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精彩(共12篇)
别样精彩 篇1
近年来, 甘肃特殊教育发展走上了快车道。2010年, 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甘肃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 《意见》指出:到“十二五”末全省适龄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80%以上, 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基本达到当地普通儿童入学水平。所有人口在30万以上、残疾儿童少年相对较多的县都能建起1所独立的特教学校。
同时, 《甘肃义务教育条例》中对特殊教育学生人均公用经费作了量化, 明确规定特殊教育学校 (班) 、随班就读残疾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应当高于普通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的五倍。
这一切, 犹如一场场春雨, 滋润着残疾学生的心田, 也使全省特殊教育事业焕发出勃勃生机。让每一个残疾学生都受到教育, 这是教育公平发展的基础, 同时, 也体现社会的公正和良知。
别样精彩 篇2
作为中华文学艺术中的奇葩瑰宝——古典诗词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增加其文化底蕴、陶冶情操、培养美好品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古代诗歌,要求学生能“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应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由于古诗词中所描写的景物、事件、人物与我们生活的年代有较大的距离,学生们不能很好地把握它们的内涵,即便教师不辞辛苦“字字落实,句句过关”,留给学生的也往往是碎片式的浅表印记,这迫切需要我们审视当前的古诗词教学现状,立足整体,有机整合,有效串联。
一、现状:孤篇教学,缺乏串联
古典诗词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教材中选编的古诗词,大多是历经千年的不朽名篇;编者在编排时并不是杂乱无序、随意为之的,而是有其科学性、逻辑性的。通常每一首古典诗词并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彼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教师在学期初备课时,就应有整体意识,不仅仅是备好一两个单元,而应通读整本教材,还要回顾上册书以及下册书的内容,瞻前顾后,以所学课文为重点,有机串联相关课文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古诗词。
然而,目前的古诗词教学普遍缺乏整体意识,忽视教学过程中的有机串联,满足于对单篇古诗词的“知诗人,解诗题,抓诗眼,译诗意,悟诗情”,这种“一首教完接着教另一首”的逐篇孤立教学模式不仅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而且会使教材内容支离破碎,破坏教材编排的逻辑性。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就读的方面说,若不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涵泳、体味,哪里会‘真知’读,哪里会‘真能’读?”因此,古诗词教学迫切需要打破这种逐篇孤立讲解的教学模式,整体把握教材,统筹安排,有机串联,纵横贯通,互相参照,在串联中达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串联:耳目一新,深化理解
这里以《望岳》为例具体阐述如何进行“串联”。有机串联相关诗词,不仅会令人耳目一新,更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的一些特征。
在学习《望岳》时,笔者有意在教学中串联了《春望》,《春望》和《望岳》分别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诵读欣赏的两首诗,这两首诗为杜甫不同时期所写,诗的风格也迥然不同,《望岳》境界壮阔,气势磅礴,抱负远大;而《春望》则景象凄清,感情凝重,风格沉郁,二者对比鲜明。在教学之初通过竞赛抢答、激发兴趣等方式迅速完成五岳及律诗知识和杜甫创作历程的介绍,为深入鉴赏《望岳》以及串联比较《春望》打下基础。在赏析《望岳》时主要通过四个板块来开展,即“读泰山”——通过学生的自由朗读、老师的范读、学生集体朗读,初步感受泰山巍峨、雄伟的气势;“品泰山”——通过学生的咬文嚼字,进一步了解杜甫眼中的绵延不绝、苍葱翠绿、神奇秀丽、高大壮美的泰山;“悟诗情”——诗言志,作者写泰山想表达怎样的情感?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目标,链接了当时的写作背景即作者虽科举不第,但却是豪情壮志;紧接着“对比读”——此部分串联比较《春望》,引导学生认真诵读两首诗,并抛出核心问题:为何同一作者,两首诗的感情基调却截然不同?在此问题下,引导学生分组探究,积极发言,并引导学生紧密联系两首诗的创作背景,即创作时诗人的境况、社会的变化等,让学生透过简短的几句诗去探讨更深层次的东西。很快,在小组探究、自由发言的基础上,学生对两首诗从简单的取景不同到景物的象征寓意差别再到联系作者人生变故以及当时的社会特定背景,层层比较,步步深入,对两首诗的情感风格把握得更加透彻,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在此基础上,又引导学生回顾鉴赏过程,总结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即“以史解诗,知人论诗”。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通过串联比较,不仅让课堂不再陷入解词译句、空洞揣测诗情的沉闷,而且在巨大的反差比较中深化对诗人情感的认知,在比较鉴赏中,超越诗歌本身,获得对古代诗歌鉴赏方法知人论诗的真切体悟,这一过程本身正是整合教材资源、综合提升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过程。
三、总结:有机整合,有效串联
从上面的教学实践可以看出,“串联”教学并非简单地把相关的诗文放在一起讲授,而是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围绕中心目标有机整合资源,在串联时,对教学资源是有选择性地挖掘运用,以免弱化教学目标。
一堂成功的古诗词“串联”教学,无疑需要教师非常熟悉教材脉络,充分领会编者意图,对教材资源实现有机整合,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效串联,提升教学效果。在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合串联: 一是同主题诗整合串联。如唐代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与明代夏完淳的《别云间》,同是爱国诗,然而作者所用的方法却不太一样,前者是竭尽所能通过不断地渲染烘托战斗的激烈从而表达自己誓死也要为国捐躯的爱国情怀,后者却是通过直抒胸臆来表达这种情感。通过串联比较让学生领悟到同一主题的诗歌创作手法却各有妙处。
二是同题材诗整合串联。如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通过串联比较,学生会很容易发现这两首词同是咏梅,但是由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所赋予梅的形象有所不同,所表达的情感也大不一样,一个是自信的、昂扬的,一个是苦闷的、抑郁的。通过这样的同题材的串联,学生很快就能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领悟到诗歌所要表达的主题,能大大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阅读效果。
三是同作者诗整合串联。可以选取为官与贬谪期间诗作、早年与晚年诗作、出世与人世诗作等,让学生更深入地走近诗人,在串联比较中对诗歌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增强对比分析的能力,懂得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写作规律,掌握切时、切地、切人的诗歌鉴赏原则。如前文教学实践中《望岳》《春望》两诗的有机串联。
四是同时期诗整合串联。“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历史时期的诗歌往往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相同背景,有助于学生深入领会诗歌,感悟诗人的感情。如在学习南宋词人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时,作者醉梦里挑亮油灯看宝剑,梦中回到战场,骑着战马,拉响弓箭,豪气冲天,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这种精神荡气回肠,令人敬佩。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理解主题,可以串联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诗,通过这样的前后联系,就能让学生更好地走进风雨飘摇的南宋,走进对南宋王朝虎视眈眈的辽国,继而深刻地感受辛弃疾和陆游壮志难酬、悲愤难平的内心世界。
别样的你,别样的精彩 篇3
【关键词】课堂导入;讨论;收获
【中图分类号】G523 【文献标识码】A
一、别样的导入
蒋老师出奇制胜,上课前先在黑板上写上课题《疯羊血顶儿》、西顿、椋鸠十、沈石溪,然后才正式上课。大家都心里嘀咕着,这葫芦里到底卖着什么药?只见他——
片段一
师:(指着“椋鸠十”这个名字)你猜这怎么念?
