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金属矿勘查

2024-05-13

多金属矿勘查(共12篇)

多金属矿勘查 篇1

摘要:斑岩型的铜矿在我国普遍存在, 大部分的矿床都为斑岩型铜矿, 随着采矿技术的发展, 对矿产开采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矿产资源的开采程度也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针对斑岩型铜多金属矿的勘察也越来越频繁, 在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大量存在的情况下, 地质学家也在积极的进行研究和探讨。本文以普朗地区的斑岩型铜多金属矿为例, 通过对斑岩型铜矿的最新了解进行如下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斑岩型铜矿,勘察方法,地质特征

斑岩型的矿床指的是品位较低但规模庞大, 主要产于斑岩中和内外接触带附近的细脉浸染型矿床。斑岩型矿床以斑岩型铜矿研究最有意义。斑岩型铜矿是一种储量大、品位低、可大规模进行机械化开采的矿床。世界铜金属量 (包括我国的大型铜矿) 超过了5Mt和58个超大型规模以上的铜矿中就有36个是斑岩型的铜矿。斑岩型铜矿储量占世界铜总储量比例由六十年代的1/3增长到目前一半以上, 世界铜的产量几乎一半以上产自于斑岩型铜矿。针对103个大型的矿床进行数据统计, 单个矿床的矿石储量平均可以达到550Mt, Cu平均品味为0.4%, 甚至可达0.8%, 并且能够综合回收其他多种金属。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我国的斑岩型的铜矿储量也占据了国内铜矿总储量比例由六十年代的34%增长到现在的45%。我国目前的4个大型铜矿中有三个是斑岩型。

1 地球化学勘察

1.1 地球化学勘察测量的含义

地球化学测量是在地质、矿产发展迅速的基础上研发的最新科研成果, 对于矿产的勘测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在测量当中可以通过发现地下反应的异常信息对异常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 从而来寻找矿源的所在。这种异常的信息对于地球化学测量来说具有不确定和特殊性两个特点。所以在目前的地质勘测中, 对地球化学异常的研究占到了极大的比重, 也是在勘测过程中的基础步骤。在寻找矿的工作中, 矿产区域内的天然元素等没有出现地球化学变化, 那么本区域就被称作为地球化学背景。

1.2 地球化学勘察对寻找矿的作用

经过人们对矿产的不断挖掘与开采, 致使现在的矿产勘查工作很难进行, 对于大型的斑岩型铜多金属的勘查多半要靠运气和机遇。由于多年来对斑岩型铜多金属矿的勘查和了解, 人们逐渐发现地球化学勘查是目前最为有效的勘查办法, 尤其是多金属混合和稀有金属等勘查中存在很大的优势。特别是近些年在利用地球化学勘察中对稀有金属地勘测, 如金、银等都是十分有效的勘察技术手段。这种勘测的方法不仅见效快, 而且成本低廉, 正在广泛应用于矿产勘测中。另外, 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 地球化学勘测技术不断地完善与成熟, 对于寻找和辨别矿产资源等问题上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2 斑岩型铜多金属矿的最新研究

在应用地球化学勘测的过程中, 一般用三个重要的参数来进行异常的表述, 分别为:异常面积、异常元素和异常强度。根据地球化学勘测资料显示, —个大型的斑岩型铜矿, 一般本身异常的面积可达到几十甚至几百平方公里。并且对于矿区而言, 拥有大规模的铜矿床, 铜的异常面基本在一千米以上。斑岩型铜矿床与其他类型的矿床相比原生晕存在三维空间的组分分带性更加明显。通过形态不同进行划分, 可将其划分为钟状与背斜状两种最为理想的分带模式。异常分带存在特点是评价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异常的主要依据和标志。

经过对普朗斑岩型铜多金属矿的勘测, 从斑岩型铜多金属矿中得到如下的数据特征较为明显:

斑岩矿中的氧化硅含量在为57.11%~65.01%。本身属于酸性岩。

石英闪长玢岩部分样品的氧化硅含量大于53%, 应该是硅化所引起的。

氧化铝的含量为14.21%~15.27%, 没有太大变化。

氧化钾与氧化钠的总体含量在3.15%~9.36%之间。

氧化钾的单独含量0.04%~3.8%之间。

里特曼指数是0.4~4.14。

固结指数 (SI) 是11.4~56.97。

分异指数 (DI) 是32~80.09, 属钙碱性系列之中。表明岩浆的分异较好。

A/CNK值为0.198~1.229, 平均在0.747。

普朗地区所含矿石的微量元素表明石英闪长玢岩中锌的含量较高。

石英二长斑岩中铜含量比较丰富, 锌的含量相对也比较高。

花岗闪长斑岩中镍含量较高。

安山岩以及泥质板岩中几乎不存在微量元素。玢岩与斑岩相比, 反映出斑岩在形成的过程中岩浆的分异程度较大。

斑岩的微量元素分布显示与中酸性的火山岩及弧型花岗岩非常相近。都富含Rb、La、Sr、K和亲铜。

元素Pb、cu及亲铁元素Ni、Mo, 亏损Nb、Hf、Zr、Ti。斑岩和矿区内中酸性的火山岩在微量元素的含量上的相似性说明:

两者拥有相似的岩浆源岩。玢岩和岛弧花岗岩的系列具有相同点, 都属于钙碱性岩系一类, 成型原因一致, 属于I型花岗岩。在氧化硅含量一样的情况下, 斑岩的氧化钙、氧化镁以及氧化铝等含量相对较少。

3 目前的研究形式

在目前的地球化学勘查过程中, 利用的地球化学指标多为在成矿元素以及其伴生元素的勘察上, 稀有元素、亲铜分散元素、亲石分散元素等研究的程度较低。它们在成矿作用方面的作用性并没有被完全的挖掘出来。而且在异常评价中, 负异常指标、同位素的指标以及成矿元素赋存状态等勘察受不到重视。

4 结语

目前国家已经针对国内外的大型斑岩型铜多金属矿进行勘测和研究, 通过不断地勘测和研究也让我们开始逐渐的认识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在研究的指标以及研究的方法上也在不断地进行突破, 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对矿物质勘测逐渐重视, 在斑岩型铜多金属矿的探索中能有更好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芮宗瑶, 黄崇轲, 齐国明.中国斑岩铜矿床[J].地质出版社, 2009.

[2]冷成彪, 张兴春, 王守旭.云南中甸地区两个斑岩铜矿容矿斑岩地球化学特征[J].矿物学报, 2008.

[3]李文昌, 潘桂堂, 侯增谦.西南"三江"多岛弧盆一碰撞造山成矿理论与勘查技术[J].地质出版社, 2010.

[4]曹殿华, 王安建, 李文昌.岩石学及元素地球化学证据[J].地质学报, 2009.

[5]庞振山, 杜杨松, 王功文.云南普朗复式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J].地质通报, 2009.

[6]曾普胜, 李文昌, 王海平.云南普朗印支期超大型斑岩铜矿岩石学及年代学特征[J].岩石学报, 2010.

[7]李光军, 谭康华, 张世权.普朗铜矿找矿标志及找矿模型[J].云南地质, 2010.

多金属矿勘查 篇2

关键词:地质;勘查;技术

在当今时代的发展过程中,金属是非常常见的,并且在各个领域都有其应用价值,做好金属地质勘查工作能够为金属的开采提供参考,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金属地质勘查工作十分复杂,需要应用相应的技术与方法才能实现,若非如此,则很可能会导致勘查效果达不到要求的状况发生,可见,对技术与方法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1金属地质勘查的技术原则

金属地质勘查工作的开展需要在坚持相应技术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目前,根据对大量实践经验的总结以及国家的有关要求,国内金属地质勘察工作需要坚持的技术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1统筹规划的原则

统筹规划原则是当前金属地质勘查过程中必须坚持的一点原则,所谓的统筹规划原则主要指的是在正式着手进行勘查之前,一定要对勘查工作的步骤、实现方式以及所需要的器械设备等进行统一的整理,这样才能保证勘查工作的实施能够有所依据,这对于勘查效果的提高与保证具有重要价值。需要注意的是,统筹规划原则的实现是需要有关部门的支持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1.2合理性原则

任何工作都需要保证具有合理性才能获得较大的成效,对于金属地质勘查工作而言同样如此。为了保证勘查的合理性,有关人员首先就必须要了解一系列有关勘查的手段与技术标准,对于相应参数的设定均需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以从根本上提高勘查工作的合理性。

1.3突出重点原则

任何事物都有主要与次要两个方面,因此,想要保证事物的发展能够更加符合历史趋势,就必须要抓住其主要方面。对于金属地质勘查而言,必须明确其主要勘查目的,同时还要找出勘查工作中的重点,要以此为出发点去展开工作。这是保证勘查效果的主要手段。

1.4创新性原则

“科技兴国”是我国的发展战略,而“科技兴地”则是发展我国矿业的主要原则,地质勘探工作也要走向现代化。地质部门对重点问题要科学的、合理的、全面的进行分析,并懂得资源优势和地域优势的转化。以推动成矿理论的完善和地质勘查技术的发展并努力完善信息化的全面建设,大力促进地质勘探科技能力的提高,促进科研与勘探工作的有机结合,发挥现代技术的有效作用最后还应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有能力的地质勘探队伍。

2案例分析

其主要的工作内容就包括了区域地质矿产的调查、地球化学勘查(包括水系沉积物与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地球物理勘查、遥感解译验证、矿产检查和综合研究等。

2.1做好地质路线填图工作

1:5万区域内的地质填图是以先进地质理论为指导,以地质研究为基础的地质填图方法技术。地质填图调查的路线布设以解决地质找矿问题为原则,总体上路线布设以穿越法为主,辅以追索路线,横穿地质体、构造线、异常区、成矿远景区则相应布设了主干路线。线距在500~800m,点距在300~500m。

2.2做好实测地质剖面工作

对于各地区的地质体以及重要的异常区均布设了1~2条剖面,其控制了含矿地质体的分布和重要构造带的展布。火山机构、侵入岩体、矿(化)点均有剖面控制,重要的火山机构相应布设了“十”字或“丁”字形路线精测剖面。测制目的以解决重要地质问题、矿产问题和控制化探异常为原则,尽可能选择地层和其它地质体、矿(化)体、异常等出露相对齐全区段,通过槽探工程揭露进行测制。

2.3做好物探工作

1:2万的高精度磁法测量工作:此次工作一共完成了200×20m网度高磁测量面积20km2,磁测物理点5579个,达到了预定的200×20m网度高精度磁法测量任务工作量的要求。野外生产使用捷克生产的PMG-1型质子磁力仪3台,其中2台用于测量工作,1台作日变观测。按照《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Dz/TO071-93)的要求,在开工生产前和工作结束后,对3台仪器的一致陛、噪声均进行了校验测试。在1:2万激电中梯工作:其目的是为了利用激电中间。梯度法在化探异常区寻找激电的异常,由此来确定其走向,以期发现矿(化)体。仪器选择:建议采用仪器为重庆地质仪器厂生产的5kW大功率激电仪,接收机型号DJs-8。激电中间梯度装置进行野外测量,取得的参数是视极化率和视电阻率。供电极距AB为1200m,测量极距MN为40m,点距为20m。采用一台发送机供电,三台接收机测量。

2.4提高化探水平

其矿藏样点只要布于1、2级水系中,3级以上水系小布样。长度大于300m的水系样点控制;采样点分布均匀,无重复控制现象,采样密度为4.14点/km2。在个别或局部小格水系不发育地段,为避免出现连续采样空格,每小格采集2~4个土壤样。在选择有利于砂砾质沉积和各种粒级混杂堆积的活动流水线上、河床底部,要在水系沉积物分选性差的部位取样。避免在早期河漫滩及岸边泥炭堆积与有机质淤积部位采样。对于汇人沼泽的水系,尽量在其上游山口处采样。分析过数据之后,要对数据进行100%的校对,确定准确无误后,将全部样品分析数据与对应的样品编号、横坐标、纵坐标、所属地质单元连接起来,然后运用相关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图件的编制:地球化学的图件主要采用MAPGIS软件来进行编制。

2.5做好遥感工作

遥感地质在此可以理解为贯穿于1:5万矿调设计前地质草图及设计图编制、地质填图、矿产检查和室内综合研究的全过程。案例矿区1:5万的矿调中遥感地质理解为工作重点是:区域构造格架解译,辅助地质填图解译,已知成、控矿地质体、地质构造追索圈定,与成、控矿相关的遥感线、环形特征影像提取以及隐伏岩体圈定等,通过ETM影像可以清晰的辨别出各类解译标志,大致解译出地质界线,再通过野外验证能够更加有效迅速地进行和指导地质填图,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精度。

2.6重视探矿工程

矿藏区内探矿工程可以以探槽为唯一方式,探槽开口宽1.5×2.0m,为了防止槽壁坍塌,落石伤人,槽口两侧各清出0.5m宽以上的安全通道。施工后槽底宽在0.6~1.0m,掘进基岩达0.3~0.5m,最深处达到了1.0m。

3结论

综上,金属地质勘查工作十分复杂,提高勘查水平,进一步保证勘查结果的准确性是当前相应领域的主要发展目标,为了使上述目的能够达成,需要在勘查过程中应用一系列技术与方法才能实现,同时还要坚持相应的原则,其中统筹规划原则以及合理性原则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须要始终坚持。另外,通过对案例的研究还发现,能够实现金属地质勘查的方法有很多,以其特点为出发点,将不同的方法应用到不同的工作步骤当中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多金属矿勘查 篇3

【关键词】大功率激电;多金属矿勘察;参考价值

0.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对于多金属矿产勘察由浅部转向深部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激电法已经无法满足深度找矿的要求,通过大功率激电法获取地下深部多金属极化体信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但是大功率激电技术仍然不够成熟,需要不断进行完善。

1.内蒙古扎鲁特旗某多金属矿区地质概况

内蒙古扎鲁特旗某多金属矿区位于内蒙古中部地槽褶皱系之苏尼特右旗晚华力西地槽褶皱带的中部[1]。矿区的出露地层主要为二迭统浅海组,分布岩石类型主要有侏罗统陆相火山岩、火山碎屑沉积岩夹正常沉积碎屑岩等,岩石属性主要有流纹岩、英安岩、凝灰质砂岩、流纹质凝灰岩等。

矿区位于中、新生代滨太平洋构造与中生代古亚洲构造的交接和重迭区域,其所处大地构造中的火山构造发育比较成熟,火山岩广布,晚侏罗世火山活动强烈。火山构造主要分布在火山基底隆起带,沿火山喷发机构和火山通道进行岩浆侵入活动。其火山活动是由深大断裂岩地质构造带控制,从而对矿带地形分布起着主导作用,位于剪压性构造带和线性构造交汇部位的岩石因断裂挤压变形会出现矿产密集区,而断裂程度处于次级层位的部位是矿区的主要构造带。

