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探究过程

2024-10-06

经历探究过程(精选12篇)

经历探究过程 篇1

摘要:学习知识的过程, 就是探究经历的过程。学生只有真正经历实践过程, 才能对知识留存深刻印象, 深入理解内涵要义。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为课堂主人, 学生深度参与, 师生深入互动的教学模式。本文就如何提升学习经历过程的实效, 从四个不同的方面作了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活动,问题探究,探究技能

教学实践证明, 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来得更深刻、 更有效。 知识素养的提升、能力品质的形成, 都包含和渗透了实践主体艰辛而又深刻的探究解析过程。 教育发展学认为, 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探究实践的发展进程。 新时期课堂教学效率的评判, 已经从以前看解决问题数量的“重量”, 转变为现在看学习探究实践深度的“重技”。 新课改倡导把学生作为主体对象, 深度参与教学, 师生深入互动。 不可否认,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 还存在着“重教轻探”的以讲为主的教学形式, 学生参与学习、探究程度不深, 处于数学知识探知和问题研析探讨“活动圈”外, 对获得的知识内容、学习策略不能留下深刻“印迹”, 一知半解。 让学生深度参与课堂教学, 精力探究过程, 是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先决条件和重要内容之一, 需要切实探究、有效实践。

一、创设简约生动探究情境, 触动小学生“主动探”

经历探索的程度, 决定了经历探究活动的效果。 小学生只有真正配合教师, 投入探索进程, 才能实现既定的探究目标。 但笔者发现, 不少学生存在畏难心理, 面对教师布置的探究任务或问题, 内心不能产生“认同感”, 情绪上缺乏积极性, 不能积极配合教师, 主动参与数学知识或案例的探究过程。因此, 教师要重视主体探究内生动力的激发, 创设出现实的情境, 并将其运用于所设计的教学内容, 引发他们的学习情绪, 触动他们的能动情感。 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 教师充分依托数学知识在现实、生产中显著的应用特性, 选取其定性应用实例, 设计出“在过生日的时候, 小寿星平均分蛋糕给其他小伙伴”的场景, 并让学生分别扮演各种不同角色, 亲身感知和体验数学内容, 使内在情感受到触动, 参与探究成为自觉要求。

二、设置目标鲜明探究任务, 促使小学生“有序探”

目标明, 则前进方向清。 小学生由于数学能力较弱, 动手操作水平不高, 推理概括能力欠缺, 导致其动手探究实践活动需要科学、有序、实时的引导和指点。 探究任务的明确设置、探究步骤的有效呈设, 能够为小学生动手操作、 探究的活动有序、深入开展提供方向指示、过程保障。 因此, 教师在任教学科的讲解实践活动中, 要切实做好“引”和“导”的工程, 可以根据设置的探究内容及目标任务, 向学生提出探究活动的要求, 并用投影仪展示探究活动需要经历的步骤和完成事项, 从而避免动手操作“杂乱无章”、“毫无头绪”现象发生, 提升自主探究的实效。 如“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节课中, 教师在“三角形的三边之间内在关系”环节, 围绕此小节处的“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的性质内容:‘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内容”, 并完成其学习任务要求, 并针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向学生展示出该探究活动的必经环节和操作步骤, 让学生对该实践探究活动过程及需要完成的任务要求“心中有数”, 保证探究活动有序开展。

三、实施科学有效探究指导, 推动小学生“深入探”

让主体成为学习实践的经历者, 是新阶段义务教育数学有效教学的重要内容。 但他们的能力水平和学习要求之间的不对, 需要教师做好思考解析等经历过程的指导工作。 同时, 教师自身所具有的主导功效也决定了教师必须肩负起指导、点拨、引导学生的职责。 因此, 在学生动手探究环节, 一方面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 让小学生获取更多的自己动手探究、 自主思考研析的实践时间。 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做好指引, 实时观察和掌握学生思考分析、归纳推理等探究情况, 针对他们在探究中的卡壳处、认知的疑难处及分析的易错处, 实时点拨和引导, 有的放矢地指导他们的解析, 推动他们探究活动的深入开展。如“如图所示, 它是一个圆柱形铁通的表面展开图。 做这个油桶至少需要多少这样的铁皮? 如果这个油桶装油, 能够最多装多少升的油? ”探究活动中, 教师结合以往教学实践经验, 对学生动手探究过程实施观察和监控。 针对小学生动手解析时出现的“将表面积错以为铁通体积”共性问题, 进行针对性的讲解点拨活动, 引导小学生复习巩固“物体表面及物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数学知识, 并向学生提出“要求铁通最多装多少油, 实际就是要求什么? ”、“体积单位换算时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等问题, 小学生在思考分析中, 认识到刚才数学探究过程中的不足和缺陷, 主动进行纠正解析, 提升了探究经历的效能, 提高了实践经历的实效。

四、注重探究反思活动教学, 保证小学生“高效探”

反思学习, 剖析存在不足, 改正已有错误, 是学习对象主体能力素养的较高表现, 也是他们学习品质的生动体现。 学生经历动手探究过程中, 既要有能动探究解析的一面, 又要有深刻剖析反思的一面。 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小学生经历探究教学中, 认真做好探究活动过程的“回头看”工作, 引导他们反思和查找自身在经历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 进行初步的反思活动, 同时教师做好引导深化工作, 指引小学生对探究经历过程进行深度反思和剖析, 保证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学习习惯。

总之, 只有经历风雨, 才能见彩虹。 教师要组织和开展小学生探究分析、判断推理等经历过程, 展现学生主体地位, 发挥教师主导功效, 在自主深度经历和教师科学指引双重作用下, 实现教与学双赢同进。

参考文献

[1]张卓玉.体验与探究: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N].光明日报, 2011.

[2]杨磊, 张婕.经历探究过程感悟数学魅力——《抽屉原理》教学片段与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 2012 (26) .

经历探究过程 篇2

浅谈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单位:文昌小学

教师:葛永霞

时间:2012.2.12

邮编:073100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学生亲密的伙伴,如何在科学课上让学生更好地经历探究,体验快乐,培养科学素养呢?创设情境,激发探究

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学生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而创设丰富有趣的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到实践活动中去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开端。

如《空中跳动的乒乓球》实验,首先让学生思考:吹风机朝上方,对着乒乓球吹风,你认为乒乓球会被吹走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我让他们看实验演示:我用一只手握住吹风机,另一只手将球放在吹风机的上方。开动冷风和热风分别吹动乒乓球。结果乒乓球,没有被吹走,而是浮在空中跳动。最后说明:无论开动冷风和热风吹风机朝上对着乒乓球吹,由于力的平衡作用,上方的乒乓球不会被吹走,而是浮在空中跳动。学生发现实验这么有趣,学习兴趣自然会逐日加深。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真正实现“以探究为中心”的要求。2 玩中体验,乐于探究

探究是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小学生探究欲强,但探究能力相对较弱。玩是儿童的天性,让学生在课堂中玩,目的是让他们异想天开,从玩

中求知、求真,玩出科学的真谛。

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资源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如在《观察金鱼的身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设计制作一个雨量器》等这些具有小制作、小实验性质的实验课时,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实验,在无危险时,尽情地实验,痛快地玩耍,学中玩,玩中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玩中做文章,不仅抓住学生的心,而且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中玩、玩中学的科学探究乐趣。3 给足时空,自主探究

科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减少知识点,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出更大的空间,让学生在互相研究中学习。笔者认为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自由思维与任意猜测的空间,正确地引导学生自行探究知识,让其大胆猜想,想其所想。

如《斜面》一课,首先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确定研究的问题是:斜面有什么作用?学生设计出对比实验,把竖直提起的物体用的力与沿斜面拉起物体用的力进行比较,证明用斜面省力。实验中学生还发现虽然每一小组物体的重量相同,斜面的坡度不同,省力的多少不同。学生对此提出了不同的假设:有的学生提出,利用斜面提重物省力多少和与提升的高度有关系;有的学生提出,与斜面的长度有关系;有的学生说,与斜面的坡度大小有关系。同学们根据假设确定不同的实验目的和方法。通过实验学生认识到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既激起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价激活,深化探究

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评价必须以客观公正为基础,有助于形成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教师评价要做到真诚,关爱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的发展。笔者认为应该用评价来激活课堂,提供反馈信息,师生作相应的调控,通过一些激励语,并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显露才华,施展身手。

