, 有助于促进民办学校运营管理的民主参与。通过中外大学治理结构的比较, 我国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主要存在产权不明晰、董事会成员构成不合理、机构不健全等问题。完善我国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可以从落实民办高校法人财产权、全面提升董事会决策能力、健全内部监督机制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民办高校,法人治理,治理结构,构想,措施

1 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含义

“治理”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为:统治、管理;改造、整理。在经济学中首先提出了“法人治理”这个概念。在公司中, 股东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监事会这四个基本组件组成了法人治理。“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指民办高校作为独立法人实体, 在举办者、决策者、管理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的有关学校运营与权利配置的一种组织结构, 及通过这个组织结构形成的责权利划分、制衡关系和配套机制等一整套制度。在这种结构下, 董事会负责管理举办者的资产;董事会是学校的最高决策机构, 负责把握大学发展的宏观政策和方向等;校长是董事会的执行者, 负责在授权范围内管理学校。

2 完善我国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必要性

要想促进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必须完善我国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在民办高校中, 举办者、管理者、决策者和教职工等都属于是这个独立的法人实体的相关权利人, 在这些人之间必须建立有关运营与权利分配的组织结构。而且为了保证学校的正常管理秩序, 在这个组织结构中各相关权利人都应该各司其职。第一, 必须从制度上保证民办院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即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第二,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不仅可以形成集体决策和权利制衡机制, 也能够帮助民办高校建立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我约束机制, 提高学校管理效率, 规避办学风险。第三, 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不仅可以促进民办学校运营管理的民主参与, 也有利于协调学校内部的利益关系, 实现民主管理。

3 中外大学治理结构的比较

3.1 美、加大学治理模式

美国、加拿大大学治理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董事会和大学评议会。它的主要特点是: (1) 负责管理大学和把握大学发展的宏观政策和方向的是董事会, 它是大学的最高权力机构。 (2) 分享治理或共同治理。即学生、教职工、校长等都有权参与到大学重要事务的决策中去。通过董事会能够实现这种分享治理。比如加州大学的教职工和学生就会参与到大学的治理中。

美国私立大学董事会成员的确定是由前任董事和校友会选举产生的, 它的成员可能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美国大学日常事务的管理是由董事会任命的法定代表来负责的, 即校长, 评议会负责管理学术事务, 并且接受董事会的领导。

加拿大大学治理结构中董事会是学校的最高决策机构, 它在大学治理管理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加拿大的很多大学都进行了治理结构改革, 在董事会中教职工和学生的比例得到加大。1955年, 加拿大的大学董事会中有教职工参与的只有9%。1975年, 这个比例上升为92%, 且78%的大学董事会吸收了学生董事。

3.2 英、德大学治理模式

英国大学治理机构主要是由董事会和学术委员会组成的, 其中董事会是大学最高权力机构。1992年《继续与高等教育法》和管理条款规定治理机构由12-24人组成, 其中校外工商界独立董事可达13人, 董事会主席在校外董事独立董事中选举产生等。

德国大学治理机构主要是由校务会议和校评议会组成的, 其中最高权力机构是校务会议, 它的成员主要是教授、助教、学生和职工代表, 校评议会是校务会议下的最高领导机关, 校长担任评议会主席。此外, 还设有科学委员会和学业与大学生活委员会, 委员由师生、职工、科研人员、行政人员和校外知名人士组成。委员会和校长之间的关系是:评议会有审议权, 校长有决定权, 校科学委员会和校学业与大学生活委员会有建议、表达意见和愿望权。

3.3 我国民办大学治理模式

关于我国民办大学治理模式, 在我国很多的相关法律中都有规定, 比如《民办教育促进法》、高等教育法》等, 其中《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应当设立学校理事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的决策机构”, 此外其他的一些相关法律也对此做出了一些规定, 但是这些法律还都只是停留在表面上, 并没有付诸于行动, 远远没有达到相关法律的要求。产权不明晰、董事会成员构成不合理、董事会运行程序不规范、机构不健全、内部监督机制缺失、内部激励不足等问题一直存在。

4 完善我国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构想及措施

4.1 落实民办高校法人财产权

现代企业制度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产权问题, 同时产权问题也是民办高校法人治理制度建设的首要问题。要想民办高校完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落实民办高校的法人财产权是基本的硬件保障。民办高校法人财产权包括所有权、占有权、收益支配权、使用权等四大权利的合理分割与重组, 保证产权的充足权能;做到各产权要素内部的相对完整, 以便产权分割和重组的各产权要素能独立发挥作用。落实民办高校法人财产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科学地界定民办高校的产权关系。 (2) 积极的引进现代公司制度的经验, 明确民办高校的最终所有权和收益权是归举办者所有的, 构建投资者终极所有权和学校法人财产权的产权体系。 (3) 借鉴企业股份改造的成功经验, 探索民办高校的股份制改革, 将各种投资主体投入的资产转化为相应的股权。

4.2 全面提升董事会决策能力

民办高校是否具有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董事会决策能力的高低。我国应该积极的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 结合自身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现状, 不断的提高董事会的决策水平, 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1) 增加董事会成员的来源种类, 增加教职工和学生参与董事会的比例。 (2) 可以增设独立董事职务, 并且这些独立董事在面临重大决策的时候, 有“一人一票”、“一票否决权”等特权, 值得一提的是独立董事应该由与学校举办者和管理者无关的人士来担任。 (3) 在相关的章程中, 必须对董事的年龄结构和专业背景提出要求。比如要求董事会中必须有一定比例的40岁以下的年轻董事, 董事的年龄不能超过70岁等。 (4) 建立董事任职资格制度, 对董事的任职条件和工作职责等做出具体的规定, 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5) 建立董事会定期学习制度, 不断的加强董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提高董事会的科学决策水平。

4.3 健全内部监督机制

要想构建完善的民办高校治理结构, 必须健全内部监督机制, 制衡是监督的主要方式, 而制衡的基础是“分权”。我国的一些相关法律, 比如《民办教育促进法》等, 并没有对此做出一些具体的规定, 所以现阶段我国的民办高校中也很少有建立内部监督机制的实际案例, 我国民办高校权力高度集中, 在民办高校实现分权迫在眉睫: (1) 教代会在民主监督方面的权力必须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并且应该通过立法确定其权威。 (2) 建立学术委员会制度。 (3) 可以借鉴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成立民办高校监事会, 并且该监事会负责人应该有权参加董事会会议, 该监事会成员除了教职工代表和学生代表外, 还可以吸收教育主管部门和家长代表参加。 (4) 监事会下还可以设置日常工作部门, 如审计机构, 可聘请专兼职财务、法律等专业人士从事相关工作。

4.4 制定有效内部激励机制

民办高校应针对不同层次教职工, 采用不同方式的激励措施: (1) 民办高校可以将不同投资主体投入的资产转化为股权。 (2) 优化薪酬体系, 激发民办高校管理者和教职工的积极性。 (3) 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 满足教职工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肖俊茹.论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J].现代教育科学 (高教研究) , 2011 (01) .

[2]张辉.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10 (05) .

[3]曾维彪.我国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思考[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03) .

[4]李志平.中外大学治理结构的比较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J].现代教育管理, 2010 (02) .

[5]黄运鑫, 周丽华.人力资本产权理论下民办高校治理结构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 2009 (16) .

[6]王强.民办高校法人治理机构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8 (04) .

[7]董圣足.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构建与思考——基于上海建桥学院的个案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 2006 (22) .

完善治理措施 篇2

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治理之道)

李曜坤 刘理晖

《 人民日报 》(2018年07月25日

07 版)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内在要求。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基层。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的基层社会治理主要以维护社会稳定为着力点,对行政手段的依赖比较多,基层社会治理的综合成本也比较高。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需要转变基层社会治理理念,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寓治理于服务之中,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实现社会治理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良性互动。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基层社会治理应准确把握和主动适应当前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使政府从基层社会治理的单一主体转变为主导力量和兜底保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在党委领导下,政府的作用应更多体现在以改革激发社会活力、凭规划引导社会预期、用政策保障社会公平、靠监管规范社会秩序,实现从管治向服务转变。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充分发挥专业化社会组织、城乡社区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使各种社会主体广泛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中。探索构建由财政专项、政府采购、公益基金等构成的社会公共服务资金结构,为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进入城乡社区服务领域提供便利。

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科学设定基层社会治理的目标、范围和工作标准,遵循基层社会治理规律,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科学化水平,是新时代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确定城乡社区的规模和布局,摸清人、地、事、物等基层社会要素情况,按照便于治理和服务的原则进行综合治理服务平台和网格体系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网格化治理为依托,进行集成化、精准化、智能化治理。改革基层工作体系,健全因地治理、因需治理机制,优化服务流程,将行政管理、综治防控、监管执法、公共服务有机整合为“一张网”,不断完善基层社会治理运行机制。在总结现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基层网格化治理体系、执法监管体系、协商调解体系、效果评估体系,完善部门间职能协调、信息共享、标准共建等协同共治体制机制。

强化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保障。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基层社会治理遇到不少新矛盾、新问题,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执法规范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这就需要在综治、信访、基层自治、社会组织发展等重点领域加快立法进程。一方面,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范围及政府职能法定,明确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建立程序公开、标准公开、结果公开的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另一方面,加快基层社会治理重点领域的法律制度建设,根据新型社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等的发展及时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注重提升群众法治观念,保障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事务中依法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篇3

今年如果一切进行顺利,大学社的转企改制,或许就应该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朱杰人社长所说的“后改制”时代。在“后改制”时代,大学出版社能作为现代企业,追求如何发展、如何做强的使命吗?

一、平静的背后——法人治理结构的缺失

当前,细究大学出版社改制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不由得让人对改制成果产生丝丝疑虑:改制后的大学出版社真的经得起市场经济的洗脸吗?

