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结果分析

2024-06-20

监测结果分析(精选12篇)

监测结果分析 篇1

出生缺陷是指胎儿在母体内已出现了发育异常, 出生后用肉眼可见或辅助技术诊断的结构异常, 功能异常和代谢异常等, 它包括先天畸形在内的所有出生异常疾病。出生缺陷是影响出生人口素质的主要因素, 减少和消除出生缺陷是全世界各国提高人口素质的主要工作之一, 也是妇幼保健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为了掌握我县出生缺陷儿发生情况, 为开展出生缺陷的预防, 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依据, 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现将我县2005-2007年23家分娩医院孕28周至产后7天内发生的出生缺陷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2005-2007年我县23家分娩医院上报的出生缺陷监测资料, 即调查23家医院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之间孕28周至产后7天的围产儿, 包括活产、死胎、死产和产后7天内死亡的新生儿。

1.2监测方法

依照《中国出生缺陷监测方案》进行监测。

1.3诊断标准

卫生部妇幼卫生司, 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1995年8月印制的《中国出生缺陷工作手册》中的23类出生缺陷的定义, 特征及诊断标准。

1.4资料收集

全县23家监测医院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填写《出生缺陷登记卡》、《围产儿数季报表》, 按《中国出生缺陷工作手册》中的23类出生缺陷的定义、特征及诊断标准, 对出生的所有28周至产后7天的围产儿进行逐一筛查, 上报县妇幼保健所。

2结果

2.1出生缺陷发生率

2005-2007年23家分娩医院共监测围产儿9945例, 出生缺陷儿30例, 出生缺陷发生率为3.02‰ (见表1) 。

2.2主要出生缺陷类型及构成比及顺位

高发出生缺陷主要集中在总唇裂、复合畸形、指 (趾) 畸形、心内膜缺损、肢体短缩, 与国内多家报道相吻合, 严重影响我县出生人口素质 (见表2) 。

2.3产母年龄别对出生缺陷的影响

20岁以下组出生缺陷发生率最高达4.72‰, 产母年龄>35岁居第二达4.14‰, 30-35岁组居第三达3.63‰, 25-30岁最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3) 。

2.4不同性别出生缺陷发生率

3年间, 23家监测医院共分娩9945人。其中男性围产儿5177人, 出生缺陷儿11人, 发生率2.12‰;女性围产儿4766人, 出生缺陷儿17人, 发生率3.57‰;性别不明2人, 均为出生缺陷儿。不同性别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5

30例缺陷儿母亲中孕早期有异常8例, 占缺陷儿总数的26.67%, 5例为上呼吸道感染, 3例与孕早期接触农药有关;1例与母孕期接触电焊有关;1例是双胎中的一个孕29周B超发现停止发育、无肢体多器官畸形, 足月分娩另一个正常;1例唇裂, 爷爷也是唇裂。

2.6出生缺陷的诊断

出生缺陷儿有9例于产前B超诊断, 占30.00%, 产后7天内通过临床诊断21例, 占70.00%, 表明出生缺陷产前诊断率比较低。因此, 应提高宫内诊断技术及监测质量。

注:总唇裂包括唇裂、腭裂及唇裂合并腭裂;复合畸形指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畸形

3讨论

3.1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影响因素出生缺陷受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孕母年龄、孕期感染、疾病、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2唇腭裂为多基因遗传病, 与孕早期病毒感染关系密切。根据近三年监测资料统计, 唇腭裂畸形已上升为胎儿畸形的首位。而彩超是产前诊断胎儿唇腭裂的首选方法, 所以, 产前对胎儿唇腭裂的诊断尤为重要。

3.3指 (趾) 畸形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对健康的危害小, 故一般超声检查未引起重视, 且即便超声检查发现异常, 一般孕妇也不会选择终止妊娠, 加之孕早、中期胎儿手足显示不满意, 诊断率不高, 所以, 胎儿指 (趾) 畸形发生率较高[1]。

3.4先天性心脏病一般要在彩超下观察胎儿心脏腔室的结构、血流及功能, 有时还需结合胎儿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才能作出诊断[1]。我县很多医院没有彩超, 故先天性心脏病产前检出率低。

3.5脑积水、脊柱裂、颜面部、心血管、内脏畸形等都需借助B超筛查。乡卫生院均没有彩超, 外观正常内脏畸形的缺陷儿就容易漏诊, 故乡卫生院围产儿发生缺陷儿的检出率比较低。

3.6随着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 产前诊断技术的广泛开展, 孕28周以前发现胎儿畸形的95%以上都已经终止妊娠。如我县妇幼保健所2007年彩超发现1例联体双胎、1例四肢短缩合并心内膜垫缺损、1例脑积水合并脊柱裂, 3例均于孕28周前引产, 故出生缺陷儿的发生率偏低。

3.7出生缺陷干预措施

3.7.1加强婚前、孕前保健加强婚前检查, 加强优生优育知识的宣传教育, 使群众认识到出生缺陷对社会和家庭造成的不良影响。孕早期应服用叶酸、防感染、禁烟酒, 避免与有毒有害物质接触。孕期要合理营养、保持愉快的心态。

3.7.2加强妇女保健开设优生优育咨询门诊, 杜绝近亲结婚, 避免20岁以下及35岁以上的妇女生育。

3.7.3提高产前诊断质量提高监测质量, 做好产前诊断, 特别是内脏畸形的诊断, 及早发现畸形儿及早终止妊娠, 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摘要:目的:了解我县2005-2007年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提出干预措施。方法:监测23家分娩医院孕28周至产后7天内的9945例围产儿。结果:出生缺陷监测发生率为3.02‰, 出生缺陷前三位是总唇裂、复合畸形、指 (趾) 畸形。结论:加强婚前、孕前保健, 加强妇女保健, 提高产前诊断质量, 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关键词:出生缺陷,监测,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1]陈炳兰, 孙丽洲.5年间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与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 (20) 2766.

监测结果分析 篇2

【关键词】 孕产妇; 死亡; 监测

中图分类号 r714.4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5-0151-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15.083

中国围产医学的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国外的围产医学观念和技术被引进中国,目的是为了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提高母婴健康水平和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1]。近年来,国家推行降消项目,提倡住院分娩,通过爱婴医院复评降低非医学需要剖宫产率,有效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为了进一步提高孕产妇健康水平,笔者对某市近两年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死亡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查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议和措施,力求减少孕产妇死亡病例的发生。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孕产妇死亡统计对象为2014-2015年全市常住人口的孕产妇(包括计划外),从妊娠开始至产后42 d内,不论妊娠各期和部位,凡与妊娠有关或因妊娠病情加重及治疗原因造成的死亡者(不包括意外死亡)。

1.2 方法

孕产妇死亡疾病构成比及医疗保健服务指标根据死亡报告卡进行计算。孕产妇死亡诊断和疾病分类主要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原则。死亡地点按省级医院、县市级医院、乡镇级卫生院、转运途中、家中等归类统计。

结果

2.1 2014-2015年某市孕产妇死亡原因构成

2014-2015年某市孕产妇死亡共23例,按市级评审结果,可避免死亡8例,不可避免死亡15例。因直接产科原因死亡11例,间接死亡原因12例,其中产后出血每年所占比重均为最大,见表1。

2.2 2014-2015年某市孕产妇死亡地点构成

在省级医院死亡6例,县级医院死亡10例,乡镇卫生院死亡2例,转运途中死亡3例,家中死亡2例,以在县级医院死亡例数最多,见表2。

讨论

3.1 孕产妇死亡原因及死亡地点分析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2]。剖宫产是产科最常见的手术,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上升,产后出血成为剖宫产术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若不能及时有效的控制出血,则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3]。经过每年的产后出血培训班学习,产科质量有所上升,但在死亡原因中仍然以产后出血为主。间接产科原因死亡即妊娠合并症逐年递增,2014年5例、2015年7例,提示对不宜怀孕及需要终止妊娠孕妇的宣教及早期干预工作面临严峻态势。

