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三基管理确保安全生产(精选9篇)
强化三基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篇1
加强“三基”工作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摘 要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三基”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加强“三基”工作,使其真正落到实处,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燕化公司实际,详细论述了“三基”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强基键企的必要性。认为燕化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三基”工作和制度落实,执行力的加强。
关键词:管理
三基
制度
落实
前言
中国古代讲修心养性时人们常说“不忽隐微”。现代企业管理亦如此: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对基础工作中的些微忽视都可能带来不可想象的后果。石化系统近年来发生的事故表明,一些企业的基层管理滑坡了,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基本训练这“三基”有所放松,造成有章不循、有禁不止、玩忽职守、漠视安全责任的事屡有发生。燕化公司动力事业部燕山站“2002.8.1”事故,东风变电站“2003.4.21”事故就是典型例子。“三基”不实,厂无宁日,加强“三基”工作,使其真正落到实处,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任务。当年大庆石油会战中的“三基”工作,被概括为“以党支部建设为核心的基层建设,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基础工作,以岗位练兵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功训练”。这些朴实无华的管理成果和智慧结晶,今天看来其科学光彩仍然耀眼,其实践意义依然重大。
从国际形势的发展演变看,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国内市场国际化、区域市场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大,我们将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国际市场竞争的本质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竞争。这就需要我们扎扎实实做好企业生产经营、改革管理和党建思想政治等各项工作,尤其要全面加强基层建设工作,以实现整体竞争力的稳步提升。
从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使石化产品需求大大增加,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十一五”期间要争取进行乙烯第三轮改造,再上一套60万吨/年乙烯生产装置和与之匹配的化工生产装置,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和装置结构,使乙烯生产能力达到160万吨/年,实现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按照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总体部署,坚持燕山石化一体化的原则,努力实现燕化集中、统一、高效、持续、健康发展,把燕化公司建设成为产品特色突出、技术实力雄厚、管理科学规范、员工素质优良、文化独特鲜明、发展持续稳定的现代化企业。发展离不开基础,只有切实抓好企业的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和基本功训练,企业的跨越式发展才有快速腾飞的平台,才有安全平稳的内部环境。
近几年来,燕化公司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和环境发生了许多深刻变化,相应地我们面临的形势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更要深刻认识到抓好企业“三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增强抓好“三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继承中发扬“三基”工作,在发展中创新“三基”工作。随着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诸多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但越是面临新的形势、新的问题,就越不能离开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要认识到,“三基”工作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保国有企业保持正确发展方向的需要,是强化基础管理、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职工队伍、实现企业跨国经营的需要,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保持大局稳定的需要。从当前来看,也是抓好安全生产的需要。
一、加强以党支部建设为核心的基层建设
“三基”工作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以党支部建设为核心的基层建设”。基层建设是根本作为“三基”中的第一“基”,基层建设在企业的强本固基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公司领导在全面、深入分析基层建设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后明确提出,基层建设的核心应定位于基层党的建设。以基层党的建设为核心,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先导,以企业发展为主题,全面加强基层建设,这是在基层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抓好基层建设,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燕化公司各级基层党的组织和共产党员要为职工群众作出表率。作为具有优良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传统的燕化公司,基层党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积累了丰富经验,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已有的成绩面前,还要进一步把维护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基层党的组织要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特别是要进一步扩大党的基层组织工作的覆盖面,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在实践中体现“一个党员一面旗”的表率作用。抓好基层建设,当务之急是要增强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识,自觉地把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同企业生产经营等业务工作结合起来。燕化公司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各项工作都要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大局密切结合,同经济建设和各自单位的工作任务密切结合,使之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实践证明,就生产抓生产,就管理抓管理,忽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就会缺乏强有力的组织保证,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就不可能搞上去。脱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离开改革、发展、稳定的实践,孤立地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也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抓好基层建设,重要的是要用探索的精神研究我们公司出现的新情况,用创新的精神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改进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活动方式。改革创新,是加强和巩固基层党组织的根本出路和治本之策。一句话,改进基层党建的工作方法,就是要把继承优良传统和改革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实际出发,调整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逐步形成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工作机制。燕化公司基层建设工作正在所属各企事业单位蓬勃开展起来,“争创五星级车间”、“红旗班组”等活动,开创了基层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基层建设是以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为基本内容的整体建设,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落实到基层的创造性劳动。“火车跑得快,要靠车头带”。基层车间党支部书记有这样的体会:领导班子是全车间的核心,要建设好车间,首先要建设好自己。班子成员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加强团结,思想上保持一致,工作上相互通气。