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业务

2024-11-29

电视业务(通用12篇)

电视业务 篇1

0 引言

在当今时代, 网络电视正在慢慢地发展壮大, 并且蔓延到全球各个角落。人们可以利用电脑或者移动终端等设备观看电视、进行网上购物和点播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随着宽带网络、流媒体、编解码、信息加密和存储技术的发展, 基于TCP/IP协议网络为承载基础的视频业务开始步入商业运营阶段。为了与基于DVB的数字电视广播业务区别起见, 我们将以IP及其相关技术为基础的视频业务称为网络电视。

网络电视是指基于因特网将电视机、电脑以及移动终端等作为显示终端, 实现移动电视、互动电视、高清数字电视等服务于一体的一种新兴业务。网络电视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新的电视观看方式, 打破了原有的用户只能被动收看电视节目的固定模式, 实现用户基于因特网可以根据需要主动观看、随看随停的便捷模式。国家广电总局关于网络电视的官方定义如下:网络电视是以互联网协议作为主要技术形态, 以计算机、电视机、手机等各类电子设备为接收终端, 通过移动通信网、固定通信网、微波通信网、有线电视网、卫星或其他城域网、广域网、局域网等信息网络, 从事开办、播放 (含点播、转播、直播) 、集成、传输、下载视听节目服务等活动。

1 网络电视的发展现状

三网融合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成为全球ICT发展的趋势。而网络运营商也在逐步向信息服务进行转型。而网络电视这种三网融合的典型体, 则成为了网络运营商发展的契机。

首先是宽带用户数量的发展带动了网络电视。近几年宽带接入用户飞速增长, 包括ADSL, 以太网, 光纤等网络接入用户群体增长十分迅速。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 截止2013年6月, 我国共有宽带网民数量5.91亿, 手机网民数量4.64亿, IPv4使用量3.31亿。如此大的用户基础为网络电视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庞大的用户基础。

其次是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电视基于网络传输, 清晰度和流畅性十分依赖网络带宽和传输速度, 尤其是720P, 1080P高清网络电视以及mkv等格式的无压缩视频流对网络环境的要求尤为苛刻。而当今迅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则为网络电视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随着用户家庭宽带带宽的迅速拓展以及光纤技术的普及, 网络电视向着流畅, 高清的方向稳步发展, 优秀的用户体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用户, 使得网络电视变得更加普及。

到如今, 网络电视已经在公众中形成很大的知名度, 包括运营商、内容提供商、设备商、终端厂商在内的产业链内各个环节均在积极推动IP产业的发展。目前在政策层面和网络技术层面上网络电视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突破, 未来网络电视的发展前途光明。截止目前, 中国的网络电视用户数已经过亿。在如此之大的用户基础的前提下, 网络购物, 网络点播等服务获得了很大程度的发展, 而如此大的市场成为了网络运营商等商家纷纷发掘的对象。

2 广电运营商的应对策略

2.1 广播电视的现状

作为国家的主要宣传媒体平台, 广播电视是国家必不可少的公益性事业。而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 已经渐渐被人们遗忘的无线电广播却可以发挥巨大的优势, 无论是在传输还是接收上都有很强的适应性, 成为灾区与外界联系的纽带, 为人们传输着灾区的第一线消息, 最大程度上辅助救援工作的展开。

而随着互联网的流行与迅速发展, 广播电视业面临了极大的挑战。现在日常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 互联网搜索便利, 信息资源广, 自主性强的优势慢慢显现出来。用户往往只需要用鼠标轻轻一点, 就可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新闻的第一手资料。相比静静坐在广播电视前, 等待着整点新闻相比, 互联网无疑具有巨大的优势。移动互联网这个互联网的分支则又成为个中翘楚。用户通过Wi Fi或者3G网络就可以尽情浏览互联网上的信息, 在地铁上, 车上就可以掌握天下动态。据目前的资料显示, 超过35%的用户每天使用手机获取信息。这个比例已经超过了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上网的比例, 移动互联网这个媒体平台已经一跃成为我国媒体界的龙头老大。

不仅是在新闻时事的获取途径上, 在娱乐方面互联网则更是优势明显。相比坐在电视前看电影电视剧, 在网络上游戏放松更受普通用户, 尤其是中青年用户的欢迎。同样的, 手机移动网络, i Pad等平板电脑的用户也成急速增长模式。使用智能手机下载各种娱乐应用程序放松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用户每天的习惯。调查研究显示, 中国城市是全球五大智能手机普及率最高的地区之一, 达35%;受访者中, 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拥有两部或两部以上的手机, 比例在亚太地区最高。中国城市用户使用智能手机最广泛的用途为浏览网页、听音乐, 每个用户安装的APP平均数量为15个, 付费APP的平均数量为6个。由此可见互联网应用成为了现在人群的普遍需求。

在互联网带来的如此大的冲击下, 如何推进广播电视业的发展, 保住不断缩水的用户量, 并且在此基础上寻求创新, 成为广播电视业当前的重中之重。

2.2 广电运营商的应对策略

2.2.1 广播电视和网络电视融合的必要性

不难看出, 网络电视的发展势不可挡, 给传统的广播电视业务带来巨大的冲击, 广电运营商如何保住不断流失的用户量, 并且在此基础上寻求创新?广播电视业务是否走到了生命尽头?

所谓祸兮福所倚, 是挑战, 也是机遇。广电运营商如能以开放的姿态迎接网络电视业务, 以广大的受众为基础, 大力发展网络电视业务, 挑战也能变成广电运营商业务创新的机遇。

一直以来, 广电运营商的增值业务不管是高清广播电视业务还是VOD业务, 都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不能大幅的为广电运营商创收, 究其根本原因有三点:一是业务前端投入大, 二是业务开展缓慢, 三是用户接受度低。

网络电视业务作为新兴的基于互联网的视频点播业务, 依循TCP/IP协议, 摒弃传统的IPQAM方式, 大大降低了业务前端的投入;另外网络电视可搭载在智能开发的Andriod系统上, 绕开了中间件, 无需终端繁琐的集成工作, 使得业务能迅速的开展, 从目前成功的案例来看, 网络电视业务从部署初期到最后投入使用, 大概需要三周的时间, 其中还包括服务器的采购等环节;最后, 网络电视业务得到了几乎所有的网络视频内容运营商的青睐, 各内容运营商也纷纷积极向网络电视靠拢, 和七大牌照商各自达成战略同盟, 一时间, 网络电视内容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与此同时, 收益最大的仍然是用户, 丰富的网络电视资源也逐渐挤占了用户的业余时间, 得到了用户的广泛认可。

若其他运营商大力发展网络电视业务, 必会成为压倒广播电视业务最后的一根稻草。反而, 若广电运营商大力发展网络电视业务, 网络电视业务又将成为广电运营商扶摇直上的踏脚石。因此, 网络电视业务和广播电视业务必须要融合。

2.2.2 广播电视和网络电视融合的充分性

首先,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 广播电视是刚需, 是用户必不可少的需求。近年来, 随着电视开机率的逐步下降, 广播电视业务似乎正逐渐衰落。其实不然, 电视开机率虽然在下降, 而电视节目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 只是用户不再限制只通过电视终端观看电视节目, 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电脑或移动终端观看电视节目。所以, 虽然电视开机率每况愈下, 但电视节目的丰富多样, 蓬勃发展正说明了广播电视是用户刚需。

其次, 通过条件接收系统可实现网络电视业务和广播电视业务的捆绑。可将网络电视业务同高清广播电视业务同等对待, 利用条件接收系统实现用户端网络电视业务的打开和关闭, 这样广电运营商就可对网络电视业务可管可控。用户对广播电视业务刚性的需求, 可促进网络电视业务初期的发展;用户对网络电视业务的接受度高又可反过来促进广播电视业务的发展, 在保住了现有用户的同时, 能吸引更多的或已流失的用户, 也会促使用户购买第二终端, 广电运营商现网用户因此会得到快速增加。

网络电视业务和广播电视业务的融合将大大提升用户开机率, 网络电视业务和广播电视业务相辅相成, 互惠共利, 相互促进, 这也是网络电视业务和广播电视业务的融合的充分条件。

2.2.3 DVB和网络电视业务融合

本文提出的业务融合是面向广电网络, 搭建网络电视业务平台, 包括媒资的注入、打包、EPG、分发、推流、多终端适配、码流自适应、DVB融合等各个环节, 终端承载于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DVB_C智能终端。

广电运营商运营网络电视业务, 可实现牌照商提供的网络电视服务在运营商内网做落地, 搭建全镜像播控平台和内容库, 内网搭建CDN分发平台, 引入互联网播控平台牌照商的服务, 以及在播出安全, 系统管控, 内容管理对接等方面的设计和系统协调。公网上的网络电视服务平台商提供的海量网络视频点播内容镜像式的接入到内网, 并通过安全接口进行增量服务, 从而实现丰富的视频点播和IP式的网络服务, 且优于公网网络电视服务的是内网带宽有充分的保障, 用户体验效果非常优秀, 响应用户请求不超过1秒。

通过视频检索实现广播电视业务和网络电视业务的融合, 用户可在电视直播和视频点播中自由切换, 实现被动遭遇式向主动获取式的电视体验新发展, 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新的业务模式, 推进新的发展战略, 在文化产业、新媒体、对外投资等领域进行多元化拓展, 延伸产业链, 形成集广电网络建设运营、数字电视技术研发、产品制造、传输与接入、用户服务等为一体, 具有一定市场控制能力的业务产业链。

2.2.4 更多业务的融合

结合现有的业务融合特点, 广电运营商应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宽带网络, 实现广电运营商固有的单纯的有线电视网到功能强大的综合网络的转变。

一直以来, 广电宽带由于其出口带宽低导致用户接受度低, 发展缓慢, 而网络电视业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带宽质量。

