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教学与环境教育(共12篇)
科学课教学与环境教育 篇1
著名特级教师吴加澍老师认为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从“未知”到达“真知”的过程, 实际上是以浓缩的方式, 迅速地重演着人类漫长的知识发展历程。 让学生重蹈科学发展中那些最关键的步子, 这些关键的步子, 实际上就是科学发展的历史。
袁振国在《教育新理念》中说:“科学精神的内涵、科学发展史就是科学精神的弘扬史、 科学知识的生成过程是一个不断求真的历程。 ”我们利用科学史, 主要关注的是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一、利用科学史, 启迪多样的科学方法
在七年级上中, 最早可以充分利用科学史融入教学的内容是《我们居住的地球》。 实际上, 关于地球的形状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已经是一种常识, 教学目的不是介绍这常识, 而是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常识中不寻常之处, 即得到背后的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本质观和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中所体现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
在教学中, 从古代各国人民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及古人在观察的基础上对地球形状的各种推测, 以及各种证据的获取一直到人造卫星的拍摄照片。 在引领学生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 使学生了解到人类对于地球形状的认识和证明的方法。 在学生习得知识的同时, 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 并领会了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这一本质。
二、利用科学史, 树立发展的科学观念
科学教材中, 许多内容的教学如果没有加入科学史的材料, 从学生学习知识的角度看, 就是可行且正常的。 如果能利用科学史融入教学, 则不但能使教学内容丰富起来, 而且可使科学教学显得有血有肉, 不仅无损于学生知识内容的学习, 而且可以让学生树立发展的科学观。
现在只通过教科书了解科学的学生, 往往对科学持有一种非历史的眼光, 以为科学的理论与生俱来是正确的、是万古不变的永恒真理, 以为科学是从一些天才的头脑里蹦出来的, 一旦问世就永驻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从科学发展史上, 我们看到的是真理与谬误相交织的过程, 科学理论的演变就像是积木拼图游戏一样, 先是在黑暗中摸索, 继而渐渐地浮现出来。 我们看到的是, 科学像其他人类文化一样, 实际上植根于特定的文化土壤, 是由特定的文化素养和文化传统的人推动的, 并依赖特定的历史条件而产生的。
以大气压力概念的教学为例, 要求学生记住大气压力等于1.013×105Pa并不难, 问题是单纯记忆并不能使学生理解大气压力的存在, 更不能使学生知道人们对于大气压的认识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和许多科学家的努力的。 为了促进学生理解大气压力的概念, 可以讲解融入托里拆利及帕斯卡等人创造性研究的科学史。
以上教学活动, 让学生通过科学史了解科学理论、科学假设、科学实验之间的关系。 运用这种融入科学史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一方面, 因为内容充实且学生本身的积极参与而能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另一方面, 通过课堂讨论或辩论, 能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家也会犯错误, 促进学生纠正错误概念。 并且知道科学是逐渐发展的, 并非一蹴而就的真理, 这有利于学生建立发展的科学观, 为形成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求真的科学精神埋下伏笔。
三、利用科学史, 形成求实的科学态度
不知道科学发展观, 不易形成求实的科学态度, 所以要让学生形成科学的态度, 必须借助于科学史的融入。 如我在教《生物的进化 》这一节内容时, 利用科学史, 营造当年的历史氛围, 层层设疑, 让学生好像置身于科学家的探究、辨析的历程中, 不同思想认识与所用证据犹如连环扣, 让学生在思维的理性辨析中达到求实的科学态度。 一种新的科学观念的形成, 不能仅仅看到片面的证据解释, 还要进行理性的、求实的科学态度进行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让学生形成科学的态度并不仅仅是在教学中才能进行。有些时候科学史料比较少, 或者一些没能在教学中应用的科学史料, 可以在新课教学中和新课教学后, 作为素材编写例题与习题。 加深学生对所学科学知识的理解, 有助于科学态度的进一步深化。
四、利用科学史, 培养批判的科学精神
科学发展的历史, 让我们看到的是真理与谬误斗争的过程, 科学理论的演变就像拼图游戏一样, 先在黑暗中摸索, 继而渐渐地浮现出来。 为避免学生把科学看成是不变真理, 形成错误的科学本质观, 应当让学生在静态地汲取科学研究成果的同时, 适时、适量地渗透科学发展的动态历史, 体验科学知识及其理论体系的演变和完善过程, 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审视现有的科学知识。 在形成这些科学知识的过程中, 质疑、批判、创新、求真、反省的科学精神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科学史融入科学的教学中, 处处体现着科学家的探索、质疑、求真务实的精神。 如哥白尼日心说对托勒密地心说的否定, 伽利略由于对日心说的支持而受到的迫害, 以及布鲁诺对哥白尼日心说的支持与发展。 这些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精神都能给予学生精神的感染。
在科学史的融入中, 能使学生领会到科学发现有时是几代科学家锲而不舍、接力棒式的长期研究的结果。 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是特定时代或特定条件下科学研究活动的产物, 处在不断变化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中, 科学理论具有相对性。 同时, 让学生领悟到科学家们对真理的追求与执著, 领悟到科学探究的艰辛与曲折。
将科学史融入到初中科学教学中, 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原汁原味的科学问题, 引导他们亲历科学概念的形成过程, 科学规律的发现过程, 以及科学问题的解决过程, 会更加贴近学生的认知心理, 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建构, 也有利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将科学史融入到初中科学教学中, 使学生了解科学发展的历程和科学思想的发展, 有利于循序渐进地把握完整的科学实验设计思想, 懂得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实验手段的支持作用, 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摘要:科学是一种传统知识的积累, 是不断完善和修正、不断发展和证伪的过程。文章阐述了如何利用科学史, 启迪多样的科学方法, 树立发展的科学观念, 形成求实的科学态度, 形成批判的科学精神。
关键词:科学史,素材,初中教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 (7-9年级) 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袁正国.教育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9.
[3]中学物理教育中开展科学史学习的必要性.中学理科教育, 2012 (11) .
科学课教学与环境教育 篇2
第一研究组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2000年10月,教育部召开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在新的教育时代,信息技术是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互联网的发展不仅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将改变教育和学习的方式。目前,我国教育技术正进入现代教育技术阶段,该阶段重视学习的方法和过程。现代教育的发展,必将促进教与学模式的变化和发展,传统的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必将被教师传授方法、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所代替,教师也将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因此,探索、研究并构建适宜于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教育界急待解决的课题,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但目前,我们的地信息技术、网络教育尚不熟悉,利用网络实施教育教学尚有距离,尤其是建立“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科学探究实验教学新模式”还有待起步,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并形成“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与学的基本理论和模式”。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并总结信息化时代,如何改革传统教育思想和模式,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和资源进行物理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研制、开发“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的学与教”的工具平台,研究并开发新一代网络资源。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
1、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构建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步骤;
2、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建立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原则;
3、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探索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措施。
四、课题研究方法:
教学实验法、比较研究法、群众调查法等
五、课题研究实施途径:
根据各个年级的学生特点及学科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拟定实验目标、方法和实施计划。
根据计划设计实施方案,并在实验班进行实验。
收集实验中的相关资料,对实验过程、结果进行分析。
总结实验过程中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为下一次阶段的实验提供参考。
六、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准备阶段:2006年3月——2006年6月 制定本研究组实施方案,提出课题研究计划、管理办法、实验措施。组织本研究组成员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并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做好试验计划,制定本研究组研究计划、实验措施和途径。实施阶段:2006年6月——2008年6月1、2006年6月——2006年8月 :参加学校组织计算机培训的相关活动,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掌握网络教学知识。
2、2006年9月——2007年8月
1、开展课题研究,组织实验班进行实验。
2、总结前一阶段实验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
3、继续开展课题研究,同时准备相关资料,提交阶段性实验总结,接受学校课题组的中期评估。
参加学校课题组组织的相关指导、培训活动,深入开展研究。
3、2007年9月——2008年9月
整理研究成果,总结研究经验,撰写研究报告,接受检查和验收。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效果
向课题组提交本研究组研究实验报告一份。
撰写经验总结和论文。
制作CAI网络课件。
总结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科学探究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典型实验案例、课例。
八、课题管理:
成员:
组长:佘卫军
成员:甘振威 彭晓波 万卫国 周更新 彭厚保 谢建五 陈亦飞 确定课题实验班级:
学校八年级和九年级教学班
科学课教学与环境教育 篇3
关键词:小学科学;节能环保教育;科学探究;模式;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11-0057-03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实施了“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的活动。所谓“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从科学教材中选择有节能环保素材的内容,结合自然、社会和生活中的现象,选择、确定主题进行研究,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活动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认清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的迫切性,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获取有关的节能环保知识,增强节能环保的意识。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可行性分析
科学课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以学生经历和体验为手段,以儿童周围常见的事物和现象为主要认识对象,把相关的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科学课的教学将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对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自然现象的学习,改变学生的行为倾向,激发他们对科学学习兴趣,陶冶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并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打好基础。例如:生命世界中的生态平衡、把小动物送回家、认识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了解保护生物特别是珍稀濒危生物的重要性……物质世界中,了解噪音的危害和防治方法、知道有的物质不可再生、意识到物质的利用会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人对环境有责任……地球与宇宙中,欣赏美丽的天气、知道水域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影响、意识到保护大气层的重要性……可见,小学科学教材中包含了节能环保相关的最基础和最基本的内容,编排也是科学合理的。在科学学科教学中渗透节能环保教育,不仅是开展节能环保教育,培养小学生节能环保素质的需要,也是全面完成科学学科教学、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内在需要。
