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区支柱产业

2024-05-21

农区支柱产业(共10篇)

农区支柱产业 篇1

产业集聚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内联系密切的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相对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共处一个竞争环境中的集合[1]。产业集聚有利于区域竞争优势的获得,已成为现阶段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表现。在新形势下,发挥比较优势,实施具有区域特色的畜牧业产业集群战略——围绕畜牧养殖业,培育肉、乳特色加工企业集群链,拉动畜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已经成为提高畜牧业竞争力、增强畜牧业发展优势,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那么当前我国畜牧养殖业的集聚状况究竟如何?本文将运用区位商指数和空间基尼系数,对传统平原农区畜牧业产业集聚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平原农业区是指我国中部包括黄淮平原、华北平原及东北平原在内的广大地区,从行政区划上看包括安徽北部、河南东部、山东西部、河北中南部以及辽宁、吉林、黑龙江的中西部地区[2]。本文所要研究的传统平原农区主要是指那些地形以平原为主,经济以农业(主要是种植业)为主,人口以农民为主的地处我国中西部内陆的传统农业地区。这些地区既是农业资源、生物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又是全国商品粮、加工专用粮和饲料粮生产基地,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资源优势。但是,由于这些地区大都身处内陆,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人口众多但思想相对封闭,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依旧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借鉴耿明斋教授对传统农区(平原农业区)的划分标准,本文选择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四川、陕西12个省市作为研究的样本省区。

1 传统农区畜牧业产业集聚程度分析

随着产业集聚理论的发展,有关产业集聚程度的测度方法也不断发展与完善。目前用来测度产业集聚水平的方法主要有:行业集中度指数、区位商指数、赫芬达尔指数(H指数)、空间基尼系数、空间集聚指数(EG指数)等[3]。本文借鉴区位商指数和空间基尼系数来测度畜牧业生产的区域专业化程度和生产集聚状况。

本文研究的是传统农区畜牧业产业集聚,笔者用各子产业的产量和畜牧业产值代表子产业的经济水平和畜牧业经济水平,并在此把畜牧业进一步细分为五个子产业,即猪肉、牛肉、羊肉、奶类(牛奶)、禽蛋类分别进行分析。并根据中国农业出版社分别在2007年和2008年出版的《中国畜牧业年鉴2007》和《中国畜牧业年鉴2008》列出的样本省区各子产业的产量和畜牧业产值等相关数据,通过整理分析计算2007年和2008年各地区各个子产业的区位商及空间基尼系数,以此来分析测定传统农区畜牧业的区域专业化程度和集聚程度。

1.1 区位商指数分析

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某一部门产值在本地区的比重与全国同一部门在全国的比重之比。其计算公式[4]为:

式中Rij表示i地区j类产业的区位商;eij为i地区j类产业的产量,ei是i地区畜牧业总产值;Ej为全国j类产业的总产量,E为全国畜牧业总产值。一般来讲,Rij>1时,i地区j类产业的区域专业化水平比较高,j类产业在Rij地区的集聚水平较高,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越大,则表明区域优势越明显(生产的区域化程度越高);Rij=1时,i地区j类产业处于均势,该产业的优势还不明显;Rij<1时,i地区j类产业区域专业化水平低,类产业在地区的集聚水平较低,该产业不具备比较优势,竞争能力弱。

根据区位商指数的原理和计算方法,计算出2006年和2007年农区各地区市畜牧业以及农区总体的区位商Rij(表1),从而考察畜牧业各子产业主要集聚在那些省市以及各子产业的区域专业化程度。

按照表1的数据,2006年农区总体猪肉、羊肉、牛奶的区位商都小于1,在农区,这些产业发展还处于劣势,竞争力较弱。2007年,农区猪肉和牛奶的区位商都有明显增加,并且牛奶的区位商已接近于1,羊肉的区位商基本没变。说明猪肉和牛奶在农区的区域专业化程度不断增强。从各样本省区的角度看,相较于2006年,2007年猪肉产业已出现了区位商大于1的地区:天津为1.01、安徽为1.19,江苏、河南、陕西也有大幅度增加,已接近于1;羊肉产业中山东的区位商增幅很大,已经大于1且仅次于陕西跃居第二位,反之河南却有大幅下降,由1.01降为0.80;各省市牛奶的区位商都有所增加,总体分布形势没变,大于1的省区依然为:北京、天津、河北、黑龙江和陕西。

在农区,牛肉和禽蛋类产业的区域专业化程度较高,在大部分省市都有较强的竞争优势。2006年牛肉生产在农区处于均势,该产业的区位优势不是很明显,到了2007年农区总体的区位商已大于1,处于较高集聚水平,竞争优势凸显。2007年禽蛋产业较2006年集聚水平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吉林、黑龙江和陕西原有的禽蛋产业竞争优势不再显现。

1.2 空间基尼系数分析

空间基尼系数是衡量产业地理集中的常用指标,它描述了产业地理分布的不平衡性。欧美国家的学者利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原理和方法,对产业的集聚程度进行了较多的实证研究[5]。经济地理学和集聚经济学说的代表人物克鲁格曼用来测定美国制造业集聚程度的度量方法就是空间基尼系数,即比较某个地区某一产业的总产值占该产业总产值的比重,以及该地区全部产业产值占该经济体总产值的情况。其公式[6]为:

空间基尼系数值在0~1之间变化,取值为0表示产业地区分布完全均等;若取值为1,则表示该产业所有的生产活动集中在一个地区。

在本文研究中,G为基尼系数,Si是i地区某类畜牧业产量占全国该类畜牧业总产量的比重,Xi是i地区全部畜牧业产值占全国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系数越高(最大值为1),表明集聚值越大,即产业在地理上愈加集中。

根据空间基尼系数的公式,计算了2006年和2007年农区样本省市畜牧业各子产业的空间基尼系数和全国畜牧业各子产业的空间基尼系数(表2),对畜牧业各子产业的区域集聚程度进行测度。

由表2可见,我国畜牧业区域集聚程度较高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羊肉和牛奶两个子产业,农区畜牧业区域集聚程度较高的行业主要是牛奶和禽蛋。奶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乳品是重要的“菜篮子”产品,奶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畜牧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7]。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逐步转变,牛奶的消费量呈上升趋势,其生产成为很多省市的重要产业,使得牛奶具有较高的产业集聚度。西北地区是我国传统的肉羊产区,特别是内蒙古和新疆两省,由于其养羊历史悠久,肉羊产业基础较好,户均饲养规模较大,2007年羊肉产量分别占全国羊肉总产量的21%和16%,传统平原农业区由于养殖规模小,难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产业集聚度较低。华北地区是我国禽蛋生产第一大区域,这些地区都是畜牧生产条件好,距离大城市和消费市场比较近,能保持基本利润,竞争力比一般省市高,因而成为我国禽蛋生产基地[8],禽蛋生产具有较高的集聚度。

全国畜牧业中猪肉的空间基尼系数最小,且2007年比2006年还有一定幅度的下降。长期以来,我国肉类产品市场消费结构中,猪肉比重较大,因此在猪肉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的省份较多,空间分布较为均匀,导致猪肉生产的分散和产业集聚度的降低。

全国及农区的牛肉空间基尼系数较小,这应归因于牛肉生产在很多省份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导致了牛肉生产的分散性。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居民对牛肉的消费不断增加,我国牛肉产量增加也较快,牛肉生产集聚程度也趋于提高。我国农区的肉牛产区大多同时也是粮食的主产区,农作物副产品资源丰富,为肉牛养殖提供了大量饲料资源,加快推进农区肉牛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进程,其区域专业化程度会不断提高,区域集聚程度也会呈上升趋势。

2 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计算样本省市畜牧业各子产业2006年和2007年的区位商指数和空间基尼系数,对农区畜牧业的生产集聚状况进行测度和分析,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及建议。