2.内蒙古扎鲁特旗某多金属矿区地球物理特征

根据部分前人工测量结果显示,岩矿石物性参数中的岩矿石极化率随着多金属含量的增加而变大,而电阻率的大小变化也受金属含量和结构特征的影响。针对此前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本区域各类岩矿石的物性特征[2]:多金属矿与其围岩石层有着明显的电性差异,多金属矿会产生明显的电阻激电异常,从而为本区域找矿提供了物探异常标志,同时也为本区域进行大功率激电技术勘察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充分的地球物理條件基础。

3.大功率激电技术在内蒙古扎鲁特旗某多金属矿勘察中的应用分析

3.1大功率激电技术数据采集

本次野外工作选择≧400m的深度进行大功率激电勘察法,采用探测装置类型为中间梯度法和对称四极测探法,分别针对本区地下蚀变矿化异常带和异常重点带,对激电异常反应在地下垂直断面内的空间分布特征。另外采用短导线测量方式来减少激电技术过程中的干扰因素。

3.2大功率激电技术数据参数

本次大功率激电技术对供电极距范围在1200—1500m,供电导线设置为“U”字型,并将供电导线和测线间距控制在长度的3%以上;发射机最大供电电压≧1000V,供电电流≧5A,发送机供电脉宽为6s,接收电压≧10mV,设定断电延时为120ms,采样宽度为30ms。以上参数设置为大功率技术开展勘察工作提供了可靠、有效的异常信号观测保障,有利于野外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

3.3大功率激电技术数据结果分析

对大功率激电技术在多金属矿中的异常进行分析解释。本区激电异常背景值可依据地质和物性资料定为1.5%,电阻率背景值定为2000 Ω·m,对本区域异常的分布特征可知,自南向北有三个激电异常区。

激电异常区位于晚侏罗凝灰层和火山岩地层,由区域内蚀变矿化带控制,激电异常强度最大值在北区域为5.0%,由此可知,异常强度自北至南逐渐变弱,另外,其平行分布的高阻异常带与蚀变矿化带变化规律相同。地质工作人员发现与激电异常相对应的Zn、Cu、Ag、Fe等金属元素存在于本异常地质区域中,从而进一步发现本区域主要分布的多金属矿有硅化、褐铁矿化、碳酸盐矿化和绿帘石化等矿化资源,由此可推断,本区的地质具备良好的成矿条件,且可初步确定3%以上的激电异常的影响因素为地下隐伏矿化体。

为了进一步查明该异常地区地下极化异常体的分布状况,在区域内标注的38—262#测点区域的剖面测探图所形成的测深曲线图如图1所示。

据图1激电、电阻率测深曲线图类型可知,在此次探测深度范围内,该地下有3—4层不同的岩石类型分布,结合地球物理资料可以初步断定该区域地下岩性自上而下为残坡堆积物、凝灰岩断裂带、完整凝灰岩风化体和局部蚀变矿化带。总体而言,电阻极化率的强度随深度的增加,蚀变矿化程度呈增大趋势,这充分表明了本区对于多金属成矿的形成具备极其有利的条件,因此大功率激电技术对于多金属矿勘查具有良好的应用作用。

东中部地形异常区:该区域通过数据信息和技术手段结合可知,该异常区呈现低阻高极化特征,且地质资料可初步推断该异常区为蚀变矿化带或岩脉异常区,但是区域分布规模小,所以没有进行深入勘察的必要。

南侧地形异常区:该区域通过大功率激电技术勘察结果显示,总体激电异常强度较大,且最大强度高达7.5%,该异常区呈现低阻高极化异常特征,地质物探资料表明该区异常处位于晚侏罗统陆相与二迭统林西组砂质板岩不接触地带,有花岗岩脉入侵痕迹,所以具备较好的成矿条件。结合上述所有的勘察资料可知,该异常区域可能地处接触岩形成的蚀变矿化带,在地下深度100—150m范围内可能存在大量隐伏多金蛇元素的矿化体,因此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激电异常的勘察力度。

4.结束语

大功率激电技术在多金属矿深部找矿的勘察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不断完善大功率激电技术,为国家地区深部找矿提供优良的技术条件基础,保证矿产资源的合理开采。

【参考文献】

[1]王杰,姚玉来,丁秋红,李晓海,郜晓勇,宗文明. 内蒙古扎鲁特旗地区晚侏罗世火山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J]. 地质科技情报,2014(06):18-27.

[2]陈国库,赵淼,赵喆,杨宝森,周朋富. 内蒙古扎鲁特旗呼和哈德地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其找矿意义[J]. 吉林地质,2011(01):108-112.

多金属矿勘查 篇4

1 金属矿勘查中常用的物探方法

我国目前最主要的几种物探方法主要有重力勘探法、地震勘探法、电法勘探法以及磁场勘探法。几种方法都有自身的特点, 存在着较明显的优点和劣势。因此在对深度金属矿进行勘查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灵活应用。

首先是重力勘探法。重力勘探法对勘查地点的重力进行了应用在, 主要通过勘查地点的重力和附近岩石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从而对金属矿的具体位置进行明确。在勘查过程中, 勘查人员需要提前对周围岩石的质量和密度进行全面的了解, 继而完成估算工作。对重力势能和其他的相关合理的计算方式进行应用, 来获取到金属矿的位置和密度。从而准确定位金属矿的具体位置。另外勘查人员还要按照测量的结果以及该地的环境来对该地的金属矿产有一个浅显的估算。在我国国家层面上, 重力勘查法已经在对金属矿勘察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次是地震勘察法。这种方式在我国应用的时间较晚, 在国际上也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应用到对金属矿产等勘查中。地震波场一般适用于对较大的金属矿产资源进行勘查。即先对矿区地下的空间形态进行确定, 并掌握深地下的非耦合变形形态以及过程, 对较大的金属矿床的构造环境以及深部介质能有一个客观的分析。对其物质运行的轨迹能有个直观的了解, 从而对研究范围内的富矿层层位加以明确, 对区域成矿规律以及其动力学响应能够完成充分的揭示, 并掌握成矿富集的动力学, 建立好成矿的动力学模型。该技术在应用到第二深度空间进行矿产勘查中发挥着明显的优势。地震勘察法主要应用人工地震反射波, 需要应用震波接收装置、人工震源装置以及记录终端等设备。如下图1所示。

再次是电法勘探法, 电法勘探法的原理是采用金属矿石的电学特性特征, 来对金属矿的具体位置进行明确。目前这种方法在我国较为频繁, 在对深度金属矿的勘察和开发中得到了有效的采用。按照不同的特性, 该方法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如果按照传导类进行划分, 可以分为交流电法类以及直流电法类;如果按照电磁类进行花费, 可以频域类和时域类。经过我国科学的不断发展, 这种技术也不断的进行完善。然而因为矿石本身就存在电学特征, 有着较明显的导电性, 所以必须在应用中采用精密度有保证的仪器设备来完场测探, 才能保证结论的准确性。常用的电法有音频地质电磁法、瞬变电磁法以及激发极化法, 其分辨率较高, 适用于面积性矿区, 勘测深度能达到两千米以下。

最后是磁场勘探法。磁场勘探法主要是应用两种不同的金属矿石之间在磁场上存在的差异来有效定位金属矿的位置。所以这种勘察方式主要是按照不同矿石间存在的不同磁场以及分布规律来实施勘察, 从而找出所需金属矿物质的位置。我国目前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理论上都对该方法提供了基础, 从而让其能够在我国得以广泛应用。我国目前研发的新一代氦光泵磁力勘测仪, 勘测效果良好。

2 金属矿勘查中几种物探方法的应用

2.1 重力勘探法的应用

它常用在较大的矿产资源勘查中, 主要是对和超级性、基性一切的矿产资源进行寻找。因为重力勘探法的局限性, 而且容易受到仪器设备的限制。因此这种方式不能用在山区深部金属矿勘查中, 主要是因为仪器会一定程度受到地形复杂结构的影响, 造成勘测结果不准确。所以, 一般要将重力勘查法和其他方式结合使用, 保证对深部金属矿的准确定位。除此之外, 该方法可以直接用来寻找大密度的资源以及高密度的超基性岩伴生矿产。和其他方法联用, 能够对断层和基岩隐伏岩体。

2.2 地震勘探法的应用

我国对于该技术的应用还处在初级阶段, 然而因为该方法能达到勘察深度超过两千米, 所以就某种程度上来说, 它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在应用过程中, 工作人员可以采用数字地震仪以及便携式震源采集系统来完成实测数据的去噪及静力校正工作。结合数据制成数据图件, 完成地质解释后明确矿产资源的位置。

2.3 电法勘探法的应用

电法勘探法中的瞬间电磁法其分辨能力较强, 作业效率也较高, 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所以得到了广泛应用。电法中被广泛应用激发极化法能够因为地质因素导致激点异常, 而如果只是地形因素, 激电是不会出现异常反应的。激发极化法对多种装置进行应用从而对多样性的地质问题进行解决, 我国目前常用的装置主要有三极剖面、激电装置、对称四极测探和三极测探。如果要从事大面积工作时, 需要对中梯装置加以应用保证工作效率, 其工作方式主要采用一线供电和多线测量。在进行剖面工作过程中, 可以按照工作目的对装置进行选择, 例如如果是研究陡倾斜, 可以采用联合剖面装置;如果是研究极化体掩埋深度, 可以应用测探装置。一般而言, 激发极化装置的大小关系着探测的分辨率以及深度, 所以要按照地质条件及目标选择适当的装置系数。我国大型成矿带以及深度在五百到二千米的危机矿山中应用。例如我国的胶东金矿集区、金川铜镍硫化物矿集区、德兴永平大型铜金矿集区等。

2.4 磁场勘探法的应用

它主要应用于对深部金属矿的走向、深度和长度进行勘察, 具有很高的精确率。因为地面勘测工作的广泛开展而且有较高的工作程度, 因此矿产勘察工作大多具有高精度。地磁工作的对象主要是铁矿或者铁磁性物质伴随的金属矿产。其地质目的就是找矿, 如果有条件, 也可以在地质填土以及构造研究中应用, 我国目前该技术的应用较为成熟, 应用时间夜场, 技术和设备都很完善, 精确度也能得到保证。另外, 因为磁场勘探精确度高, 可以按照得到的数据来算出矿产的深度。

3 总结

要根据地质特点、地球物理特性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综合的选用适合的物探方法。在某些情况下, 单一采用一种方法可能难以保证结果的精确性, 因此可以将多种方法联合应用。在物探之前, 需要搜集勘查区的资料, 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如果才能保证对地质体准确的反映。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对金属矿产提高了需求, 因此必须要做好对我国矿产资源有效勘察。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以来近四十年的开发, 我国的地表矿产已经消失殆尽, 因此必须要应用有效的金属矿勘察方法做好对深部金属矿的勘察工作。为此, 介绍了我国目前金属矿勘察过程中常用的物探方法, 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 希望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金属矿,勘察,物探方法,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袁桂琴, 李飞, 郑红闪等.深部金属矿勘查中常用物探方法与应用效果[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10, (05) :495-499, 455.

[2]冷孝忠.深部金属矿勘查中常用物探方法与应用效果[J].城市地理, 2015, (06) :71-72.

[3]李令斌, 储照波, 王昌伟等.深部金属矿勘查中常用物探方法与应用效果[J].价值工程, 2014, (35) :285-286.

[4]王欣宇.深部金属矿勘查中常用的物探方法及应用效果分析[J].科技展望, 2015, (07) :153.

[5]阎昆, 杨崇科, 杨延伟.简析深部金属矿勘查中常用物探方法[J].河南科技, 2014, (05) :39.

广东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九三八队 篇5

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目录

1.通用安全制度........................................1 1.1防暑、防寒........................................1 1.2放射性安全卫生防卫防护............................1 1.3防意外伤害........................................2 1.4防汛、防倒塌、防滑坡、防泥石流....................3 2.地质、测量、物化探、采样、加工、化验安全规定.........4 2.1地质、测量安全规定................................4 2.2物化探安全规定....................................5 2.3采样安全规定......................................7 2.4样品加工安全规定..................................7 2.5磨片安全规定......................................8 2.6劈岩芯安全规定....................................9 3.钻探工作安全生产制度................................10 4.探槽、浅井、井巷安全施工制度........................11 4.1探槽施工安全技术.................................11 4.2浅井施工安全技术.................................11 4.3 井巷工程安全技术................................12 5.交通安全管理制度.....................................16 5.1汽车运输安全规定.................................16 5.2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管理.............................17 5.3车辆的维护.......................................20 5.4驾驶员岗位责任制.................................20

1.通用安全制度 1.1防暑、防寒

(1)高温作业,夏季高温作业应备有降温饮料和急救箱。(2)工厂要有通风降温设备,设有专职或兼职人员管理,定期进行维护检修。

(3)夏天露天作业人员应采取防晒措施(如调整作息时间配戴防晒帽等)。高温车间的热源应采取必要的隔热等措施。

(4)冬季室内设火炉、煤气取暖设备的房间要有通风口。(5)寅工作的地点的温度经常高于摄氏三十五度的时候,应该采取降温措施;低于摄氏五度时应设臵取暖设备。

(6)有易燃、易爆物品场所禁止明火取暖。1.2放射性安全卫生防卫防护

(1)丛事放射性矿种的普查工作中的防护

a.使用的标准源要指定专人负责,严格管理,按规程要求存放,严防丢失伤害他人,在校正标准源时,应注意在时间上和距离上的防护作用。

b.采回的放射性标本、样品不得随意乱放,应装入塑料袋内,放在不住人的帐篷里,不得放在办公桌下或床铺下,以防长期接受小剂量的外照射,特别是衰变产生的氡及其子代物吸入人体肺内照射和矿物粉末对住房及地面造成污染。

c.工作完后,必须先洗手洗澡,更换工作服。工作服要挂在指定地点,以防污染环境。

d.在有放射性矿物的探槽,浅井里里工作时,应戴有过滤氡的子代产物的防尘口罩,禁止在其中吸烟、炊食、喝水。(2)从事放射性矿种钻探工程的防护

a.对提取上来的岩矿芯,工作人员在整理、编录、搬运时,应戴防护手套,岩矿芯应尽量存放于距机场院10米以外的地方。

b.岩矿芯存入岩芯库后,要妥善管理,严防丢失。c.从事放射性工作人员每年要进行健康检查。(3)加强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臵放射防护管理

a.严格执行放射性同位素工作的申请许可,登记制度并定期进行检查。

b.建立健全操作规程和制度,专人保管。配备安全防护和剂量报警装臵,并经常检修,保证正常工作,妥善保管放射源等放射性物质,防止等待丢失或被盗,射线装臵要定期维修,保证运行良好。

c.广泛宣传放射性卫生防护知识,使人们了解射线的危害性和可防性。对准备参加或已参加放射性工作的人员要进行防护知识和法规教育,经考核合格方能上岗操作。1.3防意外伤害

(1)用于雨季运输的各种机动车辆,要根据路面情况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2)地质勘探人员在野外作业中遇到暴雨、山洪时,要暂时停止工作,要将人员、仪器等转移到安全地点,不得在有崩塌危险的悬崖、高坡下避雨。在通过山谷凹地时,要随时注意观察眺望,不得强

