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化学综述

2024-10-15

材料化学综述(共7篇)

材料化学综述 篇1

众所周知,我们日常生活中(包括衣食住行)所使用的各种材料中,没有一样是可以离开化学工业材料的,也正是如此,才引起人们对化学材料的安全性的高度重视。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化学工业材料的安全性时常被提及,这就使得化学工业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被广泛重视,而在生产中也相对的要做好对应的防范措施。那么化学工业材料的安全生产到底应该如何做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熟虑的问题。

一、生产安全性的重要意义

笔者认为,在目前的生产过程中,应该首先注重在化学工业材料的生产中一定要按照规章制度去严格执行,在作业过程中,切勿麻痹大意。“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要认为在生产中的一个小问题就不值得重视,有的时候往往就是一个小问题导致了生产事故的发生,从而危及到车间工作人员自身的生命安全。

随着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对车间装置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而一旦发生火灾、爆炸及中毒事故,其影响范围很广。而且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部分化工原料的开采难度极大,并且有些是不可再生能源。但往往每一次的事故发生,在造成经济的巨大损失的同时也造成资源紧缺,可以说是危害极大。在新闻中,各种报道中,一些化工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消息屡见不鲜。在悲痛之余,生产安全性引起了各部门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据统计,造成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五种(如图1)[1]。为什么会不断的出现这种事故?首先个人认为还是在生产过程中忽视了安全问题,很多企业只想着怎样才能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安全生产。企业的不重视,导致了员工在这些问题上的懈怠;其次在日常工作中也缺乏安全知识以及遇到各种危险时的逃生方法,从而导致在发生危险时,工作人员不能及时快速的远离危险,最终酿成大祸。因此,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遇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大的问题的出现。

二、生产安全性的防范措施

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员工的齐心协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均如此。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怎么做呢?“居安思危危自小,有备无患患可除”,化学工业的生产首先应分析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化学工业材料的生产过程中一定要严把质量关,把质量和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作为生产化学材料的企业,在安全生产中,首先需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严重忽视安全生产的,不仅要追究事故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同时要追究有关负责人的领导责任,从而从源头上杜绝责任事故。[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在化学工业材料生产过程中,设备的设计、选型、选材、布置及安装占据首要位置,设备的选用均应符合国家规范和标准,根据不同工业流程的特点,选用相应的设备。

首先需全面分析在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危险因素的存在,针对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来确定安全的生产路线,选用安全匹配的设备装置;其次对化学工业生产中使用的各种原材料的有毒性和可燃性进行分析和排查,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手段(如密闭、隔离或通风等手段);第三,对于有潜在危险的物料和装置,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系统。在生产中,做到“防患于未然”。

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员工的培训也是重中之重。作为企业,需做好事故案例分析和制定事故处置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对于特殊的岗位,员工必须做到持证上岗,上岗前做好安全知识培训。只有不断的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水平和生产操纵技能,才能进一步提高员工在事故状态下的随机应变能力。

三、生产安全性的关注重点

日常人们所关注的化学工业的生产重点,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食品安全首先就应该被放在第一位。人们常说入口的东西必须安全卫生,由于人们对健康的广泛重视引发了社会对食品安全的普遍关注。食品包装材料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迁移是污染食品的重要途径之一,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3]。这种情况造成的有害物质虽然微量,但长期食用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却不容小觑。那么到底该如何解决这个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呢?

首先,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生产企业,对食品包装材料中化学物迁移问题需引起高度的重视。作为消费者,选择安全卫生的食品是首要之选;作为生产企业,则是从源头上决定食品的安全卫生;作为国家,则是建立完整的法规标准,让企业在生产中有法可依,也是给消费者的一个保障。

总之,化学工业现在是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的行业,因此也就决定了它的重要地位,那么安全生产就被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陈洪伟.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胜任力研究[M].2009(06).

[2]刘玺.化工安全生产的检测分析作用及预防措施[J].2004(01):85-87.

[3]张双灵,赵奎浩等.食品包装化学物迁移研究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包装与机械,2007(09):169-171.

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综述 篇2

1 现行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

1.1 重铬酸钾法

重铬酸钾法为国家标准方法, 该法的优点是测定结果准确、重现性好。缺点是耗时长, 每测定一个样品需要回流2h;回流设备占较大空间, 批量测定有困难;测定过程中消耗大量的浓硫酸和硫酸银, 分析费用较高[1]。该方法对于区域水质调查中大批量样品的测定、水质在线监测及污水处理厂生产控制的经常性测定有一定的局限性[2]。

1.2 高锰酸钾法

高锰酸钾指法主要用于测定地表水、饮用水和生活污水。该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消耗费用较低、环境污染少等优点, 在地表水测定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该方法在工业废水测定中有重现性差、分析数据不可靠等缺点, 使该法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1.3 库伦法

库仑分析法是一种电容量分析法, 该方法操作简单、速度快、氧化率高, 测定准确, 既可用于测定各种有机物含量高的工业废水也可用于测定有机物含量很低的饮用水;节省浓硫酸的使用量;节省测定时间;仪器结果显示准确、滴定终点可实现自动控制, 误差小, 适合于现场COD自动监测;仪器可直接显示COD的值。其缺点是回流消解采用的硫酸银催化剂价格昂贵、用量较大, 导致分析成本高, 容易产生硫酸银的二次污染。

1.4 光度法

H A C H公司的光度法是得到美国环保局认可的COD测量方法。该方法使用现成的已加入试剂的反应瓶, 无需对试剂进行混合、转移和标定等操作, 只需在消解液中加入2m L样品, 摇匀后放入COD反应器中在150℃密闭加热2h, 冷却后进行比色, 调节仪器内置标准曲线得出测定结果。该方法所需的试剂量少, 污染小, 操作简单等优点使该方法正逐步被广泛应用。该方法的缺点是H A C H仪器较贵, 且需使用进口的已加入试剂的反应瓶, 分析成本较高。

1.5 化学发光法

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COD的原理是酸性K2Cr2O7氧化水体中还原性物质, 产生的Cr3+可以催化Luminol-H2O2体系产生强的化学发光, 且产生的化学发光强度与Cr3+的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3]。该方法把高灵敏度的化学发光方法引入COD的测定中, 消解时间短, 不需要外加催化剂, 而且快速, 易于实现自动化。

