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研究

2024-10-15

批评研究(共12篇)

批评研究 篇1

弗·雷·利维斯是二十世纪饮誉全球的英国著名批评家,倡导跨学科的文学研究方法,强调文学的道德批评使命。他以四十余年的教学与批评实践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小说批评遗产———《戴·赫·劳伦斯》(1930)、《伟大的传统》(1948)、《小说家劳伦斯》(1955)、《小说家狄更斯》(1970)和《思想、话语和创造性———劳伦斯的艺术和思想》(1976),重新改写了英国小说史,捍卫和传承了英国的文化传统,推动了文学鉴赏的发展。回眸这段难忘的批评史,对于我国的文学批评和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戴·赫·劳伦斯》、《伟大的传统》、《小说家劳伦斯》、《小说家狄更斯》、《思想、话语和创造性———劳伦斯的艺术和思想》这些小说批评论著呈现了利维斯小说批评的主要成就,在其中,利维斯着重论述了英国小说史上六位作家———简·奥斯丁、查理斯·狄更斯、乔治·艾略特、亨利·詹姆斯、约瑟夫·康拉德和戴·赫·劳伦斯。在利维斯看来,他们堪称真正的小说大家,他们即是英国小说的伟大传统之所在。

利维斯把简·奥斯丁誉为“英国小说伟大传统的奠基人”,对这位十九世纪早期英国女作家赞誉有加。在他看来,尽管奥斯丁师承他人,然而她与传统的关系却是创造性的,从而“提供了一个揭示原创性本质的极富启发意义的研究对象”。[1]更重要的是,虽然奥斯丁的小说情节是精心设计出来的,然而,“她对于‘谋篇布局’的兴趣,却不是什么可以掉转过来把她对于生活的兴趣加以抵消的东西;她也没有提出一种脱离了道德意味的‘审美’价值。她对于生活所抱的独特道德关怀,构成了她作品里的结构原则和情节发展的原则……假使缺少了这一层强烈的道德关怀,她原是不可能称为小说大家的”。[1]不过,由于利维斯夫人此前已发表了《简·奥斯丁创作批评理论》等论文,因而利维斯并未对奥斯丁展开充分的论述。

倘若没有利维斯的出色研究,乔治·艾略特就不可能在文学史上享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利维斯敏锐地从乔治·艾略特的道德关怀入手,对其作品归纳出了一个连贯一致的总体评价。利维斯认为,艾略特之所以堪称小说大家,原因在于“在她至为成熟的作品里,以前所未有的细腻精湛之笔,描写了体现出‘上等社会’之‘文明’的经验老到人物之间的人际关系,并在笔下使用了与她对人性心理的洞察和道德上的卓识相协对应的一种新颖的心里描写法”。[1]在利维斯看来,如果说艾略特的早期作品多半取材于对儿童和少年时代回忆的话,那么,从《费利克斯·霍尔特》、《米德尔马契》开始,她的创作就超越了个人意味,进入独创性作家之列,他甚至断言,就表现“生活本身的灵魂”而言,艾略特最好的作品里“有一种托尔斯泰式的深刻和真实性在”。[1]

利维斯把亨利·詹姆斯的作品纳入英国文学来讨论,当然不是无视他的美国血统,而是为了强调詹姆斯从奥斯丁和艾略特的小说中汲取了丰厚的营养。他高度评价了《一位女士的画像》和《波士顿人》等作品,声称前者是“詹姆斯最最杰出的成就,也是英语语言里伟大小说中的一部”,而后者“确是一本内容丰富、充满智慧而才情洋溢的奇妙之书”。[1]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小说所呈现的“生活的丰富性”,在于他的小说艺术“源于他对生活所抱的极其严肃的关怀”。[1]因此,在利维斯看来,就他的前期创作而言,詹姆斯的小说无疑属于这一“伟大传统”的经典之作。然而,利维斯却对詹姆斯的《鸽翼》、《专使》和《金碗》等后期小说不以为然。他指出,由于过于专注技巧,詹姆斯丧失了对生活的识别力,不知不觉将自己的道德关怀搁置起来。在此情况下,詹姆斯的后期小说便为技巧所累,变成了复杂的拼字游戏和迷宫,缺乏人生的意义,他的艺术总的说来是“合成式”的,而不是真正的充满“诗意”。由此可见,利维斯的评价是与珀西·卢伯克的《小说的技巧》(The Craft of Fiction, 1921)所持的见解截然对立的。

论及约瑟夫·康拉德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利维斯赞誉他“位于英语———或任何语言———中最伟大的小说家之列”。[1]在他看来,《诺斯特罗莫》之所以值得称道,是“在那坚实而生动的具体性上,籍此,种种具有代表性的立场和动机,以及令它们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的丰富形态布局,都得到了形象的再现”。[1]利维斯同时还指出,这位波兰出生的小说家之所以选择英语写作,既是因为他看中了这一语言的鲜明特色,又是由于它与道德传统的密切关联。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对于艺术的兴味———与简·奥斯丁、乔治·艾略特、亨利·詹姆斯一样,他也是个‘形式’和方法的创新者———也是为对于生活所抱的一种极其严肃的兴味服务的”。[1]不过,利维斯对康拉德并非一味的推崇。他指出,《黑暗的深处》原本通过“客观对应物”,获得了一股再现氛围的力量,但由于康拉德爱用“不可思议”、“不可想象”、“无法形容”等糟糕的词语予以强调,结果大大损害了具体描写所产生的效果。

1930年出版的《戴·赫·劳伦斯》集中体现了利维斯对劳伦斯研究的早期成果。在其中,利维斯不仅对劳伦斯的小说作品从整体上作了一个全面的回顾,而且重点评述了劳伦斯不同时期的作品。这些早期评论的价值就在于,它坦然地面对解读劳伦斯作品所遇到的困难,并确定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在《伟大的传统》中,虽然利维斯把劳伦斯视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天才巨人”,赞誉“他代表的是生机勃勃且意义重大的发展方向”,并断言“他在形式、手法和技巧上是个非常大胆而且激进的革新家,而驱使他去发明和实验的,则是他对生活所抱的至为严肃而迫切的关怀”,[1]但在《伟大的传统》中,他却未给劳伦斯留下多少篇幅,其评价也多停留在浮泛的溢美之词上。直到后来完成《小说家劳伦斯》一书,利维斯才弥补了这一缺憾,在后一著作中,利维斯坚定而清晰地指出“劳伦斯首先是伟大的小说家,是最伟大的小说家当中的一个,他正是主要以英语文学传统中的第一流小说家的身份而留名于世的”。[11]他尤其推崇劳伦斯的《虹》和《恋爱中的女人》,把它们看作是这位作家最伟大的小说。此后,利维斯对劳伦斯的思考仍在进一步深化,在《思想、话语和创造性———劳伦斯的艺术和思想》一书中,利维斯把劳伦斯当作20世纪在语言运用上最富有创造性的思想家的典范,明确地宣称,只有伟大的创造性作家的见解才是最重要的;而数学的那种推理性的见解已经把人类带进了死胡同。利维斯由此强调指出“英语有着伟大的文学,以至于人们能够说,在那些最为重要的创造性作品中,人们可以发现英语那最为完美的运用”。[12]也就是说,1955年利维斯在《小说家劳伦斯》中所秉持的标准在《思想、话语和创造性———劳伦斯的艺术和思想》中再一次得到了确认。

我们将利维斯的狄更斯评论放在最后来加以评述,是因为这位批评家对狄更斯的评价常常前后抵牾,颇为矛盾。在《伟大的传统》一书中,他一方面认定,狄更斯不过是“一个娱乐高手之资”,缺乏“一种持久而非同寻常的严肃性”;[1]另一方面,他又将《艰难时世》称作一部“道德寓言”,把它视为狄更斯创作天赋的集中体现。直到《小说家狄更斯》一书中,利维斯才重新修正了自己的早期批评,以聪睿的感知力和精彩的论证方法把狄更斯誉为仅次于莎士比亚的创造性作家,高度赞扬了《小杜丽》所体现的批判精神:“在这部创造性杰作中,他表达了对维多利亚时代文明的批判。从更严格的角度说,狄更斯所憎恨的是有克伦南姆家的住宅所象征的社会的精神特质,而这种精神特质所表达的是对自发的、真实的、富有创造力的生活的反感……”[14]由此也表明,正是由于厌恶工业进步所造成的种种社会弊端,利维斯才深情向往工业文明之前那个温情脉脉的、“有机共同体”的英国社会。而这一点,与他对康拉德笔下“商船社传统”的肯定,或是对劳伦斯创作倾向的赞赏一样,都是基于同样的文化批判精神。

纵观利维斯的小说批评,“道德关怀”、“肯定生活”、“伟大的传统”和“成熟性”是其中经常出现的基本概念,它们也是利维斯在评价伟大的小说家和作品时所依据的标准,在操作上具有颇强的可行性、开放性和灵活性。因此,梳理和诠释它们的丰富内涵,对于正确认识利维斯的小说批评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道德主题在英国文学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作为20世纪英国文学批评的主将,道德关怀也是利维斯衡量一部作品的重要尺度之一。尽管在通常情况下,利维斯并未对这一概念加以明确界定,但是我们还是能够从他的字里行间捕捉到它的基本内涵。

在《伟大的传统》的开篇,利维斯就试图说明道德关怀与形式、生活与艺术之间的正确关系。他指出:“简·奥斯丁的情节,……才是被非常‘精心刻意’垒出来的。然而,她对于‘谋篇布局'的兴趣,却不是什么可以被掉转过来把她对于生活的兴趣加以抵消的东西;……她对于生活所抱的独特道德关怀,构成了她作品的结构原则和情节发展的原则,……”[1]可见,利维斯拒绝把艺术与生活、审美形式与道德关怀割裂开来。在《伟大的传统》中,当解释康拉德为什么是比福楼拜更伟大的小说家时,利维斯作出了几乎同样的解释。他写道:“康拉德拜法国的大师们为师,属于福楼拜的传统;但他却是比福楼拜更加伟大的小说家,因为他对于人性的关注更广更深,他的道德关怀也更加强烈……他的谋篇布局致力于具体展现一组具有代表性的极端立场态度,并把他们组织好,以便揭示出每一种立场相对于人类生活的整体意义而能有的蕴涵。这里起作用的戏剧化想象,乃是一种高度的道德想象,其活跃生机不可分割地就体现在评价和判断中。”[1]因此,在利维斯看来,《诺斯特罗莫》是一部卓越的“道德化的寓言”,它的结构万象辐辏,其每一个形象和情境都在一种高度的道德想象中获得意义。我们应当认识到,正像当年马修·阿诺德所谓的“道德观念”并不意味着诗人可以进行枯燥乏味的说教一样,对利维斯所说的“道德关怀”和“道德布局”,我们也必须予以恰当的理解,任何简单、粗暴的理解,都会抹煞利维斯的远见卓识,甚至会把他为重估英国小说传统而作的努力看作是一种徒劳之举。

