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环境(精选12篇)
Web2.0环境 篇1
2003年,更大的承载能力和更快的计算速度推动了网站动态化的技术变革,此时诞生了一大批创新的互联网应用,如P2P、AJAX、Flash等。这些技术变革带动了网站商业模式的创新,应用这些创新的网站———普遍称之为Web2.0网站,开始打破传统门户的垄断地位,成为互联网的中坚力量。Web2.0时代就是CGM (Consumer Generated Media)时代,用户生成内容的媒体时代。在Web2.0时代,传播终于摆脱了传统媒体自上而下的单线模式,形成双向开放、双向均衡的传播模式,为公关活动,为主体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平等对话构筑了理想的沟通平台。
一、传播行为在Web2.0时代的改变
随着CGM媒体传播中用户和媒介的改变,Web2.0中的传播流程、传播效果也较之传统具有了很大的变化。必然,也会导致Web2.0环境下企业公关活动的改变。
(一)传播流程的改变
微观上,单个信息进行网状传播。无数信息经过整合,反映在Web2.0的整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则形成了一个循环过程。
Web2.0时代,国内消费者对于传播,已经由被动接受,渐渐转变为主动搜索。消费者在初步获知信息后,会通过搜索了解有关产品的评论和分析,然后决定是否购买。同时,购买并不意味着整个传播过程的终结,许多用户在体验后,还会通过CGM媒体实现经验的分享。在CGM时代,传播途径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厂商→媒体→用户的单向传播模式。而转变成用户搜索→体验→分享的循环传播模式。
(二)W eb2.0环境的意见领袖和把关人
Web2.0的网状传播结构,使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意见领袖。CGM时代的意见领袖主要有以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意见领袖的产生方式更加多元化。掌握某种技能的用户,如博客作者;频繁接触CGM网站的用户,如论坛版主等都可以成为新的意见领袖。第二、意见领袖的身份多元化。
同样发生变化的还有“把关人”角色。在信息泛滥的Web2.0环境下,“把关”更多地从信息层面,提升到信息的整合层面。CGM网站不仅整合用户内容,并且做出索引和排序,在一定程度起到“把关人”作用。当信息达到一定数量级,排序本身,就已经是种非常有效的把关手段。
(三)对消费者的影响
在接受信息时,包括商业信息,例如新产品的推广,受众根据其对信息接受程度和反应快慢不同,也会分为:革新者、前期采用者、前期跟随者、后期追随者、落伍者。在商业传播活动中,由于种种客观原因的限制,大部分情况下,大型公关传播活动只能在短时间内集中采用。因此,大众传媒真正产生影响的是在“革新者”、“前期采用者”这些用户身上。CGM则不仅可以在第一时间,影响到“革新者”、“前期采用者”,还提供了前者一个发表意见、分享经验的平台,将影响扩大到前期跟随者、后期追随者、落伍者。相比较传统媒体,CGM可以影响的场域具有更宽泛的时间维度,对受众的影响更为持久深远。
(四)W eb2.0环境下企业公关的观念改变
无论是网络技术的发展,还是传播观念的走向,都在越来越回归“人本位”的原点。用户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Web2.0时代,传播终于摆脱了传统媒体自上而下的单线模式。双向开放、双向均衡的传播模式,为公关活动提供了同样双向、开放、均衡的媒体平台。公关回归其原始目的,为促进主体和利益相关者(Stockholder)之间的平等对话而存在。
二、Web2.0网站滥用的负面影响
Web2.0网站除了能够有效协助企业推广,但由于使用不当或者监管不力,也会对企业产生灾难性的影响。
(一)人肉搜索
人肉搜索就是利用Web2.0网站,变信息搜索为人际搜索,由众多网民个人提供局部线索,最终获得完整的事情或人物的真相与隐私,并把这些细节曝光。人肉搜索最初是民间自发的,有着善良初衷的,主观上非恶意的网民集体行为;但是越来越多的情况中,“人肉搜索”突破了法律尺度,渐渐演变为一种侵权行为。
(二)病毒营销
虽然在许多CGM网站上,推广并不具有强制性,但是由于SNS、博客等CGM网站的特性,用户同时也是网站推广的利益相关者,所以许多用户默许、支持了这种方式的信息传播。用户有意或者无意地成为了信息(病毒)的携带者,加入到信息(病毒)的传播扩大过程中。更加令人反感的是,一些恶意网站、恶意软件通过病毒来盗取联系人名单,继续扩大其病毒营销。
(三)网络水军
信息轰炸推动了灌水大军的出现。即在论坛、社区、留言板等CGM网站发布大量信息。这种模式在中国被扭曲为“灌水”,并发展为单个公司上千人规模的专业“灌水”队伍。互联网充斥了这种技术含量不高的人海战术。目前,大批量发帖,无论是攻击对手还是宣传自己,都让网民及网络社区产生了极大的反感。
(四)搜索引擎的不正当使用
滥用搜索引擎大致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搜索保护,故意屏蔽负面信息;二、竞价排名,以商业手段干预搜索结果。无论竞价排名走向何处,都不是企业提升其搜索排名的唯一手段。在Web2.0公关活动中,企业要想获得较高的搜索引擎排名,还可以通过搜索引擎优化、充分披露信息、与合作站点交换链接、开展线上活动等多种途径来实现。
三、Web2.0时代的企业公关策略
(一)C G M网站在产品开发期的应用
由于害怕创意被复制,传统企业的生产模式通常封闭隐密。企业通过市场调研和用户分析来设计产品,制成后推向市场。产品的优劣完全取决于市场调研和用户分析的结果,以及企业的生产制作的规模,传统企业保持领先的方法就是规模效应。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很容易就被新技术所超越,而不断加快的新产品开发速度导致了市场调研和用户分析的结果往往滞后于用户真实的需求。
生产创造用户价值的产品,离不开企业与用户之间的沟通,这是企业公关第一个变革。在设计与生产产品的过程中,企业必须真正关注用户价值。企业可以利用CGM网站举办公关活动,例如邀请用户进行新产品设计,对新产品提出试用意见和建议,或者对将要投产的概念产品进行投票甄选……通过CGM网站,用户直接参与了企业的产品设计、开发过程。利用这种方式,企业可以及早把握用户关注的核心价值,扩大新产品的用户满意度,加强企业与用户的紧密联系,为下一阶段的营销活动打下基础。
(二)C G M在产品营销期的应用
有效利用CGM媒体传播的螺旋效应放大影响力,是企业公关变革的第二点内容。前文所述,CGM媒体传播的入口是搜索,核心价值是体验及分享。CGM时代的企业公关,必须聚焦在这三点上,才能完整实现CGM螺旋效应。
1、搜索
搜索引擎优化 (SEO) 是CGM媒体公关的起点。通过搜索引擎优化,网站可以获得更高的关键字相关性和搜索排名,从而提高点击率。在公关活动中,企业不单是推广自己的官方网站,数据显示只有24%的中国消费者会透过公司网站来取得公司的新闻和危机应对消息。企业不仅要同时推广宣传自己产品的CGM网站,还要注意信息内容的优化。
2、体验和分享
体验和分享则是企业在宣传推广阶段公关活动的主旋律。要实现这两点,企业需从媒体选择、创意设计、活动策划、沟通执行四个层面入手,贯彻CGM时代的公关变革。
(1) 媒体选择
企业有必要开通自己的论坛和博客,用更为平易近人的方式对公众进行告知。其次,企业也应该鼓励上一阶段的用户(体验者)加入自己的论坛和博客群,积极评论和发表他们对产品的看法和认知。企业还可以和大型的CGM网站展开合作,在其网站上开通镜像专区,扩大影响力。最后需要指出,针对不同地区消费者的不同产品,其CGM媒体选择也不尽相同。
(2) 创意设计
企业的公关创意应更多运用多媒体技术。CGM网站为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开放平台。企业的产品营销,可以根据自身特色,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以求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又能让用户体验到产品特性,对产品和服务等有更为直观的认识。
(3) 沟通执行
CGM媒体公关的沟通执行,最大特点在于:实时、迅速、变动。相较于传统媒体的截稿时间、出版周期。新媒体平台几乎是24小时不中断工作。用户和企业之间的双向均衡、双向开放式对话也必须实时、迅速。CGM媒体也各有侧重,企业公关应定期检查最新的调查数据,避免依赖单一媒体形式。
(三)C G M舆情监测
企业在成功销售过程中,同时需要时刻注意并监控的舆论环境。CGM的特殊媒体形态,使其能够提供实时有效的媒体监控,并且便于媒体数据的统计分析。如何定期、定量、定性的监控CGM舆论,是企业有效实现舆情检测的重点。其中随着软件技术和硬件设备的发展,在短时间内搜集大量信息,定期和定量都不成问题。
舆情监测不仅可以监控潜在危机,同时可以检测企业产品、服务的受欢迎程度,更可以通过CGM掌握用户潮流动向,开发新产品、新服务,以赢得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摘要:在信息时代, 企业的公关活动已经不能局必须直面来自互联网上的新兴媒体力量。Web2.0时代, 企业公关活动挑战和机遇并重。通过Web2.0平台, 企业能够极大的提升自己的口碑, 同样也有可能遭遇自己前所未有的危机。本文针对Web2.0, 特别是CGM媒体环境的发展和应用图景进行描述, 对未来Web2.0将会主导媒体的大环境预言, 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该如何面对这样的环境、做出何种形式的变革。
关键词:Web2.0,用户生成内容媒体,公关,口碑,舆情监测
参考文献
[1]郭光华.论网络舆论主体的群体“极化”倾向[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 (4) .
[2]刘正荣.从非理性网络舆论看网民群体心理[J].现代传播, 2007 (3) .
[3]谭伟.网络舆论概念及特征[J].湖南社会科学, 2010 (5) .
[4]王雪.网络舆论、集体行为与社会控制[J].探求, 2007 (1) .
