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观测

2024-07-26

临床观测(精选7篇)

临床观测 篇1

颈椎位于人体头部与躯干之间, 起着支撑和进行头部活动的作用, 下颈椎关节指C3~7段关节, 这段关节具有较大的活动性, 外伤对其影响很大, 也是容易发生颈椎病的关节区域[1]。临床借助X线、CT、MRI、三维立体等影响学技术对正常下颈椎关节突关节的形态特点进行观测分析, 有助于医生对人体正常关节的全面了解, 并能够指导临床对具体病变关节进行准确诊治, 对提高颈椎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本次研究中对66例颈椎健康的志愿者颈椎关节进行了影像学分析, 探讨得出健康颈椎关节突关节的一般形态特点,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2年4月-2014年4月选取颈椎健康志愿者66例, 均经过CT检查颈椎关节无异常, 且没有颈背疼痛、颈椎间盘突出、肿瘤、骨质增生等影响分析结果的临床症状及疾病。其中男34例, 女32例, 年龄18~46岁, 平均 (32.1±1.5) 岁, 所有志愿者在此前均未接受过其他影响影像观测的手术治疗或药物治疗。

影像学观测方法[2]:临床借助X线、螺旋CT、三维立体等影像学检测, 观察其下颈椎关节突关节的形态特点, 以及关节突出关节角度、关节面的曲度、关节三维空间的角度等信息。 (1) 下颈椎关节形态观测:平行于椎体上的终极切面被称为横轴面, 从这一角度观察分析下颈椎关节突关节的形态特点, 共分7种形态:不规则形、成角形、不对称曲凸形、双凸形、弯曲反环抱形、对称凸形和直面形。 (2) 关节面曲度观测:将平分颈椎体矢状线作为角度观测的基准线, 测量关节突关节面处的切线与矢状基准线间的夹角度数, 这个角度能够表示关节面的曲度。 (3) 关节倾角观测:关节倾角也被称为关节突关节角和小关节角[3]。小关节角以颈椎形态横切面为基平面, 表示两侧关节突的方向延长线与通过颈椎体最大横径的垂线间的夹角。所有观测数据均由同一名经验丰富的医师观测, 且最终数据取2次观测数据的平均值, 两次测量时仪器设备设置的参数和观测条件都相同, 以避免因不同人员操作误差和条件不同对观测结果造成影响。

统计学处理:所有统计资料均经过统计学处理软件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所有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 (±s) 形式表示, 所有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 当P<0.05时, 数据结果差异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下颈椎关节形态观测结果:经过对66例健康志愿者下颈椎小关节突关节倾角, 取均值进行统计学分析, C3 (61.8±5.2) 、C4 (53.7±4.3) 、C5 (50.6±4.6) 、C6 (55.6±4.9) 、C7 (63.5±5.1) , C7>C3>C6≈C4>C5, 从横轴面角度观测以C5为中心点, 整个下颈椎呈对称曲凸形分布。

关节面曲度观测结果:经过影像学观测发现以C5为中心点, 两侧关节面曲度逐渐趋近90°, 其中C3~4、C4~5、C6~7左右两侧关节曲面角度与C5~6关节面曲度值差异明显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但C6~7关节面曲度与C7下关节面曲度值差异不明显 (P>0.05) , 无统计学意义, 说明下段关节面逐渐趋近与直面形, 见表1。

关节倾角观测结果:关节倾角在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 (P>0.05) , 无统计学意义, 从矢状面角度观测, 下颈椎关节突关节以C5为中心, 越靠近C5关节突的关节倾角越接近45°, 见表2。

讨论

颈椎病主要是C3~7关节发生退行性变化, 并引起颈椎韧带松弛、弹性减少, 破坏了颈椎正常生理结构, 导致颈椎的生理曲度消失、变直、不稳定, 机体为平衡受损的脊椎而发生韧带钙化及骨赘, 从而使颈椎患者感到颈周为肌肉酸痛、感到僵硬。颈椎不稳不仅会对人们的正常颈椎活动造成影响, 还可能刺激到中枢神经系统而引起身体不适, 发生其他并发症状, 所以颈椎病应尽早进行治疗, 而临床上运用X线、CT、三维立体等影像学手段对患者颈椎关节进行观测, 能够为后期术式选择、病变关节定位提供参考依据。

虽然临床上有很多影像学设备进行颈椎形态观测, 例如X线、MRI、CT等, 但目前普遍认为CT的检查结果较为真实, CT测量能够预测颈椎病的发病原因, 其附带的三维、四维重建功能能够明确显示颈椎管狭窄的部位、程度、压迫物性质及造成颈椎压迫的原因等影像。这有助于分析颈椎病的发病原因、颈椎压迫程度, 以及后期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颈椎病的一般治疗原则“哪里有压迫, 就解放哪里”, 影像学能够指导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4]。对于病程较短、症状较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一般采取保守治疗方式, 但要是临床影像学诊断显示脊髓正在受明显压迫, 且病变关节段不稳定, 则应尽早采取手术方式治疗。而对于病程较长或长期保守治疗无效果的颈椎病患者再行手术治疗效果会受到影响。一般评判手术治疗是否有效, 所选术式是否优越需从以下方面进行判断:是否彻底解决颈椎压迫, 恢复颈椎正常生理弧度, 所选术式在治疗过程中是否造成创伤面最小, 术后并发症最少, 手术治疗后颈椎恢复状况是否最好, 是否会反复发作。

