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炉强化生产(精选6篇)
焦炉强化生产 篇1
我厂设备情况:焦炉型号为JN60-6型2×50孔6m复热式焦炉, 单集气管, 设计周转时间19小时, 年产焦炭100万吨, 炭化室容积38.5立方米。我厂牢牢抓住焦炉生产管理这条龙头, 从安全生产管理出发, 保企业生命线;从环保操作出发, 保现代绿色环保生产理念;从内部能源合理优化出发, 保现代能源效益化理念;从严格操作控制管理出发, 保现代生产操作控制管理的高水平;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焦炉强化生产期间的热工管理。
一, 强化管理, 严格操作控制管理, 坚持“零事故管理”模式
以点带面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热工系统推行。该系统所辖的班组, 纷纷围绕各自的岗位职责、安全职责、操作规范, 进行了零事故的管理。针对个别职工文化水平低, 安全、技术、操作三大规程及确认制、联保制不会写, 更不会背的难题, 改变以往的单纯扣罚, 采用科技手段把职工引入到安全管理轨道, 为他们找来微型录音机, 并将相应的安全制度录制下来, 供他们在茶余饭后、工余时间边听边记、边背诵, 将安全制度植入到职工的心田。消灭安全管理的盲点和死角。经过长时间的运作, 热工系统以调火温度控制, 信息反馈父老乡亲, 热修炉体维护, 直桥组荒煤气导出等无人身、机器设备操作事故为亮点的“零事故管理”首战告捷。下一步还要趁热打铁, 将“零事故管理”模式向生产班系统延伸。在规范劳保用品穿戴、学习用安全规章制度杜绝习惯性违章, 严格装煤制度、推焦制度、熄焦制度等一系列可近代领域内, 主动预案, 反复演练。下面谈谈具体措施。
1.1强化班组安全管理, 确保安全生产
要重视班组安全管理, 把安全贯穿于全员、生产全过程, 充分利用班前班后站队时间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 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加强班组员工劳动纪律、生产操作和工艺纪律管理, 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强化各员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精细作业。
1.2加强炉体维护, 延长使用寿命
生产设施老化劣化严重, 已进入“老龄期”。日常工作中, 必须加强焦炉后期改善性维护, 及时排查和整治各类隐患。要加强炉体维护, 延长使用寿命。加强炉体的日常维修工作, 炉体维护的好坏是焦炉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经济效益方面的一个体现;因此, 规范日常各方面的操作管理是这一保证的关键;对此, 加强了炉墙的日常检查、定期检查, 并及时进行有计划性的喷补, 此也是保证焦炉环保生产的一个方面。
二, 注重环保, 注意抓细节
随着“环保城市”建设的推动, 现代工业企业绿色环保生产必将被推上更高要求的台阶。因此, 目前形势下, 焦化生产行业的特点决定了环保管理在生产管理中无疑成了不可或缺的重点。
一般讲, 焦炉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保污染问题主要是煤烟、荒煤气、黑烟等。而控制治理这些主要是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严格焦炉生产的各方面操作;二是适时地做好必要的投入、改造工作。
(1) 理清薄弱环节, 梳理焦炉出现污染点的部位和环节, 各岗位、各作业点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制止非环保性操作现象的出现。
(2) 增强“按岗位操作规程操作的规范性”的意识。关键是操作要到位, 环保意识要增强。
(3) 加强日常检查、治理的力度, 如炉墙的定期检查、燃烧状况的检查及炉墙的及时喷补、修补工作。
(4) 加强内部环保检查考核制度。
三, 几点工作体会
(1) 焦炉设备是焦炉的基础, 加强设备的维护管理是生产稳定顺行的前提条件, 应该加强设备维护、检修, 备品备件的准备, 如焦炉铁件备件的准备等, 并尽早组织更换已损坏的设备, 确保焦炉的完好。加强设备的点检和计划检修, 逐步推行“点检定修”制。