目前, 基于广电运营商内网搭建网络电视业务运营播控平台, 全镜像或部分镜像牌照商网络电视内容, 能最大程度的吸引用户在广电宽带内网活动, 降低了广电宽带出口带宽的要求, 网络电视业务和广电宽带业务得到了完美融合, 因此网络电视业务又可和广电宽带业务进行业务融合, 大幅度的促进了广电宽带业务的发展, 提升了广电运营商的整体竞争力。

2.2.5 业务的可管可控手段

智能终端方案种类多样, 对广电网络来讲能够安全管控是产品的核心要求。在业务层和应用层的安全, 我们使用CAS系统智能卡的控制字作为私钥。通过加密机进行签名后的系统和应用使用智能卡的私钥作为验证, 保证业务、应用和系统的管控安全。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网络电视的迅猛发展同时, 在给新媒体产业带来一定的冲击的同时, 也存在着一定的机遇, 通过融合网络电视业务, 广电运营商可从一个原来的单纯的广播电视业务到现在成为了一个集广播、电视、网络、点播、数据等业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提供商, 同时广电公司的网络也从可原来单纯的有线电视网改造成为了一个功能强大的综合网络, 并且通过CAS系统和Android系统安全机制实现对业务和管道的可管可控。

摘要:本文从网络电视发展的背景、现状和前景等各方面对网络电视进行深入分析, 总结网络电视的特点, 探寻网络电视的发展之路, 并且就广电运营商如何面对网络电视对传统广播电视业务的冲击做了简单阐述, 利用Android操作系统安全机制、安全芯片机制及CAS系统形成可管可控的安全智能终端和基于IP方案的内网接入式网络电视业务, 并统一外网接口进行内容审核、同步和把控, 这样不仅有效防止了用户流失, 并且可以进一步通过提升平台、管道、运营和服务能力来适应新形势。

关键词:网络电视,广播电视,可管可控,安全智能终端

参考文献

[1]林华明, 徐青, 罗琛.三网融合下新业态电视技术实践[J].广播电视与技术, 2012, 39 (6) .

[2]何宁, 吴汇平.江苏广电总台IPTV内容集成管理平台建设思路[J].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1, 38 (5) .

电视业务 篇2

播音主持工作的地位:1播音主持处于广播电视的最前沿2播音主持又是广播电视的“中介之序”3是联系党、政府、人民的纽带和桥梁

播音主持工作的作用:1传递信息,体现态度,揭示语义内涵表明实质,具有了解和认识社会的作用。2传达感情,形象具体生动,吸引感染受众,具有鼓舞教育激励作用3规范美化语言,建设语言文明,具有语言表达的审美示范作用。

播音员主持人职业规范要求:1牢固树立责任意识2勤奋敬业德艺双馨3自觉维护祖国语言的纯洁4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5遵纪守法廉洁自律

规范播音员主持人岗位工作的意义:1有助于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2有利于提高播出质量3有助于塑造良好地媒体形象

播音员主持人良好地语言习惯:1注重语言规范(语音、词汇、语法规范)2注意语音的高雅文明,富有内涵避免粗俗3注重语音表情达意的真成自然4培养较为流畅的语言表达习惯5日常生活中注重语言的品味

普通话特点:1音系比较简单,音节结构形式较少 2音节中元音占优势 3四个声调抑扬分明且高音成分较多 4音节间间隔清晰 5词的双音节化和轻重格式的区分、儿话音,使得有声语言表达更准确丰富

播音发声的基本要求及方法:准确规范、清晰流畅、变化自如 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停连、重音、语气、节奏、广播电视即兴口语表达原则:1坚持真实原则2准确3密集4迅捷5精美

串联语的特点:1篇幅短小、内容精炼2见缝插针、针对性强3依赖语境、借景生情4寓理于情、情景交融

串联语的功能:1衔接转换功能2补充完善3阐发和点化4沟通和交流

备稿六步:1划分层次2概括主题3联系背景4明确目的5分清主次6确定基调 话题的引入:1开门见山直切主题2抓住重点择要推荐3触景生情借景抒情4以小见大以事醒人

话题的衔接:1引用资料逐渐推进2设置冲突引人入胜3言简意赅画龙点睛4巧用重复突出重点

话题的结束:1首尾呼应,评论点题2以情感人,触动心灵3梳理归纳,概括要点4由此及彼,引发联想5正确分析,合理建议

新闻类节目包括:新闻消息、新闻评论、新闻专稿 新闻文稿播读的总体要求:1正确理解稿件内容与精神实质2体现新闻节目的时效性和时机性3准确把握播读分寸4根据节目与稿件需要实现播读风格多样化 新闻消息播读要求:1叙事清楚2新鲜感强3语言朴实4节奏明快

新闻类话题主持基本要求:1坚持正确舆论导线2坚持正确的创作道路3符合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

新闻消息播读要求:1叙事清楚2新鲜感强3语言朴实4节奏明快

文艺类文稿播读的总体要求:1理解原作是理解稿件的基础2明确节目播出目的,把我编辑意图3充分运用形象思维,揭示主题,调动情感4把握好内行的欣赏者、热情的介绍者、共赏的知音者的创作心理状态5把握好与录音素材配合的技巧6掌握好必备的语言技能

播音员主持人的职业形象:声音形象、屏幕形象、社会公众形象 塑造播音员主持人形象的意义与作用:1有助于塑造媒体形象2有助于先进文化的传播 播音员要摆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1加强与集体的合作2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更出色的做好这个集体对外的代表,不辜负机体对个人的期望。

塑造播音员主持人形象的具体要求:1职业着装的基本概念和搭配技巧(遵循国际通用、具有礼仪规范的TPO着装原则,既时间地点场合;符合广播电视传播特点,与节目内容风格保持一致;适合个人特点)2发型3化妆4实物配戴 表现职业形象的基本要求:1体现媒体责任和个人品德2符合中华民族文化传统3尊重大众审美情趣和欣赏习惯4体态与节目的统一5语言与体态的协调

TCL集团:重生的电视业务 篇3

年报预告的背后

从单季看,按预增计算,2013年第四季度盈利在6.35亿到9.35亿,看起来环比增长较大,但实际上同样在预期之内,因为四季度有二笔经营外收入,一笔是多媒体的厂地收储,二是财政补贴。和三季度的5亿相比起来,笔者之前的看法是第四季度面板业务盈利会稍微下降,通讯业务盈利将进一步提高,二项大致对冲后,电视业务则是差异的关键。但是现在按公告稍微测算一下,也看不出有多大变化,或者可以说多媒体业务仍没有明显改观。

对于未来二年,面板业务并非考察重点,重点是其传统业务,如多媒体、通讯、家电集团等。预计未来二年的盈利大致是30亿和40亿。2016年前,面板业务在期间将保持平稳,并不会受产能过剩的考验。之后面板业务又将成为焦点,并为总盈利超过百亿作重要贡献。

此处,笔者重申一下关键看法:由于其业务处于关键质变期,因此对TCL集团做静态业绩预测或估值,意义不大,重点在于现实理解。笔者将以电视业务为例,展开分析。

电视行业差异化经营已显现

黑电行业竞争混战30年后,虽然前六强早已定格,但是这剩下的王者之间,虽然有销量梯次,但并没有在实力上拉开本质性差距,多年来也未能在业绩上体现高价值。主要的缘由,可能是其产品和经营模式的同质性实在都过高所致。从投资原理看,这样的阶段,是没有太大投资价值的。但是这一点,现在已经发生巨变,因此研究变得有意义。列几点:

智能电视有太多差异点,比如硬件、系统、内容、应用、附件等都存在差异化,和之前的简单产品形态截然不同。如海信的VIDAA、TCL的TV+和乐视的超级电视就有明显的差异化感召力,海尔、长虹或康佳则显然没有可以唱响的标志性产品。在电视价格明显下降到消费者不敏感时代后,产品本身的差异化就显得至关重要。而在直播电视的时代,国产电视品牌在硬件上宣传品质差异,都是虚的。

经营方面,对厂家能力实力要求更高。以前的电视厂家,从国外进口面板,然后加工成产品去卖,本质上都是销售型企业。从供应链角度,核心部件只有一个,且全进口,都没有议价权;从研发角度,产品很简单,都无需大投入;在流通环节,渠道为王,多投入多得,都没有必杀技。但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TCL今年的电视销量和小米的手机销量几乎一样,拿小米为例就可以看得清楚:假设这些电视都是智能化产品,那得要多强的智能部件方面的供应链掌控力,又要有多少的软硬件工程师来支持产销研和售服。

同时,互联网时代,营销模式面临变革。黑电企业或者跨界竞争者,将在互联网环境下,进行营销比拼。TCL已经试行了两年的O2O模式,将在2014年上半年全面实施。这种模式,要求有强大的后台运营能力,目视行业里,没有几家有类似能力可以做。而该方案一旦成功,那么其效率或运营成本将媲美纯电商渠道。

在TCL今年的盈利里,电视业务贡献为零,通讯业务也贡献有限,这二个昔日主营业务在盈利曲线上走出正反二个V。其实这二者都仍将是“好生意”,业绩弹性巨大。

身处于经营拐点

2004年1月,TCL集团国内A股上市,股本25.8亿,股价前几个月已超过8元,市值200多亿,大大超过格力、美的及海尔。十年后,扣除增发市值,TCL集团反而仅150亿,市值明显下降,而格力、海尔、海信等,则上涨数倍乃至十数倍。这其中原因颇为简单。

TCL在2003、2004年很强大,电视称王,手机也风光,于是搞国际化,但很快双双遭遇困境,称为劫难并不为过。在这样的局面下,力保大船不沉是首要目的,国内国际二条线作战,陷入生存战。而格力、海信则精耕细作国内市场,渐渐羽翼丰满,相比之下同期的TCL不但毫无所得,还元气大伤。

