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自主的开放

2024-12-09

坚持自主的开放(精选9篇)

坚持自主的开放 篇1

旗帜决定方向, 道路关乎命运。党的十八大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回顾新中国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科技事业发展, 道路的探索充满艰辛, 实践的历程波澜壮阔, 获得的经验弥足珍贵。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从“科教兴国”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再到“创新驱动发展”, 我们党关于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内涵越来越丰富, 路径越来越清晰, 呈现出勃勃生机, 展示了光明前景。

十八大再次强调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这是我们党长期领导科技事业发展的经验总结, 是建设创新型国家、迈向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 是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行动指南, 是解放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强大思想武器。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要求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抓住发展机遇, 转变发展观念, 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增添发展的新动力。要坚持科技发展为了人, 科技发展服务人, 紧紧围绕13亿人的切身利益和紧迫需求发展科学技术, 使科技创新成果惠及人民群众。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根本要求, 让科技创新更有效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要统筹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 加强协同创新, 增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整体效能, 促进科技与经济更加紧密结合。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需要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纵观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的发展历程, 每个国家的创新发展模式各不相同, 路径各具特色。既有全面领先的, 也有成功追赶的, 还有抓住机遇异军突起的。无论怎样, 一国的科技创新都深受国际政治、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反过来, 如果能够在科技创新上占据优势, 也可以导致国际竞争格局的重大变化。

我们所处的时代, 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的发展需要用世界眼光来考量, 中国的创新需要从全球视野来审视。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大大加快了研发全球化进程, 区域化、集群化、网络化等创新模式不断涌现。作为一个正在加快向现代化强国迈进的发展中大国, 创新的主动权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面对一个开放的国际环境, 需要把“自主创新”的战略选择与“开放合作”的实现路径有机结合起来, 以更开放的心态、更广阔的视野, 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有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 提高我国科技发展的国际化水平, 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需要坚持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对接、“蛟龙”号深潜海底7000米, 这些重大科技工程的成功实施, 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 也是我国科技创新必须坚持的重要组织方式。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 根据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 发挥重大工程、科技重大专项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整合资源, 重点突破, 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 也要重视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 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重大技术和产品, 使科技创新既服务于国家意志和战略目标, 又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充分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中国科技网

坚持自主的开放 篇2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 温家宝说,“中国用30多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工业化历程,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得到了一些重要启示。”

温家宝就此指出——

第 一点启示,坚持市场取向改革。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永恒动力。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的根本原因,是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改革激发了企业活力,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改革释放出社会蕴藏的巨大潜力,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 业进入非农业,从农村进入城市,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1年的51.3%,劳工、资本、知识、技术和管理的活力竞相迸发,成为中国 工业化的强大动力。

第二点启示,坚持扩大对外开放。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的重要途 径,是广泛参与国际分工、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经济全面融入世界,大大加快了工业化进程。截至 2011年底,在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累计约1.16万亿美元,当年吸收外资1160亿美元,已连续19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外资企业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管理 经验,成为中国工业化的重要力量和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生力量。

第 三点启示,坚持依靠科技创新。我们紧紧把握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通过科技创新,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在制造业领域大大缩小了与发达国 家的技术差距。我们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事业,目前中国高校在校学生规模超过2300万人,是1978年的27倍,为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2011年,中国的发明专利授权量上升到世界第三位,全国技术交易市场规模达到4760亿元。科技教育成为促进中国工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

第 四点启示,坚持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立足国内解决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给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 的头等大事。虽然农业份额会下降、农村人口会减少,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不会改变。我们坚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国 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改革开放是关键一招 篇3

一、坚持改革开放, 要在加快转型升级上狠下功夫

广东经济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既有对外开放的先发优势、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相对完善的市场机制的特点, 也有由于香港作为华南区域经济增长极的经济辐射的好处, 并且依托大量外来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 广东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道路上创造了许多先进经验。然而,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 目前的广东已经到了一个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 特别是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而管理、高科技人才、创新、核心技术、自主产权、研发等对经济的贡献较小。因此, 广东必须在加快转型升级上狠下功夫, 要摈弃片面追求GDP产出而不计资源环境成本投入、只重视物质财富积累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 要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二、坚持改革开放, 要以提高人民的幸福感为最终目的

近年来, 广东提出了“加快转型升级, 建设幸福广东”这一核心任务, 可以看出, 转型升级是手段, 幸福广东才是最终目标。要完成这一任务, 就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 维护公平正义, 保障人民权益, 从而强化转型升级的目的归依和价值导向, 使转型升级成果更好地转化成民众福祉。目前, 广东正处于经济发展升级、社会建设转型的关键时期, 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必须要通过转型升级来增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和核心竞争力, 才能不断创造社会财富和公平分配社会财富, 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过上好日子, 增强幸福感。

三、坚持改革开放, 广东要继续发挥好排头兵的作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广东不负中央重托, 敢为天下先,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广东奇迹”。近年来, 广东认真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的改革开放, 不少措施和做法都走在了全国前列,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调研时就指出, “希望广东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希望广东积极发挥经济特区的带动作用, 落实好粤港、粤澳合作框架协议, 联手港澳打造更具综合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为此, 广东应该继续发挥窗口作用、试验作用, 以先行先试的精神, 在新一轮的改革开放中继续当好排头兵, 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更多实践经验, 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第七章坚持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 篇4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改革开放的性质、意义,改革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辩证关系。掌握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对外开放也是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从而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途径,正确分析和看待改革开放中的各种问题,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二、授课时数:4学时

三、本章基本概念

改革;开放;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四、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

2.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判断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4.对外开放是一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 教学难点:

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本章教学基本内容: 问题的引入:

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当时中国确定的目标是用20年时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要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经济的年均增长率要达到7%~8%以上。当时全世界没有几个国家相信,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经济如此落后,能够实现长达二十年时间的高速增长。

虽然在20世纪60-70年代亚洲的“四小龙”采取“出口导向”战略,利用国际市场的优势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实现了高速增长,然而像中国这样的大国与“四小龙”有很大区别,仅我国东南沿海五个省份的面积就是“四小龙”的五倍,人口是其四倍,然而我们实现了持续25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被世界上许多学者称之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这就是改革开放,是邓小平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最突出贡献,也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崭新创造。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开放既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时期最鲜明的特征。

第一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问题的提出:

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长期以来存在多种说法。其实,所谓社会发展动力问题,实质就是用什么力量去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问题。过去在极左思想影响下,我们曾经认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是阶级斗争;后来又认为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明确将其概括为两个字:“改革”。二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正确途径。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发展动力?如何理解邓小平的改革理论?这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的。

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引起和决定这对矛盾的根本因素。生产关系按照生产力性质和要求不断改变自身形式,是这一矛盾运动变化的必然结果。在阶级社会中,当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从根本上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时候,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阶级就必然起来同代表落后生产关系的统治阶级进行斗争。所以,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仍存在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科学地总结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批评了苏联领导人和理论界的错误观点。毛泽东指出:说精神上政治上的一致,是社会主义国家强大的社会发展动力,不说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这样—来,矛盾的普遍性这个规律,在他们那里被否定了,辩证法在他们那里就中断了。没有矛盾就没有运动,社会总是运动发展的。在社会主义时代,矛盾仍然是社会运动发展的动力。毛泽东根据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他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解决,就是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

