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心理

2024-10-15

本科心理(精选12篇)

本科心理 篇1

2006年,深圳大学首次在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的本科学生中开设《环境心理学》课程,时至今日已有3年。有三届同学学习了这门课程,每届选修人数在60~80人之间,修过的同学觉得该课对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是有帮助的,对于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也确实加深了理解。

尽管本人对《环境心理学》一直很有兴趣的,但刚开这门课的时候,心中还是有些疑虑和压力,经过三年教学的不断调整,觉得现在正是一个对这门课的教学进行回顾总结的机会。

1.教学目标

环境心理学(以下简称环心)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本人是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学的这门课。当时,我的老师是杨公侠教授,杨老师采用自编教材,他对环境心理学的讲授,以及其兢兢业业的研究都让我们受益匪浅,但同时也对这门课当中的众多名词感觉有点似懂非懂的。因此,在本科学生中去开这样一门课,该如何定位?讲些什么?如何去讲?这是我在开始比较疑虑的问题。

经过一番思考,对这门课的教学做了如下设想:首先,把这门课的定位放在应用上。我想对于本科生来说,他们对于复杂的理论和名词吸收力有限,建筑学的背景对他们理解环境的物质结构是非常有益的,但心理学的理论和概念却不容易吃透。而环境心理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果对本科生的教学重在体验和观察,将日常的现象用环境心理学理论来解释,这样就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多。

2.教学内容

定位明确了,教学内容就好选择了。比较幸运的是,国内已有几所学校出版了这门课的教材。如华中科技大学的林玉莲、胡盛凡教授出版了《环境心理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用教材,同济大学的徐磊青、杨公侠教授出版了面向研究生用的《环境心理学》教材,清华大学的李道增教授编著的也是面向研究生用的《环境行为学》教材。经过比较,讲课的大结构以徐、杨二位的《环境心理学》教材为参照。但由于徐、杨二位老师编的版本是针对硕士生的,理论内容较深,同时,由于在本科教学计划中,这门课为仅有36学时的选修课,课堂的容量有限。因此,讲课内容就要选择重要的基本的概念和理论,为使同学容易理解,我也补充了一些实例。讲课大纲如下(参见附表1——课程大纲结构图):

3.作业的设计和评价

这门课程不采用考试,而是以平时考勤占20%,作业一占40%,作业二占40%三部分相加来综合评定。我感觉用作业的方式将所学用到实际的调查和设计中,对环境心理学的体验和理解会来得比较深刻,比用考试的方式来死记概念应该更有实效。事实也证明同学们通过这些作业自己开动脑筋之后很有收获,而且同学们的一些有真切观察和感受的作业,有时也会给我一些启发,这种互动使我感受到教学的乐趣所在。

图1自绘

为了让同学们对环境心理学的知识有更深的体验,在作业中设计了观察环境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作业一”,以及运用所学知识来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或者指导自己的建筑和规划设计的“作业二”。

作业一的题目是:运用课堂所述的观察方法选择一处场所(步行街、商店、餐厅……)研讨各种感觉、知觉因素在商业环境设计中的作用。

点评:这个作业是上“环境知觉”内容时布置的,从完成的情况来看,同学们对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环境有了新的发现,锻炼了自己的环境观察能力。比如,以2004级的同学为例,卓小丹、沈嘉英同学为了做好调查作业,自己设计了观察记录表去记录购物的顾客情况(见图2);江宇翔同学对地下商业空间的观察发现,颜色是重要的知觉导向因素,中信地铁商场通过颜色来将不同的商业功能主题进行分区(见图3);周新喜同学通过华强北商业街的观察发现活动的广告牌宣传效果最好,人们喜欢停下脚步看看这些广告牌在如何变幻内容和图案;袁文颖同学通过对东门商业街的观察发现声音在营造热闹的商业气氛中有重要作用,比如东门街道商店的音乐声、商贩的吆喝声、街边喷水池的流水声、食物加工的声音都起到烘托商业气氛的作用,但是过度的话也会造成噪音污染;刘志丹同学结合自己在肯德基餐厅做学生工的经历对餐厅在色彩、材料的质感、嗅觉、热觉等因素在服务消费者的方面起到的作用作了相当深入地分析,让人了解了肯德基餐厅在服务以儿童为代表的家庭消费者方面确实下足了功夫(见图4)。

该作业的评价以切身感受商业环境并能联系所学环境知觉理论加以分析为最重要因素。

作业二的题目是:对你所居住或熟悉的某间大学生宿舍的使用状况进行调查,写一份调查报告。报告包括以下内容:1宿舍的地点,居住的人数、性别及专业情况;2宿舍的平面家具布置图、剖立面图,要标注尺寸;3居住者对宿舍使用现状的评价:对哪些方面满意,对哪些方面不满意;4运用所学的个人空间和私密性等环境心理学理论进行分析,提出宿舍改进设想和方案。

点评:这个作业是在学习环境行为部分的理论时布置的,主要目的是运用个人空间、私密性、领域等理论来研究和改造自己的生活环境,由于对象是自己生活的宿舍,同学们对此最有体会,所以通过这个作业对个人空间与私密性会有很好的理解。在评阅同学作业的时候我感到不少同学们通过学习环境心理学对人性的方面更了解了,在如何处理自己的个人空间与同宿舍其他同学的私密性的关系方面也加深了认识,收获很让人欣喜。比如,曾宪志同学分析了自己的宿舍从入学以来因为家具的更新,书柜的添置以及人员的变化带来的三次布局的改变,在个人空间的舒适性方面逐步得到改善的情况,很像一部自己宿舍的变化史(见图5);宋雨涛同学与信息工程专业的同学住一间,两个人的生活作息时间不一样,通过对宿舍空间的再划分将对彼此的干扰减到最低(见图6);刘泳先和江宇翔同学为宿舍调查设计了问卷;孔明君同学对过高密度局促的个人空间对心理的影响进行了剖析;金鑫同学根据座位的方向与私密性的关系来调整了宿舍的布局以保证大家的学习空间能够不互相干扰(见图7);卓小丹同学探讨了宿舍的走道形式与宿舍私密性的关系;吴斐娜同学分析了舍友在应对高密度的情境下调节私密性的一些行为表现。

该作业的评价以是否有切身感受,并联系所学个人空间、私密性等环境行为理论来合理改造自己的生活环境为最重要因素。

4.教学方式

这门课作为建筑学和城市规划本科四年级的选修课,根据同学们的实际状况,教学方式以课堂教授和讨论为主,讲授是满足同学们了解环境心理学基本知识的需要,讨论是为了加强互动,提高同学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在2006年第一次讲授的过程中,我做了一次调查问卷,有些同学反映课堂如果就是老师讲,会显得比较“闷”,希望能有一些互动提问和讨论,这可能是一部分同学的积极要求。实际上在提问和讨论中,大部分同学沉默为多,讨论时经常需要点名,可能是我们的同学还不习惯讨论,或是班级的规模过大(人数在60~80人左右)也削弱了同学们发言的积极性。

该课一般都安排在下午时间,一般讲课的程序是先对上一堂课程的内容提问,时间约10分钟。由于这门课的理论性,一些概念的理解会影响后面的学习,所以课前提问的好处是对上次课内容可以温习和回顾,同时,采取抽查方式的提问也是考勤的一种。

5.教学反馈

2006年夏在第一次授课的中间,为了获得教学的反馈以便改进,我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分析。现将主要问题的反馈数据用图表表示如下:

问题2:这门课上到现在是否觉得有收获?

2A很有收获;2B一般性;2C有收获,但有点吃力;2D完全听不懂。

6A理解环境与人的关系;6B理解城市;6C理解人的需要;6D有助于建筑设计;6E.有助于城市规划;6F.有助于观察生活。

问题7:你认为每堂课用一点时间对上堂课的内容进行提问有无必要?

7A有必要;7B没必要;7C无所谓。

6.教学遇到的问题和改进的设想

尽管在本课教学中力图减少了一些学术名词,但是,还是发现一些同学对经常会使用的一些基本概念容易混淆,表述不清楚,或运用不当。比如:在环境知觉部分,“知觉”和“感觉”难以区分,“城市意向”和“城市印象”随便混用;在环境行为部分中,私密性、个人空间、领域性等这几个概念未能准确得当地运用。在作业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把调查报告写成环境介绍,对观察到的一些现象生硬地联系所学理论,作业当中引用别人的东西不加标注,肆意拼贴网上文字。有一些问题也许不只是这门课所遇到的问题,与我们整个社会大的教育环境,以及对学术风气和学术道德的营造都有关系。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对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重点加强辨析和讨论,在布置作业时增加写作指引,或规定报告格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学术道德的教育和引导,使同学们养成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这些素质的养成与知识的习得同样重要。

摘要:本文首先简介了深圳大学自2006年始开展《环境心理学》本科教学的情况。该课程的定位放在对环境心理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上,重在引导学生体验和观察环境与人行为的关系,并且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在教学的内容选择上参照了国内已经出版的几种教材,讲课的内容划分为:导论、环境认知、环境行为、环境评价等四个单元。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提问和讨论为主,在作业设计方面注重培养观察环境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来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或者指导自己的建筑和规划设计。通过对该课程的问卷调查和作业的完成情况,获得教学的反馈,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据此对以后该课教学的改进提出一些设想。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本科教学,教学内容与方式,反馈与问题

参考文献

[1]徐磊青杨公侠编著.环境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2]林玉莲胡盛凡编著.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李道增编著.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本科心理 篇2

2、西方领导理论演变综述

3、知识型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决定因素研究

4、员工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与应用

5、管理者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6、胜任特征研究进展

7、组织承诺的研究综述

8、人格与工作匹配理论的研究与应用

9、员工援助计划(EAP)在高校中的应用

10、灾难的心理应对与心理援助研究

11、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能力结构探析

12、自我效能感对员工工作态度的影响研究

13、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的组织与建设研究

14、员工人格发展与组织管理方式相关研究

15、中国经理人与中国企业健康之间的规律

16、青少年睡眠障碍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17、青少年心理困扰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18、青少年人际阻抗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19、大学生网络迷恋的现状考察与疏导方略研究

