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师生别样情

2024-09-14

别样师生别样情(共8篇)

别样师生别样情 篇1

《念奴娇·赤壁怀古》选自《东坡乐府》。这首词是1082年 (元丰五年) 7月47岁的苏轼被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游赤壁所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选自《稼轩长短句》, 是1204年 (嘉泰四年) 秋天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辛弃疾所作。这两首词都是宋代豪放词派的代表作品, 在作品题材、写作目的和写作手法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真是“同是怀古别样情”。相同之处有:

第一, 这两首词都是以怀古为题, 抒发作者的胸襟抱负。《赤壁怀古》通过对年轻有为、雄姿英发、指挥若定的风流儒将周郎的赞颂, 抒发了作者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京口北固亭怀古》通过对历史上叱咤风云的孙权、刘裕等英雄的向往以及对刘义隆的谴责, 有力地抨击了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 偏安一隅, 不思收复失地的行径, 表明了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收复中原的决心。

第二, 两首词都用了托物起兴的手法。《赤壁怀古》的作者来到黄州赤鼻矶, 面对滚滚东流的长江, 感慨万端, 不禁想到像流水一样一去不返的“千古风流人物”, 进而想到曾在赤壁大破曹军的周督都。《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作者登临北固亭, 放眼四望, 只见江山依旧, 物是人非, 自然忆起了曾在京口这个地方建功立业但早已作古的英雄人物孙权和刘裕。

第三, 这两首词都把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 气势奔放, 一泻千里。如《赤壁怀古》里的“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和《京口北固亭怀古》里的“想当年,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等句, 既给我们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征战场景, 又是在叙述垂范史册的历史事件, 同时也饱含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仰慕、赞颂之情。

不同之处有:

第一, 怀古目的不同。《赤壁怀古》作者怀古的目的是为了伤己, 借对周瑜的仰慕, 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排遣自己的苦闷心情;而《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怀古的目的是为了讽今, 借对孙权、刘裕等英雄业绩的怀念向往以及对刘义隆草率出师的否定, 达到了对南宋统治者指责抨击的目的, 表明了自己抗金的主张和收复中原的决心。从怀古的目的来说, 《京口北固亭怀古》要比《赤壁怀古》的品位高得多。

第二, 格调不同。虽说这两首词都是豪放派的力作, 都给人以雄浑、高亢、奔放之感, 但《赤壁怀古》“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流露出作者无可奈何的感叹, 格调低沉, 思想消极, 不能不说是白璧微瑕;而《京口北固亭怀古》以雄浑、高亢、奔放的格调统摄全词, 即使自己不被重用, 深受苦闷折磨也不消沉, 仍以廉颇自比, 充分表现了作者的爱国热忱。

第三, 联想抒情的方式不同。《赤壁怀古》是顺向联想, 逆向抒情。作者面对滔滔东流的长江之水, 顺向联想到一去不复返的“千古风流人物”, 由此又想到雄姿英发的周瑜。这些都是为了从相反的方向抒发自己年近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而《京口北周亭怀古》则是逆向联想, 顺向抒情。作者面对依旧的“千古江山”, 逆向联想到曾在京口建功立业却早已作古、无处寻找的孙权、刘裕等英雄人物;接着又以孙权、刘裕为参照, 逆向联想到刘义隆草率出师“仓皇北顾”, 中原大地惨遭异族践踏的国耻, 借对刘义隆的否定, 指责和抨击了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偏安一隅、饱食终日、不思收复失地的无耻行径, 表明了自己的抗金主张。

别样师生别样情 篇2

说到师生情,我就想到我的陈老师。

陈老师三十出头,与其他端庄、严肃的老师相比,他十分嘻哈,充满童趣。他喜欢穿一件吉利服的绿色大风衣。今天,他还穿了一件带熊娃娃的黑色毛衣,还搭配了一双土黄色的休闲皮鞋。

关于我这个老师的名字,还有一个令同学们笑喷的故事。在鲁迅的散文《范爱农》中,出现了一个跟老师同名的人,“被刺了一刀,还把伤口拍成裸照到处传。”这虽然不是他真实的笑点,但也足以给我们这个小学六年级学生笑了一阵子了。

他的上课过程也令我们十分开心,常常乐得我们无法自拔。他充满了自嘲精神。这里我摘抄学长作文中的一句:“紧接着,又不惜献丑,把自己名字中的‘德’字去掉,让我们猜谜语。有人回答:‘缺德。’引得我们哄堂大笑。”这里,让我想到这次,我们的课上,他出示了一句学生配到他自拍照的金句:“我这么萌,你忍心伤害我吗?”另外,同学又添了一句:“原来你长发飘飘,近看你肥肉超标。”教室里,笑声四起。

别样军旅“生活”情 篇3

我叫杨蕊静,是成都军区空军某通信总站四连的一名女士官。在连队里,我与王丹林、文传艳、排长王燕是同年兵,关系好得不得了,天天粘在一起,别人都说我们是四连的“四朵金花”。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都喜欢看《解放军生活》,经常拿着连队里仅有的一本争来抢去。《解放军生活》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我们之间友谊的纽带。直到有一天……

