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工程师

2024-10-30

应用型工程师(共12篇)

应用型工程师 篇1

摘要:推动高等工程教育回归到工程的本质, 开展具有国际视野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对于我国人才强国、建设创新国家、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具有战略意义。应用型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要在强化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基础上, 建立校企产学研共同体, 开展卓越工程师的联合培养。同时, 以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为目标, 建立综合实践体系。

关键词:工程师,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体系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有目共睹。然而, 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已出现偏离工程技术轨道的迹象, 难以与目前中国工业化发展进程接轨, 难以与国际接轨, 满足不了社会和行业需求, 由此产生了学生工程能力不足, 而企业急需的具有创新、创造、创业能力的人才匮乏的局面。在这一背景下, 推动高等工程教育回归到工程的本质, 瞄准国内外需求, 开展具有国际视野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显得尤为重要和及时。无论从人才需求的储备角度, 还是高等工程教育观念的转变,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都有迫切性和战略意义。

一、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设计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与思想指导下, 按照特定的培养目的和人才规格, 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 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 它强调人才培养的系统设计、实施、评估和反馈。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的计划目标是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 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要达此目标, 就必须改革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卓越工程师培养分校内培养和企业培养两个关键环节。

(一) 校内培养。

一是校内培养要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 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着力推动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 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 加强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二是校内培养要以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为主线, 结合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 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从而培养高素质的工程应用型卓越工程师。三是实践中, 以培养工程实用型人才为目标, 按入学测试成绩择优及报名从新生中选拔, 成立“卓越工程师”班, 实行单独管理。为每位学生配备导师, 按卓越工程师制定的培养方案进行培养, 高年级跟随导师结合工程项目和课题进行科研训练。建立个人培养档案, 成立培养指导小组, 根据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培养等。

(二) 企业培养。

企业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中承担着实践教学和工程训练任务, 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是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是按照“化整为零、由少到多、分时分段”的原则进行校企联合培养。根据对人才培养的定位, 确定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入选企业宜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与积极的合作态度, 对“卓越工程师计划”应有足够的积极性并应具备编入“卓越工程师计划”要求的条件。二是按培养要求, 学生可以分不同阶段到不同企业进行1周至3个月的中短期课程学习或实践, 也可按双向选择原则, 在企业进行3个月至1年的专业实习或工程实践。企业为学生配备企业导师, 和学校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学习与实践, 为学生确定研发方向或课题, 指导学生的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三是建立校企产学研共同体, 吸收企业及行业专家加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参与指导专业发展规划、制定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企业聘任部分资深专家作为学院师资参与专业技能教学;将企业待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如项目设计、研发等) 转化为综合设计题目;企业接收完成专业课程学习以及基本技能培训的学生顶岗实习等。

二、课程体系设置的原则与思路

课程体系按照加强基础, 拓宽专业面, 重素质教育和工程能力培养, 增强毕业生的适应性思路, 遵循如下原则:

(一) 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与综合提高。

要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全面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培养, 强调拓宽基础学科的范围和基础教学的内涵, 体现学科交叉融合, 加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理论、技能的教学及基本素质的培养, 使学生通过大学阶段的教育, 构建能适应终身学习及社会发展变化需要的基本素质, 加强学生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整体优化原则。

从剖析本专业所需的知识、能力结构和基本素质的要求入手, 构建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 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将教学内容改革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最新成果体现到培养方案中。

(三) 突出专业特色, 全面提高专业综合素质。

课程结构分为三个层次, 即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公共基础课全校各专业几乎完全相同, 学科基础课根据本科专业目录和我院实际情况加强工程实践性环节, 增加工程实用的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 以达到突出专业特色的目的。

(四) 加强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

从分析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入手, 明确实践教学目标, 加强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了进一步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 增加国际视野环节的培养内容。

三、培养卓越工程师的综合实践体系

一是要使培养的工程应用型卓越工程师的人才符合社会和企业的素质需求, 就需要构建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和人才素质培养要求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素质养成环境。二是实行新的实践教学方式, 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为目的, 以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为目标, 采用“认知 (课内试验、专业认识实习) -理解 (开放选修试验、生产实习、专业综合试验) -拓展 (毕业设计、本科创新计划) -企业实训”启发式教学, 全面培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建立专业指导小组与项目教学法相配合, 推动校企人才培养的深层次合作。专业指导小组由高校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组成, 共同参与学生的学习与培养, 通过校企人员的交流, 持续改进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水平。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项目”的完成可贯穿整个大学的学习过程。学生要根据“项目”要求, 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 在专业指导小组的指导下, 完成项目任务。根据实际情况, 可针对真实的工程问题设立项目, 让学生认识实际问题。学生所选项目可以从校内学习延伸到企业学习及毕业设计, 充分体现学习的延续性。

四、结语

科学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高等学校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培养“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卓越工程师, 是现今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目标。依据教学目的和要求, 必须不断总结, 不断探索, 改进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才能培养出符合要求的应用型卓越工程师。

参考文献

[1].陈金陵, 梁桥, 彭利英.教学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初探[H].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十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 2010

[2].陈劲, 胡建雄.面向创新型国家的工程教育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3].鱼曼曼.“卓越工程师”培养与官产学合作[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11

应用型工程师 篇2

现场应用工程师

本范例仅供参考,请酌情修改后再使用

岗位职责

1、制定现场整体计划与方案、工作标准与要求;

2、安排现场工作项目、质量检查工作;

3、与客户充分沟通,满足客户需求;

4、部门负责人员管理、技能培训及发展,控制成本、节能降耗;

5、负责来自客户的阶段性考核评审。

任职资格

1、大专以上学历;

2、3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3、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及应变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协调能力;

4、吃苦耐劳,富有团队精神,责任心强,能承受工作压力;

应用型工程师 篇3

摘 要: 工程认证背景下,淮海工学院安全工程专业依托学校优势学科、结合地方产业发展需要和学校发展战略,通过大力加强校企合作,逐步建立起以培养“有技术、懂经济、明法律、会管理”的彰显化工安全特色的安全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培养模式 应用型人才

自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发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将“安全科学与工程”新增为一级学科之后[1],如何建立符合新形势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安全工程专业学科建设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分析了化工安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及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对安全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认为淮海工学院安全工程系应依托优势办学条件,根据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结合连云港地区经济和产业发展规划,建立起彰显化工安全特色的安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化工安全特色的安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化工行业往往涉及具有可燃易爆特性的危险化学品、复杂或要求苛刻的工艺条件,操作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例如,江苏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特别重大粉尘爆炸事故造成97人遇难,16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51亿元。要提高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水平,除了提高安全投入、加大安全监督,更重要的是加强化工安全人才培养。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化工安全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育部鼓励有条件的高校通过定向培养、校企联合培养等方式,培养一批既懂化工又懂安全的复合型人才。

淮海工学院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该市现拥有多个化工产业园区,如燕尾港、灌云临港产业区等。另根据国家发改委《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和江苏省发改委、经信委《江苏省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连云港市徐圩新区即将建设成为国家级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因此,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连云港地区的石油化工企业在高层次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人才需求。

2.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对安全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

2016年6月2日,中国成为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的正式会员。为尽快实现安全工程专业本科学历的国际互认,淮海工学院安全工程系自2016年开始启动工程教育认证筹备和申请工作。根据工程认证标准[2],安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要符合学校定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能反映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能取得的成就等。课程体系包括: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和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

3.淮海工学院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1)培养目标

根据学校办学条件和地区经济发展特点,淮海工学院安全工程根据专业教育认证的具体要求,制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现代工业过程中的安全技术,擅长安全管理方法,精通安全经济学,熟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规范、能从事安全工程领域(尤其是化工过程安全)的研究开发与设计、风险分析与评价、管理和监察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学生毕业5年后,在本科阶段安全科学理论学习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基础上,通过岗位实践工作及经验积累,能通过考试鉴定遴选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国家职业资格,能够从事安全技术研究开发与设计、风险分析与评价、企业安全管理和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成为“有技术、懂经济、会管理、明法律”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实践型安全工程人才。

