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建筑

2024-08-07

都城建筑(精选6篇)

都城建筑 篇1

1. 渤海国的都城发展

渤海国(公元698~ 公元926年),初称震( 振) 国,约公元705年1,唐中宗遣使张行弢前来震国“招慰”大祚荣,双方关系正常化,震国从属政治地位。 唐睿宗先天二年(713年),遣郎将崔(忻)持敕节前来震国,册拜大祚荣为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仍以其所统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自是始去靺鞨号,专称渤海”。渤海国的都城城市建设历经了三个大的时期。建国之初,国都建在吉林省东牟山,《旧唐书·渤海靺鞨传》:“祚荣遂率其众东保桂娄之故地,据东牟山,筑城以居之。” 据考古发现,这时期的住宅基本是“筑城穴居”2。 经过发展,逐渐从东牟山转到平原地带,建设了敖东城。专家认为“东牟山城及敖东城一带的地域通称为旧国”。敖东城3,分内外二重墙,平面成回字形。外城,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短。 内墙,平面为正方形,各墙长度皆为89米。渤海国初期的都城建设,与中后期相比,显得力不从心, 并且城市的形制与唐朝的城市建设有所不同,也反映出初期的渤海国受唐朝文化的影响较弱。

上京龙泉府,坐落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 上京龙泉府的建设是在渤海国建国五十多年后,财力强大,社会稳定,人丁充足,直接受唐王朝汉文化影响,其都城由外城、内城、宫城组成。渤海以此为都时间约一百六七十年,大概占渤海国2/3以上4。渤海上京城“占地面积为32平方公里”。上京城的形制与当时的长安城相仿,城市主要街道与长安相仿,也有里坊和商业交易活动。从三个不同时期的都城建设来看,随着国力的增强,都城的政治、文化、经济功能逐步完善起来,其都城的建筑规划也非常成熟。

从遗址考古挖掘的宫殿地基来看,其平面布局与中原宫殿规划布局相当。在城市布局上,采用汉唐布局形制,工艺手法与建筑形态蔚为壮观。

2. 都城建筑承载工艺美术设计的文化

渤海上京龙泉府的皇城建筑,从考古发掘的遗物与遗迹大小来看,皇城建筑的构造、体量、整体格局等,工艺美术设计的内容非常丰富。“窃常稽诸历史,渤海自通唐以来,慨慕华风,规模唐制, 累遣诸生入唐肄业,又写《五经》、诸史已交国人, 而大光晟、大元谦、高元固等号为硕学,徐昂治历, 传授日人,裴颋父子以词章著闻于世,其人才之盛, 蔚然与中国同风5。”渤海立国之长,有其强大的文化根基,建设了与其相关的寺庙建筑、具有文化内涵的建筑单体,冶铁技术、制陶技术、制砖技术等技术的提高,为城市建设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保障。不仅建设了多处寺庙,而且还建设了皇家园林;不仅皇家有园林,一些富户、贵人也有园池。 “富室安居逾二百年,往往为园池,植牡丹,多至三二百本,有数十干6”。皇家园林遗址中,至今还有亭榭址和人工筑岛、挖池的遗迹。

在上京龙泉府都城宫殿遗址出土的遗物中,有建筑构件砖瓦,建筑饰件兽头、殿阶螭首、琉璃瓦等。 宝相花纹砖,在第二宫殿出土的残缺砖上,保留了中心和一角的图案。砖中心有图案化的八瓣宝相花, 角上是用花枝连接的小宝相花。宝相花是以“米” 字结构为基准的圆形辐射结构的花形纹样,其构成花瓣的基本单位是以侧卷瓣、对勾瓣、云曲瓣为代表的抽象花瓣,相传寓有“宝”“仙”吉祥之意。

在第一宫殿发现了石制螭首,在第二宫殿发现了陶制螭首。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殿阶螭首发现时代较早的实物是古邺城铜雀台和唐大明宫龙首渠和含元殿出土的石制螭首。第二宫殿发现的陶制螭首,体现了从木结构到石结构的过渡。在考古挖掘的文物中,有三彩兽头和鸱尾等物品,且尺寸较大。 三彩陶瓷从北魏时期已经产生,到唐代技术已非常完备。用于建筑的大型构件多数采用陶瓷,尤其用于皇家等级的建筑。

石灯幢与石龟趺的运用,在佛寺建筑形制中不可缺少。龟趺又名赑屃、霸下等,在汉族神话中, 也是龙族后裔,在龙生九子之中排行老六,属灵禽祥兽。形象似龟,有齿,喜欢负重,力大可驮负三山五岳,现多表现为石碑。在渤海发现的石龟趺, 立于现兴隆寺内, 龟趺由玄武岩制成, 通长206厘米, 从首至颈长76厘米, 身呈椭圆形,高60厘米。 龟趺龙首, 顶生双角, 两颚后分两层刻有不甚规则的圆形和横置长等腰三角形的卷曲鬃毛。背刻鳞片, 缘为五边形, 中心部分为六边形。四足直立, 刻有祥云状鳍, 尾短, 呈三角形, 以线条刻成。龟趺背部中心有插碑凹槽, 长32.5厘米、宽17.5厘米。 在俄罗斯远东的乌苏里斯克的中央公园内也有石龟趺遗物,与渤海时期风格相同。

在渤海国皇家建筑装饰图案来看,与隋唐时期的建筑装饰风格一致,甚至可追溯到北朝时期的工艺特点,在长期的艺术演变上,其局部特征略有变化,显示了边疆少数民族在吸收中原艺术的同时, 也融入了自己的审美倾向及民族特质。

3. 渤海国工艺美术设计的特点

3.1材料与技术

在渤海遗留的物品当中,有精美的铜镜、铜佛、 金佛及玉制品,在制作细致程度与技术上与同时期的唐代及西域地区相比,还有相当差距。材料的选择上有局限,例如建筑石材料方面,上京龙泉府周边取材为玄武岩,无法雕刻出精美的石制品,限于财力,宫殿两侧廊道的础石,有些没有过多雕凿。 即使建筑用三彩兽头,与长安宫殿的相比,不论从质地、纹饰及制作方面,渤海无法能及。诚然,渤海作为地方少数民族政权,以其现有国力,规划建造都城实属不易,尤其在需要精雕细刻的建筑装饰纹样上,更需要材料与技术的支撑。

