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2024-11-27

科学课程与教学论(共8篇)

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篇1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研究生公共政治理论课课程论文

目:

课 学 专 学 姓 班

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程:

自然辨证法

院:

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

业:

理论物理

号:

2012010614

名:

徐越

级:

14班

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摘要:科学与人文源远流长。它们都是人类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本身有着深刻的关联。充分认识和理解科学与人文的关联,消除两者之间的分离和对立,促进其相互融合,无论是对于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共同繁荣和发展,或是对于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进步,还是对于人自身的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科学;人文;融合

1科学文化与人文的概念

1.1科学文化

科学文化是现代文化结构层次中最基础的部分。这个结构层次自下而上依次是 :

认识论层次,主要表现为科学认识的逻辑一致性和实践的可检验性等规范,它们直接体现了科学的本质特征,构成了全部科学精神的基础;

社会关系层次,美国著名科学社会学家默顿揭示的四条规范——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论,就是这一层次上科学精神的基本内容;

价值观层次,科学通过求真,可以达到求美、求善,科学把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准则,这是科学精神的最高层次。

科学精神是富有时代特色的精神, 它包含了科学所具有的优秀传统,即探索求真的理性精神、实验取证的求实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勇于批判的怀疑精神以及严谨求实的坚持精神。总之它在科学的整体架构中占据统帅地位,是科学的灵魂。

1.2人文的概念

“人文”一词来自《周易》。《周易·贲卦·彖传》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中国古代的“人文”还指人事,如《后汉书·公孙瓒传论》云:“舍诸天运,征乎人文。”

“人文”还与“人道”相通,而人道是与“天道”相对应的概念,指人事、为人之道或社会规范。

“人文”在中国古代意指那些不是以自然为对象的文明文化现象,如诗、书、礼、乐等。

在西方思想文化传统中,“人文”与源自拉丁文“humanitas”的英文词“humanity”相对应,其意思有四个:(1)人道或仁慈的性质或状态,慈爱或慷慨的行为或性情;(2)人性,人的属性;(3)人类;(4)人文学(又称“人文学科”或“人文科学”)或人文学的研究。

“人文主义”(humanism),由“人文”(humanity)衍生而来,其主要含义包括:对人文科学的热衷,如对文学修养、美学修养的强调等;

人文主义,特别指欧洲16至17世纪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生的对古典文学、个人主义精神和批判精神的复兴,以及对于具有文艺复兴特点的非宗教内容的强调,后来它逐渐演变为一种思想态度,即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强调人对于自然界的优越性,以人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到了现代还产生出各种各样的思想体系;

人道主义,重视人的价值,捍卫人的尊严,提高人的地位,把人的自由、平等、博爱和全面发展作为人类追求的目标;

人本主义,人文主义反对以神为本的旧观念,宣传人是宇宙的主宰,是万物之本,用“人权”对抗“神权”,所以人文主义有时也被称作“人本主义”。

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即是人文主义的升华,其内涵主要是人类对自己生存意义和价值的珍视与关怀,包含对人的价值的至高信仰,对人类处境的无限关切,对开放、民主、自由等准则的不懈追求,凝结为人的价值理性、道德情操、理想人格和精神境界。

1.3人文科学

人文科学(the humanities),亦译“人文学科”。在各个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与内容:

15世纪末,意大利学校中的古典语言、文学和法律课程被统称为“studia humanitatis”,英语翻译为“the humanities”。而“humanitatis”又来源于拉丁文“humanitas”,意为人性、教养。

在文艺复兴时期,在当时的世俗学校中增设了以自然和人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其中包括文学、哲学、历史、语言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7世纪自然科学形成并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时候。

到19世纪,在欧洲的传统学校中仍然继续着传统的人文学科教育,只是已不再将自然科学包括在内了。

在西方,一般认为人文科学是关于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的科学,它通常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历史等。

科学与人文二者是融通互动、互动共生的。科学和人文的关系实质是真与善的关系。真与善的关系正是当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关心的核心问题。

首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人类精神不可或缺的内在组成部分,是人类实践必不可少的精抻动力,也是具有刨荔能力、适应未来时代要求的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精神品格。其次,我们倡导的学习和普及科学文化,既是科学化的人文,又是人文化的科学。再次,从某种意义上看,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

神,这是因为,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为追求知识和真理而奋斗,为人类的福祉和自由面努力,所体现的正是最根本的文化精神。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冲突

2.1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冲突的缘起

公元前5至4世纪古希腊哲学研究的中心所发生的重大转变,即从早期以研究自然为中心转变为以研究人和社会为中心,也就是格思里(W.K.C.Guthrie)在《希腊哲学史》中指出的:从智者和苏格拉底开始,哲学研究的兴趣“从宇宙转向人,从宇宙论和本体论的有吸引力的理性问题转向更迫切的人生事务和行为的问题。”

古典时期被称为智者的哲学家很多,现在知道的就有二十多人,主要代表有普罗泰戈拉和高尔吉亚等。如普罗泰戈拉喊出的响亮口号“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它标志着人的自我意识也即理性的觉醒; 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则把人的理性进一步提升为“理念”,认为善、公正、正义是第一类的道德伦理价值和审美领域的理念。

18世纪80年代,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将“人类理性的法则”分为“自然法则”与“道德法则”;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狄尔泰、文德尔班、李凯尔特等人从理论上将这种分立进一步强化并固化为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对立。

科学与人文的这种分立在大学的教育中也表现了出来。大学就成了文科(人文科学)和理科(自然科学)之间持续紧张的主要场所;

英国著名学者C.P.斯诺首先明确提出来的。1959年5月7日,他在剑桥大学的里德演讲(The Rede Lecture)《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中指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这“两种文化”存在分歧与冲突,并且,“两种文化”的分裂不仅在英国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它还存在于整个西方社会 ;

斯诺的批评重点在于指出对科学文化的不了解,这种不了解“给整个„传统‟文化带来的非科学气氛,而这种非科学气氛又往往转化为反科学”

2.2 科学与人文的论争:科学主义与反科学思潮

科学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厚的自然科学前提和经验主义哲学渊源;科学主义形成之后,它反过来成为推动科学的重要力量;由于科学主义的影响,造成了人文、社会科学竞相模仿、移值、借鉴自然科学的概念和方法,促进了人文、社会科学的迅速发展 ;科学主义的“统一科学”的思想反映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汇流发展的趋势。

所谓“反科学”思潮,系指由于科学的社会控制失当并导致一定的负面效应

而引发的“反科学”(anti-science)倾向。这种倾向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认定科学在本质上同人类的追求相冲突。“反科学”思潮对科学的抵制并不具有明确的认识论基础,尚未提升为系统的哲理、建构严密的逻辑形态,也未组织成一个围绕共同的、概念明确的社会共同体。

