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设计

2024-06-23

别样设计(精选12篇)

别样设计 篇1

《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据此,笔者在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认知与情感相统一的原则。不但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知识建构,而且关心学生生物学能力的培养,还关怀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逐渐形成了寓情于境、以境促情、情境交融、快乐学习的情境体验式教学特色。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入作为教学活动的序曲,在一堂课的有效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初中生物课堂情境导入的作用

初中生物课堂的情境导入,不仅应该设计于课堂教学的开始,而且应该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即在课堂教学环节的转折中,都可以用情境作为导入,以更好地实现教学内容的承上启下和教学环节的过渡。情境导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唤醒学生主体意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学生缺少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以情境导入代替传统的导言,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创设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自身体验,营造平等互动、民主融洽的教学氛围。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情境导入是从教学目标出发,瞄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依据学生现实和教学需要来设计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如竞赛、实验、游戏、图片、视频、测试等,有的趣味横生、有的形象生动,有的使人身临其境,自然能深受学生的喜爱,也必然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新课标把“倡导探究性学习”作为课程基本理念之一。围绕学生发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设计导入情境,可以确立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体验学习过程,交流探究成果,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的新课改理念。

(4)启发学生思维。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能让学生参与其中,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要我学习”转变到“我要学习”,从“苦学”转变到“乐学”。生物课堂有效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能以问题解决为驱动,极大地促进学生的生物科学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二、初中生物课堂情境导入的初步探索与实践

(1)以境促情,创设体验式导入情境。体验是指带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人们经过亲身经历、亲身实践来认识事物的活动过程。以境促情,创设体验式导入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所感,有所思,有所得,这是实现课堂有效性学习的重要方法。①一次竞赛,趣味横生。在学习“水中的动物———鱼类”时,笔者以别开生面的“鱼类知多少”知识竞赛作为导入情境。本次竞赛以四人为一组,要求观察多媒体演示的鱼类生态图片,并写出该鱼名称,最后评比哪个小组写得最多最准确。播放的鱼类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但是由于每张图片仅播放5秒钟,要准确迅速地做出判断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竞赛规则一公布,学生都跃跃欲试,积极性极高。因为是小组合作完成,学生还需要分工合作,这就锻炼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在充满欢乐、友好竞争的氛围中充分感知了鱼类的多样性。这样的导入情境设计,真正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关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理念,能有效达成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②一个实验,形象直观。在学习“传染病的预防”时,笔者没有采用教材中的握手实验,而是设计了一个“换水实验”:给每个学生一个盛有无色液体的小烧杯,其中只有一个学生的烧杯里是氢氧化钠溶液(传染病患者),其他学生的烧杯里装的都是水。然后进行换水实验,即每人吸取1滴管自己烧杯中的液体,找一位同学作为换水对象,把各自滴管中的液体滴入对方烧杯。经几次换水后,用红石蕊试纸来检验结果,很多学生的试纸都变蓝了,也就是说很多学生都被“感染”了,震惊之余,让学生体会到了传染病的“厉害”。教师趁兴转入传染病预防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③一个游戏,亲身体验。在学习“神经系统的组成”时,笔者构思了一个“直尺游戏”:两人一组,1人用拇指和食指捏着尺子刻度最大的一端,另1人将拇指和食指充分伸展,并把拇指端对准尺的0刻度,然后记录食指端的刻度值,比一比,谁测得又快又准。同学们都饶有兴趣地完成了游戏。这时教师引导大家思考:这是什么在起作用?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寻找答案。通过创设游戏情境,再由问题情境导入,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2)寓情于境,设计感知式导入情境。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他们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为辅,所以教学中应注重给予学生直观的感官冲击,引发学生的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因其具有生动性、趣味性、形象性和真实性等特点,更容易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得出结论。①一组图片,渲染情感。学习“植物的生殖”时,笔者先播放一组桃树花开花落以及结果的图片,并配上优美的音乐。播放到最后一张时,笔者声情并茂地朗诵了起来:“再次期待,再次聆听,期待百花争妍的美丽,聆听花开花落的声音,在这一个美好的丰收季节……”。学生仿佛进入了一个绝美的意境,把学生带到了学习的情境中。紧接着以引导学生理解“盛开是一种美丽,凋谢更是一种期望”这句话的内涵为主线,入情入境入理地进入“植物的生殖”这课的学习。②一段视频,引人入胜。学习“动物的行为”时,这方面的视频很多,选择是关键。“动物世界”的片头就非常经典,背景音乐曾经风靡全国,深受人们的喜爱,视频又包含了动物的各种行为,所以笔者选择播放该片头作为导入,深受学生喜爱。在感官的冲击下,学生精神振奋,对视频中的动物行为印象深刻,这时再引导学生谈谈动物的行为,就会听到很多新奇的想法。该视频为接下来的讲解提供了很多实例,可以说视频内容贯穿了整堂课,围绕视频所展开的学习更生动,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③一次测试,回味无穷。学习“耳与听觉”时,笔者安排了一个听力测试活动。动画片陪伴着每个人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所以这次听力测试笔者选用了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的声音,有樱桃小丸子、麦兜、樱木花道和柯南,这些人物的声音都很有特色。课上边放边猜,当猜对后更是唤起了学生对童年时代美好的记忆,学生情绪激昂,热情高涨,对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与教师的互动也非常愉快,这应该就是我们所提倡的快乐教学吧?

(3)情境交融,开发生活式导入情境。生活是课堂教学资源的源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才是最真实的,最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开发生活式导入情境,能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心生活,留心身边事物的习惯。①一张照片,发人深思。学习“传染病的预防”时,正值流感高发季节,很多同学都戴了口罩。笔者事先在学生不经意时拍好了他们戴口罩的照片,上课时就放给大家看。大家在吃惊的同时也很兴奋,课堂的气氛一下就调动起来,很快就进入新课的学习。可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哪怕是点滴的小事,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这是学生所经历的,所迫切需要了解的,这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才是最有效的导入情境。②一个热点,关注社会。

学习“拒绝毒品”时,作为联系社会重大热点问题的内容,引起学生极大的关注,特别是面对吸毒人员年龄低龄化的现实,如何教育学生拒绝毒品,这课的意义重大。笔者用视频和文字介绍了一个吸毒卖淫家庭的生活:该家庭和另一家庭合住一间不到8m2的房间,父亲静脉注射吸毒,母亲吸食毒品,孩子6岁,过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生活。一个个发人深思的画面震撼着每个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知道了毒品的危害,从而深切地体会到远离毒品的意义,同时激发了学生关注社会,关心生活的情怀。体现了新课标让学生健康地生活、健全地成长的理念。