20、当代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考察与研究

21、心理保健模式的现状考察与建构研究

22、心理保健理念的现状考察与建构研究

23、青少年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24、青少年心理保健策略研究

25、妨碍大学生成才的心理因素及教育对策研究

26、情商教育的价值及操作方略研究

27、湖北省属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调查研究

28、学校心理咨询效果评估体系研究

29、宗教信仰与心理咨询的关系研究

30、荆州市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31、湖北省属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32、大学生考研焦虑的影响因素研究

33、高中生考试焦虑的调查研究

34、网络成瘾大学生的人格特征研究

35、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

36、大学生传销犯罪的心理分析

37、影响大学课堂教学的心理因素分析

38、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39、员工满意度与员工流动管理研究

40、广告诉求的心理基础与策略

41、基于胜任力的企业招聘策略

42、组织员工心理契约研究

43、西方厚黑学—马基雅弗利主义的心理学解读

44、EAP—企业中的心理咨询及其应用

45、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46、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研究

47、.教师的工作不安全感研究

48、.角色认知对工作倦怠的影响

49、.预备役军人的风险认知调查

50、受社会建构论影响的心理治疗

51、.两种文化论对心理治疗的影响

52、.大学生学习控制感的因素研究

53、.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元担忧

54、中学生冒险行为与元担忧

55、大学生口语焦虑与元担忧研究

56、大学生的网络购物研究

57、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会支持相关研究

58、论激励理论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59、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调查研究

60、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管理

61、职业生涯高原期研究述评

62、教师职业发展的心理障碍及管理对策

1、大学生挫折心理的考察与疏导方略研究

2、大学生抑郁心理的考察与疏导方略研究

3、青少年亚健康现象的考察与教育对策研究

4、大学生心理调适策略与方法研究

5、大学生情绪管理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6、青少年认知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7、青少年的自我实现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8、青少年潜能开发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9、大学生恋爱心理的考察与研究

10、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策略研究

11、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发展研究

12、大学生成功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发展研究

13、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与培养策略研究

14、大学生创造素质的现状考察与高校深化素质教育方略研究

15、当前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

16、大学生择业心理的考察与研究

17、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念及操作规范研究

18、腐败心理的形成机制及防御对策研究

19、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及防护网构建研究

20、心理问题(或病态)的演化过程与预防模式研究

21、农村心理健康现状考察与研究

22、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家庭积极教养方式研究

23、大学生生活情趣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24、幼儿教师的人格特点与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相关研究

25、大学生的焦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6、不同学科专业大学生考试焦虑的调查研究

27、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研究

28、大学生学习倦怠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研究

29、大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及其分析30、90后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31、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影响研究

32、诈骗犯罪的心理与行为特征研究

33、贫困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34、大学生消费心理的调查与分析

35、大学生求职焦虑研究

36、企业文化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37、论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方法

38、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研究

39、论大学生考研动机的激发与保持

本科心理 篇3

[关键词]心理健康 本科生 专科生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8-0127-03

一、引言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做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近几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重视,诸多的研究报告了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大学生一方面承受学业的压力,另一方面承受就业竞争的压力,有些大学生还要承受经济、生活、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那么,我校的本科生和专科生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怎样评价的?他们对自己所估计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常规的心理健康测量是否一致?为了解我校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以及本科生与专科生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差异,笔者进行了本次调查研究。

二、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铜仁学院大学二年级学生200人,其中本科生100人,专科生100人。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 176份,总有效率88%。

(二)研究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并按量表指导要求进行测试。问卷包含90个项目,每一个项目均采取5级评分制:1分—无此症状,2分—轻度,3分—中度,4分—相当重,5分—严重;问卷包括10个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数据用X±s表示,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所得SCL-90各因子与全国青年常模的比较采用单样本t检验;本科生和专科生之间各因子分的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三、结果

(一)研究组整体SCL-90因子与全国青年常模的分析比较

表1 研究组SCL-90(本专科)因子与全国青年常模的比较(X±s)

从表1可知,研究组各因子分均普遍高于全国青年常模,与全国青年常模相比呈现显著差异性(p<0.05或p<0.01),具显著统计学意义。说明我院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正常成人低。

(二)本科和专科学生SCL-90因子分析比较

对本科和专科学生SCL-90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Independent-Sample T Test),见下表2(表中只列出了有显著以上差异的因子):

表2 Group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s Test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本科和专科学生在敌对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专科学生明显高于本科学生。

表3 Group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s Test

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本科和专科学生在偏执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专科学生明显高于本科学生。

四、讨论

(一)研究组整体SCL-90因子与全国青年常模的分析与讨论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研究组在SCL-90得分评定结果明显高于全国青年常模,说明该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同龄青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校大学生在强迫、抑郁因子上尤为突出。

导致强迫、抑郁因子突出的原因可能与下几个方面有关:

1.对自身的期望值过高,不能很好的进行自我评价,希望自己在学习、工作、才艺各个方面都能符合自己的期望,多发在本身已经比较优秀的学生中。

2.大学生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里,脱离了父母的监督,自然对感情有了期待,一些学生会不断的找寻恋爱对象,由于方式不正确,而由此引起了一系列的情感问题。

3.大学的课余时间相对较多,部分大学生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网络世界等方面,导致上网和游戏成瘾,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4.地方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常常发现城市同学说一些话题他们插不上嘴,感到自己不被接纳,由于不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失衡状态,行为上表现出不合群,内心深处有很强的孤独感,从而造成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的困难。有些学生强迫自己认识更多的人,他们认为认识的人越多越能说明自己的社交能力,从而形成一个不良的循环。

另外,导致强迫、抑郁因子还与大学生性格缺陷有关,如缺乏自信,遇事过分谨慎,生活习惯呆板,墨守成规,常怕出现不幸,活动能力差,主动性不足等,与他们既要承受大学学习的压力,又要独立应付自己的日常生活,同时还要面对将来的就业压力等多重应激有关。

虽然整体水平较差,但他们远未到心理病态的地步。大学生在其年龄段所拥有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特征,不同于中学生,也不同于一般社会青年。他们心理发展的整体水平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完全成熟的阶段。因此,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和有效控制,科学地、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工作已刻不容缓。

(二)本科和专科学生SCL-90因子分析与讨论

从本科生与专科生的比较研究中,我们发现专科生在敌对、偏执因子上均比本科生要高。导致专科生在敌对、偏执因子突出的原因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有的大专生因为自己的经济、学识等因素的缺乏而羡慕他人,易产生嫉妒心理或攻击性的行为。

2.从自身来说,觉得不如本科生有前途,有点自卑,随之而来的便是学习动机不足,再加上没有及时的疏导这些想法,以至于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3.大学专科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除了存在一般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外,还表现出自身具有的一些特点,他们的压力特别是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等普遍加大,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明显增多。

针对大学专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出的特殊性,学校及相关部门应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心理卫生指导、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等方面来加强对专科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五、结论

1.大学生各因子分均普遍高于全国青年常模,与全国青年常模相比呈现显著差异性。

2.本科和专科学生在敌对、偏执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专科生在敌对、偏执因子上均比本科生要高。

[ 参 考 文 献 ]

[1]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出版,1999.

[2] 王晓黎.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2012.

[3] 王建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

本科生与研究生自卑心理研究 篇4

一、对象与方法

1.被试

本研究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 从哈尔滨师范大学随机抽取本科生与研究生共302人, 其具体分布情况如下表。

2.研究工具

量表采用Fleming和Courtney修订的自卑感量表, 又称缺陷感量表。该量表由自敬、社交信心、学业能力、外表和体能5个维度构成。5维度的得分相加得出总的自卑感得分, 采用7点评分, 共33项。测验得分越高表示自卑感越弱, 得分越低表示自卑感越强。

3.施测过程

本研究样本的选取采用分层随机抽样, 共收到有效问卷302份, 全部数据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包来完成。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1.本科生研究生自卑心理总体特点

将各个维度的题项得分求和, 求出各维度的均分与标准差, 结果如下表:

注:*表示P<.050;**表示P<.010;***表示P<.001 (下同) 。

表中显示自卑各维度的均分全在平均数以上 (4分为平均分) , 得分在4.22~4.96之间, 这表明, 本科生研究生总体上是不自卑的, 这符合已往研究的结论, 也符合本科生、研究生心理的发展规律。研究生各维度的得分均比本科生各维度得分高, 得分越高说明自卑感越低, 相反, 分数越低则自卑感越高。这说明整体来讲, 研究生有更低的自卑感, 这可能与研究生的学历层次及社会认知等有很大的关系。

T检验结果显示, 本科生与研究生在社交自信维度与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在社交自信维度差异极其显著。这表明, 在社交自信方面, 研究生比本科生更加自信;相对于本科生, 研究生整体的自卑感更低, 这表明研究生的心态更加成熟健康。

2.学生自卑心理具体特点

由表中数据可知: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各维度上没有表现出差异显著;不同专业的学生在社交自信、外表、体能以及总分上表现出显著差异, 其t值为正值, 表明理科学生在社交自信、外表、体能及总分上均表现得比文科学生更加自信;家庭所在地为城市或农村的学生在自卑感各维度没有表现出差异性;独生子女在学习能力上与非独生子女相比差异极其显著, t值为正, 表明独生子女在学习能力上表现出的自信水平更高。

3.父母学历与家庭收入水平在自卑感各维度上的表现

由表中数据可知:父亲学历变量在自敬维度与研究生总分上差异显著;母亲学历变量在研究生总分上差异显著;家庭收入变量在社交自信、学习能力以及总分上差异显著;父亲学历与母亲学历两变量的交互作用在研究生总分上差异显著;父亲学历与家庭收入两变量的交互作用在学习能力维度上得分差异显著。

4.父亲学历在自卑感各维度上的差异

由多重比较可知, 在学习能力、自敬及研究生总分上存在差异表现在1与2两个层次上, 即父亲学历在中学及以下与大专或大学两个学历层次, 而在大学与硕士两个学历层次上均未表现出差异显著。

5.母亲学历在自卑感各维度上的差异

由表4知, 母亲学历不同在研究生得分上表现出差异显著。进一步事后多重比较可得, 研究生得分的母亲学历差异也来源于1与2的比较, 即中学及以下学历与大专或大学两学历的比较。

6.父亲学历与母亲学历的交互作用

由进一步的简单效应可知, 父亲学历与母亲学历的交互作用在研究生得分上差异显著, 主要表现在父亲学历的不同水平在母亲学历为硕士及以上这一水平上简单效应差异显著。也就是说, 母亲学历为硕士及其以上, 那么, 父亲学历的不同便会造成研究生所得自卑总分差异显著, 也就是造成研究生的自卑程度不同。

三、结论

本科生研究生总体上是不自卑的, 这符合已往研究的结论, 也符合本科生、研究生心理的发展规律。在社交自信方面, 研究生比本科生更加自信;相对于本科生, 研究生整体的自卑感更低, 这表明研究生的心态更加成熟健康。理科生在自卑感维度上得分较高, 得分越高表明自卑感越低, 相比较于文科生而言, 理科生的总体自卑感较弱。

摘要:选取哈尔滨师范大学302名被试生, 其中本科生153名, 研究生149名。用F lem ing的自我缺陷感量表 (FIS) 施测, 对其自卑心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本科生、研究生总体上并不自卑, 其在人口学变量上表现出不同差异。本研究为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本科生与研究生,自卑心理,自我缺陷感量表,测试

参考文献

[1]阿德勒.自卑与超越[M].黄光国, 译.北京:作家出版社, 1986.

