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推广成果(精选12篇)
项目推广成果 篇1
(一) 前言
从20世纪中期以来, 现代项目管理更多的关注在三个主要的评判项目成功的标准上, 即:成本、进度和绩效。虽然, 这种狭隘的方法并没有被PMBOK所传播 (PMI, 2004) , 但它还是被广泛的在各种文献资料中论述, 并在各种教课书中被教授。
更令人遗憾的是,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这三个评判标准是不充分、不全面的, 特别是从用户的观点出发。研究这个课题的一个方法是:去检测项目管理作为一个商业过程被越来越多的使用和它对在以成本、进度和绩效为成功的标准之间的不对称及不对等。以此为原则, 许多项目管理的结果是不能令人满意的。Chaos的研究 (The Standish Group, 1994) 成果已被广泛的引用, 即仅有16.2%的软件项目是按时且在预算内完成的。Cooke-Davies (2001) 分析了从1994年至2000年间, 在欧洲被实施的超过136个项目后发现, 平均每个项目超出预算4%, 同时, 比计划延迟16%。项目管理的使用正在兴起, 项目管理正在获得越来越多人们的认同, 尽管在某些情况下, 它的表现看上去有些不如人意。项目管理所提供的价值已超越了它对于成本、进度及绩效的贡献。虽然, 这个贡献即无法准确的表述也无法精确的评价。
(二) 案例分析
这个看上去有些自相矛盾的论点可以通过对一些特殊项目的研究和案例分析作出适当的解释。当然, 关键还是要看项目的投资者们真真想要得到什么。显然, 如果项目投资者懂得他们的真正目标, 他们将有可能视项目的成功与项目本身的成本、进度和绩效无关。相反, 一个不能满足项目投资者的需求的项目将很少会被认为是成功的。
以下项目是从文献资料和工作实践中选取的典型事例并做了简单的归纳 (见表1) 。
1.悉尼歌剧院。伴随着壮观的风帆造型, 位于悉尼港的悉尼歌剧院是世界上被公认的最知名的建筑之一。然而, 从项目管理的角度看来, 它无疑是一个公开展示的失败。当工程在1959年开工时, 预算造价为7百万美元, 并计划用4年完成。但最终该建筑被完成在1973年并超出预算1亿美元。
2.200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从项目管理的角度看, 200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一个非常成功的项目, 并赢得2003年度PMI国际项目年度奖提名。它达到了所有关键日期节点的要求。成功是以收益率来衡量的, 而不是以达到一个特别的成本目标为标准。
3.Advantix照相系统。柯达公司的Advantix照相系统, 被广泛的认可为一个杰出的管理范例。被PMI授予1997年度国际项目年度奖并被商业周刊评选为1996年最优秀的产品之一。但自该系统上市以后, 柯达的股价下跌了67%。部分原因是, 柯达公司没有及时的参与到以数字照相为主的实践中去。
4.某铁路长管路输水工程。从传统的项目管理角度看, 该项目造价超标, 工期延后, 是一个“不成功”的项目。但自从建成后, 沿线大量用户解决了近30年缺水问题。
5.某工程一期项目。经过项目管理团队的艰苦工作, 在工期紧、任务重的条件下, 按期、在预算成本之内交付客户使用。从项目管理的角度看, 它是成功的。但在交付使用后, 使用效果很不好, 入住客户投诉不断。
6.笔记本电脑升级项目。某跨国公司IT部门决定, 给销售部门的员工全部更换已安装最新操作系统的电脑。新的操作系统与原使用的软件相匹配的问题没有被考虑。最终, 整个公司销售部门的生产效率降低成为不可避免的结果。
7.公司内部网络项目。某跨国公司计划建立内部网络系统。从传统的项目管理的角度, 该项目没有达到成功的标准。项目被延迟且超预算。但是该项目被认为是成功的。因为系统提供稳定的沟通平台。但是员工们很少利用此平台。因此, 项目的目的还是没有达到。
以上的案例研究显示了两个令人左右为难的评判项目成功的状况。首先是, 谁来做决定?是投资者还是最终的用户?万一某个项目是打算为一个不确定的地域的居民的利益而实施, 谁又是那些最终的用户呢?在某些案例中, 投资者和最终用户是相同的, 但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如此。例如, 在笔记本电脑升级项目中, 两者是完全不同的。IT部门是投资者, 而最终用户是电脑的使用者。
第二个为难之处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 项目投资者对项目的结果的评价是不同的。以公司内部网络项目为例, 最初高级管理层认为项目是成功的。但当使用一个阶段后, 事实证明这个项目是在浪费金钱。又比如一些大型的公共项目 (悉尼歌剧院、某铁路长管路输水工程等) , 很可能要经过许多年后才能获得一个公认的、持久的评价。
这样的左右为难是不应当被忽略的。但为了从这些案例中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我们有必要做以下两个简单的假设: (1) 用户和投资者这两个词可以被互换使用, 并且代表某个或某一群承担项目费用的人。 (2) 项目投资者对于成功的观点应当是一种长远的观点。
在以上简单的假设条件下, 我们可以看到, 传统的项目经理对于成功的认知和用户及投资者对于这一问题的观念并不存在内部的联系。换句话说, 传统的项目成功的评估手段:成本、进度和绩效, 从最终用户的角度来看是不充分的。
(三) 研究与分析
从以上案例分析和归纳得到的启示和结论, 正被越来越多的研究团队和研究成果所支持。例如, Shenhar, levy和Dvir (1997) 提出了一个项目成功的多维框架, 它包含四个成功维度:项目效率、对用户的影响、商业成功、对未来的影响。
Morris (2003) 在第17届世界项目管理代表大会上发表演讲时, 也谈到:“虽然长久以来, 项目管理被看作是要求在一个被很好定义的环境下, ‘按时、在预算内、满足要求’的去实施一项任务, 但现在, 在实施项目管理时, 我们却不得不面对并运作在一个更广泛、更微妙的环境中”。伴随着以上的研究和结论, 自然就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项目经理应当或必须怎样做, 才能满足用户对于项目成功的评判。许多研究者都清楚的懂得对于一个更加有包容性的成功模型的需求, 并且正积极的从事着成功模型的研究和建立。值得关注的例子包括:Shenhar (1997) 的四个成功维度和最先被Kaplan和Norton (1992) 提出的平衡记分卡法 (the balanced scorecard approach) (Stewart, 2001) 等。目前, 这些模式中没有哪一个能被广泛的接受。但研究还在继续, 并且不容怀疑的是一个实用的模型的出现只是个时间问题。与此同时, 项目管理的实践者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 即至今没有被广泛接受的成功模式存在, 但他们又不得不自己去尝试着建立一些在其他基础上的成功评判方法。
在许多情况下, 成本和进度目标是很重要的。一种情况是, 当这两个目标被合同条款所要求时。还有就是, 当产品的某个部件需要在一个特定日期与另一个部件进行组装或为一个特定日期的事件做筹备比如奥林匹克运动会或庆祝一个国家的节日。但不管怎样, 目标被表述为一个特殊的成本或一个特殊的日期总比被表述为“越便宜越好”或“越快越好”来的好。例如, 对于一个成功的新产品的引入关键是首先推入市场。为此, 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 公司往往愿意为加快进度而投入更多。相反, 当生产率和效率的提高是目标时, 过早的启动或许不是一个好的投资, 要依靠相关的成本和节约。
伴随着对成本和进度的追求所产生的问题, 不仅仅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对项目成功评价的不充分, 更重要的是他们阻碍了其他更重要的评价。例如, 在现今激烈竞争的商业环境中的产品开发项目中, 时间对于市场是如此的重要, 以至于公司将通常愿意支付更多以加速产品开发、上市的进程。然而, 那些只关注于特定日期和成本的项目经理将有可能错失以进度换取成本的机会。相对地, 在软件开发中, 使用者的体验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公司往往愿意推迟新产品的推出以便戒除更多的软件漏洞和错误的功能特性。为此, 那些只关注于特定日期和成本的项目经理将通常又有可能错失以表现换取进度的机会。在这些情况之下, 项目经理们不仅不能实现真实的公司目标, 而且可能危害到他们的职业生涯。他们仅仅获得了按时、按进度完成了项目的名声, 但错失了更大的目标。
de Wit (1986) 和其他一些作者定义并区分了项目成功 (被评估以总的、完整的项目目标) 和项目管理成功 (基于传统的、广泛传播的以成本、时间和质量的表现为评估方法) 这两个概念的不同。对于这两种成功形式的区别似乎加强了“项目经理们往往接触、理解不到真实的公司目标”的看法。正象Shenhar (2002) 所说的, 我们必须“转变项目经理们成为领导者, 使他们对于项目的结果负责”。同时, Figueroa (2003) 也有着相似的建议:项目经理们“必须与项目的用户结构完全的整合”, 并且去尝试理解用户的真正目标。
(四) 结论与建议