3.2文化与审美

渤海文王时效仿唐朝国子监设置“胄子监”, 作为传播儒家文化的重要基地,所以儒家文化对渤海国作用很大。大祚荣时期,渤海官方就不断派遣留学生赴唐汲取儒家文化,这些人归国后大多跻身政界,成为渤海朝廷的重要人才,为渤海儒学的兴盛起到了主导作用。这些文化直接导致工艺美术设计的风格和特征。

渤海人十分笃信佛教,据《册府元龟》记载, 唐宪宗元和九年和十二年,渤海国派高礼进两次朝贡大唐,进奉“卢城稻”与金银佛像,现存长白灵光塔,位于吉林省长白县长白镇西北部塔山西南端一平坦的台地上,台地海拔820米。该塔为砖砌五层密檐结构,与西安小雁塔结构十分相似。

在渤海国民间,由于民族众多,从事农猎渔相结合的复合型生产。在他们的生活中则更多保留了本民族的原始信仰,即“萨满教”。萨满教所使用的铜制腰牌、腰铃、鼓棒手柄以及神服上的铜制镶嵌物、陶制神偶等各种法器,造型工艺设计独特。

3.3传承与交流

大钦茂在位时,渤海农耕经济发展,并加强了与唐朝和日本的商业贸易,其间遣使入唐49次, 出使日本12次,访问使团不仅次数多,规模也大。 在文化上,大钦茂在即位第二年就派人入唐抄写《唐礼》及《三国志》《晋书》《三十六国春秋》等典籍, 其后又多次派子弟前往唐朝学习。对外方面,大钦茂与日本往来频繁,不仅12次派使访日,而且日本也在758年首次派小野田守等人出使渤海。除了唐朝、新罗、日本等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外,渤海还与突厥、黑水靺鞨、回纥、契丹等游牧、渔猎诸部族与政权存在外交关系,进行多方面的文化交流。

4. 结语

渤海政权的存在是在良好的周边环境下得以绵延二百多年,政治上隶属于唐朝,经济发展依附于本疆域的丰富资源。技术与文化的发展,有赖于中原文化的学习与周边先进技术的影响,凡是有利于政权发展相适应的宗教、习俗、服装、饮食、建筑及艺术等,都为渤海创造繁荣“海东盛国”提供了坚实的保障。都城上京龙泉府的皇家建筑,虽不能与唐长安城的皇家建筑相比,但作为东北边陲的少数民族的政权来说,已属辉煌壮丽。在建筑造型以及建筑构件的装饰图案上,都反映了高超的工艺技术与审美取向,城市建筑的发展建造,为建筑装饰图案的广泛应用和实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渤海国皇家建筑增添了光彩。

摘要:唐代渤海国是隶属唐朝的民族政权,地处祖国版图的东北部。由于政权稳定,经济繁荣,在建设上京龙泉府都城时,其城市整体规划和建筑造型,尤其是建筑装饰风格方面,受唐朝长安城的影响。都城的设计建设与文化因素,与中原文化有着极其相近的地方,大体与中原“同风”。在建筑构件的装饰设计上,工艺美术设计的水平堪称那个地区那个时代的极高水平,在东北地区可谓首屈一指。

关键词:唐代,渤海国,城市建设,工艺美术,设计

都城建筑 篇2

公元698年在我国东北地区及朝鲜北部地区, 建立了一个以粟末靺鞨人为主的复合少数民族政权, 在历史上我们称之为渤海国。渤海国于公元926年被辽所灭, 共存在229年, 传国十五世, 虽然存在时间较短, 但确依靠渤海人的聪明智慧和勤劳勇敢, 繁育了发达的民族经济和灿烂的渤海文化。

由于渤海国其所在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决定与周边各国交往关系, 与当时的新罗文化、百济文化、高句丽文化相互交融, 相互碰撞, 形成了多元的渤海国文化集合, 一方面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另一方面又对东亚各国的文化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 形成了“尚文之风一致, 诗书一家并同”的盛世景象。

渤海国与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唐处于同一时期, 并是隶属于唐的一个附属国, 在政治和外交上具有相对独立性, 并不是完全依附于唐。通过大量文献和考古资料证明, 渤海国上京城作为渤海绝大部分历史时期的首都, 渤海上京城见证了渤海政权的兴衰, 并荟萃了渤海当时的最高文明成果, 宫殿建筑代表了渤海国最高的规划与营造水平。

二、渤海国的建筑

渤海国的上京龙泉府虽然是属于少数民族政权都城, 晚于长安城建设, 但并不单纯的模仿唐都长安而建, 而是吸收唐代的先进技术和文化, 根据上京龙泉府所在的地理位置, 结合渤海国的实际情况, 建造适合渤海国自身特点的建筑风格, 既有长安城的雄伟、壮丽风格, 又有了自身少数民族风俗特点。

现今, 渤海国的建筑虽已荡然无存, 我们无法深入研究, 但却可以从渤海国上京龙泉府的城址中出土了大量的建筑构件来推断其当时建筑的情况。从渤海国上京遗址中出土最多的当属玄武岩、土坯、木材等天然材料, 由此可以推断出当时的建筑材料。玄武岩是牡丹江地区火山岩浆喷发而形成的火成岩, 含铁、镁等金属, 质地细密坚硬且不易破损, 因此在渤海上京龙泉府的建筑中主要用来做建筑中的城门门道、台基的包柱、柱础及火炕的炕面等, 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材料之一;其次, 上京龙泉府地区土壤肥沃、土质疏松, 土壤含水性及透气性好, 从遗存保留下来的土坯墙可以看到, 在肥沃的土壤中添加草枝拌入泥中后, 再经烧制增强了砖瓦的韧性与强度, 具有较强的保暖防寒的效果, 更加适合北方地区的寒冷气候;渤海上京龙泉府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曾密布原始森林, 虽现在已经无法考证, 但混交林的广泛分布也一定为建筑的营造提供了丰富的木材资源。

三、渤海国上京城与唐长安城比较

1. 布局上

渤海上京城与唐长安城两城都是被一条主要大街把城分成东、西两区, 两区中分布多条纵横交错的小街道, 进一步把东、西两区分成一个一个“行”或“坊”, 规划规整, 反映出当时城区的严整性。两城中主要建筑均排列在中轴线上, 中轴线两侧建筑成对称布置, 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中央集权的权威性, 体现出万民敬仰, 天下独尊的氛围, 具有很大的威震作用, 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

