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采伐

2024-12-08

生态采伐(精选8篇)

生态采伐 篇1

1 森林生态采伐理论

森林生态采伐是以森林生态学理沦为基础, 是以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和实现森林资源永续利用为前提, 以达到森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最佳为目的, 合理收获林木资源的一项经营措施或活动。它包括生态采伐和生态集材。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对自然界的生态子街起着重要作用。人为地从森林生态系统中采伐木材, 必然给森林生态环境带来影响。然而, 森林又是一种生物群落, 具有再生性。林木成熟后时, 如果不进行采伐利用, 将逐渐衰老、枯朽和死亡。如果合理地进行森林生态采伐, 既可以收获木材, 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 发挥森林的经济效益, 又可以促进林木生长, 加速森林更新, 维护森林的生态环境, 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地制宜地选择采伐、集材方式和技术, 减少对母树、幼树、幼苗的损害和地表破坏, 为森林更新创造条件, 维护森林的生态环境, 保护森林的生态平衡。一改善林分环境, 促进林木生长发育, 充分发挥林地生产力。

2 对于森林限伐区经营的认识

禁伐区是指为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 保持生态平衡, 保存物种资源, 科学试验、森林旅游, 国土保安等起公益效益的森林和灌木林。限伐区是指与禁伐区接壤的生态环境相对比较脆弱, 但森林恢复能力比较强的地区, 实施一般性保护, 在使森林发挥生态效益的前提, 可以进行合理的择伐和抚育伐, 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商品林区是指以培养建立木材生产基地及其他工业原料基地等为主要经营目的的区域。对商品林的划分主要考虑森林经营的技术经济效果和林地条件。前者指培育和经营森林资源所获得的总产出与劳动消耗或劳动比例的大小, 后者表示林地质量和集约化经营森林的便利程度。

对于禁伐区和商品林的经营, 目的取向单一, 趋于绝对化, 易于掌握。而对于限伐区的经营目的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得, 经营起来比较复杂。因此, 研究如何经营好限伐区的森林很有必要。

3 森林生态采伐技术

3.1 伐区设计

伐区是指拨交进行主伐的森林区域。林业局或林场当年采伐的森林区域为年伐区。伐区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森林环境的变化, 森林更新和水土保持, 同时影响森林采运的效率, 成本和管理。因此, 限伐区的伐区设计必须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 合理确定年伐量、科学选择伐区的生产工艺和方案。要从森林生态效益出发, 合理地选择采伐强度和郁闭度, 尽可能不影响森林的生态环境, 并要为森林更新创造有利条件。要从森林经营要求出发, 体现森林经营的永续利用, 在安捧伐区时优先安捧林况不好、亟待采伐更新的小班、过熟林资源、疏密度低、生长量小的成过熟林。要木材生产的要求出发, 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 使各年度的伐区相对集中, 便于有效地组织生产, 避免运材线路的频繁修建和拆转, 伐区开发由近至远, 由沟口向沟里延伸, 年伐区资源好次搭配, 林分蓄积量高低兼顾, 避免产生困山材现象。

3.2 采伐技术

伐木技术:准确控制树倒方向, 减少树倒时对母、幼树, 保留树的砸伤量, 克服倒向紊乱, 横竖交又等现象, 为打枝、造材、集材创造条件。总的树倒方向应与集材道成30°~45°角为宜。一般情况下, 采取的伐木技术措施为锯上檀、下檀、留弦、借向、支杆推树、夹楔等, 并应掌握伐木时控制树倒方向的四大要素:即开楂要正, 留弦要准, 留心要小, 树倒耍快。降低伐根。为了充分利用森林资源, 伐根要降低到零, 最高不能超过10cm。技术打枝:打枝的好坏, 不仅直接影响木材的质量, 对集材、装车、归楞等作用都有很大影响, 从而间接地影响森林生态。作业时, 要站在树干一侧打另一侧的枝丫, 坡地要站在树干的坡上方打枝。对打枝的要求是:枝丫要紧贴树干表面打平, 不得深陷进树干损伤木材, 也不许留茬凸起, 打完枝的断面形状应该很象。白眼圆, 以减少集材时对地表和保留木的破坏和损伤。

3.3 集材技术

集材是将伐区里的木材从伐木地点搬, 汇、集到装车场或山上楞场的作业。整个过程是在林地上进行的, 对地表、土壤、幼苗、幼树和保留木的影响很大。如果作业不当, 将导致伐区地表破坏, 损伤幼苗、幼树及保留木, 压实土壤, 从而造成水土流失, 影响森林更新, 对森林生态产生干扰和破坏。因此, 限伐区集材方式的选择必须是生态集材, 即减少或避免对森林生态环境干扰和破坏、对幼苗、幼树和保留木的损伤, 有利于森林更新、有利于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

任何一种集材方式的选择都有其优点、缺点及适用范围。生态型集材方式的选择要本着技术上可行, 经济上合理, 有利于森林更新, 森林保护和森林生态平衡, 便于管理和安全作业, 因地因林制宜的选择。可采资源分散, 出材量小的伐区及散生木和块状散生木, 选择人力串坡、畜力集材方式。这种方式既经济适用, 又对森林干扰损伤小, 但畜力集材支道最大坡度不超160, 重载不超20, 宜本省林区。山地伐区集材提倡索道全悬或半悬式集材方式, 既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又较为经济, 比较适用于非皆伐作业区集材。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实施天保工程后, 对限伐区尽量选择畜力集材。或选择人力串坡, 拖拉机接运集材。这两种方式木材损失相对较小, 集材效率高, 冬季作业对地表破坏小, 有利于生态保护。