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发展动力学说的重大贡献在于,他出色地解决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问题。但是,遗憾的是毛泽东未能找到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正确方法和途径。由于在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问题上的理论失误,他仍然沿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直接动力”的理论观点,试图通过“文化大革命”的途径来解决这些矛盾,在探索中陷入了失误。

3.邓小平: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同时,还指出要通过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提出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新思路,形成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新学说。

(1)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性质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充分肯定并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论断,科学地总结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全面地纠正了毛泽东晚年的理论失误,并结合新的历史特点,透彻地分析了社会基本矛盾在杜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表现形式。

(2)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解决的方式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不但完善加以解决;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3)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要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1.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和目的决定的。

判断一次社会变革是不是一次革命,最根本的是坚持生产力标准,看其是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从根本上决定社会的发展变化。邓小平认为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这是因为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直接推动力。任何革命都是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邓小平强调:生产力方面的革命也是革命,而且是很重要的革命,从历史发展来讲是最根本的革命。改革就是要清除这些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和弊端。改革要求从根本上变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对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就是要革命,不要改良,不要修修补补。”这种实现经济体制转变所具有的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深刻性使改革成为一种革命。

改革虽然不是本来意义上的政治革命,但是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来说,它的作用和意义并不亚于革命。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改革的对象、方式和目的决定了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一,改革的对象是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作为“第二次革命”的改革,其对象不是人,而是旧体制。我们的改革是要变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传统体制,而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为了巩固而不是削弱第一次革命带给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自我完善和发展,是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以解放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对象认识的变化,促进了改革的发展。

第二,社会主义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的渐进式的改革。改革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既定目标和党的基本路线,有步骤、有秩序的进行。(可举例: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在我国改革中的表现(“价格闯关”、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对比中、苏改革的异同。)

第三,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场伟大而深刻的改革,必然要触及到某些阶层和个人的利益和权力,但是归根到底这是在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改革,是为了巩固而不是削弱第一次革命带给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和基本出发点。人民利益标准是我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三个代表”思想的落脚点。

(3)“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内容: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坚持和发展。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生产力标准,综合国力的增强是生产力发展的宏观表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体现。“三个有利于”标准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和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把“三个有利于”作为根本判断标准,人们就可以大大解放思想:一切符合这个标准的东西,都应当大胆采用,对于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都应当大胆吸收和借鉴;而一切违背这个标准的东西,不管它看起来多么“正确”、多么“革命”,都应当大胆加以革除。

“三个有利于”标准排除了离开生产力标准抽象争论姓“社”姓“资”的教条主义干扰,对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三、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不仅涉及经济,还包括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不仅是对社会物质关系,也是对思想关系的一场深刻变革,将使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革故鼎新的深刻变动。

1.从改革所涉及的内容看,改革是全面系统的:我国的改革从农村到城市逐步展开,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文化管理体制等等领域,既涉及到生产关系中许多方面和环节,又牵涉上层建筑中许多方面和环节。(可举例:经济体制改革、经济运行方式转变、社会分配方式改革等)

2.改革所引起思想观念方面的变化更是巨大。(举例)

3.改革开放的初期,面对巨大的阻力,改革的风险和艰巨性不亚于第一次革命。(举例:小岗生产队分田到户)

改革越深入,越要涉及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这就更增加了改革任务的艰巨性和时间的紧迫性。现代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的大发展,对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缺乏的国情,更增加了改革任务的艰巨性和时间的紧迫性。(可以当前经济改革热点为例简要分析)

改革,就是通过和平的、渐进的方式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历史上一切社会形态在总的量变过程中进行部分质变的通用方式,也是一种时代潮流和世界潮流,是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客观期盼。改革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的鲜明特征。

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具有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重大问题。三者中任何一个出了问题.不仅会直接影响另外两者,而且会直接影响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

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辩证关系。

第一、改革是动力。要发展就必须改革。改革是指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管理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等全面改革。只有广泛而深入地进行改革.才能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新出现的各种问题,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出广阔的空间。改革是发展不可缺少的推动力量。反过来,也只有持续不断的发展,只有通过发展给人们带来实在的利益,改革才能持续下去,深入下去,才不会半途而废。所以,一方面离开改革不可能发展,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离开发展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改革,发展是改革的目的。必须把握改革力度,采取渐进式的改革方式,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由单项改革到综合改革,由点到面,逐步推进。把改革力度与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才能使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第二,发展是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推进的,社会主义要强大,体现优越性,关键在发展。邓小平同志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时,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江泽民同志也反复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个战略思想。”这是因为中国解决自身内部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特别是社会生产力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只有社会生产力和国民经济持续不断发展,才能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克服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才能保证“一国两制”的贯彻执行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最终实现,才能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才能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社会政治的稳定局面。在国际上,要顶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在世界舞台和国际事务中起更大的作用,也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生产力得到了飞速发展,国家的综合国力得到了明显增强,从而使我们在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突出,充分显示出发展起来的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

第三,稳定是前提。无论改革还是发展都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保证。稳定是指国家政局的稳定和基本路线、基本政策的稳定不变。其中,最重要的是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也就是政局稳定。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但是要改革,就一定要有稳定的政治环境”,“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丢失。”我们要改革,要发展,可是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国家整天处在动荡之中。不能从时间和空间上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不能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安定的社会环境,再好的愿望也要落空,再好的计划、方案也无法实施。仅有稳定的政局还不够,还必须做到现行的基本政策稳定,如果政策变来变去,其结果同政局不稳是一样的。因此,在改革和发展中我们要把握好改革和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深度和广度)同发展的速度、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协调起来,妥善处理,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改革促进发展。当然,稳定的社会环境也离不开改革和发展。只有通过改革,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才能形成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根本上保持社会的稳定。

第四,在社会稳定中推动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稳定。改革、发展、稳定是三位一体、内在统一的。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三者之间是互相依存、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总之,改革是发展的动力,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不失时机地推进各个方面的改革,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发展是改革的目的,也是稳定的保证,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经济发展要有新的思路,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的长期稳定。

第二节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2学时)问题的提出:

讲课之前,先让我们来看几幅图片。这是开放前后的深圳,开放前的深圳还是一个荒凉的小渔村,而今天的深圳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大都市。右边是邓小平92年视察深圳后给深圳的题词。而邓小平对深圳发展经验的肯定,正如20多年的实践给予对外开放政策的肯定。从深圳这个小小的窗口的巨大变化中,我们可以深深的感受到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一变化,这是源于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探索和实践。(附图片)

一、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提出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可以用他自己说过的两句非常通俗的话来概括:1.“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而这两句话也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理论依据。

1.“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所谓“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就是说世界各国不论地处何方,也不论社会制度和发展程度怎样,都需要与别的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实际上,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从封闭逐步走向开放的历史,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种开放的趋势就越来越明显。其中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早在世界市场形成初期,马克思就提出,大工业首先开创了世界历史,为什么这样说?马克思认为,以第一次科技革命为标志形成的大工业生产,消灭了以往各国自然形成的孤立状态。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来往和互相依赖所代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这一理论观点为我们制定对外开放理论提供了非常有益的思想启示。

