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柱性项目

2024-05-25

支柱性项目(精选9篇)

支柱性项目 篇1

湖北郧县是集“老、少、穷、”于一身的国家级贫困县。自省委、省政府把我县确定为“发挥财政职能促进新型工业化和县域经济发展”试点县以来, 郧县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 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 突出工业强县, 突出产业培植, 突出招商引资, 突出创优环境, 使县域经济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2008年全县实现GDP30.69亿元, 比上年增长22.7%;而工业建设项目的社会贡献率达30%以上, 财政贡献率为37.2%。项目建设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

一、以项目为载体, 培育发展后劲

一是狠抓烟厂替代项目, 再造一个骨干企业。郧阳烟厂关停后, 县委、县政府利用烟厂的存量资产, 发展替代项目。组建了十堰汉宫实业公司。汉宫实业公司成立后, 积极发展替代项目, 进军新领域, 开发新项目, 竭力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其下属的清大药业与十堰康迪药业实施资源整合后,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 引进新的投资人, 加大对企业的投入, 进一步增强了清大公司的竞争能力;汉宫印务公司积极寻求与武烟、川烟烟厂的配套并拓展社会业务, 产销持续增长;汉宫实业公司又投资1亿多元, 新上了混凝土搅拌、汽车传动轴、离合器、诺克密封件、新特力纸箱、塑胶编织、千盛达汽车零部件等8个项目, 形成了医药、建材、包装印刷、汽车零部件等四大类产品生产体系, 2008年汉宫集团共实现产值1.86亿元, 税金1350万元。

二是狠抓项目申报, 争取资金扶持。根据我县机械加工块头较大、传统产业结构老化的实际, 我们把推进技术改造作为做大做强工业龙头的关键来抓。对符合条件的重点项目积极通过各种渠道向国家、省、市呈报, 争取上级的资金支持, 仅2008年就向省、市申报机械、节能减排、生物化工等重大项目8个, 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重大项目6个, 中小企业技改项目4个, 市“双亿工程”支持项目2个, 申报国家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支持项目3个, 重大项目投资总额8100万元, 其中财政扶持资金910万元。近三年来, 全县投资6.5亿元, 完成了凯琦公司铸造生产线、力丰公司齿条活塞扩能、兴升公司氮气弹簧、康迪公司中药针剂生产线等20多个重点技改项目, 新增产值3亿多元。目前还有十几个新项目在建和即将开工建设, 这些技改项目的实施, 既扩大了产能, 又提升了品质。

三是狠抓园区工业项目, 培育新的增长极。根据县域市场、资金、人才、交通、能源等条件, 结合未来发展方向, 把沿城、沿江、沿路的茶店、谭山、鲍峡、原种场、城关等建成相对集中的工业小区, 实施“五抓五带”。抓5个重点乡镇, 带南北两翼齐飞;抓经济开发区建设, 通过“增长点———发展极”的吸引和弥散作用, 带动全方位开发;抓四大支柱产业发展, 带动相关产业奋起;抓效益好、规模大的骨干企业, 不断发展新的企业;抓名优产品, 带乡镇工业振兴。同时, 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将动工, 部分企业被淹没, 需搬迁重建, 我们先后规划了原种场民营工业园区、茶店经济开发区、谭山和鲍峡工业园区。认真落实《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若干意见》, 进一步改善园区功能, 促进生产要素向园区集聚、优势企业向园区集中, 做到园区建设与特色集聚结合, 与产业升级结合, 与农业产业化结合, 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财政、金融等部门, 按照融资主体申请, 政府承诺, 财政担保的方式, 积极对上争取发展工业园区的专项贷款, 不断加大开发区、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大做筑巢引凤的文章。初步建成了郧县经济开发区、郧阳民营工业园、谭山石材城、鲍峡绿松石工业园, 一批产值过亿元的企业在园区建成投产, 吸引了一批为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协作配套的中小项目向园区集中, 使聚集到四个工业园区的企业总数达到81家。园区工业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其中, 郧县经济开发区初步形成了以汽车改装、专用车和农用车生产、汽配加工、建筑建材为重点项目的产业群;郧阳民营工业园区初步形成了以冶金、汽配、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群, 对全县经济的扩散辐射功能进一步增强, 2008年两个园区共完成工业产值10.76亿元, 占全县工业总产值34%, 同比增长27.8%, 上缴财政收入6427万元, 同比增长35.6%。

四是狠抓科技创新投入, 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县财政每年从预算中安排100万元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和一定额度的科技三项费用。主要用于鼓励企业进行质量和管理体系认证, 支持企业争取国际、国内名牌, 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 对上申报专利技术、专利产品, 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认证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等;形成了以神河牌改装车、半挂车和联达牌农用车为主体的鄂西北特种车及专用车基地, 以汉宫集团为投资主体的汽车零部件产业, 以金龙牌水泥为品牌的建材产业, 以天神公司“开天牌”乳化炸药为标志的药化产业, 以郧齿公司、凯瑞公司、义兴公司、佳恒公司、兴升公司为骨干的机械加工产业, 以谭山米黄玉为代表的矿产开采加工等产业集群。

