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优势论文

2024-06-03

生产优势论文(精选12篇)

生产优势论文 篇1

高粱作为重要的禾谷类作物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 被誉为拓荒先锋作物。高粱跟随垦殖人口的迁徙到达荒凉之地, 在那里生根开花、结果, 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1. 种植面积变化

我国种植高粱最多的年份是1918年, 面积超过2.2亿亩, 建国初期种植面积近1.5亿亩。随着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 土地改良, 增施化肥,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作物布局发生变化, 水稻、小麦等细粮作物播种面积增加, 旱粮作物玉米面积迅速扩大, 导致高粱面积迅速减少。到1997年全国高粱播种面积1625.9万亩, 总产量363.99万吨, 亩产仅223.9公斤, 高粱已由主要粮食作物跌落为小杂粮。2007年全国高粱面积下降到不足800万亩。

高粱种植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作为北方人主食的地位发生转变, 这是根本性的转变。过去北方人主要以高粱为主食, 如今作主食的用量已经很少, 导致种植面积下降。这是农业经济调整和作物构成变化的结果, 也是生产条件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具体体现。

2. 发展大有可为

高粱有许多优点, 抗旱、耐涝、耐盐碱、耐瘠薄、耐高温, 光合效率高, 杂交优势强, 其综合抗性和综合优势是其他作物不可比拟的。近年旱灾、水灾发生较频繁, 尤其北方水资源短缺日渐突出, 耕地减少, 人口增加, 高粱作为抗旱耐涝的稳产作物稳定粮食生产, 在世界及中国仍有存在价值。在自然条件较差、生产条件一般、旱灾水灾频发及盐碱易涝区, 应适当扩大高粱种植面积。我国今后粮食增产途径主要是挖掘近10亿亩中低产田的生产潜力, 以及开发近亿亩的荒原、荒坡、盐碱、沙荒等宜耕土地, 高粱向这些地区发展大有可为。而在种植玉米等作物年际间单产变化较大地区应当考虑改种高粱, 能够增加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目前我国生产的高粱主要作为酿造原料, 如茅台、汾酒、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古井贡等名酒都以高粱为主料, 全国年需求量在250~300万吨。高粱等杂粮在膳食结构方面有调节作用, 人们要吃饱吃好, 还要吃出健康, 多吃肉蛋奶类健康食品。在动物饲料中加入高粱能增加营养、提高瘦肉率, 有利人体健康。高粱籽粒中含有单宁类物质, 有防病治病的作用, 达到抗生素的效果, 因此在饲料中加入高粱籽粒可以部分替代药类, 可减少或不用药。在稻米、面粉中适量加入少量高粱米或高粱面, 可有效防治高血压、糖尿病、肠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多吃五谷杂粮有利健康, 一味吃精米精面养分单一, 造成营养不全, 由于某种养分缺乏 (如维生素、矿物质等) 容易引发疾病, 因此应多食杂粮。

3. 播种密度关键技术

过去主张适时早播, 现在看来已不适用了, 因为气候发生变化, 品种迅速更新。早播带来的弊病, 一是播种早气温和地温均低, 土壤湿度大, 种子在土壤中长时间不能发芽容易感染各种病菌, 造成粉种;即使种子萌发也生长很慢, 不易出苗, 此时黑穗病菌也萌发, 因此易感染黑穗病。二是植株早衰, 早播遇到高温年份7月下旬籽粒开始灌浆, 此时气温高易高温逼熟, 灌浆时间短, 昼夜温差小成熟早, 使籽粒小而不饱满, 造成生育后期的光能浪费, 产量低。三是当前我国推广的杂交种母本多为国外品系, 对北方气候条件适应性较差, 播种早容易缺苗断条甚至毁种, 因此应适时晚播。要根据品种、气候、土壤墒情等确定播期, 如吉林省高粱的最适播期在5月中旬。

合理密植是适当增加每亩种植株数, 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 扩大叶面积和根量, 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 使个体发育健壮, 群体发育良好, 增加物质积累而获得高产。近年来广大农民已经认识到密植增产的重要性, 所以有时种植密度过大。品种种植太密容易造成倒伏减产, 而且影响品质。那么, 如何确定种植密度? (1) 根据品种说明书确定种植密度, 不能超过说明书中确定的密度范围。 (2) 根据植株高度确定密度, 高秆品种植株高大叶片繁茂, 一般每亩保苗5000株, 中秆品种7000株, 中矮秆品种8000株。 (3) 根据叶片宽窄确定密度, 宽叶品种密度小些, 窄叶品种密度大些。 (4) 根据土壤肥力确定密度, 增加密度必须有充足的水肥条件保证, 常说的“肥地宜密, 薄地宜稀”就是这个道理, 土壤瘠薄、保水性差的地块要适当稀植。

4. 适宜种植方式

耐密型杂交种必须配以密植的栽培方法才能获得高产。随着高粱密度加大, 种植方式也在改变。 (1) 缩垄增行, 改大垄为小垄, 行距由原来60厘米以上缩小到50厘米或40厘米以下, 行距缩小、株距扩大植株间不拥挤, 使个体分布更加均匀, 有利于植株对水肥和光的吸收利用, 单株生长发育好, 群体产量就更高。如每亩留苗1万株, 行距60厘米时株距只有11.1厘米, 行距改小到30厘米时株距就放大到22厘米。 (2) 宽窄行 (又称大小垄) 种植, 大垄60厘米, 小垄30厘米间隔种植。 (3) 大垄双行种植, 80厘米垄距种植2行或70厘米垄距之间种植2行。采用哪种种植方式必须与使用的农机具和管理方式相配套, 以便于田间作业。

5. 田间管理关键技术

高粱多种植在干旱瘠薄土地上, 虽然抗旱性较强, 但在干旱缺水情况下要及时灌水, 以便保证产量。播种后遇到干旱, 要灌出苗水;拔节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期需水多, 干旱影响穗大小, 要保证穗水;开花结束后籽粒灌浆期干旱影响光合和干物质向籽粒运输, 要保证粒水。这几个时期如果缺水对产量影响特大, 有条件要及时灌水。

使用农药时注意药害, 特别是敌敌畏、敌百虫类农药对高粱敏感要禁止使用, 不能喷洒这类药剂, 就是相邻地块也不能喷洒敌敌畏类药剂, 因为敌敌畏有熏蒸作用, 间隔几十米都会产生药害。传统人工除草成本高, 安全合理使用除草剂是高粱生产的重要环节。生产实践证明, 使用除草剂具有除草及时效果好、劳动强度低、工效高、成本低等优点。高粱对大多数除草剂敏感, 由于不正确使用经常给生产带来损失。所以, 要严格掌握使用浓度、时期和方法, 搞清楚是用于播后苗前的还是苗后茎叶处理的。当药害发生时, 应及时喷洒松酯酸酮加营养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可解除药害。

追化肥应注意的问题, 施肥后要培土, 以便提高利用率。近年有个别农民追肥不注意施后培土, 肥效利用率低, 浪费较大。现在追肥大部分都用尿素, 一是追施尿素时要提前1周施入, 因为尿素有个分解过程, 转化为铵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二是尿素施用后不宜马上灌水, 以免转为酰胺随水流失, 尿素深施盖好, 可提高肥效20%。

生产优势论文 篇2

关键词:生产与运作;战略;竞争优势?

1 引言?

生产与运作战略是生产与运作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指有效地利用企业的关键资源,以支持企业的竞争战略以及企业的总体战略的一项长期的战略规划。其目的是为了支持和完成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服务,是根据总体战略的目标规划,整合企业的内外部资源,以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最低的生产成本、最合理的生产流程来完成所要达到的目标。相比较起来,传统的企业的生产与运作管理并未从战略的高度来考虑生产与运作管理问题,但是在今天,由于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管理也越来越复杂,使得企业需要更多的去考虑怎样生产出适合消费者的产品,怎么合理的去安排生产,怎么样从自己的竞争优势中找出自己具备的竞争能力,以使自己的生产成本达到最低,从而更好的与别人进行竞争。因此,在现代企业的生产与运作战略中,分析那些是构成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出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事情。?

2 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因素分析?

生产与运作战略成功的关键是要明确组成本企业的竞争因素是什么?同时也需要了解每个竞争要素的选择后果,以作出必要的权衡。对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分析后发现影响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有以下这几个方面:生产管理成本、质量、柔性、时间、服务以及现在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环保。?

2.1 生产管理成本?

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最主要的一个要素就是企业能够在一切的生产管理活动中获得比同行业企业更低的生产管理成本。低成本战略也是企业所要追求的一项生产与运作战略,因为价格是最能影响顾客购买欲望的因素,很显然,在质量、功能相同的条件下,顾客将更加愿意选择价格较低的产品或者服务。如果一个企业的生产运作成本越低,企业在价格上就越有竞争优势。而怎样从生产运作过程中寻找出企业能获得低成本竞争优势来呢?可以从企业的生产价值链中来寻找,根据企业自身的条件,从企业购买原料,储存入库,投入使用,生产,产出入库保存,运输,以及销售,这几个生产环节中找到企业自身存在的可以比同行业企业更低的生产成本环节,从而利用这一个或几个方面的优势环节与其他企业展开竞争,利用低成本的战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胜利。除了从生产价值链中寻找竞争优势以外,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利用一些生产运作管理模型来帮助企业管理生产运作过程,使得整个企业的生产运作过程达到最优的状态,从而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这类的管理模型具体有:MRPII(ERP)模型以及JIT的准时生产模型。但这两种模型从根本上说也是从企业的生产价值链种寻找出能很好的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的模型。?