从产品角度看,TCL以前的电视产品形象不如海信中高端,也和其国际化战略或整体困境有关。国际化有三个阶段,第一是OEM或ODM,第二是自我品牌发展海外代理商,第三阶段是海外建分公司,现在TCL进入第三个阶段,换言之以前都是第一、第二阶段。一个公司的供应链能力和技研生产能力是有约束的,尤其是处于困境之中,所以国内的产品战略就需要和国际的产品战略协同,这导致国内市场的产品力不足。而从近二年看,TCL的电视产品就重磅很多,且大尺寸化明显,宣传也手笔加大,明显有气象上的不同。

笔者以为,TCL已经重生。在市场上,国际化战略稳住阵脚,开始进入收获期,并反攻国内;在体量上,09年筹谋华星光电,使得整体规模上升了一个等级,并推动公司由简单销售型公司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公司。由于财务状况越来越好(经营现金流净额和盈利等),产业布局合理(手机和面板等),面临新的市场机遇,TCL已经是家电及消费电子类领域最大的博弈者之一。

数字电视增值业务构想 篇4

1数字电视的特点与优势

数字电视利用了双向信息传输技术, 增加了很多全新的业务,使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获得各种网络服务,比如视频点播、网上购物、远程聊天等新业务。与传统的电视相比,数字电视有诸多的特点与优势,主要表现在:1)数字电视的收视效果更好,图像清晰度高、 音频质量高,更能满足人们的感官需求; 2)数字电视不易受外界信号的干扰,避免了串音、串台的现象发生;3)数字电视的传输效率高,通过使用有线电视的模拟频道,可以传送10套左右的标准清晰度电视节目;4)使用方便。在普通电视机前安装上数字机顶盒就可以收视数字电视频道;5)数字电视能提供很多的业务。它不但能实现用户自动点播节目, 还可以自由选择网上的各种信息。

2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分类

根据数字电视服务功能的不同,可以将增值业务分为数字电视广播和互动数字电视。数字电视广播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标准清晰度的数字电视节目,包括卫星数字节目转发、准视频点播和立体声音乐频道等数字电视业务。而互动数字电视业务可以提供互动应用软件和双向通信设备等各种融合性业务,从而使用户可以真正实现网络信息的互动。

3三网融合视野下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发展构想

3.1积极开拓商业模式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虽然我们感觉现在的数字电视技术很成熟,使用起来也很方便,基本上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但是,对于开发商而言,前提的投资是很大的,如果没有开发出一个合适的方式去回收成本,那么对运营商来说,这就是一个失败的领域。因此,在数字电视快速发展的今天,开发商需要积极开拓商业模式,促进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发展,从而获得经济收益。

与互联网相比,数字电视的增值业务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当开发商的商业模式不适合时,就会限制增值业务的发展。因此,在制定商业模式前,运营商一定要充分了解数字电视的发展趋势, 注重开发与研究,从而探索出更具有影响力和创造力的增值业务。

3.2找准发展定位

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要想让数字电视增值业务蓬勃发展,就必须要找准其发展定位。例如,可以根据消费群体的日常需求,来增值与民生服务相关的业务,如交通信息、物价信息和租住房信息等。

3.3增强用户服务体验

在数字电视增值业务中,最看重的就是对用户的服务体验。因此,运营商要秉承“强服务”的业务理念,对服务范围和服务强度进行扩大,提高用户对增值业务的关注度和认知度。具体表现在:第一,运用商应该增大业务开发力度, 找准市场定位,积极推进具有创新性的特色业务,从而吸引用户进行服务体验; 第二,运用商要学会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真正将业务设计融合到用户的需求中,采取捆绑销售、体验销售的手法, 让用户充分了解业务的魅力所在;第三, 增强与用户的沟通和互动,从中了解增值业务系统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得到完善。

3.4注重资源融合

想要开发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构想, 就要学会利用各种资源,并将这些资源融合在一起。具体表现为:一是要建立全国性的信息服务平台,为增值业务的规模化发展提供统一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标准平台;二是实现全业务运营,在模拟电视功能的基础上,逐渐涉足通信、 游戏和购物等各个业务,向综合型的业务运营商转型,让用户可以按照自身的需求自由的获取感兴趣的内容,从而实现增值业务的有效拓展。

4结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文化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由此可见,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发展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我国的数字电视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业务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因此,为使数字电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运用商必须从积极开拓商业模式,找准发展定位, 增强用户服务体验和注重资源融合四个方面发展业务增值,提高数字电视的经济效益。

摘要:随着科技地进步,现代化进程地加快,我国数字电视增值业务逐渐走向了发展的转折期。对于大多数使用数字电视的用户来说,增值业务只是一个概念。但是,增值服务是数字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想要让数字电视快速发展,首先要发展增值业务。本文结合数字电视的特点与优势,探讨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分类,并提出了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发展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构想。

关键词: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发展构想

参考文献

[1]周帅.浅谈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发展方向[J].电子世界,2014(16).

[2]徐晶晶.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分类及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8).

电视剧制作业务审核流程 篇5

电视剧制作业务的核准。

二、服务部门

成都市广播电视局宣传与社会管理处。

三、办理地址

成都市双林路99号。

四、联系电话

028-84312171

五、办理依据

1、《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28号)

2、《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管理规定》(广电总局令第34号)

六、办理程序

1、向成都市广播电视局递交书面申请和相关材料;

2、成都市广播电视局初审;

3、填写《电视剧制作许可证(乙种)申请表》1式2份;

4、我局签署意见后报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审批。

七、申办材料

1、申请报告;

2、《电视剧制作许可证(乙种)申请表》1式2份;

3、广电总局题材规划立项批准文件;

4、编剧授权书;

5、申请机构与制片人、导演、摄像、主要演员等主创人员和合作机构(投资机构)等签定的合同或合作意向书。其中,如聘请境外主创人员参与制作的,还需提供广电总局的批准文件;

6、《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或电视台、电影制片机构的相应证明;

7、持证机构出具的制作资金落实证明。

八、核准条件

持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和《摄制电视许可证》的机构。

九、监管措施

违反规定按《广播电视管理条例》进行处罚。

十、办理时限

7个工作日内报省局审批。

什么是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方向 篇6

为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有线同仁投入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这种投入的目的是什么?投入换取到什么资源?我们必须认识到,数据广播、节目导视、认证等功能,付费数字电视等业务,仅仅是功能和形式,而非数字化的本质。

有线电视实现数字化,其业务实质是扩展频道!

只有频道,可以作为与投入进行“汇兑”或比较的资源。所以,有线电视数字化需要计算每个频道的投入,并以此作为业务开展盈亏平衡的基准。也就是说,有线网络公司真正要卖的是频道,或者以频道价值为基准的转换价值。

双向则是频道价值的扩展。双向业务的基础价值,应表现为频道价值和双向网络改造的综合价值。单向业务是单一业务独占频道,而双向业务可以由多业务共享或共担频道。因此,双向业务的盈亏不仅取决于业务自身的盈利能力,而且取决于业务种类及其数量,进而决定了共同分摊成本的力度。

必须面对的基本事实及规律

发展数字电视增值业务,首先要搞清几个基本事实及规律,这是指导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否则就会南辕北辙。命题1:用户收入水平的增长,并不表现为对电视需求增强的收入效应,除非电视能够满足人们新的需求。

这个命题的核心,不是付费电视、点播业务用户是否有能力消费的问题,而是值不值得消费的问题。

身处于一个更加自由的社会环境中,电视不仅直面多种媒体形态的竞争,而且要应对日益富裕的民众的多种选择——电视不仅面对互联网、杂志等替代品的竞争,而且面临着卡拉OK厅、咖啡厅、商场、电影院、餐厅等他择品的竞争。所以,数字电视增值业务不仅要研究互联网等对用户需求的满足,也必须研究他择品对用户需求的满足;否则,无法改变“用户收入增加、电视消费减少”的窘迫,也无法阻止电视消费总量下降的长期趋势。命题2:人们对电视的需求不是抽象的“好看”、“新片”等,而是满足非常具体的、客观的需求,这些核心需求至少涵盖八个方面。

人们对电视的八个核心需求是:

★树立成功的信心;

★激发优秀的创意;

★培养自己的才能;

★自我身份的确认;

★寻找展示自我的舞台;

★视野的扩大;

★愤怒的宣泄或情感补充;

★健康或环保。

也就是说,人们对电视不仅要求艺术性,也同时要求实用性,实用性的实现须通过分类和搜索。传统电视的分类,如电影、电视剧分类属于技术性分类,在信息爆炸、多种媒体激烈竞争的今天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从技术性分类走向按需分类,从目录式搜索走向关键词搜索,进而向语义搜索演进——这是互联网搜索引擎的大发展之道,亦是按需分类的成功例证,应为数字电视所认真研究和借鉴。命题3:人们消费的是效用,不是功能。

功能只是形式,效用才是本质。需要强调的是:媒体的效用是持续的效用,而不是一时的效用,媒体效用问题的实质是内容品质问题。有线确实需要增强自己的营销能力,但这是建立在内容品质上的营销,否则营销就是骗术,付费节目续约率低就是鲜明例证。

提高电视的内容品质,需要遵循并探索电视媒体的基本规律。对媒体而言,就需要遵循“信息量和更新率”的基本要求对广播电视而言,就需要遵循“日更新率较大、同一节目重复周期较长”的基本要求;对交互电视而言,就需要探索基本节目量是多少?更新周期是多长?每次更新的数量应该是多少?否则,不是品质不高,就是对节目资源的极大浪费。

效用与价格密切相关。问题不是价格的高低,而是确定价格的方法。有线付费节目的定价,多数是主观定价或自我收益定价,少数是成本定价,而没有考虑从用户效用或价值出发定价。如果不改变这一点,广电无法胜出竞争,甚至难以立足市场。

效用和需求命题是付费频道的核心命题,频道专业化实质上是两个基本点,一是专业化的内容资源是否能够垄断?二是价格是否能够按照用户价值定价?

