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两篇

2024-10-05

随笔两篇(共4篇)

随笔两篇 篇1

做一个充满激情的人

激情是一个人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充沛旺盛的精力,奋发争先的热情,乐观自信的精神,勤奋工作,干事创业,开拓进取,实现价值。岁月可以使我们容颜变老,但激情会让我们青春依旧。在人生的道路上,在事业的征途上,保持住自己的激情是非常重要的。有什么样的激情,就会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会有什么样的工作行动,就会有什么样的工作成果。

对生活充满激情,生活就有情趣,就有幸福感;对工作充满激情,才会热爱自己的工作,纵使劳累也觉得快乐;对事业充满激情,才会朝气蓬勃,积极向上,成就一番大事业。

《周易》上说:“穷则变,变则通。”这里的“变”,就是要改变自己的心态,变成积极的心态,这样就能改变自己的世界。

毛主席曾说,人要有一点精神。这个精神,离不开激情。在他的诗词里就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这股激情,在读书时代,他说:“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井冈山斗争时,他写道:“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长征时,他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解放战争时,他写道:“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重上井冈山,他写道:“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这是伟人的一种激情。毛主席讲了最为经典的十句话,也是充满激情的十句话。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最豪迈、最傲气的一句话:“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最谦虚的一句话:“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最震撼人心、最震撼世界的一句话:“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最大义凛然的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最具神秘性的一句话:“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最充满希望的一句话:“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最有志气的一句话:“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令为官者最为警醒的一句话:“为人民服务。”一句句充满激情的话语,一段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很难想象,一代伟人如果没有这种激情,中国的革命会是什么样。

邓小平80岁高龄进行南巡,并发表南巡讲话,东方风来满眼春,也是充满了无限的激情。这激情,成就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他也讲过十句最为经典的话,也是充满激情的十句话。最正确的选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伟大的发明:“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最著名的论断:“发展才是硬道理。”最前瞻的号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最务实的倡导:“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最关键的忠告:“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最大胆的创意:“摸着石头过河。”最重要的提示:“稳定压倒一切。”最经典的诠释:“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最深情的表白:“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每一句话都富有哲理,每一句话都充满激情,总设计师凭着睿智和激情导演了中国的改革开放。

激情具有伟大的力量,鼓舞我们以更快的节奏迈向人生的目标。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保持一种斗志,一种激情,一种好的精神状态。人在顺境的时候,往往忘乎所以,丧失前进的动力,从而缺乏激情;人在逆境的时候,往往容易被困难所吓倒,产生畏难情绪,从而消磨激情。如果我们时刻让自己充满激情,永远做一个充满激情的人,自己就能年轻、进步,富有活力。因为激情是我们发自内心的动力,有没有激情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价值观。激情可以感染人、教育人、鼓舞人,营造出“千帆竞发,万马奔腾”的浓厚氛围。充满激情,比获得成就、获取功名更加重要,如果没有激情,就没有上进心,就没有火热的诗,就没有燃烧的爱,就没有壮丽的人生,就不可能创造出辉煌的事业。

人是有惰性的动物,不给自己施加压力,不给自己以外力激发,就会缺少战斗力。一个人在短时间里有饱满的激情容易,而要天天拥有激情就不简单。激情要求我们面对机遇,敢于争先;面对艰险,敢于探索;面对落后,敢于奋起;面对竞争,敢于创新。激情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心若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跟着改变。

让我们做一个充满激情的人。

做一个唯实的人

“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是陈云同志针对自己一生工作总结出的九字箴言,这九字箴言充分体现了陈云同志一生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善于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工作的一贯性和彻底性。当前来看,这九字箴言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实用性,对我们处理一些现实问题仍然具有强烈的指导作用。

顾名思义,不唯书,就是不要以为书上说得就全是对的;不唯上,就是不要以为上面(领导或者权威)说得都是对的;只唯实,就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才是最好的。意思很简单,道理很明白。但是,在实际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一切以书本、“红头文件”论是非、定好坏,不领会书本和文件的精神实质,不会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上级的部署当圣旨,不分析、不判断、不创新、不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机械、被动、生搬硬套地执行上级意见的唯书、唯上,不唯实的现象依然存在。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水平能力原因。个别干部不善于学习、不勤于思考、不会结合实际,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办具体事情时,办法不多,方法不活,思维僵化,不知道怎么去干事、如何干好事,只能照搬、照抄、照套、照转书本和“红头文件”,从而出现“唯书”的现象。