第二次科技革命后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各国在经济上的联系更加紧密,世界经济开始融为一个整体。第三次科技革命后形成了以生产专业化和协作化为标志的现代化大生产,比如波音客机的零部件生产和供应,在那时就已经突破国界扩大到国际范围,形成了多国协作生产的国际分工体系。而生产的国际化,结果是什么呢?——直接推动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1910-1937年间,世界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仅为1.9%,1965-1980年提高到6.6%,其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也大大提高。

这些都表明,经济生活的国际化已经遍及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这样,一方面,经济生活的国际化要求世界范围的开放,另一方面,它又为世界的开放提供了必要基础。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来加强同国际社会的联系。象欧共体的建立,还有拉丁美洲国家实行的进口替代工业化,以及东亚四小龙实施的出口导向战略,都是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并利用这一趋势使自己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所以,正是在对这样一个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宏观把握上,邓小平提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那时的中国,刚从十年浩劫中清醒过来,却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被西方发达国家甚至一些起步较早的发展中国家远远抛在了后面。但这种落后,不仅是这十年造成的,也和中国的历史进程有关。就像邓小平说的,我们的老祖宗也吃过这个苦头。长期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或许有同学会问,为什么我们没能从新中国一建立就实行开放政策呢?应该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发展。但是,由于西方国家的封锁遏制,以及一些片面理论的影响,比如当时建立在两大阵营认识基础上形成的观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国家是“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再加上我们自己“左”的错误认识,因此,拒绝向西方学习,也不敢开展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形成了事实上的闭关自守状态。从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我国大陆的对外贸易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对外出口还不到世界出口额的1%。而我国的对外经济、技术、文化交流几乎全部中断。

对这一时期怎么看,邓小平讲了四句话:一是“人家封锁我们”;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三是“中国人民不怕孤立”,“主要靠自力更生,搞出来很多东西”;四是“这二十年是世界蓬勃发展时期”,把这四句话连贯起来,就是说尽管这22年中国坚持自力更生取得了许多成就,但都抵不上关起门来搞建设遭受的损失。我们错失了一次发展的机遇。而同时期,韩国通过扩大出口和发展制造业,创造了60年代到7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的“汉江奇迹”,人均GDP增长近9倍;同期出口更增长了近30倍,经济实力大大增强。而日本也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在短短13年时间内发展为资本主义世界排名第二的经济大国。

当时正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现代化建设正面临着许多现实的困难:经济管理体制僵化、资金短缺、技术落后;与此同时,我们既要推进传统产业革命、又要迎头赶上新科技革命挑战,这一双重任务可以说既艰巨,又紧迫。但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也面临着又一次良好的发展条件。在国际政治方面,和平的曙光开始出现;在国际经济方面,全球化的趋势已经比较明显。能不能抓住这一有利的时机,怎样利用这些新的机遇加快中国现代化建设,关系到亿万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

从中国历史沉痛的经验教训中,从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借鉴启示中,从中国现代化建设迫切要求中,邓小平看到,“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中国要发展,绝不能离开世界。所以,尽管当时的中国还存在着种种对开放的疑虑,邓小平仍然果断地决定抓住这一历史性转折的机遇,实行对外开放的战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对内改革经济体制,对外实行开放政策,将对外开放作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一项根本方针。从此以后,中国走上日益开放的道路。

二、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基本点

在对外开放的实践中,邓小平逐步形成了丰富的对外开放思想。除了刚才讲到的对外开放的必要性、紧迫性,还包括对外开放中我们必须把握的几个基本点。

1.对外开放与对内改革的统一

首先要把握的是对外开放与对内改革的关系。

中国从1978年以来,通过扩大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参加国际组织,通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不仅使我国的经济逐步走向国际,也对我们国内的体制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开放促使我们面对国际市场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促使我们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更大更快的开放成为人们迫切的要求。但随着开放的发展,就象许多同学问到的,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而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更引起了人们新的疑虑——走向全球化的进程真的就象我们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吗?东南亚国家由于金融早熟而产生的问题已经给了我们一个警告:如果发展中国家过快、过早的实行了对外开放,只注重开放而忽视了改革国内体制作相应支撑,就会在国际市场上出现一种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不平等竞争”,甚至带来极大的风险。就像有学者比喻的:世贸组织的规则像是不分重量级别的拳击比赛,在看似公平的规则下却允许轻量级选手和重量级选手同时进入场地比赛。所以一时间人们惊呼“狼来了”,甚至得出我们不要急于加入甚至不要加入世贸组织的结论,打好篱笆筑好桩再说。而入世后,又有不少人担心“进口潮”的出现冲击了国内的产业。的确,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也有弊,对有的人来说加入WTO意味着财富和机会的增加,意味着更多更便宜的消费选择;而对另一些人则可能意味着失业和贫困的加剧——比如对我国农业的巨大冲击。如果我们放慢开放的速度,或许有的企业在政府的保护下会获得暂时的生存空间,但是整个中国的竞争力却会被世界远远抛在后面。仔细想想,我们最初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发展,是为了最终走向世界,同世界各个强国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所以,我们只有尽早的开放,尽早的感受到国际竞争的压力,尽早的用国际市场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改革自己,才能更快的发展经济,最终赶上世界发达国家。就像经济学中经常讲到的“鲇鱼效应”,在鱼群中放入几条鲇鱼,的确会有一些鱼累死、饿死甚至葬身鲇鱼之腹,但更多的却是在生存的挣扎中,强健了体魄,更赢得了发展的空间。所以,我们只有在主观上更加努力的改革国内的体制,解决束缚我们手脚的各种问题,我们才能更好的发展,更好的参与国际竞争。我们正是要通过对内改革来解决对外开放的负效应!可见,对外开放是我们对内改革的重要推动力;而改革又为我们更好的开放提供了条件。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改革和开放是互相促进,互为推动的。

2.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对外开放绝不是一时的、仅仅为了摆脱困境而提出的权宜之计,而必须是长期的、根本的战略决策。毛泽东最早提出“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观点,邓小平则从国内中心任务的需要出发,从中国经济的发展同国际经济接轨这个大趋势出发,提出了“面向世界”的观点,作出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

在讲到“两步走”战略设想的时候,邓小平曾对为什么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做过一个深入浅出的解释。他说,“对外经济开放,这不是短期的政策,是个长期的政策,最少五十年到七十年不会变。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第一步是实现翻两番,需要二十年,还有第二步,需要三十年到五十年,恐怕是要五十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两步加起来,正好五十年到七十年。到那时,更不会改变了。即使是变,也只能变得更加开放,否则,我们自己的人民也不会同意。”为什么呢?因为那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更加完善,与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中国同其他国家的社会政治、文化、科技与对外交往也更加频繁。所以,现在生产力不发达要对外开放,将来生产力发达了,要更加开放。对外开放将始终是我们长期的根本的战略方针,是我们的基本国策。

3.对外开放是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统一

实行对外开放,并不意味着放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开放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发展,“请进来”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我们能够最终“走出去”。我们吸引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为的就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增强我们经济发展的实力。这一目的同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并不矛盾。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不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对外开放就会失去根基,就会丧失中国特色,甚至会使中国成为他国的附庸。