(1)背景探究:2003年,首批21家新闻出版事业单位进人35个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之列,有7家出版单位作为试点,其中5家(中国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广东出版集团、辽宁出版集团、吉林出版集团)实行事业体制企业化管理,按照当时的试点单位改革的意见。集团里面意识形态性强的保留其事业体制,科技、美术等单位从事业转制为企业;还有2家(科学出版集团、邮电出版集团)则转制为企业。不难发现,其中并无大学出版社的身影。可以推断,当初的政策思路并无意让大学出版社担当改革领跑者的角色。

在上述7家出版单位的改革试点凯歌高奏之时(这7家出版单位均于2006年底以前完成转企改制工作),管理部门并没有在中央出版单位和地方出版单位中全面推进改制工作,而是将注意力转向了大学出版社的改制。新闻出版总署和教育部于2007年4月,将清华大学出版社等19家高校出版社列为高校出版社体制改革的首批转企试点单位。其中的原因值得探究。出版单位改革试点是我国出版业建立新体制的破冰之旅,种种阵痛在所难免。这些改制单位的领导在回味改制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时,无一例外地认为解决好人的问题是转企改制中的关键。以中央出版单位为例,其人员身份通常有两种:一是中央部委干部身份,很多部委出版社的人员都是原先部委分流或其他单位调入的,他们大多是公务员或者享受参照公务员的待遇;二是事业编制的,如社会团体、院校等单位的出版社和个别部委出版社部分人员。改制意味着由事业转为企业,员工由干部身份转变为企业职工身份。随着退休时间的逐步临近,他们的医疗、养老、住房及退休后的社会保障等问题都凸显出来。他们大半生在事业单位的薪酬待遇系统,临退休再改制到企业,则企业的效益工资、高管的薪酬他们都享受不到了,反倒要去社保机构领取相比机关或事业单位退休待遇低得多的退休金。人员身份转变要支付高昂的成本。在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聂震宁看来,员工的身份置换,一是要解决员工思想观念上的问题。二是政策性安排也要解决。政策性安排,即员工身份转换的成本谁来支付的问题。对于中国出版集团的转企改制,国家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提供了岿要的资金支持,使难题得以化解。对试点单位实行政策性倾斜政府尚可力所能及,但是,如果所有中央和地方出版社转制中的员工身份转变成本都由政府买单,那显然是难以承受之重。

解决人的问题依然是大学出版社改制中的重要环节,但与中央和地方出版社相比就不那么棘手了。首先,大学出版社背靠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根据“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高校出版社在转企改制后,现有事业编制人员按企业用工制度,与出版社签订劳动合同,不再享受学校的工资福利待遇,改按企业的工资福利标准执行(事实上许多改制大学出版社在此问题上采取了比较灵活的操作方式,比如事业编制职工享受“按学校标准的基本工资+按企业标准的工资”以及学校面向事业编制职工的福利待遇);退休后回到学校,由学校负责按学校事业编制人员进行管理,与学校其他同级离退休职工享受同等待遇。其次,大学出版社为解决事业发展的需要,弥补人才短缺的现状,早就面向社会招聘^员,实行聘用制,作为“新人”,他们可平稳地过渡为企业职工身份。以笔者所在的出版社为例,早在2000年就尝试面向社会招聘人员,目前事业编制员工只占出版社员工总数的30%左右。由于在改制前就实施以绩效挂钩为主体的工资制度,改制前后“新人”和“旧人”的工资待遇目前并无明显变化。再次,改制基本上不增加人员使用上的成本,而且无离退休人员负担。

易“与人为善”,或许是103家大学出版社在不到2年时间内得以平静地转制的主要原因吧。

(2)过程回眸:我国出版业的改革具有双重目标:一是在经济学意义上,出版社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在整体结构、市场运作、产权股份与员工身份等实质问题上取得突破;二是在政治学意义上,要坚持以人为本,保持社会的和谐和稳定,让广大员工享受改革带来的好处。在企业运行良好时,这两个目标往往可以兼顾;在推动企业改制时,这两个目标则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发生冲突时,还必须把政治学目标放在第—位。由于大学出版社有主办高校作为有效缓冲,人的问题不难解决。尽管如此,各个大学出版社还是将协调和平衡不同身份人员的利益关系作为改制的中心工作。华东师大社有一套专门针对该社员工的薪酬体系,主管人力资源的副社长张俊玲指出,在岗位职责明确的前提下,考核的目标才能更明确。她介绍,该社通过量化与非量化两个综合标准对员工进行全面考核,薪酬分配向市场营销和编辑人员倾斜,更多地倾向营销人员。华东师大社的工资结构由“基本工资十校编津贴(相关人拥有)+奖金+福利”构成,其中奖金以岗位工资为基准,编辑与营销人员都有量化部分的考核。另外,财税优惠政策也是大家最为关心的事项之一,改制单位也是用“吃透政策,用好用足政策”做职工思想工作的。改革试点单位常常以享受105号文件规定的优惠快要到期加强和推动员工的认同。目前,新的五年免税114号文件已经出台,这将再次吸引已改制企业的眼球。

(3)结果盘点:总的来看,大学出版社的改制是当作任务—样完成了。但从效果看,句号划得并不完美。因为为了按时完成“作业”,改制方案往往过多地关注了怎么解决人的问题;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标志和核心,如何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这—制度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缺失了。许多大学出版社在转制之前基本上是企业化运作,市场化程度很高,自负盈亏,上缴所得税,照理应该借改制的东风给大学出版社的良性发展提供一个制度保证,但这在许多大学出版社的改制方案中却语焉不详。人们自然要问大学出版社改制是不是“新瓶装旧酒”或“换汤不换药”式地换了个标签呢?改制仅仅是为了获取眼前利益吗?退税政策结束后怎么办?改制后出版社会不会依然在旧体制上滑行?

二、改制究竟改什么——法人治理结构或许是后改制时代有待解

决的问题

显然,表面上的改造只可能造成大学出版社由“事业单位,企业管理”转变为“企业单位,事业管理”,使大学出版社陷入改制陷阱。改制需要进行更深入彻底的改变,这就是逐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法人治理结构,或称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其根本点在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从而需要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机制,用以对企业进行管理和控制。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出发,大学出版社在“后改制”时代应该在以下方面有所作为:

(1)变“一人”公司为多元产权结构。改制以后,表面上看大学出版社是独立的企业,但是学校作为大学出版社唯一的资产所有者。其本身是一个事业单位的性质并没有变化,因而无法对大学出版社的经营负责,也负不了这个责任,其国有产权所有者身份是虚拟的。转企之前的问题在转后依然存在,在这种单一的产权结构下,大学出版社即使成功转为企业了,也还是一个变相的二级单位,其市场的主体地位依然无法得到有力保障。只有在实行产权多元化的情况下,由于各投资主体对本身利益的关注,才可以消除国有独资公司所无法解决的由于产权所有者缺位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产权多元化还有助于大学出版社以资本为纽带不断做大。我国的大学出版社,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存在诸多问题,投资不足,难以发展,完全要靠自己去求生存。对于那些通过自身长期积累而做强的出版社,学校又要求其上缴大量的利润。所以,我国的大学出版社基本上都患有“贫血症”,虽然一些大学出版社多年来通过自身积累具有一定的实力,但是其资本依然非常有限,还不具备成为战略投资者的综合实力。国有独资公司的单一产权结构不利于大学出版社吸纳外围资金,不利于通过以资本为纽带实行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不利于快速发展、壮大自我。

(2)变由学校任命经营者为通过企业家市场来实现控制权的配置和转移。学校是大学社的直接出资者、主办单位,掌握所有权,转制之后又是大学社的投资人,大学社在学校的授权之下经营国有资产。很多学校转不过弯来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这种关系:在“转企”之后,学校是否只履行投资者的职能,或者两种职能都履行,在转制之后是否就把握不住了?一个很具体的问题是经营者的选择:以前大学社是与院系、处没有区别的下属单位,社长由学校任命,在此之前他或许是一名纯粹的教授或机关干部;但是“转企”之后就应该建立新的经营者选择机制,一改以往按照级别任命,通过企业家市场寻找职业经理人,这个经理人可以不是学校人。由学校任命经营者是“官本位”体制下的产物,它不能形成正常的经营者更换机制,优胜劣汰规律得不到体现,经营者对自己的命运和前途无法把握。

(3)建立人力资本产权激励机制。妥善安置现有员工,只是大学出版社成功改制的基础。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大学出版社要跳出只重视物质资本产权的圈子,高度重视^的因素,避免重蹈国有企业改革中曾经重“物”轻“人”的覆辙。有研究指出:一般职工要保住自己的职位,只需要发挥自己能力的20%-30%。而如果受到充分激励则可发挥其能力的80%-90%。因此,谋求大学出版社长远性的发展,就必须改变过去那些不适应出版社发展的用人机制,建立起能更有效地激励经营者和员工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的人力资本激励机制。

产权激励是对人力资本的首要激励,是最具激励效应的途径与方法,是长期激励的一种有效形式。人力资本产权激励就是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产权人格化。产权人格化,就是在转制过程中逐步使企业的管理者、经营者、骨干人员和达到一定条件的职工享有一定股权,并以这个产权份额保证对员工长久的责权利激励和制约,使大家既享有应得的财富又承担投资的风险责任。产权人格化是对人才的最大激励。—般来讲,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有效途径有两种,即职工持股和期权激励。职工持股是劳动者劳动力产权实现的有效形式,期权激励制度则是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化的有效实现形式。这两种制度使劳动者和经营管理者的角色发生转变,由单纯的员工、代理方转向劳动者或管理者和所有者的双重职能,从而使其更加尽职尽责,达到很好的激励效果,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完善治理措施 篇4

关键词:民营企业,治理结构,企业产权,家族式企业

截止2011年9月全国登记注册的民营企业已超过900万家, 同比增长14.9%, 从业人员2亿多人, 2011年民营经济总量占GDP比重超过50%,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营经济的发展。然而, 企业治理结构的相对不完善, 存在诸多问题, 使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遇到了瓶颈, 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调查资料表明我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9年。很多企业在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以后, 继续向前发展, 大都感到“力不从心”。产生这方面的原因很多,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 就是企业治理结构面临严峻挑战, 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重视民营企业发展外部政策和法制环境的研究, 更要高度重视和深化对民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研究, 以有效提升民营企业的竞争力、成长力和发展力。

一、当前民营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 企业产权不清晰, 开放性差

在大多数民营企业中其总体产权很明晰, 但家族式企业内部还存在资产不清晰, 收益分配任意性。民营企业的创业团队大多是由有血缘、亲缘、地缘的人共同组成, 由于长期以来思想观念的封闭性, 会选择家族成员管理企业财务, 更使资产状况成为一团“迷雾”。这在民营企业创业初期是一种行得通的方法, 但最终财富的分配很有可能会动摇家族企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动摇企业发展的根基, 不利于企业发展。从融资渠道来看, 民营企业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 通过自身积累滚动发展, 企业的产权通常是封闭型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这样的融资结构既不利于企业规模的扩大, 也不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 企业治理结构存在功能性缺陷

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特点是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二为一, 家族成员在企业中占据垄断地位。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 民营企业家自身管理素质与现代管理者的角色需求相矛盾, 而且许多民营企业家, 其经营管理水平缺乏现代企业家的挑战眼光。“家族化”管理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一些民营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实行公司治理, 但这只是表面现象, 其董事会、监事会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满足法规要求而虚设的, 并不能真正执行其职能, 缺乏激烈机制和约束机制。由于管理需要服从“血缘关系”的限制, 而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的科学管理规则时常失效, 甚至难以存在, 特别是内部的财务“黑洞”致使企业内部丧失竞争机制, 企业员工缺乏安全感和荣誉感, 削弱了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进而影响企业发展。

(三) 企业人力资本运作的封闭性

现代家族制企业中对人力资源的引进具有排他性, 有才干但无血缘关系的人才无法进入企业的核心领导层, 这就会消磨其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造成一定人才的流失, 抑制了公司的创新能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与企业人才的认知与能力息息相关, 在实际中, 许多企业, 也认识到了“人力资本”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然而长远眼光和全局思想缺乏导致了企业落入了狭窄的利益圈子里, 他们虽然引进了高素质的人才, 但“只用人不育人”的做法, 使得原本高素质的人才知识结构老化, 对人才的评价一般采取简便的, 可以量化的标准, 多采用现金实物的形式进行奖励、股票、期权激励使用很少, 甚至几乎不使用。