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导入情境能为课堂营造一种磁石般的学习场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导入情境的创设考验着一个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智慧,笔者将在有效教学导入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和学生共同成长,和课程一起发展。

别样设计 篇2

寒冬渐渐隐去,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节。“春节到,春节到,家家户户放鞭炮,红红火火过大年”……

在我的家乡冰城——哈尔滨,那里冰天雪地,银装素裹,真是一派“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啊!那里到处都是白茫茫的,小路铺上了“雪毯“,土地被盖上了“棉被”,楼房也穿上了“外套”……雪姑娘整个冬天都在忙碌装点着“我家”,它喜滋滋的指挥着雪娃娃,娃娃们随风漫天飞舞,如同一只只蝴蝶翩翩起舞,一位位舞女跳舞,一个个音符奏着交响乐……连春节也不休息。春节的时候,雪姑娘正在和雪花娃娃一起为哈尔滨“化妆”呢!还有一些顽皮的孩子高兴得用这洁白的雪做雪人,打雪仗,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全家人则去著名的太阳岛公园看那壮观的“雪雕”呢!到了晚上,有些人去看那美伦美奂的“冰灯展,晶莹剔透的冰被能工巧匠雕琢成“五彩缤纷”的冰世界。有些人则在家中团聚包饺子,包饺子的时候,大人们会在一个饺子中放入一个硬币,希望今年财源不断。多有趣的习俗!看!这个春节的年味多浓啊!

别样花器别样情趣 篇3

别样的套盆

在较大的观赏植物的花盆外套个瓷花盆,是最常见的,见多了也就显得没新意;酒坛子、水缸、草篮子等等,都可以做套盆的替代品。一个扁扁方方的草包,里边刚好能放两盆天竺葵,无论让它安立在墙角,还是摆在宽宽的低窗台上,都那么地让人喜欢。

在同一个空间里,套盆的花样太多,也会显得杂乱。最简单的“统一”方法,就是用纸包一下:去花店买一些应景应节气的包装纸,圣诞节是金的,春节是红的,五一是绿的,十一是橙黄的……还可以给所有的花盆都包上报纸,很酷!

别样的阳台花架

布置一个庭园味儿的阳台,会让自己感觉离大自然近一些。如果阳台是一堵水泥壁,不是铸铁漏空的那种,会显得比较沉闷。可在水泥壁上钉上木条,粗粗旧旧的那种,上面挂一些钩子。如果背阳,可种上喜阴的绿萝、常春藤等藤蔓植物。用各式形态的瓷水壶做花盆,手柄挂在钩子上,壶嘴向下,正好可将浇足的水漏出。花花草草种得多了,可打造一个人字木梯。立在阳台的一角,让一盆盆鲜花放在一级级台阶上。整体就是一个很别致的造型。

别样的花瓶

花瓶的造型本身,也可为插花带来很多灵感。比如香炉、金鱼缸、倒扣的玻璃蒸碗、饼干罐头……都可信手拈来。瘦瘦的细花瓶看多了,就在外面套一节青翠的竹筒,效果就完全不同;洋酒瓶造型漂亮,在瓶口处划开一些,是最有意思的花瓶了。

摘自《人间方圆》

别样设计 篇4

一、知性文化的绿色气氛

在博物馆内将一些道路的交叉处适当地开辟成小型休闲绿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观赏性,它为人们休息、学习和室外活动提供了场所。博物馆设计中这样的休闲绿地非常常见而实用,有时一小块铺装地配置一些座椅,四周散植一些披荫乔木,就能很好地为人们服务。Rob Kier在《城市的空间》中将角落和街道视为城市空间最重要的要素。其中,博物馆的中心角落发挥着主导博物馆气氛的重要作用,它向每一个人提供一种整体的意象。形成这种中心的边界可以是多向度的,由建筑物、地形地势、周围的交通、绿地空间来设定。而一定的场所的物质环境、空间的形态、尺度、色彩等融入历史、文化的意义便综合构成了一种场所精神,从而将景观通过文化的升华与浓缩给人以强烈的感受和意象。角落的文化性正是由在其中的活动所赋予的,人们们在这里集会、交流、休闲、举行各种活动,通过角落所传达的信息感受和追忆博物馆的历史和文化,取得认同感,增加凝聚力,在一种共同的文脉和价值观引导下,形成其独特的博物馆精神,而角落中的主题标志物恰恰能形成整个文化的内聚核。以建筑围合的空间,其尺度是否得宜与周围建筑物的高度相关,这样的角落有着宜人的尺度,给人的感觉既不紧迫也不空旷,取得较好的效果。在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角落的容积率,既满足各种活动的需要,在平时又不显得空旷。同时,也要合理设计各种景观,赋予文化寓意,使其成为博物馆的象征形象和人们共同的精神寄托。

二、休闲放松的绿色场地

大面积草坪给人一种开阔、典雅的感觉,又能呈现出一种开放、浪漫的气质。由T·杰佛逊在弗吉尼亚城市中心开创的草陌(Mall)式结构,即穹顶的展览地和大面积开敞的绿地组成的颇具象征意义的空间曾在美国和世界范围都得到了认同。但是景观、树种、草种的选用,都要根据博物馆自身的特点,将绿地的功能、实用性和观赏性、艺术性、经济性有机地统一、协调起来。由于大面积草坪具有管理成本较高、水的使用量较大和草种容易退化的特点,博物馆内不宜盲目效仿。

三、艺术人文的绿色感受

雕塑是景观构成的重要元素,是艺术地记录、表现历史与文化的最有效的方式。它用静止单纯的艺术造型,表叙千言万语的描写,这里有对现实生活的概念化浓缩,有对未来前景的美好向往,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博物馆设计景观规划与设计中,雕塑的应用主要有:

1、再现历史:

雕塑能以其艺术的笔触刻画和再现历史,讲述历史事件、纪念历史人物,将学地的历史文脉含蓄隽永地讲给每一位人们。每所城市中心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这是人们赖以骄傲和凝聚的力量,阅读历史题材的雕塑能增强人们的认同感,激励人们的进取心。

2、艺术审美:

艺术型雕塑以其造型和色彩感染人的心灵,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求。如休闲性绿地中的雕塑,因气氛的闲逸,环境的优雅,其塑造的形体不宜凝重,体量不宜过大,要与人为邻,以亲切、优美、轻盈的姿态展现祥和、美好的活动空间,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3、传达文化:

