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白痢病的诊断与防治

2024-08-09

鸡白痢病的诊断与防治(共8篇)

鸡白痢病的诊断与防治 篇1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在各种年龄均可发生的一种传染病。以2~3周龄以内的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 以雏鸡拉白色稀便及糊肛为主要特征, 严重影响着育雏成活率及鸡群质量, 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 流行特点

本病是鸡的一种卵传性疾病, 种鸡场如被本菌所污染, 种鸡中就有一定比例的病鸡或带菌鸡, 这些鸡所产的种蛋同样有一定比例是带菌的, 在孵化过程中可造成胚胎死亡, 孵出的雏鸡有弱雏、病雏。同时该病在同群鸡中又可以互相感染传播,

病鸡和带菌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 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鸡最易感, 其次是火鸡。各种年龄, 不同品种的鸡都可感染, 但以褐羽产褐壳蛋的鸡种易感性最高, 白羽产白壳蛋的鸡种抵抗力稍强,

雏鸡白痢是造成雏鸡死亡、育雏成活率低的主要疾病之一, 成鸡白痢是造成产蛋率不高和成年鸡死淘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鸡白痢病在发生特点上又有了新的变化, 即青年鸡也可以发生白痢, 所造成的损失比雏鸡白痢和成鸡白痢大, 因此可以说鸡白痢不仅威胁着每批鸡, 而且该病造成的危害贯穿了整个养鸡周期。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该病所造成的损失与种鸡场本病净化程度、鸡群饲养管理水平以及防治措施是否得当有着密切关系。

2 临床表现

不同日龄的鸡白痢病的发生与临床表现有较大差异。

2.1 雏鸡白痢

雏鸡白痢是鸡场常见病之一。雏鸡当5~6日龄时开始发病, 第2~3周龄是雏鸡白痢发病和死亡高峰, 严重污染的种鸡场其后代白痢是严重的。可造成雏鸡20%~30%的死亡, 甚至更高病鸡精神沉郁, 低头缩颈, 羽毛蓬松, 食欲下降, 少食或不吃。由于体温升高怕冷寒战, 病雏常扎堆挤在一起, 闭眼嗜睡。突出的表现是下痢, 排出灰白色稀便, 泄殖腔周围羽毛常被粪便所污染, 出于排便数多, 泄殖腔口被干燥粪便糊住。病雏排便困难, 可见努责、呻吟。有的急性病鸡生前不见下痢症状。有的病雏喘气、呼吸困难, 有的可见关节肿大, 行走不便、跛行。

2.2 中鸡 (育成鸡) 白痢

该病多发生于40~80日龄的鸡, 地面平养的鸡群发生此病较网上和育雏笼育雏育成鸡发生的要多。从品种上看, 褐羽产褐蛋鸡种高。另外育成鸡发病多有应激因素的影响, 如鸡群密度过大, 环境卫生条件恶劣, 饲养管理粗放, 气候突变, 饲料突然改变或品质低下等。该病病程较长, 可拖延20~30 d, 死亡率可达10%~20%。

2.3 成年鸡白痢

成年鸡白痢多呈慢性经过或隐性感染。一般不见明显的临床症状, 当鸡群感染比例较大时, 可明显影响产蛋量, 产蛋高峰不高, 维持时间亦短, 死淘率增高。有的鸡表现鸡冠萎缩, 有的鸡开产时鸡冠发育尚好, 以后则表现出鸡冠逐渐变小, 发细。病鸡时有下痢。

3 病理剖检变化

雏鸡、育成鸡、成年鸡白痢死亡后病理剖检的变化也不尽相同, 现分述如下。

3.1 雏鸡

病死鸡瘦小、羽毛污秽、泄殖腔周围被粪便所污染, 有的形成粪球状悬吊在泄殖腔周围羽毛上。病死鸡脱水、眼睛下陷、脚趾干枯。打开胸腹腔可见肝脏肿大, 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坏死点, 脾脏肿大。卵黄吸收不良, 外观呈黄绿色, 内容物稀薄, 病程稍长者可见肺有坏死灰白色结节。心包增厚, 心脏上可见坏死或结节, 略突出于脏器表面。肠道呈卡他性炎症, 盲肠膨大。

3.2 育成鸡

病死鸡一般营养中等或偏下。突出的变化是肝脏肿大, 有的肝脏较正常肝脏大数倍。打开腹腔, 整个腹腔被肝脏所覆盖。肝脏的质地极脆, 一触即破。被膜下可看到散在或较密集的小红点或小白点。这样的肝脏很容易造成肝破裂, 有的见到血块覆盖在肝脏被膜下, 有的则见整个腹腔充盈血水;脾脏肿大;心包增厚, 心包扩张, 心包膜呈黄色不透明;心肌可见有数量不一的黄色坏死灶, 严重的心脏变形、变圆, 整个心脏几乎被坏死组织代替。相同的变化还经常在肌胃上见到;肠道呈卡他性炎症。

3.3 成年鸡

成年鸡白痢主要变化是花卵巢, 有的卵巢仅有少量接近成熟或成熟的卵子, 已发育或正在发育的卵子变色, 有灰色、黄灰色、黄绿色, 灰黑色等不正常色泽;卵子变形, 有的呈梨形、三角形、不规则等形状;卵子变性, 有的卵子内容物稀薄如水样, 有的呈米汤样, 有的较粘稠, 个别小的卵子, 壁厚, 内容物如同油脂状。有的卵子落入腹腔形成包囊, 有的卵子破裂造成卵黄性腹膜炎。肠道呈现卡他性炎症。