为了保护森林的生态环境, 无论采取那种集材方式, 都必须严格按照集材作业技术规程。

摘要:本文论述了坚持发挥森林经济效益优先, 科学合理的确定采伐量、采伐强度和郁闭度, 经济、合理地收获木材和林产品, 满足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需要。

关键词:生态采伐,限伐区,采伐技术

浅析森林采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篇2

【关键词】森林资源;采伐;生态环境;影响

0.前言

长期以来,我国林业都处于一种低糜的状态,发展落后于其他传统性行业。同时人们对林业产业发展和森林资源保护的认识还存在着误区,觉得两者是相互矛盾的,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林业的发展并不意识着是建立在对森林资源破坏的基础上的,林业发展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对林业资源进行利用,这不仅有益于促进森林资源的增长,同时也拉动了林业经济的发展。而采伐管理是林业发展及森林资源培育的重要环节,所以建立科学合理的采伐机制是促进林业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础。

1.森林采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森林生态系统中,森林和环境是互为统一的整体,同时二者又存在着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关系。林业的发展需要对森林资源进行利用,通过采伐来将成熟林进行加工,以木材和林产品的形式使其充分的发挥经济效益。同时采伐并不是盲目的进行,采伐时根据森林资源可再生的特点,通过采育结合来实现森林资源的更新,同时保护森林资源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所以采伐如果在保护生态环境及森林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进行的,那么就可以有效的实现森林的综合效益,推动林业的持续发展和利用,也可以充分的证明森林采伐和生态环境两者之间统一的关系。

2.森林采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合理的森林采伐对生态环境有着一定的保护作用,但通常情况下进行森林采伐时都会对生态环境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破坏作用。

2.1森林采伐对气候因子的影响

当进行森林采伐时,则于采伐的方式不同,其对于光照、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也会有明显的区别。当采伐时林地的光照则会由于采伐程度大小的不同而有所增强,同时地表温度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特别是当采用皆伐时,对照区变化得于最小,地表温差则会存在着较大的变化。而当林地进行采伐后,由于林木的减少,林地处于裸露的状态下,林地的湿度下降会较为明显,而由于太阳直射则会导致蒸发量增加的较快,这样就会对气候有一定的影响,使其向干燥方向发展。

2.2森林采伐对林地水分的影响

由于森林中的树木的树冠能够有效的减缓降雨的强度,使雨水降落于地面的速度减慢,就这使地表径流的形成有所减缓,减少了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而当森林采伐时,采伐后的林地,由于林木的减少,树冠的密集程度降低,这样对雨水的降落速度则起不到减缓的作用,导致地表径流的形成,这也是发生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同时也会不同程度的引发旱、涝灾害的发生。导致水土流失量多少则由于采伐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皆伐导致土壤流失的量较大,择伐则要相对小一些。而在土壤流失过程中,土壤中大量的养分则会随着地表径流而被带走,这样则会导致林地土壤较为贫瘠,而采伐后林地枯枝落叶量變化也较为明显,枯枝落叶量明显增加,增加的顺序从高至低依次为对照区、择伐区和皆伐区。

2.3森林采伐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目前许多地区由于对森林采伐和开发的不合理,从而导致生态环境受到较大的影响,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呈不断下降趋势,树种较为单一,混交林不断的减少,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呈现不断减弱的趋势,导致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受到较大的影响,同时水土流失严重,使林木的生长受到较大的影响,而在大面积的皆伐后,群众开始进行全垦整地,开始进行农作物种植,这就更导致了森林生态环境的恶化。

3.建立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具体建议

3.1加强森林采伐限额管理

一是要认真抓好林木源头采伐的管理环节。实行伐前设计、伐中监督、伐后验收的伐区“三环节”管理是控制采伐消耗的关键措施。

二是要严格执行凭证作业制度。实行凭证采伐、凭证收购、凭证运输、凭证经营加工制度,是实施森林采伐限额管理的主要行政手段。

三是要有效控制农村燃料材消耗。大力发展薪炭林,巩固改灶节材成果,使用非木材燃料是最大限度地节约森林资源的有效手段。

3.2选择合理的采伐方式和集材方式

森林采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根据森林特点和经济条件的不同,产生了多种主伐方式。但基本上可分为皆伐、渐伐和择伐三大类。三者的基本区别在于同一个轮伐期内对成熟林木的采伐次数不同。由于每次采伐量的差别很大从而影响到为更新创造的环境条件和新林分年龄结构的差异。对森林生态环境影响最小是择伐,从生态角度上看择伐是最完善的采伐方式,使森林的三种效益达到最完美的结合。而在集材方式上则应尽量考虑选择对地表的破坏最轻微的全悬轻型索道集材方式,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水土流失。

3.3及时进行采伐迹地的森林更新

恢复森林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治本措施。森林采伐后必须马上进行森林更新和封山育林,而且及时补种,保证高成活率和保存率。采伐迹地要求当年采伐次年春季及时更新。通过集约措施加快森林抚育和管理,扭转抚育跟不上采伐,迹地更新多年欠帐的局面。同时对森林更新进行宏观规划,统筹安排,一方面改变单一的人工更新方式,选择择伐、渐伐方式,推广和促进天然更新,尽可能培育生态效能强的以阔叶树为主的天然混交林,以维持森林生态基础。另一方面改善单一的炼山清林方式,多营造阔叶树和混交林以及速生丰产林,设计合理的森林结构,尽快形成优越的森林环境,产生生态效益。

3.4实行森林分类经营

森林分类经营就是从森林同时具有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特点出发,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对森林的多种需要,充分发挥森林的三大效益,将森林分为商品林和生态公益林,并分别按其各自的特点和规律运营的一种新型的林业经营体制和发展模式。从我省目前的资金,技术力量以及分类经营的思想上看,分为三类比较符合我省的林情。兼顾商品林的利益与生态林的平衡,设置了缓冲区,增设兼融林。

4.结束语

森林资源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基础,而林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所以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不仅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在进行森林采伐时,需要全哽的考虑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制定科学合理的采伐机制,以森林可再生性为其巨大变化基础,做好采伐与培育工作的衔接,从而减少采伐所给森林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促进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秦平书.森林抚育间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现代园艺,2012-01-25.