Web2.0环境 篇2
教育与Web2.0
Edu2.0的Google Groups中,正在讨论着什么是Edu2.0,里面的发言个个都很精彩,让我忍不住也要思考这个问题来,于是回了些初浅的想法。
转到这里来记存,希望对教育有兴趣的朋友看到,一起来做些“头脑风暴”。
――――――C
早前的互联网时期,因为不存在个人,所以也就没有社会性,它只是一个信息库,一个数字图书馆而已。但是现在,互联网上有了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通过各种平台、工具、机制,获得了社会性的互联关系,互联网不再是机器与机器之间的互联,而发展到了人与人之间在数字化网络中的互联,这个社会性关系网络组成的互联网里,网络本身既是媒体,也是一个社会性计算/过滤的`平台,每个人都能透过这个无远弗届的社会性网络,互相的影响着。
这是技术早就的层面。
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传播中的高成本导致的权威、规制体系正在被瓦解,为什么要长篇大论,要符合规矩,要被所谓的编辑核审才能在公众媒体那里得到发表,社会性网络让每个人的声音都有他/她自己的受众,由此也就有了价值。
价值是因为我从中得到了东西而产生,而不是某些人认为有价值而产生。
这是Web2.0时期一个重要的本质,也是用户贡献内容得以发生的一个前提。
回到教育上,我们也应当让这种观念在教育者、学习者中间生根发芽,应当让社会性网络的技术和平台渗透到教育、学习的方方面面。
因为无法避免,社会性网络已经在发挥着学习、自我教育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当这个网络在教育、学习者中间铺展开来,就是Edu II了。摘自:郑云深 www.klogs.org/
--------------------------------
未来风暴团队【学习无处不在】点击了解>>>
Web2.0环境 篇3
关键词:Web2.0环境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研究
前言
在科技水平发展迅速、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的新世纪下,教师知识的获取渠道也变得越来越广泛。教师只有依照自身工作的特点与实际性质来选择符合自身的个个人知识管理方式,才能够实现自身知识的丰富,使个人教学能力得到提高。Web2.0的出现让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研究呈现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同时Web2.0的多种工具应用形式只丰富了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平台,教师可以通过Web2.0构建个人知识结构,并对知识进行获取与存储,还可以在平台上与他人进行知识的分享与交流,吸收具有价值的知识信息,实现自身知识结构的创新,从而得到个人知识的成长。
1.个人知识管理的概念
个人知识管理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管理概念与方式,是个人通过有目的性、有意识的对知识进行不断地学习与积累的过程,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将知識进行构建,并与他人进行知识成果的共享,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能够提高自身能力,还能够丰富个人知识库,提高个人在社会的核心竞争力。管理者对于知识的管理是一种有意识的、带有目的性的行为,将自身拥有的资料与信息变为具有价值的知识,并用其来推动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的进步。只有通过对个人知识进行管理,我们才能够养成良好的知识学习和吸收的习惯,才能够增强自身信息素养,同时不断完善自身专业基础知识,丰富和提高个人能力,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教师构建个人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2.1 教师知识管理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途径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的积累知识来丰富自己,才能够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成为一名称职的人名教师。研究数据表明,新教师大约需要一年的时间成为合格教师,再通过三年时间的锻炼和累积才能成长为拥有自己独特魅力的名师。教师在其已形成的实践性知识的支配下是能够改变自身教学行为的,这种知识的积累是隐性的,无法直接获得,需要其在特定的实践领域中去创造和获得,因此,教师知识的管理就是促进教师发展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教师丰富教学知识,对知识进行整合、运用与创新的最佳途径。
2.2 教师知识共享是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手段
信息时代下通过分享与交流才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个人知识信息具有明显局限性,如果教师缺乏知识成果的交流与分享的特质,仅仅通过自身对知识进行探索是无法实现教学创新的,并且还会在探索的过程中浪费教学时间资源,阻碍教学活动的发展。所谓知识分享指的是将个人所拥有的知识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传播或与他人进行沟通的一项社会行为,教师在分享知识的过程中,通过获取和吸收他人的知识分享也能够对自身的教学知识结构进行重新构建,而教师之间的知识共享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工作的整体性发展。教师知识分享与交流使其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基本前提。
3.Web2.0环境下的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研究
3.1 Web2.0
Web2.0又被称之为“以人为中心的网络”,相对于Web1.0而言,Web2.0显然是一种更为新型的传统理念创新,Web2.0以Craigslist, Tribes,Friendster等网站为代表,以Blog,Tag,SNS,RSS,Wiki等社会软件为核心应用,创新了互联网新一代模式。Web2.0的具体概念还存在着较大的奋起,但就作为第二代互联网的Web2.0而言,其所倡导的先进管理理念以及各类新型管理应用平台对于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研究仍然具有重大的影响。
3.2 Web2.0环境下的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开发与实施
3.2.1 明确个人知识管理需求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和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只有通过不断的完善和构建个人知识管理体系,检验自身知识结构的合理性以及欠缺度才能够更好的进行教学。教师是知识型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必须不断加强个人知识管理,通过分析现有知识结构来确定管理需求。
3.2.2 利用网络工具构建个人知识库
在进行知识获取后,教师可以Blog,Social,Tag,book-mark等工具来对个人知识进行整理与存储,将所获取的知识进行分类并将其结构化,从而形成自己独立的知识结构管理体系,构建个人知识库。
3.2.3 利用网络平台实现知识的共享
为了更好地丰富自身知识水平,教师要意识到交流与共享在知识管理中的重要性,通过如博客记录、网站创建、参与维基知识协作、建立人际关系网等等多种方式与他人进行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同时不断的吸收新的知识,丰富个人知识管理库,在共享中创新发展。
3.2.4 利用网络媒体实现知识的利用
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知识的利用过程实际上也是知识的实践过程,知识的利用在个人知识管理中占据着及其重要的地位,知识的管理与创新可以在知识的利用过程中进行激发,教师可以用博客、维基网站等方式将自己在生活中和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感悟进行编写,包括在学习或交流时迸发的想法等等。
4.总结
总之,在Web2.0环境下构建个人知识库是对教师知识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方式,教师作为社会活动中的典型知识工作者,在知识的传递与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更能够让教师更好地对个人知识进行管理,其只有将知识管理变为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一部分,充分利用Web2.0带来的新平台进行个人知识进行构建与完善,才能够真正提高个人知识的管理水平。因此, Web2.0环境下的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对于推动个人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侯小丽.浅谈高校教师个人知识管理[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Web2.0环境 篇4
一、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五定律
1931年, 印度图书馆学之父阮冈纳赞在《图书馆学五定律》一书中, 明确提出了被图书馆学界奉为金科玉律的图书馆学五定律。阮氏五定律的内容是“书是为了用的;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节省读者的时间;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从内容上看, 阮氏倡导是以读者为中心, 它包含信息自由的精神思想, 从根本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准确地把握了图书馆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与发展工具的载体特征, 因此被图书馆界一直尊为经典理论《阮五定律》被称为“我们职业最简明的表述”“具有永恒的意义”。美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兰开斯特曾撰文说:阮氏五定律从表面上看很通俗, 但实际却很深刻, 揭示了近现代图书馆服务的本质, 图书馆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指南针的作用。站在现今信息时代一个图书馆员的角度上, 笔者认为阮氏五定律随数字化图书馆2.0已经延伸出新的服务意义。
二、Web2.0的定义
Web2.0作为新生概念, 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维基百科》词条中图书馆Web2、0的概念:图书馆Web2、0是图书馆内部的改变, 它将改变与转换向图书馆用户提供服务的方式。
1.书是为了用的 (对应“图书馆提供参与、共享的人性化服务”)
图书馆的主要职能不是收藏和保存图书, 而是使图书得到充分的利用。早期的图书馆都比较封闭只注重收藏, 而没有重视图书的利用价值, 从古代藏书楼到近代图书馆, 从只藏不用和现在的藏书致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 人们越来越重视图书的利用价值。
原第一定律为“书是为了用的”, 搬到信息时代应该为“信息是为了用的”Web2.0时代, 图书馆2.0所实现的不但是全方位为用户服务, 而且是鼓励用户参与的人性化服务。在图书馆内进行符合馆藏结构的优化调整。目前, 图书馆的馆藏是复合型的, 既有传统印刷型的, 又有电子版本的, 还有网络版本的。参与、共享的web 2.0思想, 在网络时代这一定律的实现变得轻而易举。
2.每个读者有其书 (“对应于图书馆没有障碍”)
第一定律强调的是书, 第二定律则强调了书的使用者, 第二定律首先要求图书馆的大门向一切人敞开。图书馆是思想自由的天地, 是读者的天堂, 读者就是上帝, 图书馆决不应为少数受优惠者所垄断, 而要让每个人都享有利用图书馆的平等权利, 真正做到书为每个人和每个人都有其书, 提高每本书籍的利用率。
原第二定律为“每个读者有其书”, 搬到信息时代应为“每个用户都有其信息”。网络环境下要实现此理想, 须遵循图书馆2.0的“图书馆没有障碍”的原则。没有障碍的图书馆, 才有可能做到人人可获得信息。图书馆实行个性化服务。细化用户群体, 根据用户需求区别对待, 有针对性的提供信息资源和服务。
3.每本书有其读者 (对应“图书馆无处不在”)
其基本思想就是为每本书找到它们潜在的读者, 也就是业内人所说的“为书找人”。第三定律立足于书的利用, 以促进图书馆加大图书宣传、流通利用的力度, 提高藏书的开架率、流通率、参考咨询率等, 这样既缩小了读者与藏书之间的距离, 也提高了藏书的利用率和读者需要的满足率。书是给读者用的, 图书馆是为读者而存在的, 为读者工作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以方便读者、满足读者的一切要求为最高标准。“读者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服务也是实现“每本书有其读者”的一项必要措施。
原第三定律为“每本书有其读者”, 搬到信息时代应为所有信息都能准确到达用户手中。但网络信息中废物多多, 所有信息都找到用户不可能也无必要。图书馆应该根据用户需求, 不断地组织和更新信息资源, 根据用户需求开发新的更有效更人性化的资源。图书馆的资源服务应该在保持稳定性的基础上, 不断的发展变化。
因此, 只要实现了图书馆无处不在, 就是真正体现Web 2.0时代“每本书有其读者”的精神。
4.节省读者时间对应于 (“无缝的用户体验”)
阮冈纳赞提倡开架制, 改进出纳方法, 编制相关书目与索引, 开展参考咨询服务, 这些无疑都是正确的。读者往往不是只借几本书, 而且要迅速查到某一小知识单元、数据或情报, 单凭开架或书本往往是不可能从浩大的文献中迅速找到读者所需的信息, 借助计算机检索, 从各种数据库查找, 才可能在几分钟内解决读者要求解决的问题。如今, 各图书馆广泛应用的联机检索、光盘检索、全文检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真正做到了为每个读者节省大量的时间。
原第四定律为“节省读者的时间”, 搬到信息时代应为节省用户时间。Web环境中节省用户时间的最高境界, 图书馆应该探索更新的资源组织和揭示方式, 顺应信息技术发展需要, 序化网络资源, 节省用户时间。无疑是使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对用户而言是一种“无缝”的感觉。
5.永远的Beta版 (对应于“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
阮冈纳赞指出, 作为一种机构的图书馆就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 图书馆正是由藏书、读者和馆员三个生长着的有机部分构成的结合体。我们无法完全预料图书馆这个生长着的有机体的发展还将经历那些阶段, 也无法预言图书馆传播知识这一重要功能是否能通过印刷图书以外的手段来实现。但至少我们已经看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图书馆从图书馆这个有机体中分化出来了, 而且我们也有理由相信, 作为全球性知识传播工具的图书馆的基本原则将一定会贯穿于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第五定律则是对图书馆生长状态及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 即图书馆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与时俱进, 不断调整自我。
原第五定律为“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机体”, 搬到信息时代应为图书馆信息资源与信息系统永远生长, “永远的Beta版”的web 2.0术语, 准确地描述了“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机体”的时代特征。图书馆应该不断的寻求发展变革, “没有正式版, 只有不断的测试版”, 发挥用户的作用, 通过用户体验, 让用户参与创造, 促进图书馆的不断发展, 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三、结语
发展是永恒的话题。同样, 阮氏图书馆五定律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人们会对阮氏图书馆五定律进行更深层次, 更广领域的开发, 使其能够在图书馆工作中不断延伸和超越。我相信, 未来的图书馆在阮氏图书馆五定律的指引下一定会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摘要:在数字化的时代的今天, 从传统的图书馆学五定律深层次拓展出现代Web2.0环境下的图书馆五定律所产生的新内容, 从而使图书馆事业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
关键词:阮冈纳赞,图书馆五定律,Web2.0,数字图书馆
参考文献
[1]阮冈纳赞.图书馆五定律[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8.
[2]刘淑芬.图书馆学五定律的思考和实践.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2) .
WEB2.0,只是个符号 篇5
注:小木理解.
