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治愈率

2024-05-15

临床治愈率(共9篇)

临床治愈率 篇1

病毒性脑膜炎是由于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软脑膜弥漫性炎性反应综合征,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 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无菌性脑膜炎[1]。以肠道病毒感染最为常见, 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埃可病毒等, 疱疹性病毒和流行性腮腺炎病毒也较为常见, 病毒性脑膜炎多发于儿童以及免疫力低下的成人。据研究报道每年新增有15万~30万患者, 全球范围内每10万人群中就有3.5~7.5人患有病毒性脑膜炎[2]。病毒性脑膜炎大多预后良好, 临床中以综合性治疗为主, 包括抗病毒、提高免疫力、营养神经等支持治疗, 其中阿昔洛韦和高压氧是治疗病毒性脑膜炎的常见手段[3], 本文旨在观察治疗时间对高压氧联合阿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膜炎的临床治愈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病毒性脑膜炎患者288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脑MRI或CT检查及脑脊液等生化检查确诊为病毒性脑膜炎, 患者在临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发热、头痛、意识障碍等。其中男165例, 女123例;年龄5个月~13岁, 平均年龄 (5.82±3.78) 岁;病程时间1~10 (4.22±0.89) d。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 发病时间在72h以上192例作为对照组, 发病时间在72h以内96例作为观察组。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进行综合治疗, 首先保持呼吸道畅通, 控制患者情绪, 脱水降颅压同时维持水与电解质的平衡, 进行神经功能的康复训练等。在此基础上, 根据体质量给予10mg/kg剂量的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 其中加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注射液缓慢静脉滴注, 每次8h, 连续2~3周。此外, 采用YLCO.5-1型婴儿高压氧舱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701研究所研制) 对患儿进行高压氧治疗, 压力的大小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进行调整, 范围控制在0.18~0.20m Pa, 升降压的时间为15min, 匀速缓慢进行, 稳定压力后维持舱内氧浓度在72%~76%。患儿戴活瓣式或开放式面罩吸氧2次, 每次半小时, 中途间隔10min左右, 每天1次, 10d为1个疗程, 2个疗程之间间隔5d。

1.3 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后患儿体温正常、意识清楚、临床症状消失、脑电图正常, 无明显并发症为治愈;患儿体温正常、意识清楚或明显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脑电图正常, 轻度并发症为有效;在治疗结束后, 患儿各项临床指标无明显好转或加重为无效[4]。有效率= (治愈+有效)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4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17%, 总有效率为100.00%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21%,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病毒性脑膜炎是神经科中常见的一种疾病, 研究表明该病不仅与病毒直接损伤胶质细胞和神经细胞有关, 还与病毒诱导的免疫炎性反应有关。总之, 病毒性脑膜炎是病毒感染和机体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5]。在小儿或免疫力低下的成人中, 病毒入侵中枢神经系统后一方面大量增殖, 破坏脑细胞, 使患者出现水肿、变性、坏死等病变;另一方面通过激发宿主的变态反应对神经细胞及脑实质小血管内皮细胞进行损害, 导致血栓、出血、血管炎性反应等[6]。对于病毒性脑膜炎的诊断, 在临床中主要包括观察临床症状, 以及脑电图、脑脊液等常规检查和脑部影像学检查 (CT或MRI) 。有研究报道脑电图比影像学检查或脑脊液常规检查更能显示出脑组织的损伤, 反映病情的动态变化, 检查更为灵敏, 适用于早期诊断, 且脑电图具有无创经济等特点, 在临床中应广泛采用[7]。

病毒性脑膜炎的常规治疗方案中抗病毒治疗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其中阿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膜炎的疗效在多处临床实践中得到证实, 阿昔洛韦分子质量小, 易于吸收, 吸收后在体内转化为三磷酸化合物, 通过血脑屏障感染病毒RNA的复制增殖, 资料显示阿昔洛韦尤其对单纯疱疹性病毒引起的脑膜炎具有很好的效果, 据相关报道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脑组织中IL-10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水平, 给予阿昔洛韦治疗, 脑组织中IL-10的水平明显降低, 学者推测IL-10可能是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因子的产生发挥免疫调节作用[8]。

高压氧治疗是一种无创治疗手段, 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主要作用机制在于通过提高动脉血氧分压, 增加血氧含量, 促进氧气的扩散对脑组织中缺氧环境进行改善, 临床研究表明高压氧对血液黏稠度、炎性因子对脑细胞的损害等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9]。此外还可促进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高压氧技术恢复钠离子通道的功能可防止能量的衰竭, 缓解组织水肿, 降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高压氧治疗病毒性脑膜炎已有大量的临床证据支持, 本文阿昔洛韦联合高压氧也取得了可靠的治疗效果, 但治疗时间对于高压氧治疗疗效的影响研究较少[10]。

对照组在发病72h后接受高压氧联合阿昔洛韦治疗, 而观察组患者在发病72h内接受高压氧联合阿昔洛韦的治疗, 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说明在发病的早期对患者进行治疗有助于提高治愈率。总之, 高压氧联合阿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膜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并发症少、预后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且病程时间越短, 治疗越早, 疗效更好。

参考文献

[1]成海燕, 姜泓.阿昔洛韦联合高压氧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的最佳时机[J].安徽医药, 2013, 17 (1) :124-125.

[2] 李军, 龙飞.甘露聚糖肽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 2014, 16 (1) :139-140.

[3] 柯秋林.阿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膜炎临床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4, 20 (2) :234-236.

[4] 任建宇, 罗国宏.高压氧治疗对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流状态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4, 20 (6) :763-766.

[6] 张春野.病毒性脑膜炎急诊治疗[J].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 (20) :99-100.

[7] 凌钢.小剂量阿昔洛韦在治疗小儿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膜炎中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 2011, 8 (42) :99-100.