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坚决做到;做出了榜样还不够,还要带好队伍。基层带队伍的首要任务是提高车间管理人员和班组长的素质。企业的目标最终要体现在基层,落实在基层。特别是落实在班组。因此加强基层建设,尤其是班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班组管理是企业各项工作的基础,其关键在班组长。许多基层单位在班组长考评及聘用工作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定期对他们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公布于众,名列前茅者给予奖励,到年底经济责任制考核兑现时作为特殊贡献者授奖。考核中列末位并确有问题的免职,参加车间内部学习。班组长聘用引入了竞争机制,先由本人申请,表明自己的生产技术、管理水平,搞好班组建设的思路,再由车间党支部和工会召集职工代表对其评议,公示名单,还要组织答辩、考评,然后才是聘用,最后签约、上报。经过这样一系列严格认真的程序,上任后的班组长深感自己的责任,一般都能比较好地履行职责。有人说班组长是企业最低一层的“官”,何必搞得这么认真?其实就是为了把“三基”落到实处。不少基层单位都很重视班组长的安全培训,对班组长先要摸清其安全意识、应知应会能力,再针对不足拟定计划进行培训,使班组长切实掌握组织一线安全生产、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班组长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班组的工作水平。因此我们要选派技术水平突出、会管理的人员做班组长。因为班组长既是操作人员的技术表率,又要对班组实施有效的管理,只有过硬的技术,能身先士卒,但管理上简单粗放,这样的人不是合理的班组长。同时我们对班组长要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让他们了解企业的目标,与企业目标保持高度的认同。
强化基层建设,其次要加强班组核算。要在班组推行成本核算,把企业目标化为班组目标,并针对班组的实际,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与核算,从而提高班组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同时加强对班组工作的考核。以前曾推行过“信得过”评比活动,事实证明很有成效,因此,我们有必要继续完善,并继续开展。
强化基层建设,还要优化班组结构。要根据装置流程、服务特性,对班组结构进行优化。我们不少班组划分不够严谨,导致条块现象严重,工作衔接不好,彼此协调不力。因此,有必要进行理顺与必要的调整。
二、加强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基础工作
基础工作要协调有序,生产管理离不开基础工作。基础工作是把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和劳动者协调起来并提供考核依据的重要活动,包括标准化、定额、计量、信息和规章制度等等。强化基础工作,本质上就是调整和优化各类规范,以利于发挥人和物的最大潜能。企业基层管理者每天面对的是具体的人和事,要面对面地处理矛盾,并直接拿出处理结果。就生产车间这样的单位来说,面对的是一群相对固定的职工,从事的是相对固定的工作,每小时周而复始,管理工作必须持续一贯,不能有任何断节和不一致的地方。这就需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并在实际中切实贯彻落实。基础工作在基层建设中是须臾不可缺少的。基础管理是装置安稳运行的基石,也是生产建设的平台。没有坚实的基础管理作保证,装置运行必将陷入混乱。“8.1”停电事故的客观原因是正值夏季空气湿度大和电缆绝缘差,主观原因是当班职工工作责任心不强,疏忽大意。从管理的角度分析,我们没有针对如此关键部位制定严格且详细的操作规程和安全制度,使装置和设备真正达到本质安全型。因此我们必须在夯实基础管理上下真功夫、大力气。
一是把基础管理纳入规范化轨道。公司多年前就引入了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近年在全公司稳步推行HSE管理体系,这些标准化管理体系,最强调的就是基础管理的规范化。比如对各种台帐、工作程序都提出了明确要求,这种先进的管理体系是靠扎实的基础管理为支撑。基础管理的规范化,是实施这些标准管理体系的基础,而推行这些体系,反过来也要求基础管理更加规范。
二是基础管理纳入信息化轨道。现如今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为基础管理上台阶提供了有力工具。要强化基础管理,就要引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比如台帐、操作记录的计算机管理,并形成信息库,加大共享力度,加大分析力度,这些必将提升基础管理的水平。
三是基础管理必须更加严格。基础管理是一各种制度为载体,而各种制度的严格落实是基础管理的重点。当前我们基础管理上出现问题,主要是执行不严,考核不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因此,强化基础管理,就必须在严字上下功夫,杜绝“好人主义”,杜绝“情面主义”,做到令行禁止。
四是强化基础管理,必须持之以恒。基础管理本就是一朝一夕都要做的事,如果不能持之以恒,就必将流于形式。对于基础管理,我们要天天讲,天天做,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有的基层车间主任把基础管理归结为五件事:一是制定相关的工艺规程、技术规程和车间有关的管理制度、检查制度;二是引导职工认识这些规程和制度的重要性;三是持之以恒、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地对这些规程和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四是对检查的结果进行相应的奖励和处罚,要求恰如其分,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五是对车间出现的一些问题引导大家思考,应该如何认识它、解决它,进而防止它再次发生。经过这样一系列严格而细致的工作,职工逐渐规范了自己的行为,工作水平有了不断提高。基础工作还表现为多个方面,如现场管理。由于石油化工装置的特点,工作场所的东西都应该定置摆放,它不仅是整洁的需要,更是安全生产的需要。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如果各种工具都放在固定位置,并且是整整齐齐,一拿就能拿到,对处理事故十分方便。反之,就会手忙脚乱,找什么都找不到,耽误了宝贵时机。现场管理也是一项基础工作,它不仅是对个人,也是对集体在工作中是否有积极进取精神的一种展示。石化生产是连续操作,每一个职工都必须融入集体,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基础工作必须起到协调有序的作用。
三、加强以岗位练兵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功训练
常言说得好:“上有千条线,下靠一针穿。”企业的一切活动,无论是生产、经营、管理、改革,最终必须也只能落实到基层。没有基层,企业的摩天大厦就难以支撑。基层并非是空洞的概念,基层是由千千万万个职工组成的。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基本技能,往小里说决定着个人的就业和收入,往大里说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在深入开展职工基本功训练、提高职工素质的过程中,切切要牢记这一点。
从宏观层面上看,加强职工的基本功训练,提高职工素质,是时代的要求、未来的要求。劳动创造财富,创新推动发展。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技术创新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关键环节。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决定着生产力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这一鲜明的时代特征,要求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在改革发展中增强创新意识,用现代科学知识武装自己,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和要求上看,大力培养高素质知识工人,符合工人阶级知识化的要求,符合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劳动者素质越高,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就越快、越深入,我们的社会就越文明、越进步。各级党委、政府及企业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在发现、培养和使用职工中的拔尖人才上,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就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从燕化公司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上看,燕化公司党组和各二级单位党委,始终把不断增强职工队伍素质作为大事来抓。一是坚持把职工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强化综合素质培养,努力造就继承优良传统,用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新技能武装起来的职工队伍。二是坚持用燕化优良传统凝聚和激励职工,大力弘扬“团结、求实、严细、创新”的燕化精神,职工队伍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本色。三是坚持用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职工思想,深入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养成的教育,职工队伍的道德素质进一步提高。四是坚持选树典型,用榜样的力量感召职工,各类英雄模范、先进典型层出不穷的“英模现象”长久不衰。五是通过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各类人才的思想道德、专业知识、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有新的提高。