二、开发产业项目, 激活发展潜力

坚持依托特色资源, 以资源引项目, 以资源壮大产业, 把机械加工、建筑建材、医药化工、矿产开发、农副产品加工和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 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规模发展。经过近3年的努力, 支柱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升。在产业项目实施中, 一是大力开发矿产资源。利用石灰石资源, 新建了百万吨干法水泥项目和混凝土搅拌项目, 加上原有的汉江、天马崖、武阳等建材企业, 全县建材产业年产值已达到3.5亿元。充分利用大理石资源, 引进了华廷石料、亚光人造大理石等加工龙头企业, 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益。二是转化农特资源, 致力建设柑桔、木瓜、蔬菜、中药材和畜牧五大产业板块, 建立粮油、畜禽、医药、林特和山野菜加工等五大农产品国工体系, 渝川泡菜食品加工、甘特兴绿食品开发、富源油脂加工等龙头企业, 2008年全县农副产品加工实现产值5亿元, 5家企业被命名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柑桔、蔬菜被纳入全省优势产业板块建设, 目前我县已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品牌11个, 先后被列为全国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示范县和全省绿色食品开发基地县。三是挖掘旅游资源。建设大柳虎啸滩风景区, 目前, 已完成投资400万元。四是利用水电资源。已投入运营的西山电站, 即将建成罗堰电站和将军河电站总投资达5000多万元, 掀起了新一轮水电开发的热潮。

三、引进招商项目, 增强发展活力

一是以创新求作为, 不拘一格抓招商。在坚持过去行之有效的招商方式的基础上, 不断开拓思路, 创新方式, 通过专业小分队招商等多种形式, 引进项目上百个, 到位资金9.81亿元。从浙江引进资金2.2亿元, 在茶店经济开发区建成的鄂西北第一条旋窑干法水泥生产线, 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16733万元。上缴税金1800多万元。目前, 正在新建第二条生产线, 项目建成后, 年产值可达5亿元以上, 可实现税金3600万元。

二是以存量引增量, 立足优势抓招商。我们坚持把招商引资与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结合起来, 鼓励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重组。原种场是原金牛集团破产企业的最大聚集地, 共有31家破产企业, 破产后, 大量资产闲置。通过大力招商引资, 3亿多元的闲置资产全部通过买断、租赁等方式盘活, 整个园区呈现出勃勃生机。据统计, 全县通过招商引资, 盘活存量资产的企业达200多家, 盘活资产6亿多元。

三是以资源引资本, 依托产业抓招商。多年来, 我们坚持立足资源, 发挥优势抓招商, 通过资源开发引进外地资本投入支柱产业建设, 把引资重点放在矿产开发、农副产品加工、旅游和商留流通等短腿产业上。十堰寿康、丰融、人商、京华、鑫城新合作先后投资7000万元, 在郧县建立连锁超市, 这些大型商家的进入, 不仅繁荣了市场, 而且拉动了内需, 扩大了消费, 激活了第三产业发展。

四、围绕项目建设, 创优发展环境

一是创新政策环境。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实施“开放活县”战略的若干意见》、《关于扶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支柱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财政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十多个重要文件, 形成了推动改革、促进创新、减负增效、突出奖励等政策体系。在政策的落实和推动下, 全县民营化改革步伐明显加快, 民营化率达到98.6%, 企业活力不断增强。

二是加大资金扶持。县政府每年从预算中安排100万元工业发展专项资金, 主要用于支持工业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 不断提升装备水平, 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对符合国家政策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重点企业, 固定资产投资额在300万元以上的, 对其固定资产投资部分, 可按照银行贷款利息由财政贴息20%~50%, 贴息1—2年, 每户企业年贴息额在10万元以内;积极探索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模式, 按照市场化的要求, 投资5000万元, 建立了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 鼓励企业间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助性融资担保, 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县财政每年从预算中安排150万元, 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并对有突出贡献的企业法人代表进行奖励, 提高了企业推进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多作贡献的积极性;每年从预算中安排50万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建设, 木瓜、柑桔、桑蚕、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正在兴起。

三是优化服务环境。在全县广泛开展“服务企业年”活动, 率先建起行政服务中心, 将所有的行政许可事项纳入窗口办理;对重点工业企业实行“零干扰”和“挂牌保护”制度, 同时, 探索“一费制”收费, 成立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 重手整治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 坚持查处损害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并利用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平台, 宣传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 增强了政策落实的透明度。