行通过有可能遭到山洪冲击和引起严重崩塌的地点。

(3)在雨季,尤其是在连日降雨或暴雨后,野外作业人员均不得在没有足够互救防护投施的情况下强行涉渡。

(4)进行水上作业时,要对所有水上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用于汛期的水上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用于汛期的水上交通船只,要配足防护救生设备,建立安全行驶制度,严禁超载超员。

(5)大海滩作业,必须配备救生设施,掌握气象和潮汐变化情况,海上施工必须报经港务监督核准。

(6)野外工作要防止野兽、毒蜂、毒蛇伤人,防止误踩打野兽用的毒箭、套子、夹子、土炮、陷坑等。1.4防汛、防倒塌、防滑坡、防泥石流

(1)根据历年洪水情况和当年气象预报,制定出防雨防汛、防洪的工作计划,位于山谷、河床、低洼的各项工程应避开雨季施工,洪水来前做好各项安全检查和物资储备工作,及时消除隐患。

(2)建筑物必须坚固安全,如果有危险的征兆,应立即采取防范措施。

(3)在有泥石流滑坡发生的地区布臵和进行野外地质勘探工作时,要特别注意防止泥石流、滑坡的危害,不得在这些地点盖野外建筑。

如果必须在这些地区工作时,要尽量避开可能发生泥石流的季节,特别危险的地区要采用具体的工程防范措施。

(4)雨季野外作业及湖泊、水上施工要防止溺淹事故发生。

2.地质、测量、物化探、采样、加工、化验安全规定 2.1地质、测量安全规定

(1)地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钻探、坑探、槽井探的安全作业条件。

(2)出野外作业前,必须认真检查安全生产的准备工作,落实安排后才许出野外作业,检查工作包括:人员健康情况;防护用品和野外装备的配备;拟定各种安全措施;安全组织情况;进行出队前的安全教育。

(3)在人烟稀少或原始森林地区作业,必须配带校正过的指南针和作业地形图,学会用太阳、辰星及地面目标判定方位,所通过的沿途及点位附近,均应留下能为本队人员所共同识别的标志,以便联系。禁止夜间行走或单人行动,外出时要详细交待自己的去向,如有迷失方向或失踪者,必须立即寻找,并迅速报告当地公安部门,禁止吃识别不清的野生动物,以防中毒。

(4)在高山地区作业,应按选定路线稳步慢行,遇悬崖陡壁滑坡、崩塌、风化等危险地区,应绕道前进。必须攀登时,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队员间要拉开一定的距离,互助照应,以防前面队员蹬下滚石伤人。

(5)遇较深宽及流速较大的河流,必须绕道找桥梁或渡口,禁止涉水或强行渡河。利用小船,木伐或其它水运工具时,应该找有经验的水手操纵,并且不许超载。

(6)在旧矿区或前人工作区进行普查找矿时,要注意被灌木丛

或草木掩盖的坑口、探井、探槽。

(7)地质人员进行槽、井探编录或观察地质现象时,不得跳越探槽或跳入0.5米深的槽井,注意观察帮的活石及安全情况,在坑道进行调查时,要注意敲帮问顶或检查棚子的安全情况,并禁止使用明火照明。在生产矿山或运输巷道工作或行走时注意遵守矿山和坑道有关规定。

(8)在地形较陡峻地区工作时,不准往山下投掷和滚放石头,敲打硬脆岩石时要注意碎石飞击伤人。

(9)测工伐木前应检查全部伐木工具是完整良好,携带斧头和锯子,应在斧刃与锯齿上套上皮套或木套。伐木前要根据地势、风向和树的重力方向确定安全的工作位臵,注意树倒的方向,不准两人同时砍一棵树,在锯放高大树木时,应注意不要接触高压线及其它建筑物,打基线多人砍线路的树时,要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摆脚架立塔尺,应选择安全地带。2.2物化探安全规定

(1)电法野外操作人员,均应具备一般用电基本知识,能进行简单的触电急救。

(2)进行电法工作时,必须在得到操作人员的指令后,发电站方可向测线供电。工作中检查供电线时,必须切断电源。严禁使用各种电源正、负极短路,收工拔电极是,严禁带电作业,跑线人员不允许坐线架。

(3)电法野外工作中要注意避开高压输电线,以免发生触电事

故,联合剖面、充电等方法的远极导线不得沿高压线及电话线铺设。当测线接近或穿过高压线时应将导线绑在木桩上或绑在稳固的植物根部加固定,不得在两个山头之间将导线拉紧,以防导线绷紧碰触高压电线。

(4)采用干电池或发电机作为电源时,当电压大于220伏以上,所有供电线路中工作的人员,均须配备和使用绝缘手套。

(5)在未接触供电线路前,操作员应先检查线路联接是否正确,以防短路,供电前操作员应先与跑极人联系,用高电压时要等跑极员离开电极后再供电,拆除线路前应先拆除电源线路,防止与工作无关人员接近仪器、电源和供电电极。

(6)发电机组运转中,以及供电线路接通过程中,严禁接线和触及带金属裸露部位,不得进行检查和修理,严禁在运转中擦拭发电机组。

(7)用断开电极的方法检查漏电时,必须注意安全,当用高压电检查漏电时,跑极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不得直接用手去断开或接上导线,跑极员在接到检查漏电的通知后,应迅速断开导线,当规定检查时间到,尚未完好时,应再次联系第二次检查,不得一次延长检查时间。

(8)雷电天气不得进行电法野外工作及收放电线。

(9)在发电机组附近,加注汽油或用汽油擦洗发电机组和零件,以及贮有汽油的地点,均应严禁烟火,汽油应贮存在远离住房和办公室较远的安全地方,不得靠近烟火,在贮汽油器皿旁存有沙箱等防火

用具,并挂有严禁烟火标志。

(10)对各种仪器应专人负责保管,各种电磁法仪器,在搬迁过程中(包括每天出工、收工及长途搬迁)应由操作员随身携带,对供电设备(包括发电机、整流滤波设备)在搬迁过程中应采取可靠的防震措施。

(11)电法摆站应选择干燥地点(如在潮湿地区工作操作员和仪器下应铺设绝缘胶板)操作开关应保持绝缘良好。

(12)进行汞作业时,要防止汞液(或汞蒸气)溢出,操作仪器时要注意观察,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妥善处理。2.3采样安全规定

(1)在槽、井、坑探内采样,要先检查通风和周围安全情况,并先处理好浮石和活石方准作业。

(2)下井、入坑、采样,要遵守入坑作业的各项制度,在天井、探井、悬崖作业时,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并不准违章作业。

(3)使用螺旋采样器时,电气设施要保持绝缘良好,并防止手动轮旋转碰人和样品碎块崩人。

(4)使用劈岩机劈样时,要躲开岩石碎块崩落范围。(5)在超过2米深的探槽、井内采样时,地表应有人监护。2.4样品加工安全规定

(1)样品加工间要符合国家安全卫生规定。

(2)开车前检查机械设备、容器、电气开关、线路是否完好,风路、水路是否畅通,工作场所有无障碍物。

(3)机械在运转中加料时,要躲开机械的转动部分,粗碎样品不准用手投料,更不准将手伸进漏斗,以防挤手和崩手。在机械上清理粉末时必须停车,如果破碎机被卡,立即切断电源,待停车后再用撬棍取出卡料。

(4)设备运转时,不准检查、加润滑油和清扫,发现机械有异声,应立即检修,操作时要防止触电,多人操作时,要先联系好口号,再合电闸。

(5)噪音超过国家安全卫生规定,必须采取治理措施。(6)加工间必须采取以下防尘措施:

a.所有破碎、过滤、细磨、棒磨设备必须密闭。b.必须装设足够的通风排尘、降尘措施。

c.必须按下列顺序开车:沉降、水门、抽风、破碎机(细粒机),设备运转正常后,方可投料,停止作业时,先停破碎机,后停抽风机,再关水门。

d.筛样时,筛子盖必须盖严,防止粉尘飞出。

e.废样粉必须倒入漏斗,用水及时冲走,或倒在专门地方加以处理,不准随便乱倒。

f.抽尘机发生故障,密封柜溢漏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及时修复。2.5磨片安全规定

(1)开车前先检查防护罩是否完好牢固,电气设备应符合安全要求,水路畅通后,开空车试运转。

(2)应先开水后开机,磨片时应注意摆好距离,防止磨破伤手,磨件掉入槽内应停车捞取。

(3)开车前应先检查金刚砂轮的安装是否稳固,砂轮是否有缺口、裂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否则不得切片。

(4)切片时,岩石与金刚砂轮要慢接触,让砂轮与岩石接触正当后再均匀用力切割,严禁在金刚砂轮上切割其它物件。

(5)更换砂轮时,应遵守《磨削机械一般规程》,砂轮的夹板要适当,一般小于砂轮直径的三分之一。

(6)磨片圆盘应有金属盖,并保持干净,圆盘在开动前要先检查电路、机械,确认无问题后方可开车。

(7)使用酒精灯时,先注酒精后点火,不准在用灯附近有明火,工作场所不准放臵易燃、易爆物品。熄灭酒精灯时,必须加盖灯芯帽。2.6劈岩芯安全规定

(1)开车前先检查防护装臵是否牢固可靠,水路是否畅通,电路有无问题,发现问题应先解决好后方可开车,并开空车试运转。

(2)岩芯要夹紧,严禁用手持岩芯劈切。(3)先给水,后开劈芯机,严禁干式劈切。

(4)开车前应先检查金刚砂轮安装是否牢固,严禁使用有缺口、裂纹的金刚砂轮。

(5)劈芯时,岩芯要缓慢接触金刚砂轮,待砂轮与岩芯接触正常后再均匀推进劈切,不得快速猛推。

(6)金刚砂轮上严禁切割其它物件。

(7)劈芯现场不得放臵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

(8)更换砂轮时要遵守《磨削机械安全规程》规定,砂轮的夹板要适当,一般不能小于砂轮直径的三分之一。

(9)工作完毕切断电源。3.钻探工作安全生产制度

钻探常易发生的人身伤害主要是物体打击、机械工具伤害、高处坠落等,也有触电事故致人伤亡及遭雷电伤害。

3.1安拆钻塔时,提放塔件,工具要捆绑好,塔上和塔下不能同时作业,不得任意向塔外抛扔塔件。

3.2在塔上工作要系好安全带,安全带本身要牢固结实,达到规范要求,系安全带方法要正确。

3.3人力抬、扛、挑、拉运设备、塔材、基台木、管材等重物时,互相配合,用力要协调,避免扭、压、碰等伤害身体。

3.4汽车、拖拉机运钻机要捆绑牢固,禁止人货混装,造成挤压伤害。

3.5禁止擦洗、拆卸修理、加水、加油运行中的机械设备。3.6钻机升降,孔口塔上人员要配合避免猛刹车、猛放钻具,经常检查钢丝绳的牢固度。

3.7提取钻芯,须待岩芯管提出孔口重心稳住后,放管取芯操作人员要与取芯人员配合协调好。

3.8机台安臵场地及机身要注意雷电、大风、山洪等造成侵害而造成人员伤亡。

3.9钻工及地质员在现场作业要戴安全帽、穿工作服、防滑鞋,做好防范措施。

3.10机场用电,电缆线不得损坏裸露,要保证照明用电及灯光配臵,晚间作业禁止无灯光照明施工。4.探槽、浅井、井巷安全施工制度 4.1探槽施工安全技术

(1)在施工过程中探槽一壁不得超过3m,底宽一般为0.6m,超过3m的工程要采取支护措施。

(2)槽壁坡度按土质和深浅而定,一般为60°—80°,松软土层不应大于55°。

(3)禁止采用挖空槽壁底部使之自然崩落的办法进行挖槽,在地形较陡的山坡上,禁止上下同时施工。

(4)槽壁要保持平整,松石应及时清除。

(5)槽内有两人以上工作时,要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槽口两侧0.5 m 以内不准堆放土石和工具。

(6)雨后要加强检查,发现有裂缝、自行掉土、滚动砂石等预兆时,应停止施工,采取措施整改后方可继续。

(7)进行爆破作业,要严格按照爆破安全规定施工。在工段附近要设臵警戒或信号等。4.2浅井施工安全技术

(1)在松软、漏水、粘性差的表土层和破碎、流砂地层中,不宜选用小圆井,应采用方井进行施工,同时必须加强支护。

(2)井深在1—2m内表土层中掘进最好不用爆破方法,在迫不

得已用爆破方法时,也应松动爆破。

(3)两井相距10m以内,其中一井放炮时,另一井应停止一切作业,待人员撤至安全地带以后,再进行爆破作业。

(4)井壁要求垂直,不得有胀肚井段出现,井壁活石一定要清理掉。

(5)井口周围应挖排水沟,在接近居民区挖坑井时要在周围设臵防护栏杆。

(6)清理旧井时一定要先通风,确认井内空气良好时方可下井工作。

4.3 井巷工程安全技术

井下工程施工过程中,整个工艺流程包括凿岩、支护、通风、提升、运输、排水照明、爆破等。

4.3.1凿岩安全(1)手工凿岩安全要求

a.打眼前应检查工具是否完好,锤把安装是否牢固。

b.打眼时,注意力要集中,钢钎和炮眼要在同一中心线上,钎子要扶正,钎刃要紧贴底,每打一次转一下钎,并及时掏出岩粉。

c.打锤者应和扶钎者同站一侧,不得面对面操作,锤子的起落处禁止站人。

(2)机械凿岩安全要求

a.风动凿岩机在开机前,检查一切准备工作。

b.进入工作面作业前,必须先检查有无炮烟,敲帮问顶,支护是

否牢固,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c.作业前,首先检查有无瞎炮,有瞎炮须经处理后方可进行工作。

d.炮眼布臵在不平整处,要先捣平才许凿眼,防止滑钎伤人。e.必须坚持湿式凿岩,开钻时,先开水后开风,停钻时,先停风,后停水。

f.使用气腿支架时,应先打开气动支架的风阀,待凿岩机上升上到所需高度时,再开小风钻进,待钻进5cm后,再开全风钻进。

g.扶钎人员严禁戴手套,严禁打残眼。

h.使用气腿时,要注意站立位臵和姿势,不准骑气腿增压,更不能站立在凿岩机前方或钎杆下,以防断钎伤人。

i.退出凿岩机或更换钎杆时,凿岩机需慢速运转,切实注意凿岩机钢把位臵,避免钢钎自动脱落伤人。

j.凿岩时要注意风绳接头是否松动,防止松脱伤人。k.凿岩时发现不正常声音,排粉出水不正常,应停机检查。4.3.2支护安全

水平及倾斜坑道的支护安全要求

(1)必须由熟悉坑道情况并具有实际操作经验的工人来承担此项工作。

(2)支架材料必须用坚硬结实的材料,禁止使用有裂纹或腐朽的材料。

(3)木材直径的选择应根据地压大小、岩石稳定情况及断面大

小,设计承载能力而定,以能承托上压为目的。

(4)支护时工作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地点,仔细检查顶板及两帮,将浮石处理后再进行支护,支护时应一次架好,不得中途停工,以免发生事故。