我相信, 研究者们将最终会解决对于成功的理解上的冲突问题。但在目前, 项目管理的实践者们只能去面对、处理今天的现实。他们可以继续关注于成本和进度并且冒着错失真实目标的风险, 或者, 他们可以寻找方法, 从用户的立场去公式化他们的项目目标。但无论怎样, 总有这样一个风险存在, 即在项目实施的前后, 用户往往很少只单纯的考虑成本和进度, 用户往往有可能真正追求的是提高收益, 或提高生产率, 或提高操作成本的效率, 或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确定这些高水平的目标不是件容易的事。在某些情况下, 用户不愿意显示他们的无知, 从而导致工作范围的无限扩大。而在另一些情况下, 用户代表所知不多或根本没有被给予足够的重视, 让他们清晰明白的说出那些真实的、根本的目标。
无论怎样, 或许, 通过回答一系列特定的问题, 将有助于获得一些必要的信息。比如:项目经理应当问, 为什么要选择这个项目;为什么该项目被包括在整个项目组合中;它与怎样的组织战略相联系;以及伴随着这个战略, 该组织准备将要获得些什么。还比如, 谁正在支持这个项目, 现在存在什么限制条件等, 也将有可能引出有用的信息。
是不是这样做就意味着, 我们应当放弃我们长期信赖的那些以成本、进度和绩效来衡量项目成功以及项目的真实目标被实现的方法?当然不是。它们仍然是相当重要的, 特别是在过程评估中。但是, 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它们的局限性, 即它们往往应当是作为短期的、次要的目标。而我们应当更多的关注于, 项目为什么会被选择和被投资的原因上来。如果我们仍旧不能将成功的评判方式与用户的成功标准联系起来, 项目管理的实践者们或项目管理作为一个专业将变得无足轻重。
参考文献
[1]Adams, C.1998, A Kodak moment:Advantix named1997international project of the year, PM Network, 12 (1) , pp.21-27.
[2]Cooke-Davies, T.2001, The“real”success factors on projects, Proceedings of the4th European Project Management Conference, London:PMI Europe2001.
项目推广成果 篇2
报告名称:XXXXXX移民安置专题
编制单位:XXXXXX
完成时间:2007年8月
XXX水库是太湖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兴平原的防洪骨干工程,更是xxx流域的控制性工程。xxx主流长46.3km,流域面积381km2,xxx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235km,工程任务为防洪、供水等综合利用。水库建成后,可有效提高xxx中下游的防洪能力,结合城市防洪工程,可使xxx城市防洪能力从目前不足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并减轻长兴平原及太湖流域防洪压力,同时,可向周边地区提供质优水源,使xxx城等共6个乡镇用水紧张局面从根本上得到缓解。
我单位委托xxxxxx进行工程移民安置专题报告的编制工作。工作过程中,该院设计人员能够全面深入的进行实地调查与分析,因地制宜的提出措施布局及工程量。不仅解决了工程移民生产安置问题;还考虑了库区防护问题、安置点建设问题。措施类型符合我县的环境现状及社会发展现状,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其主要成果有:《xxxxxx移民安置规划大纲》、《xxxxxx移民安置规划》、《xxxxxx工程可行性研究库区防护工程专题报告》和《xxxxxx移民安置点规划设计》。上述专题在审查过程中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顺利地通过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水库移民安置办公室等单位的审批。
在实施阶段,上述专题中提出的措施体系大部分已被设计采纳,现已开始实施的主要包括:
1、根据专题报告所确定的移民安置工作。
2、库区各防护区块的防护工作。
3、移民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科研成果推广策略的探索与实践 篇3
一、多措并用,广辟蹊径,探索成果推广的有效性
教育科研是实践性的研究活动,它的突出特点是将学校实践活动与教育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并将研究的结果用于改进学校的教育实践。学校带领教师采取多种方式边研究、边总结、边应用、边推广,在研究中促进推广,在推广中深化研究,形成独具特色的科研成果推广方式。
1.选准起点——搭建“推果”交流平台
为了及时宣传、交流和推广科研成果与工作经验,学校在校园网和宣传栏中开辟了“科研专栏”,编制了“科研导报”,在校园的文化长廊及办公楼内创建了“名师”长廊,在教学楼走廊及室内建立每周一更新的学生成果展台以及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学校特色展示。“推果”平台的创设,不仅注重显性环境的怡人功能,更注重隐性环境的育人功能;不仅注重自然景观的和谐,更注重人文景观的和谐;不仅注重环境外观的改造,更注重环境文化的打造。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使之成为润物无声“活”的教科书。
学校利用交流平台扩大了成果信息的透明度,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和交流。通过一系列的推广措施,教师关注成果、研究成果的意识加强了,行为跟进了,各类优秀的科研成果在不同级别的网站上得到充分的展示和推广,2009年度教师发表科研成果稿件达400余篇。
2.巧用支点——开发“推果”实效载体
科研成果的推广需要一定的载体作支撑,方能发挥牵引助推作用,突显其价值。在实践中,学校巧用“支点”,力求载体的实效性,让成果推广具有一定的生命力。
(1)以活动激发积极性。一是举办征文活动。学校根据课题研究情况,发动教师撰写教育叙事或科研论文,进行一系列评选活动并择优参加各级部门的评奖活动。在连续两年山东教育社组织的教育叙事征文活动中,学校每年都有三十人次以上教师获奖,2009年五篇文章被推荐至《山东教育》上登载,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参与研究、参与学习和推广成果的积极性。二是组织观摩研讨活动。举行校园十大教学能手、科研先进个人等项目的表彰,并定期举行观摩研讨活动,引领教学改革新潮流。三是组织成果交流会。每学期学校组织一次以课题组为单位的成果交流研讨会,让年度获得成果奖的教师介绍自己有效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果,并提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打算、建议,然后择优在新学期教师大会上作典型交流,让教师的科研成果在学区内得以有效、全面地推广应用。
(2)以培训强化持续性。学校根据科研规划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培训制度和计划,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一是专业引领。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读书论坛活动,旨在“以读促思、以读促教、以读促做”;每年邀请专家做一次科研讲座,加强理念的提升和方法的引导。二是同伴互助。组织教师相互听评课,构建组内教师间的合作共同体,有效地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实施“蓝青工程”,促进新老教师互勉共进,共同提高。三是自我反思。课题组定期举行总结反思活动,通过教法研究、问题会诊、案例分析、实践反思、观摩讨论等,促使教师学会在研究中应用,在应用中研究。
(3)以激励深化持久性。一是学校规定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评奖和发表的论文计入年终教师工作考评中,以此激发教师总结和推广成果的积极性;二是定期召开由正副校长主持的教科研成果推广现场会,对表现特别突出的教师予以特殊奖励;三是举行课题成果汇报课,让取得教科研成果的教师上成果实践课,充分展现科研的魅力,共享成果带来的成效。
3.关注热点——择选“推果”精品内容
科研成果的推广需要根据研究目标选择有价值的热点内容、精品内容,将推广工作由浅人深、由点到面、点面结合、全面推开,发挥应有的效益。“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课题组在研究中,总结汇编了《融“课堂、课外、校外”三维教育于一体,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资料,全校教师人手一份进行研究学习,并借鉴应用。经过一年时间的实践,师生又共同开发出了《好习惯我养成》系列校本课程,实现了对课题成果的全面推广。省级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创新应用”的研究成果获省二等奖,学校及时把该研究成果作为具体“推果”内容,推广到各个教学领域。在此基础上,学校又将研究思路和成果进一步拓宽和延伸,组织开展了“探寻美丽的生态家园”、“探寻峨石瀛波消失之谜”、“走近花斑彩石”等研究性学习活动,其中四项成果分获省创新大赛的一、二等奖,一项获全国第25届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二、研用结合,着力实践。注重成果推广的实效性