“快来看,杨蕊静上杂志了!”星期天一大早,王丹林拿着一本2004年第7期的《解放军生活》,兴冲冲地在连队里嚷着。我还以为她逗我玩,走过去一看,杂志上还真刊出了我的照片,那是两个月前宣传干事给我拍的摄影小说《知道缘》,担任主角的我都快忘记了,没想到在我最喜欢的杂志上刊发了出来,我高兴得有些不知所措。

看一看杂志上自己的照片,再望一望镜子中的我,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正当我沉浸在这份甜蜜之中的时候,王丹林推门闯了进来,用她特有的大嗓门说:“还臭美呢!”我心中不禁有一些恼火,“你嚷啥,这么大声!”丹林感觉到了我的不快,伸了伸舌头,退了出去。

从那以后,我特别注意自己的形象,闲置已久的化妆袋也派上了用场。一有空就对看镜子“端详”自己的脸,跟大家在一起的时间也少了许多。终于,去年8月的一天傍晚,排长王燕非常严肃地对我说:“瞧你,眉毛越修越细,嘴唇越涂越红,哪像当兵的样子!”我又羞又气,一句“你这是嫉妒!”冲口而出。听到这句话大家都愣了,没想到一向开朗大度的我会说出这种话来,王丹林在一旁气鼓鼓地不说话,文传艳冒出一句:“上了一回杂志,就真以为自己是模特了。”听到这话,我再也受不了了,跑回房间蒙着被子哭了起来,我不明白我的战友们都怎么了?

第二天的早上,我装病不起床,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她们。了解我的王燕排长知道我在装“怪”,主动来到我的床前。看到她,我委屈的泪水差点又夺眶而出。王排长半开玩笑地说:“眼睛都变成小桃子了,看你还怎么臭美。”见我没理她,转而语重心长地说道“你知道条今为什么规定女兵不准化妆吗?穿上绿色的军装,那种英姿飒爽,是能画出来的吗?我们女军人追求的是自然美、健康美,而不是刻意雕琢出来的美。都是老兵了,怎么这点都不懂。”听了这一席话,我似乎明白了点什么。这时,文传艳轻轻地推门进来,晃着手中一本新的《解放军生活》说:“好不容易抢来的,就先让你饱饱眼福吧!”我笑了,从床上坐起来,阳光爬上了我的脸庞。

化妆袋被放回了储藏室,连队里又看到了我们四个亲密无间的身影……

别样师生别样情 篇4

关键词:《九曲黄河第一湾》音乐分析演唱技巧提示

歌曲《九曲黄河第一湾》由箫箫作曲, 谢述钧、夏培馨作词。四川音乐学院教师谭学胜首次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华民歌”大赛中演唱此曲, 获得专业组演唱金奖。同时此曲也荣获创作三等奖。此后泽旺多吉等歌手又多次在青歌赛等舞台上演唱此曲, 使它受到越来越的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一、音乐分析

1、音乐素材妙用

九曲黄河第一湾位于诺尔盖县唐克乡, 位于四川、青海、甘肃三省交界处, 黄河之水就像一条仙女的长袖从天边缓缓飘来, 在四川边境处轻轻抚摸一下就转身飘回青海, 所以此处被称为:“九曲黄河第一湾。”仔细聆听此歌, 发现它是一首很特别的歌曲, 有着很浓郁的民族风情, 但又说不清它具体属于哪个民族、哪个地方?它似乎包容了青海、藏族、川西三地的民歌风格。歌词的作者——谢述钧、夏培馨, 他们只是普通的音乐爱好者, 2002年两人一起去九曲黄河第一湾旅游, 被哪缠缠绵绵的黄河水吸引, 于是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歌词。词作者以“雄鹰翱翔云水间, 河曲骏马驰天边…”等生动、形象地词句来描写九曲黄河第一湾。当萧箫老师看到此词时, 就被它独特的视角所吸引, 欣然决定为此词谱曲。经过一番构思, 萧箫老师决定在歌曲中分别揉进青海花儿、藏族民歌、川剧高腔三种音乐元素。一来因为这三种音乐都是这些地区的代表音乐;二来这三种音乐大众都较熟悉, 易于演唱。歌曲引子部分的音乐取材于青海民歌《花儿与少年》。此曲主要特点是旋律呈上行四度、下行五度走向。曲作者紧紧抓住这个特点, 在此基础上将节奏拉宽, 形象的展现出黄河博大、宽厚的胸怀。引子伴唱部分音乐采用歌曲《青藏高原》的音乐素材。在藏族民歌中, 羽调式的歌曲较多, 商调式较少。在此, 曲作者变羽调式为商调式, 将藏族民歌素材巧妙的加入歌曲。中段旋律, 曲作者加入了川剧高腔音乐——川剧曲牌《红鸾袄》。《红鸾袄》是一首叙述性旋律曲牌, 徵调式、二流板。曲作者在此将徵调式改成商调式, 但保持原曲风格和节奏等特点, 将川剧高腔音乐元素绝妙的融入歌曲中。经过曲作者慎密的构思并运用娴熟的作曲手法使三种音乐元素巧妙地融合, 音乐舒展、流畅, 浑然天成[1]。