回顾旧中国的历史,我们曾有深刻的教训。实际上,解放前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也曾有过较快发展,有门类齐全的商品市场、证券市场、外汇、黄金市场,也有产权明晰的公司和跨国公司投资的企业。(比如壳牌、骆驼、三五„)但是由于没有掌握发展民族经济的独立主权,结果不但没有享受到国际经济交往的好处,反而深受这种联系紧密之害。1929-1933年西方经济发生大萧条,当年中国工厂资本额就下降了46%,1934年竟比1928年下降了 85%,受损害的程度远远高于危机发源地美国。两次世纪大战时期,由于西方列强无暇顾及,中华民族私有工业曾一度获得较快发展,但是大战一结束,西方各国的跨国公司立刻卷土重来,加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民族私有工业顿时陷入严重萧条,1946年,中国沿海22个城市中,有60%的民族私有企业停业破产。这充分说明,利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的机会固然重要,但独立自主发展民族经济的主权更为珍贵。所以,我们一方面实行开放政策,另一方面仍要坚持建国以来毛泽东一贯倡导的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

当然,独立自主并不等于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也不等于盲目排外。在向外国学习的过程中,取其精华,除其糟粕,是我们始终要遵守的原则。对此,邓小平曾提出一系列在引进和学习中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引进技术第一要学会,第二要提高创新;要以世界先进的科技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引进项目必须是能够带动我们发展的等等,烟台开发区在90年代提出的引进外资四不要,如引资不含先进技术的不要,破坏环境的不要等等,都反映出:我们要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上,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对外开放。还是这句话,开放是为了发展,“请进来”是为了“走出去”。“世界工厂”名称从英国转到德国,20世纪到美国,70年代到日本。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称中国为“世界工厂”。面对“中国是世界工厂”的喧嚷,需要的是冷静、理智的思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说,客观分析全球经济,中国现在还说不上是“世界工厂”,而只是世界加工厂的一个生产车间。这要求我们既冷静而务实,又自信而努力,坚持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相统一,相信中国一定能建成为“世界工厂”。

三、对外开放格局与对外开放伟大意义 1.构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邓小平对外开放的理论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丰富的,同时它又指导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实践进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格局,以兴办经济特区为突破口,开始了我们熟知的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 从东南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的渐进式开放。

所谓“点”,就是建立经济特区。1979年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什么特殊优惠政策?比如79年对台湾商品实行免税进入大陆的优惠措施,仅一年时间,两岸贸易就从2100万美元增加到3.9亿美元!1980年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所谓“线”,即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开放了沿海 14个港口城市,实现了对外开放由点到线的扩展。从1985年开始,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是我们对外开放由线到面的扩展。1985年海南岛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区进一步开放;1988年海南岛改制为海南省,成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90年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成为对外开放的又一个大发展。上海浦东的开发不仅给上海带来了新的活力,也引起了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在上海的街道上,一个小孩问他的母亲,是不是到了外国,或许在小孩儿的眼里,现在的上海已经和他在电视上、图片中看到的外国的大城市相差不远了。1992年以后,对外开放向沿江、沿边和内陆省份拓展,尤其是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以开放促开发,将对外开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名

称 经济特区

数5 32 9 18 53 15 13 14

其中1992年新增

0 18 9 18 26 11 13 14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沿海开放城市

内陆省会城市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保税区

边境对外开放城市

边境经济合作区

看图表:我们许多沿江、沿边、内陆省会城市和经济技术开发区都是在92年新增加的)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发展,最终形成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的对外开放格局。

中国的开放和发展对世界各国的亿美元******959820012005年度投资者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看图表:1992年以来,外商投资开始成倍增加。1993年一年新增的外商投资金额比前12年的总和还多。从1993年起我国就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仅次于美国、规模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002年我国更超过了美国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这充分显示出外商直接投资人们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信心。

2.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要“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又进一步提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这是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在新时期的重要发展,是我们党认真总结对外开放的成功经验,面对国内外新形势以更为积极的姿态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将对外开放推向新的阶段的重大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

改革开放20 多年来,我国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首先是以“引进来”为主。通过积极引进大量的国内急需的资金、设备、技术和短缺原材料,引进国外的管理经验来发展壮大自己,取得很大的成绩,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经济—体化趋势的加强,以及世界经济相互依存度的提高,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对外开放的重要性与客观必然性,面对经济、科技的全球化,面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以新的战略眼光对我国对外开放工作进行了新的部署。

(1)积极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扩大和深化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要求我们必须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首先,在加强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同时,进一步加快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逐步形成了全国对外开放均衡发展的局面。

其次,实现由“区域模式”向“产业模式”发展,逐步开放新的领域。

第三,实现由“单向开放”向“双向开放”转变,实行既“引进来”又“走出去”的双向开放,既对外开放我们的市场,同时又要开拓国际市场,从而往更深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逐步提高我国的竞争能力。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有利有弊,但总的看来,利大于弊。利弊问题主要与两个问题有关:一个是我们承诺按照国际经贸规则办事;一个是逐步开放我国市场,逐步达到世界市场开放的程度和水平。我们承诺按照国际经贸规则办事和逐步开放市场,有利于改善我国的贸易投资环境,吸引外商特别是跨国公司到我国投资;有利于我们根据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科技进步;有利于我们建设一套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的外经贸法制体系,促进在经济工作中依法办事,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我们要求其他国家必须对我国按照国际规则办事,如美国必须给我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的待遇,这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稳定发展有好处。同时,对加入世贸组织后带来的挑战,也要有足够的估计。在一定时期内,某些行业和商品会受到很大冲击,还可能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问题。能否把有利条件用足,把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努力。我们花了很大力气加入世贸组织,还要花更大力气做好各项应对工作。

(2)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为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而采取的重大举措。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主要应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我国的开放,既要对外开放我国的市场,同时又要开拓国外的市场。要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到境外投资办企业,带动设备、零部件出口和劳务输出,开展带资承包,投资经营,提供无息、低息贷款,既有利于巩固传统友谊,又有利于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只有实施既“引进来”又“走出去”的双向开放,才是全面意义的开放。只有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多层次上参与竞争,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弥补国内市场与资源的不足,进一步拓宽经济发展的空间;才能提高国际竞争力,在国际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在国际综合国力的较量中掌握主动权,最大限度地获得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利益;才能紧紧抓住21世纪头20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要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利用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必须长期实行的指导方针。作为发展中国家,要加快经济的发展,就要善于借力,善于借用国外资金、技术等力量。积极利用外资,就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借力方式。我们吸收和利用外资的目的,是发挥我国市场、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吸引外来资金和技术,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面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我们要抓住机遇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规模,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吸收外资在促进经济增长、结构调整、扩大就业和增加税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三,要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要努力扩大出口,要进一步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深化外贸体制改革,进一步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推进对外开放。为此,必须抓好如下几个问题:第一,发挥我国比较优势,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第二,要坚持以质取胜,提高出口商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第三,要优化进口结构。进口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环节。第四,要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推进外贸主体多元化。第五、完善税收制度和贸易融资机制。