学校在“十一五”期间共有各级课题二十多个,不论课题的大与小、高与低,都是促进学校教育发展的着力“点”,将每一项课题的研究与应用有机结合,追求实效的“推果”过程,让课题之间彼此牵引而又相互促进,在实际操作中力求研用多“度”结合。
1.评价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有尺度
“推行‘五四三二一’评价”课题研究是学校进行学生评价创新的有效探索,此课题研究成果在教育部主管的《网络科技时代》上推广。学校改进原有“学生成长记录袋”不能即时对学生进步予以直观展示的不足,在全校各个班级设立“奖牌榜”,对学生各个方面的进步采取颁发鼓励牌、铜牌、银牌、金牌、奖状五种逐级跃升直观形象的动态奖励,让学生时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在进步中明确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在与其他同学的比较中找到差距,由缩短差距的愿望产生继续努力的动力,通过继续努力叉获得进步,如此往复,形成良性循环。评价,不再是一把尺子衡量出来的冷冰冰的结果,而是多把尺子衡量的动态激励过程。学生在此评价过程中看到了自己和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在“自我意识”的觉醒中找到了归属感和认同感,尤为可贵的是,他们获得了更多的成功体验。
2.听课评课——构建“生命化课堂”有力度
学校在积极推广“十五”期间省级科研成果“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外校的先进科研成果“构建生命化课堂”,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点,展开系列研究与实践。通过“预习课、新授课、综合课、复习课、矫正课”五种课型的着力打造,深入开展“五段式”听评课活动,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效益转化。
“五段式”听评课,即“常态课、诊断课、提高课、达标
课、创新课”。“常态课”是要求所有教师开放常态课堂听“推门课”;“诊断课”是对比新模式展开听、评、议、改;“提高课”是针对诊断出的问题改进完善;“达标课”是对全校教师“地毯式”听评课,先“树标”,再达标,着重做好“评改”;“创新课”是各学科骨干参加校级“示范课”的展示,打造校级名师。通过“五段式”听评课,“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和“构建生命化课堂”的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和巩固,唤起了教师“见贤思研”的觉醒意识,不同层次教师的授课能力均得到了提高。
3.校本课程——应用成果有效度
在课题研究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学校立足于学生的个陛发展和兴趣需要,开发了校本课程《探索与创新》,涵盖了“创新与人文、创新与生活、创新与科技、创新与环保、创新与艺术”五大篇章的内容。由于内容贴近师生生活,课时得到有效保证,管理措施到位,激起了师生的高涨热情。在实施过程中,学校有近二十件教、学具在省创新大赛中获奖,有近十篇学生的实践活动论文获省、市级奖励,该校本课程被威海市教育局评为“优秀校本课程”。在“后进生心理问题的个案研究”课题实施中,学校精选部分后进生转化案例,研究开发出《J心路鑫语》校本课程,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教育及心理辅导,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从而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有效实现课题研究成果的全面推广。
4.家校合力——拓展“推果”有广度
在课题研究中发现,学生很多不良行为习惯来自于家庭的不良影响,为此,搭建家校互动平台,增进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凝聚家校合力。修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成为学校新时期重点工作之一。
学校定期开放家长学校,邀请家长参加教育案例分析会等,将学校教育的先进经验传递给家长,帮助家长有针对性地掌握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方法,提高教育效果;学校还充分发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这个纽带作用,利用其中的“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学生小组评价、班主任评价”四个项目,有效地形成了师生对话、师长对话、生生对话和亲子对话的格局,让学生、家长和教师能够近距离地接触和交流,在学校、家长、教师和学生之间架起了心灵的桥梁,家校之间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合力。
三、全面发展,和谐共赢,强化成果推广的功效性
科研成果的有效推广,对营造和谐民主的育人环境、丰富学校发展内涵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道路上,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不断实现学校综合教育质量的提升。
随着科研工作扎实有效的推进,学校取得了累累硕果:被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授予“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十一五”期间已有四项省、市级课题顺利结题,其中有两项成果分别荣获省级科研成果一、二等奖,有四项课题成果经验在省级以上核心期刊推广;省、市电视台及相关报刊也分别对学校科研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近三年,教师在各级报刊发表的科研论文多达百余篇。学校现已发展成为省级规范化学校、省级电化教育示范校、省级校本培训示范校、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威海市教学示范校等融多项荣誉于一体,具有深刻发展内涵的一所新型学校。
项目推广成果 篇4
关键词:美国,科技成果,推广,高校,体制改革
美国仅有农业推广人员2万人左右, 而美国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率已达80%, 农业科技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达到75%以上,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 美国农业推广体系功不可没。本文在简要介绍美国农业推广体系的基础上, 提出了我国农业高校科技成果推广体制改的思路。
1 美国农业推广体系概览
1.1 产生的历史背景
美国农业推广体系的诞生得益于三个著名的法案, 它们分别是:摩里尔法案 (Morill Act) 、汉奇法案 (Hatch Act) 、史密斯-利弗法案 (Smith-Lever Act) 。摩里尔法案规定国家给各州拨一定数额的国有土地, 由州政府转卖, 以其所得资金建立设有农学和农业机械专业的大学 (既赠地大学) ;汉奇法案:规定由联邦政府拨款, 在赠地大学建立农业试验站, 针对农业生产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试验研究, 并且将研究成果编写成教材, 传播给农民和学生;史密斯-利弗法案授权赠地州立大学农学院组建各州的农业推广机构。至此, 形成了以赠地大学为核心的美国式农业推广体系。
1.2 美国农业推广体系的组织机构
美国农业推广系统是由联邦农业推广局、州农业推广站和县农业推广办公室三个层次组成的。联邦农业推广局负责协调各州的推广工作, 与各州推广站的关系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上下级关系, 而是一种合作共事的平等伙伴关系。州农业推广站在美国农业推广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设在州立大学农学院, 站长由农学院院长兼任, 形成了独具美国特色的教学、科研、推广“三位一体”推广模式。推广站的职能包括:制定各州农业推广计划、组织实施推广计划、选聘县农业推广人员、培训县推广员、提供信息等。县农业推广办公室是赠地大学在各县的派出机构, 任务是完成大学下达的推广计划, 发现农村和农场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并帮助农户解决。
1.3 美国农业推广体系的运行方式
