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程教学

2024-08-27

科学课程教学(精选12篇)

科学课程教学 篇1

课程改革的计划早已提出, 落实到每个教育单位, 是教条认识照搬照抄还是灵活运用因地制宜, 对于每个老师都是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 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 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 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 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美术课改的目标是美好的, 广大美术工作者也逐步了解课改的思路和目标, 在实际的工作教学中美术工作者更应该以创新的思路、理论联系实际、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开展美术课程。

但是因为地域差异或者各个学校的学生实际水平不同, 因此教学的水平和效果也参差不齐。如何科学设置课程, 我觉得首先要发现和解决在实践美术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几个问题:

1、教师接受了课改, 但是如何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是个问题

2、教师强调追求“人文性”目标, 而丧失了美术课的特点和一些重要的内容知识。这种情况在我们中职学校表现尤为突出, 因为中职学生美术水平低、基础差, 如果完全遵守“人文性”, 所学内容就只能停留在小学美术内容上。

3、新课程美术课的双基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是什么?与三维目标是何关系?三维目标该如何设计?三维目标写进了教案但教学效果为何不明显?

4、教学活动生动活泼了、多媒体技术丰富多样了, 但是美术或教育内涵为何淡薄了?

5、课堂教学评价已成为常规, 为何却往往流于形式?该如何发挥评价的作用?许多老师在评价学生时很随意, 就是简单的“太好了太棒了”的鼓励字眼, 无具体的评价内容, 很空洞, 让学生没有获得评价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评价一个学生要客观、要委婉、要有具体内容, 要让学生明白表现得好, 好在哪?表现的一般该怎样改进?这些都是每个任课老师该学习的内容。

6、到底什么是优质课、精品课的标准?教师该如何打造自己的优质课?许多老师积极的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教学竞赛活动, 这当然是好现象, 但是许多优质课太假, 很多老师提前上好这堂课, 学生的回答都是标准答案, 简直就像是师生的影视剧, 就连有的评委也说公开课就是作秀, 这真是教育的悲哀。

教学不是作秀, 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有效教学是指通过教师的教学之后, 学生所获得有效的进步或发展。其核心问题是怎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是高效的?因此,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教学有没有效益, 并非指教师有没有按照教学大纲教学生很多内容, 而是看学生在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或学的好不好。如果学生没有收获如坐晕车, 即使教师付出了很多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同样, 如果学生学得很努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和进步, 也是无效教学。

“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 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全面发展, 而不是仅仅是某一方面知识的发展。

其次, 关注教学效益, 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吗, 即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最后, 关注教学成果的可检测性, 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

教师要有经常反思意识, 思考“怎样的教学才有效?”“有没有更有效的教学?”“学生是否乐于接受我的教学方式?”

高效的教学效果当然要有优秀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教师为有效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一系列教学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行为的教学思路和智慧。有效教学的实施可划分为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三个阶段。教学效果在优秀的教学策略下才能完成, 因此教学的外部环境也非常重要, 教师是个终身学习的行业, 对于自己的专业及教学能力应不断更新和改进, 才能适应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总之原来的“一言堂”的讲课和临摹课本或教师范画的技能学习已不适应新课程美术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发展要求了。课改之后则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 采用启发式教学、合作学习和建构主义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 科学设置课程不仅要考虑好具体课程内容, 同时也要考虑到实施何种教学方法或教学工具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舞台, 教师上好每一节课, 学生在优秀的教学课程下有所进步, 这便是教师教学的根本目的。

摘要:本文反思了目前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提出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在教学设计中, 应因地制宜的实施教学内容, 用多种教学方式开展教学, 强调学生的多种学习模式和教师的多种教学途径, 通过合理完善的教学设计、客观真实的评价方式、积极认真的教学反思, 促进教师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程设置,有效教学,教学设计,教学评价

科学课程教学 篇2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作出猜想,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杠杆原理,认识杠杆省力费力规律,并能运用杠杆原理认识一些变形杠杆工具。

2、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人只有了解了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3、培养学生通过改变实验条件运用实验记录帮助分析实验现象的实验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演示器材:重物、竹杠、方凳、老虎钳、裁纸刀、镊子、杆秤、天平、玩具跷跷板等

2、学生实验器材:杠杆尺、铅笔、铅笔盒、螺帽若干、剪刀、白纸

三、教学活动设计

(一)问题情景引入

我们每个人的力气有大,有小。即使是大力士,遇到很重的物体也有很难搬动的时候。比如,学校买来一箱实验材料。哇,好重呀。你们谁能帮助老师搬动它?

请班上的大力士来。

师:为什么搬不动?太重了。

师:谁有办法? 生:老师,如果能利用工具,我可以把它搬起来。

老师:遇到难解决的问题就想到用工具,很聪明。你来试试。(女生利用一根竹杠和一只凳子,把重物撬离了地面。)

师:成功了。是这位女生的力气比刚才的几位男生都大吗?

生:不是。

师:谁帮了她的忙?

(二)研究杠杆的特点

1、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杠杆

师:杠杆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简单机械,像刚才这位同学撬重物的竹杠就是杠杆。别看它简单,里面蕴含着的科学道理还不少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杠杆,看谁能发现更多的科学道理。

2、提出研究问题。

师:研究之前,应该带着问题来研究才有收获。你想研究杠杆的一些什么问题?生提出想研究的问题

3、分组实验研究。

师:我们先来研究杠杆是怎样把物体撬起来的。

方法:是实验、观察、思考。请同学们拿出一只铅笔盒、一根尺和一支铅笔,按刚才这位女同学撬重物的方法,用尺撬一撬铅笔盒。(生用尺撬铅笔盒活动)

4、交流、整理。师:通过上面的实验研究,你认为杠杆是怎样把物体撬起来的?

生:(边演示边说)把尺垫在铅笔盒下,再把铅笔垫在尺下,在尺的另一端往下按,就能把铅笔盒撬起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整理:在杠杆中,我们把铅笔顶住尺子的地方叫做支点,手指用力的地方叫力点,放铅笔盒的地方就叫重点。师边说边画简笔画

(三)研究杠杆的省力规律

1、在上面的实验中,谁还有什么新发现?

生:铅笔放在不同的位置,要撬起铅笔盒,用力的大小不一样。

生:铅笔位置不动,手指在不同的地方按,用力的大小也不一样。

师小结:刚才通过大家的研究,就发现了铅笔放在不同的位置,要撬起铅笔盒,手指用力的大小就不一样。支点移动,力点不动,会引起手指用力大小的变化;支点不动,用力点移动,也会引起手指用力大小的变化。我们可以把研究的问题归纳为在什么情况下,杠杆比较省力?在什么情况下,杠杆比较费力?

2、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按教师演示的方法组装好杠杆尺后。在一边放一重物,另一边不同的地方放螺帽,分别记下使杠杆平衡时的螺帽数,并填写实验记录表。

出示实验记录表,学生实验并记录。实验次数 支点在中间,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格数)支点到力点的距离(格数)螺帽数

省力(划√)

费力(划√)

3、汇报实验结果。与学生一起得出省力、费力规律。

在支点不动的情况下,力点离支点越远越省力。

在力点不动的情况下,支点离物体越近,离用力点越远,越省力。

在力点不动的情况下,支点离物体越远,离用力点越近,越费力。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简笔画板书)师:当支点离物体和力点之间的距离相等时,是省力还是费力?

师:像天平(师出示天平),它中间的刀口是支点,两边两个托盘,只有当两边的重量一样时,天平才会平衡。天平就是一种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四)应用与扩展

1、比比谁的力气大。

我们来用今天学到的杠杆做一个游戏,比谁的力气大。请班上的大力士上来,谁来挑战?选比较瘦小的女孩上来比。师:瘦小女孩要想获胜,应该怎么办?(支点离她要远,远到多少可能合适?这里也有规律,可以计算出来,我们以后再研究。这个问题留给爱科学的孩子。)

见机巩固支点、重点、力点以及省力规律。

2、挑战老师。

问小女孩儿,老师的力气比你们班的同学都要大,你敢和老师比试吗?

同学们给她出主意。支点尽可能离老师近点。

师:同学们用科学知识战胜了老师,真不简单。老师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老师的力气再大些,老师身上压很多重物,你能够把老师撬起来吗?(要把杠杆加长,即延长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如果把老师换成很重很重的重物,象地球一样重,你能用杠杆把地球翘起来吗?还真有人提出过这个问题:古希腊有位科学家叫阿基米德,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在宇宙中,如果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杆子,我能把整个地球给撬起来。看来杠杆确实很神奇,能帮助我们做许多事情。

3、杠杆的应用。

你们知道哪里用到了杠杆吗?你还见过哪些杠杆或运用杠杆的地方?

公园里的撬撬板、天平、剪刀、老虎钳、开啤酒瓶盖的工具、指甲钳、老虎钳(铁丝)、裁纸刀、镊子、杆称。具体应用:把一张纸折4折以后,拿剪刀剪纸放在剪刀尖上很难把它剪破,放在剪刀口里面,就很容易把纸剪破了。

师:为什么放在剪刀尖不容易剪破纸,而放在剪刀口里就很容易剪破呢?

剪刀交叉的地方是支点,纸放在剪刀尖纸离支点远,就比较费力,放在剪刀口里,纸离支点近,就比较省力了。

在生活中,人们为了使工作更省力或方便,发明创造了很多机械,杠杆只是其中的一种。只要我们留心去观察,一定还会发现更多的科学道理。

师:你们还可以提出一些研究问题,开展研究,比如,杠杆有时省力,有时费力。人们用杠杆的省力规律制作了一些工具,像剪刀、老虎钳等,有没有用杠杆的费力规律制作工具的?如果有,制作费力工具有什么好处?欢迎你们继续研究,把研究过程及下来,我们到时候组织专门的科学探究实验研究成果汇报会。希望到时候看到更多同学的研究成果。

《滑轮》 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3.会根据要求组装滑轮组。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和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2.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的实际应用。2.对实际中的滑轮的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3.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4.具有对现实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是否合理进行评价的意识。

5.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用探究式学习法来认识滑轮的特点,并进一步熟悉用观察和对比的方法来研究问题。

教学用具:

滑轮2个、细线、200克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米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杠杆可以分为哪几类?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2.举两个省力杠杆和等臂杠杆的实例。

二、新课 1.引入:

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漫画,说说漫画的意思。2.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出示实验器材,提出问题:你能利用我手上的滑轮把钩码提起来吗?你怎样设计呢?

(1)学生在讨论后举手来讲台上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组装,并把设计的方法画到黑板上。

(2)学生利用弹簧测力计观察定滑轮、动滑轮拉钩码匀速上升时的示数,和钩码的重力进行对比。

(3)学生利用米尺来观察定、动滑轮拉钩码匀速上升时钩码移动的距离和拉力移动距离之间的关系。3.认识滑轮组

(1)提出问题:谁能把这两个滑轮组合起来再把钩码提起来呢?要求学生到讲台上进行演示,注意观察、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在黑板上画出绕线方法。

(2)提出问题:两次示数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观察、讨论后回答:拉动钩码的绳子段数不同。

(3)提出问题:你能数出有几段绳子吊着钩码吗?学生观察、讨论后进行回答。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出数绳子段数的方法是:数绕在动滑轮上和固定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有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拉力就是钩码重的几分之一。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动滑轮的重力不能忽略,所以在实验中得出的拉力并不是钩码重的几分之一,而是稍大于这个值。

4.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在黑板上画出段数分别是2、3、4、5的滑轮组的绕法图,让学生数数是几段绳子吊着物体。

学生观察四个不同的绕法图,找出其中的规律,得出关于绳子绕法的结论:奇动偶定。并且进一步总结出拉力移动距离和物体移动距离之间的关系。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观察生活、生产中有什么地方用到什么样的滑轮、滑轮组。

教学反思:

这节课按照新的设计方案实施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少同学觉得这种学习方法很好,他们不仅动手进行了实验,并且自己通过探究得出的规律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但是课堂中也存在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课堂时间不容易把握,有的学生想象能力不够,他们很容易想到定滑轮的绕线方法,但是在设计动滑轮绕线时,接连几个学生上来设计的方法都还是定滑轮,这样就浪费了一些时间,幸好后来有一个学生设计出了动滑轮的拉法,这样才避免了冷场。第二个不足是只有个别学生上台动手操作,大部分学生还不能亲自探究,如果把这个实验搬到实验室中,我想课堂效果应该更好,但是由于受其他因素的限制,没有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实验,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齿轮 教学设计