[2]胡小飞,陈伏生,葛刚.森林采伐对林地表层土壤主要特征及其生态过程的影响.土壤通报,2007-12-15.

森林生态采伐技术探讨 篇3

1森林采伐区的经营种类

为了更好的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性, 提高森林采伐的合理性, 一般会将森林分为禁伐区、限伐区和商品林区, 针对于三者的经营管理以及采伐技术都有不同的选择。针对于禁伐区而言, 是绝对禁止对林木进行采伐, 该林区主要是为了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 保护物种资源, 以及国家进行试验、旅游以及国土保安等, 对于禁伐区的经营理念主要是保护。而对于限伐区而言, 主要是指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但是自我恢复能力较强, 当达到一定的生态能力的基础上, 在不影响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有选择性的进行采伐。对于此类林区的经营管理比较复杂, 需要保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而商品林区相对比较简单, 主要就是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木材的林区, 经营目的单一, 在以提供资源为目标的基础上, 合理培育森林资源。但是在采伐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森林生态采伐技术

2.1伐区设计

伐区是指进行主伐的森林区域, 林业局或林场当年采伐的森林区域为年伐区。伐区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森林环境的变化, 森林更新和水土保持, 同时影响森林采运的效率, 成本和管理。因此, 限伐区的伐区设计必须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 合理确定年伐量、科学选择伐区的生产工艺和方案。要从森林生态效益出发, 合理地选择采伐强度和郁闭度, 尽可能不影响森林的生态环境, 并要为森林更新创造有利条件。要从森林经营要求出发, 体现森林经营的永续利用, 在安排伐区时优先安排林况不好、亟待采伐更新的小班、过熟林资源、疏密度低、生长量小的成过熟林。从木材生产的要求出发, 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 使各年度的伐区相对集中, 便于有效地组织生产, 避免运材线路的频繁修建和拆转, 伐区开发由近至远, 由沟口向沟里延伸, 年伐区资源好次搭配, 林分蓄积量高低兼顾, 避免产生困山材现象。

2.2采伐技术

伐木技术:准确控制树倒方向, 减少树倒时对母、幼树, 保留树的砸伤量, 克服倒向紊乱, 横竖交又等现象, 为打枝、造材、集材创造条件。总的树倒方向应与集材道成30°~45°角为宜。一般情况下, 采取的伐木技术措施为锯上檀、下檀、留弦、借向、支杆推树、夹楔等, 并应掌握伐木时控制树倒方向的四大要素:即开楂要正, 留弦要准, 留心要小, 树倒耍快。降低伐根:为了充分利用森林资源, 伐根要降低到零, 最高不能超过10cm。技术打枝:打枝的好坏, 不仅直接影响木材的质量, 对集材、装车、归楞等作用都有很大影响, 从而间接地影响森林生态。作业时, 要站在树干一侧打另一侧的枝丫, 坡地要站在树干的坡上方打枝。对打枝的要求是:枝丫要紧贴树干表面打平, 不得深陷进树干损伤木材, 也不许留茬凸起, 打完枝的断面形状应该很象白眼圆, 以减少集材时对地表和保留木的破坏和损伤。

2.3集材技术

集材是将伐区里的木材从伐木地点搬, 汇、集到装车场或山上楞场的作业。整个过程是在林地上进行的, 对地表、土壤、幼苗、幼树和保留木的影响很大。如果作业不当, 将导致伐区地表破坏, 损伤幼苗、幼树及保留木, 压实土壤, 从而造成水土流失, 影响森林更新, 对森林生态产生干扰和破坏。因此, 限伐区集材方式的选择必须是生态集材, 即减少或避免对森林生态环境干扰和破坏、对幼苗、幼树和保留木的损伤, 有利于森林更新、有利于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

任何一种集材方式的选择都有其优点、缺点及适用范围。生态型集材方式的选择要本着技术上可行, 经济上合理, 有利于森林更新, 森林保护和森林生态平衡, 便于管理和安全作业, 因地因林制宜的选择。可采资源分散, 出材量小的伐区及散生木和块状散生木, 选择人力串坡、畜力集材方式。这种方式既经济适用, 又对森林干扰损伤小, 但畜力集材支道最大坡度不超160, 重载不超20, 宜本省林区。山地伐区集材提倡索道全悬或半悬式集材方式, 既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又较为经济, 比较适用于非皆伐作业区集材。

2.4伐区清理技术

伐区清理是森林生态采伐技术中的最后一个步骤, 伐区清理方式直接关系到森林的持续发展。在商品林区采伐作业中, 通常都是成片的采伐, 而对于采伐过后的林地处理, 尽量不采用炼山的方式, 这样会对地表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的破坏。应该将剩余物进行散铺或者呈带状进行堆放, 这种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对土壤造成的损坏, 可以维持土壤涵养水源, 保持养分的功能。在地表覆盖物腐烂后就可以成为丰富的养料, 这些有机物可以为下一代林木的培育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同时也为森林系统中的生物提供了栖居地。所以伐区清理技术对森林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定要控制好伐区清理方式。

结束语

森林是我国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在为经济生产提供资源的同时, 也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在林区经营管理工作中, 要根据当地森林生态系统的实际状况, 选择适宜的采伐方式。为了更好的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不被破坏, 生态采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尽量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上, 进行合理采伐, 从而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赢的目的。但是无论采用何种采伐方式, 都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的程序操作, 从科学的角度出发进行生态采伐, 确保我国林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杜运长.黑龙江省森林采伐方式与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探讨[J].中国林副特产, 2014, 6, 15.