美国的农业推广工作是以项目为核心而展开的。农业推广项目主要是针对农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自下而上由县推广办提出, 提交州推广站长审批立项, 然后再由县推广办负责实施。因此, 县推广人员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发现农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项目建议。
1.4 美国农业推广体系的推广内容
美国农业推广内容随着农村社会需求的发展不断地丰富其内涵。初期美国农业的推广内容仅限于农业技术、家政和青年教育,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场财务计划与经营管理方面的内容, 近年来又将资源环境保护与社区发展纳入到农业推广的范畴, 使农业推广的内容几乎涵盖了农村生活的各个层面。
2 对我国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2.1 成立成果转化组织机构。
成立“新农村建设服务委员会”, 委员会由学校主要领导牵头负责, 由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科技处、财务处、教务处、研究生处等部门领导和专家组成。委员会负责重要事项的决策, 日常工作由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处理。
在县乡两级分别设立“大学县新农村建设服务中心”和“大学乡 (镇) 新农村建设服务中心”, 县级服务中心为大学的派出机构, 负责协调全县各乡 (镇) 服务中心的工作, 各乡 (镇) 服务中心负责具体工作。同时, 由县乡两级服务中心与当地政府联合成立“大学县新农村建设服务办公室”和“大学乡 (镇) 新农村建设服务办公室”, 此部门为协调机构, 主要功能是协调和推进服务中心在当地开展工作, 同时对重大事项具有建议权。
2.2 明确推广人员的组成及工作职责。
推广人员由学校专职推广专家、学校兼职推广专家、基层推广人员、志愿者4部分人员组成。学校专职推广专家、学校兼职推广专家来自校本部, 以首席专家的身份对其承包的县乡进行总体指导, 具体工作职责包括:完成与推广相关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培训指导基层推广人员、直接下乡进行推广、提供信息、解决农村的具体问题、汇总辖区内农民的需求并形成下一年推广项目建议等。基层推广人员由社会招聘, 负责所在乡村的具体推广任务, 同时负责收集和上报所在乡村存在的科技、文化等方面需求, 以利于学校有针对性地进行科研和推广立项。志愿者主要由在校学生和社会志愿者组成, 主要负责农村文化建设和教育等方面工作。
2.3 关于基层推广人员的编制和待遇问题。
通过与人事部门沟通, 各学校首批争取50-60个农业推广事业编制, 然后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建立一支专业化基层推广队伍 (聘任制) 。基层推广人员待遇完全参照事业单位人员待遇执行。
2.4 关于运行机制。
推广体系主要围绕推广项目 (计划) 开展工作, 项目 (计划) 由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下达给推广专家, 由推广专家负责组织实施。推广专家将任务分解到各乡村基层推广人员, 校推广专家主要负责培训、协调工作, 同时负责处理基层推广人员解决不了的问题。基层乡村推广人员负责完成具体的农业推广任务, 同时负责发现农村存在的问题和需求, 并将这些问题汇集到县“新农村服务办公室”, 经由办公室和首席专家共同进行筛选, 将共性问题通过项目方式报送学校, 由校“新农村建设服务委员会”进行立项, 作为第二年的农业推广项目。
2.5 关于试点。
坚持“有所为, 有所不为”原则, 集中人力、物力在省内建设2-3个具有一定社会经济代表性的试点村镇, 探索运行我校推广体系改革的各种思路, 推进试点村镇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工作, 为探索以大学为依托的新型农业推广体系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方天, 冯赫.美国农业推广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00, 12.
国创创项目成果简介 篇5
(注意照片不要粘贴在文档里)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验收结果:
所在学院:
指导教师:
职称:
Email:
项目完成人:(学号、姓名、班级专业)
2007000X
张三
2009级土木工程专业1班
2006000X
李四
2006级土木工程专业2班
2005000X
王五
2005级土木工程专业3班
项目综述:(2000字左右)
项目特色和创新点:(200字左右)
成果形式:
文献资料综述 :《xxxxxxxx》 调查报告:《xxxxxxxx》 研究论文:《xxxxxxxx》 开发软件:《xxxxxxxx》 硬件研制:《xxxxxxxx》
申请专利:《xxxxxxxx》
(已发表论文的请注明发表期刊名称、发表时间、论文名称)
二、SRTP项目成果简介模板
(注意照片不要粘贴在文档里)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验收结果: 所在学院:
指导教师:
职称:
Email:
项目完成人:(学号、姓名、班级专业)
2007000X
张三
2009级土木工程专业1班
2006000X
李四
2006级土木工程专业2班
2005000X
王五
2005级土木工程专业3班
项目综述:(1500字左右)
项目特色和创新点:(200字左右)
成果形式:
文献资料综述 :《xxxxxxxx》 调查报告:《xxxxxxxx》 研究论文:《xxxxxxxx》 开发软件:《xxxxxxxx》 硬件研制:《xxxxxxxx》
申请专利:《xxxxxxxx》
项目推广成果 篇6
近年来,印度制造业和零售业发展迅猛,吸引了全球的广泛关注,为其提供配套服务的包装业也相应成为关注热点。预计未来5年,印度包装业产值有望达到600亿美元。在此大好前景下,印度瓦楞展India Corr Expo顺势而生,展会由励展博览集团印度分公司Reed Manch和励展博览集团上海分公司共同主办,今年首度登陆印度,展出面积达5700平方米,吸引了5179名观众前来参观。
“2014华南国际瓦楞展”在这次印度瓦楞展India Corr Expo上设有专门的展位,向来自各地的观众宣传介绍明年的展会,获得了广泛关注。现场人头攒动,众多瓦楞纸箱厂高层及设备耗材供应商纷纷前来咨询明年展会相关事宜。“2014华南国际瓦楞展”与“2014中国国际彩盒展”将于2014年4月10~12日在东莞厚街·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举办,双展同期,规模空前。截至目前3号馆已全部售罄,火爆程度超过预期,为满足更多供应商的订展需求,主办方特增设4、5、6号馆,预计展出面积将达6万平方米。推广期间,印度瓦楞纸箱制造商协会(ICCMA)秘书长Harish Madan,北印度印刷协会(NIPA)秘书长Kamal Chopra,湖北京山轻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智强,山东埃菲尔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文秀同,昆山协扬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游守渊,广东天龙油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廖总等业界人士接受了主办方的现场采访,介绍企业的发展之路,阐述瓦楞行业的市场行情,并表示将一如既往的支持励展博览集团主办的“2014华南国际瓦楞展”。印度瓦楞纸箱制造商协会秘书长(ICCMA)Harish Madan表示:中国国际瓦楞展&华南国际瓦楞展一直是瓦楞行业的顶级盛事,长期以来一直大力支持并组团前去参观。印度瓦楞纸箱厂对展会也是赞许有加,纷纷表示明年将继续前去参观,了解更多中国瓦楞纸箱行业市场行情和发展态势,促进中国和印度瓦楞行业的共同发展。
项目推广成果 篇7
一、多种形式相结合, 加强宣传推广工作
根据形势的需要, 行业的要求, 在我区积极宣传推广住宅性能认定制度, 结合讲座、考察、企业经验交流等形式, 让我区广大房地产开发企业逐步认识了解住宅性能的长远意义。
为了推动我区住宅性能认定工作, 组织区内建设主管部门、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设计单位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组织我区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管理人员参加中房协房地产市场形势报告会、住宅产业化工作座谈会、房地产及住宅产业高峰论坛暨住房等活动, 并进行了专题考察;组织我区包含主管部门、地市协会、房开企业在内的住宅性能认定考察团赴省外考察, 调研考察三市在推广住宅性能认定工作方面的先进经验。就住宅性能、住宅产业化等问题进行了学习与交流, 对推动我区住宅性能认定工作, 促进产业化进程, 提高我区住宅品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2010~2011年度, 我区推行住宅性能认定工作情况