科学教育并不仅仅是记忆概念和定律,而应当积极倡导科学探究。新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探究指的是学生探究式学习活动而非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明确了这一点,我们便可把科学探究定义为: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科学的知识和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思想和精神,全面提高科学素养。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重在探索的过程,而非结果;重在收集证据,而非繁杂的计算;重在对结果的评价,而不迷信结果。
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隐含的节能环保素材,以课题的形式,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向学生进行节能环保教育,开展“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的活动。
二、“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操作模式的阐述
“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是一种研究性学习,也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方式,它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围绕某一课题(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探究性学习。问题式和探究性是它的核心思想。通过学生的探究、实践,形成对社会生活中的现象、问题积极主动地、科学地探究的基本素养。经过实践探求,在大量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个基于问题、注重实践的操作模式。如图所示:
1.提出课题阶段。这是“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开展的前提。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因为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或从新的角度来分析一个老问题,需要带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在这一阶段里,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提出研究的任务,诱发探究的动机。为了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应做到“三个结合”。
(1)活动研究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结合。活动内容设置的基础是与小学科学(常识)教材的紧密结合,它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例如,学生在学习《塑料》一课时,对“塑料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塑料的应用”产生兴趣,教师就组织学生以这两个问题作为探究课题,让他们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与他们一起进行探究活动。
(2)活动研究与日常生活问题结合。小学科学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情况,让大自然与社会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大课堂,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存打好基础。因此,“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研究的课题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例如,夏季由于高温少雨,余姚市曾饱受过干旱之苦,用电严重短缺,严重影响了余姚经济、社会的发展。学生在体验缺水缺电之苦的时候,感到非常困惑。于是,我们以《余姚城区电资源的研究》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3)活动研究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科技教育是校园文化活动教育的内容之一,红红火火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供了活动平台,也为小学科学教学提供了实践创新的舞台。“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与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紧密结合,成为我校科技活动的特色。学校提出创建环保绿色学校,科学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节能环保课题调查活动,广大学生纷纷自立课题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有《姚江在呻吟》、《一次性筷子调查报告》等。
2.制定方案阶段。这是开展“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在此阶段,学生根据所研究的问题与任务进行组内分工、时间安排、资料准备等工作,并形成书面形式,指导学生做好方案的论证和设计工作,使学生对整个探究活动有一个比较完整、清晰的了解,为开展课题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1)课题小组独立制定活动方案。我们引导学生搜集、吸收相关的有用信息,进行学习借鉴、迁移运用,为自己的活动研究制定一份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简要地说,我们要求学生在课题实施方案中写明三项内容:一是要研究什么?即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二是怎样研究?即研究过程的设计。包括研究的工作步骤、每个阶段的目标任务和时间安排、研究的方法等。三是预计最后的研究成果是什么?一般在这一阶段需要完成活动方案表,如下图:
(2)组织开展课题论证、展示活动。各小组提交课题活动方案,师生共同在课堂上讨论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因为不是每个课题都能实施研究,也不是每个课题都有研究的价值,所以要让学生阐明选题原因并展开充分讨论,一方面让学生明确自己课题的研究价值;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的思维变得开阔,意识到自己的身边原来有那么多问题值得研究。在展示课题的过程中,老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与尊重,学生的课题具有独创性,应该表扬;不具独创性,同样给予鼓励。通过展示和讨论,师生共同对所提交的课题进行筛选与合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好奇欲望、探究欲望、创造欲望和竞争欲望得到了充分地调动,为下一步具体实施研究计划奠定了基础。
3.实践体验阶段。这是“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的中心环节。这个过程是学生学习、实践的最重要过程,也是学生最容易产生创新思想的过程。根据小学生实际,我们采用的实践体验的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1)文献搜集法。文献搜集法主要指围绕一个主题,通过查阅有关的图书、报刊,或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搜集有关的资料加以分析、比较、综合,进行判断、推理,进而提出自己的看法、见解,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资料的来源很多,有书籍的、生活中的、网络的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应用资料。例如,学生围绕“余姚水资源调查”这个主题,他们对余姚降雨量和家庭用水情况,设计了表格,通过观察和走访等获取资料。
(2)参观访问法。参观访问法是学生围绕研究主题,进行实地参观,访问有关人员,从而搜集与研究主题相关的资料,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种方法打破课堂限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优势,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例如,学习动物一课后,学生确立了“余姚养鸽业调查活动”课题,他们通过参观养鸽场,采访农技人员等,了解提高鸽肉品质及预防鸽病等科学养鸽办法,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设想,与养殖员、农技人员交流。
(3)考察调查法。考察调查法就是围绕研究主题,深入实地进行调查研究,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现实情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分析,然后写出调查报告。比如:学校周围小河里鱼虾减少的原因、学校周围污染环境行为的调查等。
(4)观察实验法。观察实验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获取处于自然界中的一些动植物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一些反应,针对这些反应借助一些资料作出准确的推理、解释。例如,一个学生为了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想了许多办法观察蚂蚁,有强迫法、引诱法等,多角度了解蚂蚁,并且坚持观察了半年,记录了大量的文字资料。
(5)实践操作法。实践操作法是指学生在研究活动中,提出尝试性的实践方法,并在研究过程中加以实践操作,以此提出研究结论。例如《姚江的污染及治理》课题,学生为了解决污水问题,提出植物治污的设想,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养殖水葫芦治污实践活动。
(6)合理假想法。合理假想法是在主题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结果提出自己合理的想法、创意或金点子。如假设在人类居住的有利环境或不利环境的因素有所改变(或一成不变)的情况下,我们的生活环境在10年、20年之后将会怎样进行假想。人口剧增的隐患:20年后,纯净的淡水何处觅?……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自己对节能环保的理解,设计自己理想中的事物。如:理想中的住宅环境等。
4.研讨交流阶段。这是“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提高认识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探究解决问题,必定有许多收获,有许多新的认识。在这里,学生主要把实践所得的事实材料进行归纳整理、提炼总结,形成一定的书面表达形式。但是,这些收获和新的认识比较零碎,不够全面,有的可能是错误的。这就需要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交流活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分析归纳。一般采用讨论和辩论的办法,让学生交流自己对活动研究的描述与记录的内容。根据学生共同交流情况,很多时候教师再次组织学生开展第二次的探究解决问题,然后再进行共同交流提炼。根据学生实际探究情况,如此循环研究,使这个主题研究不断深入。
5.成果展示阶段。展示课题成果能让学生充分体验“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的成功与快乐,是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重要手段。在这一阶段,师生共同把交流所得的主要观点进行梳理,向全校或社会有关单位进行递交,加强宣传。展示课题成果的形式很多,有实物展示、版面展示、主题班队活动、撰写课题报告、课题研究报告会等。
三、“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评价方法
1.实行多元性评价。打破学科教学中教师评价为主的模式,实行教师、学生、家长共同评价,尤其注重自我评价,让学生在反思中认识自我,从而更好地发展自我。
2.重视过程性评价。由于“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的特点,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来考虑,既重视“质”,又重视“量”。
(1)评价学生对“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的认识程度和自觉程度,评价学生的节能与环保习惯养成程度。
(2)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如科学研究的兴趣、主动学习的品质、对问题发现和研究的关注等,以及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实践能力。
(3)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如体验时是否专注,实验时是否投入,讨论中是否积极,汇报中是否认真等等。
(4)分析学生的劳动结果。如小制作、小论文、研究报告等等。
3.建立档案袋制度。“节能环保教育与科学探究”活动所涉及的评价范围比较广,一次性定性是不可能的,为了考核学生是否达成目标,我们采取为每一位学生建立档案袋的方法,把他平时的作品、报告等等都收录进去,展示其成长的足迹。
在实践中,我们的活动既增强了学生的节能与环保意识,养成节能与环保习惯,也在活动中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科学地思考问题,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社会交际能力和实践能力,挖掘了学生的智慧潜能,发展了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参考资料:
[1]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刘德华.点击学校课程——走在十字路口的科学教育[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2.
[3] 余姚市东风小学课题组.以〈节能与环保〉校本课程为突破口,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成果报告[M].2002,9.