事实已经在教育有线人:没有垄断资源、没有专业化、没有竞争力、没有按用户价值定价,其结果只能是要么卖不出去、要么用户不再续约。命题4:虚心学习互联网。

互联网是时代潮流,不可阻挡,有许多经验值得广电学习。

首先,互联网内容提供者尽管追求垄断,但没有垄断思维。

其次,互联网尊重网民的选择权力,即符合“文本一解读”理论。

再次,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是建立在销售注意力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收费基础上。

最后,互联网的价值主要在于其信息的实用性,而不是娱乐性,其娱乐仅占互联网应用的11%。互联网的基本策略是:娱乐引进门、信息传播与分享吸引注意力,电子商务和网络广告赚大钱。命题5:如果不遵循媒介三次生产理论,数字电视增值业务难有出路。

媒介三次生产理论已经证明了媒介的成功与否,而且正在证明今天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成功与失败。该理论即:第一次生产,节目制作者生产节目或内容,卖给节目发行商;第二次生产,节目自身成为生产者,生产观众,并将观众卖给广告商或赞助商,或者形成衍生产品再卖给商家或观众;第三次生产,观众成为生产者,生产快乐或意义,卖给自己或他人。

媒介的三次生产,可以用一句老话来形容:醉翁之意不在酒!

什么是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方向?

在研究数字电视的基本经济规律、互联网与数字电视的区别、数字电视“蓝海”应该探索的领域、电视文化与电视需求等课题后,笔者以个人之拙见,提出数字电视增值业务方向的三个基本点,仅供同仁参考。

方向1:由“好看”走向“好用”,由“看”电视变成“用”电视。这里的“用”指的是实用性,不仅是强调数字电视功能的好用,更强调内容的实用。 研究表明,人们日常保留收视频道只有8~9个,且每增加20个左右的频道,人们才多增加日常保留频道1个。电视频道和付费电视的同质化,将造成数字化频道资源的极大浪费。只有加强频道的专业化,才有可能增加频道的实用性,只有专业频道垄断了专业的资源,才能诞生频道的竞争力。

由“好看”走向“好用”,客观上需要视频内容的扩大,不仅需要将文艺作品视频化,而且需要把现实生活视频化,其中,如何通过视频化将社会服务业引入家庭,将成为数字电视与互联网竞争的关键领域,广播电视、交互电视都是如此。

由“好看”走向“好用”的核心目标是提高电视机的使用率,使有线电视保值和增值,从而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

方向2:由“无形”产品走向“有形”产品。

数字化的影视、音乐等产品由于其复制成本低,属于无形产品,商品属于有形产品。

“电视电子商务”是数字电视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需要强调的是,笔者

不是大力提倡电视购物,而是强调电视对有形商品的展示特性。现有的众多电视购物节目,仅仅是一个形式,而没有抓到电视这种传播载体的价值实质。

电视最大的优势是排行榜,传统节目的排行榜主要靠收视率,电视商场的排行榜是靠购买率;因此,电视商场应该以商品排序为主要功能,以新商品为主要对象。例如,100种新商品准备上市,通过电视商场排序,靠前的20%商品进入实体商场,靠后的80%商品进入互联网的网上商城;完成排序后,商品从电视商场撤出。

只有这样,电视商场才能发挥其“贵”媒体的优势,才能使自身的商品远离实体商场或网上商城,保持竞争力。

由“无形”产品走向“有形”产品,不仅是强调将社会服务信息引入到电视,更是强调将社会服务信息视频化后引入到家庭,否则无力面对互联网的竞争。

由“无形”产品走向“有形”产品符合媒介三次生产理论。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发展广告商或赞助商;在政策不允许的情况下,发展衍生产品,包括文化创意产品与活动。需要指出,广告商与赞助商有很大区别,前者属于产品直接宣传,后者是间接宣传,甚至是场外挂名性的宣传。

方向3:由“自用”走向“他用”。

对比竞争对手,电信目前的定位是“综合信息服务商”,其形式是“一站式”服务,实质是电信自己来服务。广电目前的实力难以与电信竞争,必须走差异化的定位方式——方面保持宣传属性和喉舌功能,另一方面搭建平台集合社会资源为用户提供服务。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播出控制、服务开放。

由“自用”走向“他用”的含义,即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平台不是自己开展业务的平台,而是招商引资的开放平台。 具体而言,就是展示和播出严格控制、把关和审查,即展示子平台严格控制,而订单、营账、用户子平台适度开放。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用户子平台不是指SMS系统,而是某项业务的用户管理系统。

适度开放是开展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基本条件之一,这不仅汲取了电信成功与失败的经验,而且也是壮大自身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同时也是竞争取胜、跨越对手的重要手段。也只有适度开放数字电视综合平台,数字电视及其增值业务才能成为最强势、最大众化的媒体。

有线电视业务前景与拓展 篇7

一、我国有线电视的发展状况

我国的有线电视网络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网络。现在我国已拥有近300万公里左右的有电视网络 (其中光缆约占五分之一) , 全国有线电视用户已达一亿两千万, 电视机的数量和有线电视用户量已占全球总数的1/3, 已成为世界广播影视大国, 同时我国有线电视网络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用户网。

有线电视产业化的市场条件和基础条件已经具备。我国居民文化消费持续增长, 有线电视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通过网络的整合, 可将用户资源转化为巨大市场和经济资源, 直接拉动上下游的相关产业。正向数字化、网络化迈进的全国有线电视网是国家信息化三大基础网络之一, 全国有线电视大规模产业化运作和“全程全网”的管理基础条件已经具备。

二、现有有线电视网络的现状

由于技术的原因, 现有的有线电视网络对模拟信号的传输量已达到了使用上限。如果不进行技术改革, 而是一味的加送节目的传输套数, 那么将无法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同时由于数字网络因特网的出现, 以及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型媒体的出现, 老百姓相对来说更喜欢互动式的网络。而不是单向传输式的网络, 所以说数字电视是最终的发展方向。但在发展数字电视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注重新业务的发展与运用。

三、加大广播电视网络的多功能开发

有线电视是高科技发展的产物, 蕴涵着多种适应并推进现代化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作用和功能, 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在坚持喉舌功能, 确保各项宣传畅通无阻的前提下, 合理的利用有线电视频率资源, 积极开发多功能服务, 不仅可以为广电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而且还会带动整个网络公司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目前开发有线电视网络多功能的条件基本成熟, 其网络基础和宽阔的频率资源以及技术、市场优势为实现增值业务提供了便利条件。特别是国家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 有线电视网络已被列入三大信息网络之一, 成为国家信息产业政策的重点扶持对象, 成为国民经济的增长点, 这是有线电视网络开发多功能的最有利的环境。再者、有线电视要走产业化之路, 最根本的方法也是开发增值业务, 因此既然是一种产业, 发展就应放在第一位的, 在发展中开发多功能开发增值业务是有线电视网络又一生存的基础, 开拓市场的前题。成败是高科技宽带信息的地位所决定的。

当然, 有线电视多功能开发和网络改造是“相伴而行”的, 是要开发什么样的多功能就必须有相应的网络改造。未来网络的发展应该说是高速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其宽带业务能综合传输广播电视节目数据和语音在保证广电节目优质传送的前提下, 业务发展还将多样话, 网络化、智能化、综合化、宽带化和个人化。同时引用多功能数字机盒, 建设家庭宽带网开展电子商务, IP电话等多种功能, 这将是未来电视网络的发展重点。

四、加强有线电视网络服务

(1) 有线电视网络从其担当的任务和进入的角色来说, 不论是现在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还是未来综合信息的开通, 其主要的功能就是传播信息与营销信息, 其产业工作都是为了搞好服务, 这点毋庸置疑。

(2) 服务性是由有线电视的公益性决定的, 有线电视从诞生那天起就是从公益性事业单位建立起来的, 是党的舆论宣传阵地, 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从这方面来说有线电视有着极强的政治属性, 另一方面来说它不是以赢利为目的, 而是为了更好的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 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服务型公益性事业。有线电视网络的行业属性转型后作为党和政府的宣传舆论阵地, 其特殊的产业属性不变, “服务”且“全心全意”是有线电视网络永远不可偏离的方向。

(3) 服务是有线电视的运营性质决定的, 有线电视从事业型向产业型转体后应把自己定位于服务型销售商, 作为网络纷争的时代关键要看服务质量的好坏, 高质量的服务是赖以生存的根本, 是市场得失的关键。

浅析如何做好电视新闻采编业务 篇8

一、在深入上下功夫, 增加电视新闻的信息量

当前, 在县级电视新闻节目中, 领导活动新闻的报道所占比例居高不下, 个别地方达到20%至30%。诚然, 对地方领导接见外宾、参加庆典仪式、召开专门会议、现场办公、调查研究、检查工作和走访群众等活动进行报道是必要的, 但一般性会议、活动比例过大或报道手段过于枯燥单调, 势必会降低新闻节目的信息量, 削弱新闻应有的指导性和可视性。这就要求我们电视新闻工作者改进报道方式, 转变工作作风。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要变浮在上面为主动深入基层, 彻底摒弃围着领导活动和一般性会议转的常规做法。除对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委会和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效益农业、招商引资等动员大会及重大活动加大报道力度外, 还要积极调动编辑、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现场、深入生活, 体察民情, 使我们的新闻报道“鲜”、“活”、“深”起来。

在不同形式的采访中, 只有真正能够深入实际, 扑下身体, 进行深度的观察, 在普通事件和人物中, 去寻找和发现新闻, 掌握的素材就会越来越多, 就可以使新闻价值得以突出。既有真实感和指导性, 又增强了吸引力, 扩大了宣传面, 使观众自觉的接受。

在报道形式上, 记者应注重以深度报道抓观众。为深入了解企业改革的实际工作和下岗职工就业后的思想, 我们曾采编了《企业必须看准市场》等许多用事实说话的有分量的报道;我们采制的《精神不倒, 人定胜天》、《呼唤文明》、《胜利村把财务账全亮给了村民》等许多以情感人的专题新闻, 不仅在当地受欢迎, 还分别在省、地级电视台播出。