在住建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的大力支持下, 我区在建设国家康居示范工程省地节能环保型住宅与住宅产业化技术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特别是我区在没有成立住宅产业化专门机构情况下, 专门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住宅产业性能认定的制度建设、项目认定等方面工作, 取得一定的绩效, 2010年, 我区推出了中房集团南宁分公司的翡翠园项目获国家康居示范工程;有3个项目参与A级住宅性能认定, 其中贵港市“盛世名门花园”项目通过2A认定, 参加“广厦奖”评选活动, 并获得“广厦奖”称号;南宁市“裕丰·英伦”项目进行了一期工程终审和三期工程预审, 通过2A级住宅性能认定;钦州市“钦江丽景”项目进行了预审, 通过2A级住宅性能认定。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住建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的关心和支持。
三、下一步工作
(一) 加大宣传工作力度, 提高A级住宅认知度
A级住宅性能认定工作的广泛开展, 离不开各开发企业的积极参和大力支持。为了真正让开发商参与性能认定工作, 我们依托地方市级开发建设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 充分利用广西房地产业协会网和《广西房地产》刊物对A级住宅性能认定的有关政策、标准进行广泛宣传, 使广大开发企业了解、关注、参与A级住宅性能认定工作, 引导居民形成良好的居住消费习惯, 切实提高了A级住宅性能认定制度在开发企业和住房消费者中的认知度, 为A级住宅性能认定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 加强规范管理, 促进住宅性能认定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是从规划设计的源头抓好住宅品质的提升。在规划设计时, 积极推广应用《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 (GB/T50362-2005) 。通过优化设计, 提高住宅建设的整体水平。
二是严把设计关。在审图时, 参照《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 (GB/T50362-2005) 对图纸进行审核, 严格执行房屋建筑抗震设防标准, 提高住宅产品的整体性能和品质。
三是将住宅性能认定作为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等级升级审核的重要内容。取得国家一级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 每年度必须有申报住宅性能认定的建设项目。
四是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评先评优的管理。企业参与评优的, 必须有参与住宅性能认定的项目;住宅建设项目评优的, 必须是经过住宅性能认定的项目。
五是将企业参与住宅性能认定列入房地产开发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内容。在当年新建住宅项目中, 没有申报住宅性能认定的, 不能被评为2A级信用企业。企业通过为消费者提供具有品质保证的住宅产品, 取得消费者和全社会的信任。
六是将《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 (简称“两书”) 纳入住宅性能认定内容。注明是否参与了住宅性能认定, 并标明等级。
七是规范住宅建筑节能补助资金的管理。凡对住宅建筑节能给予资金补助的项目, 必须是参与住宅性能认定的项目。
(三) 出台政策, 增强住宅性能认定的支撑能力
一是加大对新建住宅建设项目参与住宅性能认定的支持力度, 在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使用管理上对参与了住宅性能认定的新建住宅项目, 适当予以减免。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新建住宅项目中出资配套建设了垃圾处理站、中水处理系统的, 各市、县应在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中予以适当补助。
二是在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等级评定上, 经住宅性能认定取得相应等级的, 给予适当加分。
(四) 推进住宅产业优化升级, 促进“四节一环保” (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环保) 技术的全面落实
一是积极推广应用新型和可再生能源。新建住宅建设项目要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 并在实施中加强监督管理。
二是统筹城乡空间布局, 实现城乡建设用地总量的有效控制、基本稳定;规划、建设等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建筑密度、容积率等指标进行管理。深入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 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和节约程度。
三是建筑节水。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新建住宅建设项目中, 着重抓好设计环节执行节水标准和节水措施, 强化节水器具的推广应用, 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在绿化等公共用水方面, 推广利用再生水。
四是积极推广应用高性能、低材耗、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 提高建筑品质, 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 努力降低对建筑材料的消耗。积极研究和开展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
五是积极推广应用绿色环保建材, 重点在住宅小区绿化建设、垃圾处理、降低噪音等污染方面取得新进展。
(五) 提高住宅科技含量, 积极推广“四新”成果有效应用
一是建立健全“四新”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机制, 加快成熟技术和技术集成的推广应用, 提高科技对住宅建设的贡献率, 依靠科技创新为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提供技术支撑。
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及转化 篇8
SMA是英文Stone Mastic Asphait的缩写。它是一种由沥青少量的细集料、纤维稳定剂和矿粉组成的沥青玛蹄脂填充间断级配的粗集料骨架间隙而组成的沥青混合料。SMA沥青混合料的抗老化性能好, 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辽宁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根据辽宁省交通厅有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交通行业科技成果应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要求, 及时将“SMA”沥青混合料技术、“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技术推广应用到工程建设中去, 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促进了辽宁省交通建设的科技进步。
1 SMA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从1996年至1999年, 辽宁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先后修建了沈本、沈大、沈四、沈山四条普通沥青SMA试验路。通车运行后, 由于高温、重载的原因, 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泛油问题, 影响了SMA技术在我省的应用。为此, 辽宁省交通厅立项开展了“高速公路路面SMA”技术推广应用的研究。针对以前修建的四条SMA试验路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 进行试验研究, 修建了新的改性沥青SMA试验路, 通过对路用性能的分析与评价, 提出了适合辽宁省实际情况的矿料、沥青胶结料质量技术要求以及级配范围、配合比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 进一步完善了SMA技术, 使之能够得以继续推广应用。