摘要:目的:观测下颈椎关节突关节的影像特点, 分析探讨其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66例颈椎正常的志愿者进行X线、螺旋CT、三维立体等影像学检测, 观察其下颈椎关节突关节的形态特点, 以及关节突关节角度、关节面的曲度、关节三维空间的角度等信息, 记录并分析统计资料, 探讨影像学观测对临床治疗的意义。结果:从横轴面角度观测, 整个下颈椎呈对称曲凸形分布, 以C5为节点, C5C7关节面曲度逐渐趋于平缓 (P<0.05) , C3C7各关节间关节面夹角均接近直角。而从矢状面角度观测, 下颈椎关节突关节以C5为中心, 越靠近C5关节突的关节倾角越接近45°。结论:正常人下颈椎各关节突关节在横轴面、矢状面等角度进行影像学观测具有一定特点, 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颈椎病提供指导。

关键词:下颈椎,关节突关节,倾角,影像学观测,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曾辉, 邹德威, 吴继功, 等.下颈椎关节突关节的影像学观测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2, 22 (1) :59-64.

[2]王怀云, 何海龙, 李华, 等.颈椎关节突关节面倾角测量特点及临床意义[J].脊柱外科杂志, 2011, 9 (6) :357-359.

[3]黄袁迟, 邹德威, 马华松, 等.颈椎小关节的形态学研究进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1, 21 (12) :1026-1029.

[4]李向辉.脊髓型颈椎病影像学表现对疗效及手术方式选择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0 (19) :2457-2460.

临床观测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03~2014-03诊断为胃、胰腺、肝脏疾病并行上腹部256层螺旋CT检查的3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男199例, 女157例, 年龄18~84岁, 平均 (43.2±11.4) 岁, 排除重症高血压、糖尿病、心肾功能异常不能耐受对比增加患者及不能耐受注射速度患者。

1.2 检查方法

采用Philiphs256层螺旋CT检查扫描机。检查前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 患者检查前8h禁食, 并进行基本体检及碘过敏试验, 检查前20min饮水500~1000m L, 扫描前再饮水500m L, 确保患者胃肠部充盈。检查中患者采用仰卧位。扫描参数为:管电流为250m As, 管电压为120Kv, 层厚为0.5mm, 螺距为0.18。以5m L/s速度注入300mg I/ml强化非离子型含碘造影剂, 注射60s后进行头足方向扫描, 扫描范围为肝脏顶部到肾脏下极。

1.3 图像后处理

由两名经过培训的诊断医师在, 采用在Extended Brilliance工作站上, 通过Release3.5对CT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及重组后处理。在最佳位置显示患者胃左动脉起源、与肝动脉关系、与主动脉关系等。

1.4 图像分析

将原始图像及重建图像交资历较深影像师进行阅片, 判断患者胃左动脉变异情况及胃左动脉的起源, 以Michels的分型标准对其进行细化分类。Ⅰ型胃左动脉、肝总动脉、脾动脉起自腹腔动脉;Ⅱ型胃左动脉起自主动脉、肝总动脉或脾动脉, 肝总动脉和脾动脉起源于腹腔动脉;Ⅲ型胃左动脉起始于腹腔动脉, 肝总动脉和脾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脉;Ⅳ型胃左动脉和肝总动脉起源于腹腔动脉, 脾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脉;Ⅴ型脾动脉和胃左动脉起始于腹腔动脉, 肝总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脉或其他血管发出;Ⅵ型胃左动脉、肝总动脉、脾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共干[2];对确诊为肝左叶原发性肝癌的患者观察胃左动脉是否参与供血并对供血动脉进行解剖特征分析。

2 结果

2.1 胃左动脉解剖变异情况

见表1。

271例为正常胃左动脉解剖型 (I型) , 69例为变异胃左动脉, 其中Ⅱ型共35例, Ⅲ型未见发现, Ⅳ型2例, Ⅴ型4例, Ⅵ型3例, Michels未包含的类型共25例。

2.2 肝左叶原发性肝癌供血情况

本组最终经病例确诊为肝左叶原发性肝细胞的癌39例, 其中单纯肝脏动脉供血27例, 非肝脏动脉供血12例。非肝脏动脉供血中有10例有与胃左动脉有关变异供血, 与胃左动脉没有关联变异供血2例。

