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童话(共6篇)
寓言童话 篇1
童话、寓言都是发挥同学们想象力、文学性相对较强的体裁。童话有比较复杂的故事情节, 以情节取胜, 通过动人的故事表述作者美好的愿望或说明某种道理。寓言故事情节相对简单, 在精练的叙述中侧重于对哲理的揭示, 以达到对读者的一种劝解或警示。童话、寓言中的思想美、情感美、形象美等也都反映了小作者内心对美的追求。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世界的进步, 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想象力的开发, 有多种渠道。其中读童话书, 看卡通片, 听童话故事, 是调动想象能力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如果你拿起笔来, 也学着写写童话, 那么你的想象力一定会来个大爆发。
学习创作童话, 可以从编小猫、小狗、大老虎、机器人的故事开始, 逐渐展开想象的翅膀。随着年级的升高, 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童话故事以后, 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 对事物
进行合理的想象, 编织出一个个生动有意义的童话故事。另外, 同学们编的故事新颖而富于情趣, 经常交流, 学习兴趣也会大大增强。
同学们都喜欢看卡通片, 看卡通连环画, 这是因为大家想在完成沉重的学业负担之余, 换换口味, 轻松一下。这些卡通式的童话故事, 大多情节离奇、有趣, 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 让人看 (听) 起来带劲。不少成年人都喜欢看 (听) 孙悟空和猪八戒的故事, 或是米老鼠和唐老鸭的故事。看 (听) 这类神话 (古代人写的童话) 、童话故事, 是能开发、活跃一个人的思路的。
让我们放飞心灵的风筝, 用心来体会这些美妙的故事吧!别忘了也拿起笔来试试看, 学着写写童话, 让自己的想象力来次大爆发。
寓言童话 篇2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童话寓言作文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童话寓言作文 篇1“为什么?为什么?森林里的动物被这吓得四处逃窜。原来,是狼生气了。
这天,狼兴致勃勃地去森林书店买《成语词典》,一买到手,就立刻查找有“狼”字的成语。本以为自已的家族那么伟大,肯定有不少赞美狼的成语了!哪里知道,一翻开《成语词典》,狼脸上的神色便由得意变成了惊讶,又由惊讶变成了愤怒。“什么呀?狼狈不堪、狼狈为奸、狼奔豕突、狼吞虎咽、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狼气得火冒三丈,一把抓起《成语词典》,狠狠地甩在地上,并气极败坏地对《成语词典》又是踩,又是踢,只差把《成语词典》碎尸万断了!狼刚刚想撕书时,一个念头在脑中一闪:我这样不正中了《成语词典》的计吗?于是狼定了定神,把书留下了。
第二天,狼早早地起了床,它要再去书店,找赞美狼的书。到书店时,书店还没有开门。狼更生气了,心想:怎么谁都欺负我们狼啊?它一边想,一边在书店门口大喊大叫。书店的小羊只得起床,来为狼开了门。狼昂首阔步地走进书店,然后坐在椅子上喊:“把有关狼的书都给我拿来!”小羊连忙抱来了《小红帽》《三只小猪》和《三只小羊和狼》。狼认认真真地看起来,尤其是有狼的那一段看得格外认真。三本书一看完,狼怒火万丈,大叫道:“这哪是狼看的书?”说完狠狠地把三本书撕成了碎片。“我的祖先啊!你们把我的脸面丢尽了!”狼气极了,一会儿在地上打滚,一会儿又打自已的耳光,最后沮丧地丢下一百元森林币准备离去。这时它无耐地抬起头向上张望,一下狼发现了书架最顶层的《狼图腾》。狼抱着一丝希望看起来,不看不知道,越看越兴奋,它一口气读完了《狼图腾》。大喊:“知我者,姜戎也!”狼立刻买下了这本书,气也全消。
现在呢,狼再不捣乱了,一心为小动物们着想,和小动物们一起过着有趣的生活。狼明白了,善良和关爱朋友,是最大的财富!