2、立意准确

从小就读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可是, 黄河上游并不像诗句中描写的那样, 而像一条轻柔的飘带, 轻轻抚摸着大草原。当地到现在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黄河水神受安多地区众神山之主阿聂玛泌山神派遣, 穿过群山峻岭来到唐克草原, 望见神山雪宝顶从远处地平线上露出峰巅, 黄河忙向东方海螺山雪宝顶致礼敬拜, 并在此迎娶相恋已久的白河女神。为解救饱受干旱之苦的北方苍生, 美丽的玉孔雀白河女神和神勇的黄河水神, 便折向北方流去, 使北国大地尽享水泽滋润[2]。如果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 那么此处的黄河就宛如是还在闺中待嫁的青涩姑娘。曲作者萧箫老师是四川省彭州市文化馆的文化专干, 长期扎根基层, 对四川本土民间音乐、四川各地地理环境非常了解和熟悉。正基于此, 曲作者在中段音乐中, 大胆采用二度级进 (65#4;123) 和2/4拍, 准确地将一个秀美、羞涩、温柔的姑娘形象、生动的刻画出来。构思、立意的准确是此歌曲获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在2004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华民歌”大赛中, 著名歌唱家吴雁泽在听完此曲后, 动情地说:“我所见到和听到的黄河都是黄水滚滚、汹涌澎湃、气势宏大的, 把黄河写的如此美丽的, 我还是第一次听到。”[3]

3、装饰音的巧用

装饰音是此曲的一大特点。此曲共有20余处的装饰音, 这20余处的装饰音使音乐更加形象、生动更有韵味。此曲的装饰音有几大特点:一、突显川剧音乐风格。此曲装饰音多用 (a、d) 两个音, 这两个音是川剧音乐的代表音, 起到增加四川音乐特色的作用;二、修饰、强调歌词。如:中段黄河的“河”字是一声, 如果不加装饰音“e”而直接唱“d”就不能起到强调、突出“黄河”这个词作用, 加上装饰音“e”, 就可以起到这个作用;三、使旋律更加优美。如:引子部分“湾”字, 曲作者在这里加入装饰音, 当唱到这里, 眼前似浮现黄河湾湾曲曲, 缠缠绵绵、源源不断流向远方的艺术形象, 实在让人赞叹不已!

4、伴唱音乐——画龙点睛之笔

伴唱的加入使音乐形象更加饱满。此曲的伴唱音乐共有两处:一处在引子部分结尾处, 起承上启下作用。一处在中段后半部分, 起渲染气氛、推向全曲最高潮作用。从曲式上讲, 它是中段部分的第三小部分开始, 中段音乐的曲式是一个带再现的单三。第一小段是有四句组成, 标准的起承转合乐句, 旋律细腻、婉转, 描写九曲黄河第一湾优美的景色;第二小段是由两个平行乐句组成, 音乐从描述转为抒情, 曲作者大胆采用四度、五度大跳, 抒发对九曲黄河的赞美之情;第三小段是一个二声部音乐, 也是由两个乐句组成。第一乐句由新的音乐素材构成, 采用伴唱的形式进入;第二乐句是第二小段第二乐句的重复再现。在与箫箫老师交谈中得知, 他在创造歌曲时, 音乐进行到中段第二部分已经比较完整了, 但还有几句歌词没有用到。“是把多余的歌词删掉还是再加旋律呢?”曲作者曾为此苦苦思索。最后, 在不断地思考、创作之后才有了现在加伴唱音乐的这个版本。这看似是曲作者创作的一个轶事, 其实更说明曲作者对艺术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正因如此, 才使伴唱音乐成为全曲画龙点睛之笔。

二、演唱艺术分析

要演唱好一首歌曲, 只从曲式结构上进行分析还远远不够, 更要深入歌曲本生, 从歌词、旋律、节奏、歌曲情绪等各方面进行细腻的分析、研究, 已达到声情并茂地演唱。

1、注意衬词的演唱

衬词是此曲的一个特点, 在引子和结尾处出现了很多衬词, 但本曲的衬词已经完全融入作品, 成为歌词有力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起到强调歌曲的情绪, 而且有帮助歌者更好的演唱高音的作用。演唱者可采用带着情绪朗读有衬词部分, 体会衬词的语气以及和歌词之间的关系;然后带着哼鸣小声哼唱, 体会衬词和歌词咬字的力度, 反复练习。

2、强调音乐情绪的对比

此曲是由引子、正歌、尾声三部分组成。在这三部分中, 引子和尾声节奏相同, 他们都是自由的散板节奏, 正歌部分是规整的2/4拍节奏。演唱者要重视这三部份的节奏区别, 抓住各部分节奏特点。引子和尾声部分的音乐要唱的舒缓、宽广、壮阔、悠远。中段音乐来源于川剧高腔音乐——川剧曲牌《红鸾袄》, 二流板, 2/4拍。此处演唱者要注意抓住川剧高腔音乐的板眼节奏特点, 可稍紧凑些, 用讲述九曲黄河第一湾美景的语气来演唱, 使音乐更加委婉、细腻、流动。

3、重视高音的演唱

此曲是一首难度很大地男高音歌曲, 以12处high C为标志。完整的唱好这12处High C对男高音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因此, 这几处演唱者都要单独挑出来练习。气息充分准备、合理运用是完成高音的前提。在唱这几处之前, 腰腹部肌肉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 在C2处就要想到C3所需要的气息和情绪, 像鲤鱼跳龙门一样, 一气呵成。另外, 此曲还有些C3是在闭口音“一”字上完成, 很不好唱。演唱者要采用闭口音中带着开口音, 字头说完, 马上唱元音“i”, 并且要在元音“i”母音中带“ei”母音, 这样才能把“一”唱好。只有这些地方唱好了, 全曲才能完整、统一。