(2) 加强与同行业间的技术交流, 及时掌握行业发展动态, 引进应用国内焦炉工艺新技术、新材料, 适当加大科技资金投入, 促进焦炉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
(3) 进一步加强对职工技能培训, 提高职工素质, 强化焦炉操作与管理。
(4) 焦炉即结焦时间的稳定和煤源的保证、装炉煤水分的稳定, 对焦炉的正常生产和寿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就焦化公司实际情况来看, 煤源不足, 配煤水分偏高直接影响到焦炉的正常生产, 要充分重视这一问题, 尽可能为焦炉生产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摘要:焦炉生产是一项安全性、环保性、能耗要求、操作控制管理非常严格的工作, 互为牵涉、互为联动。随着市场经济的调整, 社会的发展, 对绿色环保生产、能源耗量的控制指标、以人为本文明生产的安全生产性要求、现代生产操作控制的高水平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随着国家制度的不断完善, 经济发展的不断提升, 安全、环保、能耗理念的不断深化;焦炉生产管理中, 只有把安全、环保、能耗、操作控制管理有机融组, 狠下工夫, 才是保证焦化生产长效运行的关键核心, 才是化管理为效益的最根本的归宿, 也才是焦化生产的最终理念。
关键词:焦炉强化生产,热工管理
参考文献
[1]严文福, 郑明东.焦炉加热调节与节能[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2005
[2]祝永强.5.5m焦炉预修炭化室墙的分段挖补.燃料与化工.2006, (1) :25~26
焦炉除尘改造及生产管理探讨 篇2
1 5~8号焦炉除尘改造期间的协调配合
为了最大限度降低除尘改造期间对焦炉生产的影响[1],车间全程参与5~8号焦炉除尘系统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全程跟踪检查、配合。加强对焦炉四大操作班的管理,要求在原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做好焦炉生产操作,满足除尘建设要求,使整个改造工程稳步推进。并从焦炉生产实际出发提出了多项好的建议和改进。充分利用焦炉大检修和分段检修时间分批次进行吊装,组织焦炉各机械设备进行配合作业,完成了7、8号焦炉除尘管道和对接阀、5~8号焦炉除尘拦焦车第三轨施工、除尘拦焦车和装煤车安装等大型安装作业。
2 使用除尘煤车装煤,装煤量的稳定与提高
炼焦二部3、5号装煤车是采用螺旋给料方式下煤的装煤除尘车。在地面除尘站投产初期,由于原来煤塔秤与3、5号装煤车不匹配,加之装煤车司机对除尘煤车的使用不了解,没有可借鉴的经验,造成了装煤量不稳定的问题。以下是针对除尘煤车在实际生产中所做的几点改进[2]。
2.1 除尘煤车各装煤螺旋转数的确定
除尘煤车投产试运行期间,安装厂家要求煤车转数保持在55转,而经过现场装煤试验后,发现转数在55转时装煤量偏低,由于当时煤塔秤与除尘煤车不匹配,不能发挥它的作用,因此各操作班组现场炉炉测煤线、装煤后观察煤车煤斗煤料线位、推焦车司机观察平煤情况、出焦前观察焦饼情况等一系列方法逐步确定除尘煤车的装煤转数。经过相关人员两周的详细统计,最终确定了7、8号焦炉3、5号除尘煤车的装煤螺旋转数(见表1)。
2.2 装煤与平煤操作的改进
提前平煤不仅能够缩短操作时间,还能有效减少装煤堵料。选择在低速阶段平煤可以降低煤料对平煤杆的压力。提前平煤起到了多次补装煤的作用。装煤末期在确保平煤杆没有悬空的条件下可以适当
增加提前平煤时间。采取长趟平煤与短趟平煤相结合的平煤方式。适当增加提前平煤时间能缩短操作时间。增加短趟平煤次数能够带出更少的余煤。在实际生产中我们根据经验采用2长趟加3短趟的平煤方法,要求在除尘煤车螺旋高速转50转后开始平煤,提前平煤可以有效改善装煤效果,显著减少装煤堵料和装煤时的跑烟冒火现象发生, 对稳定焦炉生产和实现焦炉节能减排起到了积极作用。
2.3 加强工艺纪律,强化监督管理
7、8号焦炉除尘煤车投产之后着重加强现场管理和焦炉标准化作业管理,突出抓好装、平煤工艺纪律。针对投产初期装煤量不稳定的现状,要求操作人员炉炉进行测煤线、观察煤车煤斗煤量,安排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值班主任不间断检查装煤情况,并包干到相关责任人;加强现场监管力度,对装煤不匀的炉号严格考核到相关责任班组和个人。