3 讨论

256层螺旋CT后处理功能非常强大, 图像分辨率高, 且具有检查无创性[3], 旋转速率能够达到0.27s, CT的扫描时间较短, 患者耐受性较好[4]。在空间分辨力情况也比较理想, 可在不增加对比剂, 不延长扫描时间的情况下, 运用1mm薄层重建得到高质量血管重建。能够准确显示血管外病变情况, 可以提供必要的相邻组织信息, 与DSA比较具有无创性和低耗时的特点, 适合进行胃左动脉检查。在外科手术前, 准确掌握患者肝、胃动脉变异情况, 可最大限度避免术中误伤、误扎迷走肝左右动脉, 对的预防和避免肝组织坏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5]。传统手术玩玩依赖二维图像思维判断, 手术效果与医生技能和经验具有直接关联, 且手术方案共享性较差, 限制了手术方法的普及开展[6]。256层螺旋CT技术的广泛应用, 可通过数字虚拟软件完成血管成像, 并可在交互平台进行虚拟手术[7], 以确定最佳手术方案。本研究结果发现, 非肝脏动脉供血12例。非肝脏动脉供血中有10例有与胃左动脉有关变异供血, 表明胃左动脉变异与肝左叶原发性肝癌供血关联性较高, 应引起高度关注, 术前充分了解胃左动脉变异情况对科学指导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总之, 256层螺旋CT可精确观测胃左动脉起源、分支、临近解剖变异情况, 通过Michels细化分型, 可提供准确影像学依据, 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研究256层螺旋CT技术对胃左动脉显示及胃左动脉解剖变异情况, 探讨胃左动脉解剖变异在腹腔镜手术及胃胰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以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032014-03, 340例行上腹部256层螺旋CT检查观察患者为研究对象, 以Michels的分型标准对病变形态、位置及供血来源进行分型, 观察确诊为肝左叶原发性肝癌的患者的病变形态、位置及供血来源, 判断胃左动脉是否参与变异供血。结果:271例为正常胃左动脉解剖型 (I型) , 69例为变异胃左动脉, 其中Ⅱ型共35例, Ⅲ型未见发现, Ⅳ型2例, Ⅴ型4例, Ⅵ型3例, Michels未包含的类型共25例。结论:256层螺旋CT可精确观测胃左动脉起源、分支、临近解剖变异情况, 通过Michels细化分型, 可提供准确影像学依据, 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关键词:256层螺旋CT,胃左动脉,解剖,变异

参考文献

[1]Songun I, Putter H, kranenbarg EM, et al.Surgical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15-year follow-up results of the randomized nationwide Dutch D1 D2 trial[J].Lancet Oncol, 2010, 11:439-449

[2]Degiuli M, Sasako M, Ponti A.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the Italian Gastric Cancer Study Group randomi ed clinical trial of D1 versus D 2resection for gastric cancer[J].Br J Surg, 2010, 97:643-649

[3]郑树森, 白雪莉, 梁廷波, 等.肝移植中肝动脉变异的显微外科重建[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4, 19 (1) :7-9

[4]戴小明, 叶启发, 齐海智, 等.肝动脉变异与肝移植[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6, 10 (3) :17-182

[5]王腾, 华东, 郁皓.阴性淋巴结数目预测胃癌术后生存的临床价值[J].中国肿瘤临床杂志, 2010, 37 (2) :101-103

[6]范毓东, 周代全, 王成波, 等.肝脏外科中的虚拟手术方案设计[J].消化外科, 2005, 4 (5) :336-334

临床观测 篇3

1临床资料

门诊患者16例, 男13例, 女3例, 年龄36~67岁。在其他医院经多导联睡眠监测检查, 诊断为OSAHS, 并接受了nCPAP治疗。近来由于鼻堵加重, 使用nCPAP治疗后, 出现不适, 使其放弃或准备放弃nCPAP治疗, 来本院门诊寻求其他治疗方法。

患者均由于当初有鼻腔堵塞的症状, 在接受nCPAP治疗开始, 均使用了麻黄素类鼻腔减充血剂, 平均治疗时间为9个月, 现鼻堵在用此药药量加大时改善通气症状不明显, 经本院检查, 32对下鼻甲均肥大, 使用麻黄素收缩无明显变化;1例伴有中隔偏曲。诊断为药物性鼻炎。

诊断依据[1]:以持续性鼻塞为主要症状;鼻用药史, 连续超过10 d;有多用减效现象。患者因某些原因而致鼻阻塞, 用血管收缩剂滴鼻, 开始感觉鼻通气效果明显;继续用药, 则感到效果不佳;再继续用药, 则鼻塞日益加重, 故称其为多用减效现象。检查可见, 双侧下鼻甲肿胀, 呈暗红色, 触之柔软, 对麻黄素棉片反应不敏感。