4、装饰音的唱法

如前分析, 装饰音的使用是此曲一大特点。装饰音使音乐更加委婉、抒情。因此, 要重视装饰音的演唱。细致、细腻地对待歌曲中每一处装饰音, 唱准确每一个装饰音的音高, 将其完全融在音乐中。

5、与伴唱的衔接

伴唱音乐是此曲一个亮点, 伴唱、独唱音乐结合紧凑、互为一体。演唱者在伴唱音乐部分决不可掉以轻心, 反而更要集中注意力, 不能有一丝分神, 做到虽然口不唱, 但心里的音乐、感情不断, 否则很可能造成音乐脱节和情绪脱离的现象, 以至于影响整首歌曲的发挥。

在同箫箫老师短暂的接触中, 被他对音乐的那份执着精神深深吸引。箫箫老师已经年逾古稀, 可仍然坚持创作。令人惊讶的是, 他是自学作曲的, 没有进学校学习过一天。凭着这份执着, 他已发表作品无数, 并多次获奖。此时耳边又回荡起《九曲黄河第一湾》的旋律, 感动于他的音乐, 感念于他的这份执着!■

参考文献

[1]朱艳.大家[M].云南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2011, 2.

[2]若尔盖大草原画册[M].四川美术出版社, 2002.

雪山王国别样情散文 篇5

在中国有一个“雪山王国”,你们都知道的,它海拔在中国最高,而且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人们都害怕居住在那,可是有一个民族,他不但不害怕居住在冰天雪地里,而且还以此为豪,因为他们那有一个神圣的王国---“雪山王国”。那他是哪一个民族呢?

对!你们知道的,他就是藏族。

“雪山王国”的自然环境孕育了独特的“动物王国”。他们互相依存,互相依赖,互相照应。

动物在这个“雪山王国”自由自在的生活,它们时而欢呼,时而嬉闹,在动物的影响下,这个古老的民族,也同样无忧无虑的生活着,而且培育了一代代英勇的侠士和豪迈的侠女。

侠士和侠女做什么呢?他们是“动物王国”的`守护者,是“动物王国”的天使。然而在这“雪山王国”里住着一位精灵,人们称它为“高原精灵”。它是谁呢?别急,我慢慢道来。你们也是知道的,它就是藏羚羊。侠女侠士都很敬重它,而且他们是很要好的亲密朋友。

这个精灵长什么样呢?人们说啊,它体型健壮,头型宽大,吻部粗壮,雄角长而直,乌黑发亮,雌性无角,鼻部宽阔略隆起,尾短,四肢强健而均匀,全身除脸颊、四肢下部以及尾外,其余各处皮毛丰厚绒密,通体淡褐色。你说这个精灵怪不怪吗?

有一种草冬天是虫,而夏天是草,这种草啊它能治病,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保护肾脏,增加造血功能,延缓衰老,还具有保肝,抑制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抑制红斑狼疮、降血糖、抗肿癌等功能。这种草在“雪山王国”是国草,那它叫什么呢?它正是罕见的虫草。

正因为“雪山王国”有着长生不老的仙丹,使得在“雪山王国”的臣民们个个身强体壮,个个虎虎生威。

在这“雪山王国”有着不一样的云天,不一样的人情,不一样的建筑,不一样的穿着,还有不一样的风景。那么“雪山王国”有什么样的景儿呢?那可多了。比如说,青海湖景观,长江源景观,羌塘草原景观,昆仑景观,那曲到拉萨景观;还比如说,玉峰山、不冻泉、楚马尔河、沱沱河、唐古拉、错那湖、那曲、羊八井、拉萨布达拉宫等等。这些景儿足以让你忘情并钟情与它。

“雪山王国”是那么的美,那么的迷人,那么,你会钟情于这个王国吗?想是没用的,不如实际行动,去“雪山王国”做做客,那儿有一群热情好客的人儿等着你们的,他们非常欢迎您的到来。

同是橘子别样情 篇6

读朱自清的《背影》,那身处困境、身体又胖的父亲艰难地穿过铁道,攀越栅栏,将买来的橘子送到儿子手上的情景,总是令人唏嘘不已。有人从色彩美学的角度评论说,《背影》全文的色调是灰暗的,唯一发亮的只有橘子的橙色——浓浓的父子之情。读这篇《爱的小橘子》,我们发现的是另一种人情的亮色。

“他”是一位诚实憨厚、不怕艰苦、热爱农村儿童、献身边区教育的当代青年,文章没有将“他”概念化,而是按照“举橘”“闻橘”“送橘”“让橘”“吃橘”“议橘”这一形象化的線索展开情节,化解矛盾,实现爱情与理想的统一。一只小橘子沟连着、传达着丰富的当代信息:边区农村儿童物质的匮乏和精神的富有,当代青年价值观、爱情观的多元化和合理选择,艰苦的办学条件和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当读到“他”“动作极快”地将腐烂的一瓣橘子“放在嘴里”而不是弃之一旁时,我们都会和“她”一样“眼睛渐渐湿润”。这一“吃”,“吃”出了“他”与边区农家学子浓厚真挚的感情,也“吃”出了“他”对“她”略显“笨拙质朴”的无声的爱,“吃”出了“她”淳朴爱情的回归和坚定的终身托付。小橘子这个“道具”所承载的感情内涵,在亲情、恋情之外,被赋予了更为深广的社会意义,引起了读者对破解当代社会热点焦点的深沉思考,正是这只小橘子,成为全文构思链条中最活跃的元素,成为动人心弦、照人前行的亮点,显示出作者把脉时代的热诚和善用细节的匠心。

