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发展

2024-10-19

未来发展(共12篇)

未来发展 篇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高度, 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维度, 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引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当下的中国, 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空前。

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从顶层设计到全面部署, 从最严格的制度到更严厉的法治, 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有序推进, 越来越多的人深刻认识到:保护与发展并不矛盾, 青山和金山可以“双赢”。

环境保护合力集聚形成: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日趋完善, “生态”“环保”“绿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词, 广泛的生态共识落地生根, 转化为积极的行动和巨大的合力。

绿色发展底色日益亮丽: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美丽中国的绿色底色, 一天天愈发清新养眼。

过去几十年,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人民群众普遍富裕起来。但是粗放的发展方式, 也使我们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沉重代价。马路宽了, 高楼多了, 钱包鼓了, 可是清澈的河水、洁净的空气却成了奢侈品, 高能耗、高排放难以为继, 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 蓝天白云, 青山绿水, 成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

“不谋万世者, 不足谋一时”。面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资源约束趋紧的严峻形势,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遵循发展规律, 顺应人民期待, 彰显执政担当, 将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视为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融入治国理政宏伟蓝图。

中国的绿色机遇在扩大。我们要走绿色发展道路, 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成为主流的生产生活方式。我们正在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优化能源结构, 落实节能优先方针, 推动重点领域节能。我们要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 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 加快发展绿色产业, 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必须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 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 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随着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持续推进, 无数人的生产生活乃至命运必将发生巨大变化, 一个日益变绿变美、充满盎然生机的中国, 一定会呈现在世人面前。

未来发展 篇2

(记者:杨超 蒲瑞军)聚焦滨海新区未来发展的讲座于12月17日(周一)晚在鸣飞堂报告厅举行,此次讲座由中国区域经济学专家、天津滨海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郝寿义教授主讲,讲座从滨海新区的基本情况,开发开放的背景,开发开放的主要任务及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几个方面来介绍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动态。

演讲中郝教授通过比较1993年到2006年期间滨海地区的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外贸出口总值及增长速率和分析滨海新区的资源优势、地理优势及可开发区域面积优势和功能优势,说明了滨海新区的快速发展和远大的发展前景。通过列举2005年6月26日到2007年10月10日间国家最高层领导人因滨海新区的发展而进行的实地考察及召开的一系列会议和下达的一系列文件介绍了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背景,并指出国家对滨海新区的发展是以国家发展的高度来看待的。此外郝教授还集中讲解了滨海新区发展的功能定位、开发开放的主要任务、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目标、新区空间分布及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含义和综合配套改革的原则和综合配套改革实验的主要内容和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

见证发展 共话未来 篇3

“如果我们要见证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趋势,最好的地方就是在北京,在第四届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上”。2009年6月5日,欧洲企业社会责任协会创始人、资深顾问Jan NOTERDAEME在“第四届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开幕式上对400余名参会代表说。

与“2008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中国榜”发布典礼同期举行的“第四届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从2009年6月5日上午9点持续到下午5点。论坛由《WTO经济导刊》、中德贸易可持续发展与企业行为规范项目、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主办,欧洲企业社会责任协会、日本社团法人海外事业活动关联协议会、人力资源管理协会(SHRM)联合主办。

本次论坛由6月5日上午的主题论坛“经济危机与企业社会责任”及下午4场分论坛组成,分论坛主题分别是“‘金蜜蜂:承担责任 科学发展”、“经济危机下的人力资源战略”、“‘金蜜蜂:责任承诺 贡献和谐”、“全球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国际研讨会”。参会代表400余名,多名来自政府、企业、国际组织、学术界的嘉宾在论坛上发言,百余家国内外媒体对论坛盛况进行了报道。本次论坛无论在会议规模上、议题的深入性上、参会嘉宾的专业性上,均为近年来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领域内相关论坛之最。

本次论坛保持了前三届国际论坛的专业化、国际化特色,以“责任竞争力”为理念的“金蜜蜂”形象更加凸显。论坛汇集国内外关注经济可持续发展及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专业人士,就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新趋势、经济危机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社会责任在应对经济危机过程中的作用,以及经济危机下“金蜜蜂企业”如何有效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增强竞争力进行了深入探讨。

商务部部长助理王超、欧盟驻中国代表团大使安博、德国大使馆经济处主任(公使)柯殷、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巴斯夫大中华区管理董事会董事长关志华、芬欧汇川集团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素依兰、欧洲企业社会责任协会的代表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他们分别从政府、企业和专业机构的角度阐述了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重要意义。

商务部部长助理王超指出,面对当前严峻的全球经济形势,深入探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积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王超说,在当前,世界经济衰退的背景下,企业在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无疑将对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促进经济平稳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企业对自身品牌的最好投资,对自身信誉的最好投资,对自身社会形象的最好投资。目前中国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体,正在积极推进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建设,中国政府对此始终给予高度重视。并从制度和政策层面对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给予了明确的规定。

欧盟驻中国代表团大使安博代表欧盟副主席费尔霍伊根致辞,他说,克服经济危机的秘诀就在于信任度,现在社会和企业之间存在着信任危机。企业社会责任在今天是再重要不过了,危机使得企业社会责任显得更加重要。

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在致辞中说,将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与应对金融危机紧密结合起来,重新思考市场的发展趋势,重新评估企业与各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切实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取得更多利益相关各方的理解、支持和帮助,这样企业将以更加负责任的运营方式,与政府、社会共度时艰,再创经济繁荣。

巴斯夫大中华区管理董事会董事长关志华认为,要用企业社会责任来应对今天的经济危机,让每一个企业都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受益者以及传播者,让企业社会责任的雪球越滚越大。

芬欧汇川集团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素依兰认为,负责任的公司必须要不断地追求完善,要不断地提升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绩效,这样才能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负责任的公司必须要进一步扩大影响,要向全社会传播经验,并和全社会进行合作。

未来中药发展分析 篇4

为了说明未来中药学的发展道路, 首先有必要回顾既往在研究思想上的历程。

从“医药俱度论”和“废医存药论” (或美其名为“中药科学化”) 得到证明。产生的思想根源是完全迷信合成药物的作用, 连植物药都否定了, 何况中药。试图脱离中医来研究中药的疗效和有效物质, 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因为仅有少数中药能找出“有效成分”, 其归宿也不再为中医所用, 而是增加新的西药。现代医学的辉煌成就是在不断发现和纠正自身体系的谬误中取得的。就在盲目否定中医药的年代, 西医“自身中毒论”和“病灶感染论”等理论上的错误造成滥施手术, 危害甚广;西药氨基比林、非那西汀等因毒副作用严重而停用, 以致我国取缔这些药品退了20~50年;利血平由于引起严重忧郁症、甚至自杀而在某些国家停用, 我们却还未采取措施。这提示我们, 分子药物不论是合成药还是天然产物所潜在的局限性。中药研究必须遵循中医药理论, 扩展自己的学术发展途径。

二、中药学发展的趋势

近年来中药学的发展趋势可归纳如下:

1、中药理论研究系统化没有理论, 中医药学不可能存在到今天;

没有理论, 中医药科研教学等学术机构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中药理论除了中医的阴阳、脏象等基本理论外, 还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反畏、配伍禁忌以及采制加工经验所包含的理论知识。现在已进行了文献方面的初步整理。

2、研究思路多样化在药材研究方面大致可以分为:

从亲缘关系和生物学研究人手, 解决中药资源短缺问题;以传统用药经验和药性归类方面研究, 产生二十世纪新中药材, 如太子参、菊叶三七、景天三七、猫爪草、白花蛇舌草、川牛膝等的临床疗效得以确认, 成为中医所用的新药材;从保证中药质量出发, 研究地道、加工、贮存、制剂的系统质量控制;从中医治则和临床经验入手, 对攻下药物和活血化淤等药物的共性研究。

3、中药疗效评价客观化这种趋势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形成了一套根据中医理论辨证分型, 并采用现代科学指标总结中药疗效的方法;二是复方研究成果逐年增多, 统计和疗效分析规范化。

4、中药生产工业化饮片和成药生产的企业化为机械化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

目前洗药机、切药机、碾压机、粉碎机、蜜九机、蜡壳机、泛九机、冲剂机、干燥机、包装机日益推广, 并开始和计算机结合, 由电脑自动控制。另一方面, 中药材收购、生产、销售实行“三证”以后, 管理和流通方面一体化加强, 对保证和提高中药质量有利。

5、中药质量标准化传统的方法是以地道、采收期、炮制制剂技术来对药材整体有效性加以控制, 而不是针对其中某一成分。

“望 (形、色) 、问 (产地、加工方法等) 、闻 (气、味) 、切 (质地) ”的特点是快速, 而且不需要对样品作任何特殊处理, 但量的标准不明确, 需要人脑贮存大量特征信息。色谱和光谱技术以及生物测定引入中药质量控制中, 将使中药标准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6、中药学教材规范化已有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鉴定学、

中药炮制学和中药制剂学等五门专业课程和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基础、药用植物学等全国统编教材, 有利于人才培养。