本课教科书包括三个板块: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拓展活动。其中,活动准备提示了课堂探究所必备的典型的实验材料:齿轮模型、泡沫板、刀子、萝卜、塑料棒,此部分属于学生课前探究性准备材料的过程。拓展活动中提示了一个建议性活动内容:研究玩具车或机械钟内的齿轮,探究游乐场中的娱乐设施运用了哪些简单机械的原理。此部分属于课下对活动过程的延续。活动过程设计了两个活动,一是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齿轮;二是做齿轮,研究齿轮的作用。同时,教材中还呈现了“空白记录表”,目的是让学生自主记录“我们的发现”。本课教科书在编写中体现了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并通过卡通人物的表情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显性呈现在教科书当中,使本课显得探究韵味丰足而又不失活泼、有趣、合谐,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研究专题及观点】

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研究的主要专题是“探究如何让学生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并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体验知识与事物的形成、发展、变化过程,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动手的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我的观点是: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应落实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并在活动过程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着力引导学生“从问题引入到问题结束”,让学生带着对问题的探究自行经历探究的过程,在对事物有了一定的结论之后,再通过探究中发现的问题,或是对结果的分析,引导学生产生新问题,并能够持续进行新问题的探究,将探究活动不断进行下去。

【设计思路】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我基本遵循教材编写的思路,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开始,通过谈生活中的齿轮引入课题,让学生先猜测齿轮的作用,带着“齿轮究竟有什么作用”的问题进入科学研究中,通过动手做齿轮,发现正常工作的齿轮应该具备的特点,通过实验发现齿轮的作用,最后让学生用获得的认识联系生活中对齿轮的应用。最后,通过“设想一个正常工作的机械钟表中至少要有几个齿轮?” 让学生产生新问题,在充满探究欲望之中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以促使学生课下继续探究。整个教学过程重点体现了“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的理念,以及让学生的探究活动从“问题中开始”,又从“问题中结束”,使探究活动更具完整性、细致性、科学性、持久性。

同时,我还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认真观察、细致归纳。通过一系列的探究体验活动,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一步步体会到齿轮的特点,发现齿轮的作用。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还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了我国在齿轮制造和应用方面的背景资料,以达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起对齿轮进一步了解和研究的目的。齿轮 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目标】

1.在做齿轮的过程中,体验合作与交流的愉快,增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研究齿轮作用的过程中,学会设计和制定实验方案,并养成做好实验记录的习惯。

3.探究齿轮这种简单机械的作用,了解使用齿轮能传递动力、改变力的方向及改变转动速度。【活动过程描述】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带来了几个模型,知道是什么吗?

看来大家对齿轮并不陌生。那位同学来说一说,哪里用到了齿轮? 实际上,齿轮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和杠杆、滑轮、轮轴、斜面一样,也属于简单机械。那作为简单机械的齿轮在工作中会起到哪些作用呢?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猜一猜。【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的都见过齿轮,对齿轮的作用也有一定的了解,尽管不全面,也不够准确,但这样的导入能唤起学生对齿轮这一事物的思考,为下一步活动做准备。】

二 探究活动一:做齿轮,感受齿轮的特点 1.激发做齿轮的兴趣。

齿轮究竟有什么作用呢?老师认为,只要你们做个齿轮模型体验体验齿轮的特点,再利用它来研究研究,就能把这个问题解决,你们能行吗?

【孩子们最喜欢动手操作,为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亲自体验做齿轮的过程,目的是让学生在制作过程发现齿轮的特点,为齿轮作用的探究过程提供最直按的经验。】 2.学生动手做齿轮。

学生进行做齿轮的活动。(教师在结束前1 分利用课件上的小闹钟加以提示,让学生树立时间观念)3.转动自制齿轮,初步感受齿轮的特点。

请同学们互相配合,把你们的小齿轮组合起来,转一转,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把齿轮在泡沫板上进行固定、组装,并进行操作与观察,谈自己发现。

【学生制作的小齿轮普遍存在不够圆、齿不均匀,齿轮组合在一起时,相邻的两个齿轮不能互相咬合,个别同学还会存在固定齿轮时轴没有插在圆心上的问题,同时呈现用于做齿轮的材料也不够坚硬与结实等一系列问题。目的是通过此交流过程,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意识到制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都会影响齿轮的正常工作。同时体会到正常工作的齿轮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三 探究活动二:利用齿轮模型 探究齿轮的作用 1.设计研究方案。

齿轮究竟有哪些作用呢?现在,我利用自制的齿轮模型,也可以借助老师提供的齿轮模型来研究。你们准备怎样组装齿轮进行研究呢?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汇报研究方案。

【为了避免研究的盲目性,保证探究的效果,有必要让学生在实验前对实验方法进行设想。】 2.探究齿轮的作用。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刚才设想的方法去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做好实验记录。(教师为学生提供实验报告单)“齿轮作用的研究”实验记录单 组装方法 我的发现 其他小组的发现

学生做实验,并认真填写记录单 3.汇报研究发现。

请各个小组汇报各自的研究和发现,同时还要注意把兄弟小组的研究与本组做对比,记录有价值的发现。①学生汇报自己小组的发现。

②根据小组的发现,结合其他小组的发现,再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学生汇报自己的研究发现,教师进行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总结出齿轮的作用。

(适时板书:传递力、改变转动方向、改变转动速度)

【学生实验的同时,教师将实验中的观察记录作为指导重点,目的是让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搜集观察实验中的大量信息,以便为学生互相交流、归纳结论提供事实依据。汇报中,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同时提醒学生要注意记录、积累别的小组的发言,体现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

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不仅知道了齿轮能传递力,还发现了它能改变转动的速度和运动的方向。四 拓展活动:创新设想 1.学以致用,科学猜想。

(出示一个钟表)同学看,这是一块普通的钟表,它的里面就有齿轮,齿轮的转动带动了钟面上的指针。请同学们想一想,要保证时针、分针、秒针向同一个方向也就是顺时针转动,你认为至少要有几个齿轮?它们是怎样组合的?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意见。

【这一问题,学生的意见可能各不相同,教师不给予肯定与否定,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回答中互相启发,碰撞思维的火花。这一设计的目的是将学生探究出的齿轮的作用在实际中进行应用。加深学生对齿轮的作用的认识,同时也渗透了培养学生善于用掌握的科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服务于生活。】 2.引出新问题,拓展延伸到课外探究。

钟表里究竟有几上齿轮?它们到底是怎样组合的?又是怎样工作的呢?那样组装有什么道理?还有没有更好的组装方法?这些问题请你们课下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解决它。下节课我们再来重点交流。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21.齿轮》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齿轮》一课是青岛版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21课。本课教科书包括三个板块: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拓展活动。其中,活动准备提示了课堂探究所必备的典型的实验材料:齿轮模型、吹塑纸、刀子、胡萝卜、塑料棒,此部分属于学生课前探究性准备材料的过程。拓展活动中提示了一个建议性活动内容:研究玩具车或机械钟内的齿轮,探究游乐场中的娱乐设施运用了哪些简单机械的原理。此部分属于课下对活动过程的延续。活动过程设计了两个活动,一是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齿轮;二是做齿轮,研究齿轮的作用。本课教科书在编写中体现了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并通过卡通人物的表情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显性呈现在教科书当中,使本课显得探究韵味丰足而又不失活泼、有趣、合谐,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设计思路】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我基本遵循教材编写的思路,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开始,通过谈生活中的齿轮引入课题,让学生先猜测齿轮的作用,带着“齿轮究竟有什么作用”的问题进入科学研究中,通过动手做齿轮,发现正常工作的齿轮应该具备的特点,通过实验发现齿轮的作用,最后让学生用获得的认识联系生活中对齿轮的应用。最后,通过“设想一个正常工作的机械钟表中至少要有几个齿轮?” 让学生产生新问题,在充满探究欲望之中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以促使学生课下继续探究。整个教学过程重点体现了“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的理念,以及让学生的探究活动从“问题中开始”,又从“问题中结束”,使探究活动更具完整性、细致性、科学性、持久性。

同时,我还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认真观察、细致归纳。通过一系列的探究体验活动,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一步步体会到齿轮的特点,发现齿轮的作用。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还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了我国在齿轮制造和应用方面的背景资料,以达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起对齿轮进一步了解和研究的目的。【本课教学目标】

1.在做齿轮的过程中,体验合作与交流的愉快,增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研究齿轮作用的过程中,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并养成做好实验记录的习惯。

3.探究齿轮这种简单机械的作用,知道使用齿轮能传递动力、改变力的方向及改变转动速度。了解齿轮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教学重难点】

1、学会设计和制定实验方案

2、探究齿轮这种简单机械的作用 【教学准备】

大小不同的齿轮、塑料齿轮模型、胡萝卜、吹塑纸、裁纸刀、细竹棍等。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的图片,你知道它们都是什么吗?(投影图片)看来大家对齿轮并不陌生。那位同学来说一说,生活中哪里用到了齿轮?

实际上,齿轮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和杠杆、滑轮、轮轴、斜面一样,也属于简单机械。那作为简单机械的齿轮在工作中会起到哪些作用呢?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猜一猜。二 探究活动一:做齿轮,感受齿轮的特点 1.激发做齿轮的兴趣。齿轮究竟有什么作用呢?老师认为,只要你们做个齿轮模型体验一下齿轮的特点,再利用它来进行研究,就能把这个问题解决,你们能行吗?

2.学生动手做齿轮。

学生进行做齿轮的活动。(教师在结束前1 分利用课件上的小闹钟加以提示,让学生树立时间观念)3.转动自制齿轮,初步感受齿轮的特点。

请同学们互相配合,把你们的小齿轮组合起来,转一转,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把齿轮在泡沫板上进行固定、组装,并进行操作与观察,谈自己发现。

三 探究活动二:利用齿轮模型 探究齿轮的作用 1.设计研究方案。

齿轮究竟有哪些作用呢?现在,我利用自制的齿轮模型,也可以借助老师提供的齿轮模型来研究。你们准备怎样组装齿轮进行研究呢?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汇报研究方案。2.探究齿轮的作用。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刚才设想的方法去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做好实验记录。(教师为学生提供实验报告单)3.汇报研究发现。

请各个小组汇报各自的研究和发现,同时还要注意把兄弟小组的研究与本组做对比,记录有价值的发现。①学生汇报自己小组的发现。

②根据小组的发现,结合其他小组的发现,再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学生汇报自己的研究发现,教师进行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总结出齿轮的作用。

(适时板书:传递力、改变转动方向、改变转动速度)

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不仅知道了齿轮能传递力,还发现了它能改变转动的速度和运动的方向。四 拓展活动:创新设想 1.学以致用,科学猜想。

(出示一个钟表)同学看,这是一块普通的钟表,它的里面就有齿轮,齿轮的转动带动了钟面上的指针。请同学们想一想,要保证时针、分针、秒针向同一个方向也就是顺时针转动,你认为至少要有几个齿轮?它们是怎样组合的?(学生猜想)2.引出新问题,拓展延伸到课外探究。

钟表里究竟有几上齿轮?它们到底是怎样组合的?又是怎样工作的呢?那样组装有什么道理?还有没有更好的组装方法?这些问题请你们课下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解决它。下节课我们再来重点交流。

《未来的交通工具》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用几句连贯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写下来。

2、引导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画画未来的交通工具,并从中培养分工协作的精神。

3、在进行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用几句连贯的话向同学介绍自己设计的“未来交通工具”,并写下来。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彩笔、画纸、稿纸。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提问:今天你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来学校的?

2、揭题:这些汽车、火车、轮船、飞机„„都是我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板书:交通工具)

(二)、启发谈话

1、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

(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出租车、公共汽车、火车、轮船、摩托艇、汽艇、飞机„„)

2、你最喜欢哪种交通工具,为什么?

3、在这个世界上,十全十美的东西恐怕还没有,能给你喜欢的交通工具挑挑毛病吗?