2014年、2015年孕产妇死亡地点最多均在县市级医院,自文件要求乡镇卫生院不能截留高危孕产妇以来,2015年已无孕产妇在乡镇卫生院死亡病例。县市级医院为城乡孕妇分娩主要地点,而部分县市级医疗单位应对突发疾病、危急重症能力尚不足,设施尚需进一步完善,人员、设施、接诊能力的提高跟不上分娩量的剧增,导致部分县市孕产妇死亡率居高不下。

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医疗保健机构和社会相关部门的管理问题。孕产妇系统管理欠缺,高危筛查不到位,特别是乡级未履行高危筛查和高危管理的职能;绿色通道、急救网络尚不完善,导致家中和途中死亡;助产技术服务单位的产科质量管理未严格按助产技术服务标准执行,许多助产单位未按产科常规处置患者。

医疗保健机构知识技能、资源明显不足。不能及时识别产科出血、羊水栓塞等产科危急情况,未能及时、正确处理休克、子痫、羊水栓塞等产科合并症和并发症,特别针对产后出血出血量估计不足,产后出血原因未查明,止血措施不力,未及时输血,抗休克处理不规范;妊娠合并重症胰腺炎,是一种严重威胁母儿健康的妊娠期疾病,具有发病急、并发症多及母儿病死率高等特点,未及时有效治疗导致预后极差[4];血液供应不及时,孕产妇需要输血时不能及时提供血源。

社会其他部门问题。受一些计划生育地方政策的影响,医疗保健机构不敢或不能为计划外孕产妇提供正常的产检和接生服务,计划外孕妇未接受正规产检。

3.3 建议

产后出血仍为主要死亡原因,不仅在基层县医院,在市级医院也有产后出血死亡病例。相关研究表明,同阴道分娩方式比较,剖宫产出血量要较之高出1倍,且产后具有较高的出血发生率[5]。医生对产后出血量估计不足、止血处理不及时不果断、休克处理不规范,耽误抢救最佳时机。今后工作仍需加强爱婴医院建设,切实降低非医学需要剖宫产率,并对产后出血强化培训,提高县市级医疗单位危急重症的抢救能力,提高产科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各医疗单位也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业务,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危重症的识别及抢救能力。

产科合并症导致死亡原因也居高不下。妊娠一旦出现严重合并症则可能出现不可避免死亡,因此需从源头抓起,加强孕前筛查及宣教,提高健康教育的能力,加大优生优育的宣传,对不适宜怀孕及需要终止妊娠的,应做好宣教工作,对特殊病情的孕产妇加大管理力度。

切实落实卫生及相关部门各级人员职责,建立责任追究制,开展执法检查,依法行政,对违法、违规、违纪或不作为者,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和责任追究。

政府应加大投入,切实稳定三级妇幼保健网,落实各级保健人员报酬,特别是村级保健人员报酬。

对于年轻医生和基层医生来讲,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比较简单,最困难的是掌握必要的临床基本技能[1]。强化培训,可采用直通车的形式,由省级专家直接培训到乡级,避免信息丢失,提高培训效果。

进一步明确各级助产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严格按高危评分方案来分级转诊,避免普通乡卫生院过多的开展剖腹产和会阴侧切手术,制定有效措施,杜绝因经济利益驱动而截留患者的现象发生。

强化产科质量建设,重视县级医疗保健机构的能力建设。按“助产技术服务标准”配置相关人员、设备等,严格执行服务标准,提高产科质量,在配齐设备的同时,注重设备的功能定位、功能状态和功能使用规范。对乡级助产人员,可制订必要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建立乡级助产人员和妇幼保健专干的考核档案并奖励技术骨干,对不具备接产资格的人员进行待岗培训并停止其助产资格。

800例乙肝两对半监测结果分析 篇3

【关键词】监测;乙肝两对半;;HBV

【中图分类号】R4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656-01

在检测人体是否感染HBV时,常将乙肝两对半作为标志物,对乙肝两对半进行监测,还能够初步判断病毒复制情况以及复制能力,将小三阳与大三阳区分开来,为HBV感染情况的分析提供必要依据[1]。本文分析了156例乙肝两对半的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本文的研究资料均来源于要求对乙肝五项进行检测的人群,共选取了800例进行研究;在800例中,有398例为男性,402例为女性;年龄最小者为11岁,最大者为58岁,平均年龄为31.8岁。

1.2方法

先采集检验者的血液标本:采集静脉血,标本容量为3.5ml;采集好全血标本之后,对其进行离心处理,离心时间为15min,转速为2500r/min,将血清完全分离出来之后,观察是否出现溶血现象,如发生溶血,则不能作为监测标本。采用标准试剂盒对血清进行ELISA检验,检测的项目包括HBV的五项指标,即HBcAb(核心抗体)、HBeAb(e抗体)、HBeAg(e抗原)、表面抗体(HBsAb)以及表面抗原(HBsAg)。检测完成之后,对不同性别以及年龄的阳性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

监测结果如下:在800例中,HBV呈阳性的共有105例,占比13.125%,其中男52例,占比49.52%,女53例,占比50.48%;从年龄情况来看,21岁至30岁的阳性率较高,为34.75%,31岁至40岁的阳性率次之,为28.53%;55岁以上的人群HBV的阳性率较低。

3 讨论

HBV是引起乙肝的罪魁祸首,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感染HBV的人群约占总人口数的10%,所以监控HBV已经成为公共卫生领域所重点关注的问题[2]。在本研究中,对800例自然人进行了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发现阳性率为13.125%,与当前权威报告相符。另外,从年龄层次来看,21岁至40岁之间的人群HBV阳性率较高,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为,此年龄段的人群需要进行频繁的社交活动,但是却不具备较强的保护意识。从性别因素来看,男性的阳性率比女性略低,这与不同性别之间的不同观念意识、文化程度以及生理差别等存在一定的关联。相关研究发现,母婴传播是感染HBV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应重视改善女性的自我保护能力以及保健知识水平。本研究中,20岁以下的人群HBV阳性率较低,仅占10.32%,这与近年来我国国民保健意识的提高以及疫苗接种率的提高是分不開的。在HBV的感染模式方面,占比较高的为HBcAb与HBeAg以及HBsAg,即大三阳。以上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染能力以及复制能力,容易对健康人群造成威胁,所以应加强监测。

一旦健康人群不慎感染HBV,则将有可能成为无症状乙肝、慢性乙肝或者是急性乙肝病毒的携带者,同时比较难以将疾病治愈。如机体曾感染过HBV,则抗 HBc- IgG一般会在检测中呈阳性,本研究中阳性率为25.64%,因此要注意监测好隐性感染,以防止HBV不断扩散。另外,抗 - HBs的IPR率还处于较低水平,对此,要提高公众健康意识以及疫苗的接种率,以便能够使保护抗体的阳性率得到有效提高。此外,也有相关研究发现,即使已经按照相关免疫计划,全程接种乙肝疫苗,但仍有2.3%至14.8%的健康人群无法在机体当中生成保护抗体,这对于 IPR 水平产生了影响,所以为了使 IPR 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预防出现IPR 过低的现象,则应强化对于机体特异性的研究[3]。就我国目前的发展水平来看,要有效避免自身感染HBV,则接种疫苗是一种主要的手段。相关研究显示,虽然我国近十年来,已经加强了疫苗接种的力度,但是还不能有效控制HBV感染,感染HBV的人群数量在总人口当中所占的比例仍得不到明显的降低[4];对于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可能的原因是防控HBV的意识还处于薄弱状态,人们可能还无法充分认识到对乙肝五项进行检测的重要性,以及按照免疫计划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对此,为了降低HBV的感染率,笔者建议采用以下措施。第一,强化宣传乙肝防控方面的知识,并拓宽公众健康教育的广度以及提高卫生教育的力度;尤其需要对农村人口加强教育,并在接种疫苗方面提供部分积极的优惠政策,以便强化其保健意识,提高进行乙肝五项检测的积极性以及疫苗接种率,从根源上防控HBV。另外,还应对疫苗接种工作加以规范,做到适宜剂量以及计划免疫[5]。总而言之,要使HBV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健康人群免疫HBV的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则应强化监测乙肝两对半以及积极推行乙肝免疫计划。