4 防制方法

4.1 雏鸡白痢的防治, 饲养者通常在雏鸡开食之日起, 便在饲料水中添加抗菌药物, 一般情况下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在饲料、饮水中添加药物的种类很多, 如痢特灵 (0.04%拌料) 、氯霉素 (0.1%拌料) 、庆大霉素 (2 000~3 00 0 IU/只饮水) 、氟派酸 (0.015%~0.02%拌料) 。此外还有兽用新霉素防止雏鸡下痢也有很好的效果。在上述药物给药时除痢特灵投喂时间可长一些 (连喂7 d, 停药3 d后再投喂5~7 d) , 其它药物只需投药4~5 d即可达到预防目的。

4.2 育成鸡白痢病的治疗要突出一个早字, 一旦发现鸡群中病死鸡增多, 确诊后立即全群给药, 可投予氟派酸或氯霉素等药物, 5 d后间隔2~3 d再投喂5 d, 目的是使新发病例得到有效控制, 制止病情的蔓延扩大。

从我国目前养鸡业中鸡白痢发生现状看, 单纯地依靠药物治疗是不能有效地控制和消灭鸡白痢病的, 药物治疗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控制和进一步消灭本病的根本措施, 是各类种鸡场应把净化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对一个种鸡场来说, 鸡白痢病的有或无, 关系到该场的兴衰与存亡。近些年来已有不少种鸡场通过净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一个种鸡场通过3~5年的净化工作就可以使种鸡群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感染降低到较低水平, 可以使一个深受其害的种鸡场起死回生, 为广大用户提供合格、健康的种蛋、鸡雏, 取得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浅谈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篇2

1.流行情况: 大肠杆菌在自然环境中,饲料、饮水、鸡的肠道、孵化场等各处普遍存在,由于是常在菌,当环境因素改变时,极易发病。鸡大肠杆菌病对3-6周龄的幼雏和中雏危害最大,不同品种和不同龄期的鸡群均可发病。发病较早的4日龄,通常1月龄发病较多,成鸡特别是产蛋鸡亦可发病。近几年由于饲养者加强了鸡群的保健用药,逐渐形成了死亡率低,发病率高,耐药性增高,治疗相对困难的状况。环境因素及养殖模式的改变,往往成为本病发生的诱因。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当气候变化时往往多发。在卫生条件差、饲养密度过大,鸡舍通风不良、饲料质量不佳的鸡场最易发病。集约化养鸡在主要疫病得到基本控制后,大肠杆菌病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已成为危害养鸡业主要细菌性疾病之一,应引起足够重视。

2.临床表现 :(1)发病鸡只精神不振,羽毛松乱,翅膀下垂,尾部被粪便污染,食欲明显减少,鸡冠发紫,排黄绿色粪便。(2)肉用仔鸡的大肠杆菌病,是肉鸡养殖中发病率很高的一种疾病,死亡率可达到5-20%。主要表现精神不振,食欲下降、、羽毛松乱、喜卧、拉稀,肚皮发青。同时兼有其它疾病的症状。到后期往往发展成腹水症。(3)产蛋阶段鸡群发病,多发生在150天以后,如无继发感染大群鸡无明显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零星死亡,死亡鸡体况较肥。死亡率在5%以下。主要表现为产蛋量下降,产蛋高峰维持时间短,鸡群死淘率增加,畸形鸡蛋增多,蛋皮颜色发白,着色不好,蛋皮污染物增多,蛋壳薄,极易破碎。(4)幼雏发病,精神不振,衰弱,腹部胀满,脐带愈合不良,死亡率较高,个别鸡只有神经症状,尤其是育雏期温度上不去,更加明显。(5)种鸡产蛋期发生后,造成产蛋率下降,死亡率增高,受精率,孵化率下降,用此种蛋孵化出来的雏鸡弱雏增多,死淘率高,雏鸡一般在1-5天死亡。

3.常见病理剖检变化(1)脐炎:幼雏发病死亡后可见脐带呈蓝紫色,腹部膨大、卵黄囊壁水肿,水肿液呈淡黄色或黄红色。脐孔开张,卵黄没有吸收或吸收不良。(2)眼炎:在发生大肠杆菌性败血症后,个别鸡出现单侧性的眼球前房积脓。(3)卵黄性腹膜炎和输卵管炎:输卵管充满干酪样或带恶臭的渗出物。分泌物、细菌等凝结成干酪样物质在管内贮存,逐渐凝结增大,使输卵管堵塞,导致排卵逆出进入腹腔,引起卵黄性腹膜炎。有的病死鸡往往在泄殖腔内有一颗正常的鸡蛋未能产出,腹膜发炎,腹膜粗糙,有的可见肠粘连,病程较长的鸡剖开后发出恶臭。(4)气囊炎:气囊浑浊肥厚,大量的干酪样渗出物与周围得脏器粘连,肝脏肿胀变脆,被膜白浊肥厚,肺充血与胸腔粘连。

4.防治方法 :(1)鉴于该病的发生与外界各种应激因素有关,预防本病首先是在平时加强对鸡群的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逐步改善鸡舍的通风条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认真落实鸡场消毒和防疫措施。(2)种鸡场应加强种蛋收集、存放和整个孵化过程的卫生消毒管理,在种蛋产下1-2小时后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28毫升、高锰酸钾14克进行熏蒸处理。(3)本病发生普遍,各种年龄的鸡均可发病,为了降低抗药性,在生产中要坚持“无病少用药,用药不超量”的原则,药物治疗时有条件的场可以通过药敏试验来选择治疗药物。(4)在规模鸡场可以使用疫苗来控制本病的发生,由于大肠杆菌血清型较多,制苗菌株应该采自本地区发病鸡群的多个毒株,或本场分离菌株制成自家苗使用效果较好。要引起重视的是。由于大肠杆菌是常在菌,当鸡群有其他疾病发生时,往往继发大肠杆菌病,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辩证施治,综合考虑。

参考文献:

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地点

2012年4—6月, 在郑州市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禽病研究所。

1.2 主要仪器

1.2.1 仪器:

显微镜、恒温箱、接种杯。

1.2.2 主要试剂:

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蔗糖、蛋白胨、甲基红、V-P试剂、枸橼酸盐、尿素、革兰氏染色液、肉汤培养基、血清、硫代硫酸钠、胱氨酸、葡萄糖和甘油、普通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HE琼脂平板、SS琼脂平板 (以上样品材料均由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禽病研究所提供) 。

1.2.3 药敏纸片:

恩诺沙星、痢特灵、环丙沙星、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红霉素试纸 (购自于上海市医学化验所) 。

1.2.4 病料:

对7只雏鸡进行剖检, 无菌采取病死雏鸡的心、肝脏、脾脏、胆汁、血液。

1.3 方法

1.3.1 观察方法:

首先询问情况、鸡场卫生状况;观察病鸡的临床症状, 对鸡进行剖检;观察内脏的病理变化并记录结果。

1.3.2 涂片镜检:

取病死鸡的心、肝脏、脾脏;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 观察结果。

1.3.3 细菌培养:

无菌操作取病死雏鸡的心、肝脏、脾脏、胆汁、血液接种到普通琼脂、麦康凯琼脂、SS琼脂、HE琼脂、37°C培养18~24 h, 观察结果。

1.3.4 细菌纯培养:

将上述单个菌落在肉汤培养基中进行纯培养后加入血清、硫代硫酸钠、胱氨酸、葡萄糖和甘油, 促进细菌生长, 37°C恒温培养24 h。

1.3.5 生化试验:

将所分离的纯培养物, 分别接种于各种生化培养基, 放置37°C的恒温箱中, 放置24 h, 记录观察结果。

1.3.6 药敏试验:

无菌操作取24 h肉汤培养物0.1 mL涂布于普通琼脂平板上, 选用灭菌棒均匀涂开, 放置37℃恒温箱中作用30 min, 取出后用无菌镊子将不同种类的药敏纸片, 分别贴于普通琼脂表面, 37℃培养24 h后取出, 来测量抑菌环的直径。

2 结果

2.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2012年9月, 河南省平顶山地区汝州市一养殖专业户的2 000只15日龄的蛋雏鸡, 突然发病, 在发病的5 d内, 先后有369只死亡, 死亡率为18.45%;将近有1000只鸡发病, 发病率50%.病鸡精神沉郁、不愿走动、拥挤在一起、食欲减退或废绝、饮水量减少;出现腹泻、拉白色稀便、肛门的周围被粪便污染;有的雏鸡出现关节肿胀, 呈跛行等症状;有的鸡因粪便干结封住肛门周围, 影响排便, 引起疼痛, 使鸡发生尖叫。

2.2 病理剖检

剖检病死鸡或濒死的鸡, 尸体极度消瘦, 胆囊显著肿大、胆汁充盈。心、肝脏、脾脏表面有坏死灶和结节, 输尿管肿大, 充满尿酸盐;肝脏呈土黄色;肠道有炎症, 肠黏膜表面有出血斑;有的出现腹膜炎, 肾脏有不同程度的肿大。

2.3 诊断

2.3.1 制片镜检:

选用革兰氏染色镜检, 可发现两端钝圆, 呈直杆状的短小杆菌, 散在或成对存在, 革兰氏染色呈红色。

2.3.2 细菌培养:

在普通琼脂上, 形成小而透明的菌落, 在麦抗凯琼脂上, 呈圆形, 边缘整齐、表面光滑的无色菌落, 在SS琼脂上, 菌落有粟粒大小, 形成黑色菌落, 在HE琼脂上, 形成黑色菌落。

2.3.3 药敏试验:

纸片药敏试验证明对土霉素、痢特灵、庆大霉素、环丙沙星高度敏感;对卡那霉素、青霉素敏感;对链霉素、恩诺沙星不敏感。

2.3.4 生化试验:

分离细菌的生化试验结果。

3 治疗

3.1 对发病的鸡群, 应选用药敏试验后选用有效的抗生素药物来治疗, 在雏鸡的饲料中添加0.04 g的痢特灵和土霉素2 g拌在1 kg的饲料中, 来饲喂鸡群, 连用7 d, 并在饲料中添加电解多维, 痢特灵也可以饮水使用。

【+】表示发酵糖产酸产气, +表示发酵糖产酸, -表示不发酵糖

3.2 加强饲养管理, 提高雏鸡的营养水平;加强鸡的抵抗能力, 搞好鸡舍的环境卫生;保持鸡舍清洁干燥;鸡舍和用具要选用高锰酸钾每天消毒1次;加强鸡舍内的通风换气。大群鸡采用药物治疗黄金散4包、诺信1包、百热定1包、维生素C 1包, 料100 kg。混匀, 全天喂, 连用5 d (100 kg料加50 g多维更佳) 。此处方由 (河南省郑州市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禽病研究所) 提供。经上述方法处理后, 鸡群症状明显好转, 3 d后死亡减少, 7 d无死亡, 9 d恢复正常。

4 小结与讨论

4.1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制片镜检、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和生化试验结果, 确诊为鸡白痢沙门氏菌病。

4.2 由于沙门氏菌病容易产生耐药性, 因此临床上若发生可疑细菌病后, 应选择先做药敏试验后再用药。

上述引起鸡群死亡, 除了病原菌致病性外, 还是养殖专业户给鸡群喂病毒药的缘故。

在预防和治疗中应该注意, 雏鸡白痢用药物治疗, 能起到减少死亡, 缓解病情的作用, 蛋鸡长期用药可使沙门氏菌病产生抗药性和引起鸡体的不良反应。为了防止病原菌的耐药性, 应选择不同种类的药物进行交替使用;如预防和治疗沙门氏菌病, 可以选择2~3个不同类的敏感药物进行交替或穿插使用, 消毒剂也可以选择3~4个不同种类的进行交替使用。这样可以防止病原菌产生耐药性。

治疗康复鸡仍可能带菌, 在抵抗力降低或应激状态下, 因此在遇到本病情况下应及时头喂敏感药物, 防止再次发病。

总之, 鸡白痢沙门氏菌病可能在鸡的体内长期存在, 本病的传播途径复杂, 经卵垂直传播是感染鸡白痢病的主要方式之一, 单纯以药物进行治疗是难以控制。因此在防制本病必须进行严格贯彻消毒、隔离、检疫、药物预防等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陆承平.兽医微生物.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

[2]蔡宝祥.家畜传染病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

[3]卢中华, 崔保安, 罗国琦, 等.动物微生物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4]王玉东, 孙友德, 刘国庆, 等.鸡白痢沙门氏菌病.中国家禽, 2009 (11) :18-19.