2.1 我国传统平原农区畜牧业产业集聚还处于初级阶段,不同畜牧业产品的生产集聚状况呈现不同的态势

猪肉和羊肉的集聚水平不高,集聚区域较少,没有竞争优势;牛肉和牛奶的集聚优势也不很明显。充足的饲料资源供应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饲料粮每年缺口在4000万t以上,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广大农区自然环境适宜发展种植业,农民从事种植业有着悠久传统,是国家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因而农区畜牧业主要以粮食作物为饲料,粮食通过畜牧业转化升值,人畜共粮现象十分普遍,且由来已久,结果必然形成饲料资源的有限性约束,不利于农区畜牧业的持续发展[9]。因此,农区要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包括饲料作物的现代种植业,形成以经济作物、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为三大产业的种植业结构,从而实行种养有机结合,打破饲料资源制约瓶颈,大力发展畜牧业及相关产业,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2.2 传统平原农区畜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

天津、河北、黑龙江、河南、陕西5个省市有较强的集聚优势,区位商指数大于1的子产业基本上都超过了3个。目前散养农户仍是农区畜牧业的主体,要加快农区畜牧业从传统散养方式向现代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方式转变,以发展标准化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为重点,依托资源禀赋,引导畜产品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并根据当前农区各地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和差异性,突破传统的“资源空间”视角,合理规划农区畜牧业产业区域布局,以提高农区畜牧业综合实力。

2.3 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畜牧业产品的消费需求增加,拉动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和农区畜牧业集聚趋势逐渐增强

畜牧业产业集聚的竞争优势除依托资源禀赋外,还依赖于龙头企业的发展,要大力引进扶持并培育具有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的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为中心,在周边建立龙头企业生产基地,扶持、培育家庭养殖大户,以大带小,促进养殖水平提高,提高农区畜牧业生产专业化水平,逐步增强畜牧业集聚优势。

参考文献

[1]宋燕平,王艳荣.茶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J].茶叶科学,2008(05):380-382.

[2]宋伟.传统农区工业化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2009(05):83-86.

[3]宗成峰.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及实证研究——以中国纺织产业为例[J].软科学,2008(03):49-50.

[4]高拴平.西部地区制造业结构变动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4(06):69-70.

[5]朱珠.江苏省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07(05):65-66.

[6]罗勇,曹丽莉.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5(08):23-24.

[7]佚名.全国奶牛优势区域布局规划[EB/OL].http://www.rouni-u360.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00,2009-02-25.

[8]葛翔,石有龙,刘诺,等.我国蛋鸡业区域化进程及其商品生产预测[EB/OL].http://www.cdnj.gov.cn/hyxx/fxyc/detail3.php?id=1050971982,2008-04-22.

[9]刘建铭.农区畜牧业发展及资源约束分析[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10):51-53.

农区支柱产业 篇2

一、当前传统农区产业集聚区建设面临的困局

建设产业集聚区要着力促进经济地理中密度、距离和分隔这三个问题实现转换。然而,我们发现传统农区通过建设产业集聚区,促进企业集聚,虽然有效解决了低密度、长距离和深分隔的工业发展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农区就一定能获得竞争优势,并从此发展起来。传统农区的产业集聚区发展面临以下几个困局。

(一)发展较快与效益不高的困局

产业集聚区是对传统农区资源要素的充分整合,这种整合一经发生,便释放出了巨大的发展动能。以河南省为例,产业集聚区建设以来,保持了高速发展的态势,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果。2015年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3%,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60.4%;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5131.55亿元,增长11.2%,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62.4%;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2682.66亿元,增长6.7%。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对全省的工业化进程发挥了重要的带动作用。在产业集聚区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必须正视发展效益不高的现实。效益不高主要体现在产业集聚区的整体回报率不高、对传统农区的产业结构贡献带动作用不强。这主要是由于在产业集聚区的培育过程中,过分依赖企业“逐底的竞争”,也就是企业基本依靠低价竞争占领市场,企业的组织体系水平过低、技术创新系统缺失、服务体系不足、进入门槛偏低等。效益不高是发展较快的现实下必须正视的问题。

(二)规模扩张与要素制约的困局

在传统农区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过程中,普遍趋向于规模扩张,即外延式的扩张模式,这种扩张模式强调产业集聚范围的不断扩大、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企业投资额度的不断提高及对要素索取的不断增多,这种扩张模式的本质是强调本地生产环节的价值增值,集聚区内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不会有显著的提高。长此以往,必将受到要素短缺的制约。这种困局在近两年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实践中已经有明显的体现。很多产业集聚区普遍面临基础设施供应不足、土地供应不足、水电燃气供应不足、劳动力人力资本不足、资源环境压力等现实问题。

(三)现实繁荣与未来选择的困局

产业集聚区不同于以往的工业园区。不是简单的企业集中或者简单的打造产业链,单纯的以产业集聚区为名,依赖自然资源禀赋和一般的区位条件,希望能实现内生的经济增长和持久的繁荣,这往往只是一些地方政府的一厢情愿。我们看到,作为传统农区的新生事物,众多产业集聚区虽然表面上一片繁荣,并且为了实现这种繁荣的可持续,政府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政策手段,比如各产业集聚区选择主导产业进行扶持,并且围绕主导产业进行产业链图谱的编制和落实。但多数传统农区的产业集聚区所谓主导产业的竞争力仍然十分薄弱,并且产业链更多的停留在主观构想上,并没有形成企业之间基于产业链条的紧密的经济联系和技术联系,这与基于创新和基于内力的产业集聚理论是背道而驰的。与此同时,不少传统农区基于相同或相似的比较优势选择的主导产业趋于同质,这种同质化的发展方式和趋同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为未来的发展埋下了隐患,甚至可能将企业之间“逐底的竞争”演变为区域之间“逐底的竞争”,缺乏创新的竞争又为不少产业集聚区的未来平添了风险。

(四)政府主导与市场缺位的困局

目前传统农区的产业集聚区主要都是基于产业政策、区域发展规划而着手建设的,基本都是政府主导下的产业集聚,这与产业集聚的经济规律是不相符的。在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中,政府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各级领导为了集聚区的建设和企业的入驻做了大量的工作,这在集聚区发展的初期是必要的。但随着企业进入生产经营以后,不少政府部门仍然不断插手企业生产经营,集聚区各种活动的主体依然是政府,企业反而成了集聚区的配角,缺乏足够的话语权。甚至有些地方曾出现政府部门为了早日出政绩而引导企业进行急功近利的投资的问题,传统农区强势政府的形象在产业集聚区的管理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并且,不少政府部门缺乏服务意识,办事环节多、节奏慢、效率低,部分政府工作人员对集聚区的工作消极懈怠、对外来投资者有意无意设置重重障碍,这些都给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企业才是经营活动的主体,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壮大应在市场主导下完成,企业迫切需要拥有产业集聚区的话语权和市场支配权。

二、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中共河南省委原书记卢展工指出:产业集聚区成长壮大的方向是产业集群,是创新的载体,建设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必要性

1.基于效率的分析: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建设是实现集聚区提质增效的引擎。目前,不少产业集聚区已经完成了早期的简单规模扩张,步入提质增效的第二阶段发展期。所谓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从集聚区本身来说是一种效率的提高,要求集聚区内企业、集聚区自身、集聚区内相关服务机构开始把注重规模扩张转到注重效率提高上来,也就是由单纯的追求企业利润、GPD增长转到追求更高质量的发展上来,而这一过程的实现必须由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建设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对于集聚区内企业创新来说提高效率是对生产函数本身的一种调整和改进,是对外生变量的一种重新排列组合;对于集聚区自身创新来说,提高效率是对自身发展环境的优化、服务意识的增强和制度的创新;对于相关服务机构创新来说,提高效率是对整个集聚区创新环境的培育、与集聚区整体发展建立休戚相关关系的过程。未来产业集聚区效率的提高需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建设。