2.2 产品的质量?

产品的质量包括产品的功能、耐用性、可靠性、外观造型、产品的合格率等,产品的好坏反应了产品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质量的竞争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保持产品的高质量水平;二是提供更好的产品或服务。质量优势来源于生产与运作系统的保证能力,即生产与运作系统从工艺、技术、作业过程等方面来控制产品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并保证质量的稳定性。除此之外,产品的过程质量也至关重要,是因为它和产品的可靠性密切相关,过程质量的目标是生产没有缺陷的产品,可以预防性地解决产品的质量问题,从价值链上来分析就是,争取在投入资源生产这个环节中尽可能少的减少次品率,提高生产过程的合格率。产品的质量也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如果没有好的质量,无论你的成本有多低,也是竞争不过别人的,因此,在企业追求成本的同时,提高产品的质量也是至关重要的。

2.3 柔性?

从战略的观点来看待企业的竞争力,柔性是由与企业运作过程设计直接相关的两个方面构成的。一是企业为了客户提供多种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最大的柔性意味着提供顾客化的产品与服务的能力,以满足顾客独特的需求,这种提供给顾客的独特需求的能力,是企业的一种特殊的竞争能力,是一种与其他企业不同的制造能力,在现代顾客越来越追求个性化的时代,这种能满足顾客独特需求的能力也越来越为企业重视,成为了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实现企业成长壮大强劲动力,企业可以通过本身企业的生产模式再造来获得,可以通过联合起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去,来达到快速满足顾客独特的需求。二是企业快速转换工艺生产新产品的能力或者快速转换服务流程提供服务能力,由于产品更新换代加快,生命周期缩短,这方面的柔性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就是所谓的“柔性生产”。?

2.4 时间?

时间作为一种竞争要素,具体表现在企业的快速交货,交货的可靠性和新产品的开发速度。顾客对于交付产品或提供服务在时间上的要求,包括快递或按时交货的能力。

在同一质量水平下,企业间竞争优势的差异的重要表现就是在时间性,根据有关资料分析:高质量、高能力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逐步下降,而代之以上升趋势的是准时或快递交货的竞争能力。在某些功能类型的市场上,企业交货的速度是竞争的首要条件,同时,伴随着交货速度的要求提升,也对交货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顾客不仅需要较快的交货速度,同时也更加关注交货的可靠程度。在现代企业中,交货的可靠性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建立好的交货信誉,提升交货的速度以及可靠性,可以使得企业在没有库存的条件下也能快速的相应市场的需求变化,生产或提供适应的产品和服务。除此之外,新产品的开发速度也作为企业获得时间上的竞争优势表现出来,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新科技发展德很快,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那个企业新产品的开发速度越快,就越能迅速占领市场,谁能比竞争者抢先一步,谁就能赢得顾客。?

2.5 服务?

服务也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要素。在当今的企业环境中,为获得竞争优势,企业不仅需要向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快速便利的购买环境以及交货速度和可靠性之外,企业还开始为客户提供额外的“增值”服务,这些“增值”服务就需要企业在产品的生产设计时候更加关注产品的一些额外的、附加的,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功能,同时也需要对销售后的产品进行跟踪服务,以确保消费者能在使用本企业产品的时候都一直保持满意状态,进而培养顾客对本企业的忠诚度,这对不论是提供产品还是提供服务的企业都是很重要的。?

2.6 环保?

随着我们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已经有很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起生态环境来,对自己日常所用的产品,对企业的生产过程是否对环境有害等给予的高度的关注,这对企业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哪个企业能够抓住消费者这种倾向,生产出环保的,健康产品,就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3 企业生产与运作战略的未来发展?

从战略的角度来研究企业生产与运作怎样获得竞争优势,对于加强企业的生产与运作管理,明确企业在生产与运作过程具有怎样的竞争资源具有重大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消费者的需求水平日益提高,必定对企业提出更多的要求,除了关注上述获得竞争优势的要素之外,企业还必须时刻关注一些新出现的潜在要素,做好准备工作,同时也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好本企业的生产与运作过程是否还具有哪些潜在的别的企业没有具有的竞争优势,充分的挖掘出来以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正真做到既利用外部所创造的机会,也充分利用企业本身的内在优势,进而从整体上获取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我国发展柿子生产有优势 篇3

柿子是我国传统的特色果品,1998年世界柿子的总产量近200万吨,其中,我国的产量就占世界柿子总产量的90%以上。我国“入世”以后,发展柿子生产具有一定的优势。

理由如下:1.几个农业大国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基本不种植柿子,不会冲击我国国内市场,也不会对我国柿子出口形成威胁。2.日本、韩国虽然种植柿子,但它们均属农业小国,两国的柿子生产成本均比我国高得多,所以不会对我国占领国内、外柿子市场形成太大竞争压力。3.近2~3年,柿子价格稳中有升,使我国许多柿子产区将柿子作为重点果品,扩大了栽培面积。另外,随着人们消费水平以及对柿子营养价值认识的提高,再加上人们对食用果品多样性的追求,使得柿子在果品销售领域的地位大大提高。

尽管柿子作为我国的特色果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广阔的销售前景,但柿子作为土特产品,还没有真正实现远销海外的目的。所以,当前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工作来发展我国的柿子产业:1.引进新的柿子品种,特别是甜柿品种。2.引进先进的栽培技术,矮化柿树,实行柿树的产业化管理。3.实行先进的脱涩技术,使柿子脱涩后仍然保持新鲜、硬脆的状态。4.实行先进的保鲜技术,使柿子均衡上市。5.研制柿子酒,生产柿子茶、透明柿饼、柿子羹等柿子系列加工产品,延长它的产业链。(北京益农)

中国油菜生产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 篇4

关键词:油菜生产,比较优势,实证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油料及其食用油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之一。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当前我国油料生产总体不足, 每年进口大量大豆、油菜籽、棕榈油等油料和食用油。以2008年为例, 当年进口大豆3744万t、油菜籽130.3万t和棕榈油528.4万t, 其中大豆的进口数量约为我国生产数量的2倍 (见表2) 。

大豆的大量进口使我国逐步失去了定价权。根据沈琼、刘小和等人的分析, 进口大豆与进口油菜籽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替代关系。油菜籽适应性广, 从我国的自然条件来看, 尽管气候和地理环境差异较大, 但各地基本上能满足油菜籽不同品种和不同类型的光热要求。因此, 大力发展油菜生产成为我国油料生产的一项策略。国家发改委在2010年1月11日发布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也明确提出, 要继续支持长江中游“双低”油菜带建设, 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生产。

依据斯密、李嘉图及H-O-V理论, 比较优势是产品生产、贸易及生产要素流动的基石之一, 也是产品竞争优势的基础。因此, 分析并了解我国油菜的比较优势显得十分必要。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

1、研究方法

目前比较优势的测定方法有很多, 如显示性比较优势法、贸易专业化系数法、相对贸易优势系数法、国内资源成本法、工程成本法、基础会计法等, 本研究采用国内资源成本法, 即DR C方法。

国内资源成本是指一国某产品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除可进口要素投入以外的全部国内生产要素投入成本。根据Bruno, Chenery, Pearson, Master和Nelson关于国内资源成本方法对于比较优势测定的观点, 本研究采用其中两个最基本的指标来评价产品的比较优势, 一个是社会净收益 (Net Social Profit, 即NSP) ;另一个是国内资源成本 (Domestic R esource Cost, 即DR C) 。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Uj表示j生产活动的产值;mj表示j生产活动的可进口性中间投入 (=进口化肥投入费+进口农药投入费) ;vi表示第i种产品的影子汇率, 即一单位美元所代表的真正价值;Ej表示j生产活动的外部效果;fsj表示生产活动所需第s种生产要素的数量;vs表示第s种生产要素的机会成本。

另外, 取DRCCj=DR Cj/vi, 并称之为国内资源成本系数;取DRCC’=1-DRCC, 称之为比较优势度。显然, 比较优势度越大, 该国该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越明显。

2、数据的选择与处理

国内资源成本法计算需要的数据量大, 这些数据有些可直接从相关资料中获取, 有些则需要通过一定的处理和转换方式推导, 具体数据计算和处理方法如下:对亩产量、物质费用、土地费用、人工费、收购价等指标, 我们均取自《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 (2009) ;可进口性投入中的进口化肥投入费与进口农药投入费两项指标以及官方汇率则取自于《中国统计年鉴》;对外部影响, 我们取一般情况下的0值;对影子汇率, 我们取与官方汇率一致。另外, 为了同时了解大豆的情况, 我们在计算我国油菜比较优势度的同时还计算了我国大豆的比较优势度。