[5]刘大程, 刘淑英, 何江红, 等.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内蒙古科学, 2001 (5) :34-35.

[6]周军.鸡白痢病的防治.河北农业科技, 2010 (1) :123.

鸡白痢沙门氏菌病诊断与防治 篇4

1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本病在雏鸡和成年鸡的症状表现有所差异。雏鸡发生鸡白痢的临床症状有急性败血型、关节炎型、神经型。急性败血型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 拉稀病症, 并且饲养管理条件、品种等直接制约死亡率的高低, 严重的死亡率达到100%。关节炎型临床症状表现为肉鸡关节肿胀, 死亡率仅20%左右。神经型临床症状表现为运动机能障碍, 偏头, 转圈, 啄地特点, 死亡率不到10%。被感染的雏鸡一般在出壳后3~5d才出现明显症状, 一周后病雏逐渐增多, 一个月内达到峰值, 病急者发病急, 无明显症状迅速死亡, 稍微缓慢者表现被毛松乱, 精神不振, 不愿走动, 食欲减少, 腹泻, 排浆样粪便, 肛门周围有粪便污染, 甚至发生炎症, 影响排便。育成鸡多发生于35~85d的鸡, 患病较雏鸡症状轻微, 以关节肿胀为主要特征, 发病率达到80%左右, 死亡率在20%左右。成年鸡患病为隐性感染, 即使康复也仍然处于隐形感染状态, 影响生产性能, 一旦感染可以长期带菌, 成为危险传染源, 发生急性败血型白痢, 产蛋量骤降, 卵泡变形, 变性, 死亡率在25%左右[1]。

鸡白痢直接影响母鸡生产性能, 对产蛋量有极显著的不利影响, 沙门氏杆菌侵入卵巢和输卵管, 睾丸, 导致生殖器官发育不良, 严重者睾丸萎缩, 卵巢破裂。在心肌, 盲肠, 大肠及肌胃有坏死结节, 肝脏处有点状出血点, 胆囊、脾肿大, 肺脏有黄色结节, 肝脏病变最常见, 其次是心、肌胃、肺和盲肠的病变。母鸡常见卵子变性, 质地改变, 有腹膜炎, 卵黄膜增厚[2]。

总之, 本病特点是幼雏感染后死亡率和发病率都很高, 呈急性败血型, 成年鸡感染主要是卵巢感染, 影响孵化率和雏鸡成活率, 呈慢性或者隐形感染。

2 诊断方法的研究

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如描述, 但鸡病复杂繁多, 为进一步确诊本病, 仅凭借临床症状尚不能确诊, 必须借助实验室诊断,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才能确诊。

2.1 ELISA诊断方法

本方法用于育成鸡, 成年鸡抗体的检测, 用全血ELISA和血清检测均可, 而对于雏鸡, 采用全血ELISA检测雏鸡的抗体更方便, 刚出壳的雏鸡采血量少, 分离血清有困难。

2.2 凝集试验方法

为国内外最常用的诊断方法。通过不断的改进, 发展成了目前这种简便、快捷的凝集试验方法。

2.3 卵黄抗体检测法

鸡白痢沙门氏菌病抗体的检测可以利用卵黄提取物, 通过检测受感染鸡卵黄抗体, 与血清方法类似。卵黄平板凝集检测试验, 抗体滴度要低于全血, 此方法鸡群不受到干扰, 通过血清方法检测对鸡群影响比较大。

2.4 鸡白痢沙门氏菌多糖敏化红细胞的间接血凝试验

此方法简单、快速。通过提取鸡白痢沙门氏菌脂多糖抗原用热酚法热处理后, 用醛化过的绵羊红细胞与鸡全血或者血清作间接血凝试验, 与玻板凝集反应试验做比较, 前一种方法的检出率比后一种高10%左右, 在1~3min内可以判定。

2.5 PCR技术检测鸡白痢沙门氏菌DNA

PCR技术是一种新的检测鸡白痢的方法, 凝集试验方法, ELISA诊断方法, DNA杂交试验, 这些方法简单快捷, 但是特异性比较差, 应用受到限制。PCR技术为检测鸡白痢沙门氏菌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方法, 从被感染的鸡组织中提取DNA, 扩增一个284bp的片段。此方法比常规试验方法更敏感, 是检测本病最有效的一个工具, 此方法不仅可以检测出被感染鸡的阳性组织中的DNA, 还可以检出阴性组织中的DNA[3]。

3 耐药性变化趋势

随着养殖户使用抗生素种类和数量的增加, 本病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现上升趋势, 对链霉素、四环素、壮观霉素、氨苄青霉素、甲氧苄氨嘧啶的耐药性明显上升。上世纪60年代几乎没有多重耐药性菌株, 70年代开始出现四重, 五重耐药性菌株, 80年代五、六、七重耐药性菌株居多, 90年代七重及其以上菌株达到90%以上。耐药性增强, 耐药谱拓宽, 常用的抗生素基本都耐药, 因此建立鸡白痢耐药监测系统, 对于有效研究治疗本病药物的耐药性有积极意义。