[8] 张芳, 杨银伟.病毒性脑膜炎32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25) :108-108, 109.

[9] 张丽, 邵秀敏.病毒性脑膜炎48例脑电图分析[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9, 21 (3) :30-31.

[10] 刘琳琳.大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在病毒性脑膜炎治疗中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7) :164-165.

临床治愈率 篇2

感染率高,认知误区多

目前,全球约20亿人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也显示,我国属HBV感染高流行区,一般人群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9.09%。倪主任表示,与我国乙肝患者的庞大数量相比,目前普通人群对乙肝的认识率却是不高,甚至还存在不少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1:接触乙肝病患者会被传染。

很多人认为,肝功能正常与否,与它的传染性相关,实际上这个认识是错误的。倪主任指出,乙型肝炎患者和携带者的传染性高低,主要取决于血液中病毒的水平(可以通过检测血清中HBV DNA的水平作为参照),而与转氨酶高低没有关系。乙肝的传播途径,一是通过输血和血液制品传播;二是由于医疗器械被污染造成的医源性传播。现在,在规范的医院里输血与使用血液制品都是安全的,一次性器械也被广泛使用,所以这两种途径已经不是主要的了。第三条途径是性传播,即通过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传播。第四条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母婴传播,感染乙肝病毒的孕妇可在孕期、分娩期或产后传染给婴儿。而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在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甚至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体液暴露的接触,一般都不会传染乙肝病毒;经吸血昆虫(蚊、臭虫等)传播也未被证实。

误区2:乙肝患者不能做妈妈。

有些女性乙肝患者不敢生产,怕将病毒传染给孩子。倪主任表示,只要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在分娩前母体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或在婴儿出生后,给其注射乙肝疫苗,并加注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就能避免80%以上的婴儿感染乙肝病毒。此外,倪主任提醒,乙肝患者在受孕前最好密切随访肝功能,保持肝功能稳定。如果怀孕期间出现肝功能异常,用药处理就应相对谨慎,怀孕前半年至一年最好不使用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

误区3:“小三阳”患者不用治疗。

“并不是所有的‘小三阳’患者都不需要治疗。”倪主任介绍,一般来说,乙肝病毒感染的“小三阳”状态是乙肝病毒复制的“冬眠期”,此时患者病情相对平稳,无须治疗。但部分“小三阳”患者反复肝功能异常,其原因可能是感染了一种前C区变异的乙肝病毒,其流行率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40%左右。这样的患者体内仍长期存在乙肝病毒DNA的复制(HBV DNA阳性),病情仍可不断进展。因此,这样的“小三阳”乙肝患者仍需要抗病毒治疗。

误区4:盲目停药、滥用药。

很多乙肝患者自己觉得一段时间来机体活力不错,就随便停了药,结果发现“病情也没反弹”,因此觉得自己病好了,无需再服药。但实际上,这是非常危险的。倪主任解释说,乙肝病毒并不是一停药就会升高,而是要经过一段时间,待病毒生长到一定程度时才能被化验到,通常是3~6个月或更长,肝功能的异常还要更晚一些才会出现。另外,如果乙肝患者还患有其他疾病,更要慎重用药。总之,患者平日尽量避免乱用其他药物,一些保健品及治疗关节、皮肤病的药物在治病的同时会伤肝,一些免疫抑制剂也会诱发肝炎复发。在必要的情况下,需和肝病专科医生沟通,密切监测可能诱发的肝损伤。

不能根治,但能“临床治愈”

倪主任告诉我们,目前尚不存在根治慢性乙肝的方法,因此,电线杆上张贴的“根治”、“治愈”等小广告都是不科学的。世界卫生组织(WHO)评定慢性乙肝的总体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乙肝病毒,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

倪主任介绍,与总体目标相对应,慢性乙肝的治疗目标分为3个阶段,第一是理想治疗终点,即达到表面抗原转阴甚至出现表面抗体,即俗称“澳抗”转阴,也被认为“临床治愈”;第二是满意治疗终点,即实现E抗原转阴;第三是最基本的治疗终点,即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将病毒维持在非常低的水平。

“慢性乙肝最根本的治疗是‘抗病毒治疗’。那些肝功能反复异常的乙肝患者,也最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倪主任强调,在知道自己患乙肝后,大多数人由于缺乏对乙肝的正确认知,往往会陷入恐慌,乙肝抗病毒、保肝、抗纤维化等一起上,盼望着尽快将乙肝治好,往往是钱花了不少,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有些甚至病情加重了。其实,乙肝治疗一要选对方法,二要选对治疗时机,后者尤其重要。“在转氨酶超过正常的2倍时,表明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开始了与乙肝病毒的排除反应,同时肝细胞表现为炎症性损伤,此时是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机。”

患者要注意生活调养细节

配合治疗的同时,乙肝患者还需要通过生活细节的改善来巩固抗病毒的疗效。倪主任建议尤其要注意“4要”:

1.起居要规律。不可贪睡,也不可熬夜,保持起居规律;可以工作,但不可劳累。同时,还要保持心情舒畅,好心情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2.饮食要均衡。乙肝患者饮食以新鲜天然、均衡饮食为最重要,避免摄取不新鲜、发霉、油炸、腌熏、腌渍、罐头等加工食物。绝对禁止饮酒,因为肝脏是酒精主要代谢场所,而酒精和其代谢物会伤害肝细胞。