三、中国油菜比较优势实证分析

根据DRCC研究的中国油菜及大豆比较优势情况 (见表1) , 从资源成本的角度来看, 近年来中国油菜的优势在不断增强, 而中国大豆则一直处于比较劣势。中国油菜的比较优势度从2005年的-0.07逐步上升到了2008年的0.43;中国大豆的比较优势度在2006年就达到了-0.35, 虽然在2007年曾经回升到-0.18, 但2008年甚至达到了-0.54。

(数据来源:根据2009《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及本人计算而得。)

四、中国油菜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依据我国油菜与大豆比较优势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从比较优势的角度, 中国油菜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可以成为我国发展油料生产的一项策略。尤其是, “双低”菜籽油营养价值高, 仅次于橄榄油, 被世界公认为是对人体最健康的食用植物油之一。“双低”菜籽所含氨基酸比例适当, 许多是人畜无法自身合成的必要氨基酸, 其蛋白资源利用的迅速发展也使其相对于大豆的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但是, 中国油菜在发展过程中, 在价格、数量及质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逐步提升中国油菜的竞争优势

我国油菜及其制品的主要劣势之一在价格。依据相关资料, 与大豆相比, 2008年我国每吨大豆的进口平均价约为490美元/t, 折合人民币约3400元/t。而每t国产油菜籽的平均价格在人民币3800元左右, 较高的原料成本使市场上菜籽油价格约比大豆油高15% (见表2) 。

在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波特系统地提出竞争优势理论之后, 人们将其作为指导分工和贸易的基本准则。一般认为, 造成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分离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国际之间的名义汇率, 一是技术创新。

中国具有较强的油菜生产科技创新能力。我国以长江油菜带为核心的种植区不仅“双低”油菜种植正在普及, 而且全部为非转基因产品。我国“双低”菜籽油的精深加工水平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冬油菜也是我国一大优势。加拿大等国种植的是春油菜, 上市时间较我国晚。冬油菜还具有不与其他作物争季节和为其他种植作物增加农家肥的作用。此外, WTO“绿箱政策”规定我国可有8%的投入, 在这方面我国也有弥补价格劣势的巨大空间。在当前汇率比较稳定的情况下, 这些优势完全可以提升我国油菜的非价格竞争优势。

(数据来源:根据2009《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及本人计算而得。)

2、不断提高油菜籽收获质量

我国油菜籽的主要进口国为加拿大。2008年我国从加拿大进口的油菜籽的价格约为600美元/t, 折合人民币约4100元/t, 略高于国产油菜籽价格。我国仍然进口的主要原因是基于其质量的稳定性 (即芥酸和硫苷含量) 。我国油菜籽虽然在技术上达到了加拿大“双低”水平, 但在生产中质量还不稳定, 尤其是“双低”与“双高”混杂。

以中油为龙头研制的中油杂系列“双低”油菜品种, 含油量可达41%以上, 芥酸和硫苷含量可分别在1%、30μmol/g以下, 但目前仍未完全普及推广。另外, 农民在种植油菜时各种品种、“双低”与“双高”插花种植, 收获时混收, 也造成了油菜籽质量的不稳定。

种子源头也是影响油菜品质的重要因素。油菜是特殊作物, 如果种子多、乱、杂引起插花种植, 导致异花授粉, 会直接造成生产“双低”菜籽的品质下降。我国应严把种子关, 加大种子市场的管理力度, 规范种子市场秩序。

3、扩大油菜生产规模

我国各地基本上能满足油菜籽不同品种和不同类型的光热要求, 要充分利用这一条件扩大油菜种植规模。以2008年我国进口3744万t大豆、含油率18%来计算, 我国需要生产1872万t含油率36%的油菜籽, 才能生产数量相应的食用油。这些油菜籽以2008年134.90千克/亩的单产计算, 需扩大种植面积约13800万亩, 比现有9885万亩的种植面积要多约40%。要解决这些问题, 除间作套种提高复种指数外, “三冬田”也具有一定的挖掘空间。据统计, 我国目前可以利用的“三冬田”可达3000多万亩。当然, 这些措施距离所需要的种植面积还有一定的差距, 我国的油菜生产还需要更大的发展空间。

(注:本文课题项目:国家粮食局2010年度软科学课题;武汉工业学院项目 (08Y21) 。)

参考文献

[1]沈琼、刘小和:我国油料、植物油的进口特征及品种间的替代性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06 (5) .

[2]韩玮:国家发改委:多项举措要求武汉及城市圈成为“领头羊”[EB/OL].http://wh.bbs.house.sina.com.cn/thread-3200320-1.html, 2010-01-13.

[3]李崇光、于爱芝:农产品比较优势与对外贸易整合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4]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

生产优势论文 篇5

种子选择-源头把关,使亚谷生态农产品质量赢在起跑线上!

亚谷生态农产品种植基地在种子选择上严格把关,保证每一粒种子都是没有包衣,非转基因的。并且

优先选用本地传统的品种,传统品种更具有抗病性及适应性。

肥料选用-肥料监控,亚谷食品成长环境更加生态!

亚谷生态农作物在肥料的选用上充分考虑到不同肥料的配比,使其碳氮比、含水量、透气度等理化性

质更适合当地微生物发酵的环境,让生态肥料充分腐熟,更加有效的发挥作用。

同时亚谷生态农业肥料科研中心非常重视对有机肥中重金属含量标准的关注与监测,避免土壤中因为

肥料施用而引进重金属的超标风险。

病虫害防治-物理治虫,生态就是这么简单!

何为生态食品?就是农作物成长过程中尽量不使用农药,亚谷生态农作物种植基地的专家非常重视土壤的健康环境与植物本身的健康成长,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控制温湿度、合理轮作、物理防治、释放天敌、必要时施放经过相关部门认定的符合生态标准的植物源农药,允许适量病虫害的发生,这些综合的现

双辽市花生生产现状及其发展优势 篇6

【关键词】双辽市;花生;生产现状;发展优势

1 双辽市花生生产现状

1.1 种植品种

近两年,双辽花生种植的主要品种有:白沙系列、花育20、花育22、科富花1号和四粒红等

1.2 种植方式

60cm垄单行种植小果花生。上述品种除花育22外,均为小果单行种植,生育期在115d左右。

90cm垄双行覆膜种植,品种为花育22,生育期126d左右。

1.3 产量情况

60cm垄单行种植的小花生产量为2750kg/hm2,90cm垄覆膜种植的产量为5000kg/hm2。

1.4 效益情况

2011年双辽花生市场统货花生果的价格为8元/kg,单行裸种公顷产值为2750kg/hm2×8元/kg=22000元/hm2,扣除投入成本种子、化肥、农药,工时等费用合计5500元,公顷收益16500元。双行覆膜公顷产值为5000kg/hm2×8元/kg=40000元/hm2,扣除投入成本种子、化肥、农药、农膜、膜下滴灌、工时等费用10500元,公顷纯收益29500元.

1.5 市场销售情况

去年9月25日左右,花生收获后,个别客商花生的收购价格为每千克8元,多数农户都是在这一价格上销售。目前,全市现有花生粗加工户67家,只是把花生果加工成花生米,每年粗加工销售1500万千克左右,粗加工收入300万元左右,若想进一步提高花生的附加值,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就急需引进和建造花生深加工企业。

2 双辽市发展花生产业的优势

双辽市具有发展花生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市政府重视促成了涉农部门的支持;拥有一批专业的科技人员队伍常年坚持科技培训和田间技术指导;花生销售价格连年提高,群众种植花生的热情高涨;双辽花生品质好,通过国家级检测、鉴定;双辽的花生不含黄曲霉菌,外销受到普遍好评。

3 我市花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种植品种单一且品种种性退化

现在种植的花生品种大多为白沙1016,这个品种是上世纪60年代广东白沙农场培育的,目前已经有40多年的种植历史,该品种种性退化严重,增产潜力较小,而且病害发生较重,在产量上很难有较大突破。

3.2 种植方式不够科学合理

目前我们双辽普遍采用的种植方式是60cm垄单行种植,公顷保苗仅为20万株左右,这与花生田标准保苗株数30万株相差10万株,这样不仅浪费地力、浪费光能,还会因为田间不能封垄使地表温度过高、水分蒸发量大,从而影响植株和荚果生长,致使花生达不到更理想产量。

3.3 肥料投入量普遍偏低

从这几年的生产调查结果看,广大种植户肥料投入量普遍偏低,化肥投入量每公顷仅为350~400kg,不足标准投肥量的2/3,农家肥投入更少,甚至不投入,致使土壤板结,极大地影响了花生的增产。

3.4 病虫害防治不及时

从这几年生产实践看,病虫害已严重影响花生生产。特别是近几年,花生病虫害严重。据调查,2009~2011连续三年我市花生田病害发病率都在30%以上,生产损失很大。

3.5 花生产业化步伐过慢

目前我市花生深加工企业还是空白。

4 今后我市花生发展基本思路

4.1 加快品种更新换代步伐

品种更新一是外调,从国内花生主产区引进适合双辽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花生品种;二是自繁,建立花生良种繁育基地,通过对花生良种大面积繁育,既可减轻从外地购种费用又可解决我市农民大部分花生田用种问题。

