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类教学

2024-08-26

归类教学(精选12篇)

归类教学 篇1

归类识字教学是按照汉字的结构特征,加强音、形、义的联系,按照语文学习的规律,加强字、词、句的联系,着眼于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在教学中常用的归类识字的形式有:形声字归类识字,反义词对比识字,量词归类识字,部首归类识字等。

一、形声字归类识字

“形声字归类识字”是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来识字的一种形式。它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基本字带字识字。由学过的笔画简单、构字率强的基本字做部件,加上偏旁组成形声字。如,“半—伴(伙伴)”、“代—袋(口袋)”。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每组前边的字是熟字,后边的字是生字,每组生字后面编排了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而前面的熟字做口头组词即可。另一种是形声字比较识字。由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特点较明显的字组成。如,“铜—桐”、“钩—沟”、“清—晴—请”。这一环节的教学也少不了组词,并且每组的熟字、生字都要组词,这样可以帮学生在组词中比较记忆。如,“清(清水)—晴(晴天)—请(请客)”,这样一来不但很快解决了新知,连旧知也巧妙复习了。教学形声字归类识字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一般是先复习熟字再教生字,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词的音,再引导学生说说生字与熟字在音、形、义上的异同,找出表音、表义的偏旁与生字的音、义之间的联系。

二、反义词对比识字

“反义词对比识字”是把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几组词归类集中放在一起的一种识字形式。在教学中,普遍选取学生口语中经常用到的,词义比较容易理解,易记易辨的词语。如,“长—短”、“寒冷—温暖”、“粗—细”等。值得注意的是,反义词往往反映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矛盾,事物不同,反义词也就不同,如,“高”的反义词可以是“低”,也可以是“矮”。因为反义词的字形和字音联系较少,所以在反义词对比识字教学中,字形是教学的重点。在反义词对比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利用熟字或偏旁分析、记忆字形,还可以让学生在特定语境中理解记忆字形、字义。如,“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哥哥长得(高),弟弟长得(矮)”“(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

三、量词归类识字

“量词归类识字”是以词语形式出现,借助图画和语言习惯去识字。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汉字有一字多义的特点,如,“轮”、“部”、“杯”等,这些字一离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就不是量词了。因此,教学时要把这类生字放到词语中教,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字义,而且可以使学生知道哪些量词适合与哪些表示事物名称的词语搭配。另外,教学时除了教材中的用法外,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说说量词的其他用法。如,“部”,可以说“一部字典”,还可以说“一部电话”、“一部电影”等。此外,还要告诉学生哪种事物用哪个量词,要符合语言习惯,不能随便乱用。如,“一轮明月”不能说成“一只明月”,“一匹马”不能说成“一只马”。

四、部首归类识字

“部首归类识字”是先出现部首字,在字的下面是说明字的图画,图画的下边是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图画的内容和图下的词语都是帮助学生理解部首字的意思的。如,月(月)皮肤、肌肉、肥胖;身(身)躯体、躺下、鞠躬。教学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仔细看图,弄懂图意,并且一边看图,一边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对字的音、形、义有一个整体印象,然后重点放在字形教学上。学生学会部首,能为今后学习合体字打下基础,也能为学习按部首查字典创造条件。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针对每种类型的归类识字形式,让学生有重点地去体会,让学生当堂消化,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教师还应在每节课的教学中设计形式多样的习题,使学生印象深刻,形成记忆,及时做好巩固复习,毕竟这部分识字量太大,学生的瞬时记忆强,若不经常巩固,则会提笔忘字。

归类教学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拼读音节,注意分辨前后鼻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饶口令。

2、能用部首查字法,能根据词语选择字的意思。

3、能区分不是同一类的`词语,进行词语逻辑归类的训练。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题(注意分辨前后鼻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饶口令)

1、自由朗读绕口令。

2、指名读。重点读准盆、瓶、碰、乒等字的音。区分:in和ing;en和eng

3、同桌互相读,读准字音。

4、练习读得又快又好。

自由练→指名读→同桌互读

二、学习第二题(正确运用同音字、形近字)

1、读题明确要求。

2、自己读、划、改,并想想为什么要用这个字。

3、大家交流。说说造成错字的原因:同音字、形近字混淆。

4、结合班级实际,纠正这单元中容易错的字。

三、学习第三题(能用部首查字法,能根据词语选择字的意思。)

1、复习部首查字法的方法。

2、按要求查带点的字,再交流的结果。

归类教学 篇3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海关商品归类课程;教学

G712;F76-4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和进出口商品需求日益增大,这就促进了报关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壮大,这也给报关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职业能力方面来说,报关从业人员必须具备报关单填制能力、商品归类能力及与海关沟通交流的三大核心能力。三大核心能力之一的商品归类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进出口商品是否顺利通关及其他海关业务,同时也关系着报关企业的利益。2013 年,海关总署决定取消报关员考试,决定一出,立即引起了高职院校报关专业及报关企业强烈的关注。报关员考试的取消对学校、学生及企业来说是机遇还是挑战,教育界及行业人士有着不同的看法,但这样的考试改革背景势必影响海关商品归类目前的课程教学方式。如何更好地适应报关从业人员资质资格管理制度的改革要求,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的报关从业人员,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一、《商品归类基础》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商品归类是海关非常重要的基础业务。对货物的准确归类是海关通关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不仅要求报关相关工作人员掌握必要的商品知识,而且要求他们熟练掌握商品归类的基本方法。

在历年的报关员资格考试中,查找商品编码是考生失分较多的题型之一。通过对成绩在分数线以上的考生得分情况进行统计,绝大多数考生在商品编码这一题型的得分都在20分以上。也就是说,要想顺利通过报关员资格考试,查找商品编码题型的准确率必须在50%以上。

《进出口商品归类》课程的开设能够培养学生对申报商品进行准确、快速归类的能力,帮助学生顺利取得报关员资格证书(改为:通过相关报关水平测试),为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当前《商品归类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商品知识匮乏

《进出口商品编码查询手册》共分为21类97章,囊括了进出口贸易中成千上万的商品。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由于其本身知识面较窄,很难准确把握商品的基本特性,进而无法找到正确的商品编码。尤其是对于编码手册中的化工类、纺织类、机电类等商品,学生背景知识匮乏,往往不能准确理解待归类商品的具体特征,这就给查找商品编码操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面对实物商品时,学生的知识缺陷显得更加明显,往往无法准确识别商品,更不可能给出正确的商品编码[1]。这些问题都对学生参加报关水平测试和技能竞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教师教学经验不足

进出口商品归类工作实操性极强,而大多數高等院校的任课教师都没有在一线从事归类工作的经验,并且很多任课教师也不是科班出身,他们大多来自于如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等相近专业,任课教师在商品知识的储备方面和归类规则的运用方面都有待提高,因此如何有效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就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3.实训条件有限,教学效果欠佳

根据实训条件可以将开设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院校分为两类。一类是实训条件较好的沿海院校,该类院校一般都设有商品归类实训室,提供实物商品供教学使用。但此类院校也存在一些问题,就是实训商品种类有限,像大多数机电类商品就很难见到,因此达不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另一类就是实训条件较差的内陆院校,该类院校主要依靠 PPT 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效果很不理想。虽然极少数学校购置了相关的归类软件,但学生无法切身体会到实物归类的现场气氛,学习兴趣较低,遇到具体问题经常束手无策。

三、海关商品归类课程定位

《海关商品分类》是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职业技能课,重点培养学生在海关出版的《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当中快速、准确地查找商品编码的能力。高职报关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要从事报关工作,必须具备快速、准确查找商品编码的能力,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第一,做报关工作,要会填写报关单,如实地申报进出口商品的名称、成交价格、原产地等信息,而报关单上有一项,就是“进出口商品的编码”,海关根据编码来征收关税和进行统计,所以,学生不会查找商品编码,报关单就填不上,关税税率也不知道,自然无法完成报关工作。当前尽管报关员资格考试已经被取消,但是海关改革的趋势将要从海关审单--查验--征税--放行,更一步简化,放行之前的审单、征税环节将由前置变成后置,其中征税环节将会由进出口收发货人(报关人员)自行决定、申报纳税,海关监管的重点将从放行前的审单、征税变成加强放行后的稽查。在这种情况下海关商品归类的正确性将变得尤为重要。

四、《商品归类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探究

(一).信息化教学方法应用的概念界定

(1)信息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完成既定教学目标,共同活动的方式、手段、方法的总称。信息化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有效地借助信息技术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即以学习者为中心,将信息技术元素注入到现代教学方式方法中,基于网络(通讯)空间架构迅捷交互的平台,创设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以达到改造传统教学手段、拓展教学时空、提高教学效能的目标。