渤海上京城与唐长安城的外城在布局上极为相似, 均是由外郭城、内城、王城三部分组成, 并且渤海上京城与唐长安城的外郭城均是从东、西、南三面环卫内城和王城, 外郭城是主要的住宅区与商业区, 内城和王城被围合于城中央, 是统治阶级的主要办公区及居住区, 在这一点上, 两城的布局相似;在城制外形上, 两城都呈东西向的长方形, 唐长安城面积等于上京城龙泉府面积的二倍, 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其次, 渤海上京城与唐长安城的外郭城北墙中心段都向北突起, 形成凸形, 在这一点上两城又有相似性。

2. 建筑与材料

唐长安城共有三大宫殿群, 即太极殿、大明宫和兴庆宫, 其中仅太极殿就有16座大殿, 由此可见唐长安城的宏伟壮观, 体现出盛唐的兴盛与气魄;渤海国上京城龙泉府只有一座宫殿群, 是由五座宫殿共同组成, 虽然各宫殿的规模和宏伟壮观程度上都比不上唐长安城, 但是, 渤海上京龙泉府宫殿群建筑特别整齐, 讲究对称。

唐长安城规模宏大, 经济繁荣, 人口众多, 因此其东、西、南、北四面各设了3城门, 共计有12门;渤海上京城规模比唐长安城小, 其经济的发展情况、对外交流、人口的数量都远不及长安城, 所以只在上京城龙泉府外城东、西两面各设2城门, 南、北两面各设3城门, 四周共计有10门。

渤海上京龙泉府外郭城的北面城墙3门与南面城墙3门不仅南北相对, 而且左右相称, 北中门与南中门且同处城中主要大街中轴线上, 东面城墙与西面城墙设置的4门, 每2门为一对设置于同一直线上。因此渤海上京城龙泉府比唐长安城的街道、城门以及整个城市的布局更为规整。

唐长安城的外郭城、内城、宫城的城墙, 都用夯土筑成, 但渤海上京龙泉府的外郭城确是用土石混合筑成, 北墙比东、西、南三墙用石量较大, 南墙比其余城墙用土量较小, 整个城墙呈北高南低状。

3. 实用性

由于东北地区严寒期较长, 在渤海国上京城龙泉府第四宫殿的遗址上又发掘遗有两条形制相同的长烟囱, 有烟道和烟筒基座两部分, 由此可以推断在当时可能有火炕设施用于取暖, 并用烟道把烟排出室外。而这一建筑取暖设施, 在唐长安宫殿遗址中是看不到的。

御花园是为了满足封建帝王、贵族、官僚茶余饭后休闲娱乐而建设的园林景观, 唐长安城的内城和宫城内都设有御花园, 其主要修筑在大明宫和外郭城的东南角;而渤海国上京城龙泉府的外郭城和宫城里没有设置御花园, 只在内城东墙以西和宫城东墙以东之间, 发掘有御花园的湖区遗址。

渤海国上京城龙泉府虽地处我国东北地区, 但由于其能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本民族的特点, 不断的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知识及建筑技能, 因此创造出了渤海国上京龙泉府的一代盛世, 并对于东北地区的开发以及东北各民族的融合都产生了推动作用, 促进了东北边陲的进一步开发, 丰富了中国大统一的历史涵量, 创造了“海东盛国”的辉煌。

上京城龙泉府遗址作为研究边疆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建筑的历史, 对认识唐代建筑全貌, 了解中国唐代木构建筑技术的演化过程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摘要:渤海国上京龙泉府是我国唐朝时期的一个地方民族政权, 虽然其处于我国的东北边陲, 但它学习、发展、继承了灿烂的唐朝优秀成果, 没有完全照搬唐的文化与建筑而是结合自身情况创造了独特的地方文化, 为古代东北地区的开拓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关键词:都城建筑,继承,发展,自身特点

参考文献

[1]董智.赵忠.浅谈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都城.建筑与文化.2009.10.

[2]王禹浪树林娜.黑龙江流域渤海国历史遗迹遗物初步研究.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9.

都城建筑 篇3

中国古代都城是指中国历史上统一国家或者地方政权的首都, 是当时这些国家或地方政权的政治中心及经济文化中心。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中, 有史书记载的中国古代都城就有217座之多, 它们是中国古代历史的缩影, 也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百科全书, 向世人全面展示了中国古代都城在城市发展、规划、建设上的变化和成就。在城市选址、布局形态、道路及市政建设、建筑类型等多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和经验。

本文结合中国古代都城在选址、布局形态的演变、道路及市政建设、建筑类型的发展等几方面来谈谈我国古代都城建设的主要特征。

2 选址

中国古代都城的选址在早期是和满足生存的基本条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认识自然、控制自然、驾驭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 都城的选址开始更重视政治、军事、经济上的考虑。伴随着儒家思想的深入人心、宗教的引入、对美好未知世界的向往等观念融入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取舍和利用, 风水学说也成为了中国古代都城在选址上的一个关键因素。

2.1 自然因素

中国古代都城早期的选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优良的地理环境, 其选址的思路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农耕是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生产的基本形式, 考古发现:从原始社会时期开始, 族群的定居地的选择就强调了便于耕种、利于获取水源与食物以及良好的安全条件这三方面要素, 这主要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对比较低下而且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非常有限密切相关。因此在奴隶社会的早期, 古代都城的选址上更看重的是自然条件的优势, 强调“近水利而避水患”, 会首选地理条件优厚, 水源充沛, 便于农业耕作的地区, 并在一定程度上强调周边环境的安全性和防御性。

2.2 社会因素

随着农耕的发展和物质的积累, 生产力水平不断的提高, 人类的综合实力在不断壮大、族群数量在不断增多。奴隶社会中期开始的战争、分裂、统一一直是整个中国古代历史的主题之一。作为统治阶层在都城的选址上除重视自然条件之外, 还将政治、军事、防御、经济等因素作为了重要的条件。

都城的选址关乎到国家的江山社稷, 早期春秋战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割据, 使当时的都城选址中更多的包含了军事及各种政治因素, 都城的地理位置要便于统治者控制他的国家, 还要很好的防范外敌入侵的同时能有利于自己去扩大疆土范围。因此这些君主们的选址不约而同的遵循了“居中”这一原则。建都千年以上的西安、九百多年的北京、八百多年的洛阳在地理位置上都处于当时朝代里的居中的地区, 并且还是交通的枢纽中心。其位置既能够在军事上很好地控制西北外族的入侵, 又能够很好地控制东南海疆, 并稳定和发展建设整个中原地区, 有利于国家的长效控制、管理和发展。在这个方面最典型的实例有: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大元”之后, 将都城从原来的中都迁到了位于幅员辽阔的大元帝国的中部的大都, 有利于对各地区的控制。