4.3.3通风、防尘安全要求

井巷工程通风的目的在于保证工作场所有足够新鲜空气,及时排除有害气体,调节井巷的温度与湿度,改善作业条件,为生产工人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1)常见有害气体及限量

a.一氧化碳(co):井巷内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0024%(按体积计算),按质量计算不得超过0.02mg/l。

b.氮氧化物(NO等):矿内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不得超过0.00025%。

c.硫化氢(H2S):浓度不能超过0.00066%。d.二氧化硫(SO2):浓度不能超过0.0005%。(2)通风方法的选择和基本要求

通风方法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机械通风按扇风机工作方式可分为压入式、抽出式和混合式三种。基本要求是:

a.井巷内爆破后,一般只有短浅坑道,单班作业才允许考虑自然通风。

b.200m以内的坑道,20m以内的直井,宜用压入式通风。c.井下通风应杜绝循环风流的出现。

(3)防尘方法

a.利用湿式凿岩,降低粉尘量。b.通风除法。c.个人戴防护口罩。

d.加强防尘检测,适时采取预防措施。(4)排水与照明

a.排水方法可分自流排水、人工排水、机械排水,在水平巷道内可充分利用坡度进行自流排水,斜井、竖井和浅井涌水量较小时,可用人工排水。当涌水量超过1T/h时应采用机械排水。

b.防水措施

①为防止地下水造成灾害,必须事先搜集分析水文资料,坑口位臵的选择一定要高于历年最高洪水位。

②在井巷周围凿排水沟,以防止流水或山洪流入井巷内。③机械排水时应一用一备。

④井巷排水使用的管道、电缆应用卡子固定在井巷一角,应防止坠落或造成触电伤亡事故。

⑤发现特殊涌水征兆时,应采取果断措施,并及时报告。⑥在特殊地层施工,必须坚持有疑先探的原则。c.照明要求

①明火照明只能在无瓦斯、矿尘爆炸危险的井巷内使用。②井巷内的电源电压不得超过127V,工作面的电压不得超过36V,须经常移动的照明灯,必须备有专门的灯罩。

③在主要巷道内,应每隔10-13m安装一盏40-60瓦的灯泡,在巷道交叉或转弯处,应适当增加盏数。

④井巷内使用的照明电线要用绝缘良好的胶质线,接头和破损处要用绝缘胶布包好。

⑤井巷内应使用防火灯头。

⑥在有瓦斯和矿尘爆炸危险的井巷内,应使用安全灯,若使用普通照明灯,必须使用有防爆装臵的电气用具。5.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5.1汽车运输安全规定

5.1.1车管人员要做到对车辆的科学管理、合理使用、定期维护和计划修理,要搞好计划用车、实行专人专车,建立健全“安全行车卡片”、“车辆技术档案”、“违章肇事登记表”和“派车单”等制度。

5.1.2装运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化学危险品、爆破器材时,应严格执行国家和公安交通部门的有关规定。

5.1.3严禁特种作业车辆(包括工程车、仪器车、吊车等)当作运输车或交通车使用。

5.1.4行驶在山区、冰雪、泥泞道路上的车辆和出车途中遇大雾、大雨、大风、大雪,五公尺内视线不清时,必须按国家交通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做到安全行车。

5.1.5矿区临时公路、便桥、涵洞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危险地段需按规定设警告标志。

5.1.6严禁客货混装。机动车载物、载人应按公交通部门的有

关规定执行。

5.1.7对于购臵的新车辆,要组织驾修人员认真学习,切实掌握其技术性能,操作方法和一般的维护要求后,才能启用。5.2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管理

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管理主要内容包括车辆安全技术、车辆安全运行、维护修理安全监督、车辆安全技术检验、车辆技术责任事故。

5.2.1车辆安全技术管理 3.2.1.1车辆安全装备要求 车辆经常装备主要有:

(1)汽车制造厂或装配厂装备的“三滤”设备、各种仪表、节温器、备胎等必须齐全完好。

(2)照明设备:左右大小前灯、制动灯、尾灯、牌照灯、转向灯、仪表灯、防雾灯等必须配齐。客车车厢内应设臵照明灯。

(3)电器设备:电喇叭及开关按扭、蓄电池及原车供电系统和启动系统的各项电气设备,必须齐全有效。

(4)汽车附件:车窗摇手、门锁、刮水器、后视镜车尾反射器、油箱盖、散热器盖、牌照架、备胎架,必须齐全有效。

(5)车辆常用随车工具应配齐。

(6)货车必须配备蓬杆、蓬布及蓬杆插座、挂钩、绳索等。(7)客车必须装臵乘客座位、攀拉扶手等。5.2.1.2车辆的安全停放

(1)停车场地必须坚实平整,排水良好,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存

入设施。场内应有照明、通风、水源消防等设施。

(2)严寒冬季停车过夜应放尽冷却水,停车的车与车距离不少于0.6—1米,场内通道宽度应为4—6米。

(3)凡装载易燃易爆物品的车辆应单独停放,不得与其它车辆混停。

5.2.2车辆安全运行要求 3.2.2.1车辆的安全技术要求

(1)车辆整洁、号牌安装位臵正确。车辆行驶证与驾驶员证应携带齐全。

(2)车辆装备完好齐全。车辆各外露部分螺栓及螺母紧固可靠,开口销齐全。

(3)灯光、喇叭、刮水器、后视镜等装臵齐全有效。(4)发动机动作正常、无异响、漏油、漏电、漏气等情况。(5)油箱无泄漏现象,加注管口盖锁紧装臵有效。

(6)转向机构操纵轻便灵活,无咬死或过紧发卡现象,高速行驶不摆头、不跑偏。

(7)制动系统性能良好,行车制动有效,前后四轮拖印均匀不跑偏,制动距离符合规范要求;车制动器手柄2/3起到制动作用,停车20%坡度不得发生溜坡。

(8)车架纵、横架无弯曲、裂缝、铆钉不短缺、无松动、钢板弹簧无断装、错位、轮胎气压正常。

(9)车箱栏板铰钩齐全牢固;驾驶室门开闭可靠,行驶中不得

自行脱落;座椅固定可靠,门窗玻璃齐全。

3.2.2.2道路安全状况必须探明

(1)车辆行经塌方、水毁、开沟、冰雪、翻浆路况时,应停车探视,查明路况后方准许通过,不得冒然行驶。

(2)车辆行经险桥、漫水桥、险渡或车辆总生超限时不得冒险通过。

(3)新修、改建、机耕道及车辆初次运行路线,要查明情况,是否可行,确认安全后方可上路。

5.2.3对客、货车安全运行的具体规定

(1)承担人员运输的客车必须符合车辆安全运行条件及各项规定标准。

(2)禁止客货混装。载人客车内不允许同时装载尖锐、硬性或单位货物在25公斤以上的任何货物。

(3)严格按照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核发的车辆行驶证规定乘客数量核载,禁止超员运行。

(4)非客车驾驶员不准驾驶客车。

(5)客车内凡为旅客可能接触到的地方,不得有电线外臵、尖锐金属件及螺钉外露,以免在客车制动时造成旅客受伤。

(6)禁止客车开门运行。

(7)客车运行中经急弯、陡坡、凹凸不平路面、车速应明显低于货车车速,非特别紧急情况,尽量避免紧急制动,防止旅客受伤。

(8)客车行驶应按照道路规定速度,不得超速或开飞车。

(9)货车运输要保证货运物品的安全性、货物重量不得超载,运载方式要根据交通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不得超长和超高;装卸方式要安全、可靠。5.3车辆的维护

车辆维护原则是“预防为主,强制维护”。目的是保证车容整洁,及时发现和消除故障、隐患,防止车辆早期损坏。车辆维护分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等。

5.3.1日常维护:是日常性作业,由驾驶员负责执行。其中心内容是清洁、补给和安全检视。

5.3.2一级维护:由专业修理工负责执行。除日常维护作业外,以清洁、润滑、坚固为主,并检查有关制动、操纵等安全部件。

5.3.3二级维护:由专业修理工负责,中心内容系一级维护以外,以检查调整为主,并拆检轮胎,进行轮胎换位。5.4驾驶员岗位责任制

机动车驾驶员必须取得经公安交通管理机关依照交通法规经过报考、学习、考试以及取得正式驾驶证和单位核发的上岗证后方可上岗开车。驾驶员必须做到。

5.4.1认真学习交通法规和安全驾驶技术操作规程。5.4.2按时参加安全会议和安全学习活动。

5.4.3在确保安全行车的前提下,达到运输作业优质、高效、低耗、积极完成运输任务。

5.4.4认真作好汽车日常维护工作,按照行车通知书执行任务,完成任务后,将车停放在规定地点,认真填写“行画里程记录任务单”。

5.4.5提高驾驶技术,掌握安全行车规律。

5.4.6自觉遵守劳动纪律,服从生产调度指挥,接受交管人员的指挥和检查。

5.4.7劳逸结合,安全谨慎驾驶,反对疲劳行车和冒险驾驶。5.4.8驾乘人员团结合作,开车时不与随车人员交谈、嘻闹,集中精力专心开车。

5.4.9监督货物装卸,保证货物安全,避免货损事故发生。5.4.10驾驶员在下列情况下不宜出车:(1)客货装载不符合交通法规规定的。(2)制动、转向、喇叭出现故障的。

(3)无指挥灯、制动灯、夜间行驶无大小灯、无尾灯或灯光亮度不足时。

(4)轮胎气压不符合标准。

(5)遇大雨、下雾5米之内视线不良或大风、大雪、道路特别泥泞时。

(6)车辆载重超过规定标准。

(7)驾驶员自觉有病、精神不振、情绪异常或睡眠不足,精力不济或饮酒后等。

多金属矿勘查 篇6

【关键词】X荧光仪;金属矿地;勘察应用

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对能源和矿产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加,在传统方式勘查金属矿地质中,已经无法满足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了。利用X荧光仪对样品进行现场测量,寻找金属矿地质。在进行金属矿地质勘查时,要注意区域地质的情况。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地质勘查,X荧光仪分析了元素周期表的元素,精度高,勘查时间短,可以检测固体、液体等多种而不需要复杂的制作过程。对地质矿产的勘查和工程施工也有指导作用,加快工作进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在金属矿地质的勘查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1.仪器设备与样品分析

(1)X荧光仪的理论基础。在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1913-1914年莫塞莱对不同元素的特征X射线与原子序数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莫塞莱定律。X射线荧光法定性分析就是根据莫塞莱定律。定性分析是指导了特征X射线的能量,就可以获得是那种元素发出的X射线。便携式X荧光仪工作原理是同位素γ激发源,发出的γ射线辐照在样品上,受激发出的X射线。待测元素特征X射线的能量和原子序数成正比,并且与其它的特征X射线的照射量率相关。对不同的照射量率测量,可以确定被测样品中多种元素的品位。将激发源的射线照到样本上,激发目标元素产生特征X射线,收集射线转换成电压信号,用MCA进行模数转化和分析,由计算机进行处理后得出被测样品的元素种类和含量。

(2)工作原理样品分析时,X射线照射待测样品后,样品和X射线中元素的原子相互作用,元素中的内壳层电子被激发出原子,引起壳层电子跃迁,发射出元素的特征X射线。元素的原子受激发后,在退激的过程中会释放出X射线能量,测定样品中特征的X射线,可以确定被测样品有何种元素。

(3)X荧光仪的分析方法。X射线荧光分析方式是相对的测量方法,要分别对已知含量的样品进行测量,建立工作曲线和数据库,然后进行准确的仪器分析。在野外作业时,要按要求使用标准样品对仪器进行标定,标准的样品含量保证了被测样品含量都覆盖在一定的范围内。分析的样品一般要在干燥、破碎、研磨后,进行60目筛。在作业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由于野外作业环境恶劣,岩石样品只能过15目筛,简单处理就可以,部分装入样杯进行分析,剩余部分可以在实验室进行化学分析。将制好的样品放于X荧光探头上,进行分析。在金属矿地质勘查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勘查。在X荧光仪测线工程布置方法上,要依据地表矿化及矿体在地表的出露情况进行布置。采用数据在各个测点采集图样做为测试样,在测试过程中会出现异常的数据。在测量中要根据测量结构和野外地质资料划分主要的异常区域,根据异常带可以判断异常点的矿化强烈和矿体走向。

2.X荧光仪在金属矿地质勘查中的应用现状

(1)X荧光仪在国内的研究现状,在20世纪60年代开展同位源激发样品试验到70年代中期的商品化携带式X射线荧光仪问世,在地质普查的不同时期,X射线荧光仪对沉积物化探样品和天然产状下的多种元素进行定性、定量测定、提供实事的分析结果。X荧光仪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下,金属矿地质的勘查中有十余种矿种的勘测中得到了应用。金属相应的元素或总量有着一定的关系,元素的分布范围深远,X荧光仪测量元素是可行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20世纪末,调查显示X荧光仪在广泛应用与金属矿产勘查中,分析的准确度有了更高的要求。X-射线荧光法的应用条件,使用范围和准确性在地质样品分析测试中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X荧光仪中这些方面要进一步改进提高。

(2)在X荧光仪的广泛应用中,目前X荧光仪也存在这一些问题,和国外的一起相比较而言,国外X荧光仪发展历史较长,硬件水平较高,软件的更新速度快。X射线应用在各种理论和方法日趋成熟,各种技术的研究与运用得到很好的发展。国外X荧光光谱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荧光仪有很大的改进和发展。国内的X荧光仪受技术条件和认识的限制,发展一直很缓慢。国外X荧光仪同国内同等精度的仪器相比,价格高,国内设备的硬件水平低,设备精度也比较低。X荧光仪设备在不同的领域,对不同的元素的分析也是不同的。因此,要求X荧光仪的操作界面要方便、灵活。

(3)随着便携式X荧光仪被广泛应用于金属矿地质勘查中,对准确度和检出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X荧光仪在地质上的应用。传统的地质找矿主要靠采样,然后进行物理和化学分析,分析的成果严重的滞后性,常常导致采样不到位和漏矿的现象发生。X荧光分析技术有快速测定、适合野外作业、成本低等特点,可以很好的弥补上述的缺点。对地质矿产勘查和工程施工有重要的意义。在勘查中X射线荧光技术,能够在土壤中实现多种元素的快速定性,定量的测定。X荧光仪技术在矿山开采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找矿这方面,指导地质矿产勘查,工程施工等工作,提高的工程效率和进度,对地质矿产勘查有重要意义。

3.结语

X荧光仪设备应用在不同的领域,对不同的元素分析也是不同的,要求X荧光仪的操作界面要方便、灵活野外作业要求提高勘查地质能力和野外灵敏度,提高恶劣环境下的作业能力。X荧光分析技术具有快速测定,适合野外作业、成本低、仪器便于携带等特点,运用X荧光仪对样品进行分析可以快速的得到样品的检测结构,使工程施工和工作进度大大加快,提高工程效率,对金属矿地质勘查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振亮,张寿庭.X荧光仪在鸭鸡山铜钼矿地质勘查中的应用[J].矿床地质,2010(29):847-848.