该培养目标要求毕业生除具备基本素养(文化素养、道德素养、身心素养、科学素养、工程素养)外,还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法律、安全经济)和行业素养(化工知识),以及较强的安全工程实践能力。在专业素养方面,根据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的要求,要求本专业毕业生了解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掌握安全管理知识并且精通安全生产技术。此外,从企业安全生产效益评估需求出发,要求毕业生掌握安全经济学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对企业安全投入、安全效益及安全生产事故的经济损失做出评估。

(2)课程设置

淮海工学院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拓展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从“注重通识教育、注重大类教育、注重个性发展、注重实践创新教育”的培养方向出发,构建通识教育平台(占学分的31.1%)、大类教育平台(25.00%)和专业教育平台(43.90%),其中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分的30%。我校安全工程专业依据专业的优势办学条件和地方产业发展实际需求设置了凸显化工安全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

公共教育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学计算机、VB程序设计、军事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英语、大学语文、体育、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创业基础、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

大类教育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工程制图、电工学与电子技术、电工学与电子技术实验。化学基础课(无机及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

专业基础课:安全系统工程、防火与防爆技术、案例分析与事故调查、安全检测技术、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安全人机工程学、危险源识别与管理、安全管理、职业卫生、安全评价与职业卫生评价、化工安全模块(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化工工艺安全、化工原理、化工原理实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专业选修课程:安全原理、安全生产法规、安全工程专业英语、安全工程专业文献检索、安全心理学、安全经济学、人际沟通艺术、电气安全工程、城市公共安全、建筑安全、AUTOCAD应用、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工业通风与防尘、工业防毒技术、化工安全模块(化工安全设计、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设备及其基础、化工过程安全)。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军训、工程训练、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安全工程实验、安全专业认识实习、一线作业安全管理实践、应急预案编制与评估实习、安全生产实习、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课程设计、工业消防技术与设计、安全工程专业设计、毕业实习与设计(论文)。

4.结语

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淮海工学院安全工程专业结合学校实际及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制订了以“有技术、懂经济、明法律、会管理”为具体培养目标的彰显化工安全特色的安全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并设置了相应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S].北京: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1.

应用型工程师 篇4

中国工程教育的规模宏大, 但工程教育质量并不高, 大量的工科生从未到过工业第一线, 他们重视理论, 轻视设计, 缺乏实践, 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都不强[1,2,3]。这样的工程教育培养的学生无法在实际的产业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由此带来的结果是由于缺乏创新型人才, 企业缺乏核心创新能力;企业开发的产品大多模仿国外的同类产品, 很少超越;核心部件和装备要靠进口, 核心技术也要靠引进。为了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 创立中国制造的国际品牌, 改革中国高等工程教育, 加速创新型科技人才产出势在必行,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由此应运而生。

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2009年教育部决定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工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卓越计划列入2010—2012年重大项目之列[4]。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是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 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它以育人为本, 培养具有卓越工程潜质的创新型人才[5]。通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促进中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 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加速我国从教育规模大国到工程教育强国的进程[6]。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对象可以是本科生和研究生, 培养出来的是应用型、设计型和研究型的工程师。2010到2014年间, 全日制工科本科院校的20%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7,8]。作为工科院校的湖北工业大学也参与其中。

参与卓越计划培养的毕业生应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具有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 具有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及一定的其他通识类基础知识, 如法律知识等;具有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类、专业类及通识类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能设计系统并能进行系统维护;具有较好的与人沟通的能力、组织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的交流、竞争和合作的能力[9,10]。

三、应用型本科卓越工程师培养探索

对于像湖北工业大学这样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卓越工程师培养已经开始实施。如何实施好卓越计划是每一个应用型本科院校都要思考的问题。湖北工业大学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湖北工业大学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优势与特色, 根据自身拥有的研究平台, 选择适当的专业试点卓越工程师培养, 按照通用标准和行业专业标准, 培养具有自己特色的卓越工程师。

首先树立三个面向即“面向工程界, 面向世界和未来”的教育理念。以专业的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相关专业技术为主线。

其次建立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机制。通过校企联合培养, 在企业建立工程实践教育基地, 一方面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 另一方面强化工程实践, 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

第三, 整合和重构课程体系。在保证基础理论不减少的基础上, 减少理论课课时数比重, 加大实践课比重, 以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设计课程体系。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提前, 能让学生尽快进入专业学习, 为进入工程实践学习打好基础。加强创新能力训练, 要求本科及本科以上层次学生要花较长时间在企业实习, 毕业设计尽量与企业实践挂钩。

第四, 建设高水平的校企联合教师队伍。一方面, 选用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作为卓越工程计划的老师;对老师的考核和职称评审应该从工程项目、产学合作等方面进行, 替代片面追求发表的论文和理论研究进行考核, 把教师引导到工程实践中来;同时有计划地选送高校教师到企业学习锻炼, 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水平。另一方面, 聘请企业里工程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老师。

另外, 学校为卓越计划提供专项资金, 和基础设施保障, 促进卓越计划的顺利进行。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工程教育资源, 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际交流, 到国外企业实习。对中外合作工程教育项目也大力支持。

四、应用型本科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

湖北工业大学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力争做出自己的特色。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进行了自己的实践。

湖北工业大学与多家企业合作, 共建了像工业发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科技园、创业实践基地等校企联合新技术实验室和生产实习基地, 具备了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基础和条件。学校还开展冬令营研习, 探索校企协同创新、联合育人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进校园、进企业活动。密切与国外大学的关系, 如, 与法国里尔科技大学有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 同时聘请世界著名科学家到学校讲学。学校创建的创业实践基地被誉为“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学校积极参与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 该竞赛为研究生进行理论探索、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术交流、提高创新能力和培养团队精神创建了很好的平台。

学校对“卓越计划”专业依据“卓越计划”通用标准和行业专业标准, 制订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标准。通过自愿报名, 选拔的方式组建了实验班、创新班等, 施行卓越工程师计划。这些班级采用个性化培养, 施行个性化的课程体系。强化实验环节, 突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实验学时和学分数相对其他班级都大大增加。学生参加各种校外和校内实习实训, 综合创新设计, 课程设计和课程实验。采用科研课题进实验室, 教师指导, 学生自主进实验室;积极开展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创新创业训练, 强化自主学习。对实验班施行的企业培养方案目前施行的有专业实习2周。到了企业, 企业导师介绍行业发展趋势、设计方法。毕业设计17周, 力争参与企业实际项目开发, 选择实际问题或科研项目作为毕业设计内容来完成。邀请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知名专家为学生做学术报告, 介绍前沿技术。同时选派优秀学生出国留学。

学校一方面对试点班级进行课程整合改革, 教学方法改革, 培养方案改革, 另一方面采取多种途径实施, 如博士服务团服务企业等途径来加大教师工程实践培养的力度。开展多种促进创新文化培育的活动, 如进行创新创业训练活动, 创新实践活动等, 将创新意识贯穿于活动中。2013年学校通过努力获批79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此外积极争取校外的实习基地, 建立了如黄金山工业园综合实习实训基地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五、小结

机械仿真应用工程师求职简历 篇5

2. 视觉系统的设计,制作,集成!

3. 为客户提供售前售后服务以及技术培训!