军事和防御也是古代都城选址的重要条件。例如:明朝之前的都城就是在当时版图上位置居于中间的南京, 后来朱棣发动政变之后称帝, 由于称帝之前他被封为燕王, 驻地在北京, 其势力范围也在北京, 同时也为了摆脱南京篡位带来的巨大的政治压力, 加之当时北方边患也非常严重, 因此明成祖朱棣果断迁都北京, 很好地镇压了反叛和骚乱。

整个中国古代都城的选址还有一个由西向东推移的特征, 其主要原因是经济重心的不断东移。北方的不停战乱使大量人口南迁, 远离战争的南部区域经济技术飞速发展、城市繁荣, 统治者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支持在都城选址上也逐步东移。

2.3 风水理论

风水理论的基本取向就是关注人的居住环境, 人与自然的和谐及建筑空间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 客观上形成了特殊的生态观念。“风水”起源于人类早期的择地定居, 形成于晋汉时期, 成熟于唐宋元, 明清时期日臻完善。注重人居环境的环境容量、环境质量和景观问题。

古代中国人早就将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就是这种认识的概括和总结。因此, 在中国古代都城的选择上很早就开始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生态观, 注重“风水”环境的选择, 其主要表现在都城选址上对地形地貌、水源水质、气候天象、土质情况、植被绿化等考虑上。隋大兴建造时, 宇文恺不仅斟酌地势, 将太极宫至于乾位, 更以承天、朱雀等命名。而古都北京则具有“北枕居庸, 南襟洛河, 右拥太行, 左环沧海”的风水形态, 被风水学上誉为“王者不得不可为王之地”。

3 布局形态

3.1 礼制

“礼”为中国古代“六艺”之一, 集中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天人关系、阶级和等级关系、人伦关系、行为准则等, 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维系封建统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 在中国古代的都城建设上, 统治者都非常重视礼制在都城布局及建筑上的体现。

中国古代都城在建设上遵循“左祖右社, 前朝后市”的礼制。即在宫殿的左边设立宗庙, 以祭祀祖先;并在宫殿的右边, 兴建社稷, 专供民众祭祀土地公与五谷之神。另外, 把宫殿前面开辟为朝堂, 作为帝王召集文武百官, 传达政令之处。而宫殿的后面则作为市场, 供商贩和市民们作为赶集、贩卖日常用品的场地。

3.2 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都城在原始社会晚期到夏商周一直是以氏族聚落的形态为主体的;逐步进入封建社会之后, 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由西周的闾里制度逐步发展, 到春秋至汉, 里坊制这种居住管理制度开始逐步确立起来。发展到三国至唐到了里坊制极盛期。

里坊制把全城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 商业与手工业则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中。统治者们的宫殿和衙署占有全城最有利的地位, 并用城墙保护起来。“里”和“市”都环以高墙, 设里门与市门, 由吏卒和市令管理, 全城实行宵禁。这一制度增强了统治者对都城内部的管理, 降低了内患的爆发。也使那一时期古代都城功能分区非常的明确, 形成棋盘式的网格状布局形式。随着曹魏邺城的建立, 我国古代都城建设又形成了一条新规, 即:宫殿位北居中, 主干道呈“丁”字形, 中轴线明确。

到了宋代以后, 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里坊制开始制约城市的发展被废除, 古代都城布局开始坊市结合, 不再设坊墙, 由封闭式向开放式演变, 夜市也逐渐兴盛起来, 都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3.3 轴线布局

中国古代在都城建设上不是一开始就遵循“沿中轴线左右对称”的布局形式的。这种布局形式是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并确立起来的。

夏至西周时期, 建筑都采用茅茨土阶的构造形式, 考古发现那一时期的都城建设中, 宫殿遗址中殿堂和庭院虽是呈轴线对称的布局, 但是与宫门之间并没有形成连贯的轴线。到了春秋战国, 建筑水平提高了, 台榭建筑出现。这一时期的陕西凤翔县秦雍城宫室遗址已经显示出宫殿建在了城市的中轴线上了, 但是这种布局形式还没有真正的确立下来。因为在后来两汉时期, 在宫殿建设上采取了两宫分立形式, 如:东汉洛阳宫殿就包括南北两宫, 以阁道相通并相互错位, 没有形成统一轴线。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则再次将宫殿布置在中轴线上。隋唐开始都城建设强调轴线对称的布局形式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 成为了中国古代都城布局形式的重要特征。

4 道路及市政建设

4.1 城市道路

中国古代都城在城市道路的建设上, 《考工记·匠人营国》中记载显示, 周代时就已经结合等级制度形成了城市道路在建设上的标准:王城内的大道、环城道路和郊外道路三者之间依据等级以“轨”为单位是9∶7∶5的比例关系宽度关系, 充分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皇权至上的特色。但是随着历史的不断向前发展, 在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过程中根本没有办法在真正意义上去实现。因此在后来的城市道路上更多的是采用以南北向为主的方格网布置, 在具体处理上也是因地制宜的。在地形规整、地势平坦的都城, 城市道路呈方整的井格式布置;在有山川河流、不平坦的都城中, 则根据地形随机变通, 不拘轮廓的方整和道路网的均齐。

在城市道路的材质上, 在宋以前都是土路, 没有路面, 宋以后砖石路面在城市道路的修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都城道路的排水上, 封建社会的中晚期也采取了多种不断优化的方法。在汉代的长安城城市道路下铺设了陶管并用砖砌成了下水道来排放道路积水;唐代的长安则采用挖土成明沟的方式排出路面积水;宋朝的东京城内有四条河穿过, 因此用河道排水;清代更有详尽的城内沟渠图, 由董姓包商世袭承揽沟渠的疏通。

4.2 城市安防

南北朝以后, 都城大都设有鼓楼供报时或报警之用。宋代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商业活动的繁荣、夜市等的出现使都城里的房屋非常密集, 木质结构的房屋常常受到火烛之灾, 为此专门设立了消防队。城内每隔一里还派设负责夜间巡逻的军队, 并在地势高处砖砌望火楼嘹望。从元大都开始, 还在城市居中地区建造高大的钟楼与鼓楼。