[2]唐爱雄,庞荣华,方方,张遵遵,徐长明.便携式X荧光分析仪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J].金属矿山,2010(03):97-99.

多金属矿勘查 篇7

随着近几十年的勘查开发, 各种露头、地表矿、浅部矿和易识别矿越来越少, 未来勘探将不再是以直接检测矿化的简单勘查为主的传统方式, 找矿工作正面临着一场新的革命, 寻找隐伏矿、盲矿和难识别矿必将成为21世纪首要勘查任务。应用地球物理方法“攻深探盲, 寻找大矿、富矿”和“区域约束局部, 深层制约浅层”的指导思想已在隐伏矿床预测中得到广泛应用。磁法作为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方法, 在各种金属矿物探勘查中, 投入工作量最大, 取得的效果也非常显著。多年来, 利用磁法寻找铁矿及其他金属、非金属矿都获得了很大的效益;另一方面, 在地质调查、矿产勘查中, 利用磁法成功的圈定侵入岩体, 研究各种地质构造以及大地构造分区等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阐述了磁法在金属矿勘查中的作用, 就利用磁法进行直接找矿和间接找矿两方面举实例作了分析和探讨。

1 磁法在金属矿勘查中的作用

作为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方法, 磁法在我国金属矿的勘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利用磁法可以直接找矿, 也可以利用磁法圈定隐伏岩体、含矿蚀变带、控矿构造等进行间接找矿。“直接”找矿是根据矿体或矿体群产生的磁异常直接指出矿体或矿体群可能的属性、具体位置或其他有关情况, 如矿体小、产状、埋深等。利用磁法“直接”找矿的前提是矿体与围岩具有明显的磁性差异, 且大小与埋深的条件适合, 能在距矿体一定距离处产生能够被现有磁法仪器设备发现的磁异常。磁法“间接”找矿的前提是近矿围岩的各种蚀变、矿化带和直接控矿因素, 如构造、岩性和岩浆活动等能够引起较为明显的磁异常, 这些磁异常就是“间接”找矿标志。

在黑色金属矿产勘查中, 从普查到详查, 磁法始终是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一般情况下, 普查采用航空磁测发现异常, 对航磁异常进行相关查证后, 若有必要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地质、物探、化探等工作。详查工作采用地面高精度磁测, 通过大比例尺的磁测工作, 反演矿体埋深、形态和规模。在钻探工作中, 可以进行井中磁测, 如磁化率测井、井中三分量测井等。利用磁化率测井, 可以快速标定沿钻孔方向岩性的磁性变化, 确定矿与围岩的界线。采用井中三分量磁测, 能够发现井旁和井下盲矿体, 并对井下盲矿体有超前预报的作用, 可以有效指导钻探工作。

磁铁矿勘查是物探效果最好的应用领域之一。由于在赤铁矿床、菱铁矿和褐铁矿床中常伴有磁铁矿物, 磁法是寻找这类矿床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 利用磁法可以直接寻找磁性矿产。在超基性岩体中寻找铬铁矿体时, 磁法与重力配合, 寻找、圈定超基性岩体, 起到间接找矿的作用。对于以硫化物形式存在或与黄铁矿、磁黄铁矿、磁铁矿伴生的有色金属, 区域调查和普查阶段, 通常利用化探、电法和磁法发现异常, 当矿体与围岩有明显磁性差异时, 可以进行较大比例尺的地面磁法扫面, 通过圈定研究磁异常, 推断地质构造, 最终达到找矿的目的。对于产于基性岩体中的铜镍矿床, 利用磁法 (最好配套实施重力测量) 圈定岩体, 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贵金属的勘查中, 虽然以化探 (水系沉积物测量) 和电法为主, 但是有些单位通过磁法了解隐伏岩体、构造和含矿蚀变带, 再结合其他方法寻找金矿也取得了较好勘查效果。所以, 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 磁法在金属矿的勘查中是其他技术方法不可替代的。在矿产预测中, 特别是针对隐伏矿体、深部大矿, 磁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 在寻找隐伏构造和岩体方面磁法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2 应用实例分析

2.1 磁铁矿勘查

2.1.1 矿区地质特征概述

该矿区位于芦草滩背斜的北翼, 该背斜核部地层为中泥盆统三个井组下段, 两翼由中泥盆统三个井组上段组成。矿区出露地层为中泥盆统三个井组上段, 总体走向100°~120°, 倾角在60°~65°左右, 为一个向北倾斜的单斜构造, 沿走向略具波状弯曲;另外在沟谷中尚有少量的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物分布。中泥盆统三个井组上段 (Dsg2) 在测区内大面积出露, 被华力西中期花岗岩吞蚀和破坏, 未见顶底。区内岩性为灰绿色板状绢云千枚岩、斑点板岩、灰色砂质泥硅质板岩、灰色千枚状板岩夹变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砾岩和不稳定的英安岩及硅质岩、白色大理岩透镜体。第四系冲洪积砂砾石层 (Qhapl) 在区内分布广泛, 主要由洪积、冲积作用等形成的砂砾石层、砂土、粘土和半胶结砂砾岩等组成。

矿区构造以断层为主, 较为发育, 按走向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两组:一组为NWW—SEE向的走向断层;一组为NE—SW向的横断层, 横断层常破坏先期形成矿体, 为成矿后期形成。矿区铁矿化主要受NW—SE向断裂控制, 铁矿 (化) 体主要产于断裂带内的板岩、千枚岩、硅质岩中。

矿区内岩浆活动强烈而频繁, 主要表现为华力西中期的海相火山喷发和中酸性岩浆侵入。喷出岩见于中泥盆世三个井组中, 为海相火山喷发形成的灰绿色英安岩, 呈不稳定的透镜状夹于灰色砂质绢云母千枚岩中。矿区内岩浆侵入活动强烈, 侵入岩约占全区面积的1/3, 呈岩枝、岩株状产出, 岩性以中、酸性为主, 脉岩亦发育, 时代为华力西中期。

2.1.2 矿区地球物理特征

工作中, 系统采集了矿区出露的各类岩 (矿) 石标本, 进行磁化率测量、统计和分析, 以研究矿区不同岩 (矿) 石的磁性特征, 为磁异常的解释推断提供依据。

表1显示, 矿区除磁铁石矿外, 大部分岩石磁化率均较低, 表现为弱磁或无磁特征。磁铁矿石磁化率最高, 磁化率平均值为63765×10-5SI, 是该矿区磁性最强的岩性;闪长岩具有一定的磁性, 可引起相对较高的磁异常;板状千枚岩、花岗岩、大理岩具弱磁性, 引起的磁异常较低;砾岩、变砂岩、板岩磁性极低, 在本次磁测工作中视为无磁性。矿区围岩和赋矿岩 (矿) 体具有明显的磁性差异, 为磁测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地球物理条件。

2.1.3 磁异常分析及推断解释

矿区开展了1:1万地面高精度磁测工作, 依据测线基本垂直于矿区主要构造、地层的原则布设测网, 测线方位角为20°, 网度为100m (线距) ×40m (点距) 。对磁测数据做各项改正后, 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和位场转换, 最后绘制各类磁性成果图。

根据磁异常△T化极等值线平面图 (如图1所示) , 该矿区磁异常以高值正异常为主, 局部出现低值负异常。矿区存在两个明显磁异常带, 即东北部NWW-SEE走向的磁异常带M3和中部沿NWW-SEE走向的磁异常带M2, 磁异常带的走向与矿区地质构造和地层走向一致。异常带M3主要由两个独立异常M3-1和M3-2组成, 呈串珠状。异常带M2由M2-1、M2-2和M2-3三独立异常组成, 异常强度均较高, 并且有一定的展布, 初步推断为矿致异常。根据磁异常展布特征, 单独圈定了磁异常M1。通过对磁测成果的综合研究, 结合矿区地质特征, 推断划分了矿区地质构造 (见图1) 。磁异常△T经化极处理后, 再作不同深度的向上延拓处理, 发现磁异常M2和M3在深部仍有较高强度和较大展布, 结合地质资料认为, 磁异常带M2成矿条件较好, 具有进一步的找矿和研究价值。

2.1.4 磁异常查证及找矿意义

在综合研究地质、物探资料后, 对磁异常M2-1利用槽探进行了初步查证。在该磁异常地下约2m处见到品位较高的向北倾斜的磁铁矿体。后根据各类先验资料, 以井中磁测为指导, 沿119号勘探线先后实施5个钻孔, 除ZK119-5未见磁铁矿外, 其余钻孔均见到多层高品位的厚矿体。

根据磁异常的查证和工程验证, 认为该矿区磁铁矿矿头基本处在本次地面磁测成果的正负磁异常的强梯度带上, 并且异常有叠加特征, 推断在深部存在多个向北东缓倾的斜磁化磁性体。以该结论为指导, 先后在不同勘探线上进行钻探验证, 均取得突出的找矿效果, 大幅扩大该矿区的资源量。磁法圈定的磁异常, 特别是梯度大、强度高的磁异常是本矿区直接和主要的找矿标志。

2.2 锰铁矿勘查

2.2.1 矿区地质特征概述

区内出露的地层为元古界震旦系平头山群上岩组及第三系、第四系。元古界震旦系平头山群上岩组主要是碳酸盐类岩石, 岩性为含泥炭质结晶灰岩;地层中夹少量的石英岩薄层和硅质板岩透镜体。该套地层受华力西期岩浆侵入, 整体仅剩一条带状透镜体。第三系下统苦泉组分布于中部山前平坦地带, 主要为桔黄-桔红色, 局部为黄褐色及红色粉砂质泥岩、钙泥质砂岩、泥岩夹砾岩、岩盐及薄石膏层等组成, 风化后呈红土。第四系上更新统分布于普查区南部, 约占普查区面积的1/3, 为山前洪积扇, 由松散的砂、砾石和亚砂土所组成的洪积物。第四系全新统主要沿河床呈带状分布, 由现代季节性洪水形成的松散的洪积物, 由砾石和砂土组成, 砾石成份复杂, 无分选。

矿区所见断层为一近东西向逆断层, 长约6km, 宽约几米, 沿断层带两侧岩石片理化较强, 镜下方解石双晶颗粒多呈膝折, 而石英颗粒波状消状。该断层被后期北东向一平移断层所错开。在含泥炭质结晶灰岩中可见有小褶皱及挠曲。

矿区岩浆侵入岩发育, 约占全区面积的1/2, 岩浆侵入时代为华力西中晚期, 侵位于震旦系地层中, 主要有中细粒含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细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

2.1.2矿区地球物理特征

区内存在航磁异常M1084异常形态规则, 东西长约7km, 南北宽约4km, 面积26km2, 异常为近东西走向。重力异常的极大值与磁异常峰值基本重合, 其异常约向北移30~50m。结合区域地质情况, 该磁异常有为磁铁矿或含矿岩体引起的可能;其重力异常局部为具有强磁性或较强磁性的高密度地质体引起。

2.2.3 磁异常分析及推断解释

在该矿区实施了1:1万地面高精度磁测工作, 依据测线基本垂直于矿区主要构造、地层的原则布设测网, 测线方位角为0°, 网度为100m (线距) ×20m (点距) 。

测区磁异常整体为宽缓带状异常 (如图2所示) , 形态规则, 以200n T等值线衡量, 异常东西长约6km, 南北宽约3km, 呈近东西向展布, 面积约为10km2。区内正异常极大值为2900n T, 负异常极小值为-1600n T。全区异常从南至北, 先由相对平静场逐步过渡到正异常, 再由正异常过渡到负异常。磁异常梯度南侧变化平缓, 未出现负异常;北侧梯度相对较陡, 并伴有强度高、分布范围广的带状负异常 (如图2所示) 。

根据磁场特征, 圈定近东西走向的带状高值正异常M1, 近东西走向的宽缓负异常M3以及由M2-1、M2-2、M2-3和M2-4组成的近东西走向的高值正异常带M2。从整体上看, 区内磁异常是由M1、M2-1和M3构成的一个近东西走向、正负异常伴生的宽缓带状强磁异常区。因地表正值异常区均为第四系覆盖, 并且区内未见具有较强磁性的岩性, 推断异常由埋藏较深的强磁性的地质体引起, 并且极有可能为磁铁矿或是与磁铁矿伴生的其他矿种导致。推断区内存在隐伏断裂构造F1, 走向为近东西向;F1在测区西部被北西走向的次级断裂F1-1错断。磁异常M1和磁异常带M2-1位于F1-1东西两侧, 具有较好的成矿条件。

1-磁异常等值线及注释, 2-相对高值点及注释, 3-相对低值点及注释, 4-磁异常及编号, 5-推断构造及编号

2.2.4 磁异常查证及找矿意义

为了确定磁性体的倾向, 在磁异常M1处布置两条高精度磁测剖面, 方向为0°。根据高精度磁测剖面推断磁性地质体顶板埋深约120m, 分布的水平宽度为100~400m, 倾向约352°, 倾角约为70°~80°。后在M1异常处, 利用钻孔ZK401和ZK2401进行查证, 并于140m处见磁铁矿化体。矿化体为磁铁矿化、黄铁矿化辉长岩, TFe品位10%左右, 剖面推断与实际钻孔所见矿化体基本吻合。根据磁异常分析, 铁矿化体下延深度很大, 建议加大力度进行深部找矿工作。

该矿区磁异常为带状宽缓、分布范围广的强磁异常, 通过钻孔查证, 异常主要由磁铁矿化体导致。磁法圈定的磁异常是该矿区寻找铁磁性矿产或其他共生矿产的直接标志, 对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2.3 铜镍矿勘查

2.3.1 矿区地质特征概述

该矿区位于敦煌复背斜南翼之红柳峡-踏实河向斜褶皱带中, 出露地层除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外, 全为前震旦系敦煌群。敦煌群分布于三个泉—踏实河大断层以北, 岩层褶皱强烈, 轴向近东西向, 且为数条南东东-北西西向断层所切割, 变质程度较深, 混合岩化普遍。岩性主要由混合岩化片麻岩、片岩、大理岩组成。在构造上, 工作区处于塔里木地块和祁连褶皱带复合交汇部位, 其南紧邻阿尔金断裂。出露主要构造较简单, 为北西西向和东西向断裂, 两条北西西向和一条东西向区域断裂从工作区穿过, 区内其它构造整体上受北西向区域构造控制, 走向北西西向, 倾向南西, 倾角60°~80°。北北西向断裂较发育, 由一系列具有平移特征的逆断层组成, 是区内的主要控矿构造。工作区内见有基性、超基性岩成脉状侵入, 侵入体多与大理岩成互层状产出, 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 岩性有辉长岩、橄榄辉石岩和辉石岩等。