(自行车:累、风吹日晒)(电动车:充电、电池污染、半路没电很惨)

(摩托车:速度太快、危险、冬天冷、雨天淋)(出租车、小车:贵、空间小、堵车、车位难找、晕车、尾气污染)(公共汽车:人多、挤、空气差、扒手多)(火车:定点乘坐不方便、慢、易误点)(轮船:慢、下雾停航、噪音、晕船、一旦发生水上事故不易抢救)(飞机:机票贵、晕机、噪音、关手机、一旦失事生还可能性极小)

4、教师小结:

以上的交通工具总的缺点是:

A、乘坐起来还不够舒适、方便B、在水上航行的不能上岸 C、在陆地上行驶的不能下水、遇到堵车他就没办法D、在空中行驶的还不够安全 E、没几样是能让小孩子驾驶的

你们能不能发明一种即让人乘坐起来舒适、想到哪儿就能到哪儿,不受海陆空限制的,特别是连小孩子都能驾驶的“未来的”交通工具?(板书:未来的)先2人小组讨论讨论。

5、指名交流:简单的谈谈自己的设想。

(三)、创意、绘画

学生开始创意、绘画,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创意

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小发明。学生评议,教师相机点评。

2、相互交流。

3、评选 “最佳创意奖”

(五)写话

写完后自己读一读,看看有无漏字或不通顺的地方,改一改。相互交流。

6、小结:

各位小朋友,不管你们的小发明能不能推向市场,能不能成为现实,今天,你们都是胜利者。只要你们敢想、敢做,终有一天,你们的梦想会成为现实

未来的交通工具

教学目标:

1.能用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事物,通过搜集、观察、交流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能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提出自己的新思路,培养创新精神。2.喜欢大胆想象;关心新科技的发展;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合作交流中的乐趣;能体会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

3.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和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知道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交通工具;能设计心目中理想的交通工具。教学重点:

用几句连贯的话向同学介绍自己设计的“未来的交通工具”,并写下来。教学准备:

1、搜集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片,制作成课件。

2、学生准备彩笔、画纸、稿纸。教学过程:

一、说说现在的交通工具

1、小朋友,老师知道你们去过很多地方旅行,现在谁愿意向大家说说,你们都到过哪些地方呢?是乘什么交通工具去的?(我坐——去————。)

2、你还能说出我们都没乘坐过的交通工具呢?

3、教师小结: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运输业从古代的人力拖拽发展到今天的航空运输,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岁月,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组图片,感受一下科学的不断发展。(1、陆地

2、水上

3、空中)在介绍汽车时,结合图片谈谈能源短缺问题和尾气污染问题。

4、在刚才的这些交通工具中,你最喜欢乘坐哪种交通工具?为什么?(自行车:小巧、灵活)(电动车:环保、方便)(摩托车:灵活、快速)(出租车、小车:舒服)(公共汽车:便宜)(火车:舒服、安全)(轮船:舒服、安全)(飞机:快速、舒适、不拥挤)

6、没有东西是十全十美的,那你觉得你喜欢的交通工具还有什么让人不满意的地方吗?(自行车:累、风吹日晒)(电动车:半路没电很惨)

(摩托车:速度太快、危险、冬天冷、雨天淋)

(出租车、小车:贵、空间小、堵车、车位难找、晕车、尾气污染)(公共汽车:人多、挤、空气差、扒手多)(火车:定点乘坐不方便、慢、易误点)

(轮船:慢、下雾停航、噪音、晕船、一旦发生水上事故不易抢救)(飞机:机票贵、晕机、噪音、关手机、一旦失事生还可能性极小)

7、是呀,以上这些交通工具总的缺点,概括起来就是:

1、乘坐起来还不够舒适、方便

2、在水上航行的不能上岸

3、在陆地上行驶的不能下水、遇到堵车它就没办法

4、在空中行驶的还不够安全

5、不够环保和节能。

二、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

1、但科技毕竟在不断地发展,这些缺陷也将会逐渐得到改善。今天,老师收到一封未来科技城的信。亲爱的小朋友:

你们好!

我是未来科技城的眼镜博士,我最近接收了一项任务,研究开发新型的未来交通工具。可我现在太忙了,一直抽不出时间。听说小朋友特别聪明,很有创意。所以我想请小朋友帮我一下,你们能不能设计出一种未来的交通工具?如果你有好的创意,请画张设计图,并在图下用几句话介绍一下它的名字、样子、优点等等。我在未来科技城等你们的好消息。再见!

未来科技城 眼睛博士

2010年6月1日

2、小朋友,请细细读读这封信。

(1)、说说眼镜博士请我们帮什么忙?(板书:未来的交通工具)(2)、还有其他要求吗?(板书:画、话)

3、大家有信心完成吗?好,先四人一小组讨论讨论,简单的谈谈自己的设想。

4、大家愿意把自己的设想变为图画和文字吗?那就快快动笔吧!生画图、写话。师巡视辅导。

5、作品展示。

三、小结

这节课,各位小朋友开动了脑筋,设计出了许多未来的交通工具,真不愧是未来的发明家。

其实呀,我们世界上的很多设计家也和大家一样,收到了未来科技城眼镜博士的来信了,他们也设计了一些未来的交通工具,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是(幻灯片出示)无人驾驶车、代人蹬车的机器人、带“鳞片”的电动太阳能豪车、堆叠式电动汽车、飞翔列车、太阳能风能列车、磁悬浮车等等。

老师相信,不管你们的小发明能不能推向市场,能不能成为现实,今天,你们都是胜利者。只要你们敢想、敢做,终有一天,你们的梦想会成真的!你们会成为真正的设计师的。

四、布置作业

1、把自己的图画得更具体,更美观。

2、把图旁的话写得更清楚,更明白。

科学课程教学 篇3

关键词:科学探究;步骤;分类;学习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040-02

新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列入课程目标,并指出“科学探究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它作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与科学内容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加以突出。科学探究作为现代教学的一条极好的途径,无疑会为科学教学带来蓬勃朝气发展,极大地提高科学效率。它的总体目标明确,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会质疑、会探究、会调查。在当前的科学课程教学中,科学探究已成为一个亮点。在教学中,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形式,合理地运用教学工具,设计最佳的教学途径,通过实验、归纳、交流,完成质疑,得出规律、概念等,符合现代教育理念。

一、“科学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

科学探究的形式复杂多样,但无论什么形式的探究活动,都离不开最基本的几个要素,即包含:①由现象提出问题;②由提出的问题建立合理的猜测和假设;③制订计划和设计实验;④根据设计实验进行数据和证据的收集;⑤通过数据和证据分析处理,作出对假设的回答;⑥评估;⑦合作与交流。在分析现有的教材探究中,问题的提出,假设的建立,实验的设计及实验条件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对这一方面展开讨论。

(一)学生提出的问题

应用探究式教学,如何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往往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有人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只是实验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高质量的问题却需要极大的创造性。但在现实教学情况下,教材中探究活动中的问题往往已设计好,学生不用多动脑筋,只管猜想探究,这样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力比较薄弱,得不到应有的锻炼,从而大大影响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

(二)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猜想与假设

猜想与假设是探究式教学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主要靠这一环节来实现。当学生提不出假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设;当学生的假设不能深入时,教师可以提示、启发学生进行假设;当学生的假设展不开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方法进行猜想。例如在“声音产生与传播”一节中,教师讲解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时,没有正面给出问题,而是以实际问题为背景,问学生:原子弹、氢弹爆炸时有声音吗?学生的回答应是肯定的。而太阳就是数不清的氢弹在不停地爆炸,那么你听到过太阳发出声音吗?为什么?请发表你的见解即猜想。学生对这样的问题会很感兴趣,问题本身又很发散,易于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和假设。

(三)实验和对实验条件的控制

1.根据具体的探究内容,引导和启发学生从宏观上提出总体思路,设计总体方案,再逐步细化,这样可以使学生的知识活化、重组,形成相互联系的知识结构,只有结构化的知识才能向能力转化。设计方案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办法,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把创造的思维过程充分地展现出来,并适时地加以引导和点拨,同时要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和时间,不能包办代替。方案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解决问题,教师更要在引导学生设计的过程中整合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设计实验时,必須对实验条件进行有效地控制,当有几个因素同时影响一个量的变化时,常常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各个因素对这个量的影响程度。例如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可能与材料、粗细、长度有关。因此,研究导体电阻与它们之间的关系时,就必须控制两个自变量不变,然后当第三个自变量发生变化时来观测变量(导体电阻)的变化情况。

对于一个问题的探究,实验条件控制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导致实验的结论是否有可信度,以及自己的假设回答是否站得住脚。通过分析相关教材中的多个探究时发现,每一个探究中都对实验条件的控制给予了足够的重视,都提到了如何控制实验条件。因此,教师在这块教学上应提醒学生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实验设计反映了科学进行探究的态度。

二、科学探究的分类

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什么形式的探究活动都包括七个基本步骤,在科学教学中,“科学探究”可按其探究的问题、内容和需要得到的探究结果等取向作不同的分类。

1.按探究的问题可分为释疑性探究和验证性探究。释疑性探究就是让学生选探究课题,通过探究获得预先并不知道或不能确定的知识。验证性探究就是学生通过实验对所学的理论加以验证,即学生预先知道探究需要得到的结果。

2.按探究活动进行的时间和空间可分为课内探究和课外探究。如探究纸箱里有什么物品时,该探究过程可在课堂上很快完成,而硫酸铜晶体的结晶则需要数天的时间。科学探究已不再局限于过去“学生实验”的范畴,将学生在课堂以外的家庭实验、社会调查及其他学习活动统称为课外探究。很多的探究活动往往是将两者结合起来,即课内的活动延续到课外,课外的探究延伸到课内加以总结。

3.按探究内容可分为单一性学科知识和交叉学科知识探究。新课程《科学》原本就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因此探究的内容复杂多样,涉及到较多的交叉学科知识。

4.按探究结果的要求可分为过程性探究和结果性探究。顾名思义,过程性探究注重学生参与的过程,而不是探究的结果。结果性探究除了注重过程外,还注重探究的结果,这要求学生从探究的结果中总结和归纳某些规律。

三、科学探究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处理

(一)师生要同一主体——共同探究

在一个探究课题中,教师不仅要当好“导演”,有时还应当演好“配角”,将自己作为学生中的一员,与学生一起从学生的角度去参与各种讨论、学习,即使有些探究的问题教师也不知道答案,这也很正常,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因此在相关的活动中,教师应放下架子,甘心当一名“同学”,同时还要演好“学困生”和“优生”,通过“学困生”的作用去引起争议、辩论,通过“优生”在关键处进行点拨。

(二)注重非指导性教学

教学过程的“双边性”应由教师充分把握,即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双主”原则,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探索主动地获取知识,成为知识的主人。要学生探索的问题,教师不可包办代替,学生能自己探索出的问题,教师应尽量不要指导。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妙在“开巧”。教师要在教学中敢于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应当尊重学生的意愿和自主权,科学地引导学生自觉地完成探究活动。这里的“放”并不是任其自由发展,放任自流。任何一项探究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作用,否则就不叫“探究式”教学了。当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遇到困难或方向偏离目标时,则需要教师给予积极的引导。

探索式教学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模式,它的重点是鼓励学生在学习上创新。新课程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而探究式教学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但绝不是唯一的方式,既要大胆地实施探究式教学,又要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接受式教学。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全面发展,让学生不光学到前人所积累的科学知识,还要学习科学家的探索方法和精神。尽管科学探究在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中实施已久,但对我国现行的基础科学教育来说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因此科学探究本身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还会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索、解决、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物理课程标准解读[M].2002.

[2]教育部.物理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现代教育理论进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关于研究性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理性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0,(2).

[5]《科学》参考书(八年级上).[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初中科学课程的分层递进教学 篇4

1.分层递进教学的理论内涵

分层递进教学是一种教学新策略,是素质教育在教学方法上的新探索。它最初是由上海市教科所“初中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的研究”课题组提出的,其基本内涵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水平差异,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实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评价分层等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一种促进各层次学生不断递进的机制,开发学生潜能,发展个性,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它是解决统一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学习能力个体差异这个矛盾的教学策略,它是实施以全体学生发展为本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分层递进教学中,学生的层次是动态的、多变的,而不是贴标签式一成不变的。基本方式主要有学生分层、目标分层、分层施教和分层评价四个方面[1]。

2.分层递进教学的理论依据

(1)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理论。

学生个体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适合他们的教育活动,即因材施教。早在2 000多年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的教学原则,承认学生在个性与才能上的差异,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与特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注重查漏补缺,促进各类学生的正常发展。这可以说是国内最早的体现分层教学思想的基础理论。

(2)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其核心实质上是一种有关教和学的乐观主义思想,他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巨大潜能和个性差异的人,因此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学习和理解任何教学内容并达到掌握水平。只要提供较好的学习条件,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速度和动机方面的个别差异将会消失,大多数学生将获得较高的学习成绩。

(3)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维果茨基通过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或者“最佳教学区”,这是一个动态的认知过程。教学就是一个由潜在水平转化为新的现有水平,并不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的过程。根据这种理论,学生的个别差异既有现有水平的差异,也有潜在水平的差异,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不同层次的差异出发,才能使教学成为促进发展的真正手段。

(4)巴班斯基的“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

“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认为,当传授容易理解的新教材进行书面练习和实验时,以采用个别教学为最好,这时教师要进行个别指导。当必须采用不同深度的新材料或练习演算时,可进行不同方案的临时分组:差生做易做的题目,教师提供纲要信号、辅导卡片或助手辅导;优生做难题,讨论学习的多种方案。当讲授复杂、分量较多的新教材,而又不能采用个别和分组教学形式时,应采用集体讲授或集体谈话的形式。他主张实行这三种教学形式的最佳结合。