二、在个性上抓突出, 促进电视新闻的创新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电视新闻工作者要充分显示自己的个性, 发扬自己特有的风格。如我们双辽电视台记者在对全市九个建制镇小城镇建设的报道中, 之中选择富有个性的报道角度, 从一名志愿军老战士拆旧房建新楼上项目, 从一名未婚妻退财力支持爱人建楼干个体, 从那些甘愿个人受损失, 带头搞拆迁的党员干部身上, 选择能够表现事物本质、加重主题分量的角度, 寻找到了揭示新闻价值内核的最佳切入口, 采摄了《古镇新姿》、《飘扬的党旗》、《联建队长》等大量的个性突出、风格鲜明的电视新闻。

三、在精品上做文章, 增强电视新闻的生命力

电视新闻只有出精品, 才能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 才能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改进荧屏宣传报道艺术, 也才能得到广大受众的认可, 进而扩大电视新闻的报道领域。

广电互动电视业务运营模式分析 篇9

随着我国现代传媒产业和数字技术的同步发展, 广播影视作为传媒产业的一部分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首先, 广播影视具有独特的信息内容资源优势以及普及率高的用户优势, 是国家现代服务业及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最普及、最便捷、最直接、最生动的信息工具和信息载体, 广播影视对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影响巨大,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次, 数字技术的进步给广播影视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 使得广播影视资源大大增加, 开放和融合正推动着传统广播影视媒体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传媒转变。

互动电视作为一种崭新的媒体形式, 以双向回传网络为基础, 在时移、回看、点播和信息服务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 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可自由选择所喜欢的电视节目及播放时间的“电视新看法”。互动电视运营模型设计是互动电视综合运营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对互动电视媒体服务领域发展需求的充分研究, 面向数字媒体的内容提供商、运营商和消费者, 从业务和平台角度出发, 设计出具有代表性的运营模型并进行举例分析, 为互动电视媒体服务的平台构建和服务创新提供理论支持。

2 目标及需求分析

运营模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从互动电视媒体服务总体需求出发, 研究和制定内容提供商、运营商、消费者三方之间的运营模型, 并设计相应的服务体系。运营模型是整个互动电视媒体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 它是创新服务模式的需求, 为消费者、内容提供者以及运营者提供全新的数字内容服务。互动电视媒体服务体系整合数字内容提供、生产、服务、监管的各环节, 而在运营上, 需面向消费者设计出业务运营模式, 以实现服务模式创新。

其次, 对产业链的促进具有重要意义。互动电视媒体服务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 从制作、发布到流通、消费, 最终将体现在运营上, 见图1。通过探索合理运行的运营模式, 依托广电运营商互动服务平台有效连接内容提供商、运营商和消费者, 带动设备供应商、系统集成商、增值内容提供商、集成技术供应商、终端厂商广泛参与, 形成对互动电视媒体服务产业的积聚效应, 建立起互动电视媒体运营的现代服务示范体系。

其三, 通过运营模型设计和示范实施, 为互动电视媒体服务业务运营提供经验, 进一步完善理论, 促进互动电视媒体服务体系的建立, 进而促进整个数字媒体产业的健康、有序、持续发展。

3 运营模型设计及实现

总体设计思路是从内容提供商、运营商、消费者的关系出发, 通过对基于数字电视的数字媒体业务的研究和分析, 从内容整合、业务管理、服务提供等多个角度, 设计可管理、可扩展、高效的运营体系和模型。

笔者对国内外互动电视业务的研究, 从实际运营的需求出发, 总结归纳了直播、交互和传统互动增值业务和融合增值业务四种运营模型。

(1) 直播业务运营

该运营模型是针对目前境内、境外的有线数字直播频道而设计, 运营模型图见图2。

业务运营特点

直播频道落地后, 通过运营商的业务系统和播出系统, 以流的方式送达终端用户的机顶盒。终端通过频点接收直播流。并通过EPG展示直播频道列表。

业务管理主要是由业务系统来完成。在业务系统中, 频道是以产品包的形式存在的。直播频道又可分为基本频道 (包) 和付费频道两种, 均以不同方式存在于业务系统中, 供用户定购。

举例分析

以杭州华数为例, 目前杭州有直播频道140多个, 境外频道60多个, 境内80多个。目前在杭州的业务运营中, 基本频道包含在业务系统中作为基础包免费提供给用户, 付费频道在业务系统中需要单独定购。而付费频道与基础包中的免费频道比例约为1:1。在市场方面, 直播频道又区分个人、宾馆、商业三个主要群体;根据不同的群体, 业务系统定制不同的产品包以满足用户需求。

(2) 交互业务运营

该业务模型的设计主要是实现基于HFC网络实现互动电视点播, 运营模型图见图3。

业务运营特点

互动电视中心服务系统主要由收录/转码、媒资管理、存储三大部分组成, 通过建立在线录播和离线转码系统, 对内容进行收录, 并通过媒资系统进行管理, 再通过应用系统进行发布。

点播内容的分发与播出是通过交互网络来承载的, 主要由IP网和广播网共同组成, 承载业务的控制流和数据流。

业务管理主要由业务支撑系统来完成。业务支撑系统对点播内容形成的产品包和用户定购进行管理;当用户发生点播行为, 合法定购的用户通过认证后, 系统允许其点播并进行计费。

举例分析

以杭州为例, 杭州本地广电网络运营商-华数公司在主城区通过IP以太网和原先的有线电视Cable网络共同构建了适用于互动电视的双向回传网络, 并通过深入分析了CMTS+CM、EPON+LAN、EPON+EoC等不同网络建设方式, 在周边地区建设了低成本、广覆盖的回传网络, 完成周边地区的双向改造。在此基础上, 利用IP网的灵活性和同轴网络的高带宽, 构建了基于HFC网络实现互动电视功能的视频点播业务平台。该平台的特点是:STB的接入认证、EPG信息浏览等流程通过IP网络 (以太网、Cable Modem等接入方式) 交互;数据下传通道走HFC网络。其逻辑示意图如图4所示。

杭州目前运营的互动电视点播内容有“家庭电影院”、“强档电视剧”、“新闻”、“娱乐”、“体育”、“栏目”六大栏目, 交互点播内容涵盖影视、新闻、娱乐、体育, 用户可随意点播自己想看的内容。六个部分组成情况:

*电影:在数字电视门户上设计了“家庭电影院”栏目, 栏目内以不同方式对影片进行归类编排。栏目以DVD画效、CD音效的超清晰视听效果, “新颖”、“及时”、“优质”的内容, 宽广的影视节目购买渠道, 为用户准备了数百部各种类型的中外电影。

*电视剧:在数字电视门户上设计了“强档电视剧”栏目, 栏目内包含上万集的连续剧集, 几十部的新剧和热播剧、特约剧, 另有剧集海洋, 将电视剧片库按照港台、刑侦、日韩、儿童、情感、军旅、历史、武侠, 按类型任用户选取。

*新闻:提供了近70档全国知名新闻栏目的时事点播服务, 在“新闻天天看”板块中, 用户可以点击收看上线栏目30天内的节目, 此外, 还设有新闻精读、专题新闻、财经新闻、文体新闻、财政要闻等多个专题栏目。

*体育:收录了目前最近数百场的热点体育赛事, 包含足球、拳击、NBA、CBA等精彩内容。

*娱乐:收录了达上万小时的娱乐节目, 涵盖各风云榜、音乐、演唱会、综艺、曲艺等内容。

*栏目:收录了100多档经过精心筛选的精彩电视栏目, 策划汇总成“探索纪实”、“娱乐综艺”、“时尚生活”、“电视访谈”、“法政视点”、“少儿天地”6个版块, 所有栏目内容均保留一周以上, 供用户检索和点播收看。

此外, 还提供了时尚影视包、影视精选包等供用户单独定购的影视产品包。

在互动电视点播业务上, 用户有两种消费方式, 一是通过定购产品包进行消费, 产品包内的影视内容在点播时不需要再单独计费;第二种是在产品包之外的单片计费, 用户点播时将按照该片的价格进行收费。

杭州目前的交互网络覆盖主城区和郊区约120万用户, 平均日点播量达60万次。通过视频点播业务的运营, 越来越多的用户养成了点播的习惯, 业务开展情况良好;用户对互动点播业务模式的认可, 也进一步丰富了广电数字电视服务的内涵。

(3) 互动增值业务类运营

该业务模型的设计主要是针对直播、互动电视点播以外的传统增值业务, 包括在线信息查询、增值应用、游戏娱乐等多种内容。运营模型图如图5所示。

业务运营特点

内容提供商主要是由SP和CP组成, 与运营商共同开发应用系统, 并在运营过程中合作分成。运营商通过SP管理系统对各个SP应用系统进行管理, 并负责完成与其他运营系统的对接。用户通过页面导航到某个应用, 然后通过IP网络与应用系统进行信息交互;在交互过程中, 与认证系统和业务系统完成认证、计费。

目前, 基于该模型, 华数对购物、财经和游戏进行了成功运营。

*购物运营情况

杭州华数的“电视购物”是一个基于数字电视、面向家庭、定位大众的“B to C”平台, 实现商家与家庭消费者之间的实时互动和实时交易的“电视大卖场”。其实现是通过华数淘宝电视商务平台来完成。它将成熟的电子商务技术与数字电视网络相结合, 有效地实现了产品宣传、客户管理、商品供应和内部管理等的在线运行, 为用户提供了功能丰富、方便快捷、成本低廉、安全可靠的购物新体验。

对商家, 基于数字电视商务平台的“电视购物”设计了两大功能:在线购物和互动广告。在线购物是利用数字电视平台完成销售, 家庭用户只需通过手中的遥控器就可实现在数字电视购物频道上浏览、选购商品;互动广告是利用基于页面的广告功能, 把商品信息、促销信息、活动信息直接传递给消费者, 并及时获取反馈。