何为WEB2.0
WEB2.0不是种标准,也不是种行规,它,只是个用于描述互联网发展阶段形态的形容词。
寒冬来临之际,WEB2。0风转向?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国内的WEB2.0之风,还没待到春暖花开时,却已开始转寒。
在这寒冬来临之际,习惯于侥幸的人们开始寻求避寒之处,犹如于沙漠中的旅人般在风暴来临之前寻觅着绿洲。无疑,绝大部分的人们将会在寻觅到绿洲前枯死于无名的沙丘前,待风沙吹过,了无痕迹。就算有少数幸运的人在风暴前发现天下掉下的馅饼,那么他们也会透过幸福的外衣后发现,这块渺小的绿洲上,早已经挤满远比他们凶狠与幸运的先来者。如果他们之中真的有具备能力者,他们会在死去前发现,绿洲,从来就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而是先来者们于漫长的岁月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在沙丘中扩展开的领地。幸运,从来就不会光临心存侥幸者。
无论是沙漠中的旅者还是互联网的弄潮儿们,都到了必须直面一个命题的时候了:“绿洲”不会从天而降,谁将在“寒冬”中存活?
WEB2.0可以救活谁?
WEB2.0不是上帝,上帝不会救自欺欺人者
随WEB2.0之风吹起,众多的网站都贴上“标签”、贴上“分类”、加上一个“站内搜索”,然后标称自己是WEB2.0,然后静候着网民上钓、静候着追随流量与概念而动的VC。而然剖开其们千篇 一律的华丽外衣,注视其们从其他所谓的WEB1。0网站拷贝而来的陈旧内容建设。也许,我们可以断言:他们将会是最先死去的心存侥幸者!!
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内容建设者都不看自己内容的网站,一个不是心怀分享与奉献的网站依然可以发展。
我们每个内容建设者,每天创建的内容都应该是受众喜闻而未闻的信息,又或是传递着一定价值观念的知识。每次,我们拿出来的凝集着自我劳动成果的内容时都应该有着满足感,都能感觉到受众接受到这些信息时候的兴跃与满足,我们内容建设者也应有与受众分享信息的喜悦。这都是建立在内容建设者们对受众群的了解与信息传播者清晰的自我定位。这一切,我们传统的报刊都可以做到,那么号称第四媒体的互联网络信息传播体系们,只是满足于拷贝与粘贴吗?
如果一个内容建设者其每天发布的信息都是其自己都不看的垃圾,他还在期待着有很多受众喜欢看其的内容?也许他是在当受众是傻子。却从没发觉,傻的.是其!傻的是雇用其的老板。我们无法想象,如果个网站的内容建设者心存其受众是傻子,那么其网站会存活多久?无疑,最先死掉将是他们!!
“小木评论:
定位不清晰的因于信息传播者们对受众的了解极度缺乏。
在中国还从没听闻有哪个网络信息传播者对受众市场进行目标明确的调查;也从没有看过有哪个网络信息传播运营商真正地立足于市场来系统地做事情。网络信息运营商们盯着的是领先的同行!而领先的同行们往往盯着传统媒体!充斥着国内网络信息发传播平台的是抄袭、再抄袭!这里的抄袭不单限制于内容方面的抄袭。更多的包含了投机取巧的运营模式抄袭、整体构架抄袭乃至思维抄袭!懒惰的网站建设者们呐,做网站,也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啊!”
抄袭者死,谁活?
无疑,WEB2.0之风在逐渐变冷,在这股WEB2。0风起潮落的动荡中,玩弄概念的心存侥幸者已经悄然死去,涉及其中的互联网巨头们也壮士断臂般纷纷割舍各部分相关概念性业务。
沙风暴过后,我们不由疑问:WEB2.0是什么?它拯救了谁?
事实是WEB2.0不能拯救任何人。它,只是个用于描述互联网发展阶段形态的一个形容词。WEB2.0描述的是一种既存形态而不是描绘一种发展前景!!
我们应该做的是创新观念,不过现在都在说要创新,但如何创新?创新什么?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有其连续性,也许立足于WEB1.0时代的网络信息运营商们要做的只能是继续既有模式的发展。
说到创新:也许行业与行业是可以比较与借鉴的,回顾过去的百货商品交易,都是顾客站在柜台外与营业员交流购买意向,营业员在货柜里提取货物转交顾客。如果商店柜台里货物不够了,就要去货物仓库里提取货物。这一交易模式在人类商业历史上延续了几千年,原因在于商店都怕顾客弄坏商品。
一直到上世纪,有个人说:为什么不让顾客直接进入货库里挑选?如果说一个小城市有一百个商店在卖一千种商品,可能一个顾客如果要买十种物品就要跑好几家店,更不说要买更多品种的商品了。但这个小城市所有商品都共用一个仓库,如果让顾客能直接到仓库挑选,顾客就可以省很多时间与节约很多交通成本,同时那些货物就可以直接交付到顾客手中,也就节省了下铺商品到商店的成本与时间。这样,赢利空间就同时在顾客与商品流通两流程出现了。所以,由开放式的仓库演变而成的大超市卖场颠覆了传统的商品交易模式,蔓延到世界各地。
在上面例子里,可以分两层次了分析创新导致的利润:
一:直接在仓库交易的模式是商队之间的交易习惯,但也只是交易习惯,一直不能创造利润。但把其细分到个人消费者部分时就出现难以置信的高额利润。原因在于把渠道垂直化。
二:传统的仓库一般环境都很差,商品杂乱摆放,地理位置也很偏远、交通不方便。但如果直接把仓库开在交通便利的闹市、装修优美的环境、把商品分类摆放到让消费者随手可得的地方。这样,就很轻易吸引了消费者的到来与消费。同时,愉快的环境与便利的商品购买条件会让消费者接受稍高一点的商品价格与购买超出预想的商品。
“小木评论:
联想国内互联网现状,我们为什么不能让受众进入我们的仓库里呢?我们为什么还要开着那么多费时费力的“店铺”/“首页”发售海量的信息?我们为什么不能同时节约自己与受众的信息传播/浏览成本?
Web2.0必读经典 篇6
如何了解用户的需求?如何让你的用户体验良好?你会发现,这些已经脱离互联网本身——互联网用户同时也可能是超市里买水果的人,是电视机前看《贞观长歌》的人。事实上,广告从几十年前就开始专门研究用户(受众),《广告管理》的作者开篇即告诉读者,如果要做一个有竞争力的人,必须要懂得一点心理学,因为人性从凯撒大帝以来并没有太大改变,因此这些规则是有章可循的,比如好奇心。
写《不要让我思考》(Don't Make Me Think)的斯蒂文•克鲁格在讲到导航时就引用了一段福尔摩斯的话,“你会发现自己在一所漂亮的房子里,身边有一位漂亮的妻子,然后你会问自己,呃……我是怎么来的?”又比如在理解《长尾理论》富饶经济学之前,似乎可以了解一下经济的稀缺性和摩尔法则等等,所以我们为您选择的24本书只有一部分真正谈及用户体验,其余有的书比告诉你按钮应该摆在什么位置还要重要一些。
“你不可能总是随身携带你想要的书。但是,你手边却可以有一份完美的阅读书目。”正如《财富》杂志评出了年度75本书时告诉读者的话,你可能并没有时间看完这24本书所有的章节,但不要因此不关注它们,哪怕只留意一下封面,“看看介绍,直接跳到第九章。或者,留着这个书目,把它放到抽屉里。”
了解原则与方法
《网站重构》
这本书的简介就直接告诉读者,“不要停滞不前,不要拒绝接受全部观点!”互联网没有什么真正的对与错,标准既要建立,又不能束缚行业的发展。其实这本书的原名是《设计互联网标准》,译者将其翻译为“网站重构”更符合这本颇有技术色彩书籍的本意。
《长尾理论》
尽管中文版直到去年12月才面世,但很快就进入了同类排行榜的榜首,而之前“长尾”的概念在互联网业内并不陌生。“长尾理论”的推出,强化概念的同时,更是走出互联网行业的过程,以唱片、电视为主的娱乐业,还有超市行业,一时间人人都在谈长尾,豆瓣网的评论很快就达到70余条,这显然还是少数,比起互联网上“数以百万计的业余生产者”来说。
《世界是平的》
“世界是平的”的中文译作有两本,分别由不同出版社在去年推出,副标题写着“21世纪简史”是推荐的这本。弗里德曼将全球化划分为三个阶段。“全球化1.0”是劳动力推动着这一阶段的全球化进程,这期间世界从大变为中等。“全球化2.0”是公司之间的融合,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是蒸汽船、铁路到电话和计算机的普及,世界从中等变小。而在“全球化3.0”中,个人成为了主角,软件的不断创新,网络的普及,通过因特网轻松实现了自己的社会分工。世界变平了,从小缩成了微小。
《点石成金:访客至上的网页设计秘籍》
这个书名很奇怪,所以大家都把这本书直接叫做Don’t make me think(不要让我去想),这不仅仅是这行字大大地写在它的封面的缘故。同“长尾”和“世界是平的”一样,“不要让我去想”也在用一本书成就一种理念。全彩印刷、简练的文字和遍布各处的插图非常适合设计师们在各种心情下轻松阅读,不过,这仍是一本关于互联网设计原则而不是web设计技术的书。
捏准市场心理
《心理学与生活》
这是国内翻译最好也是最经典心理学的教材,它本身就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多年来使用的教材之一。也是国内外许多大学里推荐使用的经典教材,还被ETS推荐为GRE心理学专项考试的重要参考书。了解心理学,不要陷入弗洛伊德、斯金纳、詹姆斯、荣格等单一学派中去,理解用户的心理需要有一种全局观。
《影响力》
它的副标题是“有史以来最重要的说服力书籍”,这是一本应用的心理学,作者是美国的一个实验心理学家,因此就有了很多的心理实验。你可以理解到为什么有些人极具说服力,而我们总是容易上当受骗。隐藏在冲动的顺从他人行为背后的6大心理秘籍,正是这一切的根源。那些劝说高手们,总是熟练地运用它们,让我们就范。
《设计心理学》
这本书的英文原书名——The Design of Everyday Life,也被经常提起。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A•诺曼在本书中用诙谐的手笔,深入的分析,阐明了以人为本的至上设计原则:应该让用户一目了然地知道如何去操作,应该让消费者享受乐趣而不是饱受挫折。诺曼指出,优秀的设计可以通过影响消费者的行为,在市场竞争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情感化设计》
这是诺曼的另一本书,他在这本书中把设计的目标分为三个层次:本能水平设计、行为水平设计、反思水平设计。对应了心理学中人脑有三种不同的加工水平:本能的、行为的和反思的,《情感化设计》是对《设计心理学》的补充。
强化营销能力
《消费者行为学》
有太多的消费行为学或者消费者行为学,也有太多的美国经验,我们甚至可以说出美国社会分层和种族社会的结构,这显然对中国市场没有太大帮助,所以我们热切需要一本关于中国的消费行为学。如今这本书有了。美国营销学者所罗门与国内营销专家卢泰宏教授合作,由电子工业出版社推出了英文原书的中国版,它不只是译著。
《网络营销》
管理咨询公司摩立特(Monitor)的几个咨询顾问从管理咨询的角度对网络营销进行了全面的解读,尤其是案例分析,非常具有前瞻性。它也是了解客户关系的一本书,在客户关系的框架下对营销手段(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社区、传播、品牌)进行分析和设计,其目的是将客户从认知阶段经过探索、扩展阶段快速推进到承诺阶段。
《奢华,正在流行》
这是另一家非常有名的管理咨询公司BCG的一部作品,它和互联网并没有直接关系,而是触及到了一个相对陌生的奢侈品行业。但本书的营销理念仍然值得借鉴,消费者的研究往往也是用户研究,比如它所说的“趋优消费”已渐成时尚,是一种对消费者和企业均有利的现象,它为消费者带去功能上的优势、情感上的慰藉,它为企业提供崛起的契机、拓展的空间。
点燃引爆线
《传播理论》
这本书一直作为清华传播学院的基础教材和考研的必读参考书,在传播学术界具有一定的份量。新媒体虽然有自己的特点,但在本书看来,同样可以用传播理论加以解释。本书全面介绍传播学发端以来有影响力的理论,理论的衍变,特别是多媒体、互联网新媒介环境下理论研究的最新动态。
《引爆流行》