[2]张海钟.高师专科生自卑感与自信心来源因子调查分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2 (1) .

[3]人格手册:理论与研究[M].黄希庭,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本科心理 篇5

(适用于护理学)

一、前言

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学科,随着医学模式及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心理学已成为护理专业必修课程之一。课程教学的目标是使护理专业的学生建立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在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中自觉运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处理和解决医学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并与护理知识相结合灵活运用于临床整体护理中,解决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为学生今后更好地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本课程四年制护理专业总学时32学时,其中理论28学时,实验4学时。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 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护理心理学的概念、研究任务、研究方法。

2.熟悉护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与护理心理学相关的主要心理学理论。3.了解护理心理学的相关领域及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护理心理学概述

护理心理学的相关概念。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护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护理心理学的相关学科。

第二节 护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护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护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护理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国外护理心理学发展概况。我国护理心理学发展概况。

第四节 护理心理学相关的主要心理学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认知理论。

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

目的要求:

1.掌握心理学概念,心理的实质。感觉、知觉概念及特性;记忆的概念及遗忘规律;思维的概念;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情绪情感概念、分类;意志概念、特征。人格概念;人格结构;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需要层次理论;动机冲突;气质与性格的概念;气质的分类学说。

2.熟悉感觉、知觉的分类;记忆的过程;思维的分类;思维的基本过程;想象的概念与分类;注意的品质。情绪理论;情绪与健康的关系。人格的特点;能力发展与能力差异;性格的类型。自我意识的概念与结构。

3.了解心理的发生发展过程。注意的种类。情绪的外部表现与生理变化。自我意识的培养。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心理现象及实质

心理现象。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心理的实质。

第二节 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情绪与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第三节 人格

概述。人格倾向性。人格心理特征。自我意识。人格与临床护理。

第三章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

目的要求:

1.掌握应激、应激源、应对、社会支持、心身疾病的概念。一般适应综合征。应激源分类。应激的中介因素。

2.熟悉应激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常见心身疾病。3.了解应激的理论模型。心身疾病分类。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应激概述

应激的概念。应激理论模型。

第二节 心理应激的中介机制

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人格特征。

第三节 应激反应

应激的生理反应。应激的心理反应。应激的行为反应。应激的综合反应。应激反应的评定。心理应激与健康。

第四节 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概述。心身疾病的范围。常见的心身疾病。

第四章 心理评估

目的要求:

1.掌握心理评估的概念。心理测验的概念。临床常用的心理评估的方法、实施原则、注意事项及适用范围。临床常用评定量表的使用。

2.熟悉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特征及适用范围。

3.了解使用心理测验的注意事项。心理测验的分类。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心理评估概述

心理评估的概念。心理评估的一般过程。心理评估的实施原则及注意事项。

第二节 临床护理心理评估基本方法

行为观察法。临床谈话法。心理测验法。

第三节 临床常用心理量表的使用

人格测验。智力测验。评定量表。

第五章 心理干预

目的要求:

1.掌握心理干预的概念与分类。系统脱敏技术和方法。埃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的方法。生物反馈的技术和方法。放松疗法的技术。

2.熟悉家庭干预在心理护理工作中的应用。集体心理干预在心理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暗示在心理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3.了解贝克认知治疗的原理。行为治疗的原理。人本疗法的原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心理干预概述

心理干预的概念。临床护理心理干预种类与技术。

第二节 支持疗法

倾听技术。共情技术。安慰与开导技术。解释、建议和指导技术。积极的语言技术。暗示。

第三节 行为疗法

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正强化技术。示范法。生物反馈和松弛治疗。

第四节 认知疗法

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贝克的认知疗法。认知疗法在护理中的应用。

第五节 集体心理干预

集体心理干预的原理与方法。集体心理干预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第六节 家庭干预

家庭干预的原理与方法。家庭干预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第六章 病人心理

目的要求:

1.掌握病人的心理需要和心理反应。

2.熟悉病人的求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病人的遵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3.了解病人及病人角色的概念。病人的角色转换问题。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病人心理概述

病人的概念与病人角色。病人的角色转换问题。病人的求医和遵医行为。

第二节 病人的心理需要与心理反应

病人的心理需要。病人的心理反应。

第七章 心理护理

目的要求:

1.掌握心理护理的概念、原则和目标。心理护理的实施程序。2.熟悉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中的作用。心理护理的实施形式。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心理护理概述

心理护理的概念。心理护理的目标。心理护理的原则。心理护理的实施形式。心理护理与整体护理的关系。

第二节 心理护理的基本程序

心理护理评估与诊断。心理护理措施的制订与实施。心理护理效果评价。

第八章 护士心理健康与维护

目的要求:

1.掌握护士常见的应激源。护士心理健康维护的措施。

2.熟悉护士职业紧张的消极影响。护士职业倦怠对健康的影响。3.了解职业紧张的生态学模式。护士良好职业心理素质的特征。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护士常见的应激源

组织管理方面。工作环境方面。工作的不确定性和责任方面。人际关系方面。价值感方面。社会支持方面。个体因素。

第二节 护士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护士的职业心理素质。护士心理健康现状。

第三节 护士的心理健康的维护

个人层面。组织层面。

三、教学时数分配

课 程 内 容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合 计 绪论 心理学基础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 心理评估 心理干预 病人心理 心理护理

护士心理健康与维护

理论时数 8 4 2 2 2 4 2 28

四、参考资料

本科心理 篇6

【关键词】北京师范大学 美术专业本科生 创业心理

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创业”的表述有所不同, 但是对创业本质的理解还是有着一致的看法。他们都认为,创业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付出努力、承担风险、最终创造价值,并会给创业者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等。

创业心理主要研究在创业行为的发展过程中,创业者这一主体的心理现象以及行为规律。本文的研究对象就是创业者中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北京师范大学美术专业本科生。

目前,自主创业已经成为美术专业本科生就业的有效且重要途径之一。事实上,美术专业本科生的自主创业历史由来已久,这与其独特的个性与思维模式有着密切关联。美术专业本科生追求个性,崇尚自由,不愿意接受过多的约束与管制,注重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所有这些特点,造成了美术专业本科生不愿意选择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模式,而选择进行自我挑战的自主创业之路。

与其他专业大学生相比,美术专业本科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一些美术专业本科生对文化课学习较为轻视。但在专业学习上,他们的学习方式更具自主性。由于美术专业对技能有很高的要求,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强。此外,美术专业本科生的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观念。但他们也显得比较自由散漫,喜欢彰显个性,那这些特点会对其创业有哪些影响呢?

北京师范大学是一所典型的综合性师范类大学,那么,该校美术专业本科生在创业心理方面具有怎样的特点呢?作为一所师范类百年名校,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和其他艺术类院校美术专业本科生的创业心理有哪些不同呢?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以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三所艺术类院校为例,考查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的特点, 通过比较师范类与非师范类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通过整合分析得出结论,为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教育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对策建议。

一、 问卷调研部分

1.问卷的发放

发放时间:2013年3月—2013年7月

发放地点: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

发放数量:200份,每份两张,实收有效问卷200张

发放对象: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美术专业本科生

具体说明:问卷分三大部分,分别为基本信息部分、对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的认知部分、创业心理测试部分,每份40题,其中每个学校各占50份;男生127人,女生73人;大一学年14人,大二学年32人,大三学年58人,大四学年80人,刚毕业为16人。最后采用Likert式5点计分法,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经检验,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2.数据结果与分析

(1)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的总体特点

将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包括北师大在内的所有被调研创业心理调查问卷各个维度及平均分上的得分当中,相对比较低分别有人际关系、职业探索和自我认知。其中自我认知的得分最低,平均分为2.25;自我提升的得分最高,平均分为3.06。这表明美术专业本科生对自我的认知还不够清楚明了,缺乏一定的对创业的探索,应多注意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从总体上来看,各维度和平均分的得分都不是很高,这表明美术专业本科生的创业心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2)北京师范大学与艺术类院校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特点的差异比较

将调查对象按师范类综合大学和非师范类艺术学院进行划分,对北京师范大学与其他三个艺术类院校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的数据进行t检验并进行了比较。可以得出,北京师范大学与艺术类院校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在不同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对创业的自信心”与“敢于面对创业失败和接受挑战”都很大程度上低于其他艺术类院校。这表明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要克服自身和环境的限制,正视自己的优劣势,化劣势为优势,增强自主创业的自信心,锻炼自己敢于面对创业失败和接受挑战,提高自己的创业心理素质。