调查发现, 区内地表出露的基性、超基性岩体具有一定的矿化, 含矿岩体走向北西西向, 倾向南西, 宽度在几米~十几米不等, 沿走向断续出露约2km, 含矿岩体顺层侵入于大理岩中, 地表与大理岩呈互层状产出。岩石类型主要由辉长岩、辉石岩、橄榄辉石岩和辉石橄榄岩组成。民采老硐揭示了较好的镍矿化现象, 赋矿岩性主要是辉长岩、辉石岩和橄榄辉石岩, 矿 (化) 体呈脉状或透镜状产出。采样分析结果显示, 含矿样品Ni品位在0.3%~0.87%之间, 个别达1.43%, 平均0.51%, Cu平均品位0.23%, 含矿岩性主要是橄榄辉石岩、辉石岩和辉长岩。

2.3.2 矿区地球物理特征

区内大理岩、斜长二云片岩、斜长角闪片麻岩、碎裂绿泥石化辉石岩、蚀变辉石岩 (褐铁矿化、镍矿化) 、蚀变辉长岩 (蛇纹、滑石、绿泥石化) 、绿帘片岩和蚀变橄榄辉石岩或辉石岩 (绿泥、蛇纹石化) 等岩石磁化率均较小, 大理岩磁化率平均值仅为2.6×10-6SI;蚀变橄榄辉石岩或辉石岩 (绿泥、蛇纹石化) 相对较高, 其最大值为2529×10-6SI, 平均值为1404.9×10-6SI。上述岩石中, 大理岩对该区磁场强度基本无贡献;蚀变辉石岩 (褐铁矿化、镍矿化) 、蚀变辉长岩 (蛇纹、滑石、绿泥石化) 、绿帘片岩和蚀变橄榄辉石岩或辉石岩 (绿泥、蛇纹石化) 磁化率相对较高, 当其具有一定规模后可在地表引起一定的磁异常, 但引起磁异常强度相对偏低。

蚀变橄榄辉石岩磁化率最大值为99637×10-6SI, 橄榄辉石岩 (含镍黄铁矿化、黄铜矿化) 是区内磁化率最大的岩 (矿) 石, 其平均值为18411.4×10-6SI, 最大值为49459×10-6SI。这两类岩石在地表完全能够引起较高的实测磁异常, 是引起本矿区高磁异常最主要的地质体。

2.3.3 磁异常分析及推断解释

通过研究区内地质资料, 决定首先再该矿区进行1:1万地面高精度磁测工作, 依据测线基本垂直于矿区主要构造、地层的原则布设测网, 测线方位角为20°, 网度为100m (线距) ×20m (点距) 。

从磁测成果来看 (如图3所示) , 矿区以低值磁异常为主, 地磁场变化平缓;测区东部主要以正值异常为主, 西南以负值异常为主。全区异常极大值为751.3n T, 极小值为-526.2n T, 磁异常平均值为1.49n T。矿区磁场整体为低缓磁异常带, 磁异常总体走向为NWW向。地磁场在北东部及中南部表现为相对较高正磁异常, 西南部则主要为相对平静的负异常。结合测区地质资料及地表地质现象综合分析, 所圈定的磁异常虽然分布较为分散, 但均受北西西向主断裂构造及北北东向次级断裂构造的控制。

在测区内推断划分了三条NW-SE构造带, 即F1、F2及F3 (如图3所示) , 其走向与地层方向基本一致, 多处磁异常带及出露矿点均分布在上述推断构造带上或是其周围, 推断构造带F2为区内主控矿构造或导矿构造。推断次级构造带F1-1, 该矿区圈定的有进一步工作意义的磁异常, 如M3、M4、M5及M6均分布于次级构造带与主构造带交汇处及其周围。

1-磁异常等值线及注释, 2-相对高值点及注释, 3-相对低值点及注释, 4-磁异常及编号, 5-推断构造及编号

2.3.4 磁异常查证及找矿意义

本次地面高精度磁测圈定的NW-SE构造F2, 是本矿区重要控矿构造, 磁异常M3和M4据其南北两侧。在F2中偏东部存在沿构造走向展布的带状低磁异常带, 该磁异常带和地表矿化露头对应的基性-超基性岩体能够很好的吻合, 并以此确定了一条矿化带。后经过钻孔验证, 在该异常处发现了铜镍矿化体。通过本次磁法工作, 认为该矿区成矿潜力较好, 值得开展进一步工作, 同时证明了磁法是该矿区通过寻找基性-超基性岩体而寻找铜镍矿床的有效手段, 其中反映基性-超基性岩体的带状磁异常是该矿区重要的间接找矿标志。

3 结语

通过对地面高精度磁测资料进行化极、导数计算、位场转换等必要的处理, 快速圈定和解释磁异常, 可以基本了解勘查区内岩性的磁性变化规律、强弱特征。在充分研究已有各类资料基础上, 结合地磁特征, 圈定隐伏岩体, 推断划分地质构造, 可以为下一步勘查工作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找矿标志。磁法在推断隐伏岩体和地质构造, 寻找深部隐伏矿体方面是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随着磁法仪器设备和数据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 特别是航空磁法技术的长足发展, 利用磁法进行矿产预测将更加快捷高效。

参考文献

[1]管志宁, 编著.地磁场与磁力勘探[M].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5.

[2]曹令敏.隐伏矿床定位预测理论和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0, 25 (3) :1037~1045.

[3]娄德波, 宋国玺, 李楠, 等.磁法在我国矿产预测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23 (1) :249~256.

[4]管志宁.我国磁法勘探的研究和发展[J].地球物理学报, 1997, 40 (增刊) :300~307

[5]孙文珂.物探找隐伏矿的几个技术问题[J].物探与化探, 1991, 15 (2) :81~90.

[6]《中国矿床发现史·物探化探卷》编委会.中国矿床发现史·物探化探卷[M].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2.

[7]刘伟, 余友, 张秀鸿.黑龙江省东安金矿地球物理勘查应用效果[J].地质与勘探, 2010, 46 (4) :0657~0663.

多金属矿勘查 篇8

关键词:X荧光仪,金属矿,地质勘查

我国工业化的飞速进步, 使得生活和生产中对矿产及能源的需求都大大增加了, 以前使用的金属矿地质勘测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在现场利用X荧光仪进行勘测工作, 然后探明金属中矿物质的成分。开展金属矿物质的勘察工作时, 必须要查明该地区的地质状况, 这样才能根据地质情况科学的开展勘察工作。

1 X荧光仪设备的理论

X荧光仪小巧易携, 工作时就是利用γ同位素的放射源, 样品受此影响便会发出X射线。定性分析工作是在知道特征X所含能量的基础上进行的, 主要是为了确定是由哪种因素产生的。原子的序数越大, 则特征X射线的能量越大。

2 X荧光仪在金属矿的地质勘查中的应用

X荧光光谱起源于西方国家, 经过长期的发展和进步, 荧光仪设备以及有了很大的提高和进步。而在我国, 常常会受到专业知识、工艺、所需设备不足等各方面的约束, 这使得我国的X荧光仪长久以来并无多大进步。同样精度的荧光仪器在我国的价格就低于国外,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荧光仪的硬件水平较低, 这也使其精度也大大降低。因此, 由于领域的差异, 会使不同元素的分析工作也有所差异, 这就要求我们提高X荧光仪操作界面的便捷性和灵活性。现今X荧光仪的应用领域已经很广, 但是在X荧光仪的使用方面还隐含着很多的问题。将我国和国外的X荧光仪技术比较可以发现, 国外X荧光仪的硬件水平是很高的, 并且软件更新的速度也是日新月异。有关X射线的应用和研究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分析我国对于X荧光仪的发展及应用现状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中国自上世纪60年代起便开展了同位源样品激发方面的试验, 但至上世纪70年代才有了商品化程度高、便于携带的X射线荧光仪。开展地质普查工作时, 不同的阶段可能有所区别, 但借助X射线荧光仪却能获得高精度的定量测定结果, 并查明定性沉淀的物化探样品类别和诸多金属元素种类, 进行深入合理的研究分析。X荧光仪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进步, 使很多技术矿地质勘察工作中都应用到这一仪器, 各种金属的总量和其元素间是有某种联系的, 并且所处的区域也有很大的差异, 这时便要用X荧光仪来实行测量, 该仪器的工作效率也是相当高的。至20世纪末起, X荧光仪器在金属矿产的勘察工作中便已经有了大范围的使用。但同时也对分析的准确度有了更高的要求, 且在X射线荧光法地质样品的分析测试工作中, 对使用的要求和准确性等各项性能也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这也意味着, 我国的X荧光仪技术在这诸多方面都需要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

现今, 我们在进行金属矿地质勘察工作时, 已经大规模的使用X荧光仪, 但这也要求X荧光仪有更高的检出限和较强的精确度。X荧光仪在地质勘察工作中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进行金属矿产勘查工作时, 一般使用的方式就是采样, 然后对获取的样品开展化学和物理方面的深入分析, 而这种分析方式通常会使分析结果有较大的滞后性, 最终使得漏矿、采样不到位等情况的产生。深入研究X荧光分析技术发现, 其主要优势是测定速度快、进行野外作业时非常便捷, 并且工作起来所需的投入较少, 也因此在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和工程施工方面发挥着很积极的作用, 可以实现对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快速测定及定量测定。进行矿山开采工作时, 也较多的应用了X荧光仪技术, 因为它在确定矿产位置上有着积极的作用, 还能在地质矿产勘查中发挥重要作用, 保证工期的同时提高工作的效率, 所以在地质矿产的勘察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3 X荧光仪在金属矿地质勘查中的现状

X荧光仪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为:上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进行同位源激发样品的试验, 70年代中期生产出商品化程度高、易于携带的X射线荧光仪。在各个地质普查阶段, X射线荧光仪都可对沉积物化探样品及诸多因素开展定性、定量的分析, 并得出较准确的结果。X荧光仪技术的日益发展, 使其在勘察工作中能准确探测出十几种矿种。金属元素与其总量是有着一定联系的, 若元素的分布比较深远, 则使用X荧光仪测量效果极好。在上世纪末, X荧光仪在实际的工作和应用中, 对于结果的精确度有了更高的要求, 并明确的规定了X射线荧光仪的应用区域、使用时的具体要求等, 而这些负面都是X荧光仪工作时的薄弱方面, 都是需要不断改进的。

现今X荧光仪的应用领域很广, 但其中也还有诸多的隐患和不足, 特别是与国外的荧光技术比较而言。西方发达国家的X荧光仪技术发展时间长, 硬件质量高, 软件也在快速的更新着。有关X荧光仪技术的各种理论和工艺越来越完善, 各种研究结果也在实际工作中有了很好的体现。外国的荧光仪技术经三个阶段后, 工作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我国的荧光仪技术却因专业理论等各方面的制约, 技术水平还很低。我国的荧光仪设备与国外同等水平的设备相比, 成本高, 硬件质量较低并且精确程度也较差。测量范围的不同可能会使X荧光仪设备所取得的结果有一定的区别。所以, 必须保证X荧光仪的操作界面有很高的便捷性及灵活性。

X荧光仪在地质上有广泛的使用。以前的地质找矿一般依靠采样, 再开展化学、物理等各方面的分析。但分析结果常常有着很强的滞后性, 这便会导致采样不到位、漏矿等情况的产生。便携性X荧光仪在金属矿地质勘察工作中有了广泛的应用, 在精确性及检出限方面也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但X荧光分析技术所具有的测量速度快、投入少等优点, 也使得上述缺点显得微不足道。尤其是在地质矿产勘查和工程施工中更加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进行矿山开采工作的找矿工作时, X荧光仪技术能提高找矿准确度和施工效率, 从而促进找矿工作的顺利进行。

X荧光仪机器可能会因为使用环境的不同而得到有差异的因素分析结果, 但我们一定要保证X荧光仪的操作界面有较高的便捷性, 能在野外环境中方便的进行工作, 所以还应提高设备的地质勘探能力和野外灵敏度, 在复杂环境中能有较好的工作性能。现今广泛使用的X荧光分析技术有着下列优势:测定速度快、野外工作时方便、投入少、携带方便等, 借助X荧光仪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样品的检测结构, 这不仅能使工程施工的效率更高, 还能保证工期。

参考文献

江西稀有金属发现及勘查开发 篇9

1 矿床勘查与开发回顾

江西稀有金属矿产勘查与开发, 始终伴随国家的发展和需要。截止2012年底, 全省查明并上省储量表的稀有金属矿床中:铌钽矿床14处 (钽矿超大型2处、大型1处, 铌矿中型3处) , 查明的钽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铌居第四位;铍矿床12处 (大型1处、中型2处) , 查明Be O总量居全国第3位;锂矿床6处 (超大型1处、中型2处) , 查明锂资源/储量居全国第2位;锆 (铪) 矿床6处, 查明 (Zr+Hf) O2资源/储量居全国第1位;伴生铷矿产地5处 (超大型、大型各2处) , 伴生铯矿产地2处 (超大型、大型各1处) , 查明资源/储量铷居全国第一、铯居第二。

1957年, 江西冶勘220队发现、1958年九江专区地质大队勘查星子县枭木山小型铍矿, 是江西最早发现及勘查的独立稀有金属矿床。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 由于国家对稀有金属特别是钽矿需求迫切, 掀起了江西稀有金属勘查高潮:1965~1970年江西省地质局913大队发现、勘查了横峰县黄山大型钽 (铌) 矿;1967~1977年江西省地质局909大队相继发现、勘查了石城县671小型钽铌矿, 石城县姜坑里小型铌钽锂矿, 石城县海螺岭中型钽 (铌) 矿;1969~1973年, 江西冶勘七队发现、探明了宜春雅山超大型钽锂 (铌) 矿, 发现、勘查了宜丰县同安大型钽 (铌锂) 矿;1969~1975年, 江西冶勘617大队发现、勘查了全南县大吉山钨矿床深部共生的大型钽 (铌) 矿, 以及赣县6812 (牛岭坳) 中型锂 (钽) 矿;1976~1987年, 江西冶勘一队发现、勘查了横峰县葛源松树岗钨锡矿深部共生的超大型钽 (铌) 矿。新世纪以来, 稀有金属找矿重新得到重视, 2001~2005年,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 江西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完成了横峰县葛源松树岗及外围铌钽多金属矿区详查工作, 提交Ta2O5资源/储量29942.0t, 钽矿规模达超大型;2002年, 赣西地质调查大队完成了宁都县河源锂辉石矿详查, 查明一处中型锂 (铌) 矿床。

江西自1956年开发星子县枭木山铍矿后, 1964年横峰县黄山矿区铌钽砂矿的开采利用在全国为最早, 1981年该矿建矿开采原生矿;1970~1982年, 石城县671钽铌矿、海螺岭钽铌矿先后开发利用;1986年, 全国最大的钽铌矿生产基地宜春414钽锂铌矿建成投产, 除钽铌矿外, 对锂资源也进行开发利用。截止目前, 全省独立稀有金属矿山仅横峰黄山钽铌矿、宜春414钽锂铌矿尚在生产, 宜丰同安钽铌锂矿仅作为瓷石矿开发, 钽铌矿未能回收利用;广昌头陂、宁都河源锂辉石矿仅用作优质陶瓷原料, 锂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2 主要矿床类型与时空分布