这本书在国内“再版”了两次,分别由不同的出版社出版,“引爆点”的翻译似乎更贴近它的英文书名:Tipping Point。该书是《纽约客》杂志专职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一部才华横溢之作。他以社会上突如其来的流行风潮研究为切入点,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探索了控制科学和营销模式。他认为,思想、行为、信息以及产品常常会像传染病爆发一样,迅速传播蔓延。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人行道有什么用途?安全、交往、孩子的同化。”美国的城市规划开始被日益改造中的中国城市居民所逐渐理解,我们开始思考一个城市真正需要什么样公用设施。这样的思考有助于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公用设施,在某种程度上,互联网也属于公用设施。其实这本书在城市规划专业中,也是划时代的,自1961年出版以来,即成为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领域的经典名作,对当时美国有关都市复兴和城市未来的争论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
创意培养术
《赖声川的创意学》
创意究竟怎么学,似乎成为了各个商学院的热门话题。创意经常被我们看作是一种神奇的力量,要么像学习微积分将其分解成为几个部分逐级推进,要么是一种天赋是不可能学习的。让我们重新审视台湾著名的表演工作坊艺术总监赖声川和学生甲的对话,似乎可以说明两点,一是商学院越来越重视设计训练,二是学生们仍旧用传统左脑的方式看待创意。
《设计中的设计》
“有一位女士,入境某国。当她正要从通关官员手中领回护照之时,官员跟她说了一句‘生日快乐’。原来官员从护照中得悉当天是她的生日,她从此就爱上了那个国家。”创造出MUJI(无印良品)的世界级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看待设计为沟通,“作为一个平面设计师,需要处理到的领域并不只有视觉性的东西。一张海报跟一张门券的差别,都会透过跟人的接触而产生不同的讯息。” 本书自2003年出版以来,在日本就先后加印了17次,2004年荣获由SUNTORY财团颁发的第二十六届文学艺术大奖。
《广告创意法则》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22位超凡广告人解析成功广告奥秘”。注意这并不是一个作品展示集,而是当前优秀的广告人如何面对越来越挑剔的消费者所提出的对策集,共22个法则。
《全新思维》
在“IT民工”的鼎盛时期,社会被一种过于简单和重分析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所统治。而《连线》杂志的杰出编辑丹尼尔•平克则认为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左脑”统治的逻辑、线性、计算能力为主的“信息时代”将会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新的以创意、模式识别、娱乐感和意义追寻等“右脑”能力为主导的“概念时代”。
榜样的秘密
《缔造苹果神话》
美国著名作家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曾经说过,在美国人的生活中,不会有第二次创业的经历。但他显然没有预料到史蒂夫•乔布斯会上演一次漂亮的“东山再起”。这显然超越了IT或者互联网的历史,史蒂文•乔布斯将和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和商人站在一起。杰弗里•扬是第一位撰写史蒂文•乔布斯传记的作家,对乔布斯本人做了真实而全面的透析,从默默无闻的中学生到横跨电影、音乐和计算机三个领域的“数字之王”。
《撬动地球的Google》
一定要研究Google!这个股价一度超过500美元、平均1秒处理10000笔查询、短短5年品牌声望就与微软相提并论的神秘巨人的强悍并不只停留在搜索技术层面。清新、人性化、易于使用的特质使Google创造了互联网的生活方式,也影响到了广告传媒业。事实上,Google创始人之一拉里•佩奇的研究方向就是人机交互(HCI)。
友善的界面
《可用性工程》
这本书的作者尼尔森(Jakob Nielsen)博士在国际可用性工程领域享有盛誉,被称为可用性之王,被纽约时报尊称为“the Guru of Web Page Usability”。他还创立了“简化可用性工程”,用于快速低廉地改进用户界面。他还发明了包括“经验性评估”在内的几个可用性方法。他拥有73项美 国专利,这些专利主要是关于使互联网更易于使用的方法。
《交互设计之路》
下面介绍三本书也是介绍这个领域三个著名的人物。首先来说的这本书的作者艾伦•库珀(Alan Cooper),他还写过另一本有名的书—About Face 2.0。作为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一名软件发明家,Alan Cooper坚信必然存在一种更好的方式创建软件。新的方法,应该通过应用“使用者第一、硅片第二”原则的设计和工程过程,使软件使用者从让人厌烦、困惑、不恰当的软件行为中解放出来。采用这种方法,技术团队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对事情,因而,也就能更快地创建更好的产品。
《人本界面》
该书作者杰夫•拉基思(Jef Raskin)与史蒂文•乔布斯并肩战斗过数年,被誉为“Macintosh之父”。他为命令行转到窗口浏览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是使用鼠标进行点击以及拖动等操作的创始人之一。他同时是一名用户界面和系统设计的顾问,其咨询客户包括惠普、IBM、摩托罗拉等大公司。
更精准的看市场
《统计学的世界》
Web2.0环境 篇7
1、大众分类的基本概念
Thomas Vander Wal最早提出大众分类法的概念, Folksonomy是一个创造词, 是由Folk (或Folks) 与Taxonomy组合而成。他指出“Folksonomy大众分类法, 是个人用户为满足自身检索的需要, 对信息或对象自由添加标签 (Tag) 的结果, 用户添加标签的行为是在一个社会化的环境中进行, 即这个环境是开放的、共享的。”Adam Mathes指出:“标签是一种由用户产生的元数据, 区别于以往由专家或网站作者产生的元数据, 它能直接、迅速反应用户的词汇和需求及其变化。”
Folksonomy具有以下特点:共享性, 为用户提供了共享标签功能;自由性, 标签形成过程充分体现了其自由性, 用户可以自由选择词来对感兴趣的资源进行标注;动态性, 表现为一些使用频率低的标签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而那些使用频率高的标签会在标签云图以字号变大的形式反映出来, 这种更新可让人随时发现当前人们关注的“热点”和“走势”。
2、大众分类的优势与局限性
2.1 大众分类的优势
首先, Folksonomy强调用户参与创建维护过程中, 它无需掌握专门的图书馆领域技术方法, 能够节省用户的时间和精力, 是一种低成本的信息组织方式;其次, Tag是对文章概括和理解基础上产生的, 它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揭示信息内容;最后, Folksonomy是平面的、非等级的。通过Tag字号大小以及颜色的不同来表示其“受欢迎”的程度, 能够实现快速而自动的信息聚类, 生成系列加权列表和标签总图 (Tag Cloud) , 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易用性。
2.2 Folksonomy的局限性
Folksonomy也有许多缺陷:如标引词的模糊性、同义词的激增、缺乏单复数的控制、语法和拼写的差异缺乏指引。无等级性, 用户标注的信息为平列式, 因此很难揭示信息之间复杂的关系。Thomas Vander Wal本人也不得不承认大众标注与生俱有的不足:自由、不受控制、非专业路线的结果就是标准、规范缺乏, 这将引发共享、查找以及浏览上的问题。
3、基于语义标注的Folksonomy分析
自大众标注被提出, 人们便意识到大众标注的局限。的确, 由于标签过于个性化而产生的歧义, 平面化的, 没有等级层次的划分, 相对传统分类法不够严谨, 缺乏准确度, 都可能制约Folksonomy的发展, 被大家所熟知的Delicious, Flickr等都没有采用知识分类体系或词汇控制手段从而使标签的组织与检索缺乏效率。因此, 语义标签成为Folksonomy的新的发展趋势。语义标签致力于提供一致的、更加精确的语义描述, 它可以与叙词表结合使用, 利用已有的叙词表中的层级关系, 将来可以实现从平面的标签到网状的主题图 (Topic Maps) , 表达语义关联, 形成语义网络, 为知识的共享和发现提供新的方式。下面介绍两个典型的语义标签应用。
3.1 Zigtag
Zigtag区别于其它标签服务是能够提供多于两百万条标签的语义词典, 每当添加一个标签时, Zigtag就给该标签赋予含义, 而不仅仅是一个单词。Zigtag让用户选择标签, 明白标签的含义, 比如“apple”这个标签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和分组。如“fruit”和“computer”, 用户可以正确选择表达资源的标签。这样解决了一词多义的问题。同样, 在标签的使用中, 描述同一事物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如:Newyork, Newyork City, NYC等, Zigtag对这些标签完全理解, 所以你无论检索New York或者NYC都能得到相同的结果。这些都使得Zigtag变得非常智能, 更好的帮助人们聚合资源和发现共同爱好。
3.2 Fuzzzy
Fuzzzy致力于新的语义技术使人们共享集体智慧, 它利用ISO13250 Topic Maps标准来组织标签。主题图实际上在信息资源的上层构建了一个结构化的语义网, 描述主题之间的关系及主题与具体资源的联系, 通过揭示概念之间的关系, 将用户指引到相关的资源。主题图的主要概念是TAO三要素:T是Topics (主题) 、A是Associations (联系) 、而O则是Occurrences (资源) 。借助TAO可构建出错综复杂的知识结构体系。Topic Maps提供了弥补Tag目前使用中所存在的一些不足, 可以很容易建立起它们之间的语义关联。Folksonomy其实就是一个每个Tag对应一个Topic, 一段内容中的每个Tag对应一个单一类型的外部资源 (Occurrence) , Tag之间的关联对应主题与其他主题之间多种联系。这样, 相互联系的标签就构成了一个语义的网络。同时也真正聚合了具有共同兴趣的群体, 这也正是Folksomomy的魅力所在。
4 结语
Folksonomy能够通过信息用户的广泛参与而扩大分类的途径, 并且能够真正体现用户的信息需求特征。但它作为Web2.0环境下的新生事物, 还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发展, 人们将更多的关注如何将Folksonomy与知识分类体系相结合, 使其形成语义网络, 兼具实用性和精确性, 便于知识的共享。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大众分类法的概念及特点, 并指出了它的优势及局限性, 最后通过两个社会性网站Zigtag和Fuzzzy分析了大众分类法新的发展方向——语义标注。
关键词:大众分类法,语义标签
参考文献
[1]李文举.公众分类法 (Folksonomy) 基础性理论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8 (9:78-80.
[2]余金香.Folksonomy及其国外研究进展[J].图书情报工作.2007, 51 (7) :38-40.
[3]毛军.元数据、自由分类法 (Folksonomy) 和大众的因特网[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6 (2) :1-5.