从《背影》到《爱的小橘子》,是家事到国事的飞跃,是父子情到爱国情的升华,“同是橘子别样情”,这“别样情”一样打动人。

别样师生别样情 篇7

关键词:秦观,《鹊桥仙》,别样七夕情

七夕鹊桥相会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引得历代文人墨客通过诗词寄托自己的情愫,表达对牛郎织女的美好祝愿,也使得“牛郎织女”的传说更加动人、意蕴丰富。如:“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诗经·小雅·大东》)这是先秦的哀叹;“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这是汉人的惋惜;“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陷河梁。”(曹丕,《燕歌行》)这是魏士的浅吟;“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白居易,《七夕》)这是唐人的感叹。

在众多作品中,秦观所作的《鹊桥仙》可谓情致不同,别有一番风味。且看: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上片开篇两句“纤云弄巧,飞星传恨”描绘了隔河相对的织女和牛郎准备赴会的情景。一个在“弄巧”而成多姿多彩的纤云,准备穿着它前往与爱人相见;一个正急切地飞渡银河,赶去赴会,着一“恨”字流露出久别的怨恨。这一工整的对偶句不仅交代了时间、环境、人物和事情,而且把人物的情态生动地表现了出来。“银河迢迢暗渡”是情节的进一步展开,叙述了他们长途漫漫、宵行赴会的情景。后两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则就两人的七夕重逢,推出词人秦观的爱情观。“金风”,指秋风。这里不说秋风而改说金风,恰巧彰显了此风的珍美难得。“玉露”,即寒露。着一“玉”字,正好描写出露珠之晶莹清润,亦兼带清爽之意。古代文人常以“金风”、“玉露”并提,用来突出珍美圣洁的特定环境和氛围,如唐代诗人李商隐《辛未七夕》“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一句。但在此秦词的情趣却与李诗有别。李诗强调的是牛郎、织女仅能在每年的七夕才得一见,表达对他们难以相聚的同情;秦词凸显的则是牛郎、织女相会于“金风玉露”这一美好的时刻,从而表达对他们爱情的羡慕与赞美。

总的说来,上片表述的意思是:秋云纤薄,变换出繁多而巧妙的花样,让人不禁联想到,那是织女灵巧的双手在不停地织着美丽的锦缎。再看银河两侧,织女星、牛郎星闪烁不停,似乎在诉说着无限怅恨;流星飞逝,传递着他们天各一方、经年不见的离愁别恨,令人感到一丝凄凉。但是对于此情此景,秦观在词中表达的却是一种欣喜,他为牛郎织女的相会而高兴。在他眼中,牛郎织女虽然一年只能相见一次,但这一次却远远胜过人世间无数夫妻的天天见面。“相爱容易相知难”。试想,假如夫妻间天天见面却彼此不知心甚至吵闹不休,怎能比得上牛郎织女这一对相互牵挂的恩爱夫妻,尽管他们一年只能于七夕相见一次。

词的上片是写“佳期相会”,词的下片转而写“依依惜别”。

下片前三句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展开想象,词人设想织女牛郎相会于鹊桥的情景。开端作者把情人相会时的那种情意比作悠悠无声的流水,以“流水”形容柔情,让人格外感到爱情的温柔缠绵。然而,“别恨长长欢计短”,愈是情深意厚,就愈加感到韶光苦短,这一夕的佳期,竟然像梦幻一样倏然而逝;那萦绕着幸福的鹊桥,转瞬间却成了他们离别的归路。“忍顾”,实为不忍顾,运用的是反问语气。“顾”,意为看。着一“忍”字,把爱人分离时那般悲痛欲绝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全句意为:他们依依难舍,怎么会忍心看那条鹊鸟搭桥而成的归路呢?正所谓“相见时难别亦难”。看都不忍看,当然更不忍走了。所以,这里不说不忍走而说不忍看,意蕴更显深厚,能把“别时难”的内心情感和外在场景融为一体。作品中主人公难舍难分的感情表达得更为酣畅淋漓,达到了无可遏止的地步。

最值得赞赏的是词的结句,秦观并没有沿用时俗陈套,以凄婉低沉的情调作结,而是笔锋一转,另辟蹊径,以全新的境界迸发出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千古名句。这是全词的点睛之笔,也是对牛郎织女纯洁爱情的歌颂赞美,既照应上片末两句,又就相会时间之短立论,进一步阐发词人的爱情观。在这里,词人以安慰而又带有议论的口吻强调地提出:人们的爱情只要坚贞不渝,经得起时空阻隔等各种不利因素的考验,则又何必一定朝夕相守、形影不离。终日长相厮守,倘若能相濡以沫,固然是一种幸福,但若是貌合神离,逢场作戏,身在咫尺,心在天涯,又岂能有真爱?倘是真爱,即使分隔两端,又怎能阻止心灵的交会,即便一年之中只一日相会,又怎能中断每日思想的交流呢?故分离并不是一种不幸,恰是一种坚定,是检验两情长久的最好砝码。其实,秦观所提出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只不过是宣示了一种对爱情一反传统而又非常现实的观点:爱情的最可贵之处正在于内心感情的真纯持久,而不在于双方形影的须臾不离。因为从主观上说,真心相爱的情侣固然总是以能够相亲相偕、形影不离为最大幸福;但从客观上看,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又往往迫使他们不得不忍受短暂的乃至长久的分离,正所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于是,这样的分离反倒恰巧成为检验双方爱情是否真纯持久的试金石,正所谓“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