二、初中科学课程的分层递进教学

在基础教育中,学生科学素养提高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于课堂教学,而初中科学课程是学生接触并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从而建立起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的主要学科之一,为学生提供了一把探索自然科学的开门钥匙。分层递进教学模式通过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这种分层方式有多种,例如分层走班、班内分层目标教学模式等等)来分别进行不同的教学,这样的教学能够适合并满足于每个阶段的学生。因此,分层递进教学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现有条件下有助于初中科学课程的有效实施。

1.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充分承认、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分层递进教学的核心内涵之一。这是在班级授课条件下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有效策略,调整并弥补了班级授课教学方式的不足。例如,在分层递进教学模式中实施的目标分层、辅导分层、评价分层等都体现了这一思想。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合适的层次班级、学习内容等,从而可以使学习活动的进行充满动力,也有利于学生自我的个性发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另外,分层递进教学模式下的学校教育不仅关注学生智育等方面的发展,尤其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个性和共性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学生的学习效率才会因此而大幅提高。同时对于教师来说,在相同时间里对同质学生的教学效率比对异质学生的会有所提高。这里的同质学生是指学习能力、基础等在同一水平上的学生;异质学生则是指学习能力、基础等各处于不同水平的学生。

2.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教学的功能是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不能促进或只能促进部分学生发展的教学都是不成功的[2]。在班级授课中,尊重学生差异和因材施教遭遇严重挑战,这里更多是把目光放在整体上,促进了部分学生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忽视了其他学生。由于学生之间的最近发展区存在差异,所以相应的教学活动可以对此做出调整。在分层递进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和潜在水平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层次,并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这样便于教师把教学难度确定在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有效地促进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整体教学质量也得到提高。

3.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

能否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是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如何的重要参照。教师的“导”只有适应学生的“学”,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表现出真正的意义,而学生才能真正地发挥主体性地位作用。分层递进教学的中“教”能适应各层次学生的“学”,促进“教”与“学”互应,这为教师的主导作用提供了广阔舞台,同时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充分尊重。

4.提升教师的从教能力

分层递进教学是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对教师的专业化素养要求也就相对偏高,教师需要根据每次的调整做出相应的教学方案。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不能再“拿一个教案用到底”,而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精心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形成成功的激励机制,才能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所进步。这些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也是一种激励和提升的过程。

三、分层递进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分层递进教学中的“分层问题”

分层递进教学中首先的关注点是“分层”。到底怎么分层合理是做好分层递进教学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是分层递进教学和班级授课的主要不同之处。现在大多数学校是根据主要学科考试成绩把学生简单地分成A班、B班和C班。再分别提出各个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这样的分层是静态的、单一的、固守的,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一部分学生的潜力,易出现“贴标签”现象。因此,在实施分层递进教学前,应该充分做好分层策略。

2.分层递进教学中师资力量的分配

在分层递进教学中,由于把学生分成了A班、B班、C班等层级,每个班级学生的基础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的分配也就成为相关问题。A班学生整体素质、成绩偏高,教学目标也和其他班级不尽相同,所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果是很容易把学校里专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教师分到A班,而B班、C班的教师相对薄弱。长时间下去,学生之间的差距、教师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3.分层递进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安排

分层递进教学是要争取实现“让优等生(A类)吃饱,让中等生(B类)吃好,让后进生(C类)吃了”的教学目标。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局面,那么就需要对各个层级的学生分别教授难易程度不同的内容。这样一来,低层学生的教学内容对于其他两层来说是偏低的,即使满足了“吃了 ”的愿望,但是“吃了”之后的效果是如何呢?C班的学生能否有提升到A班的可能呢?

4.分层递进教学的动态管理

分层递进教学不仅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更是一个挑战。因为这种教学模式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如果管理者还是按照以往的范式进行管理,是和分层递进教学不相符的。所以管理者在推行这种教学模式的同时,也需要制订出相应的管理模式,这样的管理模式要随着分层递进教学的动态变化而不断调整。

5.分层递进教学的方向把握

我国现在有这样一种现象:很多中学开展分层教学是瞄准升学的。初中实施分层教学的目的是使较多的学生升入当地的名牌高中,高中分层教学的内容就更加丰富, 不同学科都有瞄准名牌、重点与普通院校而分别举办的培优、提高和补差的分层补课等[3]。因此,国内基础教育受高考的影响还是无处不在的, 各中学实行的分层教学完全是瞄准高考的分层招生规律, 较多地考虑学校本身的前景。所以,在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时,要把握好分层递进教学的真正内涵,不能打着素质教育的旗,走的是应试教育的老路子。

四、分层递进教学易产生的不利影响

1.分层递进教学中学生及家长的压力和忧虑

在分层递进教学中,学生承受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是很大的。A类班级是所谓的尖子生班级,班级里学习氛围浓厚,学生之间的学习竞争更是比同年级其他两类班级高出很多,这无形之中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隐形压力,使学生偏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才能保证不会被淘汰。而C类班级的学生整体成绩偏差,类似的学生被分到一个班级,首先就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心理暗示:我们是差生。他们除了学习压力外,心理承受了来自自尊、自信心等方面更沉重的负担。尤其是中小学学生正处于心理成长的敏感期,对于分层递进教学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沟通,其效果可能适得其反。与此同时,家长也承受了比以前更多的忧虑,特别是C类班级学生的家长。甄尼·奥克斯在著作《跟上:学校是如何安排不平等的》一书中,通过大量事例说明了分在低层班级的学生所处的劣势,他认为分层递进教学是一种精英主义做法。“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分层并不是他们的最大利益所在。”

2.分层递进教学中低层学生任课教师的消极工作态度

在分层递进教学中难免有一部分教师要分到低层班级任教。低层班级对教师的挑战性相对较小,并且受到的瞩目在大多数情况下也会比高层班级的任课教师少。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此类班级的教师积极性。

3.分层递进教学中两极分化的趋势明显

分层递进教学把学生分为A类班级、B类班级和C类班级,这主要是基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现有成绩分层。分层以后,不同层次班级的学生所接受的教育也各不相同。尖子生班级的学生是朝着“吃饱”的方向发展,低层班级的学生却是向着“吃了”的方向迈步,截然不同的两个理念很容易导致这样的后果:优的会越来越好;差的可能只徘徊于基础知识领域,很难有大的飞跃,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两极分化趋势。

摘要:分层递进教学是素质教育在教学方法上的新探索、新模式,而初中科学课程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由原有的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课程整合而成。根据分层递进教学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在初中科学课程中实施分层递进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提升教师的从教能力。同时在分层递进教学中要注意提前做好分层策略,合理分配师资力量和教学内容,做好方向把握并进行动态管理,消除分层产生的不利影响,以利于每个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科学课程,分层递进教学

参考文献

[1]程艳红,朱汝葵.“分层递进教学”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6):29-32.

[2]宋秋前.关于分层递进教学的教学论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0(3):46-47.

环境科学课程双语教学革新论文 篇5

随着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也日趋凸显,熟练掌握英语已成为对高素质、综合型、国际化人才的必然要求。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国际化的重要手段。因此,教育部20xx年发出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在高校本科阶段人才培养环节推广双语教学。环境科学是当今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其发展迅速、国际通用性和可比性较强;环境科学导论课程是我校环境科学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采用英汉双语进行环境科学教学对跟踪国际环境科学发展前沿、环境科学教学内容与水平,同国际接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开展该课程的双语教学,对于学生快速了解本专业研究的国际发展前沿动态,提高专业外语水平,增强学生阅读外文文献的能力非常必要。

一、开课对象

由于能够接受双语教学的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自学能力。另外,环境科学导论这门课程涉及一些较深的环境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因此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知识,对于提高学生接受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已有的研究表明[1-2],目前由于受英语水平和专业背景的限制,大部分学生对双语教学还不是很适应,认为在大学低年级开展双语教学是不理想的。因此,综合考虑学生的外语水平、专业知识和以往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反馈,我们将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对象定位为大学二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他们在高中和大学一年级阶段对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在中学的地理和生物课有一定的接触,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同时经过3个学期的学习和适应,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完成了大学基础英语的学习,有些同学还通过了四、六级英语考试,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基础。这些都为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的选择

为了做好环境科学导论课程的双语教学,根据学生的状况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环境科学学科的迅速发展使英文原版教材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而国内环境科学教材的内容相对陈旧,尤其是环境科学双语类教材更是只有南开大学鞠美庭等主编的《环境学基础》,但是其英文内容相对偏少,只是对一些专业词汇给出了英文翻译。目前在我国已有较多影印出版的环境科学教材,考虑到教材的编写理论、内容安排、深度、涵盖范围以及教材的价格和课程学时数(本校环境科学导论为50学时)等因素。经反复比较,我们选用了由G.TylerMiller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LivingInTheEnvironment(ThirteenthEdition)(影印版),作为本课程的主要教材。这套教材为国外优秀教材畅销榜的上榜教材,面向大学生;编写理念较为新颖、结构合理,包括提纲、总结、复习题、思考题和关键术语,并给出相关网络站点资源,给学生课后拓展知识面和了解最新信息指明了方向。另外,书中信息丰富,除了常见的图表外,还有特写(close-up)、全球透视(globalperspective)等卡片式栏目转递丰富的知识。并且书中英文使用较为自然、易懂的语句,适合中国学生阅读[3]。此外,书中还列举了大量的案例。该教材思维国际化、内容先进,部分章节的内容紧跟国际最新科研动态,具有较高的实效性,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教育有重要意义,并附有相关内容图片光盘,使学生能更直接地理解抽象内容。不过本书也有不足之处:教学内容中往往以美国问题为例,中国学生的认同感与熟悉程度较低;其次,价格较高,部分学生往往由于价格问题并未购买,这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另外有部分内容程度较浅,学生在初高中就已经学习完毕。所以,我们决定将该书相关重要英文部分在课前复印给学生。学生用书方面,配套选用了南开大学鞠美庭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环境学基础》为中文教材。这样,英文教材和中文教材配合使用,获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内容的选择

由于LivingInTheEnvironment内容往往以美国问题为例,且部分内容程度较浅,所以,以该书内容为基础,从3个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删减和补充。

(一)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如该教材中每章内容均有大量的案例介绍,这些内容国内的教材基本很少或没有,但这些对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拓宽知识面非常重要,因此在本门课中将其作为重点介绍。

(二)重点介绍环境科学领域的相关知识由于该书中涉及部分生态学知识,而本校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有专门的生态学基础这门课;另外,由于中美教育的差别,其中一章关于能量的内容与我国学生在大学之前学的内容有重叠,故将这部分内容删去,不做讲解要求。

(三)注重中国和世界环境问题的接轨由于该书的案例分析多以美国为主,学生的认同感与熟悉程度不高,因此在教学内容上补充了中国的环境发展现状,如中国的大气、水、土壤等环境问题的案例与分析。

四、教学手段的运用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双语教学的效果。环境科学导论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后,课时并没有相应增加。因此,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首先确定该课程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动画、纯英文视频等方法。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不但增加了课堂上的信息量,使课堂生动、活泼,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课堂板书时间,生动的多媒体画面还可帮助学生消化理解一些较抽象的专业知识。为此,我们收集了多个视频,如水污染、酸雨、臭氧层损耗、地球温室效应等。另外,还利用一些与环境相关的纯英文科幻影片加深同学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并帮助提高英语听力。一般而言,双语教学分为:混合型双语教学,即采用外文原版教材或外文讲义,以汉语讲授为主,板书中的标题或主要结论用外文;半外型双语教学,即采用外文原版教材或外文讲义,以外文讲授为主,并采用外文板书;全外型双语教学,即采用外文原版教材或外文讲义,全部用外文讲课[4][5]37-45。这3种模式对双语教师和学生要求的程度差别较大。鉴于笔者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基础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英语听力和口语表达普遍不是很好,加上还未开设环境科学专业英语,所以几乎没有接触过专业词汇。因此,我们决定在混合型双语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后进行教学,即选用国外原版教材和中文教材配套使用,部分教学内容采用英文教学,部分内容采用中文教学,英文授课比例占50%左右。多媒体幻灯片内容50%以上为英文,对一些难点和部分专业词汇或生僻词汇用汉语标注,讲授过程中以汉语为主,但夹杂50%左右的英语内容。另外采用渐进式教学,刚开始时的外语比例少一些,以后逐步加大。