5 建筑类型的发展

都城建设的特点是一切为封建统治服务, 因此在建筑类型的发展上也是先宫殿;其次是各种政权职能机构和王爷、大臣们的府邸及市政建筑;最后才是民居和商业街市。基于这个原因, 古代都城在建筑类型的完备上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有一个结合政治、经济和社会需求逐步发展完备的过程。

汉代在都城建设上把建筑的重点放在了宫殿和礼制建筑上, 建筑类型并不完备。隋唐时期, 商业、手工也发展起来, 但是限于里坊制度, 商业活动都集中在东西两市之中, 并没有形成专门的商业建筑。到了宋代, 里坊制被废除, 加上商业发达, 才开始有了临街的商店、酒楼、饭铺、浴室、医药铺、瓦子等专门的商业建筑, 还出现了国子监等专门的教育类建筑, 随着城市功能的不断增加, 围绕城市服务的如:消防所等市政建筑也开始出现, 使都城里的建筑类型不断的丰富起来。

6 结语

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和建设经历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几千年的漫长过程。受到了自然因素、社会意识形态、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现实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逐步在都城的选址、规划建设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之处, 是中国古代建筑史重要的组成部分, 值得我们去深入学习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4.

[2]李允鉌.华夏意匠[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5.

[3]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北京:三联书店, 2011

都城建筑 篇4

关键词:都城大堤,预应力锚索,加固

1 工程概况

自1994年都城大堤被洪水摧毁以来, 经过几次扩建和加固, 现堤围防洪标准已达50年一遇, 虽抵御了98年和2005年特大洪水, 经过多年运行也暴露了不少隐患, 石堤段边坡安全系数不足, 堤身变形严重, 特别是引桥段, 堤身已向外偏移最大达34厘米, 石堤段基础渗漏, 现设计采用在堤脚进行冲孔灌注桩预应力锚索加固的处理方式, 共布置了117根 (每根5束7Φ5的钢绞线) 400KN级的粘结预应力锚索。

2 预应力锚索主要施工技术要求

2.1 钻孔与检查

2.1.1采用潜孔钻钻孔, 钻孔孔径Φ150mm;孔深不得小于设计值, 钻孔倾角45°与方位角应符合设计要求, 开孔偏差不得大于10cm, 孔斜误差和钻孔超径应满足规范要求;锚孔钻进过程中, 遇到洞穴、塌孔或掉孔影响进一步钻进时, 应先进行固结灌浆处理, 再继续钻进。如果在灌浆过程中发现严重串孔、冒浆、洞内漏浆不起压等情况, 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嵌缝、低压、浓浆、间歇灌浆、灌水泥砂浆、细骨料砼、加速凝剂等方法进行处理;钻孔发现内锚段为较大的洞穴或断层破碎时, 应加深至较完整的岩体内, 而为了防止孔内沉渣, 一般钻孔的时候会在设计的基础上加上20~50cm的钻进深度。2.1.2钻孔完毕后, 应将水管伸入孔底, 通过高压风吹扫, 从孔内向孔外进行冲洗, 直至回水清净延续5~10min。对出现较明显失水的钻孔应进行全孔固结灌浆;扫孔作业且在固结灌浆后2d进行, 扫孔结束后应进行简易压水试验, 如压水试验透水率小于5Lu, 则压水试验合格, 并进行下道工序。压水试验合格后, 用高压风吹干吹净全孔, 并做好孔口保护。

2.2 编索、装索及锚座施工。

2.2.1编索。每条锚索总长度根据每孔实际孔深下料, 而锚索内锚段钢铰线则按设计锚固段长度去皮洗油, 误差应在1cm以内。将钢铰线和灌浆管平摊于堤顶工作台上, 将灌浆管、内外圈钢铰线捆扎成一束, 并对钢铰线逐一编号。2.2.2装索。锚索穿索宜采用人工辅以机械方法进行, 锚索曲率半径不得小于3m, 以免破坏波纹管;锚索入孔时, 不得过多的来回抽动锚索体, 且送入孔道的速度应均匀, 防止损坏锚索体和使锚索体扭转。穿索中不得损坏锚索结构, 否则应重编。2.2.3锚座施工。利用灌注桩上的联系梁作为外锚座, 其金属结构包括钢垫板、钢套管、垫座钢筋等, 须在工场按设计要求加工制作, 外锚座的安装、浇筑前应清理松动块体, 洗净表面;按设计图纸进行锚墩钢结构和模板的架立, 安装钢结构时, 应注意孔口管轴线与钻孔轴线重合, 钢垫板与孔口管轴线垂直;锚座采用二级配混凝土, 标号为C25。

2.3 锚索灌浆。

在锚座拆除模板后, 即可进行锚索灌浆。2.3.1在钢垫板上用螺钉固定灌浆定制锚板, 厚2cm, 锚板上开孔孔位与锚索张拉时的工作锚具一致。2.3.2在定制锚板、钢垫板、外露钢铰线PE护套表面均涂抹一层润滑油, 以便于灌浆后剥离表面粘结的水泥结石。2.3.3利用钢垫板加工过程中已开设的6个M14螺栓孔固定灌浆钢罩, 灌浆管与排气管伸出钢罩, 钢罩朝上的一侧开设一个Φ20mm的出浆管口, 钢罩与钢垫板之间应设置橡胶垫圈, 防止灌浆时漏浆。2.3.4灌浆水泥采用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浆标号为M25。灌浆采用水泥浓浆灌注, 水灰比为0.35~0.4, 具体配比及外加剂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试验结果应报监理工程师批准。2.3.5灌浆采用有压循环灌浆法。开始灌浆时, 敞开排气管, 以排出气体、水和稀浆, 回浓浆时逐步关闭排气阀, 使回浆压力达到0.2~0.3Mpa, 吸浆率小于0.4L/min, 再屏浆30min即可结束。2.3.6灌浆结束, 浆体终凝后再卸下定制锚板。2.3.7对外锚固段钢铰线PE护套进行去皮, 要求同内锚固段。