4 防治方法

4.1 疫苗接种

对于鸡白痢疫苗产品国内研究很少, 国外一些国家已经开发出商品化的疫苗产品。目前生产实践上尚没有大批量的鸡沙门氏菌灭活疫苗的使用, 疫苗目前有减毒活菌苗, 灭活菌苗, 脂多糖抗原免疫预防, 高免卵黄液免疫预防等。

4.2 微生物制剂治疗

国外科学家Nurmi和Rantala提出了竞争排出方法控制感染的理论和方法, 使用调菌生、促菌生等活菌生物制剂, 通过口腔滴服, 促进雏鸡生长和预防病菌效果, 微生态制剂无污染, 无药物残留, 价格低廉, 应用前景广阔, 目前仅应用于卫生环境状况良好, 具有较好的卫生管理措施的鸡舍中。

4.3 抗生素类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控制鸡白痢的有效途径, 常用的抗生素类药物土霉素、青链霉素、四环素耐药性明显, 对本病防治效果很低甚至无效, 卡那霉素、氧氟沙星、新霉素、氟苯尼考、庆大霉素防治效果比较好。但目前多数鸡场大量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耐药菌株不断增多, 造成药物不能有效治疗本病[4]。

4.4 磺胺类药物治疗

磺胺类药物在治疗和防治本病方面效果显著。药物预防不宜长时间用一种药物, 为达到防治目的一味的提高剂量, 要充分考虑到效果好的药物在一定时间内交替使用, 药物剂量要合理, 注意疗程。

4.5 碳水化合物防治

通过改变肠道菌群, 创造对菌体不利的生长环境, 使用碳水化合物、乳糖、甘露糖等, 乳糖和甘露糖可以提高肠道酸性, 同时, 抗生素也可以破坏肠道菌体平衡。

4.6 中草药治疗

复方中草药制剂, 成分主要有黄芩、苍术、干姜、白头翁等组成的制剂泻痢康, 可以促进肝肾功能调节, 对本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4.7 严格执行定期检疫淘汰制度, 净化鸡场措施

定期对鸡场进行检疫, 淘汰阳性感染鸡, 及时发现和消除传染源, 消灭病原和杜绝病原。严格消毒措施, 鸡白痢主要通过卵传播, 对于鸡蛋表面会有一定数量的鸡白痢沙门氏菌, 这些细菌会通过输卵管污染, 因此在雏鸡出壳前后的这段时间, 加强防治措施, 是控制本病的最佳时机。建立健康的鸡群, 尽量避免从外地引进种蛋, 一旦引进要注意检疫和隔离, 坚持自繁自养原则。鸡舍及一切用具要经常清洗消毒, 饮水池及运动场地要保持干燥清洁, 防止被鸡粪感染。出雏器用14m L/m3的福尔马林和7g/m3高锰酸钾熏蒸20分钟。要想根除鸡白痢带来的危害, 消毒鸡舍及一切用具, 必须及时淘汰阳性鸡种和可疑鸡种[5]。

随着我国养禽业的日益发展壮大, 鸡白痢沙门氏菌病对鸡场的严重危害一定程度上有上升趋势, 给养鸡业造成的损失越来越严重, 单单以药物治疗是不够的, 在防治本病时必须严格按照消毒、隔离、检疫、淘汰的要求执行, 同时加强饲养管理, 提高雏鸡营养水平, 搞好鸡舍环境卫生等综合防治措施加以治疗。

摘要:鸡白痢沙门氏菌可感染不同日龄、不同品种的鸡, 临床症状表现不尽相同, 会严重影响鸡的生产性能, 给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人们一度将其列为鸡病之首, 鸡白痢备受人们的关注。本文对我国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进行了概括阐述, 整理和总结这方面的资料对加深本病的研究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鸡白痢,沙门氏菌病,诊断,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沙莎, 孙裕光, 王琴.我国鸡白痢沙门氏菌病诊断与防治研究概况[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2003, 29 (2) :191.

[2]宋连敏, 梁立生, 宋丙奎.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J].家禽科学, 2009 (6) :30-31.

[3]周妍.鸡白痢沙门氏菌病[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1, 27 (2) :114-115.

[4]李晓峰, 郑振宇, 杨红瑞.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J].畜禽业, 2013 (6) :68-70.

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防治措施 篇5

鸡白痢沙门氏菌病多发于0~15日龄的雏鸡, 病鸡精神沉郁、翅膀下垂、羽毛松乱、扎堆、振颤、食欲下降, 继而不食;腹泻, 排白色稀浆样粪便, 有糊堵肛门现象;严重者因呼吸困难或急性败血症而死亡。3~12日龄期间死亡率最高。耐过鸡生长发育不良;育成鸡发病时精神不振, 拉稀死亡。成年蛋鸡和蛋种鸡发病, 消瘦, 排绿色或白色稀粪, 产蛋率下降或个别鸡产蛋停止。

2 剖检

剖检可见卵黄吸收不良, 肝脏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点, 稍大的病雏鸡肺有灰白色小结节。

3 防治措施

3.1 坚持自繁自养, 如确需引进, 需对引进鸡场进行鸡白痢检测咨询, 确定为无鸡白痢鸡群后, 方可引进。

3.2 对种蛋进行严格的熏蒸消毒。加强育雏期卫生, 定期对环境及各种育雏器械进行消毒, 以便杀灭环境中的细菌。

3.3 育雏舍用3%的氢氧化钠溶液和0.5%的菌毒杀溶液交替喷雾消毒2~3次。

鸡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篇6

1 发病情况

2012年4月中旬该饲养户购买黑鸡苗2 500羽, 先采用室内地面育雏35 d后, 移到山上茶园放养, 采用白天放入茶园觅食, 傍晚圈养在搭盖的简陋鸡舍。放养的第6 d开始出现采食量下降, 第8 d开始每天零星死亡10~26羽, 并且持续4 d。随即前来求诊。经现场查看和询问, 该饲养户采用地面平养方式进行饲喂, 鸡舍面积小, 垫料潮湿, 空气混浊、刺鼻, 鸡群密度相对较大, 而且消毒不及时, 造成鸡粪污染食槽和水槽。