二是体制机制原因。个别地区和部门,有时对重点事项、重大资金项目等工作作出决策时,或出于对领导的尊重,或害怕得罪关键人物,或怕影响团结,或奉行好人主义,不敢提出不同意见,不想提出合理建议,不愿讲真话,最终还是“上司”说了算,从而出现“唯上”的现象。

三是品格品质原因。个别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有其权不负其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心思不在工作,工作不在状态,纪律涣散,作风飘浮,效率低下,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久而久之,变疲了、变油了、变散了,只会“唯书”、“唯上”应付了事。

那么,应该怎么对待“书”和“上”呢?不“唯书”,并不是可以不读马克思主义和科学文化的书以及上级的有关文件,更不是离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是注重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发展的眼光去创新思维、改革的办法去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克服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真正做到知和行的统一。不“唯上”,也不是可以不执行上级的决定,更不是不听领导的话,而是要善于把上级精神和领导的意见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反对照抄、照转、生搬硬套,真正做到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统一,对领导负责和对工作负责的统一。只“唯实”,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真正做到察实情、讲真话、办实事、报实情、求实效,实事求是地处理问题,使主观与客观相统一,认识与实践相符合。具体来说,就是不唯书而生于书,不唯上而忠于上,唯于实而善求实。

不唯书而生于书。好的理论好的经验我们要本着“拿来主义”的精神虚心学习,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和前人的理论,而是要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客观的分析,有选择的吸收借鉴。不唯书,是指不要离开客观实际和日益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去照抄照搬书本知识,要结合实际活学活用书本知识去解决问题。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瞭望宇宙的窗户,是承载传递知识的工具。读一本好书,就是交一个好朋友;在一切进取中,读书是最高尚的;在一切享受中,读书是最节俭的;在一切消遣中,读书是最健康的。但是,读一本不好的书,比不读还要坏。书,有优劣之分、好坏之别。因此,书上的话不一定都是真理,不一定都那么可信。比如,有的总结了什么讨得老板喜欢的“二十条原则”,有的总结了什么优秀男人的二十条标准,等等之类的。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拿这些条条框框去框人,估计是按图索骥,无功而返。所以,尽信书不如无书。有一则“小马过河”的故事很能说明问题:小马不知道河水的深浅不敢过河,松鼠说河水很深不能过,老牛说河水很浅可以过,小马自己实践以后发现,河水既不像松鼠说的那么深,也不像老牛说的那么浅。这个故事清楚的告诉我们,任何事情,别人的经验不一定完全适用于自己。不唯书,也不是怀疑一切,打倒一切。那些目空一切,标新立异,乱反对一通,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和见解独到,是不可取的。怎样才能用好书呢?一是要择优、择善而读之。借鉴学习书本上的东西不能人云亦云,不能亦步亦趋,必须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吸取精华,剔除糟粕,通过吸收、消化,转化为经世致用的政策理论。二是要加强学习,提高水平。只有加强学习,通过学中思、学中问、学中研、学中见,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辩证思维能力,才能做到发展思路清晰,工作目标明确,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如何才能干好”。三是要善于思考,辩证分析。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不仅要勤于学习,更要善于思考,勇于创新,敢于批判书本、摆脱定势、突破传统、超越常规,以头脑中思维瓶颈的率先突破,推动发展瓶颈的全面突破。