2 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为提高分析速度, 减少回流时间, 降低试剂费用, 满足大批量实时测定的需要, 目前, 国内外对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的改进研究主要集中在改变样品消解方法、使用廉价易得的替代催化剂和开发COD快速测定仪直接测定化学需氧量三个方面。

2.1 对消解方式的改进研究

2.1.1 密封消解法

密封消解法是将样品密封, 在165℃下加热来进行样品消解, 消解时间为15~20min, 消解时管内压力接近0.2MPa[4]。由于用于消解试样的反应管是密闭的, 可防止挥发性有机物逸出, 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具有简便、快速、节约试剂、省水、省电、省时、少占用实验室空间等优点, 适合于环境监测系统进行污染源大面积调查及大批量水样的监测。

2.1.2 微波消解法

微波消解法是在微波能量的作用下加快分子运动速度, 从而缩短消解时间。微波消解法与标准回流法一样采用硫酸—重铬酸钾消解体系, 水样经微波加热消解后, 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为指示剂, 用硫酸亚铁铵滴定, 计算出COD值。该方法的最大特点就是反应液的加热是采用电磁波能量来进行的, 在高频微波的作用下, 反应液分子会产生摩擦运动。

2.2 对催化剂的改进研究

在COD测定中, 为使有机物充分氧化, 需加入催化剂以使样品消解, 标准法中使用降低C O D的分析费用。姚淑华等[5]以Mn SO4代替Ag2SO4作催化剂, 并采用开管加热消解法测定C O D, 与标准法相比, 该法准确度、精密度均良好。

2.3 COD快速测定仪

由于标准方法测定COD不能满足水质调查中大批量样品的测定、污水处理厂生产控制的经常性测定及水质在线监测的需求, 国内外研究者研制了可准确计量的在线自动C O D测定仪。C O D快速监测仪是综合运用流动注射技术、电化学技术、现代传感技术、自动测量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现代光机电技术的全智能化产品。一般由进样系统、反应系统、监测系统和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

3存在的问题

尽管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取得较大发展, 在某些方面也还存在着不足。在替代催化剂的研究方面以减少硫酸银用量或完全替代硫酸银为探索方向, 很难在提高催化效率和节约分析费用间达到平衡;目前应用广泛的微波消解法通常采用微波炉做消解器, 不同型号的微波炉测定不同的样品, 消解功率和消解时间不同, 消解温度不易控制。此外, 重铬酸钾法测定时需用硫酸汞掩蔽水中氯离子, 测定废液中含有大量汞, 易污染环境;某些废水如电镀废水或制革废水中含有大量六价铬离子, 会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 使测定值偏低, 这些制约因素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参考文献

[1]魏雪娇, 段胜彬.COD快速测定方法研究[J].中国甜菜糖业.1998 (3) :38-40.

[2]吕正中, 谭爱民, 张磊, 等.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综述[J].工业水处理.2000, 20 (1 0) :9-10.

[3]王娟, 李保新, 章竹君, 等.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快速测定化学需氧量[J].分析实验室.2004, 23 (7) :19-20.

[4]Best D G, Decassers K P.Determination ofCOD using a sealed-tube method[J].Water PollutionControl, 1978, 77 (1) :138-140.

油田化学防砂技术综述——锦州 篇3

1 化学防砂技术的发展历程

锦州油田已开发15年, 油井出砂一直是影响油田开发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代写毕业论文化学防砂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在油田开发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92年至2005年期间化学防砂技术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1) 1992年至1995年, 在稀油和稠油区块分别使用以长效黏土稳定剂为主的FSH2901稀油固砂剂和以无机物为主的BG-1高温固砂剂。

(2) 1996年至1997年, 稠油井化学防砂技术有了新突破, 先后开发并研制了含有有机成分的三氧固砂剂、高温泡沫树脂和改性呋喃树脂溶液防砂剂。

(3) 1998年至2002年, 以具有溶解和溶合作用的氟硼酸综合防砂技术代替长效黏土稳定剂成为稀油井化学防砂技术的主流, 以含有水泥添加剂的有机硅固砂剂代替了三氧固砂剂。

(4) 2003年至2005年, 改性呋喃树脂防砂技术由于有效率较高和有效期较长, 代写医学论文成为化学防砂技术的主流, 其余早期的化学防砂技术不再使用, 同时LH-1高强度固砂剂防砂技术通过了现场试验。

2 化学防砂技术的应用效果

2.1 FS H-9 0 1稀油井固砂剂防砂技术

(1) 防砂机理。FSH-901固砂剂主要成份为线性的高分子阳离子型聚合物N2胺甲基聚丙烯酰胺, 这种聚合物中阳离子与黏土晶格中的阳离子发生交换作用, 中和黏土表面的静电荷, 消除黏土片层间的排斥力, 使黏土呈吸缩状态, 阻止黏土膨胀引起砂粒运移。由于与黏土发生交换的阳离子是连接成链状的, 可在黏土颗粒表面形成强大的吸附膜, 包裹黏土颗粒, 使黏土颗粒与泥砂颗粒牢固地黏结在一起, 又可防止其他阳离子的侵入和交换, 达到固砂和防止油层出砂的目的。

(2) 应用效果。1992年至1997年, 使用FSH-901稀油井固砂剂总计施工136井次有效107井次, 有效率78.7%。

2.2 B G-1高温固砂剂防砂技术

(1) 防砂机理。该高温固砂剂是以含钙的无机化合物为主体, 加入有机硅化物及分散剂, 经密闭表面喷涂工艺处理制得的白色粉末状固体颗粒。在快速搅拌下将该剂分散在水介质中, 配制成微碱性的悬浮液, 在注汽条件下挤入井内, 其中的硅化物在井筒近井地带高温表面发生脱水反应将地层砂牢固地结合在一起, 从而达到固砂的目的。