2 临床症状

患鸡外观表现精神沉郁, 羽毛蓬松, 头卷缩, 食欲减退, 嗉囊内充满液体, 鸡冠和可视黏膜贫血、苍白、消瘦, 躲在鸡舍角落, 挤在一起, 喜饮水, 垫料上发现带血的粪便。

3 病理变化

病死雏鸡尸体消瘦, 可视黏膜苍白。患鸡泄殖腔周围羽毛被粪、血污染, 羽毛逆立、零乱。剖开腹腔发现病变肠段显著肿大, 呈深棕色, 有大小不一 (从针尖到粟粒大小) 的灰白色圆形斑点和紫色出血点, 切开病变局部小肠, 见肠壁增厚、粗糙、溃疡和坏死, 肠腔内有大量红棕色血样物和含有血凝块的液状物;盲肠高度肿胀, 内含大量血液及干酪样物质。

4 实验室检查

取患鸡泄殖腔内少许粪便放入量杯加生理盐水稀释, 搅拌后静置。取最上层滤膜于载玻片上, 盖上盖玻片后镜检, 见到大量椭圆形的球虫卵囊。对病变部位的黏膜刮取物压片镜检, 也观察到球虫卵囊。

5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鸡球虫病。

6 治疗

选用在短期内能杀灭原虫的治疗药物如百球清、氨丙林等进行药物治疗。

1) 用百球清按0.25%混入饮水, 即1 L水中加百球清2.5 m L, 让鸡群自由饮水, 连用3 d。

2) 对出现血便的鸡只, 用青霉素按每千克体重3万u, 配给维生素K3针剂0.2 mg混合肌注, 每天1次, 连用3 d。

3) 加强饲养管理, 全面清除鸡舍地面的鸡粪, 保持鸡舍清洁干燥通风。更换垫料, 防止饲料与饮水被鸡粪污染, 用拜安1∶100浓度对鸡舍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消毒, 饮水器、饲槽等用热水洗涤干净和消毒。供给富含维生素的饲料, 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每千克日粮中添加0.25~0.5 mg硒, 以增强鸡对球虫病的抵抗力, 补充足够的维生素K和维生素A以加快患鸡的康复。

经过采取以上措施, 在用药后的第2 d症状明显缓解, 血便消失, 除发病期间死亡46羽外, 无新病例出现, 第5 d鸡群基本恢复正常, 采食量增加。

7 体会

球虫病的控制要以预防为主, 鸡舍要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 及时清除粪便及潮湿的垫料, 饲槽、饮水器等用具要经常洗刷和消毒。当时4月份温度低又连续下雨, 气候潮湿, 鸡舍通风条件不好, 鸡舍垫料又没有及时清理, 为球虫病的繁殖和感染创造了条件, 因而发生球虫病。

7.1 平时做好预防性措施

(1) 合理分群饲养:鸡球虫病主要危害雏鸡, 因此, 要将不同年龄的幼鸡分群饲养, 以防互相传播, 避免雏鸡感染, 发现患病雏鸡要及时隔离或淘汰, 及时处理病死雏鸡。 (2)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鸡舍通风、干燥, 鸡群不拥挤, 及时清除粪便, 并用堆积发酵法杀死其中的卵囊, 以免污染饲料、饮水, 减少鸡食入球虫孢子化卵囊的机会。为提高鸡群抗应激能力, 可在饮水中添加维生素C, 建议使用量10 g/kg。

7.2 药物预防

鸡球虫病要以预防为主, 一旦发病后再治疗, 往往很被动。另外, 球虫的耐药性问题相当严重, 要选择一种或几种本场球虫敏感的药物进行预防, 如百球清、氨丙林、盐霉素等抗球虫药物, 添加在饲料中饲喂鸡只, 可收到良好的效果。用上述药物预防球虫病时, 用药量可适当减少, 一般为治疗量的一半。

7.3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预防细菌混合感染

当鸡发生球虫病时, 易混合感染其他细菌或病毒性疾病。因此, 在使用抗球虫药治疗的同时, 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选用抗菌药物, 做到抗球虫、防细菌感染同时进行, 以提高治愈效果。

7.4 注意辅助治疗

鸡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篇7

en) 是一种在鸡群中较为常见的寄生虫病[1], 其主要是由于一种或者不同种类的球虫在短期内大量繁殖而造成鸡群大规模病变或死亡的流行性疾病。由于该病具有起病急、扩散快、发病突然等特征, 该病一旦在鸡群中爆发, 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不仅对鸡群养殖者造成巨大的利益损失, 还有可能由于病鸡流入市场而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隐患。鸡球虫病在我国各鸡类养殖场中并不少见, 尤其是在气温适宜、降水量多的地区, 如山区、温带等地域, 该病的爆发规模较为显著。对鸡球虫病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 并对该病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是降低鸡球虫病发病率的关键所在。

1 鸡球虫病的诊断

1.1 急性盲肠球虫病

患病鸡群通常在感染球虫后的第四到第五天发病, 前四天为该病的潜伏期, 无明显症状, 发病时被感染的雏鸡突发排大量血便, 血色为鲜红色, 且通常伴有贫血症状[2]。此外, 患病鸡群精神萎靡、羽毛耸立、闭眼缩颈、食欲下降且伴有饮水量的增加, 体温正常或略有下降, 多数在血便症状出现后2 d左右死亡。病鸡于感染后第七天停止出血, 病程超过10 d可自然治愈。