……
师:同学们,有人说写动物小说的椋鸠十相当于写童话的——
生:安徒生。
师:你还能说出其他的童话作家吗?
师:如德国的霍夫曼豪夫,他写的《咬胡桃的小人和鼠王》很有意思。
师:有人说写动物小说的椋鸠相当于写诗歌的——
生:李白。
师:是唐代大诗人。
生:李清照。
师:你一下子从唐代说到了宋代。
生:艾青。
师:艾青,他写过《大堰河,我的保姆》。
师:托尔斯泰,是吧?他的《战争与和平》令我们记忆深刻。
课也听过不少,说实在这样的导入还真是少之又少。一开始就吊人胃口,让大家猜写在黑板上的“椋鸠十”怎么读,大家是众说纷纭,答案一个接着一个,可惜连连被蒋老师否定。最后连听课老师的神经也被提起来了。呵呵,因为很多老师也碰到了知识的盲点,偷偷说不认识呢!最后还是蒋老师自己说了答案,有意思,印象真是深刻。
接着,就是围绕着这三个作者开聊了,乍听,还真有些乱。什么跟什么呀,几个完全不搭界的作家怎么都串在了一起,刚开始还真是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不过细琢磨倒是明白了教师想让孩子们多扩大知识面的用意,这也未尝不可。你别说,还真是不聊不知道,一聊吓一跳,孩子们的知识面还真丰富,不可小觑。
二、别样的讨论
蒋老师出示了母羊被黑母狼撕杀的片段,在学生进一步阅读之后,教师设计了一个别样的问题展开了别样的讨论,在教师的引领下,在孩子们热爱儿童文学的基础上,我被这群孩子们的回答吸引了。
片段二
师:母羊之死只是十几秒钟的事情,但作者却写了近二十页,你们觉得这样写怎么样?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生1:我觉得这样写很好,正是这一幕,给“血顶儿”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为它的复仇计划埋下了伏笔。
生2:我觉得这样写不好,因为这样写暴力倾向太强烈了,晚上看了会做噩梦的。
生3:我觉得这样写很好,这样更可以突出狼的凶残,更能燃起“血顶儿”的仇恨。
生4:我觉得这样写很好,狼杀羊的片段很精彩,能体现狼的无情和羊的懦弱,让人有读下去的欲望。
生5:我觉得不好,本来狼吃羊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很正常的食物链现象,不必写得那么血淋淋的。……
多么精彩的回答呀!这个问题是没有正确答案的。但至少在阅读中延伸了学生的生活阅历。学生学会了提问题,解析问题,更让孩子们学会了敢于挑战作家。我们的阅读教学不正是要追求这种对话吗?在课堂上去追求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而《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段话,再一次浮现在我的脑海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三、别样的选择
片段三
师:最后,“血顶儿”与黑母狼展开一场决斗,你希望是谁赢?请用分值表示:-3、-2、-1、0、1、2、3 ,并说明理由。
生1:“大家光想到了羊是有生命的,但是忘记了狼也是有生命的呀!“血顶儿”只是死了母亲,可人家是死了不止一个,说不定还是母狼更值得同情呢!”
生2:“我很犹豫,是因为一方面我很同情“血顶儿”,觉得他很可怜,最后连他最信任的朋友也背叛了他,我多么希望他能赢。另一方面,我也明白“弱肉强食”这个道理,狼毕竟是狼,应该符合事实的发展规律,狼最终会战胜羊。
老师的问题问得很巧,他没有简单地把人理解为两种,他没有忽视人们很多时候的矛盾心理。而这样的设计,显然让孩子们更有话可说。可别小看孩子们,他们解读文本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惊人的。一个个辩证式的解答,一个个不一样的思考点,从他们的口中倾泻而出,很多孩子的回答让所有听课的老师送上了最热烈的掌声。
这就是儿童文学的魅力,这就是成功的设计带给孩子们最大的收获。难怪苏霍姆林斯基早在很多年前就提出:让孩子尽情地阅读吧,我们不必担心孩子在书本中会学不到什么?这让我更强烈地感受到我们现在的教师和家长总是抱怨现在的孩子不懂得珍惜,不懂得谦让,不懂得尊老爱幼,不懂得太多太多,而文学作品会将这些真实的东西传递给我们的孩子,我们为什么不用呢?作为老师,我们已不能仅仅停留在开一张书单的基础上搞课外阅读教学了,我们自己首先应该是儿童文学的爱好者、鉴赏者、写作者,儿童文学世界需要教师领跑,才能更好地亲近母语。我想,为儿童阅读点灯,做一个散发着文学味道的语文老师,多上几堂像蒋老师那样的班级读书会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努力的方向吧!
别样的理答别样的精彩 篇4
一、寓“庄”于“谐”, 突出趣味性
语文教学应当充满快乐和情趣, 只有情趣盎然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领学生进入语文的诗意殿堂。课堂理答要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 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和学生对话, 那些僵硬、呆板、严肃的理答只能让学生心灵压抑、情感枯竭、思维闭塞。法国著名演讲专家海因兹·雷曼麦曾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 比直截了当的提出更易让人接受。”教学实践表明, 如果教师能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和学生对话, 寓庄于谐, 融学于乐, 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打破课堂枯燥沉闷的压抑局面, 使人精神放松, 增强师生间的亲密感, 更能使知识变得浅显易懂, 为学生喜闻乐见, 突出理答的趣味性。
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时, 文中写到杂草被大夫用除草剂喷洒过后:“完了, 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有一个学生朗读这句话时, 声音非常响亮。于老师笑了笑, 朝学生做出喷洒的动作:“要么你的抗药性强, 要么这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来, 我再给你喷洒一点。”同学们都笑了, 该同学也会心地耷拉着脑袋, 有气无力地又读了一遍, 这次读出了课文的情境。
人人都喜欢幽默, 幽默的理答是激励学生学习的润滑剂。高尔基一贯强调“向孩子说话必须惹人发笑”。他认为, “用枯燥无味的语言向儿童讲话, 就会在他们心中引起烦闷和对于说教的主题本身产生内心的厌恶”, “我们需要发展那种充满儿童幽默感的愉快和谐的”“轻松的”“惹人发笑的”语文课堂。
二、化“直”为“曲”, 彰显启发性
课堂理答不是对学生回答的简单肯定或否定, 也不是教师直接把结论告诉学生, 而是师生情感融合、智慧对接的过程。我们都知道, “文似看山不喜平”, 课堂理答也是如此。直来直去的理答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 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学生思维的发展。课堂理答要做到化“直”为“曲”, 曲径通幽, 巧妙迂回, 循循善诱, 层层递进, 让学生经历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思考和体验过程, 彰显理答的启发性。
如有位教师在上老舍先生的《猫》一课时, 对“用身子蹭你的腿, 把脖子伸出来要求给抓痒”这一句中“蹭”字理解, 给了学生广阔的品味空间。
师:能说说“蹭”在这儿的意思吗?
生:是摩擦的意思。
师:那老舍先生为什么不用“摩擦”而用“蹭”呢?