四是改善硬件环境。坚持依托项目, 不断加强农村库、塘、渠、窑的配套建设, 加大通讯、电网、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力度, 为农村经济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以构建全县“两小时经济圈”为目标, 投资3.3亿元, 加快了209、316国道以及4条157公里省道, 86条544公里县乡道路的改造和建设, 提高了全县通达能力;实施新的“一江二桥三镇”县城总体规划和城区部分重点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 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 提升了城镇功能, 提高了城镇化水平, 为经济快速增长创造了条件, 为全县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支柱性项目 篇2

40年前,小吴的父亲原在乡下当农民。他觉得在那里实在没出息,计划到城里去拓展事业。于是他和妻子,把简单的家当捆成一个包袱后,便翻山越岭到城里去了。

他们在城里定居下来,并向人借了一点钱,开了间小杂货店。渔村是个穷乡僻壤,生意并不好做,疲倦、负债,加上孩子出生,小吴的母亲历经千辛万苦,才在百般艰难中,和他的丈夫克服了一切。如今杂货店依然存在,另外又添了两艘渔船,孩子们也已经成家立业,小吴的父亲并成了地方上的要人。当初的辛苦,总算有了令人喜悦的成果。

这些伟大的女性,信赖丈夫,也相信自己,随着丈夫离乡背井,面临危险、困苦、病痛与死亡而不惧。没有人因怀念以前的安定生活而打退堂鼓的,也不因为眷恋故乡的亲人,而厌弃这种什么都欠缺的生活。

想要帮助丈夫成功的妻子们,也应该具备这些拓荒英雄的妻子们的优点,明知危机重重,但为了丈夫的事业,仍然毅然以赴,与丈夫同享苦乐。一个有抱负,有远见,有勇气接受新的考验,随时准备帮助丈夫的妻子,对丈夫来说,实在比什么都重要。

成功就是做自己愿意做的。如果你的丈夫对他的工作不满意,即使待遇很优厚,若他想要辞掉这工作,去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时,妻子也必须有接受的勇气和高度的忍耐与爱心。

支柱性项目 篇3

文化产业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极具价值的行业之一。过去十年,中国文化产业从萌发到勃兴。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文化产业上升至国家“战略性产业”层面。未来十年,中国文化产业将依托“十二五”规划蓝图实现自身发展。

要想让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增加值必须达到占GDP的5-6%以上(吴江波)。而最新的数据表明,2009年,我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只占GDP的2.5%左右。从2004年占GDP的2.15%到2009年占GDP的2.5%,用了五年的时间提高了0.35个百分点,并且在此期间,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要明显快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因此,要想使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还必需有一个超常规的发展历程。

1发展现状

经过改革和发展,湖北省文化产业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湖北文化产业增加值在迅猛增长,产业发展水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发展速度比较快。GDP整体水平:2006年是206亿,2007年是368亿,2008年是450亿。湖北文化产业发展,跟全国相比核心层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1从产业规模看,2006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06.6亿元,占全省GDP的2.73%。2007年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达到1.3万个,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368.3亿元,比2006年增长27.4%,占全省GDP的4%。2008年第三季度,湖北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为337.58亿元,同比增长22.2%,占全省GDP比重为4.28%,比全省同期GDP增幅高出8个百分点。这表明湖北文化产业发展已进入快车道,仍保持持续增长之势,文化经济总量持续扩大。2009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7.93亿元,为2006年的2.6倍。至2010年,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创历史新高,实现增加值突破300亿元,比2009年增长21.8%。

1.2从产业格局来看,主要形成了出版发行业、新闻传媒业、广播影视业、文娱演艺业、文化旅游业、文化创意业、印刷复制业、文博会展业、动漫游戏业、体育健身等有一定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产业组合而成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系互相配套融合的新格局。且业已形成报纸期刊、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数字网络、电影放映和影视动漫等一批优势文化产业集群,此外,民营文化企业约2万多家,这些成为推动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1.3从文化品牌来看,培育了一批有比较优势或潜在优势的品牌。主要有以《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武汉晚报》为代表的报业品牌;以《知音》、《特别关注》、《今古传奇》为代表的期刊品牌;以湖北作家群为代表的文学创作品牌;以省京剧院为代表的演艺院团品牌;以长江文艺为代表的出版品牌;以银兴院线为代表的电影院线品牌;以荆楚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品牌;以湖北卫视、经视频道为代表的影视品牌,电视剧制作的总集数增长很快,影响不断扩大;以江通动画为代表的动漫品牌等。

2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的不足。

中国文化产业的大部分生产能力或资源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城市,地处中部的湖北省在影视文化发展方面同沿海发达地区,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现今的文化产业发展在模式,结构,可持续能力等方面都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而在省内,基本集中在市区,农村地区则因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文化产业发展较少。尤其是在鄂西北边远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基本的文化活动都很难开展,就更谈不上发展文化产业了。