利维斯始终强调,一部文学作品的价值同作家对生活的肯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伟大的传统》开篇,利维斯就阐明了他的这一批评标准:“所谓小说大家,乃是指那些堪与大诗人相比相埒的重要小说家———他们不仅为同行和读者改变了艺术的潜能,而且就其所促发的人性意识———对于生活潜能的意识而言,也具有重大的意义。”[1]在这里,利维斯提到了艺术的潜能与生活的潜能两个评价标准。但纵观他的小说批评,我们不难发现,利维斯真正考虑并经常提到的却是生活的潜能。这一点,可以从他对詹姆斯后期作品和乔伊斯的评价中得到证明。今天,或许没有人会对詹姆斯的后期作品和乔伊斯的《芬尼根的觉醒》所表现出的高超技巧表示质疑,因为毫无疑问,它们都是探索艺术潜能的典范。而利维斯却认为,这些作品所体现的只是艺术技巧上的花样翻新,却把艺术和生活分割了开来,这显然无助于促进小说对生活潜能的开掘,因而也不可能促进艺术的提高。显然,利维斯在此所要表达的是,只有积极肯定生活的艺术,才能被称为伟大的艺术。就像马修·阿诺德把文学看作是对生活的批判一样,利维斯把文学看作是对生活的肯定。

利维斯把小说看作是道德寓言、是对生活的肯定,所有这些概念都受到另一个重要概念的支撑,这就是小说中的“伟大的传统”。这是一个关于小说历史的概念。他指出:“伟大的传统中仅包括为数不多的几个真正大家。”“如此这般强调为数不多的几个出类拔萃者,并不是要淡视传统;相反,理解传统之义正该由此入手……而本着我在这里提倡的精神去找出小说大家,则意味着树立一个更加有用的传统观(并且承认关于英国小说历史的那个约定俗成的观点须作重大修改了)。传统所以能有一点真正的意义,正是就主要的小说家们———那些如我们前面所说那样意义重大的小说家们———而言的。”[1]利维斯对于简·奥斯丁在这一伟大传统中所起作用的论述,则清楚地说明了传统这一概念的来源:“这里,我们便看到了英国文学史上的一条重大脉络:理查逊———范妮·伯尼———简·奥斯丁。说其重大乃是因为简·奥斯丁在真正大家之列,自身亦是其他大作家身后背景里的要员……实际上,就师承他人而言,简·奥斯丁提供了一个揭示原创性本质的极富启发意义的研究对象,而且她本身就是‘个人才能’与传统关系的绝佳典范。假使她所师承的影响没有包含某种可以担当传统之名的东西,她便不可能发现自己,找到真正的方向;但她与传统的关系却是创造性的。她不单为后来者创立了传统,她的成就,对我们而言,还有一个追溯的效用:自她回追上溯,我们在先前过去里看见,且因为她才看见了,其间蕴藏着怎样的潜能和意味,历历昭彰,以至在我们眼里,正是她创立了我们看见传承至她的那个传统。”[1]在《伟大的传统》中,利维斯只提到五位作家构成了英国小说的伟大传统。但到了1952年,他却声称:奥斯丁、狄更斯、霍桑、麦尔维尔、艾略特、詹姆斯、康拉德和劳伦斯是莎士比亚的继承者。不仅霍桑和麦尔维尔等美国作家被视为这个传统的一部分,而且狄更斯得到了他的肯定。而在1955年出版的《小说家劳伦斯》一书中,利维斯再次扩大了这支队伍,将奥斯丁、艾略特、狄更斯、霍桑、麦尔维尔、詹姆斯、马克·吐温、康拉德和劳伦斯都置于伟大的英语小说作家之列。由此可见,随着岁月的推移,利维斯也不断改变着对这一传统的看法。

在《伟大的传统》中,利维斯也反复使用“成熟性”一词,并以此作为评价那些伟大小说家及其伟大小说的标准。而这些针对不同小说家及其作品的评价,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批评标准的丰富内涵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在利维斯对艾略特所作的分析和评价中,“成熟性”更是他所倚重的一条重要标准。在点评《弗罗斯河上的磨房》时,利维斯找到了足以证明乔治·艾略特在小说创作上还不成熟的有力证据。在利维斯看来,这种不成熟的标志就是缺乏智性,或者智性遭到搁置。正如利维斯所指出的:“《弗罗斯河上的磨房》最引人注目的特征,当然还是那与很强的自传成分连在一起的东西。它给我们的感觉是一种情绪性的调子。我们感到有一种迫切之情、一种激荡之声、一种个人意味的感应共鸣,提醒我们注意到小说里有个直拉拉的作者的身影……然而实情正是如此:情绪性的特征体现了乔治·艾略特内心的东西,是一种需求或饥渴;它隐隐地陪伴着她的智性,动辄取而代之,主导大局。”[1]由此不难看出,在利维斯看来,情绪性的东西正是艺术上尚不成熟的明显标志。利维斯接着评论道:“对一位小说大家,我们要求的是,也应该要求,更多的东西。‘同情和领悟’是人们通常用来赞扬她的话,可是,她没有表现出来的恰是一点真正意义上的领悟二字。领悟稚嫩意味着要把它与成熟的经验联系起来‘评定’它,不管带有怎样微妙的弦外之音。”[1]也就是说,成熟包含着一种领悟和镇定。在解释艾略特的小说艺术何以优于詹姆斯的艺术时,利维斯实际上对“成熟性”作了进一步说明。在利维斯看来,所谓“成熟性”也意味着“复杂性”、“完整性”和“真实性”,“艾略特笔下的加思科因先生所体现出来的这种复杂性和完整性,……相比之下,詹姆斯对基本是同样一个世界所作的描绘,便让人觉出是排除了许多东西而大大简化了的。他的艺术固然是精湛微妙之道,他也有反讽之意,但这反讽却并不意味着万象包容———可以充分而具体丰满地表现真实的复杂性;它也并不表明就是一个复杂的评价过程……但与艾略特的相比,在真实性(这个词在这里的含义非常明白,耐人寻味)上的差距便不可以道里计了。他是在作理想化的描述,而这样一种理想化就是对大量的真实视而不见,也不闻不问”。[1]由此可见,在利维斯的批评术语中,“成熟性”、“具体性”、“复杂性”、“完整性”、“真实性”常常是可以互换使用的,他经常使用这些批评术语中的任何一个,来赞美自己所仰慕的文学作品。尽管这些术语的内涵不尽相同,但都意味着对现实的一种深刻的把握和领悟。

从今天来看,利维斯的小说批评当然存在着诸多缺憾。一方面,利维斯是一位热衷于文本而鄙薄理论概括的批评家,他虽然致力于改写英国小说史,但却缺乏系统的理论建构,也极少对自己的专门用语作出明确界定。因此,他的批评见解往往淹没在大量的文本分析之中。另一方面,利维斯对某些作家作品的认识常常前后抵牾,对一些卓越作家也作出了不公正的评价。凡此种种,不能不令人为他的武断和褊狭而感到惋惜,但他的文学批评中的确富有宝贵的文化守望和卓越的文学洞见,那无疑是后来者应该感激和珍惜的财富。

那么,在当今的批评语境和文化氛围下,重温利维斯,对我国的文学批评和文化建设意义何在呢?

这种意义是由我国现在文学批评的现状决定的。20多年来,各种西方文学理论潮水般地涌入中国,对我国当代文学批评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应当承认,各种理论潮流的译介,固然极大地拓展了我们的理论视野,但时下学术界的种种理论时尚也破坏了人们文本阅读的兴味,甚至搅乱了读者对文学原著的感受力和判断力,模糊了人们对文学批评真义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某些理论研究往往脱离文学现象本身,甚至试图以理论探讨取代文学批评,以意识形态的批判取代对作家作品的具体分析,以致将文学批评这一园地变成了各种理论厮杀的战场,由此造成的一个结果,便是所谓文学批评的危机。究竟文学研究如何回归文学,回到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分析、阐释和评价,重新帮助我们认识文学的价值,在这方面,利维斯的文学批评虽然并非完美无缺,但为我们指明了一条正确的批评道路。

在我们今天这样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大众娱乐向文化传统步步紧逼、理想与现实纠缠不清的后工业时代,英国作为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后工业时代的社会和文化危机在英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优秀的文学在很多普通的英国民众那里仍能得到鉴赏和喜爱,这无疑要归功于英国的文化传统和教育制度。因此,反思利维斯所捍卫的文化传统,反观我国的文化现状,应该不算多余。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我国的文化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就是:大众文化凭借其无可比拟的娱乐性功能和巨大的解构功能,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占据了社会主流文化的地位,并开始全方位地影响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大众文化氛围中生活的人们,在思维模式、审美观、学习方式、道德观念、价值观等方面都显现出大众文化现象的表征:审美追求日益感性化,阅读个性日益丧失。中国作为一个尚未实现现代化的国家,虽然无法照搬英国的模式,但在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必须捍卫、保护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富有良知和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与其追随西方日新月异的理论更替,倒不如审视现实,做一些切实而有益的事情,以推动民众智识层次的提高和现实境况的改善。这或许是英国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主义的传统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参考文献

[1][2][3][4][5][6][7][8][9][10][13][15][16][17][18][19][20][21][22]利维斯著.袁伟译.伟大的传统.三联书店, 2002:8, 11-12, 25, 208, 228, 213, 376, 326, 28, 38-40, 30-31, 11, 51-52, 3-4, 4-5, 8, 66, 71, 155-156.

[11]F.R.Leavis, D.H.Lawrence:Novelist, London:Chatto&Win-dus, 1955:18.

[12]F.R.Leavis, Thought, Words and Creativity:Art and thoughtin Lawrence, London:Chatto&Windus, 1976:20.

[14]F.R.Leavis and Q.D.Leavis, Dickens, the Novelist, Pen-guin Books, 1972:949.