公司各二级单位在努力提高广大职工素质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创新。比如有的单位提出“学知识、练本领、强素质、创一流、作贡献”的职工培训思路,并大力开展互动式技能培训、自助式岗位交流、自由式劳动竞赛和自主式人才开发,促进了职工素质的提高、基层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提高。目前各厂对职工的教育和培训多为在岗位教育和培训,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应加大脱产教育和培训力度。培训内容包括通过形式任务教育,提高职工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增强职工的命运和企业命运相连,“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意识,以提高职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工作积极性。通过脱产培训,进一步提高技术素质和工作技能,提高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和水平,以保证装置安稳运行。除了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外,重点要加强对车间领导、技术人员、班组长的培训,因为他们是车间的骨干力量,他们的责任心。技术能力、管理水平对车间的制度,装置的安稳生产有着极大影响。扭转目前存在的重视用轻培养的不理局面。职工操作技能很大程度上决定装置的运行水平,因为操作工人与装置接触最密切。我国专家在一项调查中曾指出,我国一些装置运行情况不理想,主要是我们职工操作水平不高所致。在生产工作中,我们发现,职工操作不到位、甚至违章操作以及故障处理不及时是导致装置运行故障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职工的基础功训练是提高我们装置运行水平的一项有效措施。
一是要营造职工学习基本技能的良好氛围。以前不少职工学习岗位技能的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是激发机制与培训机制不到位。职工收入与技能挂钩不紧密,职工培训机会不多,导致工人岗位技能不能满足生产优化的要求。近年来,公司以技能鉴定为主线,加大技能人才培训力度,以鉴定推动培训,提高基层技能操作水平,取得明显效果。今年公司又提出建设一支技术精湛、一专多能的高技能人才队伍的设想,必将推动职工技能的提高。
二是开展基本功训练,要结合岗位特点。各个岗位的基本功要求不一样,因此,开展的内容也不一样。在训练过程中,要针对岗位要求,采取不同的训练方式与训练内容。同时,要拓展基本功训练的范围,比如装置的操作工人,对日常仪表、电气、机械维修与故障判断的基本内容也要加强训练,而仪表、电气、设备等为装置服务的岗位,要多了解装置工艺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为装置服务。同时,对基本功训练,重点要保证操作要精准,要规范。
三是基本功训练要跟上时代的要求。如今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对基本功的要求的内容也越来越高。如计算机操作已成为装置主操人员的基本技能。因此,基本功训练要根据技术发展的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要与时俱进,符合时代进步的要求,从而切实提高职工的基本素质。
基本训练常抓不懈。人才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是企业正常运行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才需要培训,尤其是在生产一线工作的职工,直接关系到生产能否正常进行,更应该掌握本岗位的应知应会,以便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完成好生产任务。很多基层单位都很重视这项工作,如有的车间,通过不断完善装置可能发生事故的处理预案,组织职工学习、讨论,提高事故预防和处理能力,车间在总结以往事故处理的得失后,坚持每个季度举行一次反事故演练,还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让职工一看就明了自己在处理事故中应该干什么、怎么干,既简单又实际,从而提高了安全技术素质。为了鼓励职工更加积极地参加技术培训,有的车间将理论考试与技能考核相结合,定期对职工进行考核,考核成绩与奖金挂钩,并作为选拔班长、推荐技术能手、突出贡献奖励的依据,有的把技能水平与经济利益挂起钩来,实行了考核不合格者不能上岗、技能好的员工多得益的规定。
四、强化规章制度的落实,增强企业的执行力
在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重点是抓各项制度的落实,与国外企业及国内中外合资企业相比,我们公司在制度建设方面相差不大,差距在制度的严格落实上面,即执行力不足.具体表现在工作纪律,劳动纪律、工艺纪律等方面还存在着有章不循,违章违纪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装置的安全稳定生产和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职工在检修现场,生产装置戴安全帽的制度,多年来在公司内不能得到百分之百的执行,应该说该制度对保证职工本人的人身安全有很好的作用,即使这样极少部分职工不能自觉执行,这说明我们的制度执行不力,考核不严。
一般企业的管理分为高、中、基层,这三个部分形成一个从上至下的管理三角形。通常认为高层管战略,中层管事务,基层管操作,这三层都是通过制度、规范和机制来传递管理。企业的中高层常常担忧这样的问题:企业运作的效率如何,存在哪些现实和潜在的问题,采取怎样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这些担忧都是源于制度、规范、机制的落实不到位。确切的说,对企业的现实之忧,实际上就是企业持续发展所必须的经营理念、战略目标和管理方法在具体操作中难以兼容的源头之忧。而管理者所担忧的这些问题本质上就是结果与目标的差异。虽然经营企业往往不能决定结果,但是可以通过制度和规范来保证产生好的结果。因此,要设定目标、制定制度和规范,通过发现和解决问题来控制过程,还要有程序规定,第一步作什么、第二步作什么,尽可能将工作要求分解为一个个相应的标准。企业的一切工作都要有达到的标准,有过程的规定、有时限的要求、有考绩评估、有制度的约束等。而这一切都需要耐心、恒心和毅力。这不仅体现在工作过程中,也要体现在制度和规范的落实上。
考察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生命力,既要看其发展现实性又要看其发展的可持续性。而检验其优劣的主要标准就是企业内部管理的制度、规范、机制是否落实到位。好的制度、机制为管理工作提供了一种语言,它使员工们能够理解是什么东西推动着他们的工作,同时也提供了衡量业绩的评级标准。人是具有惰性的,员工往往习惯原有的做法,对改进的工作规范消极抵触,习惯于方便行事,当多数员工处于这种环境中就会形成群体惰性,只有建立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不断要求员工努力去做得更好,渐渐的员工才会改变其行为方式。管理行为学有个强化定律:即你奖励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惩罚什么就可以避免什么。所以制度和规范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严格落实执行,每隔一个时间段(半年或一年),就要做一次评估,评估后要奖惩分明,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实施,落实相应的制度、规范以及机制,就会发现管理地力量会超越人的惰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制度和规范的实施过程实际上是与惰性较量的过程,管理上要求做到而没有做到,就要再要求,想办法使它不重回老路,这既是与管理对象的较量,也是同自己的较量,只有持之以恒方见成效。
围绕各项制度的执行,要建立检查、考核、奖惩机制,推动各项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公司基层单位创造的“离线过程控制法”等新办法,创造的“三讲、三比、三落实”等新经验,就是围绕制度的落实总结、创造的管理方法和经验,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取得明显的效果。制度的落实考核是关键。公司主管部门要紧紧围绕增产增效目标,大力推行严格管理、精细管理和科学管理,深入开展管理创新、管理增效活动,积极推进生产经营物化管理向价值形态管理转变,成本核算向全员全过程控制转变,节能降耗、挖潜增效的重点向科技进步转变。目前推行的量化考核“三度考核”法有力推进了基层单位的管理水平。对考核我们也不能抓大放小,必须大事小事一起抓,更不能时松时紧,必须常抓不懈。通过考核和批评教育,规范职工的行为,逐步由不自觉改变为自觉行为,进而使“三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从基层建设的角度看,抓好岗位责任制的落实是抓好企业基础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抓好岗位责任制的落实就可以促进竞争约束机制的形成,抓好岗位责任制的落实就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执行力。建立企业基础工作中的各项制度,健全企业基础工作中的各项规程,强化各项制度的执行,培育职工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都是企业基础工作的重要部分,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和“本”。
五、结束语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多年来燕化不断加强管理力度,夯实管理基础,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有诸多薄弱环节,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尤其是生产型企业的领导者一定要把“三基”工作作为企业确保安全稳定生产、搞好经营管理、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重点工作抓紧抓好,为燕化公司顺利完成生产经营、改革发展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姚乐.中国企业最缺什么.新华文摘,2004,14.