[2]林钟.森林生态采伐与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J].现代园艺, 2013, 8, 25.

探究森林生态采伐更新作业规程 篇4

a.何地采的问题。规程中虽然包括了伐区区划、禁伐区和缓冲区设置等方面的原则要求, 但没有考虑森林类型多样性保护和景观的合理配置, 使何地采的科学依据不足。

b.采什么留什么的问题。规程中关于采伐木和保留木的确定, 还是沿用了传统的“采坏留好、采大留小、采上留下、采密留疏”的原则。但这些原则已经不能适应生态采伐的要求, 如根据新林业理论, 有生态价值的活立木和枯立木应予以保留。解决这个问题的更科学的做法应该是采用目标树体系结合林分择伐空间结构优化分析来确定采伐木和保留木。

c.不同地理区域的适用性问题。我国幅员辽阔, 森林类型多样, 一个规程难以适合所有的森林植被分布区。应该针对不同的地理区域, 研制适合的森林生态采伐作业规程, 以更好的指导和规范森林经营单位的森林采伐作业活动。

1 森林采伐类型和方式

森林采伐类型:森林抚育采伐、主伐和再新采伐三种类型。中国东北地区天然林, 主要用于抚育采伐和主伐。主伐分为择伐、皆伐、渐伐三种形式。天然林的砍伐适用于皆伐和择伐。

1.1 选择切削是在中国东北天然林区的主张, 切割的最常见的用途。切割尺寸类的操作方法, 个人的选择和群体选择切削。

1.2 东北的天然林区, 一般不主张采用皆伐, 除非由于严重的自然灾害, 占用征用林地皆伐的, 通常使用大量的带状皆伐和块状皆伐。并严格控制使用皆伐的范围。

抚育采伐在选择切伐除一部分的林木, 其目的是提高林分结构, 提高林分生长。抚育采伐森林, 根据培训目标和具体情况来确定抚育采伐, 禁伐林没有抚育采伐。

2 伐区调查设计

根据森林类型多样性的最大覆盖模型和景观生态规划原则和方法的要求进行伐区调查设计。

2.1 禁伐区和缓冲区。

禁伐区是根据国家法律和当地的自然、社会发展、经济需要, 禁伐区除非发生森林火灾和病虫害, 否则严禁各种采伐的活动。禁伐区应包括:自然保护区、生态公益林保护区的核心区、文化保护区, 没有记录的科研试验地等。

缓冲区是在伐区内分布有小河流、湖藻、湿地、湖泊, 或禁伐区附近的自然保护区、人文资源、自然风景区, 野生动物栖息地, 科学实验, 对缓冲区有一定宽度。在缓冲区, 未经许可, 不可切割任何树木;另外除建造工程的水管和桥涵施工机械工作外, 禁止施工机器进入;禁止倾倒采伐剩余、他杂物和垃圾。该方法可以结合森林类型多样化的最大覆盖模型确定。

2.2 采伐作业设计。

根据林分调查因子和采伐类型的要求, 确定采伐方法和采伐强度。采伐木和保留木材利用目标树系统与林分择伐空间优化系统确定。

采伐木标号:为了便于收割作业, 所有切割木材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进行标记, 对标签周围的木材皆伐, 择伐伐区对采伐木进行标号, 它需要特殊的保护, 以避免错误采, 标签必须清楚。

2.3 集材方式。

集材是将伐区里的木材从伐木地点搬、汇、集到装车场或山上楞场的作业。适用于东北天然林区的集材方式有:拖拉机、索道、人力、畜力集材方式。

索道集材。人力索道的人拉区段跨度以30m为宜;控制区段以300m为宜。

拖拉机集材。集材顺序为集材道、伐区、丁字树。两台以上拖拉机, 后车与前车原条后端的距离, 在平坦地段应保持在15m以上在坡度不超过15°的路段, 不得少于30";在坡度超过15°的路段, 后车必须在前车下到坡底后, 方可开动。拖拉机向上坡行驶或集材时, 下坡20m以内不准有人。向下坡行驶时, 禁止急刹车和换档变速, 严禁空档熄火滑行:两条集初道间隔50m。

人力集材。人力搬运要尽可能利用吊钩、撬棍、绳索、避免手、足直接接触。几人共同作业时, 应有人指挥, 步调一致。

3 工程设计

采伐中的工程设计包括楞场、集材道、贮木场等的设计。这些设计更多的是土木工程方面的内容。这里介绍仅从减少对环境影响的角度介绍有关环节的技术要求。

集材道上的水道桥涵的数量应尽量减少;集材机械对土壤造成的潜在破坏应尽量减少;如有可能, 应进行上抬集材;因为大径级原木根端抬起牵引上坡, 不会对土壤造成太大的破坏;应避开禁伐区和自然保护区, 严禁在山坡上修建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土滑道;贮木场应选择在自然地势较平缓的地带, 以利于平面及竖向布置, 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场址附近应有可靠的水源, 水量和水质应满足生产、消防、生活用水的需要, 并在位置上避免水质在远近期受到污染;有木材综合利用的贮木场, 场址选择应考虑木材综合利用的生产要求和“三废”的处理与环境的保护。

4 伐木作业

伐木作业是一个危险工种, 除了要应注意的安全措施外。从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角度, 主要是减少伐木时对母、幼树, 保留树的砸伤量。这要通过控制树倒方向来避免。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4.1 总的树倒方向应与集材道成30°-45°角为宜:

一般情况下, 采取的伐木技术措施为锯上格、下檀、留弦、借向、支杆推树、夹楔等, 并应掌握伐木时控制树倒方向的四大要素, 即开檀要正, 留弦要准, 留心要小, 树倒要快。