1.2 急性小肠球虫病

患病鸡群在感染后第四到第五天排大量黏液血便, 临床表现与急性盲肠球虫病类似, 但患病鸡群多为大周龄的幼鸡, 血便有时呈条纹状。且继发感染发生率与致死率较高。

1.3 慢性球虫病

患病鸡群一般病程较长。由堆型艾美耳球虫感染的鸡群从第四天起开始排水样便, 且可见未消化饲料, 第六天食欲略微下降且粪便呈细长条状且外部有黏液。由巨型艾美耳球虫感染的鸡群在感染后第五天开始出现轻度痢疾症状, 第六天起出现与堆型艾美耳球虫病鸡群同样的病症。

1.4 实验室诊断

取患病鸡少许粪便放进装有生理盐水的容器中, 搅匀后静置, 取最上层液体放于载玻片上, 并加盖盖玻片做显微镜检查[3]。镜下见大量椭圆形球虫卵囊, 且对病变部位进行活体组织镜检也能见到上述情况, 则可确诊为鸡球虫病感染。

2 鸡球虫病的治疗

对鸡球虫病的治疗通常采用在短时间内能灭除感染源的药物进行治疗, 包括百球清、氨丙林等药物。

例如, 在福建省大田县某家禽养殖场内, 见200只日龄为5 d的雏鸡出现精神萎靡、羽毛竖立、缩颈闭眼、食欲下降且饮水量增加的症状, 在垫料上发现大量血便。对上述鸡群进行病理学检查, 初步确诊为急性小肠球虫病感染, 治疗方法如下。

百球清按0.25%混入饮水;对出现便血的鸡用青霉素按3万U/ (kg体重) 配给维生素K3针剂0.2 mg混合肌注, 1次/d, 均连用3 d[4]。同时对饲料加强监管, 及时清洁鸡舍中的粪便, 保持鸡舍良好的通风, 及时更换垫料, 并对鸡舍进行全面消毒, 消毒范围包括饮水槽、食物槽等。

3 讨论

3.1 鸡球虫病的病原学

鸡球虫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是鸡球虫, 而鸡球虫又有几种不同类别。其中, 在我国最常见的致病种类有9种, 依次是柔嫩、毒害、堆型、巨型、布氏、变位、和缓以及早熟艾美耳球虫[5], 前两种球虫是致病作用最激烈的种类;布氏球虫及早熟艾美耳球虫是较为少见的种类, 且具有强致病性;其余几种球虫虽然较为普遍, 但致病力较弱。在鸡群中, 通常鸡群感染鸡球虫病的形式为多种球虫类别交叉感染, 其致病性及危害性与单种球虫感染相比更为强烈。

3.2 鸡球虫病的分类

根据鸡球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可将该病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3.2.1 盲肠鸡球虫病:

该类型球虫病常由柔嫩艾美耳球虫引起, 其感染部位在鸡的盲肠, 在5~6 d的雏鸡中发病率与致死率较高, 在饲养条件较差的养鸡场中, 25日左右日龄的鸡群也是该病的高发群体。该病具有起病急、爆发突然等特点, 且致死率较高。

3.2.2 小肠鸡球虫病:

该类型球虫病常由毒害艾美耳球虫引起, 其感染部位在鸡的小肠中, 在青年鸡中尤其是6~17周的鸡群中较为常见, 但该类球虫病的致死率较低, 通常只引起鸡群消化功能异常, 且临床表现较不明显。3.2.3直肠鸡球虫病:该类型球虫病常由布氏艾美耳球虫引起, 其感染方式多为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通常会引起鸡群的继发感染, 且致死率高。

3.3 意义

鸡在我国农民及农场饲养的家禽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是我国主要的肉类食物之一。由于在鸡群的养殖过程中, 一定会伴有寄生虫病的隐患存在, 而球虫病是鸡群养殖过程中最常出现的病症之一, 且该病在急性爆发期会造成鸡群的大规模死亡, 不仅对养殖者带来经济效益上的损失, 还在一定程度上威胁了人类的生命健康。因此, 对鸡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进行探讨分析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刘素英, 朱红梅, 葛恒德.正确认识和防治鸡球虫病.农村养殖技术, 2012 (10) :31.

[2]林丽萍.鸡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福建畜牧兽医, 2013 (1) :43-46.

[3]侯卫东.河南地区鸡球虫病防治药物筛选与田间推广.河南农业大学, 2009 (6) :58-60.

[4]林中阳.鸡球虫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畜禽业, 2011 (8) :66.

鸡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篇8

关键词:鸡球虫病,防止,免疫

前言

鸡球虫病是由多种球虫引起的急性流行性寄生虫病, 是养鸡业中常见的一种肠道寄生性原虫病。该病多发于温暖、多雨、潮湿的季节, 一年四季都可发生, 分布较为广泛, 且普遍流行。目前全世界报道寄生于鸡肠道的球虫共有9种。各种鸡对球虫均易感染, 有记载称, 鸡球虫病发病率高达70%左右, 多以雏鸡最为多发, 15~50日龄的小鸡的发病率较高, 死亡率也可达20%~50%, 成年鸡对球虫病也较敏感。该病由于经口吃下孢子化卵囊感染, 被病鸡粪便染了的水、饲料、用具等都可以作为传播途径, 健康鸡食入被污染的食物后, 鸡球虫的卵囊开始在健康鸡的体内大量繁殖生长, 其他畜禽、昆虫及饲养管理人员、外来人员也可传播球虫病。鸡球虫病卵囊的生长期非常长, 可以达到9个月左右, 但是在阴凉潮湿的土壤中, 鸡球虫病卵囊可以维持其生命力很长时间。患鸡后期会出现胡萝卜样粪便, 经过治疗痊愈的鸡也会出现一些后遗症, 主要表现为生长速度减缓, 导致经济效益下降。