教育经历

/8— 2012/6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应用 专科

证书

2010/12 大学英语四级

语言能力

英语(良好)听说(良好),读写(良好)

自我评价

应用型大学工程类专业改革探索 篇6

【摘要】本文根据工程类专业在应用型大学中的自身特点,探讨其产教融合,大案例教学方法以及大一统毕业设计方案可行性,并较为详细的介绍了几种方案具体实施步骤及其优点,为工程类专业在应用型大学改革中的转变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工程类专业 产教融合 大案例教学法 大统一毕业设计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240-02

一、引言

应用型大学是区别于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的一类新型大学,是高职高专培养理念的延伸。应用型大学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进入大众化阶段后,为适应市场对人才培养多方面的要求,扩大高等教育内涵的形势下产生的,主要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性人才,促进职业、技能和知识的直接结合,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应用型大学要有适合学校自身实际和发展需要的科学定位、要有符合教育规律的理念、要建立有利于应用型大学特色形成的体制和机制。要实现上述目标,应用型大学的建设还必须摆脱体制内和体制外困境。为此,要借鉴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结合普通高校本科的办学经验,探索应用型大学的办学道路,而工程类专业更偏向于实际应用,故找出一条偏向于实践的并适合于工程类专业的办学道路是相当重要的[1]。

二、土木专业产教融合办学思路探索

1.产教融合,形成自己的生态链条

所谓产教融合是指校根据所设专业,积极开办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

“产教结合、校企一体”的办学模式,是当前职业学校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之路,但这刚刚是起步,而且由于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各专业的特点不同,所以具体做法也不尽相同[2]。

工程类专业可根据自身特点,组织三大工程类学院(建管、建筑和土木)参与学校自身建设项目,对老师专业技能以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组织三大工程类学院组建自己的设计院和建设公司(其它工程类高校均有自己下属的设计和建设公司)。指派学校老师作为公司中坚力量,在其能给学校创收的同时其具有以下几点优点:

(1)设计院和建设公司可为学校和集团创收,且建立成本低廉。可用学校老师和教授的广大人力资源建立我们自己的产业链,做到真正的校企双赢,也可为学校打出名气;

(2)可持续不断的培养“双师”型教师,再为学校创收的同时给教师更多的实践机会;

(3)产教融合后,可更好的规范“双师”型教师的管理,学校可自行出台合理的“双师”教师课时和工程评价制度;

(4)教师有更多的工程案例带进课堂,也可把更多学生带进我们自己的工程里面去,达到学生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

(5)把学生带进实际工程中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创新力,并为学生工读结合、勤工俭学创造条件。

三、基于产教融合的大案例教学法(也称为三线教学法)

现所有高校教学工程类专业教学方法均为三段式教学方法(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此方法最大的弊端在于学生学习太多的理论课程而无法与实践相结合,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且抓不住问题的关键[3]。

大案例教学法也可以叫做实践教学法,它打破三段式教学的传统,引入实际案例(以工程类为例),分为三条线并行教学:

1.主线:此线为教学主线,由有充分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担任,直接在课程中采用分段式教学(如建筑招投标阶段,建筑设计阶段,结构概念设计阶段,构件设计阶段,施工图阶段,施工阶段等等)把每一阶段分为一个学期,直接把工程实例带入课堂,然后引入基础课程;

2.次线:此线为教学次线,根据主线“双师”型教师分段任务:如第一阶段的建筑招投标阶段,可以引入工程经济学,工程管理,建筑法规等等基础课程(基础课程仍由各学院任课老师担任,但教学大纲由“双师”型教师根据工程实例制定,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阶段基础课程完成后,由主线“双师”型教师根据本学期所学基础内容进行实际案例讲解和讨论,如第一阶段招投标阶段,可组织学生对实际工程投标书进行编写,模拟整个实际投标过程。以此类推,直到完成所有阶段教学;

3.辅线:此线为辅助线路,可带领一部分优秀学生参与学校公司所接项目部分工作,也可找外面设计院同行在校开系列讲座,使得学生和社会有充分的沟通。

大案例教学发的宗旨在于,在不减少理论学习的同时,把所有有用的知识按正确的逻辑顺序串联起来,使得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在参与实际工程的建设,使其理论知识没减少的同时在毕业前至少经历3次实际工程的历练。

四、基于大一统的毕业设计方案

现所有高校毕业设计内容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方案,如土木类仍然为4层框架小楼,对学生三年所学专业知识以及实际能力没有任何串联和指导作用。

故建议学校把工程类专业(建筑,土木,建管)联系起来,通过实际案例分工合作,让所有学生有机联系,使得其充分体验到实际工程中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以及感受到工程项目各专业团队合作的真正氛围。

五、总结

综上所述,产教融合,大案例教学方法以及大一统的毕业设计方案如能真正成功,可以很好的解决“双师”教师培养,教改,以及产教结合等应用型技术大学关键问题[4]。给学校和集团创收的同时,也能更好的增加学校名气,更好的规范“双师”型教师的管理,更好的把学生带入实际工程案例,做到真正的应用型大学工程类专业教育方法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雷家彬.分类学与类型学:国外高校分类研究的两种范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04).

[2]江小明,张妙第.应用型大学有关概念和内涵问题的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03).

[3]北京联合大学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探索应用型大学发展之路[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3).

应用型工程师 篇7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卓越工程师,素质,师资队伍

工程是运用科学原理、技术手段、实践经验,利用和改造自然,生产、开发对社会有用产品的实践活动的总称;任何工程都是工程师的艺术作品和全体工程人员的劳动成果。

工程师是利用自然科学来创造工程的人。历史上很多不朽的工程和伟大的发明,如:都江堰水利工程、埃及金字塔、蒸汽机等。我们往往只看到了他们的瑰丽,而作为一名卓越的工程师则更应该看到其设计的灵魂。一部精密的机械设备,一个高效的程序,一个复杂而又无懈可击的电路,这些都反映着一些工程师的思想和灵魂,有时你甚至会想到他们的生命已经融入到设计中。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在培养过程中所采取的某种能够稳定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框架和运行组织方式。

1 热爱祖国、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前提,其目标是教育工程师如何做人,树立崇高理想,培养高尚情操。新世纪的人才首先要有实事求是、敢于坚持真理的精神。其次要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从更高层次上要求,则应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以此为核心,从根本上扭转人生观与价值观上发生的偏差,围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市场经济需要的合格人才这个中心,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以及国情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国家前途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增强社会责任感。拥有“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政治品格。

2 拓展知识视野,完善知识结构

21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这个时代特征决定高等教育必须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高等学校是科学、文化、知识的创造基地,也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场所。一个具有良好文化素质的专门人才,不管是学什么专业的,必须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深厚的文化底蕴,高雅的文化气质。

2.1 合理的知识结构

对于即将担任国家建设的卓越工程师,合理的知识结构是现代社会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和人才成长的基础。他们将从事的岗位要求适时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以达到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当今社会发展和职业的具体要求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拓展所学到的知识,有所创造,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因此,卓越工程师在校期间应打下宽厚、扎实、系统、严谨的知识基础及专业技能功底,才能适应工作性质的变动及职业结构调整的变化。

2.2 掌握一技之长

掌握一技之长等于获取竞争特殊专业岗位的入场券。卓越工程师毕业后将从事专业方面工作,通过在设计、开发、生产、设备、工艺、系统、基建、操作或维修产品、代理服务等领域的实践,能用科学方法和观点,使用现有的技术、工具或新兴技术,发现、分析和解决工程实践活动中的问题。在本职工作中能够参与工程解决方案的设计、开发;或能够提出、审查、选择为完成工程任务所需的工艺、步骤和方法,能够实施设计解决方案;能够参与相关评价,具有判断力和创意,提出专业的独立技术见解。