批评研究 篇2

敬爱的党组织:

在XXXXXXX学习的一年多以来,在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我通过不断学习,思想认识有了新提高,增强了搞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思想上和实践工作中都取得一定实际效果,使自己在岗位上和思想素质得到了完善和提升,但是离党支部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下面我本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原则,对照自己的实际,挖掘思想,剖析根源。俗话常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深刻的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希望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存在着理想信念方面,存在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忧患意识淡薄问题。对政治理论学习不够,心存侥幸意识。认为只要跟着党组织学习就已足够,积极干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没有将加强自我学习提高政没有自觉和系统地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导致自己理论水平不够高。导致对自身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我改造重视不够,从而使思想水平在较低层次徘徊,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明显不够。

2.学习知识钻研业务精神还不够。没有主动挤出时间来开展自学,满足于能应付过得去、差不多。具体学习工作不够扎实,存在急于求进的情况,面对科研任务首先想到的是尽快完成,而不是做到最好。做事虽有计划,但很难按计划实施,经常给人虎头蛇尾的感觉。

二、今后努力方向及整改措施

1.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提高自律能力。充分认识理论学习对于党员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学习的系统化和自觉性,坚持搞好自学,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坚定共产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增强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快科研的步伐,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氛围。

3.树立集体观念和团结互助意识。从大学生活集体的大局观念来看待和处理问题,加强与其它党员同志的联系和配合,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深刻认识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本着“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祟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上自查错误和遗漏之处,请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

XXX

批评语的语用研究 篇3

关键词:批评语语用策略言语行为常规原则应变原则

近几十年来,随着语用学的发展,我们对语言应用中各种言意关系的发生机制,逐步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并且也能更加有意识地立足于语言的角度来分析问题。Austin和Searle把语言置于社会情景之中进行研究,指出了言语行为研究中语境的重要性。言语行为是人们说话时实施的行为,如恭候、称赞、请求等。要恰当地实施这些行为,就必须考察它们赖以发生的社交语境。要实施这一言语行为,则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批评方式,以达到理想的交际目的。批评言语行为不是要确立谈话双方的一致关系,它是一种典型的“威胁面子行为”(FTA,Brown&Levinson)。

一、批评语的定义、功用及其产生的心理机制

在人际交往中,批评是一种常见的言语行为。从广义上来讲,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则为批评。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决不是为了整人。人在有缺点或错误时,大多有内疚感,也常存有焦虑、恐惧,敌视是不利批评进行的心理障碍。批评活动必然要涉及批评者和被批评者双方,在这种双向性的语言表达活动中,批评者一定要采用适当的策略、方式和方法(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等),否则,被批评者也有可能会出现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从而达不到批评的目的。

从语言的表达与接受过程来看,受到鼓励总比挨批评好。人类天生有一种被人称赞的强烈愿望,从我个人角度来看,不论是欣赏、赞美,它都是在寻求一种心理上的追求,让接受者感觉到被大家的重视、信任,希望有更好的发展等。上文我们也说了,批评的目的也是为了帮助人,深层解析的话,是让被批评者意识到自我的关注, “有则该之,无则加勉”。在批评语用原则中的“礼貌原则”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下文详细解说),所以在某重程度上,批评与鼓励的产生有其共同的特定的心理机制,即交际双方出于寻求彼此更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二、批评语的语用原则

批评活动是双向性的互动言语行为,而批评语的言语特点也决定了它在交际中所需遵循的原则的特殊性。特别是表达者一方,只有采取合作的态度方式,才能获得预期效果。因此,合作原则是进行批评时应遵守的一条重要原则。

(一)常规原则

1合作原则中量的准则的遵守

由美国哲学家、语言学家格赖斯提出的“合作原则”最初是针对言语(主要是口语)交际提出的。他认为人们要想成功的交际,必须遵守合作原则,即交际双方应该朝着既定的目标,相互合作共同努力,力求最有效地传达信息。格氏又将这一大原则具体分化为四条准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

在此,数量准则要求在交际中,应该提供一定程度的信息量,不能多也不宜少。在批评中使用数量准则,更多则应注意不能超量传递信息,“辞达而已矣”。人一旦认识到自己有了缺点或做了错事,大多有内疚感,批评时,为了避免被批评者陷入窘境或产生反感,话语要简洁适度。如果总重复同样话语内容,结果会适得其反。

2礼貌原则中的宽宏准则和谦虚准则

人类社会中的一些社会摩擦和冲突,很多是由于人们使用语言过程中礼貌不够引发的,向听话人提出不同意见,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活动。从定义上来看,批评本身就是威胁面子的行为,违反了礼貌原则。礼貌原则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我们重点谈谈以下两点:

1)宽宏准则

宽宏准则在批评中是很重要的。换句话说,在批评语这一特定的言语交际中,要与人为善、尊重人格,做到维护面子、满足情感。人在犯错误时,往往也会产生怯懦、害怕等消极心理,有时在认识到自身错误时,也渴望别人的理解、包容。如果此时表达者还用严厉的措辞进行责难,就会伤害其自尊心,可能会越说越糟,倒不如反其意,逆其道。我们应该明白,在批评活动中,应对事不对人,切不可紧抓某点错误而进行人身攻击。例如:有人上班迟到,批评可能有以下两种方式:

(1)你这个人太不像话了,整天自由散漫,说了也不改,脸皮太厚……

(2)这段时间常发生迟到的事,虽说问题不大,但影响工作,大家反映不好,希望能引起注意。

例(1)显然是对人的,例(2)是对事的。对事的这种方式,摆事实,讲道理,既批评了迟到这件事,又教育了迟到的人。这种方式看似不针对某人,但事与人是统一的,批评事也就批评了当事人。含蓄地表达,缓和了语气,使被批评者更易接受批评(匡文艺,2001)

宽宏准则的具体要求是“使自身受惠最小,使自身受损最大”。与此相近的则有谦虚准则,要求“尽力缩小对自身的赞扬,尽力夸大对自身的贬损”。

2)谦虚准则

为了更好地体现这一准则,在实际交际中,可采取自责方式,从自身找原因,为对方开脱责任,然后再提意见,分析原因,说明危害。这样,以情感染对方,更能收到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

某酒店经理接到投诉,反映一个服务员的服务态度不好。经理找到服务员说: “我听说你家里最近事不少,孩子又不舒服,是吗?可能是这个原因,最近牵绊着你,有时会不小心迁怒于客人了。这事我也有责任,对你关心不够,你有什么要求可以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帮你解决,毕竟大家是个集体啊。”

这些话表面上似乎是在为对方开脱责任,但批评之意已蕴含其中了,且被批评者对批评者的反感情绪也大为减弱。

此语用目的的实现,首先在于双方情感上的交融。只有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才能使受话人敞开心扉,接受批评。

3选择原则的遵守

选择原则又称适应原则(适境原则),要求交际者所选用的言语形式适合不同的交际对象、交际场合和人际关系以及心理特点。

批评语的使用不能忽略言语形式的选择与语境相适应的问题。它要求表达得体,注意分寸,把握时机。一般地说,批评最好避开第三者,能不在大庭广众中批评的,尽量回避公开的场合,也不必指名道姓,尽量少涉及具体人,这与角色用语问题有关,即表达方式与交际双方的角色关系存在关联,交际对象的身份、地位、辈分、年龄甚至性格等因素都是需要关注的。

批评常常是对人的言行进行否定,由于这种否定极易造成双方的心理不相容,特别是对自尊心受损的人,批评过多就会失去应有的效用。在这方面,语用的礼貌原则中的策略准则、赞扬准则、一致准则等应该更多地用于批评之中。

(二)应变原则

一般情况下,批评语的使用要求遵守交际的常规原则。但语言的表达是灵活多变的,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并不存在某些理想的效果。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因为我们所使用的语言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语言系统中的实体要素和关系要素本身带有较大的模糊性,这种模糊性在具体的语境中往往会导致话语信息理解上的多种可能性。在交际过程中,人们在遵守合作原则的同时,有时故意违反某些准则,从而满足信息表达的需要,进而达到预想的交际目的。

有条件地违反某些准则,有时会获得较好的表达效果。例如:合作原则中,方式准则要求“清楚明白地说出要说的话,尤其要避免晦涩”,但在批评话中,有话不直说,而是采用含蓄或暗示等方法来表达,反而可以减少批评给人的刺激。

在交际中,也有相反的情况出现,话语看似赞赏,实则批评;看似批评,却是鼓励。例如:

一位高考落榜生,入伍后,报考军校的考试中又一次失败了,这次打击让他感到心灰意冷,以消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学习。指导员看到他用武侠小说打发日子,便一改昔日兄长般的宽厚态度,在宿舍中对他大吼道:“你真没出息,你不仅糟蹋国家的粮食,还耗费自己的青春,就你这样能考上军校?”那个战士听后,羞愧万分,吼道:“你不要小看人,我一定要考上军校。”结果,一年的苦读换来了军校的录取通知书。

指导员对战士的讥讽是故意的,却是善意的。虽严重损伤了受话人的面子,看似违背了礼貌原则,但产生了一定的正面效果,激发了战士的上进心,帮他摆脱了自卑心理的困扰,迈出了人生旅途中关键性的一步。

批评语属于语用策略的研究范畴,加强其语用分析,就会令批评语的实施置于一种理性的控制之中。从而使人们不仅能意识到这一类言语类型的交际功能,而且能在人际交际中自觉运用它,更好地发挥其在言语交际中的特殊作用。

中美教师批评艺术的对比研究 篇4

关键词:教学,批评,跨文化研究

一、引言

在英美国家的日常教学中, 尽管大部分学生喜欢被表扬的感觉, 但是当学生犯错时, 教师们还是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批评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 如果教师讲究批评的艺术, 学生将会心悦诚服, 甚至终生受益。因此批评是教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批评可以是和风细雨式的, 以唤起对象的亲切感、温暖感、信任感, 中国古代文人白居易就曾指出“平易近人, 人必归之”;批评也可以是暴风骤雨式的, 以强烈震撼学生的心灵。不管是哪一种方式, 教师均应该在有理、有据、有情的基础上, 精心选择批评的时机、地点、语言, 以达到与学生心理相融的目的。本文针对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中美教师批评行为做了一个对比研究, 以便分享不同民族教师的教育智慧。

二、中美教师批评艺术的对比

每个人都有人格和尊严, 不愿遭到他人的嘲弄和斥责。而批评这一教育手段如果运用不恰当, 极易损害学生的面子。爱和尊重是全世界通用的语言, 因此中美教师为了维护学生的面子, 会采用一些相似的策略, 力求创建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 中美教师在批评的模式、风格、地点的选择上存在差异。

1. 相似性

在日常教学中, 中美教师都会采用以下相似策略:

(1) 暗示

Chinese:把自己的学习环境搞得有条理一些, 对一个人的情绪会产生良好的影响。你说是吗?

(If you keep your learning environment neat and tidy, it wil put you in a happy mood, do you think so?)

Americans:Well, Tom, See how neatly John writes?

(2) 开玩笑

Chinese:你把太阳光反射到同学们身上, 大概是想让大家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吧?

(Your mirror reflected the sunlight to your classmates.Maybe you wanted to let them accept more light for photosynthesis?)

Americans:Mr.Earth will get angry if you throw the rubbish in this way again.

(3) 引用

Chinese:李鸣, 校长不是在开学初就规定不准把手机带到教室吗?

(Li Ming, our headmaster said that bringing a mobile phone into the classroom is prohibit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erm, do you remember?)