参考文献:

[1] 周峻,田兴国,吉光辉,高岚,唐光鹏,邓军,吴国刚,高前荣.贵州省玉屏、镇远、岑巩县农村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查[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5(13):853-854

[2] 李慧,高丽,张晓曙,刘建地,吴照.甘肃省1~59岁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0,15(31):1096-1097

[3] 周清霞,刘婷,吴泽倩,邬喆斌,柯伟民.乙型肝炎免疫清除期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与轻度血清甲胎蛋白升高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26(18):152-153

[4] 亓文婷,孙建东,徐爱强,张丽,马吉祥,郭晓雷,颜丙玉,樊庆莹,杨赫.山东省乙型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流行趋势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24):648-649

医院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为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产房、供应室、重症监护室、口腔科、内镜室以及各个治疗室等重点部位的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洗手或手消毒、消毒剂、压力蒸汽灭菌器、口腔器械、内镜、消毒或灭菌后的诊疗用品等。

1.2 采样和监测方法

空气采样为消毒处理后,用9 cm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暴露5 min后送检培养;物表采样用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涂抹采样100 cm2;手的采样在洗手或手消毒后,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涂抹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各2次;医疗用品采样,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涂抹被检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剂取样1 ml加到9 ml相应中和剂的试管中,中和作用10 min后取样进行活菌计数;压力蒸汽灭菌效果检测用嗜热脂肪杆菌(ATCC7953)芽孢菌片放入标准包内,灭菌处理后进行培养。口腔器械及内镜监测依据《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监测方法进行。结果判定依据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规定的标准,判定监测对象合格与否。

2 结果

2.1 监测数量

1998~2008年共监测样本4614份,2000年监测数量最少为296份,2004年最多为684份,其余年度在307~584份之间,见表1。

2.2 不同年度监测结果

1998~2008年消毒效果监测总合格率,见表1。

2.3 不同项目的监测结果

1998~2008年检验项目逐渐增加,各项检测平均合格率详见表1。

3 讨论

从医院的连续监测中可以看出,1998年的监测项目、数量均很少,合格率也最低,消毒质量明显偏低,随着监测改进以及监测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1999年后医院卫生消毒质量明显提高。从历年监测结果来看,1998~2001年合格率逐年增加,2001~2004年合格率逐年下降,2004~2008年合格率又稳步增加。分析原因2002年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数量偏少,而2003和2004年的合格率下降。

从检验项目看来,压力蒸汽灭菌器合格率最高为99.54%,而曾出现的压力蒸汽灭菌器监测不合格项,均较好的提示了风险,压力蒸汽灭菌器得以及时更新。消毒物品的合格率最低,主要影响因素为湿化瓶、湿化液未及时更换或更换时有污染造成。手的监测是从手消毒监测过渡到洗手效果监测,所以出现合格率由高到低的变化情况。消毒剂的监测2003年合格率最低,其次为2004和1999年,一方面可能有使用方法和管理问题,另一方面也不能排除2003年、2004年消毒剂需求增加,供不应求,消毒剂总体质量下降。而灭菌物品、口腔器械、内镜的监测是随着《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出台,不断细化、深入和完善。空气监测由于监测为静态情况,抽测时不便操作,监测数量较少。

综上所述,虽然笔者所在医院卫生消毒质量整体较好,但仍存在薄弱环节,应有针对性地对消毒物品和手的监测情况加强管理。而因消毒灭菌工作失误而造成重大医院感染事故也时有报道,因此灭菌物品、压力蒸汽灭菌器、口腔器械等监测也不能忽视。

参考文献

地震后重灾区饮用水监测结果分析 篇5

了解地震灾后成都市重灾区饮用水卫生状况,保障灾后饮水安全。方法 对灾后成都市都江堰、彭州、崇州3个重灾区开展饮用水卫生学调查和水质监测工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共监测各类水样7009件,其中市政及乡镇集中供水4729件,合格率90.38%;安置点供水192件,合格率46.88%;分散式供水2088件,合格率63.60%。结论 3个重灾区市政及乡镇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较高;分散式供水水质及安置点饮水合格率较低。

2008-05-12,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成都市许多区市县受灾严重,其中都江堰、彭州、崇州为重灾区。地震造成部分水源污染,集中式供水设施及管网严重破坏、带来一系列饮用水安全卫生问题,威胁居民的饮水安全[1~2]。地震后立即在重灾区开展饮用水卫生学调查、并对各种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进行监测。现就2008年地震灾后成都市重灾区饮用水卫生安全状况及水质监测结果分析如下。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1.1.1集中式供水成都市3个重灾区(都江堰、彭州、崇州)市政及乡镇集中式供水。

1.1.2安置点供水地震初期的监测对象为各临时安置点(帐篷区)的自备水,10月后的监测对象改为安置点(板房区)的自建设施供水;其中崇州市的所有板房区都使用市政或乡镇水厂的管网水,因此10月后监测对象仅限于都江堰市和彭州市,崇州市安置点作为水厂管网末梢点进行监测。

1.1.3乡镇分散式供水对重灾区各个乡镇的分散式供水(井水、泉水、钢管井水、溪沟水等)采取覆盖到村组的监测,到7月6日为止。

1.2方法与评价

1.2.1监测项目及频次监测项目和频次在地震初期(5月13~5月16日)按照《成都市饮用水监测技术方案》执行,5月16日后均按照《四川省关于加强地震灾后饮用水卫生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的系列通知执行。

1.2.3检测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进行实验室检测[3]。

1.2.4评价方法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4]进行评价,所测指标中有1项或1项以上超过该标准即判为不合格。

2结果

2.1灾后饮用水现状调查及恢复情况

2.1.1灾后饮用水现状调查灾后对都江堰、彭州、崇州重灾区的市政和乡镇集中式供水受损情况和供水能力开展卫生学调查,发现极重灾区的集中式供水设施不同程度遭受毁坏,输水管道破裂严重,各灾区集中式供水水厂遭受毁坏为:都江堰100.00%,彭州 69.23%,崇州 60.00%。

2.1.2恢复情况至2008年底重灾区部分乡镇水厂的供水设施及输水管道仍在修复或重建过程之中。目前3个灾区恢复到震前制水工艺水平的乡镇水厂占31.11%,都江堰、彭州和崇州恢复震前制水工艺水平的水厂分别占30%、33.33%、30.77%(图1);其余的水厂采用临时应急消毒措施、净化设施或简易设施;另外在已恢复到震前制水工艺水平的乡镇水厂中还存在设备和管网陈旧,常有水管爆管或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发生,如都江堰就发生10次以上。

2.2 饮用水监测结果震后重灾区2008年饮用水监测情况见表1

2.2.1市政集中式供水 灾后月监测合格率显示,市政水厂出厂水的监测合格率从第1个月的75.00%上升到第2个月的100%,此后连续6个月稳定在100%;市政水厂管网水监测合格率从第1个月的88.89%上升到第2个月的98.27%,2008年后4个月稳定在100%。不合格

主要因素为消毒剂指标及微生物指标。

2.2.2乡镇集中式供水 乡镇水厂出厂水的监测合格率波动在73.17%~97.26%,最高是10月,最低是11月(图2);乡镇水厂管网水的监测合格率波动在68.83%~93.19%,最高是6月,最低是11月(图3)。不合格主要指标为消毒剂指标及微生物指标,个别浑浊度、色度超标。

2.2.3安置点自建供水设施地震前期(5月13日~9月)个极重灾区各临时安置点自备水监测合格率38.54%,主要不合格原因为感官指标及微生物指标,个别氨氮超标,后期(10月后)抽样调查板房自备水合格率62.50%,主要不合格指标为消毒指标及微生物指标。

