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柱基础

2024-09-12

支柱基础(精选10篇)

支柱基础 篇1

美国政治学者福山把现代政治的要素归纳为三点:强大的政府、法治和负责制。他说,后两个要素是用来制约第一个要素的。现在中国只具备第一个要素而尚未具备另两个要素,因此经济高速增长的现状是难以持续的。

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称“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被提升到“长治久安”的高度,说明今后一个较长的阶段内,中国将着力从财政领域出发,补课现代国家的后两个要素,具体说,就是税收、预算和财政体制的法治化,以及建构各级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完整而严格的责任制。

现代财政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财政不只是简单的技术或工具的问题,而是塑造现代国家的利器,有什么样的财政就有什么样的国家。财政塑造着现代经济、社会文化与价值、有效率的官僚体制、特定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与此同时,也塑造着这个国家的人民。

按照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的理解,整个社会是由政治体系、经济体系和社会体系三个子系统构成的,而财政是连接这三个子系统的媒介。既然财政是“整个社会”的财政,那么,当财政发生危机时,便会波及社会的各个子系统,酿成社会的系统性危机,反之亦然,“整个社会”的危机也就会通过国家的财政危机表现出来。

而我国现实版的经济体制改革并没有把财政作为社会子系统的媒介来看待,而是将社会的系统性危机与财政危机做了颠倒性的理解,使得财政与其中的经济系统的关系显得过于密切,破坏了三大子系统的平衡关系,极易触发整个社会系统出现全局性的危机。新的财政体制改革以衔接三个子系统的节点———财政为主线,对社会各子系统的相互关系进行调整,其目的,显然不只是处理财政领域的局部问题,而是借此重构社会三大子系统的平衡,用以克服已然日益浮现的“整个社会”的危机。

我国改革开放已过35年,但政府职能和公共责任的定位问题仍未解决,一是政府与市场的界限不清,国进民退、 与民争利的趋势难以遏制;二是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支出责任和事权划分不清晰,地方财政高度依赖于中央政府,缺乏自主性。中央政府做了许多地方政府该做的事,而地方政府又不得不做许多中央政府该做的事,地方各级之间也层层向上集权,越到基层越困难。近年来,地方财政收入只占46.7%,支出占比则高达78%以上,比例严重失调。过度集权的结果,是财政秩序紊乱,成为腐败的温床,而效率必然难以成长于其间。

未来中国的财政体制改革,其重心应该在地方,特别是县乡基层政府的层面上。今后,建构公共财政体制的逻辑是自下而上,而不再是以往的唯上主义,而且一定是法律而不是一般性的规则起作用。所谓央地“两个积极性”,也只有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才有实际价值。当前应该做的事情主要是:

———在总体税负不变的前提下重构地方税主体税种,办法是分割增值税和刚刚归并于增值税的营业税,在商品零售环节上征收销售税,此举还对不同地域的公共服务及政府间关系具有难得的公平含义;

———与上文的看法相同,销售税,还有酝酿中的房产税等,其开征与治理的决定权归地方,注意不是中央开恩“放权”,而是法律意义上的“分权”,地方政府也就不必冒道德风险,以不合法的税收优惠“关照”属地企业了;

———在各级政府支出责任与经合法授权之后的事权基本适应之后,所谓“事权与财权相匹配”便不再是个如何重要的问题,可以在主体税种共享而不是从税种上彻底分家的基础上建立起规范的分税体制,其实世界上多数分税制的国家就是这么做的;

———建立全国性的基本公共服务最低标准,所谓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才是可能的,接下来,对体制便只是个“分钱”的技术层面的要求了,难度并非大的不得了;

———促进预算和财政信息透明化,在此基础上才谈得到人大审议监督和公众问责,加上民众所交之税与其所享受的公共服务不再被税制割离的因素,体制的纠错机制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为建构现代财政制度,学者们和政府应该先算一算,未来若干年我国的GDP究竟能供养得起一个多大规模的政府,并开出一份政府行为的“负面清单”来,这才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真问题,也是必须回答好的问题。

巧取豪夺

支柱基础 篇2

自满自大轻信是人生的三大暗礁。骄傲嫉妒贪婪是人生三个火星。说坏话说假话势力眼是人生三大厌恶!

坦白使人心地轻松的妙药。

拙劣的工匠埋怨他的工具。

事繁勿慌时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做人三要:一要恩怨分明敢作敢为敢拼敢搏。二要视野开阔,心胸豁达心态平和。三要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信心给人方便!

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做人不能只有一双美丽的眼睛,更要有一个智慧的眼光!

做事,无法要求完美,但至少要能完成,才算尽到自己责任;做人,无法要求万能,但至少做到可能,才能堪受人生担当。

无故无新,惟贤是亲。

不因他人言行而动摇初衷;不因挫折困难而灰心丧气。做人要有自强自信自尊。面对失败还须有傲骨!

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测,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度的。

大事不糊涂,小事不渗漏,得拿起时则拿起,得放下时且放下。做人要懂得拿得起是一种胆略,放得下则是一种智慧!

在选择别人时,也要让别人要想选择自己,在考验别人时,也要让别人考验自己。

为人处事,必须能屈能伸,可方可圆,外表大度圆融,内心见棱见角,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做人要五有:有强健的身体;有正当的职业;有精湛的技能;有丰富的知识;有公道爱人的热心!

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太岁头上动土,老虎嘴里拔牙是万万不可能的。但如果太岁和老虎要你的命的话,你还动不动?拔不拔?

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镜至明而丑者无怒。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构建企业安全的三大支柱

★ 人生的十大准则

★ 《周易》三大人生智慧

★ 健康运动口号

★ 体育健康口号

★ 人生,生命,信仰初中作文

★ 健康饮食,健康人生

★ 你是我的信仰

★ 产品环保健康口号

三大支柱鼎足立 篇3

质量宏观管理的内容是什么?在质量的宏观管理中,政府的职能和角色应该如何定位?就此,记者采访了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程虹教授。

质量宏观管理的三大支柱

“微观质量管理研究个别质量现象,主要是企业(或其他单一组织)对个别质量管理的方法与手段。相对于微观质量管理而言,质量宏观管理研究一个区域内的总体质量现象,主要内容是政府和社会对总体质量管理的方法与手段。”在网上,程虹对记者的采访进行了回答。

程虹于2008年在武大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开创性地提出了“质量宏观管理”的研究领域,并就质量宏观管理的科学范式、基本原理、模型体系、指数测评和质监体制改革,进行了基础性、战略性和应用性的系统研究。

程虹认为,质量宏观管理体制由三个体系共同构成:市场质量监管体系、社会质量监管体系和政府质量监管体系。

所谓市场质量监管,就是依靠充分竞争的市场机制,主要是指一些市场中的营利性机构,对质量进行的监管。社会质量监管,就是指一些非营利的社会组织,从事的对质量监管的行为。政府质量监管,就是指由政府成立的专业质量机构,对质量进行的监管行为。

程虹说,这三大体系构成了质量宏观管理的三大支柱。无论是市场监管主体的发育,还是社会质量监管的推进,都有赖于政府的制度安排和积极引导。特别是在极少数关键质量安全领域,政府的质量监管更是起着直接的主导作用。因而,质量宏观管理体制就是:以市场质量监管为主体,社会质量监管为基础,政府质量监管为主导。

一个真正有效的质量宏观管理体制,是与以上三个主体作用的共同发挥密切相关的。比如,新闻媒体在质量监管中最大的作用是提供质量问题的线索,然后市场主体基于这一线索进行专业性的检测,政府主体对这一有专业检验结果的质量问题作出最后的处罚。