2.1资源开发力度不够湖北有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神农文化、楚文化、三国文化影响深远;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如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的武当山和明显陵等;有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江汉平原的花鼓戏主、鄂西北的豫剧和曲剧、鄂西南的民族歌舞、鄂东北的楚剧、鄂东南的黄梅戏组成的戏剧艺术更是湖北文化的一大特色。在当今提出将文化产业发展为支柱产业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让这些湖北人引以为骄傲的本土文化资源充分转化为文化资本和文化产品,使得文化资源的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文化资源的潜力转化为产业实力,仍是没用充分解决的问题。

2.2可持续能力不强文化在区域竞争中影响越来越大,大家竞争的不仅是产品,还争相输出理念、输出制度、输出创意。湖北在过去不乏新的创意和具有新意的项目,但是在长期规划上都面临着短视的问题。现有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随着大众对产品的需求由强烈转向理性,由前些年的追逐新鲜事物,逐步转向注重内容和制作,提高了对文化品牌的欣赏品味,需求趋于精品化。而变化的市场让许多项目显得被动且显示出较弱的后续发展能力。

2.3产业布局不够合理从现今的趋势看来,数字文化产业会越来越强大,传统文化产业会逐渐萎缩,特别是报纸、杂志、图书。未来5年数字文化产业会超过文化产业,重新塑造文化产业的格局。湖北省很大程度上仍将本地广播、电视、报纸和出版作为重点产业发展。但是本地的广播、电视、报纸和出版的发展空间受局限,无法走出去。“一个产业不走出去,只在本地发展,它永远不能算做产业”(陈少锋,2010),另外新闻出版以后会受到很大冲击,把萎缩的产业作为很大的产业是行不通的。

3湖北省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方向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认为“十二五”期间,湖北文化产业发展会成为一种“两圈三极”模式,两圈的战略框架下,武汉市、长江三峡和襄樊武当太极湖、十堰三角区会成为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的三个支撑极。西安曲江模式、深圳华侨城模式、深圳华强方特模式、湖北武当太极湖模式,可能会成为主导中国文化旅游高端市场的模式(傅才武)。湖北省需要充分考虑打造行业集群航母的理念,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在培养文化产业的领军人物、复合型高层人才、市场筹备人才方面狠下功夫,并制定强有力的政策扶持与引导,真正把湖北文化产业发展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3.1实施资源整合战略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整合效应、聚集效应、增值效应、辐射效应和放大效应,最大限度地凝聚文化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有效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大幅度提高产业增值能力,并带动形成产业链条,拓展市场发展空间,扩大湖北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推动湖北文化产业和文化经济的全面跃升。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布局统筹规划,建设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一批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基地的孵化效能,破解中小文化企业融资难、产业化难等现实难题。

3.2从发展文化创意的视角提升文化品牌的质量必须运用高新科学技术,特别是独有的科学知识、成果和产权,多层次地开发新兴文化产业,努力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湖北省文化产业要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大力推进高新科技应用。一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培植新兴产业形态,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增强产业发展后劲;二是加强自主创新,创造更多的原创文化产品,提高文化服务的质量,提高产品品质,为打造文化精品和文化品牌提供科技支撑。

3.3着力培养一支既懂文化、又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以及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化名家和文化大师,形成文化名人梯队阵容要着力培养既懂文化专业又懂经营之道的优秀管理人才。因此,各地方要建立新的人才机制,以优势产业积聚文化人才,以优惠政策吸引文化人才,大力培养和引进经营管理人才、文化经纪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等文化产业急需的种类人才,吸引和聘用海外高级人才,实施引得进、留得住、用得活的人才战略。

3.4完善制度,加强扶持,着力推进文化产业跨跃式发展应该定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规划以及政策法规,为文化科技研究与应用提供支持和引导;同时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科技投入的保障措施等,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提供财政保障,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政府应给予针对准公益性文化产品的一定的特殊优惠制政策,以扶持横店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应向国家争取市场准入、税收减免、金融信贷等方面更多的支持和优惠。这样就可以制定相关的政策,成为政策的洼地。

参考文献

[1]郭永航.国外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对我国的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09(10):106.

[2]张雪峰.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与发展策略选择[J].现代财经,2002,(8).

[3]谭博.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论文,2008.18.

[4]赵凌云,刘玉堂.从横向比较看湖北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21.

生命的支柱作文 篇4

在生命的调色盘上人人都希望自己是卓越的画家能调出万紫千红的色彩,可是有一些人连拿起画笔的勇气都没有,又谈何描绘出万紫千红的色彩呢?