2.2.4分散式供水地震灾后5月13日~7月6日止共监测分散式供水水样2088件,合格率63.60%。不合格主要指标为感官指标及微生物指标,个别氨氮超标。

3讨论

市政水厂震后第1个月水质监测不合格原因主要是在地震灾害初期,部分市政供水设施和管网受损,灾区大面积停电也使部分市政供水设施无法正常运转,导致微生物指标和余氯指标达不到标准,这尤以城区受灾程度严重的都江堰更为明显。及时修复后水质趋于稳定,9月~12月出厂水和管网水的监测合格率都为100%。这表明极重灾区市政水厂供水灾后重建的工作是及时和有效的。

乡镇水厂灾后月监测合格率分布显示,重灾区乡镇水厂的水质在10月后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可能有以下原因:(1)首先,重灾区部分乡镇水厂制水输水环节仍存在问题,应加快乡镇水厂改造与建设。地震使重灾区的集中式供水设施遭受不同程度的毁坏,输水管道破裂严重[5],至2008年底重灾区部分乡镇水厂的供水设施及输水管道仍在修复或重建过程之中(部分乡镇水厂于11月进行灾后重建与改造也对该月合格率造成一定影响)。希望有关部门大力支持重灾区乡镇水厂改造与建设,改善乡镇水厂的制水工艺。(2)重灾区部分乡镇水厂的管理有待加强。灾后恢复期极重灾区部分乡镇水厂的内部管理上出现了松懈的现象,表现在消毒工作不到位,自检工作不落实,从而使水质监测合格率出现波动现象。建议相关职能部门派出专人监管水厂,督促水厂加强内部管理,卫生监督部门加大指导和监督力度,确保重灾区乡镇集中供水的卫生及安全[5]。

重灾区安置点饮用水合格率偏低, 主要不合格因素为消毒指标及微生物指标,这表明极重灾区安置点饮用水仍存在隐患〔6〕,原因主要在于应急情况下新建的安置点集中供水设施制水工艺不完善,缺乏消毒设施。同时,也在于饮用水专人管理、专人消毒措施未能全面落实。不少安置点饮用水缺乏专人消毒管理,有的安置点有自动加氯设备却闲置不用;管理经费落实不到位使得安置点日常管理队伍相当不稳定[7],饮用水的管理受到明显影响。

鉴于安置点饮用水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恢复重建阶段,在进一步完善安置点制水工艺的同时,应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以利于调动饮用水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同时相关技术部门应加强对安置点饮用水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扎实作好地安置点饮用水管理工作。

习水县居民饮用水监测结果分析 篇6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 监测 分析

中图分类号:R155.5+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6-256-02

近年来,介水传染病不断发生,对群众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日常饮用水的标注,卫生状况日益重视,特别是乡镇及农村饮用水的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习水县位于贵州北部,地处川黔渝结合枢纽地带,总面积为3128平方公里,管辖24个乡镇,现有人口72万.本文针对习水县2012年居民生活用水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监测点选择

1.1监测点

严格遵守《全国爱卫办关于印发全国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技术方案通知》的要求,根据水源,供水方式,分类饮用人口等,进行分层次随机建立监测点,我县共72万人口,县城为13万人口.我县为完全处理的集中供水, 镇级水为完全处理或部分处理的集中式供水, 村级无水处理即引流到农户饮用,随机抽取集中供水监测点7个,引流供水监测点22个,抽取样品分布于全县,保证样品具有代表性.

1.2水样采集

分别采样,丰水期与枯水期分别对监测点进行采样.集中供水采集末梢水,引流供水采集居民储水器水样,采用规格统一的集水瓶,水样采集过程严格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操作,2012年共采集水样287份.

1.3分析方法与评价标准

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标准执行,评价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49-2006标准判定[2].

2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县城采集样本70份,合格67份,合格率为95.6%,乡镇采集样本94份合格44份,合格比例为46.8%.农村采集样本123份,合格25份,合格比例20.3%(见表一)调查结果显示乡镇水样不合格比例较高, 主要不合格指标浑浊度13%、肉眼可见物9%、锰只有两个水样超标、主要不合格项目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游离余氯(见表二).

3讨论

一个地区的饮用水安全卫生状况直接反应该地区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水平状况,同时饮用水的安全卫生也是影响该地区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3].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习水县饮用水卫生质量较好,但习水县下属乡镇,村饮用水卫生状况令人担忧, 镇级水为完全处理或部分处理的集中式供水合格率46·8%,村级无水处理即引流到农户饮用,水质合格率20·3%。

其主要不合格指标浑浊度13%、肉眼可见物9%、锰只有两个水样超标、主要不合格项目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游离余氯,其原因可能为水源周围环境保持较差,水源保护不到位,农业污染,生活垃圾随意排放,导致水质富营养化,水中微生物,肉眼可见物超标.本次调查显示县城集中供水,水体质量明显好于,镇级部分处理的集中式供水与村级无水处理,直接引流到农户的饮用水.其主要原因为分散供水与引流供水,其水源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且未经过系统净化,消毒等处理,而农村引流用水质量更难以保证.而村级引流供水,其水质卫生状况难以保证,长期饮用严重的影响当地村民的身体健康,菌群数量的超标,有引起肠道疾病暴发的潜在危险,因此各级政府应当重视乡镇特别是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问题,应加大农村饮用水工程投资力度,在水环境治理前提下,向生态农业方向发展,较少农药及富集行化肥的使用量,加强对农村,集镇的环境管理监控,将强村镇企业的污染管理力度,完善备制水工艺,构建集中供水体系,加强水消毒处理,定期进行村镇居民饮用水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农村人畜用水的安全性,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农村无水处理即引流到农户饮用水,微生物超标,是导致肠道传染病暴发的安全隐患,各级政府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大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力度,加大投资力度,建立集中供水体系,提高农村集中供水覆盖率,加强对乡镇,村居民饮用水的监测,保护饮用水源,保障乡镇,村居民能够饮用安全卫生的饮用水.

参考文献:

[1]王同蕾.2008年北京顺义区生活饮用水水质量理化指标监测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19(4):908-909.

[2]朱宏斌,徐兴祥,殷占军,等.2008年张掖市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19(11):2665-2667.

监测结果分析 篇7

关键词:创伤和损伤,人群监测,学生

伤害是全球青少年死亡、住院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1]。自20世纪90年代起,伤害已成为我国城乡青少年的首位死因,且在近5年伤害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2,3,4,5]。近10年来我国城市学龄儿童青少年伤害人次发生率始终处于上升趋势,发生率在20%~40%之间[6]。自2002年起,我国一些省市先后开展了以学校为基础的学生伤害监测[7,8,9]。本研究对北京市伤害监测点校的中学生伤害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了解被监测学生的伤害现况及伤害发生特点,为制定进一步的伤害干预政策措施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北京市各选择1个城区/郊区作为监测点,在每个监测点设立1~2所中学作为监测点校,采用哨点被动监测的方法,监测点校每月向所在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报伤害数据,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再上报给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汇总。监测时间按学年计,本研究时间自2012年9月1日至2015年8月31日。3个学年共监测中学生10 367人,年龄范围为11~19岁。

1.2 方法

伤害数据采用报告表和数据库收集的方式。报告内容包括个人信息(如性别、出生日期、年级等)和伤害发生特征(发生时间、意图、类型、地点、活动等)。采用2010年中华预防医学会确定的伤害标准[10],符合以下2条之一者,即可判定为伤害:(1)经医疗单位(医院、校医室等)诊断为某一类损伤;(2)因损伤请假(休工、休学、休息)1 d及以上。伤害类型依据2012年北京市中小学生伤害调查[11]中的标准划分,共计11类。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 3.1软件进行数据录入,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伤害发生率

2012—2015年,共监测中学生10 367人,共发生伤害403人次,伤害年平均发生率为3.89%。男生伤害发生率为5.37%(290/5 402),明显高于女生的2.26%(112/4 965),1例性别缺失;初中生的伤害发生率(4.67%,269/5 760)高于高中生(2.91%,134/4 607)。城区、郊区的伤害发生率分别为5.14%(343/6 672),2.52%(60/3 695),且随着时间有升高的趋势,其中城区2014—2015学年的伤害发生率为11.46%,明显高于该地区前2个学年。见表1。