强化三基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篇2
在实际煤矿的生产过程当中, 安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导致煤矿安全相关问题的重要原因是不妥善的通风管理。最近几年来, 因为通风方面的原因导致了非常多的煤矿事故。例如, 矿井的水灾、矿井的火灾以及顶板灾害等, 这些危害当中影响最严重的是煤矿的瓦斯爆炸, 导致这个危害的重要原因是煤矿通风方面的一些问题。
1 煤矿通风安全问题因素分析
1.1 管理方面的因素
造成煤矿事故的最基本的原因是管理方面的一些疏漏, 没有很好落实相应的规章制度, 控制不是非常得力, 有些管理人员对于管理方面的知识严重缺乏, 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安全方面存在的隐患。根据我国煤矿的实际安全情况, 自然环境方面的因素不是最主要的一个因素。简单来说, 管理一般是指确定管理的政策以及决策。
煤矿通风安全方面的管理是综合性、跨学科的一个边缘学科, 不管哪个环节发生疏漏都会引发一定的事故, 导致非常严重的财产以及生命方面的损失。管理人员相关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应该由专门的人来进行负责, 应该有效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安全意识、组织协调的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等。所以, 应该建立起动态的选拔以及考核机制, 建设合理科学的通风安全方面的人才库, 做到适当地使用相关的人才。经过分析相应的资料, 矿井的通风安全比较复杂, 没有具体的规律可以进行遵循。在矿井生产过程当中, 责任比较重大, 应该明确所有部门以及人员的权利以及责任, 严格遵循责任和权利保持一致的原则。
1.2 人为方面的因素
众所周知, 人为因素一直都是对煤矿通风安全造成制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国内有着相对比较落后的管理技术, 同时缺乏安全方面的一些意识。在我国的一些煤矿企业当中, 仅仅是重视通风的一些简单的环节, 并没有对通风系统的整体安全性进行充分重视。通风方面的管理只是在发生相应事故之后, 总结相应的经验以及教训, 所以目前这还是一种比较被动的管理模式。现阶段, 国内许多煤矿企业有着很少的应急方面的资金投入, 在发生灾害之后, 有着非常不完善的应急方案的制定。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 淡薄的安全意识会直接影响煤矿企业的管理者不是充分重视通风安全方面的管理工作。所以, 在人员进行配置时, 常常会安排非专业的一些人士来从事这个工作, 这就会造成一定的后果。淡薄的安全方面的意识, 还具体体现在国内的很多煤矿企业的相关管理者只是一味的追求煤矿的产量, 用产量来进行企业实力的衡量, 所以, 生产过程中的违规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一定的风险。在事故的预防过程当中, 做好通风方面的安全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能够消灭多种灾害。所以, 完善防范的措施可以保证隐患的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1.3 环境方面的因素
在对人为因素进行一定的重视时, 也不可以忽略环境方面的一些因素。矿井中的自然环境与其他的地质结构也非常不一样, 所以, 矿井通风系统也和其他系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相对来讲, 煤层中的地质结构比较复杂, 随着矿井开采逐渐变化的深度, 会增加矿井内部的地温、地应力和瓦斯的压力, 因此, 也会增大发生煤矿中自然灾害的机会。更多的是, 因为在发生作业时煤矿中的瓦斯会持续地涌出, 有着非常严重的煤与瓦斯的突出现象。另外, 因为各种比较特殊的一些原因, 有着非常严重的自燃现象, 同时也存在着煤尘爆炸方面的危险。假如只是从通风系统的方面来分析, 我国没有充足的煤矿通风能力, 不能有效保证矿井中的有效通风, 比如, 有些矿井中的外部漏风率、有效风量率以及超能力的生产根本不能满足相关的规定。所以, 矿井当中有着技术指标普遍存在不达标的现象。除此之外, 国内的矿井通风系统有着不完善的设计以及建设, 经常会造成在进行矿井通风工作时, 有着不稳定的风流, 严重影响着矿井中的通风安全。
2 有效防范通风安全的一些措施
2.1 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
我们都知道, 工作人员的素质在煤矿通风的安全方面是极其重要的, 应该对煤矿相关工作员工的安全意识以及自身素质进行有效的提高, 保证安全生产方面事故的充分减少。因此, 煤矿中各级安全管理部门, 应该全部充分重视安全方面的工作, 对通风的安全重要性进行正确的认识, 树立起煤矿安全生产的意识, 把安全隐患在开始就进行消灭。在实际的日常工作当中, 应该对具体的操作工作人员做好全面的培训工作, 在进行培训时, 应该充分重视培训的方式, 同时也应该实现实际联系, 对具体从事煤矿操作人员的素质比较低的现象进行妥善的解决, 在相对比较重要的岗位上重点安排一些专业知识比较丰比较丰富的工作人员, 妥善处理好日常的工作。
2.2 建立健全矿井的通风安全评价机制
要想知道有着怎样的通风管理效果, 应该建立起矿井通风效果的一套评价措施, 实现相关安全生产制度的运行, 同时按照各种相应的监测效果评价管理的效果。在进行评价机制的建立之前, 应该首先建立能够对不良的因素以及可能存在的危险进行合理科学的分析和评价的一个方法。现阶段, 国内的一些煤矿企业已经有效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煤炭企业的相关特点建立起了有效的一套评价系统, 根据它的特性大体能够分为定量和定性的评价方法。除此之外, 还能够按照通风系统的稳定性来对通风的安全进行评价, 例如, 通过分析通风的基本资料, 实现一定的评价。无论煤矿的相关企业使用怎样的具体评价机制, 都应该建立规章制度, 在通风安全的评价机制通过之后, 再投入到实际的生产当中。
2.3 对矿井装配的安全水平进行有效提高
逐渐发展的科学技术为通风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方面的支持, 所以, 应该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实际应用到安全设备当中, 还需要为这些设备配备比较专业的瓦斯方面的监测员, 对于井下的环境进行定时的检查, 及时处理那些出现的问题, 不能留下隐患。同时, 完善矿井的通风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 应该实现在矿井的实际生产状况发生一定的变化时, 矿井的通风系统也需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实现矿井安全生产的有效保证。在管理的整个过程当中, 应该对串联通风进行严格控制。在实际的通风管理中, 应该保证机器稳定安全的进行工作, 避免出现通风机无计划断电的情况。在通风机进行工作的一些部位, 必须要建立配有瓦斯传感器的相关检测系统。如果瓦斯超限, 必须要将一些通风机进行断电, 有效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
3 结语
在煤矿的生产过程当中, 生产和安全以及效益是密不可分的。通常来讲, 安全是企业进行生产的一个重要前提, 是效益的重要保障。很多实践表明, 安全是最大的经济效益, 如果做不好安全工作, 应该先搞好安全方面的工作, 有效保证企业的生产, 所以, 应该特别注意上文中详细分析的安全因素, 有效保证煤矿企业的稳定以及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1]管春风.制约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科技财经, 2012 (3) :37-38.
[2]吴宣旺.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及防范措施[J].轻工设计, 2011 (4) :12-13.