4.2 降低伐根。

为了充分利用森林资源, 伐根要降低到零, 最高不能超过10cm。同时, 应当避免使树倒向伐根、立木、倒木、岩石、陡坎或凸凹不平的地段上, 以免摔伤、垫伤、砸伤被伐木, 减少木材损失。

5 伐区清理

伐区清理包括采伐迹地清理、楞场和装车场清理、临时性生活区清理、集材道清理、桥涵清理、采石场清理和水道清理等7方面的清理工作。从保护环境和充分利用资源的角度, 清理的内容主要有:a.可利用的树桩和小径木应全部运出, 标准为小头直径大于4cm, 长度2.0m以上。其余采伐剩余物的应采取带状堆放或散铺的方式处理, 减少对林木下种和更新的不利影响。采伐剩余的堆放宽度小于1m.堆高不应超过50cm。禁止采用火烧处理采伐剩余物;b.拆除设施, 整平场地, 清除场地内的非生物降解材料和所有固体废物, 包括油/燃料桶和钢丝绳。深埋生活区的垃圾;c.选择草本植物或灌木、低矮乔木, 及时恢复这些地方的森林植被。

参考文献

[1]张会儒.基于减少对环境影响的采伐方式的森林采伐作业规程进展[J].林业科学研究, 2007 (6) .

森林采伐作业与生态环境保护 篇5

1.1 引起水土流失

森林主要通过枯枝落叶层、森林土壤和林冠的保护作用减缓水土流失, 森林采伐作业在不同程度上破坏了森林的结构。 (1) 林地的枯枝落叶层减少。森林采伐后, 失去了林冠的荫蔽, 地被物的温度升高, 抑制分解生物活动的含酚类林冠物质输入减少, 共生菌减少, 非共生的腐养生物活动加强, 这一系列变化最终导致枯枝落叶层的迅速分解。同时, 枯枝落叶层的堆积、甚至焚烧等林地清理作业, 也起到了同样作用。 (2) 林冠挡雨功能消失或部分消失, 土壤表层受到采伐作业的破坏, 共同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3) 集运材道路以及装车场等土木工程修建进一步影响了土壤的稳定性。以上原因造成了森林采伐后水土大量流失。据苏益测定, 采伐迹地的水土流失量是林地的3~4倍。研究发现, 伐区道路单位面积地表侵蚀量是未受干扰林区的220倍。

1.2 导致对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退化

森林生态系统是最复杂的生态系统, 其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和营养结构复杂, 藤本、攀援、寄生、绞杀、附生等植物丰富。森林采伐经常会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简化、退化甚至消亡。 (1) 目前的人工用材林大多树种单一。甚至单一无性系集中连片种植, 使森林类型、森林组成、群落结构十分简单, 常常是一个树种的单层同龄纯林。物种丰富度大大下降, 造成生态系统十分脆弱, 使其适应性与维护地力的能力也大为下降。 (2) 林业采伐导致的森林生态系统退化, 甚至消亡。如择伐方式和强度不当形成的残次林和灌木林, 以及森林滥伐所形成的林地沙漠化、沼泽化和盐碱化等。

1.3 引起森林景观破碎化

在目前的森林采伐作业中, 伐区的布置采用的是间隔块状或带状采伐, 目的是利用邻近未被采伐的林分, 为采伐地提供种源, 以保证林地的天然更新。此外, 该作业法便于设置和修筑公路, 把采伐引起的水土流失分散到整个景观中, 降低局部侵蚀。但这种散布式采伐所引起的景观破碎化, 已证明对物种的生存造成了不利影响。

2 森林采伐作业环保技术及对策

2.1 集材方式选择和集材机械的改进

减少集材作业对林地生态的影响, 要结合各地经济技术发展的特点, 通过改进作业机械、完善作业技术予以解决。伐区机械应具备轻便、灵活、快速、经济等特点及少破坏地表和幼树。近几年, 我国在架空集材索道的结构和类型的完善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适合山地条件的天然林择伐集材索道和轻型人工林间伐集材索道已开始得到应用。畜力集材具有对土壤破坏小, 对幼树幼苗损伤小, 无废气污染等优点, 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经济又满足生态保护的可行的集材方式。我国东北林区近几年使用牛、马车等畜力集材的比例有所上升。在坡度小的伐区, 传统上仍沿用拖拉机集材为主。通过提高林道网密度, 减少集材拖拉机的通过次数以降低对林地土壤的压实程度, 完善作业方法如拖拉机不越出集材道, 装车场铺设灌木和枝桠, 采用犁耕法等恢复集材道上的土壤;伐区作业尽量避开雨季, 在寒冷地带增加冬季作业的比重以充分利用冰雪道集材等措施, 都能减少作业对森林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2.2 保护保留木的技术措施

降低采伐作业对保留木损伤的措施主要有:定向伐木、合理选择机械设备、合理配置集材道和楞场、限制采伐强度等。通过培训熟练工人提高伐木操作技术, 增强作业时的环保意识。加强前后工序的合作, 严格管理等都可有效地减少保留木的损伤。在择伐作业中, 通过深开下口, 多打楔子, 树倒前快速拉锯, 可使伐木倒向准确, 减少周围树木的损伤。林内造材、集材中定线路均可避免对保留木大面积的干扰和损害。

2.3 代区清理措施的改进

天然林采伐后应尽量采用不炼山方法清理林地, 把剩余物散铺或带状堆腐, 从而达到减少对土壤干扰, 增加幼林地地表覆盖度, 保蓄养分之目的。以全面劈杂, 带状清理林地代替全面炼山。采用化学灭草代替人工劈草炼出, 可降低成本, 且枯死杂草覆盖林地, 可保持水土, 提高土壤肥力。同时伐区清理要尽量把采伐剩余物留在迹地上。保留一些倒木和活立木, 依靠迹地留下的大量有机物为下一代的森林更新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 这是维持和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途径。并为野生动物提供必需的生态, 为下一代的更新提供种源。增加森林结构的合理性。