2.4 锚索张拉与锚固。

2.4.1灌浆后达到规定强度, 即可进行张拉。张拉前要计算每根锚索的理论伸长值。2.4.2张拉设备的率定。为保证张拉控制力的准确性, 在张拉作业前须对张拉设备系统 (包括千斤顶、油管、压力表) 进行“油压值-张拉力”的率定。2.4.3锚索张拉操作。a.安装测力计 (适用于需要进行压力监测的锚索) 。b.安装工作锚具、限位板、夹片、千斤顶及工具锚, 工作锚具上孔的排列位置须与前端工作锚的孔位一致, 不允许在千斤顶穿心孔中发生钢铰线交叉现象。c.锚索张拉时, 先对单根钢铰线进行预紧, 预紧时单根张拉力是6KN, 再将所有锚索一起分级张拉至超载锁定。张拉过程中, 升荷速率每分钟不宜超过设计应力的1/10, 当达到每一级控制力后稳压5min即可进行下一级张拉, 达到最后一级张拉后, 稳压10min即可锁定。稳压后的48h内, 若锚束应力下降到设计张拉值以下时应进行补偿张拉。d.张拉时应记录每一级荷载伸长值和稳压时的变形量, 且与理论伸长值比较, 如果实测值大于计算值的10%或小于15%, 应查明原因并作相应处理。锚索张拉完成后, 选取有代表性锚索进行验收试验, 验收试验按受力性能试验要求进行。

2.5 锚索锚头保护。

2.5.1锚索张拉锁定完毕, 从工作锚具外端量起, 留60mm钢铰线, 其余部分用砂轮切割机截去, 锚头作永久的防锈处理。2.5.2二期砼浇筑之前, 应将锚具、钢铰线外露头、钢垫板表面水泥浆及锈蚀等清理干净, 并将一、二期砼结合面凿毛, 涂刷一道环氧基液, 二期砼为二级配C25 (28d) 。

2.6 固结灌浆。

2.6.1锚孔围岩如需固结灌浆, 应采用单孔单灌。2.6.2固结灌浆采用纯压法用浓浆单孔单灌, 灌浆压力采用0.3~0.5Mpa。灌浆浆液采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 浆材标号M25 (28d) 。参考配合比水泥砂浆0.4:1:1 (W:C:S) , 纯水泥浆水灰比0.4:1。

3 预应力锚索施工关键工序的控制

3.1 锚索造孔。

锚索造孔前, 确定定位后的钻机不移位, 固定稳固。在造孔过程中, 应根据岩粉、回风、漏气、进尺速度等现象判断孔内地层情况, 采取适宜的钻进参数, 确保钻进效率与钻孔精度。尤其是要根据钻进中的进尺快慢、返渣的颜色及冲击器是否工作连续等现象判断孔内是否完整, 认真仔细地作好锚固段的记录, 确保锚固段的长度和完整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3.2 锚索编制及安装。

3.2.1钢铰线采用砂轮机切断, 下料长度为孔深加1.2m, 每根钢铰线都应完整无损, 且表面不能有污垢润滑剂和油污, 自由段钢铰线的PE护管不得有破损。3.2.2内锚段钢铰线去皮洗油长度为9.0m。采用电工刀锯口, 人工拉拔方法去皮, 洗油时采用专用工具将钢铰线松开, 用清洗剂人工逐根清洗, 干净后棉纱擦干, 保证钢铰线上无油膜存在, 以确保钢铰线与水泥胶合体之间有牢固的粘结力。3.2.3将灌浆管、内圈钢铰线、外圈钢铰线捆扎成一束。钢铰线和灌浆管之间用隔离支架分离, 支架间距锚固段为1.0m, 绑扎时保持钢铰线平行不得交叉;自由段隔离支架间距为2.0m。已安装的灌浆管应检查其是否通畅, 对灌浆管不通的要及时更换。3.2.4将钢铰线束装入波纹管内, 波纹管靠近内锚段顶端部安装PE导向帽。塑料灌浆管在导向帽内, 灌浆管端部距导向帽顶端约50mm, 在导向帽顶端预留孔径为50mm的孔, 以便于波纹管内外可同时进行灌浆。3.2.5为保证波纹管内灌浆质量, 以波纹管口设置封堵器。3.2.6在波纹管外侧安置成型的对中支架, 以保证锚索安装在钻孔中心。对中支架在锚固段的间距为1.0m, 自由段为2.0m。对中支架与锚索体之间牢固绑扎, 以防止锚索入孔时, 对中支架与锚索体产生相对滑移。3.2.7编好的锚索经验收合格后安装, 用人工扛运、推送方法将锚索送入孔内。安装过程中锚索弯曲半径应不小于3m, 并保证索体无翻转、结构无变异, 灌 (回) 浆管通畅。

3.3 锚索灌浆。

锚索灌浆为全孔段一次性灌浆。灌浆前安装好灌浆钢罩, 并用高压风经灌浆管吹出孔内积水。灌浆浆材为32.5R纯水泥浆, 水灰比0.40, 具体配合比由试验确定。灌注时采用搅拌机制浆, 挤压泵或砂浆泵灌注, 灌注压力不小于0.3Mpa。灌注结束标准为:回浆管回浓浆、回浆比重>进浆比重, 实际灌浆量>理论灌浆量, 屏浆30min (屏浆压力不小于0.3Mpa) 孔内不再吸浆。

3.4 锚索张拉。

在砼锚座及锚索浆体都达到龄期强度后进行张拉。张拉前, 张拉机具应配套率定, 并根据率定成果资料计算出分级张拉油压值和钢铰线理论伸长值。张拉时, 先使用千斤顶对锚索进行单根预紧, 预紧力为6KN, 经循环两次测差值不大于3mm的预紧后进入整体张拉。整体张拉采用分级加载值形式, 按设计值的0.25、0.50、0.75、1.00、1.10进行, 稳压时间除最后一级为20min外, 其余各级均为5min。整体张拉时, 测量钢铰线各级荷载下的实际伸长量, 并计算伸长量差值和锁定损失率等数据。如伸长量差值比例大于理论量的10%或小于理论量的5%, 应及时查明原因处理。

