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络安全服务(精选12篇)
未来网络安全服务 篇1
●流量经营是数字服务的核心, 应针对个人、企业的不同层次需求, 最终形成类似“河道、航道、船、舱位”的不同层次、不同服务内涵的数据流量服务。其次, 运营商传统的基础语音和消息类服务面临着来自OTT厂商的巨大挑战, 演进到下一代融合通信是业务升级的主要方向。中兴通讯认为, 从运营商所面临的家庭客户、政企网客户角度, 也可以从多个角度拓宽服务领域, 围绕数字服务核心, 进一步精细化运营, 提升网络价值与带来盈利。
●家庭业务涵盖影音娱乐和智能家居两个领域。在影音娱乐方面, 运营商可通过OTT与IPTV的融合发展, 加快业务升级和丰富业务应用;在智能家居方面, 以掌控云服务平台和手机应用入口为重点, 运营商应大力发展家庭安防、家庭自动化创新服务。
●在政企网客户方面, 数字服务是通过打造面向企业的移动网络, 提供满足企业信息化发展需求的一体化服务, 并规模切入全球IT外包市场, 发展面向企业的云服务, 成为运营商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方向。同时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 搭建一个基于物联网、云计算、SOA (面向服务架构) 等先进ICT技术的城市运营中心, 构建智慧城市统一的应用框架, 抢占先机。
●在跨界创新方面, 物联网和大数据地位凸显:针对庞大的物联网市场, 电信运营商可以立足现有网络资源, 以完善和制定标准为手段、以物联网业务支撑平台为核心, 实现跨界行业市场的突破;大数据的挖掘应用成为电信运营商发展的新引擎, 主要方向为运营效率提升、精准营销/维挽、数据价值变现。
未来网络安全服务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行、朋友们:
大家好!我叫,很荣幸能够有机会参加今天的演讲比赛!我演讲的题目是《诚信铸就辉煌服务开创未来》。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各领域信息化应用的普及,公众对信息快捷、准确无误的传输,以及简洁而又全面的使用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电信行业既要产品专业化,又要经营诚信化,更要服务贴心化。
人无信而不立,业无信而不兴。电信人正是秉承着“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理念,才赢得了消费者对我们产品质量和服务态度的肯定,赢得了他们发自内心的信赖与尊重。作为一名电信基层员工,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五个至上”的思想内涵,尤其对经营以诚信至上感触最深,体会到了诚信的重要性。诚信是一种美德,诚信是一种修养,诚信更是一种处世的哲学。在当今市场竞争中,诚信犹如一把利剑,有了它,我们才能在硝烟弥漫的战火中,赢得市场,赢得客户,赢得声誉,赢得信任。
诚信赢得客户,服务才能留住客户。无论在平时工作中,还是在突发事件中,我都把用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牢固树立电信人诚信服务的优质形象。在日常工作中,作为一名移动手机维系人员,难以忘记,当客户大发雷霆甚至恶语相向时,我以真诚的微笑融化着他们坚硬的寒冰;难以忘记,当面对家人的不解和埋怨时,我以优异的工作业绩来取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难以忘记,牺牲无数个节假日、休息日,我以兢兢业业的工作实绩回报广大电信用户。正是许许多多和我一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电信人,秉承服务用户、忘我工作、甘做默默无闻基石的工作理念,在每一个平凡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与电信共成长,我们的企业才能蒸蒸日上,我们的企业才能得以迅速发展,我们的企业才能得以快速提升,最终筑起合阳电信这座巍峨的大厦!
做为一名电信工作人员,我时刻牢记公司的服务理念:“用户至上,用心服务”。为了避免节日期间用户在使用中遇到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我将办公室的固定电话呼转到我的手机上,及时帮助他们解疑答惑,自愿帮助用户在网上营业厅办理充值业务。每次用户被我的真诚所打动,为我发送祝福短信,在那一刻我感到欣慰,所有的不解化为乌有,在那一刻我体会到“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深刻内涵,所有的幸福涌上心头。
我为能在这样一个集体中工作而自豪,为能有这样的领导和同事而感到幸福,电信的这种精神激励着我逐步成长,让我立足本职工作,让我一步步成熟起来,也为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电信人而信心倍增。
我坚信:每一个电信人都在平凡中积蓄着前进的力量,每一个电信人都在用汗水浇灌着越来越强大的企业。让我们用平凡创造电信的伟大,用诚信铸就电信的辉煌,用服务开创电信的未来!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袁岳:服务带动未来 篇3
光头,人高马大,语速快,且滔滔不绝。这是袁岳给人的第一印象。
这个47岁的男人,有着各种各样的头衔。无论是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还是《头脑风暴》的主持人,抑或是大学的兼职教授,袁岳都有着卓越的成绩。面对一个个耀眼的光环,袁岳并未止步不前,而是将目光又投向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发起创建了国内首家专注于创新服务业的服务支持机构——“飞马旅”。
与他一起实践这一想法的还有,汉庭创始人董事长季琦、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美特斯邦威董事长周成建、分众传媒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江南春、乐百氏创始人今日投资董事长何伯权、携程CEO范敏、Nautica创始人朱钦骐、3131电子商务创新联盟主席杨振宇等多位成功的创业家。
袁岳把他们统称为“飞马诸君”。这些企业家大都以服务业创业出身为主。促使这些名人“攒”在—起的却是因为—个共识:推动未来内需发展与经济成长的核心动力在于服务业的创新与制造业的服务化。
成立“飞马旅”的初衷
19年前,袁岳从国家机关下海,成立了零点调查公司,2003年创办远景投资,在他的领导下,零点研究集团成为了本土市场和社会研究咨询领域的著名品牌。
“零点的服务对象,都是大公司、上市公司,包括政府部门。但我过去几年在各个大学里讲课,讲到创业的话题时,年轻人都很感兴趣,他们的疑问一是该不该创业,二是选什么来开创?可是中小企业,尤其是创业型企业是很少会得到零点这样的公司服务的。我就在想,用什么模式,怎么去对小公司服务和分享?”