科学课教学与环境教育 篇4
一、教学内容的调整
环境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与受人类干扰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 是环境科学中最活跃的一个分支学科, 其研究范围不断外延、扩大, 并与其他学科之间不断交叉、融合。因此, 在环境生物学教学中, 选择合适的教材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是至关重要的。教学实践中, 通过对国内知名院校通用的几本教材进行比较, 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系列孔繁翔主编的《环境生物学》作为授课教材, 同时以王建龙的《现代环境生物技术》和岳莉然的《环境生物学教程》作为参考教材。《环境生物学》教材包括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和生物净化两大部分, 较好地体现了环境生物学的基本内涵, 知识性强, 概念严谨, 结构紧凑, 适合作为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教材使用。然而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 笔者发现该教材内容与环境专业其他课程的授课内容出现了重叠现象, 如与环境毒理学中“环境化学物的毒性及其评价”, 与环境化学中“环境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浓缩、积累与放大”与环境微生物学中的“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等, 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为了避免教学内容在不同课程中的重复, 同其他课程的老师一起对教学内容重新进行了制定和分配, 在保证课程教学内容完整性的基础上, 对于一些重复的内容进行删减和淡化, 一些难度不大的内容可做复习或自学, 从而使教学内容能尽可能突出重点, 主次分明。
环境生物学知识更新速度很快, 一批最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孕育和形成, 再好的教材也无法跟上科技的发展速度。因此, 在注重对学生传授环境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 把反映本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引入课堂, 从而做到教学中及时补充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比如, 讲解生物修复内容时, 介绍陈同斌利用重金属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在湖南、广西建立植物修复基地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报道; 讲解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时, 介绍“让能吃油的细菌变成海洋环保卫士”的报道; 在讲解细胞工程时, 引入欧洲科学家开发基于抗体的污水处理技术的案例; 讲解生态工程内容时, 引入成都、深圳等地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的成功案例; 讲解有害物理因素的生物学效应时, 引入日本311大地震引发的核泄漏对全球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等等。通过结合科技前沿, 并将其以学生可接受的方式贯穿到基础知识的教学中, 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的改革不仅是教学内容的重要保证, 而且关系到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多年来的传统教学习惯是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改变以往灌输式教学模式, 在环境生物学的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由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和解决, 进而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通过创造问题情境, 巧妙设疑, 并及时地引导学生质疑、设疑、释疑, 点燃学生思维火花, 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观点, 从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式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启发式教学中关键在于如何给学生创设思考的契机, 让学生积极、自主地思考。例如, 在介绍了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后, 提出问题: 基因工程技术是否可应用于农业和环境领域? 如何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和进行环境监测?转基因植物在植物修复中的大规模应用会产生哪些问题? 如何解决? 问题的提出强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主动迅速地投入到答案的思考当中。此时教师抓住学生情绪高涨的时机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 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印象深刻。
2. 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是教学中通过教师与学生在平等交流探讨过程中, 达到双方不同观点碰撞交融, 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 拓展创造性思维, 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互动式教学方法多种多样, 也各有特点,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各章节内容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安排课堂讨论是一种最基本的互动式教学方式, 也是师生间思维碰撞、教学相长的有效途径。每节课结束时, 给学生布置一些思考题, 再上课时进行针对性提问, 让学生自主回答, 其他同学可以加以补充或纠正, 这样学生不仅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 课后也会主动进行复习。作业反馈法也是师生互动的一种形式。教师适当布置作业、批阅作业, 是对原有的师生互动效果最有效的检验办法。教师在批改作业时, 不是简单地给个分数, 而是要从尊重、爱护、平等的原则出发, 对学生实施适度的鼓励化评价。如用欣赏性的话语指出优点, 用鼓励化的语言提出作业中的不足, 使学生体验到评价的严肃性。发放作业时, 老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 帮助学生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此外, 教学过程中, 还应注重教学效果的信息反馈。如每次课后和不同层次的同学进行交流, 建立公共邮箱, 利用网络身份平等性消除潜在的交流障碍, 解答学生的疑问, 听取学生的意见, 架设起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互动的桥梁。通过在校园教务网络平台学生对教师教学各方面情况的评价, 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对当前教学模式的反映情况, 了解自身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随时改进和调整教学方法, 以便进一步完善教学效果。
3.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环境生物学课程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抽象概念较多, 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以将环境生物学专业知识直观地表达给学生, 学生难以理解, 导致学习兴趣不高。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形象直观, 可将教学内容以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形式表达, 能够使抽象的生物学知识和抽象的过程变得具体化、形象化, 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专业知识。同时, 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丰富教学内容, 扩大信息量。笔者在教学过程中, 采用了大量的图片、动画及视频等资源, 深深吸引了学生, 激发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授课效果。如在讲解大气污染植物监测内容时, 结合十几种植物叶片受害图片介绍不同指示植物的受害特征; 介绍水污染的浮游生物检测法时, 将几十种浮游动物及藻类图片直观地展示给学生; 废水的生物处理流程等内容用语言不易描述时, 城市污水处理厂生物滤池处理的Flash动态示意图使学生一目了然;而“水俣病”受害者的视频资料的播放带给学生视觉上的强烈冲击和思维上的震撼, 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环境污染对环境和人类的严重危害性。
三、注重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增强学生感性认识, 巩固和拓展知识与技能, 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 我校环境科学专业由于实验条件及场所等的限制, 尚未开设环境生物学实验课, 这势必会对课程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产生一定的影响。争取早日完善实验条件, 开展实验教学是专业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教学和科研相结合
教师的科研成果对学生的学习和参与科研活动具有巨大的激励和推动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将科研思想、方法、技术及成果融入课堂教学, 使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专业发展方向。例如, 在讲解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一节时, 辅以笔者主持的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白腐真菌对氯代环戊二烯类杀虫剂的降解性能”为例, 介绍微生物对有机氯农药的降解转化机理、实验过程及获得的成果; 在讲解土壤生物修复技术时, 以笔者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阴 -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强化白腐真菌修复有机氯农药污染土壤的研究”为例, 介绍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取得的成果。课堂授课中将理论与科研实践相结合, 贴近实际, 通俗易懂, 巩固教学内容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教学效果。
对于一些求知欲强的学生, 可继续诱发其继续钻研的精神, 通过开放实验室, 为学生在课堂之外提供实验条件, 支持学生进行科研立项。比如, 鼓励和引导大二、大三学生结合课程学习的内容, 积极申报、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科研训练项目, 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入课题组, 在教师和研究生的指导下参与科研工作, 加深对课程理论的理解, 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和科研能力, 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和撰写科研论文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 教学与科研项目相结合, 可充分利用强大的本科生人力资源优势, 将教学转化为科研的一部分, 凸现实践教学的成果, 完善了教学与科研的相互衔接与融合。
2. 教学和校外实习相结合
让学生参加校外实习也是环境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东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非常重视与当地相关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充分利用当地社会资源充实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目前已经先后同市内外多个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基地, 将校外实习基地作为第二教学课堂, 依托实习基地进行实践教学, 增强学生实地调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真正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 校外实习主要集中在有机废水的生物处理、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堆肥化及湿地生态环境考察等几个方面。学生学习完污水和固体废弃物的生物处理原理后, 到文昌污水处理厂、磨盘山净水厂及双琦环保资源利用有限公司等参观实习, 通过教师及工程师的专业讲解, 结合回忆课堂讲授的内容, 对所学理论及工程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每次实习结束后要求提交一份实习报告, 进一步加深对实习内容的认知程度, 为今后进入社会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核方式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是评价教学效果、取得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手段。以往环境生物学考试采用期末一次性闭卷考试的方式, 以教材内容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这种传统的考试方式导致学生往往通过考前突击硬背书本知识就可以及格甚至取得高分, 不利于考察学生对科技前沿知识的掌握, 限制了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因此, 必须对这种一次考试定全局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使教育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真正发挥出导向功能。
在考试改革过程中, 我们采用了课堂成绩占25%, 阶段性考试成绩占25% , 期末考试占50% 的考核方式, 加强对平时学习效果的考核力度, 降低了期末总结性考试所占的比重。课堂成绩主要根据出勤情况、课堂提问、分组讨论及作业完成情况而定。比如, 要求学生结合授课内容, 就环境生物学的某一前沿热点为主题, 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并按照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的格式写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论文作业, 并将作业在课堂上进行自主讲座或交流汇报。为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带动部分缺少自主性学习的学生, 要求学生以3 ~5人为一组完成作业, 作业成绩按照小组成绩和个人成绩综合评定。为鼓励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对于论文作业能在学术期刊发表的学生, 给予一定的额外加分鼓励。此外, 在授课中期安排1 ~2次阶段性考试, 出题量不应太大, 主要考核已授课程的关键知识点, 使学生更加重视日常学习的点滴积累, 改变学生平时“松”期末“紧”的不良学习习惯。在期末考试试卷设计上也要针对实际教学进行改革, 注重掌握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同时, 加大考试题目的灵活性和综合性, 增加主观性和分析型试题, 减少纯记忆性的客观试题的比重, 培养学生利用平时学习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五、结语
经过对2010和2011级环境科学专业的教学实践证明, 我们对环境生物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达到了预期效果。调查显示, 大多数同学学习本课程后, 对环境生物学的认识不再盲目, 真正意识到所学知识的应用所在;激发了学生在该领域的兴趣, 使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实践创新性、团队协作性明显得到提高。另外, 教师通过不断发现、解决教改过程中的新问题, 促进了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今后相信通过对教学经验的不断总结和改革, 能够进一步提高环境生物学的教学质量, 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为国家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环境科学类专业人才。
摘要:《环境生物学》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本文针对目前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及考核方法等进行了改革和实践, 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环境生物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马芸, 杨菁, 田海宁, 何桂芳.《环境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青海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5) :98-100.
[2]魏素珍.环境生物学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 2011, (21) :76-77, 89.
