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治愈

2024-10-25

临床治愈(精选8篇)

临床治愈 篇1

慢性病毒性肝炎或酒精性肝炎病情进展演变,最终形成肝硬化。对于肝硬化过去认为是难以逆转的,经过近20年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现在普遍认为中西医结合抗肝纤维化治疗有效,肝硬化程度可以逆转。但是,临床上肝硬化完全治愈的病例并不多,近几年,我院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中药抗肝纤维化,配合抗病毒治疗、保肝治疗等措施,经过2年~6年的治疗,有的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或基本达到临床治愈标准,并且长期稳定。我们对67例疗效明显的肝硬化患者病情转归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择2003年3月—2011年3月在我科长期治疗的门诊和住院的肝硬化患者,达到临床治愈、好转标准者共67例,男43例,女24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24岁,平均年龄(46.72±10.9)岁。其中乙肝肝硬化64例,丙肝肝硬化1例,酒精性肝硬化2例。诊断均符合2000年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标准[1],酒精性肝硬化参考《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2]。67例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肝功能异常,其中血清白蛋白低于正常值者31例;67例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均有肝脏小于正常值,肝表面不光滑或呈锯齿样改变,其中门静脉内径增宽,脾脏增大,兼有腹水者28例。67例中早期肝硬化14例,代偿期肝硬化2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28例。67例患者中有胃底静脉曲张28例,上消化道出血史者5例,有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史者3例。除外有严重心、肾、脑血管疾病,除外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硬化、药物性肝硬化和心源性肝硬化患者。

1.2 治疗方法

1.2.1 对于活动性肝硬化肝功能重度异常者,给予促肝细

胞生长素注射液(盛佳牌)、甘草酸二铵注射液静脉滴注,或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静脉滴注,或者给予维生素C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肌苷注射液、葡醛酸钠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中静脉滴注。其中8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输注新鲜血浆或者白蛋白。肝功能轻度异常者给予中西医结合保肝治疗,或者配合中成药肝炎灵注射液4 m L肌肉注射,每天1次。本组67例患者中以核苷(酸)类药物口服抗病毒治疗者37例。7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给予干扰素α2b抗病毒治疗。本组67例患者中以苦参素注射液配合免疫调节剂抑制病毒治疗者28例[3]。

1.2.2 本组67例患者均以中药辨证施治抗肝纤维化治疗。

长期以中药水煎服治疗者12例,以大黄蛰虫丸、鳖甲煎丸治疗者19例。配合丹参、川芎、黄芪等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者29例。其中以“肝纤散结散”加减治疗者48例,处方:鳖甲20 g、黄芩15 g、柴胡15 g、生大黄15 g、生蒲黄15 g、丹皮15 g、黄芪15 g、白芍15 g、黄精15 g、绞股蓝15 g、桃仁15 g、丹参15 g、葶苈子15 g、土鳖虫6 g、厚朴10 g、桂枝6 g、半夏6 g、鼠妇6 g、蛴螬15 g。加工成细粉,每次服3~5 g,每日空腹服2次。

1.3 检测方法

肝功能等生化指标检测采用美国贝克曼DXC-800生化分析仪,广州标佳试剂盒;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检测采用美国ABR7300检测仪,PCR法,杭州艾康试剂。

CT检查采用美国Prospeed AI,X-ray Tube Assembly MX135 CT TH1.1。B超检查采用美国通用电气横河医疗公司GE彩超Log7型。

1.4 治愈及好转标准

1.4.1 肝硬化临床治愈标准

2年内连续4次CT或B超检查肝脏大小形态正常,包膜光滑,肝裂未见增宽,门静脉内径宽约≤1.2 cm,脾脏厚约≤4.0 cm。肝功能恢复正常,维持2年以上。

1.4.2 肝硬化基本治愈标准

2年内连续4次CT或B超检查肝脏大小形态正常,包膜光滑,肝裂未见增宽,门静脉内径宽约≤1.3 cm,脾脏厚约≤4.5 cm。肝功能恢复正常,维持2年以上。

1.4.3 肝硬化好转标准

2年内连续4次CT或B超检查肝脏大小形态正常,包膜光滑,门静脉内径宽约≤1.4 cm,脾脏厚约≤5.0 cm。肝功能恢复正常,维持2年以上。

2 结果

本组67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达到肝硬化治愈标准的13例,基本治愈22例,明显好转稳定的32例。其中治疗2年达到以上标准的16例,治疗3年达到以上标准的25例,治疗4年达到以上标准的19例,治疗5年或5年以上达到以上标准的7例。治疗3年~4年达到以上标准的共44例,占65.7%。

临床治疗后已经达到治愈或明显好转标准病情稳定2年的25例,病情稳定3年的20例,稳定4年的9例,稳定5年的8例,稳定6年~9年的5例。

本组67例患者中有9例病情稳定2年~4年后并发原发性肝癌,其中6例因肝癌死亡。

3讨论

慢性肝炎肝硬化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应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能够使部分患者病情逆转。近几年有报道:中医中药基本治愈肝硬化24例[4],中药治愈肝硬化腹水[5],也有丹参酮ⅡA治愈2例酒精性肝硬化的报道[6]。

在肝硬化患者中,能否消除致病因素是治疗成败的关键。有报道应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可以逆转重型肝病,改善预后[7]。本组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硬化64例,大多数以核苷(酸)类药物、干扰素α2b抗病毒治疗,或者以苦参素注射液配合免疫调节剂抑制病毒治疗,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仅3例。实践证明,抗病毒治疗,抑制病毒复制,使HBV-DNA保持阴性是病情好转的基础。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戒酒同样是消除致病因素。