SMA技术推广应用的研究课题历时两年半的时间, 通过在丹本、盘海高速公路铺筑不同级配类型 (SMA13、SMA16) 、不同粗集料 (黑山玄武岩、锦州班吉玄武岩、朝阳召都巴玄武岩) 、不同沥青结合料 (西太平洋AH-90#现场改性沥青、欢喜岭—宝利福成品改性沥青、欢喜岭AH-90#现场改性沥青) 、不同品牌的纤维稳定剂 (德国、北京、辽宁松散絮状纤维) 的试验路面224 607m2, 并对其使用性能进行长期跟踪检测, 实践证明, 这两条SMA试验路面的铺筑是成功的。通车后, 路面平整密实, 没有出现车辙、拥包、松散、坑槽、水损害等早期病害, 处于良好的服务状态, 抗滑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优于普通的AK型抗滑表层路面结构。
2003年应用课题研究成果, 在沈四、沈阳绕城高速公路中修工程中铺筑了近70km实体工程, 2004年在沈山高速公路 (361km、双向六车道) 中修、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 (348km、双项八车道) 路面上面层全部采用了SMA结构。铺筑改性沥青SMA结构表面层, 同AK相比, 其使用寿命最低可延长30%以上, 如按使用年限为14年计算, 每年可节约投资成本0.5元/m2。按节约养护费用50%计算, SMA路面每年可节约养护费用0.3元/m2, 即采用改性沥青SMA技术较改性沥青AK每年要节约投资成本和养护费用0.8元/m2, 在使用年限内改性SMA路面增加利润13.67元/m2。SMA技术使路面服务状况得到改善, 从而带来运输成本的节约, 降低路面早期破坏, 提高路面抗滑性能, 增加路面构造深度, 防止雨天溅水形成水雾, 大大降低雨天事故发生率, 提高了公路的交通安全性, 因此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SMA技术不仅适用于新建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及机场跑道的铺筑, 同时也适用于高速公路养护维修, 在未来还会得到更大的应用。在总结室内试验以及工程推广应用经验的基础上, 编制了“改性沥青SMA混合料设计、施工指南”, 为在我省推广应用SMA技术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
2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2006年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在抚顺至南杂木高速公路上, 成功铺筑了5km试验路段, 2007年在辽宁省高速公路中面层推广应用21km, 在省级干线公路推广应用90km。2008年进行路面建设的本溪—辽阳—辽中高速公路是辽宁中部环线组成部分, 其中本溪—辽阳段 (76km) 重载车辆多、重载交通量很大, 为了防止出现严重的车辙病害, 提高路面抗车辙能力, 在本辽辽高速公路中面层, 继续推广应用了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技术, 较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共节省造价136万元。另外, 在沈通线、庄林线、营滨线、京哈线等四条路线上由于频繁出现车辙病害也使用了高模量沥青混合料, 共推广应用了36.8km, 节约工程造价29.44万元。考虑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优异性能, 2008年使用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技术的本辽辽高速公路和沈通线、庄林线、营滨线、京哈线等四条普通公路将会带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推广应用中,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各项力学和路用性能指标均好于室内试验结果。经过一定时期的使用后, 通过观测,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状况良好, 没有出现车辙、推移等早期破坏, 并且节约工程造价8%左右。
3 路用木质素纤维
路用木质素纤维依托《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应用技术研究》和《高速公路路面SMA技术推广应用研究》项目, 在深入研究了SMA技术的同时, 为了促进SMA技术的发展, 实验室自主研制开发路用材料——路用木质素纤维以及成套的生产和检验设备, 拥有全部独立知识产权, 结束了国外同类产品在我国的垄断地位, 使其价格下降了30%。
4 科研成果转化
1984年1月, 辽宁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被辽宁省科学委员会批准为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单位。经过科技体制改革后, 极大地促进了我院科研工作的深入发展。我们坚持了面向交通工程建设的实际, 大力组织先进实用技术研发。这期间 (1986~2000年) 具有代表性的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随着SMA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和我院自主研发的 (路宝牌) 路用木质素纤维在我省高速公路建设中的成功应用, 是科研院推行科技产业成果转化的成功范例, 拉开了科研院“以研带产, 以产促研”、走科技成果产业化道路的序幕。2002~2003年, 我们组织了路用木质素纤维的正式生产, 同时进行了高速公路路面试验, 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经过两年的正式生产, 路用木质纤维做为新产品于2003年9月, 通过了辽宁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新产品投产鉴定。2004年3月, 路用木质纤维生产厂正式建成投产。在2002~2008年正式投产的6年中, 共生产路面木质纤维7千多吨, 除了取得经济效益外, 还起到了一种平抑市场价格的作用。
项目推广成果 篇9
宁夏广播电视总台全台网是大洋公司当年中标、当年通过验收的典范项目, 该项目总金额达8亿多日元, 是一个涵盖收录、新闻、制作、媒资、备播、审片等全业务流程的数字化网络化系统, 项目规模大, 施工复杂度高;经过与用户的通力合作, 大洋项目团队按时完成了软硬件系统的安装部署以及试运行等工作, 试运行情况良好, 设备质量完全符合要求, 成功通过验收。
河北广电新媒体内容服务平台项目是大洋在新媒体领域的力作, 采用了大洋领先的全媒体内容生产与运营平台产品, 功能强大, 进入试运行阶段后, 为河北广电开展多种新媒体业务提供了便捷的内容生产服务平台, 获得了用户的首肯。
2012年, 大洋还出色完成了第三届亚沙会IBC系统的建设任务, 该系统在亚沙会期间运行平稳, 以零故障的“战绩”完成了各项比赛的报道任务, 于9月下旬顺利验收;事后, 系统使用方——山东海阳广播电视台特意发来感谢信, 高度赞扬了大洋项目团队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精诚合作的精神, 感谢大洋公司为亚沙会赛事直播做出的巨大贡献。
江西电视台新闻网、大连电视台硬盘播出项目、乌鲁木齐电视台编译网、三亚电视台媒资网……众多项目的验收代表着用户对大洋工作的肯定和认可, 满载着用户的信任, 大洋将持续付出不懈努力, 为系统未来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大洋“睿思”新闻检测仪赢得用户好评
近日, 广东电视台播出部致函大洋公司, 对大洋“睿思”新闻检测仪在十八大期间的良好表现给予了好评:“睿思”能够准确提示新闻联播开始及结束, 正确判断新闻联播是否延长并做出报警, 为新闻联播的安全播出提供了有效的辅助提醒功能, 提高了新闻联播播出的安全性!
“睿思”新闻检测仪是面向新闻播出内容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产品定位清晰明确, 设计理念独特, 推出后迅速在广东电视台得到了应用, 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 “睿思”对新闻联播延长的情况予以了准确及时的报警提示, 而且维护简便、安全稳定, 赢得了台方的好评;十八大召开前夕, 大洋公司播控产品部商同总经理一行还赶赴广州参加了台内的播出安全现场会, 与台方就应用“睿思”等新产品保障十八大播出安全进行了深入交流, 台方领导肯定了“睿思”新闻检测仪在播出安全工作中的创新应用, 并对其未来的功能开发提出了宝贵建议。
用最简单的方式实现最安全的播出, 这是大洋播控产品的核心价值所在, 该理念也很好的贯穿于了“睿思”产品的设计之中;作为最新一代基于内容的节目检测与报警产品, “睿思”能够直接对新闻整体内容进行播出过程中的全面检测及问题报警, 产品可独立使用, 不改变播出系统的工作流程和工作人员的使用习惯, 以最简单的方式为各电视台新闻节目播出构建安全屏障!
