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2024-10-04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共12篇)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篇1

引言:在当代建筑施工项目中愈来愈广泛被使用的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 但是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经过中存在的病害要增强防范, 防止不合格项目产生。因为其体积大, 表面小, 水泥水化热释放相对较集中, 内部比较快温升, 当混凝土内外温差比较大时, 会让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 影响构造安全与正常应用, 因此一定要从根本上解析它, 来确保施工的质量。

1.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

1.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技术难点是避免混凝土表面裂缝的出现。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重要因素是干燥收缩与降温收缩。混凝土处于完全自由状态下, 产生再大的均匀收缩, 也不会在内部出现拉应力。

1.2大约只占水泥重量20%的是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用水, 在混凝土浇筑硬化后, 拌合水中的过剩部分的蒸发将让混凝上体积缩小。混凝土干缩率一般在 (2-10) ×10-4区域内, 这种干缩是从表及里的一个比较长的经过, 大概需要4个月才可以基本固定下来。

1.3值得留意的是早期潮湿养护对混凝土的后期收缩并没显著的影响, 只是为了推迟干缩出现的是大体积混凝土的保湿养护, 有利于表层混凝土强度的增长, 和施展微膨胀剂的补偿收缩功能。

1.4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凝结后, 温度快速上升, 一般经3 d~5d达到峰值, 之后开始慢慢降温。温度转变发生体积胀缩, 符合△L=Lo・a・△T规律的线胀缩值, 这里线胀缩值数取1 x 10-5 (1/0C) 。由于混凝土的特征是抗压强度高而抗拉强度低, 并且混凝土弹性模量较低, 因此升温时体积膨胀通常不会对混凝土出现有害影响。但在降温时其降温收缩和干燥收缩重加在一起时, 处于限制条件下的混凝土经常会发生裂缝, 开始的细微裂缝会引发应力集中, 裂缝能渐渐加宽加长, 最后把混凝上的构造性、抗渗性与耐久性破坏掉。

2.合理编制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

2.1分段分层

先从底层开始浇筑混凝土, 浇筑到必定间距后浇筑第二层, 这样依次向前浇筑其他各层。因为总的层数比较多, 因此浇筑到顶后, 第一层末端的混凝土还未初凝, 又能够由第二段依次分层浇筑。这种方案适合于单位时间内需要提供的混凝土较少, 不像第一种方案那样集中。这种方案适合于构造物厚度不太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项目。

2.2斜面分层

需要不大于1/3的斜面坡度, 适合于构造的长度大大超过厚度三倍的状况。混凝土从浇筑层下端着手, 渐渐上移。

2.3全面分层

就是在第一层全面浇筑, 所有浇筑完成后, 再开始浇筑第二层, 这时要让第一层混凝土还没初凝, 这样一层层接连浇筑, 直到结束为止。实用这种方案, 适合于构造的平面大小通常不能太大, 施工时从短边起步, 比较合适沿长边推进。

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

3.1施工准备

(1) 施工用水、电要事先引接到位, 确保线路顺畅, 同时备用一条电源线路和一台发电机, 避免主线路发生故障影响生产。

(2) 混凝土输送道路依预先供应的线路图进行交通管制, 设专人调解。

(3) 在混凝土开盘之前一次备足现场搅拌站生产所需的砂石料、外加剂等材料, 全部水泥罐、粉煤灰罐储满, 并货源提早落实, 确保依生产需要接连提供。

(4) 采用拌和站集中生产混凝土。砼生产前, 向搅拌站提出砼供应计划 (数量和连续生产时间) , 搅拌站按计划要求备够原材料, 试验部门要对原材料的各项指标测试 (材质、含水量) 以调整施工配合比。书面通知搅拌站, 挂牌生产。如采用商品混凝土, 提早对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原材料准备、供应能力、产品质量等资源配置状况和其备用搅拌站状况实施考察, 和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签署协议, 商定混凝土浇筑期间只同意提供本工程混凝土, 不能另外承接别的业务, 并需要在浇筑期间搅拌站派负责人和质检人员进驻现场, 保证连续供应与产品质量。

3.2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

在原材料的规格、指标与产地保证不变, 确保混凝土提供的质量跟施工的要求相符。在选取混凝土的搅拌场地时, 要遵守就近原则, 场地尽量选取在施工现场周围, 这样在混凝土输送的经过中能防止损失过度的材料热量, 同时还要依据不一样容器的体积大小、形状和保温办法正确的选取输送容器。输送作为一个动态经过, 会受到天气、人员素质、输送机械等很多原因制约, 因此, 必须要对输送人员综合素质予以强化, 并依据混凝土的特别性能, 把其坍落度、数目、标号等指标加以仔细填写, 而且严格实施验收的步骤, 对输送经过混凝土的易性与拌合物都要实施监控, 从而确保在混凝土输送经过中不会有分层、结团、离析等情况的出现。

3.3混凝土浇筑

模板内的杂物在混凝土浇筑前要清理、检查, 浇水湿润模板。浇筑时派人监护模板和钢筋骨架固定状况, 发觉异常及时实行加固处理。混凝土的浇筑、振捣经过中, 上涌的泌水与浮浆顺混凝土坡面下流到坑底, 要把泌水及时排出基坑。对因振捣与分层导致表面和局部范围混凝土石子含量偏少的状况, 可增撒5~10mm细石, 以提升混凝土质量, 把表面裂缝减少。混凝土振捣密实后, 表面要以木抹子搓平。基础底板面混凝土在初凝前实施2遍压光, 底板面混凝土在初凝后, 还要增强二次压光, 防止表面收缩微裂缝的出现。

3.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后浇带

现在, 很多国家都使用设置温度伸缩缝的办法控制裂缝 (通常伸缩缝的距离为6~40m) 。然而, 伸缩缝容易发生渗漏的情况, 尤其是地下项目, 所以在施工条件和施工技术都比较困难的条件下, 经常使用临时性变形缝来控制裂缝。后浇带的距离较小, 通常为20~40m, 能让施工期间激烈温差和收缩应力获得明显的释放。封闭后浇带的时间距离愈长愈好, 通常不少于40d, 太短会失去作用。封闭后浇带的材料能使用比缝两边混凝土高一个强度等级的一般混凝土或膨胀混凝土,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要把接缝处的混凝土表面凿毛, 冲洗干净, 井维持湿润。后浇缝混凝土浇筑后, 其不能少于28d的养护时间。

3.5混凝土养护时的温度控制

在混凝土养护阶段的温度控制要遵循下面4点:

(1) 混凝土的中心温度和表面温度中间、混凝土表面温度和室外最低气温中间的差值都要小于20℃;当构造混凝土具备充足的抗裂能力时, 不大于25℃~30℃。

(2) 混凝土拆模时, 不超过20℃的混凝土温差。其温差要包含表面温度、中心温度与外界气温中间的温差。

(3) 想要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就要使用内部降温法。在混凝土内部预埋水管, 通入冷却水, 把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降低就是内部降温法。冷却在混凝土刚浇筑完时就开始实施, 还有经常见的投毛石法, 都能够有效地控制由于混凝土内外温差而引发的混凝土开裂。

(4) 保温法是在构造物外露的混凝土表面和模板外侧覆盖保温材料, 在慢慢的散热经过中, 让混凝土得到必要的强度, 来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小于20℃。

4.结语

大体积混凝土跟普通混凝土必定有所不同, 在浇筑工艺上要更加谨慎与科学,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容易发生裂纹的因素, 一定要从几个角度实施预防。在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时要从出现温度裂缝的各个原因出发, 从设计、施工、养护和温控等每个步骤加以控制, 来防止温度裂缝的出现, 最后保证项目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伟, 韩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04)

[2]张良艳, 苏秀玲.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易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J].商品混凝土, 2012 (12)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篇2

大体积砼采用泵送砼,泵送砼浆量多、泌水多,所以在浇筑质量控制中有别于普通砼的浇筑,

① 砼车装、卸料:砼运输车在装料前,把筒内存水必须倒净,装料后,搅拌筒必须慢速转动,不断搅拌,卸料前,搅拌筒必须快速搅拌1分钟后,方许卸料。禁止在运输或卸料过程中任意加水。

② 浇筑方法:大体积泵送砼浇捣时由于流动度大,上口浇筑点插入振捣器后,砼可在2m高度内斜向流淌14~15m,不能形成踏步,也无法分段。所以大体积砼浇捣顺序的原则是保证新浇砼不出现冷缝。

③ 砼振捣:根据泵送浇筑时自然形成一个坡度的实际情况,在每条浇筑带前、后布置二道振捣器。前道振捣器布置在底排钢筋处和砼的坡脚处,确保砼下部的密实,后道振捣器布置在砼卸料点,解决上部砼的捣实。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移动间距和插入深度。严禁采用振捣棒振动钢筋或模板的方法来振实砼。

④ 砼的泌水处理:大流动性砼在浇筑和振捣中,上涌的泌水和浮浆顺砼坡面流到坑底随砼向前推进,在支模时,应在砼浇筑前进方向两侧模板底部留孔排出泌水和浮浆,少量来不及排出的泌水被砼推至基坑顶端,由顶端模板下部的预留孔排出坑外。当砼坡脚接近尽端模板时,立即改变砼浇筑方向,由尽端往回浇另外在两侧加强砼的浇筑,使最后砼的浇筑形成四面会合,这样泌水和浮浆就在中间形成水潭,用软轴泵及时排除。