童话寓言作文 篇2从前,有两只小兔,一只叫莉莉,是姐姐。一只叫娜娜,是妹妹。它们快乐地生活着。一天,娜娜很闷,坐在沙发上,对着正在看报纸的莉莉说:“姐姐,我们整天在家里呆着,你不觉得很闷吗?莉莉放下手中的报纸,沉思了一会儿,说:“好吧!姐姐就带你去大山里玩吧!”娜娜高兴地欢呼起来。终于,莉莉、娜娜高兴地来到大山里,它们一路上蹦蹦跳跳,兴奋得不得了。那里有好吃的.胡萝卜,还有新鲜的白菜,它们玩得开心极了。不过,在回家的途中,一只凶恶的大灰狼扑了过来,大灰狼凶恶地说:我最爱吃你们啦,美味可口的小兔子,快跟我回家吧!”就在这个紧要关头,莉莉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莉莉不紧不慢地对大灰狼说:“大灰狼大叔,不如,您不要回家了,在这烤了我们来吃吧,好吗?“大灰狼想反正它们也逃不了。“好!”大灰狼说。莉莉生好了火,然后说“我们要跳到火中,我怕火会弹到您,所以,请您退后两步吧。”大灰狼退了两步,但它不知道后面是山崖,所以它就掉下去了。两只机智、聪明的小兔双手对着击掌,会意地笑了,它们又走在回家的路上了。
童话寓言作文 篇3“幸运石呀,幸运石,你拥有孔雀公主的善良,你拥有孔雀公主的助人之心。”这首童谣在人间流传着。
传说很久以前,一位国王的王后是从遥远的孔雀王国来的,她去世后,身旁放了一颗耀眼的石头。王子看见后,觉得这块石头很怪,就让仆人把它放到盒子里。第二天,王子看到了奇异的景象:厨房里堆满了粮食,皇宫变得更加辉煌了。王子赶忙打开盒子,那颗耀眼的石头开口说话了:“王子,您好,我来自遥远的孔雀王国,我叫幸运石,可以实现您的任何愿望。当年你母亲出嫁时,国王将我送给公主,希望公主能够日日平安。”王子知道后,小心地捧着幸运石来到房间。
王子悲哀地说:“由于现在是打仗时期,敌人不断进攻我们,闹得老百姓人心惶惶。我想让我们和敌人之间停止战争,化敌为友。”不一会儿,士兵来到王子面前,说:“王子,敌人说要停止战争,成为好友。”王子听后高兴极了,说:“好,我同意了。马上召集所有人马,与好友进行沟通。”王子谢了幸运石,捧着它去开会了。
过了一段时间,王子又开始难过了,他对幸运石说:“战争结束后,一直没有下过雨,年年闹旱灾,许多人都饥饿和焦渴而死。我想让下一场大雨,拯救老百姓。”突然,一场大雨从天而降,灌溉了田地,拯救了老百姓。
不久,王子因太劳累,患了重病,昼夜躺在床上,不得动弹,还不停地昏迷。幸运石知道后,非常伤心,便来到王子身边,说:“王子,我告诉您一种方法,您照做就行了。”说完,它让王子闭上了眼睛,醒来后,王子高兴地喊起来:“我的病好了,我的病好了!”
……
之后,王子和幸运石为人类做了很多好事。
从此,人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歌:和平才会带来幸福,善良是人间美德,幸运石带来快乐,带来幸福,带来友好……
童话寓言作文 篇4一天,课本和笔盒在谈论谁的优点多,它们争来争去,谁也争不出个结果来。后来,他们决定进行一场比赛。
第一场,它们要比赛讲故事。课本先来,课本在书里翻了一会儿,找到了一个故事就讲了起来,它把故事情节讲得生动、有趣。大家都说好。现在轮到笔盒了,它开始想不出来,后来铅笔说:“主人,我写过一个故事,但我记得不是很清晰了,我简单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吧。”铅笔把那个故事说了,但大家都在摇头,这一场是课本赢了。
第二场比量角,课本选了一个直角,用边量了量说:“ 90度。”量角器选了一个钝角,量了量说:“167度。”课本又选了一个锐角,量来量去也量不出来这角是几度,量角器量了一下说:“25度。”大家都在鼓掌。课本和笔盒都很生气,因为只打平手。
小学童话体寓言教学策略 篇3
一、绘声绘色地读
“读”本就是语文教学的根本,面对一个个生动的童话体寓言故事,教师更要带领学生绘声绘色地读,读出画面、读出情感、读出内心世界。范读、自由读、分角色读、比赛读……不管何种形式的“读”,都要抓住“情”这根主线,才能在读中感受故事的语言美和语言的情感美,达到以真情牵引情感,以情感激发想象的目的。教师不仅要身体力行地范读,还要善于指导学生读。在《陶罐和铁罐》这一故事中,朗读要抓住“人物”对话,体现出陶罐的谦虚和铁罐的傲慢。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提示语,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对话朗读,学生便能把“人物”性格特征“读”出来。
二、入情入境地想
童话体寓言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就像彼得·潘,孩子们都愿意跟着他飞。怎么飞?已有的生活经验是羽毛,想象和联想便是翅膀。孩子们只有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根据文中的语言文字,借助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才能飞入童话体寓言中那五彩斑斓的世界。