雕塑的艺术价值不仅反映在形式上,更重要的是要表达内在的涵义,展示强烈的美感。当一个美好的寓意、一种强烈的情感闪烁在艺术作品中,它就能为人们所感受、所联想,上升到精神境界的美的享受。因此,博物馆设计内的雕塑对文化性的要求更强烈,多具有鼓舞、激励、启示性的作用,主体雕塑更应反映全体人们共同的文化内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对整个博物馆绿化起到画龙点睛之笔。如复旦城市中心的主体雕塑“智慧的钥匙”,以其简洁淡雅的形式和深刻的内涵对人们产生积极的启发和鼓舞。雕塑的色彩、形式对馆内整体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雕塑多以绿色的植物为背景,通过色彩的对比、空间的围合对其起到衬托的作用,而水边的雕塑,以水面为背景,宜轻灵活波,色彩淡雅,与水体景观协调一致。总之,雕塑的运用要从博物馆的环境和文化整体上考虑。

结束语:

博物馆设计建筑及景观设计要根据博物馆的规模,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区域,充分利用地势、水面及建筑物的风格进行合理布局。中心绿地的设计要突出主题,体现学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它绿地也应根据整个博物馆的绿地布局、绿地形状、面积和周围建筑物的特点,努力做到造型有特色、配置有变化。应以乔木为骨干,配置灌木及地被植物来丰富绿化层次和景观,并兼顾季相、色相以营建四季景观变化,同时要与设计者的意境和博物馆特点紧密结合。博物馆设计绿地系统规划的意义在与在一定时期内对博物馆建设能够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按照博物馆绿地系统规划营造出的良好博物馆环境对十提升学地知名度,培育城市中心地风,塑造博物馆文化,以及辅助游览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设计的正确理念是“物”而非“空间”, 观察者是无法介入其内部的。人们往往依赖标志物系统作为向导来识别和记忆空间。标志物关键的物质特征就是具有独特性, 在某些方面具有唯一性, 让人容易识别。在博物馆中必然有多种多样的标志、标牌, 如刻有地名的标志物、道路名牌、指示牌、导语牌以及雕塑、置石及其它小品等, 这些都是实用的文化艺术的载体, 通过对历史和文化的精细提炼与加工, 使之物化, 具有指示、引导、点题、造景等功能, 呈现出整洁明快、形象突出的面貌, 形成具有特色的博物馆景观。

关键词:博物馆设计,标志物,设计,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洋, 周若祁.关于我国博物馆“六化”的探讨.[J].建筑时报.2008, 4

[2]陈原.新雕塑的现代精神.[J].美术.2008, 9

[3]费曦强, 高晋生.中国博物馆规划新特征.[J].城市规划.2007, 26 (5) :33-37

[4]高晋生.当代博物馆规划要点提示.[J].新建筑.2008, 4

别样的舞台 别样的青春 篇5

别样的青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村官朋友们:

大家好,我叫张涛,是我县2010级村官,现任谢湾乡党沟村村主任助理,首先,感谢县委组织部为全县大学生村官和选调生提供这样一个交流学习的机会,让我们能够互相认识,互相借鉴,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别样的舞台 别样的青春》。

四十四年前,一大批知青轰轰烈烈的来到农村,与农民兄弟一起战天斗地,在中国历史上挥写了浓厚的一笔。四十四年后的今天,就在人们渐渐淡忘这段历史的时候,“大学生村官”这样一个特殊的名称,响彻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岗位,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这样一批新时期的知识青年,肩负起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崭新使命,9月,我背负着家人和社会的期望,踏上了村官之路,从此,我们便在农村这片别样的舞台上,开始序写我们别样的青春年华。

记得刚到这里,感觉城市和学校离我们渐渐远去,熟悉的生活已经变成昨天的历史,望着广阔的田野,我忽然感到有些茫然,我不知道走向社会的第一步该怎样迈出,不知道会遇到一个怎样的人群,更不知道这里是不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于是,我一次又一次的陷入了迷茫与彷徨中,这时,乡领导及同事们关怀与帮助、村干部及村民们哪一张张淳朴的脸让我不再迷茫,也让我明白了既然选择了留下,我就要勇敢的走下去,就要做好祖国的基石,奉献我们的力量。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是响应党的号召,也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关键一步:一方面,农村浓缩了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为我们年轻人的成长提供了宝贵的舞台;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用学到的知识和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记得刚到村上时,我接手的第一份工作便是人口普查,看着堆积如山的人口普查表,我不知该从何着手,于是,村长便带着我,跑遍了村里的每个沟沟洼洼,十三个组挨家挨户的询问、记录,村民们都不厌其烦的一一回答,并热情的跟我拉家常,说村上的风土人情,几乎到每一家都会有一碗白水煮蛋,或者开水加白糖,就这样,十几天跑下来,我被震撼了,还记得有一次,我骑车去村上开会,因为山路崎岖再加上我的技术也不是很好,一不留神便连人带车摔进了一个小水沟里,村民们听到了,闻讯赶来,他们那一声声淳朴的关怀的话语,回荡在我耳边,那一刻,我突然觉得不疼了,晚上回来时,村长便骑着车寸步不离的跟在我后面,一路护送我回家,我再一次被这样的一群人感动着,这就是我们的村民,这就是我的父老乡亲!虽然他们的脸被太阳晒得黝黑,手因长年干农活长满老茧,但他们拥有世界上最柔软、最纯朴、最善良的心,就像青山上流淌的山泉水一样清澈。

仁者爱山,智者爱水,我不敢以仁者自居,但我同样热爱我们农村这片土地,我也不敢以智者自居,但我更爱农村的这潭净水,因为,我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大学生村官,是啊,我是一名大学生村官,我将用我的青春在这个别样的舞台上谱写出最动人的诗篇。

别样螃蟹,别样萌 篇6

拳击蟹:海底啦啦队员

美丽的热带珊瑚礁中,出没着只有两三厘米长的拳击蟹。它们的全身布满好看的斑纹,背壳像彩色玻璃般晶莹剔透。不过,漂亮的拳击蟹既没有坚固的甲壳,也没有犀利的大蟹钳,它们该怎么对付凶恶的捕食者呢?