五、反馈评价体系的建立

要检验双语教学的效果,并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动态,取决于双语教学的反馈评价体系的建立。双语教学是将英语应用于专业课教学,使英语的学习与专业知识的获取同步[5]37-45,因此对它的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两方面的评价。根据任海蓉等的层递性评价方法[6],参照郑江、关瑞章的分级评价方法[7],对这门课双语教学建立了分级评价标准:(1)英语水平的分级评价标准:单词阶段(能认识和表达专业词汇)—句子阶段(能基本理解和初步表达专业的概念、原理)—完整的理解和自由准确的表达;(2)专业知识的分级评价标准:概念的理解—原理的理解—知识的应用。通过这个标准,设计了课堂提问、随堂测验、作业、考试等考核方式进行反馈评价。其中作业、随堂测验试题题目都是英文的,以评价学生的英文应用能力。双语教学考试模式的研究显示,高年级学生认为试卷应以英文为主,低年级学生则认为应以中文为主;就答题方式来说,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应当采用客观性试题用英文,主观性试题用中文回答[8]。由于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大二下学期的学生,英语水平一般,因此我们将试卷内容的30%以英文形式出题,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用哪种语言答题,但是鼓励学生用英文答题。最后,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来了解学生对双语教学的评价、感受和建议。这样,通过分级评价标准的设立、反馈机制的建立、考试模式的选择以及问卷调查的了解,使整个双语教学的反馈评价体系基本上建立了起来。

六、结语

如何实施科学课程的有效教学 篇6

一、教师的改变是实施有效教学的措施之一

1.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

教师要改变以往只注重知识教学的状态。以前,我们教师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学习能力等各方面得不到发展和提高。例如: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得不到发展。现在我们教师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过去我们教师是教材内容的解释者,现在要以教材为平台和根据,充分挖掘、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教学不再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课程的过程,而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2.教师的决策要改变

现在的课堂教学中的角色要从“独奏者”到“伴奏者”,教师是知识的指导者、组织者,而学生才是主角,充分让学生体验和发挥。同样演示新知识,可以由老师一个人讲,也可以调动全班同学一起讲。先让学生讲他们的见解,讲他们的不懂之处,讲他们已经明白的。例如:讲光的传播,先让学生思考光是怎样传播的?答案肯定是五花八门的,教师先不要对学生的答案加以评论。在提出光的传播会拐弯吗?能举例子吗?光沿直线传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何?这样,学生接受新知识肯定比教师的照本宣科影响深刻、灵活、会应用、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发展。

3.教师的知识结构要改变

科学课程是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四部分内容整合在一起,这对科学老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大学只学自己的专业,还有三个专业不是自己的。这就要求科学老师必须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只有掌握最新知识,不断充实自我,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并且要深入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古人说:“学然后之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持之以恒,厚积而薄发,能够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实施有效教学。

二、课堂教学的改变是实施有效教学的措施之二

在传统教学中,“闷课”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昏昏欲睡,课堂上无欢声笑语、无思想交锋。结果是摧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致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新课程的课堂与传统课程的课堂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新课程的课堂“火”起来了,课堂充满了活力,呈现出生气勃勃的状态,学生思维活跃,情理交融,师生互动,兴趣盎然。在科学的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关键是调动学生的参与度。

1.设疑

学生有疑,“疑”往往能使人感到“奇”,而“奇”往往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时,根据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去思考、去讨论,从而获得知识和能力。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意识,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叫一个学生来回答:如果在课堂上单独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几种方法?其他同学肯定有说话,搞小动作的。如果让学生小组讨论,讲话、搞小动作的就少了,而且,一个人的想法往往不够全面。让学生各自提出自己的建议;A说比较时间,B说比较路程,C说你们都不对,因为没说出前提条件。由这道题引发而来的是如何让行驶的小汽车在相同时间里走的路程更多。有的说减轻小汽车自身的重量;有的说给车轮轴加油,有的说减少车轮花纹进而减少摩擦力。学生在这种合作交流中,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

3.实验

实验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最好方法。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不仅是一种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的直观手段,而且还是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要求严密精确,任何一个实验都有严格的条件和严格的程序,对于实验结果要作出如实地分析。因此,学生通过实验学习,能够培养自己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密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实际动手的能力。而且不少学生学习科学是凭着对科学实验的兴趣来学习的,没有了实验,就没有了学习动力。当然,科学实验是最能直接反映事物变化规律的,因此,应该让学生竟可能地参与实验,想方设法给学生创造实验条件和动手机会,将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增强能力,从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得出结论。

4.联系生活

调整学生上课的状态。科学的许多知识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善于利用贴近生活的例子来调整学生上课无精打采的状态。例如:在讲授“惯性”概念时。可以引入生活现象,大家都坐过汽车里,当汽车突然启动,你在车上会有什么感觉?当汽车突然刹车时,你会怎么样?当汽车拐弯时,你会怎么样?学生们都有着亲身体验,都能说出当时的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当学完这一课时,生活中这一现象就解决了。结合生活中的体验,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

三、学生学习态度的改变是实施有效教学的措施之三

有一位著名的教育专家曾说过,“学习态度决定成绩的好坏”,的确没错。如今,每个学生的智商可以说并无较大的差异,可是为什么从第一名到最后一名差距会那么大呢?可以说学习态度占了很大的比例。成绩好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认真、积极;而学习差的学生总是不明白学习对自己的重要性,因此态度消极。

1.直接告诉学生是在为自己学习

有些孩子之所以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关键是因为他们没有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每次家长逼着写作业时,总感觉是为了家长而学习,以致于学习拖拖拉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因此,教师应告诉学生你是在为自己学习,学习不是应付老师,不是为了家长,而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学习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就是学习的价值。告诉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只有这样,才能够从学习中体会到乐趣,才能够充满动力、信心百倍,才能够为自己创造美好的明天。

2.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差生

教师要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差生。教师更要关爱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常常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平衡,性格孤僻,心理脆弱,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关爱。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不能宠爱优秀生,忽视和歧视差生。

3.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生在老师营造的全新的课堂气氛中轻松愉快地学习,他们放开了思想,去思考、去实践、去探究。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学生对学习的态度端正了,他们少了抵触,少了压力,多了兴趣,多了时间,变得想学、爱学、乐学。

脑科学与课程教学(续) 篇7

(二) 课程教学的脑理根据详见2008年第1期

(三) 课程教学的脑区定位

课程教学的脑区定位是个复杂问题, 它既与脑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 又与学科内容和教学方式紧密相连, 并涉及心理学和脑科学的不同学派。课程教学的脑区定位, 是指不同的教学科目在奥妙复杂的脑海中各处哪一个区域。要对教学科目进行脑区定位, 首先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科学发展观研究脑结构与功能的历史演化, 其次要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脑科学和认知科学的各种学派。

统观中外认知科学和脑科学的研究理论可知, 大脑功能定位说和大脑功能统一说是两个相互对立的学派。“功能定位说”学派认为, 脑的结构极为复杂, 从脑的表层整体来看可分为若干脑叶和小脑等, 从其纵向解剖来看可分为新皮层、旧皮层、脑干和脊髓等, 脑的这些不同结构都有各自特定的独立机能。功能定位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布洛卡、德国的威尔尼克和我国清代刘知等。美国斯佩瑞大脑左右半球的理论以及和斯佩瑞合作的学者以后提出的脑功能“模块”的理论, 原则上都属于大脑功能定位说。与大脑功能定位说相反, “功能统一说”学派认为, 从解剖学上看大脑虽有生理结构上的不同, 但整个大脑在机能上没有部位差异, 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发挥统一的功能。这一派代表人物有法国生理学家弗卢龙和美国心理学家拉什里等人。

我们认为, 大脑功能定位说和大脑功能统一说都有科学合理的一面, 同时又都有片面性绝对化的一面。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研究脑科学并分析各学派的基本哲学观点。客观的讲, 人脑的各不同结构和功能既有相对的独立性, 同时又是相互协作和相互制约的。例如大脑左右两半球, 随着人类的发展和脑的演化, 脑的左半球侧重于语言、言语、计算和逻辑等机能, 而右脑侧重于人面、物体、图象及环境、空间等机能, 但是左右脑又是相互协作的和不可分割的, 拥有巨大纤维束的胼胝体, 在其间架起了交流信息的超高速公路。

课程教学科目的脑区定位和脑结构与功能的区域定位, 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定位。两种定位虽有性质的不同, 但又密不可分。辩证唯物主义的脑结构及其功能的定位, 为课程教学科目的脑区定位提供了理论基础;而课程教学科目的脑区定位, 是脑结构及其功能定位的具体表征。最新的研究脑结构与功能成像技术的运用, 能使我们直接观察到基础教育的不同科目在学生头脑中不同区域的反映, 观察到运用不同教学方式时在学生脑神经系统所引起的变化。下面着重研究几个主要学科的脑区定位,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 我们所说的脑区定位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为基础的。

1. 语文科的脑区定位。语文学科和语文、语言和言语都是些密切相关而又不尽相同的概念。语文科即语文学科, 是培养理解和运用本族、本国和外国语言文学能力的学科, 以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标。语言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人们交际和思维的工具, 可分为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 言语是指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的实际运用。这些基本概念虽有严格区别, 但总体来看大都属语文科的研究范围, 它涉及的脑区是有共性的。语言是随着人脑新皮质层的出现而产生的, 人类的声音可以发出200个元音和600个辅音。当今世界除方言外大约有6500种语言。人类之所以具有高超的语言能力, 并借助言语进行交流, 这是因为人脑的结构与功能具有其他哺乳类动物脑所没有的特定脑区及其神经系统。

人的智能的发展受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教育的制约, 特别是后天的因素更具有决定性。其实语言也是如此。在语言中, 音素是构成声音的最小单位, 不同音素合起来便构成音节, 由音节构成单词, 最后再由单词构成句子, 从而进行言语交流。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 就有一位美国语言学家提出, 小孩子之所以能模仿成人的语言学会说话的语法和句法, 这是因为人类生来在头脑中就有一个遗传“模板”, 这个模板就像小老虎天生就会追逐猎物一样。婴儿学习语言就是把他所听到的语言添加到母语的模板上。虽然人们对于语言模板说有很大争议, 但语言学家对婴幼儿的口语发展规律, 对大脑掌握语言的区域和机制, 的确有了更深刻的研究和了解。

婴幼儿口语发展的一般规律是:6个月前后能辨别音素;12个月前后能将字词与其意义联系起来;1岁半能区别名词和动词;2岁能了解语法功能;2岁半到3岁大部分语言和言语活动规律转移到大脑左半球脑区定位。脑科学证明, 婴儿脑中的神经元可以对地球上6500种语言中任何一种语言的声音均能作出反应, 这就是说婴幼儿语言的潜力是无穷的, 但是有一个关键期。一般来说, 儿童学习第二语言的关键期是从3岁到10岁。在这期间能学到非常标准的外语, 不受母语的干扰, 否则将是困难的。现代脑成像技术找到了困难的根源, 这是因为, 如果在学习第二语言的关键期学习外语, 负责语言的脑区对二种语言的语音同等对待, 均有反应, 而且母语和第二语言的表征部都在额叶的布洛卡区。如果错过关键期到青春期过后再学外语, 一是负责语言的脑区不再对其他语种的语言有所反应, 二是司管第二语言的脑区和原先司管母语的脑区不同。脑科学告诉我们, 婴幼儿的脑神经元具有同时学习几种语言的属性。可见第二语言精通的程度不在于学习时间的长短, 而取决于是否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学习。

负责语言的脑区存在于大脑左半球的皮质层。这一点在运用现代脑成像技术之前人们就有所了解。1861年, 法国外科医生布洛卡注意到, 大脑左额叶受损可导致语言产生困难, 甚至完全丧失语言表达能力, 患者只能发哑音。后来人们把这一脑区命名为布洛卡区。布洛卡区位于左额叶后部, 其大小如同一枚银元。1871年, 德国神经病学家威尔尼克发现, 左额叶受伤的患者虽然能说话, 但言语混乱, 语无伦次, 语义不清, 后来人们把这一脑区命名为威尔尼克区。威尔尼克区位于左耳上方, 其大小如同一枚银元。布洛卡区和威尔尼克区是大脑左右半球的两个主要语言加工中心。如果说这两个脑区有更细的语言功能分工的话, 这就是布洛卡区负责储存单字、词汇、语法或母语句法, 而威尔尼克区则负责语言感知和语言意义。不过现代脑成像技术研究证明, 语言和言语的发展及运用远比这个要复杂得多。例如, 在产生一个口语句子的过程中, 不仅要调动布洛卡和威尔尼英两个脑区, 而且还要有分布在左半球的其他脑区和神经网络参与。名词通过一种神经类型的加工处理;动词则需要另一种神经类型加工处理;句子结构更复杂, 甚至需要动用更多的脑区参与, 语言的形象性还要由右半球完成。这就是我们以上说的, 在脑区功能定位问题上, 要用全面辩证的哲学理论为指导, 不能孤立片面地看待脑区功能分工。