《陶罐和铁罐》的语言简洁生动,留白处很多。教师要抓住这些留白,激发学生的想象,将学生带入童话的情境。比如:“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这段话说明陶罐、铁罐的处境发生了变化。但宫殿倒塌时,它们各自是什么表现?会说些什么?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它们又会怎么想,会有怎样的变化?孩子们可以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找到想象的钥匙,通过入情入境的联想,看到一幅幅文本之外的画面,在想象中深化对陶罐和铁罐个性特征的认知。
三、形象鲜明地演
童话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大多个性鲜明,孩子们常常被精彩离奇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也会被那些鲜活逼真的“人物”形象所打动,有时会幻想着自己就是故事中的某个角色,幻想着故事里的事能在生活中再现。角色扮演便很好地实现了孩子们的愿望。《陶罐和铁罐》的情节简单,在语言、神态的描写中突显了陶罐、铁罐的性格特征。教师让孩子们在表演中揣摩、表现陶罐和铁罐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的变化,促使学生主动地理解文本、把握形象,在特有的情境中进行生动的语言训练。
四、合情合理地编
在一个个童话寓言故事里,孩子们总会产生许许多多个“假设”“如果”,并在大脑里进行二次创作。在童话体寓言教学中,教师可以很好地利用孩子们的这一特点,鼓励他们创编或续编故事。
《陶罐和铁罐》就是一个很好的素材。原文中宫殿倒塌,陶罐有幸保存了下来,而铁罐却被氧化得一干二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编写:假如宫殿倒塌时,陶罐不幸破碎了,考古工作者把它挖掘出来,会看到怎样的情景,又会怎么做?修复好的陶罐又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在续编中,同学们会更清楚地认识到:世间万物包括人从来都不是完美的,但要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别人。
五、旁征博引地覽
童话体寓言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不是一个故事就能播撒进孩子心中的,它需要灌输、培养、内化。而这个内化的过程,需要教师引领学生从故事走进生活,从故事走进故事,通过大量的体验得以感悟、深化、内化。阅读经验的整合或“主题”阅读的整合就能起到“触类旁通”“反三归一”的作用。在旁征博引的阅读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感悟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例如《陶罐和铁罐》可以整合《皮球和棉花》《四季吵架》《五官争功》《完美不可求》《绿叶与根》等进行阅读。学生在海量阅读中,自然明白一个共同的道理: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要学会正确评价他人和自己。
童话和寓言是孩子们迈向世界看见的最美好的东西。教师要凭借“读、想、演、编、览”等策略,让孩子们在一个个童话体寓言里汲取养分,变得更加聪明、善良。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干县逸夫小学)
寓言童话 篇4
一、寓言童话创作的非常态言语现象
寓言童话创作的非常态言语现象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言语死板无生机 , 另一方面是加工了的艺术言语, 虽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第一方面是因为演播者没有很好的专业能力和言语表达的基本功, 作品把握不准, 节目风格不统一。言语叙述、声音化妆混为一谈, 不但没有增色作品反而使作品暗淡, 场景模糊 , 不能真正地尊重作品和高质量的完成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图和目的, 既脱离了生活又不同于常规的艺术创作, 呈现出一种非常态的言语现象。另一方面是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尊重艺术言语表达规律呈现的生动鲜活、富有感染力的非常态言语现象。与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传播的言语相比有很大不同。所以也是非常态的言语现象。这种非常态的言语现象具体表现为, 言语传播是在有稿演播的基础上实现的二度创作, 它与无稿播音边想边说的一度创作不同, 需要在尊重原文、理解原文、了解作者创作思想感情的基础上, 进行的高于原文的语言表现力, 创造性完成的言语艺术作品。与常态的言语表达相比, 这种言语样态人们不能容忍言语表达过程中出现过错与失误。
二、寓言童话创作的目标性
角色定位, 具体受众、建构内容及目的表达等诸因素, 规定了寓言童话的目标性, 决定语言表达及演播的整体风格。作品创作中演播者的身份定位十分关键。它规定着播讲人的言语风格, 表现形式, 声音及语气特点及播讲风格的稳定和统一, 架构寓言童话的目标性。