2.基于规模的分析: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建设是实现集聚区发展壮大的新动力。传统农区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源动力是政府行为,政府的招商引资活动及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工作促进了产业集聚区的形成。随着集聚区的发展,要求逐步弱化政府干预行为的声音不断增强,在政府动力机制减弱的情况下,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将成为下一阶段集聚区发展扩大的新动力。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壮大,本质意义上仍是规模的扩大,但这是不同于第一阶段的规模扩张,由创新驱动的这种规模扩张将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一方面,这是基于创新内生源的规模扩张,一旦创新型产业集聚初步形成,企业数量会随之增加,除了吸引相关企业进驻,还会促进本地不断繁衍出新的企业,这些新生企业是区域知识扩散的新媒介和最活跃的创新主体,促使产业集聚区规模实现良性扩张。另一方面,随着创新源的形成,企业规模的扩大,相关合作机构、知识机构也会逐渐兴盛,成为集聚区新的行为主体,从而进一步提高集聚区的“密集度”,使单位面积得到更高效的利用,促进产业集聚区在原有面积上实现更高水平的规模扩张。

3.基于生态的分析:新型产业集聚区建设是实现集聚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绿色发展理念,作为传统农区,生态优势是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天然优势,在产业集聚区今后发展进程中,这种优势应随着经济增长不断强化,不能走发达地区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所以,生态化转型是传统农区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应有之意,是传统农区产业集聚区长期竞争优势的基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产业集聚区创新型发展进程中,要融入传统产业集聚区所忽视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理念,加强本地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促进企业的本地根植性,强调企业间的网络化联系,实现相互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从理论上讲,成功设计的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应当是典型的生态工业园区,不仅能把企业的生产活动留住,而且能为他们提供持久的绿色竞争优势,既包括生态成本方面,也包括绿色技术、绿色企业形象等方面,使创新塑造的绿色屏障成为地方竞争优势。

(二)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可行性

1.微观视角:企业的创新需求不断增强。在各种不同类型的产业集聚区中我们会看到或多或少、或强或弱的创新型的企业,这些企业的创新理念和创新行为成为产业集聚区内化的创新源,带动了集聚区内各种企业对于创新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强。一方面,不少企业已经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通过长期技术积累形成了在某一领域的领导力,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创新成为企业内在的一种驱动力,长期创新投入机制已经形成;另一方面,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建设所带来的知识溢出效应,具有较强的外部经济,能够利用集群创新优势保障企业的创新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企业的需求是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根本动力。

2.中观视角:产业集聚区行为主体的互动合作创新机制开始出现。和谐的产业集聚区是在企业和机构协同作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各行为主体合作的网络,是促进创新的产业社区。在产业集聚区的各行为主体中,互动合作的创新机制是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形成的根本。目前,产业集聚区内行为主体的互动合作创新机制开始出现。在企业创新需求不断增强的同时,各种合作机构、服务组织、知识机构的创新作用也开始显现。在“第三方机构”的牵线搭桥下,处于同一行业的企业互动更加频繁,变竞争为合作的微观机制出现;行业协会等的作用不断增强,协会通过组织活动给本地企业加强联系和协作创新提供了可能;立足当地比较优势的知识机构开始把研究成果与企业共享,产学研互动创新机制已露端倪。

3.宏观视角:区域发展的循环因果原理逐步显现。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缪尔达尔的循环因果原理在传统农区的产业集聚区创新机制中逐步显现其作用。通过前期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传统农区积累了发展经验,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外部经济得到发展,最终又将吸引更多的企业集聚。在这一过程中,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建设理念有了初步认识。政府引导机制初见成效,比如相关创新型企业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研发中心的培育机制,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等,通过这些手段,政府引导创新的能力不断增强;随着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的倒逼机制逐步形成,在此基础上,促进企业通过创新加强与环境和谐相处;前期的创新积累,也为未来构建产业集聚区的创新氛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

三、传统农区促进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对策

促进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实现传统农区产业集聚区的优化升级,必须在原有政策思路的基础上,寻求创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体制机制、行为主体和空间架构等。

(一)发展理念创新

创新型产业集聚区是对传统产业集聚区的改造与升级,是创新元素融入、创新活力形成的过程,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发展理念的创新问题。一是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定位,产业集聚区建设不是单纯的打造产业链,依靠低成本和规模扩张,而是要构建整个产业集聚区的学习型经济,把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知识弥漫、学科交叉、企业互动、产业融合的场所,为创新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创新型产业集聚区成长认识,产业集聚区与创新并无必然联系,产业集聚区建设如果只强调优惠政策、自然条件、要素禀赋,而忽视创新的根本是人的创造力、企业家精神、技术创新等创新元素的培育,那么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将无从谈起;创新元素的培育及内化,将最终转变为产业集聚区成长的内力,而基于内力的发展才是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本质内涵,在此基础上产业集聚区的创新活力将进一步迸发,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空间。

(二)发展思路创新

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早期政策主导下的产业集聚到未来市场作用下的创新发展需要不断转换发展思路,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发展方式。首先,注重关键企业的诞生成长,关键企业是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第一粒种子”,是未来产业集聚区创新源所在,初期要关注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未来市场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的成长壮大,这些企业既可能属于高技术产业部门,也可能属于创新型低技术产业部门,但其创新性都具有强大生命力。其次,注重创新型产业集聚的高度本土化,在“种子”的作用下,创新型产业会逐渐聚集,在此过程中,要加强集聚区环境的构建、相关机构的培育,使创新能够立足本地,植根于当地的要素与资源,使创新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最后,关注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未来发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应着眼未来,放眼世界,主动将生产融入全球产业链中,在全球价值链升级的背景下,寻找产业集聚区的合理定位,不断提升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分配份额,促进产业集聚逐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从而具有持久竞争力。

(三)体制机制创新

在产业集聚区初期建设过程中我们虽然领略了体制机制创新的强大推力,但从本质上看基于制度惯性的传统农区缺乏制度创新的动力。在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建设进程中,通过缓步推进的体制机制创新能够释放出巨大的制度能量,逐步改进传统农区的制度惯性,形成适宜的制度软环境。一是管理体制创新。为了更好地适应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形成传统农区的产业高地,应加大产业集聚区管理体制创新力度,在原有基础上,提高集聚区管委会的管理权限,使产业集聚区成为单位虽小但职能齐全的服务机构,避免出现多头管理,能够更便捷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二是评价机制创新。目前对产业集聚区的评价更倾向于数字规模的评价,缺乏完善全面的评价机制,不利于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和集聚区的长久发展。要逐步建立起数字评价与质量评价相结合的全面分析体制,既注重产业集聚区发展的速度与规模,又强调发展的质量与效益,注重集聚区的创新能力、企业之间的互动合作能力,将评价建立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之上,使评价能够真正引导产业集聚区健康长久发展,避免为了短期目标出现急功近利的行为。三是制度环境创新。制度环境是区域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大对传统农区制度环境的创新,逐步改进制度障碍。首先要使各级政府部门树立服务意识,把集聚区发展当成未来区域成长的抓手,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关心帮助扶持的对象;各级部门在制订政策的过程中,要强化对产业集聚区的引导、支持,充分利用可能的行政手段、财政手段为集聚区内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强化市场在产业集聚区发展中的重要性,使市场真正成为产业集聚区成长的主导力量。四是社会文化环境创新。加大对于适应市场经济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创新,强化社会的信用意识、市场意识,真正建立起有利于知识流通和产业技术创新的环境。