这就是袁岳仓犍“飞马旅”的初衷。
“我不是一个只想挣钱的人,我们认为要加大市场的服务空间,聚焦服务业的创新,推动高质量内供的突破性发展。‘飞马诸君’走在一起共同的目标就是要把服务业的地位提高。”
创新的“微股份”置换服务
袁岳发现初创公司在自我孵化的过程中会遇到资源、资金、业务模式等方面不少的困惑。一些小企业非常希望在困境中得到帮助,但是大的机构都不太关注这种小项目,希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再去找他们。而“飞马旅”就是要解决这些创业企业的困境。
袁岳说,“飞马旅”的计划是每年招募50个业企业,其中20个是处在发展快车道前夜的“飞马之星”,其余30个是富有成长潜质的“飞马之驹”。
当然,这个支持机构也绝非慈善或公益组织,用杨振宇的话说,飞马旅更类似西方的“社会企业”,用经营性的方式来解决社会创新创业问题。创业团队需以“微股份”来置换“飞马旅”的服务资源,其中“飞马之星”的“微股份”代价为1%,“飞马之驹”需出让2%-4%的股份,企业在完成两轮融资后,意味着完成了飞马服务之旅。
“飞马旅”将为成员企业提供包括标准型和针对型的二元服务模式,前者包括使用“飞马旅”创始人与支持者的资源,企业管理基础诊断、战略梳理、管理系统规范化咨询等;后者是指为创业企业提供特定需要的服务项目。
服务业发展的七大趋势
因为“飞马旅”专注于促进服务业创业创新,这使得“飞马旅”迥然不同于其他创业推动机构,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产品设计和渠道一体化的新型连锁服务、基于自主设计自主品牌的电子商务模式、新型知识服务业和创新型物流行业,以及在文化改革背景下兴起的文化娱乐行业,将是未来服务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袁岳在研究与发掘国内外服务业上市机构与风投投入服务机构的基础上,在研判了国内新的服务业创业的大量最新案例的基础上,对于服务业创新趋势也有着新的理解:
◆趋势一:新技术向新服务的转化
云技术应用服务、物联网应用服务、无线移动互联通信技术、环境技术应用服务、新医疗技术的应用服务都是典型的这类服务转化现象,对于最终消费者与用户来说,短周期与密集型的新技术发展,导致了新的接受障碍,而应用服务的发展重点解决通俗性、易用性及与原有设备技术的兼容性服务,并以更加整合服务的方式,建立新的一站式服务体系。
◆趋势二:新制造向新终端服务的转化
制造必须同时考虑对于终端的掌握,这是市场转化的关键,也是成本控制的关键,因此垂直电子商务与专业连锁服务的发展空间也大大伸展。无疑的,因为线下业务电商化、横向业务的纵向整合需要,纵向电子商务在制造品牌终端化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趋势三:文化创造推动娱乐服务的新增长
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事业改革创造了很多新的商机,其中—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推动了文化娱乐服务行业的创新发展,可以预期的是娱乐性主题公园、影视屏、线上线下互动游戏、社区化娱乐服务、艺术连锁超市、收藏服务等行业均有重大的发展,娱乐业面临扩容与升级的双重机会。
◆趋势四:新设计成为服务发展新基础
设计正从以往独特的艺术表达技能成为将消费者心理诉求转化为实际的产品与服务形态的高级心理服务工作,它也扮演了生产产品与服务附加值的核心要素的角色。这一点尤其在满足新—代消费者与高端消费群体消费需求中会表现得特别突出,由于购买力与生活方式升级而导致的消费革命,再设计将成为具有规模的B2B服务机制。
◆趋势五:服务加方效应进一步显现
不只制造业依靠增加服务含量发展,服务业将增加更多服务含量来形成新的服务形态,比如第四方物流服务、技术合同管理将由节能环保领域扩展到其他领域,信息咨询与更多专业服务广泛结合。
◆趋势六:公共服务外包的发展
在社会保障建设的过程中,民生服务(社区养老服务、青少年动员、公益创投、廉租房社区管理、医疗保险服务、职业教育与培训、公共呼叫等等)内容进一步发展,但是在这些服务中传统公共服务模式无论在服务的质与量上均不能满足公众需要,新兴的多领域商业性的或者公益性的外包服务将充分兴起。
◆趋势七:服务精细化发展创造的空间
几乎所有我们已知的服务业将因为进入更为深度细分的服务行业而得到新的振兴:养老会区分出高端、中高端、中端、大众端与保障端养老服务;咨询也将会出现更多分行业的咨询;电子商务会更加垂直。
创业微语录
创业最重要的资本:心理资本。敢于冒险,不安分。有坚持性,沉得住。
80后如何闯荡江湖的成功要素:别把自己当80后。在见识广,有想像力之外,多一点点勤劳、多一点点胆识、多一点点耐心、多一点点人情世故,都能让你在80后中脱颖而出。
遇到瓶颈,一不怕倒回去,二不怕更差。比方自己啥也没有,也一样过日子。处得艰难者就不惧怕再回到艰难,这样反而有对艰难一望无前的胆量。
老觉得员工比自己差:创业者可以有理想化,但在操作中要适可而止,最好的领导是中道。我自己就是不断为了适应员工而与自己的理想主义做斗争的。
你依靠传统关系那么你的社会机会就传统化,你走出来闯荡那么你就有自己的独立社会关系。你的地位是由你的选择决定的。
一个合格创业者的肖像:身体好、知道自己想做的那个具体生意点、有坚持性、懂得交往朋友、有工作狂表现。
有见识的人常受刺激,而且受了刺激往心里去,这样才会不断有创意,不断前进,刺激——反应,这大概是创业典型的思维行为特点。
创业不一定必须从生意开始做起。找点不需要太多资金的项目先创业,比如公益创业小组在社会上做公益,一样锻炼商业创业所需要的领导力与社会关系,甚至在这过程中就说不定整合到了所需要的其他资源。
在服务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女性优势很大。在80-90后员工与消费者起来的今天,相对重视沟通与柔性领导力的女性创业者也更有机会了。
企业与企业家其实没有真正的成功感,那都是媒体与其他人说出来的。任何产品玉服务的流行也就是五六年一周期,一不小心就被竞争对手赶过。危机感是企业家的心理常态。
未来网络安全服务 篇4
互联网近20年的迅速发展彻底改变了人类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性能和安全问题也不断涌现出来。究其原因,主要是互联网目前的运行环境已经背离了其设计之初的诸多假设,具体包括:
(1)互联网设计主要面向的端到端通信模式正逐步被内容和服务为主的应用模式所取代。在这类应用模式中,用户只关心内容和服务本身, 而不关心内容和服务的位置。而目前IP网络难以有效应对上述变化,使得网络流量呈爆炸性增长、网络资源利用率低下,这也是目前互联网面临的性能和能耗挑战的主要原因;
(2)互联网设计之初面向固定连接为主的场景正在向移动性为常态的场景转变。随着用户移动性的增强,移动不再是例外,而成为一种常态。但是,TCP/IP协议族将IP地址同时作为会话层标识和网络层路由标识,这种角色的重载使互联网无法有效地适应这一转变;
(3)互联网的发展规模远远超出了互联网设计之初的预期。这一点从IPv4地址空间大小的设计可见一斑,而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发展,互联网的规模在可预期的未来仍将急剧膨胀。网络规模的膨胀直接导致了地址缺乏、路由可扩展性等问题;
(4)可信的网络环境向不可信网络环境的转变。互联网最初的用户群体是科研人员,面向的是可信的网络环境,而互联网的商业化使互联网面临了一个高度不可信的用户环境。这一转变使得互联网在安全方面面临着诸多的质疑。
面对上述问题,研究界最近提出了诸多未来网络体系架构,例如CCN[1]、MobilityFirst[2]、NetInf/SAIL[3]、DONA[4]、Scaffold[5]等,并初步形成了以信息为中心的未来网络设计理念。信息中心网络(Information-Centric Networking[6])的重要思路是通过将内容/服务等信息主体提升为网络中的一等公民,使得网络面向内容/服务,而非面向地址,实现基于内容/服务的路由,并辅以网络层缓存机制,提高内容/服务的访问效率。
这些未来网络体系结构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性能、移动性、安全等方面,能够较好地解决目前互联网存在的诸多问题,为未来网络研究与演进绘制了早期蓝图。尽管如此,我们需要认识到,对信息中心网络的研究仍处于萌芽阶段,在体系架构以及命名、路由等关键机制机理上仍缺乏共识。在体系架构层面,信息中心网络仍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主要表现如下:
首先,如何使网络具备足够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应用模式的通信需求并进行优化?目前互联网的流量特征是内容类应用占据绝大部分,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3D虚拟现实、物联网以及以人机物三元融合为特征的创新应用将会进一步涌现。CCN等信息中心网络虽然为内容分发类应用提供了优化,但也增加了其他非内容共享类应用的额外开销和复杂度[7,8],不利于上述创新应用的开展;