4.2 改变种植方式

目前我市花生种植大部分是60cm垄单行,这种种植方式达不到合理的保苗株数,必须改变。把60cm垄单行变为90cm垄双行种植,可提高保苗株数,从而进一步提高产量。

4.3 增加投入标准,及时防治病虫害

通过开展科技培训和发挥典型户的带动作用来引导农民实现花生生产投入的标准,通过多方的努力使全市的花生种植力争达到公顷施优质农肥40m3、花生专用肥600~700kg。同时,做好花生病虫害防治工作,主要以預防为主,综合防治,在花生发病前喷施杀菌类药物。

4.4 建立花生深加工企业

目前,我市已经拥有70家花生粗加工企业,但都只是把花生果加工成花生米出售。如果通过招商引资或自己就地建厂直接加工,则既可拓宽双辽的花生市场,又可给双辽的花生带来很高的附加值,同时还能够解决部分城市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4.5 强化服务功能,确保实现花生产业化经营

对花生生产要保证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包括产前种子、化肥、农药等各种物资和技术培训、产中栽培技术、管理技术跟踪指导以及产后销售渠道等,并确立发展花生产业化软环境和硬件措施;在一些花生种植重点乡镇成立10个以上花生中介组织,扩大花生外销渠道,使产品销售直接辐射周边地区;在政策上扶持当地花生加工企业,银信部门应该有目的的重点向花生产业倾斜,着力发展绿色精品花生,打造双辽的花生品牌,确保双辽的花生在高起点上向着产业化的方向顺利发展。

甘孜州青稞生产现状及发展优势 篇7

甘孜州位于四川省西部边缘, 青藏高原东南, 东与四川盆地、盆周山区相连;西接西藏, 北连青海, 南邻云南, 是我国重要的藏族聚居区域之一, 总幅员面积15.3万km2, 平均海拔3 500 m以上。甘孜州种植业现有耕地面积14.82万hm2, 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比重仅为0.7%, 在地域分布上, 受地形条件制约, 全州耕地主要分布于雅砻江、大渡河、金沙江河谷地带, 并主要集中在甘孜 (1.76万hm2) 、康定 (1.44万hm2) 、道孚 (1.08万hm2) 、泸定 (0.94万hm2) 、丹巴 (0.79万hm2) 、新龙 (0.77万hm2) 等县, 由于这部分地区海拔较高, 气候寒冷, 山地较多, 坡陡土薄, 灌溉条件差, 农作物基本是一年一熟, 种植业的耕作方式粗放, 粮食和其他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较低。受特殊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影响, 该州种植业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热量不足, 使甘孜州土层浅薄, 复种指数低;二是农业生产条件较差, 农业技术水平较低, 使得种植业单位面积产量较低;三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自然灾害频繁, 农业承灾抗灾能力较差, 农作物稳产能力较差;四是农作物品种结构单一, 主要为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比重较低, 种植业经济效益不高。

甘孜州粮食作物主要是以种植耐寒作物青稞为主, 青稞又称裸大麦、元麦, 是藏区藏族人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作物, 作为藏族人民的传统主食, 在甘孜州农业种植中占有突出地位。2000年以来, 甘孜州青稞产量占全州粮食总产量的34.88%, 其次为玉米、小麦、洋芋、豌豆, 分别占22.99%、23.01%、7.84%、6.91%, 还有少量水稻、胡豆、黄豆等。

2 甘孜州青稞生产现状

解放前, 受社会制度的约束, 青稞生产水平极低, 平均产量仅为450~750 kg/hm2。新中国成立后, 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青稞单产也发生了3次大的飞跃, 20世纪50—60年代, 青稞平均产量为750~900 kg/hm2;70—80年代达到1 500 kg/hm2;90年代以来, 由于新品种的不断出现, 尤其以康青3号为主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青稞平均产量达到2 250 kg/hm2。20世纪以来相继育成了康青6号和康青7号, 2009年全州青稞平均产量达到2 550 kg/hm2, 部分高产区产量达到4 500~6 000 kg/hm2。青稞垂直分布海拔上限高达4 000 m, 主要分布于一熟春作区海拔2 600~3 900 m, 约占青稞总播面的97%左右;春青稞主要分布于海拔2 900~3 500 m, 占大春作物总播面的90%左右。

受历史、地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甘孜州的农业生产长期处于单家独干、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模式状态, 作为藏族人民主食的青稞播面和产量规模偏小, 结构严重不合理, 耕作习惯粗糙, 农业生产水平低下, 对土地的培育保护较差, 致使土地地力贫瘠, 严重制约了青稞单位产量和种植水平的提高。甘孜州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水平长期滞后于全省其他地区, 科技水平较低, 建设资金严重不足, 对农业科学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够, 特别是水利设施、农田基本建设及栽培技术的建设都还比较落后, 农业生产上仍处于“靠天吃饭”的状况, 严重阻碍了甘孜州农业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 同时, 也使得农业生产经营机制的发展一直滞步不前, 农业商品化、市场化步伐缓慢。

3 甘孜州青稞发展优势

青稞具有食用、饲用、酿造及药用等多种用途, 是藏族人民的特需传统主粮和酿造青稞酒等的必需原料[1,2]。而且青稞具有生育期短、耐寒、耐旱、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 其在种植业中有特殊地位和作用。青稞籽实营养丰富, 蛋白质含量达15%左右, 将它炒熟磨成糌粑是藏族人民最喜爱的主要食品, 且携带方便。青稞酒是藏族人民最好的饮料, 青稞秸秆质地柔软, 是牲畜的良好饲料。随着旅游业和加工业大发展, 青稞作为藏区特色民族食品, 其需求量正逐年增加, 但是由于1998年以来甘孜州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以来, 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青稞生产能力不足, 供需矛盾逐步加大, 由此可见, 发展青稞产业具有很大的市场潜能。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科技的不断进步, 人们对绿色无公害食品的需求愈来愈强烈。开发以青稞为原料的高品质低聚糖, 对保障人们正常膳食纤维摄入量,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3]。以市场为导向, 开发青稞资源, 加强青稞在化工业、医药工业、食品加工业和快餐业多渠道综合利用的研究, 对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群众安居乐业, 推动藏区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甘孜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发展生态农牧业, 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优化产品结构, 抓好农畜产品基地建设, 积极发展产业化经营组织, 大力开展农畜产品加工,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依托特色农牧产品资源, 大力发展加工、运输、保鲜和营销几大环节的龙头企业, 加快发展“公司+协会+农户+基地”的组织形式, 青稞产业的开发已列入全州农业优势产业发展规划[4,5,6]。因此, 发展青稞生产可以改善因生态建设致使粮食生产减产的矛盾, 发展农业生产, 进一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摘要:在介绍甘孜州种植业发展概况的基础上, 分析了当地特种粮食青稞的生产现状及发展优势, 以进一步促进甘孜州青稞的生产。

关键词:青稞,生产现状,优势,四川甘孜

参考文献

[1]甘孜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甘孜州州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0.

[2]刘廷辉, 冯继林, 唐雅蓉.甘孜州青稞生产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J].大麦科学, 2003 (3) :10-12.

[3]贺风玲, 刘梅金, 卓玛草.甘南州青稞产业发展的优势及建议[J].甘肃农业科技, 2009 (2) :35-37.

[4]冯继林, 杨开俊.甘孜州青稞生产与育种成就[J].西藏农业科技, 2011 (1) :33-35.

[5]陈丽娟, 吴雪莲.对甘南州青稞产业化发展优势的分析与建议[J].大麦科学, 2005 (4) :37-40.

生产优势论文 篇8

基建期是建设一个高效、集约化电厂的必由阶段。从基建生产一体化的角度, 就信息化建设的集成性和简约性阐述一体化建设的优势。同时, 信息化建设的宝贵财富是数据的积累。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 全面管理发电企业全过程建设, 乃至生产过程的有效信息, 并且将海量的信息按照协同的原则加以梳理, 保证同一对象的信息过程一体化, 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1 竞争优势

基建期电厂由于建设工期的要求, 往往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基建期间的进度、质量和成本等要素上。然而, 对于一个成本集约、运行效率化的电厂而言, 最主要的运行效益将体现在如何实现发电成本的最优化和设备全周期的成本最优化。要实现这样的效益目标, 最切实的着手点, 就是要实现基建期与生产期管理数据的一体化衔接, 将设备、合同、供应商等要素与一体化的基建生产过程相融合, 实现全过程的指标、成本、效益的跟踪与优化, 才能保证实现统一规划的集约优势。

1.1 要素是设备

基建期信息化建设中的概预算、进度、合同、编码、设备、材料、质量、安全等信息的落实点无一不体现在设备的安装到位过程中。为了保证电厂全生命周期内的成本与效率最优化, 在设备安装伊始的过程中, 信息的跟踪与整理是一体化规划的重点。同时, 由于基建期与生产期信息化规划的重点统一性, 能够保证与设备相关的信息能够准确无误进入生产MIS系统中。

由于规划要素的统一性, 保证了全生命周期中管理角度的变化, 始终不改变管理焦点的变化。基建MIS部分可实现加强投资控制, 使工程概算处于受控状态;有效控制资金, 降低财务成本;加大对合同执行的监控力度;合理地进行设备及材料的采购和仓储管理;保证工程质量, 保证施工安全;对工程的进度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实现信息共享, 提供动态实时信息查询;及时、准确了解工程信息, 有效地降低决策风险;及时进行工程竣工决算和固定资产移交;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这一切落实到基建设备台账信息中, 最终将表现为设备履历, 包括设备的厂家、成本、质量、工期、安全、备件、图档等信息。当转化为生产期的管理信息系统时, 自动将设备的维护、停复役、故障、实时参数等信息添加进来, 实现一体化规划条件下对于资产密集型企业的基础要素的全面性、全过程记录。保证管理者日常决策信息的客观性, 同时也为后期的管理数据优化提供数据分析的基础。