确立播讲者的角色即明确角色定位。作品讲述有以第一人称叙述的, 有以第三人称叙述的, 有以具体的动物身份叙述的。这就要求演播者了解讲述者的具体角色特征和身份定位。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声音类型, 言语特点, 表达习惯, 声音位置的前后, 音调的高低, 口型的大小, 年龄感等等, 确立播讲风格。由于寓言童话的演播大多是一个人来完成的。为了区分故事中的角色, 就需要演播者有厚重的专业基本功和丰富多样的言语表现力。在受众的脑海中创造性的构建故事的内容及画面, 使受众在体验寓言童话的审美愉悦的同时完成与作者心灵的沟通。
明确受众、作品内容及目的表达是作品言语创作的又一重要依据。在作品创作中所面对的受众群体作品内容及目的表达十分重要, 了解了所要面对的具体受众, 例如20个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 作品讲的是“小蝌蚪找妈妈”。表达的目的是要细致观察, 团结一致战胜困难。根据以上的具体要素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作品演播面对的是一群孩子。语速不能太快, 如果太快会影响孩子们对故事的理解。语气不能太庄重 , 这样会产生距离感, 声音要稍稍靠前, 使声音和言语讲述及表达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
三、言语创作声音化妆的多变性应用
抛开演播者真实的言语习惯, 根据作品需要使自己的声音符合作品的人物性格特征和故事情节要求;而进行的具有艺术性的言语及声音形态及方式的改变称其为声音化妆。即要男有男, 要女有女, 从牙牙学语到望八之年 , 音响音效无所不能, 可谓一源千派 , 一喉数声, 操控着一年四季风雨雷电, 这就是声音化妆的多变性表现形式。对声音化妆的多变及表现形式的需求, 还体现在以下方面的考量, 如以第三人称角色定位的讲述, 声音为较客观的介绍, 如果是第一人称, 那么叙述言语即偏主观, 传播给受众的言语形式也有所不同, 对孩子, 对成人, 对大学生等等对象的不同, 语音语调态度情感都会进行适当的调整。作品中, 叙述、议论评价、环境描写, 语体的不同、时代的不同等等都会对声音化妆的多变性产生制约和需求。因此对童话寓言的多变性进行探究, 会增加言语创作的听觉感染力和思想情感的冲击力。实现丰富具体完善的寓言童话的言语艺术创作过程。
结语:寓言童话的言语创作, 要有明确的目标性即演播者要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 角色的身份, 性别, 性格和年龄。这里包括, 播讲者和故事中的角色。同时根据明晰的目标来建构其人物关系和内容细节, 以此生发出多变的声音形式, 鲜明人物性格, 进而在具体的受众心中呈现出富有色彩极具动感的生动画面。达到传情达意, 生动感人的宣传教育目的。
摘要:寓言童话作品的有声语言创作对于有声语言的二度创作者有许多必须面临和不可回避的问题, 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 如何利用自身条件使作品内容表达, 丰富准确最大化, 具有吸引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是热爱作品言语演播者长期不断探索和思考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探究分析, 综合实验, 演绎推理等逻辑思维及实验实践研究方法, 试图能够得出相应的较科学的言语创作方法, 以此抛砖引玉, 使热衷于寓言童话的言语演播者能够进一步的对这一领域的创作过程、创作技巧、声音化妆等进行缜密思考探究并有所借鉴。促进对寓言童话言语创作的理论与实践创作应用与教学研究的进一步完善。
童话寓言故事 篇5
尼尔斯就是一个对上帝至尊至敬的人。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了学校,在学校里,他每天都接受着知识的熏陶,在一些不能上学的人看来,丹尼斯的生活简直如神仙一般。
但上帝创造“人”就是让“人”来到人间接受苦难而完善心灵的,旅途太顺利的人一旦与暴风雨不期而遇,反而会手足无措。
尼尔斯是幸福的,但同他也是不幸的。创面一次异外的事故中,尼尔斯的父母都死去了,他悲痛欲绝。但在这种社会,没有钱的人,同样也没有朋友。尼尔斯也一样,他以前经常来往的亲戚,谁都不愿施舍他,他无依无靠,毕竟他以前也算是富贵人家的孩子,离开父母根本不知道如何养活自己,只能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但他没有埋怨,他觉得这一切都应该是上帝冥冥中安排好的,他毫无怨言。
直到有一天,尼尔斯终于沦落成乞丐,和别的乞丐一样流落街头,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整天唯一的目的就是填饱肚子。不同的是,一般的乞丐都以乞讨为生,而尼尔斯却不同,他认为那种行为太过于卑贱,他不愿意那样做,更不会去乞讨,甚至对于别人的施舍,他都不感到幸运,反而觉得这是对他的一种人格侵犯。他从不把自己当乞丐看,假如有人有心或无意地同情他,他会大声喊:“不!我不是乞丐!拿走你的东西和你那讨厌的嘴脸!噢,天啊!上帝会惩罚你的!一定会的!”