好在天无绝蟹之路,拳击蟹的祖先们早就请来了一位给力的小伙伴。几乎所有拳击蟹的两只蟹螯上都生有一团形似花朵的奇怪东西,这些“小花”就是与拳击蟹共生的海葵。

一旦发现不怀好意的家伙冲过来,拳击蟹就高高举起两只蟹钳上的小海葵,上下挥舞着保护自己的身体。海葵是全身长满刺丝的有毒生物,大部分海洋动物都不敢招惹它们,拳击蟹当然就能安然脱险啦。这时的拳击蟹看起来像是一位迷你拳击手,又像一位正在场上跳舞的篮球宝贝,所以拳击蟹也被称为啦啦队蟹。

梯形蟹:鹿角珊瑚的小卫士

颜色艳丽的梯形蟹是珊瑚礁中的小不点,它们的头甲形如一个上大下小的梯形,因此得名“梯形蟹”。只有几厘米大小的梯形蟹还长了一对神气的大螯,像是威风凛凛的小武士。

梯形蟹的8条腿都演化出了特殊的尖钩结构,成为了蟹类家族中少有的垂直运动高手。它们忙忙碌碌地在高大的鹿角珊瑚上爬上爬下,像是生活在水下森林里的小猴子。梯形蟹这么做不仅是在寻找食物,也是在完成保护鹿角珊瑚的重要使命。

如果鹿角珊瑚身上覆盖了很多海洋沉积物,珊瑚虫的呼吸和觅食就会受到影响,体内共生的虫黄藻也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梯形蟹是一群勤奋的清洁工,总是细心地把鹿角珊瑚上的脏东西清除掉。

棘冠海星和鹦嘴鱼这些庞然大物是以珊瑚虫为食的入侵者。不过,梯形蟹有着一颗无所畏惧的心,它们会径直冲向比自己大几十倍的强敌,用有力的大螯一通乱夹。这些欺负鹿角珊瑚的坏蛋对梯形蟹毫无办法,只有心不甘情不愿地离开。有了勇敢又贴心的梯形蟹卫士,鹿角珊瑚总是干干净净、健健康康。

招潮蟹:海滩上的提琴手

在刚退潮的大海边,不难发现吵吵闹闹的招潮蟹们。雌性招潮蟹的两只蟹钳都很小,看起来比较普通。雄性招潮蟹拥有一只几乎和身体一样大的巨螯,另一只蟹螯却小得可笑。这些骄傲的蟹先生们经常高举大螯不停地晃动,像是在指挥潮水的涨落,又像是一位狂热的提琴乐师,因此也被称为提琴蟹。

怪异的大螯既是招潮蟹男子汉气概的象征,也是它们的独门兵器。如果有其他雄性招潮蟹靠近自己的洞穴,作为“洞主”的它们就会使劲地晃动大螯,像是在说:“走开,这是我的地盘!”

争执不下的两位招潮蟹先生经常会用巨大的蟹螯格斗,直到一方被另一方举起扔到一边才算完事。如果靠近的是一位美丽的招潮蟹姑娘,招潮蟹先生会更加卖力地挥舞大螯,或是用大螯拍打甲壳或脚下的泥土,以此吸引美女的注意。

虽然招潮蟹看起来有点傻乎乎的,其实它们个个都是数学达人。它们能牢牢记住自己走过的每一步,并以此计算出自己现在身处什么方位、距离家有多远。不管在高低不平的海滩上跑出多远,这些海滩上的小小“数学家”们永远能准确无误地返回自己的洞穴。

和尚蟹:直行的蓝精灵

横行霸道是螃蟹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因为头甲又扁又宽,8条腿又生在甲壳的两侧,绝大多数蟹类只能横着走动。不过,和尚蟹却是例外,它们可以甚至喜欢在沙滩上飞快地向前奔跑!

和尚蟹浅蓝色的光滑头甲并不扁平,而且长度比宽度更大。它们的甲壳形状近似一枚蓝色的小鸟蛋,又有点像和尚们刚刚剃过的光头,这才有了如此好玩的名字。

别样设计 篇7

关键词:图层编辑,学案导学,任务驱动,合作探究

一、教材分析

《Photoshop图层编辑》一课是信息技术教材第五册第二课内容, 本课是其中的第一课时, 该部分内容在Photoshop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了解图层的概念及作用, 熟悉图层的基本操作是学习Photoshop软件的基础, 对于提高学生的图像处理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的学生自我表现意识和协作学习的愿望较强,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逐级创设任务, 由浅入深, 并利用分组合作式的学习, 通过同学间的相互影响来提高全体学生的认知水平。由于学生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 学习风格和认知能力有所不同, 在学习过程中要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任务, 并且在上机过程中结合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 给他们提供不同的指导。

三、教学目标

根据初中学生学习特点、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新教学理念的提出等实际情况, 拟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理解图层的基本概念及作用; (2) 掌握图层复制、移动、链接、合并、删除基本操作方法与技巧; (3) 能比较灵活地利用图层处理复杂的图像。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对图像不同要求的处理, 提高认知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对图像进行自主的处理, 提高审美能力; (3) 通过小组合作、课堂展示, 培养沟通、交流、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 让学生享受成就感, 树立自信心; (2) 锻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获取信息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图层的复制

图层是Photoshop软件图像处理的基础, 图像的绘制、编辑、处理全部要依赖图层的基本操作, 而其中图层的复制是今后操作中经常要用到的一项基本技能, 它分为在同一图像中复制和在不同图像中复制两大类操作,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了复制图层上。

2. 难点:图层作用的理解

从对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本节课的教学分析来看, 虽然图层的编辑操作种类非常多, 操作的方法各不相同, 但它们的基本操作方法还是可以融会贯通的, 而对于图层作用的理解, 尤其是图层排列次序与图像遮挡关系的比较及应用, 因为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性的知识, 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 所以, 本节课的难点应该是对图层作用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

掌握图层的基本操作是合成与处理图像的一种必备能力, 对学生更好地学习Photoshop的后续知识有着非常重要的铺垫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 任务驱动法:从不同角度选取有梯度、有衔接的任务, 用于训练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学案导学法:制作网页学案, 作为学生学习的辅助, 帮助学生实现自主与合作学习, 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借助学案中的各种导航更好地进行操作实践。

六、教学准备

网页学案、操作视频

学生已经学习过网页的制作, 使用网页学案教学, 学生可进行自主学习以及小组讨论学习。创造合适的教学环境, 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通过学案上锦囊的简单提示自主完成, 部分操作困难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 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操作完成。

七、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师:现在许多城里人愿意到郊区租一块地, 种植上瓜果蔬菜、享受田园生活的乐趣。这是时下一种流行的时尚生活方式, 那么同学们想不想也体验一把当“地主”的乐趣, 打造属于自己的农场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收获果实的场景视频。

学生欣赏短片。

师:看完短片大家有什么感受?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地想体验一下农场的劳动。在去农场参加劳动之前, 我们先来模拟一下农场劳动吧!

生:好!