不唯上而忠于上。上级领导一般站位高、思维开阔、考虑全面,对于党和国家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不唯上,是指不要盲从、盲信、盲目照搬领导的指示精神,要因地制宜、创造性的落实上级指示精神,创造性开展工作。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是党的组织纪律,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因此,上级下发的“红头文件”、工作部署和领导讲话肯定是要贯彻落实,而且必须落实到位。作为我们的上级领导,肯定有他高明的地方。一般而言,作为下级,无论干什么,都要千方百计去了解上级的意图,围绕上级的意图去开展工作,减少盲目性。但人非圣贤,熟能无过?上级不一定一切都对,“上司”也不可能永远都正确,这个时候,我们就得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盲目跟从。当然,出于对领导负责,最好是在恰当的时候采取恰当的方式向领导建议。所以,听命不等于俯首帖耳,惟命是从,听话也不应该唯唯诺诺,服从一定要择其善者而从之,不能生搬硬套、机械地贯彻落实,而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进行创造性地、实事求是地贯彻落实。一是要领会精神实质。贯彻执行领导意见,必须领会好精神实质,抓住问题的关键,抓住本质,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全局工作千头万绪,实际情况纷繁复杂,在贯彻落实的过程中,既要总揽全局,统筹兼顾;又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提纲挈领,把握重点。在不同的时期和阶段,有不同的工作重点;对每个时期和阶段的目标任务,要分清轻重缓急,善于抓住“牛鼻子”。二是要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当今是创新的时代,是创新者的时代。惟有不断开拓抓落实的思路和思维,才有可能寻找出破解难题的新办法;惟有不断更新抓落实的观念和理念,才有可能把握住时代的新脉搏;惟有不断创新抓落实的方式和方法,才有可能抓到改革发展的新机遇。三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时候,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不同性质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才能正确解决。

唯于实而善求实。只唯实,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老老实实、实事求是、认认真真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恰当的对策措施,既不受教条的干扰,也不受领导的干扰,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认真干好每件事。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和首要品质。历史反复证明:什么时候我们党能够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事业就能向前顺利推进;什么时候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事业就会遭遇挫折,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一是要倡导求真务实、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作风。调查研究是党的基本工作方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本着求真务实、深入实际的原则,积极进行调查研究,才能挖掘到第一手资料,掌握实际情况,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二是要提倡独立思考、敢讲真话的精神。要说真话、讲实情,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和看法,善于提出批评和建议。要营造出一种包容和宽松的环境,使人们能够独立思考,敢讲真话。要善于思考总结,从微观中见宏观,从个别中见一般,透过事例认识事理,透过事后启示事前。领导者应有听取逆耳之言的雅量,能够包容不同意见,择其善者而从之。三是要具有开阔视野、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要进一步开阔视野,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敢于好高骛远,善于实事求是,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时要立足本职,从实际出发,要放下私心杂念,不回避矛盾,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勇气;在个人工作得心应手、较为顺利之时,要注意保持清醒头脑,防止出现“想当然”办事,避免犯主观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在遇到难事和思想困惑之时,要从文山会海中摆脱出来,转变作风,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找准问题症结,为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随笔两篇 篇2

任何事情的实现都仿若在攀登一座高山, 往往有人痴迷留恋于山腰的繁花绿影, 而忘却山顶“一览众山小”的傲然绝世。与乔治·萨顿告诫我们要有长远眼光的说法如出一辙。

桔子的可贵在于能及时快速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而桔树的难得在于能源源不断的贡献自己, 就好像一个优秀的猎手会主动上前扑兔, 只有愚蠢的渔夫才会只等待鱼主动蹦上岸。凡事都要努力地开创适合的黎明, 要桔树, 要渔。

历史是一面伟大的镜子。西汉时期, 汉武帝知人善任, 广纳贤才, 使中原人在匈奴的地盘上打败了马背上的民族, 开创了最辽阔的疆域, 他弃了桔, 却捧了桔树;永乐皇帝毅然迁都入紫禁城, 造就了举世闻名的“郑和下西洋”, 他从头开始, 描绘出一个“永乐盛世”, 他用了渔, 诚捧了鱼。

而鼠目寸光没有远见的人在生活中也时常遇见, 大到煤矿老板为一己私欲不重视安全, 为了金灿灿的桔, 而亲手摧毁了本可万年青的桔树;小到身边同学为了美丽香甜的鱼, 一次次的偷眼左顾而其他, 而错失了学“渔”的机会, 无法自己动手, 只待施舍。

有时, 我们嘲笑那些女人“头发长见识短”, 讽刺那些男人“窝囊”, 似乎他们做的是如此不划算的事云云。而我们呢, “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反观于自身, 是否能做到放眼未来, 忍住来自各方面诱惑, 而慧目识珠?恐怕不然, 若人人都能从他人身上吸取教训, 为何还会有人落入传销陷阱?还会有人痴恋法轮大法?没有白吃的午饭, 没有掉下来的林妹妹, 不种桔树何来桔, 不学渔如何得鱼?