程虹提出,质量宏观管理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要促进区域内总体质量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总体质量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安全的基础,更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核心。

总体质量发展主要取决于三大要素:第一,完善的质量领域的法律、标准、监管、信息和市场制度;第二,充分投入的质量检测、认证、计量、统计和工程技术;第三,以道德追求和信用自律为核心的公民质量文化。在以上三大要素基础上,诸如一个国家的开放程度,受教育人口的比重,以及稳定的政府管理等因素,也都对总体质量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质量宏观管理水平的测量

目前,在对经济发展衡量中,多是数量指标,如GDP等。单一的GDP发展指标,已经广为人们所诟病,其主要理由是GDP不能完整地反映经济发展的质量,特别是对福利的影响。人们既需要反映经济发展的GDP等数量指标,又需要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质量指标。为此,学术界开发了诸如社会发展指数等不同的衡量指标,力求弥补GDP衡量的部分缺陷。

在美国广为应用衡量经济质量的指标是顾客满意度指数,试图通过基于顾客的满意来反映产品的质量程度,从而判断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2009年1月,程虹在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对“质量宏观管理”进行计量的专业论文一《我国区域总体质量指数模型体系与测评研究》。在这篇论文中,程虹提出了对既定范围的质量发展水平的衡量的TQI指数。TQI指数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一个区域质量发展的现状,不同领域质量发展的差异,从而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质量发展对策。

程虹认为,随着竞争的不断升级,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发展为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在区域竞争过程中,既要衡量区域竞争的数量,又要衡量区域竞争的质量。离开了TQI的衡量,必然陷入对区域整体质量发展的模糊性判断,导致对策和决策失灵。

政府质量监管体系的过渡性

质量宏观管理体系中,政府的角色如何定位,程虹结合国内外情况进行了战略性的理论研究。

程虹认为,政府质量监管最重要的职能,是为质量宏观管理体制的建立提供有效的制度平台,这就是政府质量监管发挥主导功能的含义所在。特别是要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为市场、社会和政府自身这三个质量监管主体,确定相对清晰的监管领域,以及不同的监管职能。

政府的质量监管主要集中在极少数的关键质量安全领域,要配备完整的机构、人员、经费和高水平的检测实验室,确保涉及人的底线的质量安全。政府有限的监管资源,必须投入到有限的关键领域,才能达到有效监管的目标。

政府还可以通过政府质量奖的设立,严格的司法功能的发挥,对质量检验检测的购买等方法,建立起对微观质量主体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对于我国现有质量宏观管理体制,程虹认为其主要特征是“过渡性”,也就是正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监管体制过渡。这种“过渡性”的特征,是我国现有质量监管体制的最基本国情。“过渡性”的质量监管体制,对于近些年来“中国制造”的崛起,也就是对提升我国总体质量的发展水平,发挥了重要的制度性激励和监管功能。同时,“过渡性”的质量监管体制,也面临着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众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全球化条件下的质量宏观管理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化,特别是传统贸易格局的变化,各国政府日益重视质量标准的作用,有些甚至将其作为非贸易壁垒的基本手段。同时伴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方式的变革,各国政府也将标准的竞争提升到国家产业战略的高度,借助对标准的垄断获得国家的竞争能力。

“全球化条件下的不同国家间的标准竞争战略,是质量宏观管理研究的重要对象。”程虹说。

支柱基础 篇4

1 接触网支柱选型和技术经济比较的研究

根据客运专线特点, 接触网支柱应采用截面较小的环形截面支柱或H字形钢柱。由于高速运行的列车引起的空气流体压力, 对其旁侧的接触网支柱影响很大, 因此采用环形截面支柱比H字形截面支柱更有优势, 对各种环形等径预应力混凝土柱、圆钢管柱、H型钢柱及其基础作技术经济比较见表1 所示。

客运专线可采用的接触网支柱型号及配套的基础比较如下:

(1) 环形等径预应力混凝土支柱, 这种支柱容量达到80 kNm~100 kNm时, 支柱截面直径为400 mm, 带法兰的环形预应力混凝土支柱重量约2.1 t。

(2) 圆形钢管支柱, 分等径圆形钢管柱和锥形钢管柱两类, 在路基上均可采用机械钻孔灌注桩基础。圆锥形钢管柱与等径圆形钢管柱相比, 具有可防止腕臂抱箍下滑, 且美观的特点。等径和圆锥形钢管柱容量均可达到80 kNm~100 kNm, 圆形钢管柱底直径只须350 mm就可满足强度和挠度的要求, 重量分别为0.59 t和0.68 t。其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且美观, 使用寿命长, 这点是环形等径混凝土支柱无法比拟的。

(3) H型钢柱与圆形钢管柱相比, 重量大, 抗扭曲远不如圆形钢管, 且柱底座与钻孔灌注桩基础很难匹配, 灌注桩直径达到 ф800 时才能满足其安装要求, 且预留螺栓有方向性, 预留螺栓难度较大。

(4) 桥梁上的接触网支柱, 应采用轻型钢结构支柱。高速铁路桥梁是现浇连续梁, 不是一般常用的简支梁, 所以接触网支柱只能在桥梁面上预留安装, 而不同于一般铁路桥接触网支柱安装在桥墩上, 要求桥上接触网支柱要轻且截面小, 而结构式钢柱重量虽轻, 但截面较大, 不满足现浇连续梁桥面系的要求。故只能采用圆形钢管柱和H型钢柱。

综合上述比较, 圆形钢管柱和H型钢柱比环形等径混凝土支柱投资较大, 圆形钢管柱和H型钢柱的优点是重量轻, 而采用的钻孔灌注混凝土基础相同, 故在路基上采用环形等径混凝土支柱投资较省, 得出以下三种支柱选型方案:

(1) 路基区段采用 Φ350 环形等径钢筋混凝土柱, 桥上采用 Φ350 等径圆钢管柱 (热轧无缝钢管) ;

(2) 路基区段和桥上均采用 Φ350等径圆钢管柱;

(3) 路基区段和桥上均采用H型钢柱 (热轧H型钢) 。

2接触网支柱容量 (弯矩) 计算和支柱挠度 (变形) 控制范围的研究

客运专线接触网支柱侧面限界大, 导线张力大, 没有小曲线, 对支柱的变形控制较高。接触网支柱容量计算时, 风荷载标准应按50 年一遇的风压采用, 除风荷载体型系数按支柱构造形式取值外,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按沿线实际地形地貌 (如田野、山谷、市区) 分别取值计算, 对于桥上接触网钢柱除考虑第一振型的影响外, 还应考虑脉动影响系数。接触网支柱挠度 (变形) 的控制目前国内以柱顶挠度不大于L%为标准, 客运专线取接触网支柱腕臂底座处水平位移控制在50 mm内。支柱挠度计算公式应考虑变位的迭加, 计算公式如下:

经计算:接触网支柱不考虑增高时, 当支柱腕臂底座处水平位移达到50 mm时, 柱顶挠度未达到L%, 而接触网支柱增高后, 则柱顶挠度超过L%, 可见控制接触网支柱腕臂底座处水平位移不受接触网支柱高度影响。

3接触网支柱基础类型的设计特点和施工工艺的研究

客运专线整体路基不允许在其上采取人工大开挖基坑, 接触网支柱基础也应设计成截面小, 并能使用机械施工的钻孔灌注桩基础, 见图1 所示。

客用专线可采用的接触网支柱基础类型比选如下:

(1) 采用机械钻灌注桩基础, 其优点:灌注桩直径 (ф700) 小、可采用机械钻孔、开挖时不破坏路基整体性, 且灌注桩基础顶预留地脚螺栓与环形预应力混凝土支柱底法兰盘安装方便。