3.锻炼要适度。适当做一些有氧运动,如打太极拳、散步、爬山、游泳、健身操等,对提高身体免疫力,提高治疗效果是有好处的。

4.检查要定期。慢性乙肝患者除定期检查肝功能外,还应定期看医生。一些早期肝硬化或肝纤维化的患者,生化检查往往查不出有什么变化,医生亲自检查和建议非常重要。

临床治愈率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择2003年3月—2011年3月在我科长期治疗的门诊和住院的肝硬化患者,达到临床治愈、好转标准者共67例,男43例,女24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24岁,平均年龄(46.72±10.9)岁。其中乙肝肝硬化64例,丙肝肝硬化1例,酒精性肝硬化2例。诊断均符合2000年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标准[1],酒精性肝硬化参考《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2]。67例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肝功能异常,其中血清白蛋白低于正常值者31例;67例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均有肝脏小于正常值,肝表面不光滑或呈锯齿样改变,其中门静脉内径增宽,脾脏增大,兼有腹水者28例。67例中早期肝硬化14例,代偿期肝硬化2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28例。67例患者中有胃底静脉曲张28例,上消化道出血史者5例,有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史者3例。除外有严重心、肾、脑血管疾病,除外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硬化、药物性肝硬化和心源性肝硬化患者。

1.2 治疗方法

1.2.1 对于活动性肝硬化肝功能重度异常者,给予促肝细

胞生长素注射液(盛佳牌)、甘草酸二铵注射液静脉滴注,或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静脉滴注,或者给予维生素C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肌苷注射液、葡醛酸钠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中静脉滴注。其中8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输注新鲜血浆或者白蛋白。肝功能轻度异常者给予中西医结合保肝治疗,或者配合中成药肝炎灵注射液4 m L肌肉注射,每天1次。本组67例患者中以核苷(酸)类药物口服抗病毒治疗者37例。7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给予干扰素α2b抗病毒治疗。本组67例患者中以苦参素注射液配合免疫调节剂抑制病毒治疗者28例[3]。

1.2.2 本组67例患者均以中药辨证施治抗肝纤维化治疗。

长期以中药水煎服治疗者12例,以大黄蛰虫丸、鳖甲煎丸治疗者19例。配合丹参、川芎、黄芪等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者29例。其中以“肝纤散结散”加减治疗者48例,处方:鳖甲20 g、黄芩15 g、柴胡15 g、生大黄15 g、生蒲黄15 g、丹皮15 g、黄芪15 g、白芍15 g、黄精15 g、绞股蓝15 g、桃仁15 g、丹参15 g、葶苈子15 g、土鳖虫6 g、厚朴10 g、桂枝6 g、半夏6 g、鼠妇6 g、蛴螬15 g。加工成细粉,每次服3~5 g,每日空腹服2次。

1.3 检测方法

肝功能等生化指标检测采用美国贝克曼DXC-800生化分析仪,广州标佳试剂盒;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检测采用美国ABR7300检测仪,PCR法,杭州艾康试剂。

CT检查采用美国Prospeed AI,X-ray Tube Assembly MX135 CT TH1.1。B超检查采用美国通用电气横河医疗公司GE彩超Log7型。

1.4 治愈及好转标准

1.4.1 肝硬化临床治愈标准

2年内连续4次CT或B超检查肝脏大小形态正常,包膜光滑,肝裂未见增宽,门静脉内径宽约≤1.2 cm,脾脏厚约≤4.0 cm。肝功能恢复正常,维持2年以上。

1.4.2 肝硬化基本治愈标准

2年内连续4次CT或B超检查肝脏大小形态正常,包膜光滑,肝裂未见增宽,门静脉内径宽约≤1.3 cm,脾脏厚约≤4.5 cm。肝功能恢复正常,维持2年以上。

1.4.3 肝硬化好转标准

2年内连续4次CT或B超检查肝脏大小形态正常,包膜光滑,门静脉内径宽约≤1.4 cm,脾脏厚约≤5.0 cm。肝功能恢复正常,维持2年以上。

2 结果

本组67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达到肝硬化治愈标准的13例,基本治愈22例,明显好转稳定的32例。其中治疗2年达到以上标准的16例,治疗3年达到以上标准的25例,治疗4年达到以上标准的19例,治疗5年或5年以上达到以上标准的7例。治疗3年~4年达到以上标准的共44例,占65.7%。

临床治疗后已经达到治愈或明显好转标准病情稳定2年的25例,病情稳定3年的20例,稳定4年的9例,稳定5年的8例,稳定6年~9年的5例。

本组67例患者中有9例病情稳定2年~4年后并发原发性肝癌,其中6例因肝癌死亡。

3讨论

慢性肝炎肝硬化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应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能够使部分患者病情逆转。近几年有报道:中医中药基本治愈肝硬化24例[4],中药治愈肝硬化腹水[5],也有丹参酮ⅡA治愈2例酒精性肝硬化的报道[6]。

在肝硬化患者中,能否消除致病因素是治疗成败的关键。有报道应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可以逆转重型肝病,改善预后[7]。本组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硬化64例,大多数以核苷(酸)类药物、干扰素α2b抗病毒治疗,或者以苦参素注射液配合免疫调节剂抑制病毒治疗,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仅3例。实践证明,抗病毒治疗,抑制病毒复制,使HBV-DNA保持阴性是病情好转的基础。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戒酒同样是消除致病因素。

活动性肝硬化有大面积肝坏死的重度患者,早期治疗要用足用好保肝药物,必要时输注血浆或白蛋白。促肝细胞生长素注射液静脉滴注可作为急重型肝病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应用“威佳”牌产品疗效可靠,与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甘草酸二铵注射液配合,能够提高疗效,可每天2次静脉滴注。在治疗过程中,要尽量不用增加肝脏解毒负担、对肝肾有副作用的药物。

中医中药治疗肝硬化、肝纤维化有可靠疗效。本组67例患者均配合应用中药辨证施治,其中48例患者应用我院自行研制的“肝纤散结散”治疗,具有疏肝健脾、化瘀散结作用。根据患者虚实寒热辨证施治,适当加减药味,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肝硬化患者往往有肝细胞癌变的危险,我们对年龄较大的患者多配合免疫调节治疗,预防恶性变,如聚肌胞注射液、转移因子注射液,经济许可的患者也有应用白介素-2、胸腺肽α1针皮下注射。对肝硬化已经基本治愈、病情稳定好转的患者,预防措施只能减少癌变率,不能杜绝原发性肝癌,本组67例患者中病情稳定后有9例并发肝癌,其中7例未接受免疫调节预防治疗。