Americans:Oh, Jim, the doctor has warned you that playing computer games will do harm to your eyes.

(4) 先表扬后批评

Chinese:其实你这篇作文的构思还是不错的, 只是组织得乱一些, 结构有点问题。

(In fact, the idea of this composition is wonderful, bu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organizing your composition.)

Americans:Jean, you are always a good girl.But the work you did today is not what I expected.

2. 区别

文化指引着人们如何进行交流。当文化存在差异, 交流的模式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对学生的批评方式必定会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通过研究中国和美国不同的文化模式有助于理解教师们采用不同批评方式的原因。一些典型的差异如下所列:

(1) 批评的模式

传统的中国文化很重视师生之间的等级关系, “从传统的观点来说, 中国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等级社会” (胡文仲, 1999:508) , 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强调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的封建等级关系。这反映在教育上, 必然是培养学生的等级秩序意识。“师道尊严”一直是中国社会倡导的理念。尽管现代的中国已在法律上确立人人平等, 但是人们还是有意无意地觉得每个人都自己的一个恰当的位置, 师生、长幼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在中国家庭中, 年长的可以直接称呼年幼者名字, 而反过来, 年幼者不能直接称呼年长者的名字。教师和学生之间也存在着这样的等级关系, 因此中国教师偏向于用教导和警告的方式批评学生。

与此相反,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重视法制, 平等是美国人社会交往中最重要的前提, 美国文化引导人们相信人生来就是平等的。这样的观念使美国家庭各成员独立、平等, 人人都要求自己受到平等、公正的待遇, 同时也会平等、公正地对待他人。比如:

Chinese:王彬, 要想成功就得付出努力和汗水, 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

(Wang Bin, you’d better make great effort in order to be successful in your study.after all, the pies will never fall into the ground from the sky.)

你太不像话了, 经常逃课, 打架, 你就等着接受学校的处分吧!

(You have been behaving so badly, for you often play truant and fight with others.you are sure to be punished by our school!)

Americans:In our school, punctuation has special importance.

(2) 批评的风格

中国人民是一个含蓄的民族, 喜欢无对抗性的互动交流风格, 用有声语言表达不赞同往往太直接了, 尤其是在面对面的交流中 (Larry A.Samovar&Richard E.Porter, 2007:56) 。因此, 不管是批评还是赞许, 中国教师喜欢通过与学生眼神的交流表达出来。对于学生来说, 此时无声胜有声。比如考试时某学生拿出了事先准备的小条子, 当他的目光与教师的目光相遇时, 教师只要摇摇头就可以了, 如当着学生的面批评他, 既伤害了他的自尊心, 又有可能造成他从此破罐子破摔。在面对面批评学生时, 中国教师善于在批评前进行耐心的铺垫, 故意制造一个暂时的缓冲阶段, 待学生不良情绪缓解了, 情绪趋于稳定时, 再批评教育。孙子兵法云:“善用兵者, 避其锐气, 击其惰归。”

相反, 美国文化教育美国人民自信、民主, 他们喜欢辩论, 不惧怕对抗与冲突。正如Lawrence Nadler, Marjorie Nadler, and Benjamin Broome所指出的那样, 美国人被鼓励站出来为他们的权利发表言论 (Nadler, Nadler and Broome, 1985) 。因此美国教师也喜欢用这种直接的方式批评学生。

(3) 批评学生的地点

众所周知, 美国文化十分强调个人主义, 尊重个性, 美国教师也十分重视学生的权利和隐私。比如在美国, 一个学生犯错误或考试没通过, 教师会让他课后留下来并当面批评他。在同样的情况下, 大部分中国教师会采用相似的做法, 但是有时中国教师会在课堂上当面批评以帮助他当场改正。一般来说, 许多学生也接受这种批评方式, 因为他们从中体会到了老师的爱和责任心。“严师出高徒”在中国是深入人心的。

三、结论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少不了各种各样的批评, 学生有缺点不可怕, 可怕的是教师在处理学生的缺点时的没有好的方式方法。好的批评方法会使学生终身收益, 不恰当的批评方法会在学生的心理埋下仇恨的种子。通过对中美教师批评方式的对比研究发现, 中美教师的许多观点和批评方式值得互相借鉴, 以更好地理解、探究批评方式的相似和不同, 有助于外语教师在跨文化的交流中更好地注意自己的批评方式。

参考文献

[1]Larry A.Samovar, Richard E.Porte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Reader.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7.

[2]Nadler, Nadler and Broome, Culture and the Management of Conflict Situations in Communication, Culture and Organization Process, (C) .ed.William B.Gudykunst, Lea P.Stewart, and Stella Ting-Toomey, Beverly Hills:Sage, 1985.

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批评 篇5

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批评

讨论了翻译研究中语言学理论选择的问题,文章指出虽然语言学理论有很多,但并非都适用于翻译研究,因为不同的语言学理论是因不同的目的`而形成的,如人工语言学是以科学研究为目的的理论,而本体论语言学是存在主义哲学对语言与存在关系的反思.作者认为,只有以实践哲学为指导、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日常语言学理论才适合于作译学的语言学基础,它可以引导译学研究回归生活世界.

作 者:侯向群 HOU Xiang-qun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江苏,南京,210044刊 名:宜春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YICHUN COLLEGE年,卷(期):30(1)分类号:H059关键词:翻译研究 语言学批评 生活世界

当代影视艺术媚俗化批评研究 篇6

关键词:影视剧;封神英雄榜;审美文化;媚俗;批评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181-01

2014年开年,有一部叫做《封神英雄榜》的电视剧在山东卫视、贵州卫视及湖北卫视“三星联播”,2015年,该剧的第二部又在安徽卫视播出。作为一部历久不衰的神话剧,姜子牙辅助武王兴周伐纣的故事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喜爱。但是,受当代商业价值和成名效应的不良影响,2014、2015版封神榜(以下统称新版《封神榜》)不仅严重脱离原著神髓,胡编乱造,还过于渲染亲情爱情,演变为姜子牙和妲己的个人秀场,不可谓不说是近几年来主要的媚俗雷剧之一。

一、影视艺术媚俗化的内涵

媚俗,意思是不择手段或者过分地讨好、迎合大多数人的心态和做法。媚俗化是当下审美文化的一种畸形,俊男靓女作为这个时代最是养眼的“产物”,在商业价值的蛊惑下不可避免地成为影视剧文化相中的亮点。前几年,《活佛济公》横空出世,由陈浩民饰演的济公潇洒帅气,虏获了一大批观众的芳心。济公毕竟是济公,作为缺乏时代背景的神话人物,年轻、幽默、诙谐的济公是容易叫人接受的。但姜子牙毕竟是商纣名士,尤其是在其辅助武王伐纣的时期已经年近百岁,以年轻的姿态呈现在观众面前,实在是对观众审美文化的一次挑战。而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新版《封神英雄榜》实在是创新不足,模仿有余。把《封神英雄榜》“活佛济公”化了,这肯定是有问题的!

二、批评之于当代影视艺术媚俗化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文化的转型,当代审美文化正从灵魂升华的精神使命中抽身而出,转变为休闲、享乐和游戏的手段与工具。当代审美文化是一种以商业价值为目标的消费性文化,商业追求成为传播者和媒介拥有者的共同喜好。但过度的商业追求不可避免地压制了审美文化的人文关怀,于是,一种伪审美的媚俗文化便夹缝偷生,并最终成长为当代审美文化的一个怪胎。捷克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指出:“媚俗者对媚俗的需要是那样一种需要,即需要凝视美丽谎言的镜子,对某人自己的映象流下心满意足的泪水。”这也就是说,为了取悦他人,媚俗可以不择手段地讨好世俗,甚至是猥琐灵魂,扭曲自己。中国的影视剧正在向媚俗靠拢,特别是在追求商业价值与成名效应这种急功近利的社会氛围下,中国的影视剧文化已经由原来庄重严肃、关注人生、讲究价值的高雅艺术向轻薄化、感性化与平面化的粗俗艺术转换。所以说,文艺形式需要批评。批评就像一面镜子,它可以让创作者和传播者看清自己。,无论是在美术造型、语言对白以及人物设定上都有着媚俗化的影子。因此,摆正位置,理性出发,对其批评分析一下就显得意义深刻。

三、对于新版封神榜媚俗化的批评

(一)造型夸张艳丽,忽略时代意蕴。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新版《封神榜》的人物造型可以说就是《活佛济公》的山寨版。造型师似乎已然掉进了《活佛济公》的造型怪圈,那艳丽的色彩一如《活佛济公》般充斥着电视银屏;那夸张的衣饰一如《活佛济公》般闪耀着人们的眼球。最引人对比的无疑是猫精脖子上的高衣领和《活佛济公》中绿姬的高衣领,如果是一名随意换台的观众,在看到《封神英雄榜》时,十之八九会以为是《活佛济公》的新一部正在如火如荼地播出!不得不说,《活佛济公》的造型是比较引人注目的,《活佛济公》的朝代感不强,魔幻性较重,运用艳丽的造型艺术能够很好的为全剧服务。武王伐纣时值殷商晚期,西周崛起,衣食住行,无论哪一样都理应兼具着时代的因子。因此,只重视觉效果而忽略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时代特征与地域特色显然是行不通的,也是不符合观众的艺术审美的。

(二)人物七零八碎,缺乏艺术个性。新版《封神榜》在人物方面的“活佛济公化”是隐晦的,不过深入观察研究下去就会发现,其人物关系与《活佛济公》的人物关系竟是那般的雷同!姜子牙不正是济公活佛吗?他带着两个好像没长大的,闹个不停的哪吒和武吉不正是小和尚必清和监寺广亮吗?再看姜子牙的敌对阵营妲己、申公豹、青青以及玉謦等人,不正是妖怪头子乾坤洞主和他的手下绿姬、章小惠和黑风等众妖孽吗?