2.2 伤害发生类型

中学生伤害均以跌倒/坠落伤害为主,第2,3位分别为钝器伤和锐器伤。男女生的伤害类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1,P=0.01),跌倒/坠落均为首位,男生伤害发生类型构成占第2,3位的是钝器伤和锐器伤,女生则是钝器伤和交通事故并列第2位。女生的钝器伤构成比低于男生,交通事故伤和烧烫伤的构成比均高于男生。未出现火器伤、溺水、窒息、中毒等。见表2。

2.3 伤害发生时活动

51.12%的中学生发生伤害是在体育活动时,初中生在玩耍娱乐、乘车、骑车时发生伤害的构成比高于高中生,行走时发生伤害的构成比低于高中生。见表3。

注:()内数字为发生率/%。

注:()内数字为构成比/%。

2.4 伤害发生地点

男、女生伤害发生地点均以学校为主(82.76%,71.43%),女生在其他公共场所发生伤害的比例(25.00%)高于男生(13.45%),在家中发生伤害的比例男女生相近(3.57%,3.79%),发生地点构成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8,P=0.020)。

3 讨论

2012—2015学年北京市监测点校中学生的年平均伤害人次发生率为3.89%,与其他地区监测的学生伤害发生率差异较大。上海市黄浦区2010年中学生伤害发生率为0.63%[12],深圳市2006—2009年中学生伤害监测的发生率为1.14%[8],宁波市鄞州区2006年中学生伤害发生率为18.1%[9]。造成差异的原因除了时间、地区的影响外,这些监测系统对伤害的界定标准和监测方式也不完全一致。

各地区监测的伤害发生率虽存在明显的差异,但人群分布特征类似,均为男生高于女生,初中生高于高中生。从伤害发生特征来看,中学生伤害发生的主要类型为跌倒/坠落,大部分发生在校内,且在体育活动时受伤的比例最高,也与国内大部分研究[13,14,15]结果类似。同时,伤害类型构成、伤害发生地点存在性别差异,伤害发生时的活动在学段间有差异,初中生在玩耍娱乐、乘车、骑车时发生伤害的比例高于高中生。提示未来在针对青少年人群制定伤害预防策略和措施时,学校依然是预防学生伤害的主要场所,其中应把男生和初中生列为重点人群,跌倒/坠落伤为优先干预的伤害类型。学校要特别加强体育运动场地、设施的安全防护建设,并设置必要的安全提示,以减少学生在体育活动时的伤害发生。同时对于不同性别学段的学生,干预措施应更具有针对性,如加强女生对烧烫伤的预防意识,加强初中生玩耍娱乐以及交通行为的安全意识及防护措施等。

本研究中,北京市中学生伤害年平均发生率为3.89%,与2012年北京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调查[9]结果显示的15.2%相比,灵敏度为25.6%,表明监测系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漏报现象。这一现象也同样出现在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伤害监测系统中。美国犹他州的学生伤害报告系统(Student Injury Reporting System,SIRS)在1990—1995年监测到的伤害发生率为1.3%,若不考虑地区等因素对伤害发生率的影响,与同时期1992年美国卫生调查(National Health Interview Survey,NHIS)的结果相比,仅有19.1%(1.3%/6.8%)的学生伤害被该系统监测到[16]。国内某些地区的学生伤害监测可能由于涉及的规模较大,伤害数据的灵敏度往往不足5%,上海市闸北区2006—2009年监测显示学生伤害发生率为0.48%[17],而该地区2011年的抽样调查结果为10.04%[18],灵敏度仅为4.78%。周丽等[19]在2012年估算深圳市中小学生伤害监测系统灵敏度为4.5%。因此提高监测数据的灵敏度,对伤害干预至关重要。另外,在本研究中城区2014—2015学年监测的学生伤害发生率与现场调查的数据较为接近,郊区则存在较大差距,分析可能与实际伤害发生率存在差异或监测系统尚不够完善有关,实际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虽然地区、时间等因素会影响学生伤害的发生率,但造成监测数据与现场调查数据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衡量伤害的标准不同,某些程度较轻的伤害可能只造成活动受限,受伤学生未去医疗单位诊治或缺课,这种情况易被监测系统忽略,从而造成监测的伤害发生率低于现场调查的结果。

本研究中,学生在学校内发生的伤害比例高达79.6%,且未发现火器伤、溺水、窒息、中毒等,提示以学校为基础的伤害监测系统对监测校内伤害具有优势,但一些校外伤害可能被忽略,因此应进一步完善以学校为基础的监测系统,同时,还需依靠不同的监测体系相互补充,如以医院、急诊室等为基础的伤害监测体系,以便更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伤害情况。

为了降低漏报率,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建议进一步加强对监测点校伤害报告负责人的培训,保证其对伤害的定义和判定标准有准确、统一的认识。同时,在收集信息时注意容易漏报的伤害事件,如未导致缺课的伤害以及非在校时间发生的伤害事件等。

监测结果分析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抽样方法与对象

按照《辽宁省碘盐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 在全市7个县 (市、区) 中, 每县 (市) 区, 按东、西、南、北、中随机抽取9个乡 (镇、街道) , 其中东、西、南、北、中片各抽取2个乡 (镇、街道) , 中片随机抽取1个乡 (镇、街道) ;每个乡 (镇、街道) 随机抽取4个行政村, 其中2个行政村 (居委会) 可在乡政府所在地及其附近抽取, 另外2个行政村在非碘盐较高的地区或距乡政府5公里以外的村抽取, 每个行政村 (居委会) 抽取8户居民。

1.2 检测方法与判定标准

碘盐测定:用直接滴定法。

判定标准:依据《辽宁省碘盐监测实施案》进行结果判定, 即食盐中碘含量20~50mg/km为合格碘盐碘;<5mg/km为非碘盐;其他含量为不合格碘盐。

2 结果

表1可见, 3年来共监测居民户碘盐6984份, 合格6864份, 合格率为98.45%。其中2006年监测2520份, 合格2472份, 合格率为98.2%, 碘盐覆盖率99.93%, 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8.13;2007年监测2340份, 合格2291份, 合格率为98.27%, 碘盐覆盖率为99.62%, 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7.90%;2008年监测2124份, 合格2101份合格率为98.77%, 碘盐覆盖率为99.88%, 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8.65%。3年共检出非碘盐12份, 不合格碘盐108份。

3 讨论

监测结果分析 篇9

1 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方法

由专职人员每周2~3次巡视病房收集与核对感染病例, 按照卫生部下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试行) 》进行诊断[1], 按浙江省统一调查表逐项填写。

1.2 监测项目

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各科分布情况、感染部位;易感人群、高危因素与医院感染相关性的发生率;医院感染致病菌的分布。

1.3 统计分析

通过浙江省医院感染管理系统的软件处理后进行。

1.4 质量控制

成立了院内感染质量控制小组, 开展控制院内感染业务学习培训, 每季开展1次的医院感染漏报调查, 3年共漏报71例, 漏报率为0.30%。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率

2.1.1 2006-2008年医院感染率见表1。

2.1.2 医院感染部位。

下呼吸道最高, 为45.85%;上呼吸道18.68%;泌尿道15.32%;手术切口5.53%;胃肠道4.94%;血液感染最低, 为1.78%。

2.1.3 不同科室分布。

ICU、血液科、神经外科、呼吸科和内分泌科分别为55.89%、5.64%、5.37%、4.83%和4.42%。按外科I、Ⅱ、Ⅲ类手术的医院感染率分别为4.44%、3.75%、6.19%, 外科未手术病人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90%。

2.1.4 人群分布。

脑血管疾病、慢性肝病、恶性肿瘤、慢性肾病、白血病分别为14.45%、13.79%、10.02%、7.36%、6.25%。

2.2 高危因素与院内感染的相关性

侵入性操作、化疗、使用抗生素相关性的感染率分别为28.30%、0.45%、0.11%。接受侵入性操作发生例次率较高的前5位依次为气管切开 (110.20%) 、使用呼吸机 (23.26%) 、移植物植入 (2.44%) 、置管引流 (2.23%) 、泌尿道插管 (2.15%) 。