肝硬化患者临床疗效优劣与年龄因素也有关系,本组13例临床治愈患者中,患病时26岁~38岁的6例,42岁~53岁的6例,59岁仅1例(女性)。年龄优势十分重要,年龄较大者恢复较慢,尤其55岁以上的肝硬化患者很难达到治愈标准。

女性肝硬化患者易于治愈缓解,本组67例患者中,女24例,治愈8例,占33.3%;男43例,治愈5例,占11.6%。

本组67例患者经过2年~6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影像学检查肝硬化指征基本消失或好转,已经达到临床治愈或好转标准。对于确定慢性肝炎后肝硬化完全治愈,有待动员患者通过肝穿刺活检进一步验证。我们的体会是: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使HBV-DNA持续阴性,配合中药辨证施治抗肝纤维化治疗有良好疗效,长期治疗可以治愈。

2003年3月—2011年3月,8年中我院肝病科接诊各种类型的肝硬化患者329例,部分患者未能坚持正规治疗,坚持治疗的200余例患者,仅67例达到临床治愈、好转标准,其余患者有的属于肝硬化后期伴有严重的并发症,有的癌变恶化,有的属于自身免疫性肝病,效果不理想;或者为丙型肝炎肝硬化,缺乏有效的抗病毒措施,疗效差。所以,肝硬化的治疗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去研究探索,临床疗效有待提高。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的疗效。方法 67例肝硬化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病情转归的因素。结果 67例患者经应用抗病毒治疗、保肝治疗、中药抗肝纤维化等综合治疗后,临床治愈13例,基本治愈22例,明显好转稳定32例。结论 肝硬化经过合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治愈的可能。对病毒性肝硬化,抑制病毒复制配合中药辨证施治抗肝纤维化疗效确切,对调节免疫治疗有辅助作用。肝硬化54岁以下治愈好转的可能性较大,女性患者疗效优于男性。

关键词:肝炎肝硬化,病毒性,中西医结合,疗效分析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1):56-62.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0,18(3):167-170.

[3]吕宜民.苦参素联合聚肌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新医学,2009,2(7):720-722.

[4]刘高平.兰豆护肝颗粒治疗肝硬化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4):209-210.

[5]贺登峰,甄春芳,张华军.苍牛防己汤治愈肝硬化腹水1例[J].河北中医,2005,27(1):75-76.

[6]杨宝清.丹参酮ⅡA治愈两例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4):91-92.

6种癌做好筛查治愈率高 篇4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副主任张凯指出,癌症有一百多种,幸运的是,对国人威胁最大的前6种癌(包括肝癌、肺癌、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食管癌)都已经有了确切的筛查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早期癌,提高治愈率。肿瘤筛查看似复杂,其实抓住几个要点可以事半功倍,接下来就为大家逐一介绍这6种癌症。

肝癌

高危人群:乙肝、丙肝病毒长期携带者,有肝癌家族病史的人,长期酗酒抽烟者,慢性肝病和肝硬化患者,长期食用霉变粮食的人群等。

检查方法:超声、抽血化验甲胎蛋白。

检查间隔:40岁以后每半年检查1次,如有异常一定要遵医嘱复查或接受相关治疗。

肺癌

高危人群:吸烟20年以上的,20岁以下开始吸烟的,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吸烟人群(三项只要符合一项就属于高危人群);常接触油烟或煤烟者;长期在空气污染严重地区生活的人群等。

检查方法:低剂量薄层CT。

检查间隔:4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应每年做1次低剂量薄层CT。若有长期不能治愈的咳嗽、痰中带血等肺癌早期症状,应尽快做低剂量薄层CT检查。健康人群中,男性50岁、女性55岁时应筛查一次。

结直肠癌

高危人群:40岁以上且具有以下一项者,粪便潜血试验阳性、有癌症家族史或肠息肉史者等。

检查方法:肠镜。

检查间隔:高危人群做肠镜检查,阳性者根据治疗原则处理,阴性者则每年复查一次粪便潜血试验(FOBT),每隔5-10年复查一次肠镜。一般人群40岁以上时每年做一次FOBT即可。

胃癌

高危人群:40岁以上、有胃癌家族史、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过量饮酒,以及长期吃高盐、熏烤煎炸食物的人等。

检查方法:胃镜。

检查间隔:高危人群在40岁时应开始做胃癌筛查,若没有异常,可间隔5-10年再做一次。健康人群中,男性50岁、女性55岁时同样应检查一次。

乳腺癌

高危人群:未婚或35岁及以上初产、有乳腺癌家族史、月经初潮小于12岁或行经超过42年等。

检查方法:乳腺X线摄影、B超。

检查间隔:35岁以后每隔一两年做一次乳腺B超检查,40岁以后每隔一两年做一次乳腺X线摄影及B超检查。如果筛查中发现明显异常或高危型乳腺,间隔应缩短为3个月或半年。

食管癌

高危人群:40岁以上且兼有以下一项者,来自食管癌高发区(包括华北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地区、四川北部地区、江苏北部地区等)、有消化道癌家族史、有上消化道病史或症状者。

检查方法:内镜。

检查间隔:40-69岁的高危人群应每5年筛查一次,若未发现问题,之后可每5-10年筛查一次,若发现病变则应听从医生建议。健康人群中,男性50岁时、女性55岁时也应做一次内镜筛查,之后每5-10年筛查一次。