最有意思的是,在新版《封神榜》中,纣王和姬昌的位置很是尴尬。都言纣王宠爱妲己,但似乎不太沉迷于妲己的美色,使得妲己总是招摇过市;都说姬昌知天晓地,但似乎总是弱不禁风、哭哭啼啼,动不动就身子一晃晕倒过去。两位霸主俨然成了该剧最大的傀儡,有与没有好像对全剧的故事情节不存在什么必然联系。如果该剧不是《封神榜》的改编作品,把他们两位砍掉,对全剧貌似也构成不了实质性的威胁!而再看陆续出场的人物,顾名思义,《封神榜》就是要给故事中犯了杀劫死后的人或仙(练气士)进行封神,这也就意味着剧中出现的每一个人物,只要稍有戏份且最后死掉的都要步入封神台。但是新版《封神榜》完全不为所动,剧中人物竟离奇般出现了仿佛是山寨《活佛济公》的板块式人物设定一样,一会儿出现个龙神,一会出现个翠萍,一会又出现个猫精……,既然此剧是《封神榜》的新版本,且剧名也有“封神”两字,难道最后这几人物也会登上封神台接受封神吗?这着实引人费解。

四、结语

总的来说,新版《封神榜》不仅在审美文化上具有媚俗的倾向,在艺术造诣上也漏洞百出。事实证明,想要打造好一部优秀的影视剧作品绝非一朝一日之功。精心捶打剧本,考究市场眼球是一部影视作品,特别是一部改编的影视作品必须要做的功课。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想要逃离观众的眼球蒙混过关,显然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

参考文献:

[1]陈犀禾.论影视批评的方法和类型[J].当代电影,2002,(4)

[2]王彦霞.近年国产影视剧的美学历史批评[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4)

[3]张倩.对当前影视批评的几点思考[J].电影评介,2011,(14)

美国黑人女性戏剧的文化批评研究 篇7

痛苦的奴役经历和世代传承的非洲族裔文化,以及长久以来遭遇到的种族与性别偏见塑造美国黑人女性独特的意识形态和鲜明的群体特征。这使得她们被主流文化排斥在族裔和性别的边缘,无法寻得身份认同。当代学者大多将“身份认同”界定为在具体的社会文化生活和劳动协作中个体或群体的身份认知和自我定义。从广义上讲,“身份认同”可以理解为某一意识主体在主流文化与边缘价值观念之间的有关自我属性的定位。身份认同是一个不断动态变化的过程,不可避免地会伴随不同思想意识与价值主张的碰撞与冲击,以及随之而来的主体所遭遇到的巨大精神迷茫和挣扎。美国黑人女性群体同时被白人霸权文化和男性中心主义排斥在种族和性别的边缘,她们既是族裔上的“他者”,又是性别上的“他者”。面对主流文化的影响与同化,黑人女性一方面难以避免地接受白人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时刻用本族裔的文化警醒自身的独特文化身份。事实上,正是根植于思想深处的民族文化给予美国黑人女性反抗男性中心主义与父权文化,追求自我身份价值的勇气和力量。

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种族经历使得身份认同这一主题长期以来占据美国黑人戏剧的创作。受奴役、受压迫的悲惨经历和根植于白人主流文化中的种族歧视观念将美国黑人群体排斥在“边缘”地带,使他们成为无身份的“他者”。美国黑人群体在白人文化的同化影响下,在传承本民族的文化思想和精神意志的同时,积极探寻群体的身份认同。黑人女性戏剧是美国黑人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凄惨困苦的奴役经历、来自种族歧视和性别偏见的双重压制和排斥,使得自我身份认同成为美国黑人女性戏剧创作的重要主题。黑人女性剧作家将切身的精神困惑、生存境遇和身份迷茫展现在创作中,讲述作为少数族裔女性群体所遭遇到的性别歧视和族裔压迫,表达出希望改变命运,确立身份的愿望和诉求。洛林·汉斯贝利的《阳光下的葡萄干》、吉布森的《重聚》及阿德里安娜·肯尼迪的《黑人的开心馆》都是美国黑人女性戏剧中的代表作。其作品真实地反映了黑人女性在寻求身份认同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迷茫和困惑、挣扎与反抗。美国黑人女性戏剧通过讲述身为少数族裔边缘群体所遭遇到的不平等待遇,将真实的黑人女性的情感诉求、精神疑惑、生存境况和思想迷茫展现在世人面前,对“他者”的身份认同途径和策略作了积极有益的探讨。

洛林·汉斯贝利的《阳光下的葡萄干》获得了纽约剧评界奖,是第一部得到美国主流文学界认可的黑人女性戏剧。剧作以主人公杨格一家在得到一笔数额巨大的赔偿金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为主线展开,反映了黑人群体在白人霸权文化中所遭遇的不平等待遇,以及他们为改变自身命运所做的反抗与斗争。丈夫的死使黑人妇女丽娜获得了一笔数额可观的赔偿金。这笔钱成为原本拮据的一家人改变困窘现状的最大希望。丽娜希望在白人居住区置购一处新居,女儿柏妮莎借助这笔钱终于能够支付医学院高昂的学费,儿子沃尔特也有了做生意的本钱,可是一切并不像他们理想的那样顺利。由于遭到生意合伙人的欺骗,沃尔特的生意投资连同妹妹柏妮莎的学费都石沉大海。沃尔特的生意梦化为泡影,妹妹柏妮莎渴望从医的愿望变为乌有。原本满怀憧憬的一家人只能把改善生存境况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购置位于白人居住区的环境优质安沃的新房上。但令人愤慨的是,社区的白人居民竟然集体抵制杨格一家,甚至表示愿意出高价买下他们的房子以阻止他们搬入。面对白人社区的打压和排斥,一家人没有妥协。凭借坚忍的意志和勇于反抗的决心,母亲丽娜带领家人抵抗住金钱的诱惑,无畏白人的威胁和恐吓,勇敢地搬入新居,开始全新的生活。

在白人中心主义的社会中,黑人作为少数族裔群体被排斥在社会机制的边缘,是没有身份、不被认可的“他者”。他们无法获得与白人平等的受教育和工作的机会,因此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迫切地希望改变自身的命运。“在《阳光下的葡萄干》中,作者汉斯·贝利洛林提供了两种寻求身份认同的道路,一是通过改善经济条件而提升社会地位,以获得自我肯定及社会认同;二是通过追溯黑人自己的历史,以求在历史中找到一种归属感,以获得一种确定的而非飘忽不定的身份”[2]。

摘要:美国黑人女性戏剧文学自产生之初就将身份认同作为创作的核心主题。黑人女性剧作家通过讲述自身群体在美国白人霸权文化和男性中心主义的压制下所遭遇的生存困境和精神疑惑,积极探讨摆脱“他者”身份和边缘处境的途径和方法,以及确立族裔身份和性别身份的策略。文化批评视角下的美国黑人女性戏剧研究将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黑人女性身处异质文化中所经历的种族、性别双重压迫,以及力图改变命运,确立身份的愿望与渴求。

关键词:文化批评,美国黑人女性戏剧,身份认同

参考文献

[1]张学祥.美国黑人文学传统之鸟瞰[J].电影文学,2008(14).

[2]王军,孟庆娟.美国黑人女性戏剧作品中的身份批评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4(2).

《国王的人马》中的生态批评研究 篇8

罗伯特·佩恩·沃伦 (Robert Peen Warren) 是美国文坛不可多得的文学家。他与威廉·福克纳和尤多拉韦尔蒂齐名, 被丹尼尔·霍尔曼认为是南方小说家中可以“被视为当代美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中的大作家”。《国王的人马》是沃伦最著名的代表作, 不仅为其赢得1947年度普利策文学奖, 更被搬上荧幕。这部小说是以路易斯安那州的州长休伊·朗的经历为基础塑造了威利·斯坦克这一人物, 这二人十分相似, 因此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一部意义深远的政治小说, 使得国内研究的范围也仅仅局限于政治权利争夺﹑个人追寻等方面。而沃伦声明, “政治不过提供了一个故事结构, 为的是表现更为深刻的问题”。本论文以此为切入点, 打破以往仅限于政治方面的研究, 把视角更多地关注在生态方面。随着生态批评理论的发展, 大多数文学作品更多的关注文学中自然生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本文试图从生态批评理论方面进行研究, 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透过杰克这一典型的“受害”人形象揭示自然生态与人的精神生态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 寻求如何从自然生态中走出人类精神困境的问题。

二、生态批评学说

生态批评研究开始于美国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是在全球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出现。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对环境的破坏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超出自然的承载量, 开始对人类生存的基本产生动摇。随着文明及经济的发展, 西方社会开始逐渐意识到自然对文化及社会生活的影响。在这种背景环境下, 各种生态研究方法不断涌现。在对环境问题引起重视的同时, 人们把环境问题与精神层面联系起来, 从而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可以说美国生态批评是生态意识在文化领域全面渗透的必然结果。它通过关注文学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来重新审视人类文化, 从而进行文化批判, 积极探索并了解人类思想的发展进程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何导致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就像乔纳森·莱文所说的“在研究文学如何表现自然之外, 我们必须花更多的精力分析所有决定着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生存于自然环境里德行为的社会文化因素, 并将这种分析与文学研究结合起来”。“文化”一词的范畴从对自然的管理深化到对人及社会的管理。而“生态”则不仅表现为自然界的万物, 它更多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 不断影响人们的世界观和生活价值观。生态理论作为一种直接面对人类处境的理论, 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文学欣赏中。生态危机的本质在文学作品中更多地表现为精神生态的危机, 人类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和改变自己, 才能回归我们的自然属性。这种文化与自然的扭曲成为生态批评家关注的重点。

三、小说中杰克的生态意识

人类文化与自然世界密切关联, 人们在改造自然给自然造成破坏的同时也被自然所影响。小说《国王的人马》, 是在一战之后这一大历史背景下。尽管经济有短期的萧条, 但是一战及工业化带来了人们思想的极大改变。以前单纯依靠种植园经济的南方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思想冲击。处于这样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 矛盾不可避免的产生, 在面对这些矛盾时, 人们往往无所适从, 对新旧思想都抱有怀疑的态度, 同时抵触工业化所带来的社会一体化。而资本家为了获得利益的追求, 不惜大肆破坏环境。在文章开头, 作者就对工业化带来的环境破坏进行了深入的描写。在杰克的眼中, 乡村的景色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来的“大片麦田”和茂盛的“松树林”被工厂和马达声所代替, 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带来生存环境的深刻变化。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 人们很难将自己的生活与自然挂钩, 从而使自己的文化呈现一种病态。杰克作为这一小说的叙述者长久以来就一直以一种旁观者的态度来看待世界, 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然而在他内心深处却有着对自然的向往。每当想起童年快乐的生活时, 他总是位于海边, 在海边散步或是在海上游泳, 不时还会有几只海鸟在头顶飞过, 过着令人神往的“绿色生态”的生活。海边及海滩成为与杰克密不可分的整体, 影射出他与自然希望合二为一的和谐生态观, 能给他茫然的心灵带来片刻的安宁。有时他会不由自主地想象着自己变为一只小鸟, 想象着“我如何俯冲下去, 穿过绿色世界, 来到它安静的绿色的内心。”⑴ (p300) (2) 在这里, 杰克把自己看作一只鸟, 渴望回归自然的怀抱。大自然成为他的避难所, 他们相互依赖并相互慰藉。在遇到挫折与痛苦之后, 他总是选择海边与海滩。即使在得知自己的青梅竹马成为威利的情妇时, 他选择逃避去往西部时, 也反映了杰克对现实生活的厌恶。因为西部, 一个现代文明没有充分显现的地方, 在文学作品中一直被认为是比较原始化, 尚未受现代文明机器摧残的地方。