(2) 圆形钢管支柱, 分等径圆形钢管柱和锥形钢管两类, 在路基上均可采用机械钻孔灌注桩基础。

(3) H型钢柱与圆形钢管柱相比, 重量大, 抗扭曲远不如圆形钢管, 且柱底座与钻孔灌注桩基础很难匹配, 灌注桩直径达到 ф800 时才能满足其安装要求, 且预留螺栓有方向性, 预留螺栓难度较大。

(4) 钻孔灌注桩基础的施工, 由于采用履带式旋挖钻机, 一般在道床成形未铺轨前施工较容易控制基础质量, 但对接触网平面布置有一定的限制, 如果在铺轨后施工基础, 履带式旋挖钻机无法进场, 只能将其安装在平板车施工。

(5) 桥梁上的接触网支柱, 应采用轻型钢结构支柱, 高速铁路桥梁是现浇连续梁, 不是一般常用的简支梁, 所以接触网支柱只能在桥梁面上预留安装, 而不同于一般铁路桥接触网支柱安装在桥墩上, 故要求桥上接触网支柱要轻且截面小, 这样支柱底座预留容易实现, 且对桥面系其他设施影响较小。

4 接触网下锚支持结构及相应基础的研究

路基上接触网下锚支柱采用打拉线形式, 拉线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形式, 这样可与支柱基础形式达到统一, 而在桥上设置下锚柱时, 应考虑桥面系的结构特征和受力特点, 建议采用双肢柱结构, 把下锚底座与腕臂底座分别设置在不同的肢上, 双肢柱又互为连接共同承受下锚产生的弯矩, 双肢柱是顺线路设置 (见图2所示) , 其特点是减小了垂直线路方向的尺寸, 加大了顺线路方向的尺寸, 使桥梁受力更加合理, 也满足接触网下锚的受力要求。

5 结束语

对接触网的支柱和基础选型要根据线路特点和技术要求, 区分路基和桥梁等区段的不同条件, 综合考虑技术经济比较及施工难易等, 确定选择合理的接触网支柱和基础。

摘要:客运专线接触网是牵引供电系统的主动脉, 其功能是通过与受电弓在运行中的良好接触将电能传给电力机车。为保证向电力机车或动车组供电的可靠性, 对接触网的支柱和基础要求极高。笔者通过对各种接触网支柱的分析比较, 提出了适合客运专线接触网的支柱和基础选型方案, 为今后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客运专线,接触网,支柱

参考文献

[1]谭秀炳, 刘向阳.交流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系统[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3:138-143+237.

[2]铁道部电气化工程局电气化勘测设计院.电气化铁道设计手册:牵引供电系统[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8.

[3]曹建猷.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3.

[4]电气化工程局, 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高速铁路牵引供电技术研究[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5.

[5]楚振宇.高速列车负荷分析和供电系统的算法研究[J].电气化铁道, 2006 (Z) :145-146.

精神支柱摘记内容 篇5

人生之路不可能平平坦坦,生活的海洋不可能风平浪静,理想的航程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常常有坎坷,时时有风浪,处处有暗礁。问题是,当你因坎坷而跌倒时是否一蹶不振;当你因狂风折断桅杆时是否失去斗志;当你奋斗的航船因暗礁而搁浅时是否心灰意冷。

我不知道理想离成功有多远,但我知道当你在理想的航程中遇到挫折时绝不能失去精神支柱。

周文王被囚禁之后,没有消沉,推演《周易》成了他的精神支柱。左丘明双目失明后,没有轻生,编写《国语》成了他的精神支柱。

吕不韦被贬到蜀地后,没有悲观,著作《吕氏春秋》成了他的精神支柱。孙膑被挖去膝盖骨后,没有绝望,编著《兵法》成了他的精神支柱。屈原被流放之后,并没有气馁,创作《离骚》成了他的精神支柱。相反,失去精神支柱就意味着自我毁灭。

三毛失去精神支柱,一条长筒袜结束自己的生命;老舍失去了精神支柱,济南大明湖成了他最终归宿;海明威失去了精神支柱,一颗子弹让他停止了呼吸。王国维失去了精神支柱,北大未明湖成了他生命的终点。

精神支柱是什么?它是自信,是毅力,是遭遇挫折后不服输的韧劲。

许多年前,一个香港小伙子,跨过香江越过大洋来到了美国,一面上大学,一面致力于自己的武学研究,一个漂泊在异国他乡的小伙子,因开办武官,创立武学新理论而遭遇了许许多多的磨难:有他国的种族歧视,有同行的挑衅问难,有小人的卑鄙暗算。但他挺过来了,脊椎骨严重折伤的他居然重新站起来了并恢复功力。永不服输的他这样对妻子说:就让美国的医学权威们去见鬼去吧!我要创造历史的奇迹,这就是他战胜挫折的精神支柱,他就是李小龙。

新东方公司董事长俞敏洪,考北大三败三战,最终完成夙愿,成了北大的高材生。他在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后这样总结道: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这是什么?这就是支撑他人生的精神支柱。

支柱基础 篇6

接触网支柱基础预埋锚栓的位置、外露长度等均影响接触网钢柱的安装。预埋锚栓的偏位、外露过长或过短等不满足设计要求需处理时,如何选择钻孔位置、确定钻孔深度、锚栓材料及长度、锚栓和孔壁固结材料的确定,均是关键性施工点。本文通过钻孔方式的对比和选择、锚固方式的对比和选择以及植筋胶、灌浆料浆液等固结材料的使用,满足了锚栓缺陷的整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通过思考施工中和缺陷整治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处理措施,为后续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概述

昆玉线桥梁工程多,约占线路总长的三分之一,为便于接触网专业的施工,桥梁顶帽部分加长作为预留电化支架基础,在加长部分顶端设加厚垫石(空心墩加厚5cm、实心墩加厚15cm),垫石上依据接触网专业的设计来预埋锚栓,其施工主要涉及锚栓平面定位、竖向固定以及定位钢板连接等工艺。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定位不准、混凝土浇筑等外力导致锚栓位置偏差、外露长度过长或过短等情况偶有发生,为了保证接触网钢柱的顺利安装,必须对不符合要求的锚栓进行处理,达到设计要求。

2设计情况

接触网支架顶帽加长部分厚60cm。

2.1锚栓埋设方式(如图1)

在绑扎顶帽加长段钢筋时,利用全站仪对预埋锚栓进行测量定位,然后与该段钢筋固定在一起,在顶部通过定位钢板对所有预埋锚栓进行定位,便于形成整体受力。

2.2基础顶面锚栓布置尺寸(图中尺寸以毫米为单位)

2.2.1非锚柱(TJ-FM):8颗M36预埋锚栓,具体尺寸如图2示。

2.2.2锚柱(TJ-M):16颗M30预埋锚栓,具体尺寸如图所示。

2.3预埋件大样简述

2.3.1预埋锚栓大样图基础锚栓采用热弯工艺制造,材质为Q345C,埋深550mm、外露140mm,外露段需带螺纹;螺母、垫圈的机械性能应与之配套。

M36锚栓:全长791.56mm,弯钩平直部分长180mm,弯钩弧度45°、直径144mm。

M30锚栓:全长751.3mm,弯钩平直部分长150mm,弯钩弧度45°、直径120mm。

2.3.2定位钢板:材质为Q235C

(1)非锚柱(TJ-FM):钢板1060×860×5,8个Φ38锚栓孔。(2)锚柱(TJ-M):钢板1060×1260×6,16个Φ32锚栓孔。

3现场施工情况

在接触网钢柱安装前,另外制作一套定位钢板对预埋锚栓平面位置进行复核,同时量测锚栓外露长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在排查中发现的问题主要有:锚栓定位不准导致接触网钢柱无法安装,锚栓外露长度过长或过短导致锚固力不满足设计要求等情况。