7、药典内容现代化我国从63年版开始, 药典分一、二两部, 一部收载中药。

从下表比较中可看出药典在突出中药特色和吸收现代科技方面的明显变化。

8、中医中药研究同步化中医和中药研究相脱节, 医不知药, 药不为医用都将导致中医整体的消亡。

把二者结合起来的途径是加强临床中药学的研究, 把提高疗效和提高药材质量统一起来。

9、中药科研国际化一中药独特疗效和从中药中发现新药的成功例子 (如麻黄素、青蒿素等) 吸引着国际学者对中药研究的兴趣。

三、未来中药学的基本特征

未来中药学无疑要吸收现代科技来武装自己, 但在下述三大特征上必须一脉相承, 按照固有的体系来发展。

1、以“气味论”为基础的中药理论不变。

中药的形色气味是中医几千年来用以解释药性的依据, 并受阴阳五行学说的支配, 形成特有的理论体系, 今后中药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取决于对人嗅味觉生理和药物气味本质的研究。“神农尝百草”的分子机理在21世纪可望阐明, 与此相关的品质评价, 药性解释必定有所突破。

2、用于防治疾病的物质形式不变, 即使用药材和中成药的方式不变。

这是区别于“天然药物”或“植物药”研究的显著标志。“天然药物”是国外针对“合成药物”而提出的, 其实二者本质都是分子药物。中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 不会丢掉麻黄、青蒿去利用麻黄素、青蒿素。因此, 中药学物质基础的研究是提供安全、有效、精良的药材和成药。在此前提之下, 借鉴一切现代化技术来确保“整体药物”疗效的发挥。

3、辨证论治, 采用饮片一汤剂的形式不变。

辨证论治是中医精髓所在, 与之相适应的是能随证加减的饮片一汤剂形式。既然如此, 汤剂的药效研究和改进这一难题就是不可回避的。尽管在技术上还存在很多困难, 但是到2000年, 汤剂的化学成分谱和主要药效指标可能快速解决;医院用和家用煎药电器将普及;服用量也会大大减少;必要的矫味剂亦将研制成功;制备汤剂所需的饮片, 即适于炮制和煎煮、能达到最佳煎出效果的片型和厚度的标准将要确定。目前全国有44家重点饮片厂, 年产饮片达几万吨, 这是一种不同于西药粉体工程的应用形式, 而我们要保持和发扬这一特色, 而不是抛弃它来另搞一套。

四、小结

总而言之, 未来中药学的任务是探索人、药以及人药关系三方面的复杂性。我们现在正处在世界药学史的第三次浪潮中, 现代医学的治疗战略正在从对抗疗法转向调节对策, 而后者恰是中医药的优势和特点所在。免疫药理学家Hadder预言:未来我们将远离抗病毒、抗肿瘤、抗细菌和抗寄生虫的研究, 而将趋向于改变机体、促进机体防御能力的研究, 对疾病采取“亲宿主” (Pro Post) 的治疗。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把现代医药学称为分析时代的科学, 21世纪将是系统科学时代, 亦即中医时代, 并将引起整个科学界面貌的改观。未来的中药学也将是中药系统工程学, 对药材的栽培 (养殖) -采收-加工炮制-制剂-成分-药理-疗效实行最佳线形控制和网络控制。

当代的药物有三大特点:专属性更强, 更接近病灶, 更多地采用天然物质作为药物。这里描绘的是西药的未来, 与前述未来中药学三项基本特征的方向、目标全然不同。毫无疑问, 中药学要尽可能采用分子药物的成就来丰富自己, 但是如果以分子药物的途径来代替或掩盖中药学发展道路, 那就没有中药学的未来可言。

摘要:未来我们将远离抗病毒、抗肿瘤、抗细菌和抗寄生虫的研究, 而将趋向于改变机体、促进机体防御能力的研究, 对疾病采取“亲宿主 (ProPost) 的治疗”。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把现代医药学称为分析时代的科学, 21世纪将是系统科学时代, 亦即中医时代, 并将引起整个科学界面貌的改观。未来的中药学也将是中药系统工程学, 对药材的栽培 (养殖) -采收-加工炮制-制剂-成分-药理-疗效实行最佳线形控制和网络控制。

黄酒未来发展趋势 篇5

从目前国内酒水行业的市场格局看,黄酒无疑已经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黄酒作为我国加入WTO后最有竞争力的酒种,一定要正视现实,不断进取,消除痛苦,轻松地向前迈进。当我们在为黄酒的进步沾沾自喜时,切不要忘了黄酒在国际酒类中的微不足道,甚至处在可忽略不计的境地。连国内一些媒体在公布酒类的市场排名或占有率时,也很少把黄酒列入其中,在国内酿酒行业中所占的比重也少的可怜。

2002年以来,国家大力扶持黄酒产业,黄酒产量逐年上升,市场需求量也不断攀升。自从“古越龙山”夺得央视“中国黄酒第一标”,业界大呼,黄酒的春天到来了。黄酒企业的营销理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会稽山”等品牌相继大手笔进行宣传,黄酒逐渐被人们了解,各企业宣传增多,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产品售价仍然过低。至2006年时整个黄酒业产量260万吨,但是,销额不足40亿元;从这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中国黄酒业尚属微利行业。多年来,黄酒业一直据守小区域范围,甚至是近100家企业在争夺—小块消费群。演变到现在,许多黄酒企业为了能够在这个区域立足下去,只能拼命用价格来打压竞争对手,使原本就很微利的产业最后变得更是所剩无几。据笔者服务一家黄酒企业时调查资料:目前一瓶500ml的三年陈加饭酒,终端零售价是4元—7元之间,这还是餐饮的终端价位,如果是商超的终端零售价位,相信会更低。据了解,一瓶黄酒的纯酿造成本在1.5元—1.8元之间,而且这个价位还没有加人工费,物流费,终端运作费等相关费用。”

这一段资料,恐怕会令无数黄酒产业中人无声地苦笑。因为,这是一个确确实实存在的问题,严重到制约企业的发展!诸多因素影响着企业发展甚至行业的发展,在此就不一一讨论了,笔者认为,想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从下面几个方向破解行业和企业所面临的困难。

一、从黄酒行业角度来讲,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关键点;

1、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认知度和美誉度; 曾几何时有谁知道“利郎”、“劲霸”、“王老吉”。而如今,已名扬华夏大地,就黄酒而言,自从有了古越龙山央视陈宝国的“数风流人物,品古越龙山”(广告语),一时间黄酒氛围骤长,相继有会稽山、和酒、善好等品牌的大手笔宣传推广。黄酒的文化底蕴在酒类是最为深厚的,黄酒需要充分展现其固有的优秀品质和历史文化,让酒类消费者对其有一个比较明白的了解和印象,能起决定作用的只有一个,就是黄酒自己来树自己的形象,自己来展示自己的内质。要展示自己就必须通过各种媒体宣传自己,要让消费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场合了解黄酒不同的品种、不同的饮用、不同的口感、不同的营养保健作用及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表现。总之要让消费者全面地、立体地、由表及里地对黄酒有所了解。

宣传的样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了通过媒体宣传以外,也可以通过其他一些形式来深入广大消费群体,如以“黄酒搭台,经济唱戏”主办黄酒节,酒企举办消费者品酒俱乐部,表现形式也可不拘一格,诸如用黄酒进行烹调的烹调大赛、以黄酒为内容的戏曲小品、以黄酒文化为主题的电影电视、黄酒营养保健功能的讲座等等以此培育消费者对黄酒的认知度、美誉度。

2、加强技术交流,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工艺水平等; 黄酒作为一种传统产品,几乎听不到有什么经验技术交流会、生产技术推广会之类等。由于缺乏技术交流,生产技术上一些难题也未能得到解决,黄酒界新一代技术人员对黄酒专业的知识面显得比老一代更加狭窄,不同地区的黄酒不能有一个深入全面的理解和贯通,尤其是缺少感性的认识和比照。由于缺少技术交流,不能及时了解黄酒技术创新的最新成果。由此,笔者呼吁,黄酒行业要大胆进行技术上的交流,相互学习和争论,碰撞出更多的火花,让黄酒的生产技术伴随整个市场的发展有较快的提升。

而近几年也正是黄酒飞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高科技技术应用发展的高速年代,特别是机械化程度的大幅度提高,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黄酒行业当前,国内真正能大幅度机械化生产,应用计算机技术的也为数极少。企业都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大量消耗利润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上的投入变的不再重要,很多企业把建设项目象征性冠以技改工程,以展示企业在这方面的投入或者实力。缺乏对这个行业的热情和理解,被市场经济的表象所迷惑。