2.3 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

在24 067例次医院感染病例中分离出573株病原菌, 占病例数的2.38%, 致病菌分布见表2。

3 讨论

在医院管理的诸多环节中, 医院感染管理直接体现了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 影响着医院的生存和发展[2,3], 也影响到社会安定团结, 经济发展。院内感染率的高低不仅反映了医院医疗护理质量, 影响到医院声誉, 还给病人增加不必要的痛苦和负担。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 医院感染管理已成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据有关报道, 全世界每年约有20万人受到院内感染, 各国感染率在3.3%~18.3%之间, 我国的院内感染率在4%~10%之间[4]。我院3年医院感染发生率平均为3.69% 例次率为4.20%, 与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1998-1999年监测资料 (感染率为3.92%, 例次率4.13%) 相似[5,6], 但低于包颖群的报道[7], 达到卫生部对三级甲类医院感染率≤10%的要求。

结果显示, 本医院感染率科室以ICU、血液科、神经外科等为高, 提示在进行医院感染监控中要抓住重点科室, 根据科室及病人基础疾病等特点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旋, 以减少感染机会。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 与国内报道相似[8], 这可能与病室内空气消毒不严, 不经常开窗通风, 加上患者机体防御功能下降, 呼吸机应用中管道不能及时更换消毒, 病人长期卧床排痰不利等有关。针对呼吸系统感染率偏高, 应结合耐药菌株监测进行深入调查, 找出院内感染高发的主要因素, 加强消毒隔离工作, 降低呼吸系统医院感染率[9]。高危因素以侵入性操作为高 (占28.30%) , 为此应尽量减少侵袭性操作, 如病情需要, 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防止致病微生物扩散。医院感染致病菌以G-菌为主, G+菌和真菌感染有一定的比例, 这与临床中滥用广谱抗生素有很大关系;另外患者的病情重、免疫状态差及环境消毒不严格, 也是真菌感染率较高的因素。我院将“临床抗菌药物使用与管理实施细则”纳入医疗质量综合目标管理, 实行奖罚结合, 取得了一定成效。

摘要:目的:为了解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揭示院内感染率的变化及感染因素的相互关系, 提供制定防治措施依据。方法:按照《医院感染学》诊断标准开展监测。结果:24067例住院患者中有887例发生医院感染, 感染率为3.69%, 感染1012例次, 例次率4.20%;标本送检率64.03%, 阳性率87.3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高 (占45.85%) ;感染科室ICU最高 (占55.89%) ;易感人群以脑血管疾病为高 (占14.45%) ;高危因素以侵入性操作为高 (占28.30%) ;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 (占58.46%) 。结论:医院感染发生率达到卫生部对三级甲类医院感染率≤10%的要求, 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仍需加强。

关键词:医院感染,监测,感染率,感染部位,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试行) [S].北京:卫生部办公厅卫医发[2001]2号, 2001.

[2]全面质量管理用于医院感染管理的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3, 13 (7) :656-658.

[3]韩黎, 朱士俊, 魏华.医院感染管理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3, 13 (11) :1001-100.

[4]邵瑜, 樊飚.浅议院内感染管理[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6, 22 (2) :142-143.

[5]吴安华, 任南, 文细毛, 等.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1998~1999年监测资料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0, 10 (6) :401-103.

[6]刘永发, 李兆香.2004年北华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患者院内感染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6, 6 (2) :385-386.

[7]包颖群.8610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 2007, 19 (6) :33-34.

[8]周小萍, 毛卫华, 郭玲娇.7 249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03, 2 (4) :276-277.

直流绝缘监测仪现场校验结果分析 篇10

变电站直流系统是指给保护、控制等设备提供工作电源的供电网络,包含有蓄电池、充电设备、空气开关或保险及接线端子、导线、直流绝缘监测仪等。直流绝缘监测仪是目前监测直流系统绝缘状况的主要设备,在电力系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绝缘监测仪的现场使用情况如何,在以往运行维护中没有得到大家足够重视。

目前在线运行的直流绝缘监测仪主要工作原理有两种,一种是检测直流漏电流方式,发生直流接地的系统,会在接地支路产生直流漏电流,通过监测仪的互感器进行检测,进而对系统绝缘进行检测。另一种是向系统输入超低频交流信号方式,通过监测仪的互感器进行绝缘检测。由于系统的复杂性,发生接地的方式很多,有单极单点接地、单极多点接地、两套直流系统串入导致系统绝缘低、交流电源串入直流系统等接地类型,直流绝缘监测仪应该对系统的这些接地类型进行可靠监测,以准确反映系统的绝缘状况,同时绝缘监测仪在运行中要不对系统产生任何安全隐患,以确保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2008年11月4~6日,我们对下属杨高、荷塘、威灵、楠竹塘、茶园五个变电站不同厂家的绝缘监测仪采用专用的直流接地装置校验仪进行了一次在各种接地状况下,直流绝缘监测仪的总体性能测试。我们通过该设备模拟系统正极接地、负极接地、正负同时接地,输入不同的系统分布电容,测试绝缘监测仪在以上各种情况下的工作状况。从测试的情况看,五个不同厂家的在线直流绝缘监测仪分别存在有接地情况下,装置产生较大的电压波动;正负极同时存在接地情况下,装置不能正确反映系统的绝缘情况;出现误选、漏选接地支路馈线等问题。本文从直流绝缘监测仪引起的系统电压波动和绝缘监测仪两极接地检测功能的缺陷两个方面来探讨对直流系统运行安全的影响。

1 校验方法与内容

如图1,将待校验的直流绝缘监测仪的+KM(直流系统母线)、-KM及接地线,从运行的直流系统解开,再分别接入专用直流接地校验仪对应端子,另将其接地支路穿过直流绝缘监测仪的支路检测互感器(CT)。

接地校验仪模拟直流系统有关参数及各种接地故障,对直流绝缘监测仪的接地告警和接地选线功能、技术参数进行校验。校验内容如下:

(1)正极单点接地(10 kΩ,50 kΩ)

(2)负极单点接地(20 kΩ,100 kΩ)

(3)两极单点极地(正极20 kΩ/负极30 kΩ)

(4)模拟支路电容(20 kΩ,1μF,5μF)

(5)模拟系统电容(20 kΩ,50μF,100μF)

2 结果分析

从校验结果看,没有对地电容的情况下,正负极单点接地,五个站的直流绝缘装置均能正确告警和准确选线。但两极接地却都不能正确告警和选线,当存在对地电容时,有些装置会误、漏选线,还有1台装置对地电压波动最大达90 V。

2.1 两极接地故障不能告警

如表1,正极20 kΩ、负极30 kΩ接地故障,茶园、杨高、荷塘三个站测出负极为999 kΩ,正极分别为260 kΩ、214 kΩ、159 kΩ与实际相差甚远,而楠竹塘、威灵站装置由于不显示绝缘电阻,具体数据不清,但也和另外三个站一样,不告警不选线,即不能正确检测两极接地故障。

2.2 误选线

所有试验中,只有楠竹塘站,在50μF系统电容时,出线误选线,即将没有接地的支路报为接地支路,如表2。

2.3 漏选线

当支路电容为5μF或系统电容为50μF时,楠竹塘站出现漏选线,即有些接地支路判为无接地,而威灵站所有试验中,均只能选出一条接地支路,不能满足两点以上接地故障的选线。杨高站,当系统电容为50μF时,直接报母线接地,根本不能选出接地支路,如表3所示。

2.4 电压波动大

当有接地故障并告警时,杨高站绝缘装置使母线对地电压不断波动,最大波动值达90 V,如表4,直到接地故障消失。其它各站均不波动。

3 安全隐患

3.1 两极接地

两极接地故障是指直流系统正负母线绝缘电阻同时降低或出现接地的现象,一般认为这种情况极少发生,可以不予考虑,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大家知道直流接地告警值设置都比较低,如220 V系统一般为25 kΩ,当绝缘电阻还大于告警值时,不发告警信号,也不会通知检修人员处理接地故障,由于绝缘下降到发生接地故障有时会经历较长的时间如几个月甚至几年,这样上述绝缘降低的情况长期存在,在该期间,很有可能在其它地方也发生绝缘下降,如果在同一极,为两点接地,绝缘电阻可能达到告警值,如果不在同一极。则出现两极绝缘都下降,此时,对地电压反而会恢复一些,使运行维护人员误以为绝缘变好了,而实际是发生了两极绝缘同时下降的情况。