师:下面我们就来实现我们的田园梦想——我的农场我做主。

本课设计了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情境:“我的农场”, 在一开始通过展示一幅美丽农场图片, 提出本节课的任务:打造自己的农场, 享受收获知识果实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Photoshop图层编辑”。

2. 激发探究热情, 自主实践

情景任务1:农场规划

师:为节约土地, 要求将占用耕地的牛棚搬迁至农场非耕地区。现在需要同学帮助规划农场, 大家可以根据任务要求自己规划自己的农场, 同时可以谈谈你的打算和想法。完成任务的同时认识Photoshop的图层面板。

学生在Photoshop中自主操作, 并与小组同学分享经验。

设计思路及分析:通过刚才的操作, 学生会发现只有当前图层中牛棚可以移动, 其他图层中的图像不会跟着移动。这就是Photoshop分图层编辑图像的一个好处。对某一个图层的图像进行操作时不影响其他图层中的图像, 有助于学生理解本节课的难点。

情景任务2:开垦田地

师:牛棚从农场里搬迁后空出一块地, 现在需要大家先把它改造成肥沃的田地, 然后再种上树木和瓜果。改造田地及种植瓜果所需图片资料请到网页学案资料袋中下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图层面板中图层的变化, 小组成员相互交流复制不同图层图像的方法。

设计思路及分析:复制图层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而且完成这两大类复制图层操作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用生生互动的方式突破本节的重点, 归纳出复制图层的所有可行的方法。在复制图层的过程中, 会遇到图像遮挡的问题, 从而就引入了图层安排与图像遮挡关系的知识, 通过调整解决后, 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难点的理解和体会。

情景任务3:调换告示牌

师:打造农场是件很有情意的事, 怎样才能让更多朋友知道并光临我们的农场, 我们需要对农场进行大力宣传。下面请同学快快让农场主人站到告示牌后面以免影响农场宣传。

学生首先在网页学案及锦囊提示下自主探究, 然后组内交流分享。

设计思路及分析:个别学生根据上一个任务的涉猎会很快发现, 调整有关图层的上下关系即可完成操作, 经过组内的合作学习, 大部分学生会很快找到操作方法。此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巩固强调图层面板上面的图层与下面图层的图像关系, 从而又渗透了本节课的难点, 通过任务2与任务3相同问题的解决, 对图层位置安排与图像遮挡关系做进一步的理解, 从而比较深入地理解图层的作用。

情景任务4:移动告示牌

师:现在我们的农场已经种植了各种各样的树木和瓜果, 等到收获的季节我们便可以邀请朋友前来参观。为了方便接待游客参观, 你能让农场的主人和告示牌一起挪动一下位置吗?注意, 是一起哦!

学生自主学习, 选一个小组进行演示讲解, 分享经验。

设计思路及分析:本部分任务借助图层的链接操作即可完成, 实际上就一个操作步骤:鼠标单击, 图层前出现锁链, 此时该图层与当前图层链接, 两个图层即可联合进行移动, 此任务难度不大, 学生自主或合作即可找到方法, 属于前面任务的一个巩固练习。

情景任务5:清理农场

师:保护环境, 爱我农场是大家义不容辞的责任, 你能帮农场的主人清理一下农场的环境卫生吗?

学生自主学习, 小组讨论交流, 分享经验。

设计思路及分析:这个任务利用的是图层的删除操作, 与图层复制操作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也可以看作是知识的巩固。当然删除图层也有很多种方法, 这个操作可以锻炼学生举一反三, 独立思考的能力。学有困难的学生可借助学案的提示来完成操作, 不需要进行演示。

3. 能力拓展——图层合并

师:我们的农场已经打造好了, 观察图层面板我们会发现, 农场中的图像文件还是分散的, 怎样才能把它们变为一个整体呢?

设计思路及分析:本部分知识是给任务完成顺利, 有额外时间的同学进行探究与思考的一个版块, 更加深入地理解与掌握图层, 也是对下节课知识的一个预习。

4. 一试身手

师:大家的农场已经初具规模了, 下面就请大家根据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图层基本编辑操作自由发挥, 打造属于你自己的农场吧。

学生结合本节学习的有关图层操作的知识, 利用提供的素材, 独立创作一幅反映农场劳动场景的图片, 并对图片内容进行分析和点评。

设计思路及分析:通过前面几个环节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图层的基本操作, “一试身手”环节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个性和创新的机会, 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实践能力。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分析, 从中体会劳动的美丽与光荣, 树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爱护环境的意识。学生不仅学习了信息技术学科知识, 而且提高了自身的信息素养, 培养了个人的品质。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知识点比较零散, 需要学生多次反复操作, 理解知识点, 实践方能出真知, 所以选择了学生比较感兴趣, 相对比较简单的图层案例, 可以预留多点时间给学生自主动手操作。

在学习过程中, 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创新精神, 学生带着任务去探索学习, 一步一步地具体操作, 完成图层的编辑, 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内容, 加深学习印象。在学习过程中, 老师主要是起引导和鼓励的作用。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遇到问题和困难,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 也可以求助教师, 老师针对普遍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别样设计 篇8

一、充分整体感知, 呈现“风景”

2011年版课标指出, 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一篇文章, 只有从整体上感知把握, 才能体会出文章的思想感情和美感,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由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见长, 一篇课文要用一两句话表达出主要内容, 对小学生来说确实不易。但如果教师在备课时做个有心人, 对概括课文大意这一环节进行巧妙设计, 为学生铺设阶梯, 就会化难为易, 呈现出别样的风景。

当然, 对于不同类型的课文, 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运用不同的方法概括课文的大意, 如:段意综合法、摘句归纳法、文题扩展法、重点突破法……

在教学《梦圆飞天》这篇文章时, 我引导学生运用了“串联要素法”概括课文的大意。这是一篇记事类的记叙文, 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包括起因、经过、结果) 等基本要素。阅读文章时, 只要弄清这几个要素, 就不难将文章的主要内容串联出来了。请看以下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 通过刚才的阅读, 我们记住了这样的一些文字。 (出示文字)

生:一个难忘的日子——2003年10月15日。

一个英雄的名字——杨利伟。

一座大漠中的航天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一艘神奇的宇宙飞船——“神舟”5号。

一次圆梦的壮举——载人飞船首次飞向太空。

师:下面, 请你借助这些文字, 用一句话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1:2003年10月15日, 杨利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乘着“神舟”5号首次飞向太空。

生2:2003年10月15日, 载着杨利伟的“神舟”5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次发射成功。

教学中, 引导学生分小节读课文时, 间断地出示了五个“一”, 让学生借助这五个“一”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大意, 有效地降低了难度, 呈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别样风景。

我们在概括主要内容时, 可以抓住“六要素”, 引导学生将课文读“短”, 对全文有一个鸟瞰式的把握。“串联要素法”采用先分解后综合的思路, 使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化繁为简, 化难为易, 消除学生概括课文大意时无从开口、无从下手的苦恼, 使学生在整体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 为精读课文、与文本展开对话奠定了基础。

二、精心提炼标题, 瞭望“风景”

为了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内容, 第一课时常常需要顺着作者的思路, 理清文章的脉络。而列小标题, 就是给文章的各个具有相对完整意义的段落加上一个凝练、明快、简洁的标题, 以揭示或提示段落的内容。

提炼小标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摘录法, 就是从文章中摘录现成的词语或句子;二是浓缩法, 即把段落大意浓缩成小标题。

《郑和远航》后有一道练习题: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针对这道练习题,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就应该引导学生理清郑和第一次远航的顺序, 即提炼出小标题, 为第二课时的复述打下基础。请看以下教学片段:

师: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经过?