科学大战是发生于20世纪末科学怀疑论的激进形式对现代科学得以立足的合理性、客观性、真理性的全盘否定而引发的一场现代思想家与科学卫士之间的大论战。它主要是围绕着如何理解科学、如何理解科学与人文的关系进行的。

这是一场真正的科学与人文的大论战,在人类思想史上,还没有出现过涉及面如此广泛的论战,它几乎涉及到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吸引着全球如此众多的科学家、哲学家和人文学科的研究者的介入,而且这场论战已经进入到了大众传播媒介,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这场科学大战的深层诱因来自于当代科学的表述危机,即作为现代文明支柱的现代科学遭受后现代主义的猛烈批判。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现状

在现代性的历史征途中,科学似乎成为了架构外在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的唯一主角。然而,现代性异化的结果打破了科学的美梦,引起了人们对科学理性主宰一切的深刻反思。现代性异化的结果就是人类在控制自然的同时,也奴役了自身。科技发展背离了人文关怀、超越了自然界的承受度而陷入世俗和片面的泥潭。更为可怕的是,由于片面强调主体性,人的外在征服欲恶性膨胀,从而导致工具至上、科技失控,最终使人在物化世界中沦为科技统治下的工具。“这种技术对人伦智慧的漠视、工具对人文关怀的阻隔,必然出现只有欲望没有精神、只有物质需求没有人道情怀、只有剥夺狂热没有礼仪廉耻等可怕的人本异化现象,它所造成的将是人类良知系统的沦丧,引发社会的道德失范,人的信仰失灵和个性的扭曲和萎缩。”需要强调的是,反思科学在现代性异化中所带来的危机,旨在唤起人们对科学的人文反思,意在激发人们积极寻求合理的人文理念重建当代科技理性,进而将科技引入人性化发展轨道,消除科学与人文的二元对立。“从而使得科学与人文在面对思想的产物如何可能具有客观现实性的哲学根本问题上,能够最好地结合起来,以科学的数学理性精神探索与实现世界秩序形态的“真”,以人文的关怀与反思精神审视探究与实现过程的“善”与“美”,由此使得科学与人文在探究实现人类社会的合理而美好的秩序形态的过程中起到互补相成的作用。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可行方案

4.1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必要性

科学与人文的分裂现实是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根本原因。萨顿认为,科学与人

文已显现出三种分裂特征:(1)所谓的人文主义者或者说“那样一些古典学者和文人墨客”沉浸于自己研究的范围之内,对科学不闻不问。虽然科学已经而且正在他们身边展现出改变世界的伟大魅力,他们却视而不见,并以保护文化自居。甚至有些人文主义者鄙视科学家的作用,宣称自己起的作用更重要,因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是生命中永恒的要素,而科学家们关注的是瞬间即逝的事务。(2)科学家只关注纯技术,醉心于技术的革新和改进。他们不再是完全意义上的科学家,而是技术专家。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科学来改变世界,认为人文主义者都是梦想家。而且,科学技术的进步使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偏离科学固有的精神,偏离了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最典型的事件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的科学家被发动起来毁灭人类。(3)人文主义者和科学家或技术专家都没有发现科学的精神之美,都是从物质的角度来理解科学。

萨顿说,科学和人文分裂的结果非常可怕,它将社会带入歧途。“科学的结果总是抽象的,而且越来越抽象,从而似乎失去了它们的人性。这种表面现象是骗不了任何人的,除非他是一个只关心结果或逻辑程序的冷酷无情的科学家。”现实的状况急需扭转,科学需要人文,人文也需要科学。如果再不将科学与人文结合,分裂的程度就会加深,科学就会蜕化成新的经院主义而失去其生命力和美。

4.2科学与人文融合的途径

在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就出现了相互结合的趋势。而在今天,不仅存在着从自然科学奔向人文、社会科学的潮流,同时也存在着从人文、社会科学奔向自然科学的潮流。努力促进“科学知识分子”和“人文知识分子” 之间的对话、沟通,达到相互理解; 通过两种教育即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来实现“两种文化”的融合 ; 以社会科学为“中介”,实现“两种文化”的融合 ; 倡导“新人文主义”,是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融合起来的有益尝试;

5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趋势

早在世纪中叶,马克思就指出:“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学科。”时至今日,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已经以各种形式结合在一起,并碰撞出新的火花。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是两类不同的学科 ,它们有着各自的研究对象、研究理论和方法。它们可以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理解 ,但不可能相互融合或取代。”实际上,虽然人文学科的问题不能完全解决自然科学的问题,而自然科学的命题也不能完全解释人文科学的论据。但是两种科学的方法可以相互关联并且相互融合。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多新的交叉学科,正如名画《蒙娜丽莎》可以用科学实验的方法解读她背后的秘密,而心理意识又可以使用科学手段进行某方面的测量一样。实际上,两种教

育之间在其定义方面还是有狭义上的区分,但是当教育问题提升为传递人类信息时,这种广义的程度,所谓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区分就变得非常狭隘。当然,人的思想是随历史的变迁而改变的,时代的进步也有其相应的过程。所以我们期待两种文化、两种育人的方法,在某个时代可以共同开放出美丽的花。诚如杨叔子先生所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没有现代科学 ,没有先进技术 ,就会落后 ,一打就垮 ,痛苦受人宰割;而没有民族传统 ,没有人文文化 ,就会异化 ,不打自垮 ,甘愿受人奴役。” 结论

从辩证的观点看,科学与人文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不是无差别的统一。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对立起来的这种科学观是与科学的整体性特征相背离的。科学文化并非万能,它需要人文文化的弥补。无论是科学文化还是人文文化,都是人类文化创造所必需的。

在科学与人文日益走向综合的时代,从人的视域探讨科学的人文本质,即从科学内涵的人文因素或人性因素,探寻科学与人文的内在统一性有其实际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斯诺 纪树立译 两种文化【M】 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 1994 【2】李奋生 两种文化的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四川 成都

【3】张光跃 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重庆市工业学校 重庆.【4】郭昊龙.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科学与人文矛盾的统一[J].现代大学教育,2008 年第 1 期,30.【5】龚育之.科学与人文:从分隔走向交融[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第1期,23.【6】孟建伟.科学与人文的深刻关联田.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6):7.【7】张礼建《“索卡尔时间”:“科玄论战”之续曲——关于“两种文化”的探讨》重庆大学

【8】杨叔子.科学人文和而不同[N].中国教育报,200410

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篇2

1 当前各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1 教学实习条件不能满足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

随着国家对于教育投资的增加,大部分高校均具有良好的课程实验设施,能满足大学生室内课程实验所需条件。然而在应用型专业的建设过程中,多数学校只是重视了理论教学和室内实验条件的改善,而忽视了综合实践能力的锻炼与提高。许多学校在学生实习等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投入不足,对教学实习环节不够重视,不具备良好的开展教学实习的条件和环境。而且建立的教学实践实习基地偏少或建立的是非实质性的实习基地,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生产实习大多只能停留在表面上,认识肤浅,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很难见到成效[1,2]。