大洋“睿逸”播出系统2012年完美收官
岁末, 大洋“睿逸”播出系统在各地、各级播出市场上高歌猛进, 接连斩获山西、新疆、云南等地多个省市台的项目订单, 延续了该品牌一直以来的优异表现, 为2012年的辉煌征程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经过双方良好的沟通, 大洋“睿逸”播出系统成功落户三晋大地, 中标山西卫视高清播出项目, 这是山西电视台与大洋公司在播出项目上的首次合作, 开创了双方在播出领域合作的新纪元。
凭借高端的品质, 大洋“睿逸”还应用于新疆和田电视台播出系统, 将实现6个频道的自动播出, 极大的提高和田电视台的播出技术水平和播出质量, 起到“帮”、“扶”、“带”的作用, 改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播出环境。
在云南电视台国际频道制播系统竞标中, 大洋“睿逸”播出系统以良好的口碑一举胜出, 为“睿逸”的案例库又增添了一个省级高清频道案例, 再一次巩固了“睿逸”在省级高清播出市场的统治地位……
探讨云计算发展之路拥抱全媒体美好未来——第十三届DDMN三亚论剑
1月11日, 美丽的三亚迎来了全国各地广电系统的高层领导、知名专家, 大家相聚在由中科大洋、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和《世界广播电视》杂志主办的第十三届DDMN高峰论坛上, 就“广电第四代全台网架构”、“云编辑”、“全媒体时代的机遇与挑战”等话题展开了广泛交流, 共同探讨了云计算与广电业务的融合发展之路, 憧憬了全媒体时代的美好未来!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会上, 主办方领导——中科大洋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姚威先生、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理事长何宗就先生、《世界》系列杂志总编辑谭民望先生热情致辞。
科研成果推广策略的探索与实践 篇10
一、多措并用, 广辟蹊径, 探索成果推广的有效性
教育科研是实践性的研究活动, 它的突出特点是将学校实践活动与教育研究紧密结合起来, 并将研究的结果用于改进学校的教育实践。学校带领教师采取多种方式边研究、边总结、边应用、边推广, 在研究中促进推广在推广中深化研究, 形成独具特色的科研成果推广方式。
1. 选准起点——搭建“推果”交流平台
为了及时宣传、交流和推广科研成果与工作经验, 学校在校园网和宣传栏中开辟了“科研专栏”, 编制了“科研导报”, 在校园的文化长廊及办公楼内创建了“名师”长廊, 在教学楼走廊及室内建立每周一更新的学生成果展台以及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学校特色展示。“推果”平台的创设, 不仅注重显性环境的怡人功能, 更注重隐性环境的育人功能;不仅注重自然景观的和谐, 更注重人文景观的和谐;不仅注重环境外观的改造, 更注重环境文化的打造。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 使之成为润物无声“活”的教科书。
学校利用交流平台扩大了成果信息的透明度, 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和交流。通过一系列的推广措施, 教师关注成果、研究成果的意识加强了, 行为跟进了, 各类优秀的科研成果在不同级别的网站上得到充分的展示和推广, 2009年度教师发表科研成果稿件达400余篇。
2. 巧用支点——开发“推果”实效载体
科研成果的推广需要一定的载体作支撑, 方能发挥牵引助推作用, 突显其价值。在实践中, 学校巧用“支点”, 力求载体的实效性, 让成果推广具有一定的生命力。
(1) 以活动激发积极性。一是举办征文活动。学校根据课题研究情况, 发动教师撰写教育叙事或科研论文, 进行一系列评选活动并择优参加各级部门的评奖活动。在连续两年山东教育社组织的教育叙事征文活动中, 学校每年都有三十人次以上教师获奖, 2009年五篇文章被推荐至《山东教育》上登载, 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参与研究、参与学习和推广成果的积极性。二是组织观摩研讨活动。举行校园十大教学能手、科研先进个人等项目的表彰, 并定期举行观摩研讨活动, 引领教学改革新潮流。三是组织成果交流会。每学期学校组织一次以课题组为单位的成果交流研讨会, 让年度获得成果奖的教师介绍自己有效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果, 并提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打算、建议, 然后择优在新学期教师大会上作典型交流, 让教师的科研成果在学区内得以有效、全面地推广应用。
(2) 以培训强化持续性。学校根据科研规划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培训制度和计划, 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一是专业引领。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读书论坛活动, 旨在“以读促思、以读促教、以读促做”;每年邀请专家做一次科研讲座, 加强理念的提升和方法的引导。二是同伴互助。组织教师相互听评课, 构建组内教师间的合作共同体, 有效地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实施“蓝青工程”, 促进新老教师互勉共进, 共同提高。三是自我反思。课题组定期举行总结反思活动, 通过教法研究、问题会诊、案例分析、实践反思、观摩讨论等, 促使教师学会在研究中应用, 在应用中研究。
(3) 以激励深化持久性。一是学校规定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评奖和发表的论文计入年终教师工作考评中, 以此激发教师总结和推广成果的积极性;二是定期召开由正副校长主持的教科研成果推广现场会, 对表现特别突出的教师予以特殊奖励;三是举行课题成果汇报课, 让取得教科研成果的教师上成果实践课, 充分展现科研的魅力, 共享成果带来的成效。
3. 关注热点———择选“推果”精品内容
科研成果的推广需要根据研究目标选择有价值的热点内容、精品内容, 将推广工作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点面结合、全面推开, 发挥应有的效益。“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课题组在研究中, 总结汇编了《融“课堂、课外、校外”三维教育于一体,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资料, 全校教师人手一份进行研究学习, 并借鉴应用。经过一年时间的实践, 师生又共同开发出了《好习惯我养成》系列校本课程, 实现了对课题成果的全面推广。省级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创新应用”的研究成果获省二等奖, 学校及时把该研究成果作为具体“推果”内容, 推广到各个教学领域。在此基础上, 学校又将研究思路和成果进一步拓宽和延伸, 组织开展了“探寻美丽的生态家园”、“探寻峨石瀛波消失之谜”、“走近花斑彩石”等研究性学习活动, 其中四项成果分获省创新大赛的一、二等奖, 一项获全国第25届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二、研用结合, 着力实践, 注重成果推广的实效性
学校在“十一五”期间共有各级课题二十多个, 不论课题的大与小、高与低, 都是促进学校教育发展的着力“点”, 将每一项课题的研究与应用有机结合, 追求实效的“推果”过程, 让课题之间彼此牵引而又相互促进, 在实际操作中力求研用多“度”结合。
1. 评价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有尺度
“推行‘五四三二一’评价”课题研究是学校进行学生评价创新的有效探索, 此课题研究成果在教育部主管的《网络科技时代》上推广。学校改进原有“学生成长记录袋”不能即时对学生进步予以直观展示的不足, 在全校各个班级设立“奖牌榜”, 对学生各个方面的进步采取颁发鼓励牌、铜牌、银牌、金牌、奖状五种逐级跃升直观形象的动态奖励, 让学生时时看到自己的进步, 在进步中明确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 在与其他同学的比较中找到差距, 由缩短差距的愿望产生继续努力的动力, 通过继续努力又获得进步, 如此往复, 形成良性循环。评价, 不再是一把尺子衡量出来的冷冰冰的结果, 而是多把尺子衡量的动态激励过程。学生在此评价过程中看到了自己和别人身上的闪光点, 在“自我意识”的觉醒中找到了归属感和认同感, 尤为可贵的是, 他们获得了更多的成功体验。
2. 听课评课——构建“生命化课堂”有力度
学校在积极推广“十五”期间省级科研成果“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 积极引进外校的先进科研成果“构建生命化课堂”, 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点, 展开系列研究与实践。通过“预习课、新授课、综合课、复习课、矫正课”五种课型的着力打造, 深入开展“五段式”听评课活动, 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效益转化。
“五段式”听评课, 即“常态课、诊断课、提高课、达标课、创新课”。“常态课”是要求所有教师开放常态课堂听“推门课”;“诊断课”是对比新模式展开听、评、议、改;“提高课”是针对诊断出的问题改进完善;“达标课”是对全校教师“地毯式”听评课, 先“树标”, 再达标, 着重做好“评改”;“创新课”是各学科骨干参加校级“示范课”的展示, 打造校级名师。通过“五段式”听评课, “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和“构建生命化课堂”的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和巩固, 唤起了教师“见贤思研”的觉醒意识, 不同层次教师的授课能力均得到了提高。
3. 校本课程———应用成果有效度