3、合理整合资源,有效扩张,逐步由板块化走向全国市场。

黄酒之所以发展缓慢,缺少象“青啤”和“燕京”、“华润”这样的扩张动作。目前黄酒企业中“古越龙山”、“会稽山”、“石库门”等已开始在扩张上下功夫,但整个黄酒行业要想改变名气大、市场小的局面,首先要摆脱小富即安的观念,确立国际国内一体化的大市场观念,要克服小农经济思想,要有强烈的扩张意识;要舍得在广告宣传上加大投入,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第二是加强联合,黄酒业的联合有利于发挥规模优势,可以集中资金、技术、经营优势,加大技术开发和市场开发的力度,发挥规模效益;黄酒行业联合工作做得比较好的一个是原绍兴酿酒总公司与沈永和酒厂的联合,组建了中国绍兴黄酒集团有限公司,后又收购了女儿红酿酒有限公司;一个是上海的枫泾酒厂与上海的淀山湖酒厂合并组建了上海金枫酿酒有限公司,2006年又建成投产了国内最为先进的年产四万吨机械化黄酒生产厂。会稽山绍兴酒有限公司收购嘉善黄酒厂等,国内其它黄酒企业几乎没有更大的动作,靠自身的缓慢发展,维系着行业的蹒跚。黄酒的扩张虽已开始了动作,但只局限在本地,尚没有报导跨出本省去拓展的。兼并、联合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把企业做强做大,而且可以消除内耗,避免自相残杀,在品牌培育、市场价格、原辅材料采集等方面发挥大集团的优势;兼并、联合有利于优势互补,一些企业的自营出口权、规范化操作、品质管理等资源可以做到共享,弱势企业可以借助优势企业的扩张迅速提高产品质量;兼并、联合有利于发挥行业技术优势,促进优势企业推广先进技术,有利于提高专业化程度,可以根据各企业特点,进行合理分工;扩张以后的联合企业由于形成了合力,壮大了实力,更有利于增强抗市场风险能力。

二、从企业角度出发,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1、企业营销的创新思路; 从笔者对黄酒企业的了解和服务中,认为黄酒企业的营销设计都在走白酒的老路,目前,国内黄酒的主要产消区为长三角沿海一带,基本上是20%%的人消费80%的黄酒。黄酒企业的一些区域市场运作迎合当地经销的思路而行---花钱买店先进入餐饮终端实施阵地战,再对消费者进行教育消费,最后进入商超等零售终端。有一定的消费者基础,在有鱼的地方钓鱼,自然是一种好办法;但是就不同区域来讲,营销模式应因产品和区域而定,要把握不同的消费心理和感受来捕捉市场,比如可以通过“吃”的不同方式、“喝”的不同方式来让消费体验黄酒不同的消费内涵。如何把黄酒从消费者的配菜佐料引导成为消费者的口中佳品,是黄酒市场提升的关键。从“吃”到“喝”的转变,企业在区域推广中则可以借助于不同区域的消费习惯在“吃”、“喝”中互相借势,如可以通过细分化的佐料黄酒与餐饮用的黄酒作为促销上的捆绑进行买赠等。

在黄酒的区域推广中,通过商业资源链接的人脉资源是很重要的市场资源。如通过各类商会、同乡会等就可以找到一大批黄酒的乡情人脉关系资源,而这些同样是市场的消费基础。

黄酒企业在设定营销模式的过程中,必须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没有一统天下的营销模式,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有效勾兑多种营销模式,融合企业实力和营销能力,打通关节,寻找和磨砺出适合企业发展的模式才是最重要的。

2、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

黄酒企业需要这样一种精神,一种气魄,对自己既往的消费者定位进行怀疑和否定,破而后立。黄酒在口味上,在功能上,并不比白酒、啤酒或者葡萄酒更差,顶多可以认为:他们各有千秋。那么,在整个消费者群体中,有没有几个主要消费者群体呢?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比如:对老人,黄酒就是一种很好的日常饮酒。

比如:凛冽寒风中的冬日,温烫后滋味更佳的黄酒明显比普通白酒更具有吸引力。

在整个黄酒消费特性尚未形成之前,企业创新者的观念是必须立足“消费者需求”为重心,挖掘黄酒消费特性,重新定位企业发展战略。依据消费需求开发产品,于是我们还看到了上海和牌黄酒以现代“商务消费”为主的现代改良黄酒的成功。和牌黄酒敢于抛弃传统黄酒的口感、高深的文化和沉重的概念,赋予黄酒现代、时尚、商务等消费特性,迎合了新一代消费者青睐。

3、摆脱传统束缚,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在中国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养生文化。黄酒的核心 作用是营养。如黄酒中的蛋白质为酒中之最,含较高的功能性低聚糖,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及微量元素,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及维生素等等,这都是黄酒区别于其它酒品的最本质的东西。虽然大卖营养价值等也是一些黄酒传播的表现,但是,从目前的运作情况来看,表现仍然不深刻、太抽象、不到位。

未来我国人口发展趋势 篇6

从国家公开数据上看,目前全国20—49岁已生育一孩的育龄妇女大概有1.7亿人,其中非独已生育一孩的妇女人数有1.2亿,扣除不符合生育二孩政策的妇女人数,“全面二孩”政策的目标人群大约有8 600万人,这个群体的规模是比较大的。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认为,政策实施后,短期内出生人口明显增加,生育水平有所回升。全国人口总量增幅不大,峰值延后2年左右,2029年达到峰值14.5亿人,到2050年总人口约13.8亿。到2050年可增加约3 000万劳动力,使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降低2个百分点。

不过,河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王金营、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戈艳霞撰文指出,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高,总体来看,全国20—49岁有一孩的育龄妇女中,有再生育意愿的妇女占比还不到31%,其中城镇有再生育意愿的妇女比例只有25%,农村有再生育意愿的妇女比例只有40%。

人口学者易富贤认同以上观点。他认为,截至2015年5月31日,即实行单独二孩政策的424天,全国只有139万例“单独二孩”申请,减去政策实施前怀孕的18万例和政策实施后原本打算超生的30万例,实际只新增了56万例;以62.5%的出生(申请)比计算,全国也就只会多生35万人,低于国家卫计委的预测。因此,易富贤一直坚持一个观点:当前情况下,即使鼓励生育,我国人口也不会超过15亿。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测算,实行“全面二孩”政策后,我国5年内将有1 700万人出生,2020年总人口约14.2亿,2029年总人口达到峰值14.5亿,2030年总人口开始净减少。

综合各种观点,未来20年内我国的人口将呈慢增长趋势。“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在短期内,我国新生人口会有所增加,但人口总体规模仍将持续减少,老龄化仍会加重,劳动力减少和负担加重的情况不可避免。因此,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断减少所带来的问题,并不能完全通过生育政策调整得到全面解决,而需要从完善公共政策、提高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着手解决。

从长期来看,“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生育意愿,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人口的均衡发展,可以缓解人口规模快速下降和结构快速老化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王金营、戈艳霞两位学者预测,由于存在人口惯性,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在优化人口结构方面的效果,可能要到2080年以后才能显现出来。

(综合搜狐文化、腾讯文化、每经网等)

(责编 欧金昌)

徐兵——发展现在展望未来 篇7

说名气真不小, 盖州市鑫誉养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辽宁省农民技术员培训工程”沈阳农业大学第一期鸡饲养专业学员, 辽宁省农民企业家高级研修班首期学员, “营口市十大杰出农村青年”“辽宁省科技特派行动先进个人”。

说事业也挺大, 盖州市鑫誉种鸡厂是蛋鸡父母代专业生产厂家, 年存栏海兰褐种鸡、京红一号种鸡3万套, 年供一日龄优质母雏280万只。在营口市蛋种鸡行业中存栏量第一, 其鸡舍内部全部采用机器化生产, 鸡舍的先进性在辽宁省榜上有名。企业连续多年被营口市兽医站评为“鸡白痢净化合作企业”, 被辽宁省评为“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2010年12月被中国技术市场协会评为“三农科技服务金桥奖”;被营口市评为“营口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盖州市鑫誉种鸡厂成立于1997年。位于营口盖州市西城办事处山西村, 这里群山环绕, 防疫条件好, 地理条件优越, 现占地面积30亩, 禽舍现有面积4500平方米, 总投资1500万元, 每年企业创利润250万元, 每年带动养殖户1000户左右。其种鸡厂全部采用半封闭机械化生产, 包括自动上料系统、自动饮水系统、自动消毒系统、自动降温系统、自动清粪系统、自动控光设备及纵向通风设施;拥有孵化车间、饲料生产车间、化验室、兽药店, 其中专业兽医4人, 有2人取得《辽宁省兽医资格证》及《辽宁省兽医执业证》。

为了更好的带动更多的养殖户致富, 企业在2009年3月成立“盖州市鑫誉养鸡专业合作社”, 始终坚持以建立一个合作社, 带动一项产业, 推动一套技术, 培训一批人才, 开扩一个市场, 致富一方群众的思路。依靠合作社开展市场调查, 以保证养殖户们有较高的回收利润。并开展技术培训, 共同抵御养殖疾病所带来的风险;开展产品销售等项服务。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合作社带领的用户已达1000多户, 2013年4月又成功地把盖州市供销社吸入到合作社里来, 使合作社的队伍越来越壮大。通过合作社的发展, 使越来越多的用户受益, 合作社真正做到了带领广大用户共同致富。

智能机器未来发展趋势 篇8

大概每隔十年会有一波技术创新, 从PC到移动互联网, 下一个新的终端, 新的技术是什么?我们认为可能是Io T (Internet Of Things) 和人工智能, 一方面我们相信会有下一个类似Smart Phone的终端出现, 另一方面我们相信人工智能可以打破效率瓶颈。不过就像侏罗纪时代之于地球的发展史, 智能机器和人工智能还处于初始阶段, 长路漫漫, 刚刚开始。

Io T的两条路:新消费电子vs新智能主机

从2013年开始有一个名词叫智能硬件, 其实智能硬件是一个伪概念, 硬件只是一种外在形态, 手环是硬件, 机器人是硬件, 具体到每个品类它的内在规律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是把它分成左右两条路, 一条路是叫新消费电子, 另外一条路叫新智能主机, 新消费电子面向我们的日常生活, 新智能主机面向的五年后的未来。