2治疗方法

6例, 鼻腔阻塞、鼻甲肿胀较重者, 采用射频 (德国OlympusCelon射频仪) 治疗功率12-10, 每个下甲2个治疗点。5例, 改用局部类固醇治疗, 地塞米松0.1~0.2 mg/ml。1例, 局部类固醇 (地塞米松) 加口服纤毛活性促进剂 (桃金娘油胶囊) 治疗。4例, 以化瘀通窍为准则, 使用口服中药 (以川芎、辛荑、白芷等为主的汤剂) 治疗。

3结果

16例于3~6个月后, 均有回馈, 均未再使用麻黄素类鼻腔减充血剂, 且鼻腔通气良好。

4讨论

麻黄素对鼻腔黏膜的损伤与药物浓度、用药频率、时间长短有关。麻黄素滴鼻液能够持续在鼻科临床使用的原因, 除了制作方便、价格便宜、传统习惯等因素以外。另一重要原因是, 人们只是片面地注意到它的血管收缩作用, 可以使鼻阻塞患者得到即刻的、暂时的缓解, 而忽视了它对鼻黏膜造成的一系列形态与功能的损伤。麻黄素对鼻腔黏膜血管收缩作用的特点:迅速显效、作用短暂、迅速失效、反跳效应、有很强的药物依赖性。动物实验显示[2], 1%麻黄素连用1周, 即可发生纤毛排列紊乱、倒伏和部分纤毛脱落;用药2周, 纤毛大面积脱落, 仅残留极少量无方向性排列的纤毛;用药3-4周, 纤毛全部脱落;停药后2个月, 纤毛仍无恢复。

1%麻黄素用药后1~2周, 鼻黏膜上皮的损伤表现为, 部分柱状细胞开始溶解、细胞间连接模糊、细胞塌陷;用药3周后, 部分上皮细胞坏死变形、细胞间隙增宽;停药2个月后, 坏死的细胞形成瘢痕。药物性鼻炎的患者表现为[3], 柱状细胞变形, 上皮细胞内线粒体凝结变形、嵴消失;上皮细胞之间与基底细胞之间连接松散或中断;上皮与上皮下层细胞内有大量水肿颗粒, 浆细胞与腺体增多, 粗面内质网密集呈代谢活跃现象。鼻黏膜下层的损伤表现为, 短期应用麻黄素, 可造成鼻黏膜血管扩张、间质水肿、炎细胞浸润, 由此加重鼻阻塞的症状。长期应用, 则导致上皮下腺体过度增生, 上皮下层增厚, 纤维化, 鳞状上皮化生, 鼻黏膜完全失去功能, 丧失对血管收缩剂的反应。

笔者发现临床医生在对OSAHS患者进行麻黄素减充血剂进行nCPAP治疗时, 很少对麻黄素滴鼻剂进行指导。长时间的使用此类滴鼻剂, 势必会产生药物性鼻炎, 从而出现持续性鼻阻塞和麻黄素滴鼻剂对改善通气的无效现象。最终导致nCPAP使用不适, 甚至放弃使用。

笔者认为, 纠正和改善这些患者的鼻腔通气有以下办法:立即停用减充血剂;鼻腔内使用局部类固醇治疗;可使用中药口服剂;使用纤毛活性促进剂治疗;对较重患者, 射频治疗也是不错的选择。本观察提示, 对OSAHS患者, 若鼻腔通气不好, 在使用nCPAP治疗之前, 最好请耳鼻喉科医生会诊。

参考文献

[1]黄选兆, 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165-168.

[2]母哲生, 傅金聚, 石丽亚, 等.实验性药物性鼻炎扫描电镜观察.中华耳鼻喉科杂志, 1990, 25:53.

临床观测 篇4

1.1 熟悉并掌握自动气象站各种传感器及采集器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在日常的业务工作中,根据故障出现的时间分为可预见性故障和不可预见性故障。

可预见性故障是指观测员可以预知自动站将会出现不能正常采集造成数据缺测的的情况。这时观测员可及时利用现有的人工观测仪器进行人工补测,用经过订正后的数据代替该时次的自动站缺测数据,以保证数据序列的完整性。例如自动站每两年一次的标校到检传感器的更换等情况就属于此类可预见性故障。

不可预见性故障是指观测员在自动站出现故障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未能及时判断传感器已经出现故障而导致数据异常所造成的数据缺测的情况。例如某一风向方位块损坏造成多个风向长时间缺测、某一温度传感器接触不良造成的数据一段时间内的不能正常感应等情况属于此类不可预见性故障。

1.2 具备较强的仪器维护能力

观测员除了具备仪器原理及业务知识,巡视仪器时认真仔细,发现故障能进行准确判断的能力,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动手维护维修能力。如果能够自己及时动手维修,不必等待上级部门派人下来进行维修,就不会造成更长时间数据缺测,从而使数据缺测率最小化。

