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液化与感染(通用7篇)
脂肪液化与感染 篇1
患者进行胃肠道手术后的切口常发生渗出症状, 这主要是由于手术切口脂肪液化 (FL) 和 (或) 感染 (SSI) 导致[1]。随着医学的发展, 抗生药物以及各种顶端技术在医学中得到广泛运用, 但是胃肠道手术后切口的发病率却仍然未能得到有效的缓解, 甚至有增加的趋势。术后切口出现的并发症一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还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增加严重的经济负担, 在严重的情况下, 还会危及病患者的生命安全。在临床试验中, 渗出液多为脂肪液化合并感染。为了更好地探究术后切口渗出液之间存在的某种相关性, 对术后切口脂肪液化与感染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就显得相当重要,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3年初-2015年5月普通外科收治胃肠道手术后切口出现渗出患者80例, 年龄20~80岁, 并且患者均为胃或肠道手术患者, 排除存在其他病症以及不符合FL和SSI诊断标准的患者。
方法:①采集标本:对符合试验条件的切口渗出患者进行定量换药, 并采集标本。首先要做好卫生防御工作, 然后轻轻地将患者的外层敷料打开, 采用镊子打开内层敷料, 仔细地查看患者的切口渗出情况。根据患者渗出的情况不同选择合适的采集方法, 在采集渗出液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标准进行。待标本采集完毕后, 及时地将其置于细菌培养基上, 以待进行进一步的接种培养。②标本的脂肪染色镜检:取所采集的标本行脂肪染色, 染色使用脂溶性染料如苏丹Ⅲ、苏丹Ⅳ等, 之后将染色的制片置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并查看脂肪滴的着色情况。③标本的细菌接种培养:将上述所采集的渗出液标本培养基送至细菌室检验之后进行培养。在对细菌进行培养的过程中, 要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细菌的接种培养, 然后将接种的细菌置于细菌培养箱中进行恒温培养, 并在一定的培养时间内进行观察, 看细菌的生长状况[2]。④菌株的分离培养鉴定:在细菌培养18~24 h之后对病原菌的生长状况进行观察。当细菌培养基上生长有菌落, 即可进行进一步的分离鉴定。在对细菌的培养过程中, 要详细地观察患者的切口渗出情况, 在换药后一定的时间内要对渗出液进行培养并分离鉴定, 直到培养出的葡萄球菌符合SSI诊断检测标准或者患者的切口渗出停止为止。
统计学分析:利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各组间渗出液渗出的时间比较:在试验过程中, FL组中患者的脂肪液化的持续时间>10 d 9例, 在计算时合并SSI。对两组的脂肪液化的持续时间进行比较分析发现, FL组持续时间显著小于FL+SSL组,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通过对各组的渗出持续时间统计, FL组的渗出时间 (6.02±1.76) d, SSI的持续时间 (12.26±2.53) d, FL+SSI则变为 (20.12±3.13) d, 见表2。
FL+SSI与SSI病原菌的分析:在对两组的病原菌培养分离中发现, FL+SSI组的病原菌主要以葡萄球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和真菌为主, 而SSI组的主要为大肠埃希菌。
注:与FL比价, *P<0.05;与SSI组比较*P<0.05。
讨论
FL组与FL+SSL组脂肪液化时间分析:FL组脂肪液化的持续时间平均 (6.02±1.76) d, 在一定的程度上少于观察组持续时间 (10.01±1.65) d。而且研究中, 有9例患者的渗出时间达到10 d以上, 其中出现了切口感染7例, 因此综合来说, 患者脂肪液化持续的时间越长, 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概率越大。
各组渗出时间分析:通过对各组的渗出持续时间统计, FL组的渗出时间 (6.02±1.76) d, SSI的持续时间 (12.26±2.53) d, FL+SSI则变为 (20.12±3.13) d, 可以看出:FL组渗出时间最短, FL+SSI组渗出时间最长。因此, 当患者切口出现脂肪液化时, 医护人员要尽早处置, 以防止脂肪液化后合并切口感染, 缩短切口渗出的时间, 降低感染发生率。
FL+SSI与SSI病原菌的构成分析:在本次试验中, 术后切口处分泌物中的病原菌主要以葡萄球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和真菌为主。且本次研究发现FL+SSI组在术后的渗出液中较少有切口感染的现象, 并且也未分离出病原菌。一段时间后出现脂肪液化, 渗出液中存在大量的脂肪滴。在连续的采集培养中, 分离得到大量的葡萄球菌。而且研究中FL+SSI组还分离到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等病菌, 可能因为这些病菌广泛存在于肠道及空气、物体的表面且属于致病菌[3]。
通过本次的研究发现, 胃肠道的手术切后渗出主要以感染为主, 很少是脂肪液化, 但是当切口处的脂肪液化时间越长, 感染的可能性也会极大的提高, 同时切口的渗出时间也会加长。在术后切口早期是内源性病原菌感染, 而在晚期出现脂肪液化, 导致外源性感染加重。因此在临床实践中, 医护人员需加强对脂肪液化的重视, 努力提高医护操作水平, 从而避免脂肪液化转化为感染。
参考文献
[1]唐毅.术后切口脂肪液化12例诊疗体会[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4, 14 (12) :1699-1701.