科学课教学与环境教育 篇5
环境地质学是地质科学中的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也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应用地质科学、环境科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地质环境的基本特性、功能和演变规律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的学科。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地球环境遭到了不合理的开发和破坏,人类面临着许多的环境问题,尤其是一些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正在严重地影响和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许多国家的地质机构已把工作重点逐渐转移到环境地质调查、研究方面上来。我国人口多,经济仍相对落后,环境问题更加严峻。许多环境问题的产生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各种地质资源造成的。面对这些问题,我国很多的高等院校的相关学科专业纷纷调整专业方向,不断加大环境地质人才的培养力度,将传统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跟环境地质工作相结合。以研究地质环境的基本特性、功能和演变规律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为核心内容的环境地质学已发展成为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一大重要方向,《环境地质学》课程亦成为很多学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贵州民族大学环境科学专业自 年开始招生,是从早期的化学专业演变而来,经过近十多年的发展,环境科学专业保持了原有化学背景的优势,在地质、地理、地球化学、生态等学科领域也相应得到了拓展,《环境地质学》课程也成为了学校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笔者在教授《环境地质学》课程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一是大部分学生对本课程提不起兴趣,来上课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没有主动的去学习本门课程及相关的专业知识;二是该专业学生缺少地质学基础背景知识,《环境地质学》的课时又相对偏少,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既考虑到授课对象的特殊性,又保证《环境地质学》学科内容的系统性,笔者一直在思考。基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与体会,撰写此文,希望与同行进行交流,以促进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地质学》教学工作更加完善。
1 课程开设的目的和意义
《环境地质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地系统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涉及的人类活动与地表环境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调控与改善环境质量及减少环境灾害损失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环境地质学》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综合性也比较强,内容涉及灾害地质学、环境工程学、地球化学、地质工程学、城市环境地质学、矿山环境地质学、农业环境地质学、海洋环境地质学等多个学科,不仅涉及自然科学的,也涉及到社会科学和应用技术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环境地质学》课程主要是为培养环境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具有环境地学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能力而开设的,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课程[3]。通过《环境地质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环境地质学的理论与方法,理解和掌握地质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地质灾害的基本原理、形成原因、分布规律、预防和治理措施,理解和掌握原生地质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等,了解本领域最新的发展动向,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自觉、主动地把本课程与环境科学专业的其他课程联系起来。
2 教材的选择
目前《环境地质学》的教材有不少版本,各有特色,但也存在如下问题:教材版本多,内容宽泛。教材内容侧重点不同,有的侧重于研究岩石、水、土壤、生物和大气圈层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有的侧重于工程地质灾害;有的侧重于环境地学调查、环境制图技术与方法。不同的教材适用于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课时的教学需求。教材内容偏重于地质学专业背景,与环境专业联系不大。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学习《环境地质学》课程的内容则应侧重于人类对地质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带来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如何预防、调控这些地质环境问题,而目前侧重于这方面内容的教材相对较少。理论多、实例少,对环境专业的学生不容易真正掌握,学生也提不起兴趣。因此,通过对教材的对比分析及结合我校环境科学专业的培养要求,笔者选用潘懋等编著的《环境地质学》教材,该教材内容共有十章,分别为绪论、环境地质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土地资源与地质环境、水资源与地质环境、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能源与地质环境、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环境与人体健康以及环境地质调查评价与制图。讲授时以教材知识点为主线,通过课堂讲授、课堂互动、自主学习、思考讨论和期末考核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真正掌握环境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地质环境问题。
3 教学内容的优化
要进行认真的备课,查阅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并把握环境地质学学科的最新进展,丰富授课内容,但要注意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在讲解一些理论知识时不能照本宣科,而是进行案例教学,结合与当堂课所要讲授的内容有关的社会实事。比如,全球性的环境大事、国家及西南或贵州境内发生的地质环境方面的事件,通过这些案例的教学让学生深刻理解所讲授的理论知识。例如,在讲授“土地资源与地质环境”这一章的内容时,介绍我国和贵州土地资源状况;土地利用对地质环境产生的影响,结合图片重点讲述我国西南及贵州地区石漠化的产生、分布及带来的影响及防治措施,让学生更加关注我国西南尤其是贵州石漠化地区的土地资源问题;讲述贵州“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工业园区的建设中大量的土地资源被开发利用后可能带来的地质环境问题。在讲授“水资源与地质环境”这一章时,介绍我国及贵州水资源状况;我国及贵州喀斯特地区地表及地下水污染状况,结合图片举例介绍贵州水资源梯级开发利用对地质环境产生的影响,贵州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途径。在讲授“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这一章时,结合图片举例讲解露天及地下采矿尤其是贵州矿产资源开发对地质环境产生的影响,让学生了解贵州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掌握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常用的技术与方法。在讲授“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这一章时,结合图片举例说明我国跨流域调水对地质环境产生的影响;垃圾填埋对西南喀斯特地区地下水、土壤、大气造成的影响及贵州土法冶炼活动对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贵州省的“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可能对地质环境产生的影响。在讲授“地质灾害”这一章时,将 年冰岛火山喷发、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2010 的反常气候—旱灾和洪灾以及日本8.9 级大地震引发海啸以及贵州境内的一些滑坡等事件贯穿起来举例讲解;讲授“地质环境与人类健康”这一章时,收集各种地方病尤其是贵州地氟病的图片来重点说明环境地球化学异常给人类带来的健康问题以及如何防治等等,以此来引导学生关心周边环境及社会生活中与自己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和事件。
4 多种教学方法并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1 多媒体教学法
传统的板书教学,无法让学生直观的去认识和思考环境地质学中的一些科学问题,激发不了学生对环境地质学的学习兴趣。由于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象的特点[4],在环境地质学中许多的教学内容需要借助多媒体手段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图片具有直观明了的特性,比如在讲解矿业活动对地质环境产生的影响时,露天开采对地表的破坏及井下开采造成的影响的时候,很多学生对露天和井下开采了解很少,仅仅用文字讲述露天矿开采对占地面积等破坏程度和井下开采带来的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时候不能让学生体会到露天和井下开采带来的巨大破坏性,如果将一些大型的露天和井下采矿活动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学生就能真正理解到这些矿业活动对地质环境产生的巨大影响。又如在讲解石漠化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仅仅用文字也很难让学生体会到石漠化的严重性,通过图片展示,可以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到世界及我国不同严重程度石漠化的分布,石漠化带来的地质生态环境问题等,让学生更多的关注和深入思考这些问题。
视频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能更直观,全面地展示所教的内容,但要注意对教学视频进行挑选。要选择画质清晰、客观全面、贴近生活、震撼心灵、引人思考的.教学视频。视频的画质清晰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和兴趣,高清晰的教学视频能够引起学生的观看欲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视频的内容必须是客观全面的,否则容易误导学生,因此必须对视频内容进行仔细筛选。比如中央电视台制作的“我国石漠化报告”、“垃圾围城困局”等视频就可以作为关于石漠化、城市垃圾的教学视频。通过这些清晰、客观、震撼心灵的视频的播放,能够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我国石漠化、城市垃圾等问题的严重性,引发学生对石漠化、城市垃圾等问题的深入思考。
4.2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首创的,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法,之后在法学、企业管理、医学等学科的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一种成功教育方法。《环境地质学》课程也存在很多经典的案例,也可以引入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理论联系实际,融会贯通、增长知识的目的。但在选择案例的时候,要尽量选择典型的,影响范围广、近期发生、贴近学生生活的,绝大多数学生都能了解的经典案例,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案例分析的教学效果。例如,对我国不合理土地利用造成的土地石漠化、矿山开采造成的地质生态环境问题等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土地利用和矿山开采可能带来的地质生态环境问题,并且深入思考如何面对和处理这些问题。但在进行案例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在制作案例课件时,尽可能减少枯燥的文字描述,尽可能多地利用图片、表格乃至动画进行更为生动的描述。通过案例教学法,一些难于理解的问题在具体、清晰、形象、直观的图片和数据面前迎刃而解,不仅活跃了思维,实现了知识间的有效迁移,同时也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起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4.3 探究式教学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进度和要求,凝练出能紧密联系当前实际的一些科学问题。向学生讲解这些科学问题的基本含义,然后让学生课后查阅文献资料,让他们了解这些科学问题的产生背景、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让学生以撰写读书报告、小组讨论总结及课堂演讲等成果形式体现来完成所布置的这些学习任务。经过这一过程,学生学会了如何查阅资料,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洞察问题能力,也让学生了解到了学科的前沿信息,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接受这些前沿信息的过程不是被动的灌输,而是主动的吸取。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法能使学生真正变成了课堂的主体,课堂由被动转向主动学习,呆板变活跃,提高了教学质量。
5 考核方式改革
传统的考核方式大多都为闭卷考试,由70 %的期末考试成绩和30 %的平时成绩构成,《环境地质学》课程也不例外。如果将《环境地质学》课程平时成绩的比例提高到40 %~60 %,平时成绩包括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思考题的完成情况、发言和讨论的积极性等。另外,在期未考试试卷采用开卷的形式,学生自带资料,并大比例地提高主观分析题的比例,比如在试题中围绕石漠化、城市垃圾、水资源开发、矿山环境等比较现实的一些问题进行出题,让学生对我国石漠化的治理、城市垃圾的处理与处置、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矿山环境的治理与保护等方面动脑思考,归纳总结,各抒己见。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可以基本杜绝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减少学生照搬书本、死记硬背、呆板学习的做法,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完《环境地质学》课程后,让学生觉得有一定的收获,并且会运用学到的这些知识去分析、解决所面临的一些地质环境问题。
科学课教学与环境教育 篇6
关键词:教育游戏;小学科学教学;应用与探究
G623.6
我国的教育趋于不断地改革,小学科学教育在教育改革过程中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游戏化教育已经成为当今发展趋势,教育游戏由此产生。游戏化教育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游戏,让学生们发现学习的乐趣,游戏的内容要结合所学内容,游戏寓含知识,能够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所以,游戏化教育在开展小学科学教学中,能够结合小学生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因此,在开展小学科学教学的过程当中,把教育与游戏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值得广大教育者采纳学习。
一、在小学科学教育过程中实行教育游戏的必要性
1.小学科学教育离不开教育游戏
小学科学课程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自然科学,学习生活小知识。而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缺少实验器材,学生们无法深入掌握一些知识。因此,怎样用课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成了教师们研究的问题。在课程中引入游戏,我们可以通过设立虚拟的环境,在虚拟环境下进行对科学知识探索,这样既可以不受外在条件的影响,又可以更深刻地掌握科学知识。
2.将游戏引入到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孔子说:“在学习过程中,懂得学习的人不如喜欢学习的人;喜欢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是把自己的知识一味的教授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所讲的知识,师生相互之间没有进行互动,因此很难有效的提升教学效率。在教学中引入游戏,做游戏需要学生的参与,在游戏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大大的提升,学生不再觉得学习是一种压力,在游戏中学生找到了学习的乐趣,而且如果游戏内容更符合生活环境,那么学生可以更好的积累生活经验,如果游戏更符合教学内容,那么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
二、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开展教育游戏的方法
1.把握一切可以实施游戏化教育的机会,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
教育游戏在小学科学教学的应用中,教师应该把握可以进行游戏的机会。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提高应用设计游戏的能力,课后认真备课,熟悉课本,在课本需要游戏的地方设计游戏,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2.游戏内容应该符合教学内容
在教育中引入游戏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应该不忘设计游戏的初衷,在设计游戏时游戏内容要体现教学内容,并且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在游戏的同时,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也要掌握,另外。游戏要符合学生的喜爱,这样学生才能积极参与,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设计教育游戏
1.明确教学目标
在新课改的变革的要求下,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已成为教学的重要目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科学教学的目标。下面我们通过对一篇小学二年级的科学教育文章进行解读,分析如何把教育游戏运用到教学当中。
《蚂蚁搬家》一课中考验的学生的观察力,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对蚂蚁的观察,我们可以了解接下来的天气情况,可以了解大自然的事物是息息相关的。
2.分析教学对象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状况,这里我们是对小学生进行科学教育,所以我们要认识到小学生的认知状况,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将科学教育融入到教学当中。在学习《蚂蚁搬家》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利用小学生的特点对他们进行教学,小学生的特点都比较贪玩,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为了更好地学习这篇文章,教师可以带学生们进行户外活动,亲自观察蚂蚁的活动,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设计教学过程
确定游戏主题、选择游戏类型、设计游戏内容、布置游戏任务、将教学与游戏结合是设计教育游戏的步骤。主题贯穿于整个游戏之中,游戏的内容围绕着主题来开展。对于小学生来说选择游戏的类型很重要,基于小学生的发展特点,我们在教学中要将教学与游戏相结合,但进行游戏时又要以教育为目的,所以选择游戏类型对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游戏类型主要有益智类游戏、冒险游戏、模拟类游戏等,在设计游戏内容时,教师应该考虑游戏是以教育为目的,游戏的每一过程都要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学习到了知识。
例如,我们在学习《蚂蚁搬家》这篇文章时,教师在带领学生观察蚂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了解蚂蚁的构造,而且可以发现动植物与气候的联系,动植物对气候的感知力比较强。除此以外,老师还可以拓展学习知识,哪些现象可以预示天气的变化。如海水涨潮、地面潮湿、海鸥在海面上盘旋等。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科学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游戲化教育,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把握一切可以实施教育游戏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投身于学习之中。
参考文献:
[1]黄国庆,杨玲玲,张小青,等.教育与游戏的博弈的个案分析与深度探穴[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 22).