2 数据的质量控制能力

2.1 校对更正Z文件

如果发现过去时次自动气象站数据有错误时,或者夏季有滞后降水量等需要更正数据时,也应及时通过“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功能,对错误数据进行“质控与数据保存”并上传该数据文件,以更正已上传的错误数据,避免影响以后时次数据的计算、累计等数据统计,并打印存档。

2.2 缺测数据的质量控制

2.2.1 2分钟、10分钟风的处理方法

采用正点后数据代替时,要注意2分钟、10分钟风向风速数据是不是达到足够时间的滑动平均值。例如正点后09分数据正常,此分钟的数据不能作2分钟及10分钟风向风速代替值,而正点后10分钟的数据只能代替2分钟风向风速值,不能代替10分钟风向风速值,因为它只有2分钟的滑动平均值。

2.2.2 人工观测代时本站气压应订正到自动站传感器高度

当需要用人工数据代替时,要进行仪器差订正;本站气压还应订正到自动站传感器高度上再进行海平面气压计算

2.2.3 小时降水、风向风速不能内插计算

需要内插计算时,小时降水量、风向风速数据是不能内插计算的。取消雨量计、EL型电接风记录器部分观测后,当雨量传感器故障时没有自记雨量可以代替、风传感器故障时没有10分钟风自记记录代替,只能缺测。

2.2.4 J文件的处理

当处理完正点数据之后,在下月初制作月报表时要注意对J文件相应分钟数据进行修改,以保证生成的A、J文件一致。

根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及技术问题综合解答等文件的规定,对自动观测缺测数据处理优先顺序为:正点前10分钟接近正点的记录→正点后10分钟接近正点的记录→天气报(加密天气报)时次或航空报时次人工观测的同类记录→内插值→缺测。

3 对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的几点思考

3.1 自动站仪器质量优良

业务改革的出发点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减轻观测员工作量。如果台站所用自动化仪器质量不过关,经常出现问题,那么对于观测员来说增加了精神负担,并不是减轻工作负担。因此,要使观测员完全从人工干预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在仪器配备上应该更精良。

3.2 测报软件功能更加完善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软件应该更加完善,人机交互功能应该更加强大,对于本地历史数据能够进行处理并可作为规则库的一部分应用于日常业务运行中。

4 气象观测业务的发展

全国气象部门要从以下方面推进气象观测业务改革和发展,提升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现代化水平:

4.1 加快实现地面气象观测的自动化

要把实现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放在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的首要位置,加快研发云、能、天自动观测仪器装备,实现地面自动观测双套备份和除极少数国家基准气候站以外的其他观测站观测业务单轨制,最大限度地解放基层气象台站的生产力。

4.2 稳步推进观测业务流程的科学化

要通过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合理配置观测业务发展资源,使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分工更合理、运转更协调、配合更紧密、功能更完善。

4.3 积极探索技术装备保障的社会化

要坚持多条腿走路,积极探索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技术保障。

为提高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及精细化水平,气象部门努力增强对各种天气的立体、连续观测,提升了气候系统敏感区和关键区基本气候变量连续观测能力,强化了特殊行业、特定区域的气象观测能力,并使得数据质量和各种观测产品的开发应用能力不断提高。

5 小结

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为气象观测带来质的飞跃,实行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推行地面观测自动化,观测员如何适应新的工作要求、提高工作质量是当前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从观测员应具备的仪器维护维修及故障判断能力、数据的质量控制能力这两方面进行初步分析,同时对当前进行的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进行了初步思考。

摘要: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给观测工作带来质的变化,气象观测可以避免气象要素观测数据以往人工观测主观性带来的误差,提高其精准度和连续性,增强其客观性,对提高天气预报准确性、为重大事件提供气象保障等方面提供更可靠的依据。对于全国的地面观测员来说,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是一次挑战和机遇,应该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技能以适应我国的地面气象改革发展,对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阐述了个人意见。

关键词:气象观测,观测员,工作能力,思考建议

参考文献

[1]杨礼林.地面最高温度人工站和自动站相差大的成因和处理方法[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20).

[2]石天青,李晓滨.用手机检测区域自动站的实用方法[J].山东气象,2008(04).

[3]马秀兰.自动站的使用和维护经验介绍[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22).

路基土方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方法 篇5

在南分路布设1个基准点 (国家二等三角点) 、沿线布设2~3个工作基点 (约5~8 km一个工作基点) , 基准点、工作基点线路分布示意图;根据具体断面情况适当加密测量控制点。

基点控制采用GPS相对静态方法, 按国家GPS B级网点观测和精度要求, 观测并连测GPS B级网点和国家一、二等三角点观测, 通过观测数据基线向量外业数据质量检核、GPS网平差计算等数据处理建立位移平面基准控制网。采用高精度数字水准仪, 按国家二等水准观测和精度要求并连测国家一等水准点, 通过观测量的各项改正、概算和平差计算建立沉降高程基准控制网。基准控制网建立之后在位移和沉降观测期间, 对基准控制网按位移和沉降观测的方法完成不少于三次的检核观测, 若发现变化应对期间的观测成果进行必要的修正。