其次,如何在路由可扩展性和数据转发效率之间进行平衡?为了实现更好的路由聚合性,一般倾向于使用层次化的名字来命名内容,但是基于可变长度的内容名字进行路由将会降低转发效率;而另一方面,基于固定长度的名字能保持路由效率,但是虽然已经有很多的研究致力于提高扁平化名字的路由可扩展性[9,10],这依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再次,如何支持可扩展、高效任播机制?随着云计算和大规模网络服务的发展,任播成为云计算环境下路由的基本需求,因此Scaffold、DONA等未来网络体系结构甚至将任播作为网络的首要原语。网络层任播机制需要将任播地址发布到整个路由系统中,对路由可扩展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此外网络层任播技术还受限于路由决策参数,难以满足更复杂的需求(如流量均衡);相反,目前广泛采用的应用层任播机制虽不存在对路由系统的影响,但是也将受到多种问题的困扰,如管理开销大、缺乏对网络动态的适应性等问题。
基于上述考虑,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面向名字的网络架构,称为融合内容和服务的未来网络架构(CoreNet,Content and Service Aware Network)。该架构继承并扩展了当前信息中心网络架构的一些设计思路,例如基于名字的路由、网络内置存储。但是,与目前的信息中心网络不同,CoreNet并不以某一种主要的应用模式为主,而要求其他应用模式适配到该主应用模式。与其他解决方案相比,CoreNet具有下述优点:
(1)提供了一个灵活的协议栈“腰”,使得应用程序可以通过不同的名字显式地表达它们的通信意图,路由器能识别这些名字并能做出相应的优化决策,而不“偏袒”任何一种应用模式;
(2)借鉴边缘/核心网络分离和ID/Locator分离的设计思想,使用层次化的命名习惯兼容目前Web应用,并实现转发效率和路由可扩展性之间的平衡;
(3)融合网络层任播和应用层任播两种机制的特点,将任播作为网络提供的一种基本能力,提供了灵活、高效的任播路由功能,同时避免对路由系统造成压力;
(4)通过高效任播、网络内置缓存等设计来提高内容分发的效率。
本文后续章节的组织如下:第二节介绍CoreNet总体架构,包括命名及路由机制;第三节介绍了映射系统的设计;第四节介绍任播的实现;第五节介绍网络内置缓存的实现;最后一节对文章进行总结并给出未来的研究展望。
2 CoreNet架构
2.1 概述
在CoreNet架构中,应用可以通过不同的名字表达他们的通信意愿,比如内容请求或服务请求,而网络根据该名字识别其应用类型并进行差异化处理。但是,这一灵活性不应以牺牲路由表可扩展性和降低转发效率为代价。为此,我们采用边缘/核心网络分离原则来控制核心网络的路由可扩展性,并保障核心网数据转发效率和移动性支持。
CoreNet网络协议的“腰”如图1所示。名字层包含各种类型的名字,根据需要可以是主机(包括传感器设备)、内容、服务、用户等名字。在这些名字中,只有主机名是确定性地对应到一台主机或设备,所有其他名字都是逻辑名字,可能会绑定到某个主机名。位置标示符Locator可以是IPv4/IPv6地址,从而提供了目前网络的兼容性。
根据边缘/核心分离原则,网络拓扑被划分为边缘网络和核心网络。边缘网络采用基于上述名字的路由方式,而核心网络则根据位置标示符进行路由。将基于名字的路由限制在边缘网络的主要原因是对其可扩展性的担忧。与CCN中定向信息洪泛(Guided Information Flooding)的路由模型不同,CoreNet采用传统的基于目的地址的路由。这基于下述考虑:①定向信息洪泛的路由模型适合内容获取的应用,但并不适合其他应用模式;②CCN的定向信息洪泛要求在网络中的路由器为每个转发的请求维持状态,这将对核心网路由器的可扩展性造成极大的挑战[11];③CCN的路由模型同时也牺牲了响应报文的路由灵活性。例如,如果为请求报文建立的路径中的一个节点或一条链路在响应报文返回之前失效了,那么响应报文便无法返回给请求者。
从路由的角度,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报文:请求报文(Request)和响应报文(Response),图2给出了核心网中Request/Response报文的源/目的地址的构成。当应用程序发出Request报文时,会将自身的通信意图通过intent name在目的地址中给出。因此,CoreNet路由器将会检查报文的intent name,以便进行差异化处理。例如,如果intent name是内容名字,CoreNet路由器将利用其内置缓存提供优化。
为了支持有状态服务,需要提供intent name与主机名的绑定。有状态服务是指类似于电子商务、在线游戏等应用,需要将会话过程中的所有报文都路由至同一个服务节点。为了建立绑定,Request报文的接收方需要将自身的主机名包含在第一个Response报文中,从而请求方可以在随后的Request报文中嵌入绑定的主机名。当绑定建立后,Request报文的目的地址包含两部分:intent name以及绑定的主机名,这种情况下将优先根据绑定的主机名进行路由。
位于核心网络和边缘网络之间的边界路由器负责进行名字和位置标示符的映射,并完成封装/解封装操作。映射系统是CoreNet的核心部件之一,用于将名字映射到Locator,从而在核心网实现任播的功能,第三节将详细介绍映射系统的设计。
2.2 命名
CoreNet采用了T:L:P三元组命名方式,如图3所示。其中T是名字类型,L是一个层次化的名字,P是对名字属主公钥的加密HASH,用于自验证的目的。与CCN类似,L包含若干组成部分:①域名;②domain specific的名字;③哈希值(可选,仅用于content name)。L的域名称为该名字的授权域。每个名字都与一个授权映射服务器相关联,该授权映射服务器负责存储该名字的相关映射信息。所有的名字仅在其权威域内可直接按名字路由。通过名字和公钥的内在绑定,可以保证任何应用模式的基本安全性。此外,公钥也可以用于建立通信端点之间的加密通道和用于认证。
目前,定义了四类名字:主机名(HN)用于传统的端到端通信,内容名字(CN)用于内容获取类应用,服务名(SN)用于绑定或非绑定的服务任播通信,用户名(UN)用于情境感知的应用。如果未来的应用需要引入新的名字类,则可以对上述集合进行扩展,据此,应用程序可以通过在请求报文中指定不同的名字粗粒度地向网络表达它们的通信意愿。这与目前的IP模型不同。当前的IP模型中,网络是不感知应用的,而在该架构中,这些名字暴露给网络,允许网络来优化不同的应用。
2.3 路由
在CoreNet中,核心网路由是基于Locator的,而在边缘网络则采用基于名字的路由。一个目的地址可能会包含两个名字:intent name和可能的绑定名字。起初,应用仅仅指定intent name作为会话的目的地址。当建立了绑定后,在随后的请求中将包含该绑定名字。如果目的地址同时包含了intent name和绑定名字,则路由将优先基于绑定名字进行。下面,我们以服务类和内容类应用为例介绍不同的名字是如何进行路由的。
(1)服务名。
根据服务器是否要维持会话的状态,服务可以分为两大类:有状态的和无状态的。有状态的服务要求同一客户在整个会话期都绑定到同一个服务实体。该绑定在网络路由上也被称为是流的亲近性而无状态服务则无此要求。
目前的互联网服务通常会有多个(可能成百上千个)位于同一个数据中心或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服务实体。服务提供的一个基本需求是网络层的任播功能,它是实现流量均衡和优化服务点选择的保证。相应地,服务名的路由也就存在两类:非绑定的服务任播,和绑定/流亲近的服务任播。
非绑定服务任播的转发流程如图4(a)所示。客户端调用sendto(s, X, data)原语向服务X发送数据data。如果X在边缘网络内可路由,即X的权威域与调用者所处的域相同,则会直接依据服务名X由任播路由机制路由到一个服务点X。否则,首先通过默认路由将X路由到一个边界路由器(BR),然后执行映射操作。映射系统可能会返回一组Locator,边界路由器必须能够智能地作出决策,根据路由信息(如AS跳数或其他网络度量参数)选择最优的Locator。此后,请求报文被封装,并在核心网中进行路由。在进入目的网络之前,报文被进行解封装操作,解封装后的请求报文将根据服务名X被路由到某个服务实体。客户端不会将X绑定到任何提供该服务的主机名,因而下一个请求报文可能会被转发到其他的服务实体。
图4(b)表示了绑定服务任播的情形。客户端调用connect原语来建立与某个服务名X的连接。建立连接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将X绑定到某个服务实体。第一个报文的路由过程与非绑定服务任播是一样的。当接收到第一个请求报文后,服务器将把自身的主机名HN(C)包含在响应报文中,客户随后将X与HN(C)进行绑定。随后的请求报文的目的地址将同时包含X和HN(C),而网络将依据HN(C)进行路由。
(2)内容名。
对内容名CN(X)的请求进行路由的过程与对非绑定请求的路由过程类似,如图5所示。不同点在于,在内容的转发过程中,每一个中间路由器在转发之前会检查缓存,并决定是否可以响应该请求以提高内容分发效率。
3 映射系统