(2) 应用效果。1992年至1995年, 使用BG-1高温固砂剂总计施工79井次, 有效63井次, 有效率79.7%。

2.3 三氧固砂剂防砂技术

(1) 防砂机理。三氧固砂剂由粉状氢氧化钙、碳酸钙、甲基三乙氧基硅烷, 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分散剂、助乳化剂及其他助剂组成。承载于氢氧化钙和碳酸钙上的乙氧基硅烷在高温条件下遇水分解, 乙氧基变为硅醇基, 硅醇基与砂粒表面的氢氧基 (—OH) 之间和硅醇基相互之间发生脱水缩合反应, 硅醇基与钙化合物之间也会发生某些反应, 其结果是砂粒和钙化合物颗粒之间形成网状结构的有机硅大分子, 使松散的砂粒胶结在一起。

(2) 应用效果。1996年至1997年, 使用三氧固砂剂总计施工98井次, 有效81井次, 有效率82.7%。

2.4 高温泡沫树脂防砂技术

(1) 防砂机理。当高温可发泡树脂液挤入地层后, 一部分树脂液在砂粒之间吸附而形成胶结点, 树脂固结后将地层砂固结;进入地层亏空处的另一部分树脂在发泡剂作用下发泡并形成固体泡沫挡砂层, 起人工井壁的作用。这一技术是高温树脂固砂与固体泡沫人工井壁防砂的结合。

(2) 应用效果。1997年, 使用高温泡沫树脂总计施工4井次, 有效2井次, 有效率50%。

2.5 氟硼酸综合防砂技术

(1) 防砂机理。氟硼酸可水解产生HF[2], 即BF4-+H2O=BF3OH-+HFBF3OH-阴离子可进一步依次水解成BF2 (OH) 2-、BF (OH) 3-、H3BO3, 同时产生HF。各级水解生成的HF与砂岩中的黏土和地层骨架矿物颗粒的反应为HF+Al2Si O16 (OH) 2H2Si F6+Al F3+H2O与此同时, 羟基氟硼酸和硼酸亦与地层矿物颗粒如高岭石反应, 生成硼硅酸盐和硼酸盐。硼硅酸盐可将小片黏土溶合在一起, 阻止其分解和运移, 使氢氟酸进一步与地层骨架矿物反应。在这些反应中, 黏土中的铝生成取决于F-的某种氟铝酸盐络离子而溶解在溶液中。在矿物表面富集了硅和硼, 在硅酸盐和硅细粒上则形成非晶质硅和硼硅玻璃的覆盖层, 溶合成骨架, 使颗粒运移受阻。

(2) 应用效果。1998年至2002年, 使用氟硼酸综合防砂技术总计施工130井次, 有效106井次, 有效率81.5%。

2.6 YL97 1有机硅固砂剂防砂技术

(1) 防砂机理。该固砂剂能改变黏土表面的电荷性质, 其中的主体成份聚合物还能与地层中的硅氧结构矿物 (包括黏土中的硅氧结构矿物和砂砾中的Si O2) 反应, 形成牢固的化学键;同时在油层条件下固砂剂分子之间相互交联, 形成牢固的网状结构, 既稳定了胶结物, 又固结了疏松砂粒。

井壁混凝土化学腐蚀研究综述 篇4

1 离子腐蚀

井壁混凝土长期被潮湿多水的地下土层所包围,接触到的腐蚀性离子主要有Cl-、SO42-、HCO3-、Mg2+、Na+、K+等。其中,Cl-、SO42-、Mg2+对井壁混凝土具有较强的腐蚀作用。

1.1 阴离子腐蚀

Cl-是一种既能引起钢筋锈蚀又能使水泥基材料破坏的离子。来源于原材料及周围环境的Cl-对井壁混凝土的破坏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对钢筋的锈蚀。Cl-侵入混凝土内部的方式有渗透作用、毛细管作用、扩散作用、电化学迁移等,而对于井壁混凝土此过程还要受到压力水头的影响。侵入混凝土内部的游离Cl-会改变钢筋钝化膜(γFe2O3·m H2O)稳定存在的强碱性环境,致使钝化膜在含量超过临界值Cl-的作用下遭到破坏,进而形成氯铁腐蚀电池并最终导致钢筋锈蚀膨胀及混凝土开裂。一般可采用涂刷阻锈剂保护层、改换特种钢筋以及阴极保护等措施来保护钢筋不受氯离子腐蚀[3]。氯离子对水泥基材料的腐蚀作用则主要表现在溶解性腐蚀及膨胀性腐蚀。溶解性腐蚀是指氯离子能够置换混凝土中的钙,并与混凝土本身的凝胶体发生溶蚀反应,使Ca(OH)2等形成可溶性物质,最终导致混凝土孔隙率增大及强度的降低。而Cl-在与Ca2+、Mg2+等结合后,则会与混凝土中的3Ca O·Al2O3·6H2O等物质生成膨胀性化合物,造成混凝土的结晶膨胀性腐蚀[4]。

SO42-腐蚀是在各种离子腐蚀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种腐蚀作用。其按腐蚀类型可分为石膏型硫酸盐侵蚀、钙矾石型硫酸盐侵蚀、碳硫硅钙石型硫酸盐侵蚀。主要的腐蚀机理在于,SO42-会使水泥石中的Ca(OH)2、3Ca O·Al2O3·6H2O、3Ca O·2Si O2·3H2O遭到破坏,并生成针状或片状的钙矾石、石膏晶体,这些晶体的体积是原反应物体积的1~3倍,体积膨胀及结晶应力常使井壁混凝土发生胀裂甚至脱落,最终形成对井壁混凝土的结晶膨胀性腐蚀。硫酸根能够降低氯离子侵入混凝土中的含量,并且硫酸根浓度越高,该抑制作用就越明显[5],但在共存的后期,硫酸根却会因使混凝土膨胀开裂而加快氯离子对混凝土的侵蚀[6]。另外,水泥材料对氯离子有固化作用,但由于SO42-的存在消耗了水泥石中固化Cl-的C3AH6,令部分氯离子得到释放,进而使氯离子固化率降低,而且随着硫酸根浓度的提高,这种降低幅度会更大。硫酸盐腐蚀与混凝土交变应力疲劳损伤之间会存在相互促进的的叠加效应。交变应力加速了硫酸根离子的侵蚀速率,提高了硫酸根离子的有效扩散系数,硫酸盐腐蚀则催化了混凝土在交变应力作用下的疲劳破坏。这种叠加效应会随着硫酸盐浓度及交变应力水平及加载频率的提高而愈加明显[7]。