横向位移观测, 以工作基点 (精度控制在0.5 mm以内) 为起算点, 采用国家GPSC级网点 (国家三等三角点) 观测;采用仪器标称精度不低于2″, 且测距精度≤5mm的全站仪;施测精度可达到1mm要求。

路基基底沉降观测, 以工作基点为起算点, 采用高精度数字水准仪按国家二等水准观测和精度要求, 采用符合水准路线观测沉降板的沉降量。

以填土高、观测时间、沉降量/位移为要素, 绘制“填土高~时间~沉降量/位移关系曲线图”。

2 基准点、工作基点的埋设

基准点应选在变形影响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 工作基点应选在靠近观测目标且便于连测的稳定位置或相对稳定位置。基准点、工作基点距路肩距离。

用于位移观测的基准点应建造观测墩和强制对中装置, 对中误差≤0.1 mm。用于沉降基准点标石应埋设在基岩层或院桩。位移、沉降两类基准点、工作基点共用一个观测墩。

3 沉降板的埋设及保护

沉降板由一根直杆 (直径=20~30 mm的钢管或自来水管) 和600 mm×600 mm×9 mm的沉降钢板组成。直杆用三根斜钢筋焊接在沉降板上, 沉降板埋设在路基的底面或砂垫层下。为了使沉降杆不受破坏, 杆长应随填土升高而逐段接高。每段接管的长度为20~30 mm, 两端有螺纹接头与空心管紧绞连接。

为了不使填压的土质嵌入空心螺纹管内, 每段接管应套上一段塑料圆管, 圆管的高度略高于接管顶面, 圆管的直径略大于水准尺的宽度。套管顶面盖上一个圆盖板, 盖板中心穿一段红布线条, 以便下次测量找出沉降点位。当路基面填至需要埋设沉降板标高以上30 cm时, 用全站仪放出沉降板埋设的位置, 在埋设处挖土坑, 深度35 cm, 铺上5 cm左右的砂垫层, 层面要水平, 将沉降板放在砂垫层上, 套上第一节外保护管, 然后回填土, 用小型夯机夯实。夯实后要求内、外管均垂直水平面, 不得歪斜, 并且内外管之间的间隙要均匀。最后用水准仪测出内沉降管的标高, 作为该沉降管的初始读数。

内外管要随填土高度用管箍接长, 使管口始终高于填土地面。上下两节管要接触紧密, 避免内管下沉时卡在外管上, 并防止沉降管被偷盗。接管前后均要用水准仪测一次内管标高, 以求出所接管实际长度。每层填土前, 应先用小车推土将沉降板周围填高, 防止大型机械撞到沉降管。沉降管周围填土要求用小型夯机夯实, 以免被压路机撞坏。万一不幸撞外, 要及时卸下被撞坏的沉降管, 接上新的沉降管, 并立即测出标高。

4 位移桩的设置

位移桩长度为100~200 cm, 断面为10 cm×10 cm的木方桩打入地基内。桩的入土深度是随土基软硬程度不同而异, 以不被踩动为原则。位移桩从路堤坡脚起, 在垂直于路中心线方向两侧各布设2个位移桩, 用经纬仪定线方法使4个桩在一条直线上, 最后用小钉在木桩上标定桩位。

5 路基面观测桩的设置

级配碎石填筑完成以后, 埋设路基面观测桩, 桩用砖围砌, 以防机械压坏。桩的长度为100~200 cm, 断面为10 cm×10 cm的木方桩 (中部钉入¢8的圆钢作为观测点) 。

6 位移、沉降量的测量

6.1 沉降控制测量

沉降观测板的每段接管的顶面应有相邻两期的观测标高。观测时, 第一段接管埋好后, 随即测量管顶标高, 作为第一期观测值。待填筑一层土后, 先在原顶管面处观测标高, 作为第二期观测值。随即接上第二段接管, 观测管顶标高。这样, 循序逐节升高, 计算出每期观测的沉降量。

级配碎石填筑完成埋设路基面观测桩, 开始3个月按照每5天1次的观测频率测量桩顶 (圆钢) 标高, 3个月后每15天1次观测一次, 直至沉降稳定方可停止观测工作。根据相邻两次观测的标高差值计算对应位置的沉降量。工后沉降的观测次数应不少于12次, 持续时间不少于180天。

6.2 位移控制测量

为了观测水平位移, 在位移桩的延长线上设置二个固定桩A、B (AB为20~30 m) 。每次观测时, 安置经纬仪于A点, 后视B点, 倒转望远镜观测2个桩是否在一直线上, 否则量出偏出直线的垂距 (即横向位移) 。用钢尺丈量固定点A到各位移的距离, 两期观测的距离差为纵向位移。钢尺丈量时要记上气温, 以便进行温度改正。用水准仪测量位移桩的垂直位移, 用首次观测的标高减去第i次观测的标高即为垂直位移。规定“正”号为下沉;“负”号为上升, 如上升到一定量级, 则表示地基有破坏的趋向, 应及时上报, 以便采取措施。

参考文献

[1]刘恒新.低强度桩复合地基加固桥头软基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 2004.