(四)行为主体创新

产业集聚区不是企业的单打独斗,而是服务机构、知识机构等各种机构共同作用的结果。传统农区促进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建设要加强行为主体的创新。一是加强服务机构的培育及互动。以金融、餐饮娱乐、购物、居住为代表的基本服务机构,是创新型产业集聚区持续发展的基础,能够保持产业集聚区创新人才的稳定,促进企业创新源的培育;以商会、行业协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技术转移中心等为代表的服务机构,是创新型产业集聚区行为主体的核心,这些服务机构的培育及互动,能够形成集群内部的信任和相互尊敬,具有很强的协同创新效应,促进企业之间的知识共享,促进信息的交流和创新思想的流动碰撞。二是促进知识机构的繁荣和产学研互动。技术水平和创造力的高低才是衡量创新型产业集聚区优劣的最重要指标。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知识基础和技术创新、文化创意的源泉,正是与集聚区内的企业邻近、关系密切,尤其与集聚区优势产业相关的大学及科研院所。这些知识机构与企业通过协作关系和联合研发项目来调配创新资源,整合创新动力。另外,与集聚区优势产业密切联系的知识机构,具有无法简单模仿的本地特色,是产业创新和升级的重要支撑,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针对目前传统农区知识机构的现状,要加大对大学及科研机构的投入力度,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的研发中心,以技术研发中心为依托,促进产学研的结合,促进企业依托这些中心而集聚,形成产业集聚区的良性互动。

(五)空间架构创新

农区支柱产业 篇3

1 建议

1.1 注重产业基地建设, 扩大养殖规模

把扩大基地规模作为做大做强草畜产业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坚持种草与养畜同步发展, 在大力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扩大耕地种草和饲草料作物面积的基础上, 优化区域布局, 加大技术投入, 以东部崆峒、泾川、灵台、崇信、华亭五县 (区) 为集中产区, 以培育专业大户、专业村社、重点乡镇为重点, 走大户带动、规模发展的路子, 大力实施“万千百十”规模养殖工程, 带动千家万户发展肉牛养殖。

1.2 注重科技推广应用, 提升质量效益

大力实施科技兴牧战略, 积极探索畜牧业先进技术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在品种改良上, 以“平凉红牛”新类群选育为重点, 积极实施南德温肉牛冻配改良项目;在养殖环节, 突出温棚养殖、短期育肥、饲草料资源开发、疫病防制等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具体实践中, 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 制定推行饲养管理技术规范等地方标准, 努力提高畜牧养殖的规范化程度和安全水平;与此同时, 结合新农村建设, 大力推行清洁养殖, 在规模养殖户和养殖小区配套建设沼气工程, 积极发展“畜—沼—果 (菜) ”循环经济模式, 发展“一池三改”生态户, 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1.3 注重龙头培育, 推进产业化经营

应坚持以推进产业化经营为方向, 着力构建养、加、贸一体化经营体系, 加快推进草畜产业的优化升级, 采取改制改造、招商引资、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 加快培育龙头企业, 积极发展精深加工, 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使产业化经营水平显著提升。多渠道投入, 改造、新建扩建一批龙头企业, 开发一批拳头产品。与此同时, 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积极培育一批知名品牌, 发挥品牌效应, 增强市场竞争力。

1.4 注重小区建设, 转变养殖方式

解决分户散养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 提高草畜产业发展的集约化水平的必由之路。应坚持“科学规划, 统一标准, 机制创新, 管理规范, 效益突出”的原则和“合理布局, 相对集中, 人畜分离, 综合利用”的要求, 加快以肉牛为主的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 有效促进了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在养殖小区建设中, 可按照以下六种建设模式进行。

1.4.1 示范园区模式由政府及相关部门兴建畜牧科技示范园, 内设若干养殖小区, 引导农户入驻园区, 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服务、分户经营。

1.4.2 龙头带动模式由加工龙头企业建设养殖小区, 实行公司化经营, 吸引农户入驻小区养殖, 成为龙头企业的原料基地和对外窗口。

1.4.3 整村推进模式依托新农村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畜牧世行项目以及扶贫等建设项目, 按照建设资金整合、项目资源互补的原则, 发展“前院后圈”式畜禽养殖小区。

1.4.4 协会牵头模式养殖协会牵头组织建设养殖小区, 并动员会员带资入驻小区, 小区的经营、管理与服务统一由协会负责。

1.4.5 股份合作模式引导养殖贩运大户入股合作, 建设养殖小区, 按照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方式运作。

1.4.6 农户联合模式由政府协调, 动员养殖大户联合投资建设养殖小区, 实行统一管理、分户经营。

1.5 注重协调服务, 促进快速发展

农区统一灭鼠效果调查分析 篇4

关键词:农区灭鼠;效果;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S4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104-1

鼠害是一种生物灾害,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推广先进农业增产技术的力度,采取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对“农区统一灭鼠技术”实施补贴。回顾我县农区统一灭鼠工作,已经取得了理想防治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具体主抓了以下几个主要关键环节。

1 开展宣传培训

1.1 领导分工负责

农区统一灭鼠工作一直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每年都由县政府组织召开《全县农区统一灭鼠工作会议》,各乡镇政府主要领导参加,县、乡镇、村各级组织层层签订农区统一灭鼠责任书,保证灭鼠工作深入持续地开展下去,真正实现鼠口夺粮的目标。

1.2 加大培训力度

农技推广站以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等项目为载体,把灭鼠技术制成幻灯片向广大农民朋友宣传讲解。指导农户开展农区统一灭鼠工作,每年培训农民达到万人以上。

1.3 印发技术资料

为了扩大普及面,每年由县农业总站统一印发灭鼠宣传材料5000余份,通过农业科技示范户辐射到所有村屯,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2 建立岗位责任

全县成立灭鼠工作组织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灭鼠技术环节统一按照“伊通县农区统一灭鼠技术方案”执行。做到责任明确,分工具体,任务落实,确保农区统一灭鼠工作安全有效顺利实施。

3 搞好统一灭鼠

全县农区统一灭鼠工作始终执行“五统一”的原则。即统一组织、统一技术、统一供药、统一配制毒饵、统一投放的原则。灭鼠药剂为0.005%溴敌隆毒饵。由天津市天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提供。

3.1 农区

投药全部采用一次性饱和投饵法。采取多吃多补,少吃少补,不吃不补的方法。稻田:按自然田块,沿田埂投一圈,每隔3m左右为1个投饵点,每点投饵10g。旱田:以5m×10m间距进行等距投饵,每堆10-20g,每hm2投饵3kg。投药后一周将田间剩余饵料全部收回,由村、屯安排指定人员统一管理。

3.2 农舍

统一采用毒饵站投药法。每个农户放置2个毒饵站。每个毒饵站放毒饵50-80g,放置房前屋后、仓房等老鼠经常出没的地方。晚放晨收,避免小孩玩耍出现不安全隐患。

3.3 投药时间

各乡镇根据当地农时季节具体安排。全县分春秋两季进行灭鼠,春季在5月上旬、秋季在9月上旬进行。

4 效果调查分析

4.1 分布区域

全县农区统一灭鼠面积每年40万亩。分布15个乡镇。

4.2 效果调查

仅以2009年度为例。50个鼠夹为一个样方。面积1hm2,共5个样方,250个夹次日。調查结果:农田—灭鼠前平均捕获率为7.11%,灭鼠后为0.70%,灭鼠效果90.16%,具体见附表。农舍—灭鼠前平均捕获率17.32%,灭鼠后为1.44%,防效91.69%。

农区支柱产业 篇5

1.1 政策背景

近年来国家、省、市各级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畜牧业的发展, 在贫困地区发展畜牧业对于农民的增收致富有重要的作用。武山县政府立足本地实际, 提出了“川区抓蔬菜, 山区抓洋芋, 集中抓养殖, 普遍抓劳务”的农村发展的思路, 武山畜牧业得到了跨越式发展, 尤其以牛、羊草食畜牧业发展最为迅速。但随着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 部分山区开始封山禁牧, 导致肉羊放牧土地面积严重缩小, 养羊业难以健康持续发展, 解决饲草料问题是当务之急。