强化三基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篇3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抓好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确保农机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需要。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加大行政推力,建立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农机监理部门要深刻认识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任务,突出重点,采取措施,落实职责,切实做到责任层层分解,任务落实到位,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体系,抓出成效,抓出亮点。
2.精心组织,科学安排
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为抓手,把实现农机安全生产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党委、政府领导,农机部门主抓,安监、公安、交通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广泛参与,齐抓共管的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农机安全监理部门要严格按照农业部和省农委要求,精心组织安排,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创建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强化部门协调,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源头管理,消除事故隐患,保障农机安全生产,力争全面达标。
3.加强引导,广泛宣传
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涉及千家万户,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农机安全监理部门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吉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采取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图片、悬挂宣传标语、举办广播讲座等形式,广泛宣传普及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的先进典型、工作成效、重要作用等,努力营造有力于推动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4.搞好培训,提高素质
要加强农机安全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专业技能,使他们了解、掌握相关法律法规、行政执法程序、农机驾驶操作技术、机械维修保养方法和安全使用方法,提升人员素质,提高执法水平。要加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人员驾驶操作的培训,提高农机手驾驶操作技能水平,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并严格要求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取得合法证件。提高他们守法意识,努力提高农机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农机安全生产。
5.健全机制,强化监督
强化三基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篇4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我们要立足于实际,保持高度清醒的认识,切实积极转变观念,紧紧围绕生产任务,从严加强基础管理,从源头入手,把好炉料的入炉关,以超前的思维,敏锐的分析能力和精准的调节手段来操作高炉,以确保和促进高炉稳产、顺产、高产为最终目标,增强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积极迎接挑战和考验。要求所有员工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生产过程风险管理,推行精细化操作,牢固树立“失常就是事故”的理念,确保生产均衡稳定顺行。
二、根据原燃料成分变化情况适当提高炉温水平,加强对炉况的走势的判断分析做到超前调控,结合炉况变化不断优化上下部调剂,使煤气流更加合理分布,为炉内守风创造条件。
三、在上料工序坚持做到来料的质量变化及时调整筛子的料流量,严格把入炉烧结矿粉沫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四、炉前各岗位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加强铁口泥套维护,控制好打泥量,保证及时按料批出尽渣铁,加强高炉操作岗位人员管理,进一步提高工作责任心,杜绝操作责任事故,五、认真落实设备巡检制度加大对设备隐患排查力度及时消除隐患,保证设备正常运转,为生产稳定提供可靠的保障。
六、每个干部要保持高度的炉况运行敏锐性和预见性,把握正确的炉况发展方向;做脚踏实地的、挖山不止的愚公,不做夸夸其谈的智叟;凝聚人心,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组织和带领全员朝既定目标前进。
强化三基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篇5
来源: 发布时间:2009-8-18 15:23:0
5■张云江
6月9日,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在广东新闻界座谈会上发表了题为《坚持正确导向服务科学发展 努力开创广东新闻工作新局面》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讲话》充分肯定了广东新闻媒体为改革开放和广东经济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深刻分析了当前我省新闻界的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精辟阐述了做好新闻宣传工作要正确处理的若干重大关系,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注意学习掌握辩证法,增强社会责任感,练好基本功,为我省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
头兵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一、充分认识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100多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继报纸、期刊、通讯社之后,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相继出现,新闻传播媒介日趋多元化,新闻传播手段日趋现代化,“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新闻传播事业对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新闻媒体承担着崇高的社会责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正如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在《讲话》中指出那样:“新闻媒体工作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也是一项很敏感的工作,关系到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国家政权的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好媒体工作,既要有过硬的业务水平,还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更要有坚定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我认为,社会责任是构成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它是新闻从业人员基于一定的政治立场、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业务水平,在内心信念和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自觉履行的对事实、受众和社会应尽的职责、使命和任务,它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责任。因此,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我们新闻媒体有意识形态和政治上的责任;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占领思想舆论阵地的责任;有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继承和弘扬优秀文化的责任等等,概括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的责任,即引导舆论,宣传真理,传播文明,资政育人,积累文化,推广知识,其中引导舆论是新闻媒体最主要
最大的社会责任。
当前我们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深刻转型时期,同时又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在这一时期,不仅新旧体制的交织、社会利益的分化、价值取向的冲突、心理状态的失衡、文化碰撞不断加剧,而且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需求变得日益纷繁复杂,容易引发各种社会动荡和冲突;在这一时期,党和政府不仅要审慎地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而且还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确保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改革和发展的任务很重;在这一时期,新闻媒体不仅要发挥新闻传播的功能而产生社会效益,而且要通过自身的资源配置增强传媒的竞争力以创造经济利益,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新闻媒体普遍受到很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既要发挥党和人民的喉舌作用,又要保证新闻媒体生存发展。这些都对