生:第一至五自然段。

(生读第一、二、三自然段)

(师出示“派遣身材魁梧健步浩浩荡荡”, 生读。)

师:谁能用这四个词概括这三个自然段的意思?

生:身材魁梧的郑和受明朝皇帝的派遣出使西洋, 他健步走上指挥船, 与人们告别后, 船队便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师:能用更简洁的语言列个小标题吗?

生:扬帆起航。

(生读第四自然段)

(师出示“赠送扶老携幼瓷器名扬海外”, 生读。)

师:请你用这四个词语概括第四自然段的意思。

生:船队每到一个国家便赠送一些瓷器、丝绸等名扬海外的礼品, 当地人也扶老携幼地赶来赠送一些礼品, 以表达友好的感情。

师:到书上找个词语来做小标题。

生:友好往来。

(生读第五自然段)

(师出示“呼啸奔腾咆哮严阵以待化险为夷”, 生读。)

师:如果再用一个小标题写在“友好往来”的下面, 可以写什么?

生:化险为夷。

这一环节的巧妙之处就在于通读课文时, 借助三组词语理清了文章的条理。由读段落到用句子概括段意再到提炼小标题, 层层拔高又具有梯度感, 有效地降低了提炼小标题的难度, 同时为第二课时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埋下了伏笔, 架起了两课时之间的桥梁, 有意让学生处于一个新的制高点上瞭望第二课时的“风景”。

三、巧妙设置悬念, 期待“风景”

设置悬念可以引发人们猜测、悬想、期待的心理, 以求获得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陶行知说:“小孩得到言论自由, 特别是问的自由, 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调动儿童的积极性, 使其积极动脑, 敢于提问, 让学生在自由的言论中自己去找路。课文作为一件完整的艺术品, 在第一课时, 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课题处质疑, 由学生自己设下悬念, 这样既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 又达到课虽下、趣更浓的目的。这样的第一课时才有味道, 有亮点。请看以下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 今天所要学的课文《二泉映月》就是介绍这首曲子的。

师:看了课题, 你想了解关于《二泉映月》的哪些问题?

生1:这首曲子是在什么情况下谱写的?

生2:这首曲子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教师当堂在课件上写下这两个问题)

师:下面先来讨论第一个问题, 请同学们仔细读读第四自然段, 试着说说阿炳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二泉映月》的。

(生细读第四自然段)

生1:阿炳是在中秋夜, 在二泉边创作的。

生2:当时月光似水, 静影沉璧, 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

生3:当时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 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他似乎听到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师: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围绕课题提出了两个问题, 通过读书和讨论已解决了其中一个。那么《二泉映月》这首曲子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我们下一节课继续走进文本, 聆听《二泉映月》。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这样能够有的放矢, 抓住关键问题展开有针对性的阅读, 大大提高了阅读的效率。在第一课时即将结束之时, 抛出剩下的一个问题, 让学生对美丽的“风景”产生了无比的期待。

语文本身的文学性、广博性、认识切入的多角度性、结论答案的非唯一性, 使语文教学可以运用悬念激活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对教学保持饶有兴致的关切心情。当然, 设置悬念, 贵在顺理而成, 自然妥帖。要着眼于讲授的全局来精心构思, 并选择恰当的时机, 才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愿望, 期待第二课时的“风景”, 产生一种“催人期待”的教学魅力。

让别样人生别样精彩 篇9

近年来, 甘肃特殊教育发展走上了快车道。2010年, 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甘肃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 《意见》指出:到“十二五”末全省适龄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80%以上, 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基本达到当地普通儿童入学水平。所有人口在30万以上、残疾儿童少年相对较多的县都能建起1所独立的特教学校。

同时, 《甘肃义务教育条例》中对特殊教育学生人均公用经费作了量化, 明确规定特殊教育学校 (班) 、随班就读残疾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应当高于普通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的五倍。

这一切, 犹如一场场春雨, 滋润着残疾学生的心田, 也使全省特殊教育事业焕发出勃勃生机。让每一个残疾学生都受到教育, 这是教育公平发展的基础, 同时, 也体现社会的公正和良知。

别样的理答别样的精彩 篇10

一、寓“庄”于“谐”, 突出趣味性

语文教学应当充满快乐和情趣, 只有情趣盎然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领学生进入语文的诗意殿堂。课堂理答要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 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和学生对话, 那些僵硬、呆板、严肃的理答只能让学生心灵压抑、情感枯竭、思维闭塞。法国著名演讲专家海因兹·雷曼麦曾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 比直截了当的提出更易让人接受。”教学实践表明, 如果教师能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和学生对话, 寓庄于谐, 融学于乐, 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打破课堂枯燥沉闷的压抑局面, 使人精神放松, 增强师生间的亲密感, 更能使知识变得浅显易懂, 为学生喜闻乐见, 突出理答的趣味性。

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时, 文中写到杂草被大夫用除草剂喷洒过后:“完了, 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有一个学生朗读这句话时, 声音非常响亮。于老师笑了笑, 朝学生做出喷洒的动作:“要么你的抗药性强, 要么这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来, 我再给你喷洒一点。”同学们都笑了, 该同学也会心地耷拉着脑袋, 有气无力地又读了一遍, 这次读出了课文的情境。

人人都喜欢幽默, 幽默的理答是激励学生学习的润滑剂。高尔基一贯强调“向孩子说话必须惹人发笑”。他认为, “用枯燥无味的语言向儿童讲话, 就会在他们心中引起烦闷和对于说教的主题本身产生内心的厌恶”, “我们需要发展那种充满儿童幽默感的愉快和谐的”“轻松的”“惹人发笑的”语文课堂。

二、化“直”为“曲”, 彰显启发性

课堂理答不是对学生回答的简单肯定或否定, 也不是教师直接把结论告诉学生, 而是师生情感融合、智慧对接的过程。我们都知道, “文似看山不喜平”, 课堂理答也是如此。直来直去的理答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 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学生思维的发展。课堂理答要做到化“直”为“曲”, 曲径通幽, 巧妙迂回, 循循善诱, 层层递进, 让学生经历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思考和体验过程, 彰显理答的启发性。

如有位教师在上老舍先生的《猫》一课时, 对“用身子蹭你的腿, 把脖子伸出来要求给抓痒”这一句中“蹭”字理解, 给了学生广阔的品味空间。

师:能说说“蹭”在这儿的意思吗?