(四) 缺乏有效的监督, 约束机制

民营企业股权相对集中, 在股权集中的企业中, 大股东积极地参与公司治理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小股东则普遍没有发言权。董事会成为大股东的“一言堂”, 董事的作用不明显, 或者根本没有作用。在企业中处于支配与决定地位的是企业的真正所有者即大股东, 他也是经济者和决策者。虽然有的企业聘请了职业经理人, 但主要从事的是执行工作, 而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决策权和对公司资产的支配权, 公司仍然没有摆脱家族宗法管理的影响。由于企业进行缺乏有效监督和制约, 管理缺乏科学性, 导致了许多企业在发展中的悲剧。

二、治理结构不合理引发的问题

(一) 在人力资本方面

民营企业往往按照血缘亲疏远近而差别对待企业管理人才, “子承父业, 任人为亲”是家族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家族企业中, 家族成员有着一种明显的优越感, 而非家庭成员即使非常努力也很难融入家族圈子, 进入企业领导核心, 不少优秀人才正是由于不能发挥才干拂袖而去。家族企业唯亲、唯内的用人制度已经阻碍了公司的发展。

(二) 在企业发展战略方面

民营企业普遍缺乏长远的发展机遇, 也使许多民营企业走不出“富不过三代”的怪圈。许多民营企业家由于自身素质的局限性, 往往认识不到企业长远规划的重要性, 把握不好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企业的发展中盲目跟风, 或是制订出错误的发展战略。

(三) 在企业融资方面

民营企业产权封闭, 融资渠道狭窄, 难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的积累和原有股东的再投入, 抑制了大规模的融资和投资活动。况且, 民营企业治理结构混乱, 产权关系不明确使得银行对其经营能力、偿债能力产生怀疑, 在一般情况下不愿贷款给企业。

(四) 在产品技术、产品创新方面

通常民营企业普遍规模较小, 资金短缺, 融资困难, 产品技术含量低、创新能力差, 设备落后。规模小的企业很难投入大量的资金作为研发费用, 而企业的研发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以大规模的科技投入为支撑的, 这也就使得产品层次难以提高。我国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以模仿为主, 产品技术含量低。

三、完善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措施

依据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完善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建设。

(一) 实行民营企业产权由一元化向多元化的转变, 实现民营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造

没有企业产权的多元化, 很难建立规范的治理结构, 现代商品社会是开放的社会, 对于产权来说也必须开放, 要尽快实现民营企业产权由封闭走向开放以完成其由一元化的转变。实现产权多元化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 其次是改变民营企业产权不清晰的现状, 将产权清晰到自然人, 第三是引入独立董事制度。

(二) 民营企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建立稳定有效的机制

产权所有者负责企业重大发展战略和内部规划的制订、监督, 而不干预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 产权经营者的主要任务是使企业资产增值, 为所有者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

(三) 适应管理现代化的要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形成通过市场选择经营者的机制

欲要企业精先要人才精, 现代企业的重要特征是一组支薪的高层管理人员来进行管理, 即面向市场来聘用职业管理人员, 走向委托代理制。第二, 要尽快建立健全经营注册制度, 组建“猎头公司”实行企业经营者职业化, 市场化。这样, 家族可以掌握控股所必需的份额, 但股权与经营权要分开。对聘来的经理人员, 要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给以职权, 用人不疑, 疑人不用。重大决策由董事会作决定, 家长或其他家族成员不能越过董事会去干扰总经理的管理工作。企业聘来的总经理, 向董事会负责, 而不是对家长或某一个家庭成员负责。

(四) 制定适合人才成长的人力资源政策, 留住、吸引和激励优秀人才为企业发展服务

第一, 要彻底摈弃家族体制中的不合理人力资源政策, 转变用人观念, 留住并大胆使用企业中有才干的外来人才。要规定和完善企业的各种管理制度, 把过去的“人治”变为“法治”, 明确规定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做到权责对等;建立定期考评制度, 以便于评价员工的工作能力;注重人才的培养, 以提升整个企业的技术竞争力和提高员工的忠诚度。第二, 建立和完善企业的激励机制。把经营者的收入和待遇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及其经营业绩挂起钩来, 允许业绩突出的经营者获得较高的报酬, 对于特别优秀的经营者应考虑给予中奖或补偿, 以吸引最优秀人才并保持其忠诚度。

(五) 利用资本市场对企业实现现代化改造

20世纪90年代以后科技革命带来的金融服务国际化和资本市场的空前繁荣, 资本市场的功能已经逐步取代传统商业银行的融资功能, 资本市场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的融资结构, 使企业的管理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民营企业应积极更新传统意识, 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资本扩张, 通过资本市场启动企业家市场, 并按资本市场操作规则的规章约束和改进家族管理。

参考文献

[1]吕风勇.中国民营企业治理结构与企业绩效研究[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2011, (04) :59~65.[1]吕风勇.中国民营企业治理结构与企业绩效研究[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2011, (04) :59~65.

[2]刘莉.浅论完善民营企业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J].会计师, 2010, (07) :75~76.[2]刘莉.浅论完善民营企业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J].会计师, 2010, (07) :75~76.

[3]张国强, 杨清良.家族式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问题与创新路径[J].时代经贸:下旬, 2009, (04) :68~69.[3]张国强, 杨清良.家族式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问题与创新路径[J].时代经贸:下旬, 2009, (04) :68~69.

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重要指示 篇5

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九亿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织

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结合自己的国情,以村民自治为我国农村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主要形式,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发育和发展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1982年我国宪法确认了村民自治的做法,1987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和199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村民自治进行了规范。村民自治对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村民自治实践过程中,也逐渐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村级组织“两委”班子矛盾突出,一些党支部与村委会各自为政,分别强调自身的合法性、权威性和领导地位,在工作中缺少互相支持、协调和配合;有的农村地区虽然通过民主选举出村干部,但由于缺少有效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机制,农民群众不仅无法真正地参与管理和决策,导致“村官”腐败现象屡见不鲜,造成干群关系紧张,造成党组织的威信和战斗力下降,党在当地农村的执政基础受到削弱,已经影响到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真正地贯彻落实到农村基层,解决前进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障碍,保证我们党带领亿万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唯一的选择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在总结包括河南邓州“四议两公开”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符合我国国情和适应新时期我国特点要求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建立健全既保证党的领导又保障村民自治权利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落实到农村基层,使之成为广大农村干部群众能够实际运用和操作的制度和机制,成为理顺和处理农村社会各种关系的关键性环节,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领导地位和执政能力,顺利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效地维护我们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完善治理措施 篇6

公司董事会高度重视对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的把握,发挥战略引领作用,通过并购、合资合作、加大研发力度等不断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一拖股份在企业运营实践中持续完善公司治理各项制度,保障公司董事会决策合规、科学、有效。根据《决策制度》制订了《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办法》《股权投资管理办法》等相关配套制度,并设立公司投资审查委员会对公司不同类型投资进行分权管理。在保证董事会发挥战略引领作用、对重大投资等事项行使决策权的情况下,给经营层授予与其职责相适应的投融资权力,能够及时灵活应对市场需求,也使得公司董事会考核、评价经营层有了更为扎实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公司业务扩大、职能调整、投资经营决策事项增多等的情况变化,为了使《决策制度》更好发挥作用,结合监管机构相关规定及公司生产经营实践中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本着保证合规运作,科学审慎决策,均衡分配决策权限,提高决策效率的原则,董事会对《决策制度》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在修订中一是完善了决策事项内容,增加了关于资产核销、捐赠的权限规定;二是根据公司资产、业务规模扩大的实际情况,在符合监管规定的前提下,对一些风险相对可控的决策事项适当增加了经理层的权限,以使董事会聚焦重大事项,提高决策效率运作特点,将生产经营实践中的有效做法以制度的形式进行固化;四是进一步加强风险防控,明确公司“三重一大”事项和《决策制度》之间的有机衔接。经过修订,新的《决策制度》内容更加完善,权限划分更加合理,兼顾了合规运作、控制风险和提高决策效率。

一拖股份根据各位董事的专长,充实到不同的专门委员会中,既发挥了董事的专业优势,又通过专门委员会的运作起到了对董事会决策的有效支持。对于较复杂的决策事项,通过安排过程汇报、组织董事实地调研考察等方式,使董事提前介入,必要时提前对议案中存在疑问的内容安排相应人员和部门与董事进行沟通,使董事增强对决策事项的了解,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决策效率。

為了进一步完善董事会对经营层的监督考评,公司在新一届董事会换届中加大了外部董事的比例,目前新一届董事会由11名董事组成,其中内部董事只占3名,外部董事(包括独立董事)占比超过70%,增强了决策的客观性和风险防控,也更有利于对经营层的分权制衡。

完善治理措施 篇7

一、深刻认识完善医保治理体系、提高医保治理能力的重大意义

随着全民医保制度的初步建立, 就要不失时机地完善医保治理体系, 提高医保治理能力, 以医保的良好治理作为载体, 确保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全民医保制度改革目标的实现。为此, 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以新的理念、新的视野、新的角度认识、考量新时期全民医保制度的健全完善, 切实增强完善医保治理体系、提高医保治理能力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新命题。

三中全会《决定》提出,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党的文献中第一次提出了“国家治理”的概念这样一个富有时代特征的全新命题。由“管理”到“治理”, 看似只有一字之易, 所蕴含的却是理念的变化, 管理内涵和层次的提升, 其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

2. 现代国家、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纵观世界国家的发展史, 一般都经过由统治到管理再到治理的发展过程, 一步比一步文明、理性、科学。统治便是集权、专制、垄断;管理较之统治无疑是很大的进步, 重视规范、民主与科学, 但它毕竟是单向的、垂直的“上管下”式管控约束;治理则不同, 它是多元的、开放的、综合的、科学的、共同参与的治理体系, 也可以称作是管理的高级阶段、高级形态, 所以是现代国家、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3. 国际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趋势。

国际社会保障协会 (ISSA) 在今年的年会上明确提出, 要实现社会保障的良好治理, 并强调“这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础和载体”。许多国家都把实现社会保障良好治理作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发展目标。

4. 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全民医保制度的内在要求。

作为社会保障制度重要板块的全民医保制度,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健康福祉是其首要功能和核心任务。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全民医保制度, 首先要有新的理念、新的全局观、医保观, 一以贯之地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切实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想问题、定政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完善医保治理体系、提高医保治理能力作为国家、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现代医保治理体系是一个综合开放系统