(2)教学方法应用

教学方法应用包含了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评价的全过程。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分析研究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结合自身特征,选择或开发合适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然后,再科学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师生展开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记录和考核评价教学任务完成的效果。

(二).信息化教学模式应用

《商品归类基础》的课程教学中,以多媒体网络教室为载体,利用 “归类通” “归类达人”和 “2016 年最新海关 HS 编码查询系统”等教学资源,配合多媒体课件完成教学任务。帮助学生熟悉工作流程,同时布置与具体业务对接的实训任务,要求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搜集资料,用 PPT 形式呈现任务完成情况,以达到锻炼学生搜集资料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最终能够熟练运用归类方法进行商品归类的目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模块 (以伞类商品归类为例):

(1)教学导入

首先复习上节课即第12类第65章的相关内容,解答上节课程布置的作业。其次,要求学生利用“归类通”网站,了解第66 章在商品编码查询系统中所处位置及特点。再次,要求学生利用“全关通”网站,学习本章章注的相关规定,并向学生强调其中的重点与难点。最后指导学生利用 “全关通”网站学习第66章的品目结构。

(2)案例教学

本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信息量比较大,单凭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吸收效果不好。通过教师对实践中和历年报关员资格考试中的经典案例进行讲解,可以巩固学生的归类方法,帮助学生捋清归类思路,增强学生学习本课程的自信心。在理解案例的基础上,教师结合案例让学生练习一部分相关题目,不仅能够教会学生举一反三的解题思路,而且可以通过这些题目进一步丰富商品知识,让学生从练习中找到成就感。

例如在对伞类商品归类时,可以利用 PPT 课件讲解具体的商品编码案例 (案例一般来源于报关水平测试真题),通过讲解图片信息、商品特性、归类依据和商品编码等案例要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归类习惯[3]。最后利用 “2016 年最新海关HS编码查询系统”查找与案例商品相关的申报实例,達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目的,让学生对现实工作中面对的待归类商品有更直观的认识。

(3)任务训练

要求每个学生完成一个限时 PPT 作业(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制作内容必须与本章商品相关),学生需要搜集相关图片,介绍商品特性,写出归类依据,最终给出商品编码,四个要素缺一不可。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和 Office 办公软件完成作业,按时提交。

(4)总结评价

针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点评,对于学生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和强调,并且要求部分学生现场给出自己的理由,通过互动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纠错过程的印象。最后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分析,课后要求学生完成 《商品归类基础实训报告册》,并对本堂课的实训项目进行总结。

五、结语

综上所述,《商品归类基础》课程是一门内容复杂且实践性强的课程,院校方面应积极的利用校内资源,在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时期,一定要以互联网为载体,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快速、准确的掌握归类方法。对于内陆开设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院校,使其能够更有针对性的使用信息化资源进行教学,以达到改善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荣瑾. 进出口商品归类课程的教学方法探析[J]. 中国轻工教育,2008,02:92-94.

[2]林家旭. 商品归类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 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08:131-132.

归类教学 篇4

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中重传授、重系统、重秩序的特点相比, 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的分析研究, 使学生能够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 掌握如何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它不仅仅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 更是一种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更新, 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涵, 使教学充满活力。实践与研究表明, 案例教学法是实现学生理论与实际联系的桥梁, 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手段。

—、《海关商品归类》教学采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海关商品归类》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协调制度的归类总规则、协调制度分类目录的结构特点和规律、各类或各章所含商品的归类原则和方法。学习该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进出口商品的归类方法和归类技巧, 能够根据商品的特性和归类原则, 将每一项进出口商品归入《进出口税则》中的正确编码中, 能够很好地利用所学的归类原则和归类技巧解决实际进出口商品的商品归类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基本上是由教师在课堂上传授商品归类的基本知识、归类技巧, 学生被动地接收这些知识与技巧, 参与实践学习的机会很少, 其结果是:学生容易掌握一些简单的商品或《进出口税则》中列名商品的归类, 而对稍许复杂的商品或末列名的商品则无从下手, 不知所措。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 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而案例教学可以弥补上述不足。案例教学是理论与实践联系的纽带, 它使得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中的商品归类案例, 引导学生把案例与所学归类方法相结合, 运用有关的知识和理论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探讨, 从中得出相应的归类思路和同种类型商品的归类方法, 从而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有利于调动学生或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可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案例教学在《海关商品归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根据《海关商品归类》的内容和结构, 案例教学在《海关商品归类》教学中—般经历以下几个环节:

1. 案例的选用与讨论前的准备。

选择好的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案例选择要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广泛性、针对性。真实性要求所选案例要来自于实际进出口的商品或在日常生活中实际存在的商品;典型性要求所选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通过这一个案例的归类讨论可以解决相似商品案例的归类;广泛性要求所选案例要包括目前进出口业务中不同种类的商品, 例如机电类商品、纺织类商品、化工类商品等;针对性要求所选案例必须与课堂讲授的内容有关, 易于使学生将所讨论的案例与所学的知识结合起来, 所选不同类型的案例适合于不同的对象。

目前上海海关学院先在机电商品的归类教学中进行案例教学试点, 所以所选用的案例均为机电商品归类的案例。选择机电商品的案例时应注意: (1) 所选机电商品案例的相关资料与背景知识要齐全。机电商品在归类时除了要掌握税则中机电类商品分类特点、相关的类注释和章注释的基本含义外, 还要了解机电类商品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功能, 这些要素是决定商品归类的关键因素。因此所选案例要配有商品的实物图片、结构原理图和与案例相关的背景知识 (例如, 与商品相关的使用说明书、工作原理等商品知识) 。对于简单的商品知识也可告知学生或学员去互联网搜索查找。 (2) 所选机电商品案例的类型要多样化。所选案例中既要包括机电商品整机的归类, 又要包括零件的归类, 在整机中既要包括组合机器、多功能机器的归类, 又要包括功能机组的门类。 (3) 所选案例要有较强的争议性。要尽量选用有争议的案例, 归类模棱两可的案例, 要把当前商品归类实际中的一些热点商品作为选用对象, 对于难度较大的案例要指出商品归类争议的焦点, 使讨论更具有针对性, 综合运用机电商品归类的理论和方法, 进行广泛讨论和争议, 提高学生应用理论的实践能力。

案例选好后要在讨论前一周下发给大家, 以便学生先熟悉讨论的商品案例或准备的相关资料, 为案例的讨论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对于有实物的机电商品, 如方便展示的话, 也应在讨论前准备好, 以增强学生或学员对商品的感性认识。

2. 案例的讨论。

案例的讨论是整个案例教学中最主要和最关键的环节。讨论的过程一般按如下程序:首先根据总人数分成若干小组 (每组7~10人为宜) , 同时指定组长或由小组成员推选的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讨论。

在讨论中, 要鼓励学生或学员广开思路, 多发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对于难度较大的案例, 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必要的引导, 不要急于把所谓的“正确答案”公布出来。虽然按照协调制度的规定, 任何一个商品必须在税则中归入唯一的商品编码, 但因为这些商品中大多是有争议的商品归类案例, 只要能讲出一定的理由均可考虑作为“理想的答案”。对于学生或学员提出不同的归类思路, 只要能讲出一定的道理和归类依据, 就给予充分的肯定;要鼓励必要的争论。通过相互讨论、自由争辩, 达成共识;通过讨论使学生或学员掌握同类商品的归类思路或归类方法, 搞清相似商品归入不同品目的根本原因。例如, “轴承加热器”的归类案例讨论中, 涉及到好几个品目 (品目84.17、品目84.19、品目85.14、品目85.16) , 这几个品目的共性是都包含加热设备, 不同点是其用途和加热方式不同。归类时要根据其用途 (工业或实验室用、家用、其他用) 、加热原理 (电加热、非电加热等, 电加热中又要区别是电阻加热、感应加热、介质损耗加热等方式) 等因素归入不同的品目。

3. 讨论结果的班级交流汇总与点评。

小组讨论结束后, 要留有一定的时间在教师的组织下进入全班的交流汇总。交流汇总时要求各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负责发言, 阐述本组在讨论过程中就商品归类案例所达成的共识以及尚存在的争议。全班交流也是全班学生经验与知识的共享过程。

交流汇总结束后, 教师要进行必要的点评, 要着重提出所选讨论案例涉及的归类思路、归类技巧, 同学们在讨论过程中运用的归类方法是否恰当, 要肯定一些好的归类思路与独到的见解, 同时指出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三、在《海关商品归类》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 处理好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关系。