生:是摩擦的意思。

师:那老舍先生为什么不用“摩擦”而用“蹭”呢?

生:我觉得用“摩擦”的话, 句子中的猫就没有可爱的那种感觉了。

生:我也有这种感觉, 就是猫好像不再温柔可爱了。

师:看来, “蹭”虽然有摩擦的意思, 但决不仅仅是摩擦那么简单。大家联系上下文, 看看对这个“蹭”字还能找到什么新的感觉。

生:我觉得“蹭”是轻轻的摩擦。

生:我觉得“蹭”是温柔的摩擦。因为课文中说, 猫高兴的时候比谁都温柔可亲。猫蹭主人的腿, 那是在向主人表示亲热呢!

生:我觉得“蹭”还有一种撒娇的味道。猫在老舍爷爷面前撒个娇, 要求给抓痒痒。说明猫和老舍爷爷关系特别好。

师:体会得真好!大家看, 猫这样轻轻地、温柔地、撒娇似的蹭着老舍爷爷的腿, 蹭出了什么?

生: (依次发言) 蹭出了可爱, 蹭出了友谊, 蹭出了顽皮, 蹭出了乖巧……蹭出了感情。

师:说得多精彩啊!同学们, 一个“蹭”字, 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猫的可爱, 还让我们看到了一幅人爱猫、猫爱人的动人画面。

在学生对词语意思理解不到位的情况下, 教师没有直接给出定性的评价, 而是巧妙地引导学生进一步地比较、揣摩和品味, 走进词语的深处, 感悟词语的内涵, 逐渐进入学习的佳境。这样的理答没有了生硬评价的痕迹, 成为思维的交锋、思想的碰撞、精神的交流、视界的融合, 成为学生的自我反思和相互唤醒。

三、生活对话, 凸显艺术性

在传统的课堂上, 教师怀揣“答案”的法宝, 手持评价的“大棒”, 是课堂理答的权威和主宰者。在孩子们的心目中, 教师好像是无所不知, 无所不能的“百科全书”, 是学生眼中的“神”, 学生只能噤若寒蝉地仰视着教师, 小心翼翼地配合着教师的教学过程, 师生之间永远隔着一堵无形的墙。其实, 在理答的过程中, 教师如果能创设浓郁的生活情境, 蹲下身子和学生平等交流, 不露痕迹地和学生进行生活对话, 必然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愿望, 收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教学效果, 凸显理答的艺术性。

大家都喜欢于永正老师在《草》教学中检查背诵的教学片断, 于老师大智若愚的理答艺术让我们无不折服。

师:回家谁愿意背给奶奶听? (指一生到前面) 现在, 我当你奶奶, 你奶奶没有文化, 耳朵有点聋, 请你注意。

生:奶奶, 我背首古诗给您听, 好吗?

师:好。背什么古诗? (生答背《草》)

师:草?那么多花儿不写, 为什么写草啊?

生:因为草有一种顽强的精神, 野火把它的叶子烧死了, 可是第二年春天, 它又长出了新芽。

师:哦, 我明白了。你背吧。 (生背) “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

生:这句是说, 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 (众笑)

生:不是!是“一岁一枯荣”。枯, 就是叶子黄了, 干枯了;荣, 就是茂盛。

师:后面两句我听懂了。看俺孙女多有能耐!小小年纪就会背古诗。奶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 哪有钱上学呀? (众笑)

于老师根据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 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 把自己置于没有文化、耳朵又聋的“奶奶”的角色位置上, 目的是衬托起学生“高大”的形象, 和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 教师在理答中巧妙地设置“陷阱”, 制造认知冲突, 训练学生思维严谨、明察秋毫、善于分辨的内省和顿悟能力, 学生在帮助弱势的“奶奶”的过程中逐步达成教学目标。通过师生表演练背古诗, 让学生去感悟、识记和品味语言, 在富有情趣的活动中内化学习效果。于老师的理答看似简单随意, 实则匠心独运, 唤醒了学生的灵性和智慧, 让学生在妙趣横生、春风化雨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这样的理答完全浸润在生活的情境中, 没有一点雕琢的痕迹, 恰如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诗:“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 而我已飞过!”这样的理答真是美不胜收, 妙不可言, 让人回味无穷。

巩俐别样美丽别样红 篇11

有一位济南走出去的美丽姑娘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喝着泉水长大的著名国际影星巩俐。这位在济南走出去的妮儿,出生于1965年,作为家中排行最小的她,身上没有一点被宠溺的娇气,而是有着济南人特有的独立和灵性。在西方人眼中,巩俐是。全球最美的东方女人”,从《红高梁)中惊艳亮相,到(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等一系列响誉国际的影片把巩俐推向了世界。作为济南人的骄傲,巩俐这些年来不停地在创造着中国影人闯荡世界影坛的奇迹,在国际影坛上,她被誉为中国女星的国际代言人。

尽管事业如此成功,但是在巩俐心中,对济南这座城市却有着一种特殊的情节。在中国最传统的节日——春节,她不是在美国或者巴黎,而是回到这个曾给予她哺育之恩的城市和所有济南人一样,或陪着家人,或走亲访友,或是推着母亲出门晒晒太阳,享受只有亲情才能带给她的愉悦,晚上在母亲睡下后,她还会和哥哥溜出去打打球或是陪朋友们狂欢。每一年春节,她都会带着家人去千佛山烧香,这就是生活中的巩俐。一个质朴,大方却不喜欢张扬的济南姑娘,而工作中的她,却是一个认真却不随波逐流的人,剧本她认真挑,戏她认真演,红地毯她认真走。作为济南人的骄傲,巩俐创造了中国影人闯荡世界影坛的奇迹,她的表演也于细腻,内敛中蕴藏着巨大的张力。这个济南姑娘红遍世界的每个角落后依然是济南姑娘,她真实而踏实地生活着,不张扬,不嚣张、不随波逐流。她身上有着济南姑娘特有的魅力与内涵,爱家顾家

自立自信,优雅大方、真实低调。她之所以深爱着济南这片土地,是因为在这里,有她至亲至爱的亲人,有她美好童年的回忆,更有着她对泉城济南的眷恋。

恒古至今,济南历史上诞生了多少带有传奇色彩却又与众不同的人物在这些名人的背后,是济南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更是这座城市的素质蕴含。