所有ID/Locator分离和边缘/核心网络分离的架构都需要一个映射系统将局部可路由的名字映射到全局可路由的Locator。有众多的基于DHT的映射系统用于将扁平化的名字映射到Locator,如CoDoNS[12], MDHT[13]等。DNS依然广泛用于层次化名字的映射系统。在LISP[14]架构中,LISP+ALT[15]的解决方案获得了业内的广泛认同。与DHT和DNS相比,LISP+ALT具有两大特色:①ALT是一个逻辑拓扑,可以根据边缘域名的层次结构实现高效的聚合,从而大幅降低路由可扩展性的压力;②映射信息仅存储在可知的边缘节点,具有很好的自主管理性。
CoreNet继承和扩展了LISP+ALT。从LISP+ALT继承的包括:ALT网络的构建方法,通过BGP传递路由可达性信息,以及在ALT上通过对映射请求消息的路由进行解析。我们对LISP+ALT的扩展包括:①维护的信息更细粒度,因此将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在LISP+ALT中,只需维护EID前缀到Locator的映射。而在CoreNet中,不仅需要存储主机名HN前缀到Locator的映射,还需存储内容名CN, 服务名SN的存在性信息(即域内是否有相应的CN, SN的实例),以及用户设定的个性化解析策略。这无疑将增加存储和解析的代价。②解析逻辑更细粒度。在LISP+ALT中,只维持前缀的可达性信息,而具体的EID是否可达只有当报文离开核心网进入边缘网络后才知道。而在CoreNet中,仅仅维持前缀可到性信息对服务/内容任播是不够的。为了实现任播,需要知道边缘网络是否存在某个服务名/内容名的实体。③边界路由器需要实现任播的功能。当同一个名字解析为一组Locator时,边界路由器应能根据某种策略选择最近的一个Locator。④安全性通常是映射系统的一大挑战,自验证的名字为安全地发布/更新映射条目提供了保障。
映射系统对于在核心网支持任播至关重要,这将在第4节介绍。此外,映射系统对于支持移动性(无论是节点移动还是网络移动/多宿主)和服务/内容复制也很关键。目前,LISP+MN提出了LISP中节点移动的解决方案,可以很容易地加以扩展应用于服务/内容的复制。如当内容CN复制到非授权域时,需要将CN和CN所处的主机名HN的映射注册到CN的授权服务器。当边界路由器对内容名CN进行解析时,将返回CN对应的HN,由于HN并非是全局可路由的Locator,此时,边界路由器将进行二次解析,获得HN对应的Locator。当然,这一提案目前还处于早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例如如何避免两阶段迭代映射引发的高延迟以及放松对移动节点实现轻量级LISP协议的要求。
4 任播路由
任播对于高效的内容获取和服务定位都至关重要。CoreNet中通过两种途径来支持任播,与纯粹的网络层任播和应用层任播解决方案均不一样。在边缘网络,任播通过网络层路由来支持,与IP任播类似。因此,如果所需获取的内容在边缘网络有若干份副本,则任播路由将自动地将请求路由到其中一个副本。而在核心网络,任播是通过映射系统得以支持的。在向核心网转发请求之前,边界路由器需要将名字解析成Locator。映射请求消息可能会返回多个Locator。边界路由器应能根据自身的路由表信息(如AS跳数),智能地选择优化的Locator,并根据该Locator对请求消息进行封装。因此,边界路由器同时依赖于映射系统和路由系统的信息实现了核心网的任播。一方面,与纯网络层任播相比,该方案避免了在核心网中增加路由条目的要求,保证了路由可扩展性;另一方面,与纯应用层解决方案相比,该方案利用了实时路由信息,避免了信息过时或第三方映射系统与路由层功能重复建设的问题。
5 缓存复用
缓存对提高内容分发的效率和满足用户的异步需求非常有效。许多信息中心网络架构都提出了在路由器实现透明缓存功能,从而使缓存变成不同应用共享的网络层资源而非应用相关的资源。在CoreNet中,由于我们允许非持久性名字的存在,相同的内容可能会拥有不同的名字。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内容名字进行缓存无法有效地重用缓存的内容。在CoreNet中,我们使用内容HASH值作为缓存内容的键值,从而能更有效地利用缓存。当内容发布时,要求计算其HASH值,并将其作为名字L中的最后一部分。当边缘网络的路由器接收到一个内容请求时,首先检测其HASH值,若缓存命中,则直接对该请求予以响应而不再转发该请求,否则,再根据路由表转发报文。在核心网中,路由器也可以选择性地依据intent name进行缓存检测。
6 结论和未来展望
我们提出了一种融合内容和服务的未来网络体系架构—CoreNet,其灵活的协议栈“腰”使得应用可以显式地表达它们的通信意愿,同时网络能相应地对不同应用模式进行优化。通过遵循边缘/核心相分离的设计原则,CoreNet在路由可扩展性和转发效率之间获得了较好的平衡。CoreNet扩展了LISP+ALT的映射系统,从而不仅能将名字映射到Locator,还能提供高效的任播路由支持,以适应未来海-网-云环境下的应用需求。
CoreNet仍处于设计之初,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首先,CoreNet目前只给出了网络层的路由和数据转发流程,具体的协议还有待设计。其次,需要结合目前正在研制的CoreNet原型系统对各方面的性能予以全面的评价。最后,需要结合一些典型应用场景,比如移动环境下的内容分发、人机物三元融合的创新应用等,开展更为针对性的研究。
摘要:互联网难以适应其通信模式由主机为中心向以内容和服务为中心的转变,从而提出了融合内容和服务的未来网络体系架构(Content and Service Aware Network:CoreNet)。CoreNet基于面向内容和服务的设计理念,并通过灵活的协议栈“腰”设计允许应用显式地表达它们的通信意愿,使得网络能感知不同应用模式并进行优化处理。同时,通过网络内置缓存和高效任播路由,提升内容分发和服务获取的效率,适应未来人机物三元融合创新应用的需求。
青岛未来具有潜力的服务行业 篇5
现如今,男女青年的就业的问题已经被社会所关注,而整个社会的平衡问题—婚姻,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大部分年轻人先开始打拼自己的事业,从而忽视了自己的终身问题。在一些一线城市,不婚族正在逐渐增多。青岛这个快速发展的城市正以新的面貌来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来加入。当人们面对这个问题时往往会无所适从。所以,正规的婚介所的出现正是可以解决一部分的问题。
现在很火的网络交友网站如世纪佳缘,百合网站等等。交友网络确实带来了相当可观的交友率。可是这只是网络的一部分发展,它真实性还是值得考究。中国传统的婚姻介绍所可能已经不适应如今的社会,而且据一些调查,婚姻介绍所的监管性已经不被重视。其实婚介所是需要一部分手续和国家政府的许可方可成立。正像电视上大热的一些节目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等节目,当大家知道其嘉宾来的真实性的时候就会对整个节目产生质疑。所以,正规的婚姻介绍所是前提。顺应社会,在不违背常理的情况下打破传统的相亲模式,让那些真心的单身人士认识到婚姻介绍所也是可以值得他们托付终身的地方,那么婚姻介绍所的发展方可越来越好。通过了解,青岛地区的婚姻介绍所并不是很多,而且发展并不是很顺应时代。当婚介所真正以时代的表象和被人介绍的方式出现的时候,每个人可能都会有机会跑到婚介所去寻找自己的另一半。
未来产品的服务流 篇6
消费者能从苏宁云商、腾讯生活圈这类的服务中看到越来越多的整合性服务,无论是细长而有充分链接的专业化服务流,还是将多类专业服务流在平台上聚合协调出的服务丛,都让今天的产品再也不如当初那么重要,因为那是一种隐藏于服务流中的物品,而非物品部分的工作量与协调量日益增长也变得更为重要。
当有形产品的供应已经不是一个问题,而且在市场上每一类产品都出现了竞争性的同类产品;当产品的技术含量与创意含量的追赶周期已经显著缩短;当人们可以选择的很多产品趋于同质化;当产品的符号体系与产品风格开始成为主导产品价值的核心要素,这个时候的最为经典的产品却已经不是有形的产品了。中国也许还不完全是这样一个时代,但无疑正在进入这样的时代。中国正进人人均GDP5000美金以上的服务革命时代,这意味着人们已经具有比较强的能力进行产品的选择,并且已经有很大一个消费群体能够负担超越普通产品、符合自己个性需求的特色产品的能力。
在未来,产品会是什么样的?如果说资源主导的时代,资源拥有者专断话语权;有形产品主导的时代,产品生产与营销者拥有操纵市场的核心资源,那么无形产品主导的时代,消费者的主权位置大大凸显。这个无形产品的说法,并不是真的说人们不再消费有形产品,而且是说有形产品本身成为消费者进行选择的系列考虑因素中的一个,我们把这个系列考虑因素所形成的序列称为服务流,也就是说消费者选择的是特定的服务流,而产品是包含在服务流中的,没包含在适当的服务流或者综合竞争力较弱的服务流将不能成为消费者经常或者理想的选择。
我试图将这样的一种服务流特点描述为以下四项:一是消费者依赖最接近于他的服务渠道,作为其进行选择与行动的最重要对象,因此他要求这个服务渠道对于他的要求作出更多的承诺,承担更大的责任,也就是说他可能要求服务渠道为上游的更多产业角色负责,以减少他自己的选择成本与责任能力。
二是日益变成拥有更多信息的行为主体,他需要最贴近自己的服务者以最为快速、敏感的方式对他的物质化与符号化喜好作出反应,也就是说他要求服务者的反应方式体现为一种全新短周期的、物质与连接方式一体化的新服务设计能力。