[2]朱秋娟.1例结肠癌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合并回肠造口并发症的护理[J].医药前沿, 2015, 5 (11) :209-210.
[3]刘洪秀.15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分析及护理[J].医学美学美容, 2014, 3 (12) :695-696.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与防治 篇2
1 临床资料
将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90例腹部手术患者, 根据手术开腹方式分为3组, 传统手术刀开腹28例, 高频电刀组35例, 电凝组27例。男48例, 女42例。年龄28-78岁, 平均52.3岁。腹壁肥胖 (切口皮下脂肪厚度>5.0cm) 38例。
注:*P<0.05
2 手术方法
传统手术刀开腹即用手术刀片切开皮肤至腹膜各层, 出血点用电凝止血, 血管用1号丝线结扎;电刀组即用手术刀片切开皮肤后, 应用电刀切开腹壁各层;电凝组即用手术刀片切开皮肤后, 应用电凝切开腹壁各层。关腹时一部分患者皮下与皮肤分层缝合, 皮下留有线结;另一部分皮下与皮肤作为一层缝合, 皮下不留线结。术后第2天切口检创, 隔日换药, 碘伏擦拭, 无菌敷料覆盖。
3 结果
各组切口脂肪液化发生情况见表1。
4 讨论
切口脂肪液化是腹部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老年、肥胖患者的增多, 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该并发症可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延长住院时间。因此, 了解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病因和临床过程, 尽量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综合多家文献[1,2], 切口脂肪液化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清楚, 多数学者认为与肥胖、年老体弱、高频电刀的应用等因素有关。本实验结果显示, 年龄>60岁、女性、电凝开腹、手术时间>3h、腹壁脂肪超过5.0cm有较高的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我们术中见到老年人的腹部皮下脂肪颗粒较大且不均匀, 质软、密度小, 质量多不如年轻人, 这可能是老年人皮下脂肪更易因手术的操作而受到损伤从而发生脂肪液化的原因。女性患者腹部皮下脂肪较男性厚, 尤其是下腹部常有脂肪堆积, 这可能是女性以及下腹部发生率高的原因。多数学者认为高频电刀的应用可增加脂肪液化的发生, 我们的结果与之有所不同, 我们认为, 如果在开腹时能够正确使用电刀, 即切开用电刀, 止血用电凝, 并不增加脂肪液化的发生。但有许多术者为了减少切口出血, 切开腹壁时习惯使用电凝, 而造成皮下脂肪电灼伤, 术后发生液化。另外我们发现, 因恶性疾病手术的患者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发生率较良性疾病手术的高, 这可能与恶性疾病对全身状态影响较大、手术时间长, 脂肪暴露时间长有关。
切口脂肪液化多发生在术后5-7d, 短者3d即可发生。其诊断目前还无统一标准。发生下列情况时应考虑到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可能: (1) 切口敷料湿透; (2) 有红黄色浑浊液体渗出, 伴有脂滴; (3) 触诊切口边缘对合不良, 有空虚感; (4) 用镊子分开切口, 有多量液体溢出; (4) 渗出液菌培养阴性; (5) 局部无明显的红、肿、热、痛等感染体征。医生在检创时要认真观察有无上述体征, 不但要看, 还要触诊。如能早期发现, 并不明显延长切口的愈合时间。有经验的医生能够发现皮下0.5m L的积液。一旦发现, 及时分开切口1-2cm, 充分引流是快速治愈切口脂肪液化的关键。术中避免用电凝代替电刀切开腹壁;减少对皮下脂肪的损伤;缩短手术时间;皮下不留线结;不留死腔;皮结松紧适度;缝合皮下时盐水冲洗游离脂肪能够最大限度地预防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 以便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方法将90例开腹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 一组应用传统手术刀开腹;一组应用高频电刀开腹;一组应用电凝开腹, 比较3组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结果手术刀组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为3.6% (1/28) , 电刀组为11.4% (4/35) , 电凝组为25.9% (7/27) , 手术刀组与电刀组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电凝组分别与手术刀组和电刀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 ;上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为7.0% (3/43) , 下腹部发生率为19.1% (9/47)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皮肤与皮下全层缝合组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为14.3% (7/49) , 分层缝合组的发生率为12.2% (5/41) ,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腹部肥胖的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为23.7% (9/38) , 与正常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年龄>60岁、女性、腹部肥胖是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应用电凝开腹可增加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可减少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关键词:切口脂肪液化,开腹方式,肥胖
参考文献
[1]章琎, 方国恩, 王嘉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07, 16 (7) :719~721.