起于新消费电子

2013年到2014年智能硬件这一波大多数是新消费电子, 新消费电子有两个特征:第一, 它是一个大规模的存量市场, 是对已有电子产品的改造升级, 而非创造新品类。第二, 它是用互联化的手段改造关键节点, 是否智能不关键, 关键是有没有提升体验。它取代的对象是松下、索尼这类旧的消费电子公司。比如, 我们小时候家里用的是机械洗衣机, 在单片机足够便宜后, 都变成了微控制洗衣机, 未来几年, 在联网模块足够便宜后, 会升级为联网洗衣机。

做新消费电子时, 千万不要被智能硬件的“智能”两个字蒙蔽, 新消费电子卖的好不好, 关键点不在智能上, 而是在下面这些要素:

1.选对品类——尽量选存量市场, 挑那些出货量大、又没有强势品牌的品类改造, 找软柿子捏, 如果一个品类里已经有十个强势品牌, 并且分布于各个价格区间, 那么慎入。选品类尤其重要, 是决定消费电子产品成败的第一步。

2.对功能和性价比重塑——重塑功能点, 重塑交互方式, 重塑性价比。消费电子发展史是一部降价史, 用高性价比产品来降低用户的选择成本, 能把供应链成本压缩到极致, 本身就是一种壁垒。

3.建立品牌壁垒——没有别人造不出的消费电子产品, 只有别人打造不出的消费电子品牌, 消费电子通常没有强技术壁垒, 也不具备网络效应, 想单纯依靠产品形成壁垒是行不通的, 如果想形成壁垒, 打造消费电子品牌是逃不开的。

新消费电子因为立足于当下, 是比较现实的, 能不能快速起量很关键, 有没有自我造血能力很关键。消费电子当然还是要看销量, 看营收, 最终看利润。

从新消费电子到新智能主机

看新智能主机则是另外一种思路, 和新消费电子截然不同, 甚至相反。

从PC到智能手机, 下一个智能终端是什么呢?可能是机器人、无人机、VR或者AR, 它们不会完全替代手机, 但是可能在某些场景上会分流手机的时间, 完成手机没法完成的一些工作。新消费电子改变的是一个功能, 一个行业, 而新智能主机改变的是若干个行业, 就像无人机, 现在改变的是仅仅是相机, 未来有可能会改变物流和安防。2015年涌现的智能硬件很大一部分都在新智能主机这个范畴。

新一代的智能主机出现时, 往往伴随两个特征:

1.交互方式上维度的提升——从PC到手机, 人机交互上增加了三个维度, 一是移动性, 二是LBS, 三是语音, 这些维度增加后, 终端就变得更加强大, 原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现在就可以完成了。机器人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机交互方式。多少年来, 都是我们给手机一段信息, 手机返回给我们一段信息, 这是传统的交互方式。但是机器人不同, 你给它一个指令, 它返回给你的可能是一个动作, 或是一个已经完成的任务, 信息和动能之间第一次有了交互。VR/AR则是在手机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三维空间这一维度, 可发挥的空间大了很多, 互动娱乐碰上三维空间, 这里面可发生的化学反应太多了。

2.极大的延展空间——一个未来的智能化主机, 改变的往往不只是一个行业, 而是若干个行业, 这终端不是featurephone, 而是smartphone, 可以承载很多应用和内容。

长远来看, 我们相信新智能主机里会涌现出下一个Smart Phone, 并且会诞生下一批杀手级应用。从PC到手机, 涌现出了微信、百度地图、美团等杀手级应用, 这些应用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巧妙利用了智能机的特性, 从而完成了之前PC上无法完成的任务;同理, 新的智能终端出现时, 应该也会完成之前手机上无法完成的一些任务, 比如MOOC教学缺少沉浸感, 比如多故事线的游戏。

但回归到当下, 新智能主机还处于“SP时代”, 距离“i Phone”的诞生还有时间间隔, 好的投资标是很稀缺的。通过和大量的创业者交流, 我们观察到如下问题:

1.跑道选对了, 但不是创业者应该选的跑道。以VR眼镜为例, VR这条跑道对不对呢?大概率上是对的, 但VR眼镜是创业者适合做的事情吗?VR除了拼技术拼产品外, 很大程度上是在拼品牌和渠道, 拼产业号召力, 巨头没进来是因为现在看不清, 一旦看清了, 又是必争之地, 一定会调用各种资源拿下的。这就像应用商店一样, 2010年市面上有十多家应用商店, 都占有一定的份额, 等到BAT360们意识到这是必争之地时, 2013年局势急转直下, Top3变成了百度、腾讯、360, 当年的创业公司基本只剩一个豌豆荚。历史总是重演的。

2.高估了单品的价值, 低估了底层技术的价值。机器人、无人机、VR、AR的底层技术并不成熟, 这导致单品的体验也欠佳, 这里面有大量底层技术创新的机会。就像我们在投资Face++时, 是因为以后所有的机器都需要一双眼睛, 投资思必驰, 是因为所有的机器都需要多轮次对话, 底层技术还有很多可为空间。

3.高估了2C的价值, 低估了2B的价值。一个新的技术、新的终端起来时, 想让C端大规模的使用往往是有难度的, 需要底层技术相对成熟, 产品打磨的极度到位;从B端切入是一个更“温柔”的切入方式, 因为B端的痛点相对集中, 对产品的容忍度更高, 也更愿意掏钱。

整体说来, 新智能主机这条跑道长期看好, 应该会出现大家伙, 但当下的优质投资标的仍然稀缺, 整体比较偏虚热。作为投资人, 我们对智能主机的项目有更多耐心, 因为往往需要更长的研发周期, 和更长的市场培育过程, 但前提是这个项目真的有自己核心的技术优势。

新智能主机中的智能机器

前面说过, 机器人也是新智能主机的一种, 为什么我们认为机器人会起来呢?出于下面三点原因:

1.人力成本的上升:一方面工业上逐步开始有用工荒的趋势, 另一方面人力成本逐年上升, 放眼十年, 当人力成本到了临界线时, 一定会向机器人作业转变。

2.互联网自身的瓶颈:互联网正在对各个行业进行改造, 提高效率, 降低成本, 但是有瓶颈。以电商为例, 电商的效率提升主要是在信息和交易层面, 一旦到了实实在在的仓储物流, 真真切切的涉及到了人力操作, 互联网的局限就出来了, 而机器人是可以进一步提升效率的。其实, 也正是因为互联网把整个工作流程信息化, 机器人才得以衔接上去。

3.技术突破发展:技术分两块, 一块是机器技术, 一块是智能化技术, 就像PC硬件和软件项目拉动发展一样, 这两种技术也会相互拉动发展。

那么什么样的机器人会先起来呢?我们认为2B的机器人会先起来, 之后才是2C的机器人的形态;最先起来的机器人应该是机器形态的, 而非人类形态的;最先起来的机器人是人机混合的, 而非完全靠机器独立完成任务。因为是2B的机器形态的机器人, 我们称它为智能机器, 这些机器人会用到物流、安防、农业等行业。

为什么是2B比2C先起来呢?一是因为B端的痛点更突出和具体, 只要解决好几个特定场景下的问题就可以了, 而2C需要解决全场景的问题, 更加复杂和抽象;二是2B比2C的容忍度高, 对B端客户而言, 只要智能机器能解决他的问题, 价格问题和美观度问题都好说。

从新智能主机到人工智能

为什么我们在积极地看人工智能?因为移动互联网和Io T的效率问题都指向人工智能。首先, 对移动互联网来说, 它背后的逻辑是流量=>交易=>效率, 未来几年, 流量会逐渐被瓜分完, 流量之上构建交易, 该有的交易也会被构建的七七八八, 这时会逐渐开始拼效率, 如何更有效的利用流量, 如何降低人工成本, 效率这个环节指向的是人工智能;其次, 对Io T来说终极状态是自动化, 而自动化背后的引擎也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听起来很玄乎, 其实拆解开来看主要是三个要素:计算能力、算法、数据。人工智能最先应用的领域是互联网行业本身, 最早的人工智能产品是搜索引擎。互联网刚起来时, 最不缺的就是文本数据, 所以搜索引擎会最先起来;智能手机出现后, 图像数据也不缺了, 人脸识别也有了足够的数据样本;像金融、电商这样的行业也属于数据密集型行业, 也是适合人工智能进入的;但有的行业明显时间点未到, 比如教育行业、工业, 这些行业的数据还没有存到云端, 是很难去挖掘的。

人工智能并不是忽然间创造一种石破天惊的技术, 而是先把互联网行业智能化的能力用到其他行业, 先把巨头们智能化的能力用到中小公司身上。我们观察到一种现象, 人工智能创业团队在逐步从大公司脱离出来创业, 有人在做人工智能芯片, 有人在做预测学习, 有人在做异构计算, 他们服务的对象不再是互联网巨头, 而是其他行业。这些团队背后的创始人, 都是BAT相关业务板块的负责人, 是某个领域的顶级专家。我们相信, 这些仅仅是开端, 随着其他行业对效率的追求, 随着资本对人工智能行业的投入, 未来会有更多这样的团队从大公司解构出来。