在这样矛盾的生态环境下, 人们往往处于迷茫的状态, 不知何处才为自己的栖身之地。精神生态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自然生态的破坏不仅给文化带来一定的冲击, 而且反作用于人的精神, 产生一种病态, 我们称之为“精神病态”。它一方面关系到精神状态的健康, 另一方面也涉及到精神生态对自然生态的反作用。杰克正是这样的一个典型, 由于其具有回归自然的想法, 但是物质社会的发展又不可避免, 他就产生了不仅仅处于与社会相分离, 而且与自我相分离的病态。他本身成为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一方面逃避现实, 一方面又可以面对现实。刚开始杰克对整个社会与其说是漠不关心, 倒不如说是对社会的反感, 对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与思想层面落后不相协调的无措。当没有成为威利的助手时, 他不明白究竟是什么内在力量使威利勇往直前。正是由于威利的这种精神和干劲, 杰克心甘情愿成为他的“走狗”。即使为威利卖命, 杰克也一直抹杀不了自己人格的二重性:一方面他对威利挖掘对手把柄的做法不太赞同, 一方面他又担当行动的实施者。由于他这种自相矛盾的性格, 导致了安妮与他的分离:安妮希望杰克能够从事他自己喜欢的职业, 而不仅仅是为了挣钱与敷衍, 但杰克却从来没有对自己的未来有希望, 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些什么。这个蜘蛛网似的社会他不敢去碰触, 不敢去面对自己及人性的弱点。所以在面临无法解决的困难时, 他总是选择所谓的“大睡眠”治疗法。他的这种生活状态实际上是一种从心里层面抵触现实生活的逃避方法。对现实生活的无能为力, 他只能够采取逃避的方法, 远离现实社会, 回到自己回忆与梦想中的童年。以前的回忆总是甜蜜的,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初恋亦是如此。所有美好的一切都是发生在伯登埠头, 那个离梅逊市大约一百三十英里的地方。这也体现了他对回归过去, 回归自然的追求。法官及威利的死亡, 杰克终于肯认清自我, 勇于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与安妮结婚, 离开伯登埠头。但在最后, 杰克说:“我们当然还会回来, 还会在大街散步, 看年轻人在含羞草树下的网球场上打球;我们会在海湾的海滩边散步—那里的跳水板伸向天空, 接受阳光的抚弄;我们会在松林里漫步, 厚厚的松针将淹没我们的脚步声, 我们将青烟似地无声无响地走在树丛下。”⑵ (p495) 杰克已经充分意识到自然与生活的密切关联, 并且他坚信这种自然美终会实现, 生活与自然将会呈现一种和谐之美。生态主义者向往的正是这种自然与生活﹑物质与思想和谐相依的景象。

四、透过作品看作者的生态思想

罗伯特·佩恩·沃伦作为新批评派的创始人之一, 一直倡导维护南方传统的地方文学主义。新批评派又被称之为重农派, 是因为这些南方作家们一般都从道德层面上对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进行强烈的批判, 从宗教层面上对资本主义下的人性进行抨击。而在创作这一小说时, 沃伦野正面临艰难的选择以及如何在日益加深的经济危机下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难题。以前接近于大自然的种植园生活, 使得他们在文学创作中具有一种浪漫主义色彩, 生活成为刺激其创作的灵感。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普及, 人们的思想也发生着变化。尤其在这一时期, 在经过短暂的萧条之后, 美国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并加剧其国内的社会化进程。在此过程中产生了新旧思想, 新旧文明的冲突与战争, 并随之带来社会需求与自然供给之间的冲突, 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被社会化所替代。这些成为新批评派在他们作品中对原罪和心理变态细致描写的根本。他们想要通过自己的作品, 清除物质文明带来的精神层面的叛离, 希望让自己的故土能够变得纯净一些。沃伦一生写过许多作品, 许多的灵感都来自于生活。每当亲眼目睹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会把他记录下来。他写的诗歌都掺杂有自传的片段, 他所写的每件作品几乎都具有象征意义, 生活及大自然成为他创作的源泉, 所以沃伦主张用实用主义的态度对待自然, 建立高层次的生态伦理观, 而不仅仅是片面的发展经济。借用利奥波德的“大地理论”表述就是:“一件事情, 当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时, 它就是正确的;反之, 就是错误的。”⑶ (p265) )

五、结束语

在生态批评理论视角下看《国王的人马》, 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人们的过度开发, 使自然界受到极大的破坏, 而这种破坏对人们的精神层面又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 人们必须认识到自然是一定不能忽略的对象, 而且由于自然与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以及所造成的“精神的扭曲”是人类文化必须要深刻重视的问题。这需要人类冷静思考并沉着应对面临的精神生态失衡的问题, 从而走向自然与社会相和谐的绿色生态, 这对我们现在构建的和谐社会也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摘要:《国王的人马》是罗伯特·佩恩·沃伦的不朽之作。本文以生态批评理论为出发点对《国王的人马》中杰克的精神生态进行解读, 进一步揭示自然破坏与人类困境之间的关系, 继而分析这篇作品中的生态思想。

关键词:《国王的人马》,生态批评,杰克,精神生态

参考文献

[1]罗伯特·佩恩·沃伦著, 陶洁译《国王的人马》,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48.

[2]Robert Penn Warren, All the King’s Men, Penguin Classics, 2007.

[3]阿尔多·李奥帕德著, 孙健译《沙郡年纪》,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5.

[4]王萍, 历史的重任—读《国王的人马》, 2003.

[5]郭继德, 《美国文学研究》,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8.

新时期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研究 篇9

生态文学的核心定义是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种文学。其基础思想是生态整体主义哲学思想, 是当代生态思潮与文学研究的产物, 将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作为主要研究目标。而生态文学批评最早起源于美国, 是对人类社会与生态危机之间发展关系的重新考虑。尤其是在西方国家,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开创了现代工业文明, 长久以来“以人为本, 征服自然”的思想, 导致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 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人类要想摆脱危机, 就必须对现有的发展模式, 尤其是对现代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地反思和批判, 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行认真思考, 重新审视“人类中心”的片面思想, 构建自然与人类在本源上的生态关联, 从而实现自然生态与人类社会和谐、健康的发展。

一、生态文学批评的起源

生态文学批评作为文学批评的发展潮流, 最初起源于美国, 在其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复杂的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尤其是在西方工业文明的推动下, “以人为本, 征服自然”的思想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为了正确的面对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对回避现实生态危机的文化思想进行积极、客观的反驳, 促使生态文学批评不断地发展与成熟。可以说生态文学批评发展到现在, 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庞大, 具有开放性的批评体系, 它同时包含了文学批评和文化批评的性质, 以当代社会尤其是生态整体主义哲学为基础思想, 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 通过跨学科、跨文化的视觉探讨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道路。总之, 新时期美国生态文学批评主张以生态中心主义主导下的文学研究模式取代以人类为中心的文学研究模式, 强调的是生态环境的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

新时期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现状有这样的认识:长期以来, 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 工业发展造成的重度污染给人类的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但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人为本, 征服自然”的错误思想, 尤其是西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 主张人性的解放, 将人类视为宇宙的主宰, 一切为人类所用, 所有的生态资源都将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这样一来, 就严重忽略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将人与自然彻底的分离, 从而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肆意挖掘和浪费。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 生态危机越来越严重, 促使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和理解诱导这些危机产生的最终根源, 多视角、深层次的对人类中心主义进行彻底的清理和批判。下面就对美国生态批评理论的发展进行深入分析:

(一) 自然与环境在文学中的表达

20世纪是人类文学发展的繁荣时期, 这一时期的生态文学批评家们认为, 许多作品中描写的自然环境过于陈旧和虚无, 这些文学作品所描写的无非是一些伊甸园式的田园牧歌, 或者是瘴气弥漫的无尽狂野。当然, 在这一时期内, 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还包括边疆、动物、城镇等。

(二) 弘扬美国的自然文学作品

新时期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在大力弘扬长期以来, 被忽视的描写自然环境的文学作品。早期, 美国所描写自然环境的作品主要是非小说形式的创作, 有着非常辉煌的成就, 仅仅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这一段时期内, 美国有关自然环境描写的作品就有20多部, 作为一个文学流派, 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英国吉柏特·怀特 (Gilbert White, 1720—1793) 的《塞尔波纳的自然史》, 而在这之后的亨利·索罗 (Henry Thoreau, 1817—1862) 、约翰·巴勒斯 (John Burroughs, 1837—1921) 、玛丽·奥斯汀 (Mary Austin, 1868—1934) 、艾尔多·利奥波德 (Aldo Leopold, 1886—1948) 以及蕾切尔·卡森 (Rachel Carson, 1907—1964) 等都是生态文学批评发展历程中的关键人物, 其中玛丽·奥斯汀和蕾切尔·卡森成为直接推动生态批评兴起的领导者, 玛丽·奥斯汀的《生态中心论 (Ecocentrism) 》成为现今环境主义者的指导思想, 而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 (Silent Spring, 1963) 则成为了人类生态意识觉醒的标志, 是新时期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开始。

(三) 创造生态诗学

新时期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则是极力创造一种生态诗学, 通过强调生态系统的概念, 加强人们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认识, 建立具有现实意义的生态文学批评理论体系。时至今日, 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 并且创建了不同的理论体系, 取得不少成就。其中环境伦理说和环境哲学都是生态文学批评的哲学基础。这些理论的共同点, 都是在阐述人类满足环境本身的存在要求或存在价值的问题。环境问题的实质不是环境对于人类的传统的需要而言的价值, 而是对后现代文明而言的价值, 简单地说, 就是环境在满足了人类的生存需要之后, 人类如何去满足环境的存在要求或存在价值, 而同时人类满足自身的较高层次的文明需要。

三、新时期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宗旨

新时期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主要宗旨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影响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会受到自然环境带来的种种制约, 可以说两者是相互依存的整体, 而并非人本思想下, 相互独立的个体。由此可见, 生态文学批评研究的是自然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作为一种文学和文化批评, 新时期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来重新审视人类现有的文化, 并且进行更加深入的文化批判, 从而帮助我们探索出人类思想、文化、社会发展的全新模式。如何影响甚至决定人类对生态环境的态度和行为, 如何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自然资源的危机。在研究文学如何表现生态环境以外, 我们还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深入探讨所有决定着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生存于自然环境里的行为的社会文化因素, 并将这种分析与文学研究结合起来。总之, 新时期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就是要历史性的揭示人类生态文明是如何影响地球的生态环境 (注:Jonathan Levin, “On Ecocriticism (A Letter) ”, PMLA114.5 (Oct.1999) , p.1098.) 。