脂肪液化与感染 篇3
关键词:大黄芒硝,腹壁切口脂肪液化,剖宫产,护理
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不断上升, 孕产妇肥胖人群增加,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产妇人数也有增加的趋势。对这种发生脂肪液化的伤口采用局部敷大黄芒硝辅以电磁波照射, 收到较好的疗效。现将治疗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治疗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实行剖宫产的产妇中, 有18例腹壁切口发生脂肪液化, 所有病人较肥胖, 腹壁脂肪都较厚, 有6例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 其中有3例合并有低蛋白血症。所有病人于手术后4 d~7 d切口出现较多黄色渗液, 内混有少许脂肪滴, 未见明显坏死组织, 切口边缘有红、肿6例, 无红、肿、热、痛12例。对所有切口愈合不良取渗出液做细菌培养, 18例均无细菌生长。
1.2 治疗方法
发现切口敷料有渗液情况时, 即按无菌操作给予换药处理, 采用2%的碘伏消毒液先消毒切口表面, 渗液较多者可用两手放在切口两边缘同时向内挤压, 并用无菌干棉球将渗液吸干, 然后用中药大黄粉与芒硝粉按重量比1︰4混合均匀装入自制的纱布袋中, 可用大黄粉20 g , 芒硝粉80 g, 敷于有脂肪液化的腹壁切口上, 每天换药更换敷料1次, 电磁波照射2次, 每次30 min。遵医嘱口服抗生素或静脉输注抗生素预防感染。
2 结果
敷药后会发现, 原干燥的药料及药袋开始时会慢慢变得潮湿, 随日后敷药换药的继续进行, 药料及药袋的潮湿面积日渐变小以致不再潮湿, 切口渗液日渐减少以致干燥, 切口游离部分间隙由宽变窄以致密闭愈合, 红、肿消失。18例剖宫产术后脂肪液化的腹壁切口均在手术后8 d~16 d愈合, 无需Ⅱ期缝合。
3 护理
3.1 做好产妇心理护理
剖宫产术后伤口愈合不良, 产妇不能如期出院, 会产生恐惧、焦虑心理, 担心伤口愈合不好影响日后的身体健康及照顾孩子的能力。应向产妇做好解释工作, 讲解有关伤口发生脂肪液化的原因及现在有效的治疗方案, 只要配合治疗, 伤口是可以愈合的。告诉其治疗成功的病例, 消除其疑虑心理。
3.2 密切关注切口变化情况及产妇全身情况
注意伤口渗液是增多还是减少, 周围有无红、肿、热、痛, 产妇有无发热, 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是否正常, 警惕有无合并感染发生。若出现感染症状, 要立即报告医生,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3.3 电磁波照射理疗护理
注意检查理疗灯性能是否完好, 照射时注意调整好灯距, 以病人自觉温热感为宜。距伤口距离一般为30 cm~50 cm, 防止发生烫伤, 同时又要注意为病人做好保暖, 除暴露切口外, 周围用盖被保暖, 防受凉。
3.4 健康教育
3.4.1 专科疾病知识讲解
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断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具有以下表现者应诊断为切口脂肪液化[1]:① 多发生在术后4 d~7 d, 大部分病人除主诉切口有较多渗液外, 无其他自觉症状;部分病人于常规检查切口时渗液;②切口愈合不良, 皮下组织游离, 渗液中可见漂浮的脂肪滴;③切口无红肿及压痛, 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征象;④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 培养无细菌生长。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的具体原因尚未明了。可能与产妇腹壁脂肪过厚, 缝合时缝扎过松, 缝合组织层次对合不良;自身排异反应[2];或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均与切口愈合不良有关[3]。
做好用药指导, 大黄有解毒、活血化瘀作用, 小剂量能收敛止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志贺氏痢疾杆菌、结核杆菌等有抗菌作用;对常见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芒硝有软坚、解毒消肿, 还因含有硫酸钠可形成高渗的盐溶液[4], 从而吸出伤口组织周围的渗液。两药配合使用可达到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收敛、抗菌等作用, 因而对有脂肪液化潮湿的腹壁切口来说应该是有效药物。
灯疗是利用热辐射作用于人体, 使局部温度身高、血管扩张、局部血液循环加速, 促进组织代谢、改善局部组织营养状况。有抗感染、解痉、镇痛、促进创面干燥结痂、保护上皮的作用, 有利于伤口愈合[5]。
3.4.2 做好饮食指导
指导产妇摄取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及低脂肪的全营养饮食, 以保证机体处于最佳的营养状况, 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参考文献
[1]苏明宝, 王一平, 王旭飞.切口脂肪液化20例诊治体会[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99, 19 (3) :144.