活动性肝硬化有大面积肝坏死的重度患者,早期治疗要用足用好保肝药物,必要时输注血浆或白蛋白。促肝细胞生长素注射液静脉滴注可作为急重型肝病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应用“威佳”牌产品疗效可靠,与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甘草酸二铵注射液配合,能够提高疗效,可每天2次静脉滴注。在治疗过程中,要尽量不用增加肝脏解毒负担、对肝肾有副作用的药物。

中医中药治疗肝硬化、肝纤维化有可靠疗效。本组67例患者均配合应用中药辨证施治,其中48例患者应用我院自行研制的“肝纤散结散”治疗,具有疏肝健脾、化瘀散结作用。根据患者虚实寒热辨证施治,适当加减药味,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肝硬化患者往往有肝细胞癌变的危险,我们对年龄较大的患者多配合免疫调节治疗,预防恶性变,如聚肌胞注射液、转移因子注射液,经济许可的患者也有应用白介素-2、胸腺肽α1针皮下注射。对肝硬化已经基本治愈、病情稳定好转的患者,预防措施只能减少癌变率,不能杜绝原发性肝癌,本组67例患者中病情稳定后有9例并发肝癌,其中7例未接受免疫调节预防治疗。

肝硬化患者临床疗效优劣与年龄因素也有关系,本组13例临床治愈患者中,患病时26岁~38岁的6例,42岁~53岁的6例,59岁仅1例(女性)。年龄优势十分重要,年龄较大者恢复较慢,尤其55岁以上的肝硬化患者很难达到治愈标准。

女性肝硬化患者易于治愈缓解,本组67例患者中,女24例,治愈8例,占33.3%;男43例,治愈5例,占11.6%。

本组67例患者经过2年~6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影像学检查肝硬化指征基本消失或好转,已经达到临床治愈或好转标准。对于确定慢性肝炎后肝硬化完全治愈,有待动员患者通过肝穿刺活检进一步验证。我们的体会是: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使HBV-DNA持续阴性,配合中药辨证施治抗肝纤维化治疗有良好疗效,长期治疗可以治愈。

2003年3月—2011年3月,8年中我院肝病科接诊各种类型的肝硬化患者329例,部分患者未能坚持正规治疗,坚持治疗的200余例患者,仅67例达到临床治愈、好转标准,其余患者有的属于肝硬化后期伴有严重的并发症,有的癌变恶化,有的属于自身免疫性肝病,效果不理想;或者为丙型肝炎肝硬化,缺乏有效的抗病毒措施,疗效差。所以,肝硬化的治疗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去研究探索,临床疗效有待提高。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的疗效。方法 67例肝硬化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病情转归的因素。结果 67例患者经应用抗病毒治疗、保肝治疗、中药抗肝纤维化等综合治疗后,临床治愈13例,基本治愈22例,明显好转稳定32例。结论 肝硬化经过合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治愈的可能。对病毒性肝硬化,抑制病毒复制配合中药辨证施治抗肝纤维化疗效确切,对调节免疫治疗有辅助作用。肝硬化54岁以下治愈好转的可能性较大,女性患者疗效优于男性。

关键词:肝炎肝硬化,病毒性,中西医结合,疗效分析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1):56-62.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0,18(3):167-170.

[3]吕宜民.苦参素联合聚肌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新医学,2009,2(7):720-722.

[4]刘高平.兰豆护肝颗粒治疗肝硬化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4):209-210.

[5]贺登峰,甄春芳,张华军.苍牛防己汤治愈肝硬化腹水1例[J].河北中医,2005,27(1):75-76.

[6]杨宝清.丹参酮ⅡA治愈两例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4):91-92.

[7]宋闽宁,闵峰,黄文琪.拉米夫定治疗肝衰竭8年随访[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9,12(6):427-428.

临床治愈 篇2

关键词:瑶医 药膳 乙肝 食疗 艾灸 免疫力 排毒

中图分类号:R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9(b)-0224-02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乙肝作为一种侵犯全球五亿以上人群的疾病,世界上所有决策者,包括医师、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其首要的紧急任务是:在终止现在对人类造成极大威胁的这一疾病的传播方面做更多工作,控制肝炎是21世纪的重大挑战。如今全球每年乙肝死亡人数超过200万人!乙肝真是“无药可治”吗?笔者5年前开始挖掘瑶医瑶药,掺兑了一种瑶医药膳并与经络调理共同整合成“药膳食疗+中药排毒+经络调理”的综合治疗方法,先后成功治愈21例慢性乙肝病人,总结出一套对各种类型乙肝均有较好临床疗效的方法称为—— 瑶医乙肝疗法。

1 治疗原理

从理论上讲,人类要彻底治愈乙肝的两个根本性条件是“提升人体天然免疫力”同时让“大分子团药物进入肝细胞膜”。瑶医乙肝疗法既“能提高免疫力”又“可将药物酶化成小分子进入肝细胞膜排毒”,所以,瑶医乙肝疗法能治愈乙肝。

瑶医乙肝疗法:主要采用四种纯天然植物,通过酿造掺兑成一种药膳称“排毒保肝浆(简称:排毒浆)”,这是一种“植物酶”能进出肝细胞膜,同时具有细胞消炎、细胞排毒和细胞修复三大功能,既可提高免疫力又可降解乙肝病毒,安全并且無副作用。

瑶医乙肝疗法有五大功能:第一,能立竿见影地迅速修复担负着70%以上免疫功能的胃肠器官,让患者“想吃饭了。第二,能立竿见影地让患者睡得特别好,且一般能在一周内见效。第三,能让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第四,能迅速修复肝脏,让患者肝脏或血管在3个月左右开始软化恢复。第五,能消除或改善患者种种不适症状:头晕无力、口干口苦、心情郁闷、腰膝酸痛等。