做好新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在改革的过程中,领风气之先,创造了在全国广播界具有广泛而深刻影响的“珠江模式”,至今已发展成为以广播为主,多种传播手段和多种产业相结合的主流媒体。现在广东电台已有九个系列台、一个电影频道和两个电视频道,具有播出时间长、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大版块节目、主持人直播、热线电话互动、户外固定直播室等特点和形式,拥有大批的听众,影响广泛。作为有影响的主流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更要切实承担起崇高的社会责任,努力学习宣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要紧紧围绕《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贯彻落实,实施“三促进一保持”,推动“双转移”等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唱好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我省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营造良好的氛围;要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舆论宣传的重要作用;特别是
在深刻转型时期,要积极稳妥反映群众诉求,协助疏导社会矛盾和解决社会问题,为稳定大局服务。
二、坚持从全局的高度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汪洋书记在《讲话》中,从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上论述了关于导向方面存在的问题。他指出:“实际上,很多导向出问题的新闻媒体报道,就是在全局和局部关系上把握和处理的不好。很多时候说新闻媒体导向有问题,往往不是说反映的事情不是真实的,而是说把这些个别或局部的事情在大局中位置摆错了,因而从大局上看,影响是不好的,甚至是有害的。”对于新
闻媒体来说,正确认识和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致关重要。
1、正确使用公权力,以党和人民的需要做好新闻
公权力实际上是为维护和增进公益而设置的权力,它有利于保障个人权利的实现和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新闻媒体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不可避免地和公权力结下了不解之缘,这种公权力本身要求新闻媒体时时处处都要审视我们报道的消息、发表的评论、阐述的观点,是否符合大局的要求,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但是,公权力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检验着新闻媒体是否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检验着新闻媒体是否有良好的社会公信力,检验着新闻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我们有些新闻媒体及从业人员时常出现的虚假报道、有偿新闻、违法广告、低俗之风等,可以说是不正确使用公权力、影响新闻媒体社会形象的表现。因此,新闻媒体作为一种公权力,要以主人翁的精神,以服务者的谦卑和敬畏,根据党和人民的需要来报道新闻、阐述观点,做解放思想的“先行官”,改革开放的“助推器”和良好社会氛围的“建设者”,决不能滥用公权力,更不能凭个人好
恶利用新闻媒体这个公共平台进行表达。
2、做到胸中有全局,以正确方法理念融入大局
古人云:不谋全局,不足以谋一域。新闻媒体要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根据自身特点,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从“思大事不辞为小事,做小事胸中有全局”的理念入手,吃透中央及省委的政策,组织好体现全局意图的新闻宣传。要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坚持积极、进步、美好的东西,分辨出消极、落后、丑陋的东西,把握好新闻报道的“度”,用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文化引领社会舆论,防止出现影响大局的片面
报道。
3、固守舆论阵地,以敏锐的政治鉴别力把好播出关
电台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代表党和人民的声音,必须坚持政治家办台原则,固守舆论阵地,把握时代脉搏,从大局的高度,以敏锐的政治鉴别力把好播出关。做到无论形势如何变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无论任务如何繁重,切实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放松;无论情况如何复杂多变,固守舆论阵地不撒手。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始终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在引导社会心理、社会舆论、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提倡什么、发扬什么、反对什么、限制什么,都要按照中央及省委的精神,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意愿,绝不能含糊,更不能有丝毫差
错。
4、体现广播特点,以播出安全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
广播是电子媒体,是通过电波把党的声音传播出去,播出安全是广播不可或缺的非常重要的工作,特别是现在直播节目比较多、现场变化不确定的情况下,安全播出更显得尤为重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安全播出对于电子媒体来说,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如果安全播出出问题,舆论导向也会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多年来,广东电台一直把播出安全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对播音员、主持人、增音员、监制、导播等的职责都作了明确规定,如《民声热线工作流程》、《今日关注工作流程》等。同时,建立健全安全播出应急工作机制,如《直播室应急处理方法》、《直播室延时器的正确操作方法》、《音频站故障应急操作》、《非常时期节目人员应急操作指南》、《网络异常的应急预案》等,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保证应急广播安全播出指挥调度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满足突发情况下广播安全播出工作的需要。在播出实践中,我们以强烈的安全意识和极端负责的态度,从制度建立、技术实现、业务管理等方面,加强安全播出值班备勤,及时使用延时器,抓好日常广播设备的检查和维护,使广播传输网络安全畅通,从而通过安全播出把正确的舆论导向落实到
位。
三、努力建设一支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新闻从业队伍
1、加强教育,进一步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素质。要制定学习规划,积极组织我台从业人员开展三项教育活动,加强安全播出教育以及各项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通过教育,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掌握唯物辩证法,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阵地意识,责任意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新闻从业人员的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及省委的决策上来,做到旗帜鲜明、明辨是非、把握关口、把好导向,用自己清醒的头脑,指挥灵巧的双手,谱写时代的篇章,激励群众齐心协力、奋发图强,为扩大改革开放,应对金融危机,维护稳定大局,促进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出色地完成省委和全省人民交给我们新闻工作者的光荣任务。
2、强化管理,进一步提高规章制度的执行力。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台新闻从业人员的管理,从制度上解决少数采编人员作风漂浮、文风不实、执行纪律不严等问题,积极贯彻落实《广东省新闻媒体消息来源使用管理办法》、《关于严肃新闻宣传纪律,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的意见》两个重要文件,进一步完善集团及台制定的有关采、编、播的各项规章制度,用以规范我台新闻报道工作,增强纪律意识,强化管理,对违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提高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
3、突出重点,进一步抓好年轻新闻工作者教育。年轻新闻工作者,是新闻媒体的重要力量,也是保证党的新闻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群体。他们有喜欢提问题、喜欢提出不同意见的长处,也有涉世不深、书本知识多、实际经验少的弱点。要针对这一群体的情况,在加强三项教育的过程中,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进行国情教育、唯物辩证法教育,帮助他们读懂中国,理解中国,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全局的高度认识问题,做好新闻
报道工作,使之成为党的新闻宣传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强化调控机制 确保粮食安全 篇6