未来发展 篇9

纤维艺术之所以被一些学者称之为既古老又年轻的艺术表现形式, 是因为纤维艺术起源于西方古老的壁毯艺术。同时它的发展流变又结合了世界各国优秀的传统纺织、编织等装饰文化, 吸纳了现代艺术的理念以及最新的现代纺织、编织技术。纤维艺术作为一种古老又传统的工艺, 它独特的手工编织特点是其有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要素之一。

纤维艺术又被称为材料的艺术, 是一种发源于编织的古老而前卫的艺术形式, 艺术家将创作灵感与纤维材料完美融合, 通过不同的材料应用、结构技法、色彩渲染等手法, 来表达纤维艺术的独特视觉美和触觉美。从古至今, 纤维艺术的材料选择都是多样化的, 任何艺术的创作和视觉表象都离不开材料的烘托, 所以不论在任何一个艺术领域中, 新材料一直都是艺术家们努力发现和挖掘的目标。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的紧密。中国的艺术家们在艺术创作和材料使用上都有所改变和突破, 挣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更加自由, 由于对新材料的广泛探索和勇于尝试, 使得现代纤维艺术的取材更加多维度和多元化。

一、材料树于纤维艺术的重要性

全球化时代的今天, 在世界各国不同的文化背景的感染下, 纤维艺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从传统向现代走来, 带着传统的工艺融合了现代的潮流, 形成一个艺术表现形式多元化、纤维材料多样化的全新现代纤维艺术样貌。探寻现当代纤维艺术可使用材料的新功能和综合价值, 是世界各国纤维艺术家们广泛关注和研究的方向。所以, 对于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也是为我国艺术界所关注的。

随着纤维艺术的不断发展, 纤维艺术家们逐渐领会了其使用材料的至关重要性。纤维艺术的材料丰富多样, 使用不同的材料就可以创造和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和样式。现代纤维艺术中, 不仅材料本身可以成为作品, 且纤维材料还可以进行反复的加工来达到理想的效果。正是因为纤维材料的多样性和可加工性, 使得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层出不穷的。如今的纤维艺术, 在材料的使用上与传统的编织工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传统的编织工艺更注重于写实的绘画性, 注重技法, 材料只是作为辅助的工具, 用精湛的技术勾勒出逼真的纤维作品才是最终目的;而现代纤维艺术对于材料的运用则更加主动, 艺术家们深入了解材料的性质、样式及其功能, 并不断搜寻新的材料, 有些时候甚至因为新的材料而激发起创作灵感。因为, 材料的多样性使得现代纤维艺术作品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景象。现在, 纤维艺术中材料的重要性越发明显了, 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横空出世, 同时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技术也成为烘托纤维艺术材料的手段。现代纤维艺术对于材料的重视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诠释纤维艺术, 打破了传统纤维艺术的概念, 给纤维艺术注入了新活力。

二、中国现代纤维艺术的流变与发展

中国的现代纤维艺术发展从时间上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初期。20世纪中期开始的新中国的纤维艺术, 与纤维艺术的起源是一样的, 都是以壁毯工艺为主的传统纤维艺术。最初的纤维艺术追求写实的艺术效果, 所以利用传统的手工编织手法仿制一些绘画和摄影作品。最早期的纤维艺术, 在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法上很有限, 因为材料和制作工具的局限使其作品不免有些粗陋和单调。2.中期。20世纪中后期, 世界各地的纤维艺术发展给中国的纤维艺术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这一时期的中国纤维艺术正处在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中, 新的艺术理念冲破了传统工艺的枷锁, 以全新的姿态屹立在国际纤维艺术舞台上。当时的纤维艺术更加注重材料本身的艺术语言, 其独特性是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无可比拟的。因为思想文化和经济发展层次的提升, 使得这一时期的纤维艺术由简到繁、从平面走向立体、从单调走向丰富。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出现了完全立体化的“软雕塑”, 是纤维艺术进步的具体表现;3.后期。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迅猛发展, 此时中国的纤维艺术已蜕变成了美丽的蝴蝶。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品位和对艺术的要求使得纤维艺术的新材料不断涌现。这一时期的纤维艺术趋于成熟, 对于纤维作品的要求也更加精益求精, 不仅要求其将现代的潮流与传统的技艺相结合, 还将作品与整个社会的大环境相融合。此时的纤维艺术更加倾向于广义上的纤维艺术, 兼具欣赏价值和实用价值的纤维作品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多元化的取材, 多维度的艺术表现形式使得这一时期的纤维艺术可谓是千姿百态, 百花齐放。

从中国纤维艺术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 现代纤维艺术经历了由写实到抽象、由平面到立体、从稚嫩走向成熟, 在材料、表现技法、维度和艺术观念上的全面结合, 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全新的纤维艺术文化。在中国的纤维艺术作品中,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社会现在的发展以及中国纤维艺术家的艺术修养和水平的提高, 同时也见证了中国纤维艺术由弱向强的历程。

近几年来, 随着纤维艺术的蓬勃发展, 中国纤维艺术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2000年千禧年, “‘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在中国最具现代意识潮流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举办, 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里汇聚了包括中国在内的16个国家、200多位纤维艺术家, 在这个国际纤维艺术大舞台上, 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用作品互相交流。这个具有世界意义的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 为世界各地的纤维艺术家们提供了广阔的展示、交流平台。国际纤维艺术展的举办大大推进了中国纤维艺术发展, 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时隔两年, 第二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在中国的政治中心北京拉开了帷幕, 这也标志着中国纤维艺术进入了新纪元。它表明, 中国纤维艺术对于国际纤维艺术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地大物博的中国给世界纤维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此同时, 中国成为了世界纤维艺术的热点地区, 纤维艺术也因为有了中国这个宽广的大舞台而焕发了勃勃生机。至今在中国举办的国际纤维艺术展已不计其数, 这样的国际交流机会给中国的纤维艺术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滋养着中国的纤维艺术家们, 让中国纤维艺术在世界的瞩目下不断的稳步前进着。

三、中国纤维艺术的特点

中国现代纤维艺术发展至今, 有一些比较突出的特点:首先是纤维艺术的团队初具规模。尤其是在各大名牌高校中, 现代纤维艺术研究室和工作室的相继开设, 对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其次, 纤维艺术的理论体系逐步形成, 相关刊物的纷纷涌现, 使得大众对于“纤维艺术“一词已不再陌生。第三, 纤维艺术作品质量不断的提高。从近些年中国参加的各类国际纤维艺术展中就可以看出, 大大小小的奖项就是最好的说明。最后是各类纤维艺术展的相继推出。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纤维展览相继举办, 为中国纤维艺术家提供了的展示平台和与国际纤维艺术家们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当然, 中国现代纤维艺术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也是有不足存在的。虽然早在远古时期我国就已经有了早期纤维艺术萌芽, 但是相对于作为现代纤维艺术开端的西方来说, 我们的起步比较晚, 并且纤维艺术作为高校的独立学科的历程也很短暂且发展缓慢。因为纤维艺术课程大多设置于高校的专业学院中, 作为学科和专业的学术探讨较多, 而普通的人群鲜少有人了解纤维艺术。这样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就限制了中国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

现代纤维艺术是极具感官魅力的艺术。在如今这样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 人们对自然的触觉不再敏感, 机械快捷的生活方式充斥着社会, 人们对大自然的情感被掩埋。而纤维艺术使环境与人的感情变得亲和, 成为缓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桥梁。为了使现代的纤维艺术在中国更好地发展, 我们需要明确努力的方向。就我个人的观点来看, 若想要纤维艺术深入人心, 需要作出一些积极的努力。首先, 艺术家要有意识地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自然与人和谐的关系对于纤维艺术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大自然对于纤维艺术的创作有很大的帮助, 因为自然本来就是天生的艺术家。第二, 可自发组织民间纤维艺术的机构和团体, 请热心的专业学者传授基本知识, 并深入人们的生活环境, 发现身边平凡而不经意的美。要培养一些民间的纤维艺术家, 因为他们不受学院派的理论束缚, 可能创造出更加自由的艺术作品, 会给中国的纤维艺术界带来新活力。第三, 立足于本国国情和民族文化。民族根基是中国纤维艺术家骄傲的屹立于世界舞台上的资本, 找到自己的根就可以为艺术家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因为,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最后, 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举办纤维艺术展与世界各国纤维艺术家们交流。闭门造车是很难进步的, 只有与国际接轨才能不被时代淘汰, 才能创作出符合时代潮流、触人心弦的艺术作品。

数字水印技术未来发展 篇10

数字水印 (Digital Watermark) 技术, 是指用信号处理的方法在数字化的多媒体数据中嵌入隐蔽的标记。这种标记是能够证明版权归属或跟踪侵权行为的数字信息, 像作者信息、公司商标等, 从而有效地保护作者的合法权益。这种标记通常是不可见的, 只有通过专用的检测器或阅读器才能提取。数字水印是信息隐藏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嵌入数字作品中的信息必须具有以下基本特性:

1) 隐蔽性。嵌入水印后的数据与原始数据相比, 数字作品不会引起明显的降质, 并且不易被察觉。

2) 隐藏位置的安全性。水印信息隐藏于数据而非文件头中, 文件格式的变换不会导致水印数据的丢失。

3) 鲁棒性。所谓鲁棒性是指在经历多种无意或有意的信号处理过程后, 数字水印仍能保持完整性或仍能被准确鉴别。嵌入水印后的数据经受对数据一些恶意的处理, 譬如滤波、再量化、抖动等以及一些蓄意的攻击后, 应该还能得到嵌入的数据。

4) 密钥的唯一性。不通的密钥将产生不同的水印。

2 数字水印的分类

数字水印有好多种,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划分, 划分结果见表1。

3 数字水印技术的应用

数字水印技术作为数字产品的保护技术, 主要应用在这几个方面:

1) 数字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数字作品的版权保护是当前的热点问题。由于数字作品的拷贝、修改非常容易, 而且可以做到与原作完全相同, 所以只要原创者事先在自己的作品中嵌入水印技术, 就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的版权, 避免了不必要的纠纷;

2) 商务交易中的票据防伪。随着高质量图像输入输出设备的发展, 特别是精度超过1200dpi的彩色喷墨、激光打印机和高精度彩色复印机的出现, 使得货币等各种票据的伪造变得更加容易。因此目前很多发达国家在票据中已经开始使用水印技术, 通过对票据中水印的有无判断, 就可以方便快速地识别真伪;

3) 声像数据的隐藏标识和篡改提示。数据的标识信息往往比数据本身更具有保密价值, 如遥感图像的拍摄日期、经/纬度等。没有标识信息的数据有时甚至无法使用, 但直接将这些重要信息标记在原始文件上又很危险。数字水印技术提供了一种隐藏标识的方法, 标识信息在原始文件上是看不到的, 只有通过特殊的阅读程序才可以读取。这种方法已经被国外一些公开的遥感图像数据库所采用;

4) 隐蔽通信及其对抗。数字水印所依赖的信息隐藏技术不仅提供了非密码的安全途径, 更引发了信息战尤其是网络情报战的革命, 产生了一系列新颖的作战方式, 引起了许多国家的重视。网络情报战是信息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核心内容是利用公用网络进行保密数据传送。迄今为止, 学术界在这方面的研究思路一直未能突破"文件加密"的思维模式, 然而, 经过加密的文件往往是混乱无序的, 容易引起攻击者的注意。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利用公用网络进行保密通信有了新的思路, 利用数字化声像信号相对于人的视觉、听觉冗余, 可以进行各种时 (空) 域和变换域的信息隐藏, 从而实现隐蔽通信。

4 数字水印技术的未来

数字水印技术的研究以计算机科学、密码学、算法设计等技术为基础, 水印技术有待于解决的问题有水印算法安全性论证、水印攻击与水印稳健性评价、多重水印鉴别、水印与密码的结合等。

数字水印技术的用途很广, 其应用领域还在不断地扩大。其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应该是:结合职能体技术, 开发基于移动代理的数字水印追踪系统;面向电子商务, 提供服务器端的完整性保护和客户端的数据认证;建立水印认证中心, 提供各种网上服务;开发基于数字水印技术的数字作品;面向更广泛的数字媒体, 如三维动画、数字地图等, 开发基于数字水印的安全保护产品;与密码技术, 尤其是数字签名技术相结合, 构造综合的数据安全系统;使用各种生物认证技术 (如指纹、视网膜) 构造专人标识水印。

数字水印技术作为数据安全领域中的新生事物, 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和很强的生命力, 同时也孕育着巨大的商机, 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将产生巨大的作用, 也将会有更多的人投入到数字水印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化进程中来。

参考文献

[1]王炳锡, 陈琦, 邓峰森.数字水印技术[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

[2]杨义先.数字水印理论与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金聪.数字水印理论与技术[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哪里的未来有发展? 篇11

第一份工作,空间感最重要!

汤维维

观点1:第一份工作,空间感最重要!

如果只是评选“最佳工作场所”,一般会有以下指标:第一,公司的美誉度,比如它在行业中是否占据领先地位、是否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开出的薪水有没有竞争力等等;第二,对人才有没有详细清晰的规划;第三,是否提供稳定的环境和长远的工作空间。

但评选“第一工作场所”就有些不同,对于年轻人来说,稳定并不应该被特别重视,能否学到真本领才是最重要的。其次,对个人来说是否有成长空间,能快速进步。所以,在这次的评比中,我们更看重一些新兴行业,他们可以让年轻人耳听六路,眼观四方。我们认为这样的企业对新人才更具价值:首先,它有后续力,在其中工作,是个学习和完善的过程;其次,在能力培养方面有着周详的计划。

观点2:小心那些主观和看不清规则的公司

那么如何来评价一家公司是否有好的人才能力培养计划?首先,从入职开始,就看面试是否有着标准体系,还是更偏于主观?往往没有清晰规则的面试,容易让面试官青睐那些外向、善于沟通的人。

什么是标准清晰的招聘体系?我们将之归纳为:按岗定能力,按能力招人。

不是所有公司对岗位所需要的能力有着明确的规定和统一的标准的,对能力的分析和定义也往往很容易含混不清。清晰明确的招聘体系。可以让新人找到更适合的位子。

观点3:工作/企业动力适配性

当你进入这家公司后,还需要考虑“工作动力适配性”和“企业动力适配性”。有一类企业,比如GE、DELL,以结果导向为根本,这种企业适合目标性较强的应聘者。

如果你在个性上与企业文化格格不入,那么必然在工作中到处感觉压抑。

我们常常说,绩效=胜任+愿做。反之则如逆水行舟。如果你个性突出。崇尚自由,那么扁平化的组织比层级森严的公司更适合你;如果你习惯于按部就班。尊重权威。那么组织严密的企业能让你如鱼得水。

正所谓,Right而不是Best。

有点人文精神的企业是好选择

王舒婧

观点1:对于新人来说,企业有点人文精神很重要

“社会性(环保和社会责任意识)、自主品牌意识、野心、对未来的培养、能力主义、学习力、空间感、培训制度、企业的多元多角度发展”,这些是我在推荐“第一工作场所”的时候更为注重的一些特点,除此之外,我认为作为第一工作场所来讲,还有个关键词也需要注意,比如说企业的“人文性”,对于刚刚进入工作的新人来讲有点人文精神很重要,所以进入咨询公司或者媒体工作也是一个好的选择。

观点2:“稳健”和“求变”是年轻人的价值需求

我和同事曾做过一个关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的价值观”的调查,发现“21-23岁”的人,价值主要体现在“媒介”、“公民”、“经济”、“求变”、“官本”、“广告”、“中庸”、“名利”、“品味”、“社会”和“自我”等11个意识上。这个年龄段相对于“18~20岁人群”多了一些“官本”、“广告”、“名利”和“品味”的表现,“经济”相对有所加强。而对于“24-26岁’’的人来说。价值则体现在“稳健”、“求变”、“广告”、“自我”、“实惠”、“中庸”、“求新”、“媒介”、“国际”和“诚信”上。

从这个调查我们发现,年轻人在21岁26岁这个年龄段, “稳健”意识最为突出,这也是现在很多国企和党政机关被学生越来越看重的原因。同时他们的“稳健”与18岁20岁年龄段的人相比,不是体现为“平平安安”,而是“我不喜欢负债消费”,是要求经济的自立自足。

其次他们注重的是“求变”,渴望多姿多彩的生活,希望生活不断变化。作为企业来讲,应该从这些年轻人的价值观取向中去发现一些“吸引、迎合再管理”他们的办法。

观点3:寻找那些不让你“遇挫”却也不过分“呵护”的企业

“第一次”往往给人的影响会很大,比如有的人第一次谈恋爱,一下子被伤了,就有可能永远不想找对象了。所以对于个人来说,尽量在争取第一份工作的时候,注意调节自己的“挫折感”:刚开始很多事情不知道,没有比较,所以犯错甚至失败很正常,不要有心理负担。而对于企业来说,要注意在用人的过程中,是否做了什么容易让对方留下挫败感的决策或安排。最好的状态是:让新人感到不断的满足,又感到不断的不满足。

观点4:兴趣无凭,实习为证

你们的调查也证明。年轻人找第一份工作时首先看重的是“未来有发展”,但是发展什么呢?对于新一代Young Professionals来说,他们普遍认为按兴趣和特长来发展自己的事业很重要,这本身没有问题。但问题是,中国的教育是把人的兴趣磨掉的,磨到没有亮光,磨没了——年轻人知道“要找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但他们不知道兴趣是什么!还有,部分年轻人容易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对某种工作有兴趣,比如有的人喜欢咨询公司。但其实和他谈话就会发现,他对咨询工作并不了解,只是喜欢到处跑和与人聊天,不愿意分析事物背后的成因和做统计调查。他的特质可能更适合销售,但他不这么看。所以我们强调实习的重要性,只有实习才能鉴别你想的到底对不对。

时间创造成熟的文化

石丹

观点1:如果只是看起来豪华,但是缺少温情。算不上“理想家庭”

这几年,我一直在关注“50佳第一工作场所评选”。如果你注意一下,可以发现,2007年左右,炒得最厉害的是谷歌。比如他们有吃有玩。有帐篷,还有每个员工有20%的自由时间用来创新等等。但实际上,对很多职场新鲜人来说,真正最佳的第一工作场所,不应该只是这些硬件指标,而更应该关注软环境。好像一个家庭,如果只是看起来豪华,但是缺少温情,也算不上一个理想的家庭。

在我选的企业中。我没有选择谷歌、阿里巴巴等这些很火的企业。比如谷歌,为什么这样好的公司,李开复要离开?他又为何处处都说谷歌的好?