生:我觉得用“摩擦”的话, 句子中的猫就没有可爱的那种感觉了。
生:我也有这种感觉, 就是猫好像不再温柔可爱了。
师:看来, “蹭”虽然有摩擦的意思, 但决不仅仅是摩擦那么简单。大家联系上下文, 看看对这个“蹭”字还能找到什么新的感觉。
生:我觉得“蹭”是轻轻的摩擦。
生:我觉得“蹭”是温柔的摩擦。因为课文中说, 猫高兴的时候比谁都温柔可亲。猫蹭主人的腿, 那是在向主人表示亲热呢!
生:我觉得“蹭”还有一种撒娇的味道。猫在老舍爷爷面前撒个娇, 要求给抓痒痒。说明猫和老舍爷爷关系特别好。
师:体会得真好!大家看, 猫这样轻轻地、温柔地、撒娇似的蹭着老舍爷爷的腿, 蹭出了什么?
生: (依次发言) 蹭出了可爱, 蹭出了友谊, 蹭出了顽皮, 蹭出了乖巧……蹭出了感情。
师:说得多精彩啊!同学们, 一个“蹭”字, 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猫的可爱, 还让我们看到了一幅人爱猫、猫爱人的动人画面。
在学生对词语意思理解不到位的情况下, 教师没有直接给出定性的评价, 而是巧妙地引导学生进一步地比较、揣摩和品味, 走进词语的深处, 感悟词语的内涵, 逐渐进入学习的佳境。这样的理答没有了生硬评价的痕迹, 成为思维的交锋、思想的碰撞、精神的交流、视界的融合, 成为学生的自我反思和相互唤醒。
三、生活对话, 凸显艺术性
在传统的课堂上, 教师怀揣“答案”的法宝, 手持评价的“大棒”, 是课堂理答的权威和主宰者。在孩子们的心目中, 教师好像是无所不知, 无所不能的“百科全书”, 是学生眼中的“神”, 学生只能噤若寒蝉地仰视着教师, 小心翼翼地配合着教师的教学过程, 师生之间永远隔着一堵无形的墙。其实, 在理答的过程中, 教师如果能创设浓郁的生活情境, 蹲下身子和学生平等交流, 不露痕迹地和学生进行生活对话, 必然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愿望, 收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教学效果, 凸显理答的艺术性。
大家都喜欢于永正老师在《草》教学中检查背诵的教学片断, 于老师大智若愚的理答艺术让我们无不折服。
师:回家谁愿意背给奶奶听? (指一生到前面) 现在, 我当你奶奶, 你奶奶没有文化, 耳朵有点聋, 请你注意。
生:奶奶, 我背首古诗给您听, 好吗?
师:好。背什么古诗? (生答背《草》)
师:草?那么多花儿不写, 为什么写草啊?
生:因为草有一种顽强的精神, 野火把它的叶子烧死了, 可是第二年春天, 它又长出了新芽。
师:哦, 我明白了。你背吧。 (生背) “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
生:这句是说, 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 (众笑)
生:不是!是“一岁一枯荣”。枯, 就是叶子黄了, 干枯了;荣, 就是茂盛。
师:后面两句我听懂了。看俺孙女多有能耐!小小年纪就会背古诗。奶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 哪有钱上学呀? (众笑)
于老师根据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 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 把自己置于没有文化、耳朵又聋的“奶奶”的角色位置上, 目的是衬托起学生“高大”的形象, 和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 教师在理答中巧妙地设置“陷阱”, 制造认知冲突, 训练学生思维严谨、明察秋毫、善于分辨的内省和顿悟能力, 学生在帮助弱势的“奶奶”的过程中逐步达成教学目标。通过师生表演练背古诗, 让学生去感悟、识记和品味语言, 在富有情趣的活动中内化学习效果。于老师的理答看似简单随意, 实则匠心独运, 唤醒了学生的灵性和智慧, 让学生在妙趣横生、春风化雨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这样的理答完全浸润在生活的情境中, 没有一点雕琢的痕迹, 恰如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诗:“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 而我已飞过!”这样的理答真是美不胜收, 妙不可言, 让人回味无穷。
老人晚年生活别样精彩 篇5
立足家庭
退休后带孙子或孙女,是目前大部分人的生活状态,一来,可以为子女减轻负担,二来,也充实自己的退休生活,并且可以继续发挥余热,实现自我价值。王大爷原来在机关是领导,忙了半辈子,跟家人相处的时间很少,终于退下来了,立刻在家里找到了一个“新岗位”――专职带孙子。
中国人自古重视家庭,工作时由于时间精力所限,越是事业心重的人,对家人的照顾和关注越少。退休后则可以更好地关爱家人。回归家庭也因此成为大多数中国老人退休后的首选。
不过,从社会主流、公司骨干退位,成为一家的“后勤保障人员”,角色转化得有些大,老人容易产生失落感。加上有些不能适应角色的变化,老人与家庭成员产生矛盾或冲突时有发生。还有的人工作时一心扑在事业上,忽视了另一半,待退休后,要天天面对老伴、儿孙的时候,变得很难相处。所以,老人不要把工作作风带回家庭,要重新适应家庭角色。这就需要多和家人沟通,建立新的、和谐的家庭关系,这样才能充分地享受天伦之乐。
当志愿者
每逢寒暑假,退休的高阿姨都会来社区儿童活动中心,担当志愿者义务给孩子辅导功课。“我有退休金,来这里就图个乐和,孩子们和我建立了感情,生活充实了,也收获了很多感动和快乐”。她说。
如今,像高阿姨这样担当志愿者的老人越来越多,她们利用自己的特长参与相关的志愿者活动,不仅给他人带去温暖,也发挥了余热。美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刊登的研究表示,无私从事志愿工作的人比不乐于助人的人更长寿。因此,如果老人身体力行,平时喜好社会活动,喜欢与人交流,都可以义务发挥余热,充当社区、居委会管理员,或者其他志愿者活动。开拓新的生活领域和人际关系,排解孤独寂寞,增添生活情趣。
再返岗位
“活到老,干到老”是不少刚退休老人的选择,他们有的因为经验、资历深厚,被挽留在原领域继续发挥余热;有的出于经济上的考虑,接着找个事干,这些都值得鼓励。要实现退休后继续工作的顺利进行,主要应警惕岗位转换后的心理落差。有的当惯领导的人,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在新的岗位上就会出现烦闷、愤怒等不良情绪,严重的还会损害身体。
美国《职业健康心理学》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退休后仍做零工或兼职的年长者,身体和精神健康状态好于完全停止工作的人。其中,患重病的几率会低17%;精神健康测试中,前者比后者的分数也高出31%。
因此,如果老人身体健康、精力旺盛,又有一技之长,可以积极寻找机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一方面发挥余热,为社会继续做贡献,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使自己精神上有所寄托,使生活充实起来,增进身体健康。不过,工作必须量力而为,不可勉强,要讲求实效,不图虚名。
以学为乐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张大爷退休后选择到老年大学学习电脑。按他的话说,学电脑是为了跟上社会,不至于早早“落伍”,能让视野更开阔,自己也会更加自信。
老人退休后,并未离开社会。为了跟上时代,继续学习是很多求知型老人的选择。老人退休后应继续学习新知识,看书读报,关心国家大事,有条件者可参加老年大学,充实自己的生活。一方面,学习能促进大脑的使用,使大脑越用越灵活,延缓智力的衰退;一方面,要避免变成孤家寡人,就要通过学习来更新知识,跟上时代。最重要的是,学习新东西能帮老人加强人际交往,满足了爱好,挖掘了潜力,也增强了幸福感和生存的价值。
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学东西,先不要给自己定过高的目标,而要从简单、实际的开始。比如学英语,先学会跟人打招呼就很好;比如学电脑,可以从会用拼音打字开始。最好是能找到志趣相投的“学友”,共同参加老年大学,或者类似的社团,学起来更快乐,也更有效率。