锚索锁定48h后, 若锚固应力下降到设计值以下时应进行补偿张拉。

锚索张拉所用张拉机具, 按规范要求定期送国家认可的质检试验部门配套标定, 标定成果资料须报送备案。

参考文献

都城建筑 篇5

1 传统古文化都城中的旅游遗产

传统古文化都城中的旅游遗产有很多,以下从旅游资源遗产、人文理念遗产、文物资源遗产、城市历史遗产等方面出发,对于传统古文化都城中的旅游遗产进行了分析。

1. 1 旅游资源遗产

传统古文化都城中具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遗产。在我国新城镇规划这一文件中指出了,古代城市群是新时期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文化平台,并且对于新时期城市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助力。此外,部分古文化都城可以以丰富的旅游资源来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更加有助于地区的统筹规划发展以及产业的合理分工和合作,最终能够再次就此事形成集聚效率高。此外,由于古文化旅游遗产具有很强的辐射效应,因此对于整体区域内的功能互补以及科学和合理的城市化宏观布局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1. 2 人文理念遗产

传统古文化都城实际上包括了从古到今居民的人文理念的遗产。通常来说拥有着丰富人文理念遗产的城市建设应当在进一步落实 “文化城”建设理念的基础上进行。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更好地突出城市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差异性以及多样性。此外,拥有着丰富人文理念遗产的城市发展还应当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文化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来将城市建设成为具有厚重的历史内涵、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空间景观,这对于进一步塑造人性化的城市建设和城市文化形象,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1. 3 文物资源遗产

传统古文化都城作为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必然有着大量的文物资源遗产。古都保护、改造与发展的中心应当放到对于文化资源遗产的合理利用上,并且将这一工作的重点放到硬件设施的规划、维护、更新、改造等环节上。此外,针对现在许多古都存在着的对于历史记忆的保护的缺失,只有将其进一步重视起来,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更加有效地提高对古城保护的社会共识和参与的程度,最终能够起到促进为城市的发展创造空间的目标。与此同时,在文物资源遗产的应用过程中,有关部门只有进一步突出文物资源的特点和其所蕴含的古代文化形象,才能够真正吸引公众注意到古都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

1. 4 城市历史遗产

传统古文化都城的历史遗产资源有待进一步发掘和保护。一般而言古代文化形象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都和其历史遗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意味着古都文化形象塑造与城市文化定位的进行需要建立在继承历史遗产的基础上。此外,城市在弘扬历史遗产的过程中还应当以新闻报道和网络评论等新的媒介进行宣传,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让本地的古代文化形象更加丰满并且能够获得更多的认知度与赞同。

2 传统古文化都城的文化空间问题

传统古文化都城的文化空间问题有很多,以下从文化空间基本概念、文化空间层次问题、文化空间差异问题、文化空间组成结构等方面出发,对于传统古文化都城的文化空间问题进行了分析。

2. 1 文化空间基本概念

传统古文化都城的文化空间首先应当从基本概念的解释入手。在对于文化空间基本概念进行阐述时,首先应当强调城市文化形象是一个系统的概念。许多研究者将文化空间视为一个多层次、立体、全面的概念,或者是将其描述为一种系统的效果。此外,较为常见的文化空间概念主要包括了历史文化、精神文化、教育文化、艺术文化、语言文化、旅游文化、传媒文化、企业文化、商业文化、饮食文化、大众文化等。正是在这些文化的互相影响下,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就开始被公众认可并且形成自身独特的综合印象,并通过独特的构件方式和通过城市氛围的形成来作用于公众的主观意识中,最终能够形成城市的文化空间基本印象。

2. 2 文化空间层次问题

传统古文化都城的文化空间存在着层次上的问题。在考虑文化空间的层次问题时,应当首先从文化形象的角度来对于不同层次进行全面的定义。在这一过程中将城市文化形象定义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等不同的层次。此外,由于人们形象的形成实际上是由人在大脑中形成的,而文化空间层次则是这一前提下关于整个城市历史和文化的整体印象。因此毫无疑问,对城市文化形象的多层次解读在学术研究中具有很重要的价值,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文化空间的层次对于一般公众的认识、理解、记忆实际上并没有非常大的必要性。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心理等方面的社会生活实际上代表了城市历史的积淀,因此文化 空间的层次问题实际上属于历史秩序的问题。

2. 3 文化空间差异问题

传统古文化都城的文化空间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我国现今许多古文化都城为了能够实现体现区域差异性,则通常会提倡多样化的文化遗产发展模式。此外,考虑到了古都文化的形象传播,许多城市为了能够进一步加强对古代城市形象需要公共文化的现实,则会对于当地文化的空间进行高度浓缩和概括,从而能够让其与其他古文化都城的文化空间形成较为明显的差异,这一形成差异的方式实际上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共识。与此同时,古代城市形象的本质和文化可以说是文化的有机统一,它体现了城市物质生活、文化传统和地理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伦理与价值观、宗教、文学、艺术、风俗、语言、饮食、服饰、建筑,正是这些因素的差异最终导致了古文化都城文化空间上的差异。

2. 4 文化空间组成结构

传统古文化都城的文化空间的组成结构也有着各自的不同。由于完整的古代文化形象由内部和外部构成,两者的形象是不一样的。因此这意味着相互协调和相互影响有着很高的必要性。此外,由于文化空间的组成对象是古代都城本身具有的文化、历史资源,因此全面保护古代文化生态,加强古文化遗产的创新,推动古都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了近期许多城市令人瞩目的重要发展成果之一。

3 结论

古文化都城中仍旧有着许多等待挖掘与保护的重要文化、旅游遗产。因此只有对于古文化都城中文化遗产的特性和表现形式有着更加深刻的了解,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对于更多的古文化都域的非物质旅游遗产进行更好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刘涛,甘桂芬,钱钰.论古都文化形象的内涵、特征与塑造[J].中国名城,2015,10(84):23-25.

[2]马晓龙.西安城市旅游形象再定位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1(3):71-75.

[3]聂艳梅,佟菲,葛海娜,等.温泉之都泉城相映——中国“温泉之都”城市形象传播模式研究[J].广告大观,2014,9(56):47-49.