Web2.0环境 篇8
关键词:Web2.0,虚拟企业,隐性知识,SECI,知识共享
1、文献回顾
Web2.0概念由Tim O’Reilly正式提出[1], 强调开放、自由、平等, 尊崇分享。以知识个体作为互联网的自组织中心, 以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为基础, Blog、TAG、SNS、RSS、WIKI等社会性软件工具的应用为核心, 互联网新一代模式[2]。
根据知识的表现形式英国哲学家、科学家迈克尔!波兰尼把其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3], 前者可以被文字、图标、数学公式记录或编码;后者是高度个人化、难以形式化、难以与他人共享的知识, 主要包括心智模式和技能[4], 其传播依赖于“面面相传”、类比、隐喻假设及深度交谈等方式。显性知识像露在海面上的一角, 仅代表知识整体的小部分, 绝大部分知识结构与内容都隐藏在隐性知识中。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市场环境快速的变化, 未来一段时间内, 知识将取代人才、资本和土地, 参与企业间的市场争夺, 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源泉。作为企业的战略核心资源——隐性知识由于具有难以模仿性和专有性, 企业拥有隐性知识的不同, 使得知识联盟形式逐渐浮出。1991年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名誉主任Kenneth Preiss与Steven L.Goldman、Roger N Nagel等在合作报告《21世纪制造企业研究:一个工业主导的观点》中首次提出虚拟企业 (virtua enterprise, VE) 这个概念[5]。虚拟企业是指企业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 以自己拥有的核心产品或品牌为中心, 快速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为目标, 通过网络通信系统, 将拥有实现机遇所需资源的若干企业或部门结集起来而形成的网络化分布式动态组织[6]。本文主要讨论企业间以知识联盟为主要形式的并行合作, 不包括企业内部门间的合作, 以及企业间的串行合作。企业联盟的实质是知识共享即异质知识的交换, Web2.0应用的出现为虚拟企业隐性知识共享提供了新的契机, 使得人与知识, 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性增强。通过在沟通过程中频率、方式、程度的体验提升, 使其高度社会化, 实现隐性知识的“增值”循环。使得员工突破时空的限制, 促进了隐性知识的外显、共享和创新。但由于知识联盟运用网络技术通信手段可以使得虚拟企业动态化、异地性, 这又给隐性知识共享带来障碍。
2、虚拟企业隐性知识共享机理
知识共享是拥有知识差的主体通过各种沟通渠道, 进行知识转移和创新的过程。隐性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更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 所以企业采集、传输、使用和再创造隐性知识的能力, 已经成为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 同时隐性知识的共享也影响着核心竞争力的延伸能力。
企业在和其他企业合作建立虚拟企业时存在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虚拟企业为隐性知识共享提供了平台, 尽管Web2.0技术的应用让虚拟企业中的员工不必工作在同一地点, 师傅带徒弟“手把手”的知识传播途径部分失效。但虚拟企业员工交流过程中, 仍然有可能被模仿、被感知、被泄露, 进而失去企业原有的竞争优势, 但是企业为了战略需要或者获取其他企业的隐性知识又不得不在此方面做出取舍。
根据野中郁次郎 (Nonaka, 1995) 和竹内广隆 (Takeuchi, 1995) 提出的SECI模型[7], 个体间隐性知识转移可分为知识转出方隐性知识到知识转入方隐性知识的转移、知识转出方隐性知识到知识转入方显性知识的转移、知识转出方显性知识到知识转入方隐性知识的转移三种形式[8]。图1中虚拟企业隐性知识共享机理共分为:员工知识转移、企业内知识转移、成员企业间知识转移三个层次。
虚拟企业依靠各个成员企业的员工贡献自己的知识和劳动, 实现产品创造和知识共享, 完成单个企业不能完成的任务, 不断循环往复。在生命周期结束时, 虚拟企业也随之消失, 员工回到自己所在的企业, 把学习的隐性知识传播给企业中的其他员工。
3、虚拟企业隐性知识共享障碍分析
3.1 隐性知识的特殊性
3.1.1 隐性知识的时空性
隐性知识本身具有模糊性, 难以形式化、难以编码和交流, 且有高度的路径依赖。与特定工作、时间、员工联系在一起, 使隐性知识在收集、整理、存储、传递方面存在障碍。web2.0环境下, 虚拟企业就是功能专长化, 存在形式离散化、运作方式合作化的企业。使得很多依靠“手把手”相传的隐性知识传播范围与效果受到限制。
虽然虚拟企业可以依靠组织优势, 在员工内部由隐性知识转换为隐性知识, 但是由于隐性知识在传播过程中可能出现“衰减”, 导致的损失也是隐性的, 最终导致知识传播出现“乱码”、“失真”的现象。企业价值更多来自结构知识的积累, 隐性知识的共享为知识的创新做出贡献, 但没有转化成结构化很强的显性知识, 难以形成规模。
3.1.2 隐性知识的核心竞争优势
隐性知识是是个人和企业的私有财产和资源。成员企业在日常工作中花费大量时间、物力、财力获得隐性知识, 使其在市场上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员工只有在企业授权的前提下才能把隐性知识同其他员工共享。如果企业在虚拟企业中和成员企业分享自己隐性知识, 则有可能使自己的优势丧失, 企业发展受到威胁。成员企业为了达到各自目的进行联盟与协作;在最大限度地利用合作伙伴的同时, 又要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 防范潜在竞争对手。
3.1.3 隐性知识的垄断性
成员企业之间知识不对称时, 即企业间拥有的知识量和知识价值不对等, 知识优势的企业可以以此增加和合作伙伴讨价还价的能力, 在谈判中占据主动地位, 攫取与自身投入不成比例的收益[9]。处于弱势地位的企业利益受损, 因此不愿进行隐性知识共享。
3.1.4 表达障碍
隐性知识显性化是一个心理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隐藏的知识体系将受到影响。个人知识和能力的限制, 个人精力和实践的限制, 缺乏语言和非语言的编码能力, 都对隐性知识到显性的转移形成不容忽视的障碍。员工背景差异较大, 容易产生冲突, 也会使隐性知识的吸收效率下降, 共享不能顺利进行。
3.2 知识主体差异
3.2.1 知识背景
企业之间文化和理念有所不同, 甚至差别很大, 员工在虚拟企业中缺乏强烈的组织认同感, 交流时, 可能会相互排斥、诋毁, 造成知识传递过程出现衰减现象, 降低隐性知识共享的效果。
3.2.2 接受者吸收知识的能力
知识接受主体是否有能力模仿、学习、吸收这些隐性知识, 对于企业获得共享知识有很大影响。
3.2.3 心理障碍
一些员工认为, 向隐性知识拥有方求教问题意味着承认自己在某一方面的“无知”, 可能会降低自身的声望, 所以尽可能回避这些问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企业需要通过其他方式和渠道获得发送者和接收者没有及时交流和共享的隐性知识[8], 往往事倍功半。
3.2.4 知识主体之间利益分配不均
成员企业参与虚拟企业隐性知识共享是一种高风险、高成本的活动, 如果没有相应的高回报会使其在共享时采取保护主义策略。隐性知识很难定量评估, 一般分配利润都是按照所出资金和人力来分配, 这挫伤了一部分成员企业分享的积极性, 使合作伙伴关系格局改变。这可能与各方原来期望不同, 从而阻碍合作持续有效的进行[9]。
3.3 分享渠道
近几年, 显性知识管理已经取得发展的重要原因是有效的技术支持。隐性知识的外显、传播和共享同样需要强大的技术工具和友好的交流平台。然而, 由于隐式知识自身特点的限制, 很少有真正有效的技术支持。隐性知识隐藏在虚拟公司里, 缺乏专业的知识挖掘工具, 使得隐性知识不能外显, 当然也不能及时有效地共享。而对于已有的隐性知识则出现指向不明, 大量知识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的问题。有些虚拟企业则没有统一的通信基础平台, 在“语法”、“语义”方面有不同的理解, 出现信息标准不统一, 知识流通不畅的现象。
3.4 虚拟企业环境不稳定
成员企业之间管理理念不同, 迫使员工不得不在各种企业文化之间寻求一种妥协, 而这种妥协需要一定的时间, 但是虚拟企业的动态性和目标性决定了虚拟企业不会给员工太多时间适应。员工在虚拟企业中找不到可以委托信任的食物、文化, 进而产生危机感, 会使其加强防范心理。
企业合作中的机会主义问题突出。由于虚拟企业之间相互独立, 无法保证形成长期的供应链, 并且在技术创新项目中, 各自项目的不确定性风险较大, 加之项目开发成功后, 又可能为了形成技术垄断而打破供应链的平衡。
4、共享策略研究
4.1 制度层面:建立保护和风险机制
4.1.1 保护机制
隐性知识保护机制有利于降低知识共享的成本, 克服内部知识共享的障碍[10]。公平、合理的收益分配方案是虚拟企业中隐性知识共享的基础。合约的签订和利益分配方案的设计与安排直接决定虚拟企业运行过程中成员的投入程度、知识共享的范围、机会主义的防范、冲突解决的途径和方式、知识成果的归属等多项内容, 也决定了成员企业知识共享风险的分担程度[11]。同时也要加强员工的保密意识, 对不同的隐性知识划分不同的密级, 该对隐性知识的接收者的工作区间、工作范围进行界定。
4.1.2 慎重选择合作伙伴
一个企业拥有诚实、公平、可信的商誉意味着它可以在未来的合作中更加透明, 合作时风险相对更小, 选择合作伙伴之前建立数据库, 收集与本企业知识互补的优秀企业名单, 对彼此的理念、文化、技术有较深的了解和掌握。向对方让渡各自核心能力使用的期权, 形成“契约网络”;通过信息网络将契约网络内的企业连接起来, 形成知识网络。企业也可以制定合作企业备忘录, 记录其是否有过不良商业行为, 并对其理念、文化、技术做测评, 对潜在合作企业做等级评定, 对不同等级的企业授予不同的知识共享权限, 或者选择是否合作, 防止合作企业搭便车的行为。
4.1.3 建立风险机制
在虚拟企业中为了防范机会主义和败德行为的发生, 必须提前制定风险防范措施。聘请第三方对合作创新中的各种隐性知识的投入、产出进行评估。成员企业签订《违约责任书》, 交付联盟保证金, 防止员工、成员企业对隐性知识泄露。一旦出现隐性知识外流或泄露追究相关人员或企业的法律责任[12]。
4.1.4 建立信任机制
Web2.0的用户交互行为具有适应性, 原来是平行关系的多用户之间的操作行为转变成非线性、集合化, 个体化的关系, 以便在系统内出现自组织网络衍生的形成机制。员工和各成员企业在交互过程中粘结成各种“人际网络”, 形成信任和共享契约[10]。组织和文化方面有差异的成员企业之间建立信任关系, 企业和员工能够共享核心知识, 不会感觉有控制的必要, 可以提高虚拟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 让企业不必重新选择新的合作伙伴, 降低收集情报带来的成本, 也可以大大降低合作伙伴之间的协调工作量。鼓励合作伙伴在彼此的合作态度和行为方面以灵活的方式调整, 可以很容易地利用外部资源, 共同解决问题, 提高工作效率和获得竞争优势, 降低合作经营失败的风险。
4.1.5 完善绩效奖励机制
员工作为知识的拥有者, 享有对传播知识、对象以及知识的标价权利, 根据员工进入平台次数、提供的知识数量和质量, 进行知识社交绩效管理考核, 把考核结果转换为“虚拟货币”。“虚拟货币”可以直接转换为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和成员企业的知识贡献率, 最后统一转换为员工的经济收益和精神收益。最终根据各成员企业知识共享的质量和数量分配所得效益。以此来激励成员企业和员工更加主动的贡献自己的知识, 不断进行知识转变和创新, 加快知识的流动速度和利用效率[8]。
4.2 组织层面[14]:强化非正式组织作用
4.2.1 构筑分享平台、
Web2.0下的虚拟企业更加开放, 组织结构形态更加多样, 同样也为隐性知识共享提供了技术支持。充分利用Web2.0环境下的企业社交平台建立隐性知识共享平台, 用户使用Blog、Wiki、SNS等多种交流工具, 最大程度地在自己构建的交流范围中挖掘知识主体头脑中尚未表达出的隐性知识, 促进隐性知识的外显, 减少其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 以实现企业内部员工间高效、透明、便捷的沟通与协作。员工也可以随时随地分享、跟踪同事的工作动态, 和研究方向。
在Web2.0环境下, 基于数据库知识地图绘制软件, 构筑“寻人数据库”和“知识地图”专家网络系统, 让员工能迅速找到掌握自己所需要知识的员工。而员工在查找知识地图时, 往往会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 对知识有新的认识。知识地图是虚拟企业知识共享的一个环境。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 员工可以有效的学习虚拟企业的目标, 以促进知识管理。
4.2.2 重视非正式团队交流
沟通在一个虚拟环境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虚拟经营中扮演着既复杂又重要的角色, 所以沟通被当作一项正式工作而不是辅助性的工作。
充分利用共享平台, 通过共享平台实现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人、人与人的沟通、协同、交易等更加高效、透明、便捷的社会化商业活动;建立视频、电话会议, 增加员工合作交流机会。在符合企业规章的前提下, 成员企业给予员工更大的交流权限。