进一步分析发现,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更倾向于从事美术教育创业方向,这也是和其他艺术类院校一大不同。其中有大一部分都报考过教师资格证,这说明他们对从事美术教育工作是感兴趣并充满自信与把握的,这也与北师大这所充满教育气息的师范类综合大学学习环境的影响有关。他们中有80%的同学都修过《教育心理学》等课程 ,甚至有美术和教育学双学位 ,这些都使其很从容地选择美术教育这条路。而他们又具有和其他美术专业本科生一样追求个性,崇尚自由,不愿意接受过多的约束与管制,注重追求个人价值的性格特点,不愿意选择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模式,从而选择进行自我挑战的美术教育自主创业之路。(如建立艺考美术培训基地、投资创建少儿美术培训中心等)再加上北师大教育体制中一直贯穿给每位同学“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校训精神,对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他们都很希望通过创业为国家的美术教育尽一份力。这个结论将成为今后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方向的一个重要参考。

再次,数据表明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在创业方面的创业训练与实践锻炼方面和其他艺术类院校美术专业本科生相比比较缺乏。有效地创业实践与锻炼对很少涉及美术创业的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会帮助在校生们了解美术创业的特点与要领,发现自己在创业心理方面的缺陷与不足,使他们以后在进行美术创业时更得心应手。endprint

美术创业不同于其他领域的创业,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在创业时面临的心理困惑更为特殊,具有很多特殊性与不确定性。目前,大多数美术专业本科生认为学校缺乏对其美术创业心理的辅导与培养。学校应努力为美术专业同学提供诸如美术创业心理咨询与互动平台、美术创业讲座、提供创业锻炼基地等活动与实践项目,以提升其创业心理素质,鼓励美术专业本科生理性且大胆地创业。

二、结论分析与相应措施

1.结论分析

(1)美术专业本科生对美术类创业的认知还不够清楚明确,缺乏一定的对美术类创业的探索,应多注意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总体来说,美术专业本科生的创业心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2)就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的创业心理来说,北京师范大学作为非艺术类师范大学的典型代表,其美术专业本科生80%以上倾向于选择美术教育方向(如建立艺考美术培训基地)的创业途径,愿意通过创业为社会和国家作贡献;相对与其他专业艺术类院校的美术专业本科生,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对自己在美术方面的创业信心不足甚至有自卑和焦虑心理,沟通与交流能力较为缺乏,在面对创业失败与挑战时不够从容,缺乏美术创业实践;希望学校可以提供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理论性教育与咨询平台美术创业讲座、提供创业锻炼基地等活动与实践项目。

2.相应措施

针对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的创业心理的特点,拟制定了一套北京师范大学美术专业本科生专属的美术创业心理咨询互动系统。

三、研究意义

本研究具有以下四点意义:

(1)本文是国内首次以北京师范大学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得出的数据与理论的文献。有助于正确认识和把握师范类院校美术专业本科生的创业心理,完善了我国当前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的结构体系和理论框架。有效揭示了师范类院校美术专业本科生的创业心理教育规律,有助于充实艺术类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的实证研究资料,丰富了我国美术专业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理论内涵。

(2)加强师范类高校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研究是促进经济发展、完善就业体系的重要力量,对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加强师范类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研究是师范类高校创业心理教育的重要保障,对于推动北师大等师范类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改进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理论性教育与咨询系统起到指导性作用。

(4)加强师范类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研究是广大师范类高校美术专业本科生了解创业心理的现实需求,对促进其实现人生价值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罗伯特·郝里斯,迈克尔·彼得斯. 创业学[M]. 王玉,王蔷等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

[2]严建雯. 大学生创业心理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8.endprint

美术创业不同于其他领域的创业,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在创业时面临的心理困惑更为特殊,具有很多特殊性与不确定性。目前,大多数美术专业本科生认为学校缺乏对其美术创业心理的辅导与培养。学校应努力为美术专业同学提供诸如美术创业心理咨询与互动平台、美术创业讲座、提供创业锻炼基地等活动与实践项目,以提升其创业心理素质,鼓励美术专业本科生理性且大胆地创业。

二、结论分析与相应措施

1.结论分析

(1)美术专业本科生对美术类创业的认知还不够清楚明确,缺乏一定的对美术类创业的探索,应多注意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总体来说,美术专业本科生的创业心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2)就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的创业心理来说,北京师范大学作为非艺术类师范大学的典型代表,其美术专业本科生80%以上倾向于选择美术教育方向(如建立艺考美术培训基地)的创业途径,愿意通过创业为社会和国家作贡献;相对与其他专业艺术类院校的美术专业本科生,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对自己在美术方面的创业信心不足甚至有自卑和焦虑心理,沟通与交流能力较为缺乏,在面对创业失败与挑战时不够从容,缺乏美术创业实践;希望学校可以提供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理论性教育与咨询平台美术创业讲座、提供创业锻炼基地等活动与实践项目。

2.相应措施

针对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的创业心理的特点,拟制定了一套北京师范大学美术专业本科生专属的美术创业心理咨询互动系统。

三、研究意义

本研究具有以下四点意义:

(1)本文是国内首次以北京师范大学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得出的数据与理论的文献。有助于正确认识和把握师范类院校美术专业本科生的创业心理,完善了我国当前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的结构体系和理论框架。有效揭示了师范类院校美术专业本科生的创业心理教育规律,有助于充实艺术类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的实证研究资料,丰富了我国美术专业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理论内涵。

(2)加强师范类高校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研究是促进经济发展、完善就业体系的重要力量,对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加强师范类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研究是师范类高校创业心理教育的重要保障,对于推动北师大等师范类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改进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理论性教育与咨询系统起到指导性作用。

(4)加强师范类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研究是广大师范类高校美术专业本科生了解创业心理的现实需求,对促进其实现人生价值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罗伯特·郝里斯,迈克尔·彼得斯. 创业学[M]. 王玉,王蔷等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

[2]严建雯. 大学生创业心理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8.endprint

美术创业不同于其他领域的创业,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在创业时面临的心理困惑更为特殊,具有很多特殊性与不确定性。目前,大多数美术专业本科生认为学校缺乏对其美术创业心理的辅导与培养。学校应努力为美术专业同学提供诸如美术创业心理咨询与互动平台、美术创业讲座、提供创业锻炼基地等活动与实践项目,以提升其创业心理素质,鼓励美术专业本科生理性且大胆地创业。

二、结论分析与相应措施

1.结论分析

(1)美术专业本科生对美术类创业的认知还不够清楚明确,缺乏一定的对美术类创业的探索,应多注意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总体来说,美术专业本科生的创业心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2)就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的创业心理来说,北京师范大学作为非艺术类师范大学的典型代表,其美术专业本科生80%以上倾向于选择美术教育方向(如建立艺考美术培训基地)的创业途径,愿意通过创业为社会和国家作贡献;相对与其他专业艺术类院校的美术专业本科生,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对自己在美术方面的创业信心不足甚至有自卑和焦虑心理,沟通与交流能力较为缺乏,在面对创业失败与挑战时不够从容,缺乏美术创业实践;希望学校可以提供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理论性教育与咨询平台美术创业讲座、提供创业锻炼基地等活动与实践项目。

2.相应措施

针对北师大美术专业本科生的创业心理的特点,拟制定了一套北京师范大学美术专业本科生专属的美术创业心理咨询互动系统。

三、研究意义

本研究具有以下四点意义:

(1)本文是国内首次以北京师范大学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得出的数据与理论的文献。有助于正确认识和把握师范类院校美术专业本科生的创业心理,完善了我国当前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的结构体系和理论框架。有效揭示了师范类院校美术专业本科生的创业心理教育规律,有助于充实艺术类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的实证研究资料,丰富了我国美术专业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理论内涵。

(2)加强师范类高校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研究是促进经济发展、完善就业体系的重要力量,对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加强师范类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研究是师范类高校创业心理教育的重要保障,对于推动北师大等师范类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改进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理论性教育与咨询系统起到指导性作用。

(4)加强师范类美术专业本科生创业心理研究是广大师范类高校美术专业本科生了解创业心理的现实需求,对促进其实现人生价值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罗伯特·郝里斯,迈克尔·彼得斯. 创业学[M]. 王玉,王蔷等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

本科心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校2010级护理本科生167名,其中,女生119名,男生48名;年龄18~22岁,平均(20.28±0.79)岁。

1.2 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开始评定前,向学生讲解评分方法与要求,指导学生自评,现场收回调查表。该量表共包括90个项目,共10个症状因子(F1~F10),F1为躯体化、F2为强迫症状、F3为人际关系敏感、F4为抑郁、F5为焦虑、F6为敌对、F7为恐怖、F8为偏执、F9为精神病性、F10反映睡眠及饮食情况。每个项目均采用1~5级评分。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均采用Excel 2003及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性别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我校2010级护理本科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6个因子的得分和总均分男生与女生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躯体化、焦虑和恐怖3个因子的得分女生显著高于男生(P<0.05)。见表1。

注:与男生比较,*P<0.05

2.2 居住地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我校2010级护理本科生城市和非城市生源的SCL-90总均分和各因子均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经济状况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我校2010级护理本科生在躯体化、焦虑、敌对、恐怖和偏执5个因子的得分方面比较,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精神病性4个因子的得分和总均分贫困生均高于非贫困生(均P<0.05)。见表3。

注:与贫困生比较,*P<0.05

3 讨论

SCL-90由Derogatis编制于1973年,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已广泛应用于精神卫生服务和研究。其各症状的效度系数为0.77~0.99,此量表的评定结果具有较高的真实性,能够较好地反映心理健康状况[3]。因此,本研究采用SCL-90对我校2010级护理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

本研究表明女生在躯体化、焦虑和恐怖3个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与孙润珠等[4]报道的一致。可能是由男、女生的个性特征差异、家庭教养方式和社会风气不同所致。在中国,现代社会对男、女孩子的个性培养与教养方式存在无形的差异,在人们的潜意识中认为女孩子应该乖巧,而男孩则应该勇敢、坚强,这种根深蒂固的风气自然就形成了男女生之间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4,5]。

本研究还发现贫困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精神病性4个因子的得分和总均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与有关报道相一致[6,7,8]。因为贫困生既要面对严峻的家庭经济问题,又要克服医学生所面临的巨大的学习压力。在社会竞争激烈的今天,他们承受了比同龄人更多的心理压力,经济上的重负往往导致他们在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使他们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精神病性等心理问题。

此外,研究还发现来自城市和非城市生源的SCL-90总均分和各因子均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显示居住地不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可能与广东省经济发展状况较好,城乡差距越来越小有关。

总之,本研究表明性别和经济来源情况是影响我校护理本科生的主要因素。我校在开展护理本科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特别要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帮助他们建立积极进取的心态与价值体系,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苗菁,王玥,张艳,等.重庆医科大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5):890-891.