一个新颖的设计方案,一个大胆的假设,一次为获得成果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一项富有创见的调查,一次愉快的合作,一项实验的团体赛,一项观察日记„„都能充分反映学生的有关素质及水平,教师都能从中得到意外的发现。哪怕只是一次赞叹、鼓励,或许就能从此改变一名学生。这样的评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习创造和谐愉快的外部环境,使他们参与到讨论、表达中来。同时在教学中淡化终结性评价,突出过程性评价,培养科学素养。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在科学课堂中,教师要读懂学生,根据学生的情况和特点,精心设计出学生喜爱的科学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踏上自主探究学习的路径,充分调动学习主动性,使科学探究从形式走向实质,达到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目的。

设计探究情境,经历形成过程 篇3

【教材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上册第五单元“什么是周长”。

【教材简析】

本节主要教学内容是:通过摸一摸、描一描、找一找、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体验“边线、一周”这些词,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教材的编写特点:首先通过蚂蚁爬过树叶的边线一周,使学生初步直观认识什么是树叶的周长。其次又通过描一描,说一说,摸一摸等活动拓展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初步认识周长的意义。最后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案例片段】

上课开始,我先为学生介绍蚂蚁豆豆这个新朋友,学生都很喜欢也略显兴奋,我们就在这种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开始了周长的探索之旅。

活动一:描一描——通过“四描”边线活动。初步感知周长的意义。

1.试描树叶边线,让学生试描树叶的边线。

在学生动手画的时候,我发现有的学生不知道边线指哪里,显得束手无策;有的学生描的是树叶中间的叶脉;有的学生虽然沿着边线画,但画得有重合等。

这些情况都在我的预想之中,面对学生的困惑,我借用豆豆爬树叶的一组动画(4只小蚂蚁爬树叶),让学生理解“一周”的含义。(如图1)

师:豆豆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4次,仔细观察。它哪次爬的长度是树叶的周长呢?请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生:我认为豆豆第四次爬的长度是树叶的周长。因为豆豆第一次没有爬到起点,第二次超过了起点,第三次斜穿过去了,第四次正好是一周的长度。

师:说得可真好!其实豆豆就是要告诉我们“一周”一定要从一个点出发,沿着图形边线运动。最后又正好回到这个点,这样才是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2.用正确方法再描树叶边线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次描树叶的边线,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比较准确地描出树叶的边线,个别有困难的学生经过提醒能较好地理解。这种学习看似重复,其实很有必要,在两次体验中初步体会周长。

3.描数学书封面的边线。

接着,我鼓励学生描出数学书封面的边线,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想想怎么描比较标准,说说你的理由。在学生描数学书的边线时,我發现大部分学生能借助尺子来帮忙。在交流时,学生能理解因为数学书封面的边线是直的,用尺子可以画得又快又好。这个活动,不仅让学生再次体会了周长,在借助尺子描出数学书封面的边线时,也体会了规则图形的周长。

4.描多种图形的边线。

教学时,我先出示下图,请学生描出下面图形的边线。(如图2)

因为学生有了前面的经验,能很快描出这些图形的边线,并能清晰地表达出来。这个活动,为后面数出方格纸中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扫清障碍。

活动二:说一说——结合描边线的活动会形象地描述“什么是周长”。

师: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周长吗?

生:我觉得豆豆爬的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生:我要补充一下,就是沿着边线爬,不能有重复的地方,那样的一周是树叶的周长。

生:数学书封面一周的长度就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生:数学书封面是个长方形,我觉得可以说是长方形一周的长度是长方形的周长。

生:(手指三角形)三角形一周的长度就是三角形的周长。

师:是啊,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在这4次描出边线的活动中,我没有急于告知学生周长的概念,而是结合每次学生描边线的活动,让他们在熟悉的事例和已有的经验中逐步感悟周长概念的本质属性,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描述周长概念。

活动三:量一量——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内涵,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方法测量图形的周长。

1.小组合作测量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学生开始测量,有的用绳子,有的用铁丝,努力地围着、量着。有的学生做得特别快;有的学生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该怎么测量。于是,我暂停了测量活动。

师:我发现有的小组完成得特别快,有什么好办法吗?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我的同桌在树叶的边缘选择一点当作起点,按住铁丝的一端压在那一点上,我就拿着铁丝围着树叶的边缘一圈,尽量抻直不留空隙。我同桌的另一只手按住结束点,然后打开抻直铁丝,我用格尺来量铁丝的长度就可以了。

师:配合默契啊,请其他同学用这种方法再来量一量树叶的周长。

2.提出困惑,介绍方法

学生合作测量,不一会儿就得到结果了。交流时却发生了情况:有的测量的结果是28厘米,而有的是30厘米、31厘米……

师:同一片树叶,测量出的结果怎么不一样呢?

生:可能是测量时铁丝没有完全沿着树叶的边缘,如果有空隙,测量结果就大了。

师:其实,测量的过程中有误差是正常的,但是只要工具选择合适,测量方法正确,会使产生的误差减少。

【归纳总结,进行反思】

1.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周长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重点放在让学生亲身感悟。首先我通过蚂蚁爬树叶的情境让学生看蚂蚁爬过树叶一周的长度,通过对“一周”的强调初现周长概念。再让学生通过比、画、摸、走、描几种图形的周长,让学生感受到周长都是沿着图形的“边线”进行的,也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充分感受“封闭平面图形”“一周”、“长度”这三个关键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图形的周长,从而抽象出周长的概念是图形一周的长度。我知道仅靠以上的体验肯定是不够的,所以我接着让学生围一围、量一量、想一想、算一算、练一练来加深学生对周长的理解,整节课我都注重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他们在有效的活动中全方位的感受、探索周长的含义。

2.在练习中让学生对周长的认识得到升华

经历探究过程 促进自主发展 篇4

一、联系生活, 自主感悟

在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 精心组织操作活动, 使学生亲自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并认识到这些知识应该怎样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 在教学百位数减法347-163时, 为了突破“十位不够减要从百位退1”这个教学难点, 我设计了一个操作游戏。我准备了3张100元、4张10元、7张1元面额的人民币, 让3位学生分别拿好, 对应着按个、十、百位的顺序给另一位学生付钱, 而且要求这位学生不能找钱。拿着7元钱的学生很快付出了3元钱剩下4元钱, 可是拿着40元钱的学生要付出60元钱就困难了, 我让同学们帮他想办法, 大家各抒己见议论开了, 有的说:先付出40元, 再借20元。马上有学生反对:只有3张100元, 哪里去借20元。有的说:那就向拿300元的同学借。大家认为这种方法好, 哪位照着做了, 可是还是付不出来, 大家又出主意, 用10张10元面额的钱换1张100元面额的钱。我问:为什么可以这样换?大家说:因为一百里面有10个10, 就这样第二位学生也付好了钱剩下200元, 再付出100元, 就剩下100元。347-163就等于184, 通过生动的操作演示,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无需多费口舌, “退位”这个难点就在学生自己的体验中被创造性地化解了。再如, 在认识“升”与“毫升”这一课时后, Y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请学生回家调查去搜集生活中用到“升 (L) 与毫升 (ML) ”的地方, 和老师比一比谁搜集的多?学生在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的同时, 又体会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动手实践, 自主探究

动手实践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佳途径之一。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可以有效建构知识, 发展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畅所欲言, 摆出自己的观点, 说出自己的思路, 提出学习中的困惑, 是体现学生参与教学的一种好方法。

Z老师教学《判断一个分数是否能化成有限小数》一课时, 当总结出判断的方法后, 教师出示一个题:判断分数3/15是否能化成有限小数?让学生展开讨论, 一石激起千层浪, 有的学生提出:因为15=3×5, 15里含有质因数3, 所以3/15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有的学生说:3÷15=0.2所以13/15能化成有限小数。教师适时让学生分组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因势利导, 学生据理力争, 讨论释疑, 思维和能力均得到发展。

三、创设情境, 自主体验

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提倡创设有助于学生开展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 发展数学思考, 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例如, H教师在教学“公顷”的认识时, 是这样设计的:先请同学们想象一下100米有多长?那么, 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到底有多大?指出: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就是1公顷。在此基础上, 教师再带领学生沿着课前在校园内画的一个边长100米的正方形走一走、看一看, 从而帮助他们实际体验到1公顷是一个多大的面积单位。这位教师虽然花了几分钟的时间, 但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形成1公顷大小的观念, 比起死记硬背得到的, 可谓印象深刻。