尽管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认识到医保管理的重要性, 并响亮地提出医保建设“出路在改革、根本在制度、关键在管理”, 并形象地喻为“三分政策、七分管理”。着手制定了“三二一”一类的管理规范、技术标准和业务流程, 使医保管理逐步走上相对规范、科学、精细的轨道, 使全民医保制度得以顺利实施和有序运行, 让参保民众的权益得到了较好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讲, 我们的医保管理是好的, 是有效率的, 也是适应了医保制度建设和参保者现实需要的, 所作出的贡献是重大而不可或缺的。但是也要看到, 无论是管理理念、管理方式, 还是管理手段、管理效率等都还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 还不能适应全民医保良好治理的需要。从国家、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高度, 纵观国际社会保障现代治理做法和发展趋势, 审视分析传统管理, 其管理主体的单一性、管理方式的垂直性、平面性和封闭性, 限制了管理活力与效能充分发挥, 应当而且必须与时俱进, 使之成为一个综合开放科学高效的现代医保治理体系。这个治理体系大体包括这样十个子体系:

1. 保障制度体系。

根本在制度, 制度具有全局性、稳定性、可靠性, 靠制度保障才是靠得住的。公平, 首先指的是制度公平, 可持续也要求制度安排必须是一个可持续的安排。医保的良好治理必须有完善、成熟、定型的医保制度作为基础和保证。

2. 医保决策体系。

政策是制度建设的魂和根, 决策则是决定性的环节。只有当决策是一个体系而不是个人行为、首长意志, 才能保证决策的民主性、理智性、科学性, 也才不会由于决策者情绪变化和注意力转移而使政策走样, 使制度变形。

3. 决策咨询体系。

正确的决策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机构、社会组织、现代智库的作用。通过充分论证, 特别是通过“证误、证伪”研究, 减少或避免决策失误。

4. 医保政策体系。

全民医保的改革与发展, 一靠体制, 二靠政策。一定意义上说, 改革就是政策的调整, 机制就是政策效用的释放。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全民医保制度的过程, 就是政策体系不断臻于配套完善、成熟稳定的过程, 这也是良好治理的重要标志。

5. 政策执行体系。

有了好的政策, 还要有得力的执行体系, 否则政策要么落不到实处, 要么就会把“经”念歪。

6. 医保经办体系。

这是制度运行的平台, 实施保障的载体。这个体系应该是多元的、开放的、公平竞争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富有效率的, 而不是单一的、封闭的、僵化的, 更不是行政权力的附属物。

7. 医保绩效评价体系。

这是正确研判医疗服务、保障绩效的科学体系和客观标准。需要引入卫生经济学、药物经济学、临床医学等专业知识, 对医疗行为、医疗效果等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这样才能减少和避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莫衷一是局面。

8. 医保治理标准体系。

标准就是规范、规矩。需要形成一整套技术标准和行为规范, 作为合理有效治疗服务的依归, 走出“医无定则”、“一个道士一个法”的误区。

9. 医保运行监管体系。

以风险防范为导向的监管体系是全民医保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坚强卫士, 需要建立健全法律、制度、标准、信息等集成的立体监控体系, 实行全程、全方位实时监控, 切实改变靠人工抽查、事后监督等“挂一漏万”或“事后补救”被动状态。

1 0. 医保法律法规体系。

医保良好治理, 本质上就是依法治理。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把医保的一切举措和工作纳入法治的轨道, 切实做到依法参保、依法施保、依法维护参保者的合法权益, 实现“法治医保”, 这是全民医保良好治理的根本保证。

三、推进医保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

实现医保的良好治理, 不但要构建科学严谨的治理结构和完善的治理体系, 而且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治理能力。在一定意义上说, 医保治理体系健全完善以后, 治理能力能否适应需要, 则是全民医保制度运行是否稳健、保障是否有力、服务是否便捷的决定因素。治理能力的提升与现代化则需要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培养和锻炼, 甚至要作为新时期全民医保建设的一个系统工程来抓。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使医保治理能力得到全面系统的提升, 实现医保治理能力现代化。

1. 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本源的、第一能力, 其他各种能力都是由学习能力衍生出来的。提升全民医保的治理能力, 首先要提高治理者的学习能力。治理好全民医保这样宏大浩繁的事业, 不认真学习、时时学习、终身学习, 肯定是不行的, 如果学习得不深不透, 学习能力不强, 也是难当此任的。

2. 执行能力。

国家治理考验执政能力, 其实执政能力也是执行能力。现在许多领域、许多工作上存在的问题, 往往不是因缺乏制度安排、政策举措, 而是执行能力不足、执行不到位造成的。执行能力, 一定意义上就是抓落实的能力, 落实不力、不到位, 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办不好。

3. 组织能力。

全民医保是全民参与、全民受益的事业, 组织工作至关重要。无论是职工医保、居民医保的启动与推进, 还是医保的城乡统筹与整合, 都离不开群众的理解、参与和支持, 都需要有很强的宣传、动员和组织群众的能力。实践也一再证明, 凡是组织能力强, 组织工作做得好的地方, 进展就快, 效果就好, 反之就打不开局面, 成效就差。

4. 协调能力。

医疗保险涉及多个利益主体, 任何改革举措都意味着利益格局的调整, 因此, 都有一个沟通、协调的过程。协调得好, 决策就顺利, 工作推进也顺利。如果协调到八分, 决策和工作就止于八分;如果协调不下来, 再好的想法和举措都会被“搁浅”。要增强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 要实现“三医联动”, 既要有统筹谋划, 更要加强协调。

5. 调研能力。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也是决策之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 就要重视和坚持调查研究。毛泽东说过“调查好比十月怀胎, 解决问题好比一朝分娩”, 陈云也曾说过“要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 用不到百分之五的时间研究制定政策”。要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6. 综合分析能力。

对于从事脑力劳动, 或者管理工作的人来讲, 所谓能力强弱大小, 在很大程度上指的就是对事物、形势、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综合与分析, 是大脑、思维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和运作方式, 通过科学、缜密的综合分析,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近及远的加工处理, 才可能作出正确的判定、决策、举措、方案来。

7. 经办能力。

也可叫做办事能力、操作能力。就医保而言, 无论是制度安排、政策举措, 还是保障服务, 最终都要通过经办来体现。经办直接关涉亿万参保群众的切身利益。老百姓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经办来评判制度、政策好坏优劣的。如果大道理讲得头头是道, 而经办、服务很稀松, 则只会被认为是光说不练的“假把式”, 使全民医保的公信力、可靠度受损。

8. 谈判能力。

医疗保险本质上是由经办者代表广大参保者购买合理有效的医疗服务。要达到用有限的基金获得性价比较高的基本医疗服务, 就要引入市场机制, 就要进行协商、谈判、博弈, 而高超的谈判技巧、谈判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这不仅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灵活的方式方法, 还需有人格的魅力等非权力因素构成的一种综合能力。

9. 监管能力。

国际经验表明, 医疗保险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 由利益催生的社会风险尤其是道德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欺诈与反欺诈此起彼伏、经久不息。既要靠法律、制度、技术 (信息手段) 等构成的监管体系的现代化, 又要靠经办队伍的监管能力的不断提升。这样, 才能确保医保在阳光下持续健康地运行。

1 0. 调控能力。

全民医保制度要稳健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就需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 对运行中的相关参数 (大数据) 进行综合分析、正确判定, 对相关政策、指标进行适时适度的调整和掌控, 但又不能“朝令夕改”, 过于频繁、幅度过大, 使老百姓产生不良心理预期而不适当地释放医保需求, 对制度的基本面造成冲击和危害。

总之, 治理能力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而外延又较为宽泛的概念, 也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而提高治理能力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虽然列举了如上十个方面, 也只是根据目前的认知程度而言。随着医保实践的深化、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认识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而治理能力的提升也会增加新的内容, 这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逻辑的。

四、在深化改革中完善医保治理体系提高医保治理能力

实现医保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是深化医保领域改革的总目标, 而深化改革恰恰是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的必由之路。无论是医保治理体系的完善, 还是医保治理能力的提高, 都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逐步实现。

1. 要深化全民医保领域关键环节的各项改革。

要通过深化改革整合制度、理顺体制、健全机制, 补齐“短板”, 使初步建立起来的全民医保制度逐步臻于完善、成熟和定型, 为完善医保治理体系提供制度保障和体制机制支撑。现在的问题是, 这些改革的阻力还特别大, 也特别顽强, 正如中央领导指出的, 阻力主要来自体制内。譬如, 有的人为了固守既得利益格局或为一己之私, 不断“写信”、四处“游说”, 既干扰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又阻挠地方的实践探索。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今天居然还出现这般咄咄怪事, 是极不正常的。实践再次证明, 深化改革是何其艰难、何其不易, 其复杂性、艰巨性真的不亚于医保改革之初、制度草创之时。但是, 历史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只不过付出的代价会更大罢了。

2. 要真正贯彻实施“三医联动、三改并举”的方略。

如果说改革之初靠医保“孤军深入”还能取得明显成效, 屏蔽另外“两医”改革迟滞之“丑”的话, 新时期深水区的改革的核心任务是要解决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 这必然要求增强三医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 才能发挥改革的集成效应, 为实现全民医保的良好治理创造适宜的体制环境, 否则医保的治理绩效也是会大打折扣的。

3. 要转变管理理念, 创新管理方式。

要从传统管理转变为现代治理, 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理念, 这是实现现代治理的先导和原动力。只有解开思想的扣, 才能迈开改革的步。只有从传统管理理念转变为现代治理理念, 才能从传统管理方式转变为现代治理方式;从垂直式管理转变为矩阵式治理;从单一的管理主体的“管制”转变为多元主体的“共治”;从主要依靠“人管”和“管人”转变为主要依靠制度 (机制) 、法律 (法制) 、科技 (信息) 等现代化治理手段既“管事”又“管人”, 使每个社会成员 (公民) 既是“治理者”又是“被治理者”, 形成一个由体制、法制、机制和科技信息等现代化治理工具和手段集成的“强大气场”和内在约束力, 达到“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治理效果。

4. 要深化医保经办机构改革。

这是实现医保良好治理的重要环节。要抓住事业单位改革的有利时机, 加快医保经办机构法人化、专业化、职业化的步伐。要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改革人事、薪酬制度, 明确专业职称, 实行经办经费与业务量挂钩, 等等, 形成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增强医保经办机构的内生动力和治理活力, 切实提高治理能力、治理效率和竞争实力。

5. 要形成公平竞争、多元共治的生动局面。

网络参与社区治理完善对策探究 篇8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在社区建设上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社区治理参与不足的问题,这是由于政府部门在以往的公共服务领域包办过多造成的。在此环境下,社区居民自治活动的内容和载体相对单一,社会力量、市场主体参与社区建设缺乏长效机制。但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居民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逐渐多元化,传统的社区治理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社区的发展要求,为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使其更为自主和自发地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网络舆情参与成为了目前学术界和实践部门所探究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2 网络参与社区治理的外部动因