[2]刘斌焰,孙永胜,马存根,等.医学院高护女生SCL-90的测查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5):84-86.

[3]张明园,朱昌明,吴文源,等.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7-27.

[4]孙润珠,郭力,彭正午,等.西安某高校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与人格特征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2011,24(4):248-250.

[5]单春杰,李奕,郭蓄芳.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4):57-58.

[6]李春莉,余平,李津渝,等.重庆市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7):3281-3283.

[7]赵辉.大专新生260例的SCL-90调查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5):173.

本科心理 篇8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

当前, 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历史时期,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及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都迫切地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然而, 由于长期以来高等学校对培养造就大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认识和举措都不够到位, 致使我国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匮乏, 特别是本科层次这类人才的匮乏, 严重阻碍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 因此, 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研究创新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素质及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的内容

创新是指 “根据一定目的, 运用一切已知的信息, 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1]。 在心理学界, 创新和创造性或创造力被视为同义语。 根据前人的研究基础, 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应该包括创新意识或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三个内容。

(一) 创新意识

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指大学生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 激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 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 是大学生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 “创新意识或创新精神主要包括好奇心理, 探究兴趣, 创新的动机和需要, 对新异事物的敏感, 对真知的执著追求, 对发现、发明、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2]。 因此, 在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或创新精神进行培养时, 应该具体把创新动机、创新兴趣、创新情感、和创新意志几个方面作为主要内容进行培养与发展。

(二) 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泛指个人创造新事物、新概念、新产品的能力, 是人类创造性的操作化、具体化和物质化[3]。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及其学生认为, 发散性思维就是创造性思维, 他指出发散性思维有三个特征:变通性 (指对事物能够随机应变, 触类旁通, 不受各种心理定势的影响) 、流畅性 (指对事物反应迅速, 在短时间内可以想出各种不同的念头) 和独特性 (指对事物能够有不同寻常的见解) [4]。 由此可见, 在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时应注重对其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 辩证思维与批判思维、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等进行培养, 尤其是发散思维的训练与培养。

(三) 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 是指一个人创新过程中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这些特征通常表现为创新个性特质, 属于创新心理素质结构中的个性系统, 主要包括独立性、批判性、洞察力、责任感、事业心、自信心等。 林崇德认为创造性人格是一种非智力因素。

中外大量研究表明, 创新不仅是一个能力开发, 而且是一个特质培养。 正如马斯洛所说:“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 而不是成就……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强调的是性格上的品质, 如大胆、勇敢、自由、自主性、明晰、整合、自我认可, 即一切能够造成这种普遍化的东西, 或者说是强调创造性的态度、创造性的人。 ”因此, 创新人格的培养是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

二、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的障碍

应用型高校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 必须先扫除几个摆在眼前的障碍。

(一) 缺乏对创新的大众化认识

许多人一提到创新, 就会把它与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和创造活动相联系, 认为创新只存在于高科技等领域, 并总将创新代表人物与学界、政界、商界的名人, 比如爱因斯坦、爱迪生、牛顿、比尔盖茨等联系起来, 这是缺乏对创新的大众化认识的一种表现。

其实, 创新应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呼吁, 人们不要将创造力当做少数人具有的特权, 而应该将其视为人类普遍具有的一种特殊品格加以研究[5]。

(二) 应试教育造成的标准化思维

思维标准化泛指思维方向、 方法和技能的规范化和模型化。 学生从小接受应试教育, 思维标准化的情况比较严重, 一个人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 要参加成百上千次大大小小的考试, 如此“身经百战”之后, 习惯了凡事均按照标准答案思考和解答, 原本有的一些灵感、悟性、想象力等都被消磨殆尽。 学生思考的独立性、灵活性、独创性、答案多样化、答案新颖性、求异心等均遭破坏。

根据岳晓东的研究, 一个人的创造力发展大致会经历扼杀期—标准化期—非标准化期, 扼杀期主要在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期间形成, 标准化期主要在中学教育期间形成, 进入大学后, 由于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改变, 这一创造力下滑的局面开始有所回落, 思维开始走向非标准化期[6]。 由此可见, 大学期间是大学生摆脱标准化思维, 重现创造力的重要时机, 但由于前两个时期的影响, 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将面临极大挑战, 必须冲破思维标准化的障碍。

(三) 所学知识的无活力

知识无活力化指学生所学的知识很少或不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实质上是知识吸收的僵化[7]。 知识无活力化的概念借自于英国哲学家怀特海的“知识价值论”, 它泛指那些在教学过程中“仅仅被吸收而不被运用、检验或重组的概念”。 与此相反, 美国社会学家华尔德曾提出“有活力的知识”的概念, 它强调实践效用正是知识的价值所在, 也就是说, 知识活力化的基础是提高知识的运用及其价值。

知识无活力化会导致学生缺乏综合联想能力, 所有的知识吸收都是独立而互不相关的。 学生会机械片面地看待各科知识的结构, 不善于加以相互联系, 融会贯通, 甚至有的学生还会对自己专业以外的知识持漠视态度, 对跨专业的理论设想嗤之以鼻。 当学生吸收到的知识是死的, 了无活力, 感觉知识也毫无用途时, 学生就会很快淡忘自己所学过的知识, 也会使他疏于学用结合的练习, 终而增强思维的惰性。

(四) 重知识教育, 轻人格塑造

人格是心理素质中最深的一个层次, 它的形成是长期而复杂的。 从教育层面分析, 这与我们的教育一贯重知识教育而轻人格培养有很大关系。 从小学到高中, 绝大多数的学生和家长的目标都是考上一所好大学, 在现行高考制度下, 分数成了衡量的重要标准。 学校的课程开设与安排都围绕高考的指挥棒进行, 鲜少有中小学配备心理健康教育及思维训练等课程。许多学生参加奥数班、课外兴趣班等也都是从功利角度出发, 为升学多添一份筹码。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途径

尽管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面临各种障碍, 但大学四年是重新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塑造学生创新人格的重要时期,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 肩负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重担, 必须结合学校实际, 采取一些适当措施。 综合分析, 至少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渠道, 因此, 可以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 林崇德等人的“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8]给了很大启发。 该理论强调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和因材施教;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特别是内在的学习动机, 以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思维;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联系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 创设一些能够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两难情境”,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和学生之间及学生相互之间要多互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经验教训等进行总结和方式, 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同时, 要重视把所学知识和方法迁移到日常生活、生产实践、本学科和其他学科中, 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在科技学术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

仅有课堂教学的创新心理素质培养还不够, 我们应该开辟使学生创新心理素质深化发展的园地, 使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补充、调整、完善、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 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 科技学术活动都是学生课外活动中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发展关系最密切的一项活动。 科技学术活动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激发其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 增强其自学能力、研究能力、操作能力、组织能力与创新能力。 目前, 社会上经常开展诸如科技大赛、技能大赛、智力竞赛、语言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许多高校都在举办科技学术节、鼓励学生申报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 如果组织学生集合专业特点和技能特长参与其中, 则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此外, 可以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 不仅可以使学生收到创新思维的影响和熏陶, 而且可以从中受到创新思维能力的锻炼。

(三)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

林崇德教授等人通过研究发现, 大学生的创造力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相关, 心理健康水平高的大学生, 其创造力水平也高[9]。 研究者们还通过各种形式与方法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发现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能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提高, 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能改善学生的创造性人格。这些研究结果向我们展示了一条全新的创新心理素质培养途径, 即通过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促进其创新心理素质的发展和创新潜力的发挥。 因此, 我们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具体可以将以下几个方面作为突破口:培养大学生学习和探索新事物的兴趣、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协调发展、 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等。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心理学整合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2]俞国良.创新教育理念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科学研究, 2002 (1) .

[3]岳晓东, 龚放.创新思维的形成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J].教育研究, 1999 (10) .

[4]Guilford.J.P.The nature of human intelligence[M].New York:Mc Graw-Hill.1967.

[5]岳晓东, 龚放.创新思维的形成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J].教育研究, 1999 (10) .

[6][7]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 2004 (1) .

[8]林崇德, 胡卫平.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10 (1) .

本科心理 篇9

1 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概念和必要性

心理危机 (mental crisis) 是指当人们面临突然的或重大的生活逆境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 (Caplan, 1964) 。心理危机干预[1] (mental crisis intervention) 就是为处在重大生活事件中, 并产生心理失衡状态的当事人或人群 (以及与他们密切相关的人群) 提供及时、专业的心理援助, 通过调动他们自身的潜能来重新建立和恢复其危机前的心理平衡状态 (Puryer, 1984) 。目前, 社会性和医学性的心理危机干预已经受到我国政府和社会的普遍关注, 国内也相继成立了一些危机干预中心和组织机构。如北京心理危机研究和干预中心、杭州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等。2006年, 在杭州召开的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次心理治疗与咨询、心理危机与干预学术盛会———“国际心理治疗与危机干预学术研讨会”, 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心理治疗、创伤和危机干预工作的发展[2]。

目前, 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主要停留在学校、院 (系) 层面上, 班级、公寓层面上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开展得很少。由于缺少班级、公寓这样的直接环节, 干预效果往往不深入、不及时, 主要是事后干预。因此, 发挥院 (系) 、班级、公寓党团组织的作用, 将预防和干预工作深入到心理危机个体中去, 建立“学校—院 (系) —班级、公寓”三位一体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以形成较为缜密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防线刻不容缓[3]。

2 西方心理危机干预模式理论的借鉴作用

贝尔金[4]等提出了3种基本的心理危机干预模式, 即平衡模式、认知模式、心理社会转变模式。

平衡模式认为, 危机状态下的个体, 通常处于一种心理或情绪失衡的状态, 原有的应对机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满足他们当前的需要。这时, 个体无法很好地控制自己, 做出适当的抉择。因此, 除非个体已获得新的危机应对方式, 否则在个体重新达到某种程度的平衡之前, 干预者除了稳定当事人的情绪之外, 不能也不应采取其他措施。