对运营商, 数字电视商务平台提供了端到端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实现了商品浏览、在线下单、订单跟踪、客户服务、商品管理、商家管理、客户管理和系统管理等一站式电子商务功能。其基本业务流程如图6所示。

对用户, 数字电视商务平台设置了食品、饮料、保健品、家居、书籍、礼品、服装等十大类商品品种, 并根据商品分类寻找到对应的优质供应商。平台投入运营后, 日订单数稳步提升, 便捷的消费终端加上便民化、社区化的配送体系, 极大的丰富了传统数字电视的消费内容。

*财经运营情况

华数针对市场财经的需求, 设计了“财经直通车”栏目, 经过了从试运营到正式运营, 从免费服务到推出多项付费服务的过程。产品推出以来, 深受用户的欢迎, 杭州当地的用户规模也从最初的数千户提升到了目前的十几万户。

业务实现:“财经直通车”分为“斗牛市专家行情”、“财经视频新闻”、“用户自服务专区”和“基础行情查询”四个板块。

“基础行情查询”为用户提供免费的财经信息。

“斗牛市专家行情”是当前力推的一项收费服务产品, 它是一款基于机顶盒客户端软件的应用产品, 通过客户端程序与财经专用的应用服务系统进行信息交互, 完成股票查询和交易功能。其业务实现主要有两个部分:

●系统集中部署模式:斗牛市产品所有的中心服务器均部署中心机房, 包括行情主站、交易主站和资讯主站。机顶盒终端通过远程连接从杭州中心服务器获取数据。

●交易转发模式:机顶盒终端的交易请求从机顶盒终端发出至为数字电视单独建设的交易主站, 交易主站将用户请求通过转发至券商端的网上交易入口, 进入券商柜台处理。券商柜台的返回数据首先到达交易主站, 再转发至机顶盒终端。交易数据的传输全程通过SSL高强度加密不落地传输, 和网上交易系统保持一致, 该加密方法是经过中国证监会验证许可的, 并且, 数据在数字电视专网中传输, 其安全性比在互联网上要高。对于内容提供商-券商而言, 该产品无需券商再作额外的接入或相应支持, 券商依靠原有网上交易通道即可为用户提供服务。

目前, 该财经栏目正在设计推出针对投资开放式基金的终端用户的基金产品及家庭理财产品。从长远看, “财经直通车”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也将成为交互电视的一种典型增值应用, 而像“斗牛市专家行情”这样一款经过市场检验、受用户欢迎的财经产品, 为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运营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游戏运营情况

杭州数字电视的游戏业务是以专门开发的电视游戏运营平台为基础, 结合运营支撑系统来进行运营的增值业务。电视游戏产品分为棋牌游戏和休闲游戏两大类。游戏产品中游戏点和游戏币可以在内部按指定规则进行流通, 用户通过游戏点和游戏币还可以参与抽奖, 获取奖品。通过对电视游戏的运营, 为数字电视提供了新的广告运营空间。

华数运营的游戏为棋牌游戏和休闲游戏两大类, 并对游戏服务划分为三个区:免费区, 会员包月区, 游戏点对战区, 其内容包括:

免费区游戏内容:休闲类游戏如坦克大战、水晶方块对战、连连爆对战等几十款, 棋牌类游戏如杭州麻将、双扣、象棋、斗地主、升级、拱猪等几十款。

会员包月区游戏内容:有棋牌类游戏如杭州麻将、双扣、象棋、斗地主、升级、拱猪等几十款。

游戏点对战区游戏内容:有棋牌类游戏如杭州麻将、三扣一、双扣、翻翻棋、关牌等几十款。

在收费上目前有会员包月服务和游戏点服务两种形式。会员包月是按照周期月进行服务, 用户缴纳固定包月费, 会员用户可进入会员包月区进行游戏, 无游戏点要求或时间限制;游戏点服务是以金额换游戏点, 没有服务周期的限制, 拥有游戏点用户可进入游戏点对战区进行游戏, 游戏过程中输赢游戏点。

游戏产品目前已经成为华数互动电视平台上的核心业务之一, 用户累计激活量近百万, 是仅次于互动电视点播的重点业务。经过平台系统的统计, 平均日机顶盒访问量达到50万次左右。

由于游戏业务的特性, 用户在游戏里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 好的游戏使得部分用户成为栏目的忠实固定用户群;并且, 数量上具有一定规模且相对稳定的受众群为游戏内置广告业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华数数字电视有限公司在游戏运营的基础上尝试引入广告运营, 取得了显著的成功。

在游戏平台内进行广告运营有以下特点:

●广告形式温和:与简单的硬性广告相比, 游戏内置广告形式温和, 易于缓解受众对广告可能产生的抵抗心理。

●广告接触时间长, 广告到达率高:与其它广告形式相比, 游戏内置广告贯穿游戏过程, 受众接触广告时间相对较长。广告高频次反复出现, 保证信息100%有效到达, 有助于广告效果的提高。

●互动性强:与传统电视广告相比, 受众可以通过游戏与广告直接互动, 甚至体验产品性能, 有助于受众深入了解广告信息。

总的来看, 购物、财经和电视游戏作为数字电视增值业务, 丰富了数字电视内容, 提升了数字电视的娱乐性应用价值, 提高了用户对电视的黏着度;并且, 通过如游戏内广告的运营, 也提升了数字电视的广告运营价值。毫无疑问, 增值业务的运营是互动电视媒体服务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4) 融合增值业务类运营

三网融合的时代, 传媒产业也不断面对自身业务融合创新和外部竞争形态演进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移动化、泛在化、个性化、定制化成为趋势, 电视在向互动、双向发展以后, 运营商们也在思考, 在传统的“我播你看”、分发式、货架式的内容发布方式如何演进, 如何利用媒体的特性, 对互动电视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 使之具备媒体的属性, 将媒体的精准投放和互动电视的增值业务在形式和内容上密切契合, 而不单单在形式上表现为“热点”、“栏目”等等, 在实质上也要加入媒体营销、热点推送的概念;如何利用有线、无线、移动和固定终端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内容展现, 最终实现同类内容在不同传播介质的强化、反射和共振, 最终实现基于多平台多终端的融合互动, 达到媒体叠加1+1>2的宣传和营销目的。

融合增值业务平台具备如下特点:

*在终端展现层融合用户多场景体验的模式, 并可实现快速承载终端应用并且方便支撑终端管理与运维的能力。

*可实现对多网络运营商服务平台及终端的应用发布及业务承载。

*在通讯能力层面, 建设单向及双向的通讯通道, 使业务结合通讯的能力, 实现运营商对用户的寻址, 建设交换网络实现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业务交换。

*在应用层面, 具备可融合多终端多服务网络的业务承载能力, 及多能力系统的融合集成能力。

*提升用户运营与管理层次, 基于用户号码统一管理与运营。

*在平台层面, 具备可多网融合、多业务融合、多运营商用户互通的统一业务支撑能力, 及具备统一的业务接入规范, 可快速部署业务。

*支持独立支撑或者代计费的运营支撑能力, 支持包月及单点多模式的资费产品, 支持独立的认证。

*支撑多模式部署及通过统一接口进行异构平台对接。

同时具有如下功能:

*融合多网络多运营商的基础资源, 整合多网络运营商的基础内容元数据, 如影片、频道、游戏、信息等;整合多网络运营商的基础服务功能, 如DVB、VOD、通讯、交换、娱乐、监控等;整合异网类运营商的基础服务功能, 如短信、彩信等, 内容元素可全局识别, 并且基础功能可全局调用。

*融合多网络多运营商业务的技术支撑, 多网络终端的管理, 包括终端升级、应用发布更新、终端数据可采集, 提供多网络及终端的应用适配, 以及异构服务系统的对接适配。

*跨网络跨屏幕的业务运营, 融合并统一多网络用户标示, 可终端寻址、可业务运营, 管理跨网络的用户业务行为, 可统一管理用户行为实现跨网、跨屏业务, 提供跨网络跨终端的通讯及业务交换能力。

*跨网络的业务运营支撑, 可对接多运营商的基础业务运营支撑系统, 提供多模式的业务运营, 提供统一的运营支撑功能, 基础服务开通、统一业务认证、统一业务话单提供。

华数设计研发的融合增值业务平台, 对运营商基础服务能力进行封装, 并为上层应用提供业务运营支撑、基础VOD、DVB、DVB消息、IP消息、短信、彩信等异网消息互通、全网业务交换、终端应用适配等能力。提供统一的接入模式, 为增值应用提供可快速接入、部署、运营支撑的能力。基于该平台可承载影视分享、贺卡赠送、紧急消息发布、广告发布等跨网络、跨终端的新模式增值业务。

4 互动电视业务运营趋势展望

(1) 标准化助推规模化

随着技术的演进和三网融合政策的推进, 以互动电视服务为代表的家庭媒体服务的竞争日趋白热化, 广电运营商在积极推进标准化工作, 希望在媒资管理系统、流媒体分发网络、运营支撑平台和终端等多个层次实现通用性、组件化, 使各类不同的业务能够实现平滑的移植到异构平台, 便于业务的规模推广和大范围运营, 这样有充足的市场容量和业务规模, 才有可能促使SP/CP等业务和内容提供商的良性发展。

(2) 多终端时代力推业务体验归一化

各地省网的整合, 广电自身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 也立足多业务, 多终端, 拉开了归一化用户体验的整合营销序幕, 归一化的用户体验对内依托业务资源的相互渗透、多重交叉和跨域运营, 以品牌为中心, 在充分挖掘用户消费行为的基础上, 用多终端、多业务捆绑的形式, 将资源优势集合放大, 带来区别于传统业务的增强体验。

相信随着三网融合的深入推进, 互动电视的产品形态必将进一步丰富, 业务运营模式也将更加多样。

参考文献

[1]丁一, 郭晓.IPQAM技术与应用[J].北京:有线电视技术, 2007, (9) .23-27.