1.2各论课程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

在应用性较强的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各论课程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在各论课程教学中,许多学校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1) 先讲授理论,再进行实习;2) 在理论课程实施的基础上,用参观等方法代替实习; 3) 在理论课程讲授结束后,开展没有指导教师的“分散实习”[3]; 4) 只有理论讲授,没有实习。

上述教学模式和方法均存在着诸多弊端: 第一种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在后续的实践实习过程中往往需要重新进行理论的学习,既浪费了时间和精力,教学效果也不理想; 第二、第三和第四种教学模式,学生只是在理论上对于所学知识进行了掌握,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受到了限制或缺乏,在今后的毕业实习和就业中由于没有实践的考验,综合能力和素质得不到很好的体现,第一任职能力无从谈起,在后续的竞争中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1. 3 培养体制的不严格导致各论课程学生实践培养的松懈

在教学大纲制订过程中,许多学校演习多年的两段教学模式,即理论和实践分离,从而从培养体制上造成对于实践实习过程的不重视; 同时由于许多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对专业的认知存在误区,想当然地认为现代畜牧业的养殖模式依然演习多年来的传统饲养模式,使得学生忽视了对于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

1.4教师实践能力缺乏不足以支撑本科生各论课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随着教学评价体系的不断改进,许多学校对于教师的评价更多倾向科研能力的考察,因此对于教师实践能力的忽视使得各论课程教师的实践能力缺乏,不能支撑动物科学专业各论课程的教学,使得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成为空谈。

2 以综合实训和驻场实习为主的教学改革模式

2. 1 综合实训和驻场实习教学改革模式

在综合实训和驻场实习各论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制订过程中,注重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注重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在调整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将各论课程集中安排到一定时限内完成。以“养猪学”课程为例,将课程集中安排到半个月内,采取上午理论课、下午实践实习的教学模式。在课程实施的时限内,将学生分配到养猪场的各个生产和管理岗位,定期轮岗。在实践实习过程中,亲自参与猪场的管理和生产计划的制订,参与各个生产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生产和管理过程中的真实问题,并参与解决遇到的问题。

2. 2 综合实训和驻场实习教学改革模式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2.2.1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调整是该教学模式实施的基础

课程的实施必须严格按照本科生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进行[4]。综合实训和驻场实习教学改革模式要求某一各论课程在一定时限内完成,在这一时限内尽量只安排该课程的实施,从而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进行理论学习、实践实习、问题分析、参考文献查阅等,因此需要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调整作为保障。

2.2.2注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的主动参与是课程完成和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由于理论课后马上接触生产实践,因此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是非常必要的。同时,由于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分布在各个生产和管理岗位,每天课后的讨论以及问题的提出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2.3教学内容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内容是课程实施的主体。传统的教学由于没有实践过程的参与,因此注重理论教学的系统性。综合实训和驻场实习教学改革模式要求上午理论教学,下午实践实习; 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内容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即在每次理论课程实施过程中,都要与实践内容相结合,课程内容必须与学生的实践内容紧密相关,因此需要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精心设计。

2.2.4教学效果与教师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相关

综合实训和驻场实习教学改革模式对于教师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有极高的要求。由于每次理论课程实施过程后马上进行实践内容的实施,而且随着课程的进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马上需要解决,因此需要教师具有极强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同时作为教师必须对于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有所预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但能够将现在的养殖现状介绍给学生,而且必须能够使学生掌握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增加学生对于专业的信心。

2.2.5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管理体制

由于传统的动物科学专业各论课程为两段式教学,因此课程分别由理论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参与实施,教师人员固定且人员较少。综合实训和驻场实习教学改革模式需要在课后将学生分布在各个生产和管理岗位,因此要求参与的教师相对较多。由于学生在刚进入养殖区时经验相对较少,对于生产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了解不深,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综合实训和驻场实习教学改革模式要求养殖场内的所有教师、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均要参与到学生的教学和指导中。

3综合实训和驻场实习为主的教学改革模式成效与应用前景

综合实训和驻场实习为主的教学改革模式是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促进就业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第一任职能力培养为宗旨而建立起的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该教学改革模式实施以来,已经有多届学生毕业并进入到科研院所、养殖和饲料加工企业,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 1 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大加强

综合实训和驻场实习为主的教学改革模式紧密结合生产实际,使学生的动手机会大大增加,有助于实践能力的提高,对生产实际的认识更深入,效果更明显,同时对学生的人生观及今后的学习都有很大帮助[5]。与以往那种走马观花式的实习相比,参与实施综合实训和驻场实习为主的教学改革模式的学生已经在就业和工作中表现出了较好的第一任职能力和更好的发展空间。

3. 2 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综合实训和驻场实习为主的教学改革模式对于教师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有更高的要求[6,7]。该教学模式实施以来,广大动物生产各论课程教师已经开始在注重科研能力提高的同时关注在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方面的锻炼与提高,同时由于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组织形式较为灵活,教师的参与热情也比较高。

4 小结

总之,综合实训和驻场实习为主的教学改革模式在动物科学专业动物各论课程实施过程中显现出巨大的优势,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大提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是新的模式也带来了管理上、质量保证、成绩合理评定等方面的具体问题,这些都有待在实践中作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周静伟,梁国伟,李文军.改革生产实习模式促进实践能力提高[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3,26(1):51-53.

[2]刘会君,项斌,计伟荣.改革生产实习模式提高生产实习质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1):130-132.

[3]张育.基地教学: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多方合作共赢的法学专业实习模式[J].法制与经济,2007(7):124-125.

[4]张鄂,奚延辉,毛世民,等.创建新型生产实习基地提高学生生产实践综合能力[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4(4):63-66.

[5]汪雪琴,张贝克,吴重光.改革实习模式,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6(4):83-85.

[6]汤彩萍.“工学结合”生产实习模式的实践与特色[J].职业技术教育,2008(2):53-54.