认知模式认为, 危机源于对事件和围绕事件的境遇的错误思维, 而不是事件本身或与事件和境遇有关的事实。在现实中, 人们对自己处境的错误或消极的认知会影响其行为, 逐渐往消极的方向发展。因此, 危机干预要帮助求助者改变思维方式, 认识到存在于自己认知中非理性和自我否定的成分, 通过获得思维中理性和自我肯定的成分, 从而能够实现对生活中危机的控制。

心理社会转变模式认为, 危机不是一种单纯的内部状态, 也与个体外部 (心理的、社会的或环境) 的困难有关。危机干预要涉及个体以外的环境, 考虑需要改变的系统成分, 如同伴、家庭、职业、宗教和社区等外部因素。干预的目的在于与求助者合作, 以测定与危机有关的内部和外部困难, 帮助他们选择替代他们现有行为、态度和使用环境资源的方法。结合适当的内部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和环境资源来帮助他们获得对自己生活的自主控制。

相对于社会而言, 高校校园各种关系相对要单纯、简单, 但并不意味着处于大学校园学生心理危机较少, 因为心理危机具有一定的阶段性, 很难说危机在某时发生, 而在某时不发生。因此, 我们根据学校特有的生活、学习等方面的规律以及多年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经验, 认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重点在预防措施。预防心理危机不仅会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应付能力, 而且也会提升他们帮助别人的能力, 增加解决危机的资源和力量, 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危机预防的途径主要靠教育和宣传, 使广大教师和学生能识别潜在的危险, 形成危机预防意识;使学校里的每个人都成为危机预防的资源, 可以对周围的人进行有效的帮助, 把危机事件发生率降到最小。

3 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面临的挑战

3.1 心理危机干预意识不适应实际需要

目前, 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和步入社会的压力, 而很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却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 学校领导重视不够, 学生不关心, 高校心理干预工作者实践经验少。有些高校仅仅对学生已经发生的心理危机的结果甚为重视, 但对学生的心理危机防控意识较为淡薄。比如, SARS刚刚暴发时[5], 有的学生过度恐慌, 甚至离校出走。现在回想, 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但是高校心理危机干预行动迟缓, 甚至不知如何作为, 失去了心理危机干预的最佳时机。加强高校领导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工作意识, 依然任重道远。

3.2 心理危机干预基础研究不适应实际需要

基础研究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我国目前每年关于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机的研究论文非常多, 然而大部分是一些低水平、意义不大的重复性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大都围绕心理咨询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谈话技巧等具体实践性问题来讨论、交流, 而对心理疾病的发病原因却少有研究。其实, 技巧的运用是建立在深厚理论知识基础上的, 这一点在西方应用心理学人才的培养中已形成共识。缺乏心理健康的基础研究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无疑是非常不利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机基础研究工作的薄弱使提高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处于后劲不足的困境。

3.3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专业水准不适应实际需要

我国对心理健康临床工作者的资格也有一系列规定, 与国外的应用心理学界相比, 我国的标准非常低。因缺少系统、统一的专业培训内容和制度而使培训的随意性较大, 课程设置基本由教师个人决定。大学生心理系本科和硕士毕业生往往只具备一些简单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和为数甚少的专业技能[6]。另外, 一个人是否适合于心理健康临床工作, 不能因专业而定, 应因人而异。众多从事心理健康临床工作的专家、学者公认的信念是:在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 产生成效的关键是从业者本人的素质和修养[7]。但至今我国的心理学教育和实践中仍缺乏这方面有效培训方法的测定标准。国外的经验表明,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的适宜的培养模式的确立, 是有效推进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关键, 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3.4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不适应实际需要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适宜培养模式的缺乏, 使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遭遇人才困境, 制约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能力的提高。目前, 一般有“专、兼、聘”3类人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谓“专”, 是指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 但真正意义上有资格证书的咨询师还是少数, 一般是指有心理专业背景的工作人员。而兼职人员则是目前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力军, 他们一般是从思想政治工作者中选拔出来的, 只接受过非常简单的培训, 不仅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理念理解肤浅, 而且因长期做学生工作形成一些思维定式, 有时甚至产生负面作用, 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有些高校则聘请医院经验丰富的精神科医生, 他们虽然有较好的医学背景知识, 但心理咨询的实践经验十分缺乏, 而且也存在多年从医形成的思维定式, 在心理咨询技术的使用上存在简单化倾向。一些学校误把心理危机干预等同于一般的思想政治工作, 认为凡是做思想政治工作或德育工作的人员都能直接从事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未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在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时往往照搬套用思想政治工作或德育工作的经验、方法, 违背心理咨询的原则、规律和要求。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的专业水平低下, 制约了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能力的提高。

4 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措施

4.1 签订心理预警责任状

责任心是开展任何工作的前提, 学生工作处作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牵头部门, 责任重大, 应当充分利用本职能部门的管理优势, 发挥各院 (系) 学生工作队伍的强大力量, 同各院 (系) 学工办签订学生安全责任状, 院 (系) 学工办与各班班主任签订安全责任状, 各班班主任与每一名学生签订安全责任状 (其中涵盖了学生心理危机责任条款) 。提高校、院 (系) 、班、个人4个层面对于学生心理危机的重视程度, 使责任层层细化和明确, 形成完善的责任机制, 有效预防各种危机事件的发生。

4.2 建立例会、周报、月报制度

建立例会、周报、月报制度, 使安全教育工作时时抓, 学工处每周选择一个特定的时间作为例会时间, 各院 (系) 学工办主任必须到会, 及时汇报学生危机事件或是即将发生的危机, 通过研究讨论及时处理。同时要求各院 (系) 在每周例会上交上周工作总结, 在每月的第一周上交上月的工作总结, 以便及时掌握全校学生情况。

4.3 创建三级预警机制

创建三级预警机制, 即班、院 (系) 、学校3个层面的预警机制, 特别是在班级层面上设立心理信息员非常必要。每班必须有男、女各一名学生担任心理信息员, 利用信息员分布广, 与同学朝夕相处的特点及时发现问题, 同时向院 (系) 学工办和学工处汇报。强调院 (系) 的主体地位, 早期预防、轻度干预以院 (系) 为主, 对有严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由学工处牵头, 会同学生家长、专家进行干预、治疗。

4.4 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

为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 高校应制定相应的文件, 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 通过各种渠道, 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宣传。

4.4.1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根据高校教学的实际情况, 在新生入学即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 师范生中开设教育心理学, 医学生中开设医学心理学, 体育生中开设运动心理学。

4.4.2 开展讲座、培训活动

每学期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学生工作者、学生、心理信息员心理讲座、培训活动。针对不同学生人群进行专题讲座, 如在新生中举办“大学新生心理转型及应对措施”的讲座, 在心理信息员中举办“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识别”的讲座等。对教师, 尤其是管理人员、班主任和医务人员进行危机预防的培训, 使他们在处理学生异常行为和心理问题时更具针对性, 而不只是把学生的行为看成思想问题或道德问题, 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多倾听、尊重和了解, 而不是过多地说教、劝解和批评[8]。

4.4.3 充分利用校园各种宣传媒体

利用校园内的广播、网络、校报、宣传栏等媒体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 加强经验交流。合理利用学生社团机构, 成立学生心理协会,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指导下, 开展心理学知识普及、交流和宣传活动。

4.5 积极开展心理咨询

充分发挥心理咨询中心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主导作用, 开展日常心理健康教育, 进行心理健康普查, 建立健康档案, 定期为学生个体和团体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 咨询室每周六、周日全天为学生开放, 提供面对面的咨询服务, 同时为学生提供电话咨询、网络咨询服务等。心理咨询中心既可形成有利于学生自我成长的环境, 又是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可靠信息源, 需要做到及时了解信息, 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 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防止某一阶段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

5 特殊学生的分类和心理危机干预

5.1 心理危机高发群体

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高发群体主要有以下几类: (1) 贫困学生。贫困学生因生活艰难, 强烈的无助感和社会、家人的高期望值都会使他们产生心理压力, 从而产生焦虑和自责情绪, 引发心理危机。 (2) 新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后, 很多新生对于校园环境、新的人际关系不适应, 从而产生压力, 当压力超过应对能力时也会变成心理危机。 (3) 毕业生。面对就业压力会引发一些心理问题。 (4) 失恋学生。无法应付感情的挫折, 导致对生活失去信心, 引发心理危机, 甚至自杀。 (5) 违犯校纪校规受处分学生。受到学校处分时很多学生无法接受事实, 导致心理危机。 (6) 其他类型学生。主要指在生活上依赖性强, 在人格上存在障碍, 在人际交往或心理上存在问题的学生。

应根据不同类型的特殊群体采取不同应对措施, 如针对贫困学生经济困难状况, 除提供助学金外, 还应采取各种手段进行帮扶, 为贫困学生设立勤工俭学岗位, 对于特困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减免部分学费, 或者发动全校师生进行捐资助学。对于受处分学生, 应在处分下达后, 院 (系) 进行跟踪调查, 在危机事件尚未发生前及时发现、预防、疏导。

5.2 需要帮扶特殊群体

院 (系) 分管学工办领导、学工办主任、辅导员、班主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帮扶对象, 有针对性地对这些学生开展工作, 必要时可在辅导员和心理咨询师的共同努力下, 对这些学生进行强制性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及时、有效地预防各种危机事件的发生。

5.3 重点阶段学生群体

新生入校即进行心理测试, 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根据筛选结果, 重点关注, 掌握危机应对能力较弱及高危学生情况。对筛选出有心理障碍和自杀倾向的学生及时提供心理辅导和危机干预, 对由于突发事件引起的心理应激障碍产生自杀企图或行为的学生及时提供帮助[9]。

总之, 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构建学生心理危机防控机制, 提高心理危机干预能力是当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大任务, 应充分认识到加强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重要意义, 深入研讨缓解、防控学生心理危机的措施, 构建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切实提高高校学生心理危机自我调节能力。

摘要:21世纪以来, 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危机进入高发时期, 借鉴西方心理危机理论, 结合我国实际, 签订心理预警责任状, 建立例会、周报、月报制度, 创建三级预警机制, 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 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特殊群体处置, 是保证学生心理健康的根本措施。

关键词:学生,心理危机,危机干预

参考文献

[1]周红五.心理援助[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 重庆出版社, 2006.