我在年迈的老奶奶口中听过这么一个故事;

在古时候有一对父子,父亲是朝廷的一员大将身经百战,卓有成效。然而儿子却只是一个马前卒。终于有一次,幸运女神终于降临在他身上了。朝廷派他去征讨匈奴。临行前父亲交给他一支箭,并叮嘱他:“这是我们家祖传的箭,他能给你带来好运,保你战无不胜攻无不刻,但你千万要记住万万不可取出来看。’’

支柱性项目 篇5

屏边县白云乡箐口村地处屏边县东南部, 于2003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 2006年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村民黄坚超承包该小组的17.3hm2荒山种植桤木, 充分利用区域优势, 大力发展林下种植, 培育鲜嫩、清醇、芳香、无污染纯天然的森林蔬菜, 主要种植刺脑苞 (一种林下蔬菜、乔木) 和草果, 另外种植少量香草和板蓝根, 从承包到现在总投资51万元, 其中, 草果烘烤房150m2、小水窖20m3、滴灌溉管网6km、民用电2.5km等基础设施建设共投资20余万元。现今, 草果种植已发展14hm2、植刺脑苞1.3hm2, 每年经过初加工干草果可达700kg, 年纯收入2.8万元, 植刺脑苞500kg, 年纯收入1.15万元。初尝甜头的承包人预计把全村的退耕地和自己承包的荒山全部种植草果和刺脑苞, 带动周边广大群众种植森林蔬菜和林副产品。把自己10多年来摸索种植草果的成功经验, 从育苗、移栽、抚育、采摘、加工等技术环节手把手地教给群众, 带动更多的人致富。黄坚超还有更大胆的想法, 由于广东沿海地区对草果的需求量特别大, 与收购商联手种植, 共同投资, 利用本地环境和劳动力优势,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种植, 加快推进现代林业发展建设步伐, 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 带动地方群众致富增收。开发林下经济, 培育支柱产业要注意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1 找准市场切入点

屏边县于2006年11月底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颁证后, 广大林农朋友大力投资发展林业的积极性空前活跃, 信心百倍。所以, 屏边县白云乡箐口村黄坚超村民领到林权证后, 准备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投资规模, 多渠道筹备资金, 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种植模式, 带动更多的群众种植草果, 并从越南引种进来试种成功, 预计2014年草果年纯收入可达200万余元, 刺脑苞纯收入4.5万元, 其它经济林果树纯收入15万元, 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这过程要找准市场切入点, 培育市场走俏的产品。

2 正确处理生态和产业的关系, 实现林副产品的协调发展

生态是产业的根基, 产业是生态的保障, 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缺一不可。只有建立起原有的生态体系, 才能生产出更多更好纯天然的绿色林副产品, 同时, 只有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模式、积累丰富的先进种植经验, 把生态与产业统筹起来, 协调推进, 良性循环, 才能更大限度地利用区域环境优势, 发展森林蔬菜和林果产业, 真正实现林下种植产业化。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 而应走一条“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路子。

3 正确处理好兴林富民的关系, 努力实现林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发展

改造“老支柱”打造“新支柱” 篇6

李克强在座谈会上表示, 经过多年发展,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水平和国际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经济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提高。但他同时指出, 一些制造业仍然存在“大而不优”、“大而不强”的问题, 仍然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 需要发展更加先进的制造业。

要发展更加先进的制造业, 决不能只在国内竞争, 通过支持中国装备走出去, 让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与技术先进、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同台竞争, 这将倒逼我们不断提高技术、质量和服务水平, 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他分析说, 支持中国装备走出去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 不仅有利于顶住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 也将推动中国经济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支柱性项目 篇7

2015年02月08日电气试验班专业人员对330k V××变电站一次设备进行了全面的红外测温工作。在排查过程中发现330k V××变电站#1、#2电抗器A、C相引流板支柱绝缘子下四根方钢支柱均存在明显发热现象, 最高温度达到110摄氏度。发现330k V××变电站35k V#1、#2电抗器外观检查无异常, 35k V#1、电抗器、#2电抗器A、C相引流板支柱绝缘子下方钢支柱表面均有轻微灼烧痕迹。

2 红外图谱 (图1)

3 原因分析

由于电抗器运行时, 在其周围会产生比较强烈的磁场, 处于磁场范围的导磁材料若形成闭合回路将产生一定数值的环流, 处于变化磁场内的导体也会产生涡流, 而此空心钢支柱本身就是金属导电材质, 在产生涡流的同时, 空心钢柱也是一个闭合的导磁回路, 因而产生严重的发热现象。长期持续的发热, 不仅能导致支撑钢柱本身受损、支撑强度下降, 对设备安全运行造成极大隐患, 同时也会使电抗器有功损耗增加。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10k V-66k V干式电抗器技术标准》2.4.5.4条对磁净空距要求:在距离电抗器中心2倍直径的周边及垂直范围内, 不得有导磁金属闭环存在。根据现场勘查, 发热的4根钢柱均可形成导磁金属闭环, 且其空间布局均不满足上述规定的要求, 是导致其发热的主要原因。