2 材料与对象

材料:植物酶药膳【排毒保肝浆】,强力排毒瑶药【排毒保肝丸】,液态排毒灸【排毒保肝液】,植物排毒油【排毒保肝油】。

乙肝病例基本情况:21名患者中,男性12名,女性9名,年龄在20~30岁10人,30~50岁10人,60岁以上1人,乙肝病史小于1年的1人,病史在5~10年的7人,病史大于10年的8人,病史大于20年的4人,病史大于30年的1人。乙肝病例的主要类型包括:慢性乙肝大三阳 (免疫耐受型),慢性乙肝小三阳(免疫耐受、病毒变异),慢性乙肝大三阳(免疫耐受、肝纤维化倾向),慢性乙肝小三阳 (免疫耐受、病毒变异、肝纤维化倾向),慢性乙肝小三阳(免疫耐受、病毒变异、弥漫性肝损害),慢性乙肝小三阳(免疫耐受、病毒变异、肾结石),慢性乙肝小三阳(变异乙肝病毒),慢性乙肝大三阳(活动期),失代偿期肝硬化,重症乙肝 (病危转院抢救并被要求换人工肝)。

3 治疗方法

瑶医乙肝疗法主要调理手段包括:(1)植物酶药膳【排毒保肝浆】:3次/d,10~30mL/次。3个月为一个疗程。(2)瑶医植物【排毒保肝丸】:3次/d,3~4粒/次。3个月为一个疗程。(3)瑶医植物【排毒保肝灸】:液滴穴位灸(5min/次),酌情。(4)瑶医植物【排毒保肝油】:1次/d,20ml/次,随餐服,3个月为一个疗程。

瑶医乙肝疗法调理采用《植物四宝》(排毒保肝浆、排毒保肝丸、排毒保肝油、排毒保肝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全部系天然植物性产品;第二,全部经过国家食品或药品安全检验机构检验;第三,全部经过市场十年以上人体应用安全检验。

瑶医乙肝疗法各个阶段治疗标准:(1)“基本治愈”:肝功能ALT正常,乙肝病毒DNA转阴。(2)“临床治愈”:肝功能ALT正常,乙肝病毒DNA转阴,HBeAg转阴。3)“临床痊愈”:肝功能ALT正常,乙肝病毒DNA转阴(含变异乙肝病毒),HBeAg转阴,HBsAg转阴,抗-HBs转阳。肝彩超正常。

注:在“临床痊愈”阶段,不仅要求达到大三阳转阴,尤其要求达到:变异乙肝病毒DNA转阴、表面抗原转阴、表面抗体自动生成、原不正常的肝彩超逆转为正常(晚期肝硬化除外)!

瑶医乙肝疗法各个阶段治疗时间:

急性乙肝大三阳治疗时间在:1~3个月内达“临床痊愈”。慢性乙肝大三阳和慢性乙肝小三阳,通常情况下治疗时间在:半年左右达“基本治愈”、一年半左右达“临床治愈”和“临床痊愈”。对于个别病情严重、病程长、身体差的乙肝患者,调理时间可能会要二年(暂不调理晚期肝硬化患者)。

瑶医乙肝疗法通过“口服纯植物性药膳排毒保肝浆,配合口服中成药和经络艾灸调理”三个治疗环节。首先整体调理乙肝患者身体,帮助患者整体修复和提高自身免疫力,进而将乙肝病毒“排”出体外而不是将其”杀”死于体内,最终达到治愈乙肝各项指标,治愈乙肝病人。

4 结果

21例乙肝患者治疗结果,包括半年后远期疗效稳定性跟踪数据,根据《21例各类乙肝患者的阶段性调理成果及意义汇总表》和《21例各类乙肝患者来自四个城市的多家三甲医院全过程临床检验报告汇总册》分析整理。见表1。

瑶医乙肝疗法临床研究,创造了八例以上疗程最短的典型案例:一例“重症乙肝”,20d内全面康复出院,免了数万元换肝费。一例“肝纤维化”,55d内肝彩超逆转,免了数万元换血费。一例“失代偿期肝硬化”,6个月内胃底静脉曲张由“重度”逆转为“中度”。二例“变异乙肝病毒DNA”,在3个月内彻底转阴。一例“7次方DNA”,在3个月内彻底转阴。一例“乙肝表面抗原”,在25d内下降55.76。二例“乙肝表面抗体”,在50d内由0.00上升→9.2,1.2上升→9.9(标准值10)。一例“乙肝AST”,在10d内由51下降→39。

5 结语

2012年1月10日《中国医药报》第8版发表署名文章。文章指出:“目前,市场上治疗乙肝的药物主要有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等,按照乙肝疫苗疗效确认的一般标准,如果乙肝疫苗的E抗原转阴率超过恩替卡韦等现有药物,即取得了重大突破;如果乙肝疫苗能让E抗原、表面抗原同时由阳转阴,那就是划时代药品。”在这里判定乙肝疗效关键的指标是“E抗原、表面抗原同时由阳转阴”。

目前临床治疗乙肝过程中已达成共识的主要问题是:“抗病毒治疗无应答或应答率低”。 “停药会反弹,所以必须长期治疗”。 “抗病毒治疗产生病毒耐药变异,无药可治”。 “表面抗原转阴了,但不知为什么还是得肝癌了?”“无法阻止肝纤、肝硬化、肝癌以及食道静脉曲张、肾结石的发展”。“药物几乎可引起所有类型的肝损伤”。“乙肝病死率高”。