临床观测 篇6

关键词:自然物候,观测方法,观测对象

自然物候不仅包含在自然的环境下动物或者植物生长发育及活动的季节现象,而且包含了在每年某个时间发生的气象现象。自然物候包括:植物的发芽、展叶、开花、果熟、变色、落叶等;鸟类、两栖动物等始见、始鸣、绝见、终鸣等;雷暴、闪电、霜冻、降雪、积冰等气象现象。为了和农作物与人类饲养动物做区别,对没有受人工影响,在自然环境下的动物与植物的物候以及气象现象定义为自然物候。观测员对自然物候按照统一的方法进行观测和记录,这被称为自然物候观测。

自然物候可以反映动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可以体现自然环境的变化。从气候、气象角度,可以反向评估出当时的气候、气象要素情况,并且可以反向推导出过往时期的气候条件累积影响情况。常年的自然物候观测还可以对当年的农业生产做指示性的指导,对引种、园林建设、农气预报、编制作物历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1自然物候观测点的选取

对自然物候观测点的选取,需要考虑如下2个方面:首先,自然物候观测地点的地势、植物、土壤要有一定的代表性,能代表较大的区域范围,不可以选择在房屋附近、城市中心,以免受到微气象学方面的影响。其次,自然物候观测点的位置要维持稳定不变,能够开展常年的连续性观测,选取之后尽量不要迁移观测点。为了方便观测,体现该区域的代表性,最好是在国家级气象观测站附近(国家气象站的选取已经考虑了代表性,并且常年有观测员)。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国家气象站附近,建立一个专门的自然物候观测场。在自然物候观测点,植物最好由南向北,从低到高进行排列。在自然物候观测场周围最好架设1.5m高的栅栏,以免受到外人和小动物的破坏。

自然物候观测点选取好后,在观测记录簿中必须将自然物候观测点的经纬度、具体地址、海拔高度、地势(是否有土坡、洼地)、土壤情况、所需观测植株物种的植种时间等具体情况作详尽记录,并报送至上级部门。

2自然物候观测对象的选取

对自然物候观测对象的选取,需要考虑如下5个方面:(1)自然物候观测对象在本地十分常见,分布较广泛,对季节、气象有指示意义,对季节、气候的反馈较强,与农事生产活动联系紧密,尽量选取露天种植的,不选取温室生长或者盆栽。选取好自然物候观测对象后,需挂标志牌。(2)自然物候观测对象可分为一般观测植物与区域观测植物。在选取一般观测植物时,需考虑每个季节能开花的物种,选取物候期明显或时间最早的观测植物。(3)尽量选取发育良好的木本植物作为自然物候观测对象,最好是正常开花结果3周期以上的植株。在同一自然物候观测区域,每个物种最好选取3~5株,如果受条件限制选择1株亦可。(4)自然物候观测对象要请有关园林科研或者大学专家,对观测物种进行物种鉴定。未经鉴定的植株,不可作为自然物候观测对象。经过鉴定后,物种的名称以规范的学名记录在观测簿中,不可使用其它名称。(5)自然物候观测可分为一般观测与侧重观测,侧重观测需加大密度、人力进行观测。在人员充足的情况下,更细致地安排一般观测。

3自然物候观测时间的确立

自然物候观测必须长期进行,保证不漏测物候期,观测的具体时间可根据季节和观测物种的生长规律确定。在春季或秋季,自然物候现象变化迅速,应逢双日观测,候鸟和两栖动物的观测要多名观测员轮流注意观察。植物自然物候观测的时间,一般选在午后,这是因为早晨没有出现的现象,由于温度、光照的原因,往往在午后出现。但是,有些物种在清晨和上午开花,这些物种需定在早晨进行观测。

候鸟或两栖动物一般在傍晚鸣叫,最好选取在傍晚密切观察是否有叫声。气象现象可以结合一般地面气象观测,与地面气象观测的观测簿一致。自然物候观测最好要由经过专门培训的观测员进行观测,除了一些特殊观测项目,最好不要采用轮流换班制,如果有特殊情况,观测员因故观测不了,应启用后备观测人员接着进行自然物候观测,不能中断观测簿的记载。