三是消费者虽然并不希望承担很多的选择责任,但是他希望更方便、容易地得到与理解他全服务流信息,也就是说他要求整合服务流是透明的,他与服务者的信息掌握情况是对称的。
四是视角变化以后,消费者从他这端看整个服务流,在其流中的每一环节的供应商都成为具有某种功能的角色,而制造只成为加工环节的一个行为丛,所以即使最后消费者需要消费某个物品,这个物品是这个服务流的合力,而不只是制造环节的功劳。
这意味着什么?在我们对于经典产品的评价中,产生了五个新的关键概念:一是服务设计,将消费者洞察、技术进展、产品创新、渠道创新与服务行为创新进行一体化设计的新设计模式;二是短周期反应,中间环节的精简与提效成为一种必要,否则无法满足短周期的考验;三是透明化管理,减少与消除对于消费者信息的获得与使用障碍;四是全供应链管理,原料、产品、服务之间的割裂或者分离度明显减低,上下游管理的全线渗透;五是对称型营销,营销不只是针对服务者的,也是针对消费者的,要同时帮助服务者找到最佳消费者并帮助消费者找到最佳服务者。
未来网络安全服务 篇7
从2000年成立伊始, 锐捷网络就坚定了走“自主研发, 持续创新”的发展之路。
2001年, 实现了销售额5000万的骄人业绩。
2002年, 与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用户一起探索出一条学生宿舍网运营管理的新模式。
2003年, 锐捷网络在高校的用户数突破了600家。
2004年, 推出RCMS机架控制和管理服务器以及第二代集中管理实验室方案。
2005年, 成为全国中职实训基地项目的唯一供应商。
2006年, 开发出面向十万兆平台设计的新一代IPv6核心路由交换机RG-S8600系列。
2007年, 推出RGOS模块化操作系统, 并入选国家发改委2007年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
2008年, 成为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享受国家专项基金支持;入选国家成长企业百强榜。
2008年, 高校的用户数量突破了1600家, 覆盖高教用户数达到80%。
2009年, 锐捷网络全面入围CNGI校园网IPv6技术升级与应用示范项目。
同时, 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面, 锐捷网络与教育部合作开展了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 成为教育部全国计算机专业领域师资培训基地。2008年, 锐捷网络承办了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计算机技能大赛, 并获得大赛组委会颁发的一项大奖——“特殊贡献企业奖”。
现在, 锐捷网络已经在全国建成408所锐捷网络学院, 96个联合培训基地;并设计出9个国家级精品课程, 28个省级精品课程;拥有2个国家级示范中心, 11个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 120个“双师型”师资培训机构。
未来网络安全服务 篇8
五个发展趋势
金融网络的建设目标是把基于IP的基础网络平台进一步建设成为安全、可靠、易管理、可扩展、成本合理的网络通信服务平台, 为客户和员工提供方便的服务, 保证业务应用和通信的稳定、可靠运行, 从而提高银行的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对于金融网络建设的发展, 金霞认为, 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发展态势。
一是网络带宽的提升。由于金融的发展和竞争, 金融机构的客户对金融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图形化、多媒体的业务和产品需求越来越强烈, 因此从网点到中心节点的带宽需求会有非常大的提升。而随着数据、计算和管理的集中, 对骨干线路的带宽要求也越来越高。此外, 各银行不断加强管理工作, 横向细化各部门各业务管理制度、优化手段, 纵向延伸管理范围并重点加强执行的准确性和执行效率。这样必然有大量的管理平台分布到各级银行, 而最适用于管理平台的B/S架构对网络带宽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 选择一条成本比较低、升级比较容易、管理维护比较简单的线路, 就成为必然。目前, 各类通信线路中, MSTP逐渐被各银行所接受和关注。这两年, 锐捷投入大量精力去研究在MSTP线路下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个线路使用上的技术难点, 以及产品如何更好地满足新型线路下的技术要求, 并提出了在MSTP线路下的组网解决方案。
二是无线技术的应用。随着金融业务的发展, 灵活、多样化的渠道成为金融网络的一个必然的趋势。现在, 金融机构都非常重视网点的建设和离行式服务的提供, 考虑到自助设备的应用需求和实施、维护压力, 无线传输自然成为最具诱惑力的选择。另外, 无线办公也是金融机构逐渐凸显的需求之一。对于无线应用, 目前客户最关注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安全性, 二是带宽, 三是稳定性。对此, 锐捷早在2007年就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研究, 提出了3G作为备用线路的解决方案, 也推出了一系列的支持3G的网络设备。现在, 锐捷正在帮工商银行总行做一些规范的制订, 还有试点应用的开展。
三是完整的网络安全。自信息化建设以来, 安全一直是金融机构的头等大事。过去, 网络安全一直处于一个不完善的阶段, 且各金融机构的安全建设水平也很不均衡。现在, 网络安全趋向于更完整、更融合、更全面, 包括物理、网络、系统、应用等的安全。在这种情形下, 锐捷从去年开始组建了一支专门的队伍来深入研究几套标准, 包括27001, 17799, ITF等。在此基础上, 锐捷进一步完善了GSN全局安全解决方案, 并将锐捷的产品和银行的具体应用相结合, 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分析工作。目前, 这个方案已经在建行、深发展等金融机构的总行进行测试。
四是集中的网络管理。随着金融机构的网络管理越来越集中, 未来网络的管理会进一步从分行、省分行上升到总行去管理。网点方面可能就只需要做一些物理的维护, 甚至连配置都由远程来做了。在这种情况下, 厂商所提供的网络设备一定要非常标准, 必须能够支持远程管理。另外, 对于网管产品本身, 2008年, 锐捷推出了BMC网管系统, 它有效地弥补了目前普通的网管产品没有办法进行集中的数据采集、流量分析、网络监控等不足。
五是网络平台的集中化。也就是面向应用的融合。从终端设备来看, 锐捷早在2005年就推出了交换路由一体机, 实现了中低端接入层设备的融合;但在中高层的设备上, 还没有到达融合的程度。而从客户对中低端产品融合的接受程度可以看出, 客户有进一步简化网络的迫切需求。因此, 未来中高端的产品也将进一步趋向融合。
专业快捷的服务
据了解, 锐捷的网络设备和解决方案已广泛地应用于工行、建行、农行、中国人寿等650多家金融机构。而众所周知的事实是, 国内外网络巨头一直在技术上处于绝对的优势, 且金融机构对网络设备的质量要求又非常高。因此, 网络企业要发展, 就必须建立自己的优势, 在为金融机构提供质量过硬的产品的同时, 也要提供更好的服务。
对此, 金霞表示, 从这么多年跟金融客户的合作来看, 锐捷基本上遵循这样一个路径:首先, 锐捷为客户提供性价比较高的产品;其次, 锐捷为客户提供贴心的服务, 解决客户在开放环境下IT资源不足的问题;最后, 凭借锐捷对客户业务和应用的了解, 赢得客户深度的合作和信赖。在金霞看来, 锐捷最大的优势既不是技术, 也不是成本, 而是对客户的了解。这种了解一方面会降低金融机构与锐捷之间的沟通成本;另一方面, 锐捷对客户应用的前瞻性了解会使客户的投资保护和网络建设更加有序。
“锐捷一直秉承‘专业快捷, 全程无忧’这样一种服务的理念, 主要围绕‘专业快捷’在几个方向上持续不断地进行精细化的管理, 让客户的体验不断地得到提升。”金霞告诉记者, 在产品或者说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 锐捷都会做好随时提供服务的准备。在实施阶段, 锐捷会对最近十年上百个金融项目的实施经验进行提炼, 总结出金融项目实施的工具、方法。同时, 锐捷在各个大区都配备了专门的技术专家, 这样可以很好地结合金融应用的特点进行项目的实施, 确保项目实施的质量。在网络维护阶段, 锐捷非常关注客户的体验, 锐捷将高时效响应的被动服务和专业的主动服务相结合。所谓“被动服务”, 是指提供24小时人员和备件响应的服务;“主动服务”则是指基于客户的环境定制化地为客户做网络运行维护手册、巡检服务和关键时点的值守服务等, 确保客户网络的高可用性。此外, 2008年, 锐捷还专门为金融行业的客户组建了一支售后服务队伍, 设立了大客户经理, 并建立了客户服务档案。这样可以为客户提供针对性的服务计划, 使客户享受一站式的服务。