案例教学能提高学生或学员商品归类的实际能力和归类水平, 能够较好地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的归类问题, 但案例教学不是万能的, 它不能代替传统教学方法的系统理论学习和讲授。因此案例讨论前要求同学们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 要对税则的结构和分类体系有个初步的了解, 只有在同学们掌握了一定的归类技巧和归类方法后, 进行案例讨论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所以案例讨论一般安排在传统教学后进行。案例教学固然重要, 但这种教学方法代替不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必须与传统讲授方式相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2. 要根据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案例。

目前我们的教学对象主要有两种:学历教育和培训教育。《海关商品归类》学历教育的特点是: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 对商品归类的了解几乎是一片空白, 没有任何现场归类的经历, 商品归类的方法和思路均是由书本或课堂上学到的, 实践经验匮乏。案例讨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讨论来进一步了解进出口税则的排列结构和规律。所以根据以上特点学历教育的讨论案例的难度要低一些。《海关商品归类》培训教育的特点是:参加培训的学员大都具备了一定的现场经验, 对某些商品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对进出口税则的排列结构和规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案例讨论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讨论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归类水平和归类技能。所以根据以上特点学历教育的讨论案例的难度要高一些。

实践证明, 在《海关商品归类》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 产生的积极效果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1) 增强了学生或学员学习《海关商品归类》这门课的兴趣。通过图文并茂、形象的案例讨论, 使学生或学员们感到商品归类 (特别是机电商品的归类) 不再是那么抽象、枯燥, 而是活生生地将商品或图片呈现在学生或学员们面前, 既提高了他们对商品的感性认识, 又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2) 培养了学生或学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使得课堂教学形式新颖, 气氛活跃, 使学生善于思考, 能够独立分析和判断在商品归类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为他们今后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奠定一定的基础; (3) 提升了任课教师的专业化水于, , 案例教学对教师备课、讲课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必须广泛搜集案例, 认真选择加工, 反复推敲, 以使每个案例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用得恰到好处。

摘要:《海关商品归类》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要求学生在了解协调制度的分类体系后, 掌握进出口商品的实际归类方法和归类技能, 而案例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 能较好地提高学生实际的商品归类技能。文章对案例教学的重要性、组织实施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商品归类,案例教学,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英语教学中单词的归类对比 论文 篇5

一、英语单词和汉语的对比。

学生初学英语,几乎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英汉对比。这就需要教师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掌握单词的含义和用法。这可从词义和词性两个方面着手。比较词义:英语与汉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词义很难等同,而学生往往把与汉语字词与相应的英语单词机械地套用,出现“ see a book”(看书)、“kick football”(踢足球)这样的错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比较英汉词义的不同,可使学生正确理解单词本意,尽快摆脱母语的.干扰。

比较词性:英汉词性格有异同,有时用法差异很大。如汉语动词可直接用作名词充当主语,而英语中必须用其动词的非谓语形式。再如汉语中常成对地使用“因为.&127;....所以......”、“虽然......但是......”这样的连词,而英语中because和so、though和but则不可连用,必须去掉其中一个。通过对比可使学生分清其中的从属连词、并列连词、副词的区别、避免类似错误。

当然,单词的英汉对比不能孤立地进行,要在句子中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二、英语单词之间的对比。

英语单词之间的对比主要涉及词的含义和用法以及词性、词形等内容。

比较词义:主要是利用同义词、近义词或反义词进行比较。词义完全相同的词极为少见,单词意义上的相似,相近而不同,造成了学生学习的困难,有必要进行比较。如: 1、我向窗外(看)去,(看)到他进了教室。2、他仔细(听),但什么也(听)不到。两句中分别出现了两个“看”和“听”,但前者需分别使用look或listen表示有意识的动作,后者分别用see或hear,表示无意识的结果。

一些易被误认为是同义而实为汉义的词更需通过比较指出区别。如:我昨天在图书馆(借)了一本书,今天早晨(借)给小李了。前一个“借”用brrow,表示“借人”,后一个则用lend,表示“借出”。

词义对比还需注意单词在句中的搭配。如:我做作业(用)了两小时。“用”时间可用take或spend,但前者主语是“做作业”,需用it形式主语,而后者主语是“我”。

比较词

宾语从句考点归类 篇6

一、考查引导宾语从句的连接词

【考点聚焦】

1. 由陈述句变来的宾语从句常由连词that引导。这样用的that本身无词义,在从句中也不作句子成分,在口语或非正式文体中常可省略。

2. 由一般疑问句变来的宾语从句由连词if或whether引导。 if和whether意为“是否”,在从句中不作句子成分。但whether从句可用作介词宾语,而且后面还可以跟or not,而if从句不能这样用。

3. 由特殊疑问句变来的宾语从句由连接代词或连接副词引导。常用来引导宾语从句的连接代词或连接副词有who,whom,what,how,when,where,why等。它们都有其特定的意义,而且在宾语从句中可以用作主语、表语、宾语、定语或状语等。

【试题精选】

1) (2008永州市) Our teacher asked me______I know the names of the mascots(福娃).

A. if B. what C. that

2) (2008十堰市) —I think it’s going to be a problem.

—Yes,it could be.

—I wonder______we can do about it.

A. what B. how C. if D. that

3) (2008 安徽省) I didn’t know______they could pass the exam or not.

A. why B. when C. that D. whether

4) (2008宁夏回族自治区) Can you tell me______lives on this floor?

A. whom B. who C. whose D. which

5) (2008盐城市) —Do you know______the soldiers came to Yingxia Town?

—The roads were badly broken. They had to walk there.

A. why B. when C. how D. where

6) (2008芜湖市) He is an unpleasant man. I don’t understand______she married him.

A. whether B. if C. why D. how

7) (2008安徽省) —Do you know______it is from here to the gym?

—About twenty-minutes’ walk.

A. how long B. how far C. how soon D. how often

8) (2008山东省) While flying,a bat makes a sound which hits things and comes back to its ears. In this way it’s able to know______the things are and avoid bumping into them.

A. how B. where C. what D. which

二、考查宾语从句中谓语动词的时态

【考点聚焦】

1. 若主句谓语动词为一般现在时,则可根据意义上的要求,在宾语从句中使用任何一种时态。

2. 若主句谓语动词为一般过去时,则宾语从句的谓语动词可为过去时间范畴的某一种时态。

3. 若宾语从句表述的是客观事实或普遍真理,则不管主句谓语动词是何种时态,宾语从句的谓语动词都应为一般现在时。

【试题精选】

9) (2008张家口市) She wondered if they______in Shanghai in two days.

A. arrive B. arrived

C. will arrive D. would arrive

10) (2008哈尔滨市) —Do you know______last night?

—Sorry,I don’t know. But I think he should go to bed early because he will have an English exam this afternoon.

A. when he goes to bed B. when he went to bed

C. when did he go to bed

11) (2008嘉峪关市) The teacher told us that the moon______around the earth.

A. moved B. moves C. was moving D. had moved

12) (2008潍坊市) The shop assistant said he knew______.

A. where does the manager live B. where the manager lives

C. where did the manager live D. where the manager lived

13) (2007青岛市) The shopkeeper said they______the shoes______.

A. have sold out,in my size B. sold out,of my size

C. had sold out,for my size D. had sold out,in my size

三、考查宾语从句中主语和谓语的语序

【考点聚焦】

在宾语从句中,主语应该在前,谓语应该在后。

【试题精选】

14) (2008武汉市) —Do you know______?

—Sorry,I don’t know.

A. where does Jimmy work B. where Jimmy works

C. how does Jimmy go to work D. what does Jimmy do

15) (2008天津市) —Can you tell me______?

—Yesterday.

A. when did he buy the carB. where did he buy the car

C. when he bought the carD. where he bought the car

16) (2008苏州市) I wonder______.

A. how much cost these shoes B. how much these shoes cost

C. how much do these shoes cost D. how much are these shoes cost

17) (2008咸宁市) —Could you tell me______?

—Because she likes her students very much.

A. why so many students like the teacher

B. why do so many students like the teacher

C. why did so many students like the teacher

D. why so many students liked the teacher

18) (2008资阳市) —What did you say just now?

—I asked______.

A. that I could open the door B. could I open the door

C. how could I open the door D. how I could open the door

19) (2008河南省) —May I come in? I’m sorry I am late.

—Come in,please. But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______?

A. why you are late again B. what were you doing then

C. who you talked with D.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四、考查if和when引导宾语从句和状语从句时的区别

【考点聚焦】

1. 引导宾语从句时,if意为“是否”,when意为“什么时候”。此时,从句谓语动词的时态应和主句谓语动词的时态相呼应。

2. if引导条件状语从句时,意为“假如、如果”;when引导时间状语从句时,意为“当……的时候”。若主句为一般将来时,可在if和when从句中用一般现在时态表示将来时间。

【试题精选】

20) (2008张家口市) I don’t know when Jim______. I’ll meet him at the airport when he______.