4 建议措施

由于现场空间限制, 调整磁净空距的方法无法实现, 所以建议尽快更换支柱本体, 使用非导磁材质替换原来的空心钢支柱。

5 结束语

应急物流国标的“三根支柱” 篇8

近日, 《应急物流国家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 制定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后, 作为参与本次国家标准制定成员之一的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教授王宗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近几年连续的自然灾害应急情况来看, 我国的应急物流体系还处于无序状态, 这亟需国家出台相关标准予以规范。”

负责本次《标准》制定的课题组成员表示, 该《标准》应该既包括狭义的技术标准, 也包括管理标准和执行标准。鉴于工作难度和实际情况, 应急物流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刘建雄介绍, 首部《标准》将对应急能力建设、法律保障、信息畅通、协调机制建设等各个方面进行规范, 并制定一套详细科学的执行标准, 分别制定应急物流选用参与企业标准、应急设施设备和应急包装识别标准以及相关的应急指挥协调机制标准等。

建立企业准入机制

长期以来, 面对突发的自然灾害, 我国企业在应急救灾面前显示出了极高的热忱。“在应急物流中, 企业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参与进来就能使损失降到最低, 因为各个企业本身水平参差不齐, 并且缺乏统一的执行标准, 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大大降低应急物流的效率。”王宗喜认为, 首先我国应该打造应急物流“国家队”。而此次制定的《标准》, 将对“国家队”遴选资格加以规范。

他介绍说, “国家队”并不是能够随便进入, 它主要着眼于具有相对成熟执行标准的规模化物流企业。记者也了解到, 在此前专家组与企业举行的座谈会以及企业调研中, 很多企业都表示希望能够参与到应急物流体系建设中来。而有些企业甚至争相提出把自己的应急物流标准推广成为国家标准。“尽管这有一定的‘私心’在里面, 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应急物流在企业中还是很具有吸引力的。”一位当时参与座谈的专家指出。

对于《标准》如何确立参与企业的准入机制, 相关专家表示, 将对企业的信誉、规模、信息化程度、物流人员素质全面考核。而至于具体的考核标准, 王宗喜透露, 这还需要进行严密的论证和探讨才能出来。但可以肯定的是, 首先由国家设置门槛, 企业以自愿的原则申请加入, 通过考核的企业, 国家授予“应急物流企业”称号这一思路很有可能将得到贯彻。

按照王宗喜的说法, 如果物流企业获得国家给予的相关荣誉后, 国家会组织专家学者对他们的人员进行各类培训;一旦企业因为国家应急物流建设而造成亏损的, 国家拿出专项资金对其进行补偿;企业每一次完成抢险救灾等国家分配的应急物流任务后, 造成的损耗国家会组织专家对其进行评估, 评估以后进行赔偿。“这样一来, 肯定会有很多物流企业更加愿意参与进来, 而国家有关部门可以将门槛设得更高, 精心培育这些骨干力量, 让国家队更专业。”王宗喜表示。

记者了解到, 其实这种模式在有些地方早有探索。两年前在武汉市中百集团物流配送公司挂牌成立湖北省物流配送应急保障动员中心便是一个例子。该中心是武汉市国防动员委员会总结物流公司在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大地震中直接配送物资的经验, 按照“平战结合、军民结合”的原则, 依托该公司现代物流管理系统建立的。在相关部门的扶植下, 该中心已拥有3个仓储基地, 总面积达3万平方米, 可辐射中部6省和重庆、四川等周边省市。这对于国家处理好与应急物流企业的关系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规范储备标准

“当前应急物流乃至应急机制都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西南交通大学物流学院院长张锦表示, “比如应急物流作业流程混乱、物流信息技术与标准缺失较多、运输组织与库存管理等物流环节落后等问题都亟待解决。”而王宗喜对我国军地物资储备存在的弊病也颇有感触, 他认为我国物资储备布局并不是很合理, 国家储备高度集中在十大中心城市, 这无法满足应急响应的要求。虽然大城市国家储备丰富, 但是一旦遇到突发事件, 仍无法对较为边远的地区进行物资供应。2008年我国南方冰雪灾害时, 有些地方就出现了哄抢的现象, 这也给我国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敲响了警钟。

王宗喜透露, 此次即将出台的《标准》将力争确定国家物资储备应该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建立市场、企业、老百姓、军队、政府五级储备机制。记者也了解到, 部分地区已经尝试“军民联储”的实践, 即地方给部队经费, 由部队对一些应急物资实行代储代管, 一旦出现险情, 部队在出动人员的同时, 相关应急物资也可随同配送。