今天脑科学关于大脑的语言区域, 有了更深的研究。据2005年日本《读卖新闻》报导, 日本东京大学语言脑科学家酒井邦嘉发现, 大脑在逻辑思维、理解文章、掌握单词、区分语调时, 不同的脑区具有不同的功能, 思考语法时前额叶下部活跃, 区分语调时侧额叶上部活跃, 在处理语法、文章、单词和语调各方面, 各有不同的脑区担任。据此, 他绘制出一幅有关语言的脑功能“地图”, 称为“大脑语言地图”。语文学科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学科, 我们应当把脑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作为指导和解释语文科建构和实施的理论基础。

2. 数学科的脑区定位。数学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科。一提数学我们往往想到的是天才或天赋, 即先天遗传问题。因此我们研究数学脑区定位首先要回答一个问题, 即数学才能到底有没有先天因素在内。从理论上讲, 心理学家、脑科学家和哲学家都承认, 智力主要是后天环境教育养成的, 但有遗传因素。对此脑科学工作者认为, 从历史演化的观点看, 原始人类为了躲避群兽, 猎取食物, 求生存, 必须对猎物作数量估计和算数运算, 这样数感和计算智力因素就被编码在遗传基因中, 这就是数学天赋。同时从实际调查来看, 数学遗传因素也的确存在。例如, 来自高数学才能家庭的孩子和来自数学能力差的家庭的孩子, 他们的数学能力各自体现了家庭的特点;同时对双胞胎的研究也显示, 他们的数学能力和成绩也非常近似。这些例子说明, 个人的数感作为先天遗传被预置于每个人的头脑中, 因此不同人有不同的数学能力。这就是数学的遗传基因。

数学在脑区的定位, 医务工作者临床病症诊断早就有发现。如果一个人的左脑顶叶受损, 将会造成数学困难;视觉加工不良的人, 难于学好几何, 这是因为做几何题需要把直觉观察转化为可用语言表示的逻辑, 这要求不同脑区的协同活动。近10年来, 脑成像技术的运用进一步揭示了数学问题在大脑活动的规律。首先, 简单的算术问题例如加法和乘法的小数字运算, 这要由左脑顶叶皮层区承担, 如果该脑区受损, 就丧失了加法和乘法的简单运算能力。如果不是简单加法、乘法运算, 而是较为复杂的数字加工问题, 这要根据数字加工方式的特点, 不仅会涉及左脑顶叶, 还会涉及左脑语言区和右脑顶叶。当进行数字比较时, 不需要语言参考与表达, 因脑图像显示右脑顶叶皮层最为活跃;当进行数学乘法运算时, 脑图像显示左顶叶最活跃, 并且该顶叶还和左颞叶下的布洛卡以及威尔尼克两个语言区相联系;当进行减法运算时, 左右半球顶叶都活跃, 这时胼胝体就发挥了桥梁作用;把两个顶叶联系起来。同时, 还有的科学工作者利用脑成像技术观察发现, 复杂的数学精算和估算所激活的脑区不同:精算过程使用的主要是大脑左额叶和左侧角回;估算过程中使用了左右脑顶叶和部分右枕叶, 因为精算与口语技能有关, 而估算与视觉与空间技能相联。总之, 数学科的各种不同内容和活动方式, 都在特定的脑区呈现。总体来看, 不是左前脑就是右前脑。

3. 体育科的脑区定位。由于体育科目涉及的内容广泛不一, 我们这里所说的体育科是以运动技能教学为主要内容的体育, 不包括艺术类内容如音乐和游戏等。脑成像技术显示, 体育运动科目涉及多个脑区, 但以小脑和大脑额叶以及运动皮层为主。小脑占整个脑体积的十分之一, 但却包含了大脑中几乎一半的神经元, 它有神经纤维约4000万个。这些纤维把不同脑区联系起来, 致使大脑额叶、运动皮层和小脑间信息的往返传递畅通无阻, 以保持身体姿势的平衡和运动技巧的学习。小脑和记忆、空间知觉、语言、情绪甚至决策等都有着密切联系。复杂的体育运动如掷球、翻滚、摇摆、爬行、倒立和翻跟斗等, 除小脑外还要调动前额叶参与。体育运动加强了很多神经元的联系, 加大了脑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 因而增强了毛细血管的运输能力。神经科学家还发现, 体育运动能使脑释放一种特殊的神经递质。这种激素分泌物不仅使人能尽快恢复体力, 加快神经元间的相互联系, 当进行数字比较时, 而且使人思维敏捷, 记忆力强。

运动技艺的学习掌握, 与额叶和运动质层高知能脑区有关, 更与小脑这一较低智能脑区密不可分。当开始学习新的活动技能时, 这时是有意识的和注意力集中的, 这种学习调动了大脑额叶区和运动皮层;一旦技艺熟练掌握, 便转入小脑编码贮存, 转化为长期记忆。当以后再使用这一技艺时, 就不需要再由高智能脑区下达命令, 而是由小脑直接调控, 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技巧的无意识和自动化的运用。例如, 驾驶员一面驾驶汽车, 一面和人谈话, 就是由于小脑在指挥驾驶。同时, 运动技巧的学习和年龄密切相关, 这也就是关键期问题。据说乔丹从8岁就开始了篮球生涯。

尤其令人高兴的是, 脑科学的最新成果, 为我们重视并加强了体育课提供了理论根据。长期以来, 人们都认为人脑不能再生新的神经细胞。但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一个脑科研机构于1999年公布的研究成果说, 跑步能使老鼠的脑再生新神经元。如果的确是这样的话, 那就是说开展体育锻炼, 提倡跑步运动, 也能使人脑神经元再生, 因此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轻视体育课。

4. 音乐科的脑区定位。前面我们讲到数学脑区, 大家知道左脑顶叶是数学脑区的主要脑区。研究证明, 音乐脑区和数学脑区是有某些重叠的。特别令人兴奋的是, 研究发现音乐竟然能改变脑的功能。小脑是与节拍和节奏有紧密关系的一个脑区。脑科学家发现, 音乐家小脑的体积比非音乐家小脑的体积平均大5%, 胼胝体更明鲜, 平均大15%。这大概与音乐家长期从事各种乐器的演奏以及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高频率地交替, 有着直接关系。

关于课程教学的脑区定位在此仅举四个科目为例, 无需逐一阐述。总之, 基础教育的各不同学科在奥妙的脑海中, 一般来说各居特定的位置, 我们可以对教学科目实行辩证唯物主义的相对脑区定位。当然有些科目在某些脑区是重叠的。课程教学的脑区定位具有双重涵义, 其一是说不同教学科目在不同脑区各有所表征, 其二是说各教学科目都有开发脑潜能和培训脑功能的积极作用。俗话说“数学是训练思维的体操”就是这个道理。这一理论已被今天的脑成像技术所揭示, 不容置疑。

辩证物主义的哲学原理告诉我们, 任何两个客体都可以从一定的角度找到它们的共性, 任何一个客体都有多种不同的属性。人脑也是如此。一方面,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 人脑和爬虫脑及其他哺乳动物的脑, 都是大自然的产物, 有着生物学的共性;另一方面人脑和其他动物的脑又有区别, 它可以进行抽象逻辑思维。但是在脑科学衍生之前, 人们无法了解脑活动的内幕, 只能朦胧感知人脑的个性, 不认识其生态性。因此对教育或教学概念的理解也是狭义的。今天, 我们已观察到人脑的生物态的一面, 从而可以对课程教学从生态脑的角度进行新的界定和解释。

那么什么是课程教学?什么是学习?什么是教育?从脑科学的角度如何界定?日本的脑科学家小泉英明解释说:“人类已经可以观察生物态人脑的功能, 可以把学习、教育与脑科学紧紧联系起来, 从而将学习、教育作为贯穿于从生到死的整个人生总括的进行生物学意义上的重新定义:学习是通过外部环境刺激而建构中枢神经网络的过程, 教育是控制和完善外部刺激的过程。”他还解释说, 学习和教育的这一新的定义, 也是以“髓鞘化”的理论为根据的。不仅日本的小泉英明主张对学习或教育重新界定, 美国的斯普伦格也是如此。她说:“什么是学习, 它在脑中如何发生的?神经科学家将学习定义为两个神经元彼此产生联系的过程。他们声称, 当一个神经元向另一个神经元传递信息时, 神经元就发生了‘学习’。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过程。”

那么, 对课程教学从脑科学的角度又如何进行解释界定呢?如果说中枢神经网络建构过程或神经元传递信息的过程就是学习, 不过这种学习是一切哺乳动物都有的并由自然环境刺激产生的学习, 它是没有计划的和没有预期目标的。然而在教育指导的课程教学则是有明确目的的, 从脑科学的角度我们可以对课程教学这样界定:课程教学是有计划和有目的的加速神经元信息传递、促使轴突髓鞘化、构筑神经网络通道的过程。课程教学是教育的核心。教育刺激所建构的人的神经网络, 和环境刺激所建构的哺乳动物的神经网络, 二者是有区别的, 其最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预期的目的或目标。

本文从几个方面论述了脑科学和课程教学的关系。脑科学和课科程教学的关系是个很大的问题, 也可以说是我国现阶段的基础教育最前沿、最复杂、最重要的科研课题之一, 它不是一篇文章所能讲清楚的。特别是本人不是脑科学专家, 只是个课程教学工作者, 因此所引用了资料及其阐释也未必正确无误和全面。但是有一点却非常坚信, 这就是:脑科学是当今世界最活跃和最有突破性成就的学科之一。人的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都是由脑理决定的。课程教学必须与脑科学相结合。我们要把脑科学研究取得的共识性的定论性的基础成果, 用以指导或解释课程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脑科学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需要相互协作, 联合互动, 只有这样才能把脑科研成果用于教育, 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的改革, 取得突破性进展。希望脑科学研究成果能走进教育阵线, 走进教师队伍, 走进课堂教学实践。让我们携起手来, 为创建“基于脑、适于脑、培育脑、开发脑”的新一代课程教学而共同努力。

摘要:脑的结构与功能是极为复杂的, 脑干、边缘系统和新皮层是脑的主要结构。细胞是脑组织的最小单位, 可分为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两种。可塑性、关键期、髓鞘化、神经元修剪, 是脑的根本特性, 现代脑成像技术揭示, 不同教学科目反映在不同的脑区。课程教学可以进行脑区定位。要把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作为课程教学编订和实施的主要理论根据。

领导科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篇8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改革,领导科学

0 引言

《领导科学概论》是装甲兵工程学院本科生领导管理基础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根本任务是研究领导活动与领导过程普遍规律、基本原理、一般方法和主要职能, 讲述领导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1]。本课程对于学员了解领导科学的基础知识, 掌握领导科学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培养分析解决领导活动与领导过程相关问题的能力, 提高领导艺术和领导管理素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课程是学员后续学习领导管理基础模块其它课程, 高质量完成模拟营连任职等领导管理实践锻炼, 全面提高自身领导管理实践能力的重要理论基础, 也是学员毕业后开启部队基层任职经历的重要支撑。

1 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指向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 为了贯彻学院教学模式转型规划, 《领导科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指向与以往相比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 即由原来的“面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变为“基于人才模式转型”。这种变化不只是描述字词的改变, 而是教学模式改革目标的根本转变[2]。基于人才模式, 要求课程教学输出的人才直指基层部队迫切需要, 紧紧围绕部队和装备保障的新形势对人才的需求, 更加贴近部队的实际, 培养具有良好的领导管理能力素质的初级指挥人才。

对于《领导科学概论》这门课程而言, 根据领导管理类课程和授课对象的特点, 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及目标如下:瞄准培养装甲部队一线带兵人, 以提升学员领导管理能力和素质为主线;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教员是课程教学的启发者、设计者、组织者和推动者, 学员是自主学习的管理者、思想火花碰撞的贡献者和素质能力培养提高的受益者。目标是为学员适应第一任职岗位打牢领导管理基础, 在帮助学员树立领导大局观念、培养领导系统思维、形成领导角色意识、培养领导风格品质、训练领导方法技能、提升领导管理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 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除了目标指向和教学理念的转变外, 教学模式改革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

2.1 教学内容改革

《领导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内容选取采用“追踪领导科学、注重普遍规律、突出实践应用”的思路, 紧紧围绕领导科学这一核心, 以领导科学基本规律与原理、领导科学方法与艺术、领导决策、领导测评等为核心组织内容。广泛吸纳、借鉴管理科学等相关学科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际案例以求启发思维或相互印证。内容选取的落脚点放在人类各种社会组织的领导实践活动中, 通过实例体现理论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效果。教学内容安排采用“理论引导、思想借鉴、情境模拟、实践锻炼”的思路展开。