3 扎实做好设备管理工作,确保焦炉机械设备良好运行
焦炉机械设备的良好运行是焦炉生产组织的基础,加强焦炉设备的操作、维护及检修是重点。同时各焦炉机械设备的良好运行为除尘改造提供方便。
3.1 焦炉机械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
在5~8号焦炉除尘改造前,对焦炉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进行以设备工作原理、技术性能、操作、维护、检修及故障处理等内容的集中培训,使操作人员对本岗位设备有进一步的掌握。加强习惯性违章操作的检查,避免设备的人为原因损坏。5~8号焦炉除尘系统试运行期间,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编写了除尘设备三大规程和设备点巡检记录本,使各项工作标准化。
3.2 焦炉机械设备的维护
焦炉设备使用在高温、粉尘、腐蚀气体、振动等恶劣条件下,为使设备能正常运转,发挥应有的作用,日常维护极为重要,通过制定强制性完善的维护保养制度,严格按照制订的维护制度进行。加强对设备润滑、清扫、易损部件的更换三方面的维护和保养[3,4]。
3.3 焦炉机械设备的检修
严格按照设备“点检定修”制度对焦炉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分析、制定检修计划、组织检修。5~8号焦炉除尘系统试运行期间,车间组织对装煤除尘风机振动;拦焦车、装煤车除尘管道对接伸缩管及除尘对接阀变形;6号焦炉装煤车吸尘管道爆炸;除尘拦焦车取门机刮挡钩;3号装煤车螺旋给料装置轴承座损坏等设备故障进行处理和检修,使各设备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5]。
3.3.1 装煤车螺旋给料装置检修与调整
3号除尘装煤车在试运行期间多次出现螺旋给料装置传动轴承座轴承损坏现象,影响到7号焦炉除尘系统的使用(见图1)。针对此情况组织技术人员对螺旋给料装置使用进行全程跟踪观察,对轴承座进行拆检,发现1~4号螺旋给料装置减速机、轴承座、给料器三件部件同心度都存在不同的偏差,尤以2号螺旋给料装置较为严重。同时发现装煤车集中润滑系统的润滑脂无法进入轴承内,轴承在无润滑情况下损坏。该轴承座内轴承为UCF320型球面轴承,在现场实验后发现此轴承在安装入轴承座内,需用专用的油枪进行打油,普通的集中润滑系统无法将润滑脂打入到轴承内。针对螺旋给料装置存在的问题,组织检修人员重点对2号螺旋给料装置整体同轴度进行调整,使其保证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对损坏轴承进行更换,润滑。
1-电机;2-减速机;3-轴承座;4-给料器;5-煤斗
3.3.2 装煤车螺旋给料装置使用与维护
通过对装煤车螺旋给料装置的检修与调整,保证其各项技术指标。在装煤操作中,要求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螺旋给料装置低、中、高相应转数进行操作,达到先慢后快的操作要求,避免堵料造成的设备损坏。针对集中润滑系统无法使轴承座内轴承达到良好润滑问题,要求操作人员定期人工进行打油,保证轴承的良好润滑。
4 结 语
在5~8号焦炉除尘改造期间,通过积极的协调配合,形式多样的培训,制定合理的生产操作制度,扎实的设备管理以及有效的故障排除使四座焦炉生产顺行稳定,为焦化厂全面完成公司下达的焦炭产量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于振东,郑文华.现代焦化生产技术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383-391.
[2]刘一男,杨晓东,肖莹.钢铁行业清洁生产审核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0-21.
[3]韩新萍.焦炉煤气管道堵塞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武钢科技,2010,48(6):33-35.
[4]高希迎,李刚,李彬.不停产清洗焦炉煤气管道的研究与应用[J].莱钢科技,2011(3):73-74.