1.2 阳离子腐蚀

Mg2+、Na+、K+等碱金属阳离子对井壁混凝土具有阳离子交换溶解性腐蚀作用。以Mg2+为例,当其作用于井壁混凝土时,Mg2+将置换混凝土中的Ca2+,从而使Ca(OH)2和m Ca O·n Si O2等胶凝物质发生溶蚀。Mg(OH)2与Ca(OH)2相比,前者的胶结能力差溶解度大,并且当Mg2+与混凝土中的m Ca O·n Si O2胶凝物质共存时,反应生成的Mg(OH)2更易达到稳定状态。Mg2+等的交换溶出性腐蚀会使混凝土孔隙率提高,结构的密实性降低,结构被削弱甚至解体,并为其他腐蚀成分的渗入创造了条件。当介质水流动或介质溶液中含有Na Cl时,Ca(OH)2的溶解度会增高,上述腐蚀速度加快[8]。另外,Na+等阳离子与Cl-、SO42-共同作用时,会对井壁混凝土形成结晶膨胀性化学腐蚀作用。当Na+与Cl-或SO42-在潮湿的井筒环境中共存时,会分别生成吸水性较强的芒硝和石盐晶体,这两种晶体会随着井筒中温度、湿度、气压的变化而发生吸水和脱水现象,在这一反复进行的过程中井壁混凝土将多次受到结晶应力的膨胀作用,这最终会使井壁混凝土发生成片脱落[9]。

2 气体腐蚀

井壁混凝土深处地下,其服役环境相对封闭且空气对流较差,而生产乏风中却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等多种有害气体,其对井壁结构的腐蚀作用不可忽略[2]。

2.1 CO2的溶解性腐蚀及碳化作用

矿井开采后井筒底部含水层的水压下降,致使水中的脱碳酸作用发生,并使井筒中CO2浓度提高。此时从底部含水层中溢出的CO2便会与井壁混凝土中的Ca CO3发生溶解反应,并在渗流水的作用下表现为井壁表面渗水处“钙华”现象的产生[10]。碳化作用则是指CO2经由毛细孔及微裂缝进入混凝土内部,并与Ca(OH)2、3Ca O·2Si O2·3H2O及2Ca O·Si O2·4H2O发生反应生成Ca CO3的过程。碳化的快慢主要取决于CO2向混凝土内部扩散的速度[11],且碳化速率会随碳化龄期的延长而减缓。粉煤灰及矿粉的加入,则会使井壁混凝土发生“二次水化”效应,消耗混凝土内的Ca(OH)2,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干湿循环下的氯盐腐蚀则会抑制混凝土的碳化化进程[12]。

2.2 SO2的硫化作用

矿井中的SO2主要来源于土壤中某些有机质等物质在微生物作用下的分解。SO2腐蚀混凝土时首先在混凝土孔隙通道中扩散,之后再在混凝土液相环境中溶解并发生部分亚硫酸根的氧化,从而形成由H+、SO42-、SO32-等组成的腐蚀性体系,这最终将导致混凝土中Ca(OH)2、3Ca O·Al2O3·6H2O、3Ca O·2Si O2·3H2O的腐蚀溶解以及石膏、钙矾石晶体的生成及混凝土的破坏。已有研究表明,粉煤灰的加入可以提高井壁混凝土的抗二氧化硫腐蚀能力,且在合理掺量范围内,粉煤灰用量越多SO2在后期向混凝土内部的硫化速率越小[13]。水灰比则通过改变混凝土中的微孔隙含量来影响SO2的硫化效果,且水灰比越大混凝土中的微孔隙含量越多,SO2越容易在混凝土内部扩散,混凝土越容易受到SO2的腐蚀作用。

2.3 H2S的腐蚀作用

在油田地区、火山岩地区以及其他含有机质及硫酸盐的地区,土壤中还会存在H2S,这些H2S主要源于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及硫酸盐还原菌对硫酸盐的厌氧还原[14]。这些源于土壤的H2S本身对井壁混凝土并无明显的腐蚀作用,但和空气中的水分结合会在混凝土井壁上形成氢硫酸酸性水膜,这降低了井壁混凝土表面的碱性,营造出适合硫杆菌生的弱碱环境,为H2S在井壁混凝土表面生物氧化成硫酸提供了条件,从而进一步造成了井壁混凝土的酸性腐蚀及结晶膨胀性腐蚀[15]。

3 其他化学腐蚀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井壁混凝土强度等级多大于C50,水灰比小含碱量大,且其特殊的服役环境更适宜各种微生物生长。因此,研究井壁混凝土化学腐蚀时还要考虑到碱骨料反应和微生物的影响。

3.1 碱骨料反应

碱骨料反应(简称AAR)是指混凝土中的碱性物质与骨料活性Si O2、活性碳矿物成分等发生化学反应,并生成吸水膨胀性物质,从而使混凝土在浇筑成型一定时间后,内部逐渐产生自膨胀应力,造成混凝土由内向外膨胀开裂的损毁现象。碱骨料反应可分为碱硅反应(ASR)和碱碳反应(ACR)。反应一旦发生便难以控制和补救,即便采取修补加固措施也不能根除诱因,损毁还会继续发展,所以碱骨料反应形象的被称为是混凝土的“癌症”[16]。碱骨料反应发生的前提是有多余的水、混凝土中总含碱量较高、有活性骨料存在,三者缺一不可。通过控制原材料中碱活性骨料及碱含量、优化水灰比、掺入混合材、合理搭配结构尺寸和骨料尺寸、掺加纤维材料都可减轻碱骨料反应带来的损失。