4施工方案比选

预埋锚栓的更换,涉及到桥墩工程的总体受力情况、接触网支架顶帽加长部分的主筋分部、钻孔直径、锚栓的锚固、钻孔的封堵等多个技术环节,更涉及到接触网支柱基础的整体受力。该项工程受到了建设单位的高度重视,多次组织设计、监理、咨询和施工等参建单位到现场勘查,召开技术研讨会。在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后,形成了以下几种意见,分工序阐述如下:

4.1钻孔

4.1.1原位钻孔采用76mm直径的钻头钻孔,切断原预埋锚栓的弯起部分,一直钻通,取出预埋锚栓。

4.1.2移位钻孔采用35~40mm直径的钻头钻孔,不需要取出原预埋锚栓,可钻通或不钻通。

4.2植筋

4.2.1灌浆料浆液灌注灌浆料浆液配合比为灌浆料:水=0.4:1(质量比)。根据试验室进行的同条件、同类型拉拔试验和抗剪力试验,均达到设计要求拉力和剪力的1.15倍以上。

4.2.2植筋胶采用专用的植筋胶,用于固定锚栓,达到稳固锚栓的效果。经过试验,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4.3确定方案

根据现场情况,经多方论证和研讨,确定的最终施工方案如下:

4.3.1锚柱型移位钻孔,顺桥向移动5~10cm,钻通;预埋锚栓全长880mm,上下均外露140mm,外露部分需带螺纹;孔壁与锚栓之间的空隙用灌浆料浆液灌注密实。

4.3.2非锚柱型移位钻孔,顺桥向移动5~10cm,钻孔取芯后净深度为520mm,即锚栓锚固深度为520mm;锚栓全长660mm,上部外露140mm,全长需带螺纹,增加植筋胶与锚栓的咬合力;孔壁与锚栓之间的空隙用植筋胶灌注密实。

5锚栓缺陷整治施工技术

5.1定位

同一个锚柱或非锚柱的锚栓,按原位置、全部孔位顺桥向朝大里程方向移动5~10cm进行锚栓孔的定位,采用预先加工好的定位钢板确定锚栓孔位,并且保证满足原设计限界及验标要求,且符合桥梁步行板支架与接触网钢塔现场位置关系,不得造成桥梁步行板支架与接触网钢塔相互冲突,不得与避车台冲突。

5.2钻孔

钻孔前,采用砂轮切割机将原有的锚栓外漏部分切除,确保不影响接触网钢塔的安装。然后,用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动力,用风钻钻进。

钻头直径36mm,普通钻头长44.7cm,不能满足钻孔深度的要求。根据需要,购置了加长型钻杆(长29.8cm,其中承插长度2.8cm,净长27cm)。待普通钻头无法继续钻进时,取出芯样;普通钻头与加长型钻杆连接牢固(L=71.7cm),继续钻进,直至满足钻孔深度(锚柱钻通;非锚柱和连续梁基础钻52cm,为了保证净深度达到52cm,现场可钻至54cm)。

钻孔用水:现场采用塑料大桶盛放,通过洒水车运水来保证满足施工需要。

另外配备专人进行电线、水管等的梳理,确保钻孔效率;同时保证柴油、施工用水和外部协调,为钻孔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5.3清孔

两吹一刷。钻孔完成后,用电动吹风机吹掉孔内灰尘,再用专用毛刷(不掉毛)套上加长棒,伸至孔底,来回反复、多次清刷孔壁,刷掉孔壁表面松动的混凝土、碎渣、灰尘等,最后用电动吹风机清孔直至干净,并报现场监理验收。对不能及时安装锚栓的孔洞,用布条等物堵塞孔口,避免杂物污染。

5.4原材的送检和配合比的验证

在定位、钻孔、清孔过程中,锚栓原材的送检和配合比的验证同步进行。

5.4.1锚栓的拉伸试验和弯曲试验

5.4.2锚栓的夏比(V型)冲击试验0℃

5.4.3配合比验证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给出设计配合比,并经过现场的验证、比对、修正,最终确定施工配合比,具体如下:

(1)灌浆料浆液配合比为灌浆料:水=0.4~0.43:1(质量比)。

(2)植筋胶:根据理论计算和现场试验,每个孔内注胶2/3(即一支植筋胶的2/3,根据长度比例,在胶枪上标注相应的刻度)后拧入锚栓,静置养护,养护期结束后,进行拉拔试验,满足设计要求。

5.5材料规格型号

经过设计院的验算,整治时,锚栓全部采用Q345C、M30的可满足要求,螺母和垫圈与之配套。

5.5.1锚柱型锚栓材料规格型号

(1)锚栓:长度880mm,上下均外露140mm、需带螺纹;螺母M30;垫圈d30;每个锚柱基础所需数量为锚栓:螺母:垫圈=16:64:32,均采用1级热浸镀锌防腐。

(2)垫板:Q235C、采用3级热浸镀锌防腐,其中上垫板尺寸1060×1260×12,1个;下垫板尺寸300×300×12,4个。

5.5.2非锚柱型锚栓材料规格型号

(1)锚栓:长度660mm,锚固长度520mm,通长带螺纹;螺母M30;垫圈d30;每个非锚柱基础所需数量为锚栓:螺母:垫圈=8:16:8,均采用1级热浸镀锌防腐。

(2)植筋胶:MT-500,每支450ml,分两管,A组份:B组份=2:1;配备专用的胶枪和注胶嘴,注胶嘴的螺旋管起充分混合AB组份原料的作用。植筋胶工作性能如表3所示。

5.6安装

安装之前,再次对孔眼进行清刷、吹灰,保证孔内清洁。

5.6.1锚柱锚栓埋设

(1)下垫板的安装:在桥下,将锚栓安装在下垫板上,严格控制锚栓外露长度;采用细而拉力大的绳索将其吊起,通过锚栓孔,吊装至孔内,绳索系在人行道支架角钢上临时固定。

(2)当锚栓全部吊装就位后,孔壁与锚栓之间用灌浆料浆液灌注密实。灌注的时候,要沿着锚栓周围慢速灌入,保证浆液充分灌入。

(3)上垫板的安装:上垫板安装时,将孔眼对准安装好的锚栓,放入,用螺母固定。待接触网钢柱安装时,拆掉螺母,安装接触网钢柱,用垫圈和螺母固定。

5.6.2非锚柱锚栓埋设

注胶之前再次量测锚固深度,深或浅均进行处理,确保锚固深度和外露长度。

(1)注胶:将MT-500胶瓶与注胶嘴(AB组份原料混合器)牢固连接,且用软管接长,确保能插入孔底(连接之前,必须检查注胶嘴内的螺旋管是否完好,如没有螺旋管则弃用,严禁使用时拔去注胶嘴里的螺旋管)。将胶瓶装入专用胶枪,匀速挤出胶液,前三枪的胶液应舍去(避免带入空气),把软管插入孔底,边注胶边缓慢向外提胶枪和软管(注胶嘴),但保证软管底部在胶液以下,正常注胶量为孔体积的2/3;更换新的胶瓶时,注胶嘴也配套更换;胶瓶内剩余胶液时,把注胶嘴去除,出胶口擦干净,螺帽拧紧,以备下次再用。

(2)植筋:注胶完成后,将锚栓按顺时针方向缓慢、旋转插入孔底,有少许胶液溢出为宜;擦掉溢出的多余胶液,避免污染作业平台;单根锚栓植入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