焦炉强化生产 篇3
1存在的问题
我公司捣固焦炉中捣固技术的运用,存在炼焦耗热量较高的问题。炼焦耗热量是指1 kg入炉煤炼成焦炭需要供给焦炉的热量,炼焦耗热量指标除了作为用来加热焦炉的煤气消耗量的计算依据以外,还是评定焦炉结构完善、热工操作和管理水平好坏以及决定炼焦消耗定额高低的一项主要指标。影响炼焦耗热量的因素较多,原料煤质量、生产操作、热工调节、机械设备、炉体的严密性和绝热性等与炼焦耗热量的高与低有直接的影响。降低炼焦耗热量,有利于规范生产操作,延长焦炉寿命,促进焦炉生产节能减排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采取的措施
降低炼焦耗热量,需要从众多因素中的找到关键影响因素,并进行调节控制,才能起到作用,通过对炼焦耗热量较高和炼焦耗热量较低的月份的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对比后,针对存在问题进行调节和改进,加强了焦炉热能的利用,促进了炼焦耗热量的降低。
2.1控制配合煤质量
配合煤中含有的水分每变化1%,炼焦耗热量理论核定增减量达到59~67 kJ/kg。实际生产中,入捣固焦炉的配合煤水分控制在9%~11%之间,有利于捣固煤饼的成型。加强贮煤场管理,严格取煤作业均匀化、达到控制班与班之间的配合煤水分波动不大于±1%,在降低炼焦耗热量方面起到有效作用。
配合煤须粉碎到一定细度才能均匀混合,为满足焦炭质量和捣固作业的要求,对配合煤预处理到小于3 mm的煤料占全部煤料的量进行多次实验对比表明,煤料细度控制在84%~88%范围内,班与班之间的细度波动不大于±1%,煤饼捣固成功率高,且捣固煤饼表面的剥皮、缺角状况较少,达到稳定入炉煤量的效果。
2.2装煤作业
严格执行出炉计划,控制捣固煤饼、推焦、装煤操的作时间在20 min以内,煤饼上部做到人工
平整、压实;上升管提前开启个数控制为3个,可减少由于炉门开启时间长、上升管开启数量多而产生的焦炉热损失;根据季节配合煤水分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捣固锤头的数量、作业方式。做到推入炭化室的煤饼少剥皮、不缺角,入炉煤量达到控制值要求,有效利用焦炉热能,减少炼焦耗热量的损失。
2.3设备、设施的完善
在对焦侧装煤高度不足的原因分析后,对托煤板限位系统进行改造并调整,缩小煤饼与焦侧炉门的间隙,在增加了煤饼长度后,减少了填充间隙的煤料,降低了焦侧炉顶空间高度,避免因炉顶空间过高而造成耗热量损失。
将装煤推焦车原有的大车道外侧电缆取电方式改造为大车道内侧磨电道滑块取电,实现稳定供电,保证生产操作正常运行。
2.4重视炉体密封性、绝热性
强化焦炉炉体基础性管理,保焦炉密封性、绝热性处于良好壮态,是降低炼焦耗热量的必备条件。通过实施砖煤气道的喷浆,减少了煤气在砖煤气道的窜漏;对蓄热室顶部测温孔周围砖砌体裸露部位,废气盘本体、废气盘两叉口(小烟道口)等及相关设施进行全面隔热保温改造。减少了焦炉散热量;及时修理保温层损坏的炉门,有效发挥炉门应有的保温作用,提高焦炉热效率。
2.5热工调节
控制好炉顶空间温度,荒煤气出口温度每降低10℃,耗热量降低20 kJ/kg左右。通过入炉煤量达到控制高度,调整标准温度等手段,控制炉顶空间温度在(800±30)℃且不超过850℃,减少荒煤气带走的热量。
控制α值在1.20~1.25之间,保证回炉煤气完全燃烧且废气带走的热量尽可能地少,同时确保加热火道道均匀,降低火道温度的规定值,从而降低废气温度,根据实测,废气温度由最初的300℃降至约270℃,有效提升了焦炉热能利用的合理性。
3效果及评价
2010年两座捣固焦炉炼焦耗热量平均值为2735 kJ/kg,通过以上措施的有效实施,炼焦耗热量得到降低,各月炼焦耗热量见表1所示。
2011年炼焦耗热量平均值2675 kJ/kg,与2010年2735 kJ/kg炼焦耗热量相比,降低量为60 kJ/kg,炼焦耗热量降低量折合标煤达1218 t,并且减少了SO2和CO2的排放量。
摘要:捣固焦炉由于其特殊的生产操作方式,焦炉耗热量较高。通过实施原料煤质量、焦炉热工管理、生产操作等方面生产控制,为捣固焦炉炼焦耗热量的降低提供了有效途径。
关键词:捣固焦炉,炼焦耗热量,配合煤质量,热工管理
参考文献
[1]钟英飞.捣固焦炉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J].燃料与化工,2011,42(1):1-3.