1.2 苜蓿与油菜养殖肉羊背景

武山县鸳鸯镇砚峰村肉羊养殖户, 运用油菜与苜蓿套作提供肉羊粗饲料进行肉羊养殖, 基本情况如下。

1.2.1 养殖户家庭及经济收入情况

养殖户家现有人口7人, 其中具有劳动能力5人, 高中文化2人, 小学文化3人, 无教育经历2人;家庭经济年收入共202 040元, 其中外出务工11万元, 占总收入的54.4%;种植小麦、玉米、油菜收入42 040元, 占总收入的20.8%;养殖肉羊收入50 000元, 占总收入的24.8%。

1.2.2 养殖、土地及种植情况

目前养殖肉羊存栏120只, 主要品种为小尾寒羊, 还有20多只绒山羊。饲养方式为春、夏、秋季进行人工放牧加少量补饲, 在雨季饲草长势旺盛期, 采食营养较全面, 羊只育肥较快, 冬季为舍饲采食干草和少量精饲料与采食油菜幼苗模式, 冬季由于采食油菜幼苗补饲的精料较少, 因此养殖成本较低, 相比其他养殖户冬季肉羊掉膘较少。平时放牧由养殖户负责, 在羊只生病时从外部聘请兽医诊疗, 没有专业技术人员指导管理较为粗放;饲料营养供给不够全面, 有时会出现营养代谢、矿物元素缺少导致的疾病;圈舍建设不规范, 羊舍呈四周分布, 不利于通风换气, 没有保暖升温措施不利于冬季保温;成年母羊采食干草2.6 kg/d、精饲料 (玉米) 0.1 kg/d。

养殖户家自有承包地13亩, 流转土地23亩;垦荒地两处 (半山地) 35亩、 (山地) 30亩, 用于油菜与苜蓿套种;滩涂地 (渭河边闲滩) 35亩种植苜蓿。苜蓿地全年采收苜蓿干草面积2 kg/m2。油菜与苜蓿套种地, 冬季11月份开始苜蓿枯萎, 油菜幼苗叶片呈青黄状, 适宜肉羊采食, 冬季产量为1.8 kg/m2左右。

2 牧草农作物套种养殖肉羊模式分析

2.1 现用饲养模式利害分析

现用饲养模式为完全放牧加少量补饲精料与冬季舍饲加油菜地放牧, 管理较为粗放, 补饲较少。优点:一是充分利用了当地农作物资源;二是养殖过程中补饲精料较少成本低, 养殖投入较少;三是冬季能够放牧, 使羊只活动量增大, 增强了机体免疫能力, 冬季发病率降低;四是采食油菜幼苗, 其可利用维生素含量相对较高, 营养水平的平衡, 降低了营养代谢病的发病几率。

当前养殖现状下的缺点:一是母羊管理不当, 使得母羊发情次数少, 死胎率较高, 羔羊成活率较低;二是管理人员太少, 管理不够精细;三是育肥羊育肥时间过长, 生产成本增加;四是冬季保温措施不到位, 导致冬季肉羊体增重慢;五是牧草与农作物套作种植面积较小, 提供冬季可采食农作物幼苗太少;六是没有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养殖理念;七是养殖品种混乱, 没有规范合理育种扩群。

2.2 苜蓿与油菜套种分析

油菜在当年9月份播种, 第二年7月份收割;在冬季立冬到第二年立春之间, 油菜幼苗由绿转青到枯黄能够作为肉羊的饲草料可利用。苜蓿春、夏、秋季生长, 冬季枯萎, 全年收割两三次。

当地传统方法种植小麦、油菜时冬季其幼苗自然生长枯萎, 没有充分利用, 造成了资源浪费。

2.3 过冬油菜幼苗进行放牧分析

武山当地由于退耕还林政策, 大部分山地都实施封山育林措施, 冬季可利用放牧土地更少。大面积的油菜种植, 提供了冬季放牧的条件, 利用油菜幼苗地放牧不但提供了羊群运动的场地, 而且增加了饲草料的维生素含量, 提升了饲草营养水平。在农作物地进行放牧时, 需通过严格的试验测算单位面积内的载畜量, 控制放牧羊只头数, 保证羊群采食足够的饲草, 并且不影响农作物当年产量。

3 现有模式需要改良的建议

为改善该农作物与牧草套种养殖肉羊模式的现状, 并且使其能够作为一种在全省农区范围内推广利用的模式, 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羊场管理, 在冬季利用农作物幼苗进行肉羊放牧管理, 在尽量减少补充精料降低成本的情况下, 可以提高过冬农作物种植面积, 在冬季能够提供肉羊养殖时的饲草料。二是肉羊养殖要注重日常科学管理, 制定规范的记录登记表, 并汇总分析各项生产性能, 要提高母羊的管理水平, 提高出生率、羔羊的成活率, 缩短生产周期。三是肉羊是草食动物, 在提供日粮是要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作物下脚料, 如玉米、小麦秸秆、蔬菜尾菜等。四是牧草加农作物套种模式载畜量需要严格的试验数据作为基础, 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测算, 甘肃省农区各地种植的过冬农作物种类不同, 大部分可以以这种套作模式养殖肉羊, 具备大面积推广的条件。五是针对目前武山县肉羊养殖品种繁杂, 没有纯正的本地品种, 没有适应当地气候环境, 高产肉性能品种的现状, 现提倡两种解决方法: (1) 集中选择本地养殖存栏量大、适应性强的小尾寒羊进行内部选育, 对体型高大, 背腰平直, 身体呈方形, 四肢粗壮、蹄质坚实, 雄性特征明显的公羊留种;选择体型高大, 抗病性能好, 母性强的母羊留种;种公羊和种母羊数量按照1:15~1:30的比例进行本交, 产生子一代优秀母羊留种, 再与其他优秀公羊交配, 扩大种群数量。 (2) 引进外国优秀品种如杜泊羊、萨福克种公羊, 选择本地母性好, 抗病力强的母羊进行杂交, 所产子一代母羊与父代公羊进行回交扩大母羊种群, 给当地投放种羊改善当地羊群产肉水平, 加强外部品种与本地品种的二元、三元杂交。通过科学合理育种扩大种群来改善当地肉羊整体的生产性能。

4 农区养殖肉羊的思考

农区支柱产业 篇6

我国中部地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 各种形式的产业集聚区在我国中部地区大量涌现。虽然他们没有惠及优越的地理区位、也不具备雄厚的经济基础、没有高新技术产业、甚至没有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但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却表现出巨大的适应性, 显示出强劲的区域经济竞争优势。探讨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竞争优势的源泉成为我国学者关注的焦点。

产业集聚区是指同一产业的企业以及该产业和支持型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1]。研究表明, 产业集聚区不仅是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 更主要是由企业之间及相关产业所形成的网络联系。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虽然具有内部技术创新核扩散、专业化分工、外部经济等集聚经济的好处, 但这些只是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产生区域竞争优势的机理, 其竞争优势的源泉在于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网络组织及其所带来的绩效。

二、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网络组织体系及其竞争优势的源泉

(一) 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网络组织体系

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的成长大多是在市场力的作用下自发形成的, 以小企业产业集聚区较多[3]。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 这些产业集聚区并非集中在高技术产业领域。但从产业集聚区的本质特性来看, 他们也属于一种特定产业及其相关支撑产业的企业与机构相互联系而在一定地域集聚。从其地理边界来看, 并不局限于行政边界, 而是由企业及相关机构的相互联系与依赖决定。