都城建筑 篇6

一、优越的生态环境是商代早期立都郑州之关键因素

郑州所处的北纬34.5°附近是神秘的纬度带。中国古代文明、印度古代文明、地中海文明都位于这条纬度线周边。这一区域气候宜人, 四季分明, 套用现代语言是“世界宜居区”, 既有利于原始农业的发展, 又适于人类活动。郑州古今地貌几无差异。郑州北依黄河、邙山, 西靠嵩山, 正处于嵩山余脉向华北平原过渡的交界地带, 域内丘陵岗地与不同成因的平原自西南向东北渐次分布, 整体地势平坦, 便于交通。郑州往西出虎牢关可入洛阳盆地, 向东越汴、徐 (州) , 可至大海, 向北过黄河要津直通幽燕, 向南径达湖广, 既是历代民间往来的交通孔道, 又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有“雄峙中枢, 控御险要”之说。便捷的交通促进了郑州商王都与外界的交流与交往, 重要的战略地位便于商王立于郑州而统御四方。商时, 郑州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在论及距今近5000年到3100年间的气候时曾明确指出, 当时黄河下游和长江下游的年平均温度比现在大约高2℃, 年降水量也比现在多100~200mm。文献和考古材料也证明了这一点。特别是郑州商王都出土的动植物遗骸、遗迹更充分证明了当时的气候。象牙及象牙器的出土、大象或幼象做祭牲的祭祀坑的被发现, 都与《吕氏春秋》记载的“商人服象”以及甲骨文所说的商人获象、御象相吻合。郑州白家庄期商代遗址中发现的水稻壳遗迹更进一步表明当时的气候要比现在温暖湿润。古代郑州的水文状况与今日有比较大的不同, 其明显的特点就是地下水位高、水域面积大、水资源丰富。史料记载, 古代郑州地区河流、湖泊众多, 境内还有著名的荥泽、圃田泽、和众多的如“城湖”、“梁家湖”、“螺蛳湖”等大大小小的湖泊渊薮。总之, 郑州商王有较为优越的生态环境, 植被茂盛, 动物资源丰富, 土壤肥沃, 水陆交通便利, 是适于人们生存、宜于王室建都的理想之地。郑州在早商时期被立为都在很大程度上缘于其优越的生态环境。

二、优越生态环境中商王都的和谐人地关系

优越的生态环境为早商时期商王立都郑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商王立都郑州之后, 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是保持和促进该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郑州商王都外城东墙建于圃田泽西沿也是基于使用泽水之因素。圃田泽位于郑州商王都东面不远的地方, 加上郑州西高东低的地势状况, 显然王都东部地下水资源要相对丰富, 且因地下水位浅, 便于开采和利用。合理地利用大自然赋予的有利条件, 这正是生态环境对郑州商王都规划布局产生的重要影响。商王都在保护优良的生态环境、维护和谐的人地关系等方面也有相关的实践。郑州商王都的先民们不仅懂得生产、生活垃圾要集中排放和处理, 而且明白这些垃圾处置点要远离主要生活区。在铸铜作坊遗址区, 考古工作者发现部分灰坑中有铸造青铜器所用的陶坩埚片、陶范块、铜炼渣以及青铜残器等;在制陶作坊遗址区发现有与制陶相关的陶窑壁残块、陶器印模、陶炼渣、和陶器残废品的灰坑。而且根据郑州商王都的发掘资料, 不难发现, 所有生产和生活垃圾所用的灰坑灰沟都分布在远离宫殿区的地方。这显然与文献所说的“殷法刑弃灰”、“殷之法, 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 (《韩非子·内储说》) 相吻合。不难看出, 当时的人们已经有了初步的环保意识, 懂得爱护自己所处的生态环境, 客观上促进了人地关系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郑州商王都不仅规模宏大, 内涵也非常丰富。王都有内城和外城之分, 王都周围有护城河、防护沟, 王都内有气势宏大的宫殿建筑。郑州商王都内还有代表当时先进生产力水平的青铜农具和青铜农具作坊, 有大量陶制酒器和青铜酒器, 反映出当时农业水平提高, 粮食生产出现剩余。根据生态条件合理布局城市规划, 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人地关系和谐, 这也正是郑州商王都能容纳至少8万人甚至10多万人长期聚居一地的重要原因, 也使得郑州商王都成为早商时期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商王以此为据点, 统御着东自豫东和鲁西、南到淮河流域、西到今豫西和陕东、北到今豫北和河北南部的广大区域。

三、生态环境遭破坏%和谐人地关系不再%郑州商王都终被废弃

根据考古发掘不难发现, 郑州商王都的发展经历了初创、繁荣、衰落三个阶段, 其历时在百年以上。关于其废弃的原因, 有一点不可忽视, 那就是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的增加, 郑州商王都优越的生态环境及和谐的人地关系已成为过眼云烟, 在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之下, 综合其他因素, 迁都成为不二之选。首先是丰沛的水资源极有可能对郑州商王都的存在造成威胁。前文已提及, 竺可桢先生对中国近五千年的气候经研究认为经历了“四暖四寒”的变化, 其中第一温暖期约始于公元前3500年, 当时年均气温比现在高约2℃, 年降水量比现在多100-200mm。那么这个温暖湿润期极有可能成为本已多河流湖泊的郑州商王都难以存续的祸患。特别是古黄河, 在沿途汇集了含大量泥沙的渭水、汾水等河流后在雨季极易发生洪灾, 而郑州地势相对较为平坦, 所以一旦洪水过后, 泥沙淹没土地, 使得本来就脆弱的农牧业生产难以为继,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迁都就成了不得已所为。其次, 我们认为生态环境是否优越、人地关系是否和谐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而且是相对的, 不可能一成不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间的推移, 即便在没有水患等自然灾害侵扰的正常年份, 由于人口增加、城市扩大, 郑州原来优越的自然生态已经难以满足作为王都的需求, 而日益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瓶颈。比如, 有商一代, 又被称为“青铜时代”, 郑州商王都以及商代晚期, 都城殷墟大型青铜礼器及其他青铜器物的发现就说明, 商代青铜铸造业是非常发达的。但至今我们没有在郑州附近发现有这些矿藏, 文献记录也没有蛛丝马迹, 在社会政治生活中重要性日益凸现的矿产资源的匮乏极有可能也是商王考虑迁都的另一个生态原因, 或者至少可以说商王不必因为这里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对此地产生留恋之情。郑州商王都的被废弃, 固然有多种原因, 但生态环境和人地关系原因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河南省博物馆, 郑州市博物馆.郑州商代城遗址发掘报告[Z].文物资料丛刊第1辑.北京:文物出版社, 1997.

[2]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M].中国科学·A辑, 1973, (2) .

[3]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M].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1.

[4]河南省文物研究所.1985-1992郑州商城考古新发现与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3.

[5]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6]陈朝云.顺应生态环境与遵循人地关系:商代聚落的择立要素[J].河南大学学报, 2004, (11) .

[7]李民.殷商社会生活史[M].北京: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3.

上一篇:合理调配下一篇:社会适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