首先, 本文突出课程教学意在打牢人才领导管理理论基础这一基本定位, 将教学内容分为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三个主要模块顺序安排, 注重各模块之间的继承性和转化关系。其次, 根据人才模式变化的要求, 构建了科学的教学内容体系, 主要包括6篇:基础篇、思想篇、方法篇、艺术篇、智慧篇和测评篇等。第三, 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教学内容突出领导科学工作的实际特点、要求、方式、方法等。

各部分教学内容层层递进, 联系紧密, 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形成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融合的内容体系。

2.2 教学方法改革

《领导科学概论》课程教学采用案例式、启发式、研讨式、情境式、模拟实践式的教学方法体系[3,4]。课程以大量的案例、领导管理游戏、角色扮演、领导管理挑战等形式展现各种领导管理思想、领导管理原理的精髓, 使领导管理理论更贴近实践, 具有生动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避免了从理论到理论的说教模式, 从而使学员从中更好地领悟领导管理的真谛。

课程教学方法注重引入领导工作中的丰富案例, 结合案例分析理论, 应用案例验证理论, 使学员在理解理论的同时, 学会灵活运用这些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为强化能力培养, 课程拟安排一定数量的、学员参与的专题研讨和模拟实践环节, 学员可以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自主分析、自主设计、自主实践, 在教员的指导下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效果, 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全面加强领导管理能力素质培养[3]。

以领导艺术专题研讨为例, 教学方法设计思路是:通过本次课学习, 使学员复习领导艺术的特征和类型, 明确领导艺术的知识要点;掌握领导艺术的运用方法;初步具备一定的运用领导艺术的能力, 能够灵活应对、稳妥处置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 并妥善处理各个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一定的哲学修养和理论修养, 培养领导的风格与气质。要达到上述目的, 一要引导学员大量阅读课外书籍, 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总结归纳出一些领导艺术, 对比分析教员课上总结的内容, 进一步加深对领导艺术的理解。二要结合通过询问、走访等多种方式, 深切体会领导者的领导艺术, 并由学员骨干课下组建研讨小组, 共同探讨伟人、名人的领导艺术。

本次课分为三个教学环节实施, 一是案例导入, 二是理论讲授, 三是课堂研讨。其中:

(1) 案例导入:引入1~2个案例, 使学员沉浸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艺术的情境之中, 领悟领导者领导艺术的魅力, 充分激发学员深入学习的积极性,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以兴趣为诱导可以确保学员的学习效果良好, 为理论讲授奠定良好的基础。

(2) 理论讲授:在案例营造的情境中, 教员适当提升讲解层次, 注重体现领导者的综合素养, 结合案例, 引导学员升华思想, 提高层次, 理解领导艺术的特征。在理论讲授过程中, 教员让学员深入分析案例中领导者运用领导艺术的特点, 探讨领导艺术的内涵与具体运用, 加深学员对领导艺术的理解。

(3) 课堂研讨:国内外著名军事家治军、指挥等活动中领导艺术。1) 提前布置课堂发言内容。以“国内外著名军事家治军、指挥等活动中领导艺术”为主题, 让学员选出1~2名代表, 提前做好资料收集工作, 并在课堂上进行主讲, 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要求制作PPT。2) 可以邀请院内在职或已退休的领导以及院外有关领导,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 为学员诠释如何在工作中运用和发挥领导艺术, 强化学员合理运用领导艺术的意识。3) 发言讨论。学员代表主讲后, 其他学员可自由补充发言, 时间控制在5分钟之内。4) 教员点评。教员结合课堂讲授的主要内容和学员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 引发学员思考:领导艺术要和个人实际紧密结合、领导艺术要与时俱进, 领导艺术是潜移默化形成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之内。

3 网络课程建设改革

网络课程是《领导科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支撑, 必须与课程教学改革相适应、相配套。网络课程建设必须注重学员的自主学习、知识的拓展学习和学习效果的评价等功能建设, 相应突出各个模块的设计。网络课程建设改革重点在于教学内容模块、考核评价模块、讨论交流模块、学习导航模块等模块的改革与建设。

3.1 教学内容模块

教学内容模块是《领导科学概论》网络课程的主要内容, 包括教材库、素材库、试题库及基本信息, 涵盖了全部知识点。通过文本、图片、视频、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把《领导科学概论》的理论转化为便于理解的形象演示。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易于学员接受、掌握, 通过提高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来提高其学习的兴趣, 以达到网络教学的目的。教学内容模块还包括课程组编写和收集的《部队基层管理情景汇编》、《领导管理技能训练方案》以及《军队基层管理案例集》等。

3.2 考核评价模块

考核评价模块的设置使学员能够通过网络自主式学习的方法来完成学习任务, 以每讲知识点为源头, 设置问答题、简答题、名词解释、填空题、案例分析题等题目, 可以自组卷进行自测自评, 对出现的问题可通过讨论交流模块来进行答疑, 也可使教员对学员的学习情况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3.3 讨论交流模块

讨论交流模块是“军队院校网络教学应用系统”提供的强大的互动教学方式, 利用平台提供的电子公告牌、教师信箱、问答天地、疑难解答等和学员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交流, 使问题解决的途径更高效, 实现网上与学员进行交流, 产生互动, 提高网络课程教学效果。讨论交流模块鼓励学员拓宽视野学习, 多渠道获取、丰富领导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理论知识。学员可把从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获得的信息资源拿到讨论交流模块用于研讨和交流, 培养自主学习、资料查询等能力。

3.4 学习导航模块

学习导航模块是“军队院校网络教学应用系统”提供的强大的自主学习的手段。《领导科学概论》网络课程建立了本课程的内容检索、路径指引以及内容展示、相关资源等, 通过左面章、讲目录树, 学员可以清楚地了解该课程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和现在所学的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 便于学员掌握教学内容间的内在联系。学习提示部分为学员提供了本课程的重点、难点和学习方法, 以及每一讲相关的知识点, 使学员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

4 结束语

领导科学课程教学改革对于人才模式转型输出非常重要。通过改革, 一是能够坚持以提升学员领导管理实践能力为本位, 通过案例分析、研讨交流、模拟实践等教学方法, 设置情境让学员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 加强学员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二是能够以部队领导管理实践驱动教学进程, 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开放教学方法体系, 培养和锻炼学员的领导管理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刘银花, 姜法奎.领导科学[M].三版.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1.

[2]夏良华, 荣丽卿, 齐伟伟.关于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价值工程, 2011 (7) :267-268.

[3]朱礼龙.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 2009 (10) :72-74.

科学课程教学 篇9

关键词:材料科学基础,核心课程,教学质量,教学效果

材料是社会文明和科技进步的物质基础和先导, 材料科学和能源科学、信息科学一起被列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 其发展水平更是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目标之一[1]。为了培养更多材料领域的人才, 国内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 在不同高校设置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并相应的开设了一系列材料相关的专业课程, 而在这些课程中《材料科学基础》的地位可以谓之为重中之重, 它立足于阐明材料制备、组成、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 训练学生材料设计、材料性能和产品质量控制、材料开发与检测的基本能力, 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之间起着纽带的作用, 对构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人才整体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及素质结构具有奠基性的作用[2,3]。

具体到笔者所在的安徽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材料科学基础》在学生大二学年下学期开放, 是学生最先学习的一门专业课程, 它既是学生学习后续各门专业课程的保障, 也是学生以后从事材料相关生产和科学研究所必备的理论基础, 因而保证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意义非常重大。然而, 就笔者备、授课的经历来看, 该课程具有术语概念多、涉及知识面广及抽象枯燥等特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易抓住重点, 且学习难度大, 学生不易产生足够的学习兴趣, 针对上述问题, 结合本院的具体情况, 笔者提出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想法。

1 重视基础, 注重术语解读

针对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特点, 笔者目前所使用的教材为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由张联盟、黄学辉、宋晓岚主编的《材料科学基础》。该教材能较全面的覆盖一级学科的基本内容, 既阐述了金属、无机非金属、高分子等典型材料结构上的共性, 又突出了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个性;既描述了热力学平衡状态下的问题, 又兼顾了非平衡条件下的材料结构的形成过程;既以材料制备、加工过程中的科学原理及共性规律为主, 又兼顾了材料服役中的环境行为效应, 做到了将科学与工程融为一体。但在教学时, 笔者发现学生在自己研读教材时会感觉到生涩难懂, 究其原因是由于很多涉及到材料类的专业术语教材没有详细的介绍, 而这些专业术语是学习材料科学的基础, 一旦一知半解、含混不清就会影响到对相关整个知识点的掌握, 而一个个小知识点的理解不清最终导致学生对整门课程的掌握不到位, 失去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第二章的晶体结构时, 学生对晶面及晶界的概念理解不清, 为此笔者做了很生动的动画来解释, 单晶材料是由一个晶粒生长而成的, 因而它只具有一圈大大的晶界, 同时它的 (hkl) 晶面是唯一的平行族;而多晶材料是由多个晶粒生长而成的, 因而它的晶界包括各个小晶粒一圈圈的界, 同时每一个晶粒由于生长取向不同具有自己的 (hkl) 晶面, 因而多晶材料的 (hkl) 晶面是多个相互交叉的平面。结合笔者的绘图, 学生很快对这些基本概念有了很深的理解和认识, 因而在学习后续的结晶学指数、晶向与晶面关系等结晶学基本内容时非常顺利, 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2 突出重点, 注重理论体系融会贯通

《材料科学基础》这门课程内容繁多, 在本院有限的72个学时里对每个章节均仔细讲解, 做到面面俱到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而, 需要对知识点进行梳理, 在有限的时间里突出重点, 同时将知识点串联起来, 让整个理论体系融为一体, 这样学生在学习完课程后也会倍感轻松, 受益匪浅。例如在学习晶体结构时, 考虑到金属结构模型主要为等径球体堆积模型, 而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主要为不等径球体堆积模型, 两者的知识点是相通的。因而在讲述时, 笔者着重以金属结构模型为例进行动画展示, 从立体结构的各个方向讲述, 如何堆垛, 并结合制作的球棍模型让学生充分理解最密排堆积及配位数这些基础概念, 学生对金属堆垛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后, 自己主动对教材上关于无机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进行理解, 在提问时发现学生对AX、AX2、A2X3的空间结构均有着较正确的认识, 抓住了重点, 很多知识的传授就变得容易了很多。另外, 理论体系的融会贯通对该课程的学习也大有裨益, 在学习鲍林规则时, 笔者要求学生认真掌握鲍林第二及第四规则, 运用第二规则去判定离子化合物的可靠性, 运用第四规则去检验硅酸盐晶体岛群结构的稳定性, 加深了学生对硅酸盐晶体结构的认识, 促进了学生对硅酸盐晶体具有的结晶、解离及介电性能差异的理解。

3 拓宽专业, 加强前沿成果介绍

由于我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仅是进入各种传统建材 (包括玻璃、水泥、陶瓷、耐火材料) 企业工作, 近几年的签约情况看相当部分的学生最终会从事纳米、新材料开发等领域的工作。拓宽专业, 在教学中适度的把目前社会上较前沿和热点的知识引入课堂教学, 并对传统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知识延伸和拓展, 这不仅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科学发展的脉搏和动力, 有效的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 开阔学生的视野, 而且也给课堂教学增添了活力[4]。例如在讲授共价键晶体结合时, 笔者通过查阅最新发表的相关文献, 介绍了目前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 结果学生在课堂上自发的展开了针对石墨烯结构与性能的讨论, 表现出对新材料探索的强烈欲望。事实表明, 在教学中加强前沿成果的介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大提高《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代凯.大学本科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改初探[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1) :66-68.

[2]潘建梅, 唐丽永, 乔冠军.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广州化工, 2016, 44 (3) :148-149.

[3]刘冠辰, 耿树东, 陈连发, 王巍, 于晓波, 王辰, 张钰.初探材料化学专业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5, 32 (10) :42-44.

科学课程教学 篇10

新课程改革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有“课本就是一个范例”、“整个大千世界才是学生的教科书”的意识。要改变思想品德课枯燥乏味的局面, 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树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资源观 ,整合并优化校内外各种资源, 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教育功能,丰富教学内容,有效落实课程目标。那么,如何科学合理地挖掘课程资源,并找寻其可再生点, 使各种课程资源合理利用呢?