垂直管理体系运行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对新形势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保持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垂直管理是根本。垂直管理体制设计,使中央储备粮权属清晰、职责明确、管理统一,直接掌控覆盖全国、布局合理的购销网络与仓储物流体系,具有政令畅通、步调一致、雷厉风行的体制优势以及管得好、调得动、调得快、用得上的保障能力与执行能力,能够全面贯彻国家政策意图、高效落实调控任务,有效克服过去专储粮分级负责、分层管理的权责不清、职责不明,调不动、用不上等弊端。特别是垂直管理体系作为政策执行载体,全力服务“三农”工作大局,切实把粮食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提高了政策效能,促进了农民增收,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执行主体是关键。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制通过中储粮总公司的“三级架构、两级法人”垂直组织体系直接体现,通过布局在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大都市群的仓储物流网络对中央储备粮直接进行营运管理。中储粮总公司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和宏观调控大局,牢牢把握“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的基本要求,始终坚持“维护农民利益,维护粮食市场稳定,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方向,心系国家大局,忠诚服务调控,勇担社会责任;不断优化库点布局和储粮品种结构,强化储粮科学管理,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政策性收储任务;积极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粮食流通主导产业链,深入拓展粮食收购、贸易、物流和成品粮油加工,切实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了垂直管理体系的购销储运能力、市场调控能力和政策执行力,增强了垂直管理体系的实力。
市场化运作是核心。国家对中央储备粮管理实行政企分开、企业化管理,对储备粮推陈储新轮换实行市场化运作,由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解决过去政企不分、机制不活、运行困难、亏损挂账严重等问题。这种机制安排要求企业必须努力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经营效率,把千方百计管好储备粮与企业自身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近年来,中储粮总公司对此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如不断创新服务种粮农民的方式,发展订单农业,实行“二次返利”,建立“三农”服务社,既促进了农民增收,又掌握了第一手轮换粮源;严格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意图,把握轮换吞吐市场运作的节奏与时机,既增加了经营效益,又维护了粮食市场和价格稳定;积极整合系统内部资源,加强产销区直属企业协作,探索出一条跨区产销衔接的市场化运作新路,既搞活了经营,又促进了产销区粮食供求平衡和市场稳定,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补充。
政策支持是基础。中央高度重视中央储备粮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思想和政策意见,为垂直管理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国家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中央储备粮仓储、物流及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强化垂直管理体系的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始终注重发挥其宏观调控主力军的作
强化三基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篇7
关键词:邻近营业线,施工,行车,安全
1 工程概况
天津新港北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工程自2011年3月1日开始施工。工程包括进港三线工程, 北塘西接轨站改建工程, 新港北集装箱中心站及延伸至码头作业区的铁路作业线和新港北件杂货码头铁路货运工程。
临近既有线主要工程数量: (1) 路基工程 (BHK41+500—DK4+485) 。 (2) 特大桥工程 (0-46#墩) 墩柱41个。 (3) 中小桥涵8座。 (4) 北塘西站接轨改造。
2 施工阶段的重点和难点
天津新港北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施工阶段的重点和难点是:邻近北环线B H 4 1+000 m—BH48+000 m区段长约6 km的施工。既要保证工程能够顺利实施, 又要保证既有线行车安全。
(1) 邻近北环线施工的重点;重点之一:防止邻近北环线路基地基理和桥梁基础施工的大型机械倾覆、侵限造成既有运输设备损坏或因侵限直接影响行车安全。重点之二:防止施工作业人员侵限被运行的机车撞轧造成的人身伤害和影响行车。
(2) 邻近北环线施工的难点;难点一:施工邻近北环线距离近。路基处理施工距离北环上行线最近处只有4.5 m, 桥段施工基本在8~10 m。施工作业人员、机具容易侵限, 影响行车。难点二:作业面长, 人员分散, 不易管理。难点三:施工作业人员既有线施工经验不足, 管理人员较少, 管理难度大。
3 工程施工中的专项安全管理
针对邻近北环线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指挥部组织参建各方的技术、安全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研判, 根据各工序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 制定专项措施并组织实施, 确保施工、行车都安全。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3.1 制订科学实用的施工方案
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等文件的范围内, 针对邻近北环线的施工, 按地基处理和桥梁基础施工分别制定专项施工方案, 组织有关运输、设备站段审查后, 再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审, 最后报监理和指挥部审批。方案针对有关行车及人身安全方面, 都要有明确的要求, 确保施工方案对施工质量控制有措施, 运输组织有计划, 施工安全有保证。
3.2 加强参建人员的培训教育
对施工单位劳务工人员的管理, 重点检查劳务工进行上岗前安全培训情况, 施工是否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执行。加强了对劳务工的防火、防触电、防煤气中毒、人炉同室等隐患问题的宣传教育。控制措施是:一是每年年初组织施工、监理单位的管理人员进行专项营业线施工安全培训。二是对参建的劳务工的安全、营业线施工安全、防火、汛期施工等培训;对未经培训或考试不合格人员, 不准其参加营业线施工。
3.3 强化施工管理人员的调配, 使之尽可能的满足施工管理的需要
在临近营业线项目实施过程中, 项目管理人员大部分没有在北京局管内施工管理经验, 不能按指挥部的要求安排干部盯控现场到岗到位, 指挥部及时与施工单位协调, 要求补充现场管理干部, 把控施工现场安全。在施工管理人员补充到达前, 指挥部、监理加强了现场盯控和管理, 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3.4 加强大型施工机械管理
为吸取2009年津秦客专工程大桥局9.30吊车吊装钢筋笼侵限事故和路外工程2010年中铁六局5.18汽车吊作业时倾覆砸断接触网并刮碰客车的事故教训, 指挥部安排专人对施工单位的大型施工机械进行管理, 确保进场作业机械状态良好。具体做法是以下几点。
一是严把机械进场关。对所有进场的机械必须实施提前报验制度, 必须提供有效期的出厂合格证或技术监督部门出具的检验合格证, 操作人员必须提供有效期内的操作合格证、经过营业线施工安全培训合格。二是严把“一机一人”防护关。所有进场机械在邻近营业线施工作业时, 施工单位必须安排一名安全员进行盯控和防护, 确保机械作业时不侵限。三是严把大型机械拉锚防护关。对钻机等较高的大型机械作业前必须采取在铁路的反方向进行拉锚措施。拉锚的地脚采用不少于6 m的工字钢打入地下, 拉锚绳采用不小于8 mm的钢丝绳, 两端锁定采用花篮卡子, 每端不少于2个, 确保锁定牢固, 控制可能出现的作业机械向铁路方向倾覆问题。四是统一汽车吊的支腿垫板。将汽车吊的垫板形式固定, 定型图下发施工单位, 强行贯彻落实。五是严把机械使用前的检查关。每次使用机械前指挥部盯控人员组织现场施工作业负责人、监理及机械保养人员对使用机械重点部位检查确认并书面签认。
3.5 加强施工防护
一是人防。在邻近营业线施工时必须设置驻站员, 施工现场配备足够的安全员和现场防护员。特别是对作业奌前的人员、机械上线制定具体时间, 作业奌前人员、机械、路料等必须与线路保持在3 m以外, 严禁接近线路, 确保行车安全。二是物防。在邻近营业线施工现场的区域铁路沿线设置铁丝防护网, 防止一些作业人员到铁路边去造成侵限, 杜绝人员侵限问题。
4 除以上安全专项管理外, 指挥部还采取了以下补强措施
(1) 施工单位与运输站段签定施工安全配合协议, 请运输设备站段人员现场监护。当发现施工机械或人员可能对行车及运营设备有威胁时, 运输站段的监护人员有权停止其作业, 确保行车安全和运营设备安全。 (2) 对邻近营业线施工, 施工单位的项目部领导干部 (安全总监、副经理) 必须现场盯控。只要有邻近营业线施工, 现场必须有干部盯控, 指挥部检查发现没有执行此项要求, 对施工现场立即采取停工整顿措施, 确保严格执行此项要求。 (3) 重点施工指挥部派人盯控对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控制工程、关键工序, 指挥部都及时安排专业干部现场盯控把关。盯控重点为:施工前的准备, 施工中的安全、质量, 施工后人员、机械撤离以及施工现场的清理。 (4) 加大日常检查频次;指挥部对施工现场的施工安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随施工进展情况随时深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 发现有可能影响到营业线安全的问题, 立即进行整改。对比较严重的问题实行发《安全问题整改通知书》管理, 做到发现问题必须落实到人并且必须整改到位。
目前, 集装箱项目路基、特大桥墩身、中小桥涵等临近铁路既有线的施工内容 (除2座中小桥涵) 已全部完成, 施工中未发生影响既有线安全问题, 既保证了既有营业线行车安全, 也顺利完成了施工进度计划, 取得了行车安全、施工双赢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北京铁路局建设工程大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办法》京铁建[2013]154号[Z].