给癌友的饮食提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副主任医师刘炬提醒,癌症患者一定要注意饮食,以免吃错食物增加身体负担。总体来说,癌友有三大饮食原则:一是参照中国营养膳食宝塔,做到营养均衡;二是在蛋白质的来源方面,温性、热性食物,如牛羊肉要少吃;三是补品、保健品要少吃,更不能乱吃,吃前最好咨询医生。下面介绍一些常见食物,癌友到底该如何吃。

柠檬。柠檬富含维生素C、钾、铁等,但喝太多柠檬水容易导致脾虚,而脾虚易生痰,痰易导致火,痰与火结合会增加患肿瘤的风险或加重病情,导致肿瘤复发或转移。因此,癌症患者和正常人都不能喝太多柠檬水,一周别超过一次。消化道肿瘤病人、脾虚的人(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乏力、食欲减退、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等)最好别喝。

猕猴桃。性偏凉。肿瘤病人在结束所有治疗后,可吃点猕猴桃,但一天不要超过一个,一周控制在三五个之内。

香蕉。性偏凉。若化疗期间便秘严重,可适当吃点香蕉,但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的人不建议吃。治疗结束后如果没有明显的脾虚也可经常吃香蕉。

柿子。它最大的特点是涩,容易导致气滞,因此不能和凉性食物一块吃,如香蕉、猕猴桃等,否则会加重癌症患者气血运行不通畅,令身体通道更加堵塞。建议不管有没有得癌,柿子都要少吃。特别喜欢吃的人,可先喝点粥再吃,吃完后别再吃其他东西,以免增加消化道结石的风险。

桂圆。性热,不少人吃完桂圆后容易上火。肿瘤病人尤其是正在接受放化疗的肿瘤病人,因为多表现为热证,不宜吃桂圆,容易加重失眠、烦躁等症状,甚至可能引发出血。治疗结束后,可以偶尔吃一两个,但一定要控制频率和数量。

猪肉。性平。在所有畜类肉中,只有猪肉、鸭肉等少数肉类性平。猪肉、鸡蛋、豆腐等是肿瘤病人的主要蛋白质来源,可适量吃,但猪肝、猪脑等内脏最好别吃。很多人在化疗期间爱喝猪蹄炖黄豆汤,猪蹄脂肪含量太高,容易升高血脂,加重化疗期间肝脏的代谢负担,并可能增加化疗后发生脂肪肝的风险,所以要少吃。猪肉中,里脊肉最好,任何形式的肥肉都要少吃。

牛羊肉。性偏温。在中医看来,身体特别虚的人,可用牛羊肉來补,但肿瘤病人怕上火,要少吃。化疗期间,有不少人用牛尾汤来升高白细胞,这可能有刺激肿瘤细胞生长的风险。水肿、乳腺癌病人更不能吃。此外,鸡肉也性温,可少量吃点柴鸡稍微补补,但不宜长期吃。

虾。它是补肾壮阳的食物,性热,助火力量强,吃完后容易导致失眠、上火等,还存在促进癌细胞生长的风险。河虾、海虾、虾皮都不适合肿瘤病人。

鱼。大多数鱼性偏温,要少吃。而鲫鱼、带鱼是发物,最好别吃。烤鱼、炸鱼等做法会增加食物的热性,且本身容易产生致癌物,更要少吃或不吃。

韭菜。大多数蔬菜都是性平或微凉,韭菜是其中少有的温性食物,它和虾、螃蟹等一样,都属于发物,要少吃。油菜、菠菜、白菜等大多数蔬菜,都可以放心吃。

大米。性平。它和玉米、小麦等一样,可以放心吃。

拍背对合并肺感染治愈率的作用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中, 男30例, 女24例, 年龄 (56±14) 岁。基础病因:脑梗死冠心病22例, 高血压脑出血14例, 大面积脑梗死6例, 其他12例。

1.2 方法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29例) 和对照组 (25例) , 2组都接受一般的护理抗生素治疗。治疗组除上述治疗、护理外, 还接受拍背护理, 2组各基线参数无统计学意义。分别记录2组的住院时间、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出现严重并发症数、住院期间死亡数等。

1.3 临床标准 (1) 合并肺感染的诊断标准:合并咳嗽、咯痰, 有或无发热, 肺部啰音, 血白细胞计数和 (或) 分类升高, X线胸片提示肺感染, 或痰细菌培养阳性[1]。 (2) 剔除标准:未经引流的气胸、肋骨骨折、有病理性骨折史、咯血及低血压, 病情急危重或昏迷, 拒绝拍背护理或未达出院标准而出院, 剔除本试验。 (3) 出院标准:心功能Ⅰ~Ⅱ级, 肺感染痊愈。 (4) 痊愈标准:咳嗽、咯痰完全缓解或轻微, 体温正常, 肺部啰音消失或基本消失, 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恢复正常。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组有1例拒绝拍背护理, 2例自动出院。对照组有4例未达出院标准自动出院。结果显示:治疗组在住院时间、抗生素的使用时间较对照组要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在住院期间, 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机会、死亡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均未出现因拍背引致不良反应的病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3.1 一般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 根据病情卧床休息或适当活动, 鼓励患者进食低盐低脂食物, 准确记录出入量, 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及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应用扩血管药物时滴速应在30滴/min左右, 并注意监测血压。溶栓和抗凝药物应用时要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加强化痰治疗, 必要时可雾化吸入, 促进痰液的排出, 及时补充水分。