[2]王桂芳.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5 (20) :60.
[3]蔡桂茹, 马庭元.妇产科手术并发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2:57.
[4]全国中等卫生学校试用教材《中医学》编写组.中医学[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79:85-86.
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探讨 篇4
1.原因
切口脂肪液化的病理、生理机制目前尚未明了[1], 故以下原因都是临床经验所得。
1.1体形肥胖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以肥胖患者多见, 临床发现, 凡皮下脂肪超过2.5cm以上的患者, 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几率就会明显增加, 而且脂肪液化的发生率随着皮下脂肪的厚度增加而明显增加。脂肪过厚、血循环差、渗出多、皮下组织切开后破坏了局部血运是产生脂肪液化的原因。
1.2高频电刀的应用
高温造成皮下脂肪组织烧伤或坏死, 肌层组织表浅烧伤, 使部分组织因热损伤发生变性。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凝固而发生栓塞, 使本来血运较差的脂肪血供进一步发生障碍, 造成无菌性坏死, 形成较多渗液, 而较多的渗液在皮下不易很快被组织吸收, 积存于皮下脂肪层, 影响切口愈合。
1.3术后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 形成较多渗液, 影响切口愈合。
1.4切口暴露时间过长, 不注意保护切口, 手术粗暴、过度牵拉可损伤局部组织细胞, 造成水肿、血供不良, 在挤压、钳夹机械刺激下易发生氧化分解反应及水肿, 引起无菌性炎症反应, 使脂肪细胞自溶或破裂, 脂肪组织发生液化。
1.5手术技巧
缝合脂肪层时有残留死腔, 渗出积液无法得到良好引流, 炎症介质作用于脂肪组织, 脂肪细胞被破坏, 脂肪组织产生液化。缝线骑跨脂肪组织过多、切割组织形成死腔、结扎线过紧造成脂肪组织缺血引起无菌性坏死。
1.6渗液不能通过缝线间隙渗出而积聚于皮下形成浆液肿, 使切口局部肿胀, 局部血循环功能障碍、炎症介质作用等原因, 使脂肪组织发生液化。腹胀或腹内压力较大, 也易产生脂肪液化。
1.7营养不良
以长期膳食不合理引起的营养不良为常见。由于体内缺乏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 而导致脂肪组织不能修复, 细胞营养障碍, 进而发生脂肪细胞坏死分解, 脂肪释放、液化。
1.8代谢性疾病
如糖尿病、脂质代谢紊乱症等患者, 因代谢功能紊乱, 脂肪组织营养障碍等原因, 极易发生术后脂肪液化。
1.9其他
腹壁各层大块组织钳夹、结扎或缝扎过多, 结扎过紧均能影响血运, 造成无菌性炎症。止血不彻底, 切口暴露时间肥长, 脂肪组织发生氧化分解反应, 渗血、血肿造成死腔, 脂肪液化坏死, 也是造成脂肪液化的因素。
2.诊断
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断目前尚无统一标准, 一般认为具有以下表现者应诊断为切口脂肪液化。
2.1多发生在术后3天以后, 大部分病人除诉切口有较多渗液外, 无其他自觉症状;部分病人于常规检查切口时发现敷料上有黄色渗液, 按压切口皮下有较多渗液。
2.2手术切口愈合不良, 皮下组织游离, 渗液中可见飘浮的脂肪滴。
2.3切口无红肿及压痛, 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的外观无坏死征象。
2.4属于非细菌性炎症, 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 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
3.治疗
要掌握充分引流、及时换药, 严格无菌操作的原则。应依切口愈合情况及渗液多少, 液化的深度、广度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多采用早期拆除液化区缝线, 清除液化坏死组织, 每天或隔日换药等方法,
3.1若渗液较少
切口仅部分愈合不良, 只需剪去l~2根缝线, 内置以盐水纱条引流, 通过换药就可使切口顺利愈合, 不要轻易敞开全部切口, 以免延长切口愈合时间, 增加病人住院时间性, 从而加重病人的经济负担。
3.2若渗液较多
切口不愈合, 液化的范围较深、较大, 应及时敞开切口, 充分引流并以生理盐水纱布湿敷或冲洗, 待肉芽组织新鲜后及时行Ⅱ期缝合, 以缩短愈合时间。
3.3日常处理方法
每日检查切口, 由切口两侧向中央挤压, 观察有无渗液, 如有淡黄色油性液体渗出, 应注意有无红肿、压痛、硬结, 结合体温、血象, 并常规作渗出液细菌培养, 排除切口感染后, 每日挤压切口1~2次, 每次尽量将液化脂肪挤净。