3.2 微生物的化学作用

微生物亦会对井壁混凝土造成化学腐蚀作用。其主要机理是硫酸盐还原菌SRB、氧化硫杆菌SOB等微生物对有机质或硫酸盐进行氧化还原分解,并使之先后产生H2S和H2SO4,从而进一步对井壁混凝土产生化学腐蚀作用[17]。微生物对井壁混凝土的作用及影响因素多种多样。有些真菌可与SOB互利共生并加速SOB对井壁混凝土的腐蚀,而有些微生物却经过固着组成了生物膜并对井壁混凝土形成了保护,且5.5~8.5的p H值可使SRB和SOB大量增长,而过氧或缺氧则又会分别使SRB和SOB停止生长[18]。因此,控制井筒微生物生态环境,涂刷井壁混凝土树脂防腐涂层,掺加矿物掺合料、抗菌剂及苯丙烯聚合物等均可保护井壁混凝土不受微生物的化学腐蚀作用。

4 结语

绿色分析化学原理与技术综述 篇5

1 绿色分析样品前处理技术

1.1 微波消解

微波消解具有快速、节能、减轻环境污染等优点, 是一种高效省时、低能耗的现代制样技术, 普遍用于原子光谱分析的样品处理, 也用于电化学分析、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种微量和痕量元素及色谱法测定尿碘等。

在微波电磁场中, 被消解样品的极性分子快速转向和定向排列, 从而产生振动。在较高温度和压力下消解样品, 可以激活化学物质, 从而使氧化剂的氧化能力大大加强, 使样品表层扰动、破裂, 并不断产生新的与试剂接触的表面, 加速了样品的消解, 这样既节省了化学试剂, 又缩短了样品消解的时间。

1.2 微波萃取

微波萃取是利用微波能提高萃取效率的一种新的样品处理技术。微波萃取是利用微波能强化溶剂萃取效率, 即利用微波加热来加速溶剂对固体样品中目标萃取物的萃取过程。不同物质的介电常数不同, 其吸收微波能的程度不同, 由此产生的热能及传递给周围环境的热能也不相同。在微波场中, 吸收微波能力的差异使得基体物质的某些区域活萃取体系中的某些组分被选择性加热, 从而使得被萃取物质从基体或体系中分离, 进入到介电常数较小、微波吸收能力相对较差的萃取剂中。萃取装置一般要求为带有控温附件的微波制样设备, 制样杯一般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样品杯, 萃取溶剂为极性溶剂。与传统的萃取法相比, 微波萃取具有设备简单、适用范围广、萃取效率高、可同时处理批量样品、节省时间溶剂和污染小等优点。目前微波萃取主要用于环境样品的分析。

1.3 超临界流体萃取

超临界流体萃取是利用超临界流体所具有的良好溶剂性能提取分离混合物的特定组分。超临界流体是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 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流体。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已成为超临界流体技术提出以来应用最早的领域之一。超临界流体萃取使用最普遍的溶剂是CO2, 设备包括:CO2钢瓶、泵、萃取容器、限压装置和收集系统。其操作方法是将样品置于萃取容器中, 用超临界流体萃取, 减压后用少量有机溶剂收集待测物供分析。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应用主要集中于食品、药物和环境样品的分析。

2 绿色分析分离富集技术

2.1 固相萃取

固相萃取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样品富集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基于样品在两相之间的分配差异, 即在固相和液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 当液体样品通过固体吸附层时, 基体被除去, 待测物被富集, 然后用少量溶剂洗脱回收待测物。可以将固相萃取的固相吸附剂分为非极性相、极性相和离子交换相3类。固相萃取是由液固萃取和液相色谱技术相结合发展起来的, 现在很多情况下已取代了传统的液-液萃取法。随着固相新涂层的不断推出, 如离子交换涂层及生物亲和力涂层, 固相萃取的应用范围将日益扩大。

2.2 固相微萃取

固相微萃取是由加拿大Waterloo大学Pawliszyn于1990年首创的一种集萃取、浓缩、解吸于一体的样品前处理技术, 与常规的索氏萃取等方法相比具有很多优点, 如体积小、分析周期短、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无需使用溶剂等, 适用于现场分析。该技术利用涂有吸附剂的石英纤维萃取头吸附样品中的待测物, 从而达到萃取浓缩的目的。固相微萃取实质上是一种待测物在基体样品和固定相之间取得平衡的技术。在一定条件下, 待测物在固定相上有较高的分配系数时, 可以将其定量萃取出来。固相微萃取有两种样品处理法:一是直接萃取, 二是顶空萃取。前者是将萃取头直接浸入液体或气体中, 适用于分析气体或较清澈的液体样品。后者是将萃取头悬在液体或固体样品上方的空间里, 适用于分析较脏的液体样品和固体样品。工作程序分为两步, 首先将萃取头置于样品中萃取待测物, 然后将萃取头取出并置于气相色谱或HPLC的进样器中受热脱附并进行定量测定。固相微萃取技术主要用于测定环境样品中易挥发的有机物。迄今为止已将其用于分析气体、液体和固体样品。被分析的环境污染物有杀虫剂、苯酚、取代苯、PCBs、PAHs、脂肪酸和少数无机物。

2.3 膜萃取

膜萃取是把被测物从水相萃入气相。在膜萃取过程中载气流顺序通过浸入水相的中空纤维膜细管、吸附剂界面单元和气相色谱仪, 被测物从水相扩散进入纤维膜细管, 再被带入吸附剂单元吸附富集, 最后热脱附进入气相色谱分析单元。这种技术主要应用于挥发性和半挥发性的非极性有机物的分析。

3 绿色分析测试技术

3.1 近红外技术

近红外光谱主要是由于分子振动的非谐振性使分子振动从基态向高能级跃迁时产生的, 记录的主要是含氢基团X-H (X为C、N、O) 振动的倍频和合频吸收。由于分子的倍频和合频吸收强度较弱, 这为样品不经过稀释预处理就可以直接原样测定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由于近红外吸收较弱, 不需要事先对液体试剂进行稀释, 对固体粉末也可直接进行漫反射分析。样品预处理非常简单, 这样就可以避免预处理时因溶剂挥发、废液废渣等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由于该技术在分析样品时不损伤样品, 所以从样品的预处理、分析测试直到后处理过程, 近红外技术都可认为是一项绿色分析技术。