A. will return,return B. returns,will return

C. returned,returned D. will return,returns

21) (2008恩施自治州) I don’t know if my uncle______. If he______,I will be very happy.

A. comes,will come B. will come,will come

C. comes,comes D. will come,comes

22) (2008重庆市) I’m waiting for my friend.______,I’ll go shopping alone.

A. If she comes B. If she will come

C. If she doesn’t come D. If she didn’t come

23) (2008青海省) We are not sure if it______tomorrow. If it______,our sports meeting will be put off.

A. will rain,rains B. rains,will rain

C. will rain,will rain

24) (2008自贡市) Do you know if he______back in two hours?

A. will be B. comes

C. has been

25) (2007连云港市) —Mum,______shall we have lunch?

—We will have it when your dad______.

A. when,returns B. where,returns

C. where,will return D. when,will return ]

Key:1-5 AADBC 6-10 CBBDB 11-15 BDDBC

16-20 BADAD 21-25 DCAAA

归类教学 篇7

一、工学结合模式下《进出口商品归类》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理念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工作岗位需求,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因此“以岗位需求为导向, 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是我们探寻工学结合模式的《进出口商品归类》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理念。通过分析报关员职业岗位对商品归类人员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 同时兼顾报关员职业资格考试的要求, 确定本课程教学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 并以此来选取教学内容。

㈠《进出口商品归类》课程的教学目标

该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能够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我国海关税则的编排结构、分类原则, 掌握我国进出口商品归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能够根据商品的特性和归类原则, 准确地将进出口商品归入《税则》中的相应编码, 为通过全国报关员资格考试和将来从事报关职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目标由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三部分组成。

1. 知识目标。

本课程的知识目标包括:掌握归类总规则的内容;掌握重要类别商品的归类原则;熟悉《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 (以下简称《协调制度》) 基本情况;熟悉《税则》的结构与编排规律;熟悉商品归类的操作程序/步骤;熟悉商品归类的有关依据和申报要求;了解《税则》相关类、章之间的联系及区别, 了解必要的商品知识[2]。

2. 技能目标。

本课程的技能知识目标是:能熟练查阅《税则》;能熟练运用归类总规则进行归类;能熟练运用某类商品具体的归类原则进行归类;能按照商品归类的操作程序/步骤进行归类;能获取归类所需要的商品知识;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商品规范申报目录》的要求如实、准确申报。

3. 素质目标。

该课程的素质目标包括:遵守进出口商品归类有关的法律法规, 规范地进行进出口商品归类操作;勤于思考, 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适应《税则》及归类政策的变化自主学习;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能够调节心理压力、承受挫折, 具备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

㈡教学内容选取原则

1.针对性原则。

课程教学内容设计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情况。高职高专学生尽管文化基础比较薄弱, 但绝大多数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动手操作能力并不低。因此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从高职高专学生的知识结构、接受能力出发, 突出基础理论知识够用、应用和实践技能加强的特色。通过对往届学生的教学反馈调查了解学生的教学需求, 精心选取教学内容, 将往届学生都认为是难点的化工类、纺织类和机电仪类商品的归类作为教学难点内容, 增加课时和实训内容。

2.实践性原则。

《进出口商品归类》课程是一门技能性课程, 具有实践性强、操作性强的特点, 因此, 在每一教学单元都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应的实训项目, 通过课内、课外实践教学巩固理论知识, 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协作能力、归类能力等职业能力, 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融“教、学、做”为一体。同时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归类知识对生活中的实际商品进行归类, 这样学生会觉得归类是件非常有趣、愉快的事情, 而不再把学习归类知识作为一个学业负担。

3.职业性原则。

根据报关行业发展需要和完成报关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选取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不论是报关员职业资格考试还是报关员工作岗位, 所涉及的商品都与我国实际进出口业务紧密相连。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将我国进出口贸易量大的商品所在类, 即动植物类 (《税则》的第一类~第四类) 、化工类 (《税则》的第六类、第七类) 、纺织类 (《税则》的第十一类) 和机电仪类 (《税则》的第十六类、第十八类) 作为重点内容, 将实际进出口业务中不可能出现的武器、弹药 (《税则》的第十九类) 和古物 (《税则》的第二十一类) 略去, 并将《税则》中相关联的大类进行整合, 最后将《税则》中的二十一类商品整合为十二类商品。

4. 开放性原则。

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教材, 而是以教材为依托, 根据行业的发展和《税则》的变化, 不断更新和补充教材, 并且融入当前国际贸易中的一些热点商品归类问题, 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要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能力, 选取非难点、非重点章节 (例如, 《税则》的第十二类) 安排学生自学。对于自学的章节, 事先列出学习提纲, 事后将同学们的疑难问题汇总、分类并解答。

二、工学结合的《进出口商品归类》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课程教学内容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 总课时为72, 具体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见表1) 。

㈠理论教学内容设计

理论部分以“必需、够用”为度。规范、正确地归类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管理规定》, 熟悉《税则》的结构、掌握其编排规律, 在归类总规则的指导下, 按照商品归类的操作程序/步骤进行。因此, 理论部分包括进出口商品分类目录、归类总规则、商品归类的操作程序/步骤和进出口商品归类的海关行政管理[3]。

1. 进出口商品分类目录。

主要介绍与进出口商品归类有关的两部商品分类目录《协调制度》、《税则》, 重点介绍《税则》的结构、编排规律。本部分主要是使学生了解进出口商品分类目录的基本概况;了解《协调制度》与《税则》之间的关系;熟悉《税则》的结构、掌握其编排规律。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学生将学会如何查阅《税则》。

2. 归类总规则。

为了保证国际上对《协调制度》使用和解释的一致性, 使得某一特定商品能够始终如一地归入一个唯一编码, 《协调制度》设立了6条归类总规则, 规定了商品归类必须遵守的归类原则和方法, 我国的《税则》完全采纳了协调制度归类总规则[4]。本部分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归类总规则的内容, 并能领会其要点, 正确运用归类总规则对进出口商品进行归类。

3. 商品归类的操作程序/步骤。

严格遵守商品归类的步骤是正确归类的前提和保证,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进出口商品归类的操作程序/步骤, 从而避免因归类程序上出错导致归类错误。

4. 进出口商品归类的海关行政管理。

为了规范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 保证商品归类结果的准确性和统一性, 海关总署于2007年2月14日以海关总署令第158号对外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管理规定》, 并于2007年5月1日正式实施。该管理规定主要是关于进出口商品归类的规范申报及归类争议解决的法律规定, 内容比较容易理解, 所以采用自学的方法。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进出口商品归类的依据和原则;了解进出口商品预归类制度;了解商品归类的修改;熟悉进出口商品归类的申报要求;熟悉商品归类争议的磋商程序。

在理论部分安排了三个能力训练项目:项目1商品编码表结构分析, 项目2归类总规则及归类步骤运用, 项目3海关商品归类行政管理运用。通过这三个能力训练项目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为归类实践奠定基础。

㈡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实践部分就是进出口贸易中常见的各类商品的归类, 重点是动植物类、化工类、纺织类和机电仪四大类商品的归类。因为这四大类商品在报关员资格考试商品归类大题中分值比例高达85%, 也是我国最主要的国际贸易商品。每一大类商品归类实践教学内容包括三部分。各大类商品在《税则》中的分布情况及涉及的商品知识, 归类原则及归类注意事项和归类实训。

1.各大类商品在《税则》中的分布情况及涉及的商品知识。进出口商品归类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它既需要掌握《税则》的结构及编排规律, 又需要丰富的商品知识。本部分主要以图表的形式讲解各类商品的结构, 以图片或实物的形式展示并讲解商品知识。

2.归类原则及归类注意事项。各类商品具体的归类原则是不相同的, 每类商品归类都有其特有的注意事项, 本部分主要讲解各类商品具体的归类原则及归类注意事项。

3.归类实训。每一大类都安排归类实训, 实训的形式包括课内和课外两种。课内实训主要是设计归类实例让学生独立或分组讨论进行归类。归类实例来自于实际进出口的商品或在日常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代表性商品, 通过该典型性商品的归类讨论获得相似商品的归类方法。课外实训包括收集商品知识和完成归类实训报告。让学生上网或通过其他途径去了解自己所不知道的商品知识。一般可要求学生分组收集该小组各成员不懂的商品知识, 以文字表述并结合图片或照片的形式制作成PPT后在全班展示、交流分享。要求学生到市场、商场等商品集散地收集相关商品, 选取的商品应具有代表性且有一定的归类深度, 然后完成归类实训报告。归类实训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实训商品名称、商品照片或图片、商品规格型号、为满足归类所必需的商品描述、获取途径、确定的商品编码、归类依据及归类思路。实训结束后, 教师主要从选取商品具有的代表性、归类的准确性及归类思路来评价实训效果并给出改进意见。

摘要:《进出口商品归类》课程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应符合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根据“以岗位需求为导向, 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设计理念, 体现针对性、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原则, 通过分析报关员职业岗位对商品归类人员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 同时兼顾报关员职业资格考试的要求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实现融“教、学、做”为一体的目标。

关键词:工学结合,进出口商品归类,教学内容,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2006-11-16.http://www.eol.cn/gzkx_5420/20070429/t20070429_230945.shtml.