秦观《鹊桥仙》描绘的爱情是如此纯洁、真挚、坚贞、动人,与《花间集》中艳情词的缠绵悱恻、妖娆艳丽截然不同。词中亦无生死相许、相随天涯的山盟海誓,流淌于其间的,是夹杂着淡淡哀愁的真情一片,词人准确地把握了牛郎织女传说故事中包含的情感内核———超越世俗爱情的灵魂之爱,“真正的爱情是诞生于不变的灵魂之中,爱上心灵之美的人才是爱上了永恒,爱情的升华在于追求灵魂心灵的结合”。在词人眼中,牛郎织女的爱情并非尘世间凡俗的爱情,而是象征着灵魂心灵结合的美好理想,这种看法胜过白居易《长恨歌》中“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以“永远相爱不相离”为最高愿望的爱情境界。

总观全词,正是这字字珠玑,落地若金石声的警策之语,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使这首词流传久远。大多吟咏七夕的诗词是为牛郎、织女感到悲伤,感慨他们的别离,在作品中弥漫着悲苦。而秦观能跳出他人的一般见识,大大赞美牛郎织女忠贞不渝的爱情,这首词的确写出了新意,表达了词人秦观对爱情的一种进步的认识。明人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卷二评价此词:“(世人咏)七夕,往往以双星会少离多为恨,(而此词)独谓情长不在朝暮,化腐朽为神奇。”的确,“化腐朽为神奇”,秦观完全当之无愧。

参考文献

[1]韩梦迪.从美学的角度浅析不同的七夕之悲——对比秦观与朱淑真的《鹊桥仙.七夕》.大众文艺 (学术版) , 2011, (13) .

[2]卢小燕.牛郎织女恨《鹊桥仙》中情——宋代《鹊桥仙》七夕相会词的情感内涵及审美效应[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7, (05) .

[3]王力明.秦观《鹊桥仙》的情与爱[J].文学教育 (下) , 2007, (08) .

[1]韩梦迪.从美学的角度浅析不同的七夕之悲——对比秦观与朱淑真的《鹊桥仙·七夕》.大众文艺 (学术版) , 2011, (13) .

[2]卢小燕.牛郎织女恨《鹊桥仙》中情——宋代《鹊桥仙》七夕相会词的情感内涵及审美效应[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7, (05) .

安徽老汉情暖 南昌别样人家 篇8

寄居地天又塌,他的胸膛

成了三孤儿的靠山

16年前初夏某晚,南昌武阳预制板厂门口小店里,急急走进来一个水淋淋的老人,手里拎着一小袋大米。昏暗的灯光下,店主万国兰吓了一跳。待看仔细,方发现来人就是那个时不时到她小店来,买一瓶2块钱的便宜白酒,转身就走的外地人。她忍不住好奇,询问他咋拿米来换酒。他含笑不答,径直问万国兰这点米能不能换到一瓶酒?万国兰爽快地拿秤称,不够啊。老人放心说要不放你这里,明天再来换,说完要走。万国兰连忙叫住他,找了块干毛巾,让他擦擦脸。万国兰随口问道:“外面下雨了吗?”老人说:“没有。”她紧追一问:“那你咋全身都湿透了?”老人憨厚一笑:“我是游水过来的。”游水?万国兰深感困惑:“你家在哪啊?”老人不言语。

万国兰即递上一杯白开水。老人这才意识到自己又走神了,慌忙摆摆手,说不渴。他走到门口,用手指指西岸,说:“我就住在那边,跟你们家对门。”西岸?那边没有人家啊?万国兰倒吸了口凉气——这是边缘地带,这边也只有预制板厂啊,而那头白天只能看到一座正加紧修造的桥墩。往来两岸,暂时靠一条小船,五毛钱就可以往返一次。难道他住桥墩下?才要证实,人已走出门去,回头说声“我明天再来。”便大步流星没身于黑暗中。

万国兰赶紧抓起一瓶白酒,追出门去,可没走几步,就听得“扑通”一声,那人已跳进了凉丝丝的河水里……

她愕然地站住了,心里涌起一阵阵莫名的酸楚。

丈夫下班回来。她对他说那个总是来买一瓶白酒转身就走的外地人刚来过……杨水根听完,唏嘘不已。夫妻俩猜测,他一定是个叫花子,没地方住,落难在对面桥墩下。可他也真干净,来几次了,愣没看出来他的身份。今天傍晚冒着生命危险游水过河,大概是舍不得来回5毛的船钱吧。杨水根交代妻子等明天看看是不是这样。