[2]刘南杰.IPTV的商业模式、运营模式与盈利模式[M].西安:中国有线电视, 2009.

[3]刘进明.构筑IPTV业务发展的新平台[M]西安:中国有线电视, 2010.

电视摄像师的业务素质养成 篇10

一、视觉与联想

“想象”是指创作画面时进行的思维过程, 是一种创造性和主观性的探索。 (A·亚当斯) 摄像师通过自己的眼睛观察, 而观众是通过屏幕呈现的画面来感受摄像师的视觉语言表达。观众通过画面对新闻事件认知的过程中, 总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视觉认知、联想“空白区”。拍摄者身临其境, 形成认知、联想的元素很丰富, 更容易准确把握事物本质, 了解客观事实的真实面貌。观众必须通过对画面的观看, 通过摄像师的视觉语言表达来读懂信息。是否能够通过拍摄表达实际内容, 正确引导受众, 要求摄像师通过画面, 尽可能反映出新闻事实的要素。优秀电视新闻画面总是从客观实际出发, 扣人心弦, 抓住观众兴趣点, 使受众最大程度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 进而对新闻事件有准确认识。

二、灵活运用摄影 (摄像) 技巧

无论在理论方面, 还是在实践过程中, 摄像师都必须准确把握艺术创作的客观规律。画面是摄像师对时间空间的“微积分”, 是创作者思想素质和艺术修养的集中表现, 每一段电视画面无不是摄像师对时空的高度浓缩。电视新闻画面在真实客观传递信息的同时, 又要将各种艺术手法充分发挥。“用影像讲述故事, 及时记录下精彩的片断, 这些转瞬即逝的画面背后都有一个新闻故事。”——亨利·卡蒂列·布勒松 (Hernri Cartier Bresson) 所说的“决定性瞬间”理论同样是电视新闻摄像拍摄的重要法则。在实践过程中, 需要摄像师过硬的基本功:

(一) 光线的使用

用不好光就不会拍到好画面。不同的光线有着不同的艺术造型效果。艺术摄影中, 依据光源位置, 将摄影 (摄像) 用光通常分为正面光、前侧光、侧光、侧逆光、逆光、顶光和脚光。在电视新闻中, 选择合适的光线造型来营造画面效果固然重要, 但核心是真实还原场景原貌, 而不是让人感到过多人工修饰的痕迹。在实际拍摄中, 有的摄像师喜欢使用外置光源, 例如在新闻报道中使用新闻灯 (机头灯) , 这种外置灯光虽然可以把拍摄场景照亮, 提供摄影机感光元件正常曝光所需要的照度值, 但会削弱自然光线中画面的真实感、现场感;又因为人造光的色温与现实存在差异, 导致画面色彩发生偏差, 使画面的真实感打了折扣。鉴于此, 在拍摄中应当优先选用现场光, 哪怕照度值略低一点, 光线昏暗一些, 但最大程度保持了自然的氛围, 还原了真实的画面影调和色彩。如果场景的照度值实在太低, 严重影响到画面的正常拍摄, 在使用人工光源时, 必须让所布置光源与所拍摄场景中的现场光源在逻辑关系上保持一致, 这样才能保证画面的真实性, 传递合理的审美感受。

(二) 合理构图, 突出细节

日常拍摄中, 我们经常会使用广角镜头拍摄较大的画面场景 (远景、全景) , 以克服所处地方空间狭小导致的拍摄困难, 完整展示出新闻现场的宏观构成。但是新闻的亮点往往隐藏在微观处, 强调、特写、细节都是表现画面亮点的手法。就像留念照人人都能拍 (到此一游, 全景有人有景) , 但是艺术照并非人人都能拍好 (细节刻画, 特点突出, 艺术升华) 。合格的摄像师, 能把最重要的元素通过合适的摄影手法用画面表达出来。大场景得来容易, 而细节需要用心发现, 通过缜密构思和细心筛选, 加上好运气和硬技术才能得到“好瞬间”。

(三) 时刻“加载”

摄像师不要轻易关机, 备足空间 (磁带或移动存储设备) 和电源, 让摄像机时刻处于“加载”状态, 遇到好的场景及时拍摄, 必要时拍摄长镜头。精彩画面往往是转瞬即逝的, 需要摄像师敏锐的观察力、过硬的拍摄素质、良好的体力和毅力。“随着时间的流逝, 你的数据库中的经验不断积累。这是一种试图对将来发生的事情进行预先准备的智力游戏。” (美联社) 不要吝啬磁带 (存储空间) 和电池, 怀揣好奇心敏锐地观察周围的一切并把他们记录下来。

(四) 科学设定黑、白平衡

调控画面色彩影调, 准确设定黑、白平衡。人们对颜色的感觉是由复杂的视觉感知作用原理引起的, 之所以能够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或透射的光进入视网膜, 但这并不意味着摄像机能够按照人眼感知的那样记录下我们所需要的色彩特征, 视觉联想和得到画面的真实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而要实现差异最小化, 需要通过调节白平衡及控制曝光, 使画面的色彩及影调变化按照预想去发展。

在黑、白平衡的设定中, 严格遵循AWB (调节白平衡) ——ABB (调节黑平衡) ——AWB (调节白平衡) 的顺序进行调整。在日常实践中, 大多数人往往会忽视黑平衡的定期调整检查。在机器长时间没有使用、周围温度大幅度变化、改变增益值这三种情况下, 一定要对黑平衡进行重新设定。

坚持使用白平衡色卡进行调节, 保证“调白”的精度。调节时在与被拍摄物体的照明光源条件相同的场所放置白平衡色卡, 变焦使白板充满整个画面 (根据不同机型要求, 白色所占画面比例不同) 。

电视业务 篇11

关键词:广播电视;传输;业务;发展

中图分类号:TN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100-01

在我国,广播电视是完成各项方针政策的主要宣传阵地,也是人民娱乐生活当中总要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只有几座短波和中波的广播电台。发展到今天,我国广播电视领域已经进入了大国的行列,成为了我国一项规模较大的事业,在我国是影响颇大的传播媒介,是我国信息传播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世界认识中国的窗口。卫星广播电视在广播电视行业当中以先进的传输手段、大覆盖率、内容丰富、信号质量好等优势,为我国的广播电视业发展贡献着力量。

一、我国卫星广播电视的业务的应用现状

卫星广播电视业务在全世界的普及和应用应该归功于数字卫星电视业务的成功,为了促进卫星广播电视业务的发展,各国政府针对需求对电信法作出了相应的修改,并且为了对其发展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规范,还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的规范规定。卫星制造商和投资者们也纷纷的看重看卫星广播电视这一巨大的商机,纷纷投入到其建设当中来,使得卫星广播电视在激烈的市场环境当中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且使其一跃成为了整个卫星产业当中最高的增长点,西方媒体将这一迅猛的发展势态称之为“改变世界的卫星广播电视革命”。

我们也可以说,正是因为这样的一场革命式的我国的卫星广播电视业务也发展了起来,卫星传输技术应用于我国的广播电视业务,使得其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我国目前用于广播电视业务信号传输的卫星主要是中星6B及鑫诺6号。随着我国卫星广播电视业务的范围不断扩大,也带来了数字电视接收机、影视广告业务、体育宣传、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产业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和推动。

二、我国卫星广播电视业务的发展前景

我国地域辽阔,但是地形条件却是比较复杂的,居住比较分散,人口分布不均,很多的偏远地区还无法实现调频广播信号的接收,有限电视覆盖不到,所接收到的频道相对较少,即使是接收到频道,但是信号质量也是比较差的。卫星传播的广播电视业务的主要特点是信号质量好、覆盖范围大、见效快等优势,所以这样的居住情况是比较适合使用卫星进行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的。也就是说卫星广播电视业务在我国是具有无限商机的。

(一)扩大节目传播容量及覆盖范围的需求

我国目前使用的广播电视传输的卫星是中星6B及鑫诺6号,其安全传输的性能是比较高的,保证了传输过程当中的信号稳定,我国也在不断的进行着扩大卫星节目容量及覆盖范围的努力,例如用鑫诺6号替代原来的鑫诺3号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

(二)建设安全播出的传输体系

虽然我国使用卫星开展广播电视业务,但是一般的情况下一颗卫星的使用周期都是在十几年的时间,并且在使用的过程当中还会出现故障和失效的情况,这就有可能导致卫星传输节目的停止。例如在2008年发生的卫星失灵事故,尼日利亚的通信1号卫星,在使用开始的18个月的时候太阳帆板发生故障,出现失效情况。还有我国的中星6BS所发生的一次故障,导致了在这一卫星上进行传输的数量高达150套的节目停播时间达到了47分钟,所以在将卫星作为节目源的时候,要采取一定的备份手段,要建立起一个保障,要建立起一个能够保障节目安全播出和传输的安全体系。这一点在中星6B出现故障之后引起了广电总局的高度重视,做出了这样的规定,广播电视传播必须将地面有线电视干线传输和“中星9号”作为“中星6B”的备份,“鑫诺3号”的信号传输也需要进行备份。

直播卫星节目购买的费用是比较昂贵的,目前“中星9号”的寿命是15年,但是其所具有的18个转换器由于费用的高昂使其功能没有发挥出来。所以为了能够更为有效的利用资源,我们可以考虑开发出更多的数字电影节目,增设付费频道,构建自播卫星宽带平台,拓宽自播卫星的受众范围,发挥出“中星9号”自播卫星的巨大功能,让其更好的为国民提供服务,实现用卫星造福于民的愿景。

(三)更好的发展S频段业务

S频段的卫星广播电视业务具有的主要特点是:发射功率较大、增益大,能够很好的满足地面上人们对于移动设备以及车载设备的要求。目前我国正在致力于发展面向手机、IPAD、MP4、导航仪等这些移动设备的终端建设。CMMB这一卫星广播电视业务就能够实现将卫星上的信号和地面上的网络结合的目的,节目是可以通过S频段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覆盖。对于卫星遮挡的地区我们可以采用同频增补的方式来进行卫星广播电视所存在的不足,在人员较密集的地方可以采用U频段增补的方式。U频段增补的建设目前已经在我国的地市级城市当中全面铺开,这项举措对于我国广播电视业务的发展意义是重大的。同时我国还将致力了S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研发,主要是为了实现移动终端,能够提供更为快捷、可靠、有效的通信。