3.2 拍背护理

拍背的方法[2]:由入院当天开始予以拍背, 据肺感染的情况持续5~10d。 (1) 操作前准备:让患者了解操作的意义、过程和注意事项, 以配合治疗;监测生命体征和肺部听诊, 明确病变部位:用单层薄布保护胸廓部位, 避免直接叩击引起皮肤发红, 避免过厚覆盖物降低叩击时的震荡效果。 (2) 叩击时避开乳房、心脏和骨突部位 (如脊柱、肩胛骨、胸骨) , 避开拉链、纽扣部位。 (3) 操作方法:患者侧卧位, 叩击者两手的手指指腹并拢, 掌侧呈杯状, 以手腕力量, 从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内、迅速而有力地叩击胸壁, 震动气道, 每一肺叶叩击1~3min, 120~180次/min, 叩击时发出一种空而深的拍击音则表明手法正确。 (4) 叩击力量适中, 以患者不感到疼痛为宜, 每次5~15min, 安排在餐后2h至餐前30min完成, 避免治疗中呕吐;操作时注意患者的反应。 (5) 操作后护理:在患者休息时, 协助做好口腔护理、祛除痰液;询问患者的感觉, 观察痰液情况, 复查生命体征、肺部呼吸及啰音变化。各执行护士都进行统一培训, 尽量做到操作标准化。

拍背长期以来就是基础护理的一部分, 但目前在临床实践中, 常因费时、费力及经济效益不明显等因素而为临床医护人员所忽略。本研究初步结果表明拍背在实际操作中简单、易行、有效, 主要表现在它能缩短合并肺感染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减少住院费用。本组研究在实践中还发现, 患者普遍乐于接受拍背护理, 拍背自觉痰液更易咯出, 睡眠及精神状态亦有明显改善, 对医护人员信赖度增加, 医患、护患关系更加和谐。因此, 应积极地在合并肺感染的患者中推广拍背护理。但本试验的样本量较小, 在能否减少出现其他临床严重并发症的机会、降低病死率, 甚至做为常规性治疗的一部分, 都需要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探索、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拍背对合并肺感染治愈率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因心脑血管病合并肺感染的患者54例, 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 (25例) 给予一般护理, 抗生素治疗;治疗组 (29例) 在上述治疗、护理基础加用拍背护理, 比较2组治愈率。结果治疗组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较对照组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拍背护理在实际操作中简单、易行, 可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减少住院费用。

关键词:拍背,肺感染,治愈率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1093-1110.

临床治愈率 篇6

(1) 将1999年以来我科收治严重烧伤病人 (>30%TUSA) 597例, 以2003年7月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表1) 。

(2) 将入院情况相似的病人 (伤后24h内人院, 抗休克措施基本一致) 按手术时机分为休克期切痂组和非休克期切痂组。

(3) 将1999年至2003年为第一阶段伤后10d浸浴治疗严重烧伤病人和2003年至20091年为第二阶段伤后4~5d浸浴治疗严重烧伤病人对比。

2 结果

(1) 临床烧伤创面早期处理方法的改进

将我院自1999年来收治的严重烧伤病人 (>30%FBSA) 597例, 以2003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对比分析了创面早期处理方法不同与创面脓毒症发生率、治愈率和愈合时间的变化2003年始改进并应用于临床的创面早期处理方法包括烧伤休克期切痂、全身创面早期浸浴及时清除坏死组织等综合防治措施, 使创面脓毒症发生率显著降低, 治愈率显著提高, 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两个阶段严重烧伤病人治愈率, 愈合时间比较第一阶段治愈率为96.01%, 愈合时间为 (40.9±10.6) d, 第二阶段治愈率为98.09%, 愈合时间为 (35.1±10.1) d (P<0.05) (表2) 。

注:组间比较, P<0.05

(2) 休克期切痂组与非休克期切痂组患者术后脓毒症发生率比较, 我院2003年以后对深度烧伤创面早期植皮, 及时封闭创面是维持机休状态稳定, 加速创面愈合, 从而防治烧伤脓毒症, 提高治愈率, 因手术时间的早晚不同, 脓毒症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 休克期切痂组术后脓毒症发生率远较非休克期切痂植皮组低中 (P<0.05) , 见表3。

(3) 早期浸浴治疗与晚期浸浴治疗严重烧伤病人2组患者脓毒症发生率的比较。我院自2003年以来对20例严重烧伤病人于伤后4~5d开始浸浴, 使创面清洁, 减少创面细菌数量和脓性分泌物, 促进坏死组织软化分离, 引流痂下脓液。尤其对Ⅱ度严重烧伤及化学烧伤效果甚佳。降低脓毒症发生率, 促进创面愈合, 提高治愈率。因浸浴时间的早晚不同, 脓毒症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 严重烧伤创面早期浸浴治疗后患者脓毒症发生率远较晚期浸浴组低 (P<0.05) (表4) 。

3 讨论

(1) 2003年以来我们改进创面早期处理方法包括创面早期外用表皮生长因子, 烧伤休克期一次性全身创面及早期创面浸浴, 消除坏死组织, 使严重烧伤患者创面愈合加速, 降低脓毒症发生率, 提高严重烧伤患者治愈率。

(2) 烧伤创面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 伤后6h左右细菌便可在创面上生长繁殖, 并逐渐向深部组织侵袭。1周内, 痂下细菌定量与日俱增。因此, 早期切痂不仅可切除坏死组织, 减轻机体自身中毒, 还可去除感染之源, 是加速创面愈合, 提高治愈率的决定性措施之一。休克期切痂植皮组较非休克期切痂植皮组明显提前。

(3) 早期浸浴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晚期浸浴组。前者感染机会少, 感染易于控制, 恢复时间快, 功能恢复良好, 病人痛苦小。Ⅱ度烧伤创面可自愈, 促进创面愈合, 减少并发症发生。但要注意密切监测浸浴前后患者生命体征。对侵浴容器使用前后的严格消毒, 避免交叉感染。