[2]海关总署.2011年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三) [EB/OL].2011-07-05.http://www.customs.gov.cn/publish/portal0/tab5393/module14961/info308348.htm.

[3]林青.进出口商品归类实务[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 2009.

归类教学 篇8

师:同学们,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 我们已经认识400个字了。在这些字中, 有些字宝宝音同却形不同, 叫“同音异形字”;有些字的形很像, 叫———

生:形近字。

师:这节课, 我们一起来区分并记住这两类字宝宝。

二、区别同音异形字

1.“公”和“工”的学习。

(师课件出示:公工)

师:我们迎接第一组字宝宝, 它们是———

生:公和工。

师:你们看, (出示甲骨文:) 很早的时候, “公”字下面是一个“口”, 表示器皿。在学习数的时候, 老师说过, “八”最早表示把东西分成两份, 因此, “公”就表示平分器皿中的东西。谁能用“公”组词呢?

生:公平, 公园……

师:后来“公”下面的“口”逐渐演变成了“厶”形。请同学们书空。

(生书空)

师:再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 (出示甲骨文:) 猜猜是什么字?

生:工。

师:你是怎么猜到的?

生:它的形状和“工”字很像。

师:是呀, 这就是早期的工匠师傅用的一把多功能工具。工具的一头是可以握住也可以用来箍东西的圈, 它可以用来量长度和画线, 还可以用来撬东西和锤东西, 非常方便。后来金文写作, 现在写作“工”。平时同学们在上美术课时, 用各种工具来制作东西叫作———

生:做手工。

师:对啦, “手工”就是靠手的技能做出的工作。区别了这两个字, 我们来做填空游戏, 两个字宝宝的家各是哪个呢? (课件出示练习题, 生填空。)

生: (公) 园, (工) 人, (公) 正, (工) 作。

【点评:根据儿童的认知心理特点, 识字复习将学生容易搞错的同音异形字归为一类, 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再两两对比, 以形义差异引起学生注意, 理解形异的原因在于“义”异, 便于学生掌握两字的形音义。解析过后及时做练习, 在语境中运用, 可以提高复习效率。】

2.“有”和“友”的学习。

(师课件出示:有友)

师: (出示小篆:) 这是什么字?

生:我知道, 是“友”字。

师:是呀, “朋友”的“友”字就是两只右手相叠。楷书将上面“又”字的笔画变为一横一撇。再看“有”字, 上面的一横一撇表示什么? (生:是“又”字, 右手的意思。) 下面是“月肉旁”, 合起来表示手拎着肉。我们知道了“友”和“有”上部相同, 下部的偏旁不同表示意思不同。请同学们填空。 (课件出示练习题, 生填空。)

生:我 (有) 一个好朋 (友) 。

3.“时”和“识”的学习。

(师课件出示:时识)

师:很久以前, 我们的祖先在白天活动, 利用太阳的早升晚落来掌握时间。所以“时”就是———

生:日字旁。

师:右旁是“寸”, “寸”指我们手腕的寸口, 很短, 所以, “时”就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意思, 表示———

生:时间很宝贵。

师:再看“识”字, “识”的部首是———

生:言字旁。

师:用言字旁表示此人善于言谈, 知道的很多。认识, 就有知道的意思。这两个稍微难的字掌握了, 我们就能把下面四个字宝宝准确送到家了。 (课件出示练习题, 生填空。)

生:秋天是个丰收的好 (时) 节。

生:她不认 (识) 这个人。

生:哥哥今年 (十) 岁了。

生:马路边有一块大 (石) 头。

4.“叶”和“夜”的学习。

(师课件出示:叶夜)

师:“叶”右旁是“十”, 表示叶子很多。“夜”比较难, 右下方的偏旁是“夕”字再加捺, “夕”表示———

生:晚上。

师:“夕”有两个意思, 一是日落的时候, 指黄昏;另一个是晚上。在“夜”字里表示———

生:晚上。

师:对!现在谁来填空?

生:秋天, 树上的 (叶) 子开始落了。

生:妈妈今天要上 (夜) 班。

师:什么叫夜班?

生:就是晚上上的班。

师:那白天上的班叫———

生:白班。

师:早晨上的班叫———

生:早班。

【点评:一年级小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量, 由“夜班”拓展出“白班、早班”, 分析同音异形字时, 适当地给学生联系已知知识的扩词机会, 可增加识字量和词汇量。】

5.“半”和“伴”的学习。

(师课件出示:半伴)

师:刚才我们说了, “八”表示———

生:把东西分两份。

师:如果把“八”和“牛”放在一起, (出示金文) 是什么意思?

生:把牛分成两半。

师:牛从中间分开, 就成了“半”个。不过, 楷书的“半”与金文字形有什么不同?

生:“八”变成了两点, “牛”角的一撇也没有了。

师:好。我们给“半”加一个单立人, 就变成———

生:伴。

师:“伴”表示关系很好的人在一起, 比如班里的每个同学都是你的———

生:小伙伴。

师:我们也把这两个字送回家。 (课件出示练习题, 生填空。)

生:他是我的小伙 (伴) 。

生:苹果分给你一 (半) 。

【点评:培养学生自主识字意识是识字教学的目标之一, 由“八”到“公”到“半”再到“伴”,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汉字系统步步深入地分析字形, 既便于学生联想识记, 也传授了科学的识字方法, 是一举多得的教学策略。】

6.“坐”和“座”的学习。

(师课件出示:坐座)

师:这两个字在用的时候特别容易出错。谁先给大家分析“坐”字?

生:“坐”是两“人”坐在“土”堆上。

师:对, 所以这是一个表示动作的字。谁能给它找朋友?

生:坐下。

生:坐好。

师:再看“座”字, 它多了一个广字头。广字头表示“宽敞的房屋”, “座”表示“房屋里面供人坐的位子”, 就是座位。我们教室里, 小朋友都有自己的———

生:座位。

师:谁能正确地运用这两个字说一句话?

生:我家门前有一座桥。

生:我坐汽车时给老爷爷让座位。

师:一句话中出现了两个zuò, 哪个小朋友说说分别是哪两个zuò?

生:“坐汽车”的“坐”没有广字头“, 让座位”的“座”有广字头。

师:一个是表示动作的词, 另一个是表示物体名称的词。

7.“他”“她”“它”的学习。

(师课件出示:他她它)

师:谁能告诉老师“他”和“她”有什么不同?

生 : 单立人的 是男生的“他”, 女字旁的是女生的“她”。

师:对呀, 男生和女生都有自己的“他/她”, 那么动物要用哪一个呢?

(生摇头)

师:你们看, 甲骨文像什么?

生:像一个鱼钩。

师:如果它表示一个动物的话, 你们觉得像什么动物呢?

生:蛇。

师:对, 这是一条蛇的形状, 圆脑袋, 弯身子。后来写作“它”, 用来表示除了人类以外的动物和事物。而表示蛇的字, 就加个“虫”字旁造出“蛇”字来表示。哪个小朋友想把这三个字宝宝送回家? (课件出示练习题, 生填空。)

生: (他) 是我爸爸。

生:小白兔真可爱, 我很喜欢 (它) 。

生: (她) 是我奶奶。

三、对比形近字, 区分形差异

师:我们的汉字特别神奇, 有些字长得很像, 跟双胞胎似的, 这类字我们叫它“形近字”。你们瞧, 它们来了。

1.“人”和“入”的学习。

(师课件出示:人入)

师:这两个字有什么不同?

生:“人”字的那个捺要写在撇的中间, “入”字的捺要从撇的上面写。

师: (出示甲骨文:) 这个字像手臂前伸侧面站立的人形。后来偏旁写作“亻”, 单字写作“人”。“入”字呢? (出示甲骨文:)

生: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箭头的样子。

师:古文字里像箭头的形状, 以尖头表示容易进入的意思。后来楷书写作“入”。同学们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要注意第二笔的捺要盖住左边的撇。

师:谁能给“入”字找一找朋友?