“当然, 锐捷不仅关注客户, 还关注客户的客户。我们会关注客户所处的环境、面临的机会和挑战, 以及金融机构会如何去应对, 这些应对又会对IT提出什么要求, 进而分析这些要求中哪些是对网络的要求。所以, 我们可以从关注客户的客户这个角度更清晰地了解这些需求产生的根源, 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客户提出来的需求, 从而使我们能够提供更完整的解决方案和产品。这主要得益于我们的服务团队中80%的人都来自各金融机构, 他们平均为金融机构服务的时间超过8年, 所以他们非常了解金融机构的业务、要求和技术。这也使我们有能力和条件去关注客户的客户。”金霞进一步向记者讲述了锐捷独具特色的服务理念和做法。
用“心”超越梦想
经过10年的努力, 锐捷已经成为国内网络领域的知名品牌。谈到品牌, 金霞认为,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 品牌是企业能力的体现;是企业对客户、对员工、对股东、对社会的承诺;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与客户互动的重要载体。品牌的建设需要与公司不同发展阶段的能力相一致。因此, 企业要重视品牌宣传, 更要重视与企业品牌内涵对应的企业核心能力的打造。
锐捷一直秉承“敏锐把握应用趋势, 快捷满足客户需求”这样一个经营的理念, 并一直强调在用心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放心的产品和贴心的服务, 锐捷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来打造“放心、用心、贴心”这样一个品牌形象。
台湾服务贸易现况与未来发展 篇9
服务贸易的范畴
服务贸易即是服务的进出口, 该议题在关税暨贸易总协定 (GATT) 乌拉圭回合中首次被纳入其中, 并于谈判结束后制订《服务贸易总协定》 (GATS) 。根据GATS, 服务项目共区分为12大类, 分别为商业、通信、营建、配销、教育、环境、金融、健康与社会、旅游、休闲文化与运动、运输以及其他服务。
GATS为了涵盖所有交易类型的服务, 将服务贸易区分为四种供应模式, 以对境外消费者提供服务。GATS所提出的四种模式分别为:跨境提供服务, 即服务提供者在境内为境外服务接受者提供服务, 如通过网路、电话提供咨询服务;境外消费, 即服务接受者到境外接受服务, 如海外观光、留学;商业据点呈现, 即服务提供者在境外设立公司以提供服务, 如银行设立分行;自然人移动, 即个人服务提供者到境外提供短暂服务, 如医生、律师等。
台湾服务贸易现况
自1998年以来, 台湾服务贸易出口占全球比重维持在0.89%~1.35%之间, 其中自2007年开始所占比重即低于1%;而服务进口占全球比重在0.94%~1.77%之间, 且自2008年开始即占不到1%。若从占亚洲的比重来看, 1998年台湾服务贸易出口占其比重有6.45%, 到2009年仅占4.12%;进口方面, 1998年占比重有7.51%, 2009年也降至3.77%。从服务贸易进出口占全球与亚洲比重来看, 显示台湾服务贸易的比重值日趋下降, 也代表着对全球与亚洲的影响力逐渐缩减。
单位:百万美元, %
注:p表示初值资料来源:台湾“中央银行”
从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增长率来看, 1998年以来, 台湾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率在2000年达最高峰, 为16.75%, 其后先上下波动, 然后就有渐渐下降的趋势;虽然2004年与2006年也有10%以上的增长, 但2009年受全球金融海啸的影响, 使得当年度增长率为-7.89%, 系自1998年以来负增长最多的一年。在服务贸易进口增长率方面, 于2004年达最高峰, 为20.38%, 2009年也因受全球金融海啸, 使得增长率为-12.89%, 也为1998年以来最差的一年。
从贸易顺逆差角度来看, 自1998年以来, 台湾服务贸易一直呈现逆差状态, 1998年为最多, 逆差达65.9亿美元。但在最近几年逆差有逐渐缩小的趋势, 且在2009年时出现金额为16.3亿美元的顺差, 这在全球金融海啸之中实属难得。
与亚洲四小龙相比, 台湾自1998年以来, 服务贸易出口方面一直都是排名最后。从统计数据来看, 1998年台湾与香港、新加坡与韩国的差距分别为171.3亿美元、58亿美元与81.7亿美元;而至2009年, 与其他三小龙的差距却提高到550.8亿美元、430.8亿美元与250.8亿美元, 显示香港、新加坡与韩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已与台湾拉开差距。这对于目前以服务业为主要发展对象的台湾, 实为一重要的警讯。相关数据请见表1及表2。
单位:百万美元, %
注:p表示初值资料来源:台湾“中央银行”
台湾服务贸易海外收支分析
依据台湾“中央银行”海外收支表的服务统计, 区分为运输服务、旅行服务与其他服务三类, 而其他服务中又分为:通讯、营建、保险、金融、电脑与资讯、专利权、商标等使用费, 其他事务服务、个人、文化与休闲服务。从统计数据来看, 自1998年来, 其他服务中的其他事务服务为第一大服务贸易出口项目, 其1998年出口金额为70.7亿美元, 至2009年已达161.3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约7.8%;且在2009年时占服务贸易出口比重为51.6%。而旅行服务与运输服务在2009年时则分别为第二大与第三大出口项目, 金额为69.6亿美元与54.7亿美元, 占服务贸易出口比重为22.2%与17.5%;自1998至2009年以来, 旅行服务与运输服务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6.8%与3.7% (见图1) 。另外, 值得注意的是, 过去电脑与资讯以及个人、文化与休闲服务的服务贸易出口金额并不高, 但近几年却急速增长, 自1998至2009年以来, 年复合增长率也都分别增长17%与12.9%;而通讯与保险服务两项则为衰退最多, 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5.4%与-3.5%。
若以服务贸易进口方面来看, 前三大项目为运输服务、旅行服务与其他事务服务。2009年运输服务、旅行服务与其他事务服务的服务贸易进口金额为80.1亿美元、78.6亿美元与78.2亿美元, 所占服务贸易进口的比重为26.7%、26.2%与26.1%。而运输服务自1998至2009年, 年复合增长率为3%;旅行服务为0.6%;其他事务服务为2.2% (见图2) 。另外, 电脑与资讯以及专利权、商标等使用费两项系为自1998至2009年增幅最大, 其年复合增长率都分别增长11.7%与8.3%;衰退幅度最多的两项则为营建与金融服务, 分别为-11.8%与-7.8%。
从贸易顺逆差来看, 2009年服务贸易项目中仅有其他事务服务、金融服务与营建服务三项为贸易顺差, 金额分别为83.1亿美元、4.2亿美元与2.1亿美元。其余服务项目均为贸易逆差, 且逆差最多的为专利权、商标等使用费, 金额为31.8亿美元;其次为运输服务, 金额为25.4亿美元;第三为旅行服务, 金额为9亿美元。贸易顺差最多的其他事务服务, 其自1998年以来都是呈现贸易顺差的状态, 至2008年达高峰, 贸易顺差为105.6亿, 2009年则小幅下降至83.1亿美元。而贸易逆差最严重的专利权、商标等使用费, 则是自1998年以来就一直呈现逆差状态, 且几乎每年逆差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至2009年达最大贸易逆差, 为31.8亿美元 (见表3) 。
台湾服务贸易出口竞争面临的问题
台湾服务贸易长期以来均属逆差状态, 但逆差金额有逐年缩减的态势, 且于2009年首次出现难得一见的小幅贸易顺差。这可归于两个因素, 其一是陆客来台效应, 使台湾观光产业受惠不少, 从台湾“中央银行”海外收支表的旅行服务出口来看, 2009年的增长率有17.2%, 是这几年中增长幅度最高的一年;其二是台湾工厂外移后, 使三角贸易盛行, 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熟稔台湾接单, 中国大陆或东南亚生产、出货的营运模式, 进而带动相关服务业显著增长。虽然从2009年统计数据来看, 台湾同时拥有商品与服务贸易双顺差, 在全球来说算是非常难得, 不过也是由于2009年全球金融海啸的影响, 使出口减少, 且在民众缩衣节食下, 进口更少, 使商品与服务贸易均呈现顺差的情况。目前台湾服务贸易出口占全球的比重已不到1%, 占亚洲的比重也仅有约4%, 占有率与过去相比萎缩许多, 加上与香港、新加坡及韩国的服务贸易差距越来越远, 对台湾而言, 这些讯息都是警讯。
单位:百万美元
基于3G服务的未来商务模式分析 篇10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是英文the 3r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s的缩写, 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相结合, 具有高速数据传输特点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与第一代以模拟信号为特征的移动通信1 G和第二代以低功能数字服务为特征的移动通信2 G相比, 3 G具有高速的宽带业务、高质量和多样化的应用服务, 尤其是与互联网的无缝接入。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的主流标准包括W C D M A、C D M A 2 0 0 0和T D-S C D M A三种。与第三代移动通信相比, 未来的技术标准将更具有挑战性。