注:组间比较, P<0.05

临床治愈率 篇7

研究表明, 胎次对发情泌乳天数、产后受孕天数以及产犊间隔等繁殖指标具有极显著影响[2]。子宫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会因营养条件、疾病、产犊季节等因素的不同而表现各异[3], 其中胎次也是重要因素之一。笔者对胎次与奶牛子宫炎发病率及治愈率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 以期为胎次对子宫炎发病率及治愈率的影响程度提供技术支撑, 从而降低奶牛子宫炎发病率, 提高奶牛子宫炎治愈率, 提高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在北京市某规模牛场选择1~3胎荷斯坦经产奶牛147头, 4~5胎荷斯坦经产奶牛97头, 不同阶段的饲养管理按常规方式进行。

1.2 试验药品及使用方法

露它净 (消毒防腐药, 主要成分为磺酸间甲酚与甲醛的缩合物, 批号为20130201, 5 m L/支) , 宫得康 (主要成分为醋酸氯已定、樟脑, 批号为20130203) , 北京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方法

由兽医人员对1~3胎、4~5胎经产荷斯坦奶牛子宫炎症进行诊断, 利用外观检查发现从阴道流出不干净液体, 再结合直肠检查进行确诊。要求有明确的记载或子宫灌注记录。本试验中所指的子宫炎症可在产后到受孕之间任何时间进行确诊 (子宫炎症包括子宫炎、子宫内膜炎和子宫积脓;明显的子宫炎见于产后, 子宫内膜炎多在繁殖性能检查和配种时发现) 。由于本试验未进行微生物培养, 数据分析时不考虑可能由病原微生物造成的影响。

将15 m L露它净用50 m L生理盐水稀释后注入患子宫炎症的奶牛子宫内, 20 min后直肠按摩子宫, 然后注入宫得康2支, 经过药物处理1次, 3个月统计治愈率并进行比较研究 (治愈率的判定标准为正常发情配种) 。

1.4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根据不同胎次的统计数据, 对1~3胎和4~5胎奶牛子宫炎的发病率及治愈率分别进行统计, 采用χ2检验的方法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1~3胎奶牛子宫炎症发病率显著低于4~5胎 (P<0.05) ;1~3胎奶牛子宫炎症治愈率达到50.00%, 4~5胎达到43.75%, 二者无显著差异 (P>0.05) 。

3 讨论与结论

注:同列数据肩标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 (P>0.05) 。

本研究在季节、饲养管理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 对1~3胎、4~5胎奶牛的子宫炎症发病率以及治愈率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 1~3胎奶牛子宫炎症发病率显著低于4~5胎 (P<0.05) , 与孙树新[4]的报道一致。众所周之, 胎衣不下是造成子宫炎症的主要因素之一, 孙树新[4]研究认为, 胎衣不下以4胎以上的母牛发病率最高, 明显高于1~3胎的母牛, 原因是青年母牛身体强壮、子宫环境好、收缩力强, 而4~5胎母牛因产犊、泌乳、缺钙、年迈力衰、生殖器官疾病等导致胎衣不下发病率升高。姜国均等[5]研究表明, 长时间的胎衣不下, 特别是夏季容易发生腐败分解和感染, 严重时可伴发子宫内膜炎的发生。本试验结果还表明, 奶牛子宫炎症治愈率1~3胎与4~5胎之间无显著差异 (P>0.05) , 说明胎次对子宫炎症治愈率无显著影响, 治疗措施相同, 对不同胎次奶牛子宫炎症治疗都会起到一样的效果。此外, 施雪奎等[6]研究发现, 随着胎次的增加, 奶牛的子宫炎等繁殖问题增多, 这是由于奶牛在低胎次生产时, 各项生理机能都处于理想状态, 只要产后护理到位, 及时补充营养, 产后恢复效果会比较理想, 恢复期相对较短, 子宫炎等繁殖问题较少, 产后受孕天数短, 产犊间隔短。由此可见, 充分利用好奶牛前几胎产犊的机会, 加强产后护理, 对延长奶牛使用年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7]。今后针对奶牛子宫炎症预防方面一定要考虑到胎次的影响, 对高胎次的奶牛要从多方面进行预防, 整体降低子宫炎症的发病率。

摘要:为了研究胎次与奶牛子宫炎症发病率及治愈率的关系, 笔者在季节、饲养管理等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 对13胎和45胎奶牛子宫炎症发病率及治愈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3胎奶牛子宫炎症发病率 (8.16%) 显著低于45胎 (16.49%) (P<0.05) ;奶牛子宫炎症治愈率13胎 (50.00%) 与45胎 (43.75%) 之间差异不显著 (P>0.05) 。说明预防奶牛子宫炎症时一定要考虑到胎次的影响, 对高胎次的奶牛要从多方面进行预防, 从整体上降低子宫炎症的发病率。

关键词:胎次,奶牛,子宫炎症,发病率,治愈率

参考文献

[1]金晓明.奶牛子宫疾病的综合治疗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 28 (12) :148.

[2]廖想想, 陈丹, 张美荣, 等.产犊季节和胎次对荷斯坦牛部分繁殖指标的影响[J].中国奶牛, 2013 (11) :20-23.

[3]吴丽娟, 孙志洲, 等.奶牛子宫炎的诊断及防治[J].养殖技术顾问, 2010 (9) :150.

[4]孙树新.母牛胎衣不下因素的调查[J].河北畜牧兽医, 1996 (3) :10.

[5]姜国均, 周帮会, 王萍, 等.奶牛胎衣不下防治研究进展[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03 (4) :1-3.

[6]施雪奎, 武秀香, 毛永江, 等.中国荷斯坦牛不同胎次繁殖性能的变化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1 (01上) :31-33.

我的糖尿病治愈了吗? 篇8

美国高级注册护士、护理学硕士Belinda Childs回应Sharon的疑问时说:Sharon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还可以再引申一下, 换一个提法, 那就是——2型糖尿病可以被治愈吗?