别样设计 篇12

一、“灵机一动”出生机

和许多偏僻的农村小学一样, 店子小学申庄村学区也面临着教学资源贫乏、教师队伍短缺等问题, 因为英语教师缺乏, 到了小学四年级才勉强开设了英语课。已经身兼语文、品德、微机等七科教学任务的年轻教师杨化艳, 从2008年9月1日起, 又兼任了英语教师。上课的第一天, 她就遇到了一份无奈的尴尬。那一天, 她满怀激情走进教室, 面带微笑地和同学们打招呼:“G o o d morning, everyone”。奇怪的是, 学生们竟没有一点反应, 她以为是因为学生和她不熟悉而不理睬她。她接着说:“Hel lo, boys and girls”!这一充满热情的招呼竟使学生们目瞪口呆了。一个很精神的小男孩站起来, 皱着眉头对她说:“老师, 你说的啥?”她惊讶地发现:学生们竟一点英语基础也没有。学生英语基础为零, 再加上纪律松散、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 更使英语教学难上加难。但年轻的杨化艳老师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倒, 强烈责任感使她不断地探索着。但是, 并不是所有的劳作都有收获, 杨化艳老师的辛勤付出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依然很差, 课堂纪律仍然很涣散。在一次课堂教学中, 杨化艳老师竟然发现两个孩子在玩扑克牌。杨化艳真的生气了, 不仅没收了扑克牌, 而且狠狠地把他们训斥了一顿。

杨化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几个不眠的日日夜夜, 她终于领悟到, 死教死学是不出成绩的。上课打牌?上课打牌?上课打牌……黎明前的第一道曙光终于驱走了浓重的黑暗, 一个灿烂的黎明终于闪现在杨化艳的眼前。

二、英语课堂多精彩

扑克这种喜闻乐见的游戏在民间一直广为流传。而在农村, 无论是逢年过节, 还是农忙闲暇, 男女老少都会聚集在一起, 尽兴地耍上几把。扑克的独特魅力不仅让大人着迷, 更让孩子们如痴如醉。如果能将这种扑克游戏引入到学习中该多好!带着这种想法, 在苦苦探索中, 她的英语扑克快乐教学方法终于走进了课堂。

学生的扑克都是自己制作的, 所用的材料都是一些生活中废弃的牙膏盒、肥皂盒、酒盒、医药盒、奶箱、挂历、包装纸, 等等。

扑克的种类分为一号牌、二号牌、三号牌、四号牌、串牌、图文牌等。一号牌是字母、单词牌, 长5c m, 宽3c m;二号牌是短语牌, 长8c m, 宽8c m;三号牌是句子牌, 长10c m, 宽10c m;四号牌是短文牌, 长12c m, 宽12c m;串牌由一号牌组合而成;图文牌由图文组合而成。各类英语扑克牌的玩法很多, 下面以一号牌为例子说明。

1. 拼读书写

学生在对字母、单词反复拼读、反复填空的基础上, 较为规范地写在扑克的四线三格内 (同桌互查纠正) 。

2. 猜扑克

(1) 教师将单词扑克背面朝上放好, 随便抽走一张, 让学生猜一猜抽走了哪一张。

(2) 教师将白纸遮住单词的一部分, 让学生猜单词。

(3) 教师把单词牌放在身后, 任意抽一张, 在学生面前快速闪动一下, 让学生猜单词。

(4) 教师把自己的单词牌背面朝上, 迅速放在一个同学的手上, 让他或其他同学猜单词。

3. 听音找词

(1) 让学生预备好扑克, 教师说出任意单词, 学生举起相应的扑克。

(2) 教师说出一类物品的单词, 学生找出对应扑克并大声读单词。

(3) 教师把扑克放在教室的很多地方, 说出任意单词, 学生快速找到相应扑克, 并迅速拼读该单词。

(4) 教师连续读几个单词, 学生找到扑克并按顺序摆好。

(5) 教师把自己的扑克分给几个学生, 快速说出几个单词, 学生持相应扑克按顺序站成一排, 然后依次拼读自己扑克上的单词。

4. 听歌曲排单词

学生先听两遍歌曲录音, 第三遍找出歌词涉及到的扑克, 然后再听录音并按顺序摆好单词扑克。学生也可以根据所排单词学习歌曲。

5. 表演猜单词

教师先叫几个学生到教室前面, 把扑克任意发给他们, 学生根据扑克上的单词表演给其他同学, 下面的学生猜单词。

6. 耍牌

可以轮流抽对方的扑克, 如果能把抽到的扑克上的单词拼读出来, 就算赢得此张扑克。

至于二号牌、短语牌、三号牌、句子牌、四号牌、短文牌等, 杨化艳老师一般用于单元复习或阶段性复习, 运用起来很机动灵活, 可以像一号牌一样, 也可以因人而异, 因时而异。

图文牌由图文组合而成, 这种扑克很有意思, 大多都是学生课下或节假日自己做的。杨化艳老师把孩子们的作品收集起来, 订成两本小画书, 挂在教室里, 大家给这两本小画书取名为《快乐英语》。有时大家一起看, 教师把单词遮起来, 只露出图画让学生猜单词、拼单词、说句子;更多的时候是学生小组交流, 或是学生自己翻看。

以上做法, 学生在熟悉的基础上完全可以运用自如。这种扑克教学使杨化艳老师的英语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扑克游戏中, 不仅夯实了英语基础, 而且爱上了英语。

三、英语学习多快乐

基于农村各种条件的制约, 一直以来, 一提到英语学习, 家长们就皱眉, 孩子们就头疼, 教师们就犯愁。但在杨化艳老师快乐英语教学的影响下, 现在店子小学申庄村学区孩子们的英语学习却成了一件快乐的事。而这种快乐的体验不仅仅表现在课堂上。每到课间, 孩子们便从口袋里掏出自己的扑克, 三五成群地耍起“牌”来。有的在玩“排火车”, 有的在玩“丢手绢”, 有的……最热闹的还是“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孩子们先把英语扑克在地上摆成一行, 然后自由地分成两大组一对一地排好队, 摆好阵势。然后大家一起喊着“石头、剪子、布”, 最前面的两名学生决出胜负, 赢家假如能够读出扑克上的单词, 就率领自己的队伍向前跳一步, 否则不能前进。当获胜组最先到达终点时, 孩子们欢呼着、跳跃着、拥抱着……那种成功的快乐溢于言表。在这种快乐的学习环境中, 杨化艳的学生们成绩进步的很快, 仅仅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里, 学生们不仅掌握了700多个单词, 而且能用流利的短语进行对话和交流。

其他班的孩子们也经常眼馋地参与进来, 并慢慢地也喜欢上了英语。就这样, 在这所偏僻、狭小的校园里, 很快就自然地形成了一种快乐的英语学习氛围。而这种学习氛围很快又传到了学区所辖村庄的角角落落。

上一篇: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下一篇:初中化学新课改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