从理论上看:因为人类50年来无法治愈乙肝的两大根本性原因是“无法提升免疫力”和“大分子团药物进出不了肝细胞膜”,“瑶医乙肝疗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很好地解决了两大根本性医学难题“能整体提高免疫力”和“能让药物进出肝细胞膜”;通过临床指标比较分析结果,“瑶医乙肝疗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乙肝病毒DNA(简称DNA)转阴率高;变异乙肝病毒转阴率高;无条件地令e抗原转阴率高;肝纤维化(简称肝纤)或肝纤倾向逆转率高;早中期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逆转率高;功能强大令乙肝表面抗体上升率高;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高且与表面抗原滴度高低、e抗原阳性与否无关;乙肝患者中肾结石减少率高;乙肝各种症状全面、快速消失,患者口碑好;疗程短,总费用低,能让大部分乙肝患者治得起;安全性高;不易反弹;产品营养成分全面而丰富且纯天然;产品口感好;统一方药,便于推广。

“瑶医乙肝疗法”采用系统治疗方法解决了“令乙肝病毒DNA转阴”、“变异乙肝病毒无药可治”、“肝纤维化无法阻止不可逆转”“胃底静脉曲张不可逆转”“肾结石无法排出”“表面抗原无法转阴”“表面抗体难以生成”“副作用不可避免”等多项医学难题。

参考文献

[1]杨玺.解答乙肝患者最关心的问题[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64.

临床治愈 篇3

1.1 一般资料

患者年龄18~76岁, 共48个患牙, 所选患者均为根尖周病, 术前均拍X线片, 病例分为3类:Ⅰ类根管预备后常规封FC等酚类药物效果不佳, 封药3次以上患牙仍有持续的根尖周不适感或疼痛、根尖周窦道不愈、溢脓;Ⅱ类根管预备后常规封药2次以上根管内持续的渗液较多;Ⅲ类常规根管糊剂和牙胶充填后经过1个月以上的观察, 患牙仍不适感疼痛、窦道不愈、术后新出现窦道, 但X线片显示根管适填。

1.2 材料

Metapex根充糊剂 (韩国) ;法国Steler Suprasson P5工作尖K15。

1.3 方法

将患牙机用镍钛K锉预备根管 (将Ⅲ类已根充的用氯仿先行溶解) , 术中每更换1次器械均用氯亚明冲洗根管, 完成后, 15#超声根管锉插入根管短于工作长度2mm, 每根管超声荡洗1min, 其间氯亚明持续冲洗, 消毒纸尖干燥根管, Metapex糊剂充满根管腔, 根管渗液较多的患牙, 可先挤入一些Metapex糊剂, 后用糊剂充填器将糊剂向根尖输送, 再挤入Metapex糊剂, 髓室内可放置干燥的小棉球, 氧化锌丁香油水门汀暂封窝洞。Ⅰ、Ⅲ类病例嘱患者观察封药后的情况, 患牙无不适感及根尖区黏膜窦道封闭时复诊。Ⅱ类患者封药1周左右复诊。最后去除患牙的暂封, 常规根管糊剂和牙胶充填根管, 修复窝洞。

2 结果

Ⅰ类患牙24个, 用Metapex糊剂根管消毒后1周~1个月内, 患牙的临床症状消失, 根尖周黏膜窦道封闭, 只有1个有较重的短期术后急性症状, 1周后自愈。Ⅱ类患牙8个, 术后1周后复诊, 去除Metapex糊剂后, 根管均无明显的渗液。Ⅲ类患牙中6个为窦道不封闭, 用氯仿将原根充物溶解后用Metapex糊剂充填根管, 窦道封闭。其余10个有尖周症状者, 7个症状在1个月的观察期内消失, 2个症状在延长复诊至3个月后消失, 1个失败, 为下颌第二磨牙, 在Metapex糊剂充填根管后长期不适感。Metapex超出根尖孔也不会影响预后, 糊剂将逐渐被吸收 (图1) 。

注:a:上颌中切牙显示根管适填, 但尖周的病变不愈;b:根尖周及根周大面积Metapex糊剂超填;c:术后3个月, 超填的Metapex糊剂基本吸收, 根尖出现骨修复

3 讨论

有效清除和控制感染是治愈牙髓及根尖周病的关键[1]。在感染根管内细菌已经侵入到牙本质小管和侧支根管。根管超声冲洗技术能有效地去除根管壁上碎屑和玷污层, 使侧支根管口敞开, 让根管封闭剂更易进入侧支根管, 提高了充填材料的封闭性能[2]。Metapex糊剂的成分为碘仿、氢氧化钙和聚硅氧化油, 氢氧化钙可以破坏细菌细胞膜上的酶, 改变其化学结构, 对细菌起杀伤作用。氢氧化钙呈强碱性, pH为9~12, 在封入根管后可以缓慢溶解, 在72h内, 能杀灭混合感染中的所有微生物且能使局部环境呈偏碱性, 中和炎症区酸性产物, 减少吸收细胞的活力[3]。碘仿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聚硅氧化油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渗透性。Metapex具有持续抗菌特性, 有较强的组织渗透特性, 能被组织吸收, 可加快组织的愈合。我们在充填根管时常见Metapex糊剂从黏膜存在的窦道溢出, 但均不影响治疗的效果, 仅有1例前牙出现术后急性疼痛反应, 1周后自愈。本结果证实根管预备后超声荡洗, 用Metapex根管封药, 对于长期根管消毒或治疗后有渗出、疼痛、窦道不愈等症状的根尖周病, 可取得较好的短期效果,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高学军.有效清除和控制感染是治愈牙髓及根尖周病的关键[J].北京口腔医学, 2005, 13, (3) :137.

[2]彭彬, 陈书兰, 范兵, 等.根管超声冲洗效果的临床评价及实验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3, 38 (3) :192.