河南省属中部大省。2008年, 河南省对全省312个产业集聚区进行了规范整合, 确认有175个产业集聚区列入省180个产业集聚区规划范围。笔者对河南焦作市高新技术产业区、沁阳市沁北工业集聚区、孟州市产业集聚区以及洛阳、新乡、周口等地区产业集聚区进行的大量调研发现, 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 其区域网络系统也在发生变化,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网络构成主体具有差异性。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从形成到发展成熟, 从其社会、市场、企业所结成网络关系来看, 主要体现在当地政府、从事经营的公司、服务机构、科研机构及银行金融部门所结成的网络体系。如成长在河南省孟州市桑坡村的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 有从事皮毛加工的大公司100多家, 还有家庭个体加工户几百家, 这是集聚区内的主核心体。同时, 集聚区内有多家专门提供皮毛加工服务的部门, 如皮毛加工技术指导站、产品加工设计咨询公司、法律咨询中心和农行、信用社、建行等金融机构。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是与当地乡、村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 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是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 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竞争优势来源分析

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网络体系是一个社会、经济系统。[4]企业 (公司) 结成的产业网络关系, 是集聚区内经济活动的核心。企业在相互合作、竞争、分工中进行, 节约交易成本, 从而分享规模与分工经济的益处。网络体系的形成使良好的地域文化、当地政策优势、各种服务资源和设施等在内部能够充分流动和共享, 使经济活动充满活力和有效;网络组织使区域网络创新成为可能。产业集聚区的各行为主体在交互、协同作用过程中, 产生技术溢出效应, 形成相互学习的环境, 促进技术改进, 形成网络创新。网络组织体现了分工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好处。特别是企业之间的组织关系不仅可以使企业获得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方面的收益, 而且可以缓解由于分工深化与扩大规模而引起交易成本与协调成本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产业集聚区的网络联系、分工经济、规模经济是产业集聚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调研中发现, 成长于中部农区的小企业产业集聚区, 其竞争优势的来源, 一方面表现在上面所述的网络联系、分工经济和规模经济。其特殊性还表现在:区域文化背景、不断地模仿创新、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及农区廉价的土地与劳动力要素成本。

(三) 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竞争优势来源的案例分析

20世纪70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推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中部农区也在市场力的作用下, 很多地方利用传统资源优势发展地方经济, 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聚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 保持了强劲的区域经济竞争优势。位于河南省孟州市城东八公里的桑坡村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 是当地回民在皮毛加工经商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 目前年加工皮毛量达1700万张, 产值17亿元, 成为亚洲最大的羊剪绒皮毛加工基地。

1.网络联系是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内其竞争优势产生的根源。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竞争优势的源泉在于其内部的网络联系。在集聚区网络体系内, 由于行为主体 (企业、服务、金融等) 之间结成了市场、产业、社会网络, 网络绩效使其产生竞争优势。桑坡村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内企业联系十分紧密。随着集聚区规模的扩大, 形成了原材料和设备供应、皮毛加工、产品销售、中间服务等企业群体。他们分工明确, 存在一个既竞争又协作的经济环境中。同行之间以质量和服务占领市场, 上下游之间能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降低了交易成本, 形成区域经济竞争优势。

桑坡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企业之间的垂直关系主要是依产业链而结成的网络联系。从皮毛供应企业到皮毛产品生产企业, 再到皮毛成品销售部门的串联而成 (见图3) 。桑坡皮毛加工企业之间的水平联系是企业之间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随着市场的扩大, 企业之间通过细致的专业化分工, 一个企业可能只生产某个产品的一个部件或者完成某个产品的一个工序, 这些企业通过相互网络联系, 形成一个既竞争又合作的产业集聚区创新环境。

桑坡村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成长在回族集聚村落, 是一个典型的村落产业集聚区。具有经商传统和创业精神的地域文化资本促进产业集聚区的形成和发展。其社会网络是由当地企业家、当地政府和家族、人情等各种关系中交织而成的。企业主与当地政府官员之间建立密切联系, 可以提高用地、融资等办事效率。集聚区内具有共同的政策和地域文化优势, 甚至有些企业具有血源相近而建立或联系。企业之间形成了相互信任的关系, 甚至不受合同的约束。这就提高了企业运作的效率, 降低了交易成本, 也显示出产业集聚区的竞争优势。

2.产业集聚区内存在明显的内部和外部规模经济。桑坡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内, 多数企业规模普遍偏小, 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家庭工厂, 他们成为集聚区的重要特色之一。早期成立的雪羊皮毛公司和隆丰皮草公司随着规模的扩大, 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组织, 在集聚区内起着核心引导作用。其他小企业为了追求内部规模经济, 购进技术和设备, 转变加工方式, 多以机械加工为主。多数企业将利润的大部分用于扩大生产规模, 降低生产成本, 形成了产品价格低廉的竞争优势。规模的扩大, 也使集聚区内培育了品牌。品牌效应使整个集聚区抵御竞争的风险加强, 也是整个集聚区内部规模经济展现的竞争优势来源。

产业集聚区外部规模经济首先体现在政府对整个区域环境的完善上。桑坡皮毛加工集聚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前后, 家庭工场是其基本格局。随着市场拓宽和资本积累, 进入产品升级和集聚区扩张阶段。土地、资金、电力、交通、通讯等方面问题突出。当地乡镇政府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规划土地利用, 为外来投资者提供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在用电、通讯、环境治理、道路建设、金融机构的设置、法律、咨询等方面提供种种便利。为拓宽产品市场, 政府部门还投资建设产品批发市场。环境的改善, 降低了企业投入成本。

产业集聚区外部的规模经济还体现在浓厚的行业氛围上。桑坡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是充分利用传统产业优势发展起来的。在桑坡村, 人们日常谈论的话题, 亲朋之间的串门, 都是以皮毛加工为主题。桑坡村吸收了附近近万人的打工者, 有大量的销售人员奔波在全国各地。大量集中的企业及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 技术、市场、需求信息在桑坡村不断地溢出扩散, 促进了区位品牌的形成, 促使产生创新。

3.分工经济在产业集聚区内外部的体现。随着产业集聚区规模的扩大, 在集聚区内外部产生了分工经济。桑坡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在发展的早期, 企业多以家庭作坊为主。从皮毛选购、皮毛加工和销售, 都是由户主及家庭人员完成。随着规模的扩大, 这些家庭作坊业主就雇佣家庭以外的工人, 从事一些专职工作。使其从生产中分离出来, 提高生产效率。当然, 业主比较注重工人技术熟练程度。比如提高熟练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 对有经验和技术专长的人员, 还采取更好的待遇措施。

随着大量皮毛加工户的涌现, 对皮毛加工中的辅助工业及中间产品的需求随之增加。一些专门从事某一环节或服务行业的企业也不断地建立起来。皮毛加工业主从事皮毛原料鞣制、剪裁设计、产品包装、产品销售等工艺过程的生产, 分工更为精细。共同完成皮毛产品生产和各加工企业的配件供应。

专业化分工的加深, 也会造成同行之间的相互竞争。在桑坡的皮毛加工产业产业集聚区内, 众多的企业所处区位、运输、物流成本等条件都一样。为了降低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 就需要在生产中富于更好的创意。一旦好的创意产品投入市场, 就会引起其他企业效仿, 很难长期占领市场。若长期领先市场, 企业就要不断地创新, 创新的压力促进整个产业集聚区内的产品质量不断上升。

4.产业集聚区内的模仿性创新竞争优势。成长于中部农区的产业集聚区, 其研发机构、先进科技、高技术人才等方面是相对缺乏的, 自主创新的能力较弱。因此, 他们主要依靠模仿性创新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当然, 模仿虽然是普遍的现象, 但创新确是很难的。模仿创新既能降低创新的难度, 又能降低创新产品的市场风险。

桑坡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内, 模仿创新是其主要的创新过程。在调查中发现, 桑坡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内的80%的技术来源于“模仿”。大企业的技术主要来自集聚区外部, 而小企业的模仿多来自集聚区内部, 小企业比较大企业更加依赖模仿。桑坡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内部的各种信息、知识、技术和经验能在区域中快速地传播, 从而提高了企业和机构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增强了整体区域的学习效应。桑坡内的龙头企业, 他们往往深入国内外交易市场, 搜集信息和新产品。发现好的产品, 马上购回来, 组织人员研究, 取长补短, 并将模仿创新的产品投入市场。而这种创新成果一旦流入市场, 又会引起周围企业的模仿, 并且更有创意。