4.2.3 建立虚拟企业联合协会
成立虚拟企业联合协会, 建立虚拟企业成员《行业须知》、《基本规章》、《合作规范》等。企业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可以优先考虑虚拟企业成员。利益分配不均时可以先由协会解决, 解决不了的再走司法程序;在出现知识外泄、违反合作协议时不仅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而且让企业在整个商界丧失信誉, 失去再次与其他企业的合作机会。政府可以联合行业协会, 对企业进行合作信誉评级, 对于合作历史优秀的企业给予减免税收, 或者享受银行低息贷款:而对于等级较差的企业则相反, 对其贷款额度、还款时间给予一定的限制。
4.3 文化层面:人文关怀与文化融合
Web2.0环境 篇9
1 民间舆论场对话题的偏离
由于读图时代图像传播的便利性和易读性, 受众点击率持续走高, 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中, 官方给出非讯息报道或事件解读, 必不可少地运用图像传播方式呈现, 在传播的过程中, 民众在图像中发现了编码者未曾预料的信息或非重点信息, 从而对这一非主题信息进行深入挖掘和讨论, 最终酝酿成影响力巨大的舆论事件, 而这早已偏离最初官方报道的主题。
例如, 在2012 年的“表哥事件”中, 最初的报道是交通事故, 因为报道中附带了杨达才在现场面带笑容的照片, 有民众不满开始搜索讨论, 最终牵连出其戴名表眼镜、贪污受贿等多方面违法违纪问题, 关注点早已不再是交通事故, 这一逆转的根源便是图像传播的偏离性。此事件清晰地表明了图像传播在官方舆论场代表的编码者与民间舆论场的解码者之间会对解码的结果出现偏离。
2 解读的争议性
图像信息的传播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 图像信息本身具有模糊性, 尤其是静态图片, 其信息的起初原因和后续走向均具有多种可能性;其二, 它只是框取了现实社会的一个局部, 很多突发性事件的视频都是现场民众自发拍摄, 没有事发原因和人物身份的确定信息, 这两个特点加之web2.0 的互动传播形态和环境使得图像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观点对抗和争议十分频繁。
例如新浪微博的认证账户@ 名迹在2015 年9月26 日晚8 :07 发出的一条微博, 文字内容倾向于批评警察暴力执法, 附带了一段1 分53 秒的视频, 警察和一名男子争执并有肢体接触。在前413 条评论中, 如果把点赞者也作为这种观点的支持者, 则评论者的观点分布如下表所示。
值得一提的是中立意见的比重仅占16.3%,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多数网民对于未明确事件的态度偏向于主观定论, 而不是等待证据和权威信息。另外一个明显规律是图像解读的争议现象和偏离话题特征经常相伴随出现。图像本质上的模糊性产生不同观点, 人性争强好胜和渴求关注的心理在不同观点之间的争议和对抗的过程中, 会催生夸大、贴标签、地域或群体歧视甚至人身攻击等现象, 这也会不同程度地促进偏离。
3 事件真相的过程性
在web2.0 时代, 图像的传播是自发的, 并不是等事件真相完全澄清后才进入舆论视野的, 这就决定了其内容是不断更新的, 其真相是过程性的。从静态来看, 在舆论酝酿和真相不断水落石出的过程中, 有三个主导因素决定其舆论走向:一是新证据的加入使得真相更明晰, 舆论随之转向。例如2015年5月的“成都男子暴打女司机事件”中, 随着又一段行车记录仪的视频进入网民视线, 舆论场发生翻转, 矛头指向女司机。二是权威机构或科学解释的发声。如2014年8月10日的湖南湘潭孕妇羊水栓塞事件中专家科学解释是民众意见转向谅解医院呼吁冷静的转折点。三是事件主人公的态度和言论。如2012年12月西安凤城手术室自拍事件中, 白文海的表态让舆论的走向发生重要改变。
图像传播的局部性是其真相过程性的根源。“记忆中的影像是持续经验的剩余, 而相片却将不相关瞬间的现象孤立出来, 它无法通过完整的过程提供意义”[1]因为图像是片段化的, 只能反映事件的一个局部, 传播到网络环境中, 民众会根据既有经验和立场加以填补、想象, 不知不觉中就主管臆想出某种解码方式, 因此就会造成意见的偏离和分散。随后逐渐浮现出的讯息和证据消除了这种主观臆断, 排除了某些不确定性。因此随着新的证据和信息的增加逐步逼近事件的真相。
4 评论的个人立场性色彩浓厚
如前文所述, 图像传播本身具有“开放性”, 但是受众也具有明显的个体性特征, 每个人都具有各不相同的社会化过程、利益立场、文化程度、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特殊性, 这些个性化特征决定了受众的解读结果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别。图像传播的暧昧性使得便于借题发挥, 发表不同观点, 因此对于图像信息的讨论具有明显的个体化色彩。
我们的个人心理和立场对图像传播的偏离产生影响, 反过来, 读图社会也使人类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我们的言论和判断逐渐倾向于依据随意性很强的直觉和情绪的宣泄。如约翰伯格所言:“我们观看事物的方式受到我们所知道的或所信仰的事物的影响。”[2]这毫无疑问又增加了我们对图像理解的偏离。
参考文献
[1]约翰·伯格, 让·摩尔.另一种讲述的方式[M].沈语冰, 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91.
Web2.0环境 篇10
从2004年3月美国OReilly公司的Dale Dougherty和Medialive公司的Craig Cline在一个头脑风暴会议上提出Web2.0的概念以来。Web2.0就开始成为因特网上的热点, 其含义或概念不断地被人们解释和分析。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出版的《2005-2006Web2.0现状与趋势调查报告》的解释, Web2.0的定义可以理解为:“Web2.0是因特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 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因特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因特网体系”。这个定义从网络建设与使用的角度去简单地对Web2.0作了描述, 体现了Web2.0参与、分享、整合、持续、普遍性等基本特征, 有一定的权威性。
2 Web2.0环境下的图书馆
随着Web2.0服务方式的深入, Web2.0为图书馆提供了互动的技术, 培育了活跃的网络用户。已有研究人员提出了图书馆2.0 (Library2.0) 的概念, 也有图书馆学者指出“第二代互联网 (即Web2.0) 技术, 将使信息提供者更加分散, 更加‘草根’化, 使信息服务更加小型化、个性化”。笔者认为, Web2.0对于高职院校图书馆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应该以此为契机, 主动地去研究Web2.0的特点, 融合Web2.0的应用, 满足基于Web2.0环境下多元化的用户需求服务。
3 创新图书馆2.0的服务模式
3.1 服务理念创新。
3.1.1 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在图书馆2.0环境下, 用户的需求发生了变化, 即用户除了信息获取的需求外, 积极参与网络资源的创造以及发布资源也成为另一种重要需求。图书馆2.0是一种鼓励用户参与和贡献的服务模式, 用户作为网络资源发布与使用的主体, 担当着不可动摇的核心地位。如何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成为2.0时代图书馆人的主要奋斗目标。
3.1.2 用户参与协同建设信息资源的理念。
图书馆2.0模式使得用户在图书馆服务和利用服务的方式上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分享。在图书馆网站服务平台上, 用户能够通过自主地改进图书馆服务来最大地满足自身需求, 图书馆将吸纳用户智慧来充实和改进图书馆服务。图书馆网站改变了以往那种“只读”的属性, 成为可“读写”的服务。读者评论、标签以及评级等读者创造内容能反过来充实图书馆服务。允许用户根据自已和别的用户的喜好, 为另外的用户提供书目情报服务和参考。允许用户对永久目录添加和修改元数据, 如注释、解说、评论、目次、推荐等。可以把每条书目记录转为一个Blog页面, 让用户可以发布、接受书评, 将其作为其他读者判别图书价值的参考依据。使OPAC (联机公共查询目录) 随时因用户的使用而互动, 增强用户的体验和参与互动性。每个用户都会有其喜欢的主题、作者和流派, 允许用户给相关内容添加关键词, 并且有计划地将这些用户参与贡献的数据整合到检索系统中去。用户通过OPAC与其他读者分享, 并获取更大信息量。
3.1.3 全方位的人性化服务理念。
图书馆可以利用Blog深化人性化服务Blog作为信息时代一种新生事物。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而且与图书馆人性化发展趋势有着天生的共通性。Blog提倡的是自由、共享、奉献的精神。它的核心是以个人或集体的视角, 以整个互联网为视野, 精选和记录精彩内容, 为他人提供帮助.体现一种利他的共享精神, 使其具有更高的共享价值。
Blog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利用公共社区Blog发布图书馆新闻, 提供专题信息服务, 吸引用户参与讨论;也可以创建面向用户和社会需求, 以平等开放、个性化、互动性的姿态体现图书馆特色的“读者园地”Blog;或者创建一个侧重图书馆员与用户交流的Blog。构筑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双向交流平台, 用户需要什么样的文献资料, 可以在网上直接提交需求信息, 用户还可以直接与馆员进行思想上的沟通与交流。对图书馆员的意见和建议也能够直接畅所欲言;图书馆可以通过Blog倾听用户的呼声, 采纳用户的合理化建议, 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真正形成双向交流的动态循环。
3.1.4 社区形式的开放式服务理念。
首先, 在图书馆2.0环境下, 馆员能够借助因特网为网络上各个节点的信息用户提供咨询服务, 鼓励参与各种服务过程中的双向交流, 包括馆员与用户之间、与外界同行之间以及与本馆发展相关的人和机构、相关的供应商之问共同参与交流。这种开放式的双向交流服务, 将会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图书馆的建设和服务的探讨中, 给图书馆带来无限的集体智慧。其次, 借助Web2.0时代的技术建立虚拟知识社区, 创造馆员与用户都能参与讨论的平等的知识共享环境.这个虚拟社区内有权威的约束, 每个用户都能针对某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任何人都可针对任何问题发表自己的评论。这种服务模式的创新不仅能充分调动群体智慧、提高知识共享程度, 更重要的是能够不断发掘隐性交流, 对促进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提供了有效的机制。图书馆通过互动交流接纳的信息资源更加充实那么对外提供服务过程中提供的资源也就越多, 开放程度也更加深化。
3.2 服务技术创新
3.2.1 模块化、组件化的图书馆2.0的技术具有很强的平台和设备独立性, 符合各类协议标准, 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组合搭配, 可以共享数据和互操作应用程序接口。
3.2.2 充分吸收和挖掘了Web2.0的技术优势, 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服务中积极实践了图书馆2.0, 完美结合Web2.0与图书馆2.0。在国外, 图书馆界影响最大的维基应用, 是2005年10月OCLC正式开放的维基版联合目录OpenWorld Cat。同年, 巴特勒大学图书馆设立了“参考维基”。这些都为图书馆应用Wiki建立新型服务模式起到了借鉴指导作用。
3.3 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创新
要保障信息服务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高职院校图书馆必须从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进行变革。在制度、机构设置上, 以服务用户为指导, 只有建立了明确的服务制度, 设立了相应的用户服务机构, 才能保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创新服务持久开展。要了解用户的需求、吸引用户参与建设。要有相应的人员、技术平台、接收与反馈的渠道, 这就需要现有图书馆的各个部门的配合, 必须有制度的保证。鉴于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服务的不断创新, 图书馆需要建立完善的馆员培训机制, 这是图书馆不断发展的基础。要从人才和技术上紧跟时代的需求, 加强在职培训和技术教育, 让工作人员对新技术及其带来的变革有充分的了解, 并培养应用新技术开展服务的能力。同时, 各部门人员间要及时地进行沟通, 围绕用户的需求、服务进行交流、协作, 在组织架构上建立一线用户服务、资源建设和技术支持三大组织架构。
3.4 门户网站建设创新