在课题研究取得成果的基础上, 学校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需要, 开发了校本课程《探索与创新》, 涵盖了“创新与人文、创新与生活、创新与科技、创新与环保、创新与艺术”五大篇章的内容。由于内容贴近师生生活, 课时得到有效保证, 管理措施到位, 激起了师生的高涨热情。在实施过程中, 学校有近二十件教、学具在省创新大赛中获奖, 有近十篇学生的实践活动论文获省、市级奖励, 该校本课程被威海市教育局评为“优秀校本课程”。在“后进生心理问题的个案研究”课题实施中, 学校精选部分后进生转化案例, 研究开发出《心路鑫语》校本课程, 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教育及心理辅导, 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 从而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 有效实现课题研究成果的全面推广。
4. 家校合力———拓展“推果”有广度
在课题研究中发现, 学生很多不良行为习惯来自于家庭的不良影响, 为此, 搭建家校互动平台, 增进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之间的沟通和了解, 凝聚家校合力, 修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成为学校新时期重点工作之一。
学校定期开放家长学校, 邀请家长参加教育案例分析会等, 将学校教育的先进经验传递给家长, 帮助家长有针对性地掌握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方法, 提高教育效果;学校还充分发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这个纽带作用, 利用其中的“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学生小组评价、班主任评价”四个项目, 有效地形成了师生对话、师长对话、生生对话和亲子对话的格局, 让学生、家长和教师能够近距离地接触和交流, 在学校、家长、教师和学生之间架起了心灵的桥梁, 家校之间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合力。
三、全面发展, 和谐共赢, 强化成果推广的功效性
科研成果的有效推广, 对营造和谐民主的育人环境、丰富学校发展内涵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道路上, 与时俱进, 科学发展, 不断实现学校综合教育质量的提升。
项目推广成果 篇11
关键词:示范园区;新技术试验;新品种引进与推广
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144-1
1 科技示范园区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引进与推广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技术推广要从“一张嘴、两条腿”的说教方式向现场示范的推广方式转变。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载体,是适应我国新形势下农技推广的组织形式,在农业科技成果的引进开发、普及推广上起到了巨大作用。
1.1 科技园区成了科技兴农的“田间学校”
园区每年接待参观人数达1万人次以上,市政府每年组织各乡镇领导干部和科技人员进行参观。通过科技园区的展示,使农民和领导对各项技术效果一目了然,对今后要应用的技术和未来农业发展方向心中有数,这种示范作用比其他培训方式生动、真实、易懂,说服力强、示范面广、辐射作用大。
1.2 科技示范园区是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实验室
如在大豆栽培中,农技人员进行了大豆水浇试验,通过试验总结出大豆播种前浇水和播后浇水效果截然不同,播种前浇水,土壤湿润、透气性好,地温高有利出苗,而播种后浇水,地温低、地板结、出苗不好。
1.3 科技示范园区是高新技术的信息站和储备库
示范园区内引进了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有关单位的农业最新科研成果,集种子、栽培、土肥、植保、生态等综合信息于一地,打通成果与应用的“断层”,筛选出最适合应用的新成果、新技术,为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储备。另外,园区也成了各种业公司、化肥厂家展示新品种的平台与擂台,每个新品种、新技术要在我市推广应用,一定要在园区进行试验与展示。如玉米品种豫玉22、大豆品种长农13等优良品种都是经园区试验示范后在全市推开的。
1.4 通过示范园区的建立,广大科技人员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以前掌握的技术只局限在纸面上、口头上,有了示范园区,可以把掌握的技术付诸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不仅检验了科技人员也提高了自身能力,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利于逐步完善技术,使技术更成熟、更可行。
2 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提高园区的经济效益
园区的运行机制是增强园区发展活力的基础,园区的经济效益是园区生命力之所在。为了使园区内国有投资保值增值,园区经营者也获得相应的利润,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注重经济效益,只有这样园区才能持续发展壮大。因此,把科技示范园区作为独立的科技实体来管理。以股份合作制为原则,实行单位集体入股与个人入股相结合,单位集体入股为主,吸收科技人员和参加农民个人入股,其中单位股占60%,个人股占40%,单位投資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个人投资用于生产管理费用。在经营管理上,园区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按股分红、风险利益共担。每个项目的试验费归园区使用,收获物归园区自行支配,租地费、劳动力费用、管理费用等由园区支付,这样收支的差额为园区的利润。园区每年纯利润6万元左右,其中单位可获纯利3.6万元,个人获利2.4万元。
3 建立健全科技试验示范园区的建议
3.1 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科技示范园区是高科技的前沿,是农业新成果、新技术的聚集地和辐射源,这就要求园区的以公益性试验、示范占主导地位。在运作中往往出现资金短缺等问题,这就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就土地租金来说,每年每公顷土地租金5000元,园区32公顷土地,年租金为160000元。如果政府划拨一定数量的机动地作为园区的试验地或给予一定的租地补贴,将减轻园区的经济负担。另外,一些大型的农业机械和水利设施等离开了财政部门的支持,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能实现。
3.2 开发兴办乡级科技示范场
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市农业总站主办的市级科技示范园区,示范效果和社会效益是有目共睹的,如果各乡镇都能开发兴建本乡的科技示范场,其宣传和辐射面将会更广,受益人数将更多。2012年四平市下辖的林海镇、大房身乡的高家村、蔡家镇、四棵树乡的付家街村等采用了土地集约、土地租用等不同形式开展了科技示范,示范效果和经济效益都很明显。因此,建议各乡镇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由乡镇农业站主抓,开发兴办乡级科技示范场。
4 发展方向
四平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经过几年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如何管好、用好园区,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是明年及今后我们应该考虑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在规划上,除了常规的玉米、大豆、高粱、葡萄等作物的试验示范外,计划新修建约200米长的滕蔓作物拱形通道、建设林业育苗基地、蔬菜及北方新特作物展示区,并建立中小学生科普教育培训基地。
在管理上,进一步理顺关系,明确责任,继续实行股份制管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加强内部管理,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项目推广成果 篇12
投稿信箱:kjcxyyy@163.com____纖《科技创新与应用》创刊以来, 始终坚持创新性、原则性、学术性、探索性、应用性及时代性的办刊方针;以科技引领时代、创新成就未来、应用铸就辉煌为指导思想;以研究科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为刊发具有一定学术创新和应用价值的反映各学科、各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新方法及解析创新理念、i广创新成果及科技成果转化生产力等方面的论述文章。欢^踊跃投稿!
【项目推广成果】推荐阅读:
推广成果10-15
成果推广论文08-15
科技成果推广10-10
历史课题成果推广09-12
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08-14
CI系统成果发布暨推广动员大会讲话11-21
参加幼儿教育专项课题成果推广培训学习心得10-09
科研项目成果06-30
年度项目成果简介09-27
科研项目成果管理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