1.2 工具是信息化

要保证以上管理焦点的统一, 信息化工具是必备的条件。基建生产一体化建设的项目具有周期长、数据多、口径灵活的特点。要保证信息整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方便、完善的信息化工具是一个欲善其器的必备条件。在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分步实施的条件下, 利用信息化技术发展, 采用统一的软件平台、工作流程和数据仓库, 保证海量过程数据的全面收集与梳理。

统一的软件平台 (见图1) 能够保证信息资产投资的连续性与保值性, 较为持续, 连贯实现对于系统使用中角色、权限、流程、分析、绩效等信息的可持续利用, 节省了信息化建设投资的同时, 也降低了信息化推进的风险。以连续性的可持续改进, 实现统一目标下的信息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1.3 优势是信息完整性

由于基建与生产期间管理的重点差异, 必然产生信息数据的口径差异性。这些数据的差异性是对于同一对象不同阶段的数据记录。因此, 在前述的统一平台的基础上, 结合信息编码技术, 及时地将存储的信息, 通过统一编码加以关联和梳理。不难发现, 在生产期, 对于设备、工程、人员等要素, 由于信息积累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便于将不同的管理分析工具便捷地嵌套在海量的数据仓库上。

例如, 对于设备而言, 由于在统一设备编码基础上, 如KKS编码, 全面记录了设备到货、仓储、安装、备件、质量、安全等信息, 生产期的决策者易于将设备的投运时间、运行状态、全过程成本等要素进行直观分析。此外, 生产期间积累的缺陷、检修、技改等动态信息, 电厂的管理人员能够利用客观的数据, 合理确定备件的周期和数量, 检修的期间和重点, 设备的综合成本和效率。

结合整个期间指标、成本、可靠性量化绩效的实现, 不难为管理者构建一个设备效率与效益的结构报表, 为电厂检修费用的分配、设备替换选型的参考提供客观、科学的过程数据, 为实现电厂高效、可靠的运行提供稳定的数据支撑。

1.4 特点是持续的数据挖掘

(1) 对用户的业务需求建立模型。数据仓库的设计必须了解用户信息需求, 然后将这些信息需求转变为数据模型。设计必须以严密、精确的方法确保模型的完整性。

(2) 为元数据建立模型。在为用户需求建立模型的同时, 数据仓库设计还必须为元数据 (关于数据的数据) 建立模型。该信息确定了进入数据仓库的数据范围, 以及与数据有关的规定。由于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的, 元数据建模可能跨越数个功能性商业区域。元数据分2类:加载和用户。

(3) 加载视图:描述了所有数据源, 以及与提取、刷新和向数据仓库传送数据有关的所有规定。

(4) 最终用户视图:模型与数据的业务用途相匹配。最终用户将其作为布局图, 依此访问和搜寻信息。

(5) 评估、决定、实施抽象、转换和访问的工具。一旦设计为最终用户的需求和系统中的相关元数据建立了模型, 接下来需要为实现数据仓库选择实施工具。最后应该选择满足用户需求的工具, 用户将使用这些工具直接 (或建立应用系统) 来访问数据仓库中存储的信息。

2 统一规划编码

数据整合平台实现的目标是对于任何数据源、任何数据、任何访问需求的海量整合。数据整合平台支持统一规划编码。

统一规划的编码能够确保对于统一对象信息梳理与记录的连贯性。为了实现基建与生产期信息资料交换和资料共享, 信息编码应符合国家和电力系统的各种规范及编码标准, 同时要使用本单位的有关编码标准, 做到统一编码。统一编码原则是首先采用国家标准, 已公布的国家标准有:全国行政区域代码、民族、文化程度、性别、职业、健康状况等代码;其次, 采用电力系统组织编制的统一代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电力系统统一代码的情况下, 可编制本单位的统一代码。

统一代码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唯一性:无重码, 代码无二义性;

(2) 合理性:代码结构与分类体系需要相适应;

(3) 扩充性:编码应留有余地, 当新信息类别或以后信息需要时, 便于发展扩充;

(4) 通用性:代码的结构、类型和格式必须统一、标准化、规范化;

(5) 保密性:必要时, 应考虑保密要求;

(6) 科学性:从信息系统中对象内在的本质关系进行信息分类;

(7) 系统性:将信息按一定的排序系统化, 形成科学的分类体系;

(8) 实用性:易懂、易记、易区别。

针对前面谈到的设备要素, 在徐矿自备电厂的统一信息规划建设中采用了KKS编码体系。KKS是根据被标识对象的功能、安装位置和地点场所等特征, 按一套严格的规则, 用字母和数字组合, 清楚并唯一地在全厂范围内标识机组及其系统、设备和部件的一种编码。KKS编码的逻辑结构和组成体系层次分明, 代码简单明了, 不依赖于计算机程序语言而独立存在;拥有足够的容量进行扩充, 能标识各种不同类型的电厂 (包括变电站等) 所有设备和部件;KKS编码具有唯一性, 每个代码无二义。KKS为国内和国际交流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平台, 是一种最先进合理、科学实用的编码技术。

采用KKS编码技术, 可对电厂系统和设备、组件按照特定的格式进行分类与编码;可应用于电厂生命周期的全过程, 也可独立用于其中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行或维护等阶段;满足了制造厂家、安装单位、生产单位、检查机构、相关专业, 如机械设计、过程设计、土建工程、电气及热控等专业的需要。

电厂采用KKS编码是电厂实施现代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KKS编码适合作为基础数据供计算机处理, 成为电厂管理信息系统 (MIS) 和计算机应用系统所不可缺少的基础信息来源, 为企业进行设备管理、计划统计、作业成本分析、全面预决算管理等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数据平台。另外, KKS编码可以与其他编码混合使用, 例如:备品备件编码、文档编码等, 对于电厂管理功能的集成具有重要价值, 其优势如图2所示。

徐矿自备电厂采用的软件系统全面兼容类KKS编码在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如在缺陷管理过程中, 实现了位置与工艺编码的自动关联, 登记位置或工艺信息, 系统自动带出管理该设备的检修专业、检修班组, 自动登记缺陷发现时间, 受理时间。

通过KKS设备编码的应用, 较为全面地将设备动态投运履历、检修成本和过程监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具有多维、动态、全面、直观的应用优势。

同时, KKS编码为支撑的设备要素建立了与备品备件的关联, 在基建期和生产期, 对于备品备件、材料、工器具等物资, 采用了统一和由始至终的规范物资编码, 保证了基建期的物料在全过程的一致, 确保没有漏项和偏差, 保证了安全库存、供应商评价、批次管理和失效期管理的有效实施。统一规划对KKS编码的支持如图3所示。

由于统一的编码规划方式, 保证了信息系统中对象映射的稳定和统一, 在统一规划中还实现了物资与图档的紧密融合;对于生产期, 进口备件的国产化工作, 提供了物料与图档的紧密支撑;对于备件的加工、维修, 甚至日常的定期维护提供了规范的资料支撑。

3 结语

生产优势论文 篇9

关键词:黑龙江省,粮食,比较优势,集中度

粮食安全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各国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2011年粮食总产量为5 570.6万t,达全国第1位;人均粮食占有量为1 452.95 kg,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43倍,其中稻谷、玉米、豆类的人均占有量分别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3.61,4.88和10.64倍,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做出了重大贡献。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结构特点及竞争力比较优势变化规律,为新时期进一步稳定和扩大黑龙江省粮食生产潜力,合理调整粮食产业结构和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供决策依据[1]。

1 指标及方法

为了反映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在全国的竞争地位及其变化规律,这里选用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综合优势指数和集中度指标进行测算。

1.1 规模优势指数

区域规模优势指数主要是从规模化和专门化程度来反映区域主要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它是市场需求和资源禀赋等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而言,生产规模越大,规模优势指数越大,市场需求越大,区域比较优势越明显,其计算公式为:

undefined

式中,Aij代表规模优势指数;Sij代表某区域i某粮食作物j的播种面积;Si代表该区域i粮食播种面积;Sj代表全国粮食作物j的播种面积;S代表全国粮食播种面积。Aij>1,表示i区域j粮食作物具有一定的专业化集中程度,且该值越大专业化程度越高。

1.2 效率优势指数

区域效率优势指数主要是从资源所包含的生产力角度来反映区域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计算公式为:

undefined

式中,Bij代表效率优势指数;Yij代表区域i某粮食作物j的单产;Yi代表区域i粮食单产;Yj代表全国粮食作物j的单产;Y代表全国粮食单产。Bij值越大,生产效率优势越明显,反之该值越小,生产效率劣势越明显。

1.3 综合优势指数

该指标主要是从相对生产效率和市场、科技和资源禀赋等方面综合衡量区域粮食生产的相对比较优势。计算公式如下:

C=undefined

式中,C为综合比较优势指数,A为规模比较优势,B为单产比较优势。C>1,表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区域作物j具有比较优势;C<1,表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无优势,且该值越大优势越明显。

1.4 集中度

粮食生产集中度是用来反映区域粮食生产变化趋势及区域粮食产量对全国总产量的贡献状况的。其计算公式为:

undefined

式中,D代表集中度,Zij表示区域i粮食作物j的产量,Zj表示全国粮食作物j的产量。D越大,说明集中程度越高,表示该区域粮食作物产量对国家粮食生产的贡献也越大。

2 结果与分析

2.1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

通过对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的规模优势、效率优势以及综合优势指数进行测算(见表1)[2]。

从时间纵向看,黑龙江省水稻和玉米的比较优势上升,而小麦和大豆的比较优势下降。具体表现在水稻的规模优势递增,从1995年的0.40上升为2011年的0.92,而效率优势不明显,所以综合优势也呈现出上升态势,从1995年的0.68到2011年为1.01;小麦的规模优势呈现下降趋势,从1995年的0.57下降到2011年的0.14,效率优势在波动中略显下降,综合优势表现为下降,1995年为0.72到2011年为0.32;玉米的比较优势从1995年到2011年整体上都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大豆的规模优势历年来变化不大,效率优势略显下降,综合优势呈现下降趋势[2]。

从横向整体来看,四大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结构有所变化。1995年规模优势大小顺序为:大豆>玉米>小麦>水稻;效率优势为:大豆>玉米>水稻>小麦;综合优势为:大豆>玉米>小麦>水稻。2011年规模优势为:大豆>玉米>水稻>小麦;效率优势为:水稻>玉米>大豆>小麦;综合优势为:大豆>玉米>水稻>小麦。

对比全国31个省及直辖市的比较优势(见表2)[2]可以得出,黑龙江省各主要粮食的比较优势。黑龙江省豆类的规模优势和综合优势在全国居第一位,而效率比较优势排名为22位,相对全国各省份较低。玉米的综合比较优势为第9,稻谷为第17,小麦仅为第24。

2.2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集中度

根据黑龙江省和全国粮食产量及主要粮食作物稻谷、小麦、玉米和豆类的产量计算黑龙江省粮食生产集中度(见表3)[3],从历年来看,黑龙江省粮食产量的集中度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从1995年的5.56%到2011年的9.75%,由此可见,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对全国粮食安全的贡献越来越大,其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其中,主要粮食作物豆类的集中度最高,达25%~30%,但1995年以来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次是玉米和水稻,2011年的集中度分别为13.88%和10.26%,尤其是水稻的集中度在1995年仅为2.54%;而相比之下小麦的集中度下降,从1995年的2.87%到2011年的0.88%。说明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结构调整趋于合理,促进了整个粮食生产在全国贡献份额。

3 结论

综合以上指标分析,结合黑龙江省及全国粮食生产现状,黑龙江省在全国具有粮食生产较好的资源与环境优势,应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从历年黑龙江粮食生产结构的比重看,玉米生产的增加有利于粮食经济效益的提升,作为高产作物其基础设施条件的保证会加大粮食稳定生产的潜力;相比大豆的规模优势和历史贡献,也要稳定其播种面积,提升效率优势,在品种和成品深加工上做文章,推动其市场需求;水稻生产优势增长迅速,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确保科研转化和应用推广,培养和推广高质、高产和高性能品种,改进栽培技术,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业推广[4,5];小麦生产不具有比较优势,在全国的占有率也较少,要在全省区域内优化布局,结合资源比较优势进行综合调整。

参考文献

[1]邓吉祥,程叶青,张阳生.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变化及潜力预测[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10(2):22-26.

[2]黑龙江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黑龙江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332-33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331-340.

[4]刘志强,刘居东,韩晓增.我国农业资源环境评价与粮食主产区的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3(1):19-23.

生产优势论文 篇10

关键词:稻-鸭-虾,复合种养模式,现状,优势

湖北省潜江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 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年均降水769.9 mm。境内湖泊众多, 大型湖泊有借粮湖、白鹭湖、返湾湖、苏湖、张家湖等, 小型湖泊不计其数, 湿地资源相当丰富, 非常适宜发展水稻生产和水产养殖。2010 年至今, 在白鹭湖农场等地实施了“稻-鸭-虾复合种养模式研究与应用”项目, 以建设现代农业的理念, 加快科技创新, 强化技术服务, 发展生态农业, 应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不断提高稻米品质与农民收入。

1 “稻-鸭-虾”复合种养模式生产现状

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 循序渐进地在湖北省潜江市分期分批地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示范试验基地、新品种繁育及生产基地。建立“公司+科研单位+农户+基地”的高效模式。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近年来逐步完成了“稻-鸭-虾”高效复合种养模式下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集成技术, 形成技术操作规程和地方标准, 建立核心示范区80 hm2, 辐射示范0.3 万hm2以上, 2010 年开始在白鹭湖农场实施了 “稻-鸭-虾复合种养模式研究与应用”, 至2015 年种植面积达0.3 万hm2, 5 年期间种植面积增加0.28 万hm2。

在推进“稻-虾-鸭”复合种养模式下绿色水稻生产达到了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 在生产方面, 从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引进3 个优质高产专用和多用型的新品种 (组合) ;同时, 大面积示范推广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发的土壤培肥和耕地保护、测土配方平衡施肥、优质高效模式栽培、健身保优栽培、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标准化、无害化、轻简化高产栽培集成技术, 发布了“稻-鸭-虾”绿色技术规程等6 项湖北省地方标准, 把农业生产按照工厂化的管理模式来操作, 实现了绿色稻种植标准化。近年来, 该模式主要推广了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培育的优质稻。

2 “稻-鸭-虾”复合种养模式的优势

2.1 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实施了“稻-鸭-虾”复合种养模式, 水稻2010 年产量为9.55 t/hm2, 2015 年产量为9.98 t/hm2, 年均增产86 kg/hm2, 农民种植效益逐年提高。绿色优质稻谷产量在原有基础上增产300 kg/hm2;小龙虾产量达到3 t/hm2;养蛋鸭195 只/hm2, 年产鸭蛋2 500 kg/hm2。

2.2 实现病虫害绿色防控

实施了“稻-鸭-虾”复合种养模式, 该模式利用小龙虾捕食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等越冬害虫及微生物, 降低病虫草害基数;次年水稻移栽返青后, 实行稻鸭共育, 利用鸭消灭田间杂草、捕食各类螟虫及稻飞虱等害虫, 同时鸭在稻丛间穿梭觅食, 和泥通风, 降低纹枯病等病害的发生, 水稻虫害发生明显减少。连续5 年在田间调查发现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等“两迁害虫”明显减少, 化学农药每年用量平均减少50.3%以上, 达到了病虫害绿色防控的目的, 大大减少农民使用农药的次数, 既保护了有益生物, 减少环境污染, 又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1]。

2.3 稻米性状优势明显

“稻-鸭-虾”复合种养模式稻米性状优势十分明显, 经过中国水稻所米质检测中心检验:糙米率81.3%, 精米率75.9%, 整精米率56.8%, 米长6.7 mm, 长宽比2.9, 垩白粒率23%, 垩白度2.9%, 透明度1 级, 直链淀粉含量15.7%, 蛋白质含量9.9%。米粒晶莹透亮, 米粒长, 米饭松软可口, “高档优质中籼品种鄂中5 号推广应用及产业化开发”获2010 年湖北省科技推广一等奖 (2010T-015-1-002-001-D01) ;“湖北省水稻区域丰产高效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 获2012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2J-245-1-036-003-D03) 。鉴定意见认为, 整体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此外, 2012 年在第十一届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交易会上, 潜江市虾乡食品有限公司依托“稻-鸭-虾”复合种养模式生产的稻米荣获“金奖大米”的殊荣。“稻-虾-鸭复合种养模式研究与应用”2012 年获得湖北省科技成果登记证书和潜江市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2.4 社会效益逐步提高

通过实施“稻-鸭-虾”复合种养模式, 覆盖区的社会效益逐步提高, 推进了水稻、小龙虾、蛋鸭高标准生产, 保证了项目覆盖区的稻米、小龙虾、鸭蛋均无农药残留, 多次被潜江市评为地方特色和绿色食品, 在湖北省乃至全国打响了“虾乡稻”的知名品牌, 带动了潜江市运输业、加工业、 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全面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2]。

3 结语

我国一些科研部门近年来开始开展对水稻田各类种养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稻鸭鱼共育、稻鸭共育、稻鸭泥鳅共育等模式, 或研究其生物群落, 或研究其土壤理化性质, 或研究其经济生态效益等, 其涉及领域较为单一。本项目对“稻-鸭-虾”模式的研究在全国尚属首创, 经过5 年探索, 对该模式的生态稻生产原理、水稻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手段、土壤理化性质、相关生物的种养技术均进行了研究, 涉及到种植、养殖业、水产等专业, 在种植业上又涉及了栽培、土肥、植保等专业, 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 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均十分显著[3,4]。

参考文献

[1]刘军, 刘东, 李汉东, 等.潜江市“稻-鸭-虾”高效种养模式效益分析及应用前景[J].现代农业科技, 2015 (13) :308-310.