⑤ 砼表面处理:大体积泵送砼,排除泌水和浮浆后,表面仍有较厚的水泥浆,在砼浇完后一定要认真处理,经4~5小时左右,按标高用长括尺括平,在初凝前用滚筒来回碾压数遍,用木蟹打磨压实,待接近终凝前,用木蟹再打磨一遍,使收水裂缝闭合,

⑥ 砼测温:大体积砼应作好测温工作。监理应根据测温报告,督促施工方实施保温措施。

⑦ 砼养护:大体积砼浇筑后需采用保温保湿措施,以达到减少温降速度、控制砼里表温度差,确保水泥充分水化、砼强度正常增长的目的。保湿可用满铺塑料薄膜,防止水分蒸发。保温可在塑料薄膜上再满遮草包。对侧墙的养护建议采用3天后松螺栓,模板内灌水养护或采用塑料布和草袋覆盖养护,草袋要在侧模上固定严密。

保温保湿养护措施的时间视测温结果而定,由二个指标控制:

a.砼厚度中点与砼表面的温度差控制在25℃~30℃以内。

b.测温结果绘制的温升温降曲线的温降梯度,应控制在计算温差应力时选用温降曲线的温降梯度之内。

严禁任意拆除掀掉保温保湿材料。

⑧ 后浇带

在B、C楼设置后浇带其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后浇带两侧模采用胶合板、方木支撑体系。后浇带应贯通底板、墙板、顶板整个结构,后浇带部分的钢筋应连续不断。

后浇带砼应在其两侧砼浇筑完毕,并间隔50天后再浇筑。后浇带应优先选用补偿收缩砼浇筑,其砼强度等级同原结构或提高一级。施工前,原结构两侧面浮浆要凿清,隔夜清洗,保持湿润,后浇带浇筑后养护时间不少于4个星期。

如何确定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路径 篇3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路径

0引言

石家庄市某地下工程,建筑面积3500m2,南北长76.8m,东西宽51 Am,基础底板厚900mm、1 1 00ram、1 900mm;外墙厚800mm、1000mm、1200mm;内墙厚300mm、400mm、600mm;顶板厚1000mm、1200mm、2000mm;基础底板、顶板、外墙均为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6),内墙为非抗渗混凝土。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均为C40。

本工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产生冷缝,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合理选择浇筑路径,在施工组织中显得尤为重要。选择怎样的混凝土浇筑路径,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④设计图纸中的后浇带及施工缝的位置:②混凝土浇筑面积大小、厚度及混凝土一次浇筑量;③现场作业条件,机械设备的选择;④商品混凝土供应条件;⑤混凝土初凝时间;⑥混凝土的浇筑振捣条件o

1后浇带及施工缝的留置

图纸设计中,设置三条后浇带将结构分成4个部分即A、B、C、D四个区段。

外墙水平施工缝留置在基础顶面500mm处,内墙水平施工缝留在基础顶面。因内外墙体混凝土种类不同,经过认真分析后,确定在內墙上距外墙内侧500mm处留竖向施工缝,以方便内外墙混凝土分别浇筑;在外墙、内墙顶部,距顶板底200-300mm处留置水平施工缝,同时在水平施工缝处加遇水膨胀止水条o

2混凝土浇筑工程量

根据分区情况,计算个区段混凝土浇筑量。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求:①既要保证设计强度,又要大幅度降低水化热:②既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可泵性,又要降低水泥和水的用量;③控制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本工程基础底板、顶板、外墙的尺寸较大,混凝土在浇筑时,一次浇筑量大,特别是D区基础、顶板混凝土一次最大浇筑量在1500m3和1600m3,控制混凝土的初凝时间、降低水化热,减少混凝土裂缝就成为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环节。所以,在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的选用上采取了控制和预防措施:

3.1水泥采用低水化热、凝结时间长、耐热性能好的矿渣水泥。

3.2骨料选用合理的级配,砂子采用中砂,石子采用5~25mm连续级配的碎石。泵送混凝土对石子粒径大小和颗粒级配的要求比较严格。因为石子的大小,以及颗粒级配的好坏,对混凝土可泵性影响极大。只有选择合理的砂石料级配,才能使混凝土输送中顺利进行。

3.3掺入粉煤灰用以替代部分水泥,降低水泥水化热,利用粉煤灰的滚珠效应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可泵性。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掺入适量的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降低了水化热。因混凝士中掺八大量粉煤灰减缓了混凝土水化速率,推迟了温峰,故28天强度接近混凝土标准值,利用粉煤灰能提高混凝土后期强度的特性,采用60天龄期代替28天混凝土龄期强度。

3.4掺加HK-D型复合泵送剂,使水泥水化热放热速度减慢,将混凝土初凝时间控制在6~8小时,使混凝土浇筑时,不因初凝时间太短,而影响上下层混凝土浇筑时连续性。

在混凝土中加入10%FEA膨胀剂,在混凝土中建立起0.2~0.6MDa的预压应力,对后期降温冷缩和干缩联合补偿,降低温度收缩应力,有利于混凝土的收缩抗渗防止结构裂缝,达到抗渗效果。

4商品混凝土供应条件

混凝土生产厂家供应能力,将直接影响着混凝土是否能连续性浇筑,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选择,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实力最强的厂家,在混凝土浇筑时保证按需用计划供应。

5机械设备的选择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用混凝土运输车运到现场。该工程由于场地条件的限制,施工现场比较狭窄,运输车辆只可以在基坑西侧主干路通行,采用两台80型混凝土输送泵送筑,配备两台布料机,保证每小时输送混凝土量为40—60m3/台,并随时保留使用一台48米汽车泵的计划。混凝土浇筑时在每台泵车的出灰口处配置1~2台振捣器,因为混凝土的坍落度比较大,在1.9米厚的底板内可斜向流淌1米左右,2台振捣器主要负责下部斜坡流淌处振捣密实,另外2~4台振捣器主要负责顶部混凝土振捣,另外备用3台振捣器。

6人员组织

成立混凝土浇筑施工小组,将施工人员分为3班制,每班25人,确保连续施工,消除由于工人疲劳作业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每班振捣工5名,持证上岗。做到统一指挥,统一操作,协调施工。

7混凝土浇筑路径的确定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必须保证两层混凝土之间出现施工冷缝。混凝土浇筑前经详细计算,安排了浇筑次序、流向、浇筑厚度、宽度、长度及前后浇筑的搭接时间,实施了以下浇筑方案:

7.1基础基础混凝土浇筑,总体按照A-B-C-D区浇筑路径进行,每个分区中从标高较低部位向高处推进的浇筑方法。这样,当上一个区域基础浇筑完成后,就可以进行下道工序墙体的施工。

以浇筑量最大的D区为例介绍具体浇筑路径和方法:

第一阶段:浇筑厚1900mm部位的下部1000mm,采用自南向北全面分层(分两层)的浇筑方法,从东到西依次连续浇筑,每层500 mm厚,即在第一层全部浇筑完毕后,再回头浇筑第二层,此时应使第一层混凝土还未初凝,直至浇完为止。根据混凝土浇筑速度,每段混凝土工程量计算,层间间歇时间最大在5小时,满足混凝土初凝时间的要求。

第二阶段:浇筑剩余部位,自南向北从东到西分段分层(分三层每层300mm)浇筑,用“一个坡度、薄层浇筑,一次到顶”的方法。混凝土浇筑时,先从下层开始,浇筑至一定距离(约10m)后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其他各层。由于层数较多,所以浇筑到顶后,第一层末端的混凝土还未初凝,又可以从第二段依次分层浇筑。混凝土浇筑按分层退坡前进,振捣棒设前后两排,前排振捣棒振捣浇筑点混凝土,后排振捣棒振捣斜坡处混凝土。振捣棒应快插慢拔,使混凝土充分密实以保证混凝土密实性。为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表面出现塑性裂缝,浇筑完成后分三次抹压成型,最后一遍用铁抹子搓平表面,全部过程保证在混凝土终凝前完成。

7.2墙体墙体浇筑施工时,同样按A-B-C-D区的浇筑路径。先将内外墙体留置竖向施工缝位置用钢丝网固定好。每个分区内先浇筑外墙抗渗混凝土,再浇筑内墙非抗渗混凝土。浇筑时,采用周边循环分层浇筑法,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600 mm以内;两台地泵分别从两端开始浇筑,对接后,再浇筑上层混凝土,直至上标高为止。平面循环每层浇筑时间在1.5小时内。

7.3顶板顶板混凝土浇筑路径和方法与基础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8结束语

风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 篇4

关键词:风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

0前言

风力发电是一种清洁能源, 能够为社会发展以及生活提供必要的能源。在能源资源消耗的当下, 采用风力发电技术具有实践操作性与市场发展潜力。本文对山东济宁泗水的风电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进行研究, 场址位于泗水县圣水峪乡境内, 属于山地丘陵区域, 海拔高度150m~550m, 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 风能资源丰富, 交通以及接入系统条件较好, 适宜于风电场的建设条件。风电场共布置25台风力发电机组, 总装机容量49.5MW。风机基础混凝土总方量约11430m3, 具有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特点, 为了确保风机基础质量, 需要对风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进行控制, 确保施工质量。

1 基础施工

1.1 风机基础建设目标

本工程的风机基础为钢筋混凝土自重式扩展基础, 风机的结构使用寿命年限为50年, 基础安全等级为二级,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 需要在施工前进行组织施工, 并报业主和监理批准, 工程出现变更需要业主和监理批准。