相伴旅游
退休后,时间宽松了,正是实现旅游梦想的好时候。和老伴一起出游,畅游世界名胜、品尝各式佳肴,这样的生活是大部分人退休后的美好设想。
如果老人爱好游山玩水,且拥有比较健康的身体,家里经济条件也相对宽裕,旅游生活不失为一种选择。老两口儿坐下来,每人写出自己想去的地方,之后把两人的愿望放在一起,看看有哪些地方是都想去的,拟定先后顺序和时间,一步步实现旅游梦想。旅途中相互支持、鼓励,既增进感情,也让人生阅历进一步丰富。
不过,以旅游为主的退休生活一定要安全第一。每次出行时最好挑选大品牌的旅行社,选择专为老人设计的“夕阳红团”。报名前,还需要跟旅行社确认旅行团的人数是不是太多,团里是否有随行保健医生和基本医疗设备,以及全程饮食是否符合老人的习惯等。
培养情趣
一项针对全国老年人文化生活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老年人普遍存在缺乏情趣的现象,这对退休后的生活十分不利,老人容易萎靡,也更容易衰老。
年纪大了,不等于一切趋于停止,而是可能成为实现兴趣的新起点。即便退休前没有特殊爱好,退休后也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一些。写字作画,既陶冶情操,也可锻炼身体;种花养鸟也是一种有益活动,鸟语花香别有一番情趣;跳舞、气功、打球、下棋、垂钓等都能增进身心健康。英国《每日电讯报》刊登芬兰的研究发现,各种娱乐休闲活动中,和音乐有关的活动对退休老人更有益。参加音乐类活动的人比其他人有更积极的人际关系、更乐观的人生观,能获得更多快乐。
另外,退休生活可能长达几十年,如果只有一种情趣,时间长了也无聊。因此,退休后首先要培养自己的文化情趣,并争取创造更多爱好,情趣越丰富对身心越有益。
回归田园
翻土、播种、浇水、锄草、施肥,这些农活成了老李夫妇退休后每天的新工作,为了满足回归田园的愿望,今年60岁的老李夫妇在郊区租了一套小院自己打理。对于整天在钢筋水泥中穿梭的都市人而言,能够更多地亲近自然是一种愿望。一辈子待在城市里的老年人,不妨在退休后,走进田园,这不仅能让他们体味到更多的生活乐趣,还能回馈他们一个健康的身体。
如果平日里比较喜欢田园生活,也有条件住在乡下,或者有能力在郊区租套院子的老人,可以将退休后的生活重点放在田园里,拾掇些花草,料理些蔬菜,都能增添生活的乐趣。而且住在乡村田园,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吃到新鲜的蔬菜,远离城市的喧哗,很容易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另外,对老年人来说,适当干点体力活,还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种菜、浇水、做园艺,都能促进血液循环,起到活动筋骨的效果。
别样的精彩 篇6
本套教材依据教学大纲,尊重编著原则。每册书内容编排共15课,每课教学时间4-5课时,每课结构分六模块出现。教学内容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生理发展,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本套教材,能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当地社会与经济文化的发展,更新美术教学观念,使美术教育不断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要求,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美术校本课程的人文性
美术课程的内容是通过教育将传递人类文化价值观念放在核心位置,强调教育不能仅仅只是教给学生实际有用的绘画技能、技巧和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文化观念和艺术修养;美术课程的内涵涉及人生理想、生存意义和自我的实现等方面,要求对人的道德、审美、价值和文化进行正确的理解。
1.引导孩子步入艺术天地,提高孩子自身的艺术鉴赏和审美能力。在这套教材中,我们在每册里面都有积极引导学生走近大师,如认识达·分奇及欣赏作品有《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的微笑》等。当学生完成小学六年学业时,会认识中外很多艺术大师,会欣赏名作:莫奈及作品《日出印象》、《睡莲》。马奈及作品《草地上的午餐》。法国“后印象派三杰” 塞尚、更高、凡·高及欣赏他们的作品。 米勒及作品《拾穗者》。罗丹及作品《思想者》等。中国画家顾恺之、展之虔及《游春图》、阎立本及《 步辇图》、顾宏中及《韩熙载夜宴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黄公望、石涛、郑板桥、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花鸟画等等。优美雅致的自然风光,生动感人的画面故事让孩子知道创作内容主要来源于生活体验和感受,名家名作的形象、轮廓、节奏、色彩、运动等形式要素,是孩子创作的源泉,从而提高孩子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2.了解民间习俗、传统节日,提升孩子文化认同和文化价值。如本教材三年级上册第7课《板凳龙》是先欣赏描绘每逢元宵节,温州城区有闹龙灯,划龙船的民间习俗。其中有一种叫“板凳龙”,也叫“龙档”是温州传统的工艺美术。作品由龙头、龙中段、龙尾三部分组成,上面雕有戏剧人物、亭台楼阁、花鸟山水等,每个板凳上还装有灯笼,工艺精巧。教师示范环节抓住板凳龙的特点、画出龙头和龙身的变化。接着再欣赏同龄人作品,然后安排小练习:让学生来设计一个板凳龙的龙头造型。最后明确创作要求:请学生画一画板凳龙,表现节日里热闹的场面。又如二年级下册第13课《又闻粽子香》,先描述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薰苍术、喝雄黄酒的习俗,也是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再是教师示范环节,接下去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最后是学生创作天地。
通过这些课程的教学,积极探索美术与社会生活的相结合的方法,进而了解艺术与人类、艺术与历史、艺术与文化的联系,提升孩子文化认同和文化价值。
二、美术校本课程的地方性
艺术教育要培养孩子热爱自然,热爱家乡,憧憬未来。带孩子到地方生活中去观察、发现、分析、了解、感受到事物的美,从而通过思维和记忆,描绘事物,再现事物间的关系。
1.楠溪江古村落是一块丰厚生动的编著素材。美丽的楠溪江以山清水秀、滩林美、村落古闻名于世。本教材编著中安排了很多楠溪江风景创造写生课。如二年级下册第14课《印象林坑》,林坑古村位于永嘉县内山区,它淳朴美丽,精致淡雅,民居沿溪依山而建,黑瓦白墙错落有致,溪上的廊桥和石桥象彩带一样贯通整个村落,使村庄显得更有灵气。当你放眼整个村庄时,小桥流水人家、还有袅袅的炊烟,让人美不胜收,她就象一幅构图精美、线条生动流畅的风景画。当你走在村中时,处处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个美丽的家园。又如三年级上册第1课《芙蓉亭》中是这样描绘的:芙蓉亭建于清代,位于楠溪江芙蓉古村。它坐落在村中一个方形水池——芙蓉池中央朝东,是一个两层楼阁式歇山顶的方亭。亭子飞檐翘角,空灵剔透,亭内设有美人靠,亭子的南北两岸有石板桥通达亭子,是村中公共休闲中心。
2.楠溪江自然古朴的特色桥梁也是编著的好素材。楠溪江两岸布满了各种各样的桥梁,有气势庞大的现代化瓯越大桥、温州大桥、楠溪江一桥、三桥等,也有很多典雅古朴的石板桥,石拱桥,独木桥,竹板桥等。本教材三年级上册第2课《过碇步》就是纳入特色桥梁为内容 :“碇步”,又称碇步桥,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形式的桥梁。楠溪江溪水有些地方较浅,村民认为不需要花太多的钱造桥梁,便因地制宜,用石墩一块块连接两岸,形成了“碇步”。