4.预防
采取相应措施将有效避免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
4.1正确使用高频电刀
特别对于肥胖病人手术使用电刀时, 应将电刀的强度调到以恰好能切割组织为佳, 同时应尽量缩短电刀与脂肪组织接触的时间, 并避免反复切割组织。另外电凝止血灼点尽可能的准确而小, 不应在钳夹组织较多的血管钳上长时间电凝, 造成大块组织灼伤坏死。
4.2缝合腹膜后以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切口, 将已坏死脂肪组织冲洗掉, 减少术后坏死组织数量。
4.3缝合时应将皮下组织全层缝合, 不留死腔
打结时, 动作应轻柔以免切割脂肪组织造成死腔形成。若皮下脂肪组织过厚, 估计有脂肪液化的可能, 应置橡皮片于皮下引流坏死物和渗液, 24~48h后拔除。
4.4手术操作, 应严格遵循无菌原则, 勿粗暴, 避免过度牵拉, 应仔细止血, 避免大块钳夹, 结扎时线结不要过大。
4.5注意手术创面的保护, 避免切口暴露时间过长, 用切口保护膜或缝纱布保护切口, 丝线不可反复消毒使用, 用细丝线结扎止血优于粗线。
4.6对肥胖病人, 切口暴露时间过长、渗血较多的切口要放置引流物, 保持切口干燥有利于预防切口脂肪液化的形成。
4.7提倡使用高性能的碘制剂如聚维酮碘 (碘伏) 等消毒术野皮肤。
4.8对于低蛋白血症和营养不良的病人, 应加强支持疗法。
4.9作腹壁切口时尽量一次性切开皮下脂肪全层, 避免反复多次切割脂肪层。
4.10手术时注意用盐水纱布保护脂肪层, 缝合脂肪层时应对合良好, 避免错位。
4.11关腹时, 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及干纱布擦除游离失活的脂肪组织。
4.12术后换药时仔细检查切口皮下有无分离、空虚、波动感及积液。可早期发现脂肪液化, 以便早期予以处理。处理的早晚对切口的愈合关系密切, 因为液化的脂肪堆积在切口内不易局限, 易向周围脂肪组织扩散而加速液化, 因此早期处理非常重要。
切口液化是外科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 处理不好, 使手术切口不能按期愈合, 延长住院时间, 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 而且会延长住院天数及增加经济负担, 甚至合并二次感染反复发作形成窦道, 经久不愈, 常需多次手术。故早期发现、明确诊断及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是一名外科医生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崔照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断与治疗[J].腹部外科, 2004, 17 (2) :101.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护理体会 篇5
关键词: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护理干预,并发症
在医疗技术不断提升及抗生素应用日益普遍的当下, 目前切口感染逐渐得到有效控制, 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肥胖手术患者不断增多, 切口脂肪液化率显著升高。切口脂肪液化可使切口感染发生概率大幅升高[1], 导致住院时间不必要地延长, 在进一步加重患者经济负担的同时会给患者造成巨大身心痛苦, 因此在临床中给予有效治疗与护理极为重要。为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有效的护理方法, 笔者选取我院54例患者, 对护理措施进行总结,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12年5月—2013年10月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54例, 其中男30例, 女24例, 年龄23岁~65岁, 平均年龄 (51.3±2.4) 岁;皮下脂肪厚度为3 cm~11 cm, 平均 (6.7±0.4) cm;腹部切口暴露时间为38 min~5.5 h, 平均为 (2.8±0.5) h;患者腹部手术类型为肠梗阻手术15例, 胃穿孔手术8例, 阑尾切除术17例, 胆囊切除术10例, 胃大部分切除术4例。患者手术后到出现切口脂肪液化时间为3 d~14 d, 主要表现为:切口裂开或愈合困难, 渗液量较大, 在皮下触诊时可感觉到波动, 对切口进行穿刺与挤压时, 可见脂肪滴或坏死组织漂浮其中。
1.2 方法
1.2.1 处理方法