四、营造氛围, 自主发展

只有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 才能让学生充分地进行合作与交流, 才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激起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热情,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例如, 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时, W老师不断给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在学生认识了平方厘米这个面积单位后, 教师用1平方厘米去量黑板的面积, 并问学生有什么感觉, 以激发学生寻求更大面积单位的欲望。这时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现成的答案, 而是根据刚才学生的感觉, 引导道:这个比平方厘米大一些的面积单位由同学们自己来创造, 哪个同学愿意试一试?顿时, 学生情趣高涨, 马上有许多同学说:平方分米。这时教师及时给予“同学们真了不起, 你们‘创造’了一个面积单位”的赞扬。但教师没有就此停下来, 又把学生的思维领向了新的制高点:“老师不讲, 同学们不要看书, 谁能说说刚才你们创造的1平方分米有多大吗?能在空间比划一下吗?”这时学生的思维特别活跃, 很快有学生演示出来了, 老师趁热打铁:“谁能说一下1平方分米是怎样得来的?”在这一探索过程中, 在教师的组织下, 学生自主地观察、起疑、比较、争辩、归纳……终于得到发现, 学生在再创造中学会了创造, 其意义远远超过了获得知识的本身。

总之,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数学教学应当少一些空洞的说教, 多一些实质性的操作、交流;少一些与数学无关的活动, 多一些有助于数学思考的探究、实验;少一些浮躁的热闹, 多一些对数学的充分体验和感悟。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发现、问题的思考、结论的概括乃至知识结构的构建和探索的过程, 即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体验、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摘要:在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做, 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通过联系生活、动手实践、营造氛围、创设情境等方式让自主探索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自主探究,有效学习,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经历探究过程 篇5

1、宣讲会

前2天在学校贴横幅(横幅标语:25岁掌控25亿),晚上在学校的报告厅开宣讲会。

去宣讲会的同学会拿到一份公司自制的简历,在上面填写个人信息,不需要自己带简历。

宣讲会分3步:

一、介绍公司、行业、招聘要求和职位(主讲人是公司地区营销经理)

二、问答时间,由学生提问(这时会再上来一个人力资源经理一起答复学生)

三、邀请学长或学姐上台分享在公司的工作感受。

宣讲会的吸引点:

1、公司自身品牌的影响力,全国房地产前十,董事长中国女首富

2、主招管理层

3、薪酬制度:第一年,年薪十万以上(包

括各种福利、补贴、奖金)。

4、快速成长空间:有很多培训,有师傅带着

2、初试

第二天10点到指定场所(一般式自己学校某个教室)带上公司的简历

初试主要是模拟销售,面试官1-2人,单独面试。

在外面先抽2张纸条,上面分别写的是模拟的销售地点和销售产品。

进去,一分钟简单的自我介绍,坐下,开始模拟销售,面试官就是客户。

模拟销售中。面试官会故意刁难你,考验你(记住,招的是营销),最后不一定要销售成功,但要表现出一个营销人应有的能力。

初试结果会在5天内通知,因为还要去其他学校招聘。(每个学校会录取3-10名左右)

3、复试

如果初试通过,会接到电话通知,到公司面试(下沙新加坡科技园),到时杭州所有的初试通过者都会去。

复试主要是辩论环节,每10人分成一大组进去,进去之后

再分成2组。面试官5人左右,每个组桌子上会有一个楼

盘的资料,面试官会从其中买一套房,2组辩论让面试官买自己的房,面试官从中观察每个人的综合能力。(团队

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等等,总之营销人应具备的能力)

4、实习

为期一个月的实习,也是招聘的环节,期间更多的是自己离开,发现自己不适合这份工作(没有私人时间、辛苦

不满领导)。

前5天包括:基本的理论学习(在公司),如礼仪,房地产基本知识,如何做市调,参观项目,还有一天的拓展训

练(增加大家的团队凝聚力)

接下来的25天:在项目上实习。会有陌生电话拜访训练,话术训练(房地产要讲沙盘的,区域图),不断的练习

就可以了。最后会考核大家。

5、总经理面试

经历探究过程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方案等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并自主发现、总结求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经历探究发现圆周率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团结协作的良好行为习惯,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课前思考】“圆的周长”是一节经典老课。但以“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为背景的实践与研究还是第一次。史宁中教授指出: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学生亲自或间接经历了活动过程而获得的经验。事实上,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个人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数学、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基础之一。遗憾的是,在常态教学中,教师很多时候会忽视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学生学习数学的经验主要被解题经验所替代,学生数学活动经验单一和不足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圆的周长”恰恰是一个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典型材料。因此,笔者把这节课的核心环节设计成一个开放性的大环节,即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来制定、完善求圆周长方法的研究方案,然后根据研究方案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求圆周长的方法,从而使学生经历比较完整的研究过程,即“猜—量—算—找”,试图让学生在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体验、感悟一种研究的方法。另外,我们觉得遇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也是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的一部分,所以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来合理选择圆周率的取值,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数学学习的另一种价值体现。

【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引入新知

思考:两辆遥控模型赛车分别沿正方形和圆形赛道进行比赛。如果它们同时、同速从一点出发,那么谁先回到原出发点呢?

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生:只要比较正方形周长和圆的周长就可以了。

师:正方形的周长怎么求呢?

生:边长乘4。

师:圆的周长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师:谁上来指一指屏幕上的圆,它的周长应该从哪里到哪里呢?

师:现在谁来说说什么是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导入设计简洁开放,体现“以生为本”的设计理念。无论是旧知识的回顾,还是新问题的提炼,都立足于学生的自主表达。从学生熟悉的情境中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体会到求圆周长的必要性,把求圆周长的方法纳入到解决问题中来。)

(二)大胆猜想,设计方案

1.大胆猜想

师: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尽快研究出求圆周长的方法。那么,你们大胆猜测一下,圆的周长可能与谁有关?

生:圆的周长与直径或半径有关,直径越长,周长也越长。

(设计意图:猜想是人们依据事实、凭借直觉所作出的推测,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进行有效探究的前提。)

2.设计方案

师:圆的周长和直径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下面请你设计一个研究圆周长和直径关系的方案。先独立思考1分钟,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形成研究方案。

要求:

(1)需要什么材料?

(2)怎么做?

(3)用关键词把研究步骤简要记录下来。

(4)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3.反馈(略)

(设计意图:让学生设计探究圆周长和直径之间关系的方案,这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挑战,因为这样的经历,学生在常态的数学学习中很少尝试、体验,更谈不上让学生拥有这样的数学活动经验了。而这样的数学活动经验恰恰是学生可持续发展中最需要的。)

(三)合作探究,发现关系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初步形成了研究方案,下面请根据研究方案继续探索圆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师:请拿出信封中的学具,4人小组合作,去找一找圆周长和直径的关系。(每个小组提供一份记录表)研究主题: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记录表

周长直径计算结果

我们发现了什么?

反馈交流:

生成1:量出周长和直径的数据后,没有办法继续下去的情况。

师:你们怎么不继续下去了,碰到了什么问题?

生:我们不知道怎么办了。

生成2:量出周长和直径的数据后,不是用周长除以直径的情况。

师: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既然要探究圆周长和直径的关系,我们尝试着把它们加一加、减一减或乘一乘,看看有没有规律。

师:你们找到规律了吗?

生:没有。

师:很好,像这样尝试下去,我相信你们总会发现规律的。

生成3:量出周长和直径的数据后,用周长除以直径的情况。

师:你们又是怎么想的?

生:我们是用周长除以直径的,发现它们的商在3倍左右。

师:还有其他小组也用这种方法的吗?

生:老师,我们也是这样研究的。(投影仪展示)

师:这些小组用圆周长除以直径的方法好像发现了一点规律,那就请不是这样的小组也学学他们,快速地算一算。(学生快速尝试)

师:跟他们的发现一样吗?

生:一样的。

师:刚才,你们通过动手实践,发现了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板书:圆周长÷直径=3多一点)

师:有了这样的关系,现在谁来说说,圆的周长该怎么计算?(板书:圆的周长=直径×3多一点)

(设计意图:当学生面对周长和直径的数据时,有些学生毫无头绪,这些学生其实就是缺少数据处理与分析的能力,所以希望通过这样的探究过程,不断丰厚学生处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数学活动经验,有效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endprint

师:那么,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究竟乘几呢?