目前在有些地区建设应急物流储备设施时完全脱离现有的储备资源, 重新建仓库、码头、机场等。“这些是对现有资源的浪费。”王宗喜表示, 在《标准》制定中, 加快地方与军队应急物资储备的一体化建设也将提上议程。这将加大特殊应急物资的储备, 将应急物资储备与国家、军队物资储备有机结合起来, 改造现有物资储备仓库, 布设并增加新的储备库点, 增加库容和储备量, 充分发挥国家、军队物资储备在仓库布局方面的网络优势, 有效弥补目前应急物资储备系统中仓库资源少, 仓库布局不合理的缺陷。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流通技术学院院长王自勤则认为, 在应急物流中提高库存物资及物流设施、设备信息的共享度也将是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之一。在这方面应当侧重提高托盘和集装箱运输的比重, 同时推广条形码、R F I D技术的应用, 建立具备应急物流特色并且和平时物流相衔接的一套信息标准。同时王自勤建议, 在主要物流中心、物流基地建设存仓、滑坡仓等重要地点布置具备快速装卸货物能力的专用设施。

协调指挥机制

在应急物流过程中注重军民结合的呼声由来已久, 特别是要做好军地应急指挥协调机制, 在平时要加强军地联合演练, 可以结合国家或军队大型建设工程, 组织军地物流联合实施保障。

对此, 王自勤则表示, 军队以其高度的机动性、高度的统一指挥和持续的训练使其应急即时响应能力优于地方组织。我国几次重大救灾活动中, 人民解放军都处于救灾最前沿。但是, 人民解放军受其物流资源能力限制, 必须依靠政府、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国际组织。尤其是在救灾物资的筹集方面, 更是以政府和民间组织及国际援助机构为主。因此, 构建军地一体的应急物流保障系统, 对于协调军队、政府、民间等多方救灾物资资源, 优化救灾物流资源的配置, 提高及时响应能力, 具有重要意义。在接下来, 我国应该逐步建立军地一体的应急物流保障系统, 首先必须建立上下贯通、左右协调、前后衔接、保障有力的联合指挥体系。

浙江省此前就已经出台了《浙江省重特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以下简称《预案》) , 《预案》在涉及省政府的应急反应中规定:“必要时, 商请驻浙部队、武警部队给予支援。”但是, 王宗喜表示, 正常情况下, 地方政府是无权直接调动当地驻军的, 这对应急反应的速度是有影响的, 需在制度上加以明确军地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在特定的时候地方政府能够与军队实现及时的沟通和互动, 实现军地一体, 惟有如此, 才能保证快速响应。

对此, 记者了解到, 《标准》很有可能推动军地共享的物流资源信息系统建设, 包括应急储备物资信息、后备役车辆信息、应急救助专业人员信息、物流基础设施信息、应急物资生产信息等。但也有业内人士担忧, 军队的信息不可能完全与地方共享, 对此质疑, 相关专家表示, 军队完全可以将可用于应急物流的这部分资源信息与地方共享。此外, 军地一体应急物流保障系统还包括统一规划的物资储备体系和物资采购和配送体系等。如果能实现军地一体的指挥和信息系统, 其他的子系统是易于实现的。

液压支柱的结构新方案 篇9

液压支柱是液压支架的支撑元件,它的功用是阻止顶板沉降,借助于支柱的阀组和密封装置,给与沉降的顶板以恒定不变的工作阻力,阻力的数值大小由安全阀调定。回采工作面的矿压动力和静压力的不稳定性对支柱的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的要求很高,首先,要求有足够的支撑力,在顶板缓慢沉降时,要求支柱具有等阻跟随作用,这就要求支柱的液压系统具有足够的抗压能力和密封性能,且要求支柱的安全阀具有微量流量的溢流作用。其次,在老顶来压时,顶板急剧下降,速度高达0.5m/s,这就要求支柱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压力超调量不能过大,避免支护设备的破坏。

要使支护设备同时达到以上的各项性能指标,往往是很困难的,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安全阀开启迟缓,压力超调量过大。本文提出了液压支柱的新方案,基本思想是,一方面在支柱内部设置气体缓冲器,间接降低液体刚性,从而可以减缓压力的硬冲性,延缓压力上升时间。另一方面在安全阀的结构上设计成逆锥式锥阀结构,充分发挥阀的动作快速性。

2 结构论证及工作机理

支柱内设置气体缓冲器,这样不但能够像安装蓄能器的支柱性能相同,而且使两个元件一体化,达到体积小重量轻的目的。支柱的安全阀设计成逆锥形锥阀,目的使支柱快速响应。下面分别论证其结构和工作原理。

2.1 缓冲器的结构论证

1卡环;2蜂窝状隔板;3气囊;4柱体;5充气阀;6底盖

图1所示的是设置在支柱底部(或顶部)的气体缓冲器,它由蜂窝状隔板2将充满氮气的气囊3固定在柱体的下端(或活柱体的上端)组成。卡环1固定蜂窝孔隔板,充气阀5预充高压氮气。