二、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基础上的移动网络运营商商务模式
商务模式是企业经营过程的整体解决方案, 包括价值链、价值主张、利益分配、分销渠道、客户关系、目标群体等要素。通过整合这些内外要素, 最大化客户资源价值, 形成核心竞争力, 以产品和服务实现持续赢利的目标。作为移动商务基础环境核心的移动网络运营商, 其商务模式的分析尤为重要。
1. 移动网络运营商价值链分析。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从第一代
1G向第三代3G的不断过渡, 移动运营商的绝对控制地位正逐渐削弱。3G时代, 移动运营商更多采用多环节覆盖和合作模式, 竞争与合作策略是企业价值链主流形式。目前移动运营商提供网络与终端对接, 属于接入服务商, 并逐渐向零售商转变, 提供电话连接、互联网联结、媒体服务、网络构建等多种角色。运营商在市场的角色由单一的通信业逐渐延伸到其他行业。深度加工信息并提高附加值、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将是移动网络运营商能否长期发展的关键。
2. 移动网络运营商价值主张分析。
价值主张就是向目标群体提供其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可以把目标群体的需求分为底层需求、中端需求、高端需求三个层次。底层需求用户主要应用基本的语音通话业务, 中端需求主要应用基本的语音通话业务和基本娱乐及消费业务, 高端需求指除了中层需求外的其他业务。这三个层次呈现金字塔形, 用户数量从高到低。底层用户数量最多, 用于扩大市场份额, 中端用户数量次之, 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 高端用户数量最少, 中端和高端用户是3 G的主要消费者, 因此, 我们要针对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产品, 并有针对性的培养并提升用户的层次。
3. 移动网络运营利益分配。
利益分配就是价值链结构上各组成部分的利润分配。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 4 G的价值链更加复杂, 利益分配模式也就更加多样, 比如, 价值链中的关键环节制定协议共同分配用户带来的价值, 运营商与终端厂商合作, 定制手机终端, 二者分享客户带来的价值, 运营商与内容提供商合作进行收益分成, 等等。总之, 4 G的利益分配模式将开放性更广, 价值链上的各成员应该根据适宜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利益分配模式。
4. 移动网络运营商的分销渠道。
移动网络运营商分销渠道指, 接触消费者的各种途径, 即如何开拓市场。随着4 G的到来, 运营商提供的服务和产品将更加丰富, 那么, 如何让消费者了解并使用这些产品和服务也成了4 G价值链获取价值的重要一步。比如, 对于新业务向老用户进行免费体验, 进行适当的捆绑形成品牌, 建立新业务体验厅, 等等。
5. 移动网络运营商的客户关系。
目前, 企业的运营模式正在从以企业为中心转移到以客户需求为中心, 在移动运营方面, 我们同样要以客户为中心, 充分挖掘出客户的需求, 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从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关注两点, 一是细分客户, 二是作好数据挖掘。随着3 G的应用, 运营商更加关注用户新的服务内容, 丰富品牌内涵, 从而满足客户差异化、个性化服务的需求。进行知识挖掘和规则提取, 预测未来新服务和产品以更好的服务用户, 为企业经营决策、市场策划提供依据。
三、移动网络运营商商务模式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
价值链指明其他各构成要素在价值链上的位置。价值主张通过其产品和服务向消费者提供满足客户的价值。利益分配关心价值链结构上各组成部分的利润分配。分销渠道研究通达消费者的各种途径, 如何开拓市场。客户关系研究同目标群体之间所建立的联系。目标群体将企业所瞄准的消费者群体视为能够为价值链创造价值的目标。3 G的发展取决于技术成熟度和竞争格局的形式。在技术上3 G已经比较成熟, 接下来主要考虑的就是竞争格局——3 G价值链问题。目前, 我国3 G产业价值链已基本形成。在整个价值链中, 运营商通过门户和接入服务提供商将内容提供商的产品传递给用户。目前, 在整条价值链中运营商处于核心地位, 成为整个产业链的主导, 但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内容服务提供商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值得注意的是, 为众多提供商和运营商买单的是最终用户, 其需求在这个价值链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作为内容提供商, 主要包括内容制作和内容集成, 为用户提供各种形式的服务。内容制作含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 内容集成负责将所制作的内容转化为能直接为顾客所用的服务。门户接入服务提供商将内容提供商提供的内容传递给移动运营商的企业。移动网络运营商介于门户和接入服务提供商和用户之间, 为用户提供信息传输的通道, 并保证信息的顺利交流。在我国有大家比较熟知的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 电信业重组后中国电信也将成为C网无线运营商。基础设施和平台提供商构建移动通信网络传输设备的基础设施, 为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提供基站、交换机等移动网络传输设备。付费和安全等服务提供商为用户提供交易安全保障, 保证交易的顺利完成。终端设备制造商为用户提供移动终端, 以及终端设备上的应用程序。3 G的出现使手持终端更加趋于个性化和高端化, 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 终端厂商必须进行新技术的探索和研究。
1. G业务发展策略
随着3 G网络用户的不断增长、市场的成熟, 用户对3 G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 在这一时期运营商应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的为用户提供服务。
首先, 因地制宜地为用户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3G业务。3G业务的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在欧洲, 通信、资讯类的业务比较受人们的欢迎;在亚洲日本、韩国, 娱乐类的业务则更容易为用户所接受。因此, 对于我国的3 G运营商一定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制定出适合我国用户的3 G业务。
其次, 细分客户群体, 提供用户定制业务。就目前而言, 中国移动在用户群体细分方面, 是国内运营商中做的最好的, 其针对客户方面的三大品牌业务——全球通、动感地带, 以及神州行按照目标客户的不同进行分类, 围绕客户品牌服务把庞大的客户群体分为三个。目前中国移动对客户需求的分类还是比较框架化的, 面对未来的3 G运营, 尤其随着3 G移动数据业务的推广, 对个性化业务设置要求会更强。在此, 可以借鉴3 G发展相对成熟的国家的做法, 比如3 G业务发展成熟的韩国、日本、欧美等国。在业务模式上, 运营商应更加关注用户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 在原有增值业务品牌的基础上, 继续开发新的服务内容, 丰富品牌内涵, 从而满足客户差异化、个性化服务的需求。
再次, 适当选择定价模式。3 G服务计费的难点主要是它的复杂的数据业务处理。运营商可根据数据业务的类别, 以及其为用户提供服务的不同, 以流量或者内容为计费方式。定价策略要用简单与灵活相结合的原则, 比如, 可以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开发多种业务捆绑在一起的品牌, 为每种品牌定价, 此外, 品牌价格也要考虑到消费者的消费水平, 鼓励用户持续使用企业的服务。