2.1 科学技术不断进步

从居民的角度来看,ICT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的不断革新使得每一个居民都有成为自媒体的可能,这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以往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它不断扩展了人际交流的外延、拓宽了传播方式的渠道、丰富了传播媒介的载体,使得交流不再受空间与时间上的阻碍,促使社会成为了一个更加紧密的整体,为网络舆情参与社区治理的自主性与及时性提供了保障。从社区角度来看,居民生活在社区的空间里,进行着信息的交流与互换,这就使得社区有必要为每一个居民提供基本的信息交互服务与环境。在此基础上,社区作为社会生活共同体,其所体现出的信息化需求显得十分迫切,这也使得社区治理与网络舆情参与的相互融合成为必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城镇化和工业化是现代化实现的两条必由之路,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现代化的实现有赖于城镇化的发展,而城镇化的过程中必然要形成规模性的社会生活群体聚集,也就形成了“社区”。同时“社区”既能够带动工业化产品的消费,同时也能够形成劳动力的聚集。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使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同时也让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相互融合。

2.2 居民经济条件逐步提升

经济水平的稳步提升为网络舆情参与社区治理带来了物质助力和思想助力的双重推动。中国电子信息发展研究院编写的《通信设备产业白皮书(2015版)》中指出,2014年我国通信设备行业增速居电子信息产业主要行业之首。通信设备行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16.6%;宽带基础设施方面,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突破4亿个,比上年净增4 160.1万个,同比增长11.5%。购买能力的增大导致了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手机、PC、平板电脑等通信设备不再是奢侈品,而是成为一种生活的必需品,而由于通信终端的大众化也使得网络覆盖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时至今日,无处不在的网络覆盖也为公众网络参与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另一方面,公民本该具有权利意识,如19世纪政治思想大师约翰·穆勒指出:“一个绝对不能参与政治事务的人,不能称为公民”。公民的权利意识在过去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较为缺失,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导致了更大规模的政治参与。旧的参与机制己不能满足公民日益增长的政治参与热情,而网络参与在目前看来对于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3 社会民主化进程加快

美国著名学者卡尔·科恩认为,民主的实质是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的管理,民主政治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其关键都在于政治参与,社会成员多广多深以及在什么问题上参与共同有关的事务,这不是己经做了些什么的问题,而是现在正在做什么的问题。随着我国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社会发展乃至国家立法、政府决策等诸多方面的工作,都不同程度地引入了民意调查程序。民声之中显民生,我国社区治理悄然进入了“民声时代”,越来越多的民众逐渐认知并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而网络参与目前看来是对倾听“民声”和保障“民生”方式的极佳补充,这是由于互联网作为一种传播媒介的诞生,为相对自发的、灵活的、自治的公共辩论提供了多样性的场所,从而使公民远离了国家、大媒体公司以及侵犯他们日常生活的社会不平等结构的控制和影响。

3 网络参与社区治理的形式

3.1 信息获取

网络的大范围覆盖与通信终端的普及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信息高速路”,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各类信息的重要途径,而社区网站是信息化条件下社区治理主体密切联系社区居民的重要桥梁,也是网络时代社区履行职责的重要平台。社区网站最为贴近居民生活,因而居民对于社区网站建设的诉求也逐步提高,它既是社区治理工作公开的窗口,也是居民了解社区有关政策和动态信息、实现与社区管理者互动的最快捷渠道。社区网站通过公开信息,将与社区生活有关的各项活动、措施、相关制度等公布于众,实现资源的共同和共享。

3.2 意见表达

建设社区网站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倾听民意,网络有着公共性与私人性相结合的显著特点,现代社会所赖以发展的“个性、互动、交流、即时”等要素特点被诠释得淋漓尽致,因而社区网站正越来越成为居民表达意见的重要渠道,成为发掘“原汁原味”民情民意的重要平台。对于居民而言,通过网络表达意见的场所不仅局限于社区网站,由于互联网的交互特性,社区居民可以通过BBS、微信、微博等表达利益诉求,对自己看得见、摸得着、普遍关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大到社区服务、社区治安、环境卫生、精神文明建设、退休人员管理等社会问题,小到社区下水道出现堵塞等生活琐事。通过网络参与倾听居民意见,有利于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构建居民满意的美好社区。

3.3 动态监督

监督是民主政治的生命线,实现社区民主治理,关键是要加强对社区治理过程的有效监督。社区居委会接受社区居民的委托,代表社区居民从事社区事务受理和处置,并向社区居民负责,而社区居委会的管理和决策都应当时刻处于社区居民的有效监督之下,尽一切可能使居民了解社区治理的全貌。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成为社区居民24小时全天候开放的接受公开批评和监督的讲台。可以说,互联网的出现不仅让社区居民有了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场所,也有利于社区管理者能够更多地了解居民意愿,尤其是对于社区治理监督而言,网络监督展示出了不同于以往监督方式的独特性,让居民对社区有关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方式更为开放、便捷与高效,通过监督促使问题最终得以解决的可能性与满意度大大提升。但是对于居民而言,在利用网络进行监督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文明、合理、合法监督,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能捕风捉影,道听途说,在行使自己监督权力的同时,必须履行和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和法律义务。

4 网络舆论参与社区治理完善对策建议

4.1 夯实网络参与基础

在基层社区建设中不断引入的高新技术,曾经遥不可及的科技成果已经进入了寻常百姓家,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普通民众的生活。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社区都已经完成了科技改革,对于更多的传统社区而言,如何将各类技术引入并保障后续服务,尤其是通过互联网参与社区治理过程,让更多居民感受到网络参与的力量,最终支撑社会治理,推动社会创新,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关键问题之一。

针对这种现实需要,一方面,应大力提升社区居民的科学素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民的科学素养尤其是对网络的使用能力,是实现社区治理网络舆情参与的重要因素。互联网领域的新变革层出不穷,对于社区居民而言需要有一个消化而吸收的过程,而在现阶段居民主要是通过网络、电视、家人(熟悉网络应用)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从社区角度来看,系统的宣传和教学培训则稍显不足,而这种基础能力的缺失是造成现阶段社区治理网络参与程度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社区的基层管理者们在应对这一问题时往往采取过于专业的方式而忽视了贴近群众这一最为重要的原则,用一些专业术语来解释,这就导致“数字鸿沟”所引起的“知识鸿沟”进一步扩大,信息化建设的成果难以落地,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信息资源应用的社会公平问题。社区治理的基层管理者们只有秉承着共同治理的理念,找到最能为居民接受的宣传教育方式,才能让更多居民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建言献策和进行监督,将网络参与变成社区治理中的常态。另一方面,保障国家政策在社区落地生根。2014年国务院12个部门共同发布了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的有关工作通知,以应对民生诉求多样化、利益多元化、服务个性化、方式便利化的新形势,这为社区治理中的居民网络参与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政策支持。但是对于多数社区而言仍然停留在政策层面上,并没有在社区内形成具体的实施措施,缺乏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导致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系统被闲置,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4.2 优化网络参与渠道

对社区治理的全过程进行优化,以准备、实施、反馈3个阶段为重心加强网络参与力度。在准备阶段,以社区治理的基本原则为重点,在社区网站及时发布信息,做好治理宣传工作。在实施阶段,确保社区治理居民利益表达道路的顺畅,保障社区协作治理机制、社区风险管理机制、监督机制和协调机制切实通过网络发挥出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反馈是社区治理网络参与中的重点内容,居民网络参与的信息是对社区治理进行科学绩效评估的重要依据,只有在大量收集居民意见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以激励和约束社区基层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同时,还要继续完善网络参与系统,加大对居民网络参与的指导,升级社区内网络终端设备,使互联网渗透到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而提高社区治理的信息化水平。

4.3 完善社区网络参与模式

从思想、政策、制度、资源四个方面着手,加强社区治理网络参与模式的保障。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治理”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我国社区发展转型的重要保障,传统的社区治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治理理念的要求,因此要加大对社区基层管理者的现代化治理思想宣传,以保障社区治理主体能够以现代化思想和发展的眼光应对治理中出现的问题,充分发挥网络参与环境下的治理效能。

首先,制定有效政策。政策的有效实施是社区治理有序发展的基本条件,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要以四个原则为指导,“贴近群众,注重时效,制定科学,与时俱进”,不仅要保障网络参与政策因时因地,同时要保障政策的科学性,以规范的流程和程序制定政策。其次,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约束力。要使居民的网络参与行为真正取得实效并能长期巩固其成果,必须抓好制度建设,形成密切联系社区居民、注重信息及时反馈的长效机制,从体制机制上保障社区管理的规范化,以制度固化网络参与成果。最后,整合各类资源。社区治理中能够利用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两个方面,一方面物质资源是开展社区治理网络参与的前提条件,社区治理主体需要整合社区内已有的各种网络治理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人力是社区治理的执行者,加强提高相关人力的现代化治理素质、互联网运用水平,进而提升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思想转变的三重冲击。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立足于不断变迁的时代背景提出了社区治理的新目标,对社会治理模式做出了新的安排。而在“互联网+”的时代,网络参与将会成为由社区管理向社区治理转变的重要途径。如何构建社区治理中的网络参与体系,形成“联网+”时代的社区治理新常态将成为摆在社区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关键词:社区治理,网络参与,社区治理新常态

参考文献

[1]张东平.网络参与——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新途径[J].电子政务,2011(2).

[2][美]科思.论民主[M].聂崇信,朱秀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3]魏娜,崔玉开.城市社区治理的网络参与机制研究[J].教学与研究,2011(6).

进行税务筹划完善公司治理 篇9

1 直接投资的税务筹划

直接投资是指一个经济体系的投资者在另一个经济体系的企业所作的投资,而该项投资令该投资者能长期有效地影响有关企业的经营管理决定。

在统计学上,若投资者持有某一企业10%或以上的股权,便被视为能长期有效地影响该企业的经营管理决定。直接投资包括股本资本、再投资收益及其他资本。股本资本包括所持有母公司的股本,附属及联营公司的股票。再投资收益是指投资者从其附属或联营公司应得但未以股息形式分发的利润。其他资本主要涉及公司之间长期或短期的债务交易,包括母公司与其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分行之间的借贷。

例如:企业甲准备将一处房地产转让给另一家企业乙,房地产公允市价为5 000万元,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分别为7%和3%。企业甲面临2种选择:一种是直接将房地产按照5 000万元的价格销售给企业乙;另一种是将房地产作价5 000万元投入企业乙,然后将持有的股权以5 000万元转让给企业乙的母公司。站在节税减负的角度,哪种方式更适合(不考虑土地增值税,假定印花税率为0.5%)?