2.4 完善采伐技术政策

有的国家还注重从生态环境保护出发审视和修订采伐技术政策。20世纪80年代中期, 前苏联营林部门就对森工部长期采取的技术政策提出异议, 并基于国家发展区域经济的背景, 为各区域、各种类型的森林确定最优采伐方式和更新方式。采集作业机械化程度仍要提高。但要因地制宜地采取机械化与手工生产并存。在一定时期内形成人、机、畜并用的多层次结构。采伐机具宜采用油锯为主, 推广轻型油锯打枝, 积极发展拖拉机集材 (坡度200以下) 和架空索道集材 (坡度200以上) 。

2.5 采伐方式优化与伐区配置

森林采伐作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篇6

森林采伐作业是人类为了获得林木资源和产品而对森林进行的砍伐活动。森林采伐作业的主体是负责林木砍伐的伐木工人, 森林采伐作业的客体一般是森林中的乔木以及部分灌木, 森林采伐作业的媒介一般是大型伐木器械、小型油 (电) 锯或者手工斧锯。由于森林采伐作业对森林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 一般认为森林采伐作业具有破坏性质。

就森林伐木业发展的现状来看, 国内外的年伐木量都在持续提高, 而与之相对应的, 可供开采的林业储备数量却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 这一现象在2008年经济大危机后经济恢复时期表现的极为明显。从地区分布来看, 发展中国家的年森林伐木量远高于同期的发达国家, 同时发达国家的年木材产品进口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而出口国则主要为发展中国家。从国内来看, 自2000年起, 国内的森林伐木作业频率要远高于之前, 但造林速度和森林恢复速度却十分缓慢。从事森林伐木工作的伐木工人数量自2004年以来有了增加, 伐木工人的素质也较以前有了明显改善, 但是森林伐木对森林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却未减缓, 反而更胜以往。

2 森林采伐作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森林采伐作业作为一种人为性质的干扰活动势必将会对森林的环境造成很大影响。无论是树木的砍伐还是木材的运输都会给森林环境造成一定压力。不科学的树木砍伐将会影响树种的繁殖及森林的恢复, 不科学的木材运输将会造成底层灌木的大面积破坏以及森林土壤结构、养分的毁损。

2.1 森林生态环境方面

要想使森林采伐作业持续的获得经济效益, 保护性采伐作业是必须的。这里的保护采伐作业是指保护环境并维持生态平衡。就目前采伐作业的情况来看, 森林采伐重经济利益轻环保效益, 森林采伐作业的强度过大、时间过急、方式过偏。这种滥伐作业的直接后果就是森林植被锐减, 地面裸露庞大, 阳光直射强度大, 湿度下降, 水土涵养能力急剧下降。间接后果就是发生水土流失, 洪涝灾害等对森林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破坏。

2.2 生物多样性方面

森林中含有丰富的动物、植物、微生物资源, 这些物种共同组成了森林的生态系统, 森林的生态多样性也在此显现出来。在森林生态系统中, 植物和微生物居于基础地位, 是维持生态系统完整性的重要因素。而森林采伐作业破坏的主要是植物及微生物的多样性, 过度的森林采伐以及不合时宜的伐木作业将导致植物及微生物的多样性发生改变, 甚至致使许多物种濒临毁灭, 森林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2.3 森林群落方面

森林植被的生长具有固定性, 水、阳光和土地是影响植物生长状况的重要因素。无论是乔木之间还是灌木之间或者是乔木和灌木之间, 为了争夺最佳的生长环境必定会进行一定的竞争, 最终保持生态平衡以及森林群落的合理化。森林采伐作业使得原有的森林环境发生了改变, 优秀植物物种甚至是关键物种减少, 植物生长空间, 种间关系发生改变。这种失衡导致森林群落发生更替, 在这期间, 各个群落将十分脆弱。

2.4 森林养分循环方面

森林生态系统内部动植物的生死更替平衡着森林的养分循环。森林采伐作业将会破坏这种平衡的状态。林木采伐导致大量的地皮裸露, 使得森林土壤生态性质发生改变。在林木采伐后较短的时间内, 土壤吸收的动植物相关的养分急剧增加。但是由于缺少必要的消化主体, 土壤养分很难被充分吸收, 且流失速度加快。同时伐木作业本身以及与之相关的木材运输也会直接破坏土壤的机制, 再加上土壤生态恢复期较长, 森林养分循环将直接受到影响。

3 森林采伐作业的对策与建议

3.1 落实环保培训, 强化意识

森林采伐作业的主体一般来说由法人企业和个人来充当。为了保护林木采伐的客体以及生态环境, 有必要对伐木工人进行适当的环保培训以及伐木技术培训, 以强化其环保意识, 提高其作业能力。政府部门、环保协会、林木业协会以及施工企业还应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对伐木工人进行相关教育。

3.2 建立保护机制, 发展林业

不同的林区具有不同的生态结构特征, 统一性的伐木机制无法适应环境保护的要求。根据森林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保护机制十分重要。林业管理部门应在国家森林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指导下, 根据所管辖林区的生态结构特征以及地形特征划分出相应的森林保护周期, 例如森林涵养期、更新造林期以及适宜采伐期等, 在适宜的时间段开展采伐工作。

3.3 制定相关条例, 规范采伐

法律及条例是规范森林采伐作业, 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有力工具, 立法部门要对伐木企业以及伐木工人的施工操作进行规定。其次, 要严格对森林采伐的时间、强度进行规定;政府相关部门则要制定相关的条例和配套的实施细则, 以保证规范采伐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4 加强科学研究, 合理采伐