第四,特区经济要发挥更大的作用。针对那种认为在全国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新形势下、经济特区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削弱甚至可以逐步消失的看法,江泽民同志明确地指出:“中央对发展经济特区的决心不变;中央对经济特区的基本政策不变;经济特区在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不变。要把发展经济特区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基本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要搞多久,经济特区就要搞多久。对这一点不能有任何动摇。”也就是说,经济特区要发挥更大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经济特区也要随之发展。原来靠实行优惠政策和灵活措施而形成的特区的一些特色,自然要有所变化。适应新形势,特区优势的立足点和重点应该放在提高整体经济水平上来.要使特区工作“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

3.对外开放的伟大意义

邓小平理论最首要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而开放就是回答“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思路。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开放水平的提高,中国社会获得了全面的进步,国际地位与国家形象迅速提升。事实和数据也许有些枯燥,但它却最直接、最雄辩的证明了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变化。

(1)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的指标,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24亿元增至2002年10.2398万亿人民币,从1986年突破一万亿元到2002年突破10万亿元,我们只用了16年时间,从1978年到2000年,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9.5%,大大高于同期发达国家年均2.5%和发展中国家年均5%的增长速度,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增长速度位居世界首位。

与此同时,对外贸易迅速发展。

表现在:第一,对外贸易总额不断增加,第二,进出口商品的结构也在改善,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不断上升。

人民生活改善:开放不仅促使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也使人民生活的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居民的收入都在成倍增长。

这些都是有形的具体的数据指标,而对外开放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上的变化更为深刻。从以前的拒绝开放,到现在积极的融入开放;以前不可想象、难以理解的东西也变成我们身边熟悉的事物。还记得以前的初中英语老师怎么也解释不清什么是ten-speed bicycle,十速变速自行车,当时中国有各种牌子的自行车,可就是没见过能变速的自行车,现在,各种变速山地车、赛车、已经成为大街小巷常见的代步工具。以前一个手脚能活动的洋娃娃都能让我们爱不释手许多年,现在连美国小孩手里的玩具也八成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

(2)国际地位与国家形象迅速提升

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不仅大大改变了中国的贫穷面貌,为我们实现“三步走”的战略打下了坚固基础,更为中国赢得了良好的国家形象。新中国的建立第一次改变了中国的形象,让世界人民看到“中国人站起来了”,而改革开放这场新的革命,第二次改变了中国的形象,让世界人民看到,“中国活跃起来了”,“经济发展起来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总体实力都大幅度上升,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4,成为90年代以来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的国家。世界银行专家评价说:“中国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个世纪才能取得的成就。”而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表现出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更赢得了国际舆论的普遍称赞。现在,中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成为了在国际舞台上世界公认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英国《经济学家》周刊发表题为《21世纪谁主沉浮》的长篇文章,认为在21世纪,“中国将得最高分”。这充分表现出世界对中国的期待。

思考题

1.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 2.为什么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4.为什么说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5.判断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什么?提出这一标准有什么意义?

6.“三个有利于”标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7.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略谈“自主开放”的作文教学策略 篇5

一、激发兴趣, 创设“开放”氛围

我们都知道: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只要你多长个心眼, 那么素材处处皆有。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专题是“细心观察”。安排的习作是“写一则观察日记”, 备课时我打算让学生自己去确定一样事物, 然后去观察再写下了。第二天去上课时, 发现孩子们的桌子上都是树叶, 他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还拿着个放大镜在观察。我一问才知上堂课是科学课, 他们刚去校园里收集树叶来观察。他们忙碌又兴奋地完全忘了做课前准备, 看到我来了, 都手忙脚乱地不知把树叶理到哪儿。我灵机一动, 大声宣布: “这堂语文课改上科学, 你们继续观察, 我临时担任一下科学老师。”半课堂后, 他们也观察得差不多了。我马上把习作一块提了上来。那一次我延续了孩子们对科学课的兴趣, 创设了一个既语文, 又科学的“开放性”语文课堂, 那一次的习作是高质量地完成了。事后我还多次把科学课上的几次小实验过程、观察过程搬入作文课堂, 变成或记事或写人或写景的习作。

与此同时, 我还从各任课老师处了解课堂资源, 多次创设“开放性课堂”, 有时与美术课结合, 有时与体育课结合……利用一切可用资源, 充实到作文课堂上来。作文课堂的多样性, 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写作兴趣, 他们在写的过程中又一次次地体会到当时同学之间玩的乐趣、画画的乐趣、实验的乐趣……

二、自主创新, 张扬自我个性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不同年段的学生, 习作要求虽有所不同, 但总的来说就是要求“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概括言之, 就是要让学生“自主作文”。所谓“自主作文”就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 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 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付诸语言文字。有了理念就要有实际行动, 我在平时教学中重点指导学生自主选材、自主立意、自主拟题。

1. 自主选材

叶圣陶先生曾说: “文章必须从真实生活里产生出来”。所以, 写作时不应该统一规定内容, 而是给他们一个选材范围, 让他们自由选取熟悉的又感兴趣的话题来写。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组专题习作是“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 这对我们农村小学而言, 除了书上介绍的, 就很少有其他途径了解“世界遗产”。没有真实感受, 何来精彩解说? 因此习作时我让孩子自主选材, 除了书上介绍的, 附近的公园、我们的学校、自个村子……都可以写, 选材范围广了, 学生写的内容也丰富了。

2. 自主立意

每位学生都有不一样的生活经历、生活感受, 因此产生的观点、表现出来的性情都有差别, 写作时自然不会写出相同的内容, 更不会写出同样的感慨。所以写作文你或贬或褒, 或扬或抑都自主。

3. 自主拟题

我们的每位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个体, 都存在着个体差异, 都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让学生“自主拟题”, 少写命题作文。提倡自主拟题, 既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 又使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上次我们班级以组为单位, 开展“小小烹饪家”活动。事后让学生自主拟题, 自主作文。《快乐的后操场》《我是小小烹饪家》《开心一刻》《你品尝了吗?》……虽是一样的活动, 却因为有自己独特的创作与感受, 就写出了不一样的精彩。

三、脚踏实地, 引导学生多练笔

去年我任三年级语文。教材围绕专题组织单元, 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 这固然不错, 但是对于习作而言, 我觉得就有所欠缺。例如三年级上册, 一共安排八次习作。分别是: 写写自己的课余生活, 写身边熟悉的一个人, 写一幅秋天的图画, 写一则观察日记, 写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写自己去过的地方, 编一个童话故事, 自由习作。习作在编排上尽量为学生自主习作提供方便, 不规定习作的题目, 一般都是提出内容、范围, 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可写的内容。题目由学生自己拟定。此外, 在语文园地八还安排了一次不提任何范围的习作, 完全放开, 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粗粗一看, 确实不错, 编排上完全以学生为主, 鼓励学生自主、有创意地表达。但真正实施起来, 我就觉得缺少连贯性———园地一是记事, 园地二是写人, 园地三又成了写景……如此一来, 学生一会儿写这, 一会儿写那, 刚学会记事又要写人, 如果不多加练笔, 学生是很难把握写作方法、技巧的。