生:进入。

生:出入。

师:下面填空该怎么选呢?

生:公园的 (入) 口有很多 (人) 。

【点评:让学生自己发现形近字的不同点及原因, 进而发现写字要点, 在理解中识字写字, 可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2.“木”和“本”的学习。

(师课件出示:木本)

师: (出示甲骨文) 我们知道这是“木”, 为什么“木”字下面加一横就变成“本”了呢?“本”和“木”有什么关系呀?

生:木头可以做成本子。

师: (笑) 不是这样。你们看, (出示甲骨文:) 在“木”下面加几个圆点, 用来表示树的根, 树靠根吸收土地的营养。后来人们把圆点连成一横, 就成了“本”, “本”最初就是表示树根的意思。

3.“小”和“少”的学习。

(师课件出示:小少)

师:这两个字很简单, (出示甲骨文:) “小”表示像沙粒一样小的东西, “少”字就是在“小”上多加一点, (出示甲骨文:) 表示数量不多。不过, 它俩虽然形义相近, 写法却不同。写“少”的时候, “小”字的竖钩要写成竖, 这样跟撇照应才好看。

4.“毛”和“手”的学习。

(师课件出示:毛手)

师:这两个字只有最后一笔不同。

生:“毛”是竖弯钩, “手”是竖钩。

师: (出示甲骨文:) “毛”是动植物的体毛形状。 (出示金文:) “手”像五指张开的样子。对比以后, 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生:“毛”字和“手”字中间的一笔方向不一样。“毛”字朝右边, “手”字朝左边, 做左偏旁写作“扌”, 也是竖钩朝左边。

【点评:“毛”“手”易混淆, 源于学生不知二者的形义关系, 用溯源法结合楷书笔画, 分析比较“毛”与“手”的字形, 加强视觉感, 从而使得学生记忆深刻。】

四、练习书写

(师课件出示:木本毛手)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地观察这四个字, 拿出生字本一个字写三遍。做到“三个一”, 还要注意“头正、肩平、脚着地”。同时要注意笔画、笔顺。写的时候“撇、捺”要像“滑滑梯”一样舒展开。

(生书写)

师:哪位小朋友愿意展示自己的字?

(师评生所写之字)

师:“木”字的撇、捺要从交点出发, 不能从竖的中间开始写。“本”字的下面一横不要漏掉, 这是树木的根, 我们不能忘本哦。

师:“毛”字的最后一笔写得再舒展些, 这样就更好看了, 注意与“手”书写的方向不同。

【点评:练写汉字, 《语文课程标准》建议:“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 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 做到天天练。”在理解的基础上写字, 讲解书写知识, 重视写字姿势, 发挥评价的正向引导作用, 虽只写了四个字, 但其书写规律, 足以“反三”———这才是真正的长效。】

归类教学 篇9

词汇是语言中最基本的结构要素,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够运用一门语言的水平和能力。无论是在考试还是在实践应用中,英语词汇量的大小对于听、说、读和写四大语言核心技能都起到了决定性的支撑作用。为了满足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今后科研发展和专业需求。我们认为,其词汇量至少要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的最高等级的推荐词汇量,即7675个单词的水平。然而,无论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还是学生的课后学习,词汇学习都是一项十分枯燥和单调的过程,对于英语基础薄弱尤其是对学习缺乏兴趣的学生来说,词汇量的扩充是其英语学习中最难以跨越的障碍,同时也是英语教学中最难以取得显著教学成果的项目之一。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对我校在读的2015级化工专业研究生的英语词汇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希望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能够提高学生词汇学习的兴趣,使其具备高效记忆词汇的自我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扩充词汇量,提高综合能力的效果。

二、词汇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措施

词汇量的扩充是一个需要毅力坚持的漫长过程,作为教师来说,没有方法代替学生记忆单词。但是,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使学生可以掌握更加高效的学习方法,就能够提高学生词汇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从而促使其英语词汇能力的提升。在实践教学的摸索中,我们使用了词源分析和词义归类的方法对我院研究生英语词汇教学进行了改革,学生普遍反映对其自身的词汇学习起到了不同程度的帮助,现总结如下。

1.词源分析法教学。如果把英语的每一个词汇看成是单独一个个体,逐一的加以记诵,不仅要耗费大量时间,而且忘记效果差。其实,大部分的英语都有其各自的来源。通过分析该词结构中的词源信息,对于很多词汇都可以迅速确定词义。英语词汇的来源主要分为5类,包括希腊语、拉丁语、法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其中希腊语和拉丁语的词首和词根数量最多。通常情况,只要掌握了一个词首或是词根,就可以迅速掌握一系列相关的单词。因此,我们在词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辨认词源。例如,我们遇到一个单词,panacea,词义为万灵药。分析其词源会发现,其中词首的pan-来源于希腊语。pan-,panto-就是一个典型的希腊语的词首,是“全部”的意思。以此为依托,我们相应的扩展了一系列的词汇,pandemonium(大混乱),Pan-American(泛美的),panorama(全景),panoply(全副甲胄)等。又例如,quadrilateral这个词,词义为四边形。而其词根为lateral,来源于拉丁语,义为“边”。由该词根,又可以扩展到collateral(并行的),multilateral(多边的),unilateral(片面的),equilateral(等边的)等词。除了希腊和拉丁文,还有许多英语单词来源于欧洲国家的语言。例如,chemise(无袖衬衫),coiffure(发型),cravat(领带),toupee(假发),vogue(时尚)这一组词汇就来源于法语中有关时尚服饰类的词汇。如上所述,在教学中通过分析词源,可以将陌生的几个词联系起来,变成一组词汇,既提高学习效率,又提升记忆效果。

2.词义归类法教学。针对传统词汇教学枯燥单调,无法唤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佳的状况。我们在词源解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根据词义对词汇进行分类,按照生活相关门类,把词汇分为人体、居家、餐饮食物、社交活动、医疗卫生、交通出行、公共服务、学校教育、职场商务、经济、政治、文化、休闲娱乐、旅游购物、自然科学和人文历史等十六个大类。例如,在旅游购物门类中,代表的词汇有mart(商业中心),salable(畅销的),globetrotting(环球旅游),alpenstock(登山杖),rove(漫游),stalagmite(石笋),mausoleum(陵墓),sunbathe(日光浴)等等。而在自然科学里,有metallurgical(冶金的),neutralization(中和),corrode(腐蚀),silicon(硅),afforestation(植树造林)等词汇。将词汇分门别类的重新组合以后,不仅是相同词义范围的单词归结到了一起有利于记忆,而且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学生对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关的分类词汇的掌握速度有了十分显著的提高。

三、结语

通过使用词源分析和词义归类的教学方法,我校化工专业研究生英语的教学改革改变了传统的枯燥单调的词汇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兴趣显著提高,大部分学生反映教学改革对其英语学习有不同程度的帮助。坚持不断的提高研究生英语词汇学习能力,扩充学生的词汇量将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技能,从而全面提高综合英语素质。

摘要:以扩充学生词汇量,提高英语词汇学习兴趣和能力为目标,我们对我校化工与制药学院化工专业的研究生英语词汇教学进行了探索性改革。通过使用词源分析和词义归类的词汇教学方法,学生对于英语词汇的记忆速度和理解力有了显著的提高。由此证明,基于词源分析和词义归类的研究生英语词汇教学法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在今后的词汇教学中进一步研究推广。

关键词:研究生英语,词源分析,词义归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刘毅.突破英文词汇22000[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归类教学 篇10

一、美术课堂通用教法分析

我校有40多位美术教师, 在课堂教学方面,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策略, 在优秀学生群体培养方面, 教师的做法也是各有千秋。总体来讲, 大家通常所用的训练形式大概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种。

1. 分组教学法

在分组教学法里面大致又分成以下三种训练形式:

(1) 分层分组教学:根据学生的专业课程度进行分组教学, 或者是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 进行类型化分组。

(2) 分组不分层, 组长负责制教学:分组的时候不分程度, 选择优秀的学生负责小组, 以强带弱, 充分发挥生生交流的优势, 实现共同进步。

(3) 一帮一:优秀的学生负责带动一名基础较弱的同学, 起到较好的督促和帮进作用。

2. 班班合作法

年级各班教师之间也要自主合作。一种情况是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 针对学生进行分块辅导。另一种情况就是根据学生的程度合作, 比如张老师擅长辅优, 两个班的优秀学生都由张老师来统一安排课程, 而李老师擅长补差, 那两个班程度弱的学生都由李老师来统一安排。这样, 通过阶段性的合作就能共同达到优秀学生培养的目标。