师:请看屏幕,让我们一起了解圆周率的历史。(从“周三径一”到刘徽的割圆术到祖冲之得出的圆周率的精确范围再到计算机演算的更精确范围)

师:同学们,在数学中这个3多一点的数我们把它叫作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所以圆周长=直径×圆周率 ,用字母表示C=πd,C=2πr。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人类探索圆周率的过程,拓宽了学生的数学视野,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文明的发展,体验到人类不断探索的脚步。同时让学生觉得圆周率发现的不易,帮助他们从小培养严谨的科学精神。)

(四)应用推广,反思提炼

1.应用推广

(1)这是北京的天坛,其直径150米,假如沿天坛外沿走一圈,大约走了多少米?

生:450米。

师:你在计算时,圆周率取了几?

生:3。

师:是啊,像这样对计算结果不需要很精确时,圆周率只要取3就可以了。

(2)“神舟七号”飞船绕着一个圆形轨道飞行,这个圆形轨道的直径是13441.9千米,飞船飞行一圈有多少千米?

师:在计算时,圆周率你打算取几呢?

师: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呈现算式。

①13441.9×3.14=42207.566(km) ;3×13441.9=40325.7(km)

②13441.9×3.1415926=42228.9735699(km)

师:我们来看看结果。(呈现结果)

师:看了这样的结果,你有什么感想?

生:圆周率的取值取的数位越多,计算结果越精确。

生:看来,圆周率的取值对计算结果影响很大。

师:那么你觉得像这样的问题,圆周率应取几呢?

生:我觉得取的数位越多越好。

(3)现在你能解决课开始时遥控模型赛车的问题吗?

小结:看来,圆周率的取值,要看具体情况,但一般情况下,既要考虑计算的方便,同时计算结果又不需要那么精确时,圆周率通常取3.14。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圆周率意义的理解以及求圆周长方法的进一步感悟,同时还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合理选择圆周率的取值,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2.反思提炼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经历了研究圆周长和直径关系的过程,我们从一开始进行了大胆的猜测(板书),有了猜测,我们进行了相关数据的测量(板书),然后对获得的数据进行了计算(板书),最后,对计算的结果进行分析,并找(板书)到了圆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设计意图:在课即将结束时,引导学生反思了探究圆周长和直径关系先后经历的诸多过程,初步提炼了“猜一猜、量一量、算一算、找一找”的研究方法,从而不断丰富了学生的思想经验。)

【教学体会】

(一)引导学生经历设计探索的过程,积累丰富的探究性经验

教学中,教师应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组织适度开放的探究性活动,启发学生拓宽思路,多方位、多角度地获得体验,积累丰富的探究性经验。

在磨课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孩子面对设计圆周长和直径有着怎样关系的研究方案时,束手无策,不知从何下手、落笔。所以,为学生创设开放性的探究情境,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学生所积累的探究经验将更科学、更丰富。

当然,在这样一个开放性的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操作经验自然得到了积累,比如怎样测量一个圆的周长等等,从磨课中发现,类似这样的操作经验学生相对积累较好。

尤其在这个探究过程中,学生还有效积累了处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数学经验。在磨课中,笔者发现学生对这样的数学活动经验其实相当薄弱,当小组合作测量出三个圆的周长和直径后,有些学生不知该如何处理,计算结果一片空白;还有的学生把第一组数据乘一乘、第二组加一加、第三组减一减等,导致发现不了规律。这样的现象再次证明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指令学生验证圆周长是不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是多么的一厢情愿。事实上,当学生全开放地面对这三组数据时,有些学生变得没有方向感,无从下手,有的学生在加加、减减、乘乘中发现不了规律,需要不断调整处理数据的方法,直到除一除后,才发现好像有点规律了,而这个过程恰恰是学生在经历一个真实的处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这种学会处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活动经验在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数学研究中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引导学生经历应用推广的过程,积累有价值的思想性经验

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同时引导学生要善于反观自己的思维活动,反思自己是怎样研究、解决问题的,通过这种经历生成的思想性经验才是最具价值的。

比如,在课堂教学的巩固运用阶段,笔者首先出示了天坛图,并问学生沿着天坛外侧走一圈,大约走了多少米?从中引导学生感悟,这样的问题用直径乘以3倍即可解决,不需要太精确;接着又出示了“神舟七号”飞船绕着一个圆形轨道飞行一圈有多少千米?通过对直径分别乘3或乘3.1415926所得结果的比较,让学生感受到解决这样的问题圆周率的取值越精确越好。然后再回到课始出示的谁先回到起点的问题,让学生感悟到为了计算比较方便,但又不需要那么精确时,一般圆周率可以取3.14。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合理选择圆周率的取值,可有效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最后,在课结束时,笔者和学生一起反思了研究圆周长和直径关系的思考方法,即一同经历了猜一猜、量一量、算一算、找一找的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反思提炼,从中获得的思想经验,对以后解决类似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总之,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是更关注过程的教学,“经历过程”不仅仅是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知识的呈现方式,而且更是指探究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抽象的过程、预测的过程、推理的过程、反思的过程等等,从而有效积累观察、操作、猜想、抽象、归纳、推广等活动经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浙江省平湖市叔同实验小学 314200)endprint

师:那么,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究竟乘几呢?

师:请看屏幕,让我们一起了解圆周率的历史。(从“周三径一”到刘徽的割圆术到祖冲之得出的圆周率的精确范围再到计算机演算的更精确范围)

师:同学们,在数学中这个3多一点的数我们把它叫作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所以圆周长=直径×圆周率 ,用字母表示C=πd,C=2πr。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人类探索圆周率的过程,拓宽了学生的数学视野,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文明的发展,体验到人类不断探索的脚步。同时让学生觉得圆周率发现的不易,帮助他们从小培养严谨的科学精神。)

(四)应用推广,反思提炼

1.应用推广

(1)这是北京的天坛,其直径150米,假如沿天坛外沿走一圈,大约走了多少米?

生:450米。

师:你在计算时,圆周率取了几?

生:3。

师:是啊,像这样对计算结果不需要很精确时,圆周率只要取3就可以了。

(2)“神舟七号”飞船绕着一个圆形轨道飞行,这个圆形轨道的直径是13441.9千米,飞船飞行一圈有多少千米?

师:在计算时,圆周率你打算取几呢?

师: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呈现算式。

①13441.9×3.14=42207.566(km) ;3×13441.9=40325.7(km)

②13441.9×3.1415926=42228.9735699(km)

师:我们来看看结果。(呈现结果)

师:看了这样的结果,你有什么感想?

生:圆周率的取值取的数位越多,计算结果越精确。

生:看来,圆周率的取值对计算结果影响很大。

师:那么你觉得像这样的问题,圆周率应取几呢?

生:我觉得取的数位越多越好。

(3)现在你能解决课开始时遥控模型赛车的问题吗?

小结:看来,圆周率的取值,要看具体情况,但一般情况下,既要考虑计算的方便,同时计算结果又不需要那么精确时,圆周率通常取3.14。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圆周率意义的理解以及求圆周长方法的进一步感悟,同时还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合理选择圆周率的取值,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2.反思提炼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经历了研究圆周长和直径关系的过程,我们从一开始进行了大胆的猜测(板书),有了猜测,我们进行了相关数据的测量(板书),然后对获得的数据进行了计算(板书),最后,对计算的结果进行分析,并找(板书)到了圆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设计意图:在课即将结束时,引导学生反思了探究圆周长和直径关系先后经历的诸多过程,初步提炼了“猜一猜、量一量、算一算、找一找”的研究方法,从而不断丰富了学生的思想经验。)

【教学体会】

(一)引导学生经历设计探索的过程,积累丰富的探究性经验

教学中,教师应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组织适度开放的探究性活动,启发学生拓宽思路,多方位、多角度地获得体验,积累丰富的探究性经验。

在磨课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孩子面对设计圆周长和直径有着怎样关系的研究方案时,束手无策,不知从何下手、落笔。所以,为学生创设开放性的探究情境,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学生所积累的探究经验将更科学、更丰富。

当然,在这样一个开放性的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操作经验自然得到了积累,比如怎样测量一个圆的周长等等,从磨课中发现,类似这样的操作经验学生相对积累较好。