我的糖尿病治愈了吗? 篇4

美国高级注册护士、护理学硕士Belinda Childs回应Sharon的疑问时说:Sharon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还可以再引申一下, 换一个提法, 那就是——2型糖尿病可以被治愈吗?

让我们从对2型糖尿病的认识开始说起。我们知道2型糖尿病发生的风险因素包括糖尿病家族史、种族因素 (非洲裔美国人、拉丁美洲人、美国本土居民、亚洲人等人种患病率较高) 、年龄因素 (老年人患病率较高) 、体重超重 (包括出生体重超重) 、缺少运动锻炼等等。2型糖尿病在其早期, 可通过饮食控制、体重控制、加强体育锻炼等手段加以治疗, 这些也正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

Sharon在问题中提到了糖化血红蛋白, 确实, 按照美国糖尿病协会现行的糖尿病防治指南, 糖化血红蛋白值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治标。

糖化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 血糖和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糖化血红蛋白是不可逆反应, 并与血糖浓度成正比, 且保持120天左右, 所以可以观测到120天之前的血糖浓度。糖化血红蛋白的英文代号为HbA1c。糖化血红蛋白测试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况。

如果某个人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大于6.5%, 那么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而假如糖化血红蛋白值是介于5.7%到6.4%之间, 那么就诊断为糖尿病前期, 需要采取包括控制体重、加强体育锻炼等在内的措施来防止进一步发展为糖尿病。对于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 治疗的目标是糖化血红蛋白值控制在7%以内, 当然这个也因人而异, 有些患者可能需要降得更低, 有些则需要保持在7%以上。

对于Sharon所提的问题, 几乎所有的糖尿病专家都会告诉她:“你的2型糖尿病病情是控制住了, 而不是疾病被治愈了。”因为虽然从目前来看, 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是正常的, 但假如一旦体重控制、饮食控制或者体育锻炼松懈了的话, 血糖值极有可能再次升高并超标。

大胃变小胃,治愈糖尿病? 篇5

手术治疗糖尿病并非空穴来风

手术治疗糖尿病可以说是个意外收获。这个手术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 被称为胃旁路手术 (也可以称为胃转流或胃空肠吻合术) , 形象地说就是把胃变小, 再让食物改道走个捷径 (不经过十二指肠, 直接由变小的胃到达空肠) 。因为它有很好的减肥效果, 所以用来治疗严重肥胖的患者, 后来发现一些很胖的同时又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 手术以后不但体重减轻了, 而且糖尿病也好转了, 有些甚至可以不用降糖药, 血糖也能够控制得很好, 这就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国内外一些医院开始实施这项手术。但就目前的结果来看, 还不能过早地说治愈或是根治, 首先, 并非做手术的糖尿病患者都被100%“治愈”了, 还有一些只是血糖得到改善, 没有被“治愈”, 这些患者只是减少了降糖药物或是胰岛素的剂量;其次, 还缺乏对那些“治愈”病人的长期观察, 数十年以后是什么结果, 糖尿病会不会“复发”尚不可知;第三, 这个手术能够治疗糖尿病的真正原因目前尚不可知, 现在还没人敢说这个手术真正切除了糖尿病的“根”。

手术治疗并非人人适合

无论哪一种手术对身体都有创伤, 并不是毫无危险。想必有手术经历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 “术前谈话”罗列的手术危险和并发症一大堆, 而且个个分量都不轻, 所以做手术必须要慎重。目前认为严重肥胖同时伴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是适合做手术的。那么怎样才算是严重肥胖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体重指数 (BMI) 来衡量, 就是用体重 (公斤) 除以身高 (米) 的平方。此外接受手术的患者年纪不能太大, 糖尿病病史不能太长, 胰岛功能尚好, 胃肠功能正常, 能够耐受手术等条件。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做这个手术不是很适合, 对于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也不首先推荐手术治疗, 如果你真想尝试, 一定要想好了再做。

心怀希望, 珍爱自己

浅析水彩画艺术的治愈作用 篇6

“治愈”一词在百科里的解释为是恢复健康。这里所说的治愈取其引申意义,意为温暖人心,净化心灵,治愈自己心灵中的创伤。处在浮躁社会的人们或多或少需要减压,需要被治愈,而治愈的渠道多种多样,譬如音乐能洗涤心灵,譬如舞蹈可以带来视听上的双重享受,譬如喜剧可以搏取轻松一笑的快感,等等。“艺术为人类的精神食粮,即人类精神之营养品。音乐为养耳、绘画为养目、美味为养口。养耳、养目、养口、身心为养也。”艺术需要的满足可以实现美的需求,使人获得精神的力量。艺术能陶冶性情,给人以审美上的愉悦,从而使人达到精神上的满足,这种满足可以说是一种治愈。

艺术是以表现手段最终传达艺术情感为主要目的。就造型艺术而言,作为艺术创作活动的一种形式,水彩画流露出的艺术情感更具感染力,水分在纸上留下的痕迹都成为画面韵律形式及体现的表素。画面中水的渗化作用,流动的性质,以及随机变化的笔触,让人感觉到光波的流动,这种抒情的意境是其他画种难以比拟的。托尔斯泰在他的美学著作《论艺术》中认为艺术是“这样一项人类的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情感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水彩画艺术正是以自己丰富的内涵和一整套与别的画种截然不同的技法,来表达情感,从感染人到治愈人的。