论小学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策略 篇3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教学;自主学习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实现小学科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是新课程教学改革对小学科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更是每一位小学科学教师一生从事小学科学教学事业的追求和努力的目标和方向。然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导致小学科学教学总是不能实现教学目标,甚至使小学科学教学面临困境,小学科学有效教学之路走得很是艰难。究其原因,造成小学科学课堂教育教学效果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学理念的影响不容忽视。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要充分尊重孩子们的主体地位,并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们进行自主的课堂探究。新课堂标准为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指明了方向,每一位小学科学教师都不能懈怠,而要以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工作,为实现小学科学高效课堂作出应有贡献。

随着小学科学新课程改革新要求的提出,小学科学如何在新形势下有效推进课程改革,实现小学科学的有效教学是摆在每一位小学科学教师面前的难题。小学科学教师要实现科学有效教学,应根据科学教学现状和新课标要求,结合孩子们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利用好身边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小学科学有效教学。

一、小学科学在实现有效教学方面面临的困难

作为一门与小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实践学科,小学科学教学内容涉及知识面广、教学内容繁多。小学科学作为整个科学教学的起点和小学科学研究的基础,承担着重大使命。

在小学课程设置中,小学科学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且受应试教育的制约,因而在小学教学中的地位始终不能与小学语文、数学等这些“主科”相比,只能以“副科”身份居于小学教学序列中。小学科学在小学各门学科中的定位与科学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存在矛盾,短时间内难以改观。另外,制约小学科学教学的另一个因素就是教学条件的制约。随着人们对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资金投入不断加大,但是小学科学教学需要大量教学实验器材,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可是由于现实问题,很多学校的实验器材和设备还很落后,实验器材的更新赶不上教学对器材的要求。这就导致教师在实施教学时总是捉襟见肘,很难保证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圆满完成。小学科学实验器材投入不足现状已经严重制约小学科学发展,更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导致很多教师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对绝大多数知识教授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而作为实验科学这样的教学是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小学科学的每一个概念的建立、每一个定律的发现,都是建立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之上的。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小学科学教学的实施有赖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这一基础。实验教学不仅让孩子们亲自看到科学现象、懂得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孩子们通过亲自参与实验研究懂得了知识形成过程、研究方式方法,从而形成了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成长更加重要。同时,大量有趣的实验教学也是孩子们对科学感兴趣的重要原因。孩子们对实验教学充满了期待,可是实际教学中孩子们很少接触和进行实验操作,导致孩子们失去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小学科学教学需要激发和保持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孩子们自主探究性学习。可见,实验器材的不足直接制约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和孩子们的学习状态。

二、如何实现小学科学有效教学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孩子们的学这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从教师如何教和孩子们如何学入手优化课堂教学。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氛围作为一种无形的课程教学资源对孩子们的学习起到重要作用。好的课堂氛围具有和谐、融洽的特点,能够为孩子们提供轻松的学习环境,孩子们摆脱了那种在老师威严下学习的压力,无疑会对强化课堂教学效果起到良好促进作用。课堂教学活动依赖于教师和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师和孩子们在课堂上交流合作是否充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实际效果的强弱。要想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主动积极地进行课堂交流必须以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前提。这就要求教师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们。改变传统教学中孩子们的被动接受状态。充分尊重每一个孩子们,发挥孩子们的主体作用,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

教师的“教”和孩子们的“学”是教学中的双向互动过程,孩子们的学习方法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我们要引导孩子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孩子们学会学习。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孩子们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开展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做好引导工作,结合孩子们的学习实际和教学知识内容,通过教学问题和知识结构的合理设置,引导孩子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三、结语

要想提高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努力,加强对这一学科的重视程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发现总结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要针对科学课程的学科特点完善整个教学过程,要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科的实践性。同时,教育部门还要进一步加强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建立一套旨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诸葛进宽.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课 堂有效教学探索[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2] 加 涅.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皮连生,译.上海:华东师 范大学出版社,1999.

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篇4

《新课程中学科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题卷一

一、名词解释或填空题(6题,每题4分,共24分)

1、什么是科学案例教学法?

2、按《科学课程标准》的规定,中学科学课程是以什么为宗旨的科学入门课程?

3、新课程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有哪些?

4、什么是行为观察?

5、教学模式的实施原则(或指导原则)是什么?

6、什么是学习任务分析?

二、简答题(4题,每题6分,共24分)

1、请简述科学课程整合的特点。

2、按“第三代教学设计理论”进行中学科学教学设计时,其主要由哪五个部分组成?

3、简述案例教学的六大特点。

4、简述自主学习的四个特征。

三、辨别题(2题,每题8分,共16分)

1、你认为案例教学能不能替代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讲授?请说明理由。

2、现代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设计在设计理由、教学目标、教学分析、策略制定和作业设计、教学过程、效果评价等6个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请你从2..个方面对现代教学设计与传统教案进行比较。

四、观点论述(2题,每题8分,共16分)

1、“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严格依据教材进行教学”——教学的本质仅仅是执行教材。”对这种观点你认同吗?

2、有人认为:“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是两码事,不需要相匹配”;也有人认为:“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要绝对相匹配”。请你就此发表自己的观点。

五、案例分析(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案例:(初中一年级科学课)

课间,两名学生正在给大家的课桌上摆放各种各样的蔬菜。一声上课铃,把各色不同衣着、神态各异的一群学生瞬时归入五十多个座位。

‚今天的《科学》课,我们要‘与蔬菜交朋友’。大家看到课桌上摆放的蔬菜了吗?现在就4人一组,认识各种蔬菜,把它们的名字、子叶类型、食用部位等填在你们课本第#页的那张表格里,4人填写的内容不能相同。‛老师微笑着给同学们布置任务。

安静的教室立即热闹了。大家纷纷拿起他们熟悉的蔬菜,有带绿叶子的白萝卜、有大葱、有土豆,等等,真的太熟悉了。但如果要说出它们的学名、可食用部位甚至是双子叶还是单子叶,还是有点难。

‚老师,这是什么?‛ 一个女孩的声音。

‚菠菜。你们没见过吗?‛

‚哦,对了,对了,是菠菜。‛

耳边又传来有趣的对话

‚这是土豆。‛

‚不对,是马铃薯。‛

‚哎,土豆就是马铃薯。‛接着一阵欢快的笑声。

因为每个人都要写与小组其他成员不同的植物,所以,大家必须互相帮忙、互相请教,才能完成任务,而且没有人可以偷懒。

半个小时过去了学生们仍然沉浸其中,老师则轻松地徜徉在学生中间,听他们的讨论,给他们个别的指点。

‚现在,请小组代表发言,把自己认识的蔬菜给大家讲讲。‛

一个被老师观察已久的小组代表被首先叫了起来。

‚韭菜的食用部位是根、茎、叶子。‛话音刚落,周围踊跃的小手立刻举了出来。

‚不对,根不能吃。‛

‚能吃。‛

一个全班性的讨论开始了……

以上案例可以说明:(填序号)。①新课堂,不是教师在表演,而是学生在交流与合作。

②新课堂,不再只是一门课程的“独木”,而是学科知识的“林”。③新课堂,学生不再是接受的“容器”,而是可点燃的“火把”。④新课堂,不再是机械训练,而是注重获取新知识的能力。⑤新课堂,学生评价的功能不是“筛子”,而是“泵”。请你就以上某一论点作一分析说明。

2、重视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学生学习心理、思维障碍的表现与成因的分析,结合学情考虑学生在学习此内容时的心理特征及遇到的困难是什么?根据学习心理特征考虑是什么原因造成学习困难,像学生的知识准备、思维特征、迁移能力以及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等都值得我们广大教师去研究分析。如: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中,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用力推桌子,桌子就运动,停止用力,桌子就静止了,于是和两千年前的亚里士多德一样错误地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为此,教师应善于在教学设计中设置误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起学生追根究底的问题意识。

根据以上所述,请你对《科学》(7—9年级)任选一内容设计一个教学(片段)方案。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新课程中学科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题卷二

一、名词解释或填空题(6题,每题4分,共24分)

1、课程的概念是什么?