最后, 在3 G的产业价值链中, 基础设施和平台提供商, 终端厂商, 付费和安全提供商, 以及零售商为用户提供的是基础的通信设备, 以及通信保障, 属于传统的商业模式, 利润空间不大, 内容提供商, 门户和接入服务提供商是附属在固定设备之上的移动增值部分, 利润空间巨大, 而移动运营商处在整个价值链的主导地位, 因此, 3 G价值链的利益分配主要是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 以及门户和接入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利益分配, 其主要形式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签订合作协议, 按照一定的比例来分享由用户带来的收益。目前中国移动携手凤凰卫视和各大唱片公司采用的正是此种利益分配模式, 这是价值链关键环节利益分配的一种主要选择。二是开放内容服务提供商, 计费由运营商或内容服务提供商确定, 利益分配可以采取分成或内容提供商提供运营商通道使用费用, 由此可以组合成四种不同的利益分配模式。
总之, 3 G的运营模式是一种开放的模式, 应该根据市场的情况综合考虑, 对于不同的内容, 采用不同的运营模式。正如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言, 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 不仅仅是产品之间的竞争, 更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电信运营商只有不断强化商业模式创新的意识并勇于实践, 才能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先机。
参考文献
[1]罗凌焦元嫒陆冰等: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与业务, 2005.05第一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P3-P11, P162-P164
[2]田铁红:3G来了-我们应如何应对.电信网技术, 2005年01期
[3]郭葆明:国外3G业务发展对中国3G建设的借鉴研究.现代电信科技, 2007年02期
[4]李震:3G发展现状与前景.网络与信息, 2007年05期
[5]张婷杨煜泳:3G时代的合理定价模式.现代电信科技, 2007年02期
[6]袁雨飞等:移动商务第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06.P109~119
[7]姚巧鸽周原:4G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天中学刊, 第22卷第2期, 2007年4月
[8]张其翔吕廷杰:商业模式研究理论综述.商业时代, 2006年30期
成功始于口碑,服务决定未来 篇11
马云指出,对企业来说,“口碑”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品牌”,而决定口碑的关键则是客户服务质量。
同时,马云对创业者提出忠告:做企业不是打仗,不要持有跟谁比、超越谁的想法,做好客户服务才是做企业的关键,更是企业生存的真谛。
以下为马云观点摘录。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很正常的。消费者喜欢买广东货,买浙江货,这也让我们思索,我们怎么做,才能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做得比浙江货和广东货更好?
广东货和浙江货的成功,不是他的人才多,而是他的市场大,人们不断在竞争环境中才能成长。湖南当地的市场其实不小,应该可以有所作为。
“人们不愿意买本地产的服装,本地人才都去了外地”,我们可以找到很多不利的因素,但一定有很多有利的因素。你永远可以找到理由和借口说外地的人才比我们的多,就好像我们在中国做电子商务,美国这方面的人才比我们中国的多,我们是不是就应该到美国去才能做?很多人都说过,阿里巴巴和淘宝假如在北京和上海的话,人才也多,市场也大,应该可以做得更好。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我们杭州的人才并不见得比北京上海的差。我觉得不应该是“中小企业如何挺身走出来”,而应该是“我要如何做好自己的口碑”。生存是小企业的第一要素,今天你的任务就是让企业生存下来。也不要去找理由找借口说人才都去了外地,你想想,你有什么独特的价值能留下你的人?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背井离乡去创业的。
眼睛盯上自己,自己门口的客户都没做好,就想做天下的生意,那是做不起来的。所以我觉得,小企业,不要先想着做强自己的品牌,而应该先想着做好自己的服务,做好门前的客户,做好自己的口碑。心里想着外面的客户,想着未来,这样脚踏实地地做,我觉得才会做下来。
星巴克在为用户服务,你也在为用户服务,决什么高低呢?你做得好了,自然而然会成为一流的企业,所以有这个想跟谁一决高下的人,都不太容易成功。你要想到的是,如何学习星巴克把客户排在第一的想法,如何让客户感到他被放到第一位。
我觉得,我们做任何事情,不要带着莫名其妙的跟谁比,超越谁的想法。而是说,我比昨天更懂得了客户,我比昨天更了解了用户的心理,我比昨天更懂得服务好客户。这些东西是做企业的关键,别动不动就超越谁,打败谁。和谁一决高下。你以为这是打仗和玩游戏吗?
未来网络安全服务 篇12
随着移动宽带技术的蓬勃发展, 移动分组网络的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多, 除为了应对普通大众移动互联网的需求外, “工业4.0”、“互联网+”的概念也使物联网成为移动分组网络未来更广阔的应用场景。
未来的移动分组网应用场景基本可以分为3类:移动宽带、大规模机器通信、高可靠低时延通信。这3类应用场景面向的客户群、终端类型都不一样, 对网络的需求也不一样, 如果如现在一样, 采用一种网络应付所有应用场景, 势必造成网络架构的日趋复杂并带来更大的成本开销, 同样, 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差异化定制所造成的影响波及面也会非常大。因此运营商需要一种更灵活的、能够适应多种不同场景需求、具有快速定制能力的低成本网络解决方案来, 以此应对未来的应用需要。
由运营商主导的未来5G网络研究组织NGMN提出了其未来网络构想, 将网络构想成三层:底层是由接入节点、网络节点和云节点构成的硬件基础资源层, 中间层是由各种功能组件构建的商业化驱动层, 上层是受各种商业模式和应用场景驱动的商业应用层。NGMN希望在公共的基础资源层上, 能够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 可以灵活调用各种组件构建客户所需要的网络服务。
与现有多数网元功能复杂不同, 功能组件是将电信网络以功能为单位进行分解, 每个功能组件往往对应一个相对单一的功能, 且相互间的耦合度也比较低。这样每个功能组件的开发比较简单且可以“微服务”的方式独立加载/升级。但由于一个组件/微服务所实现的功能一般比较小且单一, 无法独立对外提供较大的电信服务, 这就需要将相关组件/微服务按照一定的关联关系进行组合以对外提供一个完整的电信服务, 该过程称之为服务编排。由于不同客户和应用场景所需的组件可能不同, 我们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服务编排, 为不同客户和场景构建不同的编排实例, 每个编排实例称之为一个网络切片。图1描述了组件化管理和服务编排的过程。
组件被开发出来后通过组件仓库的方式进行统一管理, 当需要使用某些组件构建服务时, 由服务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以服务切片模板方式进行组件的组织并完成实例化。为不同的用户/应用场景构建的网络服务形成系统中一个个服务切片, 由系统根据接入用户的特征进行灵活地服务切片选择。因为服务切片中的组件都是一个个独立的“微服务”, 因此可以对其进行独立升级和缩扩容而对其他功能组件没有影响。
组件化和微服务的引入彻底打破了电信网络僵化的现状, 不但可以提升网络的健壮性, 加速新业务开发与部署, 同时还提供了更灵活商业模式创新。
但组件化和微服务同时也造成了电信功能的“颗粒化“, 对管理要求大大提高, 这就需要一套更强大的管理和支撑体系作为保障。目前业界很多厂家都在逐步构建相应的支撑体系, 中兴通讯也加入其中。中兴通讯构想的支撑体系如图2所示。
【未来网络安全服务】推荐阅读:
电影的网络未来06-05
未来移动通信网络10-08
网络作家的现状和未来06-17
网络管理的未来趋势论文06-26
无线网络的现状与未来09-03
信上你说,我设想的未来都有你网络散文05-27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现状及未来期待论文05-17
邢台市酒店服务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08-27
未来啊未来作文400字08-31
未来的汽车 - 未来作文700字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