1.2 材料的选用

基础是工作需要的材料主要包括水泥、骨料以及外加剂, 所选用的材料质量以及相关标准为: (1) 水泥, 水泥品种以及用量对于基础的水化热高低有直接的影响, 本工程所选用的为普通硅酸盐水泥, 强度等级为C35F100, 为了降低水泥的水化热, 根据强度试验加入适量的粉煤灰; (2) 骨料, 骨料的质量对于基础的硬度具有关键的影响, 本文所选用的是与当地骨料生产相适应的骨料类型, 粗骨料主要采用的粒径为1631.5mm的碎石, 碎石的含泥量要求小于1%, 细骨料的主要采用中砂, 含泥量要求小于3%; (3) 外加剂, 采用缓凝高效减水剂, 能够在水灰比相对固定的情况下, 降低水泥用量, 从而节约成本, 降低水泥水化热。采用外加剂的缓凝作用, 能够延缓水泥的水化, 便于温度控制, 避免出现施工裂缝。

1.3 工艺流程

风机基础施工的施工流程主要包括基础开挖、浇筑仓面准备、质检以及仓面验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等施工流程, 具体的施工流程如下: (1) 基础开挖, 所选用的风机基础施工应该开挖至中风化石灰岩层, 确保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800k Pa, 变形模量不小于6.0GPa, 如果达不到设计要求, 需要与地质、设计人员会商, 确定地基处理措施。浇筑垫层前应该清理基层、去除浮渣, 在基坑开挖后以及垫层浇筑前, 需要对基坑进行保护, 确保基坑满足下一工序的施工要求。 (2) 垫层浇筑, 确保基面的基底整平并且压实, 采用C15垫层进行浇筑, 采用基底整平、湿润后浇筑垫层, 浇筑的厚度为10cm。 (3) 模板制作, 在混凝土浇筑前, 需要在基础的上下两端设置模板, 并且采用80×80、50×50两种细石混凝土层垫作为保护层, 保护层的强度以及密实度高于混凝土。模板制作过程中, 所有交叉的钢筋必须间隔一个交叉点就用铁丝可靠绑扎, 根据施工要求选择钢筋类型与钢筋间距, 确保基础施工强度。 (4) 混凝土运输, 在风机基础混凝土施工过程中, 必须采用连续浇筑的方式进行, 因此需要拌合设备与运输车辆有备用, 为混凝土浇筑提供原料制成。 (5) 混凝土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前, 需要了解天气信息, 从而合理组织施工, 根据天气信息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控制, 冬天施工时应该做好保温措施。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进行混凝土浇筑, 厚度保持在30cm, 而且上下两层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不得多于1小时,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 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cm, 如果不符合要求, 应该采用串筒、斜槽等方式进行下料, 防止混凝土的分层离析。施工中混凝土应该充分振捣, 为了保证下沉浇筑时的振捣秘实, 需要进入钢筋笼内进行振捣, 严禁仅在表面振捣, 在无钢筋处的振捣焦距为60cm, 有钢筋处的振捣间距为40cm。振捣过程需要对振捣进行控制, 避免直接碰撞模板、钢筋以及预埋件, 必要时采用人工捣固密实。在浇筑过程中, 需要对混凝土的均匀性与密实性进行控制, 避免出现冷缝、空洞、夹渣等现象, 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接缝严密。

2 砼浇筑工艺技术

砼浇筑采用“一个坡度、循推进、一次到顶”的方法进行浇筑, 浇筑动低处开始, 从一端向另一端逐层推进, 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 需要江上一层混凝土管辖, 确保浇灌宽度不超过1m。采用连续浇灌的方式确保砼的连续性, 混凝土的振捣厚度控制在400mm左右, 振捣帮直上直下、插点均匀, 插点距离保持在600mm左右, 上下层振动搭接50-100mm, 确保每一个谢忱都布设一道振捣器, 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沿着混凝土浇筑的方向推进, 振捣施工需连续, 避免在振捣阶段的停歇或交接班, 根据较低要求控制浇筑面的高程与平整度, 确保混凝土结合良好, 避免产生施工裂缝。在砼浇筑的振捣过程中, 需要经常观察模板、支架以及钢筋的情况, 如果出现变形或位移时, 应该停止浇筑, 修整好继续施工。夜间混凝土浇筑应该保证有足够的照明, 振捣后的大体积混凝土应该按照标高要求, 采用长尺一次性刮平、压实, 保证表面平整, 覆盖保温材料, 避免因为表面温度散失造成的温度裂缝。

3 温度控制与养护措施

为了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出现不正常收缩、裂缝、破坏等现象, 应该对大体积的混凝土进行专人养护, 采用蓄热法进行养护, 在浇筑完成的12h以内, 采用塑料膜和保温棉被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湿保温养护, 当温度检测显示内外温差小于25℃时测出薄膜。为了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 应该采取喷水雾的方式进行降温处理, 现场人员及时检测骨料以及砂子的含水率, 及时调整拌合含水量, 确保混凝土质量满足施工要求。冬季施工时需要进行有效保温。养护过程中应该在测试轴线上进行监测, 监测点垂直距离不大于600mm, 对于混凝土内外温度进行控制, 为了确保养护方式合理, 需要采取连续观测, 减少温度应力的危害。

4 结语

风机机组施工是一个系统工程, 为了确保风机电厂的使用质量, 需要采用合理的方式对风机基础进行施工。本文所研究的山东济宁泗水风电场的基础施工属于大体积、高难度的混凝土施工, 为了确保基础施工质量, 对风电场安全运行提供安全保障, 需要根据施工要求, 选择合理施工材料、施工工序以及施工技术, 从施工准备、施工进行以及施工完成后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 能够确保风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 保证电场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子厚, 刘连成.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0 (05) .

[2]朱亚东.冬季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问题及其处理[J].价值工程, 2010 (14) .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篇5

掌握二级建造师考试市政工程考点,对于知识点的融会贯通至关重要。学尔森二级建造师考试频道特地整理二级建造师考试考点,本文为:2017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工程》讲解:2K32008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希望能助各位二级建造师考生一臂之力!2K320080 城市桥梁工程质量检查与检验

2K320082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

市政公用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措施,重点是防止裂缝。

一、控制混凝土裂缝

(一)裂缝分类:按深度的不同,分为贯穿裂缝、深层裂缝、表面裂缝三种。

(1)表面裂缝主要是温度裂缝,一般危害性较小,但影响外观质量。

(2)深层裂缝对结构耐久性产生一定危害。

(3)贯穿裂缝可能破坏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其危害性是较严重的。

(二)裂缝发生原因

1.水泥水化热影响;2.内外约束条件的影响;3.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4.混凝土的收缩变形;5.混凝土的沉陷裂缝

二、质量控制要点

2.混凝土非沉陷裂缝的预防

防止混凝土非沉陷裂缝的关键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温度和混凝土内外部温差控制(温度控制)。温度控制就是对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和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进行点击【二级建造师学习资料】或打开http:///category/jzs2?wenkuwd,注册开森学(学尔森在线学习的平台)账号,免费领取学习大礼包,包含:①精选考点完整版 ②教材变化剖析 ③真题答案及解析 ④全套试听视频 ⑤复习记忆法 ⑥练习题汇总 ⑦真题解析直播课 ⑧入门基础课程 ⑨备考计划视频 人为的控制。

3.质量控制主要措施

(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①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②充分利用混凝土的中后期强度,尽可能降低水泥用量;③严格控制集料的级配及其含泥量;④选用合适的缓凝剂、减水剂等外加剂,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⑤控制好混凝土坍落度,不宜过大,一般在120 20mm即可。

(2)浇筑和振捣措施:采取分层浇筑混凝土,利用浇筑面散热。常用方法有:全面分层,分段分层,斜面分层。

(3)养护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的关键是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不仅要满足强度增长的需要,还应通过温度控制,防止因温度变形引起混凝土开裂。

养护阶段的温度控制措施:①混凝土的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之间、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室外最低气温之间的差值均应小于20℃;当结构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抗裂能力时,不大于25~30℃。②混凝土拆模时,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中心温度之间、表面温度与外界气温之间的温差不超过20℃。③采用内部降温法来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在混凝土内部预埋水管,投毛石法,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开裂。④保温法是在结构外露的混凝土表面以及模板外侧覆盖保温材料(如草袋、锯木、湿砂等)⑤大体积混凝土湿润养护时间: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14d。

学尔森小编友情提示: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2017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工程》点击【二级建造师学习资料】或打开http:///category/jzs2?wenkuwd,注册开森学(学尔森在线学习的平台)账号,免费领取学习大礼包,包含:①精选考点完整版 ②教材变化剖析 ③真题答案及解析 ④全套试听视频 ⑤复习记忆法 ⑥练习题汇总 ⑦真题解析直播课 ⑧入门基础课程 ⑨备考计划视频 讲解:2K32008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请各位考生抓紧时间领取。小编及时更新相关资讯,欢迎持续关注。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可以手动免费下载收藏,方便日后查阅。学尔森,是大家备考学习交流的好平台哟!包含:备考指导班+考点强化 经典习题+实务特训+直播密训+内部资料+应试技巧+题库+月考

2017年二级建造师法规必背知识点总结。包含每个知识点的命题规律,小编都有相应介绍。学习二建是枯燥的,就更需要我们有一个强大的内心。

二级建造师复习资料:二级建造师考试考点-学尔森

提供二级建造师考试辅导资料、复习笔记、讲义等内容。欢迎广大考生访问学尔森二级建造师考试网,获取更多关于二级建造师考试的信息。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篇6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除污建筑;浇筑技术

0.引言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适用于一些一次性浇筑量较大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结构中,在施工在过程中其不仅要满足基本的强度要求,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抗冲击、抗渗性和耐久度等,所以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的浇筑施工时一定要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来保证工程质量。对于除污建筑而言,其混凝土的选用以及浇筑要求更加严格。