两极绝缘下降,如果长期存在于直流系统,而又不被发现并排除,将使直流系统面临出现大的短路电流的风险,随之引起火灾和损坏直流电源。还会产生两点以上的接地故障,使接地故障处理变得异常困难,大大延长接地排查的时间,增加了保护误动的机会。

3.2 电压波动

如图2所示,某些绝缘装置为了检测出接地支路,利用图中K1、K2交替闭合和断开,在接地点R+、R-产生方波电流I+、I-,因V+=I+×R+(V-=R-×I-),相应地对地电压也是类似的方波电压。图中虚线表示直流系统存在对地电容时,充放电过程。

利用专用穿心互感器(CT),检测出供电支路的接地信号电源I+、I-,即可判别支路接地与否。

220 V直流系统接地告警电阻整定值一般约25kΩ,此类直流绝缘装置产生的方波电流在0~10m A,有的更大,产生的电压波动在几十伏,甚至在0~220 V波动。

前述知道,杨高站电压波动最多能达到90 V,即图2中ΔV,如此大的电压波动,一方面会对微机保护的通讯等带来脉动干扰[1],降低保护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大幅度电压波动,还可能使主变重瓦斯等出口中间继电器动作[2],导致主变误跳闸。

保护回路中有许多类似图3(a)中的光耦隔离电路,如失灵保护[3]。C为电缆电容,据有关研究[4],每100 m电缆有15~30 n F电容,而该电缆有的可达几千米[5]。

图2中负极对地方波电压,通过电容C对光耦充放电,可等效为图3(b),当电流ID达到光耦的导通电流(一般约1 m A)时,光耦将导通,而出口跳闸[4]。

由此可看出,当该站发生接地故障,或通过模拟接地故障校验绝缘装置,有可能使保护发生误动。

2008年11月下旬在河北某220 k V变电站发生了直流绝缘监测仪电压波动引起保护误动的安全事故,也证明了电压波动对直流系统安全运行的影响。

4 结论

1)采用专用校验仪器对“直流绝缘监测仪”进行校验,不影响直流系统的正常运行,且校验内容丰富全面。

2)本次校验发现了“直流绝缘监测仪”,存在以前未曾注意到的问题,为今后设备选型和技术改造提供了依据。

3)“绝缘监测仪”本身的问题如电压波动等,关系到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以及时消除系统安全隐患。

4)应尽快开展“直流绝缘监测仪”的定期校验工作。

摘要:根据专用仪器对五个变电站在线运行直流绝缘监测仪现场校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被校验的直流绝缘监测仪存在两极接地不能正确告警和选线。当存在对地电容时会误选线、漏选线以及电压波动大等问题。探讨了直流系统两极接地以及检测接地支路切换过程中产生的电压波动而导致保护误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采用专用设备对直流绝缘监测仪进行现场定期校验,及时发现和消除所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直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绝缘监测仪,两极接地,误选线,漏选线,电压波动,现场校验

参考文献

[1]蔡敏.光耦器件瞬态饱和对微机保护装置的影响及对策[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28(8):72-75.CAI Min.Research on transient saturation of opto-couplers for electrical transient/burst[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4,28(8):72-75.

[2]黄剑.便携式直流接地检测仪对电力设备运行的影响分析[J].广东电力,2007,20(3):34-37.HUANG Jian.Analysis of influence of portable DC earth fault detector on operation of power equipment[J].Guangdong Electric Power,2007,20(3):34-37.

[3]高旭.一起典型的500kV失灵保护误动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31(8):104-106.GAO Xu.An analysis of a typical case of failure to protect the500kV malfunction[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7,31(8):104-106.

[4]孟恒信.保护用控制电缆分布电容参数测试方法研究[J].山西电力,2008,148(4):16-19.MENG Heng-xin.Research on distrbuted capacitance parameter testing method of relay control cable[J].Shanxi Electric Power,2008,148(4):16-19.

监测结果分析 篇11

【关键词】长岭县;鼠疫监测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767-01

1 概况

长岭县地处东经123°08′10″--124°45′15″之间,北纬43°58′30″--44°39′55″之间。海拔280m—180m,地面坡降千分之五,地势东高西低,野生植物生长茂盛,适宜于鼠类栖息。植被硷草、糙隐子草、杂蒿、硷萌蒿、芦苇等为优势种。野生啮齿类动物以达乌尔黄鼠、黑线仓鼠等为优势种;啮齿动物体外寄生蚤主要以方型黄鼠蚤松江严种为优势种。长岭县为松辽平原达乌尔黄鼠鼠疫疫源地的一部分。据历史记载从1911—1958年,共发生鼠疫病人3285人,死亡2151人,死亡率为65.51%。

2 监测结果

2.1人间鼠疫监测

为了巩固鼠疫防治工作效果,各乡(镇)村建立了三级疫情报告网,分别建立监测站和疫情监测员,县级组建了疫区处理组织,每年都对疫区处理的物品、装备、药物清理、更新和补充。为了加强联防与邻县之间每年都召开联防会议,互通信息,约定灭鼠时间,共同推进边界地区和鼠疫防治工作,并宣传普及鼠防知识,提高群众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通过监测无人间疫情发生。

2.2.1 黄鼠数量调查。2011—2012年4—7月份按监测面积的0.5%分层随机抽样,用单公顷1日弓形夹法对黄鼠数量进行调查.黄调查样226个,捕获黄鼠59只,平均密度0.26只/hm2。

2.2.2 小型鼠数量调查。2011—2012年每年在监测点内选择不同种生境,采用5米夹线法,以白面油饼为诱饵,每次布夹100-200盘次进行夜行鼠监测,2年共布放板夹6400盘次,捕获小型鼠467只,捕获7.30%。其中黑线仓鼠368只,占78.80%;小家鼠74只,点15.85%;大仓鼠11只,占2.36%;黑线姬鼠14只,占2.99%。

2.2.3 黃鼠体外寄生蚤调查。2011-2012年在监测区内,采用乙醚麻醉方法进行活体黄鼠体表寄生蚤梳检,共梳检黄鼠480只,其中带蚤鼠98只,染蚤率为20.42%;共获蚤198只,平均蚤指数为0.41只。其中黄鼠蚤174只,点87.88%;二齿新蚤24只,点12.12%。

2.2.4 小型鼠类体外寄生蚤调查。2011-2012年在监测区内,对捕获的小型鼠按种类装袋,用乙醚麻醉后梳检体外寄生蚤。共梳检小型鼠类467只,其中带蚤鼠66只,染蚤率为14.13%;共获蚤97只,平均蚤指数为0.21只。其中二齿新蚤71只,占73.20%;阿巴盖蚤21只,点21.65%;丛宗双蚤3只,占3.09%;短附守眼蚤2只,占2.06%。

2.2.5 黄鼠洞干寄生蚤调查。2011-2012年在监测区内,每个点探40cm以上浓度的黄鼠洞,每个洞探3次,发现蚤后再继续探,直到没有蚤为止。共探538个洞,其中带蚤洞3个,染蚤率0.56%;获蚤5只,平均蚤指数为0.009只,均为黄鼠蚤。

2.2.6 病原学及血清学。2011-2012年在监测区内用IHA检验黄鼠血清12.53份;用鼠疫细菌学方法检验黄鼠肝、脾60组,1253份,蚤类16组204只,结果均为阴性。面区监测用IHA检验黄鼠血清4148份,全部阴性。

3 黄鼠密度通过边疆年监测,8个监测点平均密度为0.24只/hm2。

最高密度为0.32/hm2,最低密度为0.22只hm2。总的看黄鼠密度偏高。黄鼠大部分分散到坨子树地和坨子耕地生境中栖息,呈现出点状或块状分布,但对动物间鼠疫的发生和传播也受到一定影响,在调查226个样方中,有鼠样方38个,无鼠样方188个,这说明无鼠面积非常大,占调查面积的83.19%