而丘文却不同——一个地道的乞丐。他习惯了乞丐的生活。
当丘文第一次遇见尼尔斯时,他就认定机会来了,假如没有自己,他知道尼尔斯会死掉。
几天前,丘文偶然碰到了一个神父,丘文虽然是乞丐,但也相信上帝的存在,他认为上帝会给他发财的机会。神父告诉丘文,说丘文触怒了上帝,要做一件善事才能恕罪。所以丘文每天都跟着尼尔斯,他觉得自己能让尼尔斯多活些日子。而尼尔斯依然像对待可怜他的人一样,甚至比那更厉害,毕竟丘文也是乞丐,尼尔斯经常辱骂丘文。
不久后的一天,尼尔斯和丘文在大街的一个末角晒太阳时,忽然发现一辆大卡车,上面有不少人,丘文跑了过去——这是一个乞丐的本能。而尼尔斯却恰恰相反,他一动都没有动,他看不起丘文的行为。
“善良的人们,给我些吃的吧!看在上帝的份上,上帝会保佑你的。”丘文依然说着那句老掉牙的台词。
司机看了看丘文,然后诡秘地笑了一下,凑近坐在副位的一个车主模样的人小声低语:“嗯,这个不错,叫花子能吃苦,而且我们不用给你钱,只要让他吃饭就可能了!”
车主没有说话,只是点头示意,似乎是答应了。
“你愿意跟我们走吗?我们可以每天都给你饭吃,只要你愿意帮我们做事。”司机对丘文说。
丘文听了,想都没想一下子跳上了车,他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再去跟着那个白痴,因为他觉得上帝已经宽恕了他,而且给了他发财的机会。
就这样,丘文走了,而那辆车却是伽利福尼亚那个地方来收买掏金者的。
后来,尼尔斯终于不能与“饿”魔抗衡,于是他死去了。但他依然没有怨言,他觉得这同样是上帝的安排。
尼尔斯的诚心感动了上帝,上帝特别开恩要见他一面。
上帝:可怜的孩子,你怎么会这么傻?我的孩子。
尼尔斯:那些讨厌的家伙都把我看成是乞丐,可我不是,我真的不是,尊敬的上帝。
上帝:你没有吃他们给你的东西对吗?我的孩子。
尼尔斯:哦,是的,小的时候爸爸就告诉我说吃别人给的东西是很丢脸的,爸爸是这么告诉我的。
上帝:那你爸爸就没告诉你一个乞丐如果不吃别人给的东西会死掉吗?