2、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3、什么是学习过程?

4、什么是教学模式的要素?教学模式的要素主要包括哪五项?

5、什么是板书?

6、什么是案例(个案或实例)?

二、简答题(4题,每题6分,共24分)

1、请简述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2、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之按自己的特性方向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有效教学的实现有赖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课堂中的落实。为此,探讨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策略问题是探索有效教学之路不可回避的议题。那么“在何种情况下学生学得最好”呢?请简单例举4例。

3、学习过程有哪些要素?

4、简述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的意义。

三、辨别题(2题,每题8分,共16分)

1、请谈一下说课与备课的关系。

2、“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要培养科学人才”,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请说出你的看法。

四、观点论述(2题,每题8分,共16分)

1、新一轮课程改革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本次改革的重点之一,你认为在新课程教学中应如何改变学习方式?

2、教学目标设计主体应该指向教师还是指向学生?请亮出你的观点。

五、案例分析(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案例]: 血液循环

1.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理解血液循环的概念;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基本途径和关系。

(2)能力目标:学会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学会联系、比较、综合和逻辑推理等思维和学习方法。

(3)思想情感目标:通过对血液循环途径及循环意义的掌握,体会生物体是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2.教学模式设计

选择‚谈话模式‛进行本课的教学。是一种‚以知识为中心‛的模式,也具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性质。

3.教学策略设计

教师设计一系列问题,运用谈话法引导学生寻求答案。教师通过边问、边讲、边绘图的形式完成教学内容。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采用与课件相结合的形式讲解。

4.教学过程设计(略)5.教学评价设计(略)

请你从“教学设计的程序”的顺序、“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目标的设计”三方面对本案例进行案例评析。

2、科学课上,当教师按预定教学方案,让学生分组自行设计实验来检验他们对某种现象成因的猜测是否成立时,却出现了全班学生无人能设计的局面。这时,教师应该采取哪些做法?请写出简明的教学案例。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新课程中学科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题卷三

一、名词解释或填空题(6题,每题4分,共24分)

1、试列举中学《科学》教学的基本策略(4例)?

2、什么是学习方式?

3、自主学习的基本含义。

4、教学策略的含义是什么?

5、什么是学习日记?它有哪些特点?

6、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二、简答题(4题,每题6分,共24分)

1、现代教学设计包括哪几个因素?

2、在学科领域,《科学课程标准》认为7~9年级学生应该了解或理解基本的科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学会或掌握相应的基本技能,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现象,解决有关问题,了解科学在现代生活和技术中的应用及其对社会发展的意义。请简述学生应该了解或理解哪些基本的科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

3、请简述浙江教育出版社版《科学》(7—9年级)实验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4、《科学课程标准》有哪些活动教学要求?

三、辨别题(2题,每题8分,共16分)

课程与教学论 篇5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现象.问题,规律;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问题;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

学术界一般认为,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标志。

美国学者博比特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是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

美国学者泰勒1949年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该书在现代课程论学科发展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

(一)课程与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工作;

(二)课程与教学论需要系统学习。

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方法:

(一)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二)联系实际,学思结合;

(三)注意扩展学习。

课程的基本理论

课程就是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

课程的五种实践形式: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理解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

制定课程计划的基本原则:整体性、基础性,开放性。

当代各种各样的课程形态:知识本位课程、儿童本位课程、社会本位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

影响课程发展的外部因素:社会、儿童、知识。影响课程发展的内部因素:学制、课程传统、课程理论、课程自身发展的辩证否定之规律。

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标准。

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知识本位、社会本位、学生本位。

课程目标的形势取向:普遍性目标、行为性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

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的发展。

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

(一)明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二)分析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

(三)选择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

(四)运用“需要评估模式”。

课程内容:为了促进学生发展而精心选择出来的人类文明的精华成果,是经过改造加工适合与学生学习的教育材料。

课程内容的不同取向:课程内容即教材或学科知识;课程内容即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的需要。

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注重基础性、贴近生活实际、尊重学生经验、强化价值观和道德教育。

课程内容组织的要素:主题和概念、原理、技能、价值观。

课程内容组织的原则:正确把握课程内容组织的不同取向;处理好垂直组织与水平组织的关系;处理好逻辑顺序与心里顺序的关系;处理好直线式与螺旋式的关系。

选择小学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综合性。

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第一,搞好幼小衔接,平稳过渡。第二,体现语文学习的整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第三,加快识字,重视写字的编排。第四,大幅度更新课文,是教材更具有时代性,更贴近儿童生活。第五,大力改进呈现方式,使教材成为学生喜爱的学本。第六,体现开放性和弹性,增加适应性。

教材内容及其特点:第一,具有科学合理的内容结构。第二,具有新颖丰富的呈现形式。第三,体现了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第四,新颖实用的立体化教材体系。

课程开发的基本概念:主要是使课程的功能不断适应社会、文化、科学等方面的要求,进而不断开发课程的活动与过程。

课程开发机制:课程开发得以正常运行的基本原理与动力体系。它包括学校课程设置的程序和运行方式,特别是课程规划主体的认定以及课程的编制、实施、管理与监督之类的问题。

课程开发机制:中央集权机制、地方分权机制、学校自主机制。

课程开发的模式:泰勒目标模式、斯滕豪斯过程模式、施瓦布实践模式。

校本课程:是指以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状况、为了学校的发展,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成功有效的基本标志:

(一)学校领导和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

(二)有广泛的社会联系和便捷地获取丰富课程资源的途径;

(三)建立能够满足本校学生多种兴趣需要和适应其个性特点的课程体系;

(四)通过学校课程开发,学校教育质量得到提高,办学水平得到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学生学业成绩改善,个性自由充分的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意义:

(一)它发展了学校能够进行课程决策的信念;

(二)它从理论上确立了国家、地方、学校在课程开发方面的职责和权限,开拓了课程管理民主化的有效途径,为解决课程的统一要求与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关系提供了一条思路;

(三)丰富了课程观,发展了课程开发的模式;

(四)丰富了教师教育理论,解决了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开拓了一条有效的进行教师培训的途径,为人们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提供了新视角。

(五)使广大中小学成了各种教育理念和课程理念的“试验田”。

校本课程开发的常用方法:调查研究、集体审议、课程编制。

通用的教学定义: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教学的基本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三三构成说: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构成要素)、目的、方法、和环境(影响因素)。