1.大体积混凝土建筑浇筑出现缺陷的原因分析

由于混凝土本身的降温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收缩现象,在内部产生拉应力并且最终导致裂缝和裂纹的出现,随着大体积混凝土建筑施工面积的增加,这一缺陷产生的机率就会增加,下面就浇筑过程中可能导致该缺陷的原因进行简单的分析。

首先干燥收缩是导致大体积混凝土产生缺陷的主要原因,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其进行水化作用的水的含量,占总重量的1/5,在浇筑硬化之后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进行稳定和干缩。混凝土的干缩率和环境温度是影响这一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通常需要四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由表及里的干缩,对于整个干缩过程来讲其是一个可逆的过程,也就是当混凝土干缩到一定程度时,其处于二次的水饱和状态,就会产生膨胀回复的现象,所以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大体积混凝土的日常保湿保养。此外在进行保养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的问题是早期的潮湿养护只能推迟干缩的发生和提高混凝土表层的强度,对于后期收缩并无明显影响。

其次混凝土的温降收缩也是导致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产生缺陷的关键因素,在浇筑完成之后由于混凝土凝结的过程中其本身的水化热不能够得到及时的释放,就会导致其内部温度的迅速上升,这一过程通常会在持续三到五天的时间之后出现缓慢的回降现象,但是这一现象不仅会引起混凝土本身的体积变化,同时也是产生应力集中和结构缺陷的主要原因。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及时的做好温度控制措施,其中包括对于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测定,虽然单独的温度升高不会对混凝土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但是由于温降收缩和干燥收缩产生时间的重叠,在具备相应的条件时很可能导致其本身的微小裂缝由于应力的原因产生变形和增大现象,最终导致结构的破坏和性能的下降。

2.具体的控制措施

2.1选择合理的配合比

选择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是保证混凝土浇筑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基础,在进行选择的过程中不仅要满足基本的强度和设计要求,同时还应充分考虑混凝土的可泵性、和易性和水化热的产生等,此外节约成本和满足经济指标也是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方面。配合比的选择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和工程设计要求也各不相同,但是通常情况下选择水化热值较低的矿渣水泥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和进行有效的收缩控制,此外对于粉煤灰的掺量国内外也有不同的要求,在进行实际选用时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而惰性掺合料、外加剂等的配比应该充分考虑坍落度和厂家提供的实验数据。

2.2科学的施工方案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方案应该包括浇筑和养护等两部分,其中方案的选择应该充分考虑实际的作业条件、工期和工艺流程等。在浇筑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全面分层和二次振捣的方法来规避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难以控制和极易产生缺陷的特点。所谓的二次振捣是指当混凝土接近初凝但是没有初凝的时候再进行一次振捣,这样不仅可以恢复混凝的和易性,同时还能克服和缓解一次振捣过程中出现的微孔和混凝土下沉与钢筋脱离现象,在提供混凝土自身的抗渗性、强度和密实性的基础上,加强其与钢筋的握裹力和整体的工程质量。此外在进行二次振捣的过程中应该选择经济合理的振动设备和人员,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技术可行的基础上保证整体工程经济性。对于温控和养护方案的选择应该在计算和预测混凝土浇筑温度与降温速率和降温值的基础上,合理的进行温控点的选择和方案的制定。

2.3完善的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包括材料准备和作业条件的安排,混凝土材料的选择应该满足工程的强度等级要求,作业条件包括施工前的场地清理和修补嵌填等,清理包括木屑、积水、泥土和其他垃圾杂物等,修补包括缝隙的填补和模板的支撑等。其次是对现场的钢筋模板进行预验和做好浇筑标高控制线的标注,安排振捣设备到位和组织劳动力,当施工现场出现地下水渗出或水位较低现象时应该及时做好排水工作,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最后还应该保证施工现场有足够的电量和稳定的电源来保证相关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工程的顺利进行,相关负责人也应该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浇筑技术进行全面的交底和现场指导。

2.4做好温度测量和控制

温控工作时防止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出现缺陷的主要措施,在浇筑完成之后的两个星期内应该对浇筑进行内外温差的监测和观察,而保养措施包括浇热水的补水养护和保温麻袋覆盖蓄热养护等措施。最高温升理论计算和养护保温计算是温度测量的两方面,其中最高温升理论计算要考虑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和单位胶凝材料的用量,在浇筑完成之后根据计算的数值和绘制的温度升降曲线分别进行混凝土各降温阶段和龄期的收缩拉应力与抗拉强度计算,对于超出规定所允许范围的现象,应该进行及时的制止和补救。养护保温计算是为了防止贯穿性裂缝的产生,其次是对混凝土进行温度和湿度的保持,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在混凝土表面加盖一到两层的塑料薄膜和麻袋,这两者的结合既满足了密封性有保证了透气性。

3.应该注意的事项

(1)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强度等级高、施工量大、厚度和浇筑量也大,所以在施工之前一定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方案选择,掌握现场施工人员的机械的整体能力和工作强度,合理的进行工期和进度的安排,避免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尽量将工程的质量在根源进行把握。再就是考虑到混凝土施工的季节特性,在夏季施工时可以选择三周左右的保养和护理时间,但是在冬季施工时应该选择较好的保温措施并适当延长保养时间以保证理想的效果。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除了要选择合理的配合比、科学的施工方案和有效的养护工艺之外,还应该注意操作环节对于整体的影响,其中不仅包括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和环境影响进行连续不间断的浇筑,同时还包括进行均匀施工来避免出现薄弱层面和施工缝等影响整体结构性能的现象。

(3)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雨季施工应该保证基坑排水的彻底和四周回填土的完毕,这样不仅能够避免出现不均匀沉陷现象,同时还可以保证地基的安全稳定性和防止浸泡。此外在雨期进行施工时还应及时做好混凝土的遮盖和防淋措施,停止露天作业和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等。对于排水设备的安排应该采取备用原则,这样就可以保证在其中一套出现问题时不会影响整体的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4)由于施工位置的隐蔽性,对于混凝土浇筑钢筋和其他的预埋件应该保证质量满足施工和国家的质量要求,在进行模板尺寸校验和支撑牢固时应该进行专业的质量测定,避免出现遗漏或安全错误等现象。必要时可以采取安排第三方进行现场监理和质量检测的方法来保证整体的质量控制。

5)最后是对于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其中包括停电和其他不确定因素等,在施工前应该做好各部门间的沟通,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转,总得来说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监测是根据,保湿是前提,而温度控制是关键。只有认真做好相关的安全检测和技术保证措施,才能保证施工高质、高效和安全的运行。

4.结语

通过上文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产生缺陷的原因分析,不仅加深了对于相关控制措施和注意事项的了解,同时也为日后的施工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由于其本身工艺过程的复杂和影响因素的繁多,想要去的良好的施工效果一定要采取严格有效的控制措施,随着温控技术的提高和施工方案的优化,一定能够使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科]

【参考文献】

[1]李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裂缝防治[J].交通标准化,2012(21):21-23.

[2]任锦龙,张健,张龙.超长大体量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施工组织与管理[J].建筑技术,2012(11):977-980.

[3]赵金贵,周金光,李兰波.某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试验中特殊现象的启示[J].山西建筑,2012(28):114-115.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篇7

一、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特点分析

所谓大体积混凝土, 顾名思义, 就是其与一般的混凝土相比, 在体积方面较大, 根据《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上, 定义大体积混凝土为:

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等于或大于1m, 或预计会因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导致裂缝的混凝土。因而不仅结构厚度大, 而且混凝土的使用量也大, 尤其对施工的要求十分高,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温度, 以防裂缝的出现。因而在进行混凝土调配时, 通常会加入膨胀剂、减水剂等, 并采用现代化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尤其在施工后期还应做好养护工作, 唯有如此, 工程质量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障。

二、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分析

因为温差造成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因素, 一类是出于混凝土内部的原因, 土质内外温差大造成裂缝的出现, 二类是由于其外部因素, 因为混凝土结构的限制, 混凝土的收缩也会受到一定限制, 混凝土的抗压能力虽然强, 但是其受拉力却很小, 若温度太高超过受压力的承受范围, 裂缝就会出现。裂缝的宽度在一定程度上是允许存在的, 因为它对房屋结构的强度不会造成很大影响, 但是耐久性会受到影响, 所以还是要对其加强管理与重视。造成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 水泥水化热

水泥遇水会产生化合反应, 化合反应的过程中会释放热量, 但是由于结构断面的强度大, 热气积在内部不易挥发, 随着时间的推移, 内部温度不断堆积, 内外温差不断增加。在一定单位时间内应为水化作用释放的热量与水泥品种关系大, 浇筑完成后的三到五天是混凝土内部温度最高的时间段, 随后凝结聚集在表层的热量才能慢慢的散发。

(二) 混凝土的收缩变化

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 水泥硬化大约要20%的水分, 剩余的水会随着热量的释放而蒸发, 剩余水分的蒸发会引起混凝土体积的收缩。混凝土的收缩情况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然而水泥的种类、调配的比例、减水剂和掺合料的种类以及施工方法的选择都会对混凝土的收缩好坏造成影响。

(三) 外界环境的气温变化

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 外界温度对浇筑温度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若气温下降, 混凝土内外的温度差就会加剧, 则会对大体积混凝土产生不良影响。温差会对结构产生直接影响, 所以要做好温度的控制工作, 预防温度差过大造成裂缝。