2.3 丰富的课外知识

现代社会,需要卓越工程师具有一定社会知识、经济管理知识和人文知识为适应社会岗位的全方位要求奠定基础。因此,卓越工程师应利用专业学习的空余时间多读一些社会管理方面的书籍,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从而提高竞争力。如: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利用寒暑假到企事业单位进行社会调查,勤工俭学等活动,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社会活动能力和竞争能力。适时储备新信息、新知识,为拓展就业空间创造条件。

2.4 开拓创新能力

创新是民族进步、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源,一个重大的科技创新甚至能带动整个世界的迅猛发展。因此,要加强学生创新素质的教育,改变目前的教育观念,用已积累的知识通过不断探索研究在头脑中创造出新的思维,提出新的见解和做出新选择的能力。因此,一个卓越工程师在宝贵的在校时间里应在知识的宽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延展,关注现代科技发展前沿信息、关注新行业发展动态、涉猎现代科学书籍,使自己具有专业眼光、具有前瞻性和先进性思维方法,紧跟国际科技发展的步伐,为自己的择业拓展广阔的空间。

3 建设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平台

卓越工程师既要求具备扎实深厚的知识素养,同时更要能运用深厚的专业知识去研究解决社会问题。从培养“卓越工程师”工程实践能力的目标出发,卓越工程师培养必须改变实践教学长久以来的附属地位,以强化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中心,建设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平台。

3.1 实验与实训并重的校内实践教学平台

1)工程化实验室建设。

组织教师通过结合专业实验室建设,选购及自行设计与企业主流生产设备相近的机电设备,搭建模拟工程实际的实践操作系统。按照生产操作规程进行仿真模拟操作训练,再现生产过程。“不求所有,只求所用”,积极与企业、行业共建实验室和研发中心。

2)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工程训练中心”,营造工程化的模拟教学与训练环境。为学生提供数控装备的操作、维护、维修以及编制复杂模具成型工艺流程的数控加工基本素质训练的平台。

3.2 实习基地与产学研基地并重的校外实践教学平台

校外实践教学环境建设是实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走出校门,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保障。开展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构建校外实践教学环境。在增加实习基地数量,实现外延扩展的同时,加强实习基地内涵建设,切实提高实习教学效果。实现由“参观型”向“顶岗型”、“准员工型”的转变。

3.3 校企联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

培养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毕业设计往往闭门造车,不能联系工程、生产实际的局限,鼓励教师与各行业生产管理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联合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通过校企联合指导课题,真题真做,增强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工程环境。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随时请教企业中有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和老师傅,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学校教师也无法传授的一些实践经验。

4 建设一支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为满足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需要,离不开有行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的工作经历绝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对企业的工作流程和运作模式了解甚少。学校制定了许多有利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人事制度,送教师到相关的企业及产学研基地锻炼,使他们能参加相关应用技能的培训。鼓励教师积极转换从理论到理论,书本到书本的角色,适应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另外,学校与企业共建双师队伍,吸引企业优秀人才加入师资队伍。 将具有一定工程背景的优秀人才请进学校以充实专任教师队伍;将具有一定工程实践经验和学术造诣的企业界优秀人才请进学校以充实兼职教师队伍;将无工程背景的青年教师送到企业、行业进行锻炼。同时还定期组织安排具有一定工程背景的教师到企业、行业中去加强新的工程知识和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

5 结束语

卓越工程师不仅需要面临学习压力和学业的竟争,还需要面临就业等方面的挑战,所以应把各种基本素质教育融合起来,使培养的卓越工程师素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和正确引导校园科技文体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既加深理论知识、锻炼实际能力,又丰富和发展了个性,为素质教育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发挥学生的专业优势,培养提高他们所学知识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和素质。这样才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参考文献

[1]章跃,朱永江.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及其人才培养模式建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7):7-9.

[2]汤以范.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实践教学平台建设[J].人力资源管理,2010(3):126-127.

[3]周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8(8):170-171.

[4]熊志卿.工程技术型本科教育定位的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7(2):57-60.

[5]臧大进,刘增良,贡照天.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J].皖西学院学报,2009(10):50-53.

[6]宋继忠,喻子敬.机械类专业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97~99.

[7]李全顺.谈创新教育及创新能力的培养[J].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7):90-92.

应用型工程师 篇8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性强的工程技术人才, 青海大学已陆续在“水利水电工程”、“冶金工程”等专业开展了“卓越计划”试点工作, 大力推进工程教育教学改革, 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1 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类型定位于应用型卓越工程师。根据“卓越计划”所提出的工程师培养标准, 应用型工程师应该是能力型、综合性、高素质的高等次复合型人才, 在知识维度上强调广博的知识面,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所培养的学生应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要的自然科学、经济管理、工程基础及专业基本理论知识, 还应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学习美学、环境和伦理等非技术领域的知识;在能力维度上应掌握工程学科的基本学方法与技术, 培养现代工程、团队意识, 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及组织、管理、交流沟通、团队合作、环境适应的能力;在素质维度上强调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及创新意识、工程职业道德等。

2 基于卓越工程师视角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应用型人才长于将新知识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其所必备的能力和素质, 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青海大学重塑“回归工程”教育理念, 构建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的校企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体, 努力培养高素质的本科工程型人才。

2.1 优化理念———形成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指导思想

提出面向工程界, 面向地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以“大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 与先进企业共建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的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体, 推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为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2 确定目标———明确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总体目标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依托学校优势、特色学科专业, 坚持“服务地方、联系实际、辐射带动”的原则, 深度推进教学资源整合, 创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促进教学改革和实践, 积极探索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规律和有效途径, 着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工程技术型人才。

2.3 探索实践——细化卓越工程师培养实施方案

2.3.1 遴选试点专业, 组成试点班级

坚持“小范围、大步走、新标准、高要求”的原则, 以地方、区域企业需求为导向, 确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冶金工程”等本科专业开展试点工作, 形成组班计划, 健全选拔机制, 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 遴选学生, 组成试点班级。

2.3.2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全面落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思想, 构建基于“知识+能力+素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确定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 切实实现“三个转变”, 即:从强调科学基础向注重工程实践能力转变;从单一的校内培养到校内、校外共同培养转变;从共性化培养到个性化培养转变。

2.3.3 制定培养方案

制定“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培养方案和培养标准实现矩阵, 细化知识能力大纲, 优化课程体系, 搭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平台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集中性实践教学。开设文化素质类公选课程, 全面提高人才素质。调整教学内容, 强化实践实训教学, 构筑“全过程、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包括:基础工程训练、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与工程综合能力训练。通过3年的专业培养 (在校理论学习为主、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为辅) 和1年的企业培养 (专业课程企业实习实训为主) , 使学生成为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灵活运用专业基础知识、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并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2.3.4 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教师队伍

坚持“专兼结合、长短相辅”的原则, 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 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 使师资配备合理化。建立“教师-工程师”有机结合的“工程型”教师培育新机制, 改革教师职务聘任与考核制度, 努力建设一支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

2.3.5 加强实践实习基地建设

逐步拓展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建立以“学校为主, 企业参与, 集人才培养、产品开发和科技合作为一体”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2.3.6 建立健全保障体系

成立卓越工程师培养机构, 成立校、院两级“卓越计划”领导小组, 对“卓越计划”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协调。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从政策与条件支持、管理与运行制度、师资选聘、教学质量监控与信息反馈机制等方面保障教学质量。

2.3.7 加强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开展“卓越计划”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立项建设, 促进教师积极探索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新模式, 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机制, 以此不断推动“卓越计划”的深入开展, 并最终达到提高该校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目的。

3 实施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3.1 统一思想认识问题

高校、企业、社会对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认识还很不一致, 参与度不足, 需要广泛发动, 千方百计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来实施这项改革。

3.2 校企联合培养问题

“卓越计划”模式中企业已升至培养人才的主体地位, 由于在安全生产、学生人身安全保密, 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方面存在较大顾虑, 制约了企业学习实施。同时, 也存在着部分工科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存在空隙、实习、实践环节教学内容缺乏更新、教学条件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 校企联合培养机制运行存在隐患和风险。

3.3 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提高工程教育师资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关键, 具有工程教育背景师资的缺乏已成为改革试点的制肘因素。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工程实践素质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3.4 教学理念的更新问题

在传授知识方面, 要树立新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 推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全面素质教育的新理念, 强化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服务面向方面, 树立工程教育要“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理念, 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为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 (4) .