3.2 X射线荧光分析

当试样受到X射线、高能粒子束、同步辐射源产生的真空紫外线的照射时, 试样中元素将发射特征X射线。特征X射线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高能粒子与试样原子碰撞, 将原子内层电子逐出形成空穴, 使原子处于激发态, 这种激发态离子寿命很短, 当较外层电子向内层空穴跃迁时, 其多余的能量以X射线的形式放出, 并在较外层产生新的空穴和产生新的X射线, 这样便产生一系列的特征X射线。在一定条件下, 荧光X射线强度与分析元素含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为荧光X射线的定性定量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X射线荧光从样品收集到分析测试的各个阶段, 不需要任何溶剂, 几乎没有使用和产生有害物质, 具有分析速度快、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分析范围广等特点。

3.3 顶空气相色谱分析

顶空气相色谱分析技术是将具有挥发性样品置于密闭容器中, 保持恒定温度, 使其上部的气体与样品中的组分达到相平衡, 取上部的气体进行色谱分析求得样品中挥发性组分的含量, 广泛应用于食品、水质及生物材料样品的分析。

4 结论

绿色化学是近年来才被人们认识和开展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 它为人类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有效手段, 从绿色化学的目标来看, 有两个方面必须重视:一是开发以“原子经济性”为基本原则的新化学反应过程;二是改进现有的化学工业, 减少和消除污染。绿色分析化学是把绿色化学原理应用在新的分析方法和技术设计方面, 旨在减轻分析化学对环境的影响, 是今后分析化学的发展方向。在21世纪里绿色分析化学必将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摘要:绿色化学是近年来才被人们认识和开展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 绿色分析化学是把绿色化学原理应用在新的分析方法和技术设计方面, 旨在减轻分析化学对环境的影响, 是今后分析化学的发展方向。在21世纪里绿色分析化学必将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绿色分析化学,样品前处理,分离富集

参考文献

[1]邵鸿飞, 冀克俭, 邓卫华等.绿色分析化学技术研究进展[J].化学分析计量, 2008, 17 (1) .[1]邵鸿飞, 冀克俭, 邓卫华等.绿色分析化学技术研究进展[J].化学分析计量, 2008, 17 (1) .

低渗透油层物理化学采油技术综述 篇6

关键词:低渗透油层,特征,物理采油技术,化学采油技术

近年来, 中低渗油层在我国油气储备中所占比例持续攀升, 采取适宜的采油技术, 合理地对中低渗油层进行开发逐渐成为油层开发研究的重点之一, 下面就对我国低渗透油层的物理化学采油技术予以深入探讨。

1 低渗透油层分布的地质条件及主要特征

1.1 低渗透油层颁布的地质条件

低渗透油层的形成条件存在一定差异, 在我国, 低渗透油层多分布于山麓冲积扇的浊积扇和水下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有跞状砂炭油层、砾岩油层、粉砂炭和砂岩油层等几种岩石类型。主要包括由近源沉积的矿物成熟度低、油层分选差、成岩压实作用、远源沉积物和近源深水重力流形成的油层。

1.2 低渗透油层的概念及低渗透油层的主要特征

低渗透油层是一个相对概念, 目前尚无统一固定的界限或标准, 常因国家地域或不同时期发展面临的技术经济条件和资源状况而予以划定, 范围存在较大的变化。在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 我国对于低渗透油层界限和范围认识是较为一致的。

简而言之, 参透率低低是低渗透油层的最主要特征, 此外, 油气水流动通道很微细, 液液界面及液固界面相互的作用力很显著, 渗流阻力相对是很大的。这些特征导致了其渗流规律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或偏离达西定律。反映在油田生产中, 则表现为单井的日产量小, 甚至于不压裂就没有生产能力, 生产状况不稳定、产量下降较快;, 注水井压力高、吸水能力差, 采油井却难见注水效果;开采油田在见水后, 采液指数和采油指数会因含水上升而急剧下降, 给油田的稳定生产造成严重困扰。

2 开发方式的不断优化是提高采收率的关键所在

低渗透油层的开发方式对采收率的影响很大, 在生产实践中, 初期通常利用天然能量予以开采, 当压力降低到一定程度时, 则应在适当时机选择人工补充能量进行开采。注水是补充能量开采的主要方式。在保证水质基础上, 进行高压注水。根据油层特点还可采取周期注水方式提高采收率, 改善开采效果。此外, 国外对低渗油层的开采也有采取注气方式补充能量进行开采的。

2.1 充分利用天然能量的措施

低渗透油层, 特别是高压低渗透油层开采初期压力较高、注水相对困难, 应当在开采中对天然能量开采妥善加以利用, 以获得相对较高的一次采收率, 还能够延长油田的无水采油期, 从而使开采效果得到较大改善。国内外低渗透油层开发实践也表明, 充分利用天然能量进行开发开采, 是取得较好效果的有效措施。

2.2 开采中注重周期注水的应用

周期注水可以有效提高采收率和水驱波及系数。这是因为利用周期性提高或降低注水压力方法能够增加油层系统弹性能量, 使油层内部产生不稳定压降, 使得不同渗透率区间的液体产生相应的不稳定交流渗流。油田生产实践表明, 对非均质性严重低渗透油层进行周期注水, 较常规注水能够提高10%-25%的水驱波及系数和3%-4%的采收率。

2.3 开采中注入烃类混相驱的应用

在低渗透油层的开采中高压注入天然气, 使开采油层中的油与之发生混相以形成混相带, 伴随着持续注入的压力, 混相前缘向前不断驱动, 从而实现将油采出的目的。:澳大利亚缔拉瓦拉油田低渗透油层开采实践表实, 此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低渗透油层的采收率。

3 低渗透油层物理采油技术的应用

3.1 直流电法采油技术的应用

直流法是改善油层孔隙结构、液液或固液界面性质和介质中油水流动状态的有效方法, 也是油水相渗透率调整的重要手段。实路生产证明, 在一次采油基础上, 施加电场处理油层能够提高10%左右的采收率。

直流电法提高油层采收率技术, 对储层渗透率及岩性没有严格要求, 应用于高含水开采期有更加显著的效果。当前我国的大庆和胜利等油田均已进人高含水开采期, 主力油层分布零散, 注水效果不理想, 即便有新增油层储量, 也多为渗透率低的薄油层。利用直流电场对高含水开采期低渗透油田进行油层开采, 能够有效控制原油的含水率、提升原油的最终采收率, 是实现油田稳产高产的有效技术方法。