图书馆门户网站中应用Web2.0建设的内容主要有:资源介绍、用户教育、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新书通报、学科门户建设、规章制度建设、最新消息发布、读者俱乐部等。
3.5 个人知识交流平台创新
个人知识交流平台开辟了学科馆员和普通用户的日志空间, 使用户能共享彼此的知识与思想, 加强了馆员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和联系, 开通了多人协作式写作, 使学科馆员和有关专家可以共享、交流知识, 共同建设重点学科知识库和进行课题研究;提供了个人新闻聚合, 使用户能得到图书馆界的一些最新进展和一些动态新闻;开辟了用户的个人空间, 可以保存个人所收集的网络资源并彼此共享。在实际应用中, 知识交流平台能满足用户对个人知识进行管理、交流, 并能和现有的其他信息系统 (例如书目管理系统) 交互、协同工作。
3.6 虚拟参考服务 (VRS) 方式创新
VRS (Virtual Reference Service) 是一种基于Internet (或Web) 的帮助服务 (helpservices) 机制。通过它, 用户可以以电子的方式 (E-mail、Chat、Web Form等) 提出各种问题, 请求网上的“信息专家”给予回答, 而信息专家的回答也以电子的方式反馈至用户。因此, 虚拟参考咨询服务是一项基于因特网的服务, 不受系统、资源和地域等条件限制, 能利用相关资源通过专家为用户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 并能使用户在限定的时间内获得可靠答案的新型虚拟咨询服务。图书馆2.0所用到的新技术可以通过关键词使各种信息之间实现更加丰富的关联, 为读者信息咨询提供大量的文献信息, 从而提高图书馆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的效果。
3.7 个性化服务创新
3.7.1 个性化的主页。
让用户能定制自己的图书馆主页也是Web2.0的一项重要应用, 个性化主页可以利用了AJAX技术来实现。利用现有比较成熟的Web2.0开源项目为基础, 既免除了独立开发系统的巨大工作量, 又能充分发挥Web2.0信息传播方式的优势, 将图书馆现有资源和个人信息资源完美地结合了起来。
3.7.2 课题研究。
由学科馆员和课题组成员利用Wiki作为共享信息的平台, 方便每一位成员快速地获知其他成员研究的最新进展, 容易找到研究的创新点和突破点。高职院校图书馆可以利用开源网络书签, 开展网摘应用服务, 用户不但可以保存自己从网上查找到的有用信息, 而且还可以使用户之间共享彼此收藏的网络信息。
4 基于Web2.0的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发展的方向
4.1 用户与资源利用
4.1.1 用户创造资源。聚合用户资源用于图书馆资源建设, 如上海大学图书馆利用开源软件制作RRS新闻聚合。
4.1.2 用户标引资源, 利用用户智慧进行信息组织, 为书目添加检索入口, 如宾州大学图书馆开辟Penn Tags网络书签服务, 用户可以给书目记录加上标签。这种方法有助于强化目录的内容, 改善目录的检索。成员馆的编目员等可以为书目数据库中的书目增加目次、注释与评论。
4.1.3 用户定制资源。图书馆利用技术手段结合用户行为进行信息处理, 提供“Amazon式”书目推荐等。
4.2 互动与资源共享
4.2.1 Web 2.0用于图书馆馆员内部工作组织, 可以利用无处不在的E-mail和普遍运用的社会化IM (QQ和MSN等) 促进管理人性化;利用wiki, 集成部门概况、规章制度、工作量统计等, 可实现规章制度的动态维护。
4.2.2 Web 2.0用于馆员对用户的服务互动, 要求高素质的图书馆员, 促进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变革。互动可以丰富服务品种与内容, 如厦大馆RRS借书预定;可以改善服务质量;如AADL的Blog化网站, 其主页就是一个博客, 聚合各部门博客最新发布的文章。
4.2.3 Web 2.0用于图书馆社区, 使馆员、用户在一个信息虚拟社区中生活、工作与学习。馆员与读者的关系不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甚至不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而是平等互利互惠的信息互助, 真正体现图书馆无处不在。
参考文献
[1]王婧雅.对Library2.0时代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发展趋势的思考[J].图书馆学研究, 2006 (10) .
[2]马国栋, 卢志国.利用开源系统建立图书馆的Web2.0信息服务[J].现代情报, 2006 (10) .
[3]潘琳.图书馆2.0在门户网站的应用现状及实践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 2006 (11) .
Web2.0死啦死啦 篇11
自2008年11月以来,曾经在国内Web2.0领域风光无限的博客网负面新闻接二连三:大规模变相裁员、拖欠员工工资80万元,最近又有媒体报道,博客网已关闭其北京办公室。
这个号称全球第一中文博客网站的公司,真正感到了冬的严寒。
博客网由“博客教父”方兴东于2002年8月创立。2005年9月,曾获得GGV、MobiusVenture Capital以及软银亚洲等风险投资机构共1000万美元投资,一举成为Web2.0领域最大的一笔投资。
但如今,时过境迁。由于自身定位不清与盲目扩张,再加上2004年前后门户网站随即推出“名人博客”的战略,使得专业博客网站的用户迅速流失,博客网也不幸渐渐淡出业界视野,并且麻烦缠身。
其实,细细想来,博客网的倒下也在意料之中。2006年,国内博客网站敏思博客的倒闭早已给博客网敲响了警钟——那就是博客网站只赚眼球不赚钱的运营模式。与众多Web2.0网站一样,博客网站的盈利模式始终是个令所有人头痛的问题。然而,博客网依然在没有理清运营模式的情况下,一味求快求大,最终导致了今天的局面。
无论如何,博客网的颓势是摆在眼前的事实,而这引发的担忧是,中国所有以Web2.0概念为噱头、尚未上市的网站将何去何从。
博客中国董事长方兴东博客网是完全可以通过低成本模式进而快速达到收支平衡的,博客网站如果当初慢慢来,问题就不会太大。
ChianVenture的某分析师对任何一个互联网公司来说,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终将会遭到市场的遗弃,而金融危机的出现只是加快了它可能倒闭的进程。
维珍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我已经不想什么Web2.0了,那已成为了过去!
某互联网评论家专业博客网站的失败,不是操作技术上的失败,不是人力因素的失败,而是由于博客本身的产品特性,使得它虽然有存在的价值,并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互联网的主流应用之一,不会轻易被淘汰,也不存在落伍之说,但是遗憾的是,它只是一款产品,无法成为商品。
某业内人士博客已经成为一项像邮箱一样普及的互联网应用,门户或者其它互联网公司为了拉拢用户必须做博客,但是博客自身却很难单独发展,必须整合到其它的应用中才能形成商业模式。因此,博客网的失败也不足为奇了。
博客网某前高管博客网最大的问题在于修改过很多次,但每次都不慎重,不能坚持下去。
某分析人士博客和视频行业至今均未找到清晰盈利模式,加上烧钱速度过快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未来数月极有可能还将倒下一批创业公司。
某门户网站高管博客网的衰落,除了商业模式不明朗之外,财大气粗的门户网站介入竞争是加速其衰退的另一主因。
IT资深人士、玄鸟传媒CEO郭开森博客网的问题在于“烧钱”过快,成本控制不够合理。对于外界所质疑的盈利模式,我认为其前景肯定是光明的,只是他巨大的盈利能力目前还没有完全发掘出来。
美国科技博客网站TechCrunchWeb2.0现在已经逐渐演变成一个越来越空洞的概念,人们也渐渐不再提起它。或许到2011年,Web2.0概念就将被彻底淡忘。
《上海证券报》受众对于像新浪、搜狐、和讯等此类网站的新闻需求是相对刚性的,因此这一相对持久的粘性会惠及其博客频道。以这样的标准来看,博客类网站在粘性上显然难以相抗衡。
Web2.0环境 篇12
1 知识转移的网络化发展
自从美国管理学家 Teece 在 1977 年提出知识转移的概念以来, 它逐渐成为各国学者关注的热点[1]。知识转移通常被界定为知识从知识源到知识受体的流动转移过程, 强调过程的方向性、复杂性、阶段性。一个有效的知识转移不仅包括知识能从发送方成功流向接受方, 更注重接受方将知识充分理解和内化, 并进行再创造, 产生出新知识的过程。这是知识转移的最终目的。知识转移的对象既有显性知识, 也有隐性知识。从具体层面上来看, 它可以发生在任意的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组织、组织与组织等不同层次的主体之间。
以往对知识转移的研究均以信息传播模型为框架, 来分析单一的点对点之间的转移过程和影响, 却忽略了转移的外部环境因素。如今,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人们越来越熟悉和适应网络环境之下的协作与交流。特别是Web2.0的发展导致各种新的网络交流方式, 如博客、wiki、SNS等蓬勃发展, 为人们知识的交流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多元、方便的渠道。此外, Web2.0的快捷和开放使得知识转移速度更快、涉及的主客体更为丰富、转移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这也正好符合了现代化知识交流和共享的需求。Web2.0网络传播渐渐成为现在知识转移的一种主要沟通媒介。
与此同时, 人们发现传统的模型研究存在很多难以跨越的障碍。例如, 它虽然能够很好的解释显性知识的转移机理, 却无法突破隐性知识转移的困难;它虽然能够归纳出知识转移主体的影响因素, 却无法阐释主体转移行为过程中的内在机制。社会学和组织行为学的理论认为任何经济实体都是嵌入在一个具体的、实时的社会系统之中[2]。知识转移涉及到人的行为层面, 这种高度的个体嵌入性要求转移主体间要具有更强的交互性才能实现知识的有效转移, 即知识转移是受情境环境影响的。另一方面, 由于隐性知识的不可编码性使得知识的转移无法依靠单独的记录符号系统, 转移主体更多的是借助于网络环境中的关系渠道。Galltergmup的调查也表明员工70%的知识和信息来自于人际沟通, 而非来自于系统和文件[3]。由此, 现在的研究者越来越关注知识转移中的外部环境因素, 基于Web2.0网络环境中的知识转移研究逐渐成为新兴的主流研究范式。
2 Web2.0中知识转移的特点
目前, 关于Web2.0的定义并不统一, 互联网实验室认为Web2.0是一套以微内容为基础, 以Blog、RSS、Wiki、Tag和SNS等应用为核心的可执行的理念体系[4]。Web2.0的出现不仅为知识转移带来了一场技术上的变革, 同时也代表着一种理念上的创新。其主要特征表现如下:
1) 开放性。开放性是Web2.0的重要特性之一。Web2.0丰富的应用形式使网络技术和设备的使用成本降低, 任何人只要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硬件设施, 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自由的获取和发布各种内容。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不再仅仅是专家学者和研究机构的特权。Web2.0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与知识共享和交流的平台。
2) 个性化。Web2.0强调信息、知识需求的个性化。生活中, 大多数的知识转移属于一种“填鸭式”的灌输或者存在发送的知识和接受需求的不匹配。Web2.0中的绝大多数信息内容都是经过筛选和分类。注重用户的差异性, 知识内容在到达用户前都按照用户的个性化定制要求进行过科学的组织, 并最终使用户能够得到个性化的服务。
3) 社会性。社会性是web2.0的最显著的特征。Web2.0虽然强调个性, 但并不主张完全独立, 而是让彼此相连的个体、群体、内容和应用充分互动起来, 进而带来更多的用户并产生更丰富的内容, 让尽可能多的人来参与知识的共建共享, 并同时增加转移主体交流的频率。不仅有效的促进了转移的进行, 还加速了知识的创新。
4) 交互性。一般方式下, 知识转移是一种单向线性过程。知识接受者提出知识要求, 然后发送者将知识通过传输媒介发送至接受者。自此, 一次知识的转移过程结束。而Web2.0环境 (比如blog、wiki) 中, 接受方在对知识经过整合吸收后还可以迅速将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等继续通过文章或者添加评论的方式与发送者进行交流, 这时发送方成为新知识的接受方, 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原有认识。因此, Web2.0网络环境中的知识转移实现了真正的双通道交流和反馈创新。
3 Web2.0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机制分析
3.1 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 大多数学者认为知识转移过程中的阻滞主要来自知识的“粘性”[5]。本文在归纳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对知识转移的因素进行了总结, 主要来源于以下3个主要方面:
(1) 被转移知识的特性。包括知识的可表达性、嵌入性和有用性等。通常情况下知识越隐晦、越复杂、越难于编码、越专有就越难于转移。