二、个性教学法实践

在教学的过程中, 我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实施了个性归类教学法,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分类的根据

(1) 历届学生的相似积累 (纵向角度比较) :每次接触一批新的学生, 总能从他们身上看到从前某个学生的影子, 得以启发, 对于类似的状况我们可以做出较以往更加切实可行的方案来指导我们进行针对性教学。

(2) 同班学生间的相似比较 (横向角度比较) :一个班里的学生也有相似的情况, 我们也可以对他们进行分类辅导。

2. 分类及类型特点

(1) 吸收型:聪明好学稳重, 只要是优点都会吸收, 在专业的学习上积极主动, 目标明确, 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并会为之努力。

(2) 苦练型:资质平平, 但是努力勤奋, 靠量的积累达到质变。

(3) 任务型:学习方面不是很主动, 只会认真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对于其他的不会太关心。

(4) 依靠型:或者是很聪明或者资质一般, 但是对学习都处在一个不投入、不稳定或者是不自信的状态, 总想寻找捷径, 想依靠老师的修改或提醒来完成一张画面, 不太关注自己自身的能力培养与完善, 行事浮躁。

3. 如何进行分类引导

(1) 吸收型:对他们提出高于其他学生的练习要求, 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推荐较为优秀的作品或者参考资料供他们观摩借鉴, 提高他们的鉴赏力。

(2) 苦练型:为他们提供或推荐更适合他们个体表现的方法, 可以从不求甚解入手, 到技法的熟练掌握, 再回到问题的解析方面, 训练的过程会反复进行, 直到他们对于物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表现思路为止, 并注重对他们自信心的培养。

(3) 任务型:一方面通过鼓励和诱导让他们摆脱冷漠的作画状态, 逐渐变得主动;另一方面, 作业上给他们适当的难度, 迫使他们学会思考, 学会主动学习, 不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

(4) 依靠型;首先想办法让他们把心沉下来, 学会用眼睛去耐心地观察、比较每个物体的细微异同之处, 平心静气地作画, 对于画面的完整性也会做出不一样的要求, 对于他们的作画态度要求更加严格, 逐渐培养他们自主自觉自信的表现意识。

在很多时候各种类型也是有穿插的, 比如吸收型的学生同时也是苦练型的, 而苦练型的学生也具有依靠型的特点, 所以很多问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解决的。

类型化教学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 大量的个例特征累积, 多方位的纵横比较总结, 这样才能够让我们更准确地对于学生个例进行判断;才能够在我们的教学目标里面做到一个比较可靠有效的预设, 才可以胸有成竹地根据各种类别划定出一个安全的范围, 让学生在这片安全范围之内自由驰骋, 不管他们出现任何问题, 我们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案来应对。

“单杆+导轨”模型归类分析 篇11

思考方向是:导体受力运动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通电导体受安培力[→]合外力变化[→]加速度变化[→]速度变化[→]感应电动势变化[→]……,周而复始,循环结束时,加速度等于零,导体达到稳定运动状态. 要画好受力图,抓住[a=0]时,速度[v]达最大值的特点.

一、“动-电-动” 单杆+导轨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情景 如图1,间距为[l]的平行导轨与电阻[R]相连,整个装置处在大小为[B]、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质量为[m]、电阻为[r]的导体从静止开始沿导轨滑下,已知导体与导轨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图1

(1)电路特点

导体棒开始运动后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导体棒等效为电源. 电动势的大小[E=Blv],由导体棒的运动速度决定.

(2)安培力的特点

通电导体棒在磁场中受到安培力作用,与运动方向相反,安培力(阻力)[FB=BIl=BBlvR+rl=B2l2vR+r∝v]

(3)加速度特点

[a=mgsinθ-μmgcosθ-B2l2v/(R+r)m]

加速度随速度增大而减小,导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4)两个极值的规律

如图2,当[v=0]时,[FB=0],加速度最大为

[am=g(sinθ-μcosθ)]

图2

当[a=0]时,[ΣF=0],速度最大,根据平衡条件,有

[mgsinθ=μmgcosθ+B2l2vm(R+r)]

最大速度[vm=mg(sinθ-μcosθ)(R+r)B2l2]

(5)匀速运动时能量转化规律

当导体以最大速度做匀速运动时,由能量守恒定律,重力的机械功率等于安培力功率(即电功率)和摩擦力功率之和,且都达到最大值.

[PG=PF+Pf]

[PG=mgvmsinθPF=Fmvm=ImEm=E2mR+r=I2m(R+r)Pf=μmgvmcosθ]

当[μ=0]时,由能量转化和守恒规律,重力的机械功率就等于安培力功率,即电功率

[P=mgvmsinθ=Fmvm=ImEm=E2mR+r=I2m(R+r)]

例1 如图3甲,空间存在[B=]0.5T,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MN、PQ]是相互平行的粗糙长直导轨,处于同一水平面内,其间距[L=]0.2m,[R]是连在导轨一端的电阻,[ab]是跨接在导轨上质量[m=]0.1kg的导体棒. 从零时刻开始,通过一小型电动机对[ab]棒施加一个牵引力[F],方向水平向左,使其从静止开始沿导轨做加速运动,此过程中棒始终保持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图3乙是棒的速度-时间图象,其中[OA]段是直线,[AC]是曲线,[DE]是曲线图象的渐近线. 小型电动机在12s末达到额定功率[P=]4.5W,此后功率保持不变. 除[R]以外,其它电阻均不计,[g=10]m/s2.

(1)求导体棒在0~12s内的加速度大小;

(2)求导体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及电阻[R]的阻值;

(3)若[t=]17s时,导体棒[ab]达最大速度,且0~17s内共发生位移100m,求12~17s内[R]上产生的热量.

解析 (1)由图3乙,可得12s末的速度

[v1=]9m/s,[t1=]12s

导体棒在0~12s内的加速度大小

[a=v1-0t1=0.75m/s2]

(2)设金属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在[A]点,有[E1=BLv1]

感应电流[I1=E1R]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μmg-BI1L=ma1]

则额定功率为[Pm=F1v1]

将速度[v=9m/s],[a=0.75m/s2]和最大速度

[vm=10m/s],[a=0]代入,可得

[μ=0.2],[R=0.4Ω]

(3)0~12s内导体棒匀加速运动的位移

[s1=v1t12=54m]

12~17s内导体棒的位移[s2=]100-54=46m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Q=Pt2-m(v22-v12)2-μmg s2=12.35J]

点评 本题以“杆+导轨”模型为载体,将力学、静电场(如电路中接入电容器)、电路、磁场及能量等知识进行整合.

二、“电-动-电” 单杆+导轨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情景 如图4,间距为[l]的平行导轨水平放置,与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连接,处在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 当电路闭合时,质量为[m]、电阻为[R]的导体从静止开始沿导轨运动,与导轨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图4

(1)电路特点

导体棒与电源构成回路,通电后在安培力的作用下开始运动,导体棒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方向与电源相反,而回路总电动势减小.

(2)安培力、加速度特点

导体棒在安培力(动力)作用下开始运动的,大小

[FB=BIl=B(E-E反)R+rl=BE-BlvR+rl]

由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a=∑Fm=FB-μmgm]

(3)极限讨论

①当[v=0]时,[E反=0],电流、安培力和加速度最大值分别为

[Im=ER+r,Fm=BIml,am=Fm-μmgm]

这也是大型电动机启动时,为了防止电流过大而烧坏绕组线圈而串联启动电阻的原因.

②当[a=0]时,[ΣF=0],速度最大,电流最小,安培力最小,有[Imin=E-BlvmR+r,Fmin=BIminl]

由平衡条件[μmg=Fmin=BIminl=BE-BlvmR+rl],最大速度为[vm=EBl-μmg(R+r)B2l2]

③当[μ=0]时,[vm=EBl],即[E=Blvm=E反],此时电路中电流为零.

(4)匀速运动时的能量转化规律

当导体以最大速度匀速运动时,电源功率等于导体的机械功率(即安培力功率)与摩擦力功率之和

[P=IminE=IminE反+I2min(R+r)+μmgvm]

当[v=0]时,由能量转化和守恒规律,有电源的功率等于导体的机械功率和焦耳热功率之和

[P=IminE=IminE反+I2min(R+r)]

例2 如图5,长平行导轨[PQ、MN]光滑,相距[l=0.5]m,处在同一水平面中,磁感应强度[B=0.8T]的匀强磁场竖直向下穿过导轨面.横跨在导轨上的直导线[ab]的质量[m=]0.1kg、电阻[R=0.8Ω],导轨电阻不计.导轨间通过开关[S]将电动势[E=]1.5V、内电阻[r=0.2Ω]的电池接在[M、P]两端,试计算分析:

(1)在开关[S]刚闭合的初始时刻,导线[ab]的加速度多大?随后[ab]的加速度、速度如何变化?