三、大体积混凝土的二次振捣技术的研究

二次振捣往往是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之后的振捣效果不佳时时才被采用。采用此种方式, 不仅可以降低含水量、气泡, 预防混凝土中细孔的出现, 而且也可以防止第一次振捣之后出现下沉现象, 由此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密度以及防渗性。在浇筑施工的过程中, 两次振捣之间的时间间隔要控制和掌握好, 若表面开始起泥浆则表示好, 在浇筑工作结束后, 混凝土表面要维持其平整度, 预防裂缝的出现, 二次振捣不仅加强混凝土拌合物的紧密度, 而且还能混凝土水化的加速以及钢筋强度的增加都很有帮助, 因而我们必须切实掌握大体积砼的二次振捣技术。

四、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分析

(一) 控制裂缝的措施分析

1、选择合理的配合比

砂石和水泥的含量要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混凝土调配时加入的膨胀剂、减水剂的用量也要在考虑设计的强度前提下, 合理控制配比用量。

2、有效降低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后的初始温度

使用温度比较低的水来冷却砂石, 可以使最开始的凝结时间加长, 减慢浇筑的速度, 最终达到加快热量散发的效果。

3、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拆模时间

要进行混凝土的拆模工作内外温度必须控制在25摄氏度以下, 若温差高于25摄氏度, 则要进行保温工作, 减小内外温度之间的差。

4、做好混凝土的养护时的温差控制工作

施工浇筑完成之后尽快进行养护工作可以减少混凝土内外的温差, 增加混凝土的强度, 降低混凝土的收缩, 这样后期出现裂缝的可能性可以大大降低。

常用的温差控制方法有以下两点:

(1) 降温法:即通过预先在混凝土内部预埋的U型水管, 通过冷却水来降低混凝土内部水化热产生的热量。

(2) 保温法:即混凝土浇筑完成后, 通过外部保温的方法来控制混凝土外部的温度, 以达到降低内外温差的方法, 常用保温材料或定时喷洒热水的方法。石化行业, 以其特殊的行业性质, 有时也采用蒸汽养护的方法。

(二) 混凝土的施工过程分析

在进行大体积的混凝土浇筑前, 要科学调配混合物的比例, 在混凝土最初凝固的3到4个小时中, 禁止对混凝土加水。当混凝土运送至工地时, 应依据实际情况加入膨胀剂或者减水剂。浇筑工作进行时, 要对混凝土进行分类处理, 按照浇筑的顺序进行施工。开展振捣工作时, 应该快速插入振捣帮慢速取出, 从而使混凝土密度适中。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必须在混凝土凝固之前完工, 不然会出现裂缝。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不能间断施工, 抹压工作要分三次进行。

(三) 混凝土的养护技术分析

在混凝土的施工抹压工作结束之后, 表层一定要做好遮盖工作, 通常采用防水材料, 预防水分的蒸发而造成混凝土的干裂收缩, 与此同时为了防止干湿循环的现象出现, 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也要做好温控工作, 时间周期一般是两到四星期, 为混凝土水化做好先期工作。

五、结语

综上所述, 大体积的混凝土因为其自身体积相对较大的特征, 水泥的水热化程度高, 从而导致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较大, 这样一来裂缝就极易产生。所以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程时, 最重要的就是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从而达到减少裂缝产生的可能。笔者通过分析研究大体积混凝土的固有物理特征, 总结出了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应采用的先进技术、注意事项, 以及应采取的相应手段和措施, 以保障大体积混凝土建筑施工的质量, 为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添砖添瓦。

参考文献

[1]倪元青.浅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价值工程, 2010, 36:75.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篇8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对策分析

在当代建筑中,经常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建筑设计,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主要特点就是体积较大大,通常情况下,最小的体积尺寸都有一米,由于表面系数较普通混凝土施工技术小,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因此内部升温速度比较快。如果没有采取合适的温度控制措施,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力极限值时,就容易产生裂缝。因此,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难点就是控制裂缝的产生。

1 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特点分析

大混凝土,顾名思义,通常体积都比较大,结构断面最小厚度都在80厘米以上,结构厚实,混凝土量大,施工技术要求高,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通常超过25度,结构物很容易发生温度变形。因此,为了使混凝土的整体性不受到影响,通常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加入膨胀剂、减水剂,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及手段,做好后期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不受到影响。

2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分析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温差原因,导致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通常由于两方面因素,一是由于混凝土内部原因,内外温度差异导致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二是由于混凝土的外部原因,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外部约束和混凝土各质点间的约束,对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混凝土虽然具有较强的抗压强度,但是受拉力却很小,所以一旦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导致裂缝的产生。如果裂缝的宽度在允许范围内,正常情况下对结构的强度不会产生影响,但是却会影响结构的耐久性,这种情况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导致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1)水泥水化热。水泥遇到水会发生化合反应,在这个过程中会释放出一定的热量,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系数相对较小,结构断面厚度较大,所以在水化热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不易挥发,聚集在内部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同时也与水泥含水量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内部的温度升高,增加内外温差。单位时间内由于水化作用释放的热量,和水泥的品种有关,聚集在混凝土表面的热量可以自行挥发掉,因此,在浇筑工作完成后的三至五天,是混凝土内部温度最高的时期。2)混凝土的收缩变化。在混凝土中,水泥硬化大概需要20%左右的水分,剩下的80%的水分随着表面热量的挥发而蒸发。多余水分的蒸发会导致混凝土体积的收缩。如果混凝土收缩后,如果处于水饱和状态,还可以恢复膨胀并几乎达到原有的体积。干湿交替导致混凝土体积随之交替变化,这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水泥的品种、合适的配合比、外加减水剂和掺合料的品种以及施工工艺的选择(特别是养护条件)等均会影响混凝土的收缩情况。3)外界环境的气温变化。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它的浇筑温度是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果发生气温下降的情形,就会增加混凝土内层与外层之间的温度差异,对大体积混凝土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由于温差引起结构变形产生温度应力,温差愈大,产生的温度应力也就愈大。同时,在高温条件下,大体积混凝土表面容易聚集大量的热量,因此,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一般可达60至65度,并且能持续较长时间。因此,应采取有效的温度控制措施,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引起的温度应力。

3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策略研究分析

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时,通常都采用二次振捣的方法。通过二次振捣,可以减少水分、气泡对混凝土产生的细孔,同时也可以阻止混凝土在经过一次振捣后的下沉现象,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密实度以及防渗性。在大混体积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要控制好二次振捣的时间间隔,通常以表面泛起泥浆为最佳,完成浇筑工作后,混凝土的表面要保持平整,防止表面出现裂缝。二次振捣可以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紧密度,加快混凝土的水化速度,加强钢筋的界面强度。

4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分析

4.1 控制裂缝的措施分析

1)选择合理的配合比。严格控制砂石以及水泥的含量,在混凝土中加入膨胀剂、减水剂,节省水泥的用量,降低水化热产生的温度,在不影响设计强度的同时,也要保持混凝土良好的性能。2)有效降低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后的初始温度。可以采用温度相对较低的水、将砂石冷却的方法混凝土的搅拌温度,延长初始凝固的时间,降低浇筑的速度,以加快热量的挥发。3)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拆模时间。如果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在25度以下,可以进行拆模工作,但是如果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大于25度,就应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减小内外温差。4)做好混凝土的维护保养工作。早期的养护工作可以降低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减少混凝土的收缩,降低后期出现裂缝的可能性。

4.2 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技术分析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选择合理的配合比,初始凝固时间控制在3至4小时内,在运送混凝土至施工现场的过程中,坚决严禁加水。在混凝土到达施工工地后,根据具体情况加入膨胀剂或者减水剂。浇筑工作开始时,将混凝土进行分区处理,按区浇筑,严格遵守浇筑顺序。进行振捣工序时,振捣棒应快速插入,缓慢拔出,保证混凝土的紧密度。混凝土的所有浇筑工作应在混凝土最终凝固之前完成,防止表面出现裂缝,抹压工作应分三次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连续进行。中间不得中断,如果因为意外,不能进行连续浇筑,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启动应急预案,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做好混凝土中心温度和混凝土表面温度以及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的测量工作。

4.3 混凝土的养护技术分析

在完成最后一道抹压工序后,表面要做好遮盖工作,一般选用不吸水的材料,防止表面水分散发导致混泥土干裂收缩,同时防止干湿循环的现象发生,一般来说,混凝土的养护温度控制在15度左右,时间控制在14至28天之间,保证混凝土水化的顺利进行。

5 结论

大体积混凝土由于其自身体积过大的特点,水化热后内外温差较高,容易产生裂缝,因此,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程来说,最大的难题就是控制裂缝的产生。本文通过分析大体积混凝土的物理特性,研究了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探求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关铁成.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10.

[2]罗金.探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科技与生活.2010.

[3]吴尚荣, 梁焕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化工设计.2006.

[4]何少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建筑建材装饰.2009.

[5]王大勇, 凌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篇9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凝结后, 温度迅速上升, 通常经3d-5d达到峰值, 然后开始缓慢降温。温度变化产生体积胀缩, 线胀缩值符合△L=Lo.a.△T的规律, 这里线胀缩值数取1x10-5 (1/0C) 。因为混凝土的特点是抗压强度高而抗拉强度低, 而且混凝土弹性模量较低, 所以升温时体积膨胀一般不会对混凝土产生有害影响。但在降温时其降温收缩与干燥收缩叠加在一起时, 处于约束条件下的混凝土常常会产生裂缝, 起初的细微裂缝会引起应力集中, 裂缝可逐渐加宽加长, 最终破坏混凝上的结构性、抗渗性和耐久性。

混凝土降温值=温度+水化热温升值-环境温度。其中温升值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水泥品种和用量、用水量、大体积混凝土的散热条件 (主要包括浇筑方法、混凝土厚度、混凝土各表面的能力和其它降温措施) 等。

为尽量发挥混凝土松弛对应力的抵消作用, 同时避免在混凝土硬化初期骤然产生过大的应力, 应该减慢降温速度。一般规定, 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大于25℃, 降温速度不大于1.50C/d.