(2) 知识主体 (知识发送方和接受方) 的特征。知识转移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的转移机会、动机和能力[6]。转移机会是知识转移发生的前提。包括知识转移双方保持的社会联系以及为知识转移所建立起来的转移渠道两个方面;转移动机影响人们的行为、计划和利益, 并最终推动或阻碍知识转移的进行;双方知识转移能力直接影响知识转移的效率。知识发送方转移能力主要包括清楚地表述知识用途的能力和评估知识潜在接收者需求的能力, 知识接受者的能力包括领悟吸收、学习创新的能力等。3) 转移情境。情境可以简单理解为转移实施的外部环境或背景。也有学者把它比作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的
空间距离、文化距离、制度距离和知识距离[7]。其中文化距离指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制度距离主要指组织结构、技术体系 (如网络平台) 的好坏等;知识距离则指双方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的相似程度。
3.2 Web2.0对知识转移的作用机制
根据上文的分析, “知识粘性”影响了知识的转移。粘度越大, 知识就越不容易被转移。网络化的现代信息环境正迅速地改变着知识转移的运作条件, 并有效的作用于知识转移的影响因子, 使Web2.0网络环境中的知识转移突显出更多的优势。
3.2.1 知识转移理念更新深化。
Web2.0为信息交流和共享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它强调以“用户为中心”, 真正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更好的提供服务。一般认为知识转移是由知识接受方的信息需求驱动的, 在此驱动下, 接受方去寻找满足条件的知识发送者。但在Web2.0环境中, 传统的理念有所更新, “主动推送”服务成为一种潮流。RSS (简易信息聚合)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你可以采用RSS选择订阅你感兴趣的学习内容, 自主安排个性化的学习专栏。然后, RSS能够自动将这些最新最全的知识内容主动呈现在你的电脑桌面上, 让你方便的获得你所需要的知识。由“推动”替代“拉动”, 不仅为知识转移提供了一条高效、即时、便捷的传输渠道, 还极大加快了知识流通和转移的速度。与此同时, 转移方式也更加的灵活。不再受特定环境的限制, 可以随时发生在任何时间、地点。不仅可以正式转移, 也提倡“寓教于乐”这样随意性的学习方式。
3.2.2 知识转移渠道多元化。
方便、多样化的转移渠道可以显著增加知识转移的机会。传统的转移渠道过于单一,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需求者常常很难找到对应的知识发送方, 或者说知识转移需要支付高额的转移成本。如今Web2.0高度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的交流传输的工具。比如可以利用Wiki超文本系统平台进行面向社群的协同写作。你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张贴问题, 任何有相关知识的人都能够给你进行解答。其他浏览到的用户还可在此基础上补充完善, 并最终形成关于若干知识单元的知识库, 提供丰富的资源, 让所有人学习共享, 共同维护。“Wiki百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再例如, 利用RSS技术能让很多新闻聚合工具很容易的发现某特定知识领域的专家并自动获得其不断更新的知识内容。
此外, 网络中丰富的超链接能将不同网页相关内容联系组织起来, 知识就能按此关系不断扩散、补充、传递。与此同时, 知识的主体也通过此联系聚集起来, 形成一个知识交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 知识转移不仅可以发生在两个直接交流的主体之间, 还能实现多人讨论, 在不断的思想碰撞中产生新的火花。这些多样化的网络工具为用户提供了多渠道的知识来源, 突破了传统渠道中时空的障碍, 实现了跨地区、跨国界的异地交流。
3.2.3 有效的促进了隐性知识的转移。
知识特性是影响知识转移的关键因素。显性知识易编码、易表达, 较易转移。那些难以运用结构性概念加以描述或表现的隐性知识往往与其拥有者紧密相关,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和新知识的创新大多来自于此。因此, 隐性知识的转移成为知识转移的重难点。Web2.0恰恰为这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良好的主客观条件。一方面, 现今的网上信息发布平台 (如BSS、博客、播客等) 为用户提供了一系列借以表达思想的工具, 那些难以编码的诸如经验、印象、感悟等存在于个体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可以通过图像、声音、表情等多种媒体被显化[8];另一方面, 网络标签Tag能让用户运用自由定义关键字的方式对其表达的文本知识内容进行揭示和分类。从而更便于接受者对该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提高知识转移的效率。
Osterloh和Frey发现隐性知识的转移更多的是靠内部动机[9]。知识发送者是否愿意与他人共享知识, 在多大程度上愿意与他人共享, 知识接受者获取知识的意愿, 吸收知识的积极性等都将直接影响知识转移的效果。传统的知识转移大多指接受方从正规的知识服务机构来获取知识, 其多数只是一种纯粹的物质利益的交易, 几乎不涉及情感因素, 很难激起主体内部真正的意愿。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相似性与吸引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人们愿意与自己存在共同点的人进行交流, 而且更相信来自与自身有共同点的人的信息[10]。Web2.0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寻找“知己”的平台。在虚拟的网络社区 (SNS) 中, 人们会依据不同的职业、爱好等组成各种各样的小圈子, 具有相似背景的人们就共同的研究对象进行探讨, 不仅传播了自己已有的知识, 还在不断的分享和交流中获得新的想法和认识。高度的沟通和高频率的人际互动增强了彼此间的了解和信任。一方面减少了隐形知识转移的高成本;另一方面, 还带来了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从而极大的提升了主体的内部动机, 有效促进隐性知识的转移。
3.2.4 丰富的情境提高了知识转移的效率。
情境贯穿于整个转移过程, 在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中占重要地位。在以往单向的知识转移中, 往往强调要提高双方主体的能力, 即知识的发送者要扮演一个熟练的发送者的角色, 要以合适的方式、恰当的知识组合、准确的时间向接收者转移知识, 而接受者也需要详细地评估外部知识的价值并改变和创造条件去适应新的知识[11]。事实上, 主体双方因为认知结构和文化知识背景的差异, 有时候就算双方努力去提高自身的能力但可能仍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就像就算是一个优秀的教师, 他的教学方法也并非适应所有的学生。由于主体行为嵌入在实时的社会联系系统中, 知识通常也与特定的制度和组织情境相关。对同一知识即使内容相同也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越是具有相似背景和经历的主体越能理解和领悟知识内在的含义, 知识转移也就会相对容易。在Web2.0中, 知识不再是单向的传递, 一个知识的发布会面向数以千计的接受方, 同时一个接受方可以很容易的找到多个能提供该知识的发送方。在这个大的网络社区中, 你能够很方便的找到最适合你接受的知识表达形式和知识发送者。这样, 彼此间文化距离和知识距离进一步缩小, 使得转移更为灵活和容易。另外, 长期的联系和交流慢慢建立起来的深厚的信任机制和激励机制也有效的促进了双方在交流和认知等方面所具有的相容性和匹配程度, 直接提高了转移的效率。
4 Web2.0环境中知识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后续展望
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知识成为现今最重要的资源, 网络成为知识转移的一种重要途径和平台。综上所述, Web2.0带来了知识转移重大的变革, 产生了一定的优势作用, 但同时也使网络主体关系更为复杂, 知识资源的争夺更为隐蔽。网络的开放便利在迎合用户需求的同时也暴露出其潜在的问题。首先是知识的真实性和权威性。Web2.0的低门槛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知识的发布, 将丰富的思想借助网络形式予以表达, 但是这种高度的开放性也正隐藏着潜在的威胁。知识的来源虽然越来越广泛, 但是知识发送方的文化素质却参差不齐。有些网上发布的内容并非科学认识的结果, 甚至是虚假的信息, 是有些人故意所为而哗众取宠。如果Web2.0环境中到处充斥着错误的学术知识, 这不仅会为知识需求者带来很大的负担, 还会破坏知识转移的环境,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会扰乱网络社会秩序。因此, 如何加强对网络上所发布内容的审查和管理, 以保证知识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创造一个自由且规范的知识转移的网络环境是目前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其次, 随着人际网络理念的不断加深, 利用社会网络中的知识转移成为越来越多人获取资源的主要方式。然而, 由于知识价值的固有属性和互联网信息安全平台的诸多不完善, 在转移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知识的失真、失效、窃取以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风险。在今天合作与竞争共存的状态下, 人们大多只是注重了其带来的利益, 却忽视了知识在转移过程中所面临的这些风险问题。但这些恰恰是在Web2.0环境中最易产生也是直接影响转移效率新的外界因素。如何识别这些风险、弄清风险的类型和产生的原因, 以及采取何种有效策略加以预防正在引起知识管理研究领域中学者的广泛关注。信息时代的工作、生活环境促使知识转移的网络化发展成为一种必然, 同时也为各种风险的传播与扩散提供了可能。Web2.0中的知识转移势必面临着更多新的挑战, 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 让知识转移在Web2.0环境中顺利进行还有待于更多学者共同的参与和后续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唐炎华, 石金涛.国外知识转移研究综述[J].情报科学, 2006 (1) :153-160.
[2]马费成, 王晓光.知识转移的社会网络模型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 2006 (7) :38-44.
[3]王晓光, 马费成.社会网络视角下知识转移的机制与策略[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 (11) :102-105.
[4]程宏水.Web2.0网络环境下情报信息交流研究[J].情报杂志, 2007 (5) :31-36.
[5]冯帆, 廖飞.知识的属性、粘度与知识转移[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8 (8) :182-185.
[6]王三义, 刘新梅, 万威武.知识转移机会、动机、能力对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 (11) :95-98.
[7]刘昌年, 梅强.基于企业网络的中小企业组织间隐性知识转移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08 (4) :75-79.
[8]程娟.基于博客的知识转移与一般知识转移的比较研究[J].情报科学, 2008 (4) :586-590.
[9]曹兴, 郭然.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及其展望[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4) :230-236.
[10]郭春侠, 马费成, 储节旺.国内外知识转移研究述评[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8 (3) :466-470.
【Web2.0环境】推荐阅读:
环境法益环境法06-26
环境现状环境危害论文09-15
环境影响矿山地质环境09-30
地质环境质量环境治理09-01
环境卫生标语_环境问题08-26
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实习07-28
环境会计、环境审计及其实施方略探讨08-16
从生态环境到环境哲学的思考07-20
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加强我国环境应急管理06-27
保护环境演讲稿——天天都是环境日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