尼尔斯:亲爱的上帝,没有,爸爸没告诉过我,他说我是个好孩子,您会喜欢我的。
寓言童话 篇6
一、提高立意能力
1. 代入角色
童话和寓言的角色很生动,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如果在面对道德难题的时候让学生设想自己就是那个角色,让他们进行选择,那就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有了立意的能力。例如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小美人鱼面临着不杀死王子就要变成泡沫的难题。让学生假设自己是小美人鱼,你会怎么做。杀死王子,就杀死了自己的爱人;不杀死王子,自己就会变成泡沫。应该怎么选择?有没有别的办法可以不杀王子又不用变成泡沫?学生进入角色以后,做出自己的思考,提高了自己的想象能力,也开始学会怎么去立意。
2. 阐释寓意
寓言的结尾处通常都是阐发一定的道理。有些则是直接结尾。针对直接结尾的寓言,让学生去提炼寓意。针对已经说明寓意的,可以让学生去想还有什么事情也说明了这个道理,从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事情入手,哪些事是最能说明这个道理的。如《曾子杀猪》这个寓言,曾子为了不对孩子说谎而杀了家里不多的猪。教育做父母的人,都应该像曾子夫妇那样讲究诚信,用自己的行动做表率,去影响自己的子女和整个社会。 这个寓言的寓意已经明确说出来了,那么小孩子生活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事情可以阐释寓意的呢?成人有时不经意地对孩子说谎,这种情况孩子很有可能遇到。这样小孩子就有话想说,有意表达。同时,仅仅是父母要讲究诚信吗?小孩子要不要也讲诚信,应该怎么讲诚信?这就进一步阐释了寓意,扩展了不同的立意。
3. 多角度看主题人物
童话和寓言大部分是一两个主要人物的故事,大部分阐发的是从某一角度看到的道理。因此,可以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主题和人物。例如《坐井观天》的寓言,说明的是一个人眼界渺小,见识少。一般认为青蛙是无知的,小鸟的眼界开阔。但是可以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思考:从青蛙的角度看,天就是这么小;从小鸟的角度看,天才变得那么大。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所以观点不一样。这有对错之分吗?何况,青蛙的生活方式和小鸟的生活方式不一样,难道一定得让青蛙跳出井口吗?小鸟试图说服青蛙,不让青蛙跳出井口可以吗?这也说明了如果要说服对方就应该拿出证据来。从这些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主题人物,大大发散了思维,得到了迁移立意的效果。
4. 延迟呈现
童话的结局在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是有很多种可能的。寓言的寓意还没有明白揭示出来的时候,是有不同的阐释的。针对它们的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利用延迟呈现的方法。即暂时不把童话的结局和寓言的寓意告诉大家,延迟呈现。先让学生进行讨论,多角度进行思考,提升学生的立意能力。并且,在讨论完毕以后,我们可以把学生的思考与原来的结局进行对比,从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
如寓言《高山流水》,讲述的是善于奏琴的俞伯牙遇到了善于听音的钟子期,两人一见如故,成为好朋友。并且约定下一年再相会。但是,钟子期不幸病逝。俞伯牙摔琴谢知己,从此不再奏琴。寓言的寓意延迟呈现,让学生思考寓意是什么。可能有学生认为俞伯牙不应该摔琴,寓意是人不应该因为别人放弃自己的技能,或者认为寓意是对知己最大的尊重是继续奏琴。学生把想法和本来的寓意进行对比,进一步激发立意能力。
5. 续写
童话的结局通常是王子和公主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但是,幸福的生活是怎么样的?真的从此就幸福,永远就没有烦恼了吗?这时候可以让学生开动脑筋,续写童话。学生对创作童话这类幻想的事物有很大的热情,愿意去思考。例如《白雪公主》,王后死了以后,魔镜还在。后来这块魔镜落到了谁手里呢?如果落到了白雪公主手上,白雪公主会问魔镜什么问题呢?故事有无限的延续性、无限的可能性,学生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去立意。
再如寓言《守株待兔》,一直等不到兔子来的农夫会怎么样?继续等下去直到老死,并且让他的儿子也等下去呢?还是有人出现提醒农夫呢?农夫的儿子又会怎么做呢?寓言大多是一件事情,但是我们可以由这件事情衍生许多别的事情。可以继续阐明原来的寓意,也可以进一步阐释别的寓意。
6. 改写