焦炉强化生产 篇4
代天然气 (SNG) 是通过合成、气体分离工艺生产的和天然气成分完全相同的气体。
焦炉煤气是炼焦行业最主要的副产品之一, 每炼一吨焦炭, 可以产生400-450立方米左右的焦炉煤气。
本工艺介绍一种用焦炉煤气生产代天然气 (SNG) 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推广使用, 不仅能提高炼焦企业的效益, 而且可以提供市场急需的产品。
1 原理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CH4) , 商品天然气中甲烷含量一般在95%以上。焦炉煤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焦炉煤气的一般组成为 (体积百分比) :氢55-60%, 甲烷23-27%, 一氧化碳5-8%, C2以上不饱和烃2-4%, 二氧化碳1.5-3%, 氮3-7%, 氧0.3-0.8%。
焦炉煤气中本身含有天然气的成分-甲烷, 焦炉煤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转化为甲烷, 这为焦炉煤气生产代天然气提供了条件。
合成代天然气 (SNG) 是基于以下反应方程式:
CO+3 H2=CH4+ H2O+205KJ/mol
CO2+4H2=CH4+2H2O+163.8 KJ/mol
在适宜的温度和催化剂的作用下, 以上反应会稳定进行, 且合成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用焦炉煤气合成代天然气的过程就是焦炉煤气中CO、CO2和H2的合成过程。
合成后焦炉煤气中的甲烷浓度增加,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被除去。
通过吸附方法将甲烷、氢气分离出来。氢气输往苯加氢项目, 甲烷作为商品气出售。
2 工艺流程
净化后的焦炉煤气经过压缩后进入合成单元进行合成反应。合成单元出来的混合气中含有大量的水, 经冷却后, 水分离出来, 冷却后的气体最后进入吸附单元, 脱去无用杂质, (根据对气质要求, 决定是否设吸附单元) , 从而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代天然气 (SNG) 产品。主要流程框图见图1。
3 工艺计算
3.1 原料气
原料气流量:30000Nm3/h。
原料气组成如表1所示。
原料气输入压力:0.7MPa。
原料气温度:≤40℃。
3.2 成品气
甲烷气输出压力:0.02MPa, 甲烷温度:≤40℃, 甲烷流量:≥8900 Nm3/h (96%) , 氢气输出压力:0.45MPa, 氢气温度:≤40℃, 氢气流量:≥5060 Nm3/h (99.9%) 。
3.3 甲烷化后的组成
3.4 PSA提甲烷
3.5 排放气PSA提氢
4 产品性能及产量
CH4 热值 8578kcal/Nm3 CO 热值3018Kcal/Nm3 H2热值2576Kcal/Nm3。
5 经济效益估算 (不含增压费用)
5.1 成本
原料气成本: 30000m3×0.5元=15000元/小时;
设备投资折旧:3000 万元/10年/360天/24小时=348元/小时;
甲烷化催化剂:480万元/2年/360天/24小时=278元/小时;
吸附剂: 600万元/5年/360天/24小时=139元/小时;
耗电:500 KW.h×1元=500元/小时;
冷却水:120T×0.5元=60元/小时 (循环水动力消耗) ;
合计:16325元。
5.2 收入
代天然气SNG:7900 Nm3/h×2.5元=19750元/小时;
氢气H2:5060Nm3/H×2.5元=12650元/小时;
尾气: 5940 Nm3/H×1.5元=8910元/小时;
水蒸气:略;
合计:41310元。
5.3 毛利润
增值:41310-16325=24985元/小时;
年毛利润24985×24×360=2.1587亿元;
(年压缩成本估计:4000×24×360=3456000元) 。
由此可见, 随着国家天然气利用步伐的进一步加快, 各地对天然气的需求量会进一步增加, 后续天然气的价格肯定会有所提高, 本工艺方法所生产的代天然气可以满足一部分天然气的需求, 而且本工艺方法并不复杂, 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焦炉强化生产 篇5
1 焦炉集气管压力及其智能控制算法的研究