[2]初建玮.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7 (5) .

应用型工程师 篇9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 (学) 会于2010年6月共同启动实施的旨在培养工程实践人才的重要计划。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是“卓越计划”的重要环节,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 本着基础理论适用, 实践能力增强的原则, 探索一套新型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践教学模式, 使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贯穿于整个本科教育的培养计划之中, 做到实践与教学相辅相成, 相互强化,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一、优化课程设置, 整合课程资源, 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根据“卓越计划”的培养要求, 课程内容的设置应满足两个基本条件:首先是满足现代工程、生产和建设第一线的技术实践需求, 因此在制定课程计划时学校不能“闭门造车”, 而是要根据企业的实际要求设置相关课程;其次是满足现代工程、生产和建设第一线的技术实践需求。

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包括四个层次的知识。一是基础层面的知识, 包括构建工程科学必须的数学科学、反映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规律的自然科学、培养工程师人文素养和科学工程观所需要的人文社会科学;二是工具方法层面的知识, 包含工程师查阅文献资料所需的外语能力、各种相关的工程软件知识以及指导工程师进行科学思考的哲学方法论知识;三是理论-实验层的知识, 包含工程师所从事行业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能力及对所从事行业历史的知识;四是创新-科研层, 包含工程师在不同工程境域中实践探索所积累的经验性特殊知识以及在实践中进行创新科研的知识。这四个层次的知识相互交叉又相互融合。

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就是要突破传统的学科间相互独立的界限, 将相关的知识根据学生的职业发展要求和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新的整合和优化, 剔除众多学科中相互重复的部分, 加入学科前沿动态, 重新组合成“模块”课程, 使得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完善。同时, 增加案例课程在教学中的比例, 案例教学是一种具体设定角色与情节的情景式教学模式, 通过案例教学, 模拟现实情景,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专业问题, 要求参与者根据所学知识, 制定特定的解决方案。案例教学的运用能够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积极寻求各种方法和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架构校内实践教学平台, 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面向“卓越计划”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目标是按照“卓越计划”对工程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设计实施实践教学内容, 再根据实践教学内容架构校内实践教学平台, 改进实践教学体系。架构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包括软平台建设和硬平台建设。软平台建设主要是指与课程相关的课程社会实践活动、各种专业竞赛以及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平台。二、三年级的学生通过正常的教学过程, 掌握学科专业的基本知识, 学校鼓励这一部分学生积极参加相关的专业知识竞赛、社会实践活动, 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对于大四的学生来说, 学校应积极举办或参加各类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实践, 检验自己的专业技术掌握情况。硬平台是指学校根据教学规律, 制定立体的实践教学环节, 例如将实验课程、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环节按照依次递进的顺序安排课程。实验课程是教学形式中包含有实验教学环节的课程。课程的实验教学要注重以探究性实验为重点, 在实现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验证结果, 而不是仅仅对理论结果进行验证性的重复实验。课程设计是针对性较强的实践教学环节, 是指学生在学习了一门或几门相关课程之后, 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一项与该课程相关的综合性、应用性的项目。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进行多角度迁移, 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课程设计要结合工程实际案例, 逐步增加工程师基本素养的培育。课程设计内容要选择实用性强的案例, 并将课程基本理论与工程实际相联系, 加强综合性设计内容。认识实习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当堂授课以及工人师傅们的现场演示, 全面而详细的了解相关产品的运行过程。生产实习是指学生在实习指导教师的带领下, 到企业中在以工人、技术员、管理员等身份, 直接参与生产过程, 使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生产实习要以训练学生专业基础技能为重点, 围绕培养实践动手能力, 注重认识实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学生通过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 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 反过来还能检验书本上理论的正确性, 有利于融会贯通, 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 为学生多岗对接与顶岗实习打好基础。

总之, 实践教学平台的架构必须以“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相一致, 以提高学生发现并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启迪创新思维和激发创新能力, 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工程素养为重点, 加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强化校外企业实践环节, 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校外企业实践环节是“卓越计划”顺利实施的核心内容, 也是学生走出校门之前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根据“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建立“3+1”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即应用型高校的学生的学习时间分为两个阶段, 其中三年是在高校接受系统的专业知识教育, 一年是深入企业进行实习实践。企业实践环节是对学生在校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因此企业实践环节的内容要能弥补各单项实践环节的缺陷, 注重实践环节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从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在企业实践环节的内容设计上, 高校与企业要充分沟通, 将最前沿的知识技术、工艺流程以及最实用的管理方法以体系的模式整合到教学内容中, 并通过让学生参与产品从构思、设计、生产以及运行等各个流程, 帮助学生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 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3+1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实施“双导师制”, 即高校委派校内的教师, 企业也要为学生指定经验丰富的专业工程师作为学生的导师, 共同指导学生在企业的学习实践。学生通过在企业的学习和实践, 接受工程师的初步训练, 进一步提高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创新能力, 培养自身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方位的提升自己的工程技术能力。

四、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的建立

完整的“卓越计划”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需要完善的保障体系来支撑。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的建立,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另一方面是师资队伍的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包括校内实践平台建设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校内实践平台的建设主要是指学校各类实验室的建设, 以及工程实训中心的建设。根据“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 学校可以引进企业资源, 与企业共建实验室, 加大对实验室的投入, 及时更新实验室的各项设备, 确保学生能够在学校内接触先进的工艺设备;同时建立“模拟实习”工厂, 模拟现场工程环境,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工程专业的理解力。此外, 还可以通过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 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搭建具有工程环境的实践教学平台。应用型高校应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 与企业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 让学生在真正的工程环境中锻炼自己的工程能力。

参考文献

[1]卢清华, 李先祥, 叶树林, 肖红军.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3 (3) :39-42.

[2]肖月, 赵扬.地方工科院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践与探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 (4) :11-13.

应用型工程师 篇10

《工程力学》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在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部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后, 要求学生掌握静力学的基础知识并能熟练运用静力学基础知识求解工程实际问题。而《材料力学》部分内容则要求学生掌握五种基本变形———杆件的拉伸、压缩、剪切、扭转、弯曲;还要求学生掌握杆系结构的强度计算和刚度计算。学生通过以上专业知识的学习后, 能为今后从事相关的工程结构设计提供必备的理论知识, 同时也为今后从事工程施工奠定必备的力学基础知识。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人才, 对于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而言则是毕业后能在勘察设计研究院从事建筑勘察设计工作, 在施工单位从事相关的施工管理工作, 在监理单位从事相关的建筑监理工作, 在机关事业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等单位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经过一定时间的工程锻炼, 能取得结构师、建造师、造价师、监理师等执业资格证书, 成为该行业的专门人才。

江西科技学院为适应高等教育转型需要, 对《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 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需要, 制定了《工程力学》课程改革的三大目标:

1) 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提供指导与借鉴;

2) 培养学生对力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利用力学知识分析工程问题的能力, 并为后续课程打下力学基础;