[2]许幼青, 寿绍贤, 谢金木, 等.“稻-虾”轮作高效生态种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稻米, 2012, 18 (6) :47-48.

[3]曾文进.稻鸭共育主要配套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 2003 (6) :38.

生产优势论文 篇11

关键词:棉花;生产;成本;效益;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S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143(2016)06—0013—06

DOI:10.3969/i.issn.2095-3143.2016.06.003

0引言

棉花是重要的纖维作物和油料作物,我国棉花面积、单产和总产量均居世界前列。近几年来,受棉花价格剧烈波动和农资价格飞涨的影响,植棉比较效益下降明显,棉农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导致棉花生产滑坡。国际市场中,美国和澳大利亚棉花具备品质优、一致性好、适合纺织工业需要等优势,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而且美国和澳大利亚是国际棉花贸易的主要出口国,澳棉95%以上的棉花销往国际市场,其中85%出口到中国。本文期望通过比较中国与美国和澳大利亚棉花的生产情况、生产成本差异及各自植棉优势情况,从而借鉴美国和澳大利亚植棉的先进经验,为我国制定植棉政策、把握棉花科研方向、提高棉花内在品质、比较效益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证经验。

1中、美、澳棉花生产概况

1.1植棉面积、产量比较

由表1可知:2011~2014年中国植棉总面积大于美国且远超澳大利亚,分别是美国、澳大利亚的1.23倍和13.10倍;中国棉花总产高于美国与澳大利亚,较两国分别多371.4万吨和701.7万吨,美国总产较澳大利亚多331.1万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单产分别为1464.8、927.6和1880.0 kg/hm2,澳大利亚>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单产分别比中国、美国高415.2 kg/hm2和952.4 kg/hm2,而中国单产较美国高537.2 kg/hm2。中国的西北内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三大棉区单产均高于美国,分别高878.9、387.1和149.6 kg/hm2;均低于澳大利亚,分别低73.5、565.3、802.8 kg/hm2

1.2种植制度比较

中国棉区地域广阔,不同区域的种植制度亦不相同,种植制度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冬季休闲的一年一熟制,主要为西北内陆棉区和黄河流域棉区北部;二是棉花与其他作物复种的一年两熟或多熟制,主要为黄河流域棉区的南部、长江流域棉区。美国与澳大利亚一般是一年一熟单作制,并且常年进行轮作倒茬或隔年休耕。

1.3品质比较分析

1.3.1品种的遗传品质比较 通过中、美、澳三国棉花主栽品种遗传品质分析可知,澳大利亚棉花纤维品质最好,其纤维长度、比强度、马克隆值均表现较好且匹配合理,棉纤维长度为29.5 mm,比强度为29.8 cN/tex,马克隆值为4.3,整齐度为81.9%;中国棉花纤维品质次之,整齐度为83.3%,纤维长度、比强度和马克隆值分别为29.2 mm、28.9 cN/tex和4.4;美国棉花纤维品质较差,长度较短,棉纤维较粗,其纤维长度、比强度、马克隆值和整齐度分别为27.7 mm、28.3 cN/tex、5.0和81.1%(见表2)。

1.3.2生产品质比较 通过中、美、澳三国棉花生产品质比较可以知道:美国棉花生产采用分生态区种植、分品种收购和分品种定级,实行优质优价,为促成原棉一致性奠定了良好基础,有利于鼓励棉农种植优质棉;澳大利亚棉花生产采用大规模农场化种植,大面积种植同一品种,采用同一个生产模式,因此纤维品质一致性很强,适合纺织工业需要,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我国棉花产区生态和生产条件复杂,生产规模小,同一地区种植的品种较多,同一产棉区种植品种多达50个甚至更多,加之,种植制度的多样化导致我国棉花同质性和一致性相对较差。我国棉花生产品质与澳、美棉相比,在一致性上较差,在今后品种选育及地区品种推广应解决一致性问题。

2中国与美、澳植棉成本及效益分析

2.1植棉成本分析

对我国三大棉区植棉成本比较分析发现,新疆西北内陆棉区在机采模式下的生产成本约为长江流域棉区和黄河流域棉区的2倍,如果是手采模式,植棉总成本将进一步提高(见表3)。从具体成本构成来看,新疆西北内陆棉区由于大面积集中连片植棉适于机械化作业,机力费远远高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大棉区,大规模机械化使得新疆西北内陆棉区植棉人工费用低于其他棉区,但综合来看,新疆西北内陆棉区的劳务用工成本仍然高于长江及黄河流域棉区。

中国植棉成本与美国及澳大利亚相比,新疆西北内陆棉区植棉成本远远高于美国及澳大利亚,在机采条件下,新疆植棉成本是美国的2.2倍,是澳大利亚的1.3倍;在手采条件下,植棉成本会更高,是美国的3.0倍,澳大利亚的1.7倍。长江流域棉区植棉成本低于澳大利亚和美国;黄河流域棉区植棉成本低于澳大利亚,高于美国。项,后表同。3.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为2013~2015年度的平均结果。

由表3可见,西北内陆棉区除机力费、种子费和农药费低于澳大利亚外,其余均高于澳大利亚,此外西北内陆独特的采用地膜植棉模式,比澳大利亚还要多支出地膜费用。西北内陆棉区植棉成本构成中土地承包费是澳大利亚的4倍,机力费是其3倍。西北内陆棉区和美国的总生产成本相差较大,除种子费用及农药费用低于美国外,其他费用均高于美国。

2.2植棉效益分析

将中国三大棉区与美国、澳大利亚植棉效益对比分析,从表4可以知道:澳大利亚的产值(23887.5元/hm2)>西北内陆棉区产值(23779.531200.0元/hm2)>黄河棉区产值(19110.0元/hm2)>长江流域棉区产值(16065.0元/hm2)>美国产值(8586.0元/hm2);西北内陆棉区产值是我国三大棉区最高的,澳大利亚产值是中、美、澳三国中最高的,西北内陆棉区产值与澳大利亚相当,美国产值最低。

nlc202309090750

从中国三大棉区植棉效益可知,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种植收益分别为6942.0元/hm2和5904.0元/hm2,西北内陆棉区植棉效益为负值。澳大利亚植棉收益为4852.5元/hm2,美国植棉效益为负值。中国三大棉区收益与国外相比来看,黄河流域效益值最大,西北内陆效益最低。

3中国与美澳植棉优势分析

3.1生态条件

从国内来看,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无霜期长,有利棉花生长,由于雨水偏多,日照不足,棉花品級不高,但内在质量较好。黄河流域热量条件好,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但秋季降温较快,不利于品质形成。新疆属于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空气干燥,降水量少,日照充足,热量条件好,昼夜温差大,适合种植棉花,独特的绿洲农业生态体系和辽阔的地域特点,使新疆棉花适宜种植的品种类型具有多样性。

澳大利亚棉区气候温暖至炎热,终年没有霜冻,光热资源丰富,日照十分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3000 h左右,适宜棉花生长发育。澳大利亚光热资源丰富,棉花单产高、品质好,市场竞争力强。尤其是昆士兰州棉区,棉花全年均可生长。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是中国新疆所不能比的,也是澳大利亚棉花平均单产水平居世界前列的主要原因之一。

美国棉区阳光充足,热量条件好,水资源丰富,灌溉便利;土壤有一定肥力,富含硼元素;适宜棉花的种植。同时棉花收获季节雨量小,持续晴朗,也为棉花机械收获提供了气候条件。3.2产量、比较效益优势

澳大利亚具有明显的单产优势,比较效益优势明显。澳大利亚平均皮棉单产水平可达到1880 kg/hm2,最高的可达到3000 kg/hm2;中国为1399.5 kg/hm2,而美国平均皮棉单产为927.6 kg/hm2

从国内来看,西北内陆棉区具有明显的单产优势,平均皮棉单产可达到1806.5 kg/hm2,与澳大利亚相当,明显高于黄河与长江流域(见表1)。

3.3品质优势

澳大利亚和中国各棉区的棉花具有较好的纤维长度、比强度、马克隆值和整齐度,纤维品质一致性好,具有较好的品质优势。美国棉花品质一般,长度在27 mm和28 mm之间,比强度为27 cN/tex~28 cN/tex,但品质一致性较好。

从国内比较来看,长江流域棉区的棉花品质最好(与澳大利亚棉花相当,纤维长度29 mm以上、比强度在29 cN/tex以上),其次是黄河流域棉区,以新疆棉区的品质最差。由于国储等原因,新疆棉花没有直接参与市场交易,棉花品质难以体现,加之机采棉推广中配套技术还没有完全配套,导致机采棉的采收品质下降。

3.4规模化优势

美国和澳大利亚具备明显规模化优势,具有规模化效益。美国与澳大利亚棉花生产的主体是农场主,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场的数量也愈来愈少,经营规模愈来愈大。美国目前棉花种植的农场有3万多个,平均农场面积为120 hm2;澳大利亚棉花农场只有1500个,平均一个农场300 hm2;中国是一家一户种植,规模较小。美国和澳大利亚人均植棉面积远远超高中国的户均植棉面积。