采用具有自整定PID参数功能的Fuzzy控制器的设计采用模糊集合理论设定参数KP, KI, KD与偏差绝对值以及偏差变化绝对值间的二元连续函数:KP=f1 (|E|, |EC|) , KI=f1 (|E|, |EC|) , KD=f31 (|E|, |EC|) 。并根据不同的|E|, |EC|在线自整定参数KP, KI, KD。采用PID参数模糊自整定控制算法, 在稳态误差为6%的情况下其超调量为7%, 调节时间为0.14s。
2 焦炉集气管压力模糊控制算法在组态软件中的实现
2.1 控件开发
控件的具体开发步骤如下:控件工程框架的创建→控件的外观设计→控件的事件、方法、属性的添加→控件属性页的编辑→模糊控制算法的编写→ActiveX控件的注册和使用。
2.2 力控6.0与Matlab之间的DDE数据交换
先在力控的数据库中建立I/O模拟点, 数据库点参数与DDE项一一对应。DDE协议用3段命名规则来定义一个数据单元, 包括应用程序、主题和项目, 也可称为服务器、话题和连接项。
2.3 仿真方法
输入共享模块的数据是Matlab和组态软件共享数据函数的初始化值, 完成初始化后会返回信道号, 后续操作都在此信道进行。数据的输出模块功能是从组态软件请求数据, 输出对应值是通过模糊控制算法计算得到的模拟控制变量2, 变量值传递到实际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数据库输入模块的作用是将系统实际输出值回传给组态软件。
3 组态监控模块的开发
3.1 监控模块
考虑到鞍山钢铁焦化厂的生产过程自动化的要求, 为了使焦炉生产过程直观、清晰的呈现在监视界面上, 设计了一个实时监控画面运行图、焦炉工艺流程图、储热系统, 预加热系统, 吸手自动调整画面, 可以动态地显示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状态和相关参数的变化。
3.2 生产过程报警管理模块的开发
通过报警, 操作者可以在焦炭生产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 通过适当的行动使生产过程中的偏差很快恢复正常。同时, 报警管理模块提供了有关的运行状态和故障状态的过程信息, 工作人员可以参考这些数据从而确定故障状态。
3.2.1 报警组态
通过对鞍山钢铁有限公司焦化厂2号焦炉操作过程的调研, 设置6种报警信息, 高炉煤气管压力<400Pa、焦侧分烟道吸力<-400Pa、集气管煤气温度>160℃、焦炉煤气管压力<800Pa、机侧烟道吸力<-400Pa、集气管压力超过预设值±50Pa。针对报警异常状态的不同, 采用不同的方式来相应。
3.2.2 查询历史
为了集中显示和报警记录查询功能。配置系统的报警信息归档时的报警消息发出后, 自动将每个报警记录保存在数据库文件中, 报警模块在力控6.0中的画面如图4-1所示。
3.3 焦炉生产过程参数动态趋势显示模块
历史趋势显示是基于实时数据库中的经验数据随时间变化的时间坐标图绘制出来的。
3.4 统计报表模块
数据报表可以反映生产系统的实时状态, 又能进行长期生产过程的统计分析, 使管理人员能够理解和分析实时的生产现状。
3.5 系统安全管理模块
通过对鞍山钢铁焦化厂安全监测系统运行管理要求的研究, 以下安全措施在炼焦生产过程中有参数设置:隐藏菜单指令;令菜单中的关闭命令失效即无操作权限无法关闭;使热启动组合命令无法运行。
3.6 实际运行中的管理制度
3.6.1 焦炉自动加热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调整控制参数, 先点击“登陆”, 选择一个用户名和密码, 点击“OK”, 操作界面, 在操作界面点击“参数”, 就需要调整的控制设置调整参数;温度控制人员可进行调温。
3.6.2 故障处置和应急手段
当焦炉自动加热系统软件存在问题, 可进行人工操作。只有当分布式控制系统和焦炉自动加热系统工作回复正常后, 再恢复到正常操作。
4 结束语
本文讨论了应用力控软件进行控制组态软件的设计, 通过对鞍山钢铁公司焦化厂特点的研究, 对炼焦过程和焦炉集气管压力,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压力管控制方案在焦炉气控制的方案, 编写了模糊控制算法的程序, , 在相关的软件中进行了该算法的仿真实验, 用VC++编写控制算法的ActiveX控件, VC++生产控制框架的使用, 根据需要在事件框架修改控制算法的要求, 方法和属性, 成功完成控件建设。对控制、通信和控制的效果进行了测试, 相关程序相关的软件, 可以满足系统的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苏宜春.炼焦工艺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4 (05) .