3) 培养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基本实现了以上教学改革目标。

2《工程力学》课程传统教学中的弊端

1) 课程教学内容注重理论, 对工程应用有所忽视。土木工程传统的力学课程有《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内容, 这些力学课程注重系统理论的教学, 这个优点在教学改革中应继续发扬。力学知识来源于工程实践的总结, 在工程中又可以运用力学知识服务于工程, 在应用型本科教学中, 我们应做到力学原理与工程实际的有机结合。传统的力学教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a.根据工程问题简化得到力学模型。

b.对力学模型进行相关的分析。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对后者比较注重, 前一个问题很少涉及或几乎不涉及, 割断了相关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结合。

2) 重视理论知识, 轻视试验内容, 当前很多高校提出人才培养目标要“厚基础, 宽口径”, 理论课时压缩严重。《材料力学》部分有较多的实验内容, 如测量应力和应变、圆轴的扭转等。当前应用型本科的力学实验教学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a.由于实验设备和教师师资的限制, 一些力学实验表现在以理论授课为主。

b.局限于一些条件, 力学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 这些实验是对理论知识的一个补充。

c.由于对学生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原因, 一些学生对实验教学态度不端正。

d.一些老师和教学管理部门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

3) 教学手段比较单一, 很多学校的教学模式依然比较传统, 采取“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如今, 计算机和多媒体发展技术日新月异, 这种单一的教学手段显然不适应这种发展。应将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到课程的教学中, 同时对于一些计算量较大的例题或是习题可以采用编程计算, 也可以将一些力学软件引入到教学中, 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以及教学效率。

3《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结合江西科技学院的实际情况, 我们进行了教改实验。在教学改革实施的过程中, 采取了以下教学改革方式。通过几年的教学改革,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兴趣教学法。

上第一堂课时, 我们要求参加实验的老师采用兴趣教学法, 先不要太快讲力学知识, 而是先把土木工程专业今后的就业方向:设计、施工、监理等逐一向学生讲解, 然后向学生介绍力学知识在这些行业中的应用。通过土木工程中的一些实例来激发学生对力学的兴趣。例如为什么钢筋和混凝土能很好的工作, 充分发挥各自的力学性能。这是建筑工程中最常见的一个问题, 也是一个力学问题。如果直接给学生讲一些力学概念、力学理论, 学生无法提起兴趣, 但例子一来, 学生兴趣就来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通过一些实际工作的力学问题来激发学生对力学知识的理解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培养学生牢固树立力的概念, 开展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教学。

力是力学课程中最重要的概念, 很多看来和力毫无关联的概念, 都可以借助力的概念来加深理解。例如在讲授自由度和约束的概念时, 一个单链杆相当于一个约束、一个单铰相当于两个约束、一个固定端相当于三个约束。若能结合支座反力的概念, 如图1所示A处链杆可以提供一个约束反力, 因此相当于一个约束;B处铰结点可以提供两个约束反力, 因此相当于两个约束;C处固定端可以提供三个约束反力, 因此相当于三个约束。将约束反力的概念和约束个数等效起来, 能更好的加深学生对自由度和约束等概念的理解。

此外, ,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 我们结合《工程力学》与土木工程专业其他专业课程有机的设计了一些实验。例如结合课程性质, 我们将《材料力学》《土木工程材料》有机结合, 设计了一个综合实验。学生可以通过土木工程材料实验, 了解主要土木工程材料, 如混凝土、钢筋、水泥、石子、砂子的性质, 通过综合实验验证其力学性能;还可以通过《材料力学》实验验证钢筋、混凝土等脆性材料和塑性材料的相关力学性能;最后还巩固了混凝土的配合比知识, 通过配合比计算, 制作实验试块, 通过养护检测混凝土不同龄期的强度比例。通过这样的综合性实验设计, 凸显力学课程的专业基础课程地位。这些做法在教学中获得了老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提高了教学效果。

3) 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

该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 以传统的教师授课为主, 辅助部分实验实践学时。在理论教学时, 如果部分内容能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 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此外, 该课程若能结合一些力学求解器等软件进行教学, 一方面可以加深和巩固课堂教学所学内容, 另一方面, 可以通过求解器验证理论教学, 加深学生对理论教学的理解, 使学生在轻松的多媒体环境中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为此, 我们专门从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等出版机构购买了《理论力学求解器》《材料力学求解器》等教学软件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例如结构动力计算的频率分析具有较大的难度。如图2所示的两个自由度结构, 在判断ωa和ωb的大小关系时, 结合教学软件中的模态分析, 学生能较好的理解图2中中所所示示两两自自由由度度结结构构频频率率的的大大小小关关系系。

4) 加强该课程和实际工程的结合。

力学知识是伴随工程发展而诞生的一门学科, 力学知识起源于工程的总结, 但需要应用到工程实践中才能发挥其生命力。力学的研究对象是将工程实际模型化, 简化成杆件或杆系结构。在教学过程中, 如何将工程结构简化成符合要求的力学模型, 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如何将梁简化成为杆件结构, 如何将杆件之间的结点简化为铰结点、刚结点等连接方式, 如何将梁与支座的结点简化为固定端支座、固定铰支座。这些都需要我们将简化的来龙去脉详细向学生讲解。此外还可以结合日常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将生活中的一些力学原理结合相关知识点进行教学, 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力偶是一个较难理解的力学概念, 我们在教学中列举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如司机开车两手握方向盘, 实际上就是一个力偶。让学生通过一些常见现象既掌握了力偶的原理, 对力偶的力学效果也加深了理解。

5) 完善教师的业务素质, 培养双师型教师。

在知识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 教师必须具备新的教育教学观念, 做到与时俱进。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和教学研究、科学研究能力,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土木工程专业作为工程实践性较强的专业, 对教师理论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也相对较高。教师需要不断努力, 成为“双师型”教师。具备“双师型”能力和资历的老师, 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 能把握好专业的发展方向, 同时还具有较强的理论教学能力。在授课过程中可以较好地结合专业和工程实践, 针对性较强, 在课题教学中可以做到理论联系工程实践知识。作为一名力学老师, 应利用好寒暑假和平时休息时间参加工程实践, 成为工程师或取得相关执业资格证书。

4 结语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 我们的教学改革是卓有成效的,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比如在实施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部分学生缺乏一定的学习兴趣, 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激励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对部分教学改革措施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另外还要不断加强该课程与工程实际的结合, 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同时,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也遇到一些新的挑战, 随着力学知识的不断发展, 对力学课程的教学要求提出了新的难题, 《工程力学》的教学如何适应这一新的情况, 这也是我们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教学改革无止境, 相信今后《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能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

摘要:针对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采用了兴趣教学法、实践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改革方式, 经过教学实践证明,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土木工程,工程力学,应用型本科

参考文献

[1]李桂霞, 钟建珍, 王立虹.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05 (20) :11-12.

[2]于国清, 杨勇.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落实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5 (12) :27-28.