江西探明的稀有金属矿产绝大部分为原生矿床。有用元素除铌、钽外, 常伴 (共) 生锆、铪、锂、铷、铯和铍等有益元素, 存在形式多为矿物相, 部分铌钽赋存于钨、锡等矿物中呈伴生相产出。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期后气化热液矿床, 主要为蚀变花岗岩型和伟晶岩型两大类, 砂矿亦有分布。

2.1 主要矿床类型及简要特征

江西钽铌矿床包括内生和表生两种成因类型。内生钽铌矿床与花岗岩有关, 是省内钽铌矿主体, 依据成矿岩体不同可分为4种, 即蚀变花岗岩型、花岗伟晶岩型、花岗细晶岩型和热液脉型;表生钽铌矿床可分为风化壳型和洪冲积型两种。上述类型中, 蚀变花岗岩型是江西最重要的钽铌矿床类型, 包括3处大型以上矿床, 其钽铌查明资源/储量分别占全省总量的98.72%和98.17%;其含矿母岩为燕山晚期早阶段钠长石化花岗岩, 常呈岩株、岩瘤、岩盖、岩脉产出, 富含钠长石、锂云母、铁锂云母、锂白云母等, 岩相分带明显;矿体常产于含矿岩体顶部、边部和舌状侵入体的前锋;典型矿床有宜春雅山、横峰葛源、石城海螺岭等矿床。

江西铍矿床分为花岗伟晶岩型、热液石英脉型和蚀变花岗岩型三类, 成矿主要与燕山期S型花岗岩有关, 成矿物质来源于岩浆。省内铍矿资源主要为共生铍矿, 其中与钨锡 (铅锌) 共伴生的铍矿有关花岗岩为燕山早期花岗岩类, 与铌钽矿共伴生的铍矿床主要为燕山晚期花岗岩。

江西锂矿主要有伟晶岩型、蚀变花岗岩型、石英脉型, 省内还发现细晶岩型和卤水型锂矿。查明锂资源按矿石类型分为锂辉石、共伴生锂两大类, 以共伴生锂为主;共伴生锂资源最重要类型是蚀变花岗岩型, 特点是规模大、品位高, 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条件。

江西其它稀有金属矿产, 锆 (铪) 矿主要矿床类型有花岗伟晶岩型 (石城县海罗岭) 和钠长石化花岗岩型铌钽矿伴生型 (横峰县黄山) , 其次为风化壳型 (龙南县塔背) , 锆 (铪) 资源主要有 (Zr+Hf) O2及锆英石;铷铯矿产均是在勘查铌、钽、钨、锡矿时评价的伴生矿产, 主要铷铯矿产以蚀变花岗岩型铌钽矿伴生为主 (宜春雅山和横峰葛源铌钽矿) , 其次与热液石英脉型矿产伴生。

2.2 时空分布规律

绝大多数稀有金属成矿作用与花岗质岩石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 (毛景文等, 1997) , 主要与钙碱性花岗岩有关, 形成于褶皱造山系, 属于陆内挤压环境 (王登红等, 2013) 。江西以铌钽矿为主的稀有金属矿床可初步划分5个成矿带 (图1) :九岭成矿带 (Ⅰ) 、怀玉山成矿带 (Ⅱ) 、武功山-饶南成矿带 (Ⅲ) 、南岭成矿带 (Ⅳ) 和武夷山成矿带 (Ⅴ) 。Ⅰ号成矿带位于江西西北部的九岭隆起及其北缘, 包括幕阜山铍 (铷铯) 矿化区 (Ⅰ1) 和宜丰钽铌 (锂) 矿田 (Ⅰ2) ;前者分布与燕山期花岗岩 (幕阜山) 有关的热液脉型、蚀变花岗岩型铍 (铷铯) 矿, 后者为产于燕山期花岗细晶岩脉中的花岗细晶岩型铌钽矿。Ⅱ号成矿带内查明的铌钽资源/储量居全省首位, 该带矿床类型以蚀变花岗岩型为主, 次为花岗伟晶岩型;灵山矿集区 (Ⅱ1) 包含葛源超大型和黄山大型钽铌矿床, 矿床主要围绕燕山晚期灵山复式花岗岩株分布, 多位于岩株边缘小突起或外接触带附近。Ⅲ号成矿带矿床类型以蚀变花岗岩型为主, 次为花岗细晶岩型, 矿床以富钽为特征;武功山矿集区 (Ⅲ1) 内包含超大型宜春雅山钽铌锂矿床。Ⅳ号成矿带为产于钨 (锡) 矿床中的共、伴生的钽铌矿产, 成矿岩体为燕山早期黑云母花岗岩;崇余犹矿集区 (Ⅳ1) 主要矿床类型以黑钨矿石英脉型和蚀变花岗岩型钨矿伴生型为主, 赣于矿集区 (Ⅳ2) 和三南矿集区 (Ⅳ3) 主要矿床类型为蚀变花岗岩型钽铌钨锡矿。Ⅴ号成矿带位于北北东向武夷山隆起带中南段, 为燕山期稀有金属成矿带, 包括黎川会仙峰 (Ⅴ1) 和石城 (Ⅴ2) 矿集区;主要矿床类型为蚀变花岗岩型, 次为花岗伟晶岩型, 成矿岩体为燕山期花岗岩, 广泛发育花岗伟晶岩, 是省内花岗伟晶岩型铌钽矿的主要产区。

江西铌钽为主的稀有金属矿床主要形成于燕山期 (袁忠信, 1987, 2001) , 包含早期和晚期两次成矿, 以燕山晚期为主。燕山早期成矿集中于南岭成矿带, 成矿年龄为142~177Ma, 主要成矿类型为蚀变花岗岩型和钨锡共伴生型;燕山晚期成矿位于南岭以北地区, 成矿年龄为103~136Ma, 主要成矿类型为蚀变花岗岩型, 形成了江西大部分大、中型铌钽矿床。

3 存在问题及勘查开发建议

江西稀有金属勘查与开发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近年来对稀有金属地质找矿少有开展, 对共伴生稀有金属综合评价及稀有金属开发利用重视不够。如锂是目前新兴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骨干矿种, 但我省锂资源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 所开发的共伴生锂矿石未解决选矿回收率低问题, 探明的锂辉石矿石用作建材原料, 锂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2以花岗岩型为主的铌钽矿床品位偏低, 竞争力差。如最主要的生产矿山宜春414, 品位仅相当于国外富矿的1/4~1/100;横峰葛源钽铌矿床规模虽大, 但铌钽品位偏低, 如果仅回收铌钽金属, 企业无利可图;宜丰同安花岗细晶岩型钽铌锂等稀有资源因品位低、开采难度大, 尚只能作为陶瓷原料。3主要铌钽矿区勘查研究程度较高, 但对全省稀有金属矿产成矿规律缺乏整体性综合研究, 制约了稀有金属找矿突破。

稀有金属勘查方面, 本文认为:1江西铌钽锂稀有金属矿床主要与燕山期多期次复式蚀变花岗岩有关。在南岭以北地区, 要注重燕山晚期蚀变花岗岩型、花岗伟晶岩型和花岗细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化;在南岭地区, 要注重燕山早期与钨锡矿床共伴生稀有金属找矿, 在进行主要共伴生矿种勘查时, 必须进行铌钽等稀有金属矿种综合评价。2蚀变花岗岩型铌钽稀有金属矿化是省内主要矿化类型, 空间上矿化和蚀变具有分带, 铌钽矿化主要富集于钠长石化花岗岩带, 其次为云英岩带, 即含矿岩体的上部和顶部。3区域上应重点加强五大成矿带深部及外围探矿, 通过建立已探明矿山成矿模式, 构建找矿模型指导找矿, 并注意富矿的预测与勘查以及扩大找矿领域寻找新类型。

稀有金属开发方面, 本文建议:1建立江西重要稀有金属资源保护性开发机制。我国《稀有金属管理条例》已形成初稿并进入立法程序, 此举旨在建立和完善稀有金属管理的长效机制, 从矿山源头开始介入, 对整个产业链进行管理, 并对战略性稀有金属资源进行有效控制。我省可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战略性稀有金属保护机制建设,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从事战略性稀有金属的矿产资源开发、生产经营和进出口贸易。2合理开发和利用优势稀有金属资源。针对稀有金属开发普遍存在的回收率低、综合利用程度差、环境污染等, 采取措施或设立准入条件, 在法规上加强掌控, 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加强环境保护, 督促企业加大科技投入、鼓励生产高附加值产品。

参考文献

[1]杨明桂, 梅勇文, 周子英, 等.罗霄-武夷隆起及郴州-上饶坳陷成矿规律及预测[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8.

[2]黄世全, 张祖林.江西有色地勘局稀有金属矿产勘查的回顾[J].矿产与地质, 2001, 15 (增刊) :521~525.

[3]《中国矿床》编委会.中国矿床·中册[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3:267~322.

[4]《中国矿床发现史.江西卷》编委会.中国矿床发现史·江西卷[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3:148~154.

[5]何维基.江西省钽铌矿床类型及时空分布规律[J].矿产与地质, 2001, 15 (增刊) :450~455.

[6]毛景文, 王登红.花岗岩有关稀有金属矿床研究新进展[J].矿床地质, 1997, 16 (2) :189~192.

[7]王登红, 王瑞江, 李建康, 等.中国三稀矿产资源战略调查研究进展综述[J].中国地质, 2013, 40 (2) :361~370.

[8]袁忠信, 白鸽, 杨岳清.稀有金属花岗岩型矿床成因讨论[J].矿床地质, 1987, 6 (1) :88~96.

[9]袁忠信, 白鸽.中国内生稀有稀土矿床的时空分布[J].矿床地质, 2001, 20 (4) :347~354.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方法探讨 篇10

矿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 也影响着国家的对外交往和国际地位, 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妥善处理的问题。特别是石油、铁矿、有色金属等大宗战略矿产的短缺, 对外交、运输、经济布局等等已经构成了沉重的压力。当前一大批矿山的后备储量严重不足, 如果不能迅速在一些重点矿山和重要矿种的后备储量上取得突破, 很可能还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在现有矿山、矿业城市的外围找到新的可接替矿产储量, 对国家的资源保障、经济社会问题的解决是非常有益的。对矿山外围的找矿转换思路、突破思维定势, 利用综合信息方法把成矿过程的科学研究和找矿方法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充分挖掘和拓展成矿、控矿、找矿信息之间的联系, 是可行的科学找矿方法。

1 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及形势分析

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为:

1) 矿产资源总量丰富, 但人均拥有量很低, 仅居世界第53位。

2) 用量较少的矿产资源丰富, 而大宗矿产储量相对不足, 如需求量大的铜和铝土矿的保有储量占世界总量的比例却很低, 分别只有4.92%和1.44%左右, 而铅、锌、镍等其他有色金属的人均拥有量也明显低于世界人均拥有量。

3) 贫矿较多, 富矿稀少, 开发利用难度大。如铜矿平均品位仅有0.87%, 铝土矿几乎全部为难选冶的一水硬铝石型, 加大了矿山建设投资和生产成本。

4) 中小型矿床众多, 超大型矿床稀少, 矿山规模偏小, 如我国迄今发现的铜矿产地900个, 其中大型矿床仅占2.7%, 中型矿床占8.9%, 小型矿床达88.4%。

5) 共生伴生矿多, 单矿种矿床少, 由于矿石组分复杂, 必然导致选矿难度加大, 同样也加大了矿山的建设投资和生产成本。

据权威部门预测, 我国有色金属储量的保证年限大多只有几年到十几年。预计到2010年县级以上矿山约有一半要关闭, 到2020年仅有不足20%的矿山能够维持生产。专家呼吁尽快开展有色金属危机矿山新一轮找矿工作, 并已引起国家高度重视。

2 找矿思路

由于老矿区找矿的特殊性, 在寻找矿山可接替资源时, 必须依靠不断创新的地质科学理论和技术, 寻找到一套适合于生产矿山深边部的综合找矿新技术、新方法组合, 即以最新地质找矿理论为基础, 进行坑道 (钻井) 物探和化探及铅同位素找矿、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等新老方法综合研究, 对矿区深边部及近外围进行找矿评价。总的找矿思路为:

1) 矿山深边部找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地下物探 (配合地面物探) →化探方法组合 (电吸附、有机气体集成、吸附相态汞、坑道原生晕、构造地球化学等) →工程验证;

2) 矿山近外围找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遥感蚀变矿化信息提取→地质踏查及剖面性化探 (原生晕或次生晕) →地面物探→化探新方法 (电吸附、有机气体集成、吸附相态汞等) →工程验证。

3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方法技术

1) 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在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化富集规律、矿床类型、成矿系列、控矿构造条件及成矿动力学综合研究基础上, 开展成矿预测, 提出找矿有利地段。

2) 坑道 (钻井) 物探方法。将地面电法方法引入坑道或钻蟛中, 就形成了金属矿电法勘探的一个重要分支, 即地下物探方法。地下物探方法应用得较多的有:坑内激发极化法、大功率充电法、地井 (坑) 激发极化法、大功率充电法、瞬变电磁法等。坑道 (钻井) 物探方法在生产矿区的深边部找矿中具有其它方法所无法达到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在:可以避免地面物探的低阻盖层的影响, 提高了物探的探测深度和精度;将场源置于坑 (井) 周围不同的方位, 在坑 (井) 中测量, 可以确定坑 (井) 周边盲矿体, 扩大钻孔反映地质信息的立体空间范围;将场源置于坑 (井) 中已知矿体上测量, 可追踪矿体平面展布范围和空间立体产状, 并获取深部异常体信息;在多个钻孔中相互对测, 达到发现井间盲矿的目的。

3) 吸附烃、电吸附、吸附相态汞化探方法。与传统化探方法相比, 该方法具有能捕捉到盖层厚、矿化信息弱的隐伏矿致异常的优势。有色金属矿体中的成矿元素、伴生元素在后生地球化学作用下可部分转化成可溶性离子, 并且这些可溶性离子更易于向上运移富集于岩石土壤中, 应用常规方法难以捕捉到这些信息。电吸附是用化学试剂和通电对样品的特殊处理, 就能提取这些与矿体关系密切的化探信息;吸附烃法原理与电吸附法相似, 金属矿及包体中富含有机质、干络根、沥青质等, 矿体中的硫化物氧化使大量的吸附烃类气体垂直向上运移, 形成空间上与矿体密切相关的烃类异常, 吸附烃化探新方法就是运用特殊的热释方法和精密的测试技术提取这些信息。

4) 坑道原生晕。主要根据金属矿床成矿过程中元素的成矿成晕原理, 详细研究不同成矿期次的元素轴向分带特征和元素组合、比值特点。在实际工作中, 有效地分辨不同成矿期次的矿前晕、矿头晕、矿中晕、矿尾晕, 并把不同成矿期次的元素轴向分带进行组合、反演、模拟, 建立不同类型矿床的空间地球化学分带模型, 并据此对未知地段进行对比、判断和推测。

5) 铅同位素找矿方法。铅同位素找矿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 铅同位素的演化和增长取决于地质体中的铅同位素的初始比值和铀、钍同位素的衰变积累。一般条件下, 矿床或矿化点是成群出现在同一地质构造单元中, 它们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背景, 理应具有相近的铅同位素初始比值、铀、铅比值、钍、铅比值。通常条件下, 成矿流体中铀/铅、钍/铅的值及铅同位素初始比值与围岩不相一致, 矿体或异常体中的铅同位素与围岩存在一定的差别, 这样有可能区分出矿体、异常体和围岩。因此, 一组样品的铅同位素组成数据, 可以反映矿床的物质来源特征、形成条件及矿床的规模。在一定的成矿条件下, 通过已知矿床确定铅同位素靶标值, 经过适当的变差椭圆处理R判别模式, 并与靶标值进行比较, 可以对未知点进行评价, 进而得到远景点的评价值, 从而达到指导勘查的目的。

6) 构造地球化学。成矿热液都是通过不同类型的构造裂隙向周边运移, 其在运移通道及成矿裂隙上都会留下元素痕迹。不同成矿热液的物质组成不同, 元素组合也不一样, 且有一定的元素分带性。通过坑道不同裂隙的地球化学工作, 可以有效地区分不同成矿期次的元素组合特征。根据元素组合, 结合矿前晕、矿头晕的组合比值特征, 可以有效地预测深部构造的含矿性。

4 结论

坑 (井) 物探、吸附烃和电吸附为主的新方法组合已经在我国多个有色金属矿山进行过找矿试验和应用, 效果明显。如新疆乌拉根铅锌矿、青海锡铁山铅锌矿、马鞍桥金矿、中条山蓖子沟铜矿、大厂锡多金属矿及云南水泄铜矿、大红山铜 (铁) 矿等多个矿山进行应用或试验, 试验表明已知矿上异常反映良好, 未知地区找矿效果明显, 提交的异常经验证见矿率较高。

参考文献

[1]张原庆, 宋炳忠, 等.矿山外围找矿方法探讨[J].地质找矿论丛, 2009 (2) .