[2]王广新.游戏的教学设计:问题的情境化表征[J]研究,2013(01).
科学课教学与环境教育 篇7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在当今我国大多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试教育现象比较严重, 师生之间纯粹是教与学的关系, 缺少必要的沟通和课后反馈, 教师只顾教, 学生埋头学, 教什么就学什么, 学生只是把知识储存于大脑中, 应用能力欠缺。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严重的弊端, 因为在授课过程过于注重语法, 忽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结果是许多学生虽然英语语法学的不错, 但语用能力较弱, 交际能力较弱, 心理素质差, 缺乏独创性。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 不少教师及学生仍然认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 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或者拿到英语等级考试证书是最重要的。目前很多教育专家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能力, 而不应该仅仅语言知识的传授放在首位, 教师应注重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 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 要培养学生开放宽容的语言态度和理解他人的能力, 同时激发其求知欲, 培养其科学精神和健全人格, 使之不断学习, 自我完善。
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教育缺失的现状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教育者们的关注, 他们普遍认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因为大学英语教学并非单一的语言教学活动, 其内容非常的广泛, 常常涉及到不同的学科领域, 蕴涵着深厚的人文思想。鉴于此, 在教学过程中应倡导充分利用语言教学的自身优势将大学英语教学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 采用开放式教学, 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观, 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从而在丰富多彩的语言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在人格气质, 思想修养方面得到提高。新世纪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目的, 努力在英语教学中实践人文素质教育。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的策略和建议
实践证明:要想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必须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因为人文素质所包含的态度, 情操, 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是培养人才更为重要的基石和标准。因此,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树立一套完整的规划, 人文教育的实施是非常必要的, 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
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树立人文教育的正确观念
当前, 高校教师必须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高度正确认识人文教育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破除传统观念, 更新教学方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时, 首先要引导学生打好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注重学以致用, 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应用能力。究根到底是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游刃有余并为社会做出贡献。再次, 要清楚了解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实践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习惯于“填鸭式教学”的学生可能会不适应, 对此教师应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丰富的经验, 在实践中妥善引导学生和处理教学过程中的突发问题。
⑵灵活采取丰富的教学方法, 善于挖掘教学中的人文因素
外语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有任务型教学法, 有情景教学法等等, 教师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把每个授课班级的具体特点和教材结合起来, 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不应“一刀切”。在授课过程中, 应把实践知识和教学大纲相结合, 将所要传授的书本上的知识, 与所要培养的人生态度, 情感及价值观念共同融合, 渗透于整个课程的讲解之中。从而既锻炼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又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 启发学生心智, 提高素养。另外, 在教学中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这两者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上进的动力, 而且能够培养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克服困难走出困境的能力。总之, 教师应付出较多的耐心, 真心和爱心, 以爱施教, 以情育人, 努力创造优秀的课堂教学环境及融洽的师生关系, 力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使学生掌握知识, 优化其情感, 不断提高其人文素养。
⑶树立客观的多元评价观
评价机制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英语作为一门语言, 是交际的工具, 评价不能单一以考试成绩和考级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是全方位的, 它不仅包括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还包括自学能力和适应能力等诸多方面。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客观的多元评价观。其次, 我们还应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及多种人文素养, 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考试成绩与知识水平并不总是成正比, 使学生能端正学习的目的, 从而带动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使学业成绩与情感情操共同进步。再次, 学校应建立一个教师间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 多组织一些教学经验总结与交流会, 让经验丰富的教师畅谈自己的教学心得, 使各位在教学经验交流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三、结论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是一项复杂而复杂的工作。作为教师, 一要夯实自身的业务水平, 同时认清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更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期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需要;二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反馈, 走进学生的心灵, 明白学生的需求, 根据需求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 真正处理好求与学的关系。作为学生, 则应走出“渗透性教学”的阴影, 能清楚认识到大学英语课程的最终目标不单单是考试过关, 英语等级考试及格, 这些仅是属于大学英语课程的表层结构所应达到的目的, 而深层结构则集中体现在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及学生的全面发展之上, 需要学生从学习目的, 需要, 动机, 情操等各方面仔细思考。
摘要:21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 人类社会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 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高等教育必须改变以前重视科学知识传授的老派思想而轻视人文素质培养的做法, 要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完美地结合起来。实践证明, 融人文教育于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 也能培养学生的高素质。
关键词:科学教育,人文教育,整合
参考文献
[1]、郭垒, 2003, 《科学, 人文及教育理念》,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李福华, 2002, 《论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文教育》, 《教育探索》
科学课教学与环境教育 篇8
关键词: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数学教学
2012年秋, 笔者参加了攀枝花市仁和区组织的教师置换学习, 在成都市青羊区胜西小学跟岗听课, 领略了胜西老师娴熟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上数学课, 教学模式形象生动, 师生自始至终处于高效状态。
新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 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阐明了数学是其他学科的基础, 数学势必与其他学科领域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而这些必然的联系反过来又体现在课堂教学中, 多元化的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 也必然对数学教学活动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一 小学数学教学中美术技巧的运用
数学课很多时候需要为学生展示图形, 帮助学生准确理解知识。我的美术作品实在拿不出手, 从来不敢在学生面前展示, 即使要用, 都是事先准备好, 课堂上直接展示。成都青羊区数学教师大赛课, 我听了12节, 大受启发: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弥补教师的很多缺憾, 让教师成为学生眼中的“全能选手”。
记得赛课时有一位老师教学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点阵中的规律一课, 主题图出示了一个点阵图。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到了什么?
生1:有一些点。
师:这些点是不是胡乱摆放的?
生2:不是, 是有规律的。
出示课件:一组点阵图。
师:我们先来看一看点是怎样排列的?
生1:点是按列和行的依次增加而增加的。
师:这就是这些点的排列规律。猜一猜, 第五个点阵该如何排列?有几个点呢?