2.2 安全阀的结构论证

1弹簧;2阀芯;3阀体;

图2所示的是逆锥式直动型安全阀示意图,以下论证设计原因

在进行此阀的动态分析时,稳态的液动力和瞬态的液动力是不能忽略的,根据瞬态液动力方向判断分析,顺锥式阀的瞬态液动力与运动粘性摩擦逆阻力相同,总阻尼力为两者之和,即

其中:Bf为瞬态液动力折算阻尼系数。对于逆锥式阀,瞬态液动力的方向与摩擦阻尼力的方向相反,总阻尼系数为Bv与Bf之差,提高了响应速度。

3 支柱液压系统的动态仿真分析

通过以上定性分析支柱液压系统,可以得出采用气体缓冲器和快速响应安全阀,系统的动态性能大大提高,下面介于数字计算机进行支柱系统的仿真分析:

图3所示的使带有气体缓冲器4和逆锥式安全阀5的支柱液压系统示意图。图示状态是在顶板静压载荷1的工作状态,一旦顶板有动载荷,阀芯开启。

3.1 基本方程式

(1)活柱体的动态力平衡方程式

式中:M——冒落的岩石重量;

mp——支柱活塞部件重量;

Bp——支柱活塞部件运动摩擦阻尼系数;

P——液体压力;

Ap——柱塞有效工作面积;

F——矿压动压力;

y——柱塞(活柱体)位移。

(2)柱内气体缓冲器有关方程

由气体状态方程可知,缓冲器预充压气后

式中:pa——初始充气压力;

Va——初始充气体积;

P——瞬时压力;

V1——瞬时压力引起的气体压缩量;

n——等熵指数。对氮气而言,n=1.4。

由(3)式得

对(4)式对t求导后,整理得

这就是由于系统的压力变化而流向缓冲器的流体流量,正是因为这一分流,从而对安全阀来不及打开时起到暂时蓄能,缓冲作用。等到安全阀跃过滞后时间开启时,这部分能量冉释放出来。

(3)柱内液体当量流量

柱塞有位移时,柱内液体也有位移,这里定义为当量流量

式中:Qp——当量流量;

V——液体体积。

(4)安全阀阀芯动态平衡方程

式中:me——阀芯质量;

Bp——阀芯运动阻力系数,其中包括粘性阻尼和摩擦阻尼;

Ks——弹簧刚度;

Bf——瞬态液动力折算阻尼系数,因为安全阀是逆锥式的,所以Bf是负值,但应保证Bt+Bf>0。

(5)阀口流量方程

式中:Qv——流量;

c——流量系数;

u;—阀口实际周长,w=π·d;

ρ——液体密度。

(6)液体流动连续性方程

式中:βe——液体体积弹性模量。

3.2 基本方程的拉氏变换及其方块图

对式(2)(5)(6)(7)(8)(9)六个方程进行线性化和拉氏变换得

由方程(10)(11)(12)(13)(14)(15)可绘出系统的方块图,见图4。

3.3 参数的确定

现以额定压力为300kg/cm2、直径为160mm的支柱为例来确定各个参数。

设顶板上额支撑力为60吨,这样将图4代入数据求得传递函数并进行稳定性分析,求得此液压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3.4 仿真与实验

采用四阶龙格库塔算法进行计算机仿真计算,所得仿真曲线如图,并相应试验测得20个数据点进行拟和,所得拟和曲线与仿真曲线对比如图5、表1。

3.5 分析动态

从图5看出该支柱液压系统的动态响应最大超调压力约为426Kpa,超过额定压力的35%,未超过理论仿真曲线的最大超调量,调整时间为0.45s,响应迅速,与理想仿真曲线误差较小,从上述仿真和实验中可以看出,气体的体积只占液体体积的十分之一,对于柱子的伸长量影响很小,但它对系统的动态性能起到了极好的作用。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试验可见,在液压支柱内安设气体缓冲器可以大大减小柱内液体的动态压力超调量。在液压支柱上安设逆锥式锥型安全阀可以提高响应速度,它实际是相对的降低了阻尼系数,充分发挥了阀芯的灵敏度,使支柱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可以安全的保护支护设备,为煤田开采提供了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程永峰.单体液压支柱回弹区域研究,鸡西大学学报,2004.4.

[2]付象才主编.液压支架通用技术条件MT/T 312-2000.煤炭工业出版社,2001.

[3]吴福光等编著.振动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4]方同等编著.振动理论.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

[5]孙玉宁.液压支柱稳定性计算方法探讨.煤矿机械,1998,8.

[6]李炳文,朱冬梅,马显通.单体液压支柱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煤炭科学技术,2003,4.

上一篇:公路护栏施工技术总结下一篇:女权主义批评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