一、兼收并蓄,为我所用

1.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能把文字、图像等生动地展示给学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且能提高学习效率。为此,思想品德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教学手段,加强学习,特别是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掌握运用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制作课件的方法,着力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2. 将美文、新闻报摘等有选择地引入教学。如,北大学生王海桐的《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这篇文章无论从文采还是从事实的说服力上说,都是震撼人心的,将文章引入教学,对于解决“什么是认识自我”、“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性”的问题,真可谓迎刃而解,水到渠成。国内外社会热点一直为学生所共同关注, 开发和利用时事热点资源,往往能给思想品德课增添许多新鲜感,这也是增强课堂教学活力的一个源泉。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如,电视、报纸、网络等搜集社会热点, 开展“课前五分钟新闻播报”,内容涉及重要新闻、社会问题、“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这样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3.将科学实验引入教学。这样 ,既有效充实了课程资源, 又可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对于互动性的增强也是大有好处的。笔者尝试将“心理测试”“科学实验”、“科学猜测”等想象空间大的文本进行改造,分段设置悬念,分层进行展示,让学生在头脑中完成实验、假想和猜测,逐步得出实验结果,最后再结合教学主题巧妙提问,顺理成章地达到了“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统一。

二、就地取材,创新教法

1. 文本与图画之间有机转换。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尝试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本中某段文字的理解, 绘制成图画,从而变成课本插图。有必要的话,可以汇编成班级《课本插图集》,让学生在 看、读说、写、画的过程中,对课堂学习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2. 将漫画、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等图片资源引入课堂教学。如,在讲“情绪万花筒”时,将达·芬奇著名油画《最后的晚餐》展示出来。在分析画面中的人物惊恐、愤怒、怀疑等面部表情与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的同时,告诉学生,人的情绪是丰富多彩的。漫画的最大功能是留有很大的空间让我们去联想,在夸张、讽刺与幽默中感悟、明理。在具体操作时,可采用说漫画、画漫画、展示漫画、给漫画取名、给漫画添加对话及根据漫画写故事等形式激活教学, 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

三、 贴近生活,与时俱进

1.将学生身边的故事引入课堂。中学生都爱听故事,教师可根据思想品德教学的特点和需要,选讲那些他们熟悉的或与其生活联系紧密的故事片断给学生听。这有利于调动学生对身边人、事、物的关注,既能提升其兴致,又能使其深入浅出地掌握所学知识。

2. 将学生喜欢的动漫引入课堂。动漫是思想品德教学中较好的课程资源之一。将其引入课堂之中,学生往往能在快乐中接受道理,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如,动漫《小土著人的经历》对“抵制身边的诱惑”一课的总结有很好的帮助。

科学课程教学 篇11

关键词: 环境科学    专业英语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1.引言

2012年党中央宣布将在2020年使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这意味着国人将在前所未有的更高层面参与国际交流与竞争。因此,国家迫切需要大量既精通专业知识,又具有熟练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还能参与国际竞争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专业英语不但是大学生基础英语的进一步升华,而且是学生对专业知识从英语角度的进一步学习。环境科学正成为当前世界上最关注的一项新的学科,专业英语是环境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专业英语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环境科学领域的相关知识及其发展方向,进而更好地了解其中的热点和问题。由于环境科学“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只有通过专业的语言教学,突出专业教学的科学性,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体现能力教学的创新性,才能保证专业英语课程好的教学效果[1]。笔者将针对环境科学“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特点,同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环境科学“专业英语”课程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

2.环境科学“专业英语”课程特点

环境科学“专业英语”课程不像普通英语那样具有感性形象思维,它不具感情色彩,其目的就是使读者容易理解而不产生太多的想象,一方面,环境科学“专业英语”课程具有词汇多、词义专、复合词多、名词群多等词汇特点[2]。主要表现在:大量使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且很多复合词,例如:fluorocarbon,geochemistry等,而且专业名词的词汇意义比较专一、稳定,例如:octane,pathogens等。另一方面,环境科学“专业英语”课程还具有多句式结构特点,在语法结构上大量使用被动语态,例如:Natural resources are generally grouped into two major categories:renewable and nonrenewable natural resources.常用it作形式主语替代句子后面作真正主语的动词不定式短语。例如:Recently,it has been well investigated that metallic nanostructures can modify the spectral properties of fluorophores.基于以上环境科学“专业英语”课程的特点,加上专业英语教学内容趣味性有限,很多学生没把专业英语课程作为英语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来对待,从而忽视了专业英语的学习,在专业英语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远不及基础英语[3]。因此,在环境科学“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明确向学生提出要求:要具有一定的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并能熟练地使用,以此了解环境科学专业相关的发展方向和掌握新的专业技术。

3.环境科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现状

笔者通过教学观摩、课程录像观看及查阅相关的课程资料发现,目前该门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1)教学主题不明确。专业英语不同于基础英语的教学,其主要目之一是使学生通过此门课程的学习,可以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但现在很多高校的环境科学专业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准确定位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而只把专业英语看做是基础英语的延伸,混淆专业英语课程和普通英语课程的区别,专业英语课程学完后,学生往往收获不大[4]。

(2)对专业英语课程重视不够。目前,大多数高校普遍存在着重视基础英语而忽视专业英语的现象,由此导致学生阅读英文文献及其相关资料困难,书写毕业论文英文摘要错误百出的现象。

(3)教学模式单一。目前,很多高校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还是沿用基础英语的教学模式,多采用词汇讲解、语言分析、阅读、翻译、回答问题等方式[5],掩盖了专业英语实践性强的特点,降低了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无法学以致用,因而就不能发挥专业英语应有的作用。

(4)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大多数高校环境科学“专业英语”课程都安排在第5或第6学期,学生尚未学习某些专业课就开始学习专业英语,此时他们对教材中的许多专业知识还不了解,这样就可能会给他们的实际阅读和翻译带来很大困难,从而可能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5)考核方式简单。目前专业英语课程的常规考试方式多为笔试,主要为课本内容,很少涉及能力测试,因此考试成绩并不能准确反映学生的口语、听力及写作能力等。例如,可以结合教材中的一些阅读材料,课下可以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布置一些环境问题的调研任务,根据布置任务的要求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外文文献的查阅、分析,并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讨论,最后做成PPT,在课上进行发言交流。这可以作为此门课程的平时成绩来考核。

(6)教材难觅。由于环境科学专业的多学科交叉特点,多年来使得环境科学“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在教材选择方面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教材往往选择英文原著和文章,或是指定的统编教材和参考书,因此无法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也难以达到教学要求[2]。

通过以上分析表明,作为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专业英语的教学状况已经很难满足当今环境科学专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其教学质量与大纲要求的标准相距甚远。这不是一个专业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学校的问题,而是许多院校专业英语课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提高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质量,对培养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有显著的意义。

4.创新策略

针对前文提到的环境科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改进措施,概括起来包括以下方面。

(1)引入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发展理解力、认知的技能和策略,使学生由听众变为实践活动的参与者[6]。例如:教师可通过小组活动、英语演讲、课堂讨论、辩论比赛等形式,努力启发和鼓励学生参与这些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上述内容纳入到该门课程的考核中,从而真正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2)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引入的多样化教学手段[7]。在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电影、录像等形式,丰富教学工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此外,尽量采用与环境科学专业相关的影像资料介绍专业知识,例如:在课堂上播放与环境科学现状相关的纪录片——An Inconvenient Truth(2006),The Age of Stupid(2009),Blackfish(2013)等,从而使同学们更好地了解目前环境科学专业的发展前沿和存在问题。另外,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网络、杂志等各种传媒手段,搜集最新、最准确的信息,利用多媒体视频课件等手段,把一些课外知识融入上课内容中,拓宽学生的视野。

(3)多途径选择课程教材。为了避免教材单一带来的局限性,可以在选用规定教材的基础上,由不同任课老师结合自己研究方向的特点,向同学们介绍一些本专业前沿研究领域、发展动态的相关文献,从而达到涵盖全面、知识更新、切合实际的课堂教学目的。例如:教师可以直接以自己发表的英文文章作为“教材”,给学生讲授其所在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内容等。

5.结语

环境科学是一门相对较新的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涉及的知识非常广泛。专业英语作为环境科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其教学既要有别于专业知识教学,又要有别于纯粹的英语语言教学,其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高效优质的双语人才,即要让学生具备阅读英文专业文献的能力,培养学生英文专业文章的写作能力,从而可以更好地了解环境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或研究水平。因此,在环境科学“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从新的教学模式的引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使用,以及课程教材选择的多途径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全面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葛成军.关于环境科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2,(27).

[2]葛利云,邓欢欢.环境科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方法浅探[J].考试周刊,2010,(4).

[3]孙宏元,白燕.《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初探[J].琼州学院学报,2011,18(5):62.

[4]蔡基刚,廖雷朝.学术英语还是专业英语—我国大学ESP教学重新定位思考[J].外语教学,2010,31(6):47.

[5]丁双红,张学辉.理工科专业英语教学特点及改革意见[J].理工高教研究,2004,23(2):114.

[6]刘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与实践模式[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8(3):56.

[7]邓周虎,董光国,闫军锋,等.理工科专业课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思考与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7,(1).

科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篇12

一、课程的整合能力

科学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整合,《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把内容的整合作为课程的第一个特点并明确:“这里的‘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综合作为唯一追求的目标,而是通过对内容的整合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从基本科学观念上理解科学内容。”根据《标准》,由课程专家、学科专家和优秀科学教师共同编写的科学教科书,是以文本的形式第一次也是尤为重要的一次对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地理等学科知识进行了整合。但是科学课程的最终实施要靠科学教师在课堂上去实现,也即科学课程能否真正得以整合要靠科学教师在课堂上创造性地去完成。因此,科学教师首先应具备课程的整合能力,要通过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标准》的研读,对教材结构、教材体系的深谙、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学生身心的了解,在课堂上真正实现各学科内容之间的整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整合和“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之间的整合。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就是课程资源,《标准》中指出:“科学课程的实施,需要特定的课程资源”,打破了以往以科学教科书为唯一课程资源的传统观念。一般科学课程资源从功能特点上可分为素材性科学课程资源和条件性科学课程资源,从空间范围上可视为校内科学课程资源和校外科学课程资源,从呈现方式看可分为文字科学课程资源、实物科学课程资源、活动科学课程资源和信息化科学课程资源,等等。它的丰富性和适切性,将直接决定着科学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这样,科学教师也就必须要具备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对决定科学课程实施水平的课程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即便是科学教科书,白璧微瑕,也会有局限性和不适应性。科学教师要根据《标准》的要求和本社区、本校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发展形势和学生特点等,对科学教科书内容进行科学地调整和重组,包括对原有内容的增删、补充、引申、拓展等,也包括对教学进度的调整、课后练习的优化和创造性地制作教学用具、课件等,使科学教科书内容问题化、结构化、综合化、情境化、生活化,以更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组织探究性教学的调控能力

科学课程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探究,《标准》中指出:“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是相对的,它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活”和“动”两个字。“活”一方面表现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活动的生成性;“动”表现为学生真正的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因此,学生要从传统的学习方式向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转变,必然要求科学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式也发生相应的转变。科学教师只有自己先理解了什么是科学探究、什么是探究性教学并具备了驾驭这种探究性教学的调控能力,才可能通过精心设计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的探究活动来发展学生对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理解;才可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探究者,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才可能使课堂“活”而不乱,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否者也仅仅是一句空话而已。

四、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科学课程中的一些实验,由于条件限制,难以实际进行,需要借助教学软件在计算机上模拟;理、化、生、天、地各领域,都有一些教学内容需要多媒体课件直观演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需要网络支持,这些都要求科学教师掌握和具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这样,科学教师一方面要通过Windows的操作、PowerPoint与Authorware的应用以及Internet的使用等,把信息技术融入到科学课程的教学中,进行教学再设计,从根本上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现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的整合。另一方面,要利用自己的信息素养,积极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开展自主探究学习。通过网络,学生可以访问世界各地的科学教学网站、科普网站、科学资料数据库、图书馆、科技馆等,利用不断优化的网络环境与其他媒介开展更大范围的科学讨论、资源共享与交流、科学探究协作等活动,拓宽科学视野,丰富生活经验,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与此同时,也使科学课程不再局限于课堂、局限于学校,而是朝着更大的空间发展。

五、课程的评价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呼唤新的教学评价标准。《标准》中指出:“科学课程应在科学探究(过程、方法和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以及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认识等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这就要求科学教师必须转变过去单一的评价方式(以“考试”分数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树立新的课程评价观,从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出发,建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的目的不再是为了给出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而是为了促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不再是为了给学生打分,而是为了诊断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寻求改进教学的对策。由此可见,科学教师也只有具备了这种课程的评价能力,才能变“一元评价”为“多元评价”,变“量化评价”为“质性评价”,变“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才能使课程的评价真正发挥应有的检查、诊断、反馈、激励、导向和教育功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发展。

上一篇:水稻新品种介绍下一篇:犯罪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