生2:第五个点阵是五列五行, 应该有25个点。
……
不用教师再费力地画, 用鼠标一点一拖之下, 直观、规范, 学生一目了然。美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起到了辅助作用, 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学较枯燥, 学生不易集中注意力, 此时配上具体的图画, 使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 则大大降低了数学教学的难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兴趣顿起。美术知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同时也让学生感受了美术魅力所在。
二 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还记得胜西小学陈老师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上册) 时的情境:教师用课件作成动画情境:把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割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割补过程是利用数学软件在电子白板上用手操作完成的, 学生直观地了解过程后, 很清楚图形转化后, 两种图形有什么联系, 也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进而轻松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针对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的特点, 教师可制作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来完成教学任务,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今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已广泛使用。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 以多媒体计算机和通讯网络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必将成为教学活动的首选。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综合处理及其强大的交互式特点, 为数学教学编制的辅助教学课件, 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 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有传统教育模式无法比拟的优点, 把学生的乐学落到了实处。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和使用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机会, 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注入了新活力。
在我的数学课堂里, 我也尝试着改变教学方式, 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学校骨干教师示范课上, 我教学几何图形的认识一节时, 我在白板上演示直线的无限延伸, 直线相交组成角, 再到各种几何图形的组成, 利用鼠标进行点、拖、划,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不同的几何图形, 也让学生亲自操作, 画出几何图形, 用不同的图形组成新的几何图形, 整节课下来, 教师轻松, 学生愉快, 教学效果好。
运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可为课堂教学提供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并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随着教育均衡发展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已广泛应用,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 多元化学科整合, 多种教学材料、器具被教师所运用, 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和手段, 改变了课堂教学结构, 使课堂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
参考文献
科学课教学与环境教育 篇9
一、教育游戏软件在小学科学教育当中的设计原则
现阶段在进行小学教学的过程中, 增加了科学教育的课程, 希望能够在进行小学生的培养过程中, 不断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然而,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提高科学素养不再是小学科学教育的唯一目标, 同时还要将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能力进行提高。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引导。只有这样, 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不断提高的科学技术水平, 所以在应用游戏教育对其进行培养过程中我们应该按照下面几项原则来进行:
(一) 科学性原则。
娱乐是网络游戏的最终目的, 它要能够与玩游戏这的兴趣爱好相投, 在进行历史、科幻等方面的网络游戏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现阶段的兴趣爱好, 对其内容不断的进行完善和修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我们在进行小学科学教育的过程中有效应用了网络游戏, 软件设计的过程中要将小学生科学教学的内容进行充分的体现, 同时将科学发展规律融合进游戏当中, 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充分利用游戏中的科学性对小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培养。以能力的培养为目标, 引导学生探究科学的规律就要将科学性在游戏中进行充分的体现, 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进步[1]。
(二) 游戏简单化原则。
网络游戏同教育游戏拥有很大的不同, 教育游戏当中包含了大量的科学知识内容, 能够充分体现对学生进行培养的目标和任务。对教育游戏进行设计, 其首要目标应该是教育, 因此, 该游戏必须能够适应小学生年龄段的操作水平, 以简单的操作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2]。
二、设计小学科学教育游戏软件功能模块
(一) 知识学习模块。
科学教育的教学目标就是知识模块, 是小学科学教育游戏当中的核心。这款软件的设计目标是帮助小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 提高小学生探索知识的技能, 同时能够将知识面进行扩大。该软件游戏开始的过程中是将知识系统木块为起点的, 在游戏当中结合探究和学习的内容和步骤, 学生只有将游戏当中的任务进行完成, 将问题进行回答才能够完成探究的过程和目标。当学生完成了一项任务, 就会提升他的学问值, 晋级的现象将会发生在数值达到一定数目的时候。如果学生不能够将任务进行完成就不能够到达游戏的下一个阶段, 游戏在设计的过程中为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提供了多种选择, 学生可以选择科技高人、数本资料宝藏等求助方式来向他人进行求助, 但是求助还是要建立在学生能够自己进行发现的基础之上的, 然而求助的方式进行晋级的过程中是会减少文化值的。这一部分减少的文化值是被作为报酬来付给那些帮助了该学生进行晋级的高人的, 如果学生不停的来询求他人的帮助, 那么他的文化值就会不停的下降, 直到他的文化值变为零之后, 就意味着结束了这一次游戏[3]。同时很多科学教育课是需要进行试验的, 试验的器材在游戏中就可以到指定的商店去买, 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行收集那些实验器材, 文化值会在学生们将收集到的器材进行组装之后进行提升, 如果以在商店购买为方法进行器材的收集, 那么文化值就会相应的下降, 被逼无奈下, 学生们又对下一关的游戏充满好奇, 就会主动的去进行探索了。
(二) 信息交流模块。
在我国的政策之下, 现阶段, 我国拥有独生子的家庭较多, 因此, 学生们在学校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才能够促进学生进行全面的成长。在科学教学的游戏教育当中, 进行帮助的另一个手段就是交流, 参加游戏的人们需要团结合作和互相帮助, 在互相帮助的情况下, 能够更好的将知识进行储备, 同时还增进了学生们之间的友谊。游戏的策略当中还有可能因为学生的团结而发生改变。设立信息交流模块, 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能够第一时间被教师进行充分的了解, 同时教师还能够接收到一定的反馈信息, 有助于教师更好的展开长期的指导工作[4]。
三、小学科学教育游戏案例的设计
(一) 分析教学目标。
近年来,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条件下, 科学素养的培养及知识和价值观的建立成为小学教学过程中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是科学探究的基础。下面我们通过一堂小学三年级的科学教育课程内容来将教育游戏的方法进行充分的利用来进行举例。
《植物》一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让学生对校园中的植物进行叶子和树干等的观察, 并充分发挥想象力, 运用语言将其进行描述。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将小草属于草本植物和大树是木本植物等知识进行教育[5]。
(二) 教学对象分析。
在进行小学生的科学教育的过程中, 一定要将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进行充分的调查, 具体认知阶段是小学生阶段的具体特点, 在这一特点的基础上应该注重将生活经验融入到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 要能够将具体的事物进行充分的描述来促进学生们的认知。在以上的《植物》一课当中, 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受教育的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 要对这一阶段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充分的考虑, 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心理和思想的不稳定因素。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为主要目标, 才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
(三) 课程设计的具体过程。
游戏主题、类型的设计和选择、设计游戏故事和任务、整合教学和游戏内容、设计和架构游戏结构是进行小学科学教育游戏设计的整个过程。首先, 确定游戏的主题。主题是贯穿于整个游戏的内容, 能够将游戏中的各个场景进行构建, 同时是所有问题和事件在游戏场景中进行体现的基础;其次, 选择游戏类型。按照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进行学习模式的选择。如果学习内容、学习对象、学习模式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 在设计游戏的时候, 主要的游戏类型有战争游戏、益智类游戏、模拟类游戏、策略类游戏、冒险类游戏、角色扮演类游戏等。在游戏的故事结构当中, 主要包含了网状、树桩、线性等结构[6]。在游戏过程中, 如果没有完成之前故事的要求, 就不能进入到下一个阶段的游戏当中。在设计游戏人物的时候, 应当对游戏者和学习者的双重身份进行充分的考虑。对于游戏人物、学习目标、教学任务等, 应当进行充分的融合。在每个游戏场景中, 设置了不同的游戏任务, 学生通过对这些任务的执行, 在游戏过程中, 对课程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
例如, 《植物》一课的学习过程中, 就可以运用一下的方法来进行游戏设计。课堂教学游戏以四个场景为主:植物园场景、校园外场景、能源植物种植区场景和灭绝植物纪念堂场景。不同的游戏任务存在于不同的场景中, 任务的完成过程就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其中, 校园外场景主要是认识大树是由树冠、树干和树根构成。植物园场景包括三个大的学习任务, 分别是:陆生植物种植区要求能区别狗尾巴草等草本植物与大树等木本植物的区别, 并根据经验和所学内容能回答出陆生植物的生长条件;水生植物种植区的学习认为是根据NPC的指导, 能认识浮萍、水葫芦等水生植物的特点并知道其生长条件了解王莲这一珍稀植物。特异功能植物区、能源植物种植区以及灭绝植物纪念堂是作为拓展知识开设的, 主要包括食蝇草、蜡烛树等特异功能植物在生活里的应用和向日葵、玉米等能源植物怎样解决能源危机, 以及环境污染造成的灭绝植物物种, 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 同时对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也起到相应的加强作用。学生在游戏的每个场景中都要完成相关的游戏任务以达到相应学习目标。
结论: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 我国积极进行了课程改革,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 希望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来促进我国人才的全面培养。现阶段我国小学教育的过程中进行了科学教学, 以求能够更好地培养我国人才的科学素养,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 要积极思考学生的特点, 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强等特点, 我国进行了游戏教学的方法, 以新鲜的方式来进行科学教育, 从而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洪艳.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 2011.
[2]姚志霞.小学科学课程中电子教育游戏设计与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 2011.
[3]景泽良.电脑教育游戏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 2007.
[4]贺峥嵘.学科型教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5]刘庆玲.基于模板的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4.
科学课教学与环境教育 篇10
务网站有哪些常见的类型;不同类型电子商务网站在目的、结构、前台系统内容上的一般差异;等等。
第二, 网页制作基本技术。本实习在大二下学期课程设计进行。因为课程教学的课时比较紧张, 课上不能详细介绍网站制作软件的应用, 包括Dreamweaver、Photoshop、Flash软件的基本应用, 并且大部分同学具备一定的基础, 而这方面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大量上机得以掌握和熟练。
第三, 电子商务网站建设高级技术。本部分在大三上学期进行, 是配合课程“电子商务网页与网站设计”的上机练习。由于学生在大二的课程设计中已经对基本的网页制作相关软件较为熟悉, 因此本部分所包含的内容包括网站发布平台IIS的应用、对HTML的深入了解、用Dreamweaver制作网站框架及模板、样式表的应用、web应用程序开发等等。
第四, 电子商务开发平台的应用。本实习在大三下学期进行。该开发平台是北京博导前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研制的, 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集成开发环境, 学生可以不借助其他任何开发工具, 就能在该平台中完成开发任务。平台开发环境中还为学生提供许多现成的商务网站开发组件 (如购物车组件、商品展示组件等) , 学生可以直接把组件套用到自己的网站里, 这样就为网站的建设带来了很大方便。
第五, 电子商务网站综合实习。本实习在大四上学期进行。要求以小组为单位, 开发针对具体企业或商家的完整的电子商务网站。这里注重针对真实对象, 进行具体的需求分析、网站规划、网站的结构设计、界面设计、网站内容的整理、网页制作、网站测试等多个方面, 提交内容除了网站之外还有实习报告。该实习要求学生分组完成, 使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提高团队意识, 培养协作工作能力。
4.主要实践效果。学生通过多个实习, 可以逐步了解电子商务网站的工作流程和整个网站的建设过程, 从中学会网站建设过程中涉及的相关知识。通过电子商务网站开发平台的使用, 可以使学生对电子商务网站开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也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电子商务的内涵。学生普遍反映, 通过“五位一体”综合实践体系, 既巩固了书本知识, 又提高了动手能力, 也为今后就业掌握了一项实际本领。
问题依然十分突出。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更多侧重于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的治理, 而缺少对全民环保意识的培养。大学生是社会的重要力量, 他们
五、结论
实践环节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 论文提出的“五位一体”综合实践教学体系, 强调从五个方面逐步地、整体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具体包括: (1) 首先要通过调查、比较, 了解某项理论或技术在实际企业的应用情况; (2) 一些理论和技术会有部分基础的实践内容, 可以由学生自学并实践; (3) 教学安排上要配合课堂教学, 安排相应的实践教学课时, 旨在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动手能力; (4) 有关课程可以购置商业软件公司开发的实践教学模拟软件, 为学生提供模拟实践环境; (5) 高年级学生应该有结合课程内容及具体企业需求的实战演练, 从而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实际企业的需求。“五位一体”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在课程“电子商务网页及网站设计”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实践效果优良。该体系可推广至“网络营销”、“管理信息系统”、“ERP”等其他课程或其他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中。
参考文献:
[1]李鹏飞, 杨象驰.电子商务开放式实验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7, 26 (5) :136-138.