尤其在这个探究过程中,学生还有效积累了处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数学经验。在磨课中,笔者发现学生对这样的数学活动经验其实相当薄弱,当小组合作测量出三个圆的周长和直径后,有些学生不知该如何处理,计算结果一片空白;还有的学生把第一组数据乘一乘、第二组加一加、第三组减一减等,导致发现不了规律。这样的现象再次证明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指令学生验证圆周长是不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是多么的一厢情愿。事实上,当学生全开放地面对这三组数据时,有些学生变得没有方向感,无从下手,有的学生在加加、减减、乘乘中发现不了规律,需要不断调整处理数据的方法,直到除一除后,才发现好像有点规律了,而这个过程恰恰是学生在经历一个真实的处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这种学会处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活动经验在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数学研究中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引导学生经历应用推广的过程,积累有价值的思想性经验

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同时引导学生要善于反观自己的思维活动,反思自己是怎样研究、解决问题的,通过这种经历生成的思想性经验才是最具价值的。

比如,在课堂教学的巩固运用阶段,笔者首先出示了天坛图,并问学生沿着天坛外侧走一圈,大约走了多少米?从中引导学生感悟,这样的问题用直径乘以3倍即可解决,不需要太精确;接着又出示了“神舟七号”飞船绕着一个圆形轨道飞行一圈有多少千米?通过对直径分别乘3或乘3.1415926所得结果的比较,让学生感受到解决这样的问题圆周率的取值越精确越好。然后再回到课始出示的谁先回到起点的问题,让学生感悟到为了计算比较方便,但又不需要那么精确时,一般圆周率可以取3.14。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合理选择圆周率的取值,可有效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最后,在课结束时,笔者和学生一起反思了研究圆周长和直径关系的思考方法,即一同经历了猜一猜、量一量、算一算、找一找的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反思提炼,从中获得的思想经验,对以后解决类似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总之,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是更关注过程的教学,“经历过程”不仅仅是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知识的呈现方式,而且更是指探究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抽象的过程、预测的过程、推理的过程、反思的过程等等,从而有效积累观察、操作、猜想、抽象、归纳、推广等活动经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浙江省平湖市叔同实验小学 314200)endprint

师:那么,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究竟乘几呢?

师:请看屏幕,让我们一起了解圆周率的历史。(从“周三径一”到刘徽的割圆术到祖冲之得出的圆周率的精确范围再到计算机演算的更精确范围)

师:同学们,在数学中这个3多一点的数我们把它叫作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所以圆周长=直径×圆周率 ,用字母表示C=πd,C=2πr。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人类探索圆周率的过程,拓宽了学生的数学视野,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文明的发展,体验到人类不断探索的脚步。同时让学生觉得圆周率发现的不易,帮助他们从小培养严谨的科学精神。)

(四)应用推广,反思提炼

1.应用推广

(1)这是北京的天坛,其直径150米,假如沿天坛外沿走一圈,大约走了多少米?

生:450米。

师:你在计算时,圆周率取了几?

生:3。

师:是啊,像这样对计算结果不需要很精确时,圆周率只要取3就可以了。

(2)“神舟七号”飞船绕着一个圆形轨道飞行,这个圆形轨道的直径是13441.9千米,飞船飞行一圈有多少千米?

师:在计算时,圆周率你打算取几呢?

师: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呈现算式。

①13441.9×3.14=42207.566(km) ;3×13441.9=40325.7(km)

②13441.9×3.1415926=42228.9735699(km)

师:我们来看看结果。(呈现结果)

师:看了这样的结果,你有什么感想?

生:圆周率的取值取的数位越多,计算结果越精确。

生:看来,圆周率的取值对计算结果影响很大。

师:那么你觉得像这样的问题,圆周率应取几呢?

生:我觉得取的数位越多越好。

(3)现在你能解决课开始时遥控模型赛车的问题吗?

小结:看来,圆周率的取值,要看具体情况,但一般情况下,既要考虑计算的方便,同时计算结果又不需要那么精确时,圆周率通常取3.14。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圆周率意义的理解以及求圆周长方法的进一步感悟,同时还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合理选择圆周率的取值,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2.反思提炼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经历了研究圆周长和直径关系的过程,我们从一开始进行了大胆的猜测(板书),有了猜测,我们进行了相关数据的测量(板书),然后对获得的数据进行了计算(板书),最后,对计算的结果进行分析,并找(板书)到了圆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设计意图:在课即将结束时,引导学生反思了探究圆周长和直径关系先后经历的诸多过程,初步提炼了“猜一猜、量一量、算一算、找一找”的研究方法,从而不断丰富了学生的思想经验。)

【教学体会】

(一)引导学生经历设计探索的过程,积累丰富的探究性经验

教学中,教师应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组织适度开放的探究性活动,启发学生拓宽思路,多方位、多角度地获得体验,积累丰富的探究性经验。

在磨课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孩子面对设计圆周长和直径有着怎样关系的研究方案时,束手无策,不知从何下手、落笔。所以,为学生创设开放性的探究情境,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学生所积累的探究经验将更科学、更丰富。

当然,在这样一个开放性的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操作经验自然得到了积累,比如怎样测量一个圆的周长等等,从磨课中发现,类似这样的操作经验学生相对积累较好。

尤其在这个探究过程中,学生还有效积累了处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数学经验。在磨课中,笔者发现学生对这样的数学活动经验其实相当薄弱,当小组合作测量出三个圆的周长和直径后,有些学生不知该如何处理,计算结果一片空白;还有的学生把第一组数据乘一乘、第二组加一加、第三组减一减等,导致发现不了规律。这样的现象再次证明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指令学生验证圆周长是不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是多么的一厢情愿。事实上,当学生全开放地面对这三组数据时,有些学生变得没有方向感,无从下手,有的学生在加加、减减、乘乘中发现不了规律,需要不断调整处理数据的方法,直到除一除后,才发现好像有点规律了,而这个过程恰恰是学生在经历一个真实的处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这种学会处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活动经验在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数学研究中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引导学生经历应用推广的过程,积累有价值的思想性经验

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同时引导学生要善于反观自己的思维活动,反思自己是怎样研究、解决问题的,通过这种经历生成的思想性经验才是最具价值的。

比如,在课堂教学的巩固运用阶段,笔者首先出示了天坛图,并问学生沿着天坛外侧走一圈,大约走了多少米?从中引导学生感悟,这样的问题用直径乘以3倍即可解决,不需要太精确;接着又出示了“神舟七号”飞船绕着一个圆形轨道飞行一圈有多少千米?通过对直径分别乘3或乘3.1415926所得结果的比较,让学生感受到解决这样的问题圆周率的取值越精确越好。然后再回到课始出示的谁先回到起点的问题,让学生感悟到为了计算比较方便,但又不需要那么精确时,一般圆周率可以取3.14。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合理选择圆周率的取值,可有效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最后,在课结束时,笔者和学生一起反思了研究圆周长和直径关系的思考方法,即一同经历了猜一猜、量一量、算一算、找一找的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反思提炼,从中获得的思想经验,对以后解决类似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总之,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是更关注过程的教学,“经历过程”不仅仅是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知识的呈现方式,而且更是指探究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抽象的过程、预测的过程、推理的过程、反思的过程等等,从而有效积累观察、操作、猜想、抽象、归纳、推广等活动经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经历探究过程 篇7

我曾经和一些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讨论:信息技术学科究竟需要教会学生什么?操作?不是, 计算机的操作其实很简单, 就是鼠标的几个基本操作和键盘的几种按键方式而已。软件应用?我们都知道, 很多问题的解决, 并不是一个软件就能搞定的, 那么单独学习一个软件的操作是有问题的。在多次的讨论之后, 我们发现好像要教的是:学生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去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我们平时的教学能否做到这一点呢?