关于教学本质的多样探索:特殊认识说、发展说、实践说、交往说。

古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特征:第一,培养统治人才是教学的基本宗旨。第二,教学内容以人文学科为主。第三,面向少数学生,教学具有等级性。第四,以个别教学为主,教学质量和效益较低。

现代教学形态的基本体系:第一,普及义务教育,扩大教育对象。第二,课程体系的变革。第三,发展师范教育,提到教师素质。第四,教育科学的发展。第五,教学方法体系日益丰富。

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现代教学是有理论指导的教学;现代教学是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教学;现代教学具有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

教学优化的一般标准:第一,个人全面发展的质量标准。第二,高效率标准。第三,真善美的过程标准。

教学优化的基本策略:遵循教学规律、开展教学实验和教学改革、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

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预期结果的标准和要求的规定或设想。

教学目标的表现形式:

(一)最终目标和直接目标

(二)明显目标和隐蔽目标

(三)学科教学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标准功能。

教学目标分类:

(一)以布卢姆为代表的教学目标分类;

(二)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

(三)奥苏伯尔的教学目标分类;

(四)巴班斯基的教学目标分类。我国教学目标分类的基本主张: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基本能力。

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整体性、科学性、灵活性。

小学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容易出现的问题:第一,误把学习内容当作教学目标。第二,教学目标含糊不清。第三,教学目标片面,缺乏启发性。第四,教学目标忽视差异性。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相关教学理论的演绎或对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一种指向特定教学目标的比较稳定的基本教学范型。

教学模式的结构:第一,理论基础。第二,教学目标。第三,教学程序。第四,运用策略。第五,评价体系。

教学模式的特点:整体性、中介行、相对性、可操作性、效益性。

制约教学模式选择和运用的因素:第一,教学目标和任务。第二,具体学科的性质。第三,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第四,学生学习的特点及风格。第五,教师自身的优势。第六,现有的教学设备和条件。

选择和运用教学模式的过程:尽可能多地理解和掌握教学模式;对了解和掌握的各种教学模式进行比较;实际地运用和改造教学模式。

近代几种主要的教学模式:

(一)夸美纽斯的教学模式;

(二)赫尔巴特的教学模式;

(三)杜威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一)由单一到多样;

(二)由归纳到演绎再到归纳和演绎并举;

(三)由单维构建到整体构建;

(四)由刻板到灵活;

(五)由主动到被动;

(六)由传统方法到现代技术手段。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式的总称。

小学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实习法、实验法、演示法、参观法、研究法等。

小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发现教学法(布鲁纳)、程序教学法(斯金纳)、纲要信号图示法(沙塔洛夫)。

教学手段:师生教学互相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教学手段的一般功能:

一、影响课程内容及表现形式;

二、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学生的关系;

三、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

四、影响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手段发展的历史:原始的教学手段、古代的教学手段、现代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分类:

1、根据教学手段作用的感觉通道分类:视觉手段(印刷材料、图片、实物和模型、幻灯及投影)、听觉手段(扩音机和收音机、录音机、语音实验室)、视听手段(电影、电视和录像)、综合操作教学手段。

2、根据教学手段的载体性质分类:

一、以人为主要载体的教学手段(听的教学手段、说的教学手段、模拟的教学手段、要求的教学手段);

二、义务为主要载体的教学手段(读的教学手段、写的教学手段、演示的教学手段、展示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选择原则:发展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教学最有原则、健康和安全原则。

选择与使用教学手段的制约因素:教学任务和目标、学习者因素、教师因素、经济因素、时间,资源和环境因素。

教学手段使用的四环节:准备、预演、课堂展示、反馈。

教学手段现代化: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教学,使得教学手段不断的朝着更能促进教学活动优化的方向发生变革的过程。

教学手段现代化对教学的影响: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沿革:个别教学、班级授课制的兴起与普及、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班级授课制:把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中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按照学校的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我国目前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国际上最通用的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的特点:

一、以班为单位集体教学,学生人数固定;

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统一;

三、教学进度与教学年限统一;

四、分科教学。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一、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二、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四、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班级授课制的弊端:

一、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二、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现代教学的辅助形式:个别辅导与现场教学。现代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

复式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要正确处理直接教学与自动作业的关系;

二、要正确处理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关系。;

三、要正确处理教师与助手的关系。

对班级授课制的完善与发展:巴塔维亚制、曼海姆制与冈布里治制、圣巴巴拉制、生活学校。对班级授课制的否定与抛弃:文纳特卡制、设计教学、开放教学。

综合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国外(特朗普制、协同教学);国内(师生合作教学、分层递进教学)

现代个别化教学制: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凯勒式教学制)。

制约教学组织形式的因素:

一、社会的变迁;

二、学校的教学设施;

三、教学的内容和课程的性质;师生的特点(客观);

四、人们对教学过程的理论认识;

课程与教学论 篇6

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

一、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一般认为这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博比特与查特斯等人的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开启了“课程的开发的科学化运动”,他们的课程理论也因而被称为“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1911年美国“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出版了《科学管理的原理》一书,在本书中泰罗系统地确立了其管理理论,这就是所谓的泰罗主义。

二,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理论(简答)

1、教学的本质 第一,教育为成人生活作准备。博比特在《怎样编制课程》一书中这样写道:“教育主要是为了成人生活,而非为了儿童生活。第二,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第三,教育及生产。

2、课程的本质 课程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

3.课程开发的方法—活动分析。所谓“活动分析”,是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体的、特定的行为单元的过程与方法。

博比特认为课程开发的具体过程包括如下5个步骤:第一,人类经验的分析。第二,具体活动或具体工作的分析。第三,课程目标的获得。第四,课程目标的选择。第五,教育计划的制定。

三,查特斯把课程开发的方法称为“工作分析”。“工作分析”与“活动分析”在基本精神上是完全相通的。

四,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贡献与局限(简答)

贡献:他们第一次把课程开发过程本身确认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并将该领域研究的科学水平提升到时代所允许的程度。他们提出了课程开发过程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课程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基本依据;课程目标与人类生活、儿童发展、学科知识有着内在的联系;课程目标的选择与教育计划的制定是一个科学化的过程,必须遵循科学分析与实验验证的基本规范;有组织的、系统的知识领域和日常生活的实际需要之关系问题是课程开发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局限性:

1、把教育与课程视为准备成人生活的过程,者不可避免的导致对儿童价值的忽视,2、把教育过程等同于企业生产过程,把教育的科学化视为“效率取向、控制中心”的“泰罗主义”管理模式运用于教育的过程,这一个基于“活动分析”或“工作分析”的课程开发程序把课程开发过程视为机械的“课程工程”,这种课程开发的科学化水平是很低的。

五,泰勒被誉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们公认“泰勒原理”是课程开发原理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楚的阐述,达到了科学化课程发展的新的历史。

六,“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

基于主要是“八年研究”,八年研究的四大成就:

1、学校能够开发出使大多数学生感兴趣、有助于满足一些学生的需要、同时又为学生在学院里获得成功提供必要准备的教育计划。

2、许多学生在学院学业中获得成功。

3、在职研讨班得到发展。

4、以教育评价代替测验 泰勒原理的内容:泰勒原理被称为课程领域中“主导的课程范式”.泰勒原理的实质:技术兴趣的追求。从本质上看,泰勒原理的深层价值取向是技术兴趣。技术兴趣亦称技术理性,是通过合规律的行为而对环境加以控制的人类基本兴趣,其核心是“控制”。

七,学术中心课程的基本特征

学术中心课程指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有三个基本特征:学术性,专门性,结构性。

学科机构包括两个基本涵义:一是一门学科特定的一般概念、一般原理所构成的体系;二是一门学科特定的探究方法与探究态度。

八,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施瓦布的贡献

在施瓦布看来,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要素所构成的,这四个要素间持续的相互作用便构成“实践性课程”的基本内涵。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其中学生是“实践性课程”的中心。

九,实践性课程的开发方法:审议

课程审议是指课程开发的主体彼此之间对具体教育实践情境中的问题反复讨论权衡,以对这些问题获得一致性的理解与解释,最终做出恰当的、一致性的课程变革的决定及相应的策略。

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篇7

1双语教学资源的建设

1.1双语教学教材的建设

因双语教材的匮乏,我国大部分高校仍是选择英文原版教材作为双语教学教材。英文经典教材内容先进广泛,原汁原味,但普遍存在对专业知识背景介绍篇幅较多、知识点论述较散、针对性不强等特点,且售价较高。直接引进原版教材,对还在为英语四六级奋斗的本科生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达不到培养专业英语能力的目的。生物技术类英文教材价格普遍在50英磅左右( 约合人民币500元) ,部分售价可达到100英磅以上,对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英国本科生教育中,学校不强制性要求学生购买教材或参考书,而是由任课教师给出一份书单,书单中列出了1 ~ 3本相关教材,10本左右推荐阅读书籍,以及一些相关网络资源网址。在任课教师看来, 一本教材只是该作者的一家之言,而不同作者在不同研究领域各有专长,想要更全面更客观地学习科学知识,应该扩大阅读面批判性地进行阅读学习。在教材的购买上,他们推荐学生购买1 ~ 2本主要教材( 实物书或电子书) 进行精读,而推荐阅读书籍建议去图书馆借阅,扩大知识面。

鉴于以上分析,扬长避短编写适合我国学生的双语教材,当然是最适合我国国情的。但是高质量双语教材的策划和编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出版也需要一定的周期。在自编双语教材投入使用前,双语教师还是应在备课过程中吃透几本主要英文原版教材, 并将其中经典的生物技术原理直观化、模型化,精心创制大量图文并茂的中英文对照图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相关专业英语术语的认识和理解。

1.2教学互动平台的建设

国内大学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主要集中在课堂上与课后的E - mail联系。笔者在两年前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训中发现,一些国内高校已开始着手建设网络教育交流平台的信息,但普及使用率仍然不高。而英国本科生教育中的教学互动平台已经非常成熟,教师会在该平台上及时公布课程大纲、下次授课的课件、经典文献、相关视频资料等,供学生在课前或者课后进行预习或者复习巩固。而学生也可以通过该互动平台对任课教师进行提问,在规定时间内上传自己的作业,查看教师对自己的实验报告或作业的反馈意见,下载自己所需的教学资料等。

对于我国双语教学资源不是很充足的现状,此类教学互动平台的作用更显著,教师能够通过该平台及时将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扩展阅读经典英文文献或参考书籍相关章节片段共享给学生,弥补学生英文专业资料相对缺乏的不足。

2对双语教学手段的思考

2.1教学思维的转变

授课教师的教学思维应从中式的注重知识细节的传授转变为着重启发学生思维。教学中不仅仅是罗列专业知识点,而应同时介绍该学科知识获得突破的背景、方法途径,注意原始参考文献在教学中的运用。从教学过程中就要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输如何进行科研,如何运用已有知识背景来看待新的专业问题,并尝试回答问题,从而推动该学科的发展。

英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只有一年的时间,仅仅一年时间就能对专业中某领域的一个或几个问题做出剖析并通过科研实验佐证,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本科教育阶段的探索性学习思维的培养,英国本科毕业生已熟练掌握了查阅文献、凝练专业问题、撰写学术论文等科研技能[2]。

2.2教学效果的保证

在进行双语教学中,不盲目强调英语在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而应将英语作为传递专业知识的载体介质,让学生在掌握理解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熟悉相关的英文术语,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重点难点等采用中英文对照的形式,保证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同时, 灵活运用提问、小组报告等方式与学生开展互动,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例1: 氨基酸英文名称、结构式、英文缩写及特性的学习中,需要同时记忆的知识点及英文单词较多, 学生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可以在介绍完各种氨基酸相关基础知识后,用类似图1 ( 图片绘制作者: Dan Cojocari,Department of Medical Biophysics,University of Toronto,2011) 的图表进行总结归纳,并对学生课堂提问: Can you spell your name with amino acids? What type of properties would your peptide have?

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将自己名字拼音所对应的氨基酸一一找出,并画出其结构式,从侧链结构式上判断该氨基酸带正电荷、负电荷还是不带电荷? 侧链上是否带有 - SH等特殊基团? 侧链是否具有疏水性? 如果名字拼音中出现B、J等未能在氨基酸图中找到的缩写字母,可以跳过该字母,并记住哪几个字母没有对应的氨基酸匹配。

通过设计此类教学环节,可以极大地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以此为突破口进而掌握氨基酸相关专业知识。

例2: 课堂小测验。伍斯特大学科学与环境学院的生物学专业近年来学生满意度在全英排名前十,笔者通过在该学院为期半年的访学,发现该专业本科生教学最大的一个特点是能够充分促进每个学生动手做实验理解相关课程内容,并定期督促学生对已学专业知识进行复习、归纳、整理,教学效果很好。下面详细介绍其中的课堂小测验环节。该教学环节几乎每周进行1次,在教授新课程内容之前用15 ~ 20 min对上周已学知识进行小测试。每个学生进入教室时按照自己学号领取相对应的“选项响应器”( 见图2) ,课堂测试时每个学生的答题情况都能够通过它反馈至任课教师的授课电脑中。

测试题由10道选择题组成,问题及选项由任课教师通过多媒体投影展示,学生需要立刻在选项响应器上选择自己的答案,而全班学生的已回答问题人数能够在投影仪上显示,教师也可以根据电脑屏幕上显示的答题速度及答题人数来控制课堂答题时间。所有学生答题完毕后教师公布全班答题情况,电脑以柱状图形式统计出题中选择每个选项的学生人数百分比,全班学生对相应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一目了然。教师同时在投影仪上公布正确选项,针对掌握情况不理想的知识点会进行进一步解析。10道题目都做完后,教师会询问有没有全部答对的学生,接着让答对9题、8题的学生举手,能够从学生的角度知晓该门课程的难点有哪些,也为教师今后的教学侧重点及教学方法改进指出了方向。