[2]钱长锋.大学生自杀行为下预防与干预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3) :110~111.

[3]詹启生, 李义丹.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新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 (3) :44~47.

[4]GillilandBE, James R K.肖水源译.危机干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5]张爱宁, 徐光兴.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J].教育探索, 2008, (2) :132~133.

[6]罗清旭.促进中国心理学应用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J].心理学 (人大复印资料) , 2001, (9) :2~3.

[7]林孟平.中国的心理辅导与治疗迈向专业化之路[J].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9, (3) :39~45.

[8]陈秋燕.建立学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反应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 2005, 23:44~45.

本科心理 篇10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法,于2011年10月—2011年11月抽取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新乡医学院的全日制一、二、三年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2.1.1 一般情况问卷

包括性别、年龄、年级、居住地、是否独生子女、学习成绩、家庭情况、学费来源、父母学历。

1.2.1.2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采用王征宇[2]修订的SCL-90,量表共90个条目,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9个症状因子,各条目采用5级评分,症状从无到严重分别评定为1分、2分、3分、4分、5分,得分越高,说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因子分为组成某一因子的各项目总分/组成某一因子的项目数,任一因子评分≥2分为心理症状阳性;总分为90个项目之和,总分≥160分为心理问题检出阳性。

1.2.1.3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

选用肖水源等[3]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该量表共10个项目,包括客观支持(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物质支持)、主观支持(主观的、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支持利用度(使用社会支持的多少)、社会支持总分4个因子。分数越高,说明社会支持水平越高。

1.2.1.4 应对方式问卷

采用肖计划等[4]编制的“应付方式问卷”,该量表包括6个分量表,即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与合理化,共62个条目,采用“是”与“否”2级评分。问卷中除解决问题与求助是成熟应对方式外,其他为不成熟应对方式。主要统计指标为6个分量表的因子分,即分量表因子分=分量表单项条目分之和/分量表条目数。

1.2.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小组成员到选定的学校发放问卷,现场发放问卷,现场收回并检查回收问卷的答卷有效性,漏答率>5%为无效问卷。本研究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49份,有效回收率89.8%。

1.2.3 统计学分析

将所得数据输入SPSS17.0统计软件,采用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研究对象中男15名,女434名;年龄17岁~24岁 (20.23岁±2.93岁);城镇155名,农村294名;一年级97名,二年级268名,三年级84名;独生子女43名,非独生子女406名;学习成绩:好45名,一般381名,差23名;家庭情况为双亲416名,单亲32名,其他1名;学费来源:父母364名,借钱32名,贷款33名,其他20名;父母学历均为高中(含)以上73名,有一人高中(含)以上155名,其他221名。

2.2 本科护生心理健康状况

SCL-90总分为90分~337分(136.11分±39.11分);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为20.5%。各因子阳性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强迫症状34.3%,人际关系敏感24.5%,焦虑19.8%,抑郁19.4%,偏执15.8%,其他15.4%,敌对14.7%,精神病性12.2%,恐怖11.6%,躯体化7.3%。本科护生SCL-90评分与全国青年常模[5]比较,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6个因子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强迫症状、焦虑、精神病性因子的得分高于全国青年常模;所有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1)P<0.05;注:t1为本科护生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t2为本科护生与全国大学生常模比较。

2.3 本科护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本组本科护生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呈正态分布,SCL-90得分与一般情况问卷、社会支持、应对方式量表各因子得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

2.3.1 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除社会支持量表的客观支持因子与SCL-90的总分(r=-0.093)、强迫(r=-0.100)、人际关系敏感(r=-0.106),支持利用度因子与SCL-90的抑郁因子(r=-0.096)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社会支持量表的其他维度与SCL-90各因子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1)P<0.05。

2.3.2 本科护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应对方式量表的求助因子与SCL-90的躯体化、强迫、敌对、其他因子的相关性以及解决问题与敌对、退避与恐怖因子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均与SCL-90呈不同程度的相关性(P<0.05)。详见表3。

注:1)P<0.05。

2.3.3 影响SCL-90总分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本科护生SCL-90总分为因变量,一般情况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各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SCL-90总分为因变量(<160为心理健康筛查阴性,赋值为0;≥160为心理健康筛查阳性,赋值为1),社会支持量表、应对方式量表的各因子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最终解决问题(OR=0.069)、幻想(OR=8.870)进入回归方程。见表4。

3 讨论

3.1 本科护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本研究显示,本科护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与全国青年常模相比仍存在一定心理问题(强迫症状、焦虑、精神病性)。整体而言,有20.5%的本科护生存在心理问题。与封丹珺等[7]的研究结果相似。社会支持水平较低,采用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等不成熟应对方式的护生心理问题较严重。这与护理工作对护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较高要求不相适应。分析其主要原因,除了大学生常见的人际关系不协调、学习负担过重、情绪不稳定、适应能力差经济困难等因素外,还可能与其职业认同感差[8],且女生较多,其特有的生理、心理特点的影响,容易使其出现内向、敏感的倾向,易陷入心理矛盾[9]中有关。

3.2 本科护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应对是应激源与应激反应之间重要的心理中介变量,应对方式将直接影响人的情绪状态。本研究显示,应对方式的选择与个体的心理健康显著相关,与陆小兵[10]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解决问题与求助是积极的、有助于维护心理健康的应对方式,自责、幻想、合理化是消极的、不利于护生心理健康的应对方式。当个体面对应激刺激,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成功地解决问题,进而缓解精神紧张。而一味幻想一些不切实际的情景,既不能解决问题,最终事情的发展或结果又距离幻想的情景太远,这样易于使人沉浸于不良心境中,从而导致某种心理问题的产生。在本研究中解决问题(OR=0.069)是本科护生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幻想(OR=8.870)是其危险因素。因此,应加强护生的应对能力和应对技巧的训练,引导和鼓励护生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去面对问题,增强其适应环境、承受挫折的能力,使其积极主动、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总之,应积极探索提高护生应对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培养其形成成熟的应对方式,面对困难和压力,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从而达到身心健康。

摘要:[目的]了解本科护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量表和应对方式量表,对河南省449名本科护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本科护生SCL-90评分为136.11分±39.11分;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为20.5%;SCL-90评分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P<0.05);强迫症状、焦虑、精神病性因子的得分高于全国青年常模(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幻想的应对方式是本科护生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OR=8.870),解决问题是保护因素(OR=0.069)。[结论]本科护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在本科护生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其积极成熟的应对方式。

关键词:本科护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社会支持,应对方式

参考文献

[1]叶建琴,李勤,彭歆.国内护理本科生心理健康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9,23(4A):857-859.

[2]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增刊):31-35.

[3]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增刊):127-131.

[4]肖计划.应付方式问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增刊):109-115.

[5]金华,吴文源,张明园.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8,12(5):260-262.

[6]胡启先,易发建,毛晋平,等.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238-255

[7]封丹珺,徐凌忠,娄凤兰,等.护理与非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8):1659-1661.

[8]曹晓翼,刘晓虹.护士职业认同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181-183.

[9]胡慧,左满花,柳琳琳.实习护生心理压力源的调查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9,24(9):81-82.

本科心理 篇11

摘要:随着国家倡导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浪潮涌起,建设一支怎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服务于高校转型过程的需求,是值得思考的。本文从新建本科院校心理健康师资队伍的现状出发,探讨如何建设专业技术型师资队伍。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立项课题(2015B119)研究成果。

B844.2

2016年8月中旬,习近平主席出席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其中强调:“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这使得心理健康行业在国内达到了从所未有的高度,对心理健康研究人员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目前,我国心理健康行业分为两大类,一是医院和社会上的精神或心理治疗,其队伍建设主要从精神卫生的角度着手,培养适合开展精神和心理疾病治疗的专业人员;二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其队伍建设主要从心理咨询的角度着手,培养能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业人员。在这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应结合转型发展需要,建设一支专业技术强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一、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

随着相关文件出台,国内部分高校开始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其得到较好的发展。但在新建本科院校中,其更关注专业学科师资建设,基本完全忽略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建设,存在师资配备短缺、工作内容繁杂、等问题。

(一)师资配备短缺

调查表明国外高校专职心理人员与学生的比例大致为1:400,而国内高校大致为1:10000,师资严重短缺。而在新建本科院校中,情况更令人担忧,一般院校只配备1名专职教师或用兼职教师顶替,这直接制约了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二)工作内容繁杂

新建本科院校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事务繁杂,涵盖了思政教育、专业教师及行政人员等各方面,例如兼顾了资助工作、学生日常管理或公寓管理等工作,这对于心理健康师资队伍明确个人角色身份产生负面影响。

(三)缺少学习培训机会

在转型过程中,大部分高校重视专业学科发展,重点培专业教師,基本忽视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培养。大部分师资是通过短期培训,参加心理咨询师考试后直接上岗,实际工作技能极为欠缺。而在工作中缺少连续培训和督导,导致工作水平低下或者工作状态倦怠。倘若整体工作队伍得不到持续发展,前景将十分堪忧。

二、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

通过调查了解以及实践工作经验,认为在新建本科院校应建设一支专业技术型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所谓专业化, 是指一个普通职业群体, 在一定时期内逐渐获得鲜明的专业标准和相应的专业地位, 成为专门职业(专业化职业)的过程。

一支专业技术型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在学校领导层面应加强重视,转变观念,树立人力资源开发和综合素质开发的新观念,建立师资队伍长足发展的新平台。其次应建立明确的政策保障,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对师资队伍产生激励作用。

(一)加强外出学习培训

关于外出学习培训,应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需求, 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需施教、学用结合的原则。从形式看,有纯理论培训、体验式培训、以团体辅导的形式进行的培训等等。从内容上看,有基础知识的普及教育、分学派的培训、就某一疗法的系统培训、大杂烩式培训(有很多培训内容,但每个时间都不长)等等。从时间上看有长程培训和短程培训。不管是何种培训,都要明确参加培训的目的和期望,只有这样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收获学习内容。