(1)方案1:企业直接销售房地产。

应交营业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共计:5 000×5%×(1+7%+3%)=275万元。

(2)方案2:企业先将房地产投入企业乙,然后转让其持有的股权。

企业以房地产作为出资投入并承担投资风险和分享利润,按照营业税规定无需交纳营业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只需交纳印花税,投资后转让其持有的股权时仍不需要交纳流转税,只需交纳印花税。

企业甲应交纳税款如下:

(1)房地产投资时应交印花税:5 000×0.05%=2.5万元。

(2)股权转让时应交印花税:5 000×0.05%=2.5万元。

合计应交税:2.5+2.5=5万元。

通过以上分析,从节税的角度考虑,企业甲必然会选择方案2。2个方案进行比较,应交税费的数额相差特别悬殊(277.5-5=272.5万元)。虽然不能直接为企业增收,但是从节税的角度分析方案2间接实现了创收。

2 间接投资的税务管理

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以其资本购买公司债券、金融债券或公司股票等各种有价证券,以预期获取一定收益的投资。由于其投资形式主要是购买各种各样的有价证券,因此也被称为证券投资。

与直接投资相比,间接投资的投资者除股票投资外,一般只享有定期获得一定收益的权利,而无权干预被投资对象对这部分投资的具体运用及其经营管理决策;间接投资的资本运用比较灵活,可以随时调用或转卖,更换其他资产,以谋求更大的收益;可以减少因政治、经济形势变化而承担的投资损失的风险;可以作为中央银行为平衡银根松紧而采取的有效手段。

例如:某企业目前有1 000万元的闲置资金,打算近期内进行投资。其面临2种选择:一是选择国债投资,已知国债年利率4%,另一种选择是投资金融债券,已知金融债券年利率是5%,企业所得税率25%。从税务角度看,哪种方式合适?

(1)方案1:企业投资国债。

投资收益:1 000×4%=40万元。

根据税法规定,投资国债的利息收入免交所得税,所以企业税后收益40万元。

(2)方案2:企业投资金融债券。

投资收益:1000×5%=50万元。

税后收益:50×(1-25%)=37.5万元。

根据以上方案比较,对企业来说投资国债更有利。

3 设立分公司或子公司与公司经营状况的筹划

子公司、分公司都是从母公司中产生出来的,母公司对子公司、分公司往往具有资金、人事上的控制关系,但在纳税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对公司的利润产生重大影响。

例如:某企业为扩大产品销售,谋求市场竞争优势,打算在A地设销售代表处。根据企业财务预测:由于A地竞争对手众多,2010年将暂时亏损200万元,2011年A地将盈利300万元,假设2010、2011年总部盈利均是600万元。那么,是设立分公司还是设立子公司对企业发展更有利(假设不考虑应纳税所得额的调整因素,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上述问题具体包括2个问题:①假设采取分公司形式设立销售代表处,集团公司应缴纳所得税为多少?②假设采取子公司形式设立销售代表处,集团公司应缴纳所得税为多少?

解析一:假设采取分公司形式设立销售代表处,则分公司不具备独立纳税人条件,年企业所得税额需要汇总到企业总部集中纳税。

2010年公司应缴纳所得税为(600-200)×25%=100 (万元)。2011年公司应缴纳所得税为(600+300)×25%=225(万元)。2年共计缴纳企业所得税325万元。

解析二:假设采取子公司形式设立销售代表处,子公司具备独立纳税人条件,应自行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则2010年总部应缴纳企业所得税为600×25%=150 (万元),子公司应纳企业所得税为0。2011年总部应缴纳企业所得税为600×25%=150 (万元),子公司应纳企业所得税为(300-200)×25%=25 (万元)。

虽然无论采取何种结构形式,2年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总额均为325万元,但是采取分公司形式时,第一年缴纳100万元,第二年缴纳225万元,与采取子公司形式下第一年缴纳150万元,第二年缴纳175万元相比,从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角度来看,采取设立分公司的形式对企业更有利。

从纳税上看,子公司、分公司既有相同点,也存在明显区别。税法对于子公司和分公司在流转税、财产税、行为税上的规定大体相同,基本上都要就地独立纳税。但在缴纳企业所得税上,子公司和分公司存在根本性区别。

子公司在形式上是一个独立法人,独立计算盈亏,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可以独立享受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分公司不是独立的法人,因此分公司不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不能独立享受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它的盈利要同母公司合并计算纳税,同时它的亏损也可以在母公司盈利中弥补,从而可以减少母公司的总体税负。

从上面的分析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如果组建的新公司一开始就可以盈利,设立子公司将对企业更有利;如果组建的公司在经营初期发生亏损,那么组建分公司会更有利。

如果设立的新公司一开始就可以盈利,则应设立子公司。因为子公司如果符合有关规定,在开业初期可以享受减免税待遇;即使享受不上减免税待遇,目前税法还设有2档企业所得税的优惠税率。如果公司设在特区和国家鼓励发展的地区,以及从事一些特定行业的经营,还可以享受更多的税收优惠。

如果组建的公司在经营初期发生亏损,此时设立分公司,其亏损可以用母公司的盈利弥补,从而减少了总公司的盈利,减轻母公司的税负。

以上是成立新公司时普遍适用的规律,随着公司的发展,情况会发生变化。新成立的子公司往往拥有很多资源优势,度过成长期后,盈利能力增强,而此时能享受的税收优惠期已过;同时,母公司可能由原来的盈利转为亏损,此时把子公司改设为分公司,就可以用分公司的盈利去弥补母公司的亏损,从而降低整个公司的税负。因此,选择设立分公司还是设立子公司,需要根据企业各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4 结语

公司在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和设立子公司还是设分公司过程中进行税务筹划是必要的,总的目标都是合理避税,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而在税务筹划的过程中对各种税的运用更是进行公司治理不可或缺的环节。对公司来说,进行财税管理是一门必修课。

摘要:公司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都涉及税收的问题,所以节税在每个公司都是一个重大而且必须研究的课题。文章主要介绍在公司的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和设立子公司或分公司过程中进行税务筹划,力求使公司价值最大化,获得最佳资本结构。

关键词:税务筹划,公司治理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2]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税法[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6.

[3]何建新.EVA股票期权计划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 (2):26-28.

农村耕地抛荒的治理与制度完善 篇10

关键词:耕地抛荒,治理,制度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度以来, 耕地利用和保护得到加强, 农业生产获得了飞跃式发展, 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 鄙视农业生产之风潜滋暗长, 农民前赴后继进城务工, 由此出现了耕地大面积抛荒的现象, 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为此, 笔者利用暑假回故乡湖北省阳新县排市镇垅口村的时机, 开展农村耕地抛荒情况的调查, 实地察看抛荒情况, 访问镇村负责人和农户, 然后咨询该省农业厅, 从中了解到该省红安县耕地抛荒的整治典型经验, 获得了治理耕地抛荒的第一手材料。笔者采用实地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 对农村耕地抛荒的治理和制度完善进行研究。

一、农村抛荒地的现状和危害

阳新县地处鄂东南, 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排市镇垅口村处于丘陵地带, 面临湖区, 小河穿越, 交通不便。 现有人口1800 余人, 耕地3500 余亩, 农业生产条件较差, 全靠人工和畜力耕种。 该村青壮年基本上外出务工, 留下老年人和留守少年儿童, 仅耕种门口田, 湖区等条件较差田地荒芜。 据村负责人介绍, 该村耕地近半抛荒, 其原因为耕种不赚钱, 大多数村民只求种点口粮, 一家人不买粮就行了。

红安县也是山区农业大县和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全县去年户籍总人口为64 万多人, 全县耕地总面积50.05 万亩, 全县耕地抛荒面积21 万多亩 (常年抛荒面积8 万多亩, 季节性抛荒面积13 万多亩) , 占耕地总面积的41.58%, 荒山荒滩面积8.75 万亩 (其中宜林荒山面积8.73万亩) 。 为此, 该县举行了耕地抛荒整治专项行动, 通过大规模的土地抛荒治理, 减少季节性抛荒, 根除长年抛荒, 去年全县80%以上的抛荒面积得到复耕, 今年全面完成土地抛荒整治任务, 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耕地抛荒之风向全国蔓延。据国土资源部统计, 全国每年抛荒的耕地近3000万亩, 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48%。

大量耕地抛荒造成的危害显而易见:一是直接危及国家的粮食安全。 我国人多地少, 人均耕地1.48 亩, 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 却养活了占全世界20%的人口。 我国耕地承载的压力非常之大, 耕地抛荒加速了粮价上涨, 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成本。 国外低价粮油乘虚而入, 每年我国不得不花掉大量的外汇进口粮食和食用油, 仅2014 年进口谷物1951 万吨, 大豆7140 万吨, 食用植物油650 万吨。 二是大量抛荒耕地被改变用途。 笔者在排市镇发现一些村民私自将承包地用作建住宅。 还有一些企事业单位趁机圈地, 占用抛荒地搞建设, 大量水田和旱地被改变了性质和用途。 三是耕种能手大量流失, 生产后继无人。 农村青壮年以外出打工为生, 有知识、有文化优秀青年纷纷跳出农门, 造成农村人才短缺, 农业无人接班。

二、耕地抛荒的原因分析

近来, 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 大量农民离乡别土, 进城务工, 至去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6782 万人, 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74916 万人, 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 许多乡村成为“空心村”, 土地荒芜, 农事遇冷。

本人根据调查材料将农村耕地抛荒的原因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种植成本居高不下, 农民种田难养家。 近来, 农资价格和人工工资上涨较快, 但是谷物等价格上涨幅度较小, 农民种田收益不大。以农户自种自管一亩水稻为例, 收成好的年景, 满打满算亩产1200斤稻谷。 收购价1.5 元/斤, 毛收入1800元, 除开种子100 元、肥料160 元、农药60 元、农膜100 元、 水电费50 元, 每亩水田收入不过1300 余元 (自家劳动投入未扣除) 。 农户以种植经营5 亩水田计算, 半年时间收入不过六七千元而已。 倘若外出打工, 一个劳动力月工资收入3000余元, 除去房租300 元、生活费800 元和交通费100 元, 半年收入有1 万多元, 一家两口打工收入超2 万多元。 农民外出打工远比在家守着几亩强。 事实上, 农民基本上靠外出打工挣钱回家盖房、娶妻生子, 种田根本不能养家, 有的农户干脆举家外出打工。

二是农业劳动强度大, 耕种受人鄙视。 在农村种田体力劳动强度大, 一家一户的耕作模式难以进行集约化经营, 且受陈旧的观念影响, 大多数青壮年鄙视农业生产劳动, 不愿意在家劳作, 过贫困的日子。 如, 排市镇垅口村土库组是自然村落, 本有110 多户, 现在只有近50 户人家在世族地居住, 大量人口外出务工, 脱离了世代耕种为生的职业。 当前, 农村留守的是“386199”部队, 农田无力耕种, 大量荒芜。

三是农业生产条件差, 造成抛荒。 农业是靠“天”的行业, 在农业收入较低不受重视的情况下, 农田水利设施老化, 不能及时修复, 未能发挥抗旱防涝的作用。 时常受灾的耕地, 农民视之为“鸡肋”, 干脆将之抛荒。

四是乱征滥占, 造成抛荒。 在一些地方违法征地现象比较突出, 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就擅自批地搞项目, 结果造成耕地荒芜。 如, 阳新县浮屠镇华道村7 年前未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私自与开发商签订了《土地出让协议》, 占用耕地32 亩建设中央新城。2012 年工程完工, 开发商发现房子卖不出, 资金链由此断裂, 便弃城而去, 致使土地荒芜至今, 该村农民有地不能种。