强化三基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篇8
关键词:农田水利;粮食安全;对策
中图分类号: S279.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4.049
2015年,中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粮食产量再攀新高。但应看到,我国粮食供需仍处于未平衡状态,而且粮食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随着全面放开“两孩”生育政策的出台及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也促进了粮食的消费。2012年3月22日是二十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的宣传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这就足以说明水利在粮食生产过程及确保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地位。
1当前农田水利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
公主岭市位于松辽分水岭,南高北低、东洼西沙,自然地理条件复杂,上世纪曾提出南治坡、北治川、东治碱、西治旱的综合开发、全面治理的口号。但由于受资金投入的限制,多年治理的效果不佳。农田水利设施也十分薄弱,雨大东洼、雨少西旱,仍摆脱不了靠天吃饭的窘境。农田设施基本都是六十年代的产物,年久失修,多数已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最近几年农田新打了一批抗旱井,但多数没有配套,有的缺少机泵、有的缺少动力、有的缺少田间喷灌机械等。基础设施的薄弱还表现在水源工程的缺失,小型水库需除险加固,不能正常蓄水,一遇干旱年,早已干涸无水可取,群众只好望库兴叹。
1.2资金投入不足
近几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水利的投入,重点解决提高大江大河的防洪、大中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城市的防洪设施、农村的饮水安全等,但真正投入到农田的水利资金相对较少,公主岭市是全国的粮食生产大市,属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2015年粮食总产量达65亿斤。但一年用于农田水利的国家资金也仅为千万元,而且是零打碎敲,形成不了规模,加之当地政府财力有限,在投入上也是有心无力。就连正常的工程维修、养护资金也少之又少。
1.3缺失有效的工程管护监督机制
工程管护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权属不清,工程的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混淆,工程完工后移交不及时、制度不完善、主体不明确,普遍存在重建轻管的现象。导致农田水利设施遭到破坏、偷盗现象严重。
1.4群众对农田水利建设、投工投劳的积极性不高
农村税费改革前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多由当地农民集体出工、出劳大兵团作战。对改造提高农田水利的防洪排涝标准功不可没,但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原主要用于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的“两工”(义务工、积累工)和涝区税费被取消,农田水利建设陷入“三难”境地,即“劳力投入难、建设组织难、资金筹措难”。目前农村水利建设筹资、筹劳的唯一途径 “一事一议”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也是困难重重,操作起来步履维艰。
2对策与建议
2.1开拓创新,探索在新形势下发展农村水利事业的新路子
农村水利建设涉及到千家万户,既要干当前又要谋划长远,要坚持规划先行,做到因地制宜、统筹兼顾,要充分听取当地农民的意见,开门搞规划,不仅使群众是受益者,更是参与者,调动群众对水利建设的积极性。要结合当地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实行土地区域连片开发、综合治理,重点扶持以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充分发挥水利资金的最大效益。
2.2拓宽渠道,加大对农村水利的投入
目前农村水利投资多数还是单一的国家资产,由于受到投资规模、投资项目的制约,多数当地群众急切盼望适合当地需求的项目又没有对口的资金渠道。因此应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投资机制,本着“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当地政府要全力支持,按要求提取出土地出让金的10%用于水利事业。可采取以奖待补的办法,鼓励农民和民间资本积极投身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
2.3创新机制,建立健全以监管为重点的新型管理体制
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点多面广,分布零散,管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加之小型水利设施产权不清、管理责任不明,弃管的现象比较普遍。自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个别农民为谋取自身利益,侵占田间水利工程用地的现象较为突出,堤防护堤地、田间排水沟渠多被侵占、挪用造成田间排水不畅、堤防防洪能力下降,对于种种损害水利工程的现象,要有人管有人抓。一是当地的水利管理机构,要担负起水利国有资产管理的责任。切实加强对损害水利设施、侵占、挪用水利用地的违法行为的监督、管理,认真履职履责。二是推进明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产权改革。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的意见》中指出“小型农村水利工程要明晰所有权餐所建立以各种形式农村用水合作组织委住的管理机制。”建立产权明晰、职责明确、责权一体的小型水利设施管理体系。
2.4因地制宜,大力推广节水技术,提高用水效率
公主岭市属水资源较贫乏的地区,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402立方米,属极度贫水区,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500毫米以内,大部分乡镇属干旱少雨地域,地下水及地表水都极度贫乏。因此大力推广高效节水技术,提高用水效率控制尤为重要。推广玉米地膜覆盖技术,玉米喷灌技术。依法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为农村水利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习近平总书记赴荷兰考调研时指出:“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通过改革,盘活存量资产使其产权结构多元化、管理形式多样化,明确建设主体和管护责任。我们要抓住水利事业的黄金期,全面强化水利改革,为我国粮食生产安全提供强大的水利支撑。
强化管理确保质量 篇9
各位领导、专家:
你们好!春节将至,首先预祝各位领导、专家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面对市场经济日益激烈的竞争,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职能的转变,我司始终坚持把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扎实、廉洁奉公的队伍作为主要任务来抓。为了提高全体员工的思想素质,我司开展了党的十六大精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等党性党风的学习教育活动,以使全体员工在思想上设防,政治上过硬,行为上自检。通过学习,强化了全体员工全心全意为工程服务的观念。
为了能规范、优质、高效地搞好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我司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监控措施:
一、质量目标
二00五年初,制定了05的质量总目标为:单位工程竣工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工期履约率达90%;顾客满意度平均达到80%以上;单位工程观感评定好的大于40%。通过全体员工一年的共同努力,四项质量目标均圆满完成年初下达的任务。单位工程竣工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100%,工期履约率达90.5%,顾客满意度平均达到82.1%单位工程观感评定好的达45.6%。
二、学习与培训
鉴于建筑业的现状,我司对各种新发布的建筑业有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条文等相关知识进行全员学习培训,让全体员工了解和掌握必
要的法律知识,保证在质量管理中能学之所用。对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我们组织相关部门先学习培训,再向项目管理人员传授,然后向项目操作班组进行培训交底。例如:永新四期刚性屋面的油膏嵌缝采用搓条技术改变以往的浇灌技术,既满足质量要求,又保证了屋面变形缝的顺直,同时减少了屋面污染现象。
三、工程内部合同管理
工程中标后,总公司与项目部签订内部管理合同。对项目的质量目标进行层层分解,确定工程的管理目标,明确合同中各主体的任务分工和责任分工。针对个分解目标履行进行一定经济奖罚,工程施工合同进行跟踪管理检查指导。如施工过程中发现的偏差进行分析,则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和管理措施,纠正偏差,同时制定措施防止偏差再次发生,确保项目按质、按量、按期履行合同。
四、项目部组建
项目部的组建,首先根据项目的需求,确定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我司项目管理基本上采用矩阵式组织结构,设横向质量管理部门和纵向安全管理部门,并不分主次,发出指令同等重要。根据各部门的需要,安排合适的管理人员,满足项目需求,确保项目管理到位。从而达到项目能按质、按量、按期的完工。
五、工程的材料控制
每年伊始,我们队工程A类物资(钢筋、水泥等材料)的市场供方进行有选择的评审考核,选择优秀的合格供方,编制合格供方名单,供项目部选择方采购。采购时供方必须提供产品出厂合格证书,经现场验收签证取样复试合格后方可进行报验使用,复试不合格产品立即出场。B、C类物资(地方材料等)进行现场签证取样复试,复试合格后报验使用,不合格产品立即出场。保证施工现场无不合格产品,以防止在工程中错用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六、工程检查控制
根据IS0901—2000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对工程进行全程动态管理,负责项目施工的全过程策划,协调项目之间的有序施工;负责引用新型工程质量的管理技术;参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技术、质量法规和标准规范;负责对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施工方案进行审核、监督实施;负责工程技术文件的监控与发放;负责工程有关质量记录的控制管理;如项目出现不合格品进行分析处置,并指导监督项目部制订纠正和预防措施,同时向其他项目通报,防止类似事件发生;对项目发生的质量事故负责收集分析适当的数据,并组织调整分析质量事故,制定质量事故处理方案,监督方案实施到位;负责项目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监督指导工程质量评定以及工程质量的综合评定;对项目部工程施工的过程、最终检验和实验负责监督和控制;负责工程质量的回访和顾客满意度的调查等工作。确保工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在市行业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司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集团公司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大、更好的成绩来回报社会。
【强化三基管理确保安全生产】推荐阅读:
强化感染管理 确保医疗安全09-25
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确保稳定计划科工作总结05-13
强化值机确保电视电话会议质量07-14
泸县四个强化确保三级联创落实10-09
三基管理11-09
把握关键强化措施确保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08-08
强化护理安全管理05-21
强化网络安全管理08-14
安全生产四大三基实施方案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