让我们从对2型糖尿病的认识开始说起。我们知道2型糖尿病发生的风险因素包括糖尿病家族史、种族因素 (非洲裔美国人、拉丁美洲人、美国本土居民、亚洲人等人种患病率较高) 、年龄因素 (老年人患病率较高) 、体重超重 (包括出生体重超重) 、缺少运动锻炼等等。2型糖尿病在其早期, 可通过饮食控制、体重控制、加强体育锻炼等手段加以治疗, 这些也正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

Sharon在问题中提到了糖化血红蛋白, 确实, 按照美国糖尿病协会现行的糖尿病防治指南, 糖化血红蛋白值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治标。

糖化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 血糖和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糖化血红蛋白是不可逆反应, 并与血糖浓度成正比, 且保持120天左右, 所以可以观测到120天之前的血糖浓度。糖化血红蛋白的英文代号为HbA1c。糖化血红蛋白测试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况。

如果某个人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大于6.5%, 那么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而假如糖化血红蛋白值是介于5.7%到6.4%之间, 那么就诊断为糖尿病前期, 需要采取包括控制体重、加强体育锻炼等在内的措施来防止进一步发展为糖尿病。对于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 治疗的目标是糖化血红蛋白值控制在7%以内, 当然这个也因人而异, 有些患者可能需要降得更低, 有些则需要保持在7%以上。

对于Sharon所提的问题, 几乎所有的糖尿病专家都会告诉她:“你的2型糖尿病病情是控制住了, 而不是疾病被治愈了。”因为虽然从目前来看, 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是正常的, 但假如一旦体重控制、饮食控制或者体育锻炼松懈了的话, 血糖值极有可能再次升高并超标。

银黄含片治愈口腔黏膜血肿13例 篇9

1 临床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共13例, 其中女6例, 男7例;年龄15岁~65岁, 平均年龄50岁;都为喜好吃烤干烧饼人员。其平素无口腔相关疾病, 均为吃烤干的烧饼时擦伤了口腔上腭及口颊黏膜, 随即出现肿大的血疱, 疼痛难忍, 影响进食;甚至出现头痛、发热失眠及耳鸣耳痛等症。

2 治疗方法

13例患者均在额镜光照下看清血肿的位置及大小, 然后用5号一次性注射器的针头刺破血肿、抽出积血, 而后含服银黄含片, 每次1片, 15 min 1次, 连服4片, 1日7~8次含服。嘱每例患者含药期间都禁食粗糙坚硬食物及辛辣刺激食物, 以清淡稀软食物为宜, 同时禁食烟酒。

本组13例患者经含服银黄含片半小时至1 h后, 血肿疮面疼痛迅速减轻, 半日后已不再疼痛, 有头痛耳鸣症状也基本消失, 经3 d~5 d治疗病状痊愈。

3 典型病例

例1:患者, 男, 42岁, 2013年10月15日就诊, 患者于前1d进食烤干的烧饼时由于进食过快, 被干饼划伤上腭, 随即出现大豆样血肿, 烧痛难忍。曾到附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 经外用冰硼散贴敷、口服维生素B2, 效果不佳, 血肿疮面仍疼痛难忍, 并出现头痛耳鸣、失眠;后于第2日上午还到卫生服务中心, 医生用了先锋类消炎药静脉输液, 患者回家后口腔疮面仍疼痛, 随即到我院诊治。额镜下观察到患者上腭部有一大豆样血肿, 在额镜光照下, 用一次性5 m L注射器针头刺破血肿, 抽取血肿内瘀血, 然后给予银黄含片含服, 半小时后疼痛立刻减轻, 嘱患者15 min含服1片, 每日7~8次, 连服3 d~4 d。经治疗第2日早上已没感觉疼痛, 口腔血肿疮面已明显缩小好转;头痛耳鸣也消失, 睡眠好转, 5 d后痊愈。

例2:患者, 女, 54岁, 自述于2014年4月15日早上08:00进食烤干的烧饼时不慎擦伤右侧口颊黏膜, 随即出现花生米样大血肿, 疼痛不适, 至14:00疼痛加重, 到市二院口腔科诊治, 诊为口腔黏膜血肿并溃疡。给予口腔黏膜溃疡贴5张, 含服西瓜霜含片, 口服药为甲硝唑及复合维生素B;到第2日下午疼痛还未减轻, 于是经人介绍到我科诊治。经在额镜光照下对口腔血肿余血抽取处理后给予银黄含片含服, 患者20 min口服2次后, 口腔血肿溃烂处疼痛消失。嘱回家后半小时含服1片, 每日7~8次, 5 d后来复查时, 口腔黏膜血肿创面痊愈, 疼痛症状消失, 饮食如常。

例3:患者, 女, 16岁, 其于当日上午吃烤干的烧饼时不慎擦伤口腔上腭, 自觉上腭疼痛, 出现血疱, 患者在家长陪同下立即来我科求治。额镜下见口腔上腭处有一大豆样血肿, 在额镜光照下用一次性5 m L注射器针头吸出瘀血, 然后给予银黄含片含服, 20 min后无疼痛感觉, 嘱回家后半小时含服1片, 每日7~8次, 4 d后患者来复诊时黏膜血肿溃疡痊愈。

4 讨论

银花, 性味甘寒, 散痈消肿, 为治一切痈肿疔疮阳证的要药, 治疗痈疮初起红肿热痛, 可单用水煎口服;黄芩, 苦寒, 归肺、胃大肠经, 善于治疗痈肿疮毒, 咽喉肿痛[1]。两药合用, 实为治疗口腔痈肿疮毒之良方;再加上用现代制药工艺加工成含片, 制造过程中又在辅料当中加入了微量外用薄荷油;薄荷油也能清凉利咽, 所以用起来口感舒适清爽, 能迅速起到止痛消炎, 治愈口腔黏膜血肿溃烂及溃疡的效果。此法灵验简便,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上一篇:水下混凝土灌注桩下一篇:送转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