[2]琚春华, 刘东升, 周怡.电子商务专业分类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3) :87-89.
[3]宋文生.高校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商场现代化,
[4]谢利民, 郑百伟.现代教学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5]曾明, 徐晨.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探寻创新人才培养新路[J].中国高等教育, 2011, (15) :47-48.
[6]朱玉春.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网络信息, 2006, (7) :40-42.
[7]戴维H·乔纳森.郑太年, 任友群译.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8]高文, 徐斌艳, 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9]陈飞, 谢安邦.应用型本科人才应用能力培养之探索基于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 20011, (4) :76-79.
(JGYB2009099) :“关于强化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
的环保行动可以带动周围的很多人, 甚至全社会。因此, 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对解决我国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人才培养是大学最本质的职能, 而且大学是按照专业方向培养专业人才, 学生在大学期间需要学习大量的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 对非环境专业的学生而言, 学习环境专业知识的时间有限, 而将环境保护相关课程作为全校性公选课开设, 为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提供了契机。安徽大学是一所国家211重点大学, 长期以来十分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及环保意识的提高, 通过《环境科学与人类文明》课程的开设, 以培养和提高本校学生的环保意识。下面就《环境科学与人类文明》课程的教学内容组织及安排、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考核及评价进行总结, 为各高校开展环境保护公选课程提供借鉴。
一、教学内容组织及安排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让同学们了解文明的发展与环境变化之间的演替关系, 让同学了解人类在环境问题的出现、发展演变过程中作用及人类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 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经济发展模式是环境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从而培养和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针对上述目标, 本课程内容从历史文明与环境问题的发展入手, 沿着历史发展轨迹, 探索不同历史阶段环境问题的特征和根源, 在揭示环境问题的根源基础上提出从源头消除环境问题的措施。以此为主线, 将本课程的内容分为三篇, 第一篇阐述环境与文明的关系, 该篇只包含一章内容, 阐述了人类历史文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环境问题, 推测了历史环境问题与人类文明的相互作用关系, 并指出人类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第二篇以人类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为切入点, 分章节阐述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性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及生态破坏的原因、危害, 并指出预防、消除污染的政策和技术方法。通过上述7个章节内容论述了人类文明发展对环境的冲击以及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的不利影响。第三篇重点阐述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及低碳经济等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内涵和意义, 总结了当代人类寻求文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总体上该课程内容以环境问题的演化规律逐层递进, 各篇章相互关联, 系统阐述了环境科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二、教学方法及手段
根据《环境科学与人类文明》课程的特点, 在教学中注重讲授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法的综合运用, 突出重难点, 积极开展互动式教学, 启发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提高他们的人文科技素养。在教学过程中, 积极采用师生互动的模式进行教学:授课教师课前提出问题———学生课外求解问题———师生课堂探讨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学生在此过程中掌握了课程知识内容, 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环境与文明的关系时, 提出“几大世界古典文明 (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 为什么消亡?”这些具有一定思想深度的问题, 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进行课堂探讨, 分析得出可能的答案, 使学生全面理解文明与环境的演替关系。由于环境污染具有典型的外在特征, 而相应的污染治理设施也是有形设备装置, 本课程在教学中采用了以多媒体为主, 黑板板书为辅的理论教学手段, 同时利用网络获取文献、图片、音频和视频作为课程讲解的支撑材料, 通过播放一些拍摄的视频, 并辅以讲解, 让同学们直观认识, 了解这些工艺的组成及特点, 从而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三、教学考核及评价
多年来, 公选课在各高校多采用大班教学的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 学生上课到课率较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需要采取有效的考核和评价方法, 约束、监督并促使学生重视公选课的学习, 真正达到公选课的教学目的。
作为全校性科技素质公选课, 《环境科学与人类文明》课程教学要求及性质与专业理论课存在本质的不同。本课程的平时成绩占70%, 而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30%。平时成绩以课堂出勤、作业及课外调查报告为依据, 而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依据。本课程1学期12次课, 平时课堂出勤率占平时成绩的40%, 通过随机点名进行考核, 1学期点名8次, 出勤1次获得平时成绩5分, 一学期旷课4次, 不得参加考试, 本课程成绩为0;平时作业成绩占平时成绩的30%, 1学期布置3次作业, 每次作业平时分为10分, 每次根据作业上交情况和完成情况不同分别给0、5、10分 (0分:未交, 5分:上交、不完全正确, 10分:上交, 完全正确) 的作业平时分。而课外调查报告成绩占平时成绩的30%, 以小组形式进行调查, 每个小组5人, 由本人设计题目供各小组自由选择。调查报告成绩分0、18、27分3个等级 (0分:未进行调查, 18分:参加了调查, 但工作量较小, 数据不够详实, 报告缺乏分析、总结。27分:参加了调查, 且工作量较大, 数据较详实, 报告有一定的分析、总结) 。
期末理论考试试题包含选择题、论述题及材料分析题3种题型, 不设一般专业课程考试所常用的名词解释题及简答题, 从而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 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到了知识, 锻炼了能力, 提高了素养。
四、结语
自2004年至今, 本人开设《环境科学与人类文明》全校公选课程10个学期, 通过多年来的教学,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获得了一些教学经验, 总结如下:
1. 科技素质公选课在内容层次上不能太深, 需要选取一些浅显易懂的教材和内容。
2. 教学方法不能单一, 需要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 如讲授、讨论和视频展示等多种方法。
3. 在讲授理论内容时, 以视频和音频为媒介, 更能吸引同学的兴趣, 并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4. 作为全校性科技素质公选课, 设立一些参观实践, 对学生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5. 作为科技素质公选课, 授课教师可以设立一些与课
程内容相关的调查项目供学生自主选择开展, 学生在项目调查过程中能更深入地了解, 甚至掌握一些专业知识。
6. 作为公选课, 学生逃课是普遍现象, 为了控制学生
逃课, 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 独特的考勤、考试方式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摘要:为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环保意识, 促进环境事业发展, 多年来安徽大学开设了《环境科学与人类文明》科技素质公选课。本文介绍了该公选课的教学内容组织及安排, 教学方法及手段, 教学考核及评价方法, 总结了《环境科学与人类文明》公选课的教学经验。
关键词:环境意识,公选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
参考文献
[1]张连辉.新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早期探索——第一次全国环保会议前中国政府的环保努力[J].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0, 17, (4) :40-47.
[2]吕文英.通过“环境科学与人类文明”课程提高非环境专业大学生的环境意识[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7 (S1) :53-56.
科学课教学与环境教育 篇11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科学方法
当前,我国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相对比较薄弱。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重视科学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双基”训练,对科学方法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科学方法教育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作用、实施策略不够明确。本文尝试对上述几点作些思考和实践。
一、科学方法教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性
1.科学方法教育是高中课标的要求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物理课程的总目标之一:“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可见,科学方法教育是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是新课程标准对科学方法教育的必然要求。
2.科学方法教育是物理学科特点决定的
科学方法教育是物理知识发展的手段与产物,蕴涵于物理知识中。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物理实验获得感性材料、探索物理规律、认识物理世界,而科学方法是物理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手段。
3.科学方法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
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是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科学素养包含了物理科学方法、物理技能、物理科学品质、物理实验能力、物理思想等内容,但其中都融入了科学方法教育。因此,科学方法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及科学素养不可或缺的内容。
二、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
1.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基本内涵
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是指在物理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有步骤地渗透和传授物理科学研究方法,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和训练,逐步地掌握最基本、最主要的物理科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活动。
2.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主要內容
(1)观察和实验方法
①观察的要求;②观察的作用:获得第一手材料和原始信息、假设预言的主要依据、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③观察一般程序;④实验的目的;⑤实验的设计;⑥实验的方法:如比较法、等效法、放大法、模拟法等;⑦实验的归纳;等。
(2)科学思维方法
①分析和综合方法: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因果分析、综合分析等;②比较和分类方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分类等;③归纳和演绎方法:归纳推出一般性猜想或假说、演绎从一般到个别;等。
(3)理想与推理法
①理想实验;②理想模型;③在实验基础上的推理方法;④类比推理法;等。
(4)数学方法
①控制变量法;②比值法;③数学公式法;④图像法;等。
以上这些科学方法共同构成了高中物理学科科学方法教育的内容体系。
三、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融入科学方法教育所起作用的思考
1.课堂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可获取物理知识
一些定律和概念是从科学方法中获取的。例如,在物理学中,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法得出的;探究牛顿第二定律时采用的科学方法是属于控制变量的方法;阿基米德定律是通过猜想验证法得出的;引入“合力”“分力”等概念,从科学方法来说,是属于等效替代的方法。
2.课堂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可建构物理知识
从物理知识形成的角度看,科学方法作为一种基本的研究方式和方法,它贯穿于整个知识领域中。
3.科学方法教育能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方法是解决问题能力的“金钥匙”,是使物理知识和解决物理问题能力联系起来的桥梁。学生只有在掌握了多种科学方法的基础上,才能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对知识进行选择、组合、运用,并从多种方法中找到最佳方案解决问题,使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升。
四、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融入科学方法教育的实践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越来越重视科学方法的教育。教师通过物理概念的得出和物理规律的剖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既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1.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融入科学方法教育
(1)实验设计的思路中体现科学方法
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的因素或条件加以人为控制,即“控制变量法”。
“比较法”是物理实验中最普通、最基本的实验方法,也是实验设计中设计对照实验的基础。如测量物体长度、用天平称量质量、用电桥测电阻等。
用已知的标准量去代替未知的待测量,以保持状态和效果相同,从而推出待测量的方法叫“替代法”。在现象、变化、待测物理量十分微小的情况下,往往采用“微小放大法”。例如,在《测定金属电阻率》实验中所使用的螺旋测微器。
(2)在实验过程和数据处理中运用科学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法”了解和研究各种实验现象,发现其特点和规律。例如,在研究透镜成像规律中,蜡烛在焦点内和焦点外,像的性质有什么不同。又如,在研究自感现象演示中,切断和接通电键时,次灯泡亮度有什么变化等。
通过实验数据,运用“图像法”分析物理量之间的规律。数据处理还有一种重要的方法“表格法”。比如,测金属的电阻率实验,用伏安法测导线的电阻,长度用米尺测量,用螺旋测微器测导线的直径后换算成截面积,改变长度和截面积再测上述几个参数。把数据列表,按表格中的每组数据求电阻率。
对于实验误差或无法精确测量的物理量,可采用“近似值法”。实验测量不可能实现绝对精确,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实验数据取相对合理的近似值,使用“平均值法”“模型理想化”“小角度近似法”等。
2.在物理概念教学中融入科学方法教育
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常用理想模型法、观察法、实验法、类比方法、比值法等科学方法来理解和识记。
3.在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融入科学方法教育
在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要经历科学猜想、观察与实验、归纳和演绎方法、数学推理等科学方法的教育。
4.在习题训练和知识复习中融入科学方法教育
科学方法主要有分析和综合方法、比较和分类方法等。例如,在习题教学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主要是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提高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物理学史的学习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物理学史充分展现了科学发现的历程,为科学方法教育提供了生动而丰富的材料。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教材中提供的史料并做适当的补充穿插于课堂教学中,把概念、规律的产生过程以及物理学家们对其探索的各种艰辛曲折展现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教育和熏陶。
将科学方法教育溶于物理学史教学中,重温和模拟科学认识过程,能让学生遵循前人科学发现和发明的思路来学习,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
参考文献:
吴淑花.浅谈物理教学中理想化方法的教育[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5(04).