五是城镇化建设造成耕地抛荒。城镇化进程中, 许多农民洗脚上岸, 进入城镇工作, 完成了农民向居民的转化, 耕作成为过去时, 但是承包地流转未能及时跟上, 造成大面积抛荒。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祁家湾街李桥村与市区毗邻, 5 年前实施“迁村腾地”工程, 全村绝大多数农户搬进了新农村还建小区, 村民不再为种地为生, 抛荒地达到千亩以上, 长期无人问津。

三、耕地抛荒的治理与制度完善

大量耕地荒芜, 落后的耕作模式, 致使我国粮价虚高, 直接危及国家的粮食安全。 “猛药治沉疴”, 治理耕地抛荒既要有一时一事的应对措施, 还要完善相关的政策, 健全制度, 以制度保证耕种事业流芳百世。 一时一事的应对措施, 可以解决一村一组一户, 乃至一块地的抛荒问题, 而最根本的要转变政策思路, 建立健全相关的土地承包、流转和补贴的制度, 推广新技术, 培育新型农民, 以制度保障农村耕地在国家粮食安全中的作用。

(一) 建立规范的耕地流转市场

当前, 政府提倡耕地流转, 但是离乡弃地的农民并不能通过正规的渠道对承包的耕地进行适时流转, 外出时承包的耕地不得不抛荒。 为此, 县、乡镇都因建立规范的农村耕地流转市场, 为有流转需求的农民提供耕地流转的场所, 将有力地保护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 使大量抛荒地向种田能手集中, 实现农业规模化种植, 发展现代农业。湖北省红安县整治耕地抛荒措施有力, 走在全国前列。 事先对土地资源和土地流转状况进行调查摸底。 各乡镇发动土地抛荒整治宣传功势, 向抛荒农户下达限期复种通知书, 督促其作出耕种或同意流转书面承诺。 对承包经营基本农田的单位或个人连续两年弃耕抛荒的, 将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由原发包单位终止承包合同, 收回发包的基本农田。 对因外出打工、缺乏劳力而无法耕种、可能抛荒的土地, 要运用土地“托管”模式, 引导农民委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委托管理、保姆式服务。村委会还可安排村民种植零星抛荒地。 在此基础上, 该县各乡镇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土地流转价格由县农经局组织相关部门根据土地类型、 地力和市场需求进行市场评估, 分级分类确定土地流转指导价, 供流转双方参考。该县充分发挥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土地抛荒治理中的作用, 通过成立红安县农民专业合作联合社, 引导土地向新型主体流转, 培育一批新的农业经营主体。

(二) 完善农业耕地补贴制度

我国实行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政策和制度。该制度按照耕地面积直接补贴到户, 耕地补贴制度让广大农民得到了实惠, 调动了种地农民的积极性。 但是该制度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 不管种粮与否, 都按户头和耕地面积发放, 一些耕地抛荒多年, 但是良种补贴、种粮直接补贴照领不误。由此造成没有种粮的农民倒有了 “福利”, 对真正种粮的农民补贴不够, 补贴制度无形中在种粮农民中产生了惰性心理。 因此, 应积极改革农业补贴制度, 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 没有种粮的农民、抛荒的耕地不应补贴, 新增的补贴应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 实现多种粮多领补贴, 不种粮不得补贴, 切实让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三) 建立承包耕地督察制度

土地承包后, 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 不可忽视的是, 当地政府和村组织往往对发包的土地不闻不问, 甚至对耕地被承包户改为宅基地等改变用途的违法行为, 也熟视无睹。 对耕地的失察成为耕地管理的“软肋”。鉴于当前耕地管理的混乱状况, 建议政府应尽快建立耕地督察制度, 各级政府农业部门乃至村组织应设立耕地督察机构, 定期检查耕地承包权的落实情况, 加大抛荒耕地的检查力度, 对长期抛荒的耕地及时进行登记、清理, 帮助抛荒户做好流转工作, 甚至收回承包权, 重新发包给种地的农户。

(四) 加大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夯实农业基础

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治理耕地抛荒, 必须抓好农田水利建设, 修复毁损的排灌站和渠道, 让农业淹不了、旱不死, 给广大农民一个放心的种田环境, 提高种田的积极性, 保证耕地的产出力。

(五) 培育新型农民, 推广新技术

农业的发展根本动力在人, 解决耕地抛荒的决定性因素在于培育新一代农民。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 为农村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条件。国家应重视对农民的教育培训, 高等院校涉农专业扩大对农村生源的招生, 加强对有志从事农业学生的教育, 发挥优势做好农民的培训, 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国家大力推广绿色证书制度, 培训有知识、有技术的农民, 使大批种田能手扎根农村。 与此同时, 推行农业机械化,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降低劳动强度, 提高农业生产的吸引力, 促进农业生产向工厂化转变, 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基础。

治理耕地抛荒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 应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完善耕地流动的机制, 保证耕有其田, 田有所耕, 彻底杜绝耕地抛荒的不良现象。

参考文献

[1]曾志勇.关于将乐县农村土地抛荒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 2014 (02) .

[2]李文辉, 徐邓耀.一个耕地抛荒的解决方案:农民工回乡创业[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哲社版) , 2014 (06) .

[3]李维.我国农村土地抛荒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 2011.

论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完善 篇11

关键词:公司治理公司治理结构完善

《公司法》是用来规范企业治理机构及企业制度的法律条文。《公司法》明确规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是合规公司必备的三个机构。股东会由出资者组成,对公司所有的包含选举及经营权的重大事项,比如出资变动、经营决策、发展方向、重大人事变动等,都有决定权作用,是公司的权力机构。公司股东选举产生决策公司经营权的人员则构成公司的董事会,董事会维护的是股东权益,对股东大会负有责任,因此董事会只享有决定公司经营权的权利,需经股东会商议、表决后,方可实行。监事会则是公司内部的监督机构,由股东和公司职工组成。原则上三者应互相合作、互相制约,形成三权分立的局势。实则看似明朗却很抽象,且各机构人员及作用交叉严重,又或者三者之间存在权利缝隙。尤其是在国有企业控股中,公司治理机构、机制及功能更是难以发挥其基本作用,完善的公司治理措施急切需要。

1 公司治理的内涵及实质

公司治理是指在《公司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条文的基础上再生成一套公司内部的制度,通过二者的共同作用,治理公司的结构与制度,并划分公司所有者、董事会和经理层三者之间的责任、权利与利益。具体操作是,通过分别设立权力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并形成各自独立、权责明确又相互制约的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其目标是在保证公司决策的最优性的前提下,使得公司财富最大化、股东利益最大化。其中,公司结构的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部分,因此也称为法人治理结构。从公司治理系统的角度来看,公司治理结构则应为公司治理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各个要素间的组织形式。公司治理结构也称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

2 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

2.1 国有股一股独大,绝对控股现象严重

追溯历史,国有企业成立时期,出资人出资数额的多少就决定了其今后的股份中占有的比重及分量。我国国有企业则是一股独大,其也就处于绝对的控股的优势地位。一股独大的局势也使得国有企业政企不分,有着很大的政策性负担的局面。另一方面,股权过于集中,就与当今社会要求的股份公司产权主体多元化的政策相背离。虽然几经发展,当前政府对企业经营行为监督效益日渐减小,但是也造成了剩余股权中,仍然存在单个股东持股比重大、一股独大的超强控制状态。

2.2 董事会功能不完善

国有企业中董事会功能不完善。其表现形式有三个方面:其一,董事会的构成缺乏独立性。由于我国国有企业具有国有股权的过于集中和流通股权的过于分散的不科学的股权结构,董事会由国有控股人员组成,使得中小股东的股权代表很难进入公司董事会,最终造成国有控股约束董事会独立性的局面。其二,董事会的决策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国有企业的董事中,人员素质不高,有相当一部分并非专家,甚至不是行业圈内人员,董事不懂事的怪诞现象在国有企业中见怪不怪,由此严重影响了董事会决策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其三,在我国的国有企业董事会中,甚少设立专门的治理委员会以及专业严谨的董事会条例,在实际操作中的标准则被打上惯例的印记。

2.3 董事会缺乏对经理人员的有效约束

董事会功能的不完善性,最直接深刻的表现就是董事会缺乏对经理人员的有效约束。一般在企业中,经理是由股东会选举而成,直接代表股东及持有者的权益。而在国有股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董事会成员,总经理都由代表国有股东的政府部门决定,这就扭曲了董事会与总经理之间的雇佣关系。总经理不再对董事会负责而直接对政府大股东负责,从而架空了董事会的权力。而另一方面,国有大股东不是人格化的股东,代表国有股的部门或机构因为代理问题的存在,其中的官员一般权责不对称,潜在的“寻租”动机明显,易与经营管理人员合谋,这就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尽心尽力地去对董事会实行有效监督。这样,董事会受托职能削弱,聘任总经理不依据管理才能而是私人关系,总经理未受到董事会的有效监督,个人前途与公司经营状况联系不强,其经营积极性也就不高。在决定部门经理人选时,总经理编织个人关系网络,许多有经营才能的人被排除在外,使得整个公司治理结构被任人惟亲的阴影所笼罩,来自所有权的约束看不到了,经营者权力逐渐膨胀,转轨中“内部人控制”问题突出。所有者利益被侵食,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

2.4 监事会作用弱化

国有企业监事会的作用很弱小,没有起到最基本的监督作用。监事会的组成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且存在的独立性受多方面影响与制约,致使监理会执行监督功能的障碍重重及主观不情愿。最终造成监理会丧失其监督企业运行的功能。

3 改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措施

3.1 改善股权结构

改善国有企业股权结构,才能从根本上使得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构及机制更加科学完善。而国有企业股权结构改善的重点则是改变一股独大、绝对控股的局面。国有控股比例的降低可有三个途径来实现:其一,将国有股场外协议转让到非国有股东。其二,配售国有股股份。配送原则可是控股,可以是只参与不控股,可以是全部退出。其三,增大社会公共股的发放力度。增发社会公众股即上市融资,这样不仅可以增大现金流,使企业资金流动更加顺畅,还可以有效地降低国有控股的比重。国有企业股权结构的改善以国进民退为原则;以国有资产的流通及保值增值为效果;以具有中国特色的股权多元化、分散化、动态化而又有效的机制的实现为目的。

3.2 增强董事会的功能

董事会作为公司经营权的决定者,优化董事会的组成及功能,可以为公司带来更丰富的经济效益,也可帮助公司朝着科学的发展方向前进。优化董事会的组成及功能可以有以下几个途径;其一,优化董事会组成形式,设立董事委员会,增加独立董事比例,从形式上加强董事会的严谨程度;其二,规范董事会制度,实行分工负责制,明确每个董事的权利与义务,加强董事会成员的个人使命感。

3.3 强化监事会职权

为了使监事会能有效的行使监管公司的作用,应该强化监事会职权。首先,确保监事会的独立性与公正性。监事会独立性可通过安置独立监事职位来实现,独立监事不应与董事会成员、经理有丝毫个人关系及利益关系,并且独立监事的数量至少占据监事会人数数量的一半。其次,明确监事会中子系别的权利与义务,细化监事会的形式和程序,明确监事会执行手段的步骤,使监事会的监督作用切实可行。再者,提高监事会成员的文化素质及综合能力的水平,丰富其专业技能知识。

3.4 培育经理人市场

经理人的不同,会导致企业有不同的经营前景及效益。那么,企业首先应确立科学公正的经理人选择机制。企业赋予被选中的经理人执行企业经营决策、分配企业经营任务、责任及成果的使命,因此经理人需具备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来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能动性,使得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林毅夫.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J].经济研究,1997(3).