3.2 其他物理采油技术方法的应用

3.2.1 声波采油技术的应用

声波采油是目前发展较快的三次采油技术。据相关资料报道, 采用频率较高超声波进行处理, 可提升40~50%的油田产量, 能够获得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与传统采油方法相比, 声波采油以其影响流体物性与流态;对油层作用见效快;操作费用低;还可与其他增产措施结合使用的特点, 在非均质油层、低渗透油层得到了广泛应用, 是提高低渗透油层原油采收率的有效技术措施。

3.2.2 热力采油技术的应用

热力采油是指利用热作用降低原油的粘度, 使稠油油层开采效果得到改善。目前热力采油技术应用于低渗透低原油粘度油层的开采中效果也较为明显。例如, 我国的朝阳沟油田, 原油结蜡温度在在50~60℃, 原油粘度和渗透率均较低, 采用热力采油技术后, 残余油饱和度大幅度降低, 有效提高了原油采出率。

3.2.3 电磁场强化采油技术

电磁场强化采油技术是将大功率电磁能输人油层, 以提高油层渗透率, 改变油流通道, 达到增产的目的。目前, 此技术在国内尚在研究和引起阶段。

4 化学采油技术在低渗透油层开采中的应用

4.1 纳米聚硅材料在降压增注中的应用

纳米聚硅材料这一新型降压注水剂能够有效提高低渗透油层注水井的吸水能力, 平衡注水井之间的压力差异。此外, 由于纳米聚硅微粒还能够包覆在粘土表面而阻止注入水浸入, 能够起到防膨作用。目前国内油田用聚硅材料处理注水井的实践也表明, 聚硅材料在低渗油田注水开发中能起到很好的降压增注效果。

4.2 改变油层润湿性在提高原油采收率中的应用

油藏岩石的润湿性影响油水在多孔介质中的分布、流动状态和驱油效率, 在油藏开采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化学处理改变油层润湿性, 提高原油采收率是可行的。例如:硅油能将水湿性贝雷砂岩改变为中性润湿, 而有机氯硅烷能将其改变为油湿, 同时, 在化学驱油过程中, 可以通过控制化学试剂如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等吸附或沉淀的数量及吸附方式来改变油藏的润湿性, 从而实现油层采收率的提升。

结束语

我国也低渗透油田储量增长迅速, 是今后一段时期油田开采的主要资源基础, 因此, 为提高油层采收率, 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研究低渗透油层采油技术, 是保证石油工业取得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延军, 彭珏, 赵连玉, 陈远林.低渗透油层物理化学采油技术综述[J].特种油气藏2008 (4) .[1]李延军, 彭珏, 赵连玉, 陈远林.低渗透油层物理化学采油技术综述[J].特种油气藏2008 (4) .

板蓝根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综述 篇7

板蓝根研究在早期实验中发现, 无论是体内抗病毒还是体外抗病毒研究板蓝根药材提取物都显示出抗流感病毒、抗腺病毒活性。经溶剂法和各种色谱方法, 对抗病毒活性部位进行了提取分离, 从中得到了10个化合物, 通过谱学分析和理化常数测定并结合文献鉴定了其中7个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其中有1个新化合物和6个已知化合物。

本文就有关板蓝根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化学成分

1.1 有机酸类化合物

吡啶三羧酸 (3-pyridinecarboxylic acid) , 顺丁烯二酸 (malefic acid) , 2-羟基-1, 4-苯二甲酸 (2-hydroxy-1, 4-benzenedi carboxylic acid) 和羟甲基糠酸 (5-ydroxymethyl furoicacid) 。

1.2 生物碱类化合物

1.2.1 吲哚类生物碱

2, 5-羟基吲哚 (2, 5-dihydroxy-indole) , 2, 3-二氢-4-羟基-2-氧-吲哚-3-乙腈 (2, 3-dihydro-4-hvdroxv-2-oxo-indole-3-acetonitrile) , hydroxyindirubin, 吲哚-3-乙腈-6-O-β-D-葡萄糖苷 (indole-3-acetonitrile-6-O-β-D-glucopyranoside) , isaidigodione和 (E) -二氧羟苄吲哚酮[ (E) - (3, 5-dimethoxy-4-hydroxy, benzylidene) -2-indolinone]。

1.2.2 喹唑类生物碱

3- (2-hydroxyphenyl) -4- (3H) -quina-zolinone和isaindigotonet。

1.2.3 其他类型生物碱

依靛蓝双酮 (isaindinotidione) 。

1.3 微量元素

K, Ca, Mg, Zn, Fe, Cu, Mn, Pb, Hg, Ce, CoNi, Cd和As其中Ca, M n, Zn, Fe含量较为丰富[1]。

1.4 其他化学成分

板蓝根中还含 (+) 异落叶松树脂醇[ (+) iso-lariciresinol]、2-羟基-3-丁烯基-硫氰酸酯 (2-hydroxy-3-butenyl-thiocyanato) 、1-硫氰酸-2-羟基-3-丁烯 (1-thiocyanato-2-hydroxy-3-butene) 、5羟甲基糖醛 (5-hydroxymethyl furaldehyde) 和正丁基-β-D-吡喃型果糖 (n-butyl-β-D-fructopyronosiole) 。

2 药理活性

2.1 抗内毒素作用

板蓝根抗内毒素作用, 提取分离并筛选出F 022部位为抗内毒素活性部位, 初步确认F02207成分为活性指标成分, 并且证实F 022部位对于内毒素诱生炎性介质 (T N F-α, IL-6) 有抑制作用[2]。从板蓝根中分离出31个化合物, 其中3- (2, -羟基苯基) -4 (3H) -喹唑酮、4 (3H) -喹唑酮、丁香酸、邻氨基苯甲酸、水杨酸、苯甲酸具有体外抗内毒素活性, 丁香酸有半体内抗内毒素作用。其中, 水杨酸 (10umol/L) 可显著抑制LPS诱导HL-60细胞释放IL-8, 抑制率达82.67%。采用LPS预刺激、LPS后刺激、LPS与板蓝根多糖同时刺激J744.a.1小鼠巨噬细胞株, 分离核蛋白, 定量分析N F-k B与DNA结合活性, 发现板蓝根多糖在上述3种情况均可抑制LP5刺激引起的N F-k B与DNA结合活性的升高。