(3)养护:植筋完成后,量测锚栓的平面尺寸和外露长度等参数,有误差抓紧纠正,无误则静置让锚固胶自然固化,养护时间为24小时,养护期间不得旋转、敲击螺杆。

5.7拉拔试验检测

锚栓养护期结束后,根据设计要求对锚栓进行拉拔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安装接触网钢柱,不合格的重新进行锚固,直至符合设计要求。

单根锚栓非破坏性试验力学指标(工作荷载下设计值):(1)非锚柱:拉力Nt=79.6k N,剪力V=3.2k N;(2)锚柱:拉力Nt=100.6k N,剪力V=3.0k N。

5.8找平

以上工作全部做完以后,在接触网钢柱基础范围内用C25混凝土找平,利于接触网钢柱基础、螺栓和加长部分顶面的密贴,形成整体受力。

5.9施工要求

(1)锚栓孔内必须保证干燥与洁净,以免影响植筋胶与孔壁的有效粘结。

(2)锚栓表面要干净无尘,如锚栓表面有油污,则需使用高效洗涤剂对其清理,清理后将锚栓表面干燥待用。

(3)注胶时,前三枪的植筋胶必须舍弃,避免带入空气;植筋时,必须顺时针方向、慢速、旋转插入孔底,避免胶液溢出太快,造成粘结不密实。

(4)锚栓植入后,应保证在胶体固化期及强度增长期内不受扰动,确保植筋稳固。

5.10施工现场安全、环境及成品保护

(1)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配戴安全帽,施工时必须佩带安全带并正确使用。

(2)严禁赤脚、穿拖鞋或硬底鞋作业,严禁在墩顶嬉戏、休息。

(3)风力达到六级及以上时严禁作业。

(4)墩顶严禁倚靠围栏,必要时进行围挡,并悬挂警示标志。

(5)严禁酒后、睡眠不足作业,严禁在雷雨、风暴等恶劣天气和不可预见情况下施工。尽量缩短夜间施工时间,避免作业人员出现疲劳状态进而导致发生安全、质量事故。

(6)施工时严禁用电焊及氧气乙炔,防止对锚栓造成损害。

6锚栓缺陷整治结果

通过施工时各道工序的卡控,顺利完成了锚栓缺陷的整治,并满足设计要求。由此可见,在锚栓缺陷整治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和工艺,运用科学的检测和试验,并通过数据分析来指导施工,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实际检测中,拉拔力按照设计值的1.15倍作为卡控值,超过卡控值以后持续10秒,无异常则停止施加拉拔力。

7结束语

针对在施工中发生的定位不准、混凝土浇筑等外力导致锚栓位置偏差、外露长度过长或过短等情况,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指导今后的施工。

7.1原因

(1)测量定位不准:在测量放样中,由于测量人员和测量仪器的原因导致定位不准。(2)锚栓与钢筋的固定不牢。(3)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倾倒及流动产生的水平推力造成锚栓的偏位。(4)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操作不规范引起锚栓的偏位。(5)定位钢板与锚栓连接时,导致锚栓整体偏位。(6)锚栓预埋时,锚栓底部与底板的距离、预埋深度等卡控不准。

7.2相应措施

(1)在测量放样中,采取换手测量或两台仪器同时测量的方法来加强对锚栓定位的卡控,同时采用桥梁中心线和锚栓的相对位置来进行复核,双控措施保证定位准确。(2)锚栓与钢筋的固定时,由于点焊易损坏预埋锚栓,故现场采用扎丝绑扎的方式进行固定,且与每层主筋都进行绑扎、牢固。(3)放慢混凝土的浇筑速度,降低由此造成的水平推力。(4)规范振捣棒的使用,根据钢筋分部情况,确定合理的移动间距,并与锚栓保持50~100mm的距离,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同时避免振动棒碰撞到钢筋和预埋件。或者采用附着式振捣器完成对混凝土的振捣。(5)定位钢板与锚栓连接后,从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两个方面来复核锚栓的平面位置,确保符合要求。(6)通过预制的混凝土垫块来卡控锚栓底部与底板的距离,同时利用丝扣来卡控锚栓外露长度,确保满足锚固深度和外露长度。

7.3小结

根据以上内容,对预埋锚栓的施工要点总结如下:

(1)采用预制混凝土垫块来卡控锚栓底部与底板的距离。

(2)锚栓定位、固定与外露长度的卡控。

1)通过全站仪测量和采用桥梁中心线和锚栓的相对位置来进行双重定位。2)锚栓与每层主筋都用扎丝进行绑扎、牢固。3)顶部采用两层定位钢板来固定锚栓的位置,两层钢板之间用螺母隔开,以此来控制锚栓外露长度,避免出现过长或过短的现象。

参考文献

[1]李东,高永祥,张德欣.超高层钢结构预埋锚栓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2005(08).

[2]乔卫宾.建筑钢结构预埋锚栓的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6(01).

改造“老支柱”打造“新支柱” 篇7

李克强在座谈会上表示, 经过多年发展,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水平和国际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经济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提高。但他同时指出, 一些制造业仍然存在“大而不优”、“大而不强”的问题, 仍然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 需要发展更加先进的制造业。

要发展更加先进的制造业, 决不能只在国内竞争, 通过支持中国装备走出去, 让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与技术先进、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同台竞争, 这将倒逼我们不断提高技术、质量和服务水平, 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他分析说, 支持中国装备走出去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 不仅有利于顶住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 也将推动中国经济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应急物流国标的“三根支柱” 篇8

近日, 《应急物流国家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 制定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后, 作为参与本次国家标准制定成员之一的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教授王宗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近几年连续的自然灾害应急情况来看, 我国的应急物流体系还处于无序状态, 这亟需国家出台相关标准予以规范。”

负责本次《标准》制定的课题组成员表示, 该《标准》应该既包括狭义的技术标准, 也包括管理标准和执行标准。鉴于工作难度和实际情况, 应急物流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刘建雄介绍, 首部《标准》将对应急能力建设、法律保障、信息畅通、协调机制建设等各个方面进行规范, 并制定一套详细科学的执行标准, 分别制定应急物流选用参与企业标准、应急设施设备和应急包装识别标准以及相关的应急指挥协调机制标准等。

建立企业准入机制

长期以来, 面对突发的自然灾害, 我国企业在应急救灾面前显示出了极高的热忱。“在应急物流中, 企业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参与进来就能使损失降到最低, 因为各个企业本身水平参差不齐, 并且缺乏统一的执行标准, 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大大降低应急物流的效率。”王宗喜认为, 首先我国应该打造应急物流“国家队”。而此次制定的《标准》, 将对“国家队”遴选资格加以规范。

他介绍说, “国家队”并不是能够随便进入, 它主要着眼于具有相对成熟执行标准的规模化物流企业。记者也了解到, 在此前专家组与企业举行的座谈会以及企业调研中, 很多企业都表示希望能够参与到应急物流体系建设中来。而有些企业甚至争相提出把自己的应急物流标准推广成为国家标准。“尽管这有一定的‘私心’在里面, 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应急物流在企业中还是很具有吸引力的。”一位当时参与座谈的专家指出。

对于《标准》如何确立参与企业的准入机制, 相关专家表示, 将对企业的信誉、规模、信息化程度、物流人员素质全面考核。而至于具体的考核标准, 王宗喜透露, 这还需要进行严密的论证和探讨才能出来。但可以肯定的是, 首先由国家设置门槛, 企业以自愿的原则申请加入, 通过考核的企业, 国家授予“应急物流企业”称号这一思路很有可能将得到贯彻。