童话的结局都是好人得到了好报,坏人得到了惩罚。童话一般没有悲剧的结局。但是,事实上做好事不一定能得到好结果。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如果一件事情没有按照故事原来的轨迹发生,而是某一个细节出问题了,故事会怎么发展呢?例如《灰姑娘》里的灰姑娘如果没有留下玻璃鞋,那么王子还能找到她吗?还有什么其他能够辨认灰姑娘的方式吗?改写故事,让故事有另一种发展,自然有另一种立意。
二、提高表达能力
1. 扩写
寓言的语言一般比较简洁,缺乏细致的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可以通过扩写的方式,教会学生写细节描写。例如《东郭先生和狼》这个寓言,可以扩写狼是摆出了怎么样可怜的嘴脸,用了多少甜言蜜语去哄骗东郭先生。而东郭先生听到狼打算把他吃掉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他是多么后悔。这些细节描写出来以后,学生就会发现文章生色不少,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细节描写的能力。
2. 缩写
童话的故事其实非常简单,只是运用了大量的对话和相类似的情节。可以让学生总结出故事的内容,把内容简化,学会抽取出最本质最重要的东西。然后运用自己的语言,去重新讲述这个故事。例如《皇帝的新装》,缩写后的故事就是:一个喜欢新衣服多过自己子民的皇帝被两个骗子巧妙地骗了。这是最简略的版本。还可以进一步扩展,把主要情节说出来,两个骗子是怎么骗皇帝的,他们怎么骗倒了所有人。缩写的过程中包含着扩写,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3.学习表达技巧
童话中使用的表达技巧一般比较简单和固定。老师如果带着学生读一篇童话,点出哪些地方运用了一样的表达技巧,再让学生尝试着自己去写类似的情节,运用一样的技巧,这样就能学到表达技巧。小学生童话的阅读量是很大的,日积月累,就能掌握好几种表达技巧。
4. 仿写
童话和寓言的对话描写和场面描写相对固定和简单。我们可以抽取出一段对话,把对话里面描写动作和话语的文字抽取出来,形成一定的空白,这样就变成了一道填空题。让学生按照原有的情节安排,运用自己的语言填满对话的空白。
如在《狐狸与乌鸦》中:
它________说:“ ________”乌鸦没有回答。狐狸________又说:“ ________”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还是没有回答。狐狸 ________,第三次说话了,“________ ?”
这样就可以让小学生像做填空题一样把动作和语言填上去,同时可以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填入不一样的答案。
5. 情节暂缓
童话和寓言的情节安排并不是那么紧凑,可以适当地在某一点上停留。情节暂缓的方法就是当故事发展到某一情节时,情节的安排可以告诉学生,但是不告诉学生具体是怎么发生的。接下来的某个动作、对话不出现,让学生讨论表达。在这里学生会考虑运用怎么样的表达技巧,以及选择什么样的语言进行表达。这是一个自主选择的过程,同时因为学生对童话和寓言的浓厚兴趣,也促使学生会努力去思考如何表达。
如《皇帝的新装》里面,当皇帝带着官员第一次来检查骗子织的衣服时,明明大家什么都看不到,却要装作看见了美丽的衣服,说赞美的话。这样的情节应该怎么表达出来呢?皇帝与骗子的对话和动作分别是怎么样的?官员与皇帝的对话和动作又是怎么样的呢?这就充分考验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种挑战,也是一个提高表达能力的好机会。
三、提高布局能力
童话和寓言的整体结构,有一些相似的东西存在。如:开头悲惨的人物最后总是得到了幸福,善良的人最后总能得到好报,得到幸福的过程总是一波三折。这些相似的布局模式我们可以归结为故事的套路。所谓的套路是针对整篇文章的结构的。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去看结构,不能只停留在故事情节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总结出故事的套路,并且把这种套路运用到平常的作文中去,提高学生的布局能力。
如《白雪公主》,皇后为了成为最美丽的女人,四次想要杀害白雪公主,每一次都以为自己成功了,但其实每一次都失败了。最后一次用毒苹果毒死公主貌似成功了,白雪公主都已经躺在玻璃棺材里面了,但最后王子的出现让公主咳出了毒苹果,公主复活了。这个套路可以归结为:目的——行动——失败——再行动——再失败——再行动(以为成功)——再失败。当然我们可以灵活一点,让这个套路成为:目的——行动——失败——再行动——再失败——再行动(以为失败)——成功。这样,就能够把平常写不出来,写不好的作文写好了。这样写出来的作文结构完整,情节跌宕起伏,小学生写起来也更加有趣味性。
本栏责任编辑 罗 峰
【寓言童话】推荐阅读:
四年级童话寓言通用07-02
收听童话寓言故事10-20
童话寓言写作技法与例文07-19
童话寓言故事及寓意08-02
六年级童话寓言 :梦恋1500字07-08
尾巴节个的寓言童话10-21
用求异法指导写童话和寓言07-22
六年级童话寓言作文:凡卡600字09-27
可怜的地球妈妈三年级童话寓言作文08-08
森林马拉松三年级童话寓言作文08-16