该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是:基础厚1.2 m;基础做了SBS防水;混凝土一次浇筑3800 m3;混凝土强度等级C40。

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对配合比设计的主要要求是:既要保证设计强度, 又要大幅度降低水化热;既要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可泵性, 又要降低水泥和水的用量。

选用水化热低的32.5MPa矿渣水泥, 水泥用量仅为340kg/m3。

大掺量I级粉煤灰 (国外高达30%) 。掺量高达100kg/m3, 占水泥用量的29%, 占胶凝材料总量的21%。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掺粉煤灰是增加可泵性、节约水泥的常用方法。矿渣水泥本身就掺有20%-70%活性或惰性掺合料, 再在矿渣水泥中掺近30%的粉煤灰, 而且要配制大坍落度的C40混凝土, 非常少见。这个掺量巳接近GBJ 146-9,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的规定的上限。

2 混凝土的浇筑方案选用

全面分层, 采取二次振捣方案。混凝土初凝以后, 不允许受到振动。混凝土尚未初凝 (刚接近初凝再进行一次振捣, 称二次振捣) , 这在技术上是允许的。二次振捣可克服一次振捣的水分、气泡上升在混凝土中所造成的微孔, 亦可克服一次振捣后混凝土下沉与钢筋脱离, 从而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 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和抗渗性。

全面分层, 二次振捣方案就是当下层混凝土接近初凝时再进行一次振捣, 使混凝土又恢复和易性。这样, 当下层混凝土一直浇完42m后, 再浇上层, 不致出现初凝现象。此方案虽然技术上可行, 也有利于保证混凝土质量, 但需要增加人力和振动设备, 是否采用应做技术经济比较。

3 预测温度、设计养护方案

在约束条件和补偿收缩措施确定的前提下, 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收缩应力取决于降温值和降温速率。降温值=浇筑温度+水化热温升值-环境温度。

为了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通过计算预测了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混凝土温升值的可能产生应力, 并据此制定了降低浇筑温度腔制温升值措施, 预先制定减缓降温速率的方案和一旦出现意外情况的应急措施。

3.1 计算混凝土内最大温升

据资料介绍, 有三种计算公式, 其一为理论公式:

另一个为经验公式:

当混凝土厚度超过3m时, 计算值与实测值偏差过大。建议把上述经验公式改为:

公式 (1) 可计算各个龄期混凝土中心温升, 从而计算每个温度区段内产生的应力, 还可找出达到温升峰值的龄期, 从而推定采取养护措施的时间。但在介绍该公式的资料中并没有详细说明其适用范围。

该公式似乎未能把大体积混凝土的散热条件和平面尺寸的影响因素充分考虑进去。如能根据不同情况调整m和£的取值, 可能会使计算值更接近实际。

在该工程中, 按公式 (1) 计算的结果与后来的实测值偏差较大, 升温峰值出现的时间也比实测值偏后。据了解, 其它工程的计算也有类似情况。

公式 (2) 计算较简便, 在该工程中计算值较实测值偏差较小, 但无法据此计算应力, 也找不出升温峰值出现的时间。因该工程混凝土厚度是1.2 m, 若按公式 (3) 计算, 计算值最接近实测值。

三个公式, 三种结果。在考虑施工、养护方案时, 均按最不利的情况考虑, 以求稳妥。

3.2 混凝土中心温度值T1=T2+△T (t) ,

因为△T (t) 计算值较高, 夏季的浇筑温度T1应采取措施降下来。如果不采取水中加冰等降温措施, 计算得:

混凝土拌合温度:

混凝土出机温度:

混凝土浇筑温度:

这个温度是昼夜平均浇筑温度, 如果白天最高气温是35℃, 这时的浇筑温度Tj=31.4℃。为了降低Tj, 采取如下措施:料场石子进仓前用凉水冲洗, 水泥在筒仓内存放15d以上, 晴天泵管用湿岩棉被覆盖, 气温高时拌合水中加冰降温。其中, 拌合水中加冰效果最好。

可见, 每使混凝土浇筑温度下降1℃, 平均要使拌合水温下降近6℃。要使混凝土浇筑温度下降3℃, 至少每m3混凝土要加0℃冰40 kg.无论如何, 在工程中实际浇筑温度Tj, 都不能超过32℃。

4 确定保温材料的厚度, 预测混凝土表面温度

据公式 (3) 计算, 混凝土中心最大温升达47.3℃, 假如浇筑温度是30℃, 混凝土中心温度将达77.3℃。如果环境平均温度Tq= (35+23) /2=29℃。两者平均温差将有48.3℃, 这是无论如何不能允许的。解决办法是在混凝土开始降温时, 在其表面覆盖保温材料, 使表层混凝土温度提高, 达到减小混凝土内表温差的目的。

一般规定:混凝土内表温差T1-T2≤25℃对于较厚的混凝土, 此温差值可适当放宽。

由此可见, 即使在炎热的夏季, 大体积混凝上在降温阶段要“保温”养护。

经过计算, 提出两种养护方案供施工时选择。

一种是盖一层塑料薄膜和一层3cm厚的防水岩棉被。

另一种是蓄水2cm-12cm养护, 深度随当时混凝土内外温差增减。前者的优点是保温性能较好, 可缩小混凝土内表温差, 减慢降温速度, 从而有利于混凝土抗裂, 但缺点是可能因降温速度过慢而延长养护时间;但如遇环境温度骤降造成混凝土内表温差过大时, 较难采取临时加强保温的措施。

5 结语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一次浇筑量大, 厚度大, 强度等级高, 在夏季炎热天气施工, 技术难度大。混凝土浇筑后, 经过3个星期保温保湿养护, 效果理想。

要施工好超厚、高强度等级的大体积混凝土, 关键要有一个先进的混凝土配合比, 有一套严谨的施工组织设计, 有一套科学的养护工艺, 有一种严谨的工作作风。

配制大体积混凝土, 关键在于水化热要低, 大掺量I级粉煤灰和低用量的矿渣32.5MPa水泥相结合是该工程成功的关键之一。它有效地降低了水化热, 提高了可泵性, 从而提高了表层混凝土的强度。

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湿热养护条件下, 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得很好, 有效地防止了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微膨胀剂确实起到了补偿收缩作用。根据计算, 自降温开始, 混凝土表层就应该出现拉应力。可是在实测中, 始终未测到拉应力。除混凝土松弛, 养护阶段没发生干缩外, 微膨胀剂功不可没。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养护和浇筑同样重要。保湿是前提, 控制降温速度是关键, 监测是根据。

总之, 大体积混凝土是目前施工中应用较多的一项新技术, 只要严格施工规范, 仔细落实每一个施工环节, 认真妥善地作好浇筑完的保温工作, 该项技术是完全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10.

[2]王铁梦.王铁梦教授谈控制混凝土工程收缩裂缝18个因素.混凝土, 2003.11.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篇10

1 工程概况

宁波繁荣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综合商务办公大楼工程位于宁波市鄞州中心区宁姜公路与钟公庙支路相交处, 由1幢17层办公楼及3层裙楼组成, 整个场址下设一层地下室。建筑总高度77.5米。总建筑面积为17093.6m2,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4122.6m2, 地下室建筑面积为2971m2。

2 地下室施工特点

地下室底板:C15砼垫层原浆压光, 2mm厚BAC高分子复合自粘防水卷材, 30厚1:2水泥砂浆保护层, 钢筋砼结构层, 100厚C20砼地坪。

地下室外墙外侧:钢筋砼侧墙, 素水泥浆结合层, 1.5厚BAC高分子复合自粘防水卷材或PET聚脂复合防水卷材, 50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保护层。

地下室顶板:钢筋砼顶板原浆压光, 素水泥浆结合层, 2厚PET聚脂复合防水卷材, 40厚C20细石砼保护层。

3 混凝土水热化原理

根据以往的经验数值, 混凝土的热峰值一般出现在浇筑后的3-5d, 可达到绝热值的65%, 即T=Tmax×65%。第三天到第五天的温升值的最高值与混凝土入模温度之和就是混凝土施工的最高温度, 即T=T1+T2λ, T1为混凝土入模温度, T2可依据现场测定, 也可通过热工计算求得, 一般情况下Tλ≤28℃。如果混凝土的最高温度与当日温度之差>25℃, 必须在施工前、后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 贯穿于混凝土浇捣前、浇捣中及浇捣后三个不同的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侧重点, 可以从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方案设计、养护措施以及工程状况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4 事前质量控制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 项目部编制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合理设计配合比, 降低水泥用量, 优先选用低热水泥, 掺加矿渣、粉煤灰等水泥替代物, 减少总的水化热。

5 事中质量控制

5.1 混凝土的运输及拌制

施工前可根据混凝土站报送的配合比及材料化验报告来控制商品混凝土的质量, 必要时可在施工前进行实地考察, 施工中进行抽查;另外必须重视其供应能力, 防止出现供应中断现象。

混凝土必须用机械搅拌, 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 搅拌时间相应延长, 一般为2~2.5min。混凝土的运输可采用手推车、翻斗车及混凝土罐车等。混凝土罐车边走边搅拌, 其质量易得到保证。如果, 运输中如产生沁水现象, 必须重新搅拌。