而我们的国家呢?又何尝不是迷失于山间的香客?国外的大企业动辄投资几十个亿进行创新开发, 而我国可查国有企业在这方面的投资之和也不过三十多亿。钱呢, 去哪儿了?买他人的专利, 租人家的核心去了!国家虽说教育要改革, 但实质仍未变的是应试教育, 费尽心血培育的除了考试的机器外还有什么?“渔”是会了, 却只会坐在岸边垂钓, 全然未想到动用武器叉鱼!

自我的飞越, 国家的复兴, 不仅要桔, 还要桔树, 还要培育最优良的桔树, 不仅要鱼, 还要渔, 还要发明最先进的渔!

拆墙自筑墙人始

朋友的甩手而去, 你认为友谊被墙阻断了;母亲的愤怒摔门, 你认为亲情被墙隔断了, 一切都是那无形的墙的错, 你恨恨地想, 可真的如此么?埋怨墙的人又何尝不是筑墙的人呢?

也许是墙的“错”, 那是因为人们的心靠得不够近, 太疏离。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让电线割碎了人们的情感, 让荧光屏黯淡了人们的热烈, 好像越来越冷淡易怒, 戴上了冰冷的面具还不够, 人们用双手开始快速砌墙, 再挂上“闲人勿近”的牌子, 似乎如此就可以不再受伤, 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演绎生活。人们又仿似不觉的去靠近他人, 却被彼此的墙阻碍, 于是愤愤然地不再迈出步子。

埋怨墙, 说明还有的救。缺乏温暖, 缺乏交流, 是社会人的通病, 渴望心与心靠得更近。也许不能要求别人怎样, 但可以从自己开始, 推倒那面心情, 或许会受伤, 或许会流泪, 但打开了心扉就是给了他人一个机会, 给自己一个机会。拆墙自筑墙人始, 是一种态度, 一种坦然大方与人相处的态度;也是一个呼吁, 一个希望世人不再遮遮掩掩共同拥抱世界的呼吁。

在生活中, 母女关系不和是因为母亲把女儿当女儿, 女儿太把母亲当母亲, 一堵名为年龄的墙不可攀;官民始终不亲密是因为官太把民当民, 民太把官当官, 一堵名为阶级的墙不可攀。可情感并不是登山需要去攀爬, 作为筑墙人应有道德的义务去拆墙, 让彼此的心近一点, 再近一点。

常言道, 解铃还需系铃人, 拆墙也得自筑墙人始。都渴望拆墙以见, 却都忙不迭地筑墙, 无法要求他人怎样, 但拆自己的墙是简单容易的, 打开心扉, 用心与他人交流, 用心去感知世界, 触摸世界, 不再有隔阂与虚伪, 每个人都可以尝试地拆掉心墙, 打开心门, 而这一切, 自筑墙人始。

是筑墙的人, 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愈渐愈远。

是拆墙的人, 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愈渐愈近。

随笔两篇 篇3

人似乎生来就有着同情的本能:懵懂而不更事的小女孩看见受伤的动物会为之心痛;年幼而天真的孩子也会为他人的苦难而敏感动容。同情是对弱者的一份怜悯, 对失败者的一份情感关怀, 对受难者的一次缅怀。同情是人们与生俱来所有, 是人性善良的体现。

同情可以给予他人情感的安慰。试想一下, 假如你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者, 当你徘徊在人流如织的街头, 无助疲惫, 假若周围人都不曾向你抛来一瞥同情的目光, 你是否会感觉愈发的绝望呢?就像曾经带妹妹上学的洪战辉, 社会给予了他许多的同情与帮助, 使他坚持完成学业。虽然也许他的意志能力足够强大使他可以不用依靠他人仍能完成学业, 但他所要经历的内心煎熬却要翻倍。社会给予他的同情让他更有了改变命运的信心, 让他相信自己未被遗忘, 未曾孤独。