当我们在解读水彩画艺术作品的同时不得不从水彩的语言上感受到艺术的美感。水分是水彩画的生命与灵魂,它起着支配画面效果的主要作用,由此造就了水彩画不同于其他画种的外表,风貌和创作技法的区别。那透明轻快,水色淋漓等各种神奇的艺术效果,不知迷倒了多少美术家用毕生的精力去探索研究,也不知吸引了多少观众为之嗟叹沉醉入迷。除了形式语言上的水味十足能感染人以外,水彩画在表现内容上创造出的意趣,意境内涵同样使人心生向往。哲学大师黑格尔认为,“绘画不能像诗和音乐那样把一种情境,事件或动作表现为先后承序的变化,而只能抓住某一顷刻,情境或动作,动作的整体或精华必须通过一顷刻表现出来,所以画家必须找到这样一瞬间。”水彩画用于风景写生时,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抓住对象的整体风貌,把握水分的控制,从而达到水色相容浑然天成的效果,每一笔的衔接要做到灵动自然而不刻意,对画家的要求是及其严苛的。但其一气呵成所构成的艺术意趣也是无法比拟的。当然水彩画在进行创作时,同样也能使用干画法、湿画法亦或是干湿结合等多种技法将画面组织成一幅如诗般的画卷。如抒情水彩画家,一代水彩画巨子小科曾斯就被称为“用水彩作诗的人”。由此可见水彩画在表现意境,抒情达意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的这些显著性特点构成独具魅力的艺术语言,和所创造出的艺术情境为处在混沌世界中的人们多少抚平一些浮躁,平添一丝柔和温暖的清气。

科学是以理服人,艺术则以情动人。一切真正的艺术都是带着浓烈的情感的。《潘天寿美术文集》中指出“画者,画也,笔为骨,墨与色彩为血肉,气色神情为灵魂,风韵格趣为意志,能见此,活矣。”这说明绘画艺术在表现它的情绪、情感时,离不开笔、墨、色、形,以及艺术神情、风韵等特征。也就是说绘画艺术在表达情感时有自己独到的特点。水彩艺术创作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艺术家情感流露的过程,在水彩艺术家身上更明显地表现为一个生活艺术化的情感升华过程。便捷的水彩,流动的水色能让艺术家们在自由畅快挥洒中宣情,追捉灵思妙想;也能让观众很容易地体味到艺术家自由创造与抒情写意之美。这种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灵动美作用于审美客体时,显然他们是为之心驰神往的。这种热情表现在以水彩为媒介创作的“治愈系”插画上,保持着持久不散的热度。强烈的需求滋生庞大的市场,一大批“治愈系”插画在进行创作时纷纷选择水彩作为表现手法,由此可见水彩画的水性特征洗净了物欲横流下躁动的心灵,诗歌般的意境填补了残缺的内心。

结论:艺术都具有情感,都是以情动人,没有情感的艺术不能称之为艺术。而水彩画以透明性材料做媒介,其语言具有空濛如诗般的气质,它所表达的视觉之美具有诗化般的意境,所抒发的情感更具感染力。这种感染力使处在现代高压力生活下的人们内心得到温暖,精神得到满足。既有感官的快适,又有精神的欢畅,人们在水彩艺术创造的对象上“直观自身”看到了自己作为人的本质力量(这种本质力量是指人具有审美的需要),从而得到满足和喜悦,产生了美的感受,也治愈了人的心灵。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2]李璞民.心理学与艺术[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龚畅.解读水彩艺术的情感世界[D].湖南科技大学2009

“从心肾入手”治愈心脏病 篇7

关键词:心脏病,心肾入手,心血不足

中医诊断疾病不是只着眼于某个局部病变, 不是头疼医头, 脚疼医脚, 而是把身体看成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看各脏腑器官之间的配合和制约关系, 这就是中医辩证论治的根本法则。心脏病是这样, 其它疾病也是这样。%