3.楠溪江天然景观奇峰怪石是我们编著的好素材。楠溪江景点琳琅满目,十步一景,变换无穷。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 一石一岩、一峰一崖都是那么生动有趣,那么自然秀美。本教材册三年级第3课《狮子岩》是这样描述:狮子岩是楠溪江中的两座小屿,站在岸边远望,水中间的岩石好像狮子戏球,故取名为狮子岩,它是楠溪江风景中的天然盆景。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孩子的美术创作冲动,是发自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因此,美术校本课程充分挖掘地方资源。
三、美术校本课程的创造性
想像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和开发,是现代美术教育最主要的特征之一。让学生尽量敞开心扉,大胆想象,大胆着笔,画出自己最想画的、最喜欢画的一切。
1.让学生逐步学会创造的方法。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导”的重要性,本教材每课都安排教师示范步骤图及讲解,如二年级下册第10课《搓绳子比赛》教师示范图及步骤:(1)一般用铅笔起稿,单线勾勒出人物的轮廓。(2)在构图确定之后,开始用线条表现黑白灰效果和光影关系。(3)基础上对主体进行上色,注意用色要考究。(4)根据事先设计好的颜色关系,开始对画面进行大面积上色。要随时观察、比较画面的色彩效果。教师应结合自己的作品,设计创作范画,将创作的体验、构思的方法、制作的过程及技法详细讲授给学生,让孩子对艺术形式表现的理解,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作画过程,举一反三,扩散成新的思维。这种直观教学法能减低学习难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谐的气氛中感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孩子对艺术表现的认识,逐步掌握艺术表现的技能,充分体现艺术学科的教学特点。
2.激发孩子的创造欲望。美术教育的作用,在于用人类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去唤醒孩子内在的情感意识,本教材通过大量的名家名作欣赏解读和丰富的本校在校生作品欣赏比较,让孩子充满自信和创作欲望,内心深处有一种渴望去表现的情感,有一种想画的冲动。鼓励孩子大胆探索艺术表现形式,逐步了解和掌握艺术表现的形式美、规律和法则。如第13课《又闻粽子香》小练习要求:在这里画画粽子、粽叶及人物。粽子除了三角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小朋友可以把见过的不同形状的粽子都画出来。孩子能通过直观将复杂的事物形象简化成一个符号,展现出对美的理解能力,对事物的创造能力,这样的画面是生动有趣的。
3.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本教材通过“创作天地”使孩子的感知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使思维能力向前发展,使审美修养得到升华,智力、情感、能力、品格得到全面到提升。如第14课《印象林坑》创作要求是:美丽淡雅的林坑古村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创作灵感。请小朋友搜索记忆中我们曾经看见过、玩过或住过的古村落,想象一幅古村落的精美画面,构思画面布局,注意前后遮挡关系,画人物时线条要流畅,简洁。第9课《星月夜》创作要求为:小朋友都喜欢美丽而浪漫的夜空,总是想数数天上的星星有几个,但一直数不清楚,让我们一起来画星星吧!但画星星的时候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大小变化、位置排列,要灵活自如,使画面充满动感和神秘感。注意线条流畅、洒脱,保持画面整洁。
在这创作天地中,让孩子好好表现自己的绘画技艺。孩子的创造性表现,教师要加以保护,这是孩子有个性化和生活体验的写照,但要注意引导,通过观察生活,欣赏美术作品,进行艺术启发,使孩子逐步树立和培养健康的审美意识和表现能力。而教师评价的标准是以艺术表现的基本规律和孩子作品的创造性,并不是离奇、荒诞。
如此课堂,别样精彩 篇7
我们身边的教育情境就像流淌不息的小河,总在不断变化,但遗憾的是我们常常视而不见,任凭课堂上闪现的智慧火花自生自灭.现代教学观认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叶澜教授曾经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过程.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每一分钟都在孕育着创造,都将可能诞生一种新的方法、新的思想和新的创意,已由完全地预设不断地走向动态生成,时时彰显着课改的多彩魅力,演绎着课改的新理念.而这精彩的生成,有的在我们的预设之中,有的在我们的意料之外.这就要求教师从关注预设的教案,走向关注学生、学情和生成,“老师,我有补充”,“老师,我还有更好的方法”,“老师,我发现你错了”……面对我们课堂上的“阴差阳错”、“节外生枝”、“灵光一闪”,我们不但不能视而不见,反而需要我们老师智慧的引领,使师生激情燃烧,个性彰显,智慧喷薄,让课堂教学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完善,得到提升,走向洒脱,走向睿智;学生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全面、健康发展,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心灵共舞的家园.
1“灵光一闪”显现精彩
由于生成资源是即兴的、灵动的,来自于学习者自身,因而利用生成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把有效的教学资源开发、放大,让它临场闪光,我们的数学课堂会勃勃生机,学生会享受数学的无限乐趣.老师要营造民主、和谐、积极、向上的温馨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消除各种不良学习心理的影响,给学生以自信、轻松、个性张扬与思维放飞的土壤,使潜在的能量得以充分释放,在不谬的空间里畅所欲言、自由放飞,使课堂精彩纷呈.
这下课堂顿时像炸开了的锅,学生纷纷各抒己见,并在练习本上计算验证,生怕被骗似的.课堂的参与氛围空前高涨,随之也按捺不住激动,掌声再一次响起.
面对学生活跃的思维,积极的投入和多变的答案,我顿时领悟到,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教学效果是难以想象的.学生的智慧、潜力是无穷无尽的,他们敢于突破老师的束缚,勇于创新,而这些都是预设目标中所不曾考虑的,预设的目标就这样在有效的生成中填入了灵活、创新的成分,提升了水平,完成了超越.而正是这让人头疼的意外“生成”,在老师、同学们的耐心倾听和真诚期待中,竟然带来不一般的精彩.如此的课堂,饱含了智慧的光芒,充满了生命的气息.
2“节外生枝”绽放精彩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探究的方法;给予学生合作的机会;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给予学生成功的喜悦.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应是师生舒展灵性的空间;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探索世界的窗口;应是向每一颗心灵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应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探究的方法;给予学生合作的机会;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我们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而要给予密切地关注与亲切地呵护,让“有益”的课堂生成资源开出绚烂的花朵.