但同情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 倘若给予同情的方式不当, 反而会导致更坏的结果。曾经炒得沸沸扬扬的“大陆首善”陈光标, 由于在港台等地当街散钱救济贫困人家, 而招致舆论的一致批评。陈光标钱款资助困难家庭举动的本质本是好的, 但他采取的方式却不够恰当, 用如此高调的方式标榜“同情弱者”, 违背了人们的传统文化思想对真正善意同情的理解。只有施善者真正站在弱者的角度思考他们的需要, 才能真正做到“与民共呼吸”, 更能赢得他人的尊敬。

同情更是一份博大的胸怀, 是一份爱世普世的情怀。最高尚的贤者会将他人的痛苦视为自己的伤疤, 会因他人的苦难而流下悲悯的泪水。唐朝的杜甫, 自己身处破旧的茅屋, 却也大声地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豪壮宣言。他因他人的痛苦而恸哭, 此时的同情, 已不是一份小家子气的忧伤, 而是一份为家为国为人民的奉献的旷达胸怀。

同情可以像那些志愿者将青春献给穷苦的弱者, 赢得他人的感激与尊重, 也可以像那些矫柔做作者装腔作势最终换来骂声一片, 同情是一把双刃剑, 但真正的同情, 真正的带着家国情怀的一份同情, 才会是人皆敬之的高尚品性。

遥远的地方

“在无限遥远的地方, 有无数多的人, 他们都和我有关。”这是鲁迅先生的一句话。这不禁让我感慨唏嘘。感慨他思想的深远, 也嗟叹他胸怀的旷达。

那无限遥远的地方到底是哪里?是远方佳人的所在之处吗?但在我们的记忆中, 鲁迅的形象少有掺杂爱情的影子。那么, 是他内心中所牵挂的在遥远地方的家乡吗?但这句话中, 却又少了些应有的游子思家的愁绪。那他又是如何看见那无限遥远的地方, 那无数多的人呢?定不是凭借一双世俗的肉眼, 也许是凭借着他的那颗普世之心。

彼时的鲁迅这目击着民族的日渐陵迟, 浑噩的人们打发着时光, 丝毫未曾有亡国危机感, 而无能的民国政府也对侵略者步步退让, 这样的社会似乎已经失去了希望, 弥漫着重重雾霾和闷得让人喘不过气的污浊空气, 但就在这样的环境下, 鲁迅笔下的自我, “一梦醒来, 四周全是墙壁。但我仿佛看见在无限遥远的地方, 有无数多的人, 他们都和我有关。”他看见的是什么?那无限遥远的世界里是他深爱的国家, 那无数多的人组成了他想要唤醒, 想要拯救的古老民族。这是一颗怎样饱含深情的心呀!他想要将这国家, 将这民族全都装进他那宽广的胸襟, 他用文字去批判, 用热讽来谏言, 句句看似“冷嘲”的话语却充满了他对这社会的期望。

古者富贵而名磨灭, 不可胜记。而在历史上为人称道的人, 又有哪一位未尝不拥有一颗普世情怀的心, 未尝不有着宽广的胸怀呢?促使杜甫在漏雨的茅屋中喊出“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 正是他爱人, 爱国, 爱世间万物的高尚情怀。一个厌世离群的人又怎可能将自己的呼吸与他人的心跳相联呢?一颗普世之心要如何深情才能有这样与众生同呼吸共命运的境界, 也正是因为他对世人平等的爱, 这宽广的胸襟为他在历史的一角留下他醒目的名字, 让他人牢牢地记住了他, 成就了他的伟大。

而反观现今社会万象, 佛山“小悦悦”事件, 十八位路人的冷漠让人愤懑让人忧;食品安全问题频出, 商人的社会良心频频受到公众拷问。这不是偶然, 一旦丧失了这样为他人着想的心胸, 自私便逐渐在内心中蔓延。无视他人生命的珍贵, 将自己的私利视为高过他人身心健康的一切, 当心灵被这样的私欲所占据, 人性的恶向我们证实了一份为他人着想, 为社会着想的心胸的重要。