科学课教学与环境教育 篇12
1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1.1 课程标准的转变
传统的课程标准, 单一强调知识与技能目标, 注重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 学生会成为很好的“匠”, 却难成为“家”。也就是学生善于知识的运用, 但却达不到创新的要求, 这样长此以往, 个人能力的发展、数学学科的发展都将受到严重扼制。因此, 我们及时调整课程标准避免此现象的发生。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内的三维立体教学目标框架, 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要求学生除了学会书本知识, 更要形成分析能力、思维方法, 建立科学的价值观与态度。真正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1.2 目前教学现状
教师方面,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仍占据主导地位, 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上主要依靠教师的讲解, 在授课过程中课件的使用率较低, 即使使用课件, 也仅限授课内容、知识点的罗列, 引导、迁移、启发的作用发挥较少。对于学生知识接受情况的检验, 课堂上依靠教师对学生观察的经验, 课下依靠批改作业的情况。
学生方面, 目前学生还是属于单纯的知识接受者, 把学习当成任务, 完全跟着老师、考试指挥棒走, 并没有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对于学校开设的信息技术课, 也没有将其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相结合以发挥出它的工具性作用, 而是把信息技术课当成一门课业负担。
这些都将严重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阻碍素质教育的发展, 违背人才培养的初衷。
2 信息技术的优势
2.1 信息技术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 尤其是数学的学习, 对一些学生而言是很枯燥的, 不过有了信息技术的发展, 学习也变得生动有趣了。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认识新知识, 课件中综合运用文字、图形、声音等元素, 使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 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中乐于接触, 期待进一步了解知识内容。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为知识的深入探究, 建立良好的开端。课下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 了解学习更多的知识, 在网上与他人交流, 探讨, 感受学习的乐趣。
2.2 信息技术有利于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
数学中有很多知识点, 不便于用语言来描述, 不利于学生的理解, 而用几何画板、Flash等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则可以轻松解决。在讲解定积分的几何应用时, 用语言来描述旋转体的体积或板书旋转体的图形就很难表述清楚, 但用多媒体课件则可轻松演示旋转体形成过程, 便于学生理解, 而且印象深刻。
2.3 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信息技术使教师从繁多的板书中解脱出来, 把精力更多的投入到观察了解学生课堂学习状态, 适时启发、点拨, 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时间, 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节教学进度, 习题难度等。课下也可通过网络与学生交流, 拓宽了了解学生反馈信息的渠道。
2.4 信息技术有利于回归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信息技术更有利于创建模拟现实问题情境, 虚拟实验环境,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 大胆假设结论, 再利用所学知识探究尝试解决问题, 从而验证假设成立或推翻假设。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积极开动思维, 相互合作, 共同攻克难点, 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只负责引导, 设立合适的阶梯, 帮助学生沿梯而上, 起到引导辅助的作用。
3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教学的整合
为确保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真正提高学生素质, “启导-探究-综合训练”的教学模式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 再与信息技术手段有机结合, 必将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3.1 启导-探究-综合训练的教学模式
启导-探究-综合训练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 结合教材知识、学科和学生自身的特点, 将授课内容分解, 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启发、指引、提点的作用, 充分调动学生兴趣, 激发学生热情, 帮助学生建立信心。但绝不能代替学生思考、操作、运算。学生在教师的启导下, 自主探索思考, 再通过分组协作归纳总结, 最终实现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提升。信息技术则贯穿启导-探究-综合训练的教学模式的始终, 以保证这种教学模式效果充分发挥。
启发引导。教师根据本节授课内容, 设置情境, 启发学生思考, 引出课程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构建各种情境, 可以是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入, 旧知识引入, 先给出结论的引入, 数学实验引入等等。此过程意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兴趣。情境演示结束后, 抛出问题。
探索研究。将学生分成若干组, 每组4~6人为宜。各组中的学生应该数学学习能力强弱合理搭配, 这样各组完成问题时间不至于相差太多。探索过程中, 安排学生先自己思索问题答案, 一定时间后再进行小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在各组巡视, 观察学生自学思考情况, 适时点拨。
综合训练。各组代表提出本组观点, 集体讨论验证, 归纳结论。在这个过程中, 各组的观点可能不一致, 存在认知冲突, 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 避免无谓的争论。同时要帮学生理清思路, 明白错误的原因。认知过程完成后, 安排一定量的习题, 习题要有代表性, 难度呈阶梯型上升。
3.2 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学课程教学
在启发引导中使用信息技术。通过各种多媒体技术, 例如:几何画板、Flash等或搜索网上资源, 可以方便自制或下载到相关的课件资源, 但一般很难下载到完全符合要求的课件, 教师需结合实际课程要求加以修改。一段生动的数学故事, 一段现实生活情境的模拟, 一个几何形体的完美呈现, 都能引起学生的好奇, 同时初步直观的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体验数学美。情境演示结束后, 给出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知识的探索, 学习目的明确。
在探索研究中使用信息技术。通过观看情境演示, 学生已有大体了解, 然后带着问题再次观察演示过程, 会探究深一层次的内容。举个简单的例子:画出函数y=3sin (2x-1) 的图象, 课件可以设计从第一步最初的正弦曲线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 变换到第二步y=sin2x的图象, 变换到第三步y=3sin2x的图象, 再变换到y=3sin (2x-1) 的图象。学生在第二次观看演示过程时, 就不会仅注意线条变换的奇妙, 而更关注图象是如何变换的, 与三个系数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同时关注三个系数的变化, 可能会一下子吃不消。这时教师就应将知识点分解, 把一个大问题转化为三个子问题:如何由正弦函数曲线得到y=sin2x如何由正弦函数曲线得到y=3sinx如何由正弦函数曲线得到y=sin (x+1) 然后分别演示三个子问题的图象变换, 再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三个系数分别如何影响函数图象的。这样难度就相对降低, 帮助学生建立了信心。课件的演示有助于学生思考, 提高学生观察能力, 便于逐步建立猜想、类比的数学思维。学生自己有了一定的想法后, 再和小组成员共同讨论, 形成小组意见。
在综合训练中使用信息技术。这个过程要综合各组学生的观点, 形成班级共识。每组学生的观点可能不够全面, 也可能存在错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数据代入计算机, 直接检验观点。对于错误的观点, 要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使学生逐渐形成数形结合的思想, 批判的观点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感受并认识信息技术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和威力。在归纳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理清知识的脉络, 把所学知识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 形成知识链, 并为后续学习建立依靠点。习题的设置注意阶梯性, 可以通过一题多解, 一题多变, 一题多得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课下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和学生交流。现在网络上有很多教育资源网、论坛、聊天室等平台为广大用户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资源供有兴趣的学生课外学习。还可以建立自己的论坛, 将课件等资源上传, 以便学生自学或复习。教师可以和广大学生在论坛中交流, 及时回复学生问题, 避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设置多个版块, 选学生为版主, 更能激发学生的热情。教师也应经常登录学生论坛, 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并给出必要的提点、指引, 避免学生在方向上的偏离。将来还可以进一步实现网上提交作业, 网上测试等。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也不能完全、机械地照搬这种新型教学模式, 完全套用信息技术手段。在具体运用时, 要注意结合知识本身的特点, 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结合, 取长补短, 这样才能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不断发展, 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亦是不断前进, 教师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更是思维、灵魂的塑造者。为适应当今社会人才培养的需要,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 为教学注入新活力, 使广大学生真正感受学习的乐趣, 热爱学习, 使学生能力得到发展, 素质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2]陈万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思考[M].江苏教育技术, 2007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