在教学“倒数的认识”练习课中,气氛一直风平浪静,滋味清淡如水,但是在做判断题“假分数的倒数一定小于1”时,居然发现“瞌睡虫”香智伟连假分数、真分数都分不清,于是放手让学生们去区分.学生很快说出真分数是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假分数是分子等于或大于分母的分数.我给予此答案的肯定.当我正准备下一题练习时,发现了以“小博士”著称的程瑶同学举起手来,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我问:“程瑶同学,你还有什么问题?”程瑶立刻站起来津津乐道:“对于真假分数的区分,我有一个比较易记的办法教给智伟同学.那就是把分子当作儿子,把分母当作母亲,当儿子比母亲小时,那就是真的母子关系,也就是真分数;当儿子与母亲一样大或者比母亲大时,那就是假的母子关系,也就是说这个分数为假分数.”听了程瑶的一番“大道理”,同学们笑得前俯后仰,多棒的比喻!教室里掌声四起,大家都投以赞许的目光.
课堂中出现的“节外生枝”是教学真实的体现,有时正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它使我们的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互促、教学相长的过程,成为激发师生的学习潜力、焕发学习激情的过程.有效利用这些“节外生枝”的错误资源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让“节外生枝”也能给课堂带来涌动的生命力和最真实的美丽.
复述,创造别样精彩 篇8
一、语言变脸, 说得精彩
阅读是文本诉诸眼睛, 然后经过大脑的思维活动, 将信息重组建构的过程, 当我们觉得概念不清或是理解有误时, 纸质的文本可以在我们的眼前再现。因此, 我们可以因个人阅读差异和个人阅读需要, 自行调整速度。文本一般也是以比较规范的书面语言呈现。而复述, 则是将文本语言变成口头表达的过程, 不具备再现性, 倾听者是通过单纯的耳朵来接收信息。研究表明, 耳朵接收信息的能力远远不如眼睛。在复述的过程中, 如何才能让耳朵尽可能多的接收信息呢?对书面语言的口语化处理, 就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复述中采用“今儿个”“据说”等口语的加入, 可以拉近说者和听者之间的距离, 也拉近听者与故事的距离, 使听众与故事产生一个近距离的亲密接触。
另外, 复述者还可以借用传统评书的表达特点。传统的评书一般以第三人称的叙述和介绍为主, 叙述故事并讲评故事中的人情事理为主;赞美故事中人物的品德、相貌或风景名胜, 又往往会朗诵大段落对偶句式的骈体韵文, 称作“赋赞”, 富有音乐性和语言的美感;在故事的说演上, 为了吸引听众, 往往还可以加入一些悬念, 更能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二、内容补白, 想得精彩
在我们的课文中, 有时看似简单的文字却有着很大的想象空间, 蕴藏着丰富的内容。内容补白, 不仅仅是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 丰富了故事的内容, 使故事更加生动。另外, 内容的补白, 也是学生学习文本表达的过程。在《负荆请罪》这个片段中, 关于负荆请罪只有短短的一句话, “于是, 廉颇就脱下战袍, 背上荆条, 上门请罪去了。”这本是故事的高潮部分, 却在简短的语言中留下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 于是我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 很好地达成了文本的再度创造, 形成了一种别样的精彩:
“然后, 廉颇脱下战袍, 背上荆条, 一步步来到蔺相如家。周围的人都围上来, 议论着‘这不是廉大将军吗?’‘他怎么在这?’蔺相如手下见了, 报告了蔺大人, 蔺相如立刻大步走向门外, 一脸微笑, 拉过廉颇:‘廉将军, 不必如此呀!’廉颇摇摇头, 惭愧地说:‘蔺大人, 廉某错了, 就为了争一口气, 置国家利益不顾, 只管个人恩怨, 实在是不应该呀!’蔺相如连忙双手迎上, 扶起廉颇:‘知错就改, 善莫大焉!’‘对, 以后, 我们同心协力, 使赵国越来越强大!’说着, 忙迎着廉颇进了屋……”
在上面故事的复述中, 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学生对写作方法的理解和直接的迁移运用, 这种直接的迁移运用也使得内容补白部分与原文本和谐一体, 相映成趣。更重要的是, 内容补白的过程, 也是学生对故事以及人物形象认识深化的过程, 没有直接的说教与道理, 在人物对话中我们已然看到了一个顾全大局的蔺相如和一个知错能改的廉颇。
三、角色定位, 评得精彩
角色换位是复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使复述者一下子进入了角色, 成了故事中的人物。以自我反省的方式还原了整个事情, 对事件和事件中的人物作了穿越时空的评价与分析。这种评价基于孩子的知识水平与个性差异, 显得不全面、不合理, 也是正常的。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与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的熏陶, 获得思想的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角色换位的复述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与感受, 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受方式, 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四、体裁更新, 演得精彩
语文其实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没必要板着面孔在语言的圣坛上正襟危坐, 离人遥不可及。而正因为我们过于强调了语文的权威与神圣, 使许多学生逐渐泯灭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带着一种朝圣的心情, 敬畏有余而亲切不足。其实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教给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 最终让学科的教学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扎根, 让我们的孩子愿意主动地将语文引向生活, 在一种乐趣中感受语言的无穷魅力, 最终滋养我们的生命与情感, 树立一种大语文观念。
别样精彩,不曾预设 篇9
例在“轴对称图形”这一课上,笔者出示几个图形(如图1)让学生回答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并说出对称轴的条数。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第一个图形的对称轴是12条,并且几个平时基础较好的学生也基本上都说是12条,笔者不假思索地说这个图形的对称轴是12条,随即转入下一个图形的讨论。
这时,有一个学生却站起来说:“老师,不对,应该是6条。”
“不,是12条!”
“6条!”
……
霎时,课堂里响起了一片争论声。
好吧,既然有学生提出了不同意见,何不让出现的问题转化为一种教学资源,由学生主动探究呢?
师:请大家安静,刚才这个图形的对称轴究竟是6条还是12条,你们能想办法说明一下吗?
生:能。(几乎是异口同声)
师:那就请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研究一下吧。过了两分多钟,有学生叫起来:“老师,真的只有6条。”
“是6条!”
师:怎么知道它的对称轴是6条呢?谁能跟大家说说吗?
生1:老师,我们小组是将图形剪下来,对折发现的。
说完,她当场演示了一番。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解释吗?