[2]郑志刚.公司治理机制理论研究文献综述[J].南开经济研究,2004(5):26-33.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路径 篇12

一、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法理基础

针对公司制度而产生的相应法人治理结构,在二十世纪30年代初,就有经济学家提出了著名的“伯利一米恩斯假说”。他们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伴随着公司制度的兴,会产生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这是一个重要的特征;基于此,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也多以股东利益为中心,旨在追求尽量少的代理成本,要求公司的董事能够忠实、勤勉地为股东的利益行事。而所谓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的管理机构和组织机制的统称,以出资者与经营者的分离和整合为基础,包含了董事会、股东会以及监事会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包含了资产所有人、职工、债权人之间的权责关系,规定了公司的相关管理和监督机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有如下的特点:

1.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基础是公司股东的所有权。股东作为公司资产的所有权人,是公司赖以存在的根本,也是公司权威的源泉。公司股东可以凭借其拥有的股权实现对公司的一种控制,而这种控制权的实现方式主要指股东大会、股东会,公司股东可以更换对公司事务进行管理的董事会成员和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另外也可以决定公司的重要事项,这就深刻的反映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本质,就是以股东的资产所有权为核心,公司的管理和运作要以股东的最大利益实现为目标。当然,公司并不仅仅包含物质资本,还包含科技和劳力资本,公司的运作自然也不能忽视这些资产所代表的利益主体,另外公司作为一种组织需要承担一些社会责任,因此,在股东主导之下,同时满足其他资产利益主体和社会责任要求的前提,才能保证最合理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2.公司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运营理念。公司内每个组织机构之间都是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他们之间的权力和权利存在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彼此之间势必有着矛盾和冲突,公司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原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并且实现公司内部权利与权力的合理配置。

3.公司制中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和制约。在公司内部,其物质资产所有权归股东,管理权归董事,监督权归监事,这三个主体相互分离和制约,这构成了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其中,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利机关,可以选任公司的董事,决定公司的合并分立、股东对外担保等重要事项;董事会是公司的管理机关,需要执行股东会的决议,同时也需要针对公司制定行之有效的经营方案,管理公司的发展和经营状况;监事会则是公司的监督机构,代表的是股东的利益,代替股东管理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的经营管理行为。

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1.公司的股权过于集中,小股东权益保障不力

我国的公司萌芽于计划经济,发展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对公司的影响一直存在着。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公司内部股权过于集中是不可避免的,通常会出现一股独大的局面,在这样的公司中很难吸收小的股东进行投资,形成多元化的管理体制,更无法产生有效的监督机制。即使在这种体制之下,公司里的小股东,其权益也很难得到有效的保障,这种现象在我国的国有企业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我国的国有企业董事长是政府,企业的总经理是政府决定的,整个国有企业的经营决策权都完全掌握于我国的政府手中,这样被管理的过死的国有企业很难在市场经济下有大作为。这样国有企业中股东的权利形同虚设或者流于形式,这种局面下,小股东的权益自然得不到很好的保障,整个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完全由政府掌控了,总经理权力显然过大。

2.股东持有的股分散导致股东会的决策效率低下,无法适应市场的竞争

在公司的股东中除了极少部分以企业为毕生事业的股东以外,大部分股东都只是为了牟利而投资,,这一部分股东只是将公司的股份视为一种牟利的工具,尤其是在他们持有较少份额的时候,往往容易产生一种投机心理,这些股东可能数量不在少数,但是他们通常漠视集体的利益,对公司的经营管理不够用心,甚至为了避免损失会选择退出公司,出卖股份。这些股东的存在分散了公司的股份,并且这些股份流通性往往比较高,而公司的经营决策有赖于股东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公司的经营决策,但是这需要耗费巨大的成本,在实践中,公司股东会的经营决策自然呈现出效率低下的一面。无论是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虽然股东都享有直接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但是由于公司都实行所有权与管理权、监督权的分离,股东一般不参与公司具体事务的经营和管理,这样股东会的经营决策也很难得到高效的执行。

3.公司的监事会监督不力,形同虚设

公司设立董事会的意义在于其自成一个独立的机构,与股东会和董事会并存,监督股东会和董事会不合理的经营决策,保证公司合理、高效的经营决策。在实际生活中,大股东代表的利益主体与独立董事代表的利益主体不同,大股东因为具有物质资产所有权决定的优势地位排斥董事,限制董事发挥作用。作为监督机关的监事会,其监督职能在这种情况下也很难得到有效发挥。一方面,在公司,股东会在过分强势的情况下,公司的监事会往往也隶属于公司股东会,和股东会形成实质上的上下级关系,听命于股东会。这样的机制之下,公司的监事会不敢充分行使监督权,导致监督无能、流于形式。另一方面,监事会的监督手段不甚高明,监督技术拙劣。虽然我国的《公司法》规定了监事会的资料查阅权、财务检查权、股东会的提议权等等法定权利,但是在实践中,监事会应当如何有效履行这些权利却没有完善的规定,因此,监事会这些权利在实现的过程中往往受到大股东的阻挠,使得其监督职权形同虚设。

4.董事和监事的产生程序不合理

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我国公司董事和监事都是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董事会的董事长和副董事长则由董事选举产生。但是这些董事和监事的来源法律却没有相关规定,现实生活中这些董事和监事的候选人名单有些是政府提名的,有些是换届的董事会或者监事会提名的,这些候选人并非经过深思熟虑而提出,因此,也不能保证选举出来的董事或者监事较高水准。但是,公司的董事、监事如何产生,将直接决定着他们将来是否能发挥到相应的作用,显然,现实生活中董事、监事的产生方式完全不符合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权分立的初衷,更无法杜绝公司法人治理过程中的专断,保证不了公司健康的运营管理。

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

1.强调董事会的地位,保障董事会的经营管理权

曾经的公司法人治理过程中,公司股东的中心地位是不可动摇的,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虽然提出了保护小股东的利益,但是仍然强调公司股东的中心地位。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司的经营管理越发强调董事会的重要性,公司股东会和董事会的职责分工随着公司管理专业化越来越倾向于授权于董事会。“董事会中心主义”的管理模式日趋盛行,因为它更能满足由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公司规模扩大所带来的一系列专业化和效率化的需求。过去过度强调股东在公司法人治理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已经大大限制了公司的发展,现在将公司的管理和经营决策权更多的授予董事会是非常有利于公司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顺应市场专业化的需求,也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虽然,还有一些观点认为,股东会和董事会的严格分化,将会导致股东中心地位的丧失,不利于维护股东的利益。但是,本文强调公司管理和经营权让渡,并非否认股东对公司重要事项的决策权,也不是要股东完全放弃对公司的经营管理,仅仅是要求股东对公司的管理决策不再全面干预,保证公司董事会充分发挥其职能。

2.建立累积投票制度和限制表决权制度保障小股东的权益

累计投票制度是指股东大会需要选举两名以上的董事时,每一个股东手中每一股所代表的投票权与董事候选人的总人数与相等,股东在投票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的投票权分散于不同的人,也可以集中于一个人身上,最后,按照得票数的多少来确定董事会的成员。这个过程中,董事会董事所得票数是股东手中票数与董事人数的乘积,这样有利于防止大股东专权,保障了小股东的投票权,即实质上保障了小股东的利益。

限制表决权制度是指规定股东特定的持有股份比例,这一部分的股份,每一股代表一个表决权,股东超出这部分的股份每一股不能代表一个表决权,换而言之,股东超出限额部分的股份所代表的表决权比例下降,这样做有利于限制大股东的表决权,保障小股东在表决过程中相对平等的地位。

综上,这两种制度的实施,有利于保障实践过程中小股东的权益,保证公司在法人治理过程中更公正、合理。

3.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的监督制约机制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有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一—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权分立与制衡”的制度,这不仅保证了公司的所有权核心地位,还保证了高效的管理,但是,实践中,“三权分立”制度形同虚设,尤其是具有保障力的监事会根本就无法发挥相应的监管、纠正职能。因此,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的监督制约机制就显得迫在眉睫。

(1)规范监事制度,明确明确独立监事的任职资格。独立的监事是公司内部权力机制的监督者,应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既不沦为大股东代言人,也不是董事会的同盟者。这样就要求独立的监事应当具有较强的监督控制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需要具有丰富的管理、经济和法律方面的知识与经验。

(2)明确监事会的职权,使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得到充分发挥。一方面,监事会的监督重点应当放在公司经营决策的正当性之上,尤其从董事制定决策的程序上入手,考虑决策是否合理,同时,衡量决策的结果会否损害股东的利益,确保公司董事的决策正确性。另一方面,监事会应当享有特别的救济权,也就是说当监事发现公司董事或者经理的行为损害股东或公司利益时,公司的董事又不愿出面解决的情形下,公司的监事可以直接采取措施,例如直接起诉,制止不利后果的发生。

(3)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吸收债权人和公司职工等相关的利益主体,与监事会一起监督大股东和懂事的行使权力。在我国,资本市场并不发达,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商业银行的贷款,因此商业银行自然成为公司较大的债权人,在对公司进行监管的过程中,将商业银行等债权人纳入监督人的范围,有利于商业银行等债权人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监督公司经营行为的正当性。而职工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将职工纳入监督者的范围,有利于发挥职工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缓和劳资纠纷,发扬公司的民主管理体制,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

参考文献

[1]叶敏,周俊鹏.从股东会中心主义到董事会中心主义——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发展变化[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1).

[2]于东辉.完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几个问题[D].山东社会科学,2007(1).

[3]范健.商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杜军燕,张伟,朱伯玉.国有企业改革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J].商业研究,2009(8).

[5]刘宗胜,张永志公司法比较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6]梅慎实.现代公司机关权力构造论[J].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7]叶敏,周俊鹏.从股东会中心主义到董事会中心主义——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发展变化[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1).

[8]陈萌萌.论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明.商业研究,2005(2).

[9]于东辉.完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几个问题[D].山东社会科学,2007(1).

[10]杨震.论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D].中国法学,2003(1).

[11]滕佃军.论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及完善[D].河北法学,2001(19).

上一篇:任职资格标准下一篇:褐煤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