林木采伐规章的制定应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 主要是由于其所涉及的环境指标较多。无论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都应该加强对森林采伐作业的研究, 制定出适宜相关森林体系的采伐章程。应注意的是, 章程要充分体现科学先进的经营理念, 包含有效的采伐方法和不影响森林恢复更新的采伐方式, 最大地限度保障森林采伐活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4 结语

森林在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维持生态循环的关键环节。当然, 森林产业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产业。但是轻视森林的环境保护效益, 一味的强调森林的经济效益的做法并不可取, 过度的森林采伐无论是直接的影响还是间接影响都将会由全人类来承担。因此, 开发性且保护性的森林作业是可取的也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 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森林资源的开发仍是一个要考虑的问题。

摘要:指出了为了维持社会正常的经济运作, 木材相关的作业必不可少, 如何保持森林采伐作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是一个关键问题。鉴于此, 通过了对森林采伐作业简单的梳理, 分析了森林采伐作业对森林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森林群落以及森林养分循环等方面的影响, 提出了几点保护环境的建议和对策, 希望能促进森林采伐作业的有序开展。

关键词:森林采伐,环境保护,环保培训,保护机制

参考文献

[1]姜金波, 姚国清, 胡万良.森林采伐对森林生态因子的影响[J].辽宁林业科技, 2015 (3) .

[2]胡建伟, 朱成秋.抚育间伐对森林环境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4 (3) .

[3]郭从俭, 张新胜, 张万钦.楸树幼林间伐效应研究[J].河南林业科技, 2013 (4) .

[4]张大明.森林采伐作业与生态环境保护[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4 (6) .

[5]孙墨珑, 杨学春.森林作业与森林环境[J].世界林业研究, 2012 (4) .

[6]李学友, 张新玲, 王立海.森林采伐作业对森林微环境的主要影响[J].森林工程, 2010 (4) .

生态采伐 篇7

关键词:森林生态采伐,生物多样性,采伐方法,生态系统

随着工业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和经济事业的发展繁荣,人类在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加快了对全球能源的使用和对环境的危害,能源的日渐减少,环境的日渐污染,不仅影响了全球气候环境、生态环境,也影响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能源危机的日渐逼近,森林的日渐减少,各种恶劣天气的日见增多,使得人们充分意识到了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此,各国政府颁布了一些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物种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了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体系,并且一直在不断地加强对现代社会人们环保意识、节约减排、绿色节能、低碳生活等理念和精神的培养和宣传,并深入到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森林不仅是人们生存的一项重要资源,还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也要加强对森林树木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 森林采伐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和影响

森林是地球上陆地生态体系主要的承载主体,它不仅拥有大量的植物物种,也涵盖了很大的陆地面积。据有关数据调查分析,森林的生物量占据了整个陆地生物量的4/5,且其面积占据了陆地面积的1/3,由此可见,森林资源众多,森林生物具有多样性。森林物种众多,面积广阔,使得其生态系统在全球生态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它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一定的生存空间和保障,也能够促进人类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森林不仅能够提供树木以及其它林产品的资源,还有着维护森林水土、防风沙、调节气候、美化大自然等功能。但是,由于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人们对森林的大规模、大面积的采伐,使得森林的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生物循序体系损毁,系统不平衡、森林的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剧了森林其它物种生活环境的恶劣,进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导致森林系统崩溃,进而使得森林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造成当地环境恶化。此外,森林的生态体系是动态的,它是维护森林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基础和有力保证,尤其是森林中一些重要的共建种或者是建群种。如果森林一旦出现大规模的树木采伐现象,就会使得森林的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瞬间发生变化,也会使得森林生物的物种瞬间增多。但是,一旦超过森林承受范围,就会导致森林的生态系统失衡,进而导致生态环境发生巨变,从而造成森林许多物种消失。由此可见,森林采伐对森林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2 在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的森林生态采伐

2.1 从森林景观方向考虑生态采伐

首先,对于一些已经明确划分并制定了自然森林景观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在对其进行合理采伐时,就要充分考虑森林演替阶段变化、采伐和保留地的位置比例,老龄树木的保护和恢复,景观的自然性,以及森林景观树木的多样性这些因素,然后制定相应的采伐计划和方法。

2.2 从森林树木成分方向考虑生态采伐

如果从森林树木成分方向考虑生态采伐,就要保护森林树木物种、树种的多样性以及森林植被的多样性。此外,在保护这些因素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对森林野生动物生活树丛的保护,确保景观地区的生物物种和植被的多样性,以及对采伐剩余物的合理分布等3个方面。

2.3 阔叶松林的生态采伐

对于阔叶松林的生态采伐,一般工作人员会采取一种选择采伐的方式来进行,主要是通过利用阔叶松林的树木年龄层结构的特点,充分利用森林的生产力。然后在进行择伐时,强度要低,采伐周期要适宜,采伐树木要选用老龄过熟的树木,利用这种方式能够降低森林破碎化现象,维护森林生态体系和森林物种的多样性,从而确保森林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保持平衡。

3 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和讨论,可以看出在对森林进行合理的采伐和基材时,工作人员首先就应该依据森林生态采伐的原则,在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提前制定采伐规划,尽量避免出现对其它树木造成损伤的现象。此外,也要尽量避免对森林保留树木以及幼树的采伐和损坏,还要做好补苗的工作,确保森林的生态体系和自然环境不会受到不利影响,进而才能保证森林生物的多样性不受影响。

参考文献

[1]李亚藏,梁彦兰,张东斌.浅谈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保护[J].河南林业科技,2008(4)

[2]何亚平,黄登才,费世民等.川西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涉及的一些基本理论[J].四川林业科技,2009(4)