[2]曲法泉译.焦炉集气管中出炉煤气压力的稳定[J].国外炼焦化学, 1990 (04) :30-34.
[3]吴定昆, 谢卫国.焦炉集气管煤气压力调节方法的改进[J].燃料与化工, 1998:23-28.
[4]吴唯有.自调系统解祸消除集气管煤气压力震荡[J].燃料与化工, 1996 (03) :32-36.
焦炉强化生产 篇6
关键词:焦化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甲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优质燃料。1995年以来,国内甲醇生产所用原料向天然气和煤为主的方向发展,以焦炉气生产甲醇是2005年以来的新技术。本工程为焦化甲醇一体化项目,充分利用地区的煤炭资源优势,进行焦化生产,并配套建设10万t/年甲醇装置。2010年甲醇项目开始投产运行,为预防、控制、消除职业病危害,改善作业环境,保护劳动者健康,本中心接受企业委托,笔者于2011年对本项目进行了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1内容与方法
1.1 对象
某焦化甲醇一体化项目的焦炉气制甲醇项目部分。甲醇生产按照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分为压缩工段、精脱硫转化工段、合成精馏工段、空分工段。
1.2 评价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工作场所空气有害物质测定方法》《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1,2,3,4,5]。
1.3 评价范围
本次评价主要针对厂区内与焦炉气制甲醇项目有关的全部生产设施,包括气柜、焦炉气压缩、精脱硫、转化、合成气压缩、甲醇合成、甲醇精馏、空分等项目在试运行期间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防护效果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进行分析评价。
1.4 评价内容
重点对本建设项目设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及其防护效果,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和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价,同时对该项目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及落实情况、应急救援、生产工艺与设备布局进行必要的分析与评价。
1.5 评价方法
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评价。
2结果
2.1 工程分析
2.1.1 基本情况
焦化甲醇一体化项目建有年产干全焦90万t的焦化装置,剩余焦炉煤气生产甲醇,甲醇的公称能力为10万t/年。主要产品为甲醇,副产杂醇。原料焦炉气是混合物,其主要成分为氢气和甲烷,另外还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氮气和硫化物。由于市场原因,评价期间甲醇生产负荷60%。
2.1.2 生产工艺流程
甲醇生产工艺流程见图1。厂区内甲醇生产区分为4个区,分别为压缩工段,主要设备是压缩机和汽轮机;精脱硫转化工段主要用来脱除焦炉气中的硫,将原料气中的甲烷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成合成甲醇的有效气体CO和H2。设备是脱硫槽、转化器、转化炉;甲醇合成精馏工段,主要是将CO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并进行蒸馏,生产甲醇,副产杂醇,主要设备合成塔、精馏塔、回流槽;空分装置为焦炉气制甲醇装置的配套设施,为甲烷转化装置连续提供氧气,由压缩厂房、分子筛、分馏塔等组成。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
通过工程分析、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分析,确定该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见表1。甲烷与二氧化碳为单纯性窒息性气体,本项目大部分生产设施室外布置,室内也设置有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系统,正常生产危害较小。
2.3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按照采样、检测标准要求,对确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甲醇、噪声、高温进行了现场采样检测。
2.3.1 有害物质
检测结果见表2。现场共检测了甲醇、CO、SO2、氢氧化钠、硫化氢共5种有毒物质,设置了38个检测点,合格率94.7%。杂醇中间槽、常压塔回流槽两个作业甲醇短时间接触浓度超标,其他毒物短时间接触浓度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各岗位作业人员接触毒物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2.3.2 噪声
检测了44个噪声作业点,结合各作业点现场作业时间评估,33个点合格,合格率75%。超标点主要分布在压缩工段汽轮机位、焦炉气压缩机位、合成气压缩机位,精脱硫转化工段空冷器,空分工段氧压机、汽轮机位、空压机、空压机油站,均为高噪声设备,同时布置比较集中。见表3。
2.3.3 高温
检测了6个高温作业点,综合体力劳动强度、接触高温时间等评定,均为非高温危害作业点,本项目大部分设备布置在室外,利于降温。见表4。
2.4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2.4.1 防毒