(二)活跃内部交流提高

外出学习培训机会是有限的,学校无法满足所有的教师外出学习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内部学习交流提高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可以共享外出学习培训知识;另一方面可以个体觉察能力。新建本科院校中,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组织能力

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最基础的能力就是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如何获得这项能力,首先必须初步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及来源;其次了解相关文件要求;再次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原理;最后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形成特色的方式方法。在新建本科院校中,这普及性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其为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铺开局面。因此可以通过师资队伍的研讨、交流等方式提高,旨在培养一支能独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的师资队伍。

2.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技能

作为教师,最核心的能力教学和研究,比如自如地驾驭教学内容的能力,灵活而有效的感染能力,严谨务实的科研能力等。在新建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较为年轻,较难有效地把控教学内容和过程,导致教学质量滞后。在设定培训交流方案时,应注意三方面交流:一是邀请教学能力强的师资力量前来指导;二是强化团队内部听评课制度;三是组织开展集体备课,逐步培养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3. 心理咨询技能

心理咨询技能是师资队伍里最难掌握的一项能力。由于外出学习心理咨询技能机会较少,而在实际工作中对这项能力的需求较多,因此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提高:一是集中对某咨询技能基础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水平;二是由外出受训教师对校内其他教师展开咨询,通过体验加深对某咨询技术的理解和感悟,可以促进自我成长;三是校内教师相互开展咨询,初步掌握某咨询技能的基本步骤,可以促进其对此咨询技能的运用。通过这种不断重复交流巩固的训练,能加快教师对心理咨询技能的把控。

(三)建立督导制度

所谓督导是指在培训实习阶段, 由资深心理咨询师对培训对象的专业操作状况加以监督、指导和评估的过程。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督导贯穿在心理咨询师专业化发展的全过程, 一方面确保专业技能得到训练;另一方面保证其可持续发展。在我国新建本科院校中,由于师资缺乏,督导力量基本空白,这将促使心理健康师资队伍走向灭亡。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在推进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也应建立完善的督导制度,一方面逐步加强队伍专业技术能力;另一方面促进队伍长期有效发展。

三、小结

不管是何种形式建立的高校,教书育人始终是主要目标。在教育的宗旨下,育人应更显其作用,特别是心理育人,更能体现出教育的魅力。专业技术型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刻不容缓,这将教育带入一个全新的局面,不仅应关注学生个体学习能力的发展,更应关注其心理层面的健康发展,才能构和谐健康社会。

参考文献:

[1]夏春娣.心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2.

[2]《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11】号, 2011,3.

本科心理 篇12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调查

2015年教育部、外交部、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文《2015-2017年留学工作行动计划》为留学工作明确了工作原则与目标, 明确了各阶段工作任务。该计划中对来华留学提出“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 优化来华留学战略布局, 提高来华留学教学水平, 加强来华留学质量保障”等要求。

作为新疆医科大学集中医、西医、维医、哈医为一体的综合医科院校, 与8个国家接壤,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 我校在校留学生人数保持在600多人, 我们观察发现, 来华留学生会出现跨文化适应等问题, 尤其是一部分来自伊斯兰教国家的留学生, 他们对饮酒、KTV、桑拿、迪吧等娱乐场所充满好奇, 常常流连忘返, 浪费了大量时间和金钱。这些不良场所对他们的道德观念产生负面影响, 造成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再加上他们自制能力差、易冲动, 遇事往往不计后果, 在公共场所发生恶性斗殴事件机率明显高于国内学生。因此, 关注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有针对性的提供服务, 成为留学生有效管理的最佳途径。

研究者使用英文版症状自评量表 (The self-report symptom inventory, Symptom checklist, 90) [1], 简称SCL-90 (该量表包含了比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 从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等方面准确刻画被试的自觉症状, 并能较好地反映被试的问题及其影响的严重程度和变化) , 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 List) [2], 简称ASLEC (这个量表可以了解被测试者现有心理压力水平及主要压力来源, 便于我们及时发现问题, 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和引导) 。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各量表分值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1 一般状况调查

新疆医科大学2007~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全英文授课本科 (简称MBBS) 留学生 (分别为1~5年级) 542人为调查对象。一般性状况调查结果见表1。

调查对象中男生374人, 女生168人。各年级学生数分别是:一年级109人, 二年级114人, 三年级109人, 四年级96人, 五年级114人。学生主要来自于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中东 (阿联酋、沙特阿拉伯) , 占全部学生94.8%, 这些学生全部都信仰伊斯兰教;其他国家包括:印度, 约旦, 肯尼亚,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中亚国家, 这些学生占全部学生人数的5.2%, 印度学生一部分信伊斯兰教, 一部分信仰佛教。约旦学生信仰基督教, 其他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学生也全部都信仰伊斯兰教。总体来说, 留学生中信仰伊斯兰教的占到95%以上。

2 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2.1 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测试结果

调查回收发出问卷542份, 收回529份, 有效问卷498份, 有效回收率为91.9%。量表有90道问题, 分别从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9个症状因子, 5个等级来测评。平均填表时长40分钟。

2.1.1 留学生症状自评

留学生症状自评SCL-90与中国青年常模[3]进行比较, 除躯体化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外, 恐怖、焦虑、敌对因子明显高与常模, 这与胡芳[4]的报道一致。强迫、偏执、抑郁、精神病性因子与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提示留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低于中国青年平均水平 (表2) 。有些项目的因子分甚至接近临界值。

2.1.2 不同年级评定结果进行比较研究

对不同年级留学生SCL-90评定结果进行比较研究, 能够分析不同年级的本科留学生各症状因子的变化, 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干预。

1年级新生的恐怖、敌对因子明显高于其他年级, 随着年级增长逐渐减少, 到五年级临近毕业时基本接近或达到中国青年常模。抑郁、偏执、精神病性因子也是随着年级增长而逐步接近常模。焦虑因子形成“U”形变化, 显示低年级因不熟悉环境而焦虑, 随着年级增长逐渐降低, 可是随着医学课程的逐步加深和临近毕业, 压力呈上升趋势。

2.2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ASLEC) 测试结果

调查发出问卷542份, 收回529份, 有效问卷501份, 有效回收率为92.4%。ASLEC量表由27项负性生活事件构成, 主成分因子分析可用人际关系因子、学习压力因子、受惩罚因子、丧失因子、健康适应因子和其他因子等6个因子来概括, 对各个问题未发生记0分, 若发生过, 则根据事件发生时的心理感受程度依次分别记1~5级[5]。学生根据自己感受据实填写。平均填表时常7分钟。

2.2.1 我校留学生青少年生活事件 (ASLEC) 调查结果见表4

从调查表中我们发现, 6个因子得分均值都<2, 按照六级评分方法, “2”是发生过。留学生的因子分都接近2, 说明留学生发生过负性生活, 对心理有轻度影响。

对负性生活事件得分与自评量表得分的关系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见表5分析引起留学生负性生活的主要原因。

3 讨论

3.1 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中国青年

本研究结果显示留学生症状自评与中国青年进行除躯体化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外, 恐怖、焦虑、敌对因子明显高与中国青年, 各年级的症状因子都不同;通过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显示, 主要存在于健康适应因子、学习压力因子、人际关系因子学等。

症状自评量表与青少年生活事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引起留学生负性生活的主要原因主要存在于长期远离家人不能团聚的烦恼;学生感觉学习负担重、在国外求学家庭经济压力大, 以及情感困惑等。还有部分学生在留学生自己的小群体关注面子问题及与同学、好友之间的关系等等。

3.2 焦虑因子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变化

调查时我们注意到学生焦虑因子在各年级中变化是由高到低, 再到高呈“U”形趋势。调查发现, 学生由入学的不适应到逐步适应, 焦虑因子从高到低;到高年级后临床学习压力重, 再加上就业压力的影响, 焦虑心理又逐步增高。

从生活事件量表中不难看出, 超过半数学生 (68.24%) 都发生过负性生活事件, 主要反映在:留学生普遍存在因不能与家人团聚的孤独感而感到不适、医学课程任务重的学习压力大, 以及在国外读书对家庭经济压力大。管理者需要积极干预帮助他们摆脱这种不适感。

3.3 留学生在情感因素中表现更为突出

在调查中有37.57%的学生有情感烦恼, 其中有16.41%的学生影响程度可能已经达到中度以上。主要集中在学生渴望在远离亲人、独在异乡的环境中寻求一种情感上的安慰。可是另一方面, 鉴于学生大部分是从南亚国家而来, 从小就有婚约, 而且这些国家不允许婚前性行为及堕胎等行为。处在情感烦恼中的学生一边是需要这种情感来填补空虚, 另一边认为自己违背教义的规定, 违背父母的要求, 纠结在深深的矛盾和自责当中。学校需要在日常管理活动中加强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 引导他们从“小圈子”走向“大圈子”中。

3.4 人际交往在两个量表中不同的反映

在此次测试中, 调查者发现两个量表结果不一致的现象:在SCL-90量表中留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与国内青年常模无显著差别, 但在AELEC量表提示人际关系因子趋近阳性。

经过认真分析, 由于我校采用的是全英文授课, 对汉语无特别要求, 留学生因为语言问题, 在人际关系交往中只有少部分愿意与中国学生交往, 大部分留学生愿意跟本国或本语系的学生交往, 他们更愿意从本国的同胞那里寻求帮助。这样往往形成一个小团体, 而SCL-90量表中主要关注学生自卑感、交流中的自我意识及消极期待等, 这些问题在他们自己“小圈子”的交流中不存在困难;而在AELEC量表中, 关注学生“是否在意当众丢面子”、“怕被人误会和错怪”、“与同学或好友发生纠纷”、“受人歧视或冷遇”等比较现实问题, 他们会表面出负性生活状态, 因此这些因子趋向阳性也就不难理解了。

研究者希望通过调查发现留学生心理产生的原因, 从而更好的在制度、管理上采取措施, 有针对性的为留学生提供服务, 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参考文献

[1]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3:33-34.

[2]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 13 (增刊) :102-105.

[3]金华, 吴文源, 张明园.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986, 12 (5) :245-246.

[4]胡芳, 崔立中, 高立.在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07, 1 (13) :40-41.

上一篇:错误分析与纠正下一篇:资金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