在集聚区内部, 一些企业好的产品创意往往很难长期独享。因为集聚区内部人员流动频繁, 行业之间相互学习, 从而促进产品的改进。可见, 模仿性创新在桑坡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升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5.产业集聚区竞争优势来源的特殊性。一是良好的地域文化环境。离开了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和制度取向, 产业集聚区就不可能成长、壮大[5]。从桑坡村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发展来看, 其特色的地域文化资本起到重要的作用。受博大精深中原文化的影响, 培育了富于创业的当地企业家。他们利用传统皮毛加工经商优势, 结合现代技术优势, 发展现代皮毛加工产业。桑坡村村民是“家族而居”, 初期的家庭皮毛加工小作坊, 使得管理成本大大降低。由于一个村庄的人们, 具有相同的生产、生活和行为习惯, 其意识形态与价值判断是趋同的, 企业间的冲突能够得到缓解, 利于产业集聚区的成长、发展。

二是当地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从桑坡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内的发展来看, 离不开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政府部门在集聚区发展的初期, 由于政策的支持, 解决了土地、资金、技术等问题, 使集聚区不断发展壮大。在成长期, 政府部门通过扶持大公司的成立, 树立了皮毛产品品牌形象。政府部门建立皮毛商贸城, 拓宽了产品的销路。通过金融机构、科研机构、服务机构的设立使产业集聚区不断完善。通过政府部门在污水处理、通讯、电力、关键技术等方面问题的解决, 使产业集聚区有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

三是生产要素成本低廉。在桑坡村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内, 一些企业扩大规模需用土地, 其地租只有每公顷每年只有5000元左右。皮毛加工业需要的劳动力, 多是桑坡周围村的村民, 离家较近, 生活方便。工人只需简短培训即可上岗。工人平均工资只有700-800元, 但工人的满足感却很强, 积极性也很高。

参考文献

[1]曾忠禄.产业集群与国际竞争[J].当代财经, 1996, (7) , 48-51.

[2]Williamson OE.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M].NewYOR K:free Press, 1985.

[3]李小建, 李二玲.中国中部农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研究———以河南虞城县南庄村钢卷尺企业集群为例[J].地理科学, 2004, (2) :136~141.

[4]孟韬.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基于柳市电器集群的实证分析[J].经济管理, 2007 (3) :6-11.

贵德农区实施绵羊育肥配套技术 篇7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在我县三河地区的农牧交界处, 牧草长势良好, 农作物秸秆较为丰富, 白天以放牧为主, 晚上在文棚内过夜。平均海拔2 100 m左右, 无霜期为131 d , 年降雨量为252.2 mm, 年平均气温7.2 ℃, 绵羊数量多, 属全县交通便利的地方, 销售环节好, 农牧民群众科学养畜的意识比较浓厚, 积极性高。

2 供试材料

供试羊由河西镇拉芨盖村绵羊育肥户提供, 成年杂种羊240只, 对照组系当地土种羊、藏系羊。供试羊精料由青海省江河源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牛羊肥育精补料402-3, 饲草采用育肥户自己刈割调制的燕麦干草及秸秆。

3 育肥方法

根据当地的草山、饲草料情况, 采取放牧加日粮和暖棚、舍饲不同育肥方法, 对照羊则不加任何补饲, 自然放牧, 试验羊和对照羊均在暖棚过夜。

(1) 放牧加日粮补饲, 羊群以放牧为主, 每天每只羊补混合料350g, 尿素5 g, 精盐10 g, 育肥期为60 d, 见表1。

(2) 暖棚全舍饲, 利用试验地砖木结构暖棚, 试验羊每只每天补混合料350g, 尿素5 g, 精盐10 g, 饲草均为自家的小麦秸秆等, 育肥期为60 d, 此组为成年杂种羊和土种羊, 见表2。

(3) 育肥效益:

试验结果表明, 在同一饲草圈舍的条件下, 杂种羊经补饲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杂种羊屠宰率为48%, 土种羊45%, 每公斤混合料1.60元, 3~4月份市场肉价为15元, 见表3。

4 小 结

(1) 试验结果表明, 杂种羊生长发育快, 育肥效果及经济效益等方面都优于当地土种羊, 我县三河地区利用寒冷季节进行反季节育肥值得推广应用。

(2) 重视科学养畜, 采用杂种羊优势, 暖棚集约饲养, 疫病防治, 补喂精料短期育肥出栏等系列配套技术, 是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半干旱农区羊养殖技术 篇8

1 场址选择及圈舍建设

场址选择应为地面干燥、排水通风良好, 离居民区及公路等至少500 m以上, 以利于防疫。根据场地的大小、方位确定圈舍、管理用房、青贮池、药浴池、饲草料房等位置。原则为将场地分为生活区、饲草料加工区、饲养区等3个区, 便于工作的同时, 还有利防疫。圈舍一般坐北朝南, 为半开放式暖棚, 以利采光、通风, 冬天则加塑料暖棚以利保温, 羊舍示意图见图1:

2 饲草料加工制作

通过多年的探索, 半干旱区养羊成败的关键是饲草料的制作与处理。以前我县引进的小尾寒羊养殖都是小规模饲养, 农民通过简单的放牧解决饲草料问题, 但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 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林权改革, 草地、林地已禁止放牧, 放牧已经无法满足大规模养殖的需要。有些农户加工干玉米秸秆和麦秸来喂羊, 营养价值无法满足羊的需要, 造成羊掉膘死亡。近年, 在半干旱农区通过推广双垄沟播技术, 农户50%的地块种了玉米, 全株期亩产量达到5~6 t, 可满足5~6只羊1年的饲草需求, 经济效益显著。我们通过青贮全株玉米很好的解决了农区养羊饲草料供应问题。

3 青贮玉米饲料制作

青贮玉米就是在秸秆新鲜时经过铡短粉碎处理, 填入事先建好的青贮池内, 通过厌氧发酵, 产生酸性环境 (pH值4.0左右) , 抑制各种有害微生物的繁衍, 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 并且可调制成多汁、具有特殊气味、营养丰富、耐贮藏、可供冬春季节饲喂牛、羊的一种多汁饲料。它不仅解决了枯草季节的饲草短缺问题, 同时也提高了饲料的适口性, 增加采食量。在玉米腊熟期或乳熟期制作的称为全株青贮玉米, 不仅有以上的饲用性能, 其营养更加全面, 能更好的满足羊各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要。

4 羊病防治

西藏农区县级政府职能的转变 篇9

关键词:西藏县级政权;政府职能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1-0079-0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①西藏的县级政府是西藏县级政权的基础。行政职能的错位和交叉,不仅造成行政效能低下,经济资源被行政机构自身消耗掉;更重要的是,它无法履行宏观经济管理、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等职能,无法向广大农牧民提供合格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因此,目前西藏县级政府体制需要改革,职能需要转变,这样才能给西藏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具体讲,要加快西藏县级政府职能的转变,建设法治、责任、为民和服务型政府,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实现西藏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长治久安。

一、依法执政,建设法治政府,不断提高公信力

实现西藏县级政府职能转变,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和“努力实现西藏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的重要指示,贯彻落实俞正声主席“依法治藏、长期建藏、争取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坚持依法治县、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政府是执法的主体,县级政府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在法制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智能科学、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推进西藏法治政府的建设。首先,要求政府干部人员始终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制,坚决惩处失职、渎职之过,确保权责一致。其次,要针对本县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建立健全县域执法机制。要加大关系群众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完善执法程序、公开执法流程。力争做到各个领域有法可依,以法制的完善促进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最后,要强化执法监督体系。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的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