第二天黄昏,老人又来了,还是一身水,却是空着手。他要万国兰算算昨天差多少钱,今天他补得上。万国兰说声“不急”,给他倒了杯水,同他攀谈起来。她于是知道,老人叫郑龙夫,今年61岁,1983年的洪水把他的家和家人以及村庄全部摧毁了。他捡了条命,自称有门木匠手艺,便从安徽逃荒到了江西,谁知找事不到,只得乞讨苟且偷生。最近他在西岸新桥墩下安了家……

万国兰听了,心痛不已。待丈夫回来,立即把家旁边堆放杂物的一间小屋腾出来,收拾干净。好说歹说,让郑龙夫住里面了。郑龙夫有点不敢相信,她家境并不好,会真心帮助一个外地来的乞丐?他决定住下试试看。

杨家的三个孩子跟他挺投缘,没几天就开始叫他“爷爷”了。每天傍晚等老人要饭回来,就围着他闹。看女儿最喜欢他逗,常常“咯咯”直乐,考虑到孩子一天天大了,五个人睡一块也很困难,万国兰于是决定让女儿跟老人睡,藉此缩短郑龙夫与自己家的距离。女儿高兴,郑龙夫也没说什么。

杨水根不久就托熟人,把郑龙夫安排进了自己工作的预制板厂食堂工作。郑龙夫每天下班,回到小屋,就逗孩子开心。有一天,他突然听到杨水根夫妻吵骂,疑窦顿生,莫非自己寄居久了,引发了家庭矛盾?于是连夜收拾东西,搬到食堂杂物间去了。直待万国兰寻到他并催他回去时,他才知道,这对夫妻是父母包办的,向来感情薄,经常吵架,并不是因为他的存在所致。

1993年,万国兰同杨水根离婚了,而且立即搬出去,大街小巷到处转做小买卖谋生。三个孩子一夜间没有了妈妈,而因为爸爸忙于上班,他们常常挨饿。一爿小店,也几乎要倒闭。郑龙夫这时就特别忙碌,食堂事一完就过来帮衬,照料孩子,有时间就开店张罗。哪里料到,附近有小青年竟然欺负他是外地人,买了东西老不给钱,还扬言要收拾他赶他走。坚持了一段时间,小店就开不下去了。

1994年10月,杨水根突然暴病身亡。郑龙夫懵了,不知所措。惊闻噩耗,杨家人呼天抢地赶来处理后事。三个孩子立即被分散寄养到亲戚家里。好端端的一个家转眼间分崩离析。这间破屋随即失去了生气。郑龙夫于是吃住在食堂里,重新陷入孤独与寂寥中。他想,实在呆不下去了,就走吧,还讨自己的饭去。

然而,没过几天,三个小孩说好了似的,在9岁的老大杨玲带领下,跑到食堂,一个个呜呜地哭,抱着郑龙夫的腿再也不肯松开。郑龙夫悲喜交加,把他们紧紧拢在怀里:“我们爷几个不分开了。”

郑龙夫重新打开那个破败的家门,搬进去住了。他一定要把这个支离破碎、冰冷的家,搞得热热闹闹、温暖如春。

何尝不是杰作,三个准孤儿

平安还出大学生

不幸很快又降临了,预制板厂效益不好,郑龙夫不能在那再做下去了,生活重新陷入困境。

好在他有修车手艺,便在门口摆了个小摊,为过往车辆修修补补。可是,好景总是不长,偌大的预制板厂一倒闭,连修车生意也受影响。迫于压力,他想再去要饭,可又担心孩子们遭人歧视。情急之间,突然想起自己早年还学过补鞋,于是兴奋地整了一个修鞋担子,走街串巷,为人们补起鞋来。起早摸黑,虽是辛苦,但希望的阳光总算射进了这个寒气袭人的家,生活多少有了些暖意。

1997年,三个孩子眼看着长大,简陋的小房间,再也不合适混居。还有,万国兰独身回来,也得住吧,不能老是半夜还往门外赶。郑龙夫决定盖房子,改善一下居住环境。可摸摸家底,省吃俭用也就是一万多点。万国兰也马上取出全部积蓄一万多块钱,交给他。这也不够啊。两人一商量,决定找有关部门关照关照,减免一些手续费。真不错,得知他们的特殊家事,有关部门开了绿灯。

一座单层平房盖起来了,可三个孩子同时上学就出现了困难。1998年,老二杨涛上完初一就被迫辍学,在家干了两年家务后,跟人家到南昌二七北路学汽车修理。一个15岁的小孩,常常遭人欺负,弄得一天哭好几次鼻子。郑龙夫知道了,心疼不已。2000年10月,他实在看不下去了,又取出近两年修鞋甚至偷偷讨乞攒下的几百块钱,在青云谱区租了一间小店面,让杨涛去卖早点。但生意一直不好。几个月后,郑龙夫还是把杨涛送去学汽车修理了。

2002年5月13日傍晚,汽车修理厂老板打电话告诉郑龙夫,说杨涛下午给中巴车换钢板时,打火机不慎点燃汽油,烧伤了自己,已在省武警医院救治。他放下电话,连夜赶到医院,目睹孙子的惨状,再也控制不住,呜呜地哭起来……医生告诉他,杨涛的烧伤面积达23%,烧伤程度介于2度和深2度之间,虽然没有什么生命危险,但是,要治好来,估计手术费用至少需要2万元钱。2万元?!郑龙夫当时就傻了。哪里去弄这么多手术费啊?他带过来的也就是自己全部积蓄500块呢,而那个26岁小老板也可怜得要死,求爷告奶才借到3000块。等第二天万国兰赶来时,郑龙夫催她去借,也只借到一千多一点。三个人,不知所措了。