高边坡工程锚固技术工程应用分析 篇11

关键词:高边坡 锚固技术 应用

1 工程概况

该边坡位于浙江杭徽高速公路K104+504~K104+745路线安徽方向左侧,长241米,人工边坡高度30~58米,为岩质边坡。该边坡K104+535~560一级边坡后缘自然边坡上存在潜在崩塌体,K104+535~745一二级人工边坡节理裂隙发育,存在危岩、小崩塌及渗水等病害,威胁安全运营。受杭徽公司的委托,我公司承担此边坡的治理勘察和设计任务。

2 边坡加固工程设计

由以上分析可知,边坡在天然状态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但在长时间强降雨时边坡土体处于饱和状态,强度急剧降低的特殊工况下边坡失稳破坏的可能性大,从而给安全运营造成威胁,因此,有必要对此边坡进行加固设计。

2.1 加固设计原则 根据边坡加固目的和边坡具体情况,在对边坡体加固设计时考虑以下原则:

2.1.1 彻底解除东部自然边坡上的潜在崩塌体对高速公路构成的威胁,加固设计方案应保证长治久安,不留后患;同时对人工边坡的一、二级边坡进行加固。

2.1.2 充分发挥边坡岩土体本身的强度,尽量保持边坡原貌,并汲取业主的具体要求,采取经济、合理的加固方案。

2.1.3 采取尽量缩小施工场地的工程技术,尽量避免施工过程中对高速公路运行的影响。争取施工期间除装卸材料和机具临时占用硬路肩外, 施工过程中少封道或不封道。

2.1.4 工程措施尽量环境美化,使建筑场地及建筑边坡与高速公路相协调。

2.1.5 该边坡加固工程设计采用动态设计法,根据施工信息及时反馈设计。

2.2 加固设计方案 根据边坡加固设计原则和边坡具体情况,对边坡体进行加固设计。由于边坡坡体较高、场地不允许放坡、边坡坡度较陡及爆破作业对高速公路运营的影响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本着“固脚强腰”的加固理念,对东段潜在崩塌体采用锚索锚固方案,潜在崩塌体下部清除大块石后及人工边坡的一二级边坡采用锚杆加固方案,详见设计方案图。坡体内地下水采用排水管排水,完善和修复坡顶、碎落台及坡脚截排水沟。边坡加固主体部分施工完成后对部分在施工过程中破坏的植被采用喷播植草进行复绿。

2.3 边坡加固工程设计 见设计图,东段自然边坡潜在崩塌体主要组成物质强风化~中风化泥质灰岩,约4000立方米, 边坡支护主要采用直径15.24毫米、抗拉强度1860MPa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预应力锚索锚固结构,锚索长度为21~25m,共5排,间距排距为4×4米。锚索锚固段起终点桩号为K104+535~560, 梅花型布置。最底排高出坡脚矮挡墙顶12米。锚索锚固长度设计为6米, 锚孔直径设计为130毫米,经计算每根锚索提供锚固力600KN。

系统锚杆杆体采用HRB335Φ25钢筋,长5~8m,采用M30水泥砂浆全长灌注,系统锚杆孔径在土层中d≥8cm, 在岩层中d≥5cm。排距及水平间距均为2.5m,锚杆采用梅花型布置。设计拉力8米长为120KN, 5米长为80KN。

3 施工要求

3.1 边坡锚固工程施工 由于锚固工程主体为地下隐蔽工程,且工程质量与施工技术密切相关,要求严格按照有关锚固工程施工与验收技术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确保边坡稳定和结构安全。

预应力锚索、锚杆施工主要包括施工准备、锚孔钻造、锚筋注浆、砼结构钢筋制安、砼浇筑、锚孔张拉锁定和验收封锚等工作流程。其中有两个主要环节,一是锚孔成孔,二是锚孔注浆,锚孔成孔的技术关键是如何防止孔壁坍塌、卡钻;注浆的技术关键是如何将孔底的空气、岩(土)沉渣和地下水排出孔外,保证注浆饱满密实。

3.1.1 锚孔钻造 按照设计桩号采用拉线尺量,结合水准测量进行放线,并用贴钎和油漆标记准确定位锚孔位置。钻机严格按照设计孔位、倾角和方位准确就位,采用测量角具控制角度,钻机导轨倾角误差不超过±1°,方位误差不超过±2°。锚索(杆)成孔应根据地层选用相应的锚杆钻机,土层中严禁用水冲钻及冲洗孔壁。在钻进过程中要认真做好施工记录,如地层情况、地下水情况等。钻孔成径、孔深要求不得小于设计值,并超钻50cm,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不能立即停钻,要求稳钻3~5分钟,同时应及时进行锚孔清理。锚孔钻造结束后,使用高压空气将孔中岩(土)粉及水全部清除出孔外,经现场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锚索(杆)安装。锚孔钻造完成后应及时进行锚筋体安装和锚孔注浆,原则上不得超过24小时以避免长时间搁置造成塌孔。

3.1.2 锚索(杆)制作和安装 锚筋下料应整齐准确,误差不大于±50mm,预留张拉段钢绞线为1.5m,锚索下料应注意各单元体长度的不同值。各单元锚索的无粘结钢绞线应绕承载体弯曲成U型,并用钢带与承载体绑扎牢固。注浆管与隔离架应按设计要求安设,注浆管底端距孔底20cm。各单元锚杆的外露端应做好永久性标记。制作好的锚索体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不能出现死弯折,不得损坏隔离架、注浆管及钢绞线外包的涂塑层。

3.1.3 锚孔注浆 锚索(杆)注浆采用水灰比0.4~0.5的纯水泥浆,其中锚固段遇土质或砂土状强风化岩层且富水时,应采用二次高压劈裂注浆法来提高地层锚固力。

注浆材料要求严格按照经试验合格的配比备料,注浆浆液应严格按照配合比搅拌均匀,随拌随用,浆体强度不低于40Mpa。锚孔注浆必须采用孔底返浆方法,直至孔口溢出新鲜浆液,严禁抽拔注浆管或孔口注浆;如发现孔口浆面回落,应在30分钟内进行孔底压注补浆2~3次,确保孔口浆体充满。在注浆作业开始和中途停止较长时间再作业时,应用水或水泥稀浆润滑注浆泵及注浆管路。注浆过程应认真做好现场注浆记录,每批次注浆都应进行浆体强度试验,试验不得小于两组。浆体未达到设计强度70%时,不得在锚筋体端头悬挂重物和拉绑碰撞。

当采用二次劈裂注浆提高地层锚固力时,以浆体强度控制开始劈注时间(一次注浆体强度为5MPa),需在二次注浆管的锚固段内设花孔和封塞,二次注浆的高压注浆管应采用镀锌铁管或钢管。当锚索张拉锁定后,应向锚头与自由段间的空隙实施充填灌浆。

3.2 锚杆施工注意事项 ①成孔要求干钻,禁止采用水钻,以确保锚杆施工不致于恶化边坡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和保证孔壁的粘结性能。②钻进过程中应对每个孔的地层变化、钻进状态、地下水及一些特殊情况做好记录,如遇地层松散、破碎时,应采用跟管钻进,以使钻孔完整不坍。如遇坍孔,应立即停钻,进行固壁灌浆处理,待水泥浆初凝后,重新清孔钻进。③孔造好后,需经质检部门检查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其他参见有关施工规范。

4 结束语

应用型工程师 篇12

所谓“3+1”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生在校内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完成三年以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为主、基础课程实验课与必要的专业实践为辅的课程学习后,第四年到校外“教学工厂”生产第一线集中进行实习和毕业设计为主的一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完成学业时,其实践学时占整个学习的三分之一有多,通过与实际工程结合使学生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做到能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并很快适应实际工作环境。

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启动会,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实施“卓越计划”。这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而提出的重大改革计划,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卓越计划”的启动为机械类专业“3+1”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这为加速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奠定了基础。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等一系列国家发展战略,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这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能够适应产业发展的工程技术人才。机械类专业由于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多,要求机械类人才的工程实际能力要强,而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对学生进行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意识的培养及训练,导致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知识面窄、动手能力较差、综合素质低下等,往往不能迅速适应工作环境。为了更好地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紧紧围绕“卓越计划”和广东省珠三角地区打造若干规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先进制造产业基地的目标,培养一批能够熟练掌握与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和设备的高技能人才,更好地服务广东省经济建设,积极推进机械类“3+1”人才培养模式的试点工作已经成为广东省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

2 机械类专业“3+1”人才培养的路径

机械类专业“3+1”人才培养要顺利实施,首先必须确定好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灵魂,是指南。按照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地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美好蓝图的实现,蓝图的实现离不开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法与手段。