我们经常在说: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我认为习作也一样, 多写多练对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一定有帮助。因此, 除了完成园地里要求的每一篇习作以外, 我还要求学生每周结合相关内容写随笔。一开始会写的同学每周都能写好几篇, 不会写的还是不会写, 问其原因, 就是没东西可写。针对这一现象, 我就经常不失时机地提点他们。如三年级时他们科学课上做了一个物体沉浮的实验, 很快相关内容的随笔交上来了。事后我又引导他们, 在实验过程中, 组长是怎样一个人, 他 ( 她) 是怎么指导你们做的? 在组长的带领下实验成功与否? 你们不妨写一写, 当然其他组员也可以写。不久又是一篇写人的作文交上来了。

在这样不失时机的引导下, 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学会观察、积累, 写作素材就越来越丰富了。同时我还把写随笔与班上的争章机制相结合———写好后就可以让老师批改, 并设A ( 5分) 、B ( 4分) 、C ( 3分) 三个等级。如果写得特别出采的还可以加5 ~ 20分不等, 当然, 在批改时要多鼓励、少批评, 特别是平时习作不太好的同学, 前几次尽量给他 ( 她) 等级打得高一点, 鼓励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分数累积30分得一颗奖章。班上争章的氛围相当浓厚, 因此与争章机制相结合后, 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就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这半学期, 随笔本子有的同学已写完了四本。

“自主开放”的作文教学策略较好提升了学生的创造力和习作兴趣。但培养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而需要一个长期地、反复的积累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去深化它, 完善它。

摘要:作文教学要激发兴趣, 创设“开放”氛围, 让学生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然后在众多选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自主作文, 张扬自我个性, 展自我风采, 让学生愿写、会写、乐写, 踏踏实实写。

关键词:开放,自主,张扬个性,务实,练笔

参考文献

构建自主开放的“超市型”课堂 篇6

一、教学内容可选化

传统课程的课堂教学任务, 都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编排与自身的认知结构在办公室里制定的, 一本书教完了, 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新课程强调的是用教材, 而不是教教材, 文本只是编者选来的例子, 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和需要适当调整教材。同时, 语文新课程提倡语文教学应重视过程与体验, 强调教学内容随机性。超市型课堂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根据自己喜好选择教学内容, 教师作适当的调整、引导。开始学生不会选择, 我们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选择。如新学期第一节课:

师: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堂课, 首先我祝大家新年快乐, 在新的一年里学有所成。新书发下来了, 大家都看过第一单元了吗?

生:看过了。

师:大家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生1:这个单元课文的体裁多种多样:有散文、有诗歌、有小说……

生2:这些课文都是围绕“成长”这个话题来写的。

师:你们最喜欢哪一篇课文, 这一节课我们先学哪一篇好呢?

生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生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读就懂, 而且这首诗我早就会背了, 学《爸爸的花儿落了》吧。

生3:老师, 《爸爸的花儿落了》你最好能让我们先看一下电影《城南旧事》, 还是先不急, 学《伤仲永》吧。

师:为什么你要选《伤仲永》呢?

生4:《伤仲永》这个故事我听说过, 但课文又看不大懂, 很想知道它的全部。

生5:新年刚过, 大家都有点荒废了学业, 学学《伤仲永》, 以此来激励一下自己。

师:大家认为怎么样?

生齐答:好!

既然把课堂当超市, 就应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选择, 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学生是顾客, 他们可以自主选择所喜欢的东西。因为“兴趣是成功的一半”, 学生有了兴趣, 他们就会投入全部精力和情感去学习,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 我们也不能放任学生, 在适当时机老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 以保证学生在“最近发展区”领域内发展。

二、学习任务过程化

学习任务是我们关注终点目标得以实行的先行条件。过去教学设计, 往往是老师根据自己的经验确定学习目标或学习任务, 在上课之前对这堂课如何组织、如何处理作了精心安排。例如, 这堂语文课要达到什么目的, 开头如何导入, 中间如何衔接和过渡, 最后如何归纳和总结, 甚至要提哪些问题、说哪些话都作了充分的准备。其实这种先行条件的分析与提示的准确性往往是大打折扣的。而学生学习的先行条件如果分析不准确, 就很难使学与教产生亲和力, 也就很难完成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语文新课程极力反对这种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 而主张教学设计意向化, 也就是说,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 到底如何上这堂课, 心中只有一个基本的意向和思考, 具体的学习任务是随着课堂教学的逐渐展开而清晰明朗。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 最有效的教学, 是基于学习者认知起点的教学。学生学习新课的认知起点以及经验基础, 仅仅靠老师来确定, 未必恰当;单单由学生个体来选择也未必准确。让学生在协商中选择学习任务, 效果会好一些。同时协商也是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符合新课程理念。

“超市型”课堂要求教师上课之前只有一个基本的意向和思考, 只是一个教学过程的框架, 在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先前的知识的积累和学习经验来确定当前的学习任务, 让学生在协商中选择学习任务, 教师只是相机引导。例如在教都德的《最后一课》时, 我问学生:这篇课文我们该学些什么, 由大家来确定学习任务。学生一听说由他们自己确定, 都兴致高昂。有的说, 这篇文章是小说, 我们应该掌握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有的说, 我们应先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有的说, 我们应该分析、理解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也有的说;我们还要理解小弗朗士的心理变化过程等等, 众说纷纭。然后, 我再让一个学生把同学们的这些发言归纳一下:你认为这篇课文我们该学些什么?在这一教学环节中, 我让学生们在协商中选择并确定学习任务。而学生的这些选择往往是根据自己原先的学习经验和当前的学习需要作出的抉择, 如学生说“这是小说, 应掌握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等。在这个学习任务选择的确定过程中, 进行一定的协商, 而这种协商就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表现, 实现了新课程强调的“互动”论。这种“超市型”课堂教学, 充分发挥了学生作为主体的积极主动性, 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和保护。同时, 因为这是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和意念确定的学习任务, 他们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得到完美充分展现, 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满腔热情, 对学习能持之以恒。

三、学习方法的多样化

学习方法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新课改以来, 教师们努力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以被动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自主进入教材, 发现问题, 小组合作交流探讨解决问题, 逐步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但是“教无定法”, 不同的文本, 不同的学习任务应该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一堂好的课, 不应只是一种结构、一个模式、一种学习方式, 而应千变万化, 不拘一格, 可以是多种学习方法并用。

“超市型”课堂教学就不拘泥于一种结构、一个模式、一种学习方法, 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文本, 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所以“超市型”课堂中, 学生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排演课本剧、讲演、讲故事等一系列不同的学习方式来学习文本, 完成学习任务。在选择时, 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暗示, 也可以进行有效的组织, 引导学生渐入佳境和促进学生因势而发, 使学生不再囿于自身的水平, 从较高层次上把握文本。

“超市型”课堂教学既尊重了学生的选择, 突出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使学生精神主体得到高扬,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