这类课堂小测试的教学环节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包括每个学生专用的选项响应器( 见图2) 及电脑软件。我国也有此类技术和软件应用,但多应用于一些电视娱乐节目,收集观众的反馈意见。虽然在建设初期需要进行投资,但该套技术能推广应用于多门课程的互动教学中,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多元化评估考核

评估考核项目应多元化且贯穿整个学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锻炼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效果。

3.1评估应体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体系处于变动状态,因此教学应重视学生研究应用能力的培养,关注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3]。双语教学常常存在学生畏难厌学的情况,更应重视对学生思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形成过程的考查,采用动态评价观取代传统的静态评价观。伍斯特大学营养学专业课程有一项评估是让学生根据课堂上教师讲授的某个重点内容或提出的某个问题,在课后通过去图书馆、搜索网络资源、查阅专业文献等途径收集专业资料,并对它们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然后将这些收集的专业素材及个人总结装入一个大号文件夹内,一门专业课大概安排2 ~ 3个主题让学生进行文件夹的整理,并设定不同的提交时间 ( 平均安排在一个学期内) ,督促学生在整个专业课学习阶段都能积极、及时地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并在专业素材的收集过程中很好地锻炼了查阅科学论文、回答科学问题等科研能力。文件夹整理评估项目一般占课程总分的30% 左右。

3.2评估应承认学生多元智力的存在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有多种认识世界的智力方式, 如: 数理逻辑、语言、视觉、音乐、肢体动作等。这造成了每个人都有其擅长的学习方法,并用不同的智力形式来应用知识,那么用单一的教学评价方法来考核所有的学生必定是有局限性的。只有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和方法衡量学生,才能鼓励学生发挥其长处,给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空间。笔试测验之外的评价方式,如学术海报制作、文件夹整理、读书报告以及例2中提到的课前小测试等,都是很好的评估项目。

4结语

双语教学已经在全国各个院校、各个专业开展起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种教学模式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双语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实践、总结、交流来完善它。通过几年的食品科学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结合在伍斯特大学访学期间对英国本科教学的观察与体会,与外籍专业课教师的沟通交流,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强化食品专业课程双语教学质量: 1) 多给予学生一些反馈,方式包括教学平台中的问答、课堂小测试等,可以极大地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改变教师灌输知识的教育思维,课堂上可以稍微粗线条地介绍专业知识,一些知识点细节或者无明确答案的学科问题让学生课后查阅大量资料去尝试回答问题,这些学习过程可以通过文件夹整理等形式进行考核,抓住学生的课后学习时间; 3) 丰富评价体系,更全面、更客观地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 同时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钊,阮美娟,赵征.食品工艺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11(4):77-79.

[2]王辉,刘冬.本硕层次学徒制:英国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另辟蹊径[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1):91-98.

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篇8

关键词体育院校 大学语文课程 功能

一、引言

高等体育院校如何搞好人文教育的问题在改革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曾经是对体育人的评价,其实从育人的角度,体育院校和其他高校没有区别。没有正确的人文精神、人文关怀及其凝聚而成的正确理论,高校的人才培养就失去了方向,就不能培养出完整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所以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在体育教学中尤为重要,而作为人文素质教育基础课程的大学语文则是传承中国文化、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好渠道,它有着其它社会学科无法比拟的作用和功能。

二、大学语文在体育院校人文与科学融合的课程体系中的功能

(一)大学语文能提高自身修养、完善自我道德、丰富人文底蕴。

科学求真,是立世之基,而人文求善,确立为人之本。二者和而不同,相辅相成。教育是科学,但是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所以,建立人文与科学相融合的体育课程体系就是要在传授学生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其内在人文精神的培养,以实现培养目标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使其具有全体性、全面性、发展性、主体性等特点,为社会培养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体育人才。要建立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体育课程体系,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实现“五进”,使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教育理念进头脑、进教材、进教案、进课堂、进试卷,并落实到行动中。这种融合起于知识,但不能停留在知识表面,只有到了觉悟、理想、境界的层面,才能真正融合。例如,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学语文第八版的第三章“品格修养”中有“孔子论修身”一节,里面所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等语录,侧重在增进学业和修养人格两个方面,学习在于实事求是,修养人格贵在见贤思齐、以身作则,这些思想见解,是孔子长期学识积累和丰富人生经验的积淀,真知灼见。

(二)大学语文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潜能,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

科学是成才的教育,人文是成人的教育,人文与科学的融合即是成才与成人教育的结合,所以人文教育要求确立“以人为本”即“以学生的生活学习条件来分析和解决与学生相关的一切问题,其核心内容是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特性和学生的本质,把人作为手段和目的的统一”,“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创造、个性、自由”,在具体实施中,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把握大学学习的特性以及大学生的学习特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因此,高等体育院校的课程设置要以此为中心,在体育专业基础理论教学与专业学科教学中融入相关的人文知识,以学生兴趣为基础,即学生必须学习他想学习的东西。因此该模式从学生自身的需求出发,强调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发展、情感和兴趣,关注个人,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由于人文与科学相统一的体育课程的目的是在于满足学生个人自由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大学语文是这种情境教学的最好载体,它能将学生的潜能充分地激发出来,从而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起到了一个辅助作用,他的任务在于发现学生的兴趣、启发、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经验,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是一种开放性教育。

(三)大学语文能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造就言行合一的体育人才。

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体育院校课程体系,要与时代的要求紧密相连,把体育教育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多方面、多渠道地培养、熏陶学生,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的、符合社会需要的新世纪体育人才,而这些体育人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中小学乃至高校的体育教师,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过去那种体育技能水平高就能搞好体育教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代体育教学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教育学和医学保健理论的范畴,已成为综合现代医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人文科学、电子技术和生命科学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并且发展进程日益加快”。这就要求体育教师除了要掌握必要的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以外,必须具有当代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必须更多地了解和熟悉体育教育对社会、人类进步的人文价值,必须具有人际交往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全部内容有深入透彻的理解和掌握。要精通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并能熟练运用,举一反三。要掌握本学科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才能做到站得高,看得远,把新知识、新信息、新内容传播给学生。

三、结论

大学语文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基础,在体育院校的作用显而易见,它对学生人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人文素养的提升、表达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作用,是体育院校人文与科学融合的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石。

参考文献:

[1]亢安毅.解读“以人为本”[J].人才开发,2004,(3).

[2]潘云鹤.大学教育如何指向以人为本[J].中国高等教育,2005,(3).

上一篇:三下乡新闻稿范文下一篇:关于全民健康运动的宣传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