生2:我是这样想的:既然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那么对称轴两侧的图形应能完全重合,因此对称轴或过顶点平分这个角,或者过边的中点,与这条边互相垂直,虽然6条边有6条对称轴,但其中一组对边的对称轴重合,这样过边的对称轴实际上只有3条了;同样,虽然有6个顶点,但每一对顶点上实际上只有一条对称轴,所以过顶点的对称轴也只有3条,于是,一共有6条对称轴。
在新的理念下,课堂意外的出现是必然的。意外的出现不是坏事,而是好事。意外是课程的生长点,是好课的亮点;意外是能让人的眼睛一亮,让人怦然心动的情节。意外的出现证明了教师为学生搭建的舞台是宽广的,学生有了创造的苗头;意外的出现也为教师发挥聪明才智提供了机遇,也使教师有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同时,意外的出现要求教师必须透彻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提高自己的素养,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绽放精彩。要达到这个状态,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善待错误资源,让教学“妙”起来
由于受到经验、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的限制,学生在活动中,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障碍,从而出现一些错误甚至荒谬的信息。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些时机,将学生的错误资源转化为新的教学资源。从错误中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障碍,启迪学生调整思维方法,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新策略,也可使其他学生在纠错、改错的过程中提高反思水平。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表现出错误或不成熟是很正常的,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错误或不成熟不应进行简单的否定,而是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与“预设”方案进行融合,赋予它以特有的价值,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发挥作用。
二、尊重学生体验,让课堂“活”起来
课改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言路”。这节课,给笔者最大的启发:那就是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课堂才能呈现出绿色的活力。
其实在课堂当中像这样的尴尬场面经常会碰到,如果教师不留意这些细节,不注重培养学生提出独特见解的意识,而是严加训斥,或草草应付,就有可能夭折一朵“创新的鲜花”。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看问题,时刻关注学生的质疑,对学生的“挑战”巧妙地、及时有效地因势利导,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答案便在辩论中产生,预设与课堂生成也达到了最佳点。学生在体验的实践中,调动了经验世界、想象世界,激活了思维,获得对知识最深刻的领悟。
三、关注课堂生成,让教学“动”起来
课堂具有极强的现场性。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性资源随时都会充盈其中,作为教师应及时捕捉,瞬间判断。面对突如其来的教学意外,教师不应拘泥于预设的教学规程,而应独具慧眼,将生成性资源即时捕捉,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调整、重新组织教学。
精彩的课堂,有千般的变化,动态的预设,让学生能够有缜密的思维;而非预设性的问题,却如万花丛中的一朵奇葩,让我们惊喜不已。正如布鲁姆说:“没有预料不到的结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所以面对课堂上的“意外”,我们要巧抓生成契机,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让这份“不曾预设”成为别样的精彩。
摘要: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在升学指挥棒的指挥下,把知识填鸭式地强加给学生。课堂上没有争论,没有异样的声调,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在这种没有硝烟的“战场”里淹没。新课程改革对学生来说是一次学习方式的变革,现代教学的民主与开放,使得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对教师来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更新。
关键词:课堂教学过程,动态资源,数学课堂教学,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让“冲突”演绎别样精彩 篇10
一、委婉“批评”, 赢得精彩
体育理论课上, 放学的铃声已经响了, 教师正满怀激情地说着结束语时, 课中被批评过的学生A突然从座位上站起来, “砰”的一声关上了靠着他的一扇窗户。全班学生都为之愕然, 教师顿了一下说道:“我们应该用掌声感谢大耿同学。一是放学了, 他首先想到了要关好门窗;二是他听到教室外面人声嘈杂, 怕影响大家听讲而关上窗, 不过声音再小点就更好了。”教师发现学生A在掌声中低下了头。
学生不怕批评, 就怕受委屈, 更怕讽刺、挖苦和体罚。针对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 教师采取的批评方式可能都不一样。但无论哪种形式的批评都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理解学生处境、公平公正的原则之上。其目的都只有一个, 那就是让学生乐于接受, 并尽快改正错误。笔者认为, 教师应多采用启发提示性批评, 重在化解“冲突”于萌芽状态。
二、摒弃“尊严”, 博得精彩
体育课上, 男生A做了个滑稽动作, 引起全班学生哄堂大笑。教师立即鸣哨, 停止了一切活动, 要求捣乱的学生站出来, 结果没人承认。经过调查就是学生A所为, 可A就是不承认, 还表现出桀骜不驯的样子, 教师顿时火冒三丈, 不由分说地就是一通暴力和咆哮, 在学生们惊讶的眼神中, 一节课就这样不欢而散。
课后, 平静下来后, 教师脑海中不时闪现着学生A无助的眼神。经过一番思考, 教师放下架子, 真诚地向学生A道了歉, 平等地与其进行了心与心的交流, 并在第二堂课上向全体学生致歉, 结果是教师的坦诚换来了学生们经久不息的掌声。
现行课程倡导教师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不要总认为自己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 就应高高在上, 就对学生实施绝对的权威, 就可以漠视学生的各种心理需求而拒绝给予学生充分的理解与尊重。在上述案例中, 教师主动向学生道歉, 不仅让学生消除了心理隔阂, 而且以坦诚、大度和敢于担当树立了教师的良好形象, 使学生更加尊重教师, 从而建构了更加融洽的师生关系。
三、魅力“语言”, 演绎精彩
课堂上, 第一轮“垫球”比赛结束后, 耳边突然飘来《落花》的歌声, 循着歌声望去, 原来是“小天王”马俊伟正用歌声抒发失利的情绪呢!教师一边鼓掌一边说:“嗯, 这首歌的旋律不错, 听起来更适合于我们今天的放松活动。但现在还没到放松的时候, 马俊伟‘播放’得太早啦!我觉得《青春之歌》更适合。”紧接着, 教师随口哼唱了两句:“跌入大海不怕浪汹涌, 勇气希望把挫折包容。”并对大家说道:“怎么样?是不是这个旋律更适合我们现在的接力赛呀!”听到教师这么一说, 学生们都鼓起了掌, 马俊伟的脸却涨得通红。 (张烨提供)
夜游世博别样精彩 篇11
相比白天平日票160元的价格,夜票只需要90元,几乎对折的优惠幅度还是挺大的。对于一般的工薪阶层来说,160元的价格虽然也能接受,但如果没有逛过瘾,想接二连三地进园参观,90元的门票就显得更加“亲民”。
更为难得的是,夜票的入园时间是每天的17时以后,也就是说这张门票可以从17时一直逛到闭园的24时。这个时间段一方面避开了中城夏季的酷热,同时无论是入园还是游园人数相比白天都大大减少,大部分场馆的排队状况都已明显缓解,如果安排合理,一张夜票游览的内容其实并不比全日票少。但需要提醒的是,夜票入园也是有时间限制的,21时以后就不许入园了。
不仅仅是实惠、凉爽和轻松,夜游世博所能参观的内容一点也不逊色,甚至还有其独特之处。最明显的区别就是灯光。上海世博会的灯光夜景设计可谓费尽心思,主建筑一轴四馆是世博园的核心区域,也是夜景灯光重点表现的对象。游客可以从世博轴南端出发,沿路“全景”式灯光景色尽收眼底。号称“东方之冠”的中国馆在夜景灯光的强化下更加庄重典雅,而设计师所构思的“七种红”也只有在夜晚的灯光效果中才能一睹全貌。
一些白天看上去是透明或者白色的场馆到了夜晚都会摇身一变成另一番模样:波兰馆外墙酷似剪纸,晚上,内部透出的光将其点缀成一个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意大利馆的“透明水泥”则直接让馆内灯光穿越到馆外,折射出场馆内涌动的身影。另外,很多“发光”的展馆也是夜游世博的亮点:瑞士馆的红色“帷幕”晚上便随风发光;阿联酋馆“流动的沙丘”到了夜晚犹如深海中一个徐徐升起的水母;上海企业联合馆在夜晚会变身“魔方”;还有“夜光飞碟”的世博文化中心,石油馆的汕立方等,都是夜游世博不可错过的展馆夜景。