根据切口裂开的不同程度采取针对性处理:若切口未裂开, 不需将缝线拆除, 对切口进行加压使之充分渗液, 利用0.5%碘伏进行消毒并更换敷料, 做好包扎;每日换1次药, 确保切口干燥, 直至渗液消失。若患者切口较小且有较多渗液, 需将1~2根缝线剪断, 之后利用0.5%碘伏进行消毒, 将适量呋喃西林置于切口或利用盐水纱条引流, 定时换药。若患者切口有大幅度裂开, 可先将缝线拆除以促使切口敞开, 利用呋喃西林对切口进行湿敷或用盐水纱条充分引流, 对纱条进行固定, 每日为患者换1次药。
1.2.2 护理方法
(1) 切口护理:每日对患者切口状况进行观察, 主要包括渗出情况、切口是否存在张力等, 尤其是对于营养不良或肥胖患者应予以重点观察。根据患者切口清洁及敷料干燥情况对敷料予以及时更换, 保证敷料洁净干燥。指导患者掌握有效咳嗽方法, 协助其定时翻身, 告知进行可致使负压升高的动作如大便时要对切口加以保护, 指导患者主要采取半坐卧位或半卧位, 各种体位轮换; (2) 心理护理:当切口愈合情况不佳时, 患者常会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 此时护理人员要充分理解患者感受, 以耐心与责任心与患者展开经常性沟通交流, 准确把握其心理状态, 根据患者心理需求给予有效安慰;同时应和患者家属展开交流, 对家属关于治疗过程的疑问予以详细、清楚、准确的解答, 指导家属对患者加以安抚、鼓励。每次为患者换药时, 应向患者及家属反馈切口好转情况, 将不良情绪对治疗效果造成的影响降低, 增强患者治疗信心。 (3) 基础护理:保证患者衣服、床铺干燥清洁, 降低可导致切口污染的诸多因素;展开肺部护理,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若患者有腹胀现象, 应及时给予胃肠减压与肛管排气处理。 (4)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腹部切口保护方法, 指导患者对降低腹压、保护切口的动作予以熟练掌握, 预防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同时要为患者讲解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形成的原因、进展方式及处理方法, 增强其治疗信心。 (5) 饮食指导:为患者制定合理、科学的饮食方案, 以碳水化合物、富含纤维素及蛋白质的食物为宜, 同时应加大水果、芹菜、瘦肉、鱼类、粗粮及土豆的进食量;对于术后无食欲、进食情况不佳者, 可予以肠外营养支持。
2 结果
54例患者经针对性处理与精心护理后切口渗液均逐渐消失, 新肉芽长出时间为3 d~6 d, 切口在6 d~19 d内愈合, 所有患者均无医院感染发生, 均治愈出院。
3 讨论
切口脂肪液化是大量脂肪细胞遭到破坏之后, 细胞中脂肪粒不断外溢并分解, 生成液体油脂并在切口内积留的现象。切口脂肪液化属于腹部外科手术中常见并发症, 在腹部切口中好发部位为皮下脂肪层[2], 可导致细菌入侵, 可使切口感染发生率大幅升高。已有报道表明, 对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及时发现并治疗, 可有效防止切口感染, 降低患者痛苦, 同时可对提高疗效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3]。
在对腹部切口脂肪液化进行处理时, 需根据切口开裂情况及渗液量进行治疗, 当切口渗液少而无裂开时, 可延迟拆线, 将渗液挤出;若切口有轻微开裂现象, 可将缝线拆除1~2根, 利用盐水纱条引流, 并为患者定时换药;若切口有明显开裂且有大量渗液, 可将缝线拆除, 促使伤口敞开, 之后利用盐水纱条进行充分引流。同时, 护理人员应加强相应护理工作, 从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切口护理、饮食指导与健康等方面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照护, 从而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提升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中的54例患者经积极处理和护理后, 切口渗液均逐渐消失, 3 d~6 d新肉芽逐渐长出, 6 d~19 d切口均愈合, 均无医院感染发生, 全部治愈出院。由此可见, 对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应结合病情给予针对性处理, 同时施以精心的护理干预, 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促使患者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马成瑜.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和防治[J].青海医药杂志, 2012, 42 (12) :32-33.