四、学习评价多元化

评价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 评价是否科学直接影响课程的效果。我们要通过对语文学习的评价, 促进学生的发展, 树立“人人都有才, 人人都可成才”的观念。正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所指出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智能强项与智能弱项。教师的责任应该是使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智能得到充分的展示, 并将其优势智能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智能的领域中去, 从而促使其弱势智能领域得到尽可能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应具备正确的评价取向, 即必须以学生终身的、全面的发展为根本。对学生的学习评价, 我们努力建立起“目标多元, 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超市型”课堂采用“超市式”检测, 全班学生每个人既当教师又当学生, 当教师的有意选择相关内容出题, 当学生的随机抽签做题。这样从语文评价的主体上看, 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学生相互之间的评价、有学生自我评价等。从评价的内容来看, 有知识掌握的评价, 也有能力状态的评价, 有学习过程的评价, 也有情感、态度和价值的评价。这样“生生互动”与“合作学习”就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

五、师生关系平等化

语文新课程主张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已不再是知识的简单传递者, 而是协助学生“转化智慧”、“培养能力”, 是一个“节目主持人”或“平等中的首席”。

在传统课程中, 一般是老师提出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在“超市型”课堂中把学生提出问题, 转化为学生根据自己需求请老师讲解, 解决了学生不能主动提出问题的教学难题。

在“超市型”课堂中, 我始终主张学生能够选择的事, 教师绝不越俎代庖;学生选择不当的事, 教师稍加调整;学生不会选择的事, 教师暗示启发,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也许有教师说, 课堂上像这样的“选择”时间够吗?实践证明, 较多的教师能在45分钟完成教学任务, 加上在具体教学中, 有一些选择还可以在课前预习时完成。

当然, 这种课型还可以灵活变化, 我们可以打破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 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选择学习合作伙伴, 讨论、解决问题。同时我们还可以设置“超市型作业”,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需要, 在作业的数量和尝试上有一定的选择, 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其次我们还可以尝试有限度选择。如定内容, 让学生自选题型;定范围, 让学生自选内容;定目标, 让学生自选学习方法等。

总之, “超市型”课堂实际上就是交给学生自主权, 引导学生从陈旧的学习方式中走出来, 学会用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让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黄伟.重心转移与范式重建:当代阅读教学改革二题.上海教育出版社

[3]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上海教育出版社

坚持自主创新,追求完美品质 篇7

金秋十月, 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携多款自主开发的创新产品亮相于在成都召开的第62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 带着对这个企业的浓厚兴趣, 我采访了该公司的市场营销负责人。

坚持自主创新, 打破超声领域的国外垄断

汕头超声是一家科研型企业, 具有深厚的技术底蕴。1983年研发成功国内第一台B超, 通过80年代以及90年代引进日本日立与美国ATL公司黑白超与彩超技术, 使汕头超声成为国内超声行业中最具实力的厂家。近几年来, 汕头超声不断在超声领域取得新的突破。2003年, 推出高档全数字B超, 使我国在黑白B超领域, 达到全面替代进口产品的水平。2005年, 推出全数字彩超, 在全国范围内吹响了彩超普及的号角。2008年, 推出新一代高档彩超Apogee 3800等, 把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彩超产品带进全球中高档的行列。2009年, 汕头超声研发成功容积探头和实时三维超声成像技术, 是中国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掌握此项技术的企业, 并推出全球首创的基于黑白B超平台的便携式实时三维超声诊断仪CTS-8800;同时对全线彩超产品进行升级, 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实时三维功能的全身型彩超, 宣告了实时三维彩超普及时代的来临。同年, 汕头超声在全国同行中率先推出具有弹性成像功能的超声诊断仪, 再次打破了国外少数超声厂家的技术垄断, 在全球超声界引起了轰动!

长期以来, 因为实时三维超声成像以及弹性成像等核心技术只被国外少数厂家所拥有, 因此相关产品价格居高不下, 不利于新技术的普及推广应用。随着我国医疗器械民族企业掌握这些高端技术, 打破了国外厂家完全垄断的局面, 将有力地促进这些高端技术在各级医院的普及应用, 为我国人民群众的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杰出的性能、稳定的质量是SIUI树立良好品牌形象的根本

提起汕头超声的产品, 其稳定的产品质量在行业内是有口皆碑的。汕头超声的产品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在全国同行中率先通过了美国FDA和欧共体CE等国际权威认证。汕头超声始终在开发、生产、服务各个环节严把质量关。据汕头超声市场营销负责人说, 汕头超声的元器件采取全球择优选取的原则采购, 所有的元器件均来自全球最优秀的供应商。为确保仪器在各种恶劣环境下也能正常使用, SIUI斥巨资引进国际先进的大型环境试验室, 所有产品出厂前均须在环境试验室里进行各种老化试验, 确保仪器在较恶劣的使用条件下也能稳定工作。多年以来, 汕头超声一直以追求完美品质的心态在开发、制造他们的产品和为客户提供服务。

在此前, 我们也了解到, 汕头超声是一个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经常向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捐赠B超、彩超, 帮助这些地区解决看病难问题。在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 SIUI通过各级慈善机构, 向地震灾区捐赠了总值近500万元人民币的现金和设备。

坚持自主的开放 篇8

一、面向世界的学生培养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在经济科技全球化的背景下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在国际化进程中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 其根本体现在如何利用优质的国际教育资源, 促进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清华大学新时期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拔尖创新人才, 而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实力是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近年来, 清华大学努力开拓校内外多种渠道, 积极搭建面向世界的学生培养平台, 明确了高水平大学学生国际化培养目标, 应该是培养学生具有国际眼光和视野, 掌握国际水平的全面知识, 具备国际交流能力, 并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能够最终为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1. 培养“面向世界的学生”的4种能力。

围绕“面向世界的学生培养目标”, 清华大学重点培养学生以下4种能力:第一, 了解世界的能力。要求学生至少精通一门外语, 具备有关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知识, 有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理解能力。第二, 精通专业的能力。能充分了解本专业领域中学科前沿、国际通行的基本原则和国际惯例, 能充满自信地、坦然地、有效地开展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第三, 开拓创新的能力。能客观看待不同文化和宗教, 能自觉学习和吸收不同文化的精华,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领导力和竞争力。第四, 服务国家的能力。有对祖国强烈的热爱之情和对人类命运高度的责任感, 能成为世界的“中国人”, 为中国的发展与安全和世界的和平做出贡献。

2.“面向世界的学生”的培养体系。

在分析和对比世界范围内高等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 结合本校长期以来学生国际化培养的具体实践, 清华大学总结归纳了面向世界的学生培养体系 (如上图所示) , 主要分为境内学习和境外学习两个环节, 包括师资力量、课程资源、校园环境、素质拓展、学习交流和学位教育6大方面, 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培养体系。

改革开放为实现人才的国际化培养提供了先决条件, 主要表现在:首先, 它极大地拓展了人才培养的空间,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全球化视野;其次, 它从更广的角度和更多的方面优化了教育资源的配置, 有利于整合国内外的丰富资源服务于人才培养;第三, 通过日益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有效地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清华大学改革开放30年发展历程实践与特征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导下, 清华大学调动各方资源, 以“人才培养”为核心, 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1. 聘请海外知名专家, 充实学校师资队伍。

清华大学历来注重吸引名师。早在20世纪30年代, 梅贻琦校长就坚持“以师资为努力奔赴之第一事”。改革开放以来, 清华大学加大“请进来”的力度, 按计划、分学科、有重点地主动聘请海外知名专家, 逐渐形成了如今每年800余人次、学科分布合理的长短期外国专家队伍。他们通过开授课程、举办讲座等多种方式, 把学术前沿信息和多元文化带进校园, 增强了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