除了光影变幻的诱惑,很多世博园里的热门演出都安排在晚上。世博文化中心每晚都有大型演出,日日无休。周一至周五每天两场驻场演出,由中国东方歌舞团承担,而到了周末,隆重出场的是世界巨星演唱会等“重量级”节目。在浦西片区,法国罗纳·阿尔卑斯大区的“光明之城”每晚都上演20分钟的灯光秀,各种建筑的外立而上会呈现出灯光投射的符种动物、植物和有趣的图案,而诸如七星瓢虫在绿叶上翻身等令人忍俊不禁的动态画面也会出现,9月,罗阿大区还将举行灯光专题周,届时,世博园区的全球城市广场将在精心设计的灯光照明中精彩演出。
另外,世博会期间,每天晚上都有两场“欢乐盛装大游行”,分则是浦东1号线和浦西线。晚上的这两场闭园秀表演,结合每晚绚丽的灯光表演、每周盛大的烟火燃放,共同引领人流走到一起,观赏表演活动的同时缓缓走出园区,在游览的高潮中结束意犹未尽的世博之旅。
灵动“迁移”, 演绎别样精彩 篇12
一、同化迁移, 秀出别样精彩
如果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没有发生改变, 教师可以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 这类迁移就叫同化性迁移。对于高年级学生, 在平时的教学中, 除了要引导他们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更主要的是让他们在阅读的同时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积累丰富词汇, 积累习作素材。
1. 内积外延, 积累有法
苏教版的课文几乎每篇都有很多好词名句, 如描写人物外貌、优秀品质、自然风光等词语。我在课堂上通过个性化感情朗读让学生把精彩的词句背诵下来, 课后指导他们摘抄到读书笔记本上, 并且画上相应的插画, 再给他们推荐拓展与之相关的好词。
2. 由句到段, 运用得法
当学生的词汇量达到一定数量极限时, 就可以引导他们由句到段进行训练了。一开始, 我先让学生用一两个词写一句话, 然后逐步提高难度, 用两三个词写一段话。如学习五下练习2中“诵读与积累”12个描写人物外貌神态的成语, 布置学生用练习中及我推荐的成语写人物外貌神情片段。一位学生在《爷爷的故事》里写道:“我爷爷是一位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的老将军, 想当年他还是小伙子时那可长得是风流潇洒、气宇轩昂, 说起话来是温文尔雅, 走起路来风度翩翩, 在战场上那可是叱咤风云的人物, 对待困难和危险早已是习以为常, 从来是临危不惧、处之泰然, 现在虽然年过花甲, 但依然是神采奕奕, 满面红光, 真不愧是一员虎将啊!”通过这样的随文练笔, 阅读迁移, 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也训练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语言进行写话的能力。
二、顺应迁移, 拓出别样精彩
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习者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 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 才能适应外界的变化, 这类迁移叫做顺应性迁移。在翻阅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 那一幅幅精美的插画让人浮想联翩, 引人入胜, 它不仅让学生图文结合、劈文入情, 受到美的熏陶, 更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因此在教学时, 可充分利用教材中插画资源, 引导学生加以概括、想象, 来提升学生的说话与写话能力。
1. 图文并茂, 激活思维
每学一篇课文, 只要文中有插画的, 学生们总会不由自主地被色彩鲜艳、内容丰富的插图所吸引, 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插图培养学生说话能力。
2. 看图写话, 内化巩固
在教学完一篇课文后, 我会回过头来再引导学生结合文中插图再说一说看到的情景, 写一写学过的语句, 内化巩固对文本的探究。例如, 在五下《大江保卫战》一文中有一幅战士们保卫九江赛城湖大堤, 与洪水奋战的插图, 我设计这样一个情境:假如你是一名港城小记者, 来现场采访报道人民子弟兵官兵英勇奋战的场面, 结合图片, 此时此刻向观众们报道, 尽可能恰当地用上课文中的词语。这时学生们自主性得到了充分展示, 个个争先恐后, 争着要报道战士们的英勇事迹, 写出了一篇篇真实及时的通讯报道, 还有的同学将在网上查找的有关官兵们抗洪救灾的感人事迹资料和相关数据引用到所写的作文里, 使得文章更具可读性和真实性。
三、重组迁移, 创出别样精彩
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习者需要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 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 从而应用于新情境, 这类迁移叫做重组性迁移。在阅读过程中, 教师找准原点, 以训练为半径, 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进行仿写、续写、改写、编写,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1. 仿写片段, 掌握习作技巧
“仿写”是引导学生仿思路、仿方法、仿语言的表达形式, 这是学生学习仿写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学生仿写, 既让学生学习了课文的语言特点、规范了习作表达方法, 又让学生掌握了习作技巧, 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与课文的有机联系, 提升了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 移花接木, 介绍多彩生活
在教学中, 我们有时可以充分发挥课文的范本作用, 让学生借助课文的语言, 借助课文的表达方式, “移花接木”仿写自己的生活。如学习六上老舍的《草原》描写草原美景的第一自然段后, 让学生仿照描写草原的方法来写《花果山瀑布》或者《香山枫叶》。通过仿写, 学生能够更快地掌握习作的一些方法, 他们在读读、说说、学学、写写中不仅内化了文本, 而且体验到了学以致用的乐趣。
3. 改写古诗, 体验别样悸动
改写, 是作文训练形式的一种, 包括对原文主题的改写、对原文主人公形象的改写、对原文主要内容的改写、对原文叙述顺序的改写以及对原文语言形式的改写等。在小学可以引导学生把一首古诗词改写成一篇现代记叙文, 属于对原文语言形式的改写。那么, 怎样改写古诗词呢?第一步:读懂古诗, 看一看古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第二步:根据诗句把当时的情景想象成一幅图画, 画面上应该有什么?第三步:根据画面具体想一想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第四步:适当地加入一些情节, 再加入环境、语言、表情、动作描写, 把你想到的通顺、连贯地写下来。
4. 续写结尾, 展开合理想象
续写, 指从原文出发, 遵循着原文的思路, 对于原文作延伸。续写前, 做到熟读原文, 故事情节烂熟于心, 人物性格准确把握, 全文旨意透彻理解。这种练笔很有意义, 不仅帮助学生把握了原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文章主旨, 而且教会学生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合理安排结局, 既有效地延展了结尾, 又对文章的内涵进行透彻地理解。
5. 编写童话, 飞扬创造梦想
学生酷爱阅读童话故事和科幻故事。在教学中, 我尝试让学生联系课文创编童话故事, 如学完五下《梦圆飞天》后我对学生说:“是啊, 嫦娥奔月的梦想在几千年后, 被“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 今朝终于成真了!”“同学们, 你有什么梦想, 你能将你做过的梦编成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吗?”于是, 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 经过小组交流、讲述、讨论、补充梦中故事, 学生浮想联翩, 很快进入佳境, 以致下笔成文。在同学们的笔下, 一篇篇生动有趣的童话科幻故事诞生了。
四、结语
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驾驭阅读之舟, 智慧灵动地依托“迁移”之桨, 在写话、练笔、习作中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重视培养学生的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师生就能共同在语文课堂这个鲜活的舞台上, 演绎出别具一格的精彩。
摘要: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教师在高年级学生阅读与习作指导教学中, 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课堂上, 教师巧借迁移中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重组性迁移的规律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就文取材, 随文灵动迁移, 及时适度加以写话训练、练笔拓展、习作指导等, 注重语文知识的实践运用, 从而在课堂上演绎出别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