一个问题的解决, 需要经历“分析问题—确定方法—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我们平时的教学中, 好像只是让学生做了实施计划这部分内容, 其他都是教师包办了, 甚至忽略了。这样的教学缺失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经历。基于项目的学习 (ProjectBased Learning) , 强调的是经历项目的全过程, 把项目规划与项目管理引进到学习之中, 使学生不但能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还能尝到项目管理的一些知识, 因此, 我想到了把基于项目的学习引入到信息技术课堂上来。

●第一轮尝试:Excel的学习

2008年, 我针对Excel教学, 开始了第一轮的尝试。一般来说, 我们都是教会学生如何使用Excel, 如何在Excel中输入、处理、分析数据。然而现实生活中, 未必有现成的数据供我们进行加工处理与分析。以前的教学都是使用一些成绩统计作为例子来让学生进行操作, 而这些数据, 往往让学生感到深恶痛绝。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 更好地投入程序学习, 我尝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在校内进行一些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由小组决定, 教师只需提出要求:校园内适合收集大家意见的主题, 内容健康、有意义即可。结果学生的兴趣很高, 很多教师从来没有想到或者不敢想的主题, 他们都提出来了。当小组确定主题以后, 我引导学生到网上学习撰写调查问卷的方法, 等学生写出问卷, 就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内进行问卷调查。

在学生收回调查问卷之后, 我让所有小组成员一起对问卷进行统计并把得到的统计数据输入到Excel工作表里, 有了这些第一手的数据资料以后, 我开始教学生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 如求和、求平均、求最大值等;教学生如何去分析数据, 分析数据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如何从数据分析中发现问题。最后, 要求每个小组认真地撰写调查报告。

经过这样一轮尝试, 学生感觉从来没有那么投入过, 连课余时间都用上了。而对我来讲, 这一轮的尝试使自己坚定了研究基于项目学习法的决心。在尝试过程中, 我还发现了运用这种方法的一些问题。这一轮尝试我比以前的教学多花了两课时, 这样一来, 时间管理问题就出来了, 如何让学生抓好项目时间管理是下一轮尝试的重点。

●第二轮尝试:海报制作

我将这次的尝试, 放在Photoshop的教学中。首先, 我还是使用小组合作的方式, 让不同的小组接受同一个项目:学校的海报制作, 并要求每位小组成员制作一张海报, 四位成员的海报结合起来, 要成为一个系列海报。这使得每位成员都要亲手操作, 经历海报制作的全过程, 而且必须要等所有成员的工作完成了, 小组的任务才算完成。

这一轮的尝试, 我将重点放在了项目规划上, 因为海报制作的工作量不算太大, 关键在于如何设计海报, 如何统一小组风格, 如何通过海报表达出应该表达的意思。我一开始就组织各小组一起学习了海报制作的相关知识, 然后放手让每个小组自己去讨论研究, 我只是强调了时间的控制, 无论如何, 作品一定要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 否则就算任务失败。有了这样的条件, 各小组的投入程度就更高了。大家先是确定了海报的主题, 然后讨论每位组员海报的分主题, 选出一个美术功底强的学生制作模板, 最后大家都根据模板来完成自己的海报制作。

这次学生的作品就精彩了很多, 有社团活动海报、社团招生海报、比赛报名海报、运动会海报等。这些海报之中不乏一些创意十足的精品。

在经历了第一轮的尝试后, 第二轮的尝试明显轻松, 师生对这种教学方式也有了一定的经验。大家并没有浪费太多时间在熟悉项目上, 而是可以直奔主题, 开始工作。我的课堂变得更加活跃了, 为了完成任务, 不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学校的开放机房继续工作, 家长也有反馈说, 最近几周, 孩子回家使用计算机时不再是玩游戏与聊天了, 而是多了一些认真操作与思考的东西。

●第三轮尝试:动画制作

第三轮的尝试, 我用的是Flash动画制作的内容。以前教Flash都是教一些“圆变正方形”、“小球滚动”、“小球作圆周运动”之类的“经典动画”。学生学得没意思, 教师教得也没有意思, 一轮教学下来, 学生没有一个像样的作品, 没有学到一个系统的动画概念。为此, 我选用了“梦幻城堡”作为动画的主题, 而且这一次也没有再分组, 而是让每位学生独立完成一个项目。

项目的内容比较简单:制作自己心中的梦幻城堡。我首先给出我自己心中的梦幻城堡, 接着与学生一起分析这座城堡的各个组成部分, 再带着学生分步制作。学生通过学习与尝试, 制作出了自己的梦幻城堡。

这一轮尝试感觉与前面两次有所不同, 因为Flash制作比较难, 我不放心一下子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 因此选择了一边做项目一边教学的方式。分析城堡的每一个组成部分时, 就教学生去完成这一部分的知识, 我同时提出一个要求, 不准做我演示过的东西。也许这种要求有点过分了, 因此部分学生还是照搬了我的想法, 美其名曰:“老师, 我的想法与您一样!”

虽然方式有些不同, 但最令人满意的是, 一轮教学下来, 每位学生都交出了自己的一份独特的作品。学生不但学习了Flash, 还制作出一个成型的作品了。

经历探究过程 篇8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 强化学生数学实践体验

小学数学生活化能够让学生从抽象的数学知识当中摆脱出来, 发挥小学生形象思维的优势, 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直观化、形象化。这是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这有利于学生从生活中去学习数学、理解数学, 强化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观念,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例如, 笔者在教学“加与减”这部分内容时, 就开展了“小小超市”购物活动。教师创设超市购物情境, 学生分角色扮演超市售货员与顾客。让“顾客”到超市购物, “顾客”与“售货员”在进行购物交易中会出现一些因钱数不够需要加钱, 或因钱数过多需要找零的“加与减”问题。购物过程中, “顾客”与“售货员”充分展开交流。学生们兴致很高, 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加减法知识及运算技能。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 增强学生的数学实践意识, 有效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在动手中交流、探究, 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认识、理解、获取、应用数学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创新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 在教学“圆的面积”这一内容时, 笔者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本上把圆形切割成近似长方形条块来推导面积公式的方法。然后启发学生:还有没有别的方法来推导圆的面积公式?让学生用纸板剪一剪、拼一拼, 在小组内探究、交流, 通过动手操作和计算, 各小组分别将圆剪拼成梯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 并分别推导出了圆的面积公式。

三、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在新课改背景下, 小学数学更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先进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为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条件。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不妨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为突破口, 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是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改革传统教学中教师不了解学情, 按部就班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预习中找出自己不理解的知识点, 课堂上针对预习中的疑点进行交流探索, 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解决相关知识的疑点。二是让学生把在课外、在家庭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网络传输给教师, 扩大了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三是数学教师可以把教学中的难点、重点、易混点制作成“微课”传输到网络, 学生课外可以根据自己学习中的疑难进行反复观看与揣摸, 强化知识的巩固与掌握。

经历整理过程培养分析观念 篇9

关键词:引导分类,整理数据,分析数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 将“统计观念”修改为“数据分析观念”, 并对这一概念做了具体阐述:“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 收集数据, 通过分析做出判断, 体会数据中蕴涵的信息。”“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课程标准对此也进行了具体的描述, 在第一学段中提出:“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 体验数据中蕴涵的信息”。

认真研究这两句话, 无外乎三层含义:①经历过程;②数据分类;③体验信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达成这些目标要求呢?下面结合“按不同的标准分类整理”教学, 谈谈个人看法。

1.提出问题, 引导分类

学生分析数据是从整理数据开始的, 而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就是分类。如何培养学生的分类意识, 引导学生主动将情境中杂乱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这是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基础。

“一个好的问题, 是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重要因素, 更是启发学生开展统计活动的核心动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精心准备课堂统计的问题, 让学生自然想到, 只有获得相关的数据, 才能解决问题或使问题能得到合乎情理的解释。

【片段一】

师:童心园里到底男的多, 还是女的多?谁能想一个好方法, 让我一眼就看出来?