多金属矿勘查 篇11

[关键词]金属矿产;勘查工作;现状;特点;发展

前言

我国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但同时对矿产资源的消耗量也十分惊人,随着经济、工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矿产资源也在持续被开采应用,尤其是金属矿产的勘查开采,一些矿床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并且伴随而来的就是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矿产开采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近些年来我国在东北和西北地区相继发现了多个金属矿床,储备资源量也很多,所以我们应当继续对矿产进行勘查工作,进一步开发利用,但同时也要综合考虑环境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勘查开采路线,提高勘查效率,尽量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取得双赢局面。

1.金属矿产勘查工作的现状

1.1金属矿产开发的主要对象

1.1.1浅部矿和深部矿。在我国金属矿产的勘查大部分都局限在矿床的浅部矿区,开采一般也在地下500米的深度,超过500的深度则为深部矿区,浅部矿能为勘查工作提供比较直观的矿产信息,但是由于金属矿产的形成、演化过程十分复杂,种类的差异也会使得其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应根据地质信息控矿因素来确定浅部矿。随着我国对大中型矿山开采力度的加大,浅部矿已不能满足开采需要,勘查工作应向深部矿挖掘延伸。由于深部矿埋藏较深,其特征并不容易确定,矿床显示的信息也十分有限,为了资源保护,一些先进的技术被充分运用到深部矿的勘查开采中,能够有效显示出矿床信息。深部矿床不断演变,可以分为原始矿床和内生矿床,保存相对完整,都具有较多的原始特征。

1.1.2有色和黑色金属矿产。金属矿产主要有黑色金属矿产比如铁矿、锰矿等,有色金属矿产如铜矿、铅矿、镁矿等,也包括贵重金属矿产如金、银、铂矿和稀有金属矿产如铌矿、钽矿、锂矿等。由资料可知,我国大部分的勘查工作重点在有色金属矿产上,其次是黑色金属矿产,对贵重、稀有金属的勘查则相对较少,但是近些年来对贵重金属的勘查工作在逐渐加速。在开展矿产勘查工作前,要对矿种的分布区域有明确的了解,然后才能确定勘查对象、勘查目标和技术。

1.1.3超大型金矿。我国对于超大型金矿的定义尚未统一,但一般来说,超大型金矿分为超大型矿床和特大型矿床,当一个金属矿床的金属储量比地壳的平均储量超出很多时就称为超巨型金矿。超大型金矿的开采首先要考虑矿床的开采规模和矿床质量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超大型金矿多呈带状分布,具有相对平行连续的结构面,金矿石主要分为原生矿石氧化矿石等几大类,矿石中金矿物存在于黄铁矿石粘土矿物中,主要为自然金,其次就是银金矿。

1.2金属矿产勘查工作方法

对于金属矿产的勘查工作来说,勘查方法多种多样,即使是对于同一种金属勘探,也会用到许多不同的勘查技术。目前来说,在黑色、有色金属的矿产勘查方面多利用物探技术,但是物探法会受到自身局限性和地区性的制约:在寻找贵金属和稀有金属方面常用化探技术,同样的此方法也会受到探测的复杂性和位置的多变性的影响,单独使用物探、化探技术具有一定的不足和风险性,可是物探、化探技术能够比较容易的捕捉到矿床信息,因此应当将两种勘查方式有机结合,相辅相成,能够有效提高矿产勘查效;在深部矿的勘查工作中,物化探技术的勘查作用发挥甚微,对矿床信息不能有效准确获取,因此就需要利用穿透力较强和探测精度较深的探测技术进行勘查,当前已研究出的大地电磁法和大功率瞬间变电磁法就取得了良好的收效,极大的增强了探测的识别能力。

1.3金属矿产勘查工作的特点

1.3.1勘查对象数量庞大,勘查工作内容复杂,勘查时间长,勘查地理环境多样化。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地质工作数据库中关于金属矿产勘查工作的数据接近4万条,关于矿产地的数据有接近3万条:在金属矿产勘查的工作中,70%以上的勘查工作都与有色金属、黑色金属、贵金属有关,通过勘查所发现的矿产地占到了全部矿产地的90%以上,可见金属矿产勘查工作量之巨。

1.3.2我国的金属矿产勘查工作的阶段性特征十分明显。具体来说,我国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间,有色、黑色、贵金属这三类金属的勘查工作逐年增多,在七十年代达到最大,而后又逐渐减少,在这期间普查工作在前期较为显著,后期反而详查工作明显上升,但是在九十年代后又逐渐下降。各个阶段的三类金属的勘查工作量基本是持平的。

2.新时期金属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启示

2.1科学规划矿产勘查开采,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首先要立足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矿产勘探开发的双重需求,调整矿产勘查结构,确定矿产投资的方向和路线,将优势矿种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开发高效益的矿产项目,才能在市场上获得更多的占有份额,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必然也会带来更多的收益。另外也要调整好矿产行业结构,真正发挥出地质矿产勘查的潜在能力,只有做好勘查工作,才能进一步挖掘开采出更加优质丰富的矿产资源。勘查单位也要加强自身技术革新,多寻找新的矿床,加大矿产开发力度。

其次坚持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走可持续发展路线。金属矿产是我国战略性的资源储备,开展战略性的矿产勘查工作是我國地质工作核心价值的根本体现,因此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对我国现阶段矿产储备量和分布区域做详细调查统计,合理规划,科学开采,有效保护矿产资源,利用其他资源对危机矿山或资源枯竭的矿区进行接替,同时也要推广外围找矿,拓展矿产勘测新的领域和层面,延长矿产开发,缓解经济压力。在选择矿产资源的时候,金银矿仍属于重点勘查对象,同时也要注意开采铜和铅锌,对于钼和铝的开采也要注意择优勘查。

2.2提高矿产勘查技术支持

我国的地质勘查以及找矿技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局限,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地研究,及时地解决不足之处,使新形势下的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矿产资源的开采水平。在当前矿产勘查难度普遍增加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积极研发勘查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实践,开展地球物理化学技术,探寻出勘查技术的最佳组合。在传统的物探技术的应用中,我们对金属矿产地下开采可以利用钻孔和坑道进行地下勘查,常用瞬变电磁法勘查复杂矿区,此法具有良好的探测能力,受地形影响较小,能有效避免外界地质噪声的干扰,勘查深度更大;地下电磁波方法通过利用无线电接收钻孔中的信号,根据不同的位置确定地下不同的介质层和矿产矿体的相连度。目前我国研究出了井中高精度磁力探测仪器,在矿体空间能有效的拓展延伸,探测井下情况。化探新技术最主要的就是汞气测量及热释汞量法,加热土壤中的汞再进行检测即为汞蒸气测量方法,由于汞的极易挥发性以及高度分散性,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汞蒸气可以穿透地下几百米直达地表,土壤中含有的汞可以作为判断矿山结构断裂的位置,这种方法比测量土壤更精准,操作简洁,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3.结束语

多金属矿勘查 篇12

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各类矿产的需要已经越来越大, 我国现有矿山的资源供应已经满足不了目前的需求量。目前已有部分矿山资源消耗过度, 危机矿山日益增多。目前矿产勘查工作的重点是寻找新的接替资源, 勘查对象不再单纯是浅部矿, 而成为深部矿。

浅部矿和深部矿的不同特征决定了其不同性, 最主要的区别方法是以矿床现阶段的埋深, 各国的经济科技发展水平不同, 所以对深部矿的划分标准不一。如:美国、加拿大等经济科技强国, 他们对矿床的勘查技术水平已经相当成熟, 开采深度也达到了地下几千平;而在我国, 勘查的技术还达不到要求, 目前对金属矿山的探采深度一般在500m。据我国的开采水平及实情, 探采深度在500m~2 000m范围则为深部矿远景区。

1 深部矿的产出特征

要保证深部矿勘查取得好成效首先要加强对深部矿特征的综合研究, 识别深部矿找矿信息并研究有效获取途径。深部矿床埋藏于地表下一定深度范围内, 目前的科学技术还难以获取其准确信息, 把握它的特征。深部矿矿化信息很容易被掩盖, 一般情况下很难显示出其本身的信息, 这点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其进行研究。根据矿床的深化历史可得知, 矿床是处于运动态度, 并非保持静止。深部矿的形成分两种情况:1) 矿床原始形成深度较大, 现今仍深埋在地表下;2) 矿床原始形成与浅部甚至地表, 现今位于深部, 常的是已沉积、风化矿床。可以看出, 同类矿床具有相似的原始产出特征, 形成是由同种成矿作用控制, 与其埋藏深浅无关。从成矿系统角度来分析, 类型相同的浅部矿和深部矿, 其产出特征的差异性是成矿后各种因素耦合的结果。总结深部矿的特点有:一般保存较完整, 连续性好, 受次生改造强度不大;除被损坏或变质矿床外, 大多数深部矿床中矿体或矿石组成部分都保存了较多的原生特征;若矿床发育矿种上的垂直分带, 则其深部矿种多是高温矿种。

地区不同、地理位置不同, 深部矿的产出特征自然不同, 要研究深部矿的特征, 就要结合其地层、构造、岩浆等地质要素, 然后根据其相关理论指导实际问题, 对研究对象加以分析总结。对于原始形成于深部且现今仍位于深部的矿床, 往往产出于深部岩体附近或赋予深部断裂构造中, 有相应的围岩蚀变, 指示元素等特征;而原始形成于浅部但现今位于深部的矿床一般与特定时代的地层, 岩层以及沉积构造等因素关系密切。深部矿这些信息能显示出来的且能被采集并利用到的信息很少, 而且是微弱信息。在采集并处理这些信息时信息时, 要谨慎并重视这些矿化信息, 不可忽视弱缓异常。经综合研究后, 提出最有效、能反应深部矿特征的信息。新技术方法的应用是矿化信息采集的前提和保障, 矿化信息的来源依靠技术的发展。因此, 如何效的捕捉、识别这些有效信息也是新勘查技术的需要探讨的问题。

2 深部矿的勘查技术方法

深部矿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勘查的难度, 因此, 传统的勘查方法因技术方面的缺陷, 对新矿的寻找难以胜任。因此, 对新勘查技术包括:探测深度、探测精度、灵敏度3方面提出新要求。要求:探测深度要能“穿透”一定的深度, 即“穿透”位于深部矿之上的覆盖层;探测精度的识别能力要更强;灵敏度要胜任提取微弱信息的能力。

经济的发展要求勘查技术实现以上要求, 同时也是勘查技术的发展目标。举例来说, 从研究地球内部精细圈层结构, 耦合效应和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交换的深层动力学过程的角度, 现代物探方法愈加趋向于探测深度, 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的特点。高精度重, 磁, 电场可在较大范围内探测地下介质, 结构, 构造和物质的物理—力学属性。通过高精度的重力场, 地电场, 地磁场等地球物理观测, 进行反演和模拟, 从成矿区 (带) 的深部构造背景, 介质属性等方面来查明矿体的埋藏状况, 具有传统技术和其他勘查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 针对找矿对象的改变和找矿难度加大的局面, 从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的角度, 深穿透地球方法也随之发展和运用。这类方法捕捉的对象是活跃的金属元素, 利用深部矿床本身及其围岩中的成矿元素或伴生元素可以在某种或几种营力作用下迁移至地表并在地表介质中形成元素叠加含量的特点, 通过适当的技术提取这些叠加含量, 以达寻找深部矿的目的。与传统化探方法相比, 深穿透地球化学所具有的一般特点是:1) 探测深度大;2) 获取的主要是直接信息;3) 信息微弱, 但所表现的异常衬值大;4) 获取的信息较为可靠。

新兴技术方法对勘查新部矿起到首要作用, 现今, 这些技术方法中已经得到推广使用的物探新方法有:大功率瞬变电磁法 (TEM) , 大地电磁法 (MT) , 金属矿地震法,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 (CSAMT) 等。这些技术方法的勘查深度能达几百甚至几千米, 探测仪器向轻便化、智能化发展, 观测精度、分辨率大大提高。化探新方法主要有活动金属离子法 (mmi) 电地球化学方法、酶提取方法、金属活动态测量方法等。探测深度大、识别异常能力强、检出限低等是这些化探技术具有的特点。可见, 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当今社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同理, 矿业技术的发展对国内外深部矿的寻找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 科技的高速发展对各个领域的开发也起了推进的作用。地质方面的发展得益于卫星遥感技术迅速发展, 遥感技术已应用于地质考查, 且应用范围日益广泛, 可以迅速定位隐伏岩体和深大断裂, 根据综合矿化信息圈定成矿远景区等;超深钻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更是可探及地下数千米的范围, 但是超深钻价格昂贵, 仍未全面应用, 目前只用于验证阶段。经济而有效的深部矿勘查技术方法仍然是适当的物, 化探方法。

参考文献

[1]翟裕生, 邓军, 等.深部找矿研究问题[J].矿床地质, 2004, 23 (2) .

[2]翟裕生, 彭润民, 等.成矿系统分析与新类型矿床预测[J].地学前缘, 2003, 7 (1) .

[3]叶天竺, 薛建玲.金属矿床深部找矿中的地质研究.中国地质, 2007, 37 (4) :633-651.

上一篇:冷轧轧机压下控制系统下一篇:院外健康指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