这时,有人提醒郑龙夫,可以去向《江南都市报》社求助试试。他二话没说,就去了。得知老汉的难处,加上被老汉的大义感动,17日,报社记者赶到医院看望受伤的杨涛。随即,小杨涛有难急需帮助的消息见报。当天下午,就有一位尼姑,到报社捐助了5000块钱。郑龙夫喜极而泣。

杨涛烧伤的消息郑龙夫一直不让告诉杨玲,因为她即将面临高考,怕会惊动她,让她难过、分心。到这一年,老三杨力也读不下去了,在家做家务。这种贫寒人家,父爱母爱残缺,三个孩子能不学坏,平安长大,对郑龙夫来说,也心满意足了。然而,大孙女杨玲在学校的骄人成绩,却让他感到无比荣耀。所以对她也百般呵护。

真不错,杨玲一举考上了江西师大。郑龙夫甭说有多开心了。可很快就愁上了。上大学得准备一笔巨款,家里早就拿不出钱来了,何况刚从杨涛的不幸中跨过来。怎么办?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杨玲失去上大学的机会。郑龙夫拖着年迈的身子,决定跑跑有关部门寻求帮助,或者贷款。万国兰也找遍所有亲朋,筹集资金。众多好心人的帮助,让他们迈过了最难过的坎,杨玲顺利入学了。

然而,2005年9月,一个消息像惊雷一般炸得郑龙夫手足无措。杨玲失学了,不知所踪。磕磕绊绊总算熬到大四了,这怎么行呢?心急如焚的郑龙夫不顾年老体衰,坐上车子,就找到了孙女所在学校里。原来,杨玲出门打工去了,她还欠着一万多元学费没交齐呢,至于去哪了,班主任也不清楚……

减负之举太前卫,散尽余热

为了家业步步高

孙女“失踪”一年,老人忧心如焚。好几次误将在桥头下车的女孩当孙女,乐呵呵迎上去时才发现看错了。

2006年中秋节前,郑龙夫的心愿被记者登上了报纸,希望杨玲看到后,能回来过个团圆节。正准备返校的杨玲得知消息,迅速赶到家里。终于见到日思夜想的孙女了,郑龙夫老泪纵横。杨玲赶紧将自己挣钱了,可以完成学业拿取毕业文凭的喜讯告诉爷爷。郑龙夫这才破涕为笑,杨玲是个完全的大学生了,这个家有奔头了。

是啊,万国兰四处打零工挣钱,晚上还帮人家看店,能挣到一笔;杨涛门口的修车生意十分冷清,可他妻子在附近砖厂上班,也能挣得一点日常开支;老三远赴广东打工,已经可以养活自己了……

可是,自己呢?郑龙夫想到自己,身体大不如前不说,还什么也不会做了,差不多成了一个饭菜桶。自己成了这个家的负担啊,更何况杨涛已生养了一个小儿子。还有,万国兰身体也不怎么好,落下的肩周炎让她烦恼不已。

这样子肯定不行。郑龙夫一次吃饭时,就撵年轻人出去,“到外面闯闯总能找到挣钱的路子,呆在家里总是死路一条”。为此,他承诺自己来照顾好小曾孙。可杨涛他们不放心,说爷爷年纪大了,这时候正少不得人照顾;他杨涛这条命可都是爷爷抢回来的呢,他可不能随便就离开家。

郑龙夫看着孙子他们老半天,不言语了。那一晚,他难以入睡。自己老了,非但挣不来钱,而且还没有一厘一毫遗产。如何是好?反正自己不能给他们添累赘。

9月26日傍晚,郑龙夫瞅准家里人都出去了的机会,把自己的衣服全部取出,拖到桥墩下面,一把火烧了个精光。然后,他趁着夜色,快速逃离了这个家。他不敢回头张望一眼,生怕一不小心让谁看到他眷顾的泪水。

不过,他没逃脱成功,很快让杨涛追了回来。

其实,早在7月份的那次事故,就是一次郑龙夫为杨家减负的预演。郑龙夫在街上转悠,忽然听人说可以捐献人体器官。也不知怎的,就触动了他某根神经,让他联想到自己大半生,得过许多人的帮助,就愁无以回报呢;这下好了,把自己捐掉吧,一来回报社会,二来还可以名正言顺为家里减去负担。可是,捐献器官得等到人死后方可进行的规则,让他沮丧万分。不过,他没有就此罢休。经过精心策划,他瞒着家人,带好毒药,怀揣自愿捐献遗体和器官书,跑到红十字医院。他想以服毒自尽的方式,达到捐献目的。但他的行动败露了,被杨涛和妻子找回来。自此全家人对他看得就严了许多。

全家人一致认为,爷爷付出太多,能安享晚年,一家子其乐融融,才是最好结果……郑龙夫听着听着,再也不说什么了,只是一口接一口地叹“惭愧”。

冬日阳光下,带着小曾孙晒太阳的郑龙夫老人,看上去很安详。事实上,他自己就是一颗冬天里的太阳。

上一篇:成藏条件下一篇:建筑中水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