毒物防治主要在工艺上控制尘毒排放源,不排或少排有害物质。该项目采用了生产过程密闭化、管道化、自动化的工艺技术防止有毒有害介质的外泄。设备管道大多露天布置,封闭厂房设置良好的通风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对各密封点进行经常检查,防止有害有毒物质的泄露。散发易燃易爆气体的工段,设置可燃爆炸性气体浓度监测仪。散发有毒有害物质的工段,设便携式有害气体检测设备,并配备氧气呼吸器、防毒面具等气体防护器材。本项目现场检测大部分毒物控制在职业接触限制内,甲醇杂醇中间槽与甲醇中间槽在槽区高压防空时,下风向检测甲醇超标。回流槽泵在运行时密闭不严有部分液体泄露导致上述两个作业点甲醇超标。
2.4.2 防噪
本工程噪声主要来源于压缩工段压缩机、汽轮机以及空分设备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本项目采取了隔声、消声、减振等综合防治措施。厂区总平面分区域布局,各生产工段相对独立。高噪声设备压缩机房、空分车间布置在独立的厂房或厂房的底层。高噪声车间控制室设置了隔声门窗,采用了吸声材料。压缩机、空分氧压机振动较大的设备设置单独基础,在进出口采用柔性连接。压缩机设置消音器。生产过程实现机械化和现代化,人员以巡检作业为主,减少了工人接触高噪声的时间。
2.4.3 防高温
生产设备室外布置为主,散热较好。高温设备采取隔热保温措施。
2.5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按照劳动者所在工作岗位的特点,配备了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定期发放给劳动者。但未发放日常使用的防毒防护用品,部分作业人员不能按照要求佩戴防护耳塞。
2.6 应急救援
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易产生易燃易爆等有毒有害气体和物质,公司制订了符合实际的应急救援预案,明确了指挥机构、救援队伍职责分工,规定了处理程序,配备了防护设备和设施。成立了应急组织机构,配备了医护人员、消防救援器材、现场应急处理设施、有毒气体报警装置。
2.7 职业卫生管理
成立了领导机构,形成了部门分工负责和岗位各负其责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制定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各工段、各岗位订立了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设立了警示标识、公告牌,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建立、健全了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本厂职业病管理制度比较全面,基本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须按要求贯彻落实。
2.8 职业健康检查
按照《职业健康监护规范》要求,委托当地有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定期对劳动者进行了上岗前、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建立了职业健康监护档案。2011年检查未发现疑似职业病及职业禁忌证患者。
3讨论
3.1 评价
通过对本项目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职业健康监护结果分析,本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基本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本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甲醇、CO、SO2、氢氧化钠、硫化氢、噪声、高温等。除杂醇中间槽、常压塔回流槽两个作业点甲醇STEL超标外,其余工作场所化学毒物检测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说明防毒措施基本有效,但仍需加强管理,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发生。该项目压缩工段和空分工段高噪声设备较多,又集中在同一厂房布置,是本项目噪声危害严重的作业点,需要根据产生噪声的不同原因采取噪声控制综合措施,降低噪声强度。从职业病防治角度来讲,该项目已采取的防噪、防毒等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能达到一定的防护效果,但仍有部分作业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较差,需要按照建议及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要求进一步完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并加强管理。
3.2 建议
针对本项目职业卫生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发现的问题,建议:(1)经常检查设备、管线,保持生产设备的密闭,杜绝跑冒滴漏,腐蚀严重的设备、管线及时更换。(2)在厂区各生产区域设置风向标,尤其在有气体放散口的位置必须设置风向标,操作巡检人员尽量在上风向作业。(3)高噪声设备设置隔声罩。加强值班室隔噪效果,减少现场巡检时间。(4)本项目应急救援体系较为完善,但仍需补充完善现场应急处理设施,保持毒物报警装置正常运转。定期进行应急演练,进行自救互救培训,正确掌握自救互救知识。(5)根据各工种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补充足够种类、足够数量的个人防护用品,并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知识培训,提高劳动者自我保护的意识,监督劳动者按要求佩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T197-200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