1 鸡球虫病的流行特点

急性型多见于15~50日龄的雏鸡, 病程为数天, 多者2~3周。主要由柔嫩和毒害引发, 病鸡精神不好, 精神沉郁, 羽毛蓬松, 眼半闭, 食欲减退或废绝, 缩颈呆立, 或挤成一堆, 排水样稀便甚至血便。病鸡出现共济失调, 不食, 后期鸡冠、肉髯苍白, 消瘦。血便是鸡球虫病最早、最容易发现的临床表现, 开始粪便为咖啡色, 略带少量血, 以后常排水样红色粪便, 泄殖孔周围的羽毛被液体排泄物污染。多数鸡于发病3~5d内衰竭死亡, 鸡冠和可视黏膜苍白, 贫血, 逐渐消瘦, 患鸡逐渐精神不佳, 两腿不断地发生痉挛性收缩, 不久即死亡, 死亡率可达50%~80%。慢性型病鸡症状与急性型的相似, 多见于4~6月龄的鸡或成鸡, 15~45日龄内最易感染, 7日龄以内的幼雏很少发生, 病程稍长, 数周到数月, 成年鸡多为带虫者, 主要由巨型、堆型、布氏等引发, 病程发展缓慢, 无急性型明显, 病鸡经7d后才逐渐好转。主要表现为贫血, 食欲减少, 患鸡逐渐消瘦, 生长缓慢, 足和翅膀发生轻瘫, 体重和产蛋均受影响, 出现间歇性下痢和血便, 极少死亡。剖检主要病变在盲肠, 病变肠段显著肿大, 呈棕红色或暗红色, 有大小不等的灰白色圆形斑点, 质地比正常坚硬, 剪开可见一种黄色豆腐渣样、混有血液的坏死物质。切开病变局部小肠, 可见肠腔内有凝血块、坏死物质的红棕色血样物, 一种粘性渗出物凝固而成的栓子, 堵塞肠腔。慢性病例病变多在小肠前中段, 肠壁增厚发炎, 粗糙、溃疡和坏死, 内有粘性渗出物, 常混有血块。

2 鸡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2.1 做好卫生工作

鸡舍内卫生条件不良、消毒不严、饲养管理不善等都是造成球虫病流行的因素。从发生鸡球虫病的鸡舍来看, 很多都是比较简陋或者卫生工作处理不好的地方, 由于资金不足以及技术条件落后的情况下, 很多鸡舍都是将鸡粪便随意堆放, 有的甚至没有及时进行粪便清理, 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 工作人员的鞋底以及用具上很容易沾染到粪便, 导致鸡球虫病的感染。可见, 加强鸡舍卫生管理非常重要, 鸡舍要经常进行通风对流, 粪便要及时进行处理, 定期进行鸡舍消毒, 保持鸡舍干燥的环境, 在饲养密度上也要格外注意, 很多饲养场为追求经济效益常高密度饲养, 饲养密度高不仅造成环境压力, 带来采食不均, 个体大小参差不齐。而且一旦患有鸡血虫病, 也会带来大面积的传染, 因此要控制饲养密度。鸡舍杀毒消毒也是防止鸡血虫病的重要措施, 鸡血虫病的卵囊生命力较强, 一般的消毒很难将其杀死, 可以采用火焰消毒法, 该方法在消灭鸡血虫卵囊上作用显著。还可以用球杀灵和1:200的农乐溶液消毒, 或者用沸水、热蒸汽或3%~5%热碱水等处理, 一般每周1次。

2.2 加强饲养管理

有些养殖场为了贪图便宜, 使用一些低价的饲料, 这些没有经验严格简单的饲料质量低劣, 有的营养不均衡, 缺乏对鸡生长有利的营养元素, 例如缺乏维生素A就对鸡消化道黏膜的完整带来损害, 使得鸡身体内的血液凝固功能受到伤害, 这样鸡血虫就很容易乘虚而入。有的饲养发生了霉变, 鸡吃了后引起肠道疾病, 也很容易诱发鸡血虫病。为此, 鸡舍要加强饲养管理, 尤其是在饲料管理上, 可以采用适当的限饲措施, 减少鸡的饲料食用量, 同时也减少了抗球虫药的摄入量。还可以在饲料中加入一些添加剂, 来增加鸡对球虫的抵抗力, 例如可以在1kg日粮中添加0.25~0.5mg硒, 还可以补充一些维生素K和维生素A, 来增强鸡身体的抵抗力, 加速病鸡康复。

2.3 免疫和药物治疗

目前球虫疫苗的使用不很普遍, 但是实践效果还比较不错, 用于免疫的球虫活苗有早熟、中熟、晚熟及早、中、晚熟系联合球虫苗四类。球虫活苗的免疫方法有滴口法、喷料法、饮水法及喷雾法等, 以滴口法为最佳, 喷雾法应激最小, 可确保100%免疫, 但对于大鸡场则有些不便且应激大;喷雾法较适用于设备先进的孵化室, 饮水法和喷料法是大鸡场较为适用的免疫方法。还可以合理选用不同的药物对球虫进行防治。球虫感染后1~2d的药物, 其抗球虫作用较弱, 多用于预防和早期治疗用, 感染后的3~4d的药物, 其抗球虫作用较强, 多用于治疗应用。

总之, 鸡感染球虫病发病频繁, 危害很大, 需要养殖户从卫生工作、饲养管理、疫苗免疫以及药物治疗等方便入手, 将鸡球虫病的发生几率降到最低, 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黄东璋, 傅宏庆, 郑晓亮.鸡球虫病的防治[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8 (5) .

[2]张冰斌, 刘康全.鸡球虫病的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8 (10) .

上一篇:服务器数据存储技术下一篇:经营业务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