(四)Ka频段直播卫星的发展前景

在我国,卫星的制造技术不断的进步,Ka频段的直播卫星采用的主要点波束、高功率型的天线,这种天线能有效的克服雨衰这种现象,在频率的复用方面具有优势,能够实现将本地的节目传输上卫星的功能。Ka频段的频谱相对来说是比较宽的,可以实现人们对高清电视节目的需求,同时Ka频段的卫星还具有回传等待、双向、交互等特点,这些对于交互广播业务的开展都是非常有利的。

经济和科技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美国发射的Ka频段卫星数量是非常可观的,在全美范围内能够实现全覆盖,并且每一个Ka频段的卫星都都能提供80-150套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日本发射的Ka频段卫星已经在进行传输实验,我国在十一五的规划当中也有建设Ka频段卫星的规划。

总结:

从上面的分析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未来的卫星广播电视业务的发展主要向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1)从业务的角度上来讲,卫星广播电视业务将逐渐的从清晰电视节目向着高清的方向发展,同时3D立体电视业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2)从技术的角度上来讲,将向着条子编码率提高的方向、频谱使用效率提高的方向迈进。

(3)从频率使用的角度上来讲,卫星使用的频段将逐渐的向着Ka频段的普及方向发展。

我国的卫星广播电视业务正在不断的革新和发展,致力于为人民提供更为高质的服务,是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业务类型。

参考文献:

[1]朱云怡.卫星广播电视业务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卫星与网络.2010年7月:14-19

电视业务 篇12

一、固有的新闻播音方式的发展趋势

新闻播音中的消息类播音, 它所独有的播音发声是与特殊的新闻体系、新闻内容和创造技巧息息相关的。 由于社会文明水平的持续提升, 新闻体系更加透明化, 新闻本体返璞归真, 其发展趋势可以分为:

(一) 播音员的自身情感的表露空间范围变大, 促使播音时播音员的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更加丰富多彩, 因此能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特点。

(二) 现今的口语播音打破以往的播音方式, 在语气、 停顿、节奏等环节的处理上展示出各种不一样的风格、 方法等特殊性质。

以上两个方面的发展趋势仍是以播音员的正常标准为基础进行运用的, 否则将会破坏新闻播音的艺术特点, 引发大众的反感, 给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的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

二、电视主持业务走人格化传播道路的发展趋势

(一) 对主持人品行的要求

一期完整电视节目的创造, 是很多幕后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同时也展现出主持人自身的人格魅力。 在竞争愈发激烈的环境中, 电视创作的合作性也在逐渐凸显, 团队合作精神愈发重要。主持人作为节目本质的表达者, 其人格魅力很重要, 决定着整档节目的成败, 这种人格魅力是主持人高尚品德的展现, 也是其基本素养的体现。

(二) 对主持人可信度与权威性的要求

主持人以知识权威这一身份出现在电视观众面前, 运用自身的知识、经验与技巧等手段传播自身研究范畴内的有关信息, 建立在观众心目中的可信度, 不仅有利于树立电视栏目或是电视台的形象, 还能够提高电视台的竞争力。由此可见, 主持人的权威形象是以群情主脑的身份来实现信息传播, 影响大众的感观。因此, 观众所做出的反应形式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种是观众欣然接受这种由主持人传播的思想与言论, 并加以宣导; 另一种就是跟随传播者做出行为指导。因此, 主持人要成为称职的群情首脑, 必须以自身的权威性和可信性树立起更高的信誉形象, 将社会集体所存在的无认知感化为认识结构和信息需求, 从而改变观众的态度和行为表现。这种主持人创造出的电视主持业务的发展趋势, 不仅能提高电视台的形象, 还能达到提高自身频道竞争实力的目的。

(三) 对主持人专业性的要求

主持人的专业性与权威性、可信度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存在, 主持人在信息的传播中以权威的身份出现在观众面前, 呈现出其专业性的特点。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观众的审美趣味与对电视节目的需求越发多样化, 电视频道的专业性不断显现, 观众对主持人立场的态度也很分明。这种现象的发生, 主要是因为电视所播放的情境与现实情境不同, 现实中人际关系松懈、存在破绽, 而处于交流者位置的观众, 不会过多关注这种破绽, 发出指责的信号。但是电视传播却正好相反, 观众在电视情境中对主持人的期望很高, 已经超过对交流者的立场界定, 这就是被主持人的专业性引发的职业期待。所以, 将来主持人的专业性也会成为观众对其立场态度的重要评价标准, 而主持人专业性的发展也会在现代电视主持业务的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

(四) 对主持人非口语因素的个性化的要求

主持人非口语因素指的是主持人表现出的身体语言以及面部表情等传播因素。我国以往对主持人的要求是注重口头语言的表达内容与方式, 对非口语因素只要求保持最基本的自然、亲切的情感流露。现今社会的发展, 使主持人的非口语因素从一成不变向个性化的方向转变, 从而使不同的主持人在主持的业务上表现出属于自身的特征。这种发展趋势是未来电视主持人业务发展的新开端。

在我国的电视主持业务中, 这种“另类”主持方式逐渐得到了观众的肯定与支持, 而主持人在节目中的真情流露也让观众感动。这种个性化的主持方式, 不仅能调动观众的参与情绪, 也能突出主持人自身的特色, 因而对提高传播效果具有促进作用。

(五) 对主持业务中的访谈元素进行强化

新世纪初期, 我国电视银幕上出现了娱乐节目的另一种发展趋势, 即娱乐的新闻化。一种表现形式是在娱乐节目中对业界新闻进行大量的信息传播, 它的时效性是很多娱乐节目关注的重点;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娱乐访谈, 即以访谈的方式对各界人士进行访问。这种方式已经被许多娱乐节目屡次运用, 使娱乐节目具有访谈的特色, 从而吸引观众的注意。访谈元素从新闻到娱乐的过渡, 呈现出了电视主持业务的另一种发展趋势, 同时也带动了网络媒介的发展。这种访谈方式是以主持人自己的人生经验为根基, 与受访人进行真挚的沟通与交流, 使受访人准确地表达出自己对人与事的真实看法, 从而调动观众参与的积极性, 引发共鸣。

(六) 非主持专科毕业的主持人的兴起与发展

近年来, 随着网络的普及与迅速发展, 大众对媒体的关注越来越多, 而这种关注性在集体中是呈分散性的, 电视频道为了引起大众的关注, 不断地创新与突破, 使非科班的主持人兴起, 成为主持界中的一大亮点。由当代最受欢迎、最著名的明星、演员、歌手、相声演员等客串主持人的角色, 能吸引大众尤其是粉丝的关注, 从而提高节目的收视率。然而, 这些主持人的专业要求、 标准却与专业主持人的有所不同, 除了必须具有主持人应有的品行和临场掌控能力外, 对于口语、专业性的要求都有所降低。非主持专科毕业的主持人在主持时凭借自身的丰富经验与人格魅力掌控全局, 即使发生咬字失误等情况, 不仅不会遭到观众的反感, 反而会激发观众的兴趣, 得到包容, 这些小失误也会使观众津津乐道。 观众对于非主持专科毕业的主持人的要求标准较低, 多会关注其个人魅力 (如颜值) 、主持内容, 而且这些主持人的表达方式多与专业主持人不同, 更能引发观众的共鸣。非主持专科毕业主持人的兴起与发展, 不仅带动了收视率的变化, 也促进了电视主持事业的发展。

三、电视播音与主持业务相统一的发展趋势

播音与主持从分离到统一的发展形势将是电视播音主持业务发展的主要趋势。电视播音的标准要求是实习播音员必须进行严格的基本训练, 形成“以实为主、虚实结合”的特殊音色, 并在胸腔共鸣配合脑腔共鸣的共同状态下, 用具有张力与感染力的口头语言进行播音表达, 其主要目的是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语言创作。然而电视主持业务对主持人的要求却有所不同, 其核心在于主持人对全局的掌握与掌控能力, 使主持人的个人魅力所成就的角色与媒介角色形成高度统一。由此可见, 播音业务强调的是声音主持, 而主持业务的重点却在个人角色所阐释的主持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 电视播音主持业务也已经历了很长的发展阶段, 可以将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的发展分成三个进程:第一个进程是只重视播音员的外表形象和语言状态的要求, 反而对所播放的内容要求松懈;第二个进程反而不再强调播音员的语言状态, 更加注重播音内容的实质性;第三种进程在上个世纪末期, 对语言的关注又重新成为重点。这种剥离又回归的进程发展形式, 也是大众对媒体需求的主要表现。 因此, 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的发展方向就是从注重形式到注重内容, 再到形式与内容相统一。在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的范围内, 不仅看重主持人的个人表现, 也看中主持人对语言表达能力规范性的掌控, 这也是我国未来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的主要目标。

四、结束语

近年来, 电视播音主持业务一直处于持续繁荣发展的状态, 尤其是传媒高校的建立与传播学科体制的创设和发展, 成为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的坚强后盾。本文通过分析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的发展趋势, 研究了当代新闻电视播音与电视主持的发展特点与目标, 了解了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的主要方向, 这种探索和认知不仅能促进我国娱乐事业的稳定发展, 同时也能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走上信息化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简史》编委会编, 徐光春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简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3.

[2][英]迈克·费瑟斯通 (Mike Featherstone) 著, 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

[3]白谦诚, 胡妙德主编.中央电视台研究室, 主持人节目研究委员会编.中国荧屏第一人——沈力[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

[4]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播音学研究委员会学术部编.播音主持艺术[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9.

上一篇:女性阅读下一篇:旅游联合营销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