2.2 抗病毒作用

自菘蓝中分得色胺酮, 经研究表明其对羊毛状小胞子菌、短发癣菌等七种皮肤病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5μg/ml。板蓝根对柯萨奇B3病毒、肾综合症出血热病毒、乙型脑炎病毒、腮腺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以及乙型肝炎病毒均有抑制作用。以MTT法检测50%中药板蓝根煎剂对人巨细胞病毒 (HCMV) 的抗毒效应, 发现板蓝根煎剂在1:200稀释度时即有显著的抗病毒效应,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抗HCMV中药。此外采用血凝滴法证明板蓝根对流感病毒在直接作用、治疗作用及预防作用上的有效率分别为100%、60%、70%。

2.3 抗肿瘤作用

采用MTT法测定板蓝根二酮B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及卵巢癌A2780细胞的抑制作用, 集落形成实验观察药物的诱导分化作用, PCR-ELISA试剂盒测定细胞的端粒酶活性, 结果显示:板蓝根二酮可抑制肝癌BEL-7402细胞及卵巢癌A 2780细胞的增殖, 并具有诱导分化、降解低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和逆转肿瘤细胞向正常细胞转化的能力。采用MTT法亦证实板蓝根高级不饱和脂肪组酸有体外抗人肝癌BEL-7402细胞活性, 并且还发现该酸可以致S180肉瘤的生长, 延长H22腹水型肝癌小鼠的生命。

2.4 免疫调节作用

实验证实ip板蓝根多糖可显著促进小鼠免疫功能。进一步研究表明板蓝根凝集素 (属板蓝根多糖) 可与细胞表面糖蛋白结合, 促进小鼠胸腺的发育和胸腺细胞的增殖, 间接地维持胸腺微环境, 促进T淋巴细胞、胸腺上皮细胞分泌胸腺素和细胞因子, 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从板蓝根二氯甲烷-甲醇 (1:1) 提取物中分离出的A、B、C、D、E5个流分及其相应的亚流分对人多形核细胞化学发光的影响既有增强作用, 又有抑制作用, 提示有可能从板蓝根中获得免调节类药物[3]。

2.5 抗炎作用

板蓝根70%乙醇提取液经实验证实有抗炎作用, 表现在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人鼠足跖肿、人鼠棉球肉芽组织增生及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抑制作用。新近从板蓝根中分离出的依靛蓝双酮经实验证明有清除次黄嘌呤与黄嘌呤氧化酶系统产生的过氧化物、刺激嗜中性粒细胞、抑制5-脂氧化酶的活性和降低细胞分泌白三烯B (4) 水平的作用。在对板蓝根的抗氧自由基的活性进行研究时还发现极性较大的D流分较粗提取物对氧自由基的清除率更高;从流分D中分离得到的流分D1、D2在各浓度时对氧自由基的清除率都比流分D低, 而极性较人的流分D3、D4、D5对氧自由基的清除率与流分D相当, 说明板蓝根高极性流分及其亚流分含有抗氧自由基的活性物质。

2.6 活血化瘀作用

从欧洲菘蓝中分离得到尿昔、次黄嘌呤、尿嘧啶、水杨酸等对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表现一定的抑制活性, 在0.21mg/ml最终浓度抑制率分别为18.2%、24.2%、10.8%、20%。。

3 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板蓝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主要用于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 对流行性感冒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此外, 板蓝根还可用于治疗急性咽喉炎、流行性乙脑炎、慢性咽炎、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带状疱疹、肾病血尿症、水痘等, 效果显著。

随着板蓝根的广泛应用, 关于板蓝根制剂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 其中儿童的不良反应所占比例较大。有报道患儿im板蓝根注射液2 ml, 用药10 min后突感胸闷、气促, 口唇发绀, 头顶部红色风团样皮疹, 手指僵直, 头晕厉害。立即停药, 及时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 症状很快消失。此外, 板蓝根的不良反应还有:过敏性体克、过敏致死亡、肾损害、多发性肉芽肿、溶血反应以及消化道出血等。在所有不良反应中, 过敏性皮疹比例最高。在实验研究中还发现板蓝根水煎液能明显诱发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粒和小鼠精子畸形, 具有致突变作用。因此应加强板蓝根制剂的生产质量控制, 严格掌握好用药剂量, 避免注射剂之间的联合用药, 尽量减少板蓝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4 结语

综上所述, 板蓝根的不同活性部位、化学成分显示出不同的药理活性, 即使是同一部位、成分也可显示出不同的活性。在选育人工品种板蓝根时, 应该注意其生药学上不但存在差异, 而且化学成分也存在差异。该种差异是否对影响其临床用途值得探讨。可见板蓝根可能是通过多种化学成分, 多靶点、多途径地作用于机体, 从而发挥其药效。因此, 有必要尽快找到发挥各药效的活性部位, 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开发。在研制板蓝根不同制剂工艺时, 如使用溶剂提取时, 最好使用酒精, 避免水提取造成有效成分的大量流失。目前对板蓝根的研究多集中在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的研究上, 选用的药理实验指标繁杂, 作用靶标不明确, 较少从细胞分子水平进行评价, 对板蓝根发挥其药效的分子机制的研究更少。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迫切需要从分子水平评价其活性、阐明其作用机制, 建立高效、微量、快速、准确的板蓝根活性物质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为实现中药的现代化奠定基础。

摘要:经过溶剂法和各种色谱方法从十字花科菘蓝属植物板蓝根的抗病毒有效部位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 通过谱学分析和理化常数测定并结合文献鉴定了其中7个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其中有1个新化合物和6个己知化合物。药理实验结果表明, 板蓝根提取物在体外具有较强的抗病毒活性。

关键词:板蓝根,抗病毒

参考文献

[1]刘彦明.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中成药中微量元素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0, 3 (20) :373-375.

[2]刘云海, 林爱华, 丁水平, 等.板蓝根对内毒素致炎性因子的影响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1, 2 (32) :149-151.

上一篇:生态式教学模式下一篇:HBV感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