生1:数一数, 排一排……

师:刚才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先分一分, 再排一排, 数一数, 这在数学上叫分类整理。 (板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把这些人分为男、女两大类 (板书) 。分类以后, 就可以排一排, 数一数了。

在教学伊始, 教师提出了“童心园里到底是男的多还是女的多”的问题, 并让学生快速说出, 学生卡壳了, 因为他们无法立即找到该问题的明确答案。即使有学生能猜出来, 也显得“底气不足”, 并没有足够的说服力。这时基于学生以往的生活及知识经验, 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可以将童心园里的人先分一分, 再排一排、数一数。

2.扶放结合, 整理数据

数据的分类是需要标准的, 不同标准下的分类结果往往是不同的, 由此所能获得的信息自然也会有一定的差异, 让学生体会分类标准对分类的意义, 初步学会按不同的标准分类整理数据, 进而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

(1) 师生合作、指导记录。由于学生没有接触过数据的记录整理, 头脑中没有整理数据的清晰方法, 特别是用符号记录、整理的方法, 因此教师在适当指导后, 采用“师生合作”的形式, 从扶到放, 让学生感受到可以用文字、图画、符号等表示结果, 在“指导记录”环节, 教师重在解决“符号”和“一一对齐”的重点。

(2) 生生合作、选择符号。在学生利用第一个表格分析数据后, 紧接着让学生开展统计活动, 也由师生合作, 逐步过渡到同桌合作、独立完成。在反馈环节, 突出“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记录”, 在对比中让学生自己感悟“符号越简单, 越方便”。

3.分析数据、培养观念

用不同的方式描述和分析数据, 以便从数据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 并发现蕴含其中的一些规律, 是数据分析观念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为了培养学生使用统计图表的兴趣, 在这节统计教学的起始阶段, 教师应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数据, 在描述的过程中, 通过教师的引导, 让学生充分体会统计学习在日常生活中的必要性。

【片段二】

师:同学们真棒!又根据不同的标准, 整理出来两张表格。从这些表格中, 能解决看书的有多少人吗?你是从哪张表格中知道的?从这张表格中, 你还能知道些什么?从这些表格中, 能知道学生有多少人吗?你又是从哪张表格中知道的?从这张表格中, 你还能知道什么?还记得男和女的总数吗?也是15 人。

学生仔细观察。

师:这三张表格的分类标准一样吗?每种分类整理的结果也不一样, 为什么总人数都是15 人?如果这三张表格算出的总人数不一样, 那说明什么?

教师通过以上问题的引领, 重在让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获取信息, 分析数据:第一, 要读懂统计表中能看见或通过简单推理就能得到的信息;第二, 要进一步解释统计表中所蕴含的信息;第三, 要有一定的评价意识, 包括收集数据的方法是否合理, 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等。

经历探索过程 体验数学真谛 篇10

一、幼儿的探索行为在幼儿数学实践活动中的重要性

只有经历了主动的设想、研究、实验、反思和再次设想等这样周而复始的过程,幼儿才能获得对逻辑概念的感受、认知和量的积累,才能实现知识的内化,进而构建自身的逻辑思维框架。对于数概念,幼儿并不是从客体本身获得的,而是通过摆弄它们并在内心组织自己的动作,经过一定量的积累,才产生了质的飞跃,获得了抽象的数概念。例如:认识5的相邻数,幼儿通过与很多数量分别为4、5、6的物体互动的过程中,知道比5个少1个是4个,比5个多一个是6个……在获得关于5个物体的相邻数量的感性经验的过程中,最后幼儿说出5的相邻数是4和6,就标志着其已经形成了初步的相邻数的数概念,而这个抽象逻辑认识的形成是幼儿经历了自身的探索行为获得的。

二、引导幼儿经历探索过程体验数学真谛的关键因素

1. 创设利于幼儿形成探索行为的氛围。

在生活中,幼儿经常表现出主动探索和认识世界的强烈动机和欲望,甚至有不合乎成人的逻辑的行为出现。例如:幼儿为了帮樱桃树妈妈数数它到底有多少个孩子,而把未成熟的樱桃摘了下来,被教师认为是破坏树木……幼儿的动机是探索,而通过探索所获得的经验也有益于其发展,但是教师并没有理解。所以,为了形成利于幼儿自主探究行为产生的氛围,教师应做到:(1)教育应在幼儿兴趣点上产生。幼儿自主探索行为产生于幼儿生活中最感兴趣和最关注的事情。例如:小班的数学活动“图形宝宝找妈妈”,妈妈是幼儿最亲近的人,妈妈的一举一动都是幼儿的关注点,“找妈妈”则是幼儿最感兴趣的事情,因此,此活动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幼儿切身感受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存在,数学是最好玩的。(2)理解幼儿的真实动机。当幼儿出现了不被成人接纳的行为后,教师应耐心地寻求幼儿行为背后的真实动机,以免误会幼儿并因此而使幼儿受到伤害,保护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如前例,当幼儿摘掉樱桃后,教师不应严厉地批评或制止其行为,而要耐心地了解幼儿这样做的真实想法,你会发现幼儿并不是在破坏,只是想知道:樱桃树妈妈有多少孩子?樱桃树妈妈和梨树妈妈比,谁的孩子多?有时还需要教师放下姿态,以幼儿的眼光观察世界和操作材料,才能理解幼儿的真实动机。教师的尊重、理解和接纳,可以有效形成利于幼儿探索的氛围,并促使幼儿的探索行为深入进行。(3)关注幼儿探索行为的内在价值,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给予每个幼儿肯定性的评价,挖掘每个幼儿探索行为的闪光点,使每个幼儿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例如:低龄幼儿正处于“点数”数学能力形成的关键期,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练习按物点数。对尚未掌握点数的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感受正确的点数方法;对已掌握点数要领的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探索:你还可以怎样数……。教师要挖掘每个幼儿的探索行为的独特价值,真诚地肯定和接纳他们的想法,使每个幼儿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2. 创设利于引起幼儿探索行为并蕴含教育目标的物质环境。

在幼儿数学教育实践活动中,适宜的物质材料既是引起幼儿好奇、猜想、研究与实践行为的“因”,又是促使幼儿通过探索,进而逐步构建认知框架的“介质”,即物质材料形成并引领了幼儿的探索欲望、过程及结果。对于教师来说,为幼儿提供的物质材料应是蕴含着教育目标的物化因素,通过操作材料,幼儿可以因此达成教师预设的教育目标。因此,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具有以下特征的物质材料:(1)材料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兴趣点。例如: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小班教育活动的目标、进度,投放幼儿感兴趣的多种物质材料,如按图形、大小、颜色、用途等分类的材料等。(2)投放的物质材料应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例如:在引导幼儿体验空间感时,可以提供各种样式丰富、颜色鲜艳的卡片,并创设有趣的情境———排排队,做早操,快来帮助好朋友站队吧!引导幼儿探索并交流自己关于空间的感受和发现,从而在探索中体验到数学的好玩。(3)提供的材料应注意体现数学教育目标。目标是一切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因此,在数学操作活动中提供的材料应是对教育目标的物化,通过操作材料,幼儿可以因此达成教师预设的教育目标。例如:小班分类活动的教育目标是“能按事物的一方面特征进行分类”。那么,教师就应为幼儿提供含有一个或几个共同特征的操作材料,如颜色相同的材料,或颜色、形状等多种要素相同的材料,使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幼儿的探索活动才有开展的可能。(4)材料具有多重选择和自由组合的特点。投放丰富的各类图片,可供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多重选择和自由组合。例如:投放的材料可以按需要组合进行按物点数、分类、分解组成、加减法、序数、相邻数等探索活动。引导幼儿自主选择活动材料,会激发幼儿的主动学习欲望,成为一个善于解决问题的人。(5)根据幼儿需要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为了每个幼儿都能得到有效的发展,教师应提供可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的活动材料。如:穿“糖葫芦”游戏这样投放材料(吸管和海绵块)。第一层次:投放不同粗细的吸管及有不同大小洞眼儿的海绵块儿。第二层次:投放不同粗细、颜色的吸管及洞眼儿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海绵块儿。第三层次:投放不同粗细、颜色、长短的吸管及洞眼儿大小不同、颜色、数量不同的海绵块儿。这些操作材料能促使不同水平的幼儿的发展,建立稳定的探索动机。

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幼儿数学实践活动必然成为幼儿设想、研究和发现的过程,教师应支持幼儿主动探索的行为,从而使幼儿获得探究并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数学的真谛。

摘要:幼儿教育实践的过程必须是幼儿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过程,幼儿数学教育尤应如此。因此,在数学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应为幼儿创设利于其探索的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以引导其经历探索过程,体验数学真谛。

经历探究过程 篇11

实验探究的过程是:提出问题→大胆假设→实验探究→整理信息→得出结论。学生在课堂上经历实验探究的全过程,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精心准备、精心指导才能完成。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情境的创设是提出问题的关键,学生在某种情境中才能提出问题。例如,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摆的研究》一课,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摆锤的轻重不同、摆绳的长短不同的摆。要求各小组记录在15秒钟摆所摆动的次数。之后教师将每小组汇报的次数分别板演在黑板的一侧,当学生看到不同的数据便提出了问题:为什么在相同的时间里摆所摆动的次数会有快有慢呢?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呢?

又如,六年级下册《铁生锈了》一课,教师准备了露在木板外一般的生锈铁钉,课堂上铁钉从木板上起下来让学生观察,学生观察后便提出了:为什么钉在木板里面的部分没生锈,而露在外面的部分却生锈了呢?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吗?