2. 整合丰富优质资源, 扩展特色课程内容。

课程建设是学生培养的关键环节。清华大学整合国家元首政要、诺贝尔奖得主、一流大学校长、著名企业总裁和世界知名学者来访的丰富资源, 在国内高校中率先开设了“清华海外名师讲堂”, 并纳入学生选修课体系中。该讲堂包括“全球领导力”和“前沿科技”两大系列, 以其演讲嘉宾层次高、讲座内容覆盖面广、选修学分方式灵活等特色成为广大学生密切关注和高度评价的课程。到目前, “清华海外名师讲堂”已成功举办32期, 共有来自40多个院系的5000余名学生参加, 成为校园里独具特色的品牌课程, 对学生的国际化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 清华大学还积极推动全英文课程建设。全校已开设107门本科生全英语授课课程, 10套硕士学位全英文课程, 分布在20多个院系, 为学生了解国际学术动态、提高专业英语交流水平提供了条件。

3. 倡导学术文化交流, 营造校园国际氛围。

改革开放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了中国, 也知晓了清华。随着清华大学国际学术地位和知名度的不断提升, 如今她已成为众多海外学子日益青睐的留学目的地。近年来, 清华大学的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 学位留学生比例逐渐提高, 其中, 研究生呈较快增长趋势。2008年清华在校留学生人数已达2404人, 学位生占留学生总数的66%;留学生国别数高达103个, 来自欧美发达国家和周边国的留学生显著增加。他们把丰富多彩的语言和独具特色的异域文化带到校园, 让古老的清华园感受着改革开放浪潮带来的国际化气息。此外, 全校每年举办近400次跨文化交流活动, 主办几十次国际或地区性学术会议, 使校园学术文化始终与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同步。

4. 拓展海外实习项目, 增强学生竞争实力。

随着当今社会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 清华大学在“面向世界的学生”培养计划中特别重视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优势, 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海外实习机会, 增强其国际竞争实力。许多海外实习项目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例如, 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庭实习项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实习项目等。同时, 学校借助长期以来与国际知名企业的良好合作伙伴关系, 积极推荐学生到海外企业实习。例如INFOSYS全球实习生计划项目、韩国三星电子公司实习项目等。学校还投入经费专门资助学生参加各类国际竞赛、国际夏令营等活动, 有效拓展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5. 加强境外学习交流, 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派学生赴境外交换学习是学生培养的重要方面。至今, 我校已与世界上近50所大学签订了学生校际交换协议, 2008年仅本科交换学生数已达256人次。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国家加大了对学生境外学习的投入, 启动了“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我校已完成该项目第一期和第二期的选派工作, 于2007和2008年分别派出了167名和196名学生赴国外一流大学、师从一流导师学习。针对学生赴境外学习经费不足等问题, 学校积极争取外援, 建立资助基金, 努力使更多的学生在校期间能有一次出国学习机会。

6. 突出重点优势项目, 适度扩大学位教育。

清华大学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在长期积累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已具备足够能力并到达了相当水平, 所以对于境外学位教育, 学校采取适度扩大的方针。对于一些已有的重点项目, 例如清华-UIUC项目、中法4+4项目等, 我们与国外合作院校积极沟通, 力求推进深层次教育合作, 优化培养模式。同时, 学校着眼世界名校, 与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建立了派出学生攻读学位的渠道, 以期让更多的学生走进世界一流大学学习, 实现面向世界的人才培养目标。

回顾清华大学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历程, 我们可以总结出如下特征:清华大学的国际化发展是从简单的、局部的、个别性的探索逐步发展成多渠道、高层次、实质性的合作交流;从学生培养目标来看, 是由培养工科人才为主发展为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拔尖创新人才;从学生国际化培养模式来看, 是从单一的、分散的培养发展成为包括境内境外双重培养环节的体系化培养模式;从学生国际化培养途径来看, 已从单一的派出学生赴美留学发展为包含联合培养、联合学位、交换生、合作研究、海外实习、夏令营等多种方式在内的目标明确、有针对性、成建制的海外教育系列项目。

三、启示与思考

改革开放30年来清华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实践和经验也给了我们如下启示与思考。

第一, 中国高等教育应积极主动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变化和发展要求。随着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一个投资商品服务和劳动力的全球化市场正在形成。这种全新的高等教育发展宏观背景要求我们更加自觉和主动地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中去。在全球化进程中, 全球性的资本流动及其新的流动格局的出现与形成, 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目前, 全球性的劳动力市场正在形成, 尤其是高端人才国际流通的新格局与市场, 对我们来说, 这既是一种机遇, 也是一种挑战。

第二, 高等院校应继续坚持对外开放。总结30年来清华大学学生培养的经验, 其中, 至关重要的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一种全球性和世界性的知识结构体系, 这是高等院校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落实到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体现。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加强“国际教育”作为一项重大国策, 希望用开放的政策, 吸引先进的学术资源, 创造优质的教育环境, 各国政府和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相继提出了符合本国高等教育特点和国家未来发展需要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 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此, 中国的高等教育仍需加强与提升。

第三, 高等院校在坚持对外开放的战略和工作重点上应与时俱进。坚持对外开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深刻内涵和工作重点, 高等院校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这种调整和变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要在进一步扩大交流的同时, 更加注重彼此之间实质性的合作。如果说以前我们更多地是打开国门, 彼此往来, 沟通信息, 那么, 下一步我们应重点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向纵深发展, 把着眼点从交流转移到实质性的合作上来, 这也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四, 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竞争力。教育能不能培养由全球化带来的世界变革所需要的创造力?教育和培养系统对目前国际反应的应对是否足够灵敏, 教师是否意识到这些发展和变化?不同国家在国际上经济地位和角色的变化, 是否反映和体现在各个国家的课程和教育系统中?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共同关注和不断思考的。

第五, 在改革开放3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 我们既要总结过去, 也要面向未来, 如果说在改革开放的初期,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丰富资源和绝佳机遇, 那么在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 中国的高等教育又应该怎样通过改革开放来为中国的经济乃至综合国力的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 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坚持自主的开放 篇9

一、以读为本, 营造学习氛围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是用教材, 而不是教教材。因此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为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精读课文———学习重点句、段———品读课文, 走出文本, 扩展视野。从中可以看出, 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读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要让学生理解地读、传情地读, 读出韵味, 读出自己的个性, 读出自己的情感, 读出自己的理解, 真正使学生爱上阅读, 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 从读中真正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二、重视感悟、理解字词句, 不要脱离文本

文本对话中, 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最重要, 因此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一方面使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弄明白课文内容的意思, 另一方面还要让学生通过详细地探究理解、品味, 感受到作者如此运用的目的和想要表达的情感, 从而引起共鸣, 最终达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的目的。

三、读书与练笔并行, 架起模仿与创造的桥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读书和练笔的有机结合, 这是训练学生最有效的途径。读书在于积累语言, 积淀情感。读书的过程也是利用文本的规范语言, 改造自己日常语言的过程。这样, 学生就会在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 感受文本的巧词妙句, 接受语言文字美的熏陶。

上一篇:城市经济社会下一篇:移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