从国内比较来看,新疆棉花生产具有规模化优势,新疆常年种植棉花在250万公顷左右,种植面积占到了全国面积的一半以上,大规模连片种植,户均面积远远大于长江、黄河流域两棉区。

3.5机械化优势

在棉花生产机械化方面,美国与澳大利亚具备明显优势,优势极为突出,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美国和澳大利亚由于种植规模大、人口少、劳动力成本高,棉农对机械化的依赖程度很高,实现了棉花生产的全程机械化,从整地、播种、灌溉、施肥、喷洒农药及落叶剂到采收、运输、加工和包装都实现了机械化。由于机械化程度高,使得棉花生产效率、棉花品质以及棉花的种植成本等,均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中国新疆的棉花生产也在发展全程机械化,机采技术还在研究应用阶段,未全面实现机械化,其余的生产环节已全部实现机械化。长江、黄河流域也在积极发展机械化植棉。

3.6棉花科技优势

美国和澳大利亚棉花转基因技术发展迅速,不断研发出商品化抗虫棉、双价抗虫棉和抗除草剂转基因棉花品种。并且棉花种子高度市场化,全面推广棉花优良品种,推广的棉花品种较集中,确定每个地区推广的棉花优良品种名称,农民可根据需求自行选择,种子生产商品化,由种子公司统一供应。

4美国与澳大利亚棉花生产经验借鉴

4.1坚持区域化育种及科学严格的育种程序

实现棉花品种区域化种植,提高原棉品质。一是做好棉花品种布局规划;二是根据棉纺工业需求和各棉区生态特点,优化品种结构,积极发展多种类型棉花品种,大力发展40支以上中高支纱所需的优质原棉;三是严格品种区域管理,改变品种“多、乱、杂”局面,一个地区实现统一供种,合同收购,保证种子的纯度。

4.2加强技术创新,实现棉花生产现代化

一是加强棉花轻简化生产技术和绿色增产技术模式创新,新疆棉区重点解决机采棉综合配套技术难题和白色污染问题,内地棉区重点突破精量播种免定苗、减药减肥、轻简化整枝等技术难关。二是积极推进棉花全程机械化作业,重点在适合机播机收的品种选育、种植制度改革、机采棉收购标准制定、清花机械研发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集成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保障棉花综合生产能力。三是加快培育和扶持棉花生产专业化合作组织,发展棉花生产职业经理人,提高我国棉花生产的组织化和专业化水平。

4.3加大病虫害发生的监测和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以绿洲生态系统为背景条件,建立农业“增益控害”和生物多样性的植保技术,研究和开发病虫害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技术。“病地”要推行轮作种植和土地用养结合,提升综合防治水平,最大限度地控制棉蚜、红蜘蛛和棉铃虫周期性大暴发,遏制“两萎病”的蔓延和流行。

4.4建立和完善棉花补贴机制

棉花产业正处于“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转型期。建立和完善棉花补贴机制对稳定植棉面积,实现棉农持续增收,保障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目前中国棉花补贴方式有了很大的调整,在减免税的基础上实现对流通领域补贴转变为对棉农和生产环节直接补贴。例如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政策,初步确立了以市场供需为基础的价格形成机制,促进了棉花生产结构的优化,但依然缺少兼具系统性和长效性比较完善的补贴机制。因此,要深入研究建立棉花生产、加工、仓储、纺织等全产业链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努力探索解决途径,理清棉花产业发展思路,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政策,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和投入,构建棉花生产健康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

浅谈杂交优势在柞蚕生产中的应用 篇12

1 杂交的概念

目前, 在黑龙江省的蚕生产中无论是种茧生产, 还是丝茧生产, 采用的交配形式共有三种, 一种是自蛾区交配, 一种是混蛾交配, 前两种交配形式, 都是同品种内进行的;而第三种交配形式, 也有同品种, 也有异品种。必须是不同品种间的交配称为杂交。我们在生产上应用一代杂交, 必须是真正的杂交, 即相应异品种间雌雄对交, 而不是混交。

2 杂交一代生产的优点

a.两个品种杂交以后, 产生的子一代, 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适应性强, 发病率低。

b.良好组合的两个品种杂交以后, 产生的子一代, 蚕茧质量好, 全茧重量高, 茧层厚。

c.两个品种杂交以后, 产生的子一代, 具有两种内在矛盾, 具有两个品种的特点, 产茧量高, 据有关部门测定和几个市、县蚕业站的生产实践, 杂交种可增加产量30%左右。

3 杂交组合

一代杂交种具有很强的优势, 但关键的问题在于杂交组合的组成, 不是任何一个杂交组合都能适合生产的需要, 杂交组合的组成在于亲本材料的选择, 有的亲本之间差异小、血缘近, 组成杂交组合产undefined生的子代生命力弱, 不但没有很强的优势, 而且起到生命力减退的反作用。亲本的选择, 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3.1 差异较大, 血缘较远

差异大, 血缘远, 要从蚕体上鉴别, 蚕体对血缘分的最清楚。①青蚕×黄蚕;②青蚕×白蚕;③青蚕×蓝蚕。以上3个交配组合, 不但蚕的体色不一样, 而且是3个系统, 在血缘关系上相当远。

3.2 化性不同

利用化性不同, 组成一代杂交种的组合, 是一个很有杂交强势的组合, 例如青六×河六, 这个杂交组合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蚕体色不一样, 血缘较远;二是化性不同, 一个是二化性, 一个是一化性, 这个组合经过测定, 是一个生命力强、茧质好、产茧量高的杂交组合, 在生产中应进行推广。

3.3 血缘近的杂交组合是不理想的

第一, 茧色不一样, 不等于血缘远。例如白茧和黄茧, 在茧色上具有明显的差异, 但组成的杂交组合产生的子一代, 杂交的优势不大明显。白色茧蚕体和黄色茧蚕体的体色基本接近, 而且白色茧是从青蚕系统中分离出来的。

第二, 青一、青六虽属两个不同品种, 但从蚕体上来看, 均属青蚕系统, 血缘较近, 如有两个血缘更远的对交品种应代替。

3.4 亲本材料的搜集

在组成杂交组合之前, 必须做好品种搜集工作, 对搜集来的品种要做亲本的纯种放养, 在放养的过程中要认真地观察亲本材料的特征、特性, 对亲本的各种表现都要做详细记载, 品种的数量要达到2个或2个以上。

4 杂交组合的测定

杂交组合的亲本材料, 虽然经过放养观察, 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杂交的优势也十分明显, 也不能直接组成杂交组合投入生产, 必须经过杂交组合的测定。

a.对组成的杂交组合要设5个单蛾放养区, 4个以上的重复, 进行测定2年。

b.对每一个杂交组合都要认真地、细致地观察, 记载各个阶段的数据。

c.对每一个杂交组合的亲本材料, 都要做到纯种放养, 除了交配形式不同以外, 其余条件都要和杂交组合相同。

d.杂交组合的测定, 除了测定杂交组合的优势以外, 要设对照区, 对照区要设两项, 一项是杂交亲本材料的对照, 另一项是省内现行品种的对照。

e.杂交组合经过测定以后, 认定是一个好的杂交组合, 在投入生产前必须经过论证和上级主管业务部门的批准, 方可投入生产。

f.要有计划地与蚕种场进行协调和接轨。在品种搜集来以后, 把搜集到的品种交给蚕种场一部分, 蚕种场按照保育母种的放养形式进行放养, 杂交组合确定以后, 蚕种场按照“三繁四制”的繁种程序进行纯种繁育, 以保证有充分的种源。

g.蚕种场生产的纯种, 要保持高度的纯度, 绝不准和其它品种混杂, 因为品种纯度越高, 杂交优势越强。

h.蚕种场所供应的各纯品种, 要提供各纯品种在蚕种场的蛹期积温实据。

5 发蛾的调节

发蛾的调节是一代杂交的主要技术问题, 发蛾调节不好, 两个品种不能全部杂交, 杂交率低, 影响到生产的进行。

a.一代杂交种是两个品种的组合, 由于两个品种的种性不同, 蛹体积温也不一样, 因而在发蛾的时间上不可能达到一致, 只有达到一致才能达到彻底杂交的目的, 杂交率才能高。

b.在发蛾制种期是调节发蛾的关键, 采用的杂交亲本经过纯种放养, 已经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了品种的特征、特性, 蛹期积温高, 对发蛾晚的品种, 按两个品种的蛹期积温差提前出窖。

c.要掌握各品种羽化所需积温, 对发蛾晚的品种, 除了早出窖调节以外, 还可以用温度来调节, 把发蛾晚的品种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 或者是将发蛾早的品种放在温度较低的地方。可在制种室的地面上放几个筐, 将发蛾早的品种串挂在筐里, 到发蛾制种时再拿出来挂上茧杆发蛾。

d.在发蛾制种期间, 要经常地解剖蛹体观察蛹体感温发育程度, 如发现两个品种感温程度不一致时, 采取相应措施调节发蛾。

6 关于保、制种问题

采用一代杂交种进行丝茧生产, 在保、制种方面没有更多突出的要求, 除了按常规办法以外, 对以下问题应注意。

a.保种问题。种茧分品种调入以后, 对调入的品种一定要有明显清楚的标记, 分别进行保种, 千万不可混杂。

上一篇:三维数字地质模型下一篇:多层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