5.2 支护模板和浇筑

大体积混凝土一般选用木模或砖胎模, 从而减少混凝土表面热量的散发。采用钢模板, 必须采取保温措施, 防止散热较快, 加大混凝土内外温差。

混凝土和浇筑方案可根据整体性要求、结构大小、钢筋疏密, 以及混凝土供应等具体情况, 采取斜面分层、分层分段等方式进行浇筑, 使混凝土沿着高度方向均匀上升 (图1) 。

浇筑时, 要在下一层初凝之前浇筑上一层, 避免上下浇筑层之间产生施工缝, 宜采用二次振捣法, 以保证良好的接槎, 提高密实度, 分层厚度一般为20~30cm, 且采用踏步式方式分层推进。混凝土, 振捣前进行交底培训, 边角部位安排专人看护, 防止振捣不实或漏振。

5.3 温度测试和温控措施

为了掌握混凝土内部的变化, 控制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度差异, 混凝土浇筑时需留测温孔。

自混凝土初凝后即开始混凝土测温记录工作, 成立测温小组, 由专人负责。混凝土浇筑前两天每4h测一次, 五天后每8h测一次, 要求连续测温9~12d。结合水化热预测计算及温度测试记录, 当内外温度大于25℃时, 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如果混凝土体积大而表面积较小时, 宜在内部预埋管道, 通过循环水来散发混凝土内部的热量。

由于处于夏季施工, 应采取冰水或冷水拌制混凝土, 以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5.4 后浇带处理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砼时, 已浇筑的砼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MPa。

在已硬化的砼表面上继续浇筑砼前应清除垃圾、水泥薄膜、表面上松动砂石和软弱砼层, 同时还应加以凿毛, 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 一般不少于24h, 残留在砼表面的积水应予以清除。

注意施工缝位置附近回弯钢筋时, 要做到钢筋周围的砼不松动和损坏, 钢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浆及浮锈等杂物也应清除。

在浇砼前, 在水平施工缝先铺上10-15mm厚的水泥砂浆一层, 其配合比与砼内的砂浆成分相同。

从施工缝处开始继续浇筑时要注意避免直接靠近缝边下料, 机械振捣前向施工缝处逐渐推进, 并距80-100cm处停止振捣, 加强对施工缝接缝的捣实工作, 使其紧密结合。

6事后质量控制

为保证已浇筑好的砼在规定的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 并防止产生收缩裂缝, 必须认真做好养护工作。对砼表面加以覆盖并浇水, 使砼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水泥水化作用所需要的适当温度和湿度条件, 防止早期裂缝的发生。

要根据气候条件才去温控措施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养护, 养护应由专人负责, 并做好养护记录, 养护工作应再浇筑完毕后12-18h内开始。

夏季采用覆盖草袋洒水以降低混凝土温度峰值等养护措施, 冬季采取封闭保温蓄热措施, 使混凝土表面经常保持湿润状态和适宜的温度。

养护期间保证在混凝土内冷却循环水的正常循环, 采用这种内散外蓄综合养护措施, 可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值, 同时可缩短养护周期, 对于超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尤其适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这次地下室顶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 项目部采用了切实可行的混凝土浇筑方案, 在项目部精心组织施工下, 在混凝土养护和测温等方面都采取有效技术措施, 大大就少了温度裂缝、施工裂缝等质量通病, 顺利圆满完成了这次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摘要:本文以具体工程为例, 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阶段产生的裂缝从成因进行分析, 在技术上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应对措施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开裂, 希望能够给类似工程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控制

参考文献

[1]彭立海.大体积混凝土温控与防裂[M].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6.

[2]体万泉.浅析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J].混凝土, 2002.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篇11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 裂缝 原因 应用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主要技术难点是防止混凝土表面裂缝的产生。造成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是干燥收缩和降温收缩。处于完全自由状态下的混凝土,出现再大的均匀收缩,也不会在内部产生拉应力。当混凝土处在地基等约束条件下时,内部就会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当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会开裂。①

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产生裂缝的原因分析

1、水泥的性质和用量是产生裂缝的根本因素

大体积混凝土主要是由水泥、煤灰、石子、砂子混合浇筑而成,煤灰的主要作用是不仅可以节约水泥的用量,而且还可以降低水化热,增加混凝土和易性,还能够大幅度提高混凝土后期强度,煤灰的用量一般在29%左右。石子和砂子的主要作用也是为了减少水泥的使用量、和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在混凝土中,导致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的水化热,不同型号的水泥,产生的水化热不同,水泥的用量不同,产生的水化热也不相同,因此,水泥的性质和用量是导致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根本原因。

2、水泥水化使大体积混凝土产生内外温差导致裂缝产生

由于混凝土在硬化期间存在水泥水化过程,并且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水化热。再加上混凝土的体积比较大,所产生的水花热很难在短时间内释放出去,因此,所产生的水化热就会积聚在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不断升高。可是,尽管内部的温度快速升高,而表面温度却变化不大。这就使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和表面产生较大的温差。如果温差值过大,造成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度的变化产生差异,从而导致温度应力的产生,大体积混凝土表面出现显著的温度裂缝,给大体积混凝土带来非常严重的危害。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浇筑厚度越大,所使用的水泥量也就越大,水泥在水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水化热也就越多,温度升高就越快。因此,混凝土的体积越大,其表面出现裂缝的机会就会越多。

为了避免裂缝的产生,在浇筑完成的早期,我们通常采用的是潮湿养护的方法。可是对于体积比较小,厚度比较小的混凝土浇筑,潮湿养护的方法比较凑效,而对于大体积的混凝土来讲,潮湿养护只能推迟干缩的发生,保证表层混凝土强度的增长,对混凝土的后期收缩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3、降温收缩和干燥收缩是导致裂缝产生的主要因素

除了水泥水化产生的热导致内外温差产生裂缝的原因外。当内部温度达到峰值后就会逐渐降低,而在降温过程中因降温产生的收缩会和因干燥产生的收缩叠加在一起,使处于约束条件下的混凝土产生裂缝。早期的裂缝也会导致应力集中,这样一来,应力不断加大,裂缝也就也来越宽、越来越长。

由于混凝土具有抗压强度高抗拉强度低的特点,再加上混凝土的弹性系数较差,因此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的热导致水泥膨胀对混凝土的影响不太大。而降温过程和干燥过程中产生裂缝的原因才是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4、影响裂缝产生的条件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比较复杂,除了水泥本身的原因外,还有用水量、混凝土的浇筑方法、浇筑的厚度、混凝土表面的应力以及所采用的降温措施等。

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具体应用

为了进一步理解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我们以具有下面工程特点的大体积混凝土为例来进行说明:

⑴、设计建筑平面是正方形。其中地上建筑52层,地下建筑2层。

⑵、采用全现浇外框内筒结构。

⑶、基础底板总面积约为4600平方米(98.4×95.6)

⑷、基础底板的砼总量约为7800立方米.

⑸、整个基础包括大承台(面积约1200平方米)、小承台、承台底板。

⑹、底板混凝土厚0.8米,承台混凝土厚3.2米

⑺、砼设计强度等级为C40

1、原料的选择及配合比例

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降低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的水化热。因此,必须做好原料的选择和配合比例的选择。

⑴、原料的选择

水泥的选择:由于本工程的砼设计强度等级为C40,为了降低水化产生的热量,减少水泥的用量,因此水泥可选用525号炼石水泥。

骨料的选择:对于细骨料的选择也要从减少水化热方面来考虑。因此,细骨料主要采用中砂。在粗骨料的选择上,主要考虑混凝土的可泵性和混凝土的收缩变形问题,因此主要选用5到20毫米粒径的连续级配石子。

在进行骨料选择时,还要考虑骨料的含泥量。骨料中的含泥量不同,浇筑成的混凝土收缩变形程度不同,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也不同。因此控制骨料中的含泥量也是进行骨料选择的必要条件,一般情况下粗骨料的含泥量应在1%以下,细骨料的含泥量应在2%以下。

掺和料和外加剂的选择:由于混凝土的28天强度和标准强度基本接近,为最大程度控制温升速度,推迟温度升高到峰值的时间,掺和料应该选用大掺量I 级粉煤灰,每立方米掺量最多可以达到100千克。从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特点上来看,掺粉煤灰是增加可泵性、节约水泥的非常普遍的方法。

外加剂的选择主要采用在混凝土中添加U型低碱膨胀剂的方法,研究表明,在混凝土内添加10%的U型低碱膨胀剂,可以达到膨胀应力抵消一部分混凝土的收缩应力的效果,这样就可以减少裂缝产生的机会。

⑵、配合比例

对配合比设计的主要要求是:既要保证设计强度,又要大幅度降低水化热;既要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可泵性,又要降低水泥和水的用量。②

根据试验室配合比设计,每立方米混凝土配合比为525号水泥400kg,连续级配碎石(粒径5—20mm)1060kg,掺合料73kg,外加剂6kg,水170kg,坍落度160—180mm.③

2、混凝土的浇筑方案选用

在混凝土浇筑方案的选择上主要采取全面分层,二次振捣的方案。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刚接近初凝时,可以进行二次振捣,如果混凝土已经初凝,则不能再进行振捣。二次振捣可以改变混凝土的内部结构,使混凝土内部因水分和气泡产生的微小空隙减少,还可以减轻混凝土和钢筋的脱离程度,提高混凝土和钢筋之间的握裹力,从而使混凝土更加坚固。

全面分层,二次振捣方案可以使接近初凝的混凝土恢复和易性,这种方案可以使混凝土上下层之间的各种系数保持一致,从而保证了混凝土内部应力进一步减小,这样就降低了裂缝产生的机会。