随笔两篇 篇4

武昌保安街、复兴路、解放路、胭脂路, 粮道街……这些老街的名字对你来说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对于如今的90后来说, 这些街道在我们生命的起点处独裁着商业黄金时代。然而如今, 武昌最典型的老街商铺呈下降趋势, 老街那古老而别有韵味的建筑也略显憔悴。

保存了最为原始的商铺要属胭脂路, 2005年, 胭脂路有了一个新的名字:胭脂山衣坊, 街区内一块巨大的石碑上书《胭脂山衣坊记》, 是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何祚欢所提。街道装潢并不像一些整改的老街那么新, 保留着一些古老的建筑。一家服饰店马上吸引了我, 灯光昏暗, 与别家的摩登亮丽感不同, 布匹、旗袍整齐地挂在墙面两侧, 让人不禁联想到了老上海。与店主攀谈起店面的来历, 正值中年的女老板告知此店已有十几年的历史, 胭脂路整条街基本上都是经营服饰、布料的老商铺, 经营这么长时间也是因为家族定居在附近。

上世纪90年代初, 胭脂路在经历了布匹批发的黄金年代之后, 各市场之间陷入同质化竞争, 胭脂路的优势渐弱。后来逐渐发展为出售布料与定制衣物合营的模式。作为百年口碑老街, 以前都是以家庭小作坊生产方式, 布料裁衣结合, 小批量订做, 而如今, 大多数商铺都是直接进货卖衣服, 自己生产较少。

大成路夜市是老武昌人毫不陌生的聚集地, 大成路便得名于此。夜市总能带给人们无限的惊喜与诱惑。同类商品价格相差无几, 普普通通, 简简单单, 低廉实惠, 满足了广大平民的生活需求, 每一个浏览夜市的人, 都给夜市注入了人声鼎沸的因子。汹涌如潮的人流, 超越着白天的市井繁荣。虽今非昔比, 但也让人回味着当年的市井文化。

老街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慢慢萎缩, 而保留老街意味着为后代记录下了那段历史。中华民族千年文化的积淀, 为我们的城市留下了一笔可贵的财富。传统老街是城市的名片, 亦是时代的记忆。透过传统建筑, 我们能看到城市的兴衰变化、历史的不断发展。随着武汉市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 在走向所谓“国际化文明”的战斗号角声中, 武汉变成了一个个庞大的建筑工地。在轰轰烈烈的旧城改造中, 一批批传统建筑在时代面前轰然坍塌, 一幢幢新式现代的建筑巍然挺立。在这个崇尚流行的年代, 日益同质化的“时尚”建筑风格令我们的城市渐渐失去了自己个性的表达, 工业化复制生产让所有城市的面貌走向趋同, 正逐渐失去武汉同其他地区在文化上的差异。如何为保护武汉的城市风貌、城市特色建立一个良好的机制, 成为社会亟须解决的问题。

或许我也从未懂得过老街, 又或许它在看尽了繁华与颓败的更迭后, 落寞或早已不在乎世人如何评价。有时, 看着那些古朴的街道上立起了商业化气息的现代建筑, 你兴许也会觉得, 这大概也是一个时代的文化吧;当旧文化消逝的过程中, 你兴许也会觉得, 这大概就是进化论吧。人们总会在某种特性消失之前感叹着世事无常, 却又忘记了现在存在的事物, 将来或许在被取代之时, 思维循环的定式。又或许, 人们只是矫情地享受老街片刻的宁静, 行人不多, 却有一群小孩在跳橡皮筋。

叶子上的时间

午后梦醒时分, 缓缓从睡梦中醒过来, 微微睁开双眼, 窗外明媚的模样, 像是冬天就要快熟透了。

阳光, 窗户, 模糊的景色, 会让你想起什么。

一次拉开窗帘, 好像是那一片叶子, 道路变成了经络, 每个人都牵着一个端点, 就像人和人之间构成了这样那样的联系, 每个人头顶上都有一个小标签, 亲戚、闺蜜、朋友、敌人。而自己, 不可能站在根部清楚所有联系, 也不可能, 疏通整个脉络体系。

时间、空间的转换, 让人与人的联系不停变化着。来来去去的人, 就像等在街道口十字路口不靠谱的红绿灯前的人们, 有的慢慢等待, 有的迅速穿行, 有的选择了地下通道, 有的在我身边。