观点2:成熟的公司才有文化可言

我选的公司一是看它是否比较成熟。要知道,一个新公司是没有文化的,所有文化都是老板文化。

还有一个是看它是否能传承。比如惠普,它的文化影响力成熟到让大部分去到那里的员工都能被塑造、被培养,离开了那里很多公司会抢着要。

HR管理有序、从容,这些都是时间积累。公司很注重对人的培养,一定是有时间选择好的人,给他们很好的培养,放到很好的位置。你看我选的企业,除了新浪,其余的都是十年以上。时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时间能塑造一个人,更能塑造一个公司。

观点3:哪里更看重年轻人。去哪儿

前段时间。有几个同学来向我咨询企业的选择。其中一个南开大学二年级研究生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去联合利华,一是去欧莱雅。我就建议他去欧莱雅。为什么?我建议他对比一下二者在对年轻人的培养上的不同。欧莱雅注重对年轻人的培养,比如你能看到它的商学院挑战赛,而联合利华给人的感觉更成熟,它有多少高管是自己培养的?

还有一个北大毕业生要在搜狐和恒安纸业之间做选择。

我建议他选择恒安纸业。相对而言,恒安这种比较传统的企业会对年轻人才更需求和重视,而搜狐这类公司已经很成型了,名校学生聚集。早在我还在搜狐工作的时候,我旁边一个是北大的一个是清华的,你在中间很难崭露头角。

观点4:你对公司的理解,还有多少偏见与傲慢

你会发现,越是好公司尤其是国企,越会给人“有关系才能进去”的感觉。但外企感觉受“关系”影响就小一点。大家的力量更多放在简历、面试等环节。

事实上,大国企并非是想象中有关系才能进。我认识一个北邮的同学,家里没有任何门路,但是他进入了中国移动,还是比较好的部门。国企、外企都有关系户问题。只不过国企过去不透明,还没有学会像外企那样推销自己,还朦胧,一朦胧就让大家觉得神秘。你看在关于职场的报道里,有多少是国企的HRD?其实还是意识问题。国企应该明白,不仅仅是市场部,而是所有部门都有义务去推广公司品牌。

现在,随着一些国企也在塑造透明的形象,人们的观点是有转变的。

选择公司时,哪些要小心?

观点1:别看到高待遇,就牺牲了好的工作环境

目前,随着生存压力变大,很多人愿意牺牲对工作场所的要求来追求高回报。但有高回报,又有好工作环境的企业毕竟很少。比如金融服务行业,有些投行非常辛苦,一天才能睡三四个小时,但年轻人还是愿意去,因为“10年就挣够了一辈子的钱,以后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了”。高强度的工作带来高回报,这虽然说也是种选择。但不能因此就忽视工作环境。

观点2:一些职位有年轻化趋势,是机会吗?要综合看待

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基金经理有年轻化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国内的公募基金分配机制对基金经理的激励不够,与他们创造的价值不匹配,所以很多基金经理再做了一段时间后,选择自己创业或者去做私募基金,拉动了对基金经理的需求。不过尽管年轻化,还是以28-35岁年龄段的为主。从研究生毕业,到成长为一名基金经理,至少要8年的时间。

观点3:先确定职业,再想行业

我常碰到有人说自己想做金融,想做快消,但金融里有很多细分的,比如保险、投行、私募,这里面有不同的职位。财经记者、金融记者也可以说是在金融行业。先要搞清楚自己要做什么,确定自己要做的职业,再去找行业。

观点4:兴趣是个大的陷阱

小时候我们说要做法官、科学家,一定要实现这个梦想,这是错误的。谈自己的兴趣一定要了解自己的性格,性格虽然不是决定因素,却是决定你成功几率大小的因素,比如一个不爱沟通的人一定不会成为好销售。观点5:能用三五年想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就不错了

能用三五年时间想清楚自己未来要干什么,就非常不错了,有的人一辈子都在震荡。现在通过考研、读MBA、出国来实现改变的人很多。因为这是一条自己可以选择和控制的路,还没有想清楚时,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改变。下决定的时候,有一个最低标准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你不会厌倦?沃尔玛的创始人说,他成功的原因就在于过去30年都在做一件事。如果你觉得自己还愿意做下去,这就Ok。而最高的标准是,你不拿钱也愿意做下去,这就是你真正喜欢做的事。

专家评审刘卫宇

长江商学院MBA项目北京办公室经理、MBA就业指导中心经理

负责MBA就业指导中心工作。对学生提供职业发展咨询和就业推荐,开拓和维护北京地区雇主关系,与HR协会、VC协会等机构合作通过组织沙龙、午餐会、案例讨论会等活动,在3个月内与100余个知名雇主公司建立联系。

未来和快乐是人的基本需求

王舒婧

观点1:他提供的未来,而你又正想要。

现在年轻人对职业方向的把握要比前几代早很多,时间点的提前意味着在选择工作场所的时候,年轻人更有针对性。在一个岗位上工作却看不到未来发展的方向,在一家公司工作却看不清公司未来发展的方向,这对个人来讲是非常不舒服的。只有当“个人打算从事的职业方向”和“企业提供的发展空间”。和“企业发展的方向和水平”方向一致的时候,员工的主人翁精神、敬业度、工作满意度才会上升。

我不可能笼统说哪家公司一定好,因为目标的不同决定了你打算去哪个企业做什么。人没有目标的时候是被别人安排的,只有有了目标才能主动去选择,这是一个大前提。

观点2:和“快乐指数”相关的事。

一个人工作得是否快乐,和他的价值观在工作中有没有得到“施展和尊重”有关系。

假设一家公司做事非常严谨。逻辑清晰,尊崇按部就班的价值观,而来的新人不喜欢墨守陈规、做事只看大面不看细节,进了这家公司之后就会很不快乐。假设一个人工作的“快乐指数”很低。企业能提供给他的“未来指数”再高也未必能让他长久地做下去。

另一个与“快乐指数”相关的标准是:企业发布指令是否足够明确性。如果你收到的指示总是模糊的,或者在执行的过程才能发现自己没有得到足够的资源来支持,“快乐指数”也容易偏低。

和“快乐指数”相关系的还有“能否准时下班”,现在的年轻人很清楚生活和工作的目的,也许生活和工作的界限已经模糊,也许他们也愿意投入工作,但每个年轻人都要有自己的生活。

观点3:选择耐心对待你的“不知道”和“不滴楚”的公司。

我曾经带过一个实习生,他刚来美世的时候我和他有这样一段对话:

“你将来想干嘛?”“我不清楚。”他说。

“那你的第一份工作想找什么样的?”“不知道。”

“你都不知道那你来美世的目的是什么?”我问。“美世好啊,美世是家好公司。”他继续回答。

“这些都不是重点,你为什么到美世来实习?”我有点急。“就是想获得一些经验。”他说。“获得经验对你达到自己的目标有什么帮助呢?”“嗯……不清楚

“你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如果不受时间空间、财力物力控制的话,你最想做什么?”我没办法了,而此时。“我最想去华尔街做金融分析员。”他终于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如果你的数理逻辑和技术能力都具备,你想做金融分析员,你现在这里

选择公司时,哪些要小心?

观点1:人资体制都不差。关键在执行。

人力资源管理无非就是“招人、用人、留人、培训”。企业对招人的态度就可以看出它对人才的重视程度。接下来就看培训机制、晋升体制、薪资和绩效考核体系是否完善,员工离职和退休机制是否健全。这就勾勒出一个公司的人资状况,考察过程并不复杂。

问题在于,现在绝大多数企业用人都是抓来就用,用不了找新的,你可以请咨询公司出一套又一套方案,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往往大打折扣。

观点2:在外包中心里能学到什么呢?