首先拿心悸、怔忡、胸痹、不寐来讲, 它归根结底是一个“心”字。《黄帝内经·灵枢》讲:“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 起于胸中, 出属心包, 历络三焦”。所以汉代张仲景讲:“寸口脉动而弱, 动即为惊, 弱则为悸” (《金匮要略》) 。宋代, 严用和在“严氏济生方”中讲“惊悸不已 (也就是心慌) 变生诸证, 或短气悸乏, 体倦自汗, 四肢浮肿, 饮食无味, 心虚烦闷, 坐卧不安, 皆心虚胆悸之候也”严用和还讲:“夫惊悸者, 心虚胆怯之所致也, 且心者君主之宫, 神明出焉。胆者中正之官, 决断出焉。心气安逸, 胆气不怯, 决断思虑, 得其所以。或遇事有所大惊, 或闻巨响, 或见异相, 登高涉险, 惊忤心神。盖心主于血, 血乃心之主, 心乃形之官, 血富则心君自发矣。或又思所爱, 触事不意, 真血虚耗, 心帝失辅渐成怔忡”。宋代赵佶在《圣济总录》中也讲, 虚劳惊悸者, 心气不足, 心下有停水也, 心藏神, 其主脉, 若劳伤血脉, 致心气不足, 因为邪气所乘, 则令人精神惊惕悸动不定。若水停心下, 水气乘心, 亦令悸也。这就是说心气不足, 心血不养, 是其病的根本所在, 所以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震亨说“人之所生者心, 心之所养者血, 心血一虚, 神气不守, 此惊悸之所肇端也。怔忡无时, 血少者多, 有思虑便属虚, 时作时止者, 病因火动;瘦人多因是血少, 肥人属痰”。明代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论述这个病时说:“气强者, 不易惊, 而易惊者必肝胆之不足者也, 故虽有客邪, 亦当知先本后标之义。”所以明代作《证论准绳》的王肯堂做出这样的结论:“人之所主者心, 心之所养者血, 心血一虚, 神气失守矣, 失守则舍空, 舍空则痰入各之, 此惊悸之所由发也”。对于妇女患心脏病, 宋代齐仲甫在《女科百问》中写道:“妇人多惊者何也”?答曰:“妇人者, 众阴之所集, 而以血为主, 夫心主行血, 脾主裹血, 肝主藏血, 因产褥过伤, 或因喜怒攻损, 是致营血亏耗”。《内经》云“血气者人之神。血即不足, 神亦不安, 所以惊怖”。为何会造成心气血虚呢, 在引起的原因上明代虞传在《医学正传》中写道:“或因怒气伤肝, 或因惊气入胆, 皆能令子虚, 因而心血为之不足, 又或遇事意繁冗, 思想无穷, 则心君亦为之不宁, 故神明不安而怔忡, 惊悸之症作矣”明代戴元礼在《证治要决》中讲, “一是因有事所大惊, 触忤心神, 气与涎郁, 遂生惊悸, 此乃心虚胆怯所致, 二是久思所爱, 触事不意虚耗真血, 心血不足, 遂成怔忡”。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注意和预防这方面的疾病呢?明代易大艮在“易氏医案”中常讲:“心为一身之主, 藏神而生血, 宜常静而不宜多动, 人能静养, 则心血充满, 脉自浮大, 若不能静养, 事事搅乱, 心无宁刻, 斯神不安而血不充, 是以脉无力而不浮, 怔忡惊悸之病由之以生也”。所以清代沈金鳌说:“怔忡、心血不足病也。人所主者心, 心所主者血, 心血消亡、神气失守、则心中空虚, 快快动摇, 不得安宁, 无时不作, 名曰怔忡”。难经讲:“损其心者益其荣, 法当专补真血, 真血若富, 心帝有辅, 无不愈矣”。清代罗国纲在《罗氏会约医镜》中讲:“怔忡者, 心中跳动不安, 如击鼓然, 凡事不能用心, 一思更甚此由素过劳, 心血虚损而然。治者宜生血养心, 稍加凉血之味”。致于心绞痛, 是心脏病的又一表现, 可以称为严重者, 在中医属于胸痹范畴, 内经讲:“心病者, 胸中痛, 肋之满, 肋下痛, 膺背肩甲间痛, 两臂内痛。”这就是心脏痛, 可以引起肋下肩背两腔疼痛, 在这里有多种疼痛, 多种原因交织在一起, 都可以引起这个区域疼痛, 统称厥心痛, 如与背相控, 善瘛, 如从后触其心, 伛偻者、肾心痛也、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痛也。痛如以锥针刺其心, 心痛甚者, 脾心者也。色苍苍如死状, 终日不得太息, 肝心痛也。卧若徒居, 心痛间, 动作痛益甚, 色不变, 肺心痛也。若真心痛手足青至节, 心痛甚, 旦发夕死, 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心脏病突发死亡。清代陈士铎把心痛分为2种:“一寒邪犯心, 一火邪犯心。寒犯心者, 乃直中阴经之病, 猝不及防, 一时感之, 立刻身死, 死后必有手足尽紫黑者, 甚则遍身惧青, 多非药食解救, 以至急而不遑救也, 倘家存药饵, 用人参一二两、附子三钱、急煎救之, 可以望生, 否则必死。若火犯心者, 其势甚急而犹缓, 可以速觅药饵, 故不可不传方法以救人也。余言前症, 正邪犯心也”。但同是心痛, 保以辩其一为寒而一为热, 盖寒邪舌必滑, 而热邪舌必燥耳。陈士铎还讲, 人有真正的心痛, 法在不救, 然用药得宜, 亦未尝不可生也。%

盆腔器官脱垂手术治疗的治愈标准 篇8

1 目前常用的POP手术治疗的治愈标准

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治疗的标准是2001 年国立卫生研究所( NIH) 确立的[1],该标准基于POP-Q分期,认为0 期是理想的解剖复位,Ⅰ期是满意的解剖复位,Ⅱ期及以上是不满意的解剖复位。最终确定手术治疗后0 和Ⅰ期属于治愈,Ⅱ期及以上是手术未治愈。该标准产生以来,大部分研究均采用[2~4]。不过,制定该标准的研究者也认为,该标准过于严格,不是非常符合POP的疾病本质和流行病学特点[5]。

很多研究者认为,该标准主要缺点有以下两个方面: ①解剖学定位过于严格。Swift等[6]报道,在没有脱垂主诉的体检女性中,大于75% 的女性都处于Ⅰ期及更重,接近40% 的女性均处于Ⅱ期及更重,并且推荐以处女膜以上作为解剖学复位的标准。国内的POP诊治指南也提出,脱垂最低点达到或超过处女膜水平后才开始有自觉症状[7]。最新的一份研究也认为,NIH的标准过于严格,将POP-Q中的Ba点位置< 0 也计入治愈率[8]。②只用解剖学标准来定义治愈标准过于单一。因为POP的最终后果是影响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的改善才是判定治愈的最终标准。而和生活质量直接相关的是脱垂的症状,而不是子宫及阴道的解剖位置[9]。所以治愈标准中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脱垂症状的缓解与否,然后才是解剖学复位情况[10]。国立儿童健康与人类发育研究所( NICHD) 建议全面的治愈标准应该包括: 没有脱垂症状、解剖复位和没有再治疗的意愿,而且应以处女膜及以上作为解剖复位的标准[9]。

2 建立科学的POP手术治疗的治愈标准非常有必要

采用不同的治愈标准导致手术的治愈率不同。Barber等[9]发现,采用不同的判定标准,去判定同一份研究资料,其治愈率差异极大,竟然是19. 2% ( 以POP-Q分期0 期为治愈) ~ 97. 2% ( 以没有再治疗意愿为治愈) 。