我们总在感叹于时间是什么时候老去的, 而我们真正叹息的, 是时间里的那些人。

A君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过世了, 他曾平静地讲起那场事故, 毫无波澜, 他说:“我就是那个喜欢独自一人看热闹的人。”就像他说的一样, 他总会冷静得面无表情, 朋友们会突然有一天失去他的消息, 他呢, 又在某一天突然出现, 对我们说:“最近发生了好多事情, 我又恢复平静了, 就像坐在夕阳下的老年人, 享受着人生美妙的瞬间。”

我想起了已经不是很熟悉的B君。B君从小是一个乖巧、聪明的孩子, 家庭重组4次, 祖母曾与她持刀当面对峙, 而当时, 我还在她家做客, 还未成熟的心被践踏了一次又一次, 以至于当我们长大, 她被人辱骂, 我给她留言:“不管怎么样我都相信你。”时, 她回复:“谢谢你还觉得我是个好人”那一刻, 好像有些说不出话来。

突然翻到幼儿园时和C君的一张照片, 天真无邪。谁会想到从小的友谊会因为可笑的理由而断裂?而同时期的D君却成了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二分之一。

E君是突然增生的一条脉络, 却迅速占领或覆盖了这片叶子的大部分经络, E君是一个很冲动的人, 好像冲动的只剩下了他自己, 但生活不可能只有一个人, 在冲动与平静的反复纠结中, 最终会获得自由。

F、G、H、I、J、K……

他们, 都曾出现在我的生活里, 而谁走了, 谁又留下。

人与人之间, 因为本性、环境、意识形态、思维、心理多种外在内在条件形成了不同的关系。有多少人曾经朝夕相处形影不离, 如今再没了联系;有多少曾经自己认定的知己, 如今相见也只形同陌路;如今有多少曾经做别的场景说过今生铭记, 永世不忘, 如今想起也只是换得自己淡然一笑, 笑自己那时的话堪比豪言壮语, 笑自己此刻遗忘那段岁月竟如此的彻底。

在时间面前, 有时候也只能无奈的叹息。时间, 包含了多少无奈、彷徨、不甘心。所有的不满和伤心都是因为被框在了一个小小的眼界里, 所有思绪翻来覆去, 失去了下一步的意义, 的确, 和平年代出生的孩子承受得太轻, 以至于遇到没有遇到过的, 或者我以为我以为就是我以为的情境时, 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 纠结、妥协、不知所云。

前几天有个朋友说:“原来人与人之间还有这种关系:我有他人人。”我们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 知道、认识或者了解了一个人, 而这个人是否只是路人, 只能由时间去考察了。想来也奇怪, 我们只有在知道结局的时候, 才能评判一件事于我们的意义, 这个过程真是漫长而难熬, 一个人, 总是独自出生, 和每个个体有了不同的联系, 最后, 还是一个人归入尘土, 过程, 却需要我们尤为珍惜。

你说, 越长大越不想长大;你说, 我们就这样慢慢思考下去;你说, 这只是非主流的悲伤;你说, 这又没什么。这种感觉, 就像抱着本《厚黑学》, 被惊讶的问道, 你还看这?

时间老人是一位真正的智者, 遍数世间百态, 历尽人世沧桑, 脸上的微笑却依然祥和, 淡淡看着世上的一切美好与丑陋, 正义与邪恶, 静静观之, 默不作声, 却早已将他们的足迹刻印在了他们来时的路上, 然后在以后的时光里在按照他们脚步的轨迹将他们引向不同的道路, 送到不同的终点。有条不絮地进行, 丝毫不显慌乱, 时间的脚步总是在那笔直的道上, 所以永远是那么的不可撼动。

你能否体会到那是一种怎样的存在?抽象得无形无状, 模糊得无音无语, 却又真切地强大着, 强大到可以使山川互换, 强大到可以沧海桑田, 强大到可以使人们口中难变的本性变得面目全非。就像每到一本书的结局是HappyEnding时, 感到舒心;如若是虐人心脾悲伤的结局, 大多数人会感到惋惜, 却也有人说, 这样, 也许更好。

上一篇:试卷分析中的统计指标下一篇:加权灰靶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