(2)在闭合开关[S]后,怎样才能使[ab]以恒定的速度[v]=7.5m/s沿导轨向右运动?试描述这时电路中的能量转化情况.

解析 (1)在开关[S]刚闭合的瞬间,导线[ab]速度为零,由[a]到[b]的电流[I0=ER+r=1.5A]

[ab]受安培力水平向右,瞬时加速度

[a0=F0m=BI0Lm=6m/s2]

当[ab]向右运动的速度为[v]时,感应电动势[E=Blv],电路中的电流[I=E-ER+r](顺时针方向)将减小(小于[I0=]1.5A),[ab]所受的向右的安培力随之减小,加速度也减小.

当[E]=E时,有[E-Blvm=0]

则[vm=EBl=1.50.8×0.5]m/s=3.75m/s

电路中电流为零,[ab]所受安培力、加速度也为零,这时[ab]的速度达到最大值,以最大速度[vm]继续向右做匀速运动.

(2)若[ab]以恒定速度[v=7.5]m/s向右沿导轨运动,[ab]中感应电动势[E=Blv=0.8×0.5×7.5]V=3V

这时[E>E],闭合电路中电流

[I=E-ER+r=3-1.50.8+0.2]A=1.5A,逆时针方向

直导线[ab]中的电流由[b]到[a],根据左手定则,磁场对[ab]有水平向左的安培力作用,大小为

[F=BlI=0.8×0.5×1.5]N=0.6N

要使[ab]以恒定速度[v=7.5]m/s向右运动,有水平向右的恒力[F=0.6]N作用于[ab].

上述物理过程的能量转化,可以概括为三点:

①作用于[ab]的恒力[(F)]的功率

[P=Fv=0.6×7.5]W=4.5W

②电阻[(R+r)]产生焦耳热的功率

[P=I2(R+r)=1.52×(0.8+0.2)]W=2.25W

③逆时针方向的电流[I],从电池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电池处于“充电”状态,吸收能量,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起来.电池吸收能量的功率

[P=IE=1.5×1.5]W=2.25W

归类教学 篇12

教者是学生复习过程中的引领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教者要精心研究教材、考纲、考题, 并认真设计每一堂复习课, 有计划地完成复习目标。学者是复习过程中的主体, 从知识构建到方法和规律的获得, 教师都不要替代学生完成, 要将复习课的课堂大胆地交给学生。辛勤的教师们往往认为时间紧, 任务重, 让学生想、说、练是耽误时间, 所以自己在课堂上全部代劳, 但结果是什么呢?老师教得再好, 学生未必学得好。

经过长时间的摸索与尝试, 结合化学学科知识点多而杂、规律方法灵活多变等特点, 总结出一种高效的复习课教学模式, 即“相似问题, 归类研究”模式。例如在元素化合物复习时, 可以按照特殊的转化关系为核心进行研究;复习化学平衡常数问题时, 可以连同将水溶液中的四大常数 (ka、kw、kh、ksp) 一并归类研究;复习氧化还原反应问题时, 可以将元素化合物中常见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原理中的电化学理论一并研究, 这样复习的优点是:复习重点、难点突出, 复习有针对性;能为学生快速提取知识形成能力做好充足储备;节省复习时间, 提高复习效率。

“相似问题, 归类研究”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实施中具体分为四个环节:

一、重新构建知识体系

当教师选取一个问题研究后, 由师生共同对相似问题的基础知识进行重新梳理, 构建新的知识网络。如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 我选取了一个与量有关的转化关系为研究对象:。

经过师生的共同整理, 建立了中学阶段常见的知识体系:连续氧化

连续还原

滴加顺序不同, 现象不同

生成正盐和酸式盐

络合反应

经过知识的重新构建后, 题目中凡是涉及与量有关的转化应用, 学生都可以从上述转化中快速提取。

二、创设问题情境, 基础训练

积累扎实的基础知识后, 要让学生能将知识灵活地应用在各种试题情境下, 因此教师要有意创设或引导学生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如可以提出问题“与量有关的转化关系作为解题的基本支撑点, 可以创设哪些题型呢?”学生总结得出:考查离子方程式书写;考查试剂鉴别;考查计算;考查物质推断等。然后由教师提供具体的试题情境, 对学生进行基础训练。

题型———试剂鉴别

下列各组溶液, 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开来的是 () (改编于2010年天津理综)

题型———离子方程式书写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HCO3-+OH-=CO32-+H2O (2011年辽宁理综) B.Fe Br2溶液与Cl2进行1:1反应2Fe2++2Br-+2Cl2=

2Fe3++Br2+4Cl- (2010年辽宁理综)

C.向Ca (ClO) 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Ca2++2ClO-+CO2+H2O=CaCO3↓+2HClO (2009年辽宁理综)

D.向Ca (ClO) 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2Ca2++2ClO-+SO2+H2O=CaSO3↓+2HClO (2009年辽宁理综)

E.碳酸氢钙溶液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a2++2HCO3-+2OH-=CaCO3↓+2H2O+CO32- (2007年全国理综)

F.稀硝酸与过量的铁反应3Fe+8H++2NO3-=3Fe3++2NO↑+4H2O (2007年全国理综)

题型———物质推断

下列各组物质中, 不能按a→b, b→c, c→a的 (“→”表示一步完成) 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

三、真题强化训练

上一个教学环节是在已有基础知识体系下, 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而高考题则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即要求根据试题情境分析需要解题的基础知识, 并能迅速提取, 还要求具备良好的化学思维和品质, 根据解题情况, 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掌握情况及发现问题, 予以指导。同时对于学生来说, 如果能轻松的拿下高考题, 也可以增强自信心。

例1. (2009年四川高考题) 已知A~O分别代表一种物质,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反应条件略去) 。A、B、H分别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B与冷水缓慢反应, 与沸水迅速反应, 放出氢气。D是一种

离子化合物, 其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2∶3, 且能与水反……就应得到两种碱。C为淡黄色固体化合物, O能与G的……水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此题重点训练学生从框图中根据连续氧化的特殊转化作为突破口快速推断某些物质, 并且帮助学生总结无机框图题解题的步骤与一般方法。

例2. (2011年天津高考题) 若向含4 mol HNO3的稀溶液中, 逐渐加入Fe粉末至过量。假设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 请在坐标系中画出n (Fe2+) 随n (Fe) 变化的示意图, 并标出n (Fe2+) 的最大值。

此题应用向硝酸中加入铁粉的连续还原的原理, 训练学生将化学反应过程与化学图像相结合的解题思想。

例3. (2011年上海高考题) 120 ml含有0.20 mol Na2CO3溶液和200mL盐酸, 不管将前者滴入后者还是后者滴入前者都有气体产生, 但最终产生的气体量不同, 求盐酸合理浓度为 ()

此题应用滴加顺序不同, 现象不同的反应原理, 侧重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反思与提高

这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学生能在试题解决过程进行反思, 反思解决问题的步骤, 提炼解题的规律和方法。另外做真题决不能就题论题, 要提高能力必须深入地将真题进行变式训练, 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例如:解决例2后, 可以让学生分别绘制n (Fe3+) 、n (NO3-) 、n (NO) 随n (Fe) 变化的示意图。解决例3后, 可以让学生计算:若都有气体产生, 且产生的量相同, 则求盐酸的合理浓度;若盐酸的浓度为1.5 mol/L, 前者滴入后者和后者滴入前者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

经过与量有关的转化关系问题的深入后, 学生们还可以自己总结出如置换反应、与水反应等常见转化关系知识体系, 并按课堂模式进行应用训练。

经过这种课堂模式的复习, 能够将复习目标真正的落到实处, 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老师。学生不用整日陷入题海中, 苦不堪言;老师也不用在课堂上口若悬河, 做无用功。只要老师将精力用于课前课堂设计与课堂指导上, 学生将精力用于课上参与和课下反思上, 那么学生一定会在高考中轻松获得高分。

摘要:高三化学复习的目标是学生能够夯实基础知识, 掌握解题常用的方法与规律, 提高独自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为了完成复习目标, 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本文针对如何提高复习课课堂教学有效性, 提出了一种“相似问题, 归类研究”的复习模式, 并以具体课堂教学为例, 阐述教学实施环节。

关键词:相似问题,归类研究,构建知识体系,创设问题情境,真题训练,反思提高

参考文献

上一篇:物资贸易企业论文下一篇:地震易损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