3、预测混凝土内部温度、精心设计养护方案

在各项措施得到有力保证的前提下,预测混凝土内部温度,降低降温收缩应力就成为保证混凝土不出现裂缝的唯一途径。收缩应力越大,出现裂缝的机会就越大,相反,收缩应力越小,出現裂缝的机会就越小。

收缩应力主要和降温值和降温的速度有关。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关系式来计算降温值:

降温值=浇筑温度+水化热温升值-环境温度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计算对混凝土的浇筑温度、由温升值产生是内部应力进行猜测,从而制定采用控制浇筑温度控制温升值的方法,这样就能有效控制裂缝的产生。同时,还可以据此制定相关措施,以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

4、保温材料的使用

在计算混凝土中心温度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算式进行计算:

混凝土中心温度=混凝土中心最大温升+浇筑温度

为了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就要应对混凝土中心温度和环境平均温度之差造成的应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覆盖保温材料,。

为此,在施工过程中,经常采取的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的方法是表面添加覆盖物的方法。一般采用的覆盖物是塑料薄膜和防水岩棉被。

总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裂缝的产生也和方方面面的因素有关。为此,我们一定要认真选择施工材料,设计施工方案,落实每一个施工环节,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整个施工得到让人满意的结果。

注:①吴高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民营科技.2010.06)

②、③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90国家标准

参考文献:

1、江正荣.建筑施工工程师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2

2、李丽宏.“三掺技术”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民营科技.2008.02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篇12

关键词: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点,防裂措施

1.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

1.1 技术准备

混凝土施工前及时组织技术人员熟悉图纸;同时, 组织有关人员对图纸进行检查、校核;并请设计单位及时到现场进行设计交底。

地下室浇筑混凝土前, 预先与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办理商品混凝土委托及申请, 委托单的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的特殊要求、使用部位、方量、坍落度、初凝终凝时间、是否掺加掺合料、抗冻剂和浇筑时间等等。

提前一星期要求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把试配结果报送到项目经理部, 由主任工程师审核, 报监理、业主、设计审查认可。混凝土掺合料和外加剂等的性能或种类, 必须经权威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的厂品, 并报监理、业主、设计工程师认可后方准使用。

1.2 现场准备

混凝土施工前应对人员准备以及划分好任务, 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交底的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具体分析,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混凝土浇筑的方向, 分配好交接班, 吃饭时间、休息时间, 浇筑过程中间歇时间在允许的范围内, 如何分配混凝土;保证混凝土分层均匀同步施工, 做好每一段的接槎;什么时间应进行振捣施工;另外要注意、混凝土施工人员不要过于疲劳, 在技术交底中交代清楚每班工作多长时间、多少工作量、什么时间交班等。

浇筑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责任工程师根据专项施工方案向生产组、工人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同时检查机具、材料准备, 保证水电的供应, 要掌握天气季节的变化情况。检查安全设施、劳动力配备是否妥当, 能否满足浇筑要求。

按照施工图、轴线控制网校核墙、柱、梁、等轴线、边线及门洞口位置尺寸线。

2.混凝土的泵送浇筑施工

地下室泵送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4~16cm, 正负偏差不超过3cm, 水灰比应限制在0.4~0.6, 砂率控制在38%~45%, 以使其符合泵送要求。

泵送混凝土的最小水泥用量宜为300kg/m3, 选用5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 进场时必须有质量合格证;采用中砂, 通过0.315mm筛孔的占15%~30%, 含泥量不得超过5%, 砂率宜控制在40%~50%;卵石或碎石, 粒径不超过管径的1/3~1/4, 最大粒径不超过40mm, 含泥量小于1%;为提高和易性可在砼中掺加Ⅱ级粉煤灰, 细度0.080mm方孔筛筛余量不大于8%;外加剂如木钙或其它NNO、MNF减水剂, 需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铺设泵送管道时, 根据现场情况, 需注意以下事项: (1) 管道的配置应最短, 尽量少用弯和软管, 避免使用弯度过大的弯头, 管道末端活动软管不得超过180o ; (2) 泵机出口应有一定长度的水平管, 然后再接弯管; (3) 管道的布置应使泵送的方向与混凝土浇筑方向相反, 使在浇筑过程中容易拆除管段而不需增设管段; (4) 输送管道下应用支架、台垫或吊具等支承并固定牢固, 不得放在模板、钢筋上, 以避免振动产生变形; (5) 当管道下配管时, 应在转弯处设置气门; (6) 避免使用有裂缝或表面凹陷的管子, 加强输送管的管理, 定期更换, 配管连接必须符合相关规定。

刚开始泵送时泵送速度应放慢, 油压变化在允许值范围内, 待泵送顺利时, 才用正常速度进行泵送;在泵送过程中, 料斗中的砼保持不低于上口200mm, 以免泵机吸入空气, 形成堵塞。

浇筑混凝土落灰高度不宜超过2m, 如有超过, 应先铺一层100mm厚的原砼配合比的无石子砂浆, 在落灰口用串筒或溜槽下料。

在泵送浇筑混凝土时, 混凝土输送管口应保持距模板一定距离, 以免分离骨料堆在模板边角, 导致出现蜂窝等质量问题。

泵送混凝土必须保证连续浇筑, 如出现故障, 混凝土供应不上, 暂时中断泵送时, 应每隔10分钟反泵一次, 使管中砼形成前后往复运动, 以保持砼良好的可泵性, 避免混凝土发生沉淀堵塞管道;如停歇时间超过45分钟时或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 应用压力水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

在炎热天气施工时对曝晒管道应采取覆盖草包、淋水降温等措施, 防止混凝土坍洛度损失过大。

3.混凝土振捣

为保证振捣密实, 每个浇筑带配备6台插入式振捣器, 根据自然形成的流淌坡度, 分前、中、后各布置2台振动器。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 振捣手负责出管混凝土的振捣, 使之顺利通过面筋流入底层。第二道设置在中间部位, 振捣手负责斜面混凝土的密实。第三道设置在坡角及底层钢筋处, 因底层钢筋间距较密, 振捣手负责混凝土流入下层钢筋底部, 确保下层钢筋混凝土的密实。

插入式振捣棒应快插慢拔, 插点要均匀排列, 逐点移动, 顺序进行, 不得遗漏, 做到均匀振实。振捣拌移动方式采用“行列式”移动, 移动间距不大于有效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 (300mm-400mm) 。

分层的厚度决定于振动棒的棒长和振动力大小, 也要考虑混凝土的供应量大小和可能浇筑量的大小。每层400mm左右。

处理:按标高控制线, 刮杠刮平后, 木抹子压实抹面, 用铁滚子碾压数遍, 然后用木抹压实收光。及时覆盖塑料布, 防止混凝土表面失水开裂。

4.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措施

由于底板, 特别是承台体积厚大, 容易产生收缩及温度裂缝, 可采用以下几种措施配合进行, 防止温度和收缩裂缝的措施如下:

(1) 选用中低热粉煤灰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质水泥或矿硫酸盐水泥配置砼, 以减少砼凝结时的发热量。

(2) 掺加减水剂:可减少水泥用量, 降低水化热, 减缓水化速度;或掺加缓凝型减水剂, 除有以上效果外, 还可减缓浇灌速度和强度, 以利散热。

(3) 掺加高效SF泵送剂:可减少拌合用水量 (23%左右) , 降低水灰比, 改善和易性, 减少水泥用量, 减缓水化速度;推迟初凝时间2~3h, 延缓水泥水化热的释放速度, 推迟砼放热高峰时间, 延长混凝土的升温期, 减少砼表面温度梯度。

(4) 在混凝土中掺加水泥用量10~20%的粉煤灰:可减少单方水泥用量50~60kg, 显著推迟和减少发热量, 延缓水泥水化热的释放时间, 降低温升值20%~25%, 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混凝土后期强度, 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 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可泵性, 延长凝结时间, 便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浇筑。

(5) 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 控制砂、石含泥量, 以减少砼的收缩, 提高极限拉伸强度;合理配料和优选砼配合比, 提高砼密实度, 减少收缩, 减少水泥用量。

(6) 如果在炎热天气施工时, 砂石堆场应设遮阳装置, 必要时可喷冷水雾预冷却, 或利用冰水拌制砼;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需加盖, 防止曝晒, 以降低砼初始温度。

(7) 混凝土浇筑时按承台、底板竖向分层, 底板横向分段 (按施工段划分, 每段10m~12m) 的方法进行施工, 以放松约束程度, 加速热量散发, 减少每次浇筑长度的蓄热量, 以防止水化热的积聚, 减少温度应力。

(8) 制定合理的温控指标, 控制混凝土表面与内部最高温度差不大于25℃, 内部温差不大于20℃, 温度陡降不大于10℃。

(9) 做好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工作, 减少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梯度, 做好保温保湿养护, 使缓慢降温, 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徐变松弛效应, 削减温度收缩应力。

(10) 适时停止降水, 避免降温收缩与干缩共同作用, 导致应力累加。

(11) 实行情报、信息化施工, 加强测温监测与管理, 在内外温差接近25℃时, 及时调整保温及养护措施, 使混凝土的温度梯度和湿度不至过大, 以有效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 使温差控制在允许的限度内。

5.结语

地下室工程的施工环境给工程施工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但是我们也克服困难, 保证地下室施工质量。在进行地下室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首先要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 施工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规定进行施工, 控制好每一道工序, 消除地下室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安全与质量隐患, 从而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谢文利.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 (01) .

上一篇:孤独者的游戏场下一篇:设备检修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