二、科学施政,建设责任政府,不断激发创造力

新的形势下,对西藏县级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西藏基层处于能否实现西藏社会稳定的一线区域,是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的关键领域,西藏县级政府不仅要承担起维护社会稳定,推动西藏实现长治久安的政治责任,同时,西藏基层还是与广大农牧民联系最为密切的地域,还要承担起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维护人民切身利益的责任。

这就要求提高县级干部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意识,努力把西藏县级政府建设成为思想牢靠、立场坚定、组织巩固的责任政府。不断提升县级政府的施政能力,科学施政,坚定的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着力解决“四风”突出问题,切实做到务实干事、清廉从政、为民造福。

同时,还要做到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重实际、办实事、求实效。大力倡导立说立行的务实作风,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真正把心思用在事业上,把精力用在工作上,把劲头用在发展上。着力改善文风、会风,精简优化办事流程,提高行政效能。努力营造宽松、宽容、宽厚、和谐的干事创业环境。严格目标责任制,对各项重点任务定责任、定时限、定标准、定要求,确保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推动各项工作提速、提质、提效。

三、为民谋政,建设为民政府,不断增强凝聚力

古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史鉴,今有我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可见广大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维护政治稳定,巩固执政地位中的重要性。因此,要转变政府职能,以人为本,建设为民政府。西藏县级政府要做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首先,要广纳群言、广集民智,从基层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举措,从群众中汲取发展的智慧和经验,保证做出的决策、采取的措施,更加符合实际,更加切实可行。其次,要大兴调查之风,推进干部到村组、下基层“接地气”,在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中提高威信、增强底气,树立形象、赢得民心。

最后,要加强县级政府的绩效管理,绝不是表面工程,“为绩效而绩效”,而是要最大限度的提高本区域资源的使用效益,将财政投入到发展本区域社会事业和提高农牧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上来,让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四、高效理政,建设服务政府,不断提升执行力

努力建设服务型县级政府,全面深化改革,创优服务环境,是西藏服务型建设的重要内容。西藏县级政府应致力于为当地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首先,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巩固提高县行政审批事项履职能力,深入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扎实推进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建好政务服务综合应用平台,以信息化手段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着力创优投资环境,及时解决企业在项目落地、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其次,要深化公共服务改革。加快医疗体制、农村客运市场运营体制及水、电、通信等方面的改革步伐,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要求,积极有序地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明确划分职责权力,努力提高县级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注释:

①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

参考文献:

[1]叶维钧,潘小娟.中国县级政府机构改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06.

[2]訚柏.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06.

[3]徐鲁航.区县政府机构改革的文化思考.潮汕调查[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12.

[4]王跃,续文辉.发展稳定目标追求下的西藏县级政府建设[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01).

[5]扎西多布杰.西藏县级政府改革创新探析[J].西藏发展论坛,2013(02).

浅析农区人工种草的现实意义 篇10

1人工种植牧草, 首先解决了发展草食家畜饲料需求

多年来, 凌海市草食家畜生产所需饲料大部分是靠天然放牧和饲喂农副产物 (秸秆、豆杆、花生秆等) , 营养单一, 不能充分体现出良种家畜的优良生产性能, 生产力一直上不去。尤其是近几年来, 由于天然草场严重退化, 过度放牧, 采食不足。采用舍饲、半舍饲实施牛羊圈养技术, 营养全价饲料供应矛盾突显出来, 只能人工添加各种所需微量元素和添加剂, 结果是不仅增加了饲养成本, 饲养效果也不尽理想, 结果造成我地区冬春缺草, 牛羊夏肥、秋壮、冬瘦、春死的恶性循环。对此, 针对养奶牛户、繁殖牛场、种羊场及养鹅大户, 首先以解决优质牧草为着眼点, 向全社会推广人工大面积种草养畜技术。到目前种草养畜已扩大到母猪补饲、草粉加工养猪、养鸡及许多饲养项目。饲草种植也由最初豆科牧草, 发展到饲料作物、饲料菜。在饲草利用上, 也由最初的青饲到现在的加工储藏、青贮、打浆等。据统计, 全市人工种草4 287 hm2, 涉及各类饲养农户1 380户, 年饲养各种畜禽10.2万头 (只) , 节省精饲料投入696万元, 从而有力促进了我市草食家畜的发展截止到2006年三季度末统计, 全市牛饲养量达7.97万头, 羊饲养量达48万只, 鹅饲养量达20万只。

2 农区种草养畜, 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生产优质畜产品的有效举措

以作物秸秆和籽实饲养草食家畜与种草养畜这不仅是生产观念、生产方式的转变, 而且昭示着草地畜牧业的真正内涵。其一, 牧草种植有利于改良土壤, 培肥地力, 减少水土流失。实现农业轮作, 确保农业高产稳产的有效措施。资料显示, 豆科牧草一年可固氮100~300 kg/ hm2, 增加土壤有机质1 020 kg, 减少水土流失3 480 kg;其二, 紫花苜蓿草年产青干草12 750 kg/ hm2。所含粗蛋白质2 115~3 060 kg是玉米的5倍;其三, 人工种植牧草营养丰富, 全价消化利用率高, 尤其是对基础繁育母畜而言是不可缺少的, 并且饲喂多样, 简便易行, 适合实际生产应用。大有乡王成才用承包田种植紫花苜蓿草20亩, 精心管理, 牧草长势良好, 一年可刈割4次, 晒制青干草冬天补饲, 2003年养牛20头, 现存基础可繁殖母牛35头, 3年间共出售育肥牛35头, 获效益14万元;其四, 出售商品草效益是种粮的1.7倍。双羊镇双羊村, 在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中, 2004年进行了人工种植紫花苜蓿133.3 hm2, 年均产干草170万kg, 以1.1元/kg计算, 平均收入935元/667 m2, 是种玉米收入540元/ 667 m2的1.7倍, 且一次种植可利用8~10年。

3 选择牧草品种, 改良土壤

凌海市沿海六个乡镇, 不适宜种植农作物盐碱地有8 600 hm2, 沿大、小凌河两岸五个乡镇, 有沙丘地6 100 hm2, 15年前盐碱地只天然生长少量碱草、芦苇草、羊胡草、盐蓬等植物, 沙丘地土质松散、瘠薄, 冬春尘土飞扬, 近于沙漠化, 好年景春种秋收产粮不足150 kg, 从1990年开始, 在安屯、八千、阎家等沿海乡镇大面积模拟飞播沙打旺牧草累计达1 500 hm2。盛草期可产鲜草4 000~6 000 kg/667 m2。通过4~5年改良, 而后改种水稻单产达450 kg以上;在白台子、右卫、双羊等沿大、小凌河两岸乡镇在沙丘地搞林草间作800 hm2, 取得了林草共生、树木繁茂的良好效果。确定了林草间作生产模式, 逐步将沙丘地改造成良田。大部分沙丘地经过8年后树草固沙改良, 复耕后种植玉米单产均超过400 kg以上。

4 人工种草在农建上大有作为

凌海市八个乡镇为丘陵、山区乡镇, 每年秋天修建果树平台和挖鱼鳞坑 (栽树) 为主要工作目标的农田基本建设面积达2 000 hm2, 由于这项工程是在高坡度半山腰上, 天然植被被破坏。翌年极易造成水土流失。1999年首先在板石沟乡三家子村1 000 hm2的每个鱼鳞坑周围浮土上春播沙打旺, 获得理想效果。牧草发芽出苗早、整齐、生长较快, 不但固土防止水土流失, 而且当年即可刈割, 为当地养牛、养羊户无偿采用, 得到乡村领导和村民的赞许。然后将这一工作经验在八个乡镇全面推广。现在每年种植沙打旺、紫花苜蓿400 hm2, 占当年山建总面积的20%。现累计存草面积达1 900 hm2, 年可刈割青干草1 878万kg, 以草养畜受益户达1 120户, 取得经济效益达56万元。

5 人工种草 (饲料作物) 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上一篇:保障性住房项目下一篇:护理风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