按照王宗喜的说法, 如果物流企业获得国家给予的相关荣誉后, 国家会组织专家学者对他们的人员进行各类培训;一旦企业因为国家应急物流建设而造成亏损的, 国家拿出专项资金对其进行补偿;企业每一次完成抢险救灾等国家分配的应急物流任务后, 造成的损耗国家会组织专家对其进行评估, 评估以后进行赔偿。“这样一来, 肯定会有很多物流企业更加愿意参与进来, 而国家有关部门可以将门槛设得更高, 精心培育这些骨干力量, 让国家队更专业。”王宗喜表示。

记者了解到, 其实这种模式在有些地方早有探索。两年前在武汉市中百集团物流配送公司挂牌成立湖北省物流配送应急保障动员中心便是一个例子。该中心是武汉市国防动员委员会总结物流公司在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大地震中直接配送物资的经验, 按照“平战结合、军民结合”的原则, 依托该公司现代物流管理系统建立的。在相关部门的扶植下, 该中心已拥有3个仓储基地, 总面积达3万平方米, 可辐射中部6省和重庆、四川等周边省市。这对于国家处理好与应急物流企业的关系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规范储备标准

“当前应急物流乃至应急机制都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西南交通大学物流学院院长张锦表示, “比如应急物流作业流程混乱、物流信息技术与标准缺失较多、运输组织与库存管理等物流环节落后等问题都亟待解决。”而王宗喜对我国军地物资储备存在的弊病也颇有感触, 他认为我国物资储备布局并不是很合理, 国家储备高度集中在十大中心城市, 这无法满足应急响应的要求。虽然大城市国家储备丰富, 但是一旦遇到突发事件, 仍无法对较为边远的地区进行物资供应。2008年我国南方冰雪灾害时, 有些地方就出现了哄抢的现象, 这也给我国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敲响了警钟。

王宗喜透露, 此次即将出台的《标准》将力争确定国家物资储备应该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建立市场、企业、老百姓、军队、政府五级储备机制。记者也了解到, 部分地区已经尝试“军民联储”的实践, 即地方给部队经费, 由部队对一些应急物资实行代储代管, 一旦出现险情, 部队在出动人员的同时, 相关应急物资也可随同配送。

目前在有些地区建设应急物流储备设施时完全脱离现有的储备资源, 重新建仓库、码头、机场等。“这些是对现有资源的浪费。”王宗喜表示, 在《标准》制定中, 加快地方与军队应急物资储备的一体化建设也将提上议程。这将加大特殊应急物资的储备, 将应急物资储备与国家、军队物资储备有机结合起来, 改造现有物资储备仓库, 布设并增加新的储备库点, 增加库容和储备量, 充分发挥国家、军队物资储备在仓库布局方面的网络优势, 有效弥补目前应急物资储备系统中仓库资源少, 仓库布局不合理的缺陷。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流通技术学院院长王自勤则认为, 在应急物流中提高库存物资及物流设施、设备信息的共享度也将是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之一。在这方面应当侧重提高托盘和集装箱运输的比重, 同时推广条形码、R F I D技术的应用, 建立具备应急物流特色并且和平时物流相衔接的一套信息标准。同时王自勤建议, 在主要物流中心、物流基地建设存仓、滑坡仓等重要地点布置具备快速装卸货物能力的专用设施。

协调指挥机制

在应急物流过程中注重军民结合的呼声由来已久, 特别是要做好军地应急指挥协调机制, 在平时要加强军地联合演练, 可以结合国家或军队大型建设工程, 组织军地物流联合实施保障。

对此, 王自勤则表示, 军队以其高度的机动性、高度的统一指挥和持续的训练使其应急即时响应能力优于地方组织。我国几次重大救灾活动中, 人民解放军都处于救灾最前沿。但是, 人民解放军受其物流资源能力限制, 必须依靠政府、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国际组织。尤其是在救灾物资的筹集方面, 更是以政府和民间组织及国际援助机构为主。因此, 构建军地一体的应急物流保障系统, 对于协调军队、政府、民间等多方救灾物资资源, 优化救灾物流资源的配置, 提高及时响应能力, 具有重要意义。在接下来, 我国应该逐步建立军地一体的应急物流保障系统, 首先必须建立上下贯通、左右协调、前后衔接、保障有力的联合指挥体系。

浙江省此前就已经出台了《浙江省重特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以下简称《预案》) , 《预案》在涉及省政府的应急反应中规定:“必要时, 商请驻浙部队、武警部队给予支援。”但是, 王宗喜表示, 正常情况下, 地方政府是无权直接调动当地驻军的, 这对应急反应的速度是有影响的, 需在制度上加以明确军地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在特定的时候地方政府能够与军队实现及时的沟通和互动, 实现军地一体, 惟有如此, 才能保证快速响应。

对此, 记者了解到, 《标准》很有可能推动军地共享的物流资源信息系统建设, 包括应急储备物资信息、后备役车辆信息、应急救助专业人员信息、物流基础设施信息、应急物资生产信息等。但也有业内人士担忧, 军队的信息不可能完全与地方共享, 对此质疑, 相关专家表示, 军队完全可以将可用于应急物流的这部分资源信息与地方共享。此外, 军地一体应急物流保障系统还包括统一规划的物资储备体系和物资采购和配送体系等。如果能实现军地一体的指挥和信息系统, 其他的子系统是易于实现的。

单体液压支柱改造与应用 篇9

煤炭工业的发展, 促进了支护技术和支护设备的发展。回采工作面单体支护装备大体经历过木支柱→单体金属摩擦式支柱→单体液压支柱几个阶段。目前由于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大而且均匀, 且能保证支柱的横增阻降距, 所以单体液压支柱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我国目前使用的单体液压支柱的结构形式和技术原理, 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进消化后发展起来的, 经过多年的应用和实践, 我国科技人员也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和发展, 甚至有些支柱产品在技术上已赶上和超过国外支柱产品技术。

1 单体液压支柱工作原理

本单体液压支柱改变传统的液压缸结构, 采用一种快速液压缸的工作原理, 如图1所示。在缸体3中安装一个活柱1, 在活柱1中安装一个空心柱塞2, 空心柱塞2与缸体底座固连在一起, 并与活柱1滑动配合。来自泵站的高压液体经单向阀6进入空心柱塞, 使活柱上升, 与此同时, 活柱下腔的容积逐渐增大, 形成真空, 并通过单向阀5从油箱中吸液。当柱帽接触到顶板时, 空心柱塞中的油液压力升高, 从泵站来的压力油液顶开单向阀4进入活柱下腔, 同时关闭单向阀5, 将活柱支撑在顶底板之间。当顶板来压时, 作用在活柱上的载荷增大, 当达到安全阀7的调定压力时, 安全阀卸载, 活柱下降;当压力降到安全阀的调定压力以下时, 安全阀又关闭。当需要撤柱时, 操作卸载手把, 将安全阀打开, 活柱在自重以及弹簧力的作用下快速下降, 然后前移支柱, 进行下一个循环的支护工作。

1-活柱;2-空心柱塞;3-缸体;4、5、6-单向阀;7-安全阀

由上述分析可知, 活柱升高h所需要的来自泵站的液体体积为:

式中:d——空心柱塞直径。

而活柱下腔从油箱中吸取的液体体积为:

V2由单向阀5进入活柱下腔。

由于d比D可以小很多, 因此, 即便是在相同的流量下, 高效单体液压支柱的升柱速度也可比传统单体液压支柱快很多, 其速度比值取决于D与d比值。

在支柱工作过程中, 支柱对顶板的初撑力为:

式中:p1-泵站的工作压力 (不考虑管路压力损失) 。

支柱对顶板的工作阻力为:

式中:p2-支柱安全阀的调定压力。

2 单体液压支柱改造设计

基本思想是:在空行程阶段, 液体仅作用在活塞的一个比较小的面积上, 因为此时支柱的载荷很小, 即活塞以小负荷高速度上升, 而活塞上升时, 活柱下腔的容积增大, 通过单向阀从油箱中补充液体。

为了实现上述设计思想, 经过多次反复, 最终形成了高效单体液压支柱的结构原理设计, 如图2所示。在缸体7中安装一个活柱3, 柱帽4与活柱3通过螺钉6连接, 在活柱3中安装一个空心柱塞8, 空心柱塞8与缸底11固连在一起, 并与活柱3滑动配合;在活柱3与缸底11之间安装一个弹簧9;在缸底11中分别安装2个单向阀10、12;在活柱3的顶端安装有通气阀5, 下端安装有单向阀13。

1-手把;2-三用阀;3-活柱;4-柱帽;5-通气阀;6-螺钉;7-缸体;8-空心柱塞;9-弹簧;10-单向阀;11-缸底;12、13-单向阀

当泵站来的高压液体由注液枪经三用阀2进入支柱的A腔时, 活柱3便上升, 此即空行程的开始, 由于此时支柱负荷小 (仅自重、弹簧力及摩擦力等) , 单向阀12关闭, 随着活柱下腔B腔容积的增大, 形成真空, C腔 (C和D连通) 的油液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 通过单向阀13进入B腔。当活柱3向上运动接触到顶板时, A腔中的油液压力升高, 达到单向阀12的开启压力时, 打开单向阀12进入B腔, 并关闭单向阀13, 以更大的支撑力将活柱支撑在顶底板之间。此时, 支柱对顶板的支撑力为初撑力F1。当顶板来压时, 作用在活柱3上的载荷增大, 当达到三用阀2中安全阀的调定压力时, 安全阀卸载, 活柱3下降;当压力降到安全阀的调定压力以下时, 安全阀又关闭, 即支柱始终以恒定的阻力阻止顶板下沉。此时, 支柱对顶板的支撑力为工作阻力F2。当需要撤柱时, 操作三用阀2上的卸载手把, 将卸载阀打开, 活柱3在自重以及弹簧9的作用下快速下降, 然后前移支柱, 进行下一个循环的支护工作。

3 单体液压支柱应用

某煤矿使用单体支柱的型号为:DW22-300/100, π型梁长2.2m。

3.1 采区巷道布置及开采要素的确定

(1) 巷道布置:采区走向长200 m, 区段垂高16 m, 分层垂高8 m, 采区内采用眼组与岩石轨道上山联合布置, 眼组至少由3个小眼组成, 作行人、通风、下煤用, 轨道上山作运料用。回采工作面由顶、底顺槽和切割煤门构成, 工作面长度为煤层水平厚度。

(2) 采放比的确定:确定合理的采放比, 实际上是确定一个比较合理的放顶煤厚度。采放比太大, 顶煤难以完全冒落, 采空区处理难度大, 煤炭回收率低。反之, 不仅将失去放顶煤的固有优点, 还在放顶煤的过程中极易串矸, 降低煤炭质量。参照国内放顶煤采煤法的经验, 采放比都在1:2~1:6.5范围内, 据此, 结合该矿的具体实际, 初步确定其采放比为1:3, 即采2m放6m。

(3) 顶板控制:最大控顶距3.2m, 最小控顶距2.2m, 放顶步距1m。

3.2 回采工艺

回采工作面循环生产工序:落煤—装运—支护—移溜—采空区处理 (回柱放顶) 。

(1) 落煤:风镐落煤为主, 手镐落煤为辅。

(2) 装运煤:工作面采用爆破自装为主, 人工攉煤为辅, 工面选用11型刮板运输机运煤。

(3) 工作面支护:采面支架选用DW22-300/100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和长2.2 m的π型钢梁, 垂直工作面大墙架设, 一梁二柱, 排距1m, 柱距0.6 m, 分主副梁成对架设交替迈步推移, 端头采用二对四梁特殊支护, 端头支护π型梁型号为:长3.2 m, 架设方式为一梁三柱, 单体柱榴木超前加强支护。

(4) 工作面移溜:工作面采用整体移溜方式。

(5) 回柱放顶:顶板管理方法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放顶步距为1 m, 放煤顺序采用多轮放煤即工作面第一轮放煤时, 依次由底板端放到顶板端, 仅放其煤量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 接着再放第二轮、第三轮。

4 推广使用单体液压支柱后的效果

(1) 坑木消耗显著下降。原木支护的工作面坑耗达80m3/万吨, 单体支护工作面坑耗在20m3/万吨左右。

(2) 安全状况明显好转。由于单体支护的抗压能力增大, 工作面净高由原来的1.2 m~1.4 m提高至1.6 m~1.8 m高, 作业环境明显好转, 而且作业人员可不用进入空内打眼放炮回收顶煤, 杜绝了顶板事故的发生。自从使用单体后, 工作面没有发生过垮冒现象。

(3) 火工产品消耗大幅下降。由于单体支护的支护强度增大, 单体支护与采动压力相互作用, 自然将护顶煤压碎, 所以回收顶煤不需打眼放炮, 顶煤会自行冒落, 据统计, 炸药消耗量由原来的600 kg/万t下降到100 kg/万t, 雷管消耗由原来的1200发/万t降到220发/万t。

(4) 劳动强度和顶板管理难度有所降低。由于单体支护顶板管理采取随采随放的方式, 控顶距始终为2.2 m, 比以前控顶距有所下降, 顶板管理难度也就有所下降, 而且工作面溜子始终处在两排单体之间, 无论回收顶煤时, 还是采杠子时, 溜子都是靠近作业地点, 从而减少了人工攉煤距离, 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5) 回收率有所提高。由于工作面作业场所高大宽敞, 作业环境的改善, 更有利于顶煤的回收。据统计, 单体工作面的回收率达95%, 木支护工作面的回收率只有80%左右, 回收率提高15%左右。

(6) 产量有所增加。自从使用单体后工作面的单产由原来的5000t/月左右提高到7000t/月左右, 增幅达24%。

参考文献

[1]鲁忠良, 肖亚宁, 唐中华.煤矿液压支架的实用安全理论及技术.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4年.

[2]栾振辉, 周龙.高效单体液压支柱结构设计探析[J].煤炭科技, 2009, 35 (11) .

[3]李炳文, 朱冬梅, 赵莉, 等.单体液压支柱改进与特点[J].矿山机械, 2003, 31 (8)

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 篇10

单体液压支柱属于液压传动设备之一,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泵将工作介质 (液体) 压入密闭的油缸, 迫使活柱上升;初撑时利用液体压力使支柱给予顶板一定的初撑力, 当顶板压力超过支柱初撑力时, 油缸中的液体压力提高, 通过液体给予顶、底板一定的反力, 使顶板压力形成新的平衡, 阻止或延缓顶板离层或下沉, 达到维护顶板的目的。

单体液压支柱属于恒阻式支柱, 具有恒定不变的工作阻力, 适用于不同的采煤工作面、不同的顶板条件和不同的矿山压力。它和金属铰接顶梁配合, 可用于煤层倾角为35°以下的任何采煤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按供油方式可分成两大类, 即外供液式单体液压支柱[1] (简称外注式) 和内供液式单体液压支柱 (简称内注式) 。关于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的文献资料非常少, 因此, 本文将全面阐述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的应用场合、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1两种单体液压支柱的工作液比较