(1)确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在研究需要什么样的工程人才方面,各国都有各自的特色和特殊情况,但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上却有着共识:强调工程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工程师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实施领导力培训计划,培养工科学生引领本国和世界工程科技发展的能力;加强工程师的综合素质培养[1]。高等工程教育要强化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企业需求的意识,确立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念,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2]。因此,机械类专业应紧紧围绕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工程师为目标,培养能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既有较宽厚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机械类专业应坚持培养能掌握机械工程设计和电子工程基础理论和技能,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工程研究、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级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

(2)构建合理的理论教学体系。

“3+1”人才培养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更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传统的课程体系设置显然不同。传统的课程设置是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主要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课程结构,是先设置理论课程然后再确定实践课程的专业体系;“3+1”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则是以工程专业能力为核心,通过对工程专业能力的界定,从而转化为每个学期的综合实训课程,再分析综合实训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从而设定该学期的课程,因此课程的设计是先设置实践课程然后再确定理论课程的专业体系。机械类专业“3+1”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课程体系主线是“工程应用”,通过“工程应用”确定“机”与“电”两根支柱,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为“机”,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为“电”,两者构成了现代机械工程师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框架的基本支柱;设计、制造和测控是三个基本模块;数理、人文社科、计算机和外语是四块基石。学生在前三年通过理论学习、实验实训环节训练,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为使学生进一步达到机电结合,最终达到机械类专业的培养目标,还需要在为时一年的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锻炼中得到进一步的提炼和升华。

(3)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知识需要在实践中巩固,能力需要在实践中锤炼,素质需要在实践中提升。实践教学是“3+1”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过程,因此培养工程应用能力必须作为贯穿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主线。机械类专业采用构建实验、实习、工程实训基地一体化,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前三年在学校进行实验、课程设计、金工实习等实践能力训练,掌握了较宽厚的基础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后,有计划地到校企合作的“教学工厂”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在真实的工作岗位环境中进行“教、学、做”,使已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加深、细化、熟练,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操作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实现岗前培训及预就业的目标,从而促进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机械类“3+1”人才培养在“教学工厂”实践过程中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七学期进行生产实习,第八学期进行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的题目必须根据第七学期的实习情况,结合实习企业的具体工作提出,真正做到“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

(4)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选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实现教育目标、保证教育质量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目前,教学发展的趋势已从重教转向重学,教师在发挥传统教学优势的同时应更多地探索积极的、开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例如,应用启发式和研讨式教学,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的指导,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做到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机械类专业在“3+1”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按照工程问题、工程案例和工程项目组织教学内容,着力推行基于问题的探究式教学、基于案例的讨论式教学、基于项目的参与式教学等多种研究性教学方法,结合实际项目进行教学[3]。例如,《金属切削机床设计》中,根据传动系统图写出它的传动路线表达式这部分,无论任课教师如何讲,学生都很难理解它是如何进行传动的,又是通过什么来控制和如何控制。只有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在机械类专业的传统理论课程中大力推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即将实验课先上,将机床“三箱”的结构、内部零部件的作用联系实物边看边讲,然后再在课堂内看图讲授它们的工作原理;理论课讲授后,再将实验室全天开放,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入实验室内,根据所学理论再进行实验,使学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又在实际中将理论巩固。

3 机械类“3+1”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为了积极推进机械类专业“3+1”人才培养的顺利进行,整合各方资源,采取以企业为导向、以实践基地为载体、以工程项目为纽带、以教师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模式,充分发挥企业深度参与机械类专业“3+1”人才培养进程,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等,这为卓越工程师培养奠定了基础。

(1)充分调动企业深度参与机械类专业“3+1”人才培养进程。

学校不断加大机械类专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力度,如与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帝闻电子(龙川)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为企业积极介入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奠定了基础,将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为了改变企业担心校企联合培养人才会影响正常工作、担心泄漏商业机密、担心万一出了事负不起责任的观念,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签署合作协议,明确各方的职责、权利和注意事项以及商业的机密性和违约所必须受到的惩罚,等等,并按一定比例购买学生保险。企业是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终端用户,通过在学校设立企业奖助学金,并根据自身对人才的需要来设计获奖的要求,激发了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逐渐向企业的需求靠拢;学校与企业委派的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共同参与机械类专业“3+1”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修订,以行业标准和专业素质要求为依据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由于机械类专业要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工程和电子工程基础理论及技能,因此,企业在学生的实习过程中安排生产车间、设备管理与维修、零件制造、生产管理、经营销售以及机电产品的设计等多个流程环节。为保证学生第四年在企业的教学效果,企业给学生配备导师,代表企业对学生进行常规管理,并按照实践教学大纲负责学生在企业的实习计划中各环节的业务指导和根据企业项目需要确定学生毕业设计题目,并对学生实践效果进行考核。实践证明,企业在合作中优先获得了与工作岗位需求吻合、熟悉企业文化、了解企业管理且能尽快上手并能独挡一面的高素质优秀人才[4]。

(2)构建机械类专业“3+1”人才培养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开展机械类专业“3+1”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是关键。机械类专业要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就必须有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始终秉承何香凝以“管理务求完善,训练务求精严”的严谨治校方略,设立了人才培养专项基金,资助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选送中青年骨干教师到企业去工作1—2年,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工程应用型、创新型教师培养。“请进来”就是请企业家和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来校讲学或做专题报告,把工程意识、工程理论、工程实例和工程文化带到校园、带进课堂,传授给学生,这有利于将行业最新的发展技术引进课堂中,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应用性。“送出去”就是有计划地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工程一线挂职锻炼或在校内实训基地参加工程实践,要求教师通过工程实践获得工程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工程领域科技攻关项目和企业工程项目研发工作。教师通过深入企业现场与工程师共同联合指导学生实习,负责安排学生的实习计划及毕业设计任务,可以有效解决教师“从学校到学校、从理论到理论”的缺乏工程背景的问题。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为机械类专业“3+1”人才培养提供一支学历层次高、结构合理、富有活力和发展趋势良好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3)强化培养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学生既是“3+1”人才培养的出发点,也是最终落脚点。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机械类专业学生在前两年进行通识课和学科基础课学习后,学习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努力做到巩固基础、拓宽知识面宽,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机械类专业“3+1”人才培养主要突出“工程性”和“精英性”[5],在第三年进行分流时,以自愿与推荐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考核,优秀者进入“3+1”人才培养试点班继续攻读专业必修课、选修课以及实践技能课,做到实践技能扎实,为第四年的企业“顶岗实习”做准备。第四年,学生到企业生产第一线进行实习和毕业设计,同时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并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使之学会自主学习,真正学习到企业需求的专业知识和核心能力,并努力培养“企业合格人才”所必需的职业素质,实现顺利就业。

由于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为“以面向工程为导向、以项目驱动为手段、以能力培养为关键、以素质综合发展为目标”, 在“教学工厂”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转岗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的人才能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使学生的应用能力达到与工程实际零距离,消除校内学习与工程企业工作之间的“代沟”。由“纯学生”身份转变为“准员工”身份,有利于增强学生岗位适应性,有利于校企共同管理,有效缩小了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差距,同时也缩短了毕业生从“社会人”转变为 职业人”的转型时间。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深入了解企业,运用所学知识,亲身参与并解决企业实际生产问题,使实习环节真正起到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学以致用,增强职业素质,培养学生从事现代制造和高新技术制造企业生产所具备的开发、应用、生产管理等核心能力,使学生在企业环境中获得在学校无法模拟的培养效果,为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人民网.“真刀真枪”培养让未来的工程师卓越起来[EB/OL].[2010-07-09]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2095866.htm l

[2]教育部.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EB/OL].[2010-06-24]http://www.edu.cn/zong_he_news_465/20100624/t20100624_489087.shtm l

[3]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30-32

[4]杨帆,毛智勇,王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14):26-27

上一篇:小学生朗读素质培养下一篇: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