[2]吴晓梅, 赵新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分析及防治体会[J].重庆医学, 2011, 40 (19) :1942-1943.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治疗分析 篇6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在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作为分析研究资料, 并将这些患者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患者50例, 这些进行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手术的患者中, 女性患者有65例, 女性患者有35例。其中包括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有45例, 行中下腹部手术的患者有55例, 这些患者的切口液化的病程在3~9d不等,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质量方法和病程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具有可比性。 (P>0.05)
1.2治疗方法
首先, 将选取的100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后, 再根据患者切口的损伤程度将观察组和治疗组的患者分别分为重度、中度、轻度三个等级, 根据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程度给与患者配置有效的临床治疗办法。
其中, 对于对照组的50例患者在术后出现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症状时, 临床中主要就是给与患者止血, 制作细菌培养基, 抗感染处理 (对于重度患者可采取辅助措施) , 放置引流管, 除菌处理, 缝合切口, 拆除缝线, 再次除菌。对于观察组的患者则是在患者进行腹部切口手术后, 每日观察患者的切口处有无渗液以及渗液的颜色和切口周围有无红肿、淤青或者是其他症状等, 当患者切口处出现渗液时, 即可采集渗液制作培养基, 并分析观察培养基的属阴性还是阳性, 另外, 还要对伤口处采取抗感染措施, 对切口部位可以适当挤压, 让脂肪滴滴尽, 在腹部切口表面敷上聚维酮碘纱布, 于切口频谱仪下照射45min左右, 早晚各一次, 缝合切口。另外, 对于切口渗液过多, 出现重度表征时, 可以给与患者口服抗感染的抗生素。缝合后的5~7d, 即可拆除缝线, 然后及时将切口周围的坏死组织以及杂物清除, 并采取有效的预后措施。
1.3评价标准
根据患者切口愈合的程度, 可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 有效、无效三个层次。显效:患者的切口愈合状况良好, 无感染症状;有效:患者的切口愈合明显, 感染出现后, 有效处理后恢复良好;无效:患者切口引流不成功, 感染症状显著, 切口周围有小面积红肿。
1.4统计学方法
对所得的数据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采用t检验或X2检验对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P<0.05) ,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00例行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手术的患者中, 有77例的患者临床表征主要表现为切口出现泛黄色的渗液, 在深夜中含有脂肪滴, 切口外侧无显著红肿症状, 另外, 通过对患者的渗液进行检测, 渗液中含有脂肪滴, 细菌培养菌呈现出阴性。通过对100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采取分组进行临床治疗以及观察护理后, 对照组的50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治疗后, 表现为显效的患者有32例, 表现为有效的患者有9例, 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观察组的50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治疗后, 表现为显效的患者有41例, 表现为有效地患者有7例, 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
3结论
综上所述, 对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 重点是要将患者的体内的液体引流出来, 保证患者伤口的对合紧密, 增强伤口恢复的效果。另外,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在临床治疗中, 注意切口清洁卫生、防止患者身体组织的坏死以及渗液较多, 也能够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其中, 在临床治疗中, 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严格控制临床治疗中使用电刀的频率, 禁忌以高强度的电流切割组织;第二, 注意临床中切口渗出的血液颜色、剂量等; 第三, 在缝合切口前以及拆除缝线后都要进行切口抗菌处理;第四, 尽量缩短患者切口暴露的时间;第五, 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
总体看来, 临床治疗中, 引流对患者伤口愈合影响较大, 但是, 抗感染处理也是极其关键的。当患者切口感染严重时, 可以配合使用抗生素处理;缝合切口前, 清理细菌要彻底, 避免细菌扩散, 在缝线拆除后也需进行上述处理。
参考文献
[1]余忠.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和防治体会 (附21例分析) [J].中外医疗, 2010, (20) :17.
[2]吴晓梅, 赵新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分析及防治体会[J].重庆医学, 2011, (19) :1942-1944.
[3]钱长明, 赵锐.负压引流管在治疗妇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7) :93-94.
[4]赵五煜.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治疗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9) :2520-2521.
[5]李蓉.37例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2) :396-397.
[6]梁艳.腹部切口脂肪液化防治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2, (25) :75-76.
[7]赵雪征, 王宝红.腹部切口脂肪液化28例报告[J].中国临床医生, 2009, (6) :49-50.
[8]丁振斌.腹部切口脂肪液化39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 2009, (18) :439-440.