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是目前煤矿中使用的主导支柱产品, 其工作液是含有2%~3%乳化剂的乳化液, 回柱时乳化液排至工作面采空区, 流入地下水中, 而乳化液中的乳化油是由基础油、乳化剂、防腐剂等组成的, 进入地下水中以后很难将其彻底清除。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各煤矿每年约有8 000 t乳化油排入地下, 长此以往, 将会对矿山周围的水源水质和生态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污染[2];而且它的使用需要一套泵站和管路系统, 系统多、环节多、管理较复杂;支柱在排空气升降过程和回柱时, 支柱内腔乳化液外排, 乳化液不能回收重复利用, 消耗乳化液较大, 提高吨煤成本, 污染环境, 不利于环保[3];支柱注液前要冲洗注油阀体, 若操作不当则很容易弄湿工人衣服与工作面, 劳动条件较差;支柱三用阀是开式系统, 单向阀、卸载阀暴露在外面, 极易受到煤粉尘的污染, 使之失效[4,5]。

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工作液为5号液压油, 回柱时油缸中液压油流回活柱内腔形成封闭式循环;不需要泵站和管路系统, 配套设备少, 成本低;在没有电源和泵站的地方照样使用, 灵活性大、管理方便、简单;由于工作液是封闭式循环, 支柱回柱时液压油流回活柱内腔, 实现支柱本身液压油的闭路循环, 液压油消耗很少;支柱液压系统为闭式系统, 液压油不外溢, 不污染环境, 有利于环保, 并对工作面生产影响小, 较好地保持了工作面环境, 劳动条件较好;支柱的阀全部装在支柱内腔, 受外界污染的可能性小, 可靠性高。

2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1 结构组成

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为内部供液结构的矿用单体液压支柱, 主要由顶盖、通气阀、缸体、活柱体、活塞、手摇泵、卸载阀、安全阀和手把体等零部件组成, 如图1所示。

手摇泵为两级泵结构:一级泵的流量大、压力低, 主要供升柱用;二级泵的流量小、压力高, 主要使支柱获得初撑力。它由泵活塞、泵套、柱塞、进油阀K1 (由ϕ7钢球、锥形托簧组成) 、单向阀K2 (由单向阀阀座、ϕ10钢球、单向阀弹簧、衬套组成) 、曲柄、滑块、套管等零部件组成。

活塞由活塞头、单向阀K2、泵套、Y形密封圈、导向环、过滤网等零部件组成, 其结构如图2所示。它通过螺钉、芯管与活柱体相连接, 主要起活柱导向和油缸密封的作用。

通气阀结构如图3所示。

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升柱和降柱时与大气压力有很大关系。当支柱上升时, 活柱内腔贮存的液压油不断压入油缸, 活柱内腔油量逐渐减少, 需要不断补充大气;当支柱下降时, 油缸内的液压油回到活柱储油腔, 活柱内腔的多余气体需要经过通气阀排出;当支柱横放时, 通气阀能自行关闭, 防止储油腔内的油外溢。

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采用重力式结构的通气阀, 通气阀是靠钢球的重力来动作的。

2.2 工作原理

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的工作原理分为升柱、初撑、承载和回柱4个过程, 现分别予以描述。

(1) 升柱过程

升柱过程如图4所示。将手把体套入曲柄方头后上下摇动, 通过曲柄、滑块机构迫使柱塞上的泵活塞作上下往复运动, 从而使液压油在储油腔 (A腔, 指泵活塞以上的活柱体内腔) -低压腔 (B腔, 指泵活塞与活塞之间的空隙) -工作腔 (C腔, 指活塞与底座之间的内腔) 流动, 同时活柱内腔气压降低通过通气阀吸入大气;活柱因受液压而不断升高, 连续摇动手把, 直到支柱顶盖与顶梁或顶板接触, 即完成升柱过程。在升柱过程中, 由于油缸内油压较低, 一级泵起主要作用, 二级泵起次要作用。

(2) 初撑过程

初撑过程如图5所示。以泵活塞向下运动为例, 支柱顶盖与顶梁或顶板接触时, 继续摇动手把, 当柱塞向上运动时, 储油腔 (A腔) 内的油继续流入低压腔 (B腔) , 并通过进油阀K1和活塞环形槽充满于泵套和联接头之间的空隙。当柱塞向下运动时, 由于工作腔 (C腔) 内油压较高, 而低压腔 (B腔) 内的油虽经泵活塞压缩, 但油压仍然较低, 打不开单向阀K2, 只能经泵活塞上的2个阻尼孔和泵活塞与活柱筒间的空隙返流到储油腔 (A腔) , 以减轻操作用力。与此同时, 柱塞的联接头内腔的油受到压缩后经活塞环形槽返回, 将进油阀K1关闭, 该高压油经单向阀K2压入工作腔 (C腔) 内, 使工作腔内油压不断升高。连续摇动手把, 直到手把摇不动或者感到很费劲时, 就使支柱获得了规定的初撑力, 完成了初撑过程。初撑过程中, 由于油缸内油压较高, 一级泵起次要作用, 二级泵起主要作用。

(3) 承载过程如图6所示。

随着顶板下沉, 作用在支柱上的载荷逐渐增大, 当载荷增大到支柱的额定工作阻力时, 工作腔内的油压即达到额定工作液压, 这时安全阀开启, 作用在安全阀垫的高压油经安全阀垫与阀座间的间隙和小孔流回到储油腔 (A腔) , 这时活柱均匀下缩。当工作腔 (C腔) 内油压降到额定工作液压以下, 即支柱载荷小于额定工作阻力时, 在安全阀弹簧的作用下, 六角导向套复位, 安全阀即关闭, 这时工作腔 (C腔) 内的油就停止向储油腔 (A腔) 回流。支柱在整个承载过程中, 上述现象反复出现, 使支柱始终处于恒阻状态, 从而达到有效管理顶板的目的。

(4) 回柱过程如图7所示。

回柱时可根据工作面顶板状况的好坏, 采取近距离或远距离回柱方式。顶板条件较好时可采用近距离回柱:将卸载手把插入阀体, 扳动手把, 迫使安全阀作轴向运动, 压缩卸载阀弹簧, 打开卸载阀, 这时工作腔 (C腔) 内的液压油经芯管、卸载阀垫与阀体间的空隙及阀体上的3只孔流回储油腔 (A腔) , 这时活柱在自重作用下快速下降, 而储油腔内的气体经通气阀排出柱外, 完成回柱过程。如顶板条件不好, 可采用远距离回柱:将手把系上绳子后插入阀体, 操作者站在离支柱较远的安全地点拉动绳子, 即可实现远距离回柱。

3结语

本文介绍的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具有操作灵活方便、初撑力大、不需要泵站与管路系统、环保清洁、能够保证矿区饮用水的质量、管理比较简单等优点, 目前在国内外已经有了部分应用, 如在菲律宾煤矿开采工作面的应用, 在川煤集团、重煤集团薄煤层矿的应用, 在神华集团综采工作面的端头支护应用等, 且在应用过程中都取得了较好的评价。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 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将会在煤矿支护设备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摘要:比较了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和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的优缺点, 详细介绍了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具有使用安全可靠、操作维修方便且环保清洁、不污染水等特点, 在多个煤矿的应用中获得了较好的评价。

关键词:单体液压支柱,内注式,外注式,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邢福康, 蔡坫, 刘玉堂, 等.煤矿支护设计手册[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1993.

[2]煤炭工业部供应局.单体液压支柱[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1997.

[3]李炳文, 朱冬梅, 马显通.单体液压支柱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煤炭科学技术, 2003 (4) .

[4]李炳文, 朱冬梅, 马显通, 等.柱塞悬浮式单体液压支柱[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3 (9) .

上一篇:幼儿父母下一篇:混合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