20世纪90年代中期, 对生态文学批评发展趋势的思考和讨论就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焦点话题。尤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在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带来的人本思想的反思中, 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意识到后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要重视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新时期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家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的同时自觉地用生态的眼光看文学。根据近年来美国出版的生态专著, 新时期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阵营, 一是“现实主义”生态批评家, 二是“社会建构主义”生态批评家, 这两大阵营在生态文学批评研究方面, 所体现的研究思路主要是从传统的西方哲学思想和现当代西方哲学理论中不断的寻求批评的源泉和养料。可以说, 新时期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在生态哲学思想的启示下, 把生态文学批评置于自然、社会、文化这个人类生态系统中进行全面、系统、综合的考察, 力求建构出一种既能够展示新时期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本色, 又能够体现出综合生态精神和生态价值观念。与此同时, 他们把对自然生态的关注扩大到社会、文化甚至人类的精神领域, 明确肯定人类生存的整体的生态性质, 把新时期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置于人类生态系统之中进行考察。用生态的眼光看待文学, 从而对文学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定义, 充分重视自然对于文学的本源性意义。

综上所述,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 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人们身处在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中, 这就使得人们对现有的工业文明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义, 同时也就衍生出了生态文学批评这一全新的批判视角。生态文学批评是对“以人为本, 征服自然”这种片面思想的反驳和批判, 不可否认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 但同时, 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 人本主义的片面性已经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格格不入, 尤其是对环境的破坏, 使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文明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大。这就需要通过生态文学批判对这些片面的、错误的思想进行反思和调整, 从而寻求更加适合当代社会以及生态环境发展的新道路。

参考文献

[1]王雪.“世界之轴”:诺斯洛普·弗莱文学批评体系的中心原型[D].东北师范大学, 2014.

[2]韩模永.超文本文学研究[D].南京大学, 2011.

[3]范生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话语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3.

[4]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 2010.

批评研究 篇10

关键词:大众文化,中国文艺媒体批评,发展方向

中国文艺媒体批评, 是中国文学实践中重要的环节之一, 它与传统的意识形态批评和学理批评不同, 它具有建构者和颠覆者双重的身份, 它不仅对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准则进行结构分解, 而且构建起了在新的大众语境下的批评受众、主体、秩序和法则, 不断推动中国当代多元化互补的文艺批评新格局。

一、中国文艺媒体批评的概述

从市场经济利益的角度来看, 中国文艺媒体批评主要是以市场经济利益为目标和价值追求, 大众传媒介质具有商业性, 而中国文艺媒体批评是以大众传媒为主要传播媒介, 因此, 我们可以把它的价值追求就是追求市场经济效益最大化。

从批评的对象的角度来看, 中国文艺媒体批评是以文艺批评和大众文化相互融合的形态呈现的。在这个以大众文化为背景的文化领域中, 大众传播的媒体中多数会用“文化”来标榜, 出现在报刊、杂志、电视和网络中, 它们多出自记者或是编辑之手, 满足缺重的好奇心, 成为了群众热力追捧的日常文学阅读指南, 表现出了文艺批评和大众文化相融合的批评常态。

从批评介质的角度来看, 中国文艺媒体批评是指发表在电视、报刊、杂志、手机短信、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上的文艺批评。其中报刊文字记者的文艺批评主要是由新闻记者或是报刊编辑来完成的。它重视对当天的文艺作品的评价, 富有很强的现实感。大学教授的文艺批评是由专业知识水平高的大学教授来完成的。它具有浓厚的历史内涵, 带有丰厚的历史感。公众作家的文艺评论主要是由曾经参加过文学创作的作家来完成的。它在创作中寻找自由的冲动。这些都是对文艺媒体的批评的方式。

二、大众文化语境下中国文艺媒体批评研究的特征

(一) 文艺媒体批评受众和主体互动性增多

文艺媒体注重把普通大众带入文艺批评中来, 因此, 使得文艺媒体批评的受众和主体的互动性增多, 文艺媒体批评受众的形式出现多元化的趋势。由于目前的文艺媒体批评和文学艺术的开放性, 所以文艺受众的渠道就不断的被拓宽, 比如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 给文艺爱好者参加文艺批评和文艺创作带来了便利, 让他们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对作品进行评价, 并使作者很快得到反馈, 不断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他们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直接评论文学作品, 或是把作品下载下来进行二次创造, 使该文学作品变成富有自己个性的作品。大众媒体媒介的不断增多, 使得文艺媒体批评主体和受众的互动性不断增多。

(二) 文艺批评内容丰富

文艺媒体批评是文艺批评对象的范围不断的扩大, 由文艺作品为中心不断的向文艺活动、文艺现象和文艺事件拓宽。文艺媒体批评的内容的不断的丰富给文艺批评带来了新的改革。一方面它使文艺媒体批评的空间不断的开阔, 减少了生活实践和文学艺术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文艺媒体批评有浓厚的平民色彩, 使人民群众更容易理解。文艺媒体批评将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当做批评的目标, 将大众的日常的生活文化改变成印象化、及时化和时尚化的短小评论, 吸引观众的眼球。

(三) 独特的言说方式

文艺媒体批评的言说方式具有独特性, 变现为三个方面。第一方面, 语言幽默诙谐、犀利、轻松。比如张闳在《号外》中对莫言的评价是“他的愤怒的利刃, 必须裹挟在一大堆废话的刨花中扔出去。”通过张闳幽默风趣的语言, 我们可以体会到莫言富有激情的防抗之声。这种愉快、轻松的语言风格是由新的文艺类型和批评受众在社会文化语境中的选择所决定。其中新型的文艺类型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具喜剧性和娱乐性。第二方面, 文艺媒体批评有迅速、快捷、及时的特点, 更具新闻性。它的新闻性, 有助于批评受众可以及时的获得外界发生的文艺咨询, 使批评受众更好的选择文艺作品。第三方面, 文艺媒体批评更侧重于感性批评, 它重视批评主体对批评对象的特殊感受。文艺媒体批评非常注重感官刺激和感性介入, 而轻视了诗性内涵和理性阐释。然而文艺学院批评的侧重点是理性批评, 主要是对文艺精英的批评, 是以学术研究和文艺研究为出发点的纯粹的批评, 有很高的理论性。由于文艺学院批评完全尊重文学艺术的独立存在方式, 它依照理性的合理逻辑对文学艺术进行评价, 因此, 它必须要用理性的、完整的、系统的、严肃的方法向批评受众做出科学的论证和解释。

(四) 形式多样化

文化媒体的批评的形式具有多样化, 它不再约束在传统的艺术评论和文学评价上, 而是拓展到电视节目评论、手机短信评论、影视评论、微博评论和网络评论等多种领域中, 是对文学批评重大的更新、变革。文化媒体批评的类型的多样性是与当下的技术的发展有重要关系的, 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文学艺术形式不断的丰富, 更让他们凭着独特的内容和形式创造了文艺批评受众的艺术特质和美学追求。

网络技术的进步, 使得文学艺术呈现出了多种表现方式, 比如绘画、雕塑和文学等文艺作品, 微博、电视和电影等新的文艺形式。但是, 也正是由于出现了太多的行为艺术、电视、电影等新的艺术形式, 也使人们没有时间去关注经典文艺和文艺作品的批评, 阻碍了大众人民的精神世界的提升。

三、结语

总之, 文化媒体批评要与文艺学院批评互相取长补短, 文艺学院批评可以适量的使用文艺媒体批评短小精悍和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和感性化、个人化的思维方式, 实现共赢。文化媒体批评要和大众传媒进行有效的互动, 来提升自己的文化趣味和审美品格, 增加自身的竞争力和受众数量。还要推动文艺批评学科建设, 带动大众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 加快推动文化民主化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王双双.大众文化语境下中国文艺媒体批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3.

[2]刘卉青.网络时代:中国电影批评辨析[D].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3.

批评研究 篇11

关键词:多元人才观;专业发展

一、生态批评思想流变研究的意义

随着人类赖以安身立命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危及人类生存的生态危机时有爆发,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和高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突出。生态批评已经成为人们所认同的一种文学研究方法与批评流派,成为研究文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手段。生态文学批评理论主张通过文学批评进行文化反思,揭露和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唤醒生态保护意识,从而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平衡的理想社会。具体地说,生态批评通过对文学文本细读,挑战、颠覆、反思和审视文化,进而揭露和批判导致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人类中心主义,最后达到建构一种新的生态观, 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服务①。生态批评的目的既要在某种程度上解构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观, 也要建构一种以生态整体利益为宗旨的自然的、 生态的、 绿色的、可持续的价值观, 在此基础上重新建构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关系。

人类文化由科学文化向生态文化的演进,必将改变人们的生态理念。生态批评视域下的文学作品的描述、解读与评价,承载着历史的负重,面对人类当前所致力于的生态文明的探究与建设,必将提高人的生态意识,实现人—教育—环境的和谐与平衡,为推进现代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西方生态批评思想在文学中的流变过程

(1)回归自然:“万物共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在有机界里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和整体相联系的。生态意识在诗人作品中初见端倪。(2)人类中心主义批判:人类中心主义的实质是资本中心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实际就是批判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是由片面地追逐资本增殖的生产方式所造成,是西方工业文明的产物。(3)生态整体主义:生态整体主义强调的是把人类的物质欲望、经济的增长、对自然的改造和扰乱限制在能为生态系统所承受、吸收、降解和恢复的范围内。这种限制为的是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

三、生态文化与大学校园新文化的构建

生态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已成为当今社会科学、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持,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生态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最新取向,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必将致力于校园生态文化的构建。面对21世纪的今天,生态思想的进步,引发教育观念的变革,教育生态化的观念与思维将成为新时期大学校园的主流。21世纪的大学校园应以教育生态学为理论基础,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构建良好的学术生态,努力加大社会辐射力度,成为“国际性”的开放组织,承担起“泽被人类”的历史使命。

(1)要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践行生态文明理念。要在教育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教育机制,把贯穿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全过程,通过开展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以及实践教育,推动知识学习向实践的转变,形成全社会共建生态文明的社会新格局。(2)注重培养生态型人才和人才生态化的发展。 教育生态化要具有整体性的眼光,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培养生态型人才。加强通识教育理念的灌输,科学制定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注重人—教育—环境的浑然一体的关系。并且教育要强调一定程度的自组织性和人的主体性,把教育与环境作为一个交互作用的网状立体整体,注重和谐与整合,力求使大学受到良好的“生态气候的湿润”。(3)鼓励教师生态化发展,实践多元化培养机制。基于多元人才观的人才培养,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培养机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阶梯队伍的多元化培养;二是从品行素养、业务水平、专业发展三个维度的多元化培养。评价机制客观、灵活,既是教师个人和团队发展的指导目标,又能充分体现教师个体和团队的发展和质量。加强对教师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加强对教学改革的支持和教学经验的交流,推行校本实践培训。争取校方的支持,进一步加强对青年教师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进行教学改革并及时交流教学经验。

结语:总之,对十八世纪中后期到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生态思想以及生态批评的流变研究,赋予了生态思想时代的气息,生态文化正在与时俱进的发展。现在人类存在的问题,即缺乏应有的清醒认识,致使新奇知识、科学发明和改造欲望等最后没有造福人类,反而让人类异化,以自我为中心,最后舍弃了同自然的“交感”。通过文学解读,达到重新认识自然和世界、正确认识自我和调节航向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晓华. 西方生态批评的三个维度[J]. 潘阳湖学刊,2010 (4).