3.1 地理生境,从地理生境上看,坨子耕地黄鼠密度最高0.42只/hm2;坨子树地相对较高,密度为0.17只/hm2。而其他生境密度均较低。这说明黄鼠栖息的最佳生存环境是坨子耕地和坨子树地,而改变了过去树地不适应黄鼠栖息的说法。

3.2 蚤的娄理。通过调查,黄鼠体蚤、小型鼠体蚤、黄鼠洞干蚤平均蚤指数均较低,分别为:0.41、0.21。0.009只。这说明鼠的数量降低和气候干旱造成的蚤指数的下降。

3.3 疫源动态。从2004年在面区新安镇,闹宝屯检出3份黄鼠血清有阳性指征后,通过加大措施和平段,扩大疫源检索面积,再没有发现可疑情况,对其他布匹和点区获取的材料,结果均为阴性。

4 结论

清远市农村儿童伤害监测结果分析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对2009年7月1日—2011年6日31日在清远市农村地区伤害监测哨点医院(清远市清新县人民医院、清远市清新县浸潭卫生院、清远市清新县三坑卫生院)首诊的15岁及以下农村儿童伤害患者进行监测。

1.2 研究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哨点医院医护人员通过问询和查体,将首诊伤害患者情况填写伤害报告卡。内容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制定的《全国伤害监测报告卡》。包括患者一般信息、伤害事件的基本情况、伤害临床信息等。其中伤害原因分类参照《全国伤害监测指南》进行。

1.3 质量控制

每季度清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派工作人员到医院进行漏报、错报等质量抽查,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1.4 统计分析

将采集的信息录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作的全国伤害监测报告系统,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009—2011年全国伤害监测系统共收集清远市农村儿童伤害病例980例,占清远市伤害总病例的9.27%;不同性别各年龄段均有伤害发生,其中男童617例(62.96%),女童363例(37.04%);男童的比例高于女童,男女童性别比为1.70:1;见表1。农村儿童病例年龄以10~15岁为主,占农村儿童伤害病例的47.45%,见表2。

2.2 伤害发生时间分布

对伤害发生的月份进行圆分布检验,结果显示,1年中农村儿童伤害以6—10月份较高,8月份为最高,159例(16.97%),见图1。在1天中,农村儿童伤害病例数在7时后迅速增加,在10~12时、14~16时形成2个高峰,18时之后迅速下降,至凌晨1时达最低。2年儿童伤害病例的发生时间分布情况基本一致。见图1。

2.3 伤害发生的地点分布

农村儿童伤害发生地点第1位是学校与公共场所463例(47.29%),其次为家中278例(28.34%),农场(农田)150例(15.27%)。见表1。

2.4 伤害发生的原因分布

跌落伤害居第1位,动物咬伤、交通事故、锐钝器伤的伤害排位靠前;将农村儿童伤害病例分为3个年龄组(<5岁、5~9岁、10~15岁),伤害原因分布情况见表2,小于5岁年龄组伤害前3位原因依次为跌落、动物咬伤、钝器伤;5~9岁年龄组伤害前3位原因依次为跌落、交通事故、锐器伤;10~15岁年龄组伤害前3位原因依次为跌落、交通事故、钝器伤。

2.5 伤害的性质

农村儿童伤害病例中917例(93.59%)是非故意的,59例(6.02%)为故意(暴力、攻击),自残、自杀4例(0.41%)。

2.6 伤害的受伤部位

前3位依次为头部369例(37.64%),上肢214例(21.82%),下肢195例(19.93%)。

2.7 伤害严重程度

根据受伤者临床情况确定伤害严重程度,轻度是指轻微受伤、浅表擦伤或者轻微割伤者,中度是指包括骨折在内的需要专业治疗、缝合者,重度是指包括内出血、器官贯通伤、血管受损在内的需要立即进行急救医疗或者外科手术治疗者。监测病例中,轻度伤害有786例(80.21%),中度145例(14.77%),重度38例(3.85%),死亡11例(1.17%)。

3 讨论

儿童伤害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不仅仅是损失大量的资源,更重要的是个人的痛苦,对家庭的痛苦更难以估量[3,4]。本监测显示,清远市15岁及以下农村儿童发生的伤害具有明显特点:①发生伤害的农村儿童中,男童的比例高于女童,提示男童是伤害预防的重点人群。伤害病例年龄以10~15岁为主,占农村儿童伤害病例的47.45%,说明10~15岁农村儿童更容易受到伤害。②伤害原因构成中跌落伤害居第1位,动物咬伤、交通事故、遭钝器伤成的伤害排位靠前,提示动物咬伤、交通事故已成为影响清远市15岁及以下农村儿童安全与健康的重要问题。小于5岁年龄组自我防卫能力较差,容易被动物咬伤,10~15岁年龄组要经常做农活容易发生钝器伤,5~15岁年龄组因在往返学校途中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应根据这些特点,采取适当措施,保护农村儿童健康。跌落伤害居第1位,提示应针对不同年龄段农村儿童发生跌倒或坠落的主要场所,采取相应的预防干预措施,如针对年幼农村儿童采取家庭安全措施,针对学龄农村儿童采取学校和道路安全措施,这对减少农村儿童跌倒或坠落的发生非常有效。③每年7—9月是农村儿童放暑假期间,衣着单薄且校外活动频繁,农村儿童做农活的时间增加,受伤的机会较上学期间多。每天10~12时、14~16时的2个伤害高峰,是农村儿童在学校活动或农场或农田做农活的时间,发生的伤害较多,是预防控制的重点时段。④农村以留守儿童居多,儿童的心理素质薄弱[5],伤害发生的病例中存在的自残、自杀现象,对社会影响大,应积极预防。⑤伤害部位中,以头部损伤比例较高,占37.64%,可能是人们较重视头部,损伤后一般都及时到医院就诊,而肢体的轻微伤未到医院就诊。根据本次监测结果,建议开展农村儿童伤害的咨询和健康教育。同时,不仅要关心农村儿童本身的伤害问题,也要关注伤害对农村儿童、农村家庭以及社会的巨大影响。要减少15岁及以下农村儿童伤害发生,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采取综合措施,提供农村儿童安全的生存空间,促进农村儿童快乐健康成长。

摘要:目的 分析清远市15岁及以下农村儿童伤害的原因,找出伤害发生的规律,评价伤害对该人群造成的危害。方法 对清远市农村地区2009—2011年儿童伤害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9—2011年全国伤害监测系统共收集清远市农村儿童伤害病例980例,占清远市伤害总病例的9.27%;不同性别各年龄段均有伤害发生,男童的比例高于女童;一年中农村儿童伤害发生以6—10月份较高;伤害发生地点第1位是学校与公共场所463例(47.29%),其次为家中278例(28.34%),农场(农田)150例(15.27%)占第3位;伤害原因构成中跌落伤害居第1位,动物咬伤、交通事故、锐钝器伤的伤害排位靠前,伤害发生性质中917例(93.59%)是非故意的,59例(6.02%)为故意(暴力、攻击),自残、自杀4例(0.41%);伤害的受伤部位前3位依次为:头部369例(37.64%),上肢214例(21.82%),下肢195例(19.93%);伤害严重程度中轻度伤害有786例(80.21%),中度145例(14.77%),重度38例(3.85%),死亡11例(1.17%)。结论 伤害是危害儿童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政府和社会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和控制农村儿童伤害。

关键词:伤害监测,农村儿童,分析

参考文献

[1]王声湧.伤害流行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6-57.

[2]丁宗一.大力开展儿童期意外损伤的监测与干预[J].中华儿科杂志,1999,37(11):653-654.

[3]曾光,耿玉田,荆瑞巍,等.北京市儿童青少年伤害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12):1024-1028.

[4]马文军,许燕君,李剑森,等.广东省居民非致死性伤害及疾病负担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6):983-984.

上一篇:困境及策略下一篇:有线电视线路检修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