参考文献

[1]农业气象观测规范(上卷)[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3

[2] 竺可桢,宛敏渭.物候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临床观测 篇7

1 自动观测和人工观测地面温度的差异性分析

1.1 气温

对气温测量过程中, 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所得出的数据有着一定的差异性, 从相关调查中看到, 有的盟市仅有个别台站年平均对比差值较大, 达到72%的台站年平均气温差值是±0.1℃之间, 而在这其中有28%的台站差值为零。由此可见, 多数台站对气温的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之间不会出现太大的差异, 未超出0.1℃。年平均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间相差在±0.1℃的台站呈现出了下降趋势, 分别是54%与48%。而年平均气温与最高气温及最低气温之间的差值在±0.2℃的台站在所有台站中分别占到了90%、82%以及80%, 所以, 在观测平均值或最高、最低值时, 无论是自动观测气温还是人工观测气温, 两者间的差异均未超过自动观测差值的标准范围。

尽管多数台站之间的气温差异均较小, 但是仍有个别台站潜藏一些问题。导致自动站偏差较大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为所用仪器设备缺乏严格的规定而致, 要不然就是仪器出现了漂移情况。

1.2 相对湿度

该地区中有76%的台站年平均相对湿度差值达到了±2%之间。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相对湿度差异性较小的区域多为干燥地区, 因此, 通过自动观测高于2%的只有个别台站。

采用人工观测方式进行观测时, 当气温达到-10℃以上, 应以干湿球温度表为首选来准确测量湿度, 当气温下降到-10℃以下, 应以毛发湿度表为首选对湿度进行观测。在自动气象站中一直都采用湿敏湿度传感器观测相对湿度, 遵循的观测原理相较于人工观测, 两者间差异较大。当夏季来临且雨季中, 自动站的湿敏电容处于高温高湿情况下, 特别当相对湿度达到百分之百时, 就会出现失真情况, 这点我们进行资料的分析与处理过程中必须提高注意。

1.3 地表温度

该区有60%的台站自动观测地面温度及人工观测之间的差值在±0.5℃之间, 其中, 年平均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间的差值在±0.5℃间的各是35.7%与38.1%, 像我国北方区域, 在气温极低的情况下, 自动观测地表温度要远高于人工观测。导致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地表温度差异随维度提升的原因主要是所用的观测仪器及方法各异, 在下雪季节中, 若雪将温度表覆盖住了, 人工观测就必须严格根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的相关要求, 把埋藏在雪中的温度表取出来, 然后, 水平安置于还没有遭到破坏的雪面上, 将感应部分与表身埋进雪中一半, 最后实施读数, 因此, 通过人工观测方式所获取的地表温度其实代表的就是雪面温度。在自动气象站中, 因铂电阻地面温度传感器受到大雪的深埋依旧按规定程序进行观测, 因此, 通过自动观测方式所获取的地表温度其实就代表的是雪下温度, 这两个观测数据间有着明显的差异性, 当存在积雪情况, 自动观测要比人工观测地表温度高很多。当维度不断上升时, 地面积雪的时间就会加长, 造成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冬季中, 存在积雪的台站地表温度时间排列, 若不进行任何的订正, 那么, 自动观测和人工观测所获得的数据将难以一致。

2 导致差异发生的主要原因

2.1 采用的观测方式不同

首先, 自动站主要是通过仪器来自动获取地面温度在自然状态下的具体数据。其次, 人工站与其不同, 其主要是通过人工观测而获取所需数据, 有着明显的人为误差情况, 但此误差不会太大, 未超出允许误差范围, 通常保持在0.5℃。

2.2 采用的安装方式各异

首先, 将自动站地面温度传感器埋进土中一半, 留一半在外。凡是埋进土中的应紧贴着土壤, 严厉禁止出现空隙, 露在地面外的必须无任何杂质, 干干净净。将与地面温度传感器相连的电缆埋进浅土层。其次, 将人工站地面温度表水平放置于地面中央朝东的地面上, 感应部分应朝东, 同时, 还要置于南北方向的一条直线上;将感应部分和表身的一半埋进土中, 剩下的一半留在外面。对于土中的感应部分应紧贴土壤, 不得存在空隙, 留在外面的感应部分及表身必须是干净无杂质的。

3 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 自动观测优于人工观测, 当地面温度达到0℃以下时依旧可以满足地面气象观测要求, 获得真实的土壤表面温度。导致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差异性的原因有观测方式不同、安装方式各异、仪器变化等, 今后工作中, 我们应致力于该方面的研究。

摘要:在日常的地面气象观测过程中, 自动观测和人工观测从技术体制角度上看所收集到的气象数据之间有着一定的差异性。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 以某地区为例, 首先对自动观测和人工观测地面温度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 其次, 指出了导致差异发生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自动观测,人工观测,地面温度,差异,原因,分析

参考文献

[1]常静, 罗兵, 常全彤.东乡县自动气象站与人工气温观测差异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15) .

[2]黄晨, 吴继芳, 刘敏, 等.自动气象站月报表数据文件的审核与处理[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11) .

[3]张志富, 任芝花, 范邵华.自动观测和人工观测风的差异及其订正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15) .

[4]乔中丰, 吕娟.地面气象观测人工站与自动站记录差异简析[J].陕西气象, 2009 (2) .

上一篇:外显子4下一篇:作文如何以小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