批评研究 篇12

其一, 散文理论研究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理论的繁荣和发展, 离不开一支理论素养高、研究能力强的研究队伍。而以往的散文研究力量非常薄弱, 专门研究散文理论的人员不仅少, 而且多处于业余研究状态, 理论层次基本上停留在创作谈或读后感等较浅的层面上, 这就致使散文理论一直处于一种贫弱状态。其实, 散文理论界的一些有识之士 (像林非、楼肇明、佘树森、孙绍振、吴周文、刘锡庆、傅德岷、范培松等人) 早在八十年代中后期, 就已经开始意识到中国散文理论研究的这种贫弱态势, 也就是说, 散文无理论、无体系、无自己的批评话语等现象已深深地触痛了这些理论家们, 已经引起了他们的高度重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他们不顾自身条件的限制, 不顾自己已在其它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如林非在鲁迅研究方面已取得较大成就, 著有《鲁迅前期思想发展史略》、《鲁迅小说论稿》、《鲁迅和中国文化》、《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鲁迅》等著作, 在学术界引起较大的反响, 并被选为中国鲁迅研究学会会长) , 毅然决然地把自己的研究目光对准这片尚待开垦的处女地。由于以林非、俞元桂、佘树森等人为代表的这一大批散文理论研究者本身素养比较高、学术积累比较厚, 所以散文理论研究在一开始就有一个高起点, 因而, 进入九十年代之后, 很快就出现了散文理论研究的繁荣局面。正是在这样一批散文理论研究者的影响、带领和指引下, 为数不少的年轻的散文研究者正在这一领域迅速崛起, 像陈剑晖、王兆胜、李晓虹、王尧、王晖、王剑冰、王聚敏、王景科、庄汉新、曾绍义、贾宝泉、谢大光、祝勇、古耜、丁晓原、喻大翔、沈义贞、张智辉、张国俊、毕光明、王剑冰、谢有顺、蔡江珍、方忠、胡俊海、李林荣、黄科安、程国君、梁向阳、袁勇麟、江震龙等人正在成为或已经成为散文理论研究领域的生力军 (其中有不少人已成为著名高校的博士研究生导师、特聘教授) , 他们的研究成果已经引起文学理论界的高度重视, 产生了良好而又积极的影响。这一支专业素质较高、时代责任感较强的年轻、充满活力、富有创新意识和探求精神的散文理论研究队伍, 使九十年代以来的散文理论研究带有更强的现代性和世界性的特点, 给九十年代以来的散文理论研究带来一股清新之气。

其二, 散文观念、理论主张的丰富多样性。随着散文理论研究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 对散文理论研究及散文批评本身也带来了许多新的突破, 从而形成了九十年代及新世纪以来散文理论主张的“多元并举”的发展格局。这种可喜格局的出现是与中国大陆的文学理论批评界在经历了70-80年代的震荡, 转向自我反思, 继续探索发展的趋势分不开的。“这个阶段 (指1990年之后) 理论批评的反思具有两个指向:一是对80年代的理论批评回顾检讨, 一是对近百年的理论批评历程进行历史性的反思, 借以重新确立和认识文学理论批评的位置和课题。”“这个阶段理论批评总的发展态势和走向是‘主导多元、综合创新’。”[5]文学理论批评家陈骏涛在分析这种理论批评体系必然呈现为主导多元的形态时, 认为“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的国情, 主导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 决定了理论批评的主导倾向应该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学理论批评体系, 另一方面则是80年代以来西方各种理论批评学派的传入, 引起了固有的文学理论批评的裂变, 从而形成了多元的局面。主导多元的形态, 不是一种并行不悖、相互隔绝的静止形态, 而是一种开放的、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百家争鸣、推陈出新的发展形态。以文学批评来说, 90年代形成的三种批评形态 (指导型的批评、学科型的批评、鉴赏型的批评) , 即三‘元’, 就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功能观、不同的批评指向:第一种强调为主流意识形态服务, 有较强的功利色彩;第二种强调批评的独立自主品格, 注重于批评的科学性;第三种强调批评的审美过程, 注重批评的艺术。这三种批评形态都为当今的中国所需要, 实际上形成了多元互补的格局。”[6]著名文艺理论家杜书瀛先生在回顾、检视百年来 (1898-1998) 的文艺学发展历程时也曾指出, “最末这二十年, 由于当今时代性质所决定, 未来的文艺学发展将不是由多元走向一统, 而是走向对话;而且在可以预计的历史范围内将长时间地维持这种多元对话的局面。”[7]在这样一个“多元对话”的时代, 自然不应该再重演阶级斗争年代的那种排斥异端、你死我活的悲剧, 而应该是“容纳异端、共存共荣, 平等竞争、优胜劣汰”。

在这一大趋势的影响下, 九十年代以来的散文理论界在众多有识之士的鼓呼、耕耘下, 出现了散文理论主张百花争艳的喜人景观, 逐渐形成了“多元共生、综合创新”的格局。这些研究者往往从大处建构, 细处落墨, 旁征博引, 通达古今, 充分吸取了古今中外的文学批评和美学理论, 特别是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和现代美学、现代审美心理学、现代艺术理论的营养, 以一种兼纳并蓄的宽阔胸襟和开放化的理论视野, 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对散文创作艺术的规律做出比较全面的透视和系统的探索。他们把研究的触角伸展到散文的各个领域, 他们有的致力于建构系统的散文理论体系 (如傅德岷的《散文艺术论》等) , 有的致力于散文本体论研究 (如陈剑晖的《散文本体论》、《中国现当代散文的诗学建构》等著作) , 有的致力于梳理散文思潮的发展演变 (如庄汉新的《中国二十世纪散文思潮史》等著作) , 有的致力于散文类型的甄别, 有的致力于散文美学的探索 (如徐治平的《散文美学论》、吴周文的《散文艺术美》, 张智辉的《散文美学论稿》等著作) , 有的致力于散文创作论的开展与拓进 (如王景科的《中国散文创作艺术论》、张国俊的《艺术散文创作论》等著作) , 有的侧重于从文体论的角度对散文进行宏观的描述和微观的分析, 有的则侧重于散文的批评论研究 (如范培松教授的《中国散文批评史》) 等等, 不一而足。可以这样认为, 九十年代以来的散文研究已逐渐形成一个多方面开展与拓进的局面, 尤其在研究的范围上, 具有全景观的视野, 初步形成了系统化与宏观性的研究倾向。在这一“多元共生、综合创新”的喜人格局中, 有不少散文研究者的理论主张或批评见解均值得关注, 像林非、吴周文、贾平凹、刘锡庆、范培松、陈剑晖、王兆胜、傅德岷、谢有顺、喻大翔、祝勇等人都以自己的研究成果赢得了文学批评界的关注。

九十年代以来的散文理论研究, 既有其可喜的一面, 但也有明显的缺憾与不足,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 这一时期的散文理论研究“多主张, 少体系”。大多数散文理论研究者仅仅提出自己的理论主张或理念, 但往往缺乏进一步的理论体系建设, 像贾平凹的“大散文”观、祝勇等人的“新散文”论、楼肇明的“复调散文”观等, 均是如此。有些散文研究者虽然构想了散文的理论研究体系, 但也仅仅是构想, 并没有把它们很好地展现出来。其二, 这一时期的散文理论研究视野虽说比八十年代的散文研究视野明显开阔, 但仍处于一种自我封闭状态, 未能摆脱从散文自身寻找理论的原有状态。所以有研究者大声呼吁:散文理论建设“应该突破自我封闭状态, 突破微观判断, 从宏观的高度来探讨散文理论建设, 这样才有利于新世纪的散文创作和理论建设”[8]。

尽管九十年代以来的散文理论建设尚有许许多多的缺陷和不完美之处, 但它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散文理论研究的一个高潮期, 所形成的“多元共生、综合创新”这一散文理论新格局, 将“在中国散文理论史上及对下世纪的散文理论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9]。

摘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面对散文创作的繁荣态势, 散文理论的研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喜人势头。其主要表现是散文理论研究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和散文观念、理论主张的丰富多样性的出现。九十年代以来的散文理论研究, 既有其可喜的一面, 但也有明显的缺憾与不足。

关键词:九十年代散文批评,散文理论研究队伍,散文理论观念

注释

1[1]包括北京大学教授洪子诚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6月修订版) 、朱栋霖、朱晓进及龙泉明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1月版) 等在内的较有影响的文学史教材均对这一文学现象给予充分肯定和密切关注。

2[2]韩小蕙:《太阳对着散文微笑——当前散文走俏的台前幕后》, 载《文学报》 1991年12月28日。

3[3]朱栋霖、朱晓进及龙泉明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1月版, 第324页。

4[4]这类研究文章主要有:陈剑晖的《论九十年代的中国散文现象》 (载《文艺评论》 1995年第2期) 、姜志军的《中国当代新近散文勃兴的原因》 (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 、韦平的《梅开二度应有时——我看九十年代散文》 (载《理论与创作》1997年第1期) 、谭桂林的《九十年代散文热的文化透视》 (载《理论与创作》1997年第1期) 、朱寿桐的《假性的散文热》 (载《广州文艺》 1998年第4期) 、沈义贞的《90年代的散文批评与散文史构架》 (载《雨花》 1998年第9期) 、刘雨的《冷眼回望散文热——90年代散文创作研讨会综述》 (载《文艺争鸣》 2000年第1期) 、刘薇的《20世纪90年代初“散文热”原因浅探》 (载《理论与创作》 2000年第4期) 、王虹艳的《九十年代散文理论的争议和局限》 (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 等。

5[5]《满怀信心迈向新世纪——〈文学评论〉创刊40周年学术座谈会纪要》, 载《文学评论》 1998年第1期, 第7页。

6[6]陈骏涛:《文学理论批评:世纪末的反思——五十年文学理论批评一瞥》, 见张炯主编《新中国文学五十年》,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第735-736页。

7[7]杜书瀛:《新时期文艺学反思录》, 载《文学评论》 1998年第5期, 第77页。

上一篇:有效教学的框架分析下一篇:过期牙膏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