产科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治体会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4年5月—2013年5月行剖宫产手术且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患者80例, 患者均为足月妊娠, 行腹部横切口剖宫产者77例, 行腹部竖切口剖宫产者3例;平均年龄 (37.7±14.2) 岁。其中肥胖患者50例, 占71.4%;消瘦者为1例, 占1.4%;低蛋白血症患者12例, 占17.1%;慢性腹泻患者5例, 占7.1%;尝试顺产未果患者2例, 占2.9%。
1.2 诊断标准
目前临床上对于脂肪液化尚无明确诊断标准, 一般认为存在以下几点表现者即可诊断为脂肪液化: (1) 发生时间为术后5 d~7 d。 (2) 早期患者多无自觉症状, 部分患者可在常规检查时发现切口敷料上存在黄色渗出液, 按压时渗出液溢出较多。 (3) 切口愈合不良, 皮下组织游离, 于渗出液中可见脂肪滴。 (4) 切口处未见红肿和压痛, 切口边缘以及皮下组织均未见坏死。 (5) 将渗出液涂片镜检检查可见存在大量脂肪滴, 细菌培养未见各类细菌生长。血常规检查时, 白细胞计数增高不明显或者无增高, 中性粒细胞分类不高。
1.3 治疗方法
治疗分为两部分, 首先, 对于出现切口脂肪液化患者进行基础治疗, 加强患者住院期间营养支持, 纠正低蛋白血症、贫血, 高血糖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其次, 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相应处理方案, 对于渗出液较少的患者, 采用增加换药频率, 一般为每日换药, 并且让经验丰富的护士在换药同时轻柔挤出渗液, 对于条件允许患者每日用微波对切口进行理疗;对于渗出液较多且切口愈合效果不佳患者, 在切口渗液最严重处撑开或者拆除原有缝线1~2针, 嘱护士每日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和甲硝唑将切口处不新鲜的组织彻底清洗干净, 必要时加盐水纱条充分引流, 坚持每日换药, 待患者切口状况好转出现新鲜肉芽组织时, 可2 d~3 d换药1次[2], 当肉芽组织长满切口大部分, 闭合切口, 等待切口彻底愈合。
2 结果
本组患者80例, 经过积极有效治疗均得以康复, 72例患者Ⅰ期愈合, 愈合时间为4 d~12 d;余均Ⅱ期愈合, 愈合时间为8 d~20 d, 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3.1 切口脂肪液化发生原因归纳
笔者通过查阅大量资料以及自身临床实践来看, 患者出现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主要原因有4点。 (1) 肥胖。这是出现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最大原因, 本文中出现做切口脂肪液化的肥胖患者占总人数的71.4%, 手术过程中反复切割、钳夹和挤压脂肪组织, 会造成脂肪组织的缺血缺氧, 增加了术后无菌性坏死的概率, 产生较多渗出液。 (2) 手术过程中较多使用高频电刀。随着医学进步, 在手术过程中较多地应用电刀切开皮下组织, 在此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造成高温, 而高温会造成脂肪组织的浅表性损伤以及脂肪细胞的损伤变性。 (3) 切口暴露时间过长。由于手术过于困难, 会出现切口暴露时间过长, 手术过程中操作者的粗暴动作会造成局部组织和细胞的损伤坏死, 进一步加重切口处的水肿, 使脂肪组织氧化分解, 产生无菌性坏死以及炎症坏死。 (4) 机体耐受力低下。手术毕竟是一种创伤性操作, 有些身体素质较差的患者可能在手术过程中由于失血而造成休克, 导致切口脂肪液化出现。
3.2 预防措施
针对上述造成脂肪液化原因, 提出以下几点预防措施。 (1) 产前健康手册中, 应该重点提醒孕产妇关注自身体重, 告知过度肥胖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鼓励孕产妇多做适当运动。 (2) 提高手术技巧。手术操作者应该提高自身素质, 在手术操作过程中避免过于粗暴的动作, 避免过度牵拉肌肉和脂肪组织, 切口缝合过程中不要留下死腔, 特别是肥胖患者, 缝合过程中要对合良好, 避免错位所引发的脂肪愈合不良。手术后期缝合腹膜时, 应注意将碎脂肪组织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3) 合理使用高频电刀。在手术操作过程中, 不要一味地依靠电刀, 特别是对肥胖产妇来说, 避免使用高强度电流切割组织。 (4) 提高患者自身身体素质。对瘦弱产妇而言, 在住院后积极进行基础营养支持治疗, 确保能够耐受手术。
3.3 治疗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于脂肪液化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是由于已经出现液化的脂肪组织在切口处容易向周边扩散, 加快脂肪组织的液化进程, 进而加重患者病情。另外, 对于出现脂肪液化的患者, 如其切口液化的范围较浅、较小, 可采取保守治疗, 所谓保守治疗即无需拆除原有缝合线, 只需规范性地挤压渗出液以及合理引流即可促进患者痊愈。本文中共有72例患者通过此种治疗方法得以痊愈, 愈合时间为4 d~12 d。如果其液化的范围较深、较大, 则要拆除原有缝线, 使用甲硝唑冲洗切口, 加以纱条引流, 以促进切口处脂肪组织的新陈代谢, 恢复脂肪细胞的再生能力, 进而起到较好的镇痛、消炎以及减少渗出作用, 帮助患者较快恢复健康。本组共有8例患者通过此种治疗方法得以痊愈, 愈合时间为8 d~20 d。
综上所述, 切口脂肪液化是产科术后常见并发症, 应该在疾病发生早期即给予相应积极有效的治疗, 可促进患者的痊愈。
参考文献
[1]宋晶, 黄醒华.超重及肥胖孕妇的营养代谢状况[J].中国妇幼保健, 2007, 22 (7) :868.
【脂肪液化与感染】推荐阅读:
切口脂肪液化伴感染08-04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处理07-05
瘦素与脂肪肝08-28
脂肪肝的病因与防治10-06
液化天然气的危险性与安全防护06-10
脂肪及脂肪酸组分含量05-27
液化工厂10-16
液化气站05-10
液化评价05-15
液化分析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