更重要的是,采用不同的治愈标准也使不同术式的疗效比较的结果不同。Chmielewski等[5]用新的治愈标准对10 年前的研究进行重新分析。新的治愈标准是临床相关的,包括三点: ①脱垂没有超出处女膜;②没有脱垂的症状; ③没有再治疗的意愿。结果发现,使用新的治愈标准,使各种术式的治愈率均增加。比较不同术式的治愈率,发现采用2001 年NIH的治愈标准,使用补片的重建手术治愈率大于单纯的阴道前壁修补术( 93. 3% vs 61. 5% ) 。而使用新的治愈标准,两种手术的治愈率差别并不大( 91. 3% vs89. 2% ) 。进一步分析发现。两种术式1 年后的患者的POP-Q分期为Ⅲ和Ⅳ期、有脱垂症状和有再治疗意愿的例数并没有差别。所以使用单一、过于严格的解剖学指标来定义治愈,就使使用补片的重建手术治愈率优于传统修补手术。

近年来,POP的手术治疗是热点问题,主要围绕新式重建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传统手术的主要缺点是复发率高。新的重建手术由于使用了补片,解剖复位优于传统手术,而且复发率低,但是新的重建手术也带来很多弊端[11]。美国FDA连续两次发布了关于阴道补片的警告,也有部分厂商退市,目前迫切需要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来观察新旧术式的利弊。那么,POP手术治疗的治愈标准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学问题。只有采用了全面、科学的治愈标准,才能合理评判各种术式的效果。

3 近年来研究中提出的一些新的治愈标准

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提出新的POP手术治疗的治愈标准。Lee等[12]认为,POP的治愈标准应该包括四个方面: 解剖上无脱垂,膀胱、肠道及性功能正常,生活质量上满意及无手术并发症。并提出解剖上应该以处女膜为分界点,而且这四个方面中患者的主观情况最重要,而不是解剖位置。Mearini等[13]提出了S. A. C. S评分系统,分别从患者满意度、解剖位置、失禁情况及安全性四个方面来量化评估,并指出解剖位置不是最重要的方面。

在最近的临床研究中,Nygaard等[14]分别采用解剖上失败和症状上失败来定义失败率。解剖上失败是指阴道前壁或后壁脱垂超出处女膜,宫颈或穹隆脱垂超出阴道上1 /3。只要有其中一种失败,均计入失败率。Barber等[15]则按照四个方面定义治愈: ①阴道穹隆脱垂没有超出阴道上1 /3; ②阴道前后壁脱垂没有超出处女膜; ③没有脱垂相关症状; ④没有再治疗意愿。

4 推荐新的POP手术治疗的治愈标准

鉴于NIH标准的缺点,和当前面临的研究现状,我们推荐使用新的POP手术治疗的治愈标准。

首先,有无脱垂症状是第一考虑因素,以无脱垂症状作为治愈标准。因为POP本身并不造成身体残障,主要是影响生活质量,而有无脱垂症状直接决定了是否影响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的评估因人而异,而且涉及多个方面,多需要量表进行测量,不利于临床应用。直接以有无脱垂症状作为是否治愈的指标,简单而有效,也能基本代表生活质量。当然如果做临床研究,还是需要全面评估生活质量。

其次,解剖上以脱垂最远端没有超出处女膜作为治愈标准。处女膜是POP的“截断点”( cutoff point) ,脱垂未超出处女膜,98% 的患者都没有症状,也没有心理和生活影响[6]。以处女膜作为治愈标准,和盆底功能良好的相关度是94% ,和没有治疗意愿的相关度是97% ,和没有脱垂症状的相关度是92%[9]。以脱垂超过POP-QⅠ期就列为手术失败是过高的标准,不符合盆腔器官脱垂的疾病本质和流行病学特点。另外,以阴道穹隆或宫颈脱垂超过阴道上段1 /3 作为手术失败的标准也并不适合。这样的标准是为了让宫颈和阴道前后壁采用相同的脱垂程度作为标准,因为宫颈脱垂出阴道口需要下降8 ~ 9 cm,而阴道壁只需要下降3 ~ 4 cm。但是术后患者中宫颈脱垂超过阴道上段1 /3 的比例较多,不适合全纳入手术失败; 而且如果没有脱出处女膜,绝大多数患者并没有脱垂症状,计入手术失败也并不合适。

第三,患者无再治疗意愿作为治愈标准。再治疗包括手术及保守治疗。有无再治疗的意愿,代表POP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大小。不推荐将并发症的有无作为治愈标准,因为并发症有轻有重,而且有的并发症可以缓解。手术治疗需要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并不将其列入是否治愈的标准。

另外,临床上也可见少部分患者脱垂超出处女膜外1 cm之内,即属于POP-QⅡ度,但是没有脱垂症状。按照以脱垂症状首先考虑的原则,这部分患者也可以认为治愈。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三无”即治愈。无脱垂症状、无超出处女膜的脱垂物、无再治疗意愿,即可认为POP临床治愈。这样的标准符合POP的疾病本质,也符合POP的流行病学特点。简单易用,全面科学,便于临床应用。

摘要:盆腔器官脱垂(POP)是中老年女性的高发疾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手术治疗是POP的主要治疗方法,目前手术治疗的治愈标准并不完全科学,也存在一定争议。目前最常用的治愈标准主要缺点是解剖学要求过于严格,而且单纯使用解剖学标准也并不全面。推荐使用全面、科学的治愈标准,包括无脱垂症状、无超出处女膜的脱垂物、无再治疗意愿。这样“三无”的标准,符合POP的疾病本质和流行病学特点,也便于临床应用。

上一篇:有关会计学的下一篇:汽车万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