如果说几年前,拿到IBM、惠普的录取通知,大家一定会欢欣鼓舞,但现在这些大企业正受到新公司的;中击。现在的年轻人更多关注你具体是家什么样的公司?我进去做什么?工作环境怎么样?像谷歌、惠普等企业一直以来的形象是标榜自己的工作环境好,高手如云,你能学到很多东西,但是它们在国内设了很多外包中心,每年招一两千人到大连、上海做非常简单的工作。在一个外包中心能学到什么东西呢?相反,到一个发展得比较好的国内企业,不管是做游戏、互联网还是搜索,可能学到的东西会更多,自身增值空间更大。

观点3:新兴IT行业的英雄“造假”

我主要关注IT行业,IT又可分为传统的和新兴的,IBM、惠普、微软比较传统,互联网、游戏、专业网站等相对新兴。传统IT公司用人问题不大,新兴企业可能有一些问题:第一,他们的用人需求多样化的;第二,和新技术新市场结合,需要员工有足够的创造性。所以,在市场上能直接满足他们需要的人很少,企业需要的人才经常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下,就造成恶意地挖墙脚和薪水迅速抬升,很多二十五六岁的人在互联网行业却已经是总监级别的人,年薪二三十万,这样的时势“造英雄”,长期看容易有很多隐患。

专家评审刘峰

未来组织的发展初探 篇12

从词源学上来考证,组织一词来源于希腊文“organon”,是“工具”“、手段“”之意。从中文来看,组织一词是“编织”的意思。后来组织一词被引申为将一种物体的构成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组织”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也有动态和静态之分。

从广义上讲,组织是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标,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构成的人的集合。组织作为人的集合不是简单的毫无关联的个人的加总,它是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有意识地协同劳动而产生的群体。弗莱蒙特·E·卡斯特和詹姆斯·E·罗森茨韦克认为,组织指的是结构性和整体性的活动,即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中人们共同工作或协作。相互关联性的观念表明的是社会系统。组织是(1)有目标的,即怀有某种目的的人群;(2)有心理系统的,即群体中相互作用的人;(3)有技术系统的,即运用知识和技能的人群;(4)有结构的活动的整体,即在特定关系模式中一起工作的人群。在狭义上看,不同领域和学界对组织的具体定义不一,如在管理学中,组织被看做是反映一些职位和一些个人之间的关系的网络式结构;按照传统的被大多数行政管理学者所承认的定义,组织即指和传统的官僚制结构相联系,为了完成某种目的而聚集起来的一群人,通过指挥许多人的活动,以实现某种特定的目标,这种指挥活动是通过一系列上下级相互作用的权威关系得以贯彻实施的,其特点是在这种上下级的互动关系中,权威是自上而下的,也有人从结构体系或者层级制定等方面来定义官僚组织,这种定义是分工和明确的权威关系(每个人只有一个上司)的反映。

组织,也可以从静态与动态两个方面来理解。静态方面,指组织结构,即反映人、职位、任务以及它们之间的特定关系的网络。动态方面,指维持与变革组织结构,以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因此,组织被作为管理的一种基本职能。

二、现存的组织形态

1873年,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将组织一词引进了社会科学,他在提出“社会有机体”这一概念时,将组织堪称是已经组合的系统或社会。从管理学的角度,常见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直线式、职能式、直线职能式、矩阵式、事业部、现对其进行概要介绍.

直线式组织是指一切管理工作,均由管理者直接指挥和管理,不设专门的职能机构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的优点是管理机构简单、管理费用低、命令统一、决策迅速、指挥灵活、上下级关系清楚、维护纪律和秩序比较容易。但也有缺点,如管理者精力有限,难以深入细致考虑问题;管理工作简单粗放;成员之间和组织之间横向联系差等。

职能式组织的特点是专业分工的管理者代替直线制的全能管理者;设立职能部门,直接指挥组织的各项活动;下级服从上级行政部门和职能部门的指挥。

这种组织的优点是:具有专业分工优势,能发挥专家的作用;专业管理工作做得较细,对下级工作指导具体;可以弥补各级行政领导人管理能力的不足;主管易于控制和规划。但是,这种组织容易形成多头指挥,削弱统一指挥;相互沟通不灵,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差。

直线职能式组织是在直线制的基础上,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只有各级行政负责人才具有指挥和命令的权力;职能部门只有经过授权才有一定的指挥权力。这种组织综合了直线制和职能部门的优点,但是,由于各职能部门自成体系,不重视信息的横向沟通;工作容易重复,增加费用;职能单位之间可能出现矛盾和不协调,造成效率不高;职能部门缺乏弹性,对环境反映迟钝。

矩阵式组织是在直线职能式垂直形态基础上,在增加横向的领导系统。它是一种临时性,非长期固定性组织。这种组织加强了横向联系,克服职能部门相互脱节、各自为政的现象;专业人员和专用设备得到充分的利用;具有较大的机动性,资源利用率高。但也存在一定问题:成员有临时观念,责任性不够强;双重领导,有问题难分清责任;需要有善于调解人事关系的管理人员

事业部组织是指总公司下面按产品或地区划分事业部或分公司。事业部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利润中心,总公司只保留部分决策权,部分权力下放;事业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行处理日常经营活动。其优点是统一管理、多种经营和专业分工的良好结合;责、权、利分明,易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能保证公司获得稳定的利润。缺点是需要许多高素质的专业人员;管理机构和人员较多,管理费用大;对事业部经理要求高;分权易产生架空公司领导的现象;各事业部争夺资源,易发生内耗,不易协调。

随着科技进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20世纪90年代以来风行的组织模式有学习型组织、无边界组织、虚拟组织等。学习型组织是指一个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也要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学习型组织最初的构想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佛瑞斯特教授———位杰出的技术专家,他是20世纪50年代早期世界第一部通用电脑“旋风”创制小组的领导者。无边界组织是指其横向的、纵向的或外部的边界不由某种预先设定的结构所限定或定义的这样一种组织设计。在今天的环境中要最有效地运营,就必须保持灵活性和非结构化。无边界组织力图取缔指挥链,保持合适的管理跨度,以授权的团队取代部门。被誉为全球第一CEO的杰克·韦尔奇开始再造GE时,提出了“无边界”的理念。虚拟组织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组织的一种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人机一体化组织。其特征以现代通讯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机器智能产品为依托,实现传统组织结构、职能及目标。在形式上,没有固定的地理空间,也没有时间限制。组织成员通过高度自律和高度的价值取向共同实现在团队共同目标。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根据自己生产、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对产品的品种与规格、花色式样等提出了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要求;企业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为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具有高度的柔性和快速反应能力。为此,现代企业向组织结构简单化、扁平化方向发展,于是就产生了能将知识、技术、资金、原材料、市场和管理等资源联合起来的虚拟企业,进而出现了虚拟组织。

三、未来组织的特点

在通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推动下,人类社会出现了自工业革命以来的另一波新的变迁,其主要特征是信息传播和信息交流方式的变革,在生产、管理、生活、形态、工作性质、公司组织、政治体系、经济制度、社会风气、文化等方面出现了分权化、分散化、规模化、多样化、异质化等五大趋势。

一个组织的发展受组织环境、工作内容和性质、工作条件、工作能力等因素的影响。环境变化必然带来组织形式或组织结构的变革。未来组织的发展必然和科技进步、全球化、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密切相关。考虑到以上组织环境和相关促进因素,预计未来组织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组织日趋分化和复杂,日趋相互依赖与合作。由于技术剧变和市场的因素,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比过去更高。同时,生产这些产品和提供服务的组织也趋向分化,并变得复杂起来。技术与环境的变化,组织间的联系更为密切,随着复杂性和不确定的增长,组织摇要建立更多的合作与协作关系。

第二,专业化和复杂性越来越强。全球化进程使得专业分工权力正在变得更加依赖于信息,而不是正式职位,权力变得更加分散。

第三,组织的扁平化。传统的组织表现为一种等级鲜明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组织内部信息和壁垒将被打破。内部网使组织成员在平等的基础上收集信息并进行对话和交流。随着组织中间层次的减少,命令下达、信息传翰速度加快,决策与管理得到有效执行,组织变得灵活、敏捷。这种扁平化的组织形式有利于降低成本,节约管理费用,并提高组织效率和效能。

第四,组织权力下放。随着环境迅猛变化,大组织将尽可能地分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较小组织,并将决策权力下放,使基层组织充满活力,以应对各种突变和适应各种变化。随着组织的扁平化,管理人员将减少,管理幅度将增大,决策更多地依赖成员自己作出,因而组织必然要下放权力。

第五,弹性化的组织结构。传统的组织,规模愈大,组织行为愈僵硬,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就愈迟钝。在未来的知识经济社会里,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新产品将不断问世,产品寿命也将缩短。组织必须灵活敏捷地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对组织结构作出调整,重新配里人员。弹性化已成为必然。这也使组织在形式上更具多样性。

第六,虚拟组织增多。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将出现一种虚拟化的组织。这种组织无总部、无规章、无等级,通过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把许多人联合在一起,它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形式保持彼此联系。在这种组织形式里,成员相互信任、彼此依赖,往往为完成组织目标而协同“作战”。这种组织并不长久,为完成组织目标可“集中兵力”,“战斗”结束就分开。这种组织形式灵活性强,并能作出快捷反应。

第七,组织的无边界化。组织更多的不是表现为一种有形的障碍,其界限越来越趋向于无形。企业再也不会用许多界限将人员、任务、工艺及地点分开,而是将精力集中于如何影响这些界限,以尽快地将信息、人才奖励及行动落实到最需要的地方。“无边界”并不是说企业就不需要边界了,而是不需要僵硬的边界,是使企业具有可渗透性和灵活性的边界组织结构模式替代刚性模式,以柔性组织、以可持续变化的结构代替原先那种相对固定的组织结构。

第八,组织的多元化。企业不再被认为只有一种合适的组织结构,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不同地域的组织结构不再是统一的模式,而是根据具体环境及组织目标来构建不同的组织结构。

结语

虽然我们只能初探未来组织的一些发展特点,而无法准确预测未来组织的具体结构和形式,但我们相信,随着现代科技和通讯技术的发展,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未来的组织肯定会更加适应科技进步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变得更加有效、更加创新。

参考文献

[1]张成福.公共管理:现时代的挑战[J].中国行政管理,2000,(5).

[2]江历明.未来组织的变化与应对[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2).

[3]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4]臧雷振.“大部制”改革:概念界说、现实考察与未来走势[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09,(1).

上一篇:初中数学的教育教学下一篇:加密调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