二、根据问题,大量假设

教师要根据问题的提出,引导相关问题的几个方面进行观察,让学生大胆地进行假设。

就前面提出的问题一,“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这一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各小组的摆,学生不难发现摆锤有轻有重、摆绳有长有短。这时教师让每小组实验员拉起摆,让学生观察,学生又发现摆幅有大有小。根据这三方面学生作出了假设:摆的快慢可能与摆锤轻重有关,可能与摆绳长短有关,也可能与摆幅大小有关。问题二,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吗?学生观察铁钉后作出了铁生锈可能与空气有关,也可能与水有关。

三、精心准备,合作探究

小学科学的实验,单凭上级下拨的实验仪器是不够的,有很多实验工具需要教师提前收集、加工、制作才能完成。

针对摆的研究教师准备好轻重不同的摆锤、长短不同的摆绳等。又如六年级上册《神奇的小电动机》一课,需要教师提前收集学生玩坏的小赛车的小电动机;《电磁铁》一课,教师需提前将大铁钉放大火中烧红,再慢慢晾凉,这样才能符合电磁铁的基本性质,很多都需要教师课余和班后来完成。

学生的实验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如,计时员、记录员、实验员、观察员等,总之,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实验探究。

四、整理信息,得出结论

整理信息是在实验探究中完成的。信息是得出结论的有效数据。在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中,小组通过对摆锤的轻重、摆绳的长短、摆幅的大小三种情况整理的数据得出了: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短有关,摆绳长,摆速慢,摆绳短,摆速快。

在铁生锈可能与空气有关的探究中,小组准备了三个盘子、三枚铁钉、水、菜油。把其中一枚铁钉放在空盘子中与空气接触,另一枚铁钉一半放入水盘中,第三枚铁钉完全浸没在菜油盘里。几天后观察发现,空盘里铁钉有点生锈,一半在水中的铁钉锈多了,菜油盘里的铁钉没有生锈,由此得出了结论:铁生锈与空气和水有关。

总之,教师引领学生经历科学实验的过程,会大大增强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欲望。激发了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和科学的理解能力。

(作者单位 吉林省桦甸市北台子中心校)

在体验经历过程中学好数学 篇12

一、贴近学生实际, 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往往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如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就是在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我在教学新课时, 让学生尝试练习后, 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然后我拿出抽拉式卡片, 逐渐引出计算步骤, 将抽象知识形象化。这样使学生更好地获得了知识, 发展了技能。

小学生天生喜欢在某种情境中发挥直觉思维。例如, 在教学解决实际问题“有一根280米长的绳子, 每35米剪成一段, 可以剪成几段, 要剪几次”时, 我拿出几根彩带发给学生做学具。我问他们发现了什么?有的说:如果我剪成两段要剪一次;如果我剪成三段, 要剪两次, 所以说先将8段求出来后, 再有8-1=7次。是学生的直觉发现了知识, 并且引发了他们积极思考的能力。小学生最喜欢教师的“引—练”教学模式, 如果教师能从学生熟悉的事例中去发散他们的思维, 引导他们经历数学问题的发现过程, 课堂内容将会在轻松的氛围中得以传授。

二、从熟悉的生活背景入手, 创设活动情境

数学知识包含有数学概念、数学命题、数学方法、数学简史、数学应用等知识。数学知识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其间含着人们丰富的创造性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就是在掌握前人经验的基础上, 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这期间要经历复杂的认知过程。数学教学活动就是在教师的设计与组织下, 让新数学知识的背景包含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景中, 并与学生已经了解或学习过的数学知识相关联, 把学生的已有经验作为新知识引入的源头, 引导学生在新知识的形成中引起认知冲突, 从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体验, 构建属于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 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情境图, 并设计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感兴趣的、有数学价值的情境内容, 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 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心理学角度看, 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 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从生活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就有亲切感。

例如, 学习“百分数的意义”时, 事先让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百分数, 学生积极性很高, 收集到“衣服商标上有100%棉, 金六福酒的商标上注有52%, 牛奶箱上标有100%纯牛奶”等。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学生会对“百分数”有所了解, 经过教师点拨, 就会形成知识。

新课标中很重要的改革是注重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培养。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 如果把它们放在具体情境中去理解和掌握, 就会更深刻, 更牢固。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 在教学“10的加减法”时, 我就把学生喜爱的游戏性活动贯穿整个课堂教学, 给学生创设动手、动脑、动口以及合作的机会, 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我选择的是“套圈游戏”, 四人一组, 每组10个圈和一个小动物玩具, 记录每人套中几个, 然后根据套中与没套中的数量, 列出加减法算式, 每组学生活动完一次, 集中反馈, 这样有关10的加减法就全部呈现出来了。

三、通过小组合作, 积累探究实践经验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 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的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 另一方面又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 实际就是让学生经历知识内化的过程。只有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内化的全过程, 才能实现知识增值的最大效益。教学中要在认知形成的各个环节上, 让学生尝试, 运用知识去增值求新。

数学能力的高低取决于数学核心能力的高低, 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的核心能力, 而数学思想方法则是数学思维能力的核心。它是伴随学生知识、思维的发展逐渐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的。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有意识地挖掘数学思想方法, 让学生经历体验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运用的过程, 那么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能提高, 所谓的数学悟性也就增强。

数学产生于实践, 因实践的需要所产生的数学问题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也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例如, 我在教学角的分类时, 先将学生分成小组,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 然后小组之间讨论。采用画一画, 比一比的方法, 自己先总结出方法, 最后集体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整理板书概念。

锐角:小于90度的角。

钝角:大于90度, 小于180度的角。

直角:等于90度的角。

平角:等于180度的角。

周角:等于360度的角。

学生在练习本上画5种角, 然后交换量出角的度数;相互讨论记忆的方法, 直到领会为止。

四、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激发创新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教师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来进行教学, 从现实背景中, 体会和抽象数学模型、探索数学规律。在教师的指导下, 引导学生投入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 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数学, 促进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从而让学生体验实际意义中的数学模型, 经历数学建模的全过程, 领会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 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 我在《反比例的量》的教学时, 这样来引导学生经历反比例的量的建模过程:

[问题1]:把一张一百元的人民币换成50元的人民币, 可得几张?换成10元的人民币可得几张?依次换成5元, 2元, 1元的人民币, 各可得几张?换得的张数y与面值x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1) 请同学们填表:

(2) 你会用含有x的代数式表示y吗?

(3) 当换成的元数x变化时, 换成的张数y会怎样变化呢?变量x是随着y怎样变化的?为什么?

引出课题:反比例的量。接着利用课本的例子, 互动探究, 学习新课:

高度h、底面积s、体积v之间满足关系式v=sh, 当v=300㎝3时,

(1) 如果用字母s和h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 用v表示它们的乘积 (一定) , 反比例关系的式子可以怎样表示?

(2) 利用你写出的关系式完成下表:

(3) 当底面积s越来越大时, 高度h是怎样变化的?当底面积s越来越小呢?

(4) 变量底面积s和高度h是成什么关系?为什么?

(5) 如果用字母s和h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 用v表示它们的乘积 (一定) , 反比例关系的式子可以怎样表示?

[问题2]:京沪高速公路全长约为1262km, 汽车沿京沪高速公路从上海驶往北京, 汽车完成全程所需的时间t (h) 与行驶的平均速度V (km/h) 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组织学生分组交流讨论:

[问题3]: (1) 变量之间的关系具有什么特点? (2) 如何给反比例关系下定义?

教师总结并和学生一起探索出反比例关系的概念:一般地, 如果两个变量x, y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 (k为常数, k≠0) 的形式, 那么称y是x的反比例的量。

教学中能够从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构建问题情境, 让学生投入解决问题的实际活动, 激发学生的兴趣, 全方位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 学生就会自觉地运用原认知主动构建新知识。在反比例关系建模中, 学生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后, 体会到反比例关系是具有实际意义的数学模型, 既通过经历数学建模过程领略到数学思想与方法, 又掌握了反比例建模思想,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引导学生深化知识、发展技能

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 在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相互构建知识, 不但能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 并且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获得知识。在师生互动交流沟通中, 引导学生深化知识、发展技能, 学会观察判断, 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一篇:缺陷检查下一篇:阶段-决策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