生态采伐 篇8

1.1 林木采伐拨交管理、实行三级拨交制度

经驻省专员办审批的伐区设计材料, 由林业局伐区拨交员向驻场中心监督站进行一级拨交, 下发拨交证;再由各中心站监督员向各林场进行现地二级拨交, 下发伐区作业通知单;最后由林场向采伐工组进行三级拨交, 并向采伐工组下发小班采伐卡。通过严格管理, 有效控制了无证采伐、越界采伐、超量采伐和串树种采伐问题的发生。

1.2 坚持开工报告、伐区公示、采伐卡记录制度, 层层落实责任

一是林业局始终坚持伐区公示制度, 要求各单位在每年伐区作业前, 将已审批拨交的林班, 按作业地点、方式、面积和采伐蓄积以及出材等内容填写齐全后进行公示, 便于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和选择承包作业地点。二是局规定所拨付的伐区, 作业前必须向资源、营林, 专员办等部门报告后方可作业。便于相关部门及时指导、检查、监督伐区作业管理情况。三是采伐记录卡是森调设计外业人员对采伐木“挂号”。记录的汇总, 是林业局各级管理人员检查、指导采伐作业管理的原始依据。四是坚持做到采伐计划一本帐, 伐区审批拨交一支笔, 伐后检查验收一把尺。从局长到主管局长, 林场所从主任、生产主任、技术员到采伐工;林业局主管科室从科长、副科长到验收员, 层层签订责任状。总之, 通过严格制度、落实责任, 有效控制了森林资源消耗, 为提高伐区作业质量奠定基础。

2 关于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的实施

2.1 实施森林采伐限额制度

在森林经营方面严格管理, 在保证每年采伐量同时, 森林蓄积逐年增加, 现在成过熟林占全林总蓄积的56%, 枯损量11万立方米, 浪费很严重, 所以进行针对性的森林培育, 对改变林分状态, 提高森林利用率有着显著促进作用。

2.2 森林新老更替是自然规律

更替周期长, 枯、老、病严重浪费森林资源, 一棵树木生长60年, 发挥了生态调节作用, 当到成过熟期时, 生长量下降, 林木材质变得很差, 只有采伐下来, 进一步加以利用, 让一棵树发挥它的全部价值。在人为的干预下, 缩短新老更替周期, 加快后备资源的培育, 是改变目前我局森林资源状况, 达到青山常在, 永续利用的目的。

3 限径定株采伐的具体内容和实施设想

3.1 限径定株采伐

是指在对成过熟林分实行低强度择伐时限制始采的径级, 在对近熟林分, 中龄林或幼龄林进行抚育间伐时限定被伐除的株数。它体现了对林木资源分年龄逐层全林的合理的科学经营利用。

3.2 成熟林分变皆伐方式

限制始采径级的择伐经营, 对林木资源较好的林场, 各树种的始采径级应以数量成熟为标准。凡达不到始采径级标准且生长发育正常的林木一律不准采伐。对开发较早, 已呈资源危机的个别林场所, 对径级24 cm以下 (柞树18 cm以上) 的成过熟林木要保留。

3.3 近熟林、中龄林、防护林的卫生伐或抚育间伐等作业

必须将成过熟木、病腐木、枯立木、风折、风倒、无生长前途的树木确定为定株采伐对象。在伐区调查设计时, 要认真逐棵选择, 并挂“伐”字号印, 以此核定小班采伐蓄积量和出材量。

3.4 幼龄林抚育间伐的株数强度

应控制在15%~20%, 采伐后郁闭度下降不得大于0.2。在调查设计时要严格执行“间劣留优、间密留稀”的原则, 并对被间伐木挂号或抹红铅油为采伐标志。

3.5 择伐经营

作业区或小班必须最大限度的减少对保留木及幼苗, 幼树的损伤。尽可能采取畜力集材方式, 尽量减少集材道的设置, 并尽力选定在幼苗、幼树较少地段。对部分出材量较高, 集材集中的伐区和小班必须使用拖拉机集材时, 要严格执行拖拉机不下道, 单抽单集的作业规程, 严禁拖拉机下道集材, 最低限度的减少对幼苗、幼树的损坏。

4 对限径定株采伐经营的实施和展望

4.1 限径定株采伐经营方式

是在对前期诸种采伐方式进行综合比较的基础上提出的治本措施。

4.2 可减少育林基金的支出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 我林业局平均每年的皆伐面积都在1000公顷以上, 每培育一公顷人工林需总费用800元左右, 共需支付80万元, 而存率又不能全面保证, 如实施限径定株采伐经营, 就不会再发生皆伐迹地, 如将支付育林经费的1/4用于对择伐经营的局部补植, 每年尚可节约一笔可观的费用。

4.3 确保有林地面积只增不减

由于林区长期过量采伐, 森林覆盖率呈下降趋势, 至使自然灾害加重, 而实施限径定株择伐经营后, 不仅使有林地面积不再减少, 还有充足的力量弥补欠账, 因而使全区森林生态稳定与增长中朝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4.4 提高林木生长量, 缩短培育周期

从目前伐区天然林分林木组成状况看, 在近熟林中, 小径木 (6~18 cm) 占林分总株数的45%, 中径木 (20~36 cm) 30%, 大径木 (38 cm以上) 占25%, 如实施限径定株采伐经营, 有70%的中小径木全部保留, 对提高林木生长量是可观的。据调查了解, 我局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 由于实行了低强度择伐, 作业面积平均达二万公顷, 占有林地面积的12%, 采伐强度平均为23%, 比84年前降低了17%, 6年间主伐消耗蓄积所占比重降了1/3, 回归年缩短为8~12年, 延长了可采资源的采伐年限, 缓解